辨质论治通识读本:中国式个性化诊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7 23:03:02

点击下载

作者:匡调元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辨质论治通识读本:中国式个性化诊疗

辨质论治通识读本:中国式个性化诊疗试读:

内容提要

作者于1977~1991年间创立了体质病理学、体质食疗学与人体体质学。本书在此理论指导下重点讨论辨质论治的临床应用。这是中医学宏观的个性化诊疗原理,希望临床医生能正确掌握辨别人类体质类型的具体方法,然后以此“理”为立足点,独具慧眼治未病,进而选择正确的法、方、药、食治已病,借此提高临床疗效。

本书概念明晰,文字精练,列条细释,辅以图表而纲举目张,可供各级中医师临诊之参考,也可作为中医药院校体质治疗学之教材。序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一句“读书当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名言。我们一辈子读书,越读越多。有些人金屋之中藏了多少书连自己也数不清,到头来想想精彩的、核心的、规律性的经典原理却就是薄薄一本书那么多。民间有句话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一本书。”此话有点夸张。我将它改成:“真传几句话,发挥一本书。”著名中医学专家秦伯未先生于1959年写过一本《中医入门》,共八万六千字,要言不繁,十分精彩,到1984年9月印数已达721600册。《内经》也有一句名言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本书说的也属于“要”。“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体质病理学是水中之“龙”。

我自1975年提出“中医体质学说”及“辨质论治”概念之后,近30余年来对人类体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77年发表了“体质病理学研究”,1989年出版了《体质食疗学》,1991年出版了《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和发展》,1996年出版了《中医体质病理学》,2001年出版了《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2003年出版了《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性化诊疗原理》,共约百万余言。这些著作对一位临床中医师及在读研究生而言,一时是难以卒读的,当然可以随着医疗、教学或科研工作的逐步深入而慢慢读。现在,我特意为他们将其浓缩成这本仅16万字左右的《辨质论治通识读本》。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

1.精要地归纳了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及体质食疗学的基本原理,简化了传统的辨证论治,当有新意。这是中医学宏观的个性化诊疗原理。

2.具体介绍了人体体质类型的诊断方法,让读者有效地用于临床,具有可操作性。

3.按照体质分型学说对传统治法、治则及其代表性方剂、常用中药与寻常食物做了深入浅出的讨论,然后根据个性化诊疗原理举例说明常用中药及寻常食物的当用与不当用。

4.书中黑体字为基本原理,熟读熟记而知其然,细读条释而知其所以然,临诊体悟,深入理解,以求灵活应用。

5.人体体质学与体质病理学的理、法、方、药、食一线贯通,希望读者能一读就懂,一用就灵。再由此入门积累自己的经验体会,然后研读我的其他学术著作而更上一层楼。

我真诚地希望炎黄子孙能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并使之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感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热情接纳与精心编辑、出版,更愿听取大家的意见。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2016年3月Ⅰ 概论

人类关于体质的研究由来已久,中医学自《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后的历代医家都有所论述与发挥,惜都是零星的,分散的。直到1975年,笔者在“中西医结合途径探索”一文中才首先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及“辨质论治”的观点。随后近半个世纪来,我对中、外体质学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迄今已创立了一门“人体体质学”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在中国古代文献,特别是《内经》中,早已记载了不少关于人类体质的描述,这些描述对我们今天研究体质学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学者曾有过对《灵枢》中的体质与气质理论进行介绍的零星文章,但当时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曾昭耆的《中国古代的“气质学说”与“体型学说”》文曾一般性地分析了阴阳二十五人与五态之人的意义,并结合巴甫洛夫学说进行对比研究。而后的数十年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过中医的体质理论。直到1975年,我在“中西医结合途径之探索”一文中才明确提出了中医辨“质”论治的观点,并开始离开阴阳二十五人的体质分型传统,并指出:“从按体质论治来看,重视体质的观察也是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之一。如见阳虚患者常有自汗、畏寒现象,则发表之剂如麻黄之类宜慎用;阴虚患者有内热少津趋向,故燥热之药如附桂之类应当注意;痰湿之性黏滞难移,滋腻之品恐有留湿之虞,故熟地之类对痰湿偏盛者自当少用。中医学的这种体质学说是以直觉的、宏观的体态反应特征为基础的,而不是以微观的结构特征为基础的。”而且在该文“探异”一节中明确指出:“中医体质学说是西医理论中所没有的,这正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也是我们创立新医理论的主要着眼点。”

1977年,我发表了“体质病理学研究”一文。该文较全面系统地论证了体质学说中的以下几个主要问题:①明确提出了体质的概念。②对体质形成的主要机理及其物质基础进行了探讨,强调了遗传物质DNA的重要性。③根据体质的临床表现,提出了新的体质类型学说。根据中医生理学与病理学中关于阴阳、气血、寒热、虚实、燥湿等基本理论,将体质分成六型,即正常质、燥红质、迟冷质、腻滞质、倦质和晦涩质。这种分型既不同于阴阳二十五人,亦不同于西方的各种体质分型学说,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性生物类型学分型(functionalbiotypology)。④对体质与病因、体质与发病的关系进行了原则性的病理学论述。⑤从体质学说出发,在对中医辨证论治进行了深入探讨以后,论证了中医特有的辨质论治原理,并对药物和食物的体质宜忌做了论证。

1980年,我发表了《气象病理与体质病理》一文。该文进一步论证了体质概念中关于“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的观点,对中医学中“同气相求”原理做了阐发,并具体讨论了体质类型与外感六淫易感性的一般规律。

1981年,我又在《论证的演生》一文中论证了体质概念中关于“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的原理,提出了“势(tendency)”“病势(morbid tendency)”“质势(constitutional tendency)”“质化(constitutionization)”等新概念,并以临床习见的病理现象为例论证了“质化”的病机学意义。

1984~1985年间,我在美国研究了白种人与黑种人的体质类型。结果表明:我于1977年以中国黄种人为观察对象时所提出的体质分型学说同样适用于白种人和黑种人,同时亦指出了由于东西方生活方式不同而应注意的问题。据此,我发表了《141例五官科门诊病人舌象与中医体质类型观察》一文。

1986年,我在“关于体质学研究若干问题”一文中再次强调了“证”与“质”和“体质”与“气质”的区别与关系;同年,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文中提出了创立“人体体质学(human constitutionology)”的新建议;1988年开始了动物实验研究。此后,又相继出版了《体质食疗学》《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和发展》《中医体质病理学》《中医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际研究》及《人体体质学——中医学个体化诊疗原理》等理论研究的专著。至此,已将东西方原有的体质学说从理论和实践上结合起来,将传统“辨证论治”深入到“辨质论治”上,并使其建立在现代科学,尤其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坚实基础之上。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将来很可能引起生命科学的方向性变革。

在讨论“辨质论治”的具体内容之前,必须先明确“症”“征”“病”“证”?与体质的概念。“症”是患者的主观症状,往往是患者所感病痛之所在,是求医的直接原因,如咳嗽、气喘、腹痛、腹泻、头痛、惊厥、月经不调等。这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中医与西医对不少“症”的描述是一致的。?“征”是体征,是医生检查患者时所发现的客观现象,如中医的脉象、舌象、皮疹、肿块等。在此,还应包括用现代科学方法检查所得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脑电图、超声图及病理解剖学检查所见等。这是疾病的另一组重要表现。“症”与“征”都是具体的临床现象,医生必须透过这些现象去寻求疾病的本质。“病”是疾病单元,是综合分析了“症”与“征”以后归类的结果,已有抽象概念的意义。西医有“病”的概念,如肺结核病、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这是“以局部结构变化为主的定型反应形式”。中医也有“病”的概念,如伤寒六经分证之太阳病、阳明病等,杂病之百合病、狐惑病等。西医的“病”与中医的“病”是在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下形成的不同概念。

请参阅拙著《中医病理研究》。目前有不少医生对此概念不清,经常混淆。“证”是中医学术思想中特有的概念,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临床依据。“证”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下,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和整体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界与社会)之间、脏腑经络与脏腑经络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证”是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时相性的本质性的反映,是一种“以临床机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定型反应形式”。

中医学的证具有下列特征:①整体性;②定型性;③定系性;④制约性;⑤时相性。这五项原则构成“证”的概念和中医方剂的组成原理,缺一项即不能全面反映“证”。离开了证的上述原理,用单纯的分析法研究中药与方剂将徒劳而无功。

根据上述原理,我提出了人类疾病新的发病原理——整体制约论。“整体制约论”认为:疾病是人体因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而发生的一个复杂的“正”?“邪”相争的矛盾过程,这时机体内部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紊乱,一方面导致维持健康所必须的生理活动紊乱,另一方面又引起了人体抵抗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一系列防御反应。

对此概念,我们要着重阐明以下几点:(1)人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界与社会,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统一体中。(2)人是一个整体,任何疾病都是整体性疾病,不能仅仅理解为局部细胞的疾病。(3)在人体内,体液与细胞、细胞与细胞、脏腑经络与脏腑经络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这种整体同步相关状态紊乱后即意味着疾病的发生。(4)体质学说在发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5)在疾病过程中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证”。“证”是中医学中特有的概念。(6)疾病是一个新的矛盾过程,有它的开始阶段、中间阶段及终末阶段,显示着发展的连贯性和相对的阶段性。疾病处于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特征,各部分之间关系紊乱,即具有特定的内容。这是“证”的时相性。(7)疾病过程中一切病理变化必然要在代谢上、机能上及结构上反映出来,而且三者是辩证统一、相互制约的。疾病同时反映着整体机能性定型反应形式与局部结构性定型反应形式,它们都取决于共同的物质基础,即生命物质的病理性新陈代谢过程。实质上,中医是从“证”入手,通过针药来纠正其病理性代谢过程的,最后不仅调整了机能的紊乱,同时也促进了结构上的修复。(8)在人体内存在着一种由人体生命物质所特有的矛盾性决定的、从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自动控制能力,这是一种维持机体相对平衡的自限和自愈能力。“辨质论治”就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个体患者调整其各系统之间的具体紊乱,促进其自限与自愈机制,使之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恢复相对平衡。

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在环境影响下,在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及其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以及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在这个定义中包涵了以下诸要点:(1)这里讲的是人类体质,不是别的什么生物的体质。(2)人类有群体体质,即人种学与个体体质之分,这里讲的主要是个体体质。(3)体质形成既与先天遗传相关,更与后天环境相关。(4)体质是可变的,随着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而变化。(5)第一句讲体质生理学概念,第二句讲体质的病理学概念,包括体质与病因、体质与发病,而“质化”的涵义亦在其中。(6)我没有将个体气质特征加在其中,因为气质属心理学范畴,虽与体质密切相关,但彼此有别,如同物质与精神有别。

病理体质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是将病未病与将愈未愈的状态。本人提出的病理体质是应该分型的,这与笼笼统统所说的“亚健康”和“第三状态”概念是不同的(图1-1)。?图1-1 人类体质的质变过程示意图

体质病理学是研究人类体质的本质及其在疾病过程中所起作用与规律的科学。体质病理学上承体质的生理学,下启体质的治疗学,应为临床诊疗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在人类体质的概念中,我们特别强调了证与整体体质反应特征的关系。病理反应有阴阳虚实、寒热燥湿等特性,而体质同样也有此等特性,但其含义是不尽相同的。

病与证大多是后天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一时性的、变化比较迅速的反应;体质则主要是机体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我们理解:病之阴阳是指阴证和阳证而言的,是指得病以后所表现出来的亢进与衰退的症状与体征。而体质之阴阳则是指的真阴与真阳而言的。燥红质为真阴不足,而迟冷质则为真阳不足。真阴不足则见脉数无力、虚火上炎、口燥舌焦、内热便秘、气逆上冲等症,真阳不足则见脉大无力、四肢倦怠、唇淡口和、肌冷便溏、饮食不化等症。病之虚实是病的表现,其来较速;体质之虚实以阴阳气血之不足为虚,也属于正气虚的范围,多由禀赋不足,或因遗传而来,或因后天失调所致。此外,以痰湿内停或留血成瘀为实,这是体内脏腑功能失调所致新陈代谢紊乱的结果,往往是由虚致实。往往虚实夹杂的多,且其来较缓。病之寒热是病邪作用于人体以后产生的直接结果:如果病邪抑制了机体的新陈代谢或血液循环障碍,则表现为寒证;如果正邪相争,迫使机体的产热增加则表现为热证,且病之寒热多为一时性的。体质之寒热则是以整个机体真阴真阳不足为基础的,所谓“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寒,阳盛则热”。体质之寒热则多为长期的,相对稳定的。有时证与质的鉴别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病证是病势加上质势的综合表现,观察体质之阴阳、虚实、寒热,应该在无“病”时进行,或者待病愈以后进行对比观察。纵然有困难,如果能将望闻问切四诊参合,将二者区别开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人体体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我倡导于1986年,创立于1991年。它有一个特定的、完整的体系,包括一系列相应的分支学科(图1-2)。这是我在分析了西方体质人类学、生态学、遗传学、优生学及现代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后,归纳、上升而创建的。创建这一新学科是一条长征之路,体现了我对“人”的理解深度。图1-2 人体体质学整个学科体系示意图

其整个学科的体系如下:

人体体质学是“宏观整体全息调控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学的特色与优势。现述要如下:一、宏观论

这里所说的宏观有两层含义:一是天、地、人三才层次。对此,我曾在《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一文中做过探讨。

这个模式是以“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为指导的。这是一种“天人和谐论”,既注重客观规律,又不否定人的能动作用。这一观点始终贯穿于《内经》中,从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讲养生开始一直到七篇大论讲五运六气学说为止,都是讲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问题。这是宏观中的“宇观人天观”(钱学森语),在“三才”的前提下再分出中医气象病理学、地理病理学、时间生物学与体质病理学,如《本草纲目》对何时釆药、用药有专论,但Engle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仍然不理解宇宙天地因素与人类生理、病理与治疗的关系。

第二层含义是人作为一个客观整体的人,可以不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凭医生的感官,通过望、闻、问、切所能及的宏观层次。

这是相对于西方医学常借助于显微镜、生化分析仪器、心电图、断层摄影等所能获得的微观物质与功能层次而言的。按系统论的观点而言,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规律是不同的,是各有其特殊性的,虽然相关,但彼此是不可取代的。中医学的特色之一恰恰是在这两个层次上,其独到之处是西方医学见到的微观规律所不能取代的,虽然是可以结合的,互补的,但如何结合,目前从哲学认识上、从具体方法上尚未解决。二、整体论

我对中医学整体性的认识可以归纳为多层次、全方位、全息性的。

所谓多层次、全方位,是指的宇观人天观、宏观人天观与微观人天观的整体统一。然而在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地理学类和体质人类学、生物医学类是分而论之的,彼此关系不大。所以当有人提出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时,就以为很了不起了,其实他仍然没有到达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层次与境界。

人是一个整体。

我已在“辨证论治原理探讨——整体制约论”中做过多次深入的讨论,在此不再阐述。仅强调两点:一是在人的整体内,经络与脏腑之间是一个多因多果的、有气运行着的网络状结构,不是各种细胞的独立王国。因此,中医治疗学的主导思想是调控这个整体的网络,故多用复方而少用单方,更不用单纯的化学合成物。二是人体体质是一种整体所处的功能、结构与代谢状态,不是一个器官、一个细胞,或是一个基因所能代表的。每一个人是其特有的气血、脏腑、经络、津液、骨肉、肌肤等的综合,局部不能代表整体。中医学是从体质这个整体层次上去认识人与疾病的,这与西医学从细胞、分子层次认识疾病显然是不同的,中西医不同的发病学与治疗学就是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的。整体与局部是一对有缺陷的范畴,对这个缺陷,人类迄今还无法弥补其裂缝!三、全息论

我们是在中医学特有的整体论指导下引用全息概念的。

众所周知,脏腑经络学将人体全身上下、左右、表里、内外各部联结成一个统一体。《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如从肺俞、心俞至小肠俞、膀胱俞,顺序而下都是通过经络与内脏联系的,相关脏的病变可以针刺这些腧穴而获愈。《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耳针即由此而来。在眼科理论上有五轮八廓学说。《辨舌指南》有“舌尖属心,舌根属肾,中间属脾胃,两边属肝胆”之说,此说可验之于临床,符合率相当高。我观察到,舌象可以反映体质类型,切脉诊病是中医学中更为典型的全息现象。“左手寸口心、小肠脉所出,左关肝、胆脉所出,左尺肾、膀胱脉所出;右寸肺、大肠脉所出,右关脾、胃脉所出,右尺三焦、心包络脉所出。”1973年,我在重庆第一中医院师从邱鸿儒大夫学脉一个月。邱师临诊不问、不闻、闭目、俯首、细审脉象,独凭脉诊病处方。我特意仔细地对此举作了验证,确实有效,这是一绝。可见中医脉学之奥秘,西医心电图、脉电图之类实难望其项背也。四、调控论

根据上述理论,中医治疗学也相应地有宏观调控、整体调控和全息调控。当然这三项理论仅仅是为了论述方便起见才分而论之的,实际在一个人身上,三者是无法分开的。因此,在调控时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1.调控的理论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在于调控世界并改造世界,而认识人体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人体、提高人体防病抗病能力以提高生命质量。其改善过程就是调控过程。调控理论极为丰富,仅举三项略论于下:(1)气一元论:《内经》与先秦元气论一脉相承,也认为元气是万物之本,故“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元气经过亿万次的分化,再组合成万物,但万物之间又有“同气相求”“同气相应”的关系,这种相求与相应为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及物质前提。(2)天人合一论:“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贯穿于《内经》的始终,历代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在此,只承前论提出:人类的活动可影响天地,如大气污染、水污染之类;天地的改变也可以影响人类的生命活动,如太阳黑子爆炸对人类疾病的影响等。因此,两者之间都可通过调控而得到和谐,也可由于失控而两败倶伤。(3)亢害承制论:《易经·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为浑然一圆,“空空如也,寂然不动”,一动即生两仪,两仪即阴阳,有阴阳即有关系,有关系即有制约,有制约即有过与不及,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五行学说也应该从人体内各系统、各器官、各细胞之间相互关系的亢害承制论去理解其方法论价值,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而误入歧途。

2.人体体质学、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是对个性化调控理论的概括与具体实践

西方医学重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研究这些物质的成分、结构及其功能。分析越深入,观察越细微,定位越精确,便认为越先进。在医学上将人分为系统、器官、细胞、分子、原子;人的生命即是分子、原子的集合体。人的疾病即是这些分子、原子的疾病,修复这些分子、原子即可以治疗疾病,“局部定位论”即由此而来,根据这种理论,确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还是有用的。

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中西医结合就是将“整体制约论”与“局部定位论”统一起来,重新认识人体的本质。关系与实体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研究时可以有所侧重,但在总体中是统一的。因此,只见实体不见关系是片面的;反之,只见关系,不见实体同样是片面的。人体体质学既重视人体的实体,更重视人体内各层次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将成为未来新医学的基础学科。Ⅱ 体质病理学基本原理一、体质病因学

没有原因的疾病是没有的。发生疾病的内因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一切特征的综合,包括代谢的、结构的和机能的特殊性,即体质。体质的强弱决定感受不感受外邪,具体的体质特征决定着发病类型。

体质病因学是一门从体质学的观点探讨体质与病因关系的学说。以往的体质学说及病因学说中都没有深入探讨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般病因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引起疾病的来自外界环境的病因,即外因;一类是机体本身内部存在的发病原因,即内因。我们认为,发生疾病的内因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指体质。《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可理解为体质健壮而无虚;正气虚即体质虚弱而有偏盛偏衰,给外邪以可乘之隙,因此可能发生疾病。《灵枢·五变》曾以斧斤伐木为喻论体质,从理论上说明了六淫为病的道理,同时又论证了同样的病因在不同体质人身上可以发生不同类型的疾病。容易感受什么外邪,感邪后将发生什么类型和性质的病,在相当程度上也决定于体质。当然,我们绝不因为强调了疾病过程中体质的作用而否定外因的作用。众所周知,没有结核杆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结核病。但即使人体中有了结核杆菌,也不一定就得结核病;即使得了结核病,其临床类型与发病经过亦绝不是人人都一样。我们认为,不恰当地、过分地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由某些遗传基因的缺陷形成的遗传病是一种内因发病的特殊形式,是一种“体质性疾病”。

某些遗传基因的缺陷并不是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表现出来的,而是要到成年以后,甚至二三十岁时才发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如遗传性、小脑性运动失调症(Marre型)等,这也是一种内因发病的特殊形式。

中医病因病机中颇具特色的理论之一是“同气相求”。“同气相求”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某种体质容易感受相应的淫邪;二是指其发病类型与传变趋势的倾向性也与淫邪性质和体质类型密切相关。

我们在体质的概念中指出,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决定着他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即某种类型的体质对某种类型的病因刺激特别敏感。第一层意思在《医理辑要锦囊觉后篇》中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这里明确指出了体质因素往往能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同样致病的天气条件下,有人生病而有人不生病的现象。近代欧洲学者也看到了这一现象,并称之为“气象敏感(Meteorotropism)”。“同气相求”的第二层意思是指出发病类型与传变趋势的倾向性,也与淫邪性质和体质类型密切相关,如《灵枢·百病始生》中特别提出了所谓“气有定舍”的观点,即各种邪气侵袭人体或稽留体内各有一定的部位。《素问·咳论》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邪,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这就是六淫为病与五脏虚实喜恶相应、同气相求的意思。中医书籍中常用“相合”“引动”等术语来表达这种关系。

湿病的“伏气为病”就是指那些阴、血、精、津、液,在先有亏损的某些体质虚弱状态,当受外邪侵袭时所表现出来的迅速入里化热的临床过程。

伏气病因学说认为,在某种条件下,当病邪侵入人体后,可不立即发病而潜伏于体内伺机而发,而且其发病类型与立即发病者有所不同。近人程云山说:“不论何时,凡见某些湿热痰浊,瘀血积滞,功能异常,脏气郁闭,肾虚证实,心虚脉实,舌质红,苔腻,脉寸虚尺实诸证,均须警惕其有伏邪存在。我们认为,所谓“湿热”“瘀血”“肾虚”“正虚”“寸虚”等都是特定的体质状态,往往可以形成“伏邪”为病的发病过程。或许邪气还有其他内“伏”的形式和病机,这尚待进一步研究。二、体质病机学

体质病机学是研究不同体质在疾病过程中作用机理的学说。

现先举一些临床现象。同一个地区、同一时期流行的感冒,虽然病原体是相同的,但其临床表现却见很多不同的类型。例如除一般感冒所共有的发热、咳嗽、喷嚏、头痛等症状以外,有些患者则啬啬恶寒较为明显,且其口不渴、尿清长、面色白,而有些患者则口干、便秘、尿黄短少、面色潮红等比较突出;有些患者则胃脘痞满,头重如裹,四肢倦怠,舌苔厚腻较为显著。这是因为患者的体质不同,其发病的过程不同,所反映的症状也不同。

大量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已经积累了不少同病异证的资料。如肺结核患者,或为肺阴虚,或见肺气虚,或见阴虚火旺。肝炎患者可见肝郁气滞者,肝胆湿热者,肝脾不和者,肝肾阴虚者,血瘀者。病源是相同的,为什么临床类型又如此之不同?当然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病程早晚不同,但更主要的可能是与患者体质类型不同有关。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曾以酒醉为喻,论及体质因素与发病类型之关系。他说:“邪之着人,如饮酒然。凡人醉酒,脉必洪而数,气高身热,面目皆赤,乃其常也。及言其变,各有不同。有醉后妄言妄动,醒后全然不知者;有虽沉醉而神思终不乱者;有醉后应面赤而反刮白者;应痿弱而反刚强者;应壮热而反恶寒战栗者;有易醉易醒者;有难醉而难醒者;有发呼欠及喷嚏者;有头眩眼花及头痛者。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脏腑禀赋之各异,更兼过饮少饮之别,考其情状,各自不同,至于醉酒则一也,及醒时诸态如失。凡受疫邪,始则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痛身痛,舌上白苔,渐加烦渴,乃众人之常也。及言其变,各自不同,或呕、或吐、或咽喉干燥,或痰涎涌甚,或纯纯发热,或发热而兼凜凛,或先凛凜而后发热……种种不同,因其气血虚实之不同、脏腑禀赋之有异,更兼感重感轻之别。考其证候,各有不同,至论受邪则一也。及邪尽,诸证如失。所谓知其一万事毕,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此之谓也。”由此可见,中医理论认为,个体体质与发病类型亦有密切之关系。我们认为,其决定因素不在于病因,而在于从热化者体素阴虚,从寒化者体素阳虚。这是由于病因相同,体质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证。

异病同证亦可能与体质有关。大量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也已积累了不少资料。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肝硬化、慢性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等都可以显现肝肾阴虚的临床类型。慢性结肠炎、肝硬化、慢性肾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又都可以显现脾肾阳虚的临床类型。这是目前还不能满意地用现代医学所已知的病理学来解释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病因不同、体质相同,所以出现了相同的证。由此可以认为,体质是形成“证”的物质基础之一。

关于“质化(Constitutionization)”的问题。

在体质概念中,我们曾强调体质上的特殊性往往决定着患者发病后临床类型的倾向性。质化是这种倾向性的内在病机基础。

疾病的病理过程可以理解为(图2-1、2-2):图2-1 疾病病理过程示意图

病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产生临床可见的症状与体征,这决定于病因的强度与人体抵抗力之强弱。如果病因作用强,或病因为某些机械因子如暴力,或化学因子如强酸强碱等,则不论什么体质都将形成疾病。如果病因并不强,或者如某些气象因素或生物性致病因子,则其能否产生疾病或产生什么样的疾病,就存在“同气相求”的关系,这一点已详于体质与病因章中。当正常体质的人接受了病因的作用,即在体内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病因具有不同的病变,如感染结核菌产生结核病变、感受肠伤寒杆菌产生伤寒病变、感受寒邪则得寒证、感受湿邪则得湿证。这是致病因子在与人类经过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我们称这种病理演变趋势为“病势(Morbid-tedency)”。如果某些人在体质上产生了阴阳偏盛偏衰,或气血亏损,或气血瘀滞,或有某些病理性代谢产物的积聚,则形成了病理体质。而病理体质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形式都与正常质有所不同。不同的体质类型有不同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我们称这种倾向性为“质势(Constitutional-tendency)”(图2-2)。图2-2 质势示意图

具有病理体质的人一旦感受致病刺激而形成病理变化,则病势将和质势结合起来而形成临床上见到的特定的“证”。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质化(Constitutionization)?”(图2-3)。图2-3 质化示意图

传统中医书籍中称此现象为“从化”或“类化”。《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六淫为病尽伤寒,气同病异岂期然?推其形脏原非一,因从类化故多端。明诸水火相胜义,化寒变热理何难。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我们感到这样命名不能反映病变趋向的原理,因为从命名上不能回答从何而化与类何而化的问题。现在我们称之为“质化”,即明确地指出是从体质而化,是病势附于质势而化的过程。例如正常质感受寒邪则为寒病(病势),感受湿邪则为湿病(病势)。如果患者原属迟冷质,以阳虚外寒为其特征,则易感寒邪而为病,这是病因与体质同气相求的现象。同时寒邪(病势)加上迟冷质(质势)直中于里,则表现为质化;如果迟冷质者感受的是湿邪,则湿(病势)与寒(质势)结合从寒化而形成寒湿,这也是质化。

再如,正常质可以感受温邪则多热病(病势),感受湿邪为湿病(病势)。如燥红质以阴虚内热为其特征,则易感温邪而为病,这是病因与体质同气相求的现象,此时温邪(病势)加上燥红质(质势)而迅速入里化热,则表现为质化;如果燥红质者感受湿邪,则湿(病势)与内热(质势)相结合,从热化而形成湿温,这也是质化。温病的传变过程常与质化有关。正常质者,在感邪之后,其传变过程往往决定于病势,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卫分而至气分,由阳病转为阴病。燥红质者,则往往感受温邪后迅速入里而从热化;迟冷质者,则常从寒化,而其临床表现多杂有虚寒之象。逆传心包等危象,则多见于体质虚弱不胜外邪者,伤寒之六经传变也有类似的现象。我们在临床上往往可以见到“质化”表现:很多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有相同的开始而有不同的结局。或者开始时并不相同,而在疾病过程中因为体质相同而在某一个时期可出现类似的证候。质化现象不仅在外感热病中,即使在杂病中也比很多见。我们观察过妇女崩漏患者的体质,她们出现的临床类型与病前病后的体质状态有密切关系。如燥红质者,口干咽燥,便秘尿赤,而经色红而量多;迟冷质者,形寒怕冷,便溏而尿清长,经色偏暗而淋漏不止;晦涩者,经期腹痛,经色暗而多块。随其体质不同而见不同的临床类型。崩漏治愈之后,有些患者可连同病理体质一起得到纠正;有些则病愈而质尚在,只是外寒、内热、夹瘀诸证较病时轻微而已。

综上所述,“证”是在“质”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我们必须透过“证”去辨明“质”。传统中医论病机多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及脏腑经络病机等着眼。因此,长期以来质与证的概念往往混在一起,我们认为有必要将质与证的概念加以区别,然后深入研究质化的规律,这将有利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并指导临床诊疗及预防工作,达到明辨体质、防病传变的目的。

根据上述“质化”原理,在临诊时如能及早识别患者之体质特征,则可预见其传变趋向,及早采取治质措施,有利于截断病变之发展。《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众脉不见,众凶不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这是教人于临诊之际须将病人之内外一齐估量,而不要被外表的病象所眩惑而先入为主,忽略了求其病本。古人曾说:“医有慧眼,眼在局外;医有慧心,心在兆前。”这是说,欲从病象之外推断病本之局内;欲知病兆前之体质类型,预先识知其发病之倾向性,能预知其可能的结局而左右疾病的转归。由辨证深入到辨质是一个质的飞跃,在中医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由此可见,研究和掌握体质病机实为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研究体质病机论的实际价值之一。

体质与疾病常互为因果,不良生活方式可导致病理体质。

例如,男女房室原为正常生命活动之一,是生理过程。但若色欲过度则能引起肾气虚损,或为肾阳虚衰而形成迟冷质,或为肾阴耗损而形成燥红质。这时,仅是体质上的变化倾向而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如果纵欲过度则可以引起肾虚证,出现耳鸣、昏眩、腰痛不能伸屈俯仰等病证。此时,如用止痛药仅能临时止痛而已,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必须在壮其肾火或滋其肾水的基础上,同时节其房室,才能纠正其体质,腰痛及眩昏诸症方能治愈。又如妇女之分娩也是生理过程,如产时失血过多、产后又失于调养,有可能形成倦质,久而久之,往往可见血虚头昏、气虚头痛等证。此时服用止痛药往往不能奏效,需用补益气血法以改善其体质,血旺气足则头痛自除。

疾病可以导致体质异常。

急性传染病之后,如果治疗不当或失于调养,可以引起体质异常。如传染性肝炎后虽然其肝脏的损害已痊愈,肝功能检查也属正常,但常可伴有晦涩质的表现。再如,急性创伤拖延日久,即使创伤已经愈合,但仍能导致元阴元阳之亏损而形成迟冷质或燥红质。

如果从好的方面看,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后获得了特异性免疫力,该患者今后可以不得或少得此种传染病,这也是个体体质上发生变化的表现。

历代医家对体质病机已有所认识,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但也不得不看到,他们的论述都是比较偏重于临床辨证用药,或将质与证混为一谈,因而没能形成比较完整的体质病机理论体系。这些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临床观察材料,使我们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并得以在此基础上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发展成目前的体质病机学雏形。三、病理体质形成原理

燥红质主要是由于元阴不足而引起的整个机体津液不足,干枯不润而化燥化热。

迟冷质主要是由于元阳不足而引起整个机体代谢下降、精力衰退、热量不足而化寒。

腻滞质主要是由于脏腑功能低下,体内水谷津液运化机能受阻而使某些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所致。

倦质主要由于气血两虚而致全身脏腑器官兴奋性低下,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降低。

晦涩质主要由于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全身脏腑气机郁滞,严重气机失调又可使全身或局部的组织产生明显的代谢障碍。

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有先天因素、后天因素,有人类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因素。

人类学在研究人种形成机理时曾指出,各人种的各种性状都与特定的地区有关,而且地理环境在人种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从个体发生的胚胎学、生理学与生物学的角度而论,体质首先与个体之先天禀赋有密切关系。但既生之后,体质将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期的体质是不同的。

除地域、禀赋及年龄能直接影响体质形成外,诸如性别、营养、七情、房劳、疾病、生活习惯等都能对个体体质产生一定的影响。现将此等因素结合五种病理体质之形成机理一同加以讨论。

燥红质:既由于禀赋不足,或因父母嗜欲无度,或因年老得子、亲代阴精素来不足则子代所受必亏。我们见到有些幼儿经常唇红舌燥、便秘尿赤、心烦夜啼等现象,既长之后的青春期及成年期后,则以色欲伤精为重要原因。这是燥红质形成的主要原因。亦可由于偏食辛燥,或由于企求长生不老而误服金石,用药偏温,久服增气;补阳燥剂偏助相火而损真阴,每可形成燥红质。精神情绪刺激亦属常见,浮沉世间而不得志,志郁而伤阴化火,五心烦热,焦急善怒。内燥之生,与肺、胃、肾有较密切之关系。因为津化于气,气生于阴,肺气不足则水津不能四布而成燥,多属虚。胃与大肠为阳明燥金之腑,主津液。胃肠实热之邪,每易灼伤津液而致燥,多属实。石寿棠《医原》认为:“内燥起于肺、胃、肾,胃为重,肾为尤重。盖肺为敷布精液之源,胃为生化精液之本,肾为敷布生化之根砥。”他还认为,内伤干燥也可以是阴血虚的结果,因为阴血虚则营养无资;也可以是气结的结果,因为气结血亦结,血结则营养不周而成内燥。我们认为,无论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因素,当以肾阴为根本。由于阴液既亏,则内不能溉养脏腑,外不能濡润腠理孔窍,以致皮肤憔悴、毛发枯焦、口唇燥裂、舌上无津、口渴咽燥、大便秘结而小便赤少。如果进一步发展到血燥津枯,不能濡养筋骨,则可致关节伸屈不利。这些都可以是内燥的结果。由于阴液亏损,“阴虚则内热”,故见五心烦热。热甚而不及时纠正,可以化火,血热妄行而为衄。燥红质者鼻衄、倒经之类是比较多见的。

迟冷质:亦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元阳素亏所致。我们也常见到小儿形寒、体弱无力、蜷缩少动、夜尿频频、大便溏稀等症,多现“五迟”之体。既长之后,可因偏食寒凉而致。临床上累见脾胃虚寒之小儿,追溯其生活习惯,常有嗜冰糕史。也有由于药误者,笔者曾为此请教过名老中医,曾称小儿误服苦寒药过量者,可见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苦寒之品压抑阳长之气,日后有致肾虚不育者。青春期及成年之后,则以色欲房劳伤精为最重要。因气由精化,精不足则气不足,气不足则寒从中生。临床种种寒象接踵而至。

腻滞质:亦与先天禀赋有关,临床上亦可见到哺乳期婴儿舌苔常常厚腻者。幼儿饮食不节或不洁,伤及脾胃,可因脾阳久伤,失于健运者,由此而升降失调,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至聚而成湿者,屡见不鲜。小儿嗜冷饮伤及脾阳而成湿者,也是常见的。酒家多湿是众所周知的。久居湿地及阴寒之地,亦能伤人阳气而致内湿停滞。石寿棠在《医原》中论及内湿病机时极为精慎。他认为内伤于湿者,可以是阳气虚的结果,因为阳气虚则蒸运无力而成内湿,也可以是思虑过度而气结的后果,因为气结则枢转不灵而成内湿。就脏腑功能而论,则“内湿起于肺脾肾,脾为重,肾为尤重。盖肺为通调水津之源,脾为散输水津之本,肾又为通调散输之枢纽”。这些论述对阐明腻滞质之形成机理是极为重要的。

倦质:倦质之形成以后天因素为多。营养不良、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生冷无忌往往伤及脾胃而致中气不足,小儿与成人都较常见。李东垣《脾胃论》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精神因素及操劳过度往往也能影响脾胃功能而伤及元气。《脾胃论》又说:“喜怒不节,起居不时,有所劳伤,皆损元气,元气衰则心火旺,心火旺则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热懒言,动作喘乏,表热自汗,心烦不安。此外,肺主一身之气,故伤及肺功能的因素都能伤气。气与血同源相关,凡累及气的原因,几乎都能累及血。气不摄血,可引起失血,因此血亦虚。脾胃不仅主中气,而且为血液生化之源,生化无权可引起少血。脾气不足,脾不统血也可引起失血。血为气母,血少气亦少。此外,精血同源,色欲房劳伤,先耗其精,精不化气,然后气亦受累而不足。房劳失精,常致脾肾阳虚,使水谷精微不能充分吸收转运,往往可以引起气血两虚。妇女月经不调均可因失血而形成倦质。

晦涩质: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日本文献中明确记载血瘀证是有遗传倾向的。其他如跌扑损伤而恶血内停;寒凝瘀血而血脉不畅;情志激动而血菀于上,病久入深而营卫行涩,经络阻滞而不通;妇女经产之时,往往易成血瘀之证。王清任《医林改错》倡气虚血瘀之说。唐容川《血证论》则认为在于阴阳之偏盛偏衰,阴虚则火旺,迫血外溢而成瘀;阳虚则气衰,无以统血,血不行而成瘀。我们从临床上还观察到,小儿晦涩质少见而老年较为常见,此与多种导致衰老的因素亦有密切关系。

在论述体质形成原理时,必须强调体质之可变性。

因为人体内之阴阳、气血、精神、津液及脏腑功能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先天遗传因素固属重要,但后天摄生也不容忽视,有人见到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改变的实例。年龄、营养、起居、疾病、药物,乃至遗传工程都能使体质类型发生改变,六种体质之间也可以互变。当然,体质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因为体质之形成是以长期的代谢类型与方式的特殊性为基础的,要改变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我们掌握了体质改变的条件与规律,那么就可能有效地改变病理体质为正常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这正是我们所以要提出并研究体质病理学的目的所在。

现将病理体质形成之基本原理:“肾为先天之本”(图2-4)“脾胃为后天之本”(图2-5)示意如下:图2-4 先天肾与病理体质形成原理示意图图2-5 后天脾胃与病理体质形成原理示意图

对上图拟强调几点:①人之生、人之质、人之病均系之于精,这是人生的根基所在;②精强神旺是正常质,精越强壮越好,但一旦有虚,则百病丛生,元阴不足形成燥红质,元阳不足形成迟冷质;③肾阴肾阳互为根本,阴为精津液,阳为元气,其余体质都可由此派生出来,不论这个派生过程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后,即不论是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环境因素均可产生病理体质;④心阳不振或肺气不足,可形成晦涩质;⑤脾阳不振,水湿不化可形成腻滞质;⑥中气下陷及生化无源,气血两虚可形成倦质;⑦从上图中可以体会到古代中医典籍中只分成寒体、热体与平人是粗线条;本书分成六大类型则更为精细,更利于临床诊疗工作。

七情内伤与饮食不节,尤其是久食、偏食温热、寒凉之品,可以损伤脾胃,而后累及五脏六腑之功能,从而影响人体之体质状态。东垣强调脾胃内伤是有卓见的。

就脾与胃的功能而言,李东垣多强调脾之升阳功能,故所制方剂也偏于调脾而轻于调胃。我们认为调整胃的功能,把好“胃纳”关是调整体质不可忽视的一环。叶天士养胃阴一说可以弥补此不足。

内生六气也可由脾胃损伤而引起:由于元气虚衰而阴火上炎;由于肝木旺而风气内动;由于阴液受灼而内燥形成;由于脾阳不振而留湿为患;由于胃气不足而肾失所养,肾阴肾阳皆可受损,更兼热中证与寒中证的形成而致寒热偏性。脾主宗气,脾虚而中气不足;脾为生化血液之源,脾不生血,脾不统血而血虚成;或气不摄血,或寒中血凝而致气血两虚,或气滞血瘀。如此等等,都可以成为五种病理体质形成的病机理论。四、两纲八要论体质

以阴阳为纲,八要为目。

1.阴阳

阴阳两纲在我们辨体质时的具体运用主要是统帅八要,如无形之气与有形之血的对待、寒热对待、虚实对待和燥湿对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秉承《周易》上述原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我体会这里的“天地之道”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主要是方法论的阴阳对待论。《景岳全书·阴阳》说:“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我们辨体质类型也不例外,当以阴阳为总纲。

2.气血

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但它们又是脏腑功能的体现。

人体的一切生理过程和病理变化无不涉及气血。《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气血在中医学中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所以辨体必须辨气血之盛衰。气从何来?《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杨士瀛《仁斋直指小儿方论》说:“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械穷,一毫不续则穹壤判。阴阳之所以升降者,气也;血脉之所以流行者,亦气也;营卫之所以运转者,气也;五脏六腑之所以相养相成者,亦此气也。盛则盈,衰则虚,顺则平,逆则病,气者也,非独人身之根本乎?”中医学更将此气具体化,如张介宾《类经》说:“钟于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气;成于已成之后者,曰后天之气;气在阳分即阳气,在阴分即阴气;在表曰卫气,在里曰营气;在脾曰元气,在胃曰胃气;在上焦曰宗气,在中焦曰中气,在下焦曰元阴元阳之气。”这些气都是有特定功能的,这些功能一旦紊乱即进入病理过程。

研究中医学的气,必须同时研究“气化”问题。“气化”是指人体内精微物质的化生及其转化,如“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中医学把气在人体内的运动形成称为“气机”,即“升降出入”。《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气与气化是生命的本质所在。

血是什么?血是指经脉中流行的赤色液体,是脾胃中的水谷精微经气化而成的。《灵枢·决气》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景岳全书》说:“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而灌溉一身。”又说:“凡为七窍之灵,为四肢之用,为筋骨之和,为肌肉之丰隆,以至滋脏腑,安神魂,润颜色,充营卫,津液得以通行,二阴得以调畅,凡形质所在,无非血之用也。是以人有此形,惟赖此血,故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从现代人的观点分析,血是由吸入的天气(空气)与摄入的地气(食物、地之五味)在体内化生而成有形的、红色的、行于血管之内的东西;再由血派生而成精、津、液等,它们各有各的特定功能。由于血的重要功能比较直观,故在临床上容易发现,容易研究,结果比较明确,所以古代对血的具体论述较多。此外,还有“女子以血为本”“女子以肝为先天”等论述。

至于气与血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血与气是形影不离的,彼此依附的,气旺血亦旺,气衰血亦衰。但人们也看到,二者在病理状态下的程度可以不一致,有时以气病为主,有时以血病为主,这可能是由于五脏功能不平衡所致,但不会只病气而不病血,反之亦然。凡在气血生化与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轻度的紊乱,即形成病理体质。

体质类型按气血分型主要是气血虚与气血瘀两个主型。倦质是气血不足,或以气虚为主,或以血虚为主。气血瘀是由于气与血的关系紊乱,或因气虚而血行无力致瘀,或是气流本身不畅或不规则而致瘀。

前者如水流缓慢而淤泥下积,后者如水起涡流而泥沙旋沉。凡有瘀之处,均有血供不足。该处脏腑组织细胞必将逐渐出现病损,逐渐由病理体质而质变成疾病。

3.寒热

寒与冷是一种自然的法则、宇宙的法则、物理的法则,也是人体的法则。

天体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体质的变化以及疾病的反应等都能表现出寒与热两种属性。《易经》有言:“日月运行,一寒一暑。”《易经》不讲春秋,只讲寒暑,意思是说宇宙只有冷与热两种对比,是宇宙中存在的一项带有根本性质的对待。

在中医学中,寒热有内外之分,来自外界正常的寒热属六气,异常的寒热则属外邪六淫的范畴。产自体内的寒热,正常的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表现;异常的寒热则是人体对邪气作出的防御性反应,严重时则为损害性反应。《景岳全书》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也有人认为“阴盛”是“寒邪壅阻,机能阻滞”而生寒;“阴虚”是“阴液亏耗,虚阳亢进”而生内热。

我们认为,寒与热取决于人体内全身或局部组织新陈代谢时所产热量之多少及其分布,产热量高于正常范围便是热,低于正常范围便是寒。“气有余便是热,气不足便是寒”,这里的“气”指的是“阳气”。如果热量分布变化局限于一脏一腑,即为一脏一腑之寒热,有时只有此人自己可以感觉出来,而体温表不一定测得出来,尤其是虚寒与虚热。

以寒热两要分体质主要有两型,燥红质属热,迟冷质属寒。

病理体质是正常质向疾病转化的过渡阶段,其反应是缓慢的、温和的,一般来说没有真假,但有寒热夹杂,这是由于每个人各脏各腑的代谢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关于寒热的现代研究,请参阅拙著《中医病理研究》及《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

4.燥湿

这是由于脏腑功能低下,体内水谷津液运化机能受阻而使某些代谢过程失常的结果。

传统八纲辨证中没有燥湿两纲。唯石寿棠《医原》曾畅论燥湿两气,并将它们并列为“百病之提纲”,称:“人禀天地之气生,即感天地之气以病,亦必法天地之气以治。夫天地之气,阴阳之气也;阴阳之气,燥湿之气也。”“燥湿为先天之体,水火为后天之用,水火即燥湿所变,而燥湿又因寒热而化也。”“寒搏则燥生,热烁则燥成;热蒸则湿动,寒郁则湿凝。是寒热皆能化为燥湿也。”

就外在六气而言,他认为:“六气风居乎始,寒、暑、湿、燥居乎中,火居乎终。风居乎始者,风固燥、湿二气所由动也;寒暑居乎中者,寒暑固燥、湿二气所由变也;火居乎终者,火又燥湿二气所由化也。”不仅如此,内伤亦然。他说:“内伤千变万化,而推至病之由,亦只此燥湿两端,大道原不外一阴一阳也。”“外感者,实也,虽虚而必先实;内伤者,虚也,虽实而必先虚。阴气盛,则蒸运无力而成内湿;阴血虚,则荣养无资而成内燥;思虑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枢转不灵而成内湿;气结则血亦结,血结则营运不周而成内燥。”“气虚甚,者血亦必虚,车无辘轳,安望吸引灌溉?往往始也病湿,继则湿又化燥。阴虚甚者,阳亦必虚,灯残油涸,焉能大发其辉光?血虚甚者,气亦必虚,水浅舟停,焉能一往而奔放?往往始也病燥,继则燥又夹湿。”至于燥湿二气与脏腑轻重如何?他总结说:“内燥起于肺胃肾,胃为重,肾为尤重。盖肺为敷布精液之源,胃为生化精液之本,肾又为敷布生化之根柢。内湿起于肺脾肾,脾为重,肾为尤重。盖肺为通调水津之源,脾为散输水津之本,肾又为通调散输之枢纽。”石寿棠的这一理论是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之发展,确是创造性的。

津液实是人体内各种正常体液总称,是由饮食通过胃、脾、肺、三焦、肾等脏腑相互作用化生而成的,具有濡养和滋润作用。在脉中组成血的成分,在脉外遍布于组织间隙中。《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灵枢·决气》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外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津液又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包括汗、尿、唾液、泪等。如《素问·灵兰秘典》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此外,《灵枢·经脉》还有小肠之液、大肠之津等提法。

一旦由于相关脏腑功能失常,津液即逐渐转化为病理性产物,或为湿,或为饮,或为痰,或为燥。脏腑功能失常不是突然而来的,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在此渐变过程中形成病理体质。津液不足可成燥,有余即成湿,湿凝而为痰。此等病理产物可以化寒化热,又当随个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