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2013—2014)创业观察报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06:58:48

点击下载

作者:何向荣,谢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浙江大学生(2013—2014)创业观察报告

浙江大学生(2013—2014)创业观察报告试读:

前言

创业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效益的增长上,也表现在改善就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推动技术创新上,表现在对国民素质的改善方面。初生企业和新企业的开办预示着社会未来的发展前景,因而,加深对早期创业活动的认识意义重大,其中,对大学生创业动机、能力、行为以及创业教育教学方面的了解更具有典型性。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号召,它赋予了大学教育新的使命——培养创业人才。而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资源丰富的地域,企业家人才众多,企业家精神被广泛传播,可以说,选择浙江省作为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观察地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项目是由美国百森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发起的,它邀请到国际创业领域最优秀的大学研究小组共同参与,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的态势和变化、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发掘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以及对国家创业政策作出评估。该项目从1999年起实施,至今已进行了15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全球创业研究项目。目前,参与项目的研究者有三千八百多位,项目所涉地域涵盖了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唯一的责任单位系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我们的研究则是基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进行的,其重点是对浙江省在校大学生创业及相关教育进行观察。

创业关乎学生的未来,国家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对大学生创业及创业教育的推动和研究。我们认为,加深对早期创业活动的认识非常重要,而及早编制出合适的指数体系是搞好这项研究的重要前提。

从研究开发的内容来说,包含如下两部分。

一是大学生创业的基本问题,有五大内容:创业态势和特性、创业机会与能力、创业环境、创业金融和投资、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本书套用《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指数进行描述。

创业态势和特性。通过对创业过程的分解,主要观察创业活动过程的阶段表现,探索创业活动是怎样活跃的问题,描述创业者的特征和创业类型。

创业机会与能力。主要观察创业活动中的机会、创业动机与能力的情况。

创业环境。了解创业环境因素对创业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可促进较多创业机会的产生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一旦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有效结合,就会产生大量的创业活动,会不断地有新的公司诞生,有新的企业增长点出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社会积累财富,最终促进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环境条件中有一般环境条件与创业环境条件之分,这里重点研究创业的环境条件,即对创业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文化和社会规范等。

创业金融和投资。新创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创业者自有资金投入;二是非正式投资(Informal Investment),主要针对除创业者以外的私人权益投资的情况,包括家庭、朋友以及愿意给创业者投资的陌生人;三是创业资本投资(Venture Capital)。另外,创业者自有资金投入比例、非正式投资者的成分及个人特征分布、预期回报、创业资本投资占比及偏好等都需要观察。

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新企业的创立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心的问题。由于新技术的使用,规模经济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创新节奏的加快以及产品、科技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创业者与小企业更加受到青睐,因为他们在变化的环境中容易应变。而创业企业对于产生就业岗位数量以及工作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创造企业的工作岗位数常常用来衡量创业企业带动就业的情况;提供工作岗位的质量,则通过提供给被雇佣者报酬的数目来衡量,其中最常用的是工资水平、福利等。

总体来说,目前学术界已达成广泛共识:创业的活跃程度对就业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但这种带动作用往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显示出来。此外,机会型创业企业与生存型创业企业在带动就业的作用与形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对于这一情况,书中也将进行必要的观察与分析。

二是创业教育教学基本问题,有七大内容:创业教育教学课程设置、工学结合、学校内创业环境条件、专业师资队伍的量与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特色、创业成就。

创业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主要观察关于企业创办、提升创业技能方面课程的完整性,教育面的广度与专业特色教育。评价课程是否体现了创业教育与学校设置专业的相关性,是否有利于在校生选择创业路径或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

工学结合。主要观察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重视课程内容的应用环节,是否引进企业等校外成员来指导本校学生创业,是否重视专业的社会化程度,是否面向社会。

学校内创业环境条件。主要观察各院校对于创业教育的硬件配置与文化环境条件。其中,包括场地、资金、产业的关联度,对创业学生的支持政策及构建的文化规范。

专业师资队伍的量与质。主要观察创业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比例,专业教师进行创业指导的时间,具有企业管理经历且能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量,创业学生对教师作用的评价。

教育教学理念。主要观察学校教育理念中是否有以创业为导向的内容,是否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创业竞赛,是否对创业有成就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表彰,是否对于热衷创业的教师予以理解与支持。

创新特色。主要观察学校对于机会型创业的支持特色,对高成长型创业企业的政策倾斜,从政策上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对新型创业模式的关注。

创业成就。主要观察是否进行特色教育从而培育出特色创业企业或企业群,是否由于对创业的支持形成较多的知识产权,是否在参与校外各级创业竞赛活动中有较高的得奖率,获得高级别表彰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的满意度。

另外,我们在以此指数为基础而进行的调查方式、统计口径等方面将尽量与GEM保持一致;汇总分析着重于对创业教育意义的探讨;指数设计具有开放性,即并不把这次框架作为固定的模式,而是作为发展的模式,让它可以随认识的深刻、形势的变迁而变更或充实相应的内容。作 者2014年10月

第1章 导论

1.1 主题

创业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研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时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号召,它赋予了大学教育新的使命——培养创业人才。浙江是一个民营企业资源丰富的地域,企业家人才众多,企业家精神被广泛传播,受这一精神鼓舞的大学毕业生又将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因此,对大学生创业与创业教育开展研究对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开展此项研究的直接原因。“全球创业观察”(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GEM)项目是由美国百森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发起的,该项目邀请到国际创业领域最优秀的大学研究小组共同参与,旨在研究全球创业活动的态势和变化、创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机制,发掘国家创业活动的驱动力,以及对国家创业政策作出评估。该项目起始于1999年,至今已进行了15年,它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全球创业研究项目。目前,其项目所涉地域涵盖了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负责研究的单位是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该项目的主要观察指标是创业指数。而我们的研究也正是基于GEM开展的。

创业企业的开办预示着社会经济未来的发展,对大学生创业情况的观察是对经济发展趋势最有力的预测。对大学生创业态势的剖析有利于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活跃程度与方向。清华大学高建、程源、李习保等教授在《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一书中从整个家国层面对创业态势等作了概括性的研究;陈谷纲等通过问卷数据对大学生创业环境作了部分研究;刘宗让发表了《浙江创业活动活跃度比较分析》等文章,对浙江创业活动活跃度进行了一些分析。本课题组也于201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基于〈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谢敏、王积建、杨哲旗等著)。以上这些论述构建了我们这本《浙江大学生(2013—2014)创业观察报告》的理论基础。

1.2 调查取样工作基本情况

我们选取民营企业最活跃的区域——浙江作为研究地域,以浙江省的大学为调查对象,基于GEM项目的理论成果开展研究,依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基于〈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一书所确立的关于“大学生创业指数”系统框架与表达脉络进行分析,采取分层分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本科院校中抽取1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抽取15所,一共31所高校样本;然后再从高校样本中随机抽样得到学生样本3238人、教师样本192人。调查设计4套问卷,其中,创业学生卷设64道题,教师卷设11题,普通学生卷设10道题,学校卷设72道题,研究与报告分12个专题进行,研究时段为2012—2013学年,在预定期限内已全部完成。另外,我们设定了7项评语,它们分别是:大于等于90分为很高(很理想),小于90至大于等于80为高(理想),小于80至大于等于65为较高(较理想),小于65至大于等于50为中等(一般或尚可),小于50至大于等于35为较差(不够理想),小于35至大于等于20为差(不理想),20分以下为很差。

1.3 基本概念

基于GEM理论,从创业活动过程入手开展调查。

1.3.1 对过程的确定

对创业活动的整体观察首先需要体现创业的过程化特征,根据GEM理论,把个人创业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如图1-1所示。图1-1 个人创业过程的分解

一是潜在的创业阶段,潜在的创业阶段存在潜在的创业者,他们产生了创业动机,并有可能在有机会时产生创业行动;二是产生创业行动后,在创业初期表现出的早期创业活动,这个时期存在企业成立后前三个月的初生创业者和不超过42个月的新企业所有者;三是运营超过42个月的已有企业所有者,这些人已经走上了持续经营之路,已经不再是重点研究对象。不过,成立三年半的企业是不能作为成熟企业来看待的,所以也要关注早期创业之后的创业企业的创业者状况。

从过程上研究创业活动,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对创业活动从时间意义上进行展开,把创业者从时间上给予定义,由此划定的创业者分为三种类型:潜在的创业者、初生创业者和新企业所有者、已有企业所有者。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一般处于第一与第二阶段,所以,了解重点自然也在这两个阶段。

1.3.2 对创业者基本概念的界定

在GEM的理论框架中,创业者的含义相对宽泛,它指:①被调查者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创办企业;②被调查者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为雇主开展一项新生意或者建立一个新企业;③被调查者自己或者与他人一起拥有了一家公司并由被调查者负责经营。

作为对大学创业活动整体的了解,应当对基于“全员”或“总体”这一整体成员概念所反映的一个个局部情况进行分类描述,有必要对下面几个最重要的创业活动指标予以定义(鉴于研究对象的特定性,人口的年龄意义已不十分重要,一律可被“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概念取代)。(1)潜在创业者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产生了创业动机,并可能在有机会时产生创业行动的人所占比例。(2)初生创业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目前初生创业的人所占比例。这些人积极参与到其拥有或者共同拥有的一个企业中去,且运营时间不多于3个月。(3)新企业所有者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当前是一个企业中的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比例。这些人拥有并管理一个正在运营的公司,且运营时间多于3个月、少于42个月。(4)早期创业活动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目前或者是初生创业者或者是新企业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所占比例。该指数由以上两个指数构成。(5)现有企业所有者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当前运营时间超过42个月企业中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比例。(6)总体创业活动指数: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人口中目前或是参与早期创业活动或是现有企业拥有所有权的管理者人数所占比例。

创业动机及由此形成的企业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存动机(指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作出的选择,因为其他选择不是没有就是不满意,创业者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谋求出路),由此导致的创业活动被称为生存型创业;另一类是产生于机会的动机(是指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一种选择,看到有比目前工作机会更好的创业机会而选择创业),由此导致的创业活动被称为机会型创业。

1.3.3 从过程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活动指标

从过程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分类,它所包含的内容可由指数汇总表来表示,主要有6项内容。从过程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活动指数内容,如表1-1所示。表1-1 从过程分类的大学生创业活动指数内容

上述6个指数系指从时间(过程)角度(亦反映参与创业企业活动的深度)对创业者人数总量进行了分析。其实,第一个指数——潜在创业者指数并不具备显性要件,因此,它并不能被总体人数包括。

1.4 本年度回答的基本问题

本年度从12个角度(12个指标)进行观察,力求以此来展现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情况,其内容简述如下。

1.4.1 对大学生创业态势与特性的研究

将大学生创业态势与特性通过指数工具加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揭示大学生创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各学校大学生创业的活跃程度与方向。对大学生创业态势与特性从指数上分析,宜在前期从创业存量态势、创业增量态势(创业增量特性)两个方面进行。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创业存量态势: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极好,调查得分为98,接近于满分;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指标极好,调查得分为99,接近于满分;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差,调查得分为34.5,远低于中值50.0;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指标较差,调查得分为48.3,约等于中值50.0。综合来看,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态势得分70.0,处于较高水平。(2)创业增量态势:人口增量指标极好,调查得分为98,接近于满分;企业增量指标极好,调查得分为99,接近于满分;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指标极好,调查得分为98,接近于满分;产值增量指标极差,调查得分为11.6,远低于中值50.0。综合来看,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态势增量得分76.7,处于较高水平。(3)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比较:对于创业人员增加比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创业企业的增加比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对于创业企业产值增加比例,本科院校显著高于高职高专院校;对于机会型创业企业增加比例,本科院校显著高于高职高专院校。

建议:因产值增量指标极差,调查得分为11.6,远低于中值50.0,于是,需进一步探讨它的后台原因。初步了解后得知,系大学创业活动周期短(三年或四年学生毕业离校结束学校创业周期)的缘故。

1.4.2 对大学生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创业机会的全省平均值为63.0,说明浙江省大学生所面对的创业机会处于中等水平。具体来说,全省高校为学生创办新公司所提供的好机会一般,然而较多的人能够把握创办新公司的好机会,创办公司的好机会在过去5年内有一定增长,大学生比较容易把握创业机会,创办真正高成长公司的好机会比较多。(2)创业能力的全省平均值为62.5,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浙江省比较多的大学生知道如何创办及管理高成长型公司,知道如何创办及管理一家小公司,有创办新公司的经验,能对创办新公司的好机会迅速作出反应,有能力组织创办新公司所需的资源。(3)创业动机的全省平均值为58.5,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创业动机一般,处于中等水平。有4个项目略低于中值60.0,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将成功创业者作为一项希望的职业加以选择的人并不多,对于成功的创业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受人尊重的认同度不高,在公众媒体中能看见的成功创业的故事也不多,对于创业者是有能力和足智多谋的认同度也不高。但将创业视为一个致富的良好途径的认同度却较高。(4)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比较:在创业机会上,本科院校显著少于高职高专院校;在创业能力上,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建议:为了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机会,提高其创业能力,应该增加创办新公司的好机会,增加大学生创办新公司的经验,在公众心目中树立“创业者是有能力的、足智多谋的”这一认识,从而帮助大学生加强实践,积累创业经验。

1.4.3 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的调查研究

(1)大学生创业环境调查研究分以下几项指标进行。关于金融支持调查得分为69.1,说明大学生创业资金来源较稳定;关于政府政策调查得分为69.7,说明当地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优先考虑大学生创业程度较高;对新公司优惠调查得分为70.5,说明当地政府政策一直对新公司实行优惠的力度较大;关于政府项目支持调查综合得分为67.1,说明科技园和企业孵化器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支持的程度较高;关于教育与培训调查得分为74.5,说明大学里设置的关于创业的课程和项目较多;政府的再教育体系调查得分为75.4,说明政府的再教育体系为创业做准备的程度较高;关于开发转移效率调查得分为66.2,说明新技术、新科学和其他知识从高校、研究机构向企业转移的程度较高;支持大学生研究成果商业化调查得分为70.9,说明支持大学生研究成果商业化的程度较高;关于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调查得分为70.7,说明分包商、供应商和咨询机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的程度较高;调查综合得分为76.9,说明当地有良好的创业基础设施(道路、公用设施、通信等);关于进入壁垒调查综合得分为74.4,说明大学生创业能够进入新市场的程度较高;反垄断方面的法律执行综合程度调查综合得分为61.6,说明执行效果一般;关于文化和社会规范调查得分为74.5,说明当地提倡自立、自治和个人主动性以及勇于承担责任的程度较高。(2)从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比较来看:创业资金有充足的来源方面,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有足够的分包商、供应商和咨询机构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的人数方面,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当地鼓励创造和创新方面,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于是,得出结论,从创业环境的总体来看,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

建议:从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比较来看,创业资金来源、分包商、供应商和咨询机构帮助及地方支持上,本科院校显著小于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调整社会对学校学生的创业支持。

1.4.4 对大学生创业融资与投资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创业融资与投资的调查研究,分三项指标进行。(1)创业自有资本投资综合平均得分为92.9,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自有资本丰厚。(2)创业非正式投资者投资综合得分为96.0,说明大学生非正式投资者投资中,家庭投入占很大比重;调查综合得分为98.0,接近于满分,说明大学生非正式投资者投资中,朋友或邻居投入占很大一部分。(3)创业资本投资调查综合得分为66.4,说明大学生创业资本投资中,政府和国外资本投入较高;银行创业投资部投入调查综合得分为73.0,说明大学生创业资本投资中银行创业投资部投入的程度较高;创业投资机构投入调查综合得分为73.4,说明大学生创业资本投资中创业投资机构投入的程度较高;机构投资者投入调查综合得分为78.9,说明大学生创业资本投资中机构投资者投入的程度良好。

建议:增加政府投资,投资方式设计上依据市场化形式。

1.4.5 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效应的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创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的平均得分为94.6,说明创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很多。(2)创业者受教育程度的平均得分为64.6,说明创业者受教育程度一般,处于中等水平。(3)创业者年龄平均得分为87.0,说明创业者的年龄处于理想水平。(4)创业公司的成长年限的平均得分为73.9,说明公司的成长年限处于较理想水平。(5)政府扶持力度平均得分为64.3,说明政府扶持力度处于中等水平。(6)创业企业个数平均得分为63.6,说明创业企业个数处于中等水平,但主要集中于顾客服务和商业服务的行业中。(7)大学生创业培训程度的平均得分为71.2,说明大学生创业培训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将以上7个二级指标综合,得到浙江省创业带动就业的总分74.1,说明浙江省创业带动就业状况处于较高水平。

建议:加大省级政府和市级政府的扶持力度,让大学生切实享受地方教育部门的创业扶持政策。

1.4.6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与说明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与说明,结论如下。(1)课程设置中,创业教育课程融入专业教学大纲的计划内容综合得分为80.5,程度较高,情况良好。(2)课程设置中,毕业班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教学大纲安排的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的人数占毕业班总人数的比例较低,调查综合得分为20.0,需要改进及提升。(3)综合来看,创业课程设置的全省平均值为54.9,说明课程设置总体一般,结构需要调整与改进。

建议:创业课程设置尚需调整与改进。

1.4.7 对创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状况的调查

对创业教育中工学结合状况的调查,结论如下。(1)引进社会资源调查:企业与学校合作订单式培养创业学生数占在校生数调查综合得分是75.6,反映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创业学生数占在校生人数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兼职创业指导师指导获得学生满意程度调查综合得分是77.8,说明浙江高校兼职创业指导师指导满意程度较高。(2)服务社会综合分析结果:浙江高校校外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一般,调查综合得分是50.1,说明校外实践课程设置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校外实践课程设置指标尚需提升;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成果转化社会效益程度高,调查综合得分是80.0,说明本项指标处于高水平,创业成果转化社会效益情况良好。(3)参加校外实践基地学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比例得分方面,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

建议:急需调整校外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学校校外实践课时数占总课时数的比重,改变校外实践课程设置现状。在保持高校校外实习基地数量较多的基础上,提升校外实习基地的利用率。

1.4.8 对内创业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

对内创业环境条件的调查与分析,结论如下。(1)校园创业文化综合得分为53.2,说明浙江省高校校园创业文化一般,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学校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综合得分为41.3,说明浙江省高校内创业政策与保障机制情况较差,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创业教育与培训综合分析得分为40.0,说明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与培训情况较差,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投入有形基础设施综合分析结果综合得分为72.4,说明浙江省高校投入有形基础设施情况较好,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综合分析结果综合得分为34.0,说明浙江省高校相关科研成果转化情况较差,整体处于很低水平,令人担忧;创业产业关联度综合分析结果得分为58.0,说明浙江省高校创业产业关联度情况处于中等水平。(2)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比较:学校将创业作为比较理想的职业选择人数与在校生比例,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学校创业宣传次数与规格占学校总体宣传次数与规格的比例,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学校创业专职技术管理人数与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建议:增强高校创业氛围,塑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加强开展高校创业教育专项研究;增加高校校内创业园区面积,拓展高校校外创业基地建设;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优化创业产业关联度。

1.4.9 对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质与量的分析

对创业指导师资队伍质与量的分析,结论如下。(1)指导教师数量调查综合得分是59.5,说明全省高校校内兼职创业师资数量中等,师生比处于一般水平;全省高校校外兼职创业师资数量极高,调查综合得分是100.0,说明师生比处于极高水平。(2)专业技术与技能调查综合得分是20.0,说明全省高校中,高级创业师资所占比重很低,符合大学生创业中高级专业技术(或技能)需要的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人数与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人数的比例处于极低水平。(3)智力成果转化综合得分为44.0,说明浙江省高校兼职创业指导师智力成果转化较差,处于较低水平,急需改进与提升。(4)指导效果与评价调查综合得分是20.0,说明全省高校创业师资辅导团队成功率很低,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辅导成功团队(持续6~42个月)数与在校生人数的比例处于低水平。

建议:优化高校创业师资结构;迅速改变高校目前创业师资学历层次结构偏低的状况;尽量提高符合大学生创业专业需要的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人数比例;选派有企业创业(或企业管理)经验的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辅导大学生创业。扭转高校专兼职创业指导师智力成果转化程度较低的局面;通过高校和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对接社会企业,获取资金(基金)资助;转化专兼职创业专业教师智力成果项目;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含量。

1.4.10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的调查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创业教育课程教育。创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调查得分为95.4,说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指标很好,处于较高水平;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指标较差,调查得分为34,低于中值50.0,处于不理想水平。(2)创业实践课程。创业计划竞赛指标较好,综合调查得分为76.7,远超过中值50.0,处于较高水平;开展创造发明活动指标较好,调查得分为70.0,超过中值50.0,说明处于较高水平;(3)创业成就或行为的支持。对创业学生的表彰指标很好,调查得分为83.8,远超过中值50.0,达到高水平;对支持学生创业的教师的表彰指标很好,调查得分为75.9,超过中值50.0,达到较高水平。(4)在创业教育理念指标方面,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比较: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得分,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得分,本科院校显著高于高职高专院校;试办小型企业量得分,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

建议:因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指标较差,仅得34.0分,建议在课时上提高。另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方面,本科院校显著低于高职高专院校;而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方面,本科院校显著多于高职高专院校,双方都要注意随时调整。

1.4.11 对大学生创新特色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创新特色的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对于机会型创业支持特色的全省平均值为79.7,说明全省高校对于机会型创业支持特色较为明显;高成长型创业企业的政策倾斜程度的全省平均值为46.7,说明对高成长型创业企业的政策倾斜程度比较差;政策上表现出来的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的全省平均值为70.2,比较好;对新型创业模式关注的全省平均值为92.9,说明对新型创业模式非常关注。(2)创业课程中关于创业商机的独立教学模块数量,本科院校显著少于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知识产权的知识教育程度,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显著差异;创业课程中关于创业模式创新的独立教学模块数量,本科院校显著少于高职高专院校。

建议:加强对高成长型创业企业的政策倾斜;增加本科院校创业课程中关于创业商机的独立教学模块数量;增加本科院校创业课程中关于创业模式创新的独立教学模块数量。

1.4.12 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调查研究,结论如下。

综合来看,财务绩效的全省平均值为97.0,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创业财务绩效非常高。非财务绩效的全省平均值为65.1,说明浙江省大学生非财务绩效一般。

建议:提高大学生创业的非财务绩效,具体体现在:提高顾客忠诚度、提高公司成长性、进一步提高员工承诺度和创业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建,程源,李习保,等.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谢敏,王积建,杨哲旗,等.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基于《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吕贵兴.高校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0(2).

[4]黄志纯,刘必千.关于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0).

[5]李明章,代吉林.我国大学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基于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实证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5).

第2章 大学生创业态势观察报告

2.1 主题

观察大学生创业态势就是探讨创业企业活动的活跃度,它是了解大学创业大氛围的基本途径,它反映学校创业活动的强度与方向。

2.1.1 创业的活跃度分析

对创业的活跃度进行分析,主要从创业活动增量及具体的人口增量、企业增量、产值增量及机会型创业企业的角度来入手。(1)创业活动增量指数。由前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总体创业活动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创业量的问题,但是它反映的只是存量概念,探讨它的变量才能反映它的活跃程度。创业活动增量指数从变量角度通过增量与存量的变化值来表示创业活动程度的概念,它主要可从人口数、企业数、产值数等内容来进行统计,它反映的是一周年时间范围内增量与存量的比值。(2)人口增量指数。从参与创业企业人口的关系来说,人口增量指数即以去年参与创业的人口数作为存量基数,将该学校当年拥有的新增创业人员数量与之作比较所构建的指数。作为学校以训练学生为目的,所以它的权重设计为0.6,而以下三项指数均设计为0.2。(3)企业增量指数。从参与创业企业的数量来说,企业增量指数即以去年参与创业的企业数作为存量基数,将该学校当年拥有的新增创业企业数量与之作比较所构建的指数。(4)产值增量指数。从参与创业企业的产值数量来说,产值增量指数即以去年参与创业的企业的产值数作为存量基数,将该学校当年拥有的新增产值数量与之作比较所构建的指数。(5)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指数。大学生创业的最终目的是要创办生存型创业与机会型创业实体,而倡导机会型创业实体才是大学的选择。于是,需要有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指数(企业个数/学校总人数、创业总人数/学校总人数)来反映创业的活跃度。需要强调的是,机会型创业企业是大学创业发展的导向,是学校之间比较的核心内容。于是,对它的要求就显得很高。

2.1.2 大学生创业活跃度相关概念汇总

大学生创业的活跃度是从学校的层面来进行总体统计的,将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创业活跃度相关概念进行汇总,如表2-1所示。表2-1 大学生创业活动过程中创业的活跃度相关概念

2.2 大学生创业态势指标体系

明确了大学生创业态势指标概念或指数内容以后,就要较完整地去表达它的使用领域,并通过对体系的了解去了解大学生创业的态势、状态。

大学生创业态势指标体系可用表2-2表示。表2-2 大学生创业态势指标体系表

2.3 相关提问

2.3.1 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要求,解答以下8个问题。(1)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2)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3)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4)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5)与上一年度相比,创业人员增加比例。(6)与上一年度相比,创业企业增加比例。(7)与上一年度相比,创业企业产值增加比例。(8)与上一年度相比,机会型创业企业增加比例。

2.3.2 问题的展开

本课题组设计了相应的提问,其主要内容如下所述。(1)学校生存型企业有______家。(2)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为______人。(3)学校机会型创业企业有______家。(4)机会型创业企业人数有______人。(5)学校上一年度创业人数为______人。(6)学校上一年度创业企业有______家。(7)学校上一年度创业企业产值______万元。(8)学校上一年度机会型创业企业有______家。

2.4 调查结果汇总

2.4.1 关于创业态势

创业态势的综合分析结果,如图2-1所示。图2-1 创业态势综合分析结果

从图2-1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关于问题1,调查得分为98.0,接近于满分,说明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极好,处于较高水平。

关于问题2,调查得分为99.0,接近于满分,说明生存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指标极好,处于较高水平。

关于问题3,调查得分为34.5,远低于中值50.0,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很差,处于较差水平。

关于问题4,调查得分为48.3,约等于中值50.0,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中大学生创业人数指标较差,处于不及中等的水平。

综合来看,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态势得分为70.0,处于较高水平。

2.4.2 关于创业增量态势

创业增量态势综合分析结果,如图2-2所示。图2-2 创业增量态势综合分析结果

从图2-2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关于问题5,调查得分为98.0,接近于满分,说明人口增量指标极好,处于较高水平。

关于问题6,调查得分为99.0,接近于满分,说明企业增量指标极好,处于较高水平。

关于问题7,调查得分为11.6,远低于中值50.0,说明产值增量指标极差,处于较低水平。

关于问题8,调查得分为98,接近于满分,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增量指标极好,处于较高水平。

综合来看,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态势增量得分为76.7,处于较高水平。

2.5 调查结果分析与建议

2.5.1 关于问题3

关于问题3,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经调查,平均得分为34.5,远低于中值50.0,说明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指标很差,处于较低水平。

事实上,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设计的存量统计指标还是有商榷余地的。在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统计上,我们采用的指标是:生存型创业企业数量一家计2分,增加一家增计2分,≥10家计20分,总占20%;生存型创业企业在人口中的比重每10000人有一家计10分,增加一家增计10分,≥8家计80分,总占80%。而机会型创业企业数量一家计0.5分,增加一家增计0.5分,≥40家计20分,总占20%;机会型创业企业在人口中的比重每1000人有1人计15分,每增加1人增计15分,≥6人计80分,总占80%。显然,机会型创业企业存量得分在难度上比生存型创业企业存量得分要高,所以,统计得分低是正常的,下次调查时,我们可以考虑在指数设计上加以调整。

2.5.2 关于问题7

关于问题7,与上一年度相比,创业企业产值增加比例,经调查,平均得分为11.6,远低于中值50.0,说明产值增量指标极差,处于较低水平。

设计“与上一年度相比,创业企业产值增加比例”这一指标旨在了解创业企业的产值增加情况。从调查情况来看,并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调查的创业企业是学校内大学生办的创业企业,因学生每年都在毕业,出现的企业都是新的,新的企业与新的企业之产值差距不大是合理的,不能把它与普通企业同等看待。普通企业的产值因企业的壮大不断增加,通常情况下,第二年比上一年都有一个明确的增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分析,这个指标的数值也许应该调整,使它的表达更为合适。

2.5.3 建议

重视机会型创业企业的发展,包括企业数量与创业企业人数;增加对机会型创业企业的扶持,使它的投入规模(人、场所、资金支持)与产出都能得到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志远,应云进.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J].江苏高教,2003(3).

[2]高建,程源,李习保,等.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2007)——创业转型与就业效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陈谷纲,朱慧,马声.大学生创业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基于专家问卷数据分析的指标重构[J].出国与就业,2010(20).

[4]刘宗让.浙江创业活动活跃度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10).

第3章 大学生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观察报告

3.1 主题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的多年分析,中国在创业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所有评分均低于中位数,低于GEM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从而也映射出,面对众多机会人们大多缺少有效把握的能力。因此,我们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机会、创业能力进行定义、评价与统计分析,揭示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机会、创业能力的特征,为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指数研究提供支持。

3.1.1 主题选择

大学生有创业热情,但由于经验欠缺、能力不足导致创业成功率偏低。要提高创业成功率,除了社会要能够提供足够的创业机会外,还要求大学生具有发掘创业机会的能力和合理利用创业机会的能力。

3.1.2 大学生创业机会和能力的定义

学术界对创业机会的定义很多。有的学者从广义角度对创业机会进行定义,认为创业机会是可以为购买者或使用者创造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它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还有的学者从狭义角度定义创业机会,他们认为,创业机会是指可以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材料和新组织方式,并能以高于成本价出售的情况。

对于创业能力的定义,从机会和资源相融合的视角来看,创业能力主要体现在机会的探索能力和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

创业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它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全球创业观察》将创业动机分为生存型和机会型两类。

3.2 大学生创业创新特色的指标体系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编制了大学生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的指标体系,如表3-1所示。表3-1 大学生创业机会和创业能力指标体系

3.3 相关提问

3.3.1 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设计了相应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所述。(1)有相当多创办新公司的好机会;(2)较多的人能够把握创办新公司的好机会;(3)创办公司的好机会在过去5年内大量增长;(4)个人可以很容易把握创业机会;(5)创办真正高成长公司的好机会相当多;(6)许多人知道如何创办及管理高成长型公司;(7)许多人知道如何创办及管理一家小公司;(8)许多人有创办新公司的经验;(9)许多人对创办新公司的好机会迅速作出反应;(10)许多人有能力组织创办新公司所需的资源;(11)创业被视为一个致富的良好途径;(12)大多数人将创业作为一项他们希望的职业选择;(13)成功创业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受人尊重;(14)经常能在公众媒体中看见成功创业的故事;(15)大多数人认为创业者是有能力的和足智多谋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