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现代人认识中医的八堂必修课(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18 18:40:44

点击下载

作者:毛嘉陵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走进中医:现代人认识中医的八堂必修课

走进中医:现代人认识中医的八堂必修课试读:

前言

近年来中医养生图书热销、各种养生活动此起彼伏以及养生休闲市场兴旺的现象,反映了社会对中医药文化及科普知识呈现出了一个极大的需求态势,这是推广中医药文化、造福大众健康的一次大好时机。

虽然大家十分关注中医药,也都很想学习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但是由于现代人在中小学接受的基础教育主要是以西方现代科学文化为学习基础,一般在高中毕业时就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虽然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却并不具备学习理解中医知识应有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同时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以至于不少现代人在刚接触中医药时很难接受中医药知识体系,甚至还可能产生抵触和反感的情绪。

目前出版的面向大众的中医药图书主要是一些介绍临床治病和实用养生技术的科普知识类读物,还有就是对经典著作的白话解,至今仍缺乏一本从科学、文化、思想等深层次入手,对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进行整体性介绍,有助于帮助现代人认识和理解中医药的图书。为了满足现代人的这个愿望,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组织了本书的编写。下面我们对本书的内容作一简介:

本书主要解决现代人从接受现代基础教育到接受中国传统科学文化教育的过渡问题。首先,通过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知识和西方现代科技最新成果的介绍,详细地介绍了人类文化创造出东西方两大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魅力,回答了大家十分关注的中医到底科不科学、怎样认识中医的学科定位、科学性和科学价值等一系列尖锐问题,启示大家正确对待中西方两种文明。接着,通过对中医药文化三大核心的剖析,揭开了中医的“神秘面纱”,让大家由浅入深地了解了中医是怎样一个医药健康知识体系,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一个真真切切并不玄秘的中医,并预测了未来中医发展的大趋势,为大家展示了中医药美好的未来前景。中医不是来源于实验室,而是来源于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将中医养生知识自然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享受中国式的健康生活。

本书坚持了以下编写原则: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特色为核心,但在表述上则跳出中医谈中医,灵活运用现代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科技成果,用现代人容易理解的观念、概念、说理方式和事例来解读中医。尽量做到内容真实可靠,条理清楚,文句通顺,图文并茂,并运用生动的案例、故事、图片和插图来表达复杂的内容,以避免部分学术解释的枯涩生硬。对确有必要涉及的概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则尽量使句子结构精简,用词准确。总之,编写者特别注重科学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整体结构的创意规划由毛嘉陵负责,具体的撰写分工如下:

第一章、第二章由毛嘉陵撰写。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五部分由李良松撰写;第一节的第六部分由周晓菲撰写;第三节由毛嘉陵、王晨撰写;其余部分由毛嘉陵撰写。第四章 第一、三、五节由毛嘉陵撰写;第二、四节由关晓光撰写。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由李灿东、纪立金、朱为坤撰写;第二节中的阴阳五行起源部分由高思华撰写;第三节的第一、三部分由李灿东撰写,第二部分由李灿东、纪立金、朱为坤撰写;第四节的第一、二部分由李灿东、纪立金、朱为坤撰写;第三部分以及课外活动由王晨撰写。第六章第一、三、五节由毛嘉陵撰写;第二、四节由郑洪撰写。第七章、第八章由毛嘉陵撰写。阅读参考由贾海忠撰写。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教授自始至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鼓励,并亲任本书的主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社长王国辰、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范昕建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靳琦教授、福建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李灿东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书记王群教授等领导从多方面给予了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们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最大程度地解决读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问题,正确地认识中医药科学知识体系的多重价值,了解古老的中医药在今天仍然还具有继续治病救人的临床优势,从而更加积极地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运用中医药知识使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在自己或家人患病后能够做出更合适的就医选择。

由于本书采用了部分网络图片和绘画作品,但未能查到所有作者的姓名及联系方式,故谨在此致歉,并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编 者2012年10月第一章现代人为何难以接近中医——从文化角度理解古今中外文明智慧引 言“现代”一般指现在这个时代,“现代人”当然就是指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的人。而在我国历史划分上则将“五四”运动以后到现在的这个时期称为“现代”,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都可以统称为“现代人”。

为何要以“五四”运动作为现代的划分界线呢?这主要还是因为“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所决定的。它虽然是一场学生运动,但其核心是一场崇尚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西方现代文化启蒙运动。这场运动使整个中国社会受到了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推动了中国社会价值观和学术研究方式逐渐全面接受西方现代文明。与此同时,该时期的文化精英们从不同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

依据“五四”运动来划分是否是现代,表面上是以时间为依据,但实际上它是以社会或个体人具不具备西方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作为划分的标准。因此,本书所涉及的“现代”是指西方现代科技文化全面进入中国社会后的时代,“现代人”则是指接受过西方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生活在最近百余年间的中国人。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在于其所接受西方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多少,而关键在于是否接受了西式文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认知思维方式。因此,有必要在讨论中医问题之前,首先对“现代”和“现代人”进行概念上的诠释。对“现代”和“现代人”的定义“现代人”认识问题强调以物质为中心,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为准;主要采取还原论的方法,将事物整体进行层层分解,然后对各组成部件(局部)进行研究;在阐述事实和分析说理时,主要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以上三点构成的“物质-还原论-逻辑”认知体系,就是现代人难以认识和理解中医药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对中医还不了解,也搞不清楚中医与西医有什么不同,因此在突然面对与接受现代教育时所学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的中医知识体系时,特别是那些以物质实在为认知基础、逻辑思维强的人,就难免会产生出一个个疑问,感到很多困惑,很容易就将中医归为玄学,认为中医不科学,进而远离中医,甚至还可能批判中医、攻击中医。“现代人”的主要特征

从物质的客观实在和基本构成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揭示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严谨的逻辑方式解析事物变化的原理,其实这并非唯一的方式。很多时候从关系、属性上去把握,仍然能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世界上并非所有事情我们都能够用所谓很科学的现代知识来讲得清楚,比如人为何长五个手指,而不是四个、六个,是否也要用实验方法、逻辑方法来讲清楚了这些道理后,我们才能使用手去劳动呢?事实上,谁也不会这样去钻牛角尖。那么,在面对中医这种与现代医药完全不同的医药知识体系,特别是在面对中医取得确切疗效后,却为何还要去钻牛角尖呢?为何不换个角度去思考、去认知、去评价?为何不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以一种务实的价值观来对待呢?

中医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并非以构成人体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原子等物质为认识基础,而是通过构成人体各物质单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而推测、判断体内的状况,也就是把握好了“体表与体内对应关系”;中药治病也并非以药物的化学成分为选择依据,而是通过中药的“四气五味”等属性去纠正、调和人体所表现出的阴阳寒热虚实等偏差现象,也就是把握了“中药等治疗手段与生理病理现象之间的或顺应、或制约、或对抗的对应关系”。

对以上两大“对应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正是中医药健康知识体系最核心和最有价值之处。虽然对其中的若干环节,至少在现在还难以用现代科技知识去进行全面解读,但大量临床疗效却无数次证实了阐述这种对应关系、并指导临床实践的中医理论的正确性、实践性和科学性。这就是在现代科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仍然需要发展中医药的最大理由。

面对世界上的各种存在,能按现代人习惯的从理化角度讲清道理当然更好,但如果暂时还不能,也不要因此就拒绝对其从属性、关系上进行认识和把握,更不要轻易予以否定,只需学会遵循和利用这种已经过实践检验的规律即可。所以我们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改变科学认识观念、应当换个角度看世界的时候了。

如果你真下决心要对中医学有所了解,想更进一步地认识中医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医学的理论精髓,首先就应抱着不带任何偏见、只承认事实的客观务实态度,然后注意换个眼光,换种思维方式,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认知思维、生活习俗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和处理问题,那么,中医所有的“神秘”和“玄奥”都容易理解了。否则永远不会理解中医,也永远想不通中医的道理。

由于中医与西医产生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虽然它们都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学问,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按照纯学术方式来介绍中西医也许大家会感到很枯燥,下面我们还是先讲一个挑选西瓜的趣事吧:

在买西瓜的时候,面对一大堆西瓜,如何选出一个熟的西瓜呢?一般有两类解决办法:

一是“白箱法”。采取切开的办法,让你看得明明白白。把西瓜切开,看一看,尝一尝,还可以测一下它的含糖量,这样得出的判断会非常准确。其优点是借助工具,得到一些准确的数据,结论非常正确;缺点是一旦切开,西瓜就不再处于原来的完整状态,有些东西已丢掉,至少切开后就不能再复原,空气和微生物进去了,切开的西瓜很快就会坏掉。因此,很多人不愿意采用这种切开的方法。

大家曾经学习过的将物质进行层层分解,不断寻找其最基本组成成分的认识方法也属于“白箱法”。这种方法是西方现代科技最主要的认识问题的方法,学术上称之为还原论方法。它得到的所有认识都是以物质实体和可量化的数据为依据,也就是强调“眼见为实”。西医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通过解剖人体的组织器官来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是“黑箱法”。不采取切开的办法,让你“雾里看花”。由于西瓜是一个整体,其各个部分之间都有紧密联系,因此,只要仔细观察西瓜外部的信息,如看看颜色和瓜蒂形状,用手掂掂重量,拍一拍,听听发出的声音,也可以知道它的成熟情况,但必须要有丰富的经验。这种“黑箱法”的优点是不破坏其整体性;缺点是没有准确的数据。“黑箱法”是中国传统科学文化认识问题的最主要方法,学术上称之为“整体论”方法。它强调的是在不破坏事物的整体完整性的情况下,尽量搜集事物表现出来的各种信息,以此为依据来分析推导出事物内部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中医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以不破坏人体的方式来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认识问题的两种方式:白箱法(左)和黑箱法(右)

用挑选西瓜的两种方式来比较东西方文化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运用形象思维方式所做的一个通俗易懂的演示。这个生动有趣的实例,说明了这两种方法都是可信、可用的正确方法,它们主要是在认识角度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但都能达到相同的或相近的认知目的。

当然,这种类比虽然还不能完全代表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全部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白箱法”和“黑箱法”也不能完全代表西医和中医的全部学术内涵和特征,但确实能让我们很容易就对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和特点有一个初步的生动印象。

现代人在中学、大学受到的方法论训练基本上都属于“白箱法”,并由此建立了以物质为中心的世界观,很难一下就接受以“黑箱法”为主要认知方式的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知识体系。事实上,“白箱法”认识世界也并非绝对实在和可靠,20世纪最新的科技文明成就让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第一节 20世纪人类科技文明的启示

20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人类在科学理论上取得了宇宙膨胀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复杂性科学等卓越成就,在技术领域掌握了化学合成、原子能、无线通信、数字化等一系列新技术,实现了空中飞行、探月的千年梦想,互联网的应用将地球变成一个信息化的整体。由此,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人类社会也从农业社会时期、工业社会时期一跃而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

因而不少人十分崇拜现代科学,甚至到了盲目崇拜、迷信的程度,进而以西方现代科学的认识方式、认识水平和认识范围作为衡量评价一切的标准。然而,现代科学所认识到的一切,并非都是绝对正确的真理,而且这些现代知识正确与否也是在实践中不断被检验。今天的正确认识,完全可能在明天就成为谬论,而今天被视为错误的东西,也有可能在明天得到肯定。下面介绍20世纪人类的3个科学成果,可望对现代人改变对中国传统科学文明的认识观念提供最新的启示:一、从物质角度认识世界并非唯一的正确方式

最近几百年的思想领域,唯物主义占了主导地位。唯物主义认为,在意识与物质之间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在这种以物质为中心的哲学思想影响下,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从物质出发,以还原论方式认识世界,不断取得辉煌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1.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公元前450年前,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一种微细而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所构成,这就是原子。中国古代五行学说在解释世界的物质组成上,认为木、火、土、金、水为五类基本元素。近现代以来,人类在对物质构成的认识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从分子、原子开始,逐渐深入,进而发现了质子、中子,到目前为止已深入到了夸克。

第一阶段:分子原子水平的认识。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典物理学一直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和比分子小的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的相对稳定并保持该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最小单元。原子是指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原子的英文名称(atom)就是不能被再进一步分割的最小粒子的意思。迄今科学界认识到物质的最小构成是夸克

第二阶段:质子和中子水平的认识。

1932年,前苏联物理学家伊凡宁柯提出“质子、中子学说”。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证实:原子是由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高速运动并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质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亚原子粒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通过胶子在强相互作用下构成。中子是组成原子核构成化学元素不可缺少的成分。

第三阶段:夸克水平的认识。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马雷·盖尔曼提出新理论:质子和中子并非是最基本的颗粒,它们是由一种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的。经过近几十年的研究,虽然一些实验现象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

对此,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目前认为最基本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不仅如此,迄今人们所知道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外,其他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

虽然现在对夸克还没有最后的精确认识,但并不影响我们进一步向更微细的世界产生求知的欲望。那么夸克的组成也就是构成夸克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

2.相对论对经典物理学的挑战

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的“物质不灭或实体不变论”,将物质看成为实体,并认为在任何机械运动中,乃至化学反应中,质量始终如一。然而,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则指出了物质实体观的谬误。他认为,质量与速度有关,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其质量就有不同的值。比如:

①物体运动接近光速时,不断地对物体施加能量,但物体速度的增加却越来越难,那么施加的能量到哪儿去了呢?其实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转化为了质量。

②核裂变和链式反应可将部分质量变成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如原子弹证明了质量可以转化成能量。

可见,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由于能量并非“实体”,物质的属性也不再是不变的,即“质量是物质的量度”的概念失去了意义,因此物质不能再被看做是实体。

对此,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认为,如果按这种逻辑理解,物质都不是客观实在了,那么世界上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实在的呢?他的答案是:事物之间的关系。20世纪自然科学的进展,可以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每一现象、实在和存有都以他物为根据,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由于至今仍未找到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而且物质也并非固定不变,如此看来,以物质实在为核心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已被严重动摇。也就是说,从以上极微观的夸克层次上看,现代人所谓的把握物质,实际上仍然尚未真正地把握住。如此探索下去人们不禁要问,何时才能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彻底搞清楚?找不到物质最根本的或最小构成单元是否就不能认识和把握世界了呢?相对论对经典物理学的挑战

进一步说,即使认识到了更小的物质构成单元,但却难以把握,同样也不意味着就具有了实际的操控意义。提出以上似乎有些过分的质疑,并非表示反对对物质世界的不断探索,而是提示我们思考在认识物质世界存在局限时,还有没有必要将从物质角度认识世界当作唯一的正确方式。从主体与其存在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整体地认识和把握世界难道就没有认知价值了吗?

3.弦理论开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新视野

弦理论(string theory)是20世纪后期物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前沿认识,它使我们对物质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弦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物质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粒子。这些十分微小的东西实际上是很小的弦的闭合圈,正是因为它们的不同振动和运动产生出了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也就是说,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实际上是一小段具有不同振动模式的“能量弦(振动态)”。大至星际银河,小至电子、质子、夸克一类的基本粒子,都是由这些“能量弦”组成的。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认为,这如同小提琴上的弦所发出的音频一样,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可以用一套乐器把它们演奏出来,但这套乐器本身并不是交响乐,而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率对应于一个音阶, 而宇宙中的能量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再如,意识是完全基于物质基础(指大脑)而存在的,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实在, 因为没有人在进行脑外科手术时在颅骨内发现过任何有形的“意识”的存在。

也许,从弦理论的角度更容易理解和解释经络现象。乐器弹奏时才有音乐,停止弹奏了就没有音乐。同样的道理,经络现象是人活着的时候才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人死以后当然就没有了,这就是为何从解剖标本上找不到经络实质的原因。二、复杂性科学肯定了整体地认识世界的价值

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s)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它带来了一场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的变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称:“21世纪将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

复杂性科学以复杂性系统为研究对象。它不是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相互联系。由于它只能从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所以放弃了还原论研究方法,也不进行逻辑思维和线性思维的分析,而采取的是非线性思维的方式,这样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这种思维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一定的直觉思维的色彩。

在非线性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持续的、巨大的变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比喻就是“蝴蝶效应”:蝴蝶在某个地方轻微地扇动一下翅膀,都可能导致遥远的地方一场风暴。

在数学上线性函数关系是直线,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函数关系是非直线,包括曲线、折线、不连续的线等,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具体来讲,就是一个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不呈正比就是非线性的。比如,两眼的视敏度是一只眼的多少倍?一般可能会认为是一只眼的两倍,但经检测则是6~10倍。一加一不等于二,这就构成了非线性的特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复杂系统都属于这种情况。

又如,我们在认识人时,并未对其五官进行数据测量,若干年后长胖了或变瘦了,不依据数据也能将其辨识出来,更不会因为胖瘦变化而否认其身份。三、右脑功能的发现证明人有两套思维体系

大脑是人体内产生感觉、控制运动和进行高级思维活动的器官。大脑由左脑和右脑两部分组成,其间由胼胝体相连。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医生就认为左脑更重要。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左右脑有主次之分,左半脑为主,具有理性、分析、逻辑等能力,右半脑则为辅。甚至还有人认为右半脑是一个退化了的器官。

19世纪,医学家开始寻找证据来支持对左脑功能的判断。19世纪60年代,法国神经学家保罗•布罗卡(Paul Broca)发现了左半脑控制语言的区域。随后,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Carl Wernicke)的研究认为,语言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准,而左脑掌管着人的语言能力,这就进一步肯定了左半脑的重要性。左右脑对比

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生理学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开始研究大脑半球机能后,才彻底颠覆了左脑处于绝对优势的看法。由于不能在活人身上做大脑实验,斯佩里最初选择了猫做实验。他切断了猫的胼胝体,使左右脑互不相连,也不能进行信息沟通。由此发现,大脑的不同半球负责不同的行为。

在60年代,临床上采取故意切断胼胝体的新手术以此治疗癫痫病的发作,被切除胼胝体的患者被称为“割裂脑”。斯佩里通过对割裂脑患者的研究,证实人类与猫一样,左右脑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活动。

斯佩里教授在总结这个研究时说:“那个所谓次要的右半球,我们以前认为它不具有认知能力并且很迟钝,某些权威人士还认为右半脑是无意识的,现在却发现,右脑实际上是高级的,特别是在进行某些智力活动时。”换句话说,右脑不逊于左脑,它只是不同于左脑。左半脑从事连续性的推理,主要负责处理数学、计算、逻辑分析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信息;右半脑进行整体认识,主要负责处理空间、情感、图像、音乐、情绪和非言语等方面的信息。

斯佩里教授的成果从解剖生理学的角度证明了人类具备两种思维模式。由此,他获得了198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94年斯佩里教授去世时,纽约《时代周刊》称赞他为“颠覆传统理论——左脑优势论的人”。

左右脑存在着不同的分工,而每个人的思维也存在着左右脑的侧重,分别称为左导思维和右导思维:

①左导思维:侧重左脑思维,具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适合做数理研究、工程师、律师、会计等工作;这种思维方式在以逻辑思维方式主导的现代社会很流行,社会很重视具有左导思维能力强的人才,学校也偏向于此类人才的培养。

②右导思维:侧重右脑思维,对整体综合、直觉、图像、情绪、美感等具有较强的把握能力,适合做发明家、艺术家和顾问。现代社会十分忽视右导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右脑思维的成果重视不够。

以上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成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现代人的“物质·还原论·逻辑”认知体系。由此,我们得到以下启示:斯佩里获198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启示一:物质并非绝对可靠,还原论并非唯一正确的方法论。从关系上认知是不能忽视的一种认识方式。

启示二:逻辑分析方法并非唯一正确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属性上思考是不能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量化也并非唯一的认识标准。

启示三:左右脑同等重要,只是所负责的功能有所不同;左右脑功能的不同侧重,直接导致了具有两类思维的人,同时也就使人类创造出了两类不同的思维知识成果。第二节 打开中医大门的三把钥匙

由于大家在中学所学习的数、理、化等现代基础知识在方法论上都属于“白箱法”,可能以前没有接触过或没有在意过“黑箱法”,对此,大家会问,自己该怎样才能更好地掌握“黑箱法”这种认识方法?

为了帮助大家尽快走进中医学的大门,特向大家提供有助于打开中医文化宝库大门的三把钥匙:

第一把钥匙:换个“眼光”

大家在读中小学时接受的是以物质为认识论中心的西式现代基础教育,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在和准确的量化数据作为“确认事实”最重要的证据,也就是用“白箱法”来认识世界。

其实,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有些对象可以通过解剖拆分后来认识,有些则不必或根本不可能进行解剖拆分,所以就形成了还原论和整体论两大认知世界的方法。现实中对很多事物和现象的认识,特别是精神心理方面的认识,不可能全部实现量化,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确实也没有必要对任何事情都进行量化。在不可解剖拆分和难以量化这两种情况下,就只能采用“黑箱法”来认识世界。“黑箱法”不是从微观上去寻找物质的基础和结构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是将目光投向事物的整体,关注的是事物所处的背景、关系和变化规律。

中医学不依据对身体各部位解剖后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去认识人体,而是将人体放在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季节、昼夜、气候变化等时空因素中整体地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动态地观察和把握人体各种生理和病理变化规律。中医最重要的生命价值观是“天人合一”,它强调人要敬畏大自然,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人体内外达到了动态的阴阳平衡,才能获得身心俱康的生命最高境界。

由于这种认知方式不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为基础,在不了解这种方式时,大家可能会觉得它很玄、很迷糊,甚至认为是不可靠的和不科学的。其实,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理解了它的学术内涵,特别是在临床上看到了或者作为患者亲身体验到了中医治病的确切疗效以后,就会觉得它很实在,完全可以使你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医在其独特的思维下进行的取象、辨证、施治,并没有神秘性,也不是玄而难以理解,完全能够被所有学习者所掌握和利用。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很多都源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直观的现象和体验,因此生活经历越丰富,就越能理解中医。

第二把钥匙:换个“头脑”

大家在中小学时所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使你不

仅仅获得了现代科学知识,而且也让你接受了西式的认知思维训练,到高中毕业时就已基本上学会了用合乎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说理”。

今天,大家开始接触中医,由于中医学采用“黑箱法”,它是从宏观整体上认识不断变化着的人体生命和疾病状态,这种方法所获得的主要是难以进行准确量化描述的形象和现象方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中医在思维上采取以象元素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象思维(不等同于形象思维,详见第五章)。因此,大家在刚接触到中医知识体系时不仅难以理解,而且总是希望获得的中医知识是从物质实体的角度进行的“合乎逻辑”的理论解释。

我们希望大家在刚接触中医时,要尝试尽快暂时放弃“原来的大脑”,也就是必须尽快转换自己大脑的认知思维方式,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必要的转变和调整:

一是科学观念的更新。大家在中小学接受现代基础教育时,老师教导我们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首先就要追求科学、崇尚科学,甚至有的还说要信仰科学。我们暂且不去讨论用信仰一词是否妥当,但要学好一门知识,至少得对其有最基本的兴趣和认可,否则是不可能学好的。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基础教育所指的科学知识,其实是指从微观局部的角度、从物质的层次认识世界的西式科学知识,并未包括中国式的从整体认识世界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此期间所建立的科学观念并不是全面的。

中西方科学文化是以不同的认知思维方式,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局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的。尽管角度不同,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正确的认知结果。由于认识角度和表述方式的不同,故而中西方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便各具特色和优势。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正确的认知思维方式。为此,大家在接触中医后,首先就应更新自己的科学观念,调整自己的认知信念,这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一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思维的主要特征

二是说理方式的转变。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就不必事事都要在看到物质实体的基础构成后才相信,也不必事事都要在彻底弄清楚它的理化原理后才敢使用。也就是说,要转变一种学习方式,只要是临床应用有效的治病养生方法,即使暂时不能用现代科学去解释清楚它的原理,也不能运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说理”和解读,仍然可以先学了、先用了,然后再去进一步探索。

如果在认知思维方式上不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大家的大脑就有可能总是不停地搬出在中学所学的那些现代知识“框框”来看中医和评判中医,总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特别是在遇到不能用现代科学解释其原理时。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顽固的消极情绪,不仅不认同中医、不接受中医,甚至会怀疑中医、排斥中医,消极地对待中医。

三是知识结构的调整。知识结构在此是指你所掌握的知识构成情况。大家在中小学建立的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为主的知识结构,并不完全适合学习中医,因为中医并不是以寻找物质基础的方式去认识事物本质的,而是从整体上对世界进行宏观的把握。这种认知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学习中医经典及国学来逐渐养成,同时还要学会用心去对现实世界进行更深层次的领悟。

中医学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应用学科,其学术理论的形成必然会依赖于中国古代科技、人文哲学等国学知识体系。它们均为其形成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支撑。中医学术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中国古代儒、道、释等人文、哲学、宗教思想的深刻影响,并从中国古代天文、地学、算学、气象等自然学科中吸取过营养。可见,学习中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更多的与国学有关。因此,要学好中医就应当逐渐积累国学知识。

今天提倡大家学习国学,阅读国学经典,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一些历史,学习一些古人积累和创造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和领悟中医的观念,丰富自己的学养,能够更容易地进入中医的思维状态中,学会和灵活运用中医的思维方式,加深对中医学术内涵的理解。

第三把钥匙:换个“语言”

大家在中学学习语言时关注更多的是英语。这是因为现代科技很多重要成就多为西方发达国家所创造,绝大多数科技文献也是用英文记录的。同时还有一些人希望将来能够到欧美发达国家留学或就业,所以大家都将很多精力花在了学习英语上。

今天,大家开始接触并希望学习一些中医药知识,由于中医最主要的学术著作和临床经验总结都是用古文写成的,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医著。又由于时代变迁,当时的通俗语言现在却成为深奥难懂的古文。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医古文功底,就难以很好地领会原著的本义,而仅仅依靠现代白话文来学习古代医学著作是很难深刻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意境”的。

因此,要学习中医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古文献阅读能力,也就是要掌握有助于学习中医的语言工具。这就是中国的古文字学,在中医领域称其为医古文。

在此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培养中医思维方式,除了有意识地变换角度认识问题之外,还必须对中医经典著作多阅读、勤思考、深理解,尽量深入中医经典著作的“语境”中去,从而自然地承袭中医的思维方式,迅速地进入中医所特有的思维状态中去。要学会像中国古代医学家那样“思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读懂”医古文的基础上,“熟背”中医经典中的名篇、名段和名句。这样更容易理解中医古代文献中深奥的含义,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好医古文,就掌握了一把打开中医宝库的钥匙,可以更加方便地跨进中医的大门。

今天,大家刚开始接触中医,这是人生之一大机缘。此时此刻我们要告诉你的是:大医精诚,博大精深。中医学值得你终生追求,它必定会护佑你终生,为你及家人带来健康快乐的人生……第三节 初识中医最想弄清楚的16个疑问

1.人类已进入21世纪,古老的中医还有用武之地吗?

答:首先,从医学技术水平来看,尽管西医已很发达,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能够洞察人体内的一切,化学药品层出不穷,但仍然难以解决所有的人类健康问题,至少在目前还没有一种医学能够包治百病。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求生希望,我国十分重视发展中医事业,将发展中医和西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让它们发挥各自的临床优势,以尽最大的努力解除患者的疾苦,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博爱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中医事业。

其次,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广泛推广应用医疗成本低廉的中医,可望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减少大量的医疗开支。因此,我们必须发展中医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资源。

第三,从客观现实需求来看,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创造出的医药知识财富,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无论在我国城市还是农村,都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延续这种文化传统。

2.中医除了能治中国人的病,还能治外国人的病吗?

答:有人说,中医只能治中国人的病,这是因为受到文化传统习俗的影响,只有中国人才信中医,所以找中医看病是一种民俗文化。大家翻开中国历史就可以了解到,中医早在1500多年前的晋唐时期就已向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进行了国际传播,明清时期开始传播到波兰、英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20世纪中后期针灸在欧美国家流行,特别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更是在美国掀起了“针灸热”。现在针灸在美国大部分州已合法,有的州还将其纳入医疗保险。可见,中医治病的疗效与患者所受的文化影响无关,中医的疗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对外国人都是同样有效的。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医正乘着这股强劲东风迅速走向世界,目前已在160多个国家推广使用,而且我国还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签订了有中医药合作协议或在卫生协议中包含有中医药合作的条款。

3.中医治病是靠心理暗示吗?新加坡动物园兽医用针刺方法给大象治病

答:有人说,中医治病的疗效是受到心理暗示而产生的。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中医不仅能治人的病,亦能治难以施加心理影响的动物的病,因为中兽医的历史也很悠久。给动物治病就不可能施加心理暗示,除非这个医生懂动物的语言。在现代研究中,用中药和针灸做动物实验,能够引起动物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等变化,这不可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另据2007年的新闻报道,过去10多年来,新加坡动物园的兽医不断为长颈鹿、大象、马、蟒蛇和海狮等200头动物病号实施了“针灸中药联合疗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由于大象皮肤厚度一般在2~3厘米,肌肉更是几十厘米厚,因此,新加坡动物园就特制了专门为大象针灸的特大号不锈钢针,有20多厘米长,直径在0.6厘米以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是具有高级思维活动和丰富心理活动的生物,因此,无论中医师还是西医师,在治病过程中如果能够认识到合理使用一些心理治疗和暗示,完全有可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疗效。所以,我们不能随便否定心理调整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

4.中医治好了病,但不能以现代科学方式说清楚道理就不是科学吗?

答: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名人认为:“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这个说法不仅片面地以西医的标准或学术表达方式来看问题,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根本讲不通的。下面我们对此作以简要剖析:

第一句话:“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如果西医治不好病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科学呢?这说明它没有真正认识到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没能采取正确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治不好病。这种所谓的“能说清楚道理”,实际上是并没有说清楚道理,而且还可能是一种错误的道理。

第二句话:“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中医与西医本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因此,不能用西医的理论表述方式来评判中医。这里所认为的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实际上是指不能按西医的表述方式来说清楚所谓的道理。如果中医治好了病,这正说明它认识到了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提供了正确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才能取得疗效,也就是治好了病。在有疗效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因为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就否定其科学性,甚至还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这本身就是一种违背“求真务实”科学精神、不讲道理的错误态度。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既要指导实践,更要为实践服务。如果理论与客观实际发生冲突,首先需要调整和改进的是理论,而不是固执地用僵化的理论去否定鲜活的客观事实。“有疗效就是硬道理”。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病、慢性疑难病都有明显和确切的疗效。因此,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各种学说即使现在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来解读,但也是可信、可学和可用的。

5.中医治病的疗效能重复验证吗?

答:有人说,中医治同一种病有多种处方,不能重复验证。一般认为,科学的知识是能够重复验证的,不能重复验证就不是科学。在此,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病是指西医诊断出来的病。在上千年临床实践中,中医诊治的都是中医意义上的“病”和“证”,而且更重要的是以“证”为中心展开的,即所谓的“辨证施治”,这明显不同于西医的“病”。

中医治西医诊断出来的病的历史只有100多年。历史虽短,但并非就不能治,关键是要清楚西医诊断出来的每一种“病”,中医都可将其分为很多种证型,分别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同病异治”。反过来说,中医辨出的每一种“证”可能存在于很多种西医的“病”之中。西医的这些不同的“病”只要属于中医的同一种“证”,即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异病同治”。

然而,针对“同病异治”有人可能会不解:怎么一种病有这么多种治法,岂不太混乱了?针对“异病同治”又有人可能会质问:怎么可能一种方法就治疗这么多种病,哪有包治百病的药,岂不太荒唐了?其实,中医的这种以“证”为中心且强调针对个体实际情况提供最具个性化的、最适合的临床解决方案,正是中医学术特色之所在,只是提出疑问的人还没有真正了解中医而已。

虽然疾病的客观主体只有一个,但中医与西医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人体的疾病状态,也就完全可能得出对病变不同的“说法”和“结论”。如果从中医“证”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只要辨证准确,治疗措施得当,中医的临床疗效是完全可以重复验证的。

6.中医学具有普世价值吗?

答: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人们将具有在世界上广泛存在、流行、认可、可学的观念、文化及科学知识称之为具有普世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普世价值的提法可以说是专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强势地位的西方现代科学文化“量身定制”的,它一方面有助于继续提升西方科学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则用来贬低其他文化。传到欧洲最早的中医脏腑解剖图谱

有人借此概念来评价中医不具备普世价值,认为中医只是一种中国人所认同的传统文化。我们暂且不去争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仅从以下三方面作以简单阐述:

①影响性:中医学在中国是与西医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医学,虽然还不是世界上的主流医学,但随着20世纪中后期中医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外国患者加入到了接受中医治疗的队伍中来,每年约有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华侨在接受中医药保健和治疗。

②认可性:中医所主张的“天人合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仁爱、尊重生命等健康理念和医德思想符合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具有被世界普遍认同的可能。特别是在西方现代科学已走入很多误区、地球已被破坏得千疮百孔、西医所导致的医源性和药源性疾病剧增的今天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世界卫生组织(WH0)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承认了中医的医疗价值,并在全球范围内予以大力推广。

③可学性:中医并非只有中国人才学得会,任何民族、任何文化背景的人,只要愿意都能学会中医。如果首先具备了中文基础和一定的中国文化知识背景,则更容易学习,也更容易学好。目前到中国来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中,学中医的人数排在第一。截至2010年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留学生人数,在国内大学中排列第六名。

7.中医学果真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吗?

答:同学们在中学课本中已学习过鲁迅在《呐喊》序中所说的这句话:“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这也是现在反对中医的人最常引用的一句“名言”。鲁迅为何要这样指责中医呢?这种指责到底对不对呢?

鲁迅被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鲁迅说这话是有着当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该文的语境的。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中国正经历新文化运动,社会开始全面接受西方文明,同时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西方的一切都是新的、正确的,而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旧的、落后的。从鲁迅个人经历来看,他曾经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系统学习过西医知识,后来又弃医从文,所以他的世界观已经改变,再加上他父亲被“庸医害(治)死”的个人情结,随后他在许多作品中都对中医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文学艺术是一种充满激情的智力创造,不少有个性的艺术家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感性、激情、偏执的人格色彩。鲁迅弃医从文,从一个西医学生转变成为一个作家,或多或少会带上一些艺术家所特有的气质,故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表现出了强烈的情绪化。如果在丧失了理性和客观的科学精神的情况下来认识和评价任何事情,都难免会出现片面性,最终也只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论。西医中也有“庸医”,不能以此就否定西医;作家中也有“庸才”,不能以此就否定文学。所以大家不要过分在意鲁迅在特殊历史背景下所说的这句有些偏颇的话。

2008年3月13日,鲁迅之子、全国政协委员周海婴在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时说:“我父亲并不反对中医,反对的只是庸医。”

周海婴说,鲁迅对于其父亲的病,对于中医药的看法仅仅是从他个人所接触的中医而言,并不是对全国的中医状况进行判断。现在有些人引用鲁迅的话反对中医,这是断章取义,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中医药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有精华也有糟粕。从时代背景来看,鲁迅从反封建的原则立场出发,对旧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给予批判和否定,他反对的是中医学里的糟粕。鲁迅反对的是庸医,所以并不是说我们家里不吃中药,不看中医。比如说,我母亲(许广平)身体不好,当时因过度劳累,患有妇科病,我父亲买来“乌鸡白凤丸”给母亲服用,很快见效。这种中药丸,后来父母亲还介绍给萧红服用。那些反对中医的人没有调查研究,拿鲁迅“说话”,是不公正、不科学的。

8.中医学的理论十分深奥,我们能学懂吗?

答:有人说,中医的理论博大精深,太深奥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不好学,很难真正学懂。其实,中医学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实际,应该是最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所理解的一种知识体系,但由于以下原因可能会让现代人感到深奥难学:

一是中医经典著作成书于古代,其文字精练、术语表达多用隐喻,当时的通俗语言到了现在也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二是中医理论成形于古代,古人的认知思维方式与现代人早已不一样,所以现代人难以很快进入古人的思维境界中去。中医所采用的象思维,不像西医是对物质实体“一对一”的直接认知,而是以“象”(现象、表现等)为核心,直接或间接地认知世界,这就给人一种深奥难懂、不易把握的印象。

三是古人的知识中有一些直觉、顿悟的思维成果,也有相当部分是“用心”去领悟得来的,甚至是在一种特殊的心灵修炼状态中的智慧结晶,所以有些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只能用心、用意去悟,这也会让没有这种体验的现代人感到玄奥难解。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人的左右脑各有分工,左脑负责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以识别抽象符号和语音为主;右脑负责感性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侧重于对图形的识别。通过对中医基本思维形式的分析,从中医所具有的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等思维模式特点来看,应属于右脑思维,这也符合“医者意也”之所指。“医者意也”中的“意”强调了中医思维方式注重创意,要富有想象力,因此,需要用内心去领会。如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练一些有助于入静修炼心灵的功法和接受一些右脑智力开发训练,则有可能更容易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

总之,如果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加强古文训练,从大量阅读、思考和训练中学会古人的思维方式,完全可以更快地登堂入室,学懂、学通和用活看似深奥的中医学。

9.中医总是抱着《黄帝内经》等老古董不放,那些说了上千年的话还有用吗?

答:有人说,中医总是强调经典的重要性,那些经典已经太古老了,现在都21世纪了,为何总是抱着老古董不放,应该与时俱进,老祖宗说的话难道还没有过时?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按现代人的常理来讲,越是新的东西越好,就像大家用的电脑,最新型的电脑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肯定都会比旧的好,否则就不会生产出来。但是,中医的情况就与此完全不同,中医的《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所讲的都是古人认识到人体健康与疾病方面的一些规律性、原则性和本质性的知识,比如火的温度很高,将自己的手伸向火,就会被烫手、灼伤,火会伤害人,这就是真理,就是规律。谁能通过“创新”,让火不烧伤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的道理,中医治疗热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是“热者寒之”,我们不可能为了学术突破,就标新立异将其搞成“热者热之”、“热者温之”之类。所以这些从属性和本质上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通过所谓创新就能随便颠覆,只能在这个框架内加深对它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不要因为它老就认为它过时了,对真理和规律的认识是永远不过时的。《黄帝内经·灵枢》

10.中医与西医的有些术语同名不同义,这是怎么一回事?

答:同学们刚接触中医与西医知识时,对同一名称在中医与西医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可能会感到混乱。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说都是因为西医刚传入中国时翻译种下的“恶果”。翻译工作一般是在两种语言中寻找“对等的”、“对应的”词汇进行相互沟通,一般首先从相关学科知识中去选择比对。如果找不到意思绝对一致的则选择接近的,连接近的都还找不到,就会音译以保全本意。

西医名词术语在翻译成中文时也是遵循这个原则。由于中国已有中医,因此,西医术语很自然地就从中医学中去选择相关的术语,比如,对症状的描述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关的词汇,“fever”指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这很容易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中文“发热”或“发烧”。

中医与西医虽然同为医学,但其学术理论完全不一样,在翻译中常常将看似“对等”的词汇进行沟通对译,结果造成了混乱。比如西医的脏器与中医的脏腑,虽然有部分意思相近或可以大致对等,但还有相当部分的含义完全不同。西医的心称为“heart”,位于胸腔,是由心肌构成的循环器官,推动和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中医也认为“心”居于胸腔,其功能主要是“主血脉”,负责将新鲜血液推送到全身,发挥濡养的作用,这与西医学所认识的心脏的功能相类似。但中医还认为“心主神志”,起着主宰精神心理活动的作用,这就与西医的认识大不相同了。如果当初采用一些音译,可能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因此,同学们在进入中西医的专业学习之前,一定要有个思想准备,学会从两个角度去学习和记忆,尽量避免这种概念上的混乱,别将自己的头搞晕了。

11.中医学术中的鬼、神、阴、阳等术语是否有迷信成分?

答:在中医古文献中确实有一些“鬼”、“神”的字眼,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确实有一些迷信的东西,但大家不要一看到有“阴阳”、“鬼”、“神”之类的字词就马上将其判定为迷信,而是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分析辨别。因为中医的有些术语借用了这些字词,如《黄帝内经》中治疗水肿采用的“开鬼门,洁净府”方法。其中的“开鬼门”是指“发汗”,“洁净府”是指“利小便”,通过发汗和利小便,使体内的津液运行正常,水肿也就消除了。可见,中医术语中即使借用了一些在今天看似迷信的字词,但都与迷信无关。

12.没有确切的解剖实体认识的中医学如何证明其科学性?

答:以有没有解剖来判断和证明某一种医学是否是科学,很显然,这是站在西方现代科学文化角度来提出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在极力呼唤民主与科学、声讨专制与蒙昧的同时,也是从人体解剖构造下手对中医药学进行猛烈批判:“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为何物也!”

其实,中医曾经有过解剖,只是现代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中国古代经过多次战乱,古人不可能没有对人体内脏、肌肉、骨骼等进行观察的机会。在《内经》中就有不少解剖方面的记载:“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肠胃》记载:“胃长二尺六寸……径五寸……小肠长三丈二尺。”也可以说,中医是在《黄帝内经》时期的粗放解剖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医学知识体系。

那么,为何中医药放弃了直接以解剖入手的认知方式呢?这是因为中医药所接受的是“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的影响,追求的是从宏观角度认知世界,从整体上、从人体外在表现上去反推人体内部物质实体的变化,这必然会放弃直接从解剖实体的角度去认知人体,以至于在后来的学术发展中并不在意解剖实体,中医专业人士为了与西医拉开距离也不愿再提中医解剖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就认为中医没有解剖或不懂解剖。

也就是说,中医的知识体系并非是直接依据解剖建立起来的,而是在一定的解剖基础上,更结合了只有生命活体才具有的生理病理“现象”,即“象信息”,从而创造性地以“象信息”为主要认知思维依据而形成。通过从宏观整体上对“象”的认识和把握,认识正常人体“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生理功能状态,即“藏象”;通过从宏观整体上对初级的“病象”按属性或状态进行“分类”,然后归纳为更高层次的“病象”,即断定为反映“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病理变化的某种“证型”。也就是辨证施治的思维结果,即辨出来的“证”。

以上认知思维方式我们称其为“象思维”。中医“象思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医所认识的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藏象”或“证型”都不直接与人体内的某一具体器官组织实体相对应,而表现出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