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完战国史:战国很有料(套装三册)(完整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0 19:10:08

点击下载

作者:鸟山居士

出版社:華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口气读完战国史:战国很有料(套装三册)(完整版)

一口气读完战国史:战国很有料(套装三册)(完整版)试读:

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逐鹿之战(黄帝和蚩尤那场)以后,中原大地最终由华夏联盟统一。

时光如同滔滔的黄河河水奔腾不息,经历了舜逼尧、禹逼舜,夏朝在大禹的手中建立。

之后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周朝又屹立于中原之顶。

在周朝以前,华夏还没有诸侯这个称号(一说夏朝就有,但并无考证),一般都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可周朝建立以后,周武王赏赐给了臣下们大量的封地,这些封地便以“国”的形式存在了下来,而这些“国”的统治者便是我们都熟悉的诸侯了。

据说在周朝(确切的说应该是西周)刚刚开创的时候一共有五百多个诸侯国,可是到了春秋的时候便只剩下一百多个了,那么为什么几百年的时间这些诸侯国都消失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给您四个字的解释,“盛极而衰”!

周这个国家从武王创立开始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周文王姬昌在位期间(周武王他爹),靠着所谓的“仁政”和舆论战硬是将英明神武的子辛(纣王)变成了“一代昏君”。

武王灭商以后,商朝遗民知道自己是被欺骗了,便起兵造反,想要夺回商朝失去的土地,可那时候商朝的辉煌早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周公姬旦和齐候姜子牙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分分钟就秒了叛乱分子。

后来,这些商朝遗民被统一划拨在了宋和卫这两个国家,使他们慢慢的融入了周朝,周朝这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话说富不过三代,在周朝前三代君王都归了以后,周朝后来这些个君主那更是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周穆王姬满),直到周幽王姬宫湦的时候宠幸褒姒(四),赶走了太子姬宜臼,使得国内局势超级紧张,最后终是被申侯(姬宜臼的外公)勾结郐国和西戎将镐京屠了个干干净净。

您别问我为什么没有提到烽火戏诸侯,我只能回您俩字儿,假的。

如果要单说烽火戏诸侯的话那就太磨叽了,都能整出一篇论文来,我就简单给您说几点吧,各位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首先,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自古就有很多史官表示怀疑,现在史学界也分成两派来讨论这个问题,笔者是不信这个烽火戏诸侯的,因为他的破绽实在是太多,我就挑重点来说吧。

第一,这等缺心眼儿的大事所有史书都一定会有记载,但《清华简》,《竹书纪年》等很多书籍都没有记载,这说明了什么呢?你们懂。

第二,大家再想一想路程、时间和行军工具,如果按照史书上说的那样,周围诸侯全都来援的话,别的笔者就不多说了,咱只说一样,家里有中国古代地图的同学可以好好观察一番,这些诸侯国和镐京的距离有多远,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私人飞机,可这帮诸侯不到一天就来了,这是什么速度?坐热气球来的?

而这两点还不是全部,所以笔者断定,烽火戏诸侯纯属扯淡。

再后来,在外公申候的帮助下,姬宜臼成功登上了周朝的王位,这便是周平王了。

可此时的镐京已经被毁的千疮百孔,再也不适合当一个都城了,所以,周平王向东迁都于成周(现洛阳),而后来的人们也习惯于称东迁以后的周朝为东周,之前的则为西周。

因为周朝在之前的内乱之中差点儿被灭了国,所以威望下降的厉害,按理说都到这时候了你周平王就老老实实的发展国力以图东山再起就行了呗,可这大哥偏不滴,非要招惹当时风头正劲的郑庄公,结果被人家好顿归拢,差点儿被一箭射死。

打这以后,周朝的威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加上那时期群“狼”割据,周朝从此礼崩乐坏,算是彻底抬不起头来了。

这就进入了春秋时期。

要说春秋,大家第一时间就会联想到五霸,关于这五霸的归属众说纷纭,说啥的都有:

A: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B: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C: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郑庄公、秦穆公。

至于这三个选项哪一个才正确,熟悉春秋的同学自己选吧,我就不妄加评论了。

可您要问我这五国哪一国最强呢?笔者会毫无疑问的告诉您,晋国!

春秋中后期的时候,晋国就相当于二战时候的苏联,基本上谁见他都迷糊,可也就这个晋国,成了春秋诸多强国中第一个被瓜分灭掉的国家,为什么呢?这就要介绍一下晋国的官场体制了。

当初晋文公重耳历经多方磨难夺回政权以后,为了感谢陪他一起“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好兄弟们,特地在晋国设置了六卿制度,那么什么叫六卿制度呢?顾名思义的,就是将晋国的军政大权以及大部分肥沃的土地平均分配给这六个重臣。

一开始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很美,重耳和这六个大臣之间亲密无间,国力蒸蒸日上。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卿制度慢慢的变成了晋国的坟墓,六卿家族也从最开始的郤、先、狐、赵、栾、士变成了范、中行、智、韩、魏、赵六家,而晋国君主手中的权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代君主的无能全都过渡到了六卿的手中。

而我们战国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关于战国的起始时间有两个说法,第一个是从公元前475年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第二个是从公元前403年一直到前221年,而笔者呢,不要脸的就从497年开始写了,因为这时候战国局势已经慢慢的形成了,从这时候开始写代入感强,还请各位读者不要见怪。

战国时代,虽然只有短短的254年(亦或者182年),但却是有史以来华夏民族最伟大的时代。

在战国时代,各国相互竞争、战争,他们变法,创造新的制度,研发新的科技、兵法,华夏民族在这个时期如同飞一般的高速发展。

春秋以及春秋以前,咱们华夏并不是世界上最强悍的民族,可是自从战国以后,华夏民族彻底崛起,这个强悍是全方位的。

战国,能人辈出,不管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一个接一个的变态蹦了出来,他们的能力,他们的才华,就算是以后的名将贤臣们也难以比肩,战争也从原来的几万几万变成了几十万之间的大战。

这个时期是黑暗的也是伟大的,而我的《战国》却和其他的战国题材稍有不同,前期线索是以《竹书纪年》为主,《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为辅,而后期则转为《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位主,其他的一些历史资料为辅,我相信我写的《战国》一定会让您满意,如果您不相信,那咱们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第一部

1 乱

画面直接转到晋国国内,随着“六卿”之间权力的争夺愈演愈烈,终于在公元前497年,晋国爆发了血腥的内战,使得晋国六卿一下子变成了“四卿”。

事情的开始是这样的,身在晋国邯郸的守城大夫赵午在某一天突然接到了赵氏宗族族长赵鞅的一份命令,命令赵午将邯郸城内的五百户居民迁到晋阳居住。

按理说赵午是老赵家的一个旁支,族长赵鞅发出的命令他有义务去执行,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500户是个什么概念。

大家都知道,那时的晋国根本就不是公室做主,不止是“六卿”拼命往自己家族里划拉土地和资源,就连那些守城的大夫们哪个不是卯足了劲儿给自己的城池添丁强力?

五百户在当时那是相当大的一群劳动力啊,这一下全都被调走了,对邯郸毫无疑问是一笔不小的损失。所以,赵午在他七大姑八大姨的建议下,婉言拒绝了赵鞅的要求。

本来以为被赵鞅骂一顿也就得了呗,还能咋地?可谁知道赵鞅为了杀鸡儆猴,直接把赵午抓起来杀了,这还不算,他还派人去了邯郸,告诉赵午的家里人,“我是宗族的族长,我有权利处罚赵午,人我已经杀了,你们再另选继承人吧。”

新继承邯郸大夫的人是赵午的儿子赵稷,赵稷为报杀父之仇,直接在邯郸拉起一杆大旗宣布独立,并且声称和赵鞅不死不休。

赵稷的精神还是值得鼓励的,可他没整明白一件事儿,邯郸虽然从里到外都是他赵稷的,可名义上还是晋国的土地啊。

果不其然,晋定公一听这事儿自然是非常的气愤,他直接就给赵鞅发出了命令,让赵鞅去将这块地方打回来,你们老赵家自己惹的事情自己去整明白了,只要别分裂我们晋国土地就行。

赵鞅对这事儿自然是义不容辞,您别说晋定公发话了,就是他不说赵鞅也在家里露胳膊挽袖子呢。

就这样,赵鞅出动庞大的赵家军队杀向邯郸,如果不出意外,邯郸分分钟就会被赵鞅的大军攻破。

可赵鞅爽快砍人的时候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晋国现在的形势, 现在六卿(智、赵、韩、魏、范、中行)整天都明里暗里的勾心斗角,而赵家又是这里面最强悍的一家,其他家族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攻击赵家的机会。

这不,赵鞅前脚刚走,老范家和中行家就在这时候出手了。

他们找到了晋定公,言之凿凿说:“主公,我记得咱们晋国的法律是始祸者死吧?那赵午和赵鞅虽然是同宗关系,可是经过这么多代的繁衍,他俩早就八竿子打不着了,可是赵鞅仗着自己的权势,却任意屠杀朝中大臣,臣就想问了,咱们晋国的法律要是不要?”

这一番话说的很不客气,估计要是晋重耳那时候早就一个大嘴巴子上去了,可是晋国到了晋定公时候,君主不说被彻底架空也差不多了,晋定公憋憋屈屈的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他无奈的道:“那众位卿家有什么想法呢?”“想法很简单,如果赵鞅不私自杀了赵午,那赵稷能反?既然咱们晋国的法律明文规定了始祸者死,那就让赵鞅去死吧!只要他一死,赵稷一定会再重新回到咱们晋国的怀抱。”

晋定公想想也是,再加上两大家族的施压,便同意了攻打赵鞅的事情。

有了舆论导向和国君的支持,范家和中行家行事再无顾忌,直接带着本部兵马,杀向赵鞅的老巢--晋阳。

本来两家想要打一个突袭战,在赵鞅未能回军的时候就攻陷晋阳,可岂料赵鞅在朝中党羽众多,提前得到了消息,赶紧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回旋,直接跑回了晋阳。

之后,赵鞅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死死的守住晋阳,打算和范、中行两家拼死一斗。

而范家和中行家也是家底尽出,他们包围了晋阳城,死活都要把赵家从晋国给拔出去,然后分了赵家的领土,巩固自家的势力。

他们对晋阳城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可是这些年,晋阳城被赵鞅经营的铜墙铁壁一般,哪里会这么容易就被攻下?所以两家苦苦攻打了近一年都没将晋阳给弄下来。

攻城的辛苦,守城的一样不轻松,守了一年多的城了,早在一个月前就没有粮食送进来了,外面被围的水泄不通,城里的粮食已经快用尽了,照这样下去,多用不上两个月,晋阳城必破!

这种二对一的情况,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赵家将会被两家驱除,而历史也会被改写。

但是,两家很明显犯了和赵鞅一样的错误,他们自以为自己是黄雀,可悲哀的是,他们只不过是一只可怜的螳螂,就在两家即将攻克晋阳的时候,就在三家都因为这场大战消耗一空的时候,真正的黄雀出现了,那就是智、魏、韩三家。

三家一起找到了晋定公向他施压,因为三家里面实力最强的是智家,所以智家的族长智砾(立)就代表三家和晋定公道:“主公啊,现在咱们晋国已经让赵、范和中行这三家的大战给消耗的不行了,如果再不制止那咱们晋国可就玩儿完了!难道你就这么看着不管吗?你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要说这年头做晋国的君主那是真不容易,123456卿有事儿没事儿全都和他一顿捂捂扎扎,他还不敢吱声,只能弱弱地问道:“那爱卿打算怎么办呢?”

智砾点了点头,很是装X的说道:“我看他们三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要不是他们,咱们晋国怎么会到这种程度呢?我看全都端了得了!这次就由您老统军出击!”

晋定公心中冷笑:“哼!晋国怎么了?我看就是你们三家想分了另外三家的地盘还差不多,这还不算,还要借着我的名头出师!呸!真不要脸!”可口上却不敢这么说,只能答应三家的要求。

就这样,晋定公“统帅”这三家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晋阳,中行家和范家听闻这个消息以后大惊,也不攻城了,赶紧派遣使者去晋阳城内,说要和赵鞅联合,一起攻打国君。

赵鞅很聪明,他含糊其辞,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两家一看赵鞅和他们玩儿起了太极,也不再多说,率领着军队前去攻打三家的入侵,只要你赵鞅到时候别在后面杵咱哥们一下就行。

本来就消耗的差不多的中行、范两家面对着智、魏、韩三家的入侵根本就没有什么抵抗能力,外加上国君也站在三家那一边,他们既没有天时也没有地利,人和就更不必说了,最闹挺的是赵鞅还在两军对战的时候在后面偷袭了他们。

结果,中行家和范家彻底的告别了历史的舞台,两家的封地和政治地位也全都被智、魏、韩三家瓜分。

那剩下的赵家应该怎么处理呢?按理说,赵家也早就被三家给定性了,可是赵鞅行事果断,在这次的事件中戴罪立功,晋定公也发话了,要饶过赵鞅,三家也实在找不出什么借口来彻底消灭赵鞅,只能让赵鞅把董安于给杀了了事,以此来削弱赵家的实力。

那这个董安于是谁呢?艾玛,码字码的我太疲劳了,各位,明儿个咱再说董安于吧。2 智瑶和赵无恤

董安于:生年不详,据说是春秋中早期不给晋国权臣赵盾面子之董狐的后人,他是赵家首屈一指的智囊,赵家之所以这么强悍,和他很大的关系。据说赵鞅要做什么都会先征询董安于的意见,他和董安于的关系也是最靠的。

所以,让他献上董安于的首级,他是一千个不愿意的,可现在又能怎么办呢?要是不杀董安于,他们赵家将会彻底的从晋国消失,赵家所有的权利、金钱、土地就全没了,这要是赵鞅自己也就罢了,关键是他还有后代,还有一族的人要靠他供养,所以赵鞅只能照办。

董安于死后,赵鞅特意为他建造了一座庙堂,命赵家人世代供奉,其受尊崇的程度可见一斑。

这事儿结束以后,晋国的六卿只剩下智、赵、韩、魏四家了,而虽说智、魏、韩三家的实力明显提升,但这其中一半的好处都被强大的智家所得,再看赵家,也再没有之前独领风骚的强悍,只能和其他三卿平起平坐,甚至实力已不如智家了。

晋国的这次内乱,不止让晋国公室的权威跌落到了谷底,更要命的是晋国从此再也不去管中原那一茬子事儿了,你们爱打谁打谁,爱咋闹就咋闹,反正和我们晋国再无关系了,只要你们别来找我们的麻烦就行。

在中原霸主晋国的袖手旁观下,中原从此陷入了无止境的战乱时期,各路诸侯你打我我打你,各种大鱼吃小鱼,并且抓紧时间发展国内人口和城邑的数量,随时为战争做准备。

可这一切都在公元前476年结束了,这一年,沉寂多年的晋国突然发难,对周边的国家进行横扫,智家的智瑶率领大军讨伐郑国,而赵家的赵无恤则带领其手下重兵讨伐代国。

您可不要以为这是晋国国君的政令,现在姬姓公室在晋国甚至连个屁都不如。这实际上都是赵、智两家私人的行为。

因为四卿基本上已经把晋国的地盘瓜分的差不多了,所以他们开始逐渐对外扩张,致力于增强自己的直辖领土。智家在晋国的是实力是最强悍的,所以族长智瑶便打算直接灭了郑国,取而代之。

可是郑国就是再弱,那也是中原的老牌国家,不是那么好吞并的,并且郑国还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联系上了齐国,齐简公二话不说,亲率大军前去支援郑国。

那智瑶一看齐国气势汹汹而来,料想凭着一己之力无法吞并郑国,便在和齐国进一步交恶之前领兵退去了。而赵无恤攻打的代国相对来讲要简单一些。

代国,说是一个国家,实际上也就是一座城池而已,可就这样,赵无恤依然不敢直接攻打代国,而是设计将代王印出来参加他的“鸿门宴”,那代王是赵无恤的姐夫,所以根本就没想到赵无恤会害他,等代王进入宴会以后,赵无恤毫不啰嗦,直接将他擒住,然后立马率领大军攻打代地。

代地此时国内无主,一片混乱,可就是这样,赵无恤也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这地方拿下。那这代地有什么好的呢?为什么就为了这一个地方费了那么大的劲呢?那是因为代地有一个相当牛X的特产,那就是代马!

这代马是以后赵国的国宝,那是相当靠谱了。从古至今,中原马匹的质量一直都是历代君主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因为不管是从环境上来讲还是技术上来讲,他们都不如周边少数民族养的马好。(注:那时的匈奴、义渠、以后的蒙古、契丹等等等等)。

可这代马却不一样了,代地,位于现在河北蔚县东北三十五公里左右,处于燕国和晋国之间,并且紧挨着林胡和娄烦等少数民族。四周全都是肥美广阔的草原,极适合良种马匹的饲养。

此地产出的战马膘肥体壮,耐力又好,拉出去打仗那是杠杠的好使。所以,赵无恤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要得到这地方。

那么说了这么长时间的智瑶和赵无恤,可能朋友们对他俩很陌生,感觉我的书写很唐突,不过别着急啊,现在咱们就开始详细介绍了。

智瑶,那是智家上上代族长智砾的孙子,上代族长智申的儿子,个人才能那是没得说,可称得上是文武双全,深得智家众人的信任。所以,智申老早就把继承人的位置传给了智瑶。

可是在这里面还出过一段小小的插曲,那智家有一人名叫智果,在家中很有声望,是个智多星,智果一听说智申将智瑶定为了继承人,十分惊恐,忙去找智申道:“主公!您可不能将智瑶定为继承人啊!”

智申呵呵笑道:“我说智果啊,你是不是糊涂了?我大儿子英俊高大、文武双全,遇事果敢坚毅,口才了得,就是其他的什么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咋就不能定为继承人呢?这种人才要是都当不了继承人的话,我实在是想不起来我还有哪个儿子能继承智家大位了。”

智果叹息一声道:“主公,您说的这些都没错,我也知道,可是智瑶那小子有一个天大的缺点会毁了咱们智家的。”

智申很是纳闷儿的问:“啥缺点?我咋不知道呢?老小子你可不能胡说八道。”

智果道:“我胡说八道什么呀?那智瑶虽说是集万千才能于一身,但是为人贪婪残暴,狂傲无边,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德行,从来都不听别人的谏言。这种人,早晚会被其他的家族给围殴,咱们智家也早晚会被他毁灭!主公!你一定要慎重啊!”

智申听了这话,也只是嘿嘿冷笑,那人家有才能还不狂一点儿?都像你老小子这样谨慎的活一辈子,那才叫个憋屈。所以,智果的反对直接就被智申忽略了。

智瑶就这样当上了智家的族长。

接下来再看看咱们赵家的族长赵无恤。

赵无恤是赵鞅的儿子,因为母是从妾,又是狄女。所以,他在赵鞅诸子中名分最低,属于身份最差的庶子。

在他小时候,不止兄弟姐妹们看不起他,总欺负他,甚至连赵鞅也看不上他,见他从来都没有笑模样,久而久之的,甚至都把自己的这个便宜儿子给淡忘了。

可是大家全都走眼了,现在有一句话说的好,那就是“混血的孩子不只是长得漂亮,那脑袋瓜子也是杠杠的聪明。”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可是在赵无恤身上只说对了一半儿,他赵无恤脑袋瓜子确实是聪明,还更兼胆识过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忍耐功夫极为了得,哪怕这些兄弟姐妹们欺负他都欺负出花儿来了,他也从来不做声响,只是默默学习,默默忍耐。

话说赵无恤有一极大的缺点,那就是长得相当有碍观瞻,简直都能成为生理缺陷等级的了,他的具体长相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从以后智瑶和他的对话中就能看出来了。

可俗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赵无恤这颗金子马上就要发光了。那他怎么发光呢?他是捡了五百万了还是碰到贵人了?

下次更新再见。3 赵无恤的发迹史

话说一日,春秋时期的第一相术大师姑布子卿来到了晋国赵家的地界,赵鞅一听姑布子卿到了自己的地盘儿,直接跳将起来,对手下兴奋的道:“快!快把大相士给我请过来!记住!一定要彬彬有礼的给我请,千万别把这个人给我得罪了。”

下人听罢,慌忙跑去请了。

有的朋友大概会想,一个江湖骗子而已,身为赵家的家主怎么就会这么激动呢?

大家可要知道,古时候的人都是很迷信的,只要那些神棍们说的像模像样,能蒙对一两回,谁管你是不是骗子,全都拿你当上帝的使徒来看待。

再说这个姑布子卿也确实有点儿邪乎,据说,只要是他相中说能成才的人,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废才。所以,赵鞅一听姑布子卿来到了自己的地盘儿,便赶紧把他请到了赵家,希望他能给自己的儿子们看一下相,看看谁更适合做自己的继承人。

那姑布子卿也一直都是靠着这种办法来发家致富的,他这次来赵家的地盘,本来就有这个打算。便很是开心的来到了赵家。

赵鞅先是对姑布子卿寒暄了一番,把一个装满金子的袋子交给了他,然后把所有的儿子都叫了过来,请姑布子卿看相。

只见姑布子卿看一个摇了摇头,再看一个又摇了摇头,最后直接将金子还给了赵鞅,说道:“大人,不好意思了,这钱我也不要了,拜拜了您。”说完转身就走。

赵鞅一把将姑布子卿拉了回来,阴阴的说道:“大师!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你给我说句明白话行吗?哪怕是坏消息我也收着!”

姑布子卿摇头叹息道:“既然大人这样问了,小人也只好如实相告。实不相瞒,您的这些个儿子,没有一个会成气候的,您不管将大位传给谁,都会毁在此人的手上。”说完甩开了赵鞅的手,直接走了。

那赵鞅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坐在凳子上半天无法言语。可就在赵鞅差不多已经绝望的时候,姑布子卿又火急火燎的跑了回来,在赵鞅满脑子问号的情况下,他拉着赵鞅的手狠狠说道:“大人!我刚才在门外看到一个扫地的孩子!这孩子老鹰眼,高鼻梁,根本就是一副霸主之相,他如果要是你们赵家的孩子那就妥了,可如果不是的话,你一定要在这孩子长大之前将他弄死!否则整个赵家都会被他夺取!言尽于此,爱信不信!”说完,在赵鞅目瞪口呆的情况下,姑布子卿一阵风似的跑了。

赵鞅不敢怠慢,赶紧叫了一群家丁随他出去。他倒是要看看这个霸主之相的孩子到底是哪个奴才。

可当他看到那个扫地男孩儿的时候,顿时从气愤改为兴奋。

原来这个孩子正是之前被他忽略的赵无恤。

赵鞅冲了过去,一把抓住赵无恤,左看看,又看看,又是掐又是捏的,把这个一向淡定的孩子差点儿吓出了神经病。

打这以后,赵鞅将这个他一直忽略的孩子重新捡了起来,不止让他和其他的公子们一起读书,还有事儿没事儿的将赵无恤单独叫来唠嗑,从中深入了解这个孩子。

不过他也并不是完全相信姑布子卿的话,总觉得这个神棍这次好像算的不太准。

于是,他想了一个考核自己孩子们的办法。他将家族的训诫之辞刻在了好几份儿竹简上,要求这些孩子们认真习读,领悟其要旨,并告诉他们三年之后要逐一考查。

这些孩子们听了之后都没当回事儿,就这么点儿的家训,还要三年以后再考,简直是侮辱我们的智商!

所以,这群公子哥将竹简拿到家里以后,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便随手扔了。

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一天,赵鞅将这些公子们全都聚在了一起,考查他们是不是背诵了自己给他们的家训。

可是在考查的时候,赵鞅失望透顶,因为这些败家子儿们没一个背得出来,更让他气愤的是,就连世子赵伯鲁也背诵不出。别说背了,就连当初给他的竹简都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只有赵无恤,不止将赵氏家族的家训背的滚瓜烂熟,还将赵鞅给他的那个竹简常年放在袖子里,每天都要温习好多遍。

打这以后,赵鞅算是真正的看中了赵无恤,并且有将大位传给他的想法。

不过谨慎的赵鞅还是没有将赵无恤立为世子。直到诸子长大成人,赵鞅对他们进行了最终的考试。

一天,他召见儿子们说:“我将一枚宝符藏在常山之上,你们去寻找吧,先得者有赏。”

于是,这些孩子们全都快马加鞭的去常山寻宝,倒不是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差这点儿赏赐,而是这时候他们都长大了,有了争夺世子的想法,上一次让赵无恤捡了便宜,他们自认为那是因为自己那时候不懂事,可现在都长大成人了,谁还会不珍惜机会呢?天知道这次是不是父亲再次的考核。

注:古时候家族或者公候的继承人叫世子,王室的继承人那叫太子。周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伟大的周公姬旦曾经弄出一部《周礼》,这里面很明确的规定,只有嫡长子才能够继承王子和世子的位置。可如今礼崩乐坏,周朝毫无存在感,还有谁在乎什么劳子的《周礼》呢?所以,很多的诸侯们都弄出来过废立世子的事情,世子或者太子的位置就变的不那么牢固了,到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全天下诸侯的孩子们都会为了这个位置争得头破血流。

然而,他们翻遍了整个常山,谁也没有找到宝符,只得空手而归。

只有赵无恤一个人站在常山之巅,默默的看着山下的代地久久不语,等回家以后,所有的孩子都灰头土脸的说自己没有找到宝符,只有赵无恤坚定的道:“我得到了宝符。”

赵鞅闻言眼睛一亮,忙让赵无恤将宝符拿出来,可赵无恤却微微一笑说:“父亲,我找到的宝符不是一个符,而是天下最强悍的战马和居高临下的常山!”

赵鞅听罢哈哈大笑,顿时觉得只有赵无恤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是赵氏大业难得的继承人。便当即废掉世子赵伯鲁,改立赵无恤为世子。

又过了几年,看着赵无恤将赵家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便彻底的将位置传给了赵无恤,自己直接颐养天年去了。

从上面两人的介绍和以后的表现,我以游戏的方式大概将二人的能力变为数值,这样会更加直观。

智瑶:武力74、统帅88、智力90、政治77。

赵无恤:武力63、统帅75、治理90、政治90。

注:这里以三国时期的文官和君主为例(估计大家了解最多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了),0-50范例:刘婵。50-65范例:孔融。65-80 范例:袁绍 80-90:范例:刘备、孙权。90-99:关羽、张辽、陆逊等辈。100则属于盖代英杰,在某一方面无人能够超越,例如阴谋方面的诸葛亮、统军打仗方面的曹操。

那么这两家的族长会在以后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我们拭目以待。4 酒桌一恶霸

那边赵无恤得到了代地和代马,混得风生水起,这边的智瑶也没闲着。

公元前472年,为了报几年以前的伐郑之仇,智瑶亲率智氏大军攻伐齐国,并将其大败,威震中原。

郑国害怕智瑶回去的时候捎带脚也把自己做了,便命使者跑去智瑶军中,宣誓从此效忠于智家。

公元前464年,智瑶背信弃义,联合赵、魏、韩三家再次出兵伐郑,几乎将虎牢关以北的地盘全部拿下,紧接着又出兵围困了郑国的首都新郑。

郑声公慌忙之下派出了好几拨使者前去晋国军营,宣誓从今以后誓死追随智瑶,永不背叛,并且年年都会给智瑶上供,只求智瑶饶自己一回。

可是郑国早就在前几年便已经投靠了智家,从来都没有违抗过智瑶,就这样智瑶还要攻打郑国,很明显就是要灭了郑国,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地盘,在此基础上,他怎么会答应郑声公的请求呢?

所以,智瑶断然拒绝了郑声公,并且让他洗干了脖子等着。

话说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那就更别提郑声公这个人了。果然,郑声公也被欺人太甚的智瑶给激怒了,打算和晋军拼死一战。

他拖着老迈的身体,亲自登上城楼誓师,并指挥战斗。

可让他惊掉下巴的是,勇猛的晋军并没有马上攻城,只不过是在新郑城下面呆了几天就一溜烟的撤退了。

这突然的一幕这让郑声公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为啥呢?

直到一个月以后,郑声公才知道当初晋军为什么会撤兵。

原来,当时智瑶看到新郑城上的士兵一个个精神焕发,喊打喊杀,便知道这次的攻城战肯定会损失惨重,而负责第一波攻城任务的部队更是难以幸存,现在晋国有资格和自己对抗的家族无疑便是赵家,要是能在这一战中削弱赵家的力量......

想到这,智瑶舔个大脸和赵无恤道:“那个啥!赵无恤,你带着你们赵家士卒充当先锋,我会带着魏、韩两家跟上你的脚步的,等攻下新郑以后,我立你头功!”

赵无恤一听这话,怒火直往上窜,心说:“好你个智瑶,你智家挨着郑国,得到的好处肯定是最大的,我赵家非但拿不到什么好处,还要给你啃最硬的石头,你智瑶拿我赵无恤当傻小子不成?”

所以,赵无恤阴个脸纹丝不动,就像没听到智瑶的话一般。

这可把智瑶给干怒了,他智家在晋国四卿中充当主宰已经好多年了,其他三卿谁见了他智瑶不得点头哈腰?就是你爹也不敢给我脸子看啊,你小子却在这和我玩儿深沉,不想活了是怎么着?

于是,愤怒的智瑶阴狠狠的道:“小子,我和你说话呢,你聋?”

赵无恤也不示弱,鄙视的笑道:“呵呵,你身为主帅,自己的士兵都不当前锋,却让我这个来帮你的人打前锋,你是怎么想的?难道除了你智瑶,别人都没长脑袋不成?”

智瑶怒骂道:“姓赵的!你个匹夫!你长得磕碜也就算了,竟然连胆量都如老鼠一般,我真是搞不懂,赵鞅怎么会让你这个胆小如鼠的东西继承赵家的家业。”

赵无恤也不和智瑶争辩,只是老神在在的坐在那里鄙视着智瑶。

智瑶一看赵无恤这个德行,怒不可遏,撸胳膊挽袖子就要去削赵无恤,要不是魏韩两家的族长拉着,赵无恤肯定是要挨削了。

就这样,在智、赵两大巨头都不肯出力的情况下,灭郑之战就这样草草了事了。可灭郑之战是完了事儿了,但是智、赵两家已经撕破了脸皮,他们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智瑶回国以后,对于赵无恤胆敢抗拒他的事情耿耿于怀,总想找个机会报复他。

一日,智瑶邀请了赵、魏、韩三家一起去他的府邸喝酒,三家族长也没想那么多,收到消息就过去了。可令赵无恤没有想到的是,智瑶这次的宴会就是为他赵无恤准备的。

酒宴刚刚开始的时候,气氛还是很融洽的,可酒过三巡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智瑶的酒量那是出了名的好,三巡以后还要三巡,其他各家的组长当时就表示喝不动了,可那智瑶却一定要赵无恤再喝几杯,赵无恤瞬间明白过来,原来这次的宴会就是为了对付他呀。

虽然恼怒,可是赵无恤并不敢动,现在大家都在智家的领地,如果出了什么岔子,那自己的命可就没了,所以赵无恤无奈之下又和智瑶喝了几杯。

可那智瑶得寸进尺,愣是横跨了两千多年,来了一把“突然的自我”,让赵无恤喝了这杯再来三杯。

赵无恤知道,除非给智瑶喝趴下了,要不然今儿个光喝酒都能把他喝死。可是智瑶的酒量天下闻名,谁能喝的过他?所以赵无恤是死活都不再喝了。

智瑶微笑着拿起了酒杯,坐在赵无恤身边说道:“兄弟,哥哥给你面子你也得接着不是?你就说吧,这酒你喝还是不喝?”

赵无恤对智瑶抱拳道:“兄弟,我的酒量有限,真的不能再喝了。”

话毕,智瑶突然发难,一手掐住赵无恤的下巴狠狠往下一拽,将赵无恤的嘴给拽开,另一只手拿起酒杯狠狠往里倒。

赵无恤哪里能想到智瑶这么光棍儿?猝不及防,再加上智瑶力大,还真就被智瑶将酒一股脑的全都倒进了自己的嘴巴,差点儿没把赵无恤给呛死。

赵无恤手下的那些随从直接就怒了,抡胳膊的就要上。而此举正中智瑶下怀,马上就要命门外埋伏的刀斧手发难。

可就在这时,赵无恤突然举手制止了手下的冲动,并且怒吼道:“你们要干什么!我兄弟强灌我酒那是和我要好的表现,而你们是要闹哪样?还不给我滚!”

赵无恤的手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憋着一股怒气走开了。等到自己的手下们全走光以后,赵无恤站了起来,向智瑶连连致歉,说手下不懂规矩,还请原谅。

智瑶也是郁闷连连,都把事儿做到这种地步了,他赵无恤依然还能忍耐,也真是醉了。

赵无恤都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了,智瑶也不好再次发难,只得悻悻而去。而赵无恤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忍耐,逃过了智瑶带给他的第一次浩劫。5 声名大噪

公元前462年,智瑶在高粱城召集了其他三家巨头,宣布改名为伯,并且以后“四卿”之间的事儿就由他说了算。

三家没有人敢反抗他,纷纷答应。(注:伯,在春秋时候也有霸的意思,智瑶之所以改名,就是要向其他三卿表明自己的态度。)

公元前458年,智伯尽出智家兵马灭了仇由国,又将自己的版图扩大了一些。

话说晋国东北方有两个少数民族国家,他们分别是中山国(以前的鲜虞)和仇由国。

仇由和中山都是北面狄戎人建立的国家,地理位置重要,西邻晋国、北邻燕国、南邻卫国、东邻齐国,所以智伯歼灭他们的头号原因便是要用此地开疆辟土。

在地理上,仇由更加靠近晋国,所以他成为了智伯首要的攻击目标。但仇由国地处太行山脉,属于山国。而山路崎岖,阻碍又多,想要光靠大军就拿下这个国家非常艰难。

不说别的,光说仇由国没有供给大军行驶的军道就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再加上仇由人擅长山地作战,智伯想要拿下仇由那是必须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于是,聪明的智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命人铸造了一座超级青铜大钟,假意送给仇由国君。

而仇由国国君凭空得到这样一件大礼,当然非常高兴,只是这座大钟大到要把两辆大车并排才能装载起运,没有大道就运送不到首都。

仇由国君不知智伯包藏祸心,当即命人凿山填沟,铺路架桥,要现修一条大道来迎纳大钟。

仇由国的一个大夫叫赤章蔓枝,他听说国君的行为以后大急,当即就劝谏国君,“主公!此举万万不可。我们仇由国地处大山之中,从来都是自给自足,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财富,他智伯为人贪婪,不讲信用,凡事都是以利为先,他凭什么要来结好我们仇由国呢?况且送大礼这事儿,从来都是小国讨好大国才会做的,现在却整反盆了。我敢断定,这必然是智伯要攻打我国却苦于无大道可通,所以想用这座大钟来赚我们修路。大钟来时,晋军必尾随而行。所以,主公断不能受此大礼啊!”

这赤章蔓枝说的有理有据,完全符合当时的形势,可是仇由国君是个二五子,他现在已经被大钟给迷惑了,怎么会听取否定他想法的建议呢?于是,仍下令“修道迎钟”。

谁知道赤章蔓枝也是一个一根筋的主,他又谏道:“我说主公啊,你咋就不听好人说话呢?我就明白的说了吧,这钟您要是收了,咱们仇由国就危险了!”

仇由国君冷笑道:“呵呵,你挺牛呗?不听你的就危险了呗?我看你才是什么都不懂!那晋国是大国!大国与我们这样的小国结交,你要是不顺从的话,更容易挨削,我看你还是不要再提意见了,提了也是废话,滚滚,快滚!”

赤章蔓枝一看自己的主公油盐不进,还反过来骂他,只能气呼呼的走了。

回到家中以后,他和媳妇说道:“老娘们,赶紧的,收拾东西跟我跑吧!”

赤章蔓枝的妻子不明就里,愣愣的看着赤章蔓枝说道:“活得好好的,跑什么啊?你今儿个咋了?”

赤章蔓枝叹息道:“我当人家臣子的,如果对主公不忠诚,那我应该去死,可是我说忠言却不被采纳,那可就不是我的问题了,如今主公不听我的忠告,必备智伯所灭,到时候别再把咱两口子也给拖累了,所以我为了躲避祸事,只能抽身而去了。”话毕,当日就套马驾车,并把车毂截短(长毂车稳,短毂车快),赶紧出走去了相邻的卫国,再由卫入齐。

而结果也如赤章蔓枝所料,那边仇由国一边修路,后面的智家大军便悄悄的跟随。等到路修完以后,还没等仇由国主好好的欣赏一下大钟,就听见城外杀声震天,智家军队突然对仇由发动了袭击,仇由上下猝不及防,没过两个时辰就被拿下了。

公元前457年,智伯再次组织兵力讨伐中山国,这中山国是白狄人建立的国家,虽然没有仇由的山地之险,但是他们的尚武之风特别浓厚,其步兵的战斗能力也是闻名天下的,所以中山人一听说智伯前来讨伐他们,一个个扯着脖子便直接去迎战了。

可你要说战斗力,经过多年不断变革的晋国大兵那可是一点儿都不虚白狄步兵,多年以前晋国曾经进行了一次革命性的步兵改革(前多少年我给忘了=。=),把军事经费全都投入到步兵的建设中。所以,晋国步兵的精锐程度,在当时可以说是天下第一的。

有强悍步兵为依托的智伯只怕你防守,或者打游击,你想出来和智伯硬抗硬,那是正中他的下怀了。

果然,智伯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先是占领了中山国的穷鱼之丘,然后以此为根据地,直插中山腹地,一日之间连下左人、中人两座城池,“中山狼”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注:中山狼是中山国人的外号,第一是因为他们作战风格特别勇猛,第二是因为中山这个地方狼多,并且巨狡猾,《东郭先生和狼》这个故事的狼就是中山狼。)

中山国的一把手在无奈之下,只得死守剩下的几座城池,和智伯打起了消耗战。可是智伯主要的战略目标就是中人这座城池,既然已经拿下了这座城池,东南西北的通路就全打通了,他也没必要非得灭了中山,到最后别整不好再闹个元气大伤,那可就不好玩儿了。得嘞,撤!!

所以,志得意满的智伯在灭一国,打残一国的情况下,得胜回国。

回国以后,智伯开始在国内寻找新的下手目标,因为他在外讨伐别国的时候,就是因为国内还有赵、魏、韩三家大族在国内虎视眈眈,使得他不敢放开手脚进行大战。要不然,中山国和郑国这等小瘪三还不是一巴掌的事儿?

所以,再继续对外扩张以前,智伯打算开始清理内部的祸患,这便是攘外必先安内。

那他要收拾谁呢?6 千年硬一回

那赵无恤虽然明面上和智伯还过得去,但是长点儿心的人都知道,这两个家族,在心底里都巴不得对方早点儿死。

当然了,是智伯先下手的,可是赵无恤的忍耐功夫确实到家,硬是没让智伯找到攻击他的借口。于是,智伯又把他如狼一般的眼睛盯上了韩家。

原因无他,韩家在晋国四卿之中是最弱小的,把他干掉了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

于是,智伯打算故技重施,再次设宴,邀请了其他三家一起参宴,三家族长一听智伯又要设宴,全都是一个突突,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去的。

可人家是晋国霸主,实力要高出自己好几个档次,如果不去的话,到时候让智伯找到口实,自己还活不活?所以,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三家的族长还是老老实实的前去赴宴了。

赵无恤这次赴宴可是做足了准备,参宴以前喝了一洗脸盆的牛奶,心说道:“你智伯这次要是还想拿喝酒来和我整事儿,我就和你拼到底,娘的!喝死拉倒!”

岂料这次智伯根本就没搭理他赵无恤,而是矛头直指韩虎。他借着酒劲儿和韩虎道:“我说韩虎啊,咱们晋国这些上卿里面就属你韩家最差,地盘、财力、军事,你说说,哪一个你韩家能拿得出手?哎你说我就纳了闷儿了,你们韩家也是百年老族,怎么就这么完蛋呢?到了你这辈儿更得嘞,整个一二百五!你说说韩国都让你整成什么样子了?我要是你,都没脸出来见人了!”话毕,一直盯着韩虎看。

你别看韩虎这个名字起得挺虎的,可是为人却一点儿都不虎,他虽然也被智伯气得小脸儿阙青,但还是忍住了,没有发作。

这可就让智伯憋屈了,一个赵无恤是这样,怎么你韩虎也是这个德行,难道你们几个全都是“忍者”大学毕业的?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看着韩虎身后站着的段规,智伯又笑了。他指着段规对韩虎说道:“咱不说别的,啊?就说说你这个第一谋士段规,他猪一样的智商也配当咱们晋国上卿的谋臣?还他妈的第一谋臣,我都替你掉价!”

话毕,韩虎气得浑身直哆嗦,差点儿发作。可就在这时候,段规轻轻的把手放在韩虎的肩膀上拍了拍,韩虎这才把一股冲动忍了下去。

只见段规对智伯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说道:“智大人切勿动怒,我们韩家确实没有大人手上那么多优秀的人才,也没有大人那么慧眼识人,如果鄙人在这里惹得大人不高兴了,那鄙人向您道歉。”

说罢,弯着个腰,极为谦卑的退了出去。而韩虎虽然气愤,但还是无可奈何的忍了。

这一次,韩家逃过了一劫。可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智瑶统一晋国的决心已定,想要让他收手?那是难比登天!

公元前455年,智伯以晋出公想要重新振作晋国为由,先是向韩虎讨要一百里土地。

那韩虎本来是不愿意给的,可是却在段规的规劝下忍痛予之。

看到韩虎给了自己百里土地,智瑶信心大增,又像魏驹抻出了黑手,同样讨要一百里土地。

魏驹可没有赵无恤和韩虎那么软弱,他收到通知以后破口大骂:“妈的!智伯你个贪得无厌的!竟然把手伸到我的地盘上还让我给你土地?我给你个大嘴巴子还差不多!”话毕,就打算派人去拒绝智伯的要求。

可就在这时候,他手下的谋臣任章突然道:“主公且慢!”

刚要派人的魏驹听到自己很是信任的谋臣让他慢来,顿时止住了动作,而是疑惑的看着任章。

任章继续说道:“主公!如果你拒绝智伯之后,智伯派军队来打你,你打算怎么办呢?”

魏驹愤愤的道:“怎么办我不知道,反正想要无缘无故黑我的地盘,我就是不给他!”

看到魏驹正处于暴怒的状态,任章也不强劝,而是微笑着道:“主公,《周书》上有一句话说的挺好,那便是”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那智伯横行霸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今又无缘无故的想要收取土地,这必定会令其他的家族惶恐不安,悲愤难平,要知道,要土地和羞辱别人可不一样,被羞辱了,忍一忍就过去了,可是土地没了,那啥都别提了。难道他韩虎就是傻的吗?那他为什么还要给呢?其目的就是要坐山观虎斗。咱们不如就忍他这一次,看看赵无恤会有什么动作,哪怕是赵无恤也将土地交出去了,他智伯肯定还会有下一次,到时候,众人忍无可忍,必定会组成联盟而共击智氏,等到那个时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主公何必在乎这一时的百里土地呢?”

魏驹听罢,从其言,将百里土地交给了智伯。可智伯虽然收到了土地,但脸上却没有一点儿的笑容,因为他想要的不是土地,要的是一个氏族的反抗,这样他就可以以晋出公为借口,出兵灭了那一家氏族,从而增强智家的实力。

于是,面对下一个目标赵无恤,智伯不打算再要那区区的一百里土地,而是让赵无恤将蔡和皋狼这两块地方全都交出来。

这可真是狮子大开口了,要知道,这两个地方加在一起不止要超过百里,更重要的是,这两块地方全都在赵家中央,属于战略要地!一旦以后智家和赵家开战,赵家将会面临内外被合击的囧局。

赵无恤这次是彻底急眼了,怒了!他再也无法忍受智伯无休无止的挑畔和勒索,你骂我丑,我忍了!你当着众人的面儿往我嘴里灌酒,我也忍了!但是你智伯想要动我赵家的土地,动摇我赵家的国本!我赵无恤就不会再忍了。

于是,愤怒的赵无恤撕掉了智伯的通告文书,并将智伯的使者痛骂一顿,赶出府邸。

终于,赵无恤在智伯的“面前”痛快了一把。可他是痛快了,但是自己即将面临的却是智伯的洪水大军。

果然,当智伯得知赵无恤拒绝了他的要求以后,哈哈大笑,立马调集了所能调集的所有兵力,这还不算,他还派遣使者通知韩虎和魏驹,让他们两家尽出精锐,和自己一同讨伐赵无恤,并答应两家,灭了赵无恤以后,赵家地盘,三家尽分。

魏驹和韩虎不敢得罪智伯,再说分了赵国也确实对他们有些好处,便都点头答应了。

那这次赵无恤面对三家联军能不能够力挽狂澜创造奇迹呢?我只能说,太难了。7 大战前夕

看着三家都在积极调兵遣将,赵无恤知道,决战的时候到了。他把赵家的大臣全都集中在一起问道:“如今,智、魏、韩三家都在集合兵力,准备灭了我赵家,如果单从战力上来讲,我赵家连智家都打不过,更别提三家联合了。所以,我打算坚壁清野,和三家死磕,大家就说说吧,什么地方能够支撑我扛住三家的猛攻。”

话毕,场下一片寂静,大家都在思考赵无恤说的话。大概小半柱香以后,有人提议道:“您长子的封地城墙坚硬厚实,能够挡得住大军的猛攻。”

赵无恤冷笑一声:“他?哼!这死小子,别人不知道他那个城是怎么回事儿,我可全都知道,这小兔崽子以前为了让自己的城墙更加坚固,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来修补城墙,因为这事儿死去的老百姓不计其数,这些老百姓不反我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帮我守城呢?”

又有人提议道:“那邯郸怎么样呢?我听说,邯郸不但城墙厚实,最重要的是粮草物资充足,可维持近一年。”

这个提议要比上一个好,可是依然被赵无恤给否了,他说:“呵呵,邯郸的财富全都是官员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老百姓依然不会给咱们卖力。我要的是能够和咱们官军共同抗敌的老百姓,就好像当年吴国的姑苏一样!”

说完这话,场下可真是安静了,谁都想不到有什么地方能比邯郸更好的了,再者说,姑苏的那次守城战,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纵观整个春秋,也就那么一次而已。(注:当初越王勾践曾经趁着吴王夫差北上中原称霸的时候,率领越国精锐突袭吴国,并势如破竹一般攻到吴国首都姑苏,本来以为这姑苏也是一日便下的货色,可谁能料到太子友带领着姑苏的老百姓们进行了激烈的抵抗,硬是把勾践的越国大军拖在姑苏城外好几个月,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时候,赵无恤很看重的谋臣张孟谈终于说话了。他说道:“主公若想守住三家联军,唯有一地可行!”

看到张孟谈终于说话了,赵无恤忙问道:“哪个地方?”“晋阳!”

一听这话,赵无恤心神一震!心想:“是呀!晋阳,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当初老爹死之前,曾经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让我在有紧急情况的时候退守晋阳,我怎么一忙活把这事儿给忘了呢?”

于是,赵无恤从其计,调集所有能够动用的战力奔赴晋阳,打算在晋阳和联军展开决战。

那赵无恤为什么会对晋阳有这么大的信心呢?晋阳真的这么牛吗?答案:确实很牛!

当初赵鞅用晋阳抵挡了范家和中行家的攻击以后,深知这地方的重要性--当地百姓对于赵家的感情特别深,并且凝聚力很强,且民风彪悍。所以,他命令心腹尹铎全力治理此地,对老百姓实施惠民政策,减少百姓的赋税。

那尹铎照着赵鞅的命令治理晋阳,晋阳果然被治理的井井有条,而本来就比较爱戴赵家的老百姓,打这以后对赵家的归属感就更强烈了,赵家族长要是有什么命令的话,他们就算是拼了命也会服从。这些都是晋阳的优势,是爹给儿子铺好的路。

可是,当赵无恤率领着六万精锐大军入驻晋阳以后,他彻底蒙圈了。在他的印象中,晋阳城应该是物资充足,城墙高厚。

可在他视线里面的晋阳却和自己想象的晋阳如天差地别一般,这地方的城墙又矮又薄,这地方的仓库连一粒米都没有,除了老百姓夹道欢迎他们以外什么都没有,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赵无恤怒了,他一把将张孟谈拽了过来,愤怒的道:“张孟谈!我他妈的被你给害惨了!你不是说晋阳城坚墙厚,粮草富余吗?你不是说晋阳的箭矢多的都数不过来吗?哪儿呢?我问你你说的这些东西都在哪儿呢?!”

面对声色俱厉的赵无恤,张孟谈并没有任何的惊慌,只不过轻轻拍了拍那拽住自己脖领子的手,然后风轻云淡的道:“主公,您别急啊,圣明贤德的人所治理的城镇并不是将财富都放在粮仓金库,而是都藏在百姓的家里面,他治理百姓主要是从思想道德入手,而不是让他们去修建城墙。”

赵无恤本来就怒火中烧,听了张孟谈这书呆子一般的话更是愤怒,他怒吼:“你别和我在这扯犊子!我不要什么藏富于民,我也不要我治下的老百姓有多高的思想觉悟,我他娘的只要高厚的城墙、富足的粮草、用之不尽的箭矢,我就问你,这些东西在哪儿呢?”

张孟谈却依然风轻云淡的道:“主公,您先别急眼行吗?就算是您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这么着,您先去府邸休息几日,等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我回去找您。”

赵无恤也是没招了,现在再撤到别的根据地根本就不现实了,别的不说,光是智、魏、韩三家联军已经出动的消息就不允许他再搬迁。算了,死就死吧!就算是死我也要拼一回。

绝望的赵无恤也不管那么多了,打算死马当做活马医,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再享受一把。

这几天,赵无恤啥也不管了,紧紧抱着他的几个老婆成天那啥,吃好的用好的,门儿也不出了,就只是享受。

可到了第五天的时候,张孟谈却是兴高采烈的来找赵无恤了,他说道:“主公,请您出去看看吧。”

赵无恤郁闷得很,本来不想再搭理张孟谈了,可看着张孟谈这兴高采烈的德行,他还是没忍住出去看了一下。可这一出去,赵无恤直接就有了穿越的感觉,这哪里是他刚来时候的晋阳啊!

这时候的晋阳,城墙要比他刚来的时候高出两丈多,厚度更是夸张的多出一半儿。这还不算,就见晋阳城所有的百姓都在忙活着把一捆一捆的箭矢堆在武器库外围。

那为什么要堆在武器库外围而不是里面呢?因为里面已经装满了箭矢,再也放不下了。

看着这一切,赵无恤整整愣半柱香的时间,他忽然一个激灵,也没和张孟谈说话便直奔粮仓而去。

只见晋阳城内的好几个粮仓全都堆满了粮食,竟然没有一个是空的,这些粮食您别说守几个月了,就是守个几年那也是稳稳的。

赵无恤又是一把将张孟谈拽了过来,激动得手脚直哆嗦,“张孟谈!你丫的和我变戏法呢?你快告诉我,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张孟谈哈哈笑道:“主公,别激动啊,几天前我不是说过吗,咱们晋阳城从来不搜刮百姓,藏富于民。这些粮食都是百姓们家里的东西,他们就是吃也吃不完啊,一听说智伯那狗杂种要来攻打咱们,全都把家里富余的粮食拿出来了,这些就是成果哦。”

赵无恤哈哈大笑,接着道:“那这城墙是怎么个意思?五天!就他娘的五天就把城墙加高加厚到这种程度?这、这难道是神灵附体不成?”

张孟谈无不得意的道:“这就是平时给百姓们做思想道德教育的功效了,您入城以后,全城的青壮年都自告奋勇的修筑城墙,他们轮换倒班,日夜不休,为的,只是保证赵家能够抗战胜利,他们还能继续在赵家的统治下生活。而那些箭矢您老也不必问了,当初先主在世的时候,用了好几年的积蓄,将晋阳城所有的房梁都加盖了一层木梁,所用的材料都是十年以上的松竹木,而这些松竹木便是做箭矢最优质的材料。”

张孟谈说的这些话彻底的颠覆了赵无恤的世界观,他以前一直认为武力和财富是世界上最好的武器,可如今才真正的明白了,什么叫做仁义无敌。

就这样,固若金汤的晋阳城被建立起来了。赵无恤威风凛凛的站在城墙上,嚣张的遥望着远方大吼道:“智伯!你来吧!”8 晋阳攻防战

果然,三日以后,三家联军气势汹汹的到达了晋阳城郊。

看着黑压压如同蚂蚁一般的军队,赵无恤的表情无比凝重,因为智家出兵十二万,魏家出兵八万,韩家出兵七万,三家联军合计二十七万人,而晋阳城内的守军还不到七万。

有的朋友大概会问,那赵家不是除了智家最庞大的家族吗?怎么士兵还不如魏家和韩家呢?

那是因为当初晋国历代的君主为了防止六卿做大,所以给他们封地都是分散的给,并没有将其整合在一起,防的就是以后他们造反。

如今,三家联盟共同讨伐赵家,便把他们势力范围内赵家的封地给堵了起来,赵无恤自然不能随心所欲的调兵遣将,要不然他能调集的士兵岂会低于十万之数?

就这样,赵无恤硬要用将近七万人抗拒二十七万大军,全天下没有一个人看好赵无恤,都认为此番晋阳之战必定是赵无恤的末日。

那智伯带领大军进入晋阳城郊以后,也不和赵无恤废话,直接开始布置围城,他命韩虎率领本部兵马围住晋阳东侧,命魏驹率本部兵马围住晋阳西,从智家大军分出一半的士兵堵住南门,他智伯则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堵住北门,势要全歼赵军。

次日,晋阳之战开打。虽说在晋国赵家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是最猛的,但是拥有四倍于赵家兵力的智伯根本就没拿赵军当回事儿,誓要在三日之内拿下晋阳。

所以,攻城战的第一天,智伯便命整个大军分三波来回不停的攻打晋阳,他要让晋阳的赵军疲于奔命,累也累死他们。

可是令智伯想不到的是,晋阳不止有姑苏没有的精锐赵军,还有比姑苏更邪乎的老百姓。

话说联军的大兵轰隆隆的慢慢向前推进,他们打算在到达弓箭的有效射程内才整体冲锋(春秋时期的弓箭,有效杀伤范围大约在七十米左右),可当他们距离晋阳还有一百米的时候,突然从晋阳城内传出了令人恐怖的砰砰声,紧接着,如同漫天蝗虫一般的箭矢就冲他们飞了过来。

智伯见此哈哈大笑对左右道:“哈哈哈,赵无恤这个傻狍子,连弓箭能射多远都不知道。都说他赵家人各各是行军打仗的好手,我看这话水分太……”

智伯的话还没说完,就见自己联军的阵营一片哭爹喊娘之声,因为不止是智伯没有想到,就连联军的这些大兵们也没有想到赵军的箭矢能射到一百米。

所以大家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准备,士兵们甚至都没把手中防御箭矢的大盾举起来。

结果,第一波弓箭就弄死了联军好几千人。

愤怒的智伯反应迅速,立即命手下将官敲响冲锋的战鼓。

咚咚咚,战鼓擂动,联军的士兵们马上将大盾举到自己的头顶上加速冲锋,伤亡立马成直线下降,并且距离晋阳城下越来越近。

智伯还命令弓箭手大队跟着向前冲,等冲到射程内的时候对城内进行射击。

可是智伯的计划明显落空,因为赵军的箭矢射程太远,并兼杀伤力强悍,他们只要看到了联军的弓箭手,便全部集火于此。

所以,联军只能在没有火力掩护的情况下硬冲晋阳。

此时的晋阳城内,两万多弓箭手不停的向城外射击,城墙上的赵军严阵以待,城内的男子们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捆箭矢,不停的给赵国的弓箭手们输送箭矢,而妇女们则分成两批,一批给士兵们做饭,一批忙着给伤员包扎。

在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以后,联军终于冲到了城下,架上了云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