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08:24:57

点击下载

作者:陆德明、何清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试读:

出版者的话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其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伟大国家。在她所拥有的一系列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中,中医药学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多彩的防治疾病方法和显著的临床疗效而著称于世,它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国以来,中医药学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医学力量并存,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已被列入我国宪法。在全国数百万中医药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一方面为中医药学术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科技保障,另一方面,就中医药学术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与思路,诸如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论与临床的统一等等。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了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努力提高中医药临床水平的中医药学术发展原则。围绕这一原则,从发扬不离宗的角度,决定组织编写一套能够全面系统反映我国中医临床水平的“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中医临床专著,命之曰《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共计10个分册),其目的主要有二:

一、突出中医临床特色。医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于临床,为人类的疾病防治服务。中医也不例外,独特的临床疗效也正是中医药学得以传承数千年的根本所在。然而,我们必须严肃面对的现实是,传统的临床疗效优势尚未得到很好地发挥,中医临床阵地正在逐渐缩小,如何将中国古代医药学家以及近现代中医临床学家所发展创造的诊疗经验总结展示出来,造就一大批优秀中医当代临床家,即新一代名医,千方百计提高中医临床水平,这才是发展中医药的当务之急!

二、立足全面继承。继承与发展是目前中医药学术进步所面临的较突出的问题,只有全面地继承传统理论,才能在不断的发展中扬弃与升华,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家,促进中医药学术不断发展。纵观历代名医成才之路,无不具备三个重要条件:一是通晓中医药典籍,二是经过大量临床实践,三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而历代医家在长期的“悬壶济世”中,经过不断实践而总结、丰富、升华的临床经验,就无疑地成为了后世中医药工作者传承中医学术的最好阶梯。因此,深入挖掘、认真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临床经验,也就是培养和造就新一代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继承发扬中医药学术的必由之路。这便是我们组织编纂、出版这套丛书的第二个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保证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确实能够写成“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中医临床专著,我们不仅对全书体例、编写指导原则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广泛论证,而且全部采用中医病(证)名、中医药治疗。同时,对各科的主编进行了公开招标,有力地保证了在该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担任主编,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该学科最高学术水平。

本套丛书从选题论证到编纂完成历时5年,参加编写人员涉及全国20余所中医院校和单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面世了。在编写过程中,参编单位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学院、湖南中医学院、长春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等对本套丛书的编纂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一些全国著名的医药学专家还亲自担任主编如任继学、周仲瑛等,为本丛书的编纂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热心指导。在此,对所有编写人员、专家及其所在单位,深表谢意。由于本丛书的编纂工作任务重、困难大,疏漏不周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匡正,以便再版时修订。

本丛书共计10个分册,分别是《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骨伤学》、《中医推拿学》、《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医急症学》、《针灸学》。

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将为繁荣学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造就新一代中医临床家、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二○○四年元旦

编写说明

《中医外科学》为《中国传统临床医学丛书》之一。本书的编纂,旨在以中医外科规范病名为纲,系统地探讨中医外科各种疾病的因机证治,体现中医特色,展示中医临床最新研究成果,使之成为一部系统、全面、权威的中医外科临床专著。

全书体现的主要特点为:①病名规范;②突出中医特色;③与临床紧密结合;④资料丰富、翔实;⑤理论系统。

本书共分总论、各论、附录三大部分。其中,总论主要介绍中医外科学的学术源流、发展概况,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及分类,病因病机,诊断(包括诊法与辨证等),治疗(包括内治法、外治法的治疗原则,具体治法和处方用药等);各论主要介绍中医外科各种疾病的因机证治体系,按系统分类,病类设章,各种外科疾病设节,节下设概述(不列题)、〔源流〕、〔病因病机〕、〔诊断〕、〔病证鉴别〕、〔辨证〕、〔治疗〕、〔转归及预后〕、〔预防与调护〕、〔医案精选〕和〔临证提要〕等;后附方剂索引。

本书的编写历时四年余,几易其稿,但由于此书的学术性较强,编写难度较大,书中不足与错误之处难免,祈望专家与读者批评、指正!陆德铭 何清湖2001年11月28日上篇总论第一章中医外科学源流及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疮疡病、肛肠病和外科杂病等。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病、耳鼻喉病、口腔病、皮肤病等,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归属于有关专科,而部分乳房病、男性前阴病等,以前属于中医内科范围,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些病种则逐渐归入中医外科学范畴。中医外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成熟、停滞和复兴等不同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起源

根据考古学的研究,大约在50万年以前就有了人类。在原始社会,人类为求得生存,在日常劳动和生活中免不了与野兽搏斗,和严寒酷暑抗争,加上没有良好的生产工具,在生产工作上的意外灾害、创伤极多,自然产生了用草药或树叶包扎伤口、拔去体内异物、压迫伤口止血等最早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后发展为用砭石、石针刺开排脓治疗脓肿,这可以说就是外科的起源。

从公元前21世纪后,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前后约1800年,期间,中医外科不断积累了知识和经验。大约在公元前1324年左右,甲骨文上有“疾自(鼻病)、疾耳、疾齿、疾舌、疾足、疾止(指或趾)、疥、疕”等的记载。《山海经·东山经》中说:“高氏之山,……其下多箴石。”郭璞注说:“砭针,治痈肿者。”在当时,砭针是切开引流的工具,也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该书载有38种疾病,包括痈、疽、痹、瘿、痔、疥等外科疾病。当时的一些经书、子书也有外科疾病病名的记载,如《尔雅》载有癙痱、骭疡、尰,《周礼》载有痒、疥疾、肿疡、溃疡、金疡、折疡,《礼记》载有秃、创疡、苛痒,《春秋左传》载有痹疽、伤疾、烂,《春秋公羊传》载有痍,《荀子》载有胼胝、肬赘,《庄子》载有痈、痤,等等。周代,外科在临床上已形成独立的专科。《周礼·天官冢宰篇》中已有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之分,其中,疡医主治肿疡、溃疡、金疡和折疡。如说:“疡医下士八人,掌肿疡、溃疡之祝药劀杀之齐。”(祝药即是敷药,劀是刮去脓血,杀是腐蚀剂去恶肉或剪去恶肉,齐是疮面平复。)还记载有:“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汉·郑玄注“五毒”说:“今医人有五毒之药,合黄堥、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三日夜,其烟上着,以鸡羽扫取以治疡。”即是现在升丹的炼法和应用。1973年出土的马王堆文物《五十二病方》,系战国时所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部医学文献,记载了很多外科疾病,如感染、创伤、冻疮、诸虫咬伤、痔漏、肿瘤、皮肤病等。在“疽病”下,有“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之说,针对不同的疽病,调整药物的剂量,可见到中医外科“辨证施治”的萌芽。在“牝痔”中,具体记载了割治疗法,如“杀狗,取其脬(膀胱),以穿籥(竹管)入(直肠)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割去其巢,治黄芩而屡傅之。”其他尚有用小绳结扎“牝痔”、用地胆等药外敷“牝痔”(类似枯痔疗法)、用滑润的“铤”作为检查治疗漏管的探针等。由此可见,当时外科已有一定的治疗水平。战国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外科医生,史载的第一个外科名医是医竘,大约生卒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据《尸子》载,其曾“为宣王割痤,为惠王割痔,皆愈。”二、形成

中医外科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很早,但初具规模,形成一个学科,则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因为那时已经有了医学理论著作——《内经》,该书系统地整理了战国以前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实践,从病因病机到临床诊断和治疗原则都有了具体论述,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如痈疽病因、病机、诊断方面,《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荣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中立有“痈疽篇”,专述痈疽的因机证治,“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载外科病名17种。治疗方面,用“菱翘草”作煎剂内服,用“豕膏”外涂患处。“发于足趾,名曰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这是手术方法治疗脱痈(脱疽)的最早记载。

史载第二位外科名医是汉时的淳于衍,据《汉书·外戚传》载:“女医淳于衍,得入宫侍后疾。”《霍光传》中称他为乳医。号称外科鼻祖的华佗是史书所载较为详细的一位伟大的外科学家,其生于东汉末年,大约在公元141~203年之间,号元化,沛国谯郡人(安徽亳县),其通晓古代术数,精于医术,内、妇、儿、针灸各科无所不晓,尤擅长外科技术,对针药所不能及的疾病,则酒服麻沸散,进行剖腹涤肠术。如《后汉书·华佗传》中写道:“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病秽;既而缝合,傅(敷)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可见华佗当时已经能在全身麻醉下,比较精巧地进行腹腔等手术,这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可惜这些宝贵的经验久已失传,无从查考。据《医藏目录》所载,华佗著有《外科方》一书,亦佚。

具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公元150~219年),不仅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其所著《金匮要略》对外科急腹症的论治亦有较大贡献。如在“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篇”中说:“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上述诊治原则和方剂,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沿用。其辨脓有无的诊法,对后世脓肿的辨证有所启发。

西汉前后的《金创瘈疭方》是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汉书·艺文志》载其30卷,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由此可见,到了汉代,从理论、实践、药物、手术、著作等方面看,中医外科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三、发展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中医外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晋代医家皇甫谧(公元214~282年)所著的《针灸甲乙经》约成书于公元260~264年间)中,有外科3篇,提出了近30种病证,特别对痈疽的论述较为详尽。如“治痈肿者,刺痈上,视痈大小深浅刺之,刺大者多而深之,必端内针为故止也。”

葛洪(约公元281~341年)所著《肘后救卒方》中,总结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外科治疗经验,如用海藻治疗瘿疾,是世界上最早用含碘食物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记录,用狂犬脑敷贴狂犬咬伤创口的外科被动免疫疗法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世界先例。在3世纪就有这样的记述,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我国炼丹术也开展得很早,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公元142年)是世界上第一部炼丹著作。葛洪在《抱朴子》内篇里,在前人炼丹的基础上,总结了炼丹术的经验,促进了制药学的发展。后世外科所用的红升丹、白降丹等有效外用药,即是炼丹术的发展。

南北朝时南齐龚庆宣(5世纪末)所编纂《刘涓子鬼遗方》(成书于公元499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著。全书共分5卷,对痈、疽、金疮、疮疖、皮肤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详细的论述,共列有内治法、外治法方剂140余首,对外伤的治疗有止血、止痛、收敛、镇静、解毒等方法,并用黄连、雄黄、水银等多种药物配成药膏治疗疮疡。对辨脓的有无和切开引流方法有较确切的诊断和适当处理,如“痈大坚者,未有脓;半坚薄,半有脓;当上薄者,都有脓,便可破之。所破之法应在下,逆上破之令脓得易出……”因此,该书在中医外科学专籍中具有一定地位。

隋唐时代(公元581~907年)外科学发展较快。由巢元方等集体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原病理学专书,其中有不少外科内容。对痈疽、疔疮、丹毒、瘿病、痔瘘、疥疮、虫兽杂毒、金疮、损伤、皮肤病等的病因证治都有详细记载,尤以皮肤病论述较详,病种多达40余种。在“金疮肠断候”中,对腹部外伤的处理也有很大成就,如“夫金疮断肠者,视病深浅,各有死生……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续断肠,便以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纳之。”可见当时对于腹部外伤的处理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书中还记载了血管结扎、拔牙等手术方法。

唐代孙思邈(公元581~682年)的《千金方》和王焘(约公元670~755年)的《外台秘要》,广泛地总结了前人的医学理论和诊治经验,收载了许多外科治疗方剂和各种外治疗法,是外科方药的重要参考文献。孙思邈尤重医德,其言:“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其书名为《千金方》。他是饮食疗法和脏器疗法的创始人,采用吃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吃牛羊乳治疗脚气病,吃羊靥、鹿靥治疗瘿病,都是现代科学证实了的成功经验。至于用葱管导尿,则比1860年法国发明橡皮管导尿早1200多年。

宋代(公元960~1279年)外科学家从理论上更加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使辨证论治进一步用于外科临床,并注重治疗上的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如《太平圣惠方》(公元982~992年)中有关外科疾病部分,除了对痈疽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进一步阐述外,尤对不同症状详列不同治法,充分反应了辨证论治在外科疾病上的具体运用。对外科疾病的诊断,首先记载了“五善七恶”的观察方法;在临床治疗上,创立了“内消”和“托里”的方法,并首先提到用砒剂治疗痔核,将金疮痉定名为破伤风。《圣济总录》(公元1111~1117年)共200卷,其中101~149卷均属外科,在每类之前冠以总论,词简理明;后分述各种外科治疗方的组方、用法和功用主治,是外科学的重要参考文献。公元1227年魏岘的《魏氏家藏方》已载有痔核周围先涂膏剂,以免灼痛,使枯痔疗法更为完善。

宋代外科专著日益增多。其中东轩居士著有《卫济宝书》(公元1170年),专论痈疽,原书1卷22篇,现存《四库全书》辑佚本析为2卷。卷上为痈疽论治、五发(癌、瘭、疽、痼、痈)图说、试疮溃法、长肉、溃脓法、打针法、骑竹马灸、灸恶疮法等,卷下为正药指授散等40首外科方剂及乳痈、软疖的证治。全书论述外科诸证,首分五善七恶,详尽描述征象,论述患病原因,对疮证的诊断,分疮色缓、疮色急、疮证吉、疮证凶等4类,并结合患者全身症状确定预后,选方系从经验旧方裒辑,多是作者外科经验的总结。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医疗器械,如灸板、消息子、炼刀、竹刀、小钩等的用法。

李迅的《集验背疽方》(公元1196年),全书1卷,对背疽的病因、主证和兼证的鉴别、诊治及多种经验药方、禁忌等均有阐述。指出发疽有内外之别:外发者虽肿大热痛,但易治;内发者因脏腑溃烂,则较难治。所载方剂如五香连翘汤、内补十宣散、加减八味丸、立效散等仍为临床所用。

陈自明首编以外科命名的专著《外科精要》(公元1263年),全书3卷。重点论述了痈疽发背的诊断、鉴别及灸法、用药等,认为外科用药应根据经络虚实,因证施治,不拘泥于热毒内攻而专用寒凉克伐之剂,提出七情所郁、服食丹石、房劳伤肾病机论点,重视整体和内外结合治疗,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外科专著。

元代(公元1279~1368年)的外科著作,有朱震亨的《外科精要发挥》、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和杨清叟的《仙传外科集验方》等。其中,以《外科精义》为代表。此书成书于公元1335年,共2卷。其遵《内经》外科疮疽病因说,重视整体观念,辨证简明扼要,诊断强调四诊合参,留意其外观形色与脉候虚实,详析疾病阴阳、虚实、脏腑、气血、上下之属,明辨证之善恶、轻重、深浅,治疗主张以证遣方,内外兼治,内治开创内消、托里法,外治则有砭镰、针烙、灸疗、追蚀诸法,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并重视外科护理。一些诊断方面的经验仍有实用价值,如辨疮疽虚实,“肿起坚硬脓稠者,……实也;肿下软漫脓稀者,……虚也。”辨深浅,“高而软者,发于血脉;肿下而坚者,发于筋骨;肉皮色不相辨者,发于骨髓。”“以手按摇,疮肿根牢而大者,深也;根小而浮者,浅也。”“疮疽肿大,按之乃痛者,脓深也;小按之便痛者,脓浅也;按之不甚痛者,未成脓也。”另外,成书于公元1337年的《世医得效方》是一本创伤外科专著,记述了骨折、脱臼、筋伤、战伤等治疗方法,对伤科的发展有很大贡献。该书对麻醉药的组成、适应证和剂量均有具体的说明,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全身麻醉文献,比日本的华同青州在1805年用蔓陀罗汁麻醉要早450年。四、成熟

中医外科到明代(公元1368~1644年)、清代(鸦片战争前,公元1644~1840年)时已较为成熟,出现了大量的外科名医、系统专著,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中医外科学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外科发展的全盛时期。薛己(约公元1486~1558年),号立斋,世医出身。其承继医业,钻研医术,闻名于当时,先后任御医及太医院使,通内、外、妇、儿、眼、齿、本草等科,尤精于疡科,著有《外科发挥》《疠疡机要》和《外科枢要》。其中,《外科发挥》(公元1528年)8卷,主要论述了作者治疗肿疡、溃疡、发背、脑疽、时毒、肺痈、肺痿、肠痈、瘰疬等31类外科疾患的验案。其论病简明扼要,强调辨证施治,所载方药有内服之汤、丸、散、丹,亦有外治之膏、饼、箍药等剂型,并载灸法、针法等,适宜临床参考。《疠疡机要》(公元1529年)3卷,是中医学第一部关于麻风病的专著。全书遵《内经》之旨,详论疠疡病候,条目清晰,治案颇多,治法全面,内外并用,所载方药如大风子膏备受后世推崇。《外科枢要》(公元1571年)4卷,先有疮疡诊断大意,论疡科26脉主病及疮疡预后善恶,次而总述疮疡之因,再详论脑疽、耳疮、瘰疬、时毒诊、痄腮、发背、乳痈、瘤赘、疣子等疮疡痈瘤之证,所论条理分明,辨证精详,方药合宜,所附治验,温清消补诸法皆用,尤以补益为多。

汪机(公元1463~1539年)著述颇丰,对内、外、针灸、痘疹等方面均有一定见解。所著《外科理例》(公元1531年)7卷,补遗1卷。全书详述痈疽疮疡等外科疾病,认为理论上需辨明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病理及治疗原则,才能以前人的经验为例,灵活运用。主张外病内治,切戒滥用刀针,具体治疗中强调调理元气之先,不轻用寒凉攻利之剂,并尽量以消散为常法,不使化脓穿溃,提出托里、疏通、和营卫三大法则,其立法用药,随证变通,不拘成方。

成书于1569年的《疮疡经验全书》,又名《窦氏外科全书》,旧题宋·窦汉卿所撰,实为窦梦麟补辑明代以前诸书而成。全书13卷(现仅有6卷本)。书中内容庞杂,不限于外科疮疡,如五官科、皮肤性病科、小儿科、诊断学及解剖学等多有论述,多系全部或部分辑录他书,又未标明出处,故仅作为临床参考。

王肯堂(公元1549~1613年)重视并擅长外科,认为“疾病于人,唯疮疡最惨”。其广搜博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经11年编成《证治准绳》44卷,分杂病、类方、伤寒、外、儿、妇等六科。其中《疡医证治准绳》辑自《内经》《金匮要略》《刘涓子鬼遗方》至《外科精义》《医垒元戎》等近20种医籍,博采陈无择、李杲、张元素、刘河间、薛立斋、刘宗厚等10多位著名医家之医论,加上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理论建树,可谓集外科之大成。书中所载方治,大多切合临床实用。所辑成方达1170余首,如外科习用的名方荆防败毒散、仙方活命饮、神功散等,均载于本书。对于损伤以及肿瘤的分类描写较详,并采用了缝合口唇、气管等手术。

申斗垣于公元1604年所撰的《外科启玄》,广辑前贤精华,博采民间奇方异论,参以作者临床经验,对于痈疽、疔疮、瘰疬等外科疾病的病因证治记载较详。强调“营气不从,逆于肉理”而生痈疡的病理,主张治外必本诸内,提出外科施治的基本大法在于先定标本,而后分标本施治,内托以调和营气为治本,次去其兼见之证为治标,具体施治强调因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外治上主张疮疡脓成不宜开迟、死肉当去等。

由于学术空气的活跃,不同的观点开始酝酿和形成。如以陈实功为代表的“正宗派”注重全面掌握传统外科理论和技能,临证每以脏腑经络为辨证纲领,治疗内外并重,内治长于消托补,外治讲究刀针手法。陈实功(公元1555~1636年),字毓仁,又字若虚,江苏南通人。年轻时开始学外科,行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于1617年撰成《外科正宗》一书,首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次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疔疮、痔疮、杨梅疮等常见外科病证120余种,每病先明病因、病理,次论诊断要点,再次详其治法并出示验案,后载其所用方药,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其中,论病机,遵陈无择“三因说”,强调“外之证,必根于内”;论治疗,强调“痈疽虽属外科,用药即同内伤”,重视保护脾胃,认为脾胃对“外科尤为紧要”,反对无原则的使用寒凉,攻伐胃气,并力辟当时“只重内治,轻视外治”的倾向,载有“截肢”、“除死骨”、“切开引流”、“手术复位”等多种外科手术和外用药物治疗方法。其论治偏温补而忽视内消,有一定局限性。全书内容丰富,论述简明,层次清楚,具有医理明、论证详、治则明、选方当、附图精、验案良、歌诀简等特点,反映了明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成为后世研习中医外科理论和从事中医外科临床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誉为中医外科“正宗派”的开山。

其后,陈文治于公元1628年刊行的《疡科选粹》8卷,辑录各家学说并参以己见,论述了发背、疮疡、肿疡、溃疡、疔疮等外科病证的辨证治疗,主张疡科治疗,虽然要辨别虚实,但始终以调理脾胃为大法,持论、立法、选方切于实用。陈司成于公元1632年撰成的《霉疮秘录》是我国第一部梅毒学专著,指出此病由性交传染,且会遗传。书中采用砒石、轻粉、雄黄、朱砂等药物制成丸剂或丹药内服,是世界上使用砷剂治疗梅毒最早的记载。成书于明代(撰年不详)的《外科百效全书》(旧题龚居中原编),据传出自民间医张某之手的《外科十三方》,明末清初傅山所著的《青囊秘诀》等,均有一定的特色。

自陈实功创中医外科“正宗派”之后,其学术影响深远,且有后学推崇、继承和发挥。如清顺治、康熙时的御医祁坤,便是重要的人物。所编著的《外科大成》即是继承“正宗派”的重要著作。该书全面论述了痈疽等外科疾患的病因、病机、辨证、治法以及方药,内治与外治并举,理论与经验辉映。其辨名从博,虽小疵悉备无遗,重视脉诊,以三因概病源,列阴阳善恶、生死逆顺以判吉凶,肿疡、溃疡之辨治详尽,内外诸方俱备,内治重在消与托,外治方法丰富,有针、烙、砭、灸、烘、拔、蒸等,所选方药强调临床疗效,药简方约,其中不乏不传秘方。正所谓“疮疡之微者无不载,方法之善者无不备,集曰《大成》,洵可谓集外科大成也。”后其子昭远承继父业,康熙、雍正时任太医院判官;其孙祁宏源亦太医院人员,于公元1739年编成的《外科心法要诀》,即在《外科大成》基础上整理而成,并收入国家组织编纂、吴谦主持的《医宗金鉴》。

成书于公元1694年的《洞天奥旨》,又名《外科秘录》,托名岐伯天师所传,系陈士铎所著。该书16卷,集前贤名论、家传刀针良法及作者临床经验于一帙,所论多具创见,辨证清晰,论治详尽,切合实用。论疮疡重视明标本、脏腑、经络;析疮疡火毒主张分阴阳,特别要明阳火阴毒;提出从疮疡形、色、痛、痒、脓血及全身症状辨其阴阳虚实、吉凶顺逆;创制新方,用药颇有独到之处。

自陈实功创立中医外科“正宗派”之后,全面、详尽的“正宗派”基本上占据了中医外科学术的主导地位。但也有一些医家另辟蹊径,大胆创新,提出不同的学术观点。如以王维德为代表的“全生派”继承与发展明代张景岳《外科钤》外证阴阳辨证,受汪机《外科理例》之影响,治疗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反对滥用刀针,而以温通法为主要大法。王维德(公元1669~1749年),字洪绪,江苏吴县人,祖辈世业外科。《外科证治全生集》(公元1740年)是他家业医外科的经验总结。该书论述痈疽的诊治经验丰富,主张要善辨证之阴阳虚实,强调辨证论治,一反过去有些医书所述的那种只注重根据疮肿所生部位去诊治或只是简单地循经投药的说法,而重视全身症状在鉴别诊断上的意义。其言:“凭经治症,天下皆然,分别阴阳,唯余一家。”其阴阳之分,又重在望诊。凡患处红肿疼痛为阳为痈,其毒浅,多为火毒之滞;凡患处色白(皮色不变)根盘平塌为阴疽,其毒深,多为寒痰之凝,阴毒深伏。治疗上,反对滥用刀针手术及追蚀药,他认为唯疔可刺,此外一概不轻用刀针,“殊不知毒在皮里膜外,或应开刀,尚忌深过三分,恐伤内膜。若深入寸许,伤透内腑,病人何能堪此极刑?七恶之现顷刻矣。世之宗其法治,尽属剑徒。”除外治外,王氏重视内治,强调“以消为贵,以托为畏”,认为痈与疽病因有别,治法当异,即痈宜清火败毒、消肿止痛,非溃者不可用托毒之法;而治疽宜开腠理、散寒凝,溃者当托补排脓、兼通腠理。所创制的阳和汤、阳和丸、犀黄丸及外敷之阳和解凝膏等,至今仍为有价值的方剂。此书刊刻问世后,历经200余年,流传甚广,对中医外科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后,私淑王氏而著书立说者,不乏其人,如许克昌、毕法与邹五峰等。

公元1760年,世医出身而以疡科著称的顾世澄汇集前代有关治方,并录其先祖宁华、父青岩家藏秘方,辑成《疡医大全》40卷。全书分部论证,论证广泛,论理有源,对外科诸疮辨证详尽,论治得法,用方有验,内治外治紧密结合。除灸、烙、刺、割、熨、洗、内服等法外,还配合手术疗法,且书中有图有文,可按图施治,深受后世赞誉,被视为疡证全书。

萧晓亭于公元1796年撰成的《疯门全书》1卷,遵循经旨,广辑各论,参以己见,所载麻风36种理法方药详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清代温病学四大家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和王孟英等创立和完善的温病学派,曾给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温病学说对中医外科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与渗透,为中医外科的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拓开了新的境地。由高秉钧所创立的中医外科“心得派”即是典型例子。“心得派”吸取了清代温病学派的学说内容,强调温病与外疡在病因病机、治法上的一致性。高秉钧(生卒年不详),字锦庭,江苏无锡人,擅长内、外科。于公元1805年撰成的《疡科心得集》,成为“心得派”的开山之作。该书秉承《内经》之旨,阐发医家汪机“外科必本于内”之意,申明外疡实从内出,外疡与内证异流而同源,主张外病内治,列举诸种内治原则,切中世俗忽视整体观念、只知以外治外的时弊。具体根据疮疡的发病特点,以为发病部位与发病原因攸关,从而确立“审部求因”之诊治规律,将温病学说融会于治疡之中,即:疡科之证,在上部者,属风温风热,用牛蒡解肌汤以辛凉轻散;在下部者,属湿火湿热,用草薢化毒汤以清化湿热;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用升阳散火汤、柴胡清肝汤以解郁清肝。并提出毒气内陷是疮疡的严重变证,将之分为“火陷、干陷、虚陷”的“三陷变局”。由于此书记述了作者治疗外科病的大量临床经验心得,学术上不乏真知灼见,实践上切合临床实用,故被后世誉为中医外科“心得派”。较高氏之学而更进一步的,可推镇江大港的沙石安;晚清医家余听鸿的《外证医案汇编》亦可说承“心得派”之学而有所发挥。

时世瑞于公元1831年所撰的《疡科捷径》3卷,集前人外科之作,“选集诸篇,撮取要领”,汇之成书,以作为学习疡科之“捷径”,此书条理清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更编以歌诀,易学易记,故多被后世作为习医之普及读物。

许克昌、毕法同辑的《外科证治全书》(公元1831年)以王维德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本,强调望诊和阴阳辨证。关于阴疽的治疗,虽本于王氏的温通腠理法,但用方不拘于阳和汤,而是随证施治。不选升降丹药之方,认为“世人以升降药为外科拔脓之要药,殊不知升降药及盐、矾、砂、汞火力煅炼而成,药之霸道者也。去瘀生新,或有赖焉;若证患日久,气血本已虚亏,岂可任用霸剂。”书中附有《外科证治全生集》的医案,可见其学术之所踵。

邹五峰的《外科真诠》(公元1838年)亦重外科之阴阳辨证。他辨阴阳,不仅有纯阴纯阳之分,更有半阴半阳之分。认为半阴半阳证表现为坚硬微痛,皮色淡红;治法以和营解毒为主,内服加减活命饮,外敷乌龙膏,溃后仍宜托里。诊断上不像王维德那样偏于望色,而略于诊脉,主张久病仍当以脉定虚实,而经络、切脉、症状辨证均很重要。也不一概禁用刀针,而关键在于辨别有脓无脓,根据部位浅深正确用刀。书中载有多种外科怪病。

沙石安(公元1820~1887年)世操医业,以外科名世,时称“大港沙派”,著有《疡科补苴》一书,对中医外科“心得派”多有发挥。他强调温病与外疡在发病上的一致性,其言“热蕴六经为温病,毒聚一处为外疡。”认为痈疽不分阴阳,皆属热毒。疽属阴证,只不过是因为“疽从阴中发出,气化最缓,皮色不变,非寒也”,实乃“毒火陷阴”之故。对疮疡初起,反对温散温托,主张辛凉宣解。以为那些服以阳和汤之类而愈者,实际上不是骨疽或肉疽,乃是寒胜的痛痹或湿胜的着痹。强调治疡证以顾阴为主。全书体现了“能治温病,即能治外疡”的基本思想。五、停滞期

近百年来(公元1840~1949年),尤其是从辛亥革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中医学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医外科学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这个时期的《理瀹骈文》(公元1870年,吴尚先撰)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贡献稍大。这是一部以膏药为主的外治法专书,书中提供的一些外治膏药方对于中医外科临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他如张贞庵所著的《外科医镜》(公元1883年),马培之所纂的《外科传薪集》(公元1892年),张山雷所撰的《疡科纲要》(公元1927年)等,临床上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或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曾经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六、复兴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积极开展中医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使中医外科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954年首先在北京成立中医研究院,各省市也先后成立中医药研究所,建立了不少中医医院,1956年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学院,著名的中医外科专家到中医学院任教,对历代外科医家的学术经验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教授,这样,一支从事中医外科专业的队伍迅速成长壮大。1960年中医研究院编著《中医外科学简编》,1960年、1964年上海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外科学讲义》,1980年广州中医学院主编《外科学》(中医专业用),1986年和1996年分别由顾伯华、陆德铭主编的《中医外科学》作为全国中医学院外科教学的统一教材,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中医外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常见外科疾病的辨证论治的内、外治法,为培养中医外科专业的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编著和重印了大量的中医外科学专著,不断交流全国各地中医外科学的学术经验与成就,使中医外科学的理论和经验得到较大的普及与提高。在外科疾病的诊疗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临床治疗对象远远超出了传统中医外科的一般疮疡、痔瘘、皮肤病等范围。中医外科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创立了新的独特的临床治疗体系。1954年,自河北省沧州专区人民医院首先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显著效果以来,以中医为主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全国已取得显著成绩,临床治愈与显著好转率有报道达70%~80%,使大多数坏死期病人避免了截肢手术,截肢率下降。1958年以来,运用中医治疗西医外科急腹症已总结出比较完整有效的治疗规律,据统计,在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医院中,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率达80%左右,有效率在90%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约70%左右适合非手术疗法,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穿孔缝合术;急性肠梗阻约60%~ 70%可用非手术疗法治愈;肝、胆管结石的排石率可达60%以上。治疗肛门直肠疾病,继承和发扬了中医枯痔疗法、挂线疗法,总结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烧伤的工作进展较快,在防治烧伤休克的实践中,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内服外治,以控制渗出,改善气血灌流,保护内脏功能,增强机体的调节适应能力等,在防治烧伤休克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中医外科治法方面,开展了“消、托、补”之法和“祛腐生肌”等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的探讨,对“以消为贵”尤其重视,这对加深理论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等起了一定作用。对外科名方和针灸疗法在外科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丰富了中医外科治疗经验。针刺疗法对疮疡病的疗效及其抗炎作用已被重视;某些清热解毒方剂和药物被证实具有抗菌消炎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和预防手术后感染均有显著效果;某些活血化瘀方剂和药物,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软化结缔组织增生,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炎性肿块消散,以及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等,故对周围血管疾病、炎性肿块、外伤瘀血肿痛等疾病,均有满意的治疗效果。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外科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很重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强调内治法与外治法及其它治法相结合。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继续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开拓,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中医外科的理论和治疗经验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不断向着未知领域开发,中医外科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医外科学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并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二章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和分类释义

中医外科历来强调对病的认识,从对商周陶文、甲骨文考据研究中,我们看到源自上古就有了文字可稽的外科病名记载,如疾自(鼻)、疾足、……疥、疕等,此后随着历代对外科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病名逐渐增多。从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到第一部现存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外科病名已有数十种;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载外科病名已达360多种。但几千年来,由于民族各异,地区不同,方言不一,师徒相传,历代医家对疾病认识的角度不一,所以同一疾病可有多种不同的命名,不同疾病也有因某些相似的临床表现而被历代医家取为同一病名者。这些情况,造成了中医外科病名的繁多和不统一,给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带来不便。探讨外科疾病的命名规律,正确分类外科疾病,规范和统一病名,准确解释其本质意义,是发展中医外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中医外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现将中医外科疾病命名法归纳如下论述。第一节 疾病命名

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按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以及疾病的特性、范围大小、传染性等来命名。

以部位命名者,如发于两颈的颈痈,发于两腮的痄腮,生于两颧的颧疔,生于肛旁的肛痈,发于背部的背疽,发于腋窝的腋疽,生于脐部的脐痈,以及乳部的乳痈、乳疬、乳癖、乳痨、浮漏、乳衄、乳岩等。

以穴位命名者,如人中穴的人中疔,太阳穴的太阳疔,委中穴的委中毒,环跳穴的环跳疽,百会穴的百会疽,三里穴的三里发等。

以脏腑命名者,如肺痈、大肠痈、小肠痈、肝痈等。

以病因命名者,如破伤而致的破伤风,冻伤而致的冻疮,蛇咬而致的毒蛇咬伤等。

以症状命名者,如状如菜花样的肾岩翻花,肛门中突出的内痔,两颈状如串珠的瘰疬等。

以形态命名者,如小儿头部生疮,未破如蛐蟮拱头的蟮拱头,既破似蝼蛄穿穴的蝼蛄疖;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的岩;指头肿如蛇头的蛇头疔;掌中生疮隆起如盘中托珠的托盘疔;以红丝蔓延为主症的红丝疔;膝粗肿、胫细弱如鹤腿的鹤膝流痰等。

以颜色命名者,如赤如丹涂脂染的丹毒。

以疾病特性命名者,如疔疮烂溃如腐,日日大片卸脱,出秽浊脓水的烂疔(卸肉疔、脱靴疔);毒随血行,随行随注,多起脓肿的流注;毒流关节,色白而肿,脓出稀冷,腐如败絮的流痰等。

以范围大小命名者,如小者如树之栉的曰疖,大如水流壅塞的曰痈,甚者漫无边际的谓之发。

其他如以具传染性而名的大头瘟、时毒,以牛、马、猪、羊疫毒相染而名的疫疔;以病势危急如走马而名的走马牙疳等。第二节 分类释义

外科疾病的分类,最早见于《灵枢·痈疽》篇。以壅为痈,以阻为疽,痈疽总是气血稽留、营卫不通之病,统言一切外科疾病。近人张山雷以为痈疽是外疡笼统之名字。《灵枢》又以大而浅者为痈,深而恶者为疽,合脏腑而分论之。后人又以疮疡统论一切外科病,且以病变所处的皮肉、经脉、筋骨、脏腑、部位、穴位来分别各种疾病,并根据疮疡发病过程中各个阶段临床表现的不同,将未溃者统称为肿疡,已溃者统称为溃疡。这样的分类虽较前进了一步,但并不实用,直至隋《诸病源候论》出现以疾病的病因、病理、性质归类的方法,才使疾病的分类渐趋准确,使外科病分类的总概念逐步完善。一、总纲类

疡 有时也称作外疡,传统认为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周礼》有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分,统属疡医所司。故古代称外科为疡科,称外科医生为疡医,许多外科专著也均冠以疡字,如《疡医大全》《疡科心得集》《疡科纲要》等,“疡”字遂成了外科的同义词。

疮疡 是一切体表外科疾病的总称。申斗垣在《外科启玄·明疮疡标本论》中对“疮疡”作了较好的释义:“夫疮疡者,乃疮之总名也。疮者,伤也;肌肉腐坏痛痒,苦楚伤烂而成,故名曰疮也。疮之一字,所包者广矣。虽有痈、疽、疔、疖、瘰疬、疥、癣、疳、毒、痘、疹等分,其名亦止大概而言也。”目前“疮疡”一词只狭义地指外科中的一切感染性疾病。

肿疡 《外科发挥·肿疡》对肿疡注释:“肿疡,谓疮疡未出脓者。”就是说一切体表外科疾病中尚未溃破的肿块叫做肿疡。

溃疡 《外科发挥·溃疡》说:“溃疡,谓疮疡已出脓者。”《证治准绳·疡医·溃疡》说溃疡乃“痈疽已破脓出者是也”,就是说一切体表外科疾病中溃破的疮面叫做溃疡。二、疮疡病类

狭义的疮疡即外科中的一切感染性疾病,各论疮疡病类所归述者,皆此类也。

疖 是生于皮肤浅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为外科中的轻浅小恙。外见色红、灼热、疼痛,大小在3cm以内,突起根浅,肿势限局,易脓、易溃、易敛。《备急千金要方·痈疽第二》:“凡肿,根广一寸以下者名疖。”《外科理例·疮名有三曰疖曰痈曰疽十九》论曰:“疖者,初生突起,浮赤无根脚,肿见于皮肤,止阔一二寸,有少疼痛,数日后微软,薄皮剥起,始出青水,后自破脓出。”

疖又分有头疖、无头疖。有头疖初起顶有白色脓头,熟则自溃而泄脓;无头疖初起无头,二三日脓熟,虽软而不溃破。有头疖妄行挤压可变为疔,或并发他病。

疔 古亦称丁,是发于颜面手足等部位,病势急骤、凶险,易于迅速漫散,可造成损筋坏骨,甚则引起走黄危险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疔的种类很多,《治疔大全》有七十二疔之说。近年来,多主张按疔的发病部位及性质分为颜面部疔疮、手足部疔疮、红丝疔、疫疔、烂疔五大类。疔又各以其所在的部位不同而有许多命名,如发于面部的有印堂疔、眉棱疔、鼻疔、颧疔、太阳疔、人中疔、口角疔、承浆疔等,发于手部的有蛇头疔、蛇眼疔、蛀节疔、手丫疔、虎口疔、托盘疔等。

红丝疔以其形状而名,疫疔、烂疔则以其性质而言。烂疔又因其多迅速大片坏死、腐烂、卸脱,故也有从形状将其命名为脱靴疔、卸肉疔。《素问·生气通天论》“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之丁字,即今疔的古字,但《内经》则是泛指一切较大而发病急骤的体表疮疡。《中藏经》始列出五疔,曰:“五疔之候,最为巨疾。”《千金要方》说:“丁肿初发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初步把疔的疮形虽小,但根深如钉丁,危险性大的特点进行了描述。

疫疔 以其初起形如蚊迹蚤斑,迅速扩展,症势凶险,因名曰疔。又以感受疫死牛、马、猪、羊之毒,互相传染而来,其势暴急,故名疫疔,以示与一般疔疮不同。本病初起形如蚊迹蚤斑,多痒少痛,隔二天,疮形呈凹陷中黑,形如牛痘,周围见灰绿色脓水,肿势散漫绵软无根,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畜牧业或皮毛制革工人。

我国明代李梴在公元1575年所著的《医学入门·疔疮论治篇》中就写道:“因感死畜、蛇、虫毒气而发者。”至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疡医·疔疮》时则更清楚地说道:“若因剥割疫死牛、马、猪、羊,瞀闷身冷,遍体俱有紫泡,此疔毒也。”并有详细治法。疫疔,古称鱼脐疔。《诸病源候论·鱼脐疔疮候》说:“此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浮浆起,狭长似鱼脐,故谓之鱼脐疔疮。”《疡医大全·疔疮门主论》对鱼脐疔的症状和好发部位有一个简要的描述:“鱼脐疔如鱼之肚脐,多生胳膊肚,小腿肚上。”

烂疔 以其发病之后,最易腐烂而名。又因其蔓延迅速,常见腐肉大块卸脱,又名卸肉疔。其生于小腿者,或可见腐肉落如脱靴,亦名脱靴疔。烂疔来势多凶险,常可危及生命,故与一般疔疮别立而论。《备急千金要方·疔肿门》曰:“烂疔其状色稍黑,有白斑,疮中溃,溃有脓水流出,疮形大小如匙面。”指出了烂疔溃后,腐脱、疮面深凹的特征。本病多为农民和战士感染泥土中的毒邪而起,好发于小腿、足背的皮肉,而臂臑、手背等处间或有之。

痈 分内痈、外痈两大类。生于脏腑间的脓肿谓之内痈,如肺痈、肠痈、肝痈等;生于体表的,外见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皮色不变),大约6~9cm左右者,谓之外痈。痈又因其部位、形状而命名,如颈痈、黄瓜痈、腋痈、腹皮痈、肛痈等。《外科正宗·痈疽原委论·第一》说:“痈者,壅也,为阳,属六腑,毒腾于外,其发暴,而所患浮浅,……故易肿、易脓、易腐、易敛,诚为不伤筋骨而易治之症也。”简要地论述了外痈的性质、发病过程和预后。

有头疽 有头疽初起即有粟米状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周围及深部扩散;溃破之后形如蜂窝,范围较痈为大,常超出9~12em以上,甚至有盈尺、覆盘者,统谓之有头疽,欲称疽毒。又以其部位而各名,如生背部的称发背疽,生于项部的称脑疽、对口疽、落头疽,生于头顶部的称百会疽,生于足心涌泉穴的称涌泉疽等。《外科理例·疮名有三曰疖曰痈曰疽十九》曰:“疽者,初起白粒如粟米,便觉痒痛,……此疽始发之兆,……微赤肿痛,三四日后,根脚赤晕展开,浑身壮热微渴,疮上亦热,……五七日疮头无数如蜂房,脓不肯出。……又有初生白粒,误触后,便觉情志不畅,背重如石,身体烦疼,胸膈痞闷,怕闻食气,此谓外如麻,里如瓜,疽毒深恶,内连府藏,疽顶白粒如椒者数十,间有大如莲子蜂房者,指捺有脓不流,时有清水,微肿不突,根脚红晕,渐渐展开,或痒痛,或不痛,疽不甚热,疮反陷下,如领之皮,渐变黑色,恍忽沉重,脉若虚弱。”描述了有头疽的发病过程和疽毒内陷的临床表现。

发 痈之大者谓之发。发之起,在皮肉腠理的疏松部位,突然红肿,迅速蔓延成片,红肿以中心最为明显,四周渐淡,边缘不清,3~5日皮肤便见湿烂,旋而腐溃色黑,或中软而不溃,伴见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于乳者,名曰乳发;发于小腿者,名曰腓腨发;发于足背者,名曰足发背;发于手背者,名曰手发背;发于三里穴者,名曰三里发。

初起见粟米状脓头的疖和有头疽,处理不当或治疗失时,常可并发发病。这是发病中最多见者,所以古代外科专著中常以疽发并称。《外科精义·论五发疽》中所说的“夫五发者,谓痈疽生于脑、背、眉、髯、鬓是也”,便是有头疽并发的发病。《外科理例·发背治之难易上》又说:“疽发背上,以两手上搭着者,谓之左右搭,头多如蜂窠者,易治;以两手下搭着者,谓之腰疽,亦易治;以两手上下俱搭不着者,谓之发背,此证最重。”外科文献中,常见以疽发命名者,疽、发既可同发,固将同治,而疽、发必定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自当明辨。

无头疽 是发生于骨骼及关节的化脓性疾患。因其病变部位深在,患部漫肿皮色不变,疼痛彻骨,难消、难溃、难敛,溃后多损伤筋骨,故曰疽。又以其初起无头,故曰无头疽。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无头疽这个病名,仅以疽与痈对论。如《灵枢·痈疽》篇云:“何谓疽?……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当其痈下,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历代名家皆承此立论,迨至《外科证治全生集》始有分立阴证的新说。其阴疽论名云:“阴毒之证,皆皮色不异,然有肿有不肿者,有痛与不痛者,有坚硬难移,有柔软如绵,不可不为之辨。肿而不坚,痛而难忍者,流注也;肿而坚硬微痛者,贴骨、鹤膝、横痃、骨槽等类也。”《灵枢》所论之疽,包括有头疽与无头疽。而王洪绪所说的阴疽范围更广且杂,除上述病证外还包括风湿病、乳癌、瘰疬、恶核、失荣、瘿瘤、石疽等多种性质的疾病。历代文献中杂入无头疽范围内的还有附骨疽、脱疽、乳疽等性质不同的外科疾病,使疽的概念模糊难清。为了澄清疽的概念,1964年的全国中医学院外科教材编写会议议定,将疽分为有头疽、无头疽两类,并明确规定无头疽包括附骨疽、环跳疽,而将其他性质各异的慢性外科疾病分门另立,沿用至今。

流注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某处生疔、疖、痈、疽,脓毒随血流行播散,至肌肉深部停住,而发生的转移性、多发性脓肿,谓之流注。流注的特点是初起漫肿微痛,结块不甚显著,皮色如常,发无定处,四方走窜,此愈彼起,状如水之流注。“流注”一词初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令流注。”王冰注曰:“水之象也。”是作流动不息而向下灌注讲。以后医家把具有水流灌注性质一类的疾病沿此名之为流注。如《外科大成·流注》说:“流注之症,俗称曰马。……骨交接处肿痛,曰接骨马。”《疮疡经验全书·血溃流注疽》说:“血溃流注疽,……只肿不红,内串经络之间,流注骨节之内,遍身痠疼,百节疼痛。”《外科证治全生集·流注治法》所云:“流注,色白肿痛者是也,毒发阴分,……其初起皮色不异,唯肿唯疼。”此等虽皆以流注命名,实质上均不属现今的流注范畴。《外科枢要·论流注》云:“流注,或因饮食劳倦,脾胃伤损;或因房劳阴虚,阳气凑袭;或因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或因腠理不密,外邪客之;或暴怒伤肝;或郁结伤脾;或湿痰流注;或跌扑血滞;或产后恶露,皆因气虚血注而凝也。或生于四肢关节,或生于胸腹腰臀,或结块,或漫肿,或作痛,皆由元气亏损所致也。”除流注关节外,准确地勾划了流注的临床表现,更叙述了暑湿流注、瘀血流注、余毒流注的病因病理。《疡科心得集·辨流注腿痈阴阳虚实异证同治论》中说:“夫流注腿痈证虽殊而治则一,要在辨其阴阳,明其虚实而已,若因于风寒客热或暑湿交蒸,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能越于皮毛,行于营卫之间,阻于肌肉之内,或发于周身数处,而为流注,……此属实邪阳证。……其色虽白,不可认作阴证、虚证。”明确了流注病变在肌肉,可以多发,为阳证实证,不可作阴证虚证看的观念。

丹毒 是皮肤突然变赤,如丹涂脂染的急性感染性疾病。《诸病源候论·丹候》说:“丹者,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有的可以结毒化脓,溃破后疮口不易愈合,而谓之丹毒。本病起病突然,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局部皮肤焮红胀痛,并迅速向周围蔓延,或间有大小不等的水疱。有时一面消退,一面发展,经治疗后一般在数日内可愈,但往往在劳累后,正气虚弱,或重复染毒时可以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发于头面部的丹毒称抱头火丹;发于腰胯部的丹毒称内发丹毒;发于下肢的丹毒称流火。

走黄 疔毒走散入血,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重危证候,叫做走黄。一般以颜面部疔疮合并走黄者最为多见。疔疮“走黄”始见于《疮疡经验全书·暑疔》:“疔疮初生时红软温和,忽然顶陷黑,谓之黄走。”黄即横也,散也。《外科正宗·疔疮论第十七》说:“凡见是疮,便加艾灸,殊不知头乃诸阳之首,亢阳热极所致,其形虽小,其恶甚大,再加艾灸,火益其势,逼毒内攻,反为倒陷走黄之症作矣。”又说:“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诚外科证中之速病也。走黄的主证《疡科心得集·疡证总论》所述最为撮要:“外证虽有一定之形,而毒气之流行亦无定位,故毒入于心则昏迷,入于肝则痉厥,入于脾则腹疼胀,入于肺则喘嗽,入于肾则目暗手足冷。”疔疮走黄实质上是一种全身性的化脓感染。

内陷 是体虚之人生疮疡,正虚邪实,正不胜邪,毒不外泄,反陷入里,直入营血,内传脏腑,而引起的全身性危重证候。临床上除将疔毒走散称为走黄外,其他疮疡引起的毒邪内传脏腑大多称为内陷。因以有头疽并发疽毒内陷者较为多见,故又有疽毒内陷之称。并因其发生在有头疽的各个阶段,又有火陷、干陷、虚陷之分。《疡科心得集·辨脑疽对口论》谓:“又有一种阴证,初起形色俱不正,寒热不加重,身虽发热,面色形寒,疡不高肿,根盘平塌,散漫不收,过候不透,脓稀不腐,正气内亏,不能使毒外泄,而显陷里之象,……其中犹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

瘰疬 因其结核累累状如串珠而得名,发生在颈侧、腋下、乳房、腹股沟等部位,病变表现为结成核状,病的性质是阴证,是与痨证有关的疾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所论瘰疬中,尚有风毒、热毒、气毒等,这类疾病多为急性阳证,与瘰疬性质迥异。

流痰 以病变好发于骨和关节间,溃而脓水稀薄、清冷或间夹败絮样物质,其状如痰而名。本病的特点是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脓出清稀,或夹有败絮样(干酪样)坏死,既溃不易愈合,因病在筋骨关节深处,故每多损伤筋骨,形成残疾。发于膝关节的流痰,名曰鹤膝流痰;发于髋关节的称附骨痰,俗称环跳流痰。本病在文献中大多都混杂在流注、阴疽、鹤膝风等疾病中论述。《疡科心得集》《医门补要》等书始专以痰立名,如肾俞虚痰、附骨痰、龟背痰、穿拐痰等。《疡科心得集·辨附骨疽附骨痰肾俞虚痰论》云:“附骨痰者,亦生于大腿之侧骨上,为纯阴无阳之证。……初起或三日一寒热,或五日一寒热,形容瘦损,腿足难以屈伸,有时疼痛,有时不痛,骨痠漫肿,朝轻暮重,久则渐渐微软,似乎有脓,及刺破后,脓水清稀,或有豆腐花块随之而出,肿仍不消,元气日衰,身体缩小,而显鸡胸鳖背之象,……渐成童痨而毙。……或腰间肾俞穴,肿硬色白,即名肾俞虚痰。二证溃脓后,皆不能收功。”准确地描述了流痰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豆腐花块(干酪样坏死),溃而难敛,并可形成畸形的特点,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