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佛教十三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2:23:39

点击下载

作者:赖永海,高永旺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维摩诘经——佛教十三经

维摩诘经——佛教十三经试读:

前言

”,简要介绍该经之版本源流、内容结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价值;二是在每一品目之前,都撰写了一个“题解”,对该品目之内容大要和主题思想进行简明扼要的提炼和揭示;三是对原文中出现的佛教术语、佛教人物等专名词以及难认难理解的字词出注,以辅助理解经文;四是采取义译与意译相结合的原则,对所选译的经文进行现代汉语的译述。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它对原典的阅读和义理的把握能有所助益。当然,这种做法按佛门的说法,多少带有“方便设施”的性质,但愿它能成为“渡海之舟筏”,而不至于沦为“忘月之手指”。赖永海庚寅年春于南京大学前言《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权威性经典,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被誉为“大乘佛教文献宝冠之珠”,在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自其问世以来,倾倒了无数高僧大德、名士清流。在印度佛教经典中,《维摩诘经》被广泛引用,其大乘教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传入中国后,立即受到中国僧俗各界的推崇、喜爱,对中国的佛教、哲学、文学、艺术等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维摩诘经》的书名与内容《维摩诘经》全称《维摩诘所说经》,亦名《维摩诘说不思议法门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佛说维摩诘经》、《说无垢称经》等。

本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名《维摩诘经》。维摩诘为梵语音译,意译为“净名”、“无垢称”,此指维摩诘“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遐布”,故《维摩诘经》又名《说无垢称经》、《无垢称经》。维摩诘是居住在毗耶离城的一位在家大菩萨,相传是金粟如来的化身,自东方妙喜国化生于此,以居士身份辅助佛陀摄化群生。《维摩诘经》描述了维摩诘为教化众生,方便示疾,从而说不可思议法、行不可思议教、令众生发不可思议心、成就众生不可思议解脱,其中所讲的内容微远幽深,穷理尽化,非小乘智力所测,非常人可思、可议,亦非世俗言语可以表述,故又名《不可思议解脱经》。维摩诘虽“深植善本”,“久于佛道”,“得无生忍,契入不二平等”,然为方便示教,饶益众生,广泛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以其实际行为展示了大乘菩萨不乐涅槃、不离世间的慈悲精神。《维摩诘经》是一部融摄空有,会通性相,贯通般若、瑜伽、涅槃、华严、法华等佛法诸门的大乘经典,思想内容极为丰富。最有特色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二法门“不二法门”是贯穿本经的理论核心,本经所宣讲的大乘佛教法门皆依不二法门而建立。所谓“不二”或“不二法”即真如实相,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因而,菩萨悟入此一实平等之理,即超越相对之差别,而入于绝对平等之境界,这就是入不二法门。因此,从宗教哲学的角度看,“不二法门”既是佛教的本体论,也是认识论、修行论和方法论。为了强调不二法门的重要性,《维摩诘经》特设一品以示彰显。实际上,《维摩诘经》对不二法门的理解与陈述散见于全经多处,特别是《见阿佛品》中维摩诘对实相、法身的表述则最集中体现了其对不二法门的理解。(2)净土思想《维摩诘经》的净土思想包括“器世间净土”与“唯心净土”两大类。《维摩诘经》凡有三会,分别说三种器世间净土,一是庵罗树园释迦牟尼佛神力所显现的释迦清净佛土,二是维摩诘居室中维摩诘所示现的香积净土,三是维摩诘以神力断取的妙喜世界。“唯心净土”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基本思想,也是《维摩诘经》最重要、最具特色的思想之一。《维摩诘经》以“心净则佛土净”为不思议解脱的张本,确立了心净则行净,行净则众生净,众生净则佛土净的逻辑思维进路,对中国传统佛教乃至现当代人间佛教的影响也最大。《维摩诘经》虽然演说种种不同的净土,但落实到宗教实践上,则都是济世教化的大乘菩萨行。(3)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

长期以来,人们强调佛教本质上是一种出世的宗教,是以超脱轮回、解脱成佛为目的;入世只是为达到出世解脱而实施的方便法门。《维摩诘经》认为,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在本质上是不二的,二者并非事物的一体两面,而是即体即用,体用一如,圆融无碍。无论提倡出世还是注重入世都是达到解脱的方便法门,它们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互为因果。因此,入世不只是达到出世的手段,入世本身也是目的。本经的入世精神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心即出家;二是一切即道场,菩萨所行处,无非道场;三是非道即佛道,“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四是一切烦恼皆是佛种。维摩诘本身就是一个为化度众生而深入世间的大悲菩萨,以其实际行为展示了大乘菩萨不乐涅槃、不离世间的慈悲精神。这种既出世又入世的菩萨精神,对整个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二《维摩诘经》的译本、译者与注疏

作为一部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维摩诘经》在中国佛教史上一直备受关注,自严佛调首译之后,又被多次重译。至于注释疏证,更是代不绝人。下面对《维摩诘经》的译本、作者及历代注疏作一简要介绍。(一)译本

据有关资料记载,自汉以来,凡有七译,三存四阙。

1.东汉严佛调译,《古维摩诘经》二卷,今佚。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严佛调在洛阳译出。

2.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或三卷,今存。公元223年至建兴年间,于武昌译出。

3.西晋竺叔兰译,《异维摩诘经》三卷,今佚。此经译出时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晋惠帝元康元年,即公元291年;一是元康六年,即公元296年。

4.西晋竺法护译,《维摩诘所说法门经》二卷或一卷,今佚。西晋惠帝太安二年(303)于长安译出。

5.东晋抵多蜜译,《维摩诘经》四卷,今佚。抵多蜜为西域沙门,生卒不详,译时不详。

6.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今存。公元406年,于长安大兴善寺译出。

7.唐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今存。唐贞观年间(627—649),于长安大慈恩寺译出。一说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

现存的支谦、罗什、玄奘三种译本,各有特色。支谦本译出时间较早,文字最为简古质朴,带有明显的“格义”色彩,在罗什本译出之前影响颇大;罗什本文笔顺畅、流传最广,后人讲解注疏,多据罗什本;玄奘本则最为缜密、精确。当然,也可能是他们所据梵文本不同。据经文勘校与思想梳理,此三种译本之间在义理上并无轩轾,然尤以罗什本的创造性和体系性为最,因此,罗什本的盛行也不仅仅是文风的问题。以上三译,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二)译者

支谦,名越,字恭明,大月氏人,三国时期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其祖父于东汉灵帝时迁入,支谦一同前来。他自幼学习中外典籍,精通六种语言,曾受业于大乘学者支娄迦谶的弟子、同族学者支亮,精通大乘佛教理论,与支娄迦谶、支亮并称为“三支”。东汉末年,支谦避乱迁居东吴,吴主孙权拜其为博士,辅助太子孙亮。从吴黄武元年至建兴年中(222—253)三十年余间,支谦潜心从事佛典翻译事业,翻译出《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大量的佛教经典(有三十部、三十六部、四十九部、八十八部、一百二十九部等多种说法)。鸠摩罗什翻译《维摩诘经》时,曾参考引用支谦的译本。

鸠摩罗什(343—413),意译为“童寿”,原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新雅县之间),其祖上为婆罗门。罗什自幼聪敏,于七岁随他的母亲一同出家,游学天竺,遍访名师,博闻强记,辩才无碍,誉满五印。后来,龟兹王亲自来迎他回归故国,奉为国师。前秦苻坚闻其德,于建元十八年(382)遣将吕光率兵迎之。吕光于建元二十年(384)陷龟兹,遂迎罗什。然于途中闻苻坚被杀,遂割据凉州,自立为凉王。罗什于是随吕光至凉州。后来姚苌称帝长安,建立后秦,慕罗什高名,诚心邀请,而吕光父子忌妒他智谋过人,才华出众,不肯放他东行。罗什羁留凉州达十六、七年之久,无法弘传佛法。到了姚兴嗣位,于弘始三年(401)出兵西攻凉州,凉主吕隆兵败投降,罗什才被迎入关,东至长安,这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姚兴对罗什十分敬重,待以国师之礼。宗室显贵都信奉佛法,尽力维护,公卿以下莫不归心。罗什居于逍遥园,与僧肇、僧严等从事译经工作。姚兴使沙门八百余人前往受学,协助译经,自己也常亲临听讲,参与校译。罗什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或义净)之一,共译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一说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佛教经籍,他所译的主要是般若类经典及阐扬缘起性空思想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中观学派著作,第一次有系统地介绍了根据般若经类而成立的大乘性空缘起之学。在译经的文体上,他凭借扎实的中文基础,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使所译佛经内容卓拔、明白流畅、优雅可读,且对于后来的佛教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玄奘,唐代高僧,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人,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据说,玄奘的译本最忠实于原典,在《维摩诘经》中很少见到唯识宗语汇与理论痕迹。玄奘还有虔诚的维摩诘信仰,《续高僧传》说他:“年十一诵《维摩》、《法华》,东都恒度便预其次。自尔卓然梗正,不偶朋流。”

玄奘到了印度后,曾亲自礼拜维摩诘说法处。回到长安后,玄奘重新翻译了《维摩诘经》。玄奘翻译此经,贯彻了他一贯的翻译原则,寻求全本、忠于原典,立“五种不翻”:“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此无故,如阎净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一)《说无垢称经》在文句上不作任何删节,其语句、结构、风格非常接近梵文,较之前人更加完备。(三)注疏《维摩诘经》在印度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众多大乘经论对其大加称引,《大智度论》、《释摩诃衍论》、《入大乘论》、《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广释菩提心论》等印度佛教典籍中,常常见到《维摩诘经》的身影。许多著名高僧都对它作过注疏,玄奘西行就带回来约公元6世纪印度瑜伽行派著名论师护法和南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大论师清辨对《维摩诘经》的疏解。自《维摩诘经》在中土译出之后,许多颇具影响的高僧大德对其进行讲解和注疏,如罗什、僧肇、竺道生、(隋)慧远、吉藏、智、窥基等。《维摩诘经》的注疏,现存约三十余种,仅次于《金刚经》的注疏本,具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

1.《注维摩诘经》十卷,后秦僧肇、罗什、道生等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此书是我国最早注解《维摩诘经》的著作,又因其对经文逐句注解,详加阐释,发挥玄旨,因而流传极为广泛,影响极大。同时,又因该书汇集了僧肇、罗什、道生等高僧对《维摩诘经》的理解,所以也是后世学者研究他们思想的重要典籍。

2.《维摩义记》四卷,每卷分本末二卷,亦作八卷,隋慧远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此书判《维摩诘经》为菩萨藏顿教之法,极为推崇。该书对《维摩诘经》的每一部分经义,先论宗旨,予以科判,再随句注解,因此该书对义理、事解都阐释得非常详尽。天台僧人可透赞之为“关中(僧肇等)、嘉祥(吉藏)不得抗衡”之作。智注疏此经也多采用慧远的《维摩义记》。

3.《维摩经玄疏》六卷,天台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此书是智大师按天台宗“五重玄义”的释经定规来诠释《维摩诘经》之玄旨。本书与智大师的《维摩经文疏》为天台宗注解《维摩诘经》的代表性著作。

4.《维摩经略疏》十卷,天台智撰,湛然略,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维摩经略疏》是天台九祖湛然对智所撰《维摩经文疏》的整理删略而成。《维摩经文疏》为智应隋炀帝杨广之请所作,凡28卷,约36万余字,虽事理两圆,而不无繁广。湛然弊其文多,遂删略此书而成《维摩经略疏》。

5.《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十卷,宋代智圆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

6.《净名玄论》八卷,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

7.《维摩经义疏》六卷,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

8.《说无垢称经疏》六卷,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此书是窥基对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的注释,也是唯一一本对玄奘译本的注释本。该书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唯识学倾向,并对罗什译本提出诸多批判,但观点大多不成立。

此外,《维摩诘经》的注释本,还有以下几种:《净名经集解关中疏》二卷,道液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净名经关中释抄》二卷,道液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 《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又称《维摩罗诘经文疏》,智撰,收于《续藏经》第十八册。《维摩经疏记》三卷,天台亮润撰,收于《续藏经》第十八册。《维摩经略疏》五卷,吉藏撰,收于《续藏经》第十九册。《维摩经疏记钞》二卷,道暹撰,收于《续藏经》第十九册。《维摩经评注》十四卷,明代杨起元撰,收于《续藏经》第十九册。《维摩经无我疏》十二卷,明代天台传灯撰,收于《续藏经》第十九册。

历代佛学巨擘对《维摩诘经》的解读、研究、诠释与创发,由此而汇成一股波澜壮阔、历时久远的《维摩诘经》思想潮流,并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这种思潮,我们不妨称之为“维摩经学”。

三《维摩诘经》结构

现存《维摩诘经》的三个译本,均分为十四品,各品译名大同小异,依《大正藏》列三译品目如下:

从篇章结构说,本经可分为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三大部分。欧阳竟无对该经的科判如下:(选自《藏要》第二辑)

四《维摩诘经》的思想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维摩诘经》是一部对整个中国佛教,乃至中国文化影响极大的佛教经典,特别是对中国化色彩较浓的佛教宗派(如天台、禅宗)和中国文学的影响更是极为深刻。《维摩诘经》传入中国之初,就受到了中土人士的普遍喜爱与重视,立即对社会各界产生极大的影响。魏晋玄学的产生正是受到《维摩诘经》之类的般若学的影响。对文学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负才傲俗的谢灵运作《维摩诘十譬赞》,极为推崇该经;王维以“维”为名,以“摩诘”为字,其诗多有维摩之意境,有“名字本皆是,此心还不知”之句;李白的诗句“金粟如来是后身”,在历史上也颇负盛名;白居易、苏轼、王安石、袁宏道乃至龚自珍等历代无数文士皆有相关诗文传世。现代佛教学者和文学研究者已有多部关于《维摩诘经》文学方面的研究专著。

当然,中国佛教内部也极为重视该经。南北朝时期的般若学、涅槃学派、地论学派以及隋唐以后天台、三论、法相、华严诸宗都十分崇奉《维摩诘经》,各宗领袖都结合宗义,写下了不少有关《维摩诘经》的注疏。被尊为秦人“解空第一”的僧肇便是受其影响而出家的。据《高僧传》记载,僧肇少年家贫以佣书为业,遂得历观经籍,亦爱好老、庄,但认为《道德经》“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来看到旧译《维摩诘经》,披寻玩味,始知所归,因而出家。僧肇后从鸠摩罗什重译《维摩诘经》,阐发般若学之奥旨,作《般若无知论》,并著《注维摩诘经》十卷。僧肇的《注维摩诘经》是研究僧肇思想的重要资料。

被汤用彤先生誉为“齐隋之间,推为泰斗”的净影慧远非常推崇《维摩诘经》。公元577年,北周武帝攻灭北齐,旋即宣布废除齐地佛教,惟慧远抗声争辩,后潜居汲郡西山,研诵《法华》、《维摩》等经,以期佛法不废,可见《维摩诘经》在慧远心目中的地位。慧远著《维摩义记》四卷,发挥《维摩诘经》之奥旨,显示地论宗“阿赖耶真识说”之特色,该书字句精妙,文理清晰,思想深湛,堪称一部小型佛教百科全书,对华严宗影响极大。

天台宗是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宗派,也是最具创造性和思辨性的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理论核心即是一念心。所谓的“一念心”,即“一念无明法性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此心即法性;二是此心包含色、心二义,“具一切因缘所生法”;三是此心具无明与法性,无明与法性同体相即,故称“一念无明法性心”。无明与法性同体相即,便是天台有名的“性具善恶”说。天台宗的这种观点,直接来源于《维摩诘经》的“唯心净土”和“如来种”等思想。所以,天台宗人及后世学者常常将《维摩诘经》置于和《法华经》同等重要的地位。天台智曾为该经作了两本有名的注疏,《维摩经玄疏》六卷与《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维摩诘经》对该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中国佛教代表,禅宗与《维摩诘经》的关系尤为特殊《维摩诘经》的“文殊无言,净名杜口”是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经典依据,其“心净则佛土净”的唯心净土思想更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之源。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在《悟性论》中已经语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其“二入四行”中的“称法行”更是直接引自《维摩诘经》:“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佛祖历代通载》卷九)此处的“经”即指《维摩诘经》。禅宗二祖慧可发展了达摩的禅学思想,把“无所得”作为最高宗旨,消除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差别,“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观身与佛不差别”,把无明与智慧、烦恼与涅槃、众生与佛等量齐观,统一于本体论意义的“真如”、“实相”、“如来藏”,体现了《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一切皆如的大乘佛教思想。

四祖道信提出“佛即是心”,“是心是佛”,众生心本来是佛,“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诘经》云:豁然还得本心”(《楞伽师资记》卷一)。如果能做到坐禅观心,豁然还得本心,也就见性成佛了。除了静坐观心,道信也提倡:“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楞伽师资记》卷一)这就把动静结合起来,走向了“动静不二”,实际上还没有跳出《维摩诘经》的思想内容。

五祖弘忍继承达摩以来的禅法,提出“守心”的禅法,认为一切众生本具不生不灭的清净之心,通过“守心”达到觉悟解脱。此不生不灭之心,即:“《维摩经》云:‘无自性,无他性;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守持此恒常清净之心,自然证悟解脱。与他的老师一样,弘忍也不把修行仅仅局限于静坐,“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乃语默之恒一”。行、住、坐、卧皆是道场,身、口、意的活动都是佛事。弘忍强调动静不二、语默不二,可见他受《维摩诘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由上可知,历代禅宗祖师对《维摩诘经》尊崇程度以及《维摩诘经》对他们的影响。然而,在他们那里,《维摩诘经》尚未提高到最重要的地位。到了慧能,情况发生了重要转变,《维摩诘经》成了慧能最为尊奉的佛教经典。基于《维摩诘经》的思想要义,慧能形成了“即心即佛”的心性论、顿悟成佛的修行论和“不离世间觉”的出世即入世的思想和方法等等。慧能《坛经》中引用《维摩诘经》的名言有七处:其一,“佛法是不二之法”(《行由品》)。其二,“《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般若品》)其三,“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疑问品》)。其四,“《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其五,“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其六,“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其七,“无住为本”。(以上《定慧品》)这些内容基本涵盖了慧能佛学思想的全部要点,这不仅说明了慧能对《维摩诘经》推崇程度,同时也彰显了《维摩诘经》对六祖革命的重要性,从而使之成为“六祖革命”的经典依据,也因而奠定了其无可撼动的宗经地位。后期禅宗沿着《维摩诘经》与慧能的思想理路,很自然产生了“平常心是道”、“出世即入世”、“无证无修”等思想。《维摩诘经》积极提倡大乘佛教慈悲普度、济世利他的入世精神,从而确立了佛教深入世间的基本方向,对近现代人间佛教的蓬勃开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也因此成为人间佛教理论建构与实践导向的重要经典依据。例如,太虚大师从佛教经典中探寻人间佛教的理论根据,尤为重视《维摩诘经》,对创造净土尤为发挥,强调自力创造,发挥其入世精神,致力于现实世界的改造,并作《维摩诘经讲义》、《维摩诘经别记》等。印顺法师则认为:“大乘的入世精神,应如《维摩诘经》……那样,普入各阶层”(《佛在人间》)。圣严法师的“心灵环保”更是直接源自《维摩诘经》的“心净则佛土净”。以上种种,不仅充分说明了《维摩诘经》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同样也展示了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卷上佛国品第一

本品记述释迦牟尼佛在毗耶离城外的庵罗树园与众集会,长者子宝积说偈赞佛并请佛为与会大众“说诸菩萨净土之行”,以此揭开了本次法会之序幕。本品论述了佛土的清净与否,完全取决于菩萨心之净与不净,并把“心净则佛土净”与“成就众生”统一起来,指出“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阐扬了菩萨取净土的目的是为了饶益众生,成就众生,使众生“起菩萨根”,“入佛智慧”,这就是建立佛国净土的基本内涵和“心净则佛土净”的终极旨归。

如是我闻①:一时②,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③,与大比丘众④,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⑤,众所知识⑥,大智本行⑦,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⑧,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⑨,能使不绝;降伏魔怨⑩,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逾于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复余习;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

注释:

①如是我闻:佛经开卷语,表信顺,意为这是我亲自听佛说的。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如是,信顺辞。夫信则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传。”我,是阿难自称。此为方便义,别有究竟义说。

②一时:指佛陀说法之时,不确指具体时间,“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智认为此经属于方等时,为佛陀成道之后第十三年至第二十年之间所说。吉藏认为此经是佛成道之后第二十六年或第三十年所说。

③佛:指释迦牟尼佛。毗耶离:梵语音译,又作“毗舍离”、“吠舍厘”、“奢隶夜城”等,意译为“广严”,为古代印度大城,亦是释迦弘法的重镇之一。今称“毗萨尔”,位于恒河北岸,干达克河以东。庵罗树园:亦作“庵罗园”、“庵没罗林”、“庵婆梨园”、“庵婆罗园”等,为庵没罗女献给佛陀的园林,后为佛陀经常讲经说法的处所。庵没罗女为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之妃,生耆婆。

④比丘:梵语,指出家修行的成年男子,意含“乞士”、“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四义。在佛典翻译中,若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语汇,则一般都径取梵音。大比丘,一般指大阿罗汉,本品末则说:“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

⑤菩萨:梵语之简译,全译为“菩提萨埵”,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指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乘众。菩提,佛道名,为“觉”、“智”、“道”之义。萨埵,指“有情”、“众生”。

⑥知识:认识、熟知。“知识”原为朋友之异称,此处是众菩萨为广大众生所熟知。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大士处世,犹日月之经天;有目之士,谁不知识?”

⑦大智:广大之智慧,通达一切之事理,又称为“一切种智”、“佛智”。智有三种:“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指了知一切诸法空相的智慧,为声闻、缘觉所具有;“道种智”是指了知一切诸法种种差别假相的智慧,为菩萨所具有;“一切种智”是指能够了悟一切诸法空相与假相(自相)的智慧,为佛所具有。“大智”在这里是指“一切种智”,而不是“道种智”。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智,一切种智也。此智以六度六通众行为本。”慧远《维摩义记》卷一:“言大智者,是佛智也。佛慧深广,故名大智。”这种大智是由佛之威神教化建立,所以能够成就。本行:菩萨本来所修之行法,也是成就佛果的根本行法。慧远《维摩义记》卷一:“菩萨所修,能为佛因,故名本行。”菩萨以成就众生为最终目标,故以“六度”、“四摄”诸行为本。“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

⑧师子吼:“师子”即“狮子”。狮子为百兽之王,它的吼声能够摄伏、怖畏群兽。此喻诸菩萨演说佛法,能够灭除一切戏论,破除各种异见,摄伏种种异学。

⑨三宝:即佛、法、僧三宝。

⑩魔:梵语简译,全译为“魔罗”,意为“扰乱”、“障碍”、“破坏”、“能夺命”等,常常指代一切身心烦恼。一般说法有四种魔:烦恼魔、阴魔、死魔、天魔。

外道:指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或思想流派。佛陀在世时,据说有九十六种外道。

盖缠:即“五盖”和“十缠”的总称,泛指一切烦恼。盖,覆盖心性,使善法不生之义;“五盖”指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缠,为缠缚之义,指缠缚修善之心,使其不能出离生死苦海,证入涅槃解脱;“十缠”指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瞋忿、覆。

无碍解脱:远离一切烦恼惑障,达到对于一切诸法都通达无碍、自由自在的解脱境界。无碍,即无障碍、无所罣碍。

念定总持:念,指正念。定,为正定。总持,梵语音译为“陀罗尼”,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之义。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即“六波罗蜜多”,为六种从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的途径或方法。

方便力:方便之力用。“方便”指为度脱众生而运用种种善巧的方法和智慧,又称为“第七波罗蜜多”。

不起法忍:即“无生法忍”,与“菩提”同义,指了悟诸法不生不灭的智慧。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忍,即无生慧也,以能堪受实相,故以忍为名。得此忍,则无取无得,心相永灭,故曰:无所得,不起法忍也。”

转不退轮:转动永不退失的佛法之轮。“轮”即佛法之轮。

善解法相:通晓诸法种种差别相状、本质及相互关系。一切诸法就其本质说,都是无自性之空性;从现象上看,则表现为种种相状差别,各具其特殊性。

无所畏:即无所畏怖之意,根据境界差别而分为“佛无畏”和“菩萨无畏”,各有四种。佛四无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菩萨四无畏:总持无畏、决疑无畏、知根无畏、答报无畏。

须弥:梵语音译,即“须弥山”,又作“苏迷庐山”、“须弥庐山”等,意译为“妙高山”、“好高山”、“善高山”、“妙光山”等。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沿用。在佛教的世界观里,将其视为众山之王,高八万四千由旬,位于一小世界中央。

金刚:即金中最刚之义。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而不会被毁坏,故借以喻菩萨之深信坚固不可破坏。

缘起:梵语意译,亦称“缘生”,意谓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在普遍的因果联系之中,都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起。缘,指一切事物和现象所依赖的原因和条件。起,就是依条件而生起。

二边:指偏离中道而相互对立的两种极端或边际,由之而产生的见解,称为“边见”。例如,“生与死”、“短与长”、“有与无”等。

无有量,已过量:没有限量,已经超过了可测量的限度。量,衡量,测量,引申为可以被认知、可以被测度的一定限量,包括时间、空间等物质存在形式的量度,也常指心境的量度。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既得法身,入无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无量。六住已下,名有量也。”

心所行:即心行,就是指众生的心理活动。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六趣往来,心行美恶,悉知也。”

佛自在慧:佛无所不知的自在智慧。十力:指佛具有的十种智力。一、“知觉处非处智力”,即知道事物之理与非理的智力,“处”,指道理所在处;二、“知三世业报智力”,即知一切众生三世因果业报的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即知诸禅定、八解脱、三三昧等智力;四、“知众生上下根智力”,即知各类众生根机优劣的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即知各类众生种种知解的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即知众生种种界别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知一切众生善恶行为及其所趣向的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即以天眼彻知众生的生老病死及善恶业报的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即知众生宿命和如何证得无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即知永远断除烦恼业障,不再流转生死的智力。菩萨也具有“十力”:“深心力”、“增上深心力”、“方便力”、“智力”、“愿力”、“行力”、“乘力”、“神变力”、“菩提力”、“转法轮力”。无畏:这里指佛之“四无畏”:一是“一切智无所畏”(又作“正等觉无所畏”、“诸法现等觉无畏”),佛具一切智慧而无所畏惧;二是“漏尽无所畏”(又作“一切漏尽智无畏”),佛已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畏怖;三是“说障道无所畏”(又作“说障法无畏”),佛说明惑业等种种障碍修行之法而无所畏怖;四是“说尽苦道无所畏”(又作“说出道无畏”),佛演说戒、定、慧等出离苦道之正法而无所畏怖。十八不共:即“十八不共法”,指佛或菩萨具有十八种独特的智能功德,即: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心”,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灭”,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不共,谓不与他法相同,独具、特有的意思。

恶趣:又称“恶道”,即由恶业所感而趣向的处所。佛教中有“三恶趣”、“五恶趣”、“六恶趣”等说法。“三恶趣”指地狱、饿鬼、畜生,若再加上人、天、阿修罗,即为“六恶趣”。依上下文义,“诸恶趣”当指“五恶趣”。

五道:即“五恶趣”,指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法身无生,而无不生。无生,故恶趣门闭;无不生,故现身五道也。”

大医王:医生中的圣者。佛、菩萨善能分别病相,知晓药性,治疗众病,故称之为“大医王”。

佛土:诸佛度化之国土。僧肇说:“群生无量,所好不同,故修无量净土以应彼殊好也。”

唐捐:虚耗,白费力气,徒劳无益。唐,空,徒然。捐,捐弃。

梵天王尸弃:梵天天王,名叫尸弃。梵,为清净之义;梵天,为色界初禅天,因其寂静清净,远离淫欲,故名。尸弃,意为宝髻、顶髻、最上、火。梵天王尸弃深信正法,每逢佛出世,必最先来请佛转法轮,又常侍佛之右边,手持白拂。

四天下:即四大部洲,分别为东胜神洲、南赡部洲(阎浮提)、西牛货洲和北俱卢洲。

天、龙神、夜叉、乾闼(tà)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hóu)罗伽:合称“天龙八部”。僧肇《注维摩诘经》对“龙神”分而注之,“龙有两种:地龙、虚空龙”,“神受善恶杂报,见形胜人劣天,身微难见也”。梵文本和奘译本为“龙”。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合称“四众”。比丘、比丘尼为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女僧人;优婆塞、优婆夷为在家受持三皈五戒的在家男、女居士。

译文:

这是我亲自听佛说的:当时,佛在毗耶离城附近的庵罗树园里,与八千位大比丘聚在一起,这些大比丘都是无漏大阿罗汉。同时在场的还有三万二千位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声名远播,为广大众生所熟知敬仰,他们的广大智慧和六度万行都已圆满成就,他们都恒常受到诸佛如来威德神力的护念加持。这些大菩萨已经成为护持佛法的坚固城池,接受并修持正法,承续慧命;这些大菩萨演说佛法的声音,就像狮子般的吼声,美音普闻,周遍十方;这些大菩萨都具有无限悲悯之心,无须众生的呼吁、请求,便能像朋友一样主动抚慰、拯救他们;这些大菩萨弘扬佛、法、僧三宝,使之绵延不绝;这些大菩萨降伏众魔障怨贼,制伏诸外道邪法;这些大菩萨都已完全清净,永离烦恼惑障的缠缚;这些大菩萨心常清净而毫无垢染,安住于自由自在的无碍境界;这些大菩萨正念、正定、总持无不圆满,无碍辩才源源不断;这些大菩萨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功德,以及为随缘摄化众生而使用的一切善巧方法和手段;这些大菩萨已经远离一切颠倒执着,达到了“得无所得”的“无生法忍”境界;这些大菩萨能够随顺诸法实相演说佛法,运转法轮而不退失;这些大菩萨透彻理解诸法的相状、本质及相互关系,通晓一切众生的根机悟性;这些大菩萨超出大众之上,获得“总持”、“决疑”、“知根”、“答报”等菩萨四无畏;这些大菩萨以无量功德智慧修其身心;他们的妙相个个都庄严美好,形貌绝伦,堪称第一;因此,他们舍弃了世俗的所有装饰玩好;这些大菩萨的功德智慧闻名遐迩,响彻寰宇,超过了须弥山顶;他们深信佛法,信心坚固犹如金刚;他们闪耀法宝光芒普照一切,洒下甘露法雨润泽万物;他们说法的音声,在一切众生种种言语音声中最为清净微妙;他们深谙诸法缘起的真理,已经断除了各种邪见;他们已经断除了有边无边之边见,以及一切烦恼习气;这些大菩萨演说佛法,无所畏惧,如狮子吼;他们所讲说的微妙法义,如雷霆震,慑服众生;这些大菩萨的法身、法音与功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超越于一切形、界之外而遍满一切法界,不可称量,也超出任何限量;他们如航海导师,引导众生从佛法的海洋里,采集到种种法宝。这些大菩萨都洞达佛法深奥玄妙之义理,悉知众生在六道轮回中的状况,以及心中种种善恶意念,具有了几近于佛的自在智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这些大菩萨虽然已经关闭了通往地狱、畜生等诸恶趣之门,而又投生于五道之中显现自身,成为大医王,善于治疗众生种种疾病,对症下药,使其服用痊愈;这些大菩萨已成就无量功德,无量佛土都因之而变得庄严清净;因此,凡是见到过这些菩萨,或听闻到他们说法教化的众生,无不获得巨大的利益,这些大菩萨的一切功德善行,都能使众生受益而不会落空。上面所说的种种功德、善行和智慧,这些大菩萨无不圆满具足。

他们名号分别是: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菩萨,像这样的大菩萨凡三万二千人。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大梵天天王,如尸弃等,也从各自的四大洲世界来到佛陀说法之处,恭听佛陀说法。又有一万二千位天帝从各自四大洲前来与会,入座恭听。还有其他具有大威神力的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天龙八部众”,都来参加法会,入座聆听佛陀说法。同时,诸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前来与会,入座听法。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①,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②。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③,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④,普现十方无量土;

其中诸佛演说法,于是一切悉见闻。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⑤;

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⑥。

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⑦;

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

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亡;

始在佛树力降魔,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而悉摧伏诸外道;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天人得道此为证⑧,三宝于是现世间;

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度老病死大医王⑨,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虚空,孰闻人宝不敬承;

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

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

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

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⑩;

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

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

或生厌离或断疑,斯则神力不共法;

稽首十力大精进,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罣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注释:

①宝盖:一种用珠宝装饰而成的彩伞,悬于法会讲座的上空,以示庄严华丽。

②三千大千世界:佛教的世界观念。按照佛教的说法,所谓“一须弥山、一日月、一四天下、一欲界天、一初禅天”为一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即一佛刹,内在包含大千、中千、小千世界,故又称“三千大千世界”。

③十方:佛教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上、下为“十方”。

④神变:即神通变化,佛菩萨为教化众生而以神通力变现出的各种不可思议景象。

⑤法财施:即“法施”和“财施”。“法施”亦称“法布施”、“法供养”,是指对佛法的宣扬与流布。“财施”则是向人布施、施舍钱财。

⑥第一义:即第一义谛,指最究竟的真理。

⑦法王:指释迦牟尼佛。佛于诸法自在,故称“法王”。

⑧天人:金陵刻经处版本为“大人”,属于误刻;《藏要》及其他版本为“天人”。

⑨大医王:指释迦牟尼佛。此处特指佛以法药利济群生,医治众生沉沦生死的大病患,故又称“大医王”。

⑩三界尊:三界中的至尊者。“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结缚:烦恼之异名。因烦恼能系缚人的心身使其不得解脱,故名“结缚”。

彼岸:即涅槃彼岸。佛教视生死流转的情境为此岸;视超离生死,证得涅槃为彼岸。

译文:

那时,佛陀为恭敬围绕的无量百千与会大众开示说法,这种情形犹如须弥山王耸立于大海之上;佛陀庄重地安坐于众宝装饰的狮子座上,佛光闪耀,映蔽一切前来听法的大众。

其时,毗耶离城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名叫宝积,他与五百名长者子一起,都手持用七宝装饰成的宝盖,来到佛陀说法的场所,都五体投地,以头面顶礼佛足,并把各自带来的宝盖供献给佛陀。佛陀的威德神力把这众多宝盖合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大宝盖,覆盖了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三千大千世界辽阔广大的形象也完全在宝盖中显现出来。而且,此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以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数显现于宝盖之中。又有十方诸佛以及诸法说法的情形,也都显现其中。

其时,与会诸大众目睹了佛陀的神通威力后,都赞叹不已,称说从未曾见过这种景象。于是合掌顶礼佛陀,恭敬地瞻仰佛陀的尊颜,目光不肯暂时舍离。长者子宝积随即就在佛陀座前,用偈颂称赞佛陀道:

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久积净业称无量,导众以寂故稽首。

既见大圣以神变,普现十方无量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