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的心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17:20:05

点击下载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吸收力的心灵

有吸收力的心灵试读:

前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亚历山德鲁·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性格平和。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知识渊博,善良,开明。玛丽亚·蒙台梭利是独生女,深得父母的宠爱,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且养成自律、自爱、乐于助人的独立个性。

蒙台梭利在实验、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给世界教育带来翻天覆地变革的蒙氏幼儿早期教育法,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对欧美国家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她认为,一直以来,儿童的成长都在受成人的压制,成人在各个方面干涉儿童的自由行动,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都是强制性的。她提出,成人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力量,因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而教育只是为了促进儿童“内在潜能”的发挥。蒙台梭利教授通过观察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儿童发展敏感期、心灵胚胎期、儿童在“工作”中成长等一系列对今天的早期教育仍然影响广泛的规律。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蒙氏教育为基础创立的早期教育机构和幼儿园,受到越来越多父母和儿童的喜爱与信赖。

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经典早教理念,我们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经典原著”系列。本套丛书除收录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这五本蒙氏早教经典理论原著外,还特意加入美国作家多萝茜·费希尔所著小说《贝茜成长的奥秘》,希望家长在阅读蒙氏理论的基础上,对蒙氏教育的效果和实际运用能有一个更好的认知。《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也是对她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本书揭示了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和教育方法,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通过应用蒙氏早教法,孩子不但能轻松、愉快地掌握阅读、计算的基本能力,还能掌握相当多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为一本操作性手册,是蒙台梭利在美国传播蒙氏教育方法时所写。所有“儿童之家”运用的教具都有相似之处,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针对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及该如何为孩子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以刺激儿童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蒙台梭利在书中强调,教育每个孩子的方法都是不同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成人的作用是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发现错误,甚至在学习中让他们冒必要的风险,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本书是蒙台梭利教学方法的全面讲授,是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必备手册。《童年的秘密》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极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地爱孩子。《发现孩子》开创性地讲述了儿童是怎样一种存在,指出孩子应自主观察周围的世界,学会集中注意力,自然地进行学习和成长。蒙台梭利以此为基础,努力地进行着打破传统教育的探索,去寻求爱孩子和理解孩子的新方法,提出了独特的、革命性的儿童观,揭示了儿童具有的内在潜力,展现了儿童是作为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的存在。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和成长热情的方法,并将幼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而成人能做的就是为其提供所需要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地成长。《有吸收力的心灵》是集蒙台梭利的理论思想与方法经验的大成之作,呈现出蒙台梭利的革命性教育观念。本书中,蒙台梭利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结合实际的现象和自身所得经验,揭示出了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内在发展力量,阐释了儿童具有吸收能力的心智特点,思考着儿童与成人、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本书体现的是蒙台梭利后期的一些教育思想,其中一些理念超前于她的教育界和心理界的同行。特别是,书中提出了人类自身的自然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孩子的知识是通过他们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获得的,以及教育必须与人类自身的实际相符合等。本书对儿童发展和传统教育的思考与分析,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及所有研究儿童和社会的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贝茜成长的奥秘》是美国作家多萝茜·费希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中讲述了一个叫伊丽莎白·安的女孩,从小失去双亲,由敏感多疑的亲戚哈利特一家抚养长大。她在哈利特家的时候,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操心,因为所有的事都有人替她解决了。因此,9岁的伊丽莎白·安依旧什么也不会做,而且性格懦弱、胆小、敏感。后来,伊丽莎白·安被迫离开哈利特一家,来到帕特尼农场生活。帕特尼一家虽亲切地叫她“贝茜”,但在这里,贝茜所有的事都要自己做,还要学着大人的样子,自己想办法解决眼前面对的难题。就这样,贝茜在跨越了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难题的同时,得到了成长,变成一个坚强、独立、自主的女孩。本书印证了蒙氏早教理论中,孩子心灵成长的规律,揭示出家长与孩子间真正的关系,提倡给孩子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其在自由的环境中,发现自我,独立成长。蒙台梭利对本书评价道:“父母和孩子都应该读一读《贝茜成长的奥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使父母了解如何给孩子营造自由的成长空间,使孩子找到自我和生活的乐趣。”本书编委会第1章儿童在世界重建中的作用

 教育是重建世界的最好方法

我们身处保护儿童巨大潜能的运动之中,这本书就是保护儿童巨大潜能运动的一部分,也是不断发展的人类思想的一部分。

如今,世界范围内纷争不断。人们正在为将来世界的重建而酝酿、出台许多计划。教育被人们广泛地认为是实现世界重建的最好方法。人们都不会否认,人类的智力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类文明发展所要求的水平。

我也认为,人类现在的成熟水平还无法帮助人类实现远大的理想,消除战争并建立和谐与和平的社会。人类自身也没有做好控制和指导各种事件来实现自己理想的准备,相反,在处理各种事件的过程中还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

尽管教育被认为是最好的提高人类能力的办法,但它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教育人类“思想”的层面上。这与旧有模式没有什么不同,并不具有新颖性和建设性。

我一点儿也不怀疑哲学和宗教将对完成这项使命做出重大的贡献。然而,在这个文明社会里会有多少哲学家呢?以前没有多少,将来又会增加多少呢?我们曾有过很高的理想和标准,它们成了我们教育的主要内容,可是战争和冲突却从来没有因此而减少。如果教育确实像那些陈旧的观念所认为的只是传承知识的话,那么它就无法对人类的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因为如果人类的整体发展水平是滞后的,那知识的传承又能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定要考虑人的精神、社会人格以及新的世界力量等许多现在还不为人知或者为人们所忽略的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可以起作用的话,则会在儿童的身上显现出来,因为正是儿童确保了整个人类的生生不息。教育要发展儿童的潜能

儿童拥有一种未知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引导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如果我们真的想改变这个世界,教育就应该以发展儿童的潜能为奋斗的目标。

新生儿的心理活动现在已得到了高度重视。有些心理学家在婴儿出生3小时后就开始观察他的成长。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在深入细致地研究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出生后的最初2年对他的一生是非常关键的。

在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他的人格形成过程就开始了。这种带着神秘色彩的观点引出了一个似乎有些奇怪的结论:教育应该在婴儿一出生就开始。按照常理,我们是不可能对一个新生儿进行教育的,甚至对一个还不到2岁的婴儿实施教育也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够向一个还听不懂我们说话的婴儿讲授什么课程呢?他们可能连舌头都不能灵活地运用。

说到教育,我们是不是只是说对他们进行卫生方面的教育呢?不是的,这里说的教育具有更深层的内涵。

在婴儿出生的早期阶段,教育是指帮助婴儿发展他们与生俱来的精神力量。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用正统的说教方法进行教育。

近些时候的研究给出了广泛的证明,在精神方面,婴儿具有特殊的天赋。这为教育工作者们指出了一条新路。这条路跟以往的略有不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联系密切,而且到现在也没有被人们发现。几千年来,儿童真正的创造力和潜能一直没有被人们重视。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人类从来没有考虑过蕴藏在自己身体中的巨大潜力,尽管今天我们的文明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却仍旧没有发现蕴藏在婴儿精神世界中的极为宝贵的财富。

可以说,从人类的生命出现在地球上以来,这种潜能就始终遭到忽视。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才有人提到了这种潜能的存在。比如,法国实验生物学家、医生卡雷尔提出,婴儿阶段显然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我们要通过所有可能的和现实的教育途径对这个阶段进行开发。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我们将无法对其进行弥补。我们不要忽视这个阶段,而要努力地对它进行开发。

今天,我们已经渐渐地发现,这些没被采摘的果实具有极大的价值。它们的珍贵甚至胜过金子,因为它们是属于人类精神世界的财富。有吸收能力的心灵

对于婴儿出生后最初两年的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发现到现在仍没有人了解人类精神构建的规律。儿童向我们展示出这条规律,展示出与成人世界完全不同的精神生活。这就是我们要为教育工作者所指出的“新路”,即并不是将心理学强加给儿童,而是儿童自己将他们的心理展现在研究者的面前。这似乎有些不易理解,但是随着讲解一步步深入,情况就会慢慢明朗起来。

儿童有一颗可以吸收知识的心灵,具有独自学习的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儿童长大以后能够说他父母所说的语言,可是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学好一门语言是极不容易的,而没有人一字一句地教授语法知识的儿童,却可以把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得极为出色。

关于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非常有趣。所有投入这项研究的人都会认为,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也就是单词和名字的使用阶段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时间段,仿佛已经预先设计好了似的。儿童好像在忠实、准确地根据自然界制定好的时间表来学习,就像在一个有着严密组织的老式学校里学习似的。根据这个精确的时间安排表,儿童极为勤奋地学习语言的不规则变化和语法结构。

每一个儿童自身好像都有一个勤勤恳恳、技术娴熟的老师。人类使用得最流利的语言正是他们在婴儿阶段学到的。如果儿童在长大后去学习另一种语言,即使让最高明的学者来教也不容易令他们学得像说自己母语一样自如。我们要认识到,必然存在一种精神的力量,能够发挥作用去帮助儿童发展,而且不只是表现在语言学习方面。

在2岁时,儿童已经可以认识周围所有的人和事物。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儿童已经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从而促进自己内心的成长。人类的所有东西都是在儿童阶段形成的,特别是在人生的最初2年里形成的。儿童不仅要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同时适应周围的生活,而且其中还有一些东西是成人无法教授的,比如智慧、信仰和民族与社会特有的情感等,这些都形成于这个阶段。大自然仿佛能够使儿童不受成人推理方式的影响,而是使他们以自身的内在学习方法顺利地进行学习。在成人所谓的智慧占据和改变儿童的内心以前,儿童就将它们的心理构架建设好了。

3岁时,儿童就已经打下了他的人格基础,并从这个时候开始需要专门的学校教育。儿童在0~3岁这段时间里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所以有的人会说3岁上学时的孩子就是个小大人了。心理学家们也肯定地说,儿童用3年时间学会的东西,我们成年人可能要用60年的艰苦学习才能够完成。心理学家用一句话表达出了这样的意思:“3岁的孩子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可是,儿童这种从周围环境中学习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到极致。

通常情况下,儿童在3岁时就进入了幼儿学校。此前,他们一般接受不到教育。没有人会直接教育他们。然而,他们却向我们展示出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之处。我们给儿童提供的只是一所房子而非学校,他们能够在环境的熏陶中学习知识,而不需要任何人直接进行指导。尽管有些儿童来自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受到过教育,可是这些儿童却能够在5岁之前就学会读书和写字。倘若有人问他们:“谁教你写字的?”他们常常会惊讶地回答说:“教我?没有人教过我呀!”

4岁半的儿童就可以写字了,这让人觉得诧异。对于学习知识,他们其实还没有任何感觉。于是,媒体就开始对“文化的自然获取”这个观点进行讨论。心理学家们特别想知道,这些接受实验的儿童是不是跟其他儿童不一样呢?我们自己也被这个问题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

经过多次的实验,我们得出了结论: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吸收”的能力,可以吸收文化。我们会提出质疑,如果这个结论正确,如果儿童能够毫不费力地获得文化,那么关于文化的其他方面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儿童对它们的吸收速度甚至比读、写还要快。比如,在对动植物、算数、地理的认识和学习上,儿童将同样用一种简单、自然的方式进行学习,而且不花费任何力气。教育要关注儿童的天性

我们认为,教育并不是老师教了什么,而是人类自然进行发展的一个过程。它不是在教授的过程中得来的,而是儿童通过环境获取经验得来的。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要为儿童设置一种特殊的环境,为儿童准备和安排好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我的实验在不同国家进行,已经持续了40年之久。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很多父母要求我将实验的时间延长。我们发现,个体的活动就是刺激和促进发展的要素。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是这样的,对于接受初等、中等,甚至更高等教育的儿童来说是这样的;对于学校和教育来说是这样的,对于人本身也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的天性能够自由地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那么他的精神肯定没有曾经因为受到压制而情绪低落。

所以,我认为,所有的教育改革都应该以人类的个性作为基础。人本身才是教育的中心,人类不只是在大学里获取知识,而是在一出生时就开始了学习的过程,特别是在出生后的最初3年里获取的知识最多、最密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儿童。如果我们遵循了这条原则,儿童就不会被看作一种负担,而会向我们展示自然的伟大与神奇。我们将发现,我们面对的并不是只需要帮助的人,也不再是等待我们传授智慧的人,他们的成长将为我们的思想宝库提供许多珍贵的资料。他们凭借自己的天赋不知疲倦地学习着,而且严格地遵守时间,最后长成宇宙中最为神奇的“作品”——人。作为老师,我们只能像奴仆侍候主人一样,协助他们顺利地完成这一进程。由此,我们成了人类精神发展的见证者,而不再为各种各样的琐事所累。第2章决定一生的教育

 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并与社会接轨

关于从出生起就开始的“终生教育”这一课题,我有必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说明。甘地是世界著名的民族领袖。他不但提出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还指出教

育的核心问题应当是捍卫生命。他是第一位提出这种观点的社会和精神领袖。科学的教育观认为,一个人应该终生都接受教育,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近百年来发生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终生教育能够让人获得成功。然而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愿意接纳这种观点。

当今的教育只重视方法、目的以及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却没有对人本身进行任何思考。在各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没有一个是从人一出生就开始帮助和保护他们发展的。这样的教育理念违背了生物学和社会生活的规则,所有正在学习的人都与社会相隔离。

大学生不但要遵守学校的校规,还要遵照相关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可以说,一直到最近,大学依然没有把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因素作为教育的重要因素进行考虑。

如果一个孩子由于吃不饱或者听力、视力上的缺陷而影响了学习能力的发展,那他只能甘于得到低分。虽然现在儿童身体方面的缺陷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人们只是从生理保健的角度进行了关注。那些不健全或不合理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和伤害,始终没有得到人们的关注。

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教育运动”正在向课程设置的数量这一问题发起挑战。人们努力通过运动来减少课程的数量,希望减轻学生的大脑负担。但是,这个运动并没有触及“怎样才能让儿童轻松学习”这个问题。大部分主管教育的部门只关心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却无视学生的思想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禁锢和扭曲。假如某个学生对社会的不公正现象或对自己深有感触的政治问题有所反应,相关的权威机构就要发出要求年轻人避开政治的命令,让他们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当学生离开学校时,他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无法对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作出正确判断。

已有的教育体制跟社会生活十分疏远,它们之间的距离极大。就像社会生活和它所产生的问题跟学生没有一点儿关系一样。教育界就像一座孤岛,里面的人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而且准备一直这样隔绝下去。如果一个大学生因为得了肺结核而死去,在他生病期间,学校既不关心也不伤心。可以说,学生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并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可是在学生的葬礼上,学校却会突然表现出关心和伤心的情绪,这实在让人感到诧异和悲痛。有些大学毕业生在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紧张,甚至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认为自己会成为家庭和朋友的负担。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不能指望教学机构接纳这个观点。那些各式各样的规定就已经证明了他们这种“超然”的态度。这些规定让教育机构只考虑学习和考试,然后通过考试向学生颁发文凭或授予学位。它们不允许教育机构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这就是所谓的现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取得的最高荣誉。

与此同时,社会问题的研究者发现,大学毕业生和其他一些取得文凭的学生对未来的生活丝毫没有做好准备。不仅这样,他们有效地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也大大削弱了。有关资料表明,有精神问题的病人、罪犯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社会学家呼唤学校在这方面进行努力,但是学校对这些问题却并不关心。学校还处在古老的传统影响之下,不愿轻易改变自己。不良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只有外界的压力才能改造和弥补它所造成的缺陷。教育要以人为本

那么,从出生到六七岁这一阶段又是怎样的呢?官方的学校系统对这个阶段并不关注。于是,学前教育就随之出现了。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教育被政府排除在管辖范围之外。的确,新生儿在学校里能做些什么呢?不管在什么地方,官方教育管理部门都很少为学前儿童专门建立学校。这些学校往往是由非官方的组织来管理的,并带有一定的慈善色彩。人们还没有把保护儿童的心理当作重要的社会问题来关注。社会还持有“儿童不属于政府,而应该属于家庭”这一观点。

尽管婴儿在出生后第一年这个阶段已经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是还没有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的措施。人们只是由于认识到应该对家庭生活进行指导,才提出对母亲进行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却没有意识到家庭始终不是学校的组成部分,而是属于社会的。因此,人的个性和对人个性的关注被割裂了。一方面,属于社会又与社会隔离的家庭被人们所忽视;另一方面,包括大学在内的学校又不向社会敞开大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一致,社会对生命的关怀也不足,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被忽视了。对此,人们一会儿向学校求助,一会儿向家庭求助,一会儿又转向大学寻求帮助。同学前教育一样,大学也被当成另一种类型的学校,被视为学校教育的最终阶段。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一些新兴的社会学科都已经认识到了这种隔离状态的弊端。可是,它们的研究还是处在“教育的象牙塔”之外。所以,现在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真正帮助的教育体系。依靠教育来帮助人们实现发展已经不是一个新的理念,但它在社会上还没获得普遍的认同。人类文明应该及时地对此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人们已经有了对这种措施的构想。批评家能够很容易地指出我们现有状况中的欠缺。研究者也已经知道了人在一生中的不同阶段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现在万事俱备,我们要做的就是付诸实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变了以上所有的观点。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课程表,而要同人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按照这个理论,新生儿的教育一下子变得重要起来。的确,新生儿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根据常理,我们是无法对他们实施教育的。我们只能在饮食等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上满足他们。可以说,他们只能成为我们观察和研究的对象。我们研究他们的目的是探寻生命的规律。假如我们要为生命的发展提供帮助,首先就应该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可是,仅仅了解生命的规律还不够,这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心理学的领域。

我们应该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进行广泛宣传,才能让教育呈现出崭新的姿态,才能充满权威地向全世界宣告:“这就是生命的规律,它们是人类生命的《人权宣言》,是广泛适用的普遍真理,我们不能忽视它们,我们必须按照这个规律行事!”教育是社会必须履行的责任

如果我们认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人必须要接受教育,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的观点,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了解人类发展的规律。对此,政府权威机构应该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生命这个全新的概念,社会应该保护它的需求,所有人都要行动起来。如果说,教育就是对个体的保护,父母必须担负起重任。当家庭无法履行职责时,社会在意识到这样的状况之后就要进行一定的干预,伸出援助之手,承担起抚养儿童的责任。

政府永远不应对儿童放手不管。教育应该成为社会必须履行的职责,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同社会隔离开来。如果社会要对人类个体实施有益的管理,如果教育确实可以为生命提供一定的帮助,那么这种管理就不应该受到压抑,社会要为此提供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帮助。而社会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投入充足的资金来满足教育的需要。

关于儿童成长阶段需要的研究已经进行过了,它的结果也由媒体进行了报道。那么,作为一个整体,社会现在就应该尽心尽力地担负起自己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从社会发展中获益的教育也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来回报社会。教育不只是儿童和父母的事情,也应该是政府和国际社会的事情。它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它可以引发社会体系中每一个部分的变革和创新。

在当今时代,没有什么比教育更加保守和滞后了。如果一个国家要节约开支,教育必定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现在,可能当我们问一个政府官员怎么看待教育问题时,他会说教育跟他没有关系,他已经把抚养孩子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妻子,而他的妻子又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了学校。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地实践,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官员们就再也不会作出这样的回答了,再也不会对教育表现得漠不关心了。新生儿的力量

从新生婴儿的心理研究报告中,我们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每个人都认为,在适当的帮助和关怀之下,儿童的内在力量会使他们自身不断坚强起来,精力更加充沛,心理也会更加平衡。我们要采取主动的措施,用科学的方式关心和呵护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为他们提供帮助,保护他们的身体免受伤害,还要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大脑和心灵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新生儿的身上,人们有了新的发现。襁褓中的婴儿具有超乎我们想象的精神力量。根据心理学的观点,新生儿的肢体还不具有能力,他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情。对于他们来说,移动一下身体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就算他们可以看见身边发生的事情,他们也还不能用语言进行表达。但是,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婴儿学会走路了,可以说话了,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进步,最终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长成一个真正的人。这阐明了一条真理:儿童并不是一个被动地等待填充的瓶子,他们不是每时每刻都等待着我们的帮助。相反地,是儿童创造了人类,如果没有了儿童,就没有成人,也就不会有人类了。

我们已经探讨了很多关于儿童创造性能力的问题。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到现在为止,大家都认为孩子的母亲与此关系最大。我们总是说,母亲把孩子抚养成人,她们教会了孩子走路、说话等。可是,这些行为都并不是由母亲教给孩子的,而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母亲只是生了孩子,成长则是由孩子自己完成的。如果母亲死去,孩子还是会继续发展自己,完成他们长大成人的过程。如果带一个印度婴儿去美国,让美国人来照顾他,这个婴儿就会学习英语,而不是印度语。可见,婴儿学会语言并不源于自己的母亲,而是从自己的自觉学习中获得的。这就如同婴儿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各种习惯和传统的过程一样,这些也都不是以遗传的方式获得的,而是婴儿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了营养,来帮助自己获得的。

需要注意的是,承认儿童具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并不会降低父母的权威。当父母可以说服自己把孩子成长过程的主角位置还给儿童、心甘情愿地当好配角时,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从广阔的视角来看,他们对儿童的帮助就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也只有适当的帮助,才会使儿童健康地成长——这才是父母的权威和尊严的真正体现。它来自父母对孩子的耐心帮助和悉心关怀,仅凭父母严肃的面孔是无法增加权威的力量的。教育的革命

现在,让我们换个角度来审视一下儿童的社会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倡导的劳动者形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道德良知的一部分。劳动者被视为生产财富和福利的人,是建设社会文明的主要力量。劳动者的伦理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渐得到认可,社会也在努力满足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运用到儿童身上。儿童也是劳动者,长大成人就是他们的劳动目的。父母应为他们提供从事这种创造性劳动的必要保证。但在这个问题上,社会性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儿童的劳动成果不是一般的物品,而是对人性的塑造,它针对的不是某个种族、阶级或社会集团,而是全人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得出了结论,社会必须担负起抚养儿童的责任,并认可儿童的权利,满足儿童的需要。

当我们集中精力去研究人类本身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触及了人类最隐秘的所在。根据这个研究,我们能够得到把握和改变命运的方法。当我们把教育称为一场革命的时候,就意味着今天的教育面貌将被彻底改变。而我将它视为最后的一场革命——没有暴力,也没有血腥,因为即使一点点的污染都会使儿童心灵的创造能力失去光彩。

这就是教育,有助于生命发展的教育,开始于婴儿出生那一刻的教育。它是一场和平的革命,同时把所有事物都吸引和集中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与核心上。儿童依靠自己神秘的心理力量进行着这场革命。父母们,包括当政治家的父母们,一定要尊重这个过程,并为它提供帮助。这代表着人类的希望。我们并不是要重新建构人类的心灵,而是要促进它进行创造性的活动,从而获得一定的成果。这样的教育才能挖掘出上天赐予儿童——我们的子孙后代的巨大潜能。第3章成长的不同阶段

 儿童心理发展的3个阶段

以前流行的那些观点认为,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而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他的价值会逐渐增大。按照这一理论,新生儿就显得非常渺小,甚至没有什么研究的价值,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他的价值才逐渐提升。

目前,这种陈旧的观点已被心理学家抛弃,他们现在认为,人的成长要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这些阶段之间具有非常明确的界限。有意思的是,不同的心理阶段又跟不同的身体成长阶段密切相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心理阶段会呈现出十分明显的变化,一个心理阶段结束后,下一个心理阶段接踵而至。人们生动地描述了这一过程:“成长就是一个持续再生的过程。”

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发生在出生后到6岁这段时间。它与后面的阶段完全不同,但这个时期内的心理类型基本一致。这一阶段又可以分成0~3岁和3~6岁两个小的阶段。在0~3岁时期,成人还不能了解儿童的心理,这就意味着儿童不会直接受到大人的任何影响。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学校会接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在3~6岁时期,儿童的心理类型没有产生多大变化。但到了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了。在6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儿童的人格产生了极大变化。成人也许不会注意到这一点,但通过对新生儿与6岁孩子进行对比,我们就能看出来。暂且不谈这些令人吃惊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6岁的孩子已经具备可以上学的智慧了。

6~12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相对稳定,没有其他变化发生。儿童表现得健康、强壮、平稳、快乐。对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心理学家罗斯曾说:“儿童阶段后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稳定性。这既表现在精神上,也表现在身体上。假设一个对人类一点儿也不了解的外星人来到地球,而他们在没有遇到真正的成人之前,很可能会误认为这些10多岁的孩子就是成人。”与前一个阶段相比,此时的儿童在心理发展的同时,身体方面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比如换乳牙。

12~18岁,儿童的心理成长进入第三个阶段。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会有非常大的改变。它也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2~15岁和15~18岁。这一阶段,孩子的身体方面也会产生变化,各器官会基本长成。到了18岁,人体的发育基本完成,之后便不会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改变。脱离实际的教育

官方教育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不过,他们的认识还不明晰,好像还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0~6岁的第一阶段已经得到了明确的认可。在这一阶段,儿童还不是必须接受教育的。而大家都知道的,在6岁的时候,孩子发生了一个变化,那就是他们可以上学了。这说明大家意识到,6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很多事情了。这时候,如果儿童还不能自主,无法走路,也听不懂老师的话,那么他们就不能融入集体生活。儿童能够上学,具有了自主的能力,听得懂别人说的话,说明他们已经在0~6岁的阶段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因为对于这些事情,他们在刚出生的时候还什么都不会做。可以说,这些变化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但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对于这一变化却没有那么容易接受。

第二阶段也在人们有意无意中得到了认可。在大多数国家,儿童12岁就完成了小学或初等学校的学习,进入中学。为什么儿童在6~12岁时适合接受一些基本的文化理念教育呢?这个被大多数国家采用的通常做法,并不是出于偶然的巧合。只有在适合于大多数儿童心理的基础上,这种教育结构的设置类型才会实现。它是在经验中得出的结论。而经验告诉我们,这一时期的儿童能够从心理层面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他们听得懂老师说的话,而且能够非常耐心地听讲和学习。在这一阶段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会坚持学习,并保持健康。所以,这一阶段被认为是儿童接受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期。

官方教育已经意识到,12岁之后,孩子进入了个体心理阶段的另一种类型。这时,他们要接受一种新的学校教育。这一阶段同样能够分为两个小的阶段。相应地,人们把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其中,初中是3年,高中通常是4年。其实,我们关注的并不是怎样划分教学时间,而是中学教育通常被分为两个阶段的事实。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不像前一阶段那么平静、简单了。

心理学家们都很关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因为他们在这个人生阶段心理上会发生很大变化,有些像0~6岁的阶段。这时候,青少年的性格表现得十分不稳定,出现一种叛逆的倾向。他们在身体方面也不像以前那么稳定。可是,学校对此并不关心。不论青少年是否愿意,学校都为他们制定好必须遵守的时间表,他们必须长时间地坐下来听讲,必须用很多时间去努力学习。

多年以来,大学教育被视为级别最高的学校教育。然而,与上面所说的中学教育相比,大学可能在课程量的安排方面有所变化,但实质上与其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大学里,讲授知识的依然是教授,学生还是在听讲。读书期间,很多学生不经常刮脸,他们留着各种各样的胡须。这些长大成人的孩子成群地挤在教室里,这看起来有点儿奇怪。他们被当作儿童来对待:不得不坐在那儿听讲,去遵循教授的要求。他们只有获得了父亲的慷慨允许,才能抽烟或坐电车,甚至还会因为考试成绩差而被责骂。

这些年轻人将来可能会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他们的头脑是从事这些工作的基础,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将是社会所需要的。那么,我们可能要问,这些年轻人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获得学位呢?他们能够赚钱养活自己吗?他们能称职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吗?工厂会把设计方案的任务交给这样一群年轻的工程师吗?这些年轻的律师有能力去打官司吗?然而这种对年轻人缺乏信心的现象,我们又怎么解释呢?

原因就在于这些年轻人用了很多年的时间在课堂上听讲,但听讲并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只有工作实践和经验才能让年轻人变得成熟。这就是年轻的医生需要实习一段时间、年轻的律师需要得到专家的指导、年轻的工程师也要进行几年的实习准备才能开始正式工作的原因。

不只是这样,为了能够投入实际的工作,毕业生们还需要得到帮助和推荐,才能越过很多意料之外的障碍。遗憾的是,所有国家都存在着令人无奈的情况。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纽约发生过一次毕业生举行的游行,几百名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举着条幅,上面写着:“没有人雇用我们!我们饥饿!我们的明天会怎样?”没有人能给他们答案。

教育脱离了实际。虽然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却不能改变那根深蒂固的传统。0~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

在我年轻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开始关注2~6岁的孩子。现在,各种各样招收3~6岁儿童的学前班已经出现了。与过去一样的是,大学始终被看作教学的最高目标。因为只有人群中的佼佼者才能在那里读书。虽然心理学家已经开始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但另一种完全相反的倾向也变得越来越明显,那就是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0~6岁这一阶段,而并不是大学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而且人的心理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发展并定型的。这种观点给那些研究生命潜能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人已经展开了关于新生儿及0~1岁婴儿的研究。他们认识到,这个阶段的发展决定了婴儿长大成人后的人格特征。

人们对新生婴儿的研究热情,不亚于过去对死亡的关注。人死后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一直让人关心。现在,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又唤起了人们的无限想象,因为新生儿身上表现出了一种极大的潜能,我们对此还并不十分清楚。

人类为什么一定要经历漫长而又令人辛苦劳累的婴儿期呢?除了人以外,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动物如此。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呢?毋庸置疑,有一种创造性的潜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因为新生儿什么都不知道,可一年之后,他们就什么都知道了。婴儿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没有记忆,没有知识的储备,自主意识也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印象,这些只能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积累获得。小猫一出生就能够喵喵叫,小鸟一孵出来就能发出像成鸟一样的声音,初生的牛犊也是这样。可是,人类却不同,婴儿只能用哭声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对于人类来说,我们不能决定成长的发展过程。但是我们能够对发展成型的事实展开研究。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奇妙过程。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了解它是有一定困难的。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婴儿时期,大脑并没有沉睡,它以一种跟成人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一个特殊的成长步骤。婴儿大脑具备一种不同于成人大脑的力量,它富有极大的创造力。同时,他们需要每时每刻都做好身体的准备,为智力的发展打下基础。比如,婴儿完成了发音器官的生长发育,掌握了一定的语言。但大人要知道,婴儿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这些伟大工作的。成人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儿童并不知道。儿童同时拥有创造知识和学习知识的渴望。

如果说成人是有意识地做出各种行为的话,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儿童的行为则是无意识的。不过,这里所说的无意识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无意识的头脑可以充满智慧。这适用于所有生物,甚至包括昆虫在内。儿童具有这种天赋的无意识智慧,它帮助婴儿获得了成长和进步。

整个过程是从婴儿吸收环境中的知识开始的。那么婴儿是怎样吸收周围的知识的呢?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他们是通过运用自身所具有的那些特点来实现的。当环境中的事物激起了婴儿的热情和注意力,他们就会对事物产生一种特殊的敏感性。随后,婴儿将会同环境中的事物产生一种互动。儿童运用自己的天赋来吸取周围的知识,而不会根据主观的意愿去获取知识。也就是说,他们通过一种天生的能力从周围的环境中吸收知识。

语言是体现这种吸收方式的典型例子。儿童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人们认为,婴儿天生具备听取人类声音的能力。可即便同意这种说法,我们还是会问,在他们周围有成千上万种声音,为什么婴儿会只听取和学习人类的声音呢?这肯定是因为人类的语言比其他声音留给婴儿的印象更深刻。这种强烈印象一定能引起情感上极强的共鸣,于是,婴儿的神经系统也随之产生了很大的热情和冲动。在这种作用下,婴儿自己发出了这种声音。

打个比方来说,在优美的音乐会上,动人的旋律能让听众的表情产生变化,让听众的头和手都跟着旋律的节奏动起来。这是人们对音乐产生了心理的反应。婴儿无意识的大脑可能也会产生这种反应。而且与人们对音乐的反应相比,婴儿对语言声音的反应要强烈得多。我们几乎看不到婴儿的舌头、脸颊、发声器官有怎样的活动,而他们的每一个器官都是在一种静默中时刻为学习发声做着准备的,这会对他们无意识的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儿童是怎么准备学习语言的呢?语言是怎么成为儿童心理人格中的一个固定要素的呢?人们在婴儿时期学习的语言被称为“母语”。母语跟其他后来学习的语言明显不同,这就如同真牙跟假牙的区别一样。

刚刚出生的婴儿,听到的声音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相应的思想和内涵的呢?其实,儿童不仅学会了单词及其含义,实际上也学会了句子和句子的结构。要理解语言就一定得理解句子的结构。比如,我们说:“玻璃杯在桌子上。”在某种程度上,其中单词的顺序决定了句子的意思。如果将句子的顺序改变为:“上桌子在玻璃杯。”那么它的意思就很难理解了。根据句中单词的顺序去理解句子,这样它的意思才能被儿童所接受。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人们常常认为,儿童把这些东西记在了脑子里,可要记住它们,就必须有记忆力,但儿童却没有,而且这正是他们需要形成的能力。还有,关于语序对语义的影响。人们在了解这一点之前,必须先懂得怎样推理。同样,这种能力也是儿童不具备的。

成人的大脑不能完成儿童大脑所完成的东西。从无到有地对一种语言进行学习,这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儿童具备这样的心理能力,他们拥有的是不同于成人的智慧。

成人是用大脑去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却是在一种心理能力的作用下去直接地吸收知识的。当儿童在生活过程中慢慢学会了母语,一种心灵的化学变化也在他们的体内发生了。成人的学习过程只不过是一个单向的接受过程,将知识输入大脑后把它储存起来,而不跟这些知识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样就如同一个花瓶跟装在里面的水没有直接的联系一样。不同的是,儿童的学习经历了一种转型,知识不只进入了他们的大脑,同时还促进了儿童大脑的形成,成为大脑的一部分。通过与周围环境的交流,儿童建立了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的这种心理类型就是我们所说的“有吸收力的心灵”。婴儿的学习方式

婴儿的心理能力是怎样的?我们无法进行想象,但对于它的优势,我们却不能否认。如果我们具有婴儿那样的心灵吸收能力,该有多好呀!我们就能在嬉戏玩耍的同时,学会一种新语言;我们就能像吃饭、呼吸一样,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感觉不到发生了什么变化,但学习的东西就像星辰一样会突然出现在我们脑子里,然后我们意识到新知识的存在。

让我来描述这样一个星球,那里没有学校和老师,居民也不知道什么是学习。他们什么也不做,只是吃饭、走路,但他们却学会了很多事情。你肯定会觉得我说的不过是一种浪漫的幻想,然而这是事实——这就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他们无意识地学习去做每一件事,然后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一步一步、没有负担地学习。

人类的学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学习了知识,又使大脑能够发育成形。但是,我们也要为学习付出代价——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学习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学习每一点知识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动作是儿童学习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婴儿在出生之后,要先在襁褓中度过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很快,他们就能走动,而且能学着做一些事情了。他们整天快乐地玩耍,无忧无虑,同时慢慢地学会了各种动作。这时,他们的语言已经进一步发展完善。他们正以惊人的速度学习着很多其他的东西。他们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包括习惯、传统、宗教,都给他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

儿童学习动作并不随意,而是有一定之规,每一种动作的学习也都有特定的时间。儿童开始学习动作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也开始向周围的环境学习。而在这之前,儿童已经有了一定的无意识心理发展。从他们学习第一个动作时起,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就开始向有意识的状态转变了。

如果对一个3岁的孩子进行观察,你会发现他经常都在摆弄一些东西。这就表明,这个孩子对这些事物变得有意识了。在一些游戏活动中,他获得了一定的外部经验,并开始对以前那些在无意识中学到的东西进行研究。渐渐地,他变得完全有意识了,并可以在自身的行动中完善自己。这个过程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亲自完成的。起初,他把这些当成游戏,后来,游戏就转变为工作。手是人类智慧的工具,儿童在能够使用手的时候就开始了学习。这些经验最终对儿童和儿童性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同时也对儿童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因为相对于无意识的世界,知识经验的世界有限得多。神秘的领域

婴儿出生之后就开始了神秘的学习之旅。他们逐步发展个人的力量,来适应自己的国家和时代。他们慢慢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在思考的过程中积累记忆,同时也获得理解力和思考力。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这个过程带来的最终结果是,儿童到了6岁的时候,突然具备了理解的能力,而且也具有了足够的耐心去听他们讲话,否则他们就没有办法展开教育工作。

近几年内,对婴幼儿的心理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人们都被这个神秘的领域深深震撼了。其实,成人的工作不是教育,而是为婴儿的大脑发育提供应有的帮助。如果我们能够做好准备,合理地对待儿童的智慧,理解他们的真正需要,从而延长他们敞开具有吸收力心灵的学习阶段,那我们就完成了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帮助人类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那将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果人类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知识,那是多么神奇的事情啊!当然,大自然的所有作品都充满了神奇!第4章新的途径

 现代生物学的新方向

现代生物学正在向一个崭新的方向转变。

以前,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在成年的个体。科学家们研究动物或者植物的时候,他们所选的标本往往是成年个体,对于人类的研究也是同样的。不论是关于伦理的问题,还是关于社会形态的问题,唯有成年人才是研究的对象。死亡是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但是这并不会让我们感到惊奇,因为所有的成年人都走在通往死亡的路上。所有的道德问题都是关于法律或者成人世界的社会关系的。

但科学正在转向相反的方向,这看起来甚至有些倒退。因为现在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形态的生命进行的研究,重点往往都集中于幼年个体甚至集中于这些生命的起源。胚胎学与细胞生态学(对细胞生命的研究)已走到了前列。通过对这些低级形态进行的研究,一门新的哲学兴起了——这门哲学绝对不只是理论性的。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更具有科学性。随着在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的实验取得的进展,这门新兴的哲学也渐渐地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儿童的生命

胚胎学把我们带到了个体生命的起点。早期阶段的很多东西同成年阶段不同,或者是存在的形态有所不同。早期的思想家对生命一无所知,这一科学为研究儿童的性格带来了光明。

让我们用一种十分简单的说法开始:与成年人逐步走向死亡不一样,儿童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生命的辉煌。他要做的是努力去打造一个真正的人。到了他长大成人后,他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儿童了。所以,儿童的生命朝着不断完善和完美的方向发展着。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能够推断出,儿童十分愿意去做完善自己的事情。儿童的生命因这一过程而充满了快乐和幸福。但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却充满了压抑。

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是其自身的一种延伸,一种扩大。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儿童变得越来越强壮,越来越聪明。他的工作和行动使他获得了力量与智慧。但是年龄的增长也存在着不好的一面,即他不能像儿童时期那样去完善自己。简单地说,再也没有人像以前那样去帮助他的成长了。

如果我们再向前追溯到婴儿出生之前,他也是同成年人有一定联系的,因为他的胚胎是在母亲子宫里生长的。在此之前,是来自父母的两个细胞结合在了一起。不管我们追溯儿童的原始状态还是去研究它的成长,都是同成年人有联系的。

儿童的生命就是连接着两代人的一条线,线的一端是创造者,而另一端则是被创造者,开始于一个成年人,到另一个成年人结束。这是儿童所要经历的一条路线,这条路线离不开成年人。父母的爱

自然的规律要求我们去照顾儿童。儿童因爱而生,一旦儿童出生了,他们就会受到父母悉心的照顾。这就是说儿童并不是被抛弃的,父母是儿童和外界的第一道防线。自然赋予了父母爱儿女的心,这种爱是装不出来的,它也不需要任何理由。成人对婴儿的爱是非常伟大的,它代表着一种爱的能力,是一种本能,能够促使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去牺牲,能够激发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爱,所有的父母都将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儿童的生命。这种奉献会使他们感到快乐,而不是感到自己在牺牲。没有人会说:“看那个倒霉的家伙,他居然有两个孩子!”相反,人们会认为有两个孩子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为孩子做事情,父母会感到非常快乐,这就是父母的天性。孩子将人类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唤醒了,而对于家庭以外的人来说,这种情感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努力赚钱的商人绝对不可能对他的商业竞争对手说:“这些好处都给你了,我不要。”可是如果孩子缺少食物的时候,父母宁可自己挨饿,也会把自己仅有的一片面包留给孩子。

所以,我们会发现成年人具有两种心态:一是作为父母的心态,二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心态。这两种心态是不同的,其中作为父母的心态能够表现出人类美好的一面。

同样,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在动物中也普遍存在着。即便是最凶猛的动物,它们也会非常温和地对待幼崽。狮子、老虎也会对它们的幼崽表现出温情;而为了保护小鹿,平时非常温顺的母鹿也会表现得异常的凶猛。对于所有的动物来说,这个规律似乎都是适用的,在面对自己幼崽的时候,它们会本能地表现出另一种状态。作为父母,它们可能会有一种特殊的本能,这种本能同我们平常所看到的完全不同。那些比人类还要温顺的动物也会有保护自己的本能,而在保护幼崽的时候,这种本能将变得极为强烈。

鸟类也是这样的,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它们的本能会促使它们赶快飞走,可是如果它们正在孵化小鸟,它们就会一动不动地待在巢里,用翅膀把容易被发现的白色鸟蛋挡起来,完全不会离开。有一些禽类还会冒着被咬伤的危险,把狗从巢穴边引开,尽管有的时候狗可能并没有注意到那些巢穴。研究必须从儿童开始

研究了无数的动物,人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动物有两种本能,一种是自我保护的本能,另一种是保护幼崽的本能。伟大的生物学家J.H.法布尔曾举过一个十分精彩的例子。他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自己的著作:每一种生物都应当感谢母爱为他们的生存所提供的保护,如果仅仅依靠生存技能来逃避灾难,那么这些小生命在具备这种生存技能之前又如何去保护自己呢?虎崽刚出生时没有牙齿,小鸟刚孵出来时也没有羽毛。所以,为了使物种延续下去,首先就需要父母去保护不能自卫的幼崽。

假若只是依靠强壮的身体去生存,那么物种早就灭绝了。所以,成年个体对幼崽的爱是生存和物种延续的主要原因。

对智慧的外在表现进行的研究是自然历史中最神奇的部分之一。这种智慧的外在表现同样存在于最温和的动物身上。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防卫的本能,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而这种智慧主要被用于保护幼年的个体上。相对来说,自我保护本能的种类就比较少,智慧程度也相对较低。上面提到的只是很少的例子,法布尔在他著作的16章中都描述了成年昆虫对幼崽具有的行为。

假若研究生命的不同类型,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本能和两种不同生活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把这个结论放到人类身上,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就有必要对儿童进行一定的研究,因为会对成年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要在对人类的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的研究就必须从儿童开始。第5章造物的奇迹

 胚胎学的发现

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都为这样一件事而感到困惑,人怎么会从无到有,最终长成一个有思想的男人或女人?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呢?那些复杂而且神奇的器官又是怎样形成的呢?眼睛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说话时用到的舌头是由什么组成的?还有大脑以及身体的所有细小的部分都是由什么组成的?18世纪初的科学家和当时的思想家们都觉得,这些东西是早就形成了的。他们认为,在细胞里一定有个很小的或者是缩微的人,这个小人特别小,以至于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这个小人肯定是存在的,而且会长成大人。这种观点涉及所有的哺乳动物,但是也分成了两个学派:一派是精子论者,另一派是卵子论者。换句话来说,一种观点认为这个小小的人是存在于男性的生殖细胞之中,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其存在于女性的生殖细胞里。与此相关的讨论大多集中在这个问题上。

一个名叫G.F.伍尔夫的药师想看看在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他决定用当时刚刚发明的显微镜亲自进行观察。为此,他研究了鸡的受精卵细胞,最后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鸡蛋里一开始并没有小鸡,小鸡是逐渐形成的。同时,他描述了自己观察的结果:开始只有1个生殖细胞,然后这个细胞分裂为2个, 2个又分裂为4个,这样分裂和分化下去,最后形成了小鸡。

对于伍尔夫的行为,持有原来观点的那些学者当然是极为愤怒。愚昧!大胆!异端!亵渎宗教!各种各样的批评不断出现,使伍尔夫的观点面临着极大的困境,甚至使他不得不逃亡到国外。这位现代胚胎学的创始人就这样被迫流亡海外,最终客死异乡。

尽管显微镜开始被大量地使用,但此后的50年内,没有人敢使用它对这个奥秘进行观察和研究。伍尔夫这位先驱远远地走在了前面。后来,一位名叫K.E.范·拜尔的科学家重复了伍尔夫的实验,并且发现伍尔夫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值得庆幸的是,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事实,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新分支由此诞生了,这就是胚胎学。

毫无疑问,胚胎学是最神奇的学科之一。它不像解剖学那样去研究成年个体的器官,也不像生理学那样研究各种器官的功能,更不像病理学那样去研究疾病,这门学科研究的是生命的成长过程,研究的是生命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