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英语学习50“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1 20:41:54

点击下载

作者:张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揭秘英语学习50“坑”

揭秘英语学习50“坑”试读:

为“你”写书

写本真正体现自己想法的书挺难的!因为书籍的内容来自于生活的积累;零散的内容需要合理地组合;打磨语言自然不在话下……其实这些都很正常,也并不难。但当我把书稿的第一个章节拿给国家督学李涵女士审阅并求序的时候,她给我提出了一个我觉得不好回答的问题:这本书是给谁写的呢?“不好回答”不是“不能回答”,更不是“回答不好”。自己的事情做多了、思考过细了,确实经常收到“不容易被理解”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是时候给大家讲讲故事、说说“书”了。

1.致英语学习者:发现与积累

我们可能确实需要更多的勇气面对现实:因为省去“糖衣溶解”过程的学习方法才算高效。

——引自本书第50坑

78、89、98这三个数字完美地概括我的“英语人生”:笔者1978年生人,1989年(即11岁,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1998年开始课堂教学至今。近30年与英语“贴身肉搏”的经历让我无限感慨: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我亲身体会了外语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和收获;而作为一名老师,我有动力去探索语言和教学这两个广博无边的领域。

中国人正式学习英语的时间,其实就是我学英语的初始时间。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世界,作为“世界语”的英语也走入了国人的视野。40年间,国人英语学习者前赴后继,教学机构及培训机构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学环境更是从死板的教室迁移到了丰富多彩的网络直播平台。没有变化的只有一个:各个时代的群体好像都没有太多“针对国人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成功经验。“因为国人探索了40年无果,老张(学员对我的“官称”)在学习英语30年、教学20年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快捷简便有成效’的学习方法,证明了‘英语学习不能更加科学、高效’,”这个说法在逻辑上是根本不成立的。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想一下:在研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拿出一些时间,剖析一下英语学习者“力争高效”的学习态度呢?“探索无限”,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牛顿的苹果”毕竟是小概率事件,绝大多数有成果的探索都是以时间和投入为基础的。一名身为眼科医学研究者的学员告诉我,她的专业相关研究的方向和课题其实不少,但是最终能转化成为有效临床疗法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最终取得实效,无不需要三到四代研究者的接力。

本书15章,共计50节,涉及总计260个英语学习(相关)的话题。在此,我只想通过这些内容告诉国人英语学习者:语言学习需要时间,学习经验和方法来之不易。为了让大家的自己学习更有方向,请大家给予这些总结足够的关注。

2.致年轻读者:锁定方向、借鉴经验

那个男生找错了问题的核心,他应该想的是“如何吸引(女神)”而不是“如何追求”。

——引自本书第一章

打个比方:如果“入土为安”是人生的终点,我觉得土已经到了我的胯部了……所以我有一定的资本去和“土还在脚脖子、腿肚子”的学员或后辈们聊聊人生。考虑到我三岁不到的女儿已经可以熟练操作我的iPhone,考虑到“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古训,我觉得中学或者以上学历的在校生和毕业生都是可以理解本书的。所以,我这本书也是写给年轻人、青少年读者的(“别把我们当小孩儿”是你们自己说的),所以,你们看不懂,也得想办法看懂。

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做一遍,因为每个人的生命有限。如果大家拿出休闲的时间学习英语,大家是不是很有可能当上了翻译或者成了我的同行(教师)?如果大家拿出学英语的时间去健身,大家是不是可能已经当上了模特或者健身教练?但有多少人能够同时具备做好这些迥异的工作的条件呢?就算有,是不是我们分身乏术、无法身兼数职呢?

不是所有的事情你都要做一遍,因为生活的进程无可逆转。“只有你有了孩子,才能理解爹妈的做法,”这句话我的父母和我说过很多遍,但我在女儿出生之前,对此说法是不屑一顾的。因为,有些事情不需要经验就知道结果,例如,让孩子远离危险物品,加强对孩子的看护,理解这些事情都是不需要经验的。但是,抱着孩子的家长永远无法理解丢了孩子的家长有多痛心,莫非我真的要丢一次孩子,才知道痛心,才知道拉紧孩子小手的重要,才决定狠狠教训一下在人多的地方乱跑的小朋友吗?

学不学英语、怎么学英语、学习英语有哪些大家尚未经历的困难,乃至英语学习和大家的生活、职业、未来的相关性,我在本书中都有讲述,是否能理解书中的“陈词滥调”、听不听这些“唠叨碎念”,全看大家自己了……

3.致青年家长:学习与运用

扎克伯格以本田“飞度”代步是低调;而我们开“飞度”则是因为囊中羞涩……如果我们无法与扎克伯格比较财富的多寡,我们为什么可以用“母语法”学习外语呢?

——引自本书第30坑

在父母改变孩子之前,孩子已经改变了父母。我想说的是,在2013年,与其说沪江CCTalk直播平台在微博上找到了我、约我开课,还不如说我尚未出世的孩子改变了我的职业轨迹——为了避免校区奔波,有时间照顾家人,我开始有意识地转向网络教学,并最终在2014年彻底放弃了实体培训学校的工作,专职从事网络教学。从2013年年底至今,我在沪江平台创建的在线教育品牌“华丽学院”,及旗下“华丽英音”“华丽美音”“华丽语法”“华丽词汇”等品牌培训课程,覆盖了数十万在线英语学习者。

2014年夏天,我的女儿如期而至,我成为了父亲。借此机会,我要郑重感谢下我的太太,不光因为怀胎十月、一朝分娩这些虽自然、但痛苦到我无法想象的过程,更是因为我太太为了迎接女儿所做的巨量的“准备工作”:大到儿童家具,小到尿布奶粉,国内淘宝不断,国际代购没完;看公众号推送,刷育儿微博,购母婴书籍……她是一个优秀的太太,更是一个尽职的母亲。

相比之下,我逊色了很多。可能是工作繁忙,可能是我的话都写成了字、讲成了课,我和女儿相处的时间远不及太太对女儿的陪伴,因此,我和女儿的交流也不是很多。此外,网络教学要求的投入比起实地教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在家中,身在书房,心在网络”是我这几年真实的写照。但是我还是尽量以我所长去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渐渐地,我对女儿的培养有了一些小收获,等我有了大收获,我就让女儿去把我的“华丽英音”变成“华丽婴音”。

如果太太不能在信息浩如烟海、言论此起彼伏的育儿领域孜孜不倦;如果我没有专业技能傍身、没有教授过不同年龄段学员的经验,我的家庭育儿尝试应该是失败的。身为年轻的家长,我们有太多的事情不知道,太多的不了解,太多的没做过……这些经验没有人拱手相送,就算有,也需要家长们身体力行。

如果当父母这件正常到人之常情的事情都这么困难,大家哪来的信心去教好像一张白纸似的孩子的英语呢?我在教自己孩子英语的过程中,也还需要不断地摸索、修正、总结心得,那没学过英语的家长呢?当孩子拿着学校老师出错的、讲错的、有争议的英语题目来问我,我会后怕,因为有可能还有更多的我没见到过的问题,那作为非英语教师的您,怎么敢碰孩子的英语学习呢?

在此,我可以很自豪地告诉各位已经不寒而栗的家长:本书可以给大家带来不少温暖的助力。

4.致青年英语教师:精专、传承和发展

其实“教书”本应该和“治病”一样,是“专业人”做的“专业事”。之所以老师好当、行医困难,是因为当不好老师不会直接伤及性命。

——引自本书第35坑“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能,在当今的网络社会似乎已经无法成立了。思维多元、观点求新让“传道”似乎显得多余;当获取无限知识的速度基本取决于点击鼠标、敲击键盘的频率的时候,“授业”变成了“获业”;而社交平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也让无法登上讲台的人们过了一把“解惑”的瘾。现实如此,那老师的工作,尤其是社会培训老师的工作是什么呢?

对于上面的问题,凭借几近年龄半数的从教经验,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无限探索最有效、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并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

我相信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因为作为老师,哪怕是体制内的老师,我们都可能无法左右学生的学习,因为天资、因为努力、因为环境、因为……就像再好的医院也有“站着进去、躺着出来”的病人。老师是人,不是神。

但正像摩西拿着石板子和上帝讨价还价、拿回“十诫”救了追随他的那群人一样,确实有些事情不到最后不能放弃;我们好像总能做得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去延续那渺茫但可能辽源的火种。当老师可能就是一件这样“悲催”但伟大的事情。且不说教学不成功,就算教学成功,有多少老师面对“胜于蓝的青”能泰然自若?又有多少老师明知“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继续“舍生取义”?

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同仁们可以顿时释然。知识获取的本质是“传承”,受益者是有义务把好的知识传递下去的。知识的更新是无法避免的,掌握具体知识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老师势必也会经历“后浪推前浪”的更迭。知识更是公平的,因为在现今社会,每个人都有弥补知识缺陷的条件,每个人都有探索未知的自由。身为老师,从业于这个年代,我们难道不应心存感激、喜不自胜、倍加努力、全心授业、献身传承吗?

友情提醒:同行,你今天备课了吗?

5.致出版方和华丽拥趸:

思考

、坚持、回报“我们还有时间,再想想!”——本书策划编辑

这是印上我名字的第七本书了。此前,我写过三本,与他人合著过一本,还有两本书,我出任主编。除了合著的那本书,为我出书的机构都是机械工业出版社,与我合作的编辑都是唐绮峰老师。

对于机工社的实力,我就不赘言了。相比之下,机工社对出版的严谨态度倒是给了我更加深刻的、直接的感受:获得社内选题会的评审通过、收到来自专业人士的书稿意见、看到书稿上被审校圈出的中文文字问题(详见本书第九章第二节),每本书的编辑过程给我带来的各种心情可谓历历在目。感谢机工社给了我这么多、这么好的机会,让我成为了一个“情感丰富”的作者!

我的编辑、唐绮峰老师被我称作“唐哥”。除了他年龄长我并负责我的稿件这些明显的原因,我认他为兄长是因为他给了我“包容的激励”:他体恤我工作和生活的忙碌,延期收稿,我无法不挑灯夜战、不让他更加为难;他能够接受我的意见,然后拿出更专业、更靠谱的方案,弄得我“外焦里嫩”;他对于书稿及相关事项不满意的时候,他会说“我们还有时间,再想想”,而这句话的真意是我写到这本书的时候才明白的……谢谢您,唐哥!

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那些名字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书稿中,但一字一句地塑造着、影响着本书的华丽学员们——是你们像“复读机”一样地重复提问,给了我总结学习问题的动力;是你们像“钻井机”一样追求学习效果,让我知道了研究这些学习问题的必要性;是你们像“永动机”一样对外语学习的“执念”,让我挤出时间、一期期地把问题的回答写成公共号推送、总结成网络课程,并最终转化成了这部书稿!

感谢所有帮助了本书的人!感谢所有需要看这本书的人!

因为,这本书为“你”而作!

THE ROAD NOT TAKEN

——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500名来自中国乡村的英语老师在高温中经受了一场特别“烤”验。在乡村英语教学多年的他们,或许从未想过,竟然会在这个夏天里重温这样一段学生生涯,不为雅思托福考试、不为职称晋级加薪、不为学生升学成绩;这一次的学习只为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准。

与以往无数次的学习一样,老师们多半以为培训就是来听听课,何况还是网络学习,就可以轻松地为自己贴上暑期参与进修学习的标签。或许他们会认为,网上的老师又不认识我,哪里会管我是否认真学习呢?这一次,他们彻底错了。

从选择这次参加“乡村英语教师提升计划”开始,他们才知道,这不是张嵩老师给他们挖的“英语学习50坑”,而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了坑:我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学习?这个“老张”为什么教学这么严格?为什么免费公益的课程比我之前所有的培训都要吃力?这个坑,太深了!

你一旦深陷这个坑,你就会发现时间不是你自己的了!为了每天严格训练自己,你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纠音、查资料、做练习,有的老师说“因为学习太忙,这是我唯一没有追剧的暑假”……

你一旦深陷这个坑,你就会发现你原有的那点英语自信被狠狠打击了:“原来我说的根本不是英语,还教了学生这么多年!”手心里捏着冷汗的同时,还是决定:打铁需要自身硬,就从自己开始吧,不再以忙碌为借口、不再以没有资源为理由。确实,当你需要的一切资源和条件都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还好意思退缩吗?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咬牙坚持吧!

你一旦深陷这个坑,你就要做好全家总动员的准备。原本在家陪孩子的好妈妈,竟然能放下孩子躲在屋里一遍遍地练习发音;每天按时下厨房的爸爸为了修改一份作业而忘了给孩子做饭……时隔多年才感受到真正的学习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并不是所谓碎片化学习所能取代的,而你学习的状态,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认识张嵩老师多年,对他的教学严谨一向敬畏,甚至有点不理解,你的学生都是成年人,为什么要那么严格?你做乡村教师提升计划本来就是公益,为什么这么较真?当你真正走近他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

能做点啥就做点啥

!”

正是这一句“能做点啥就做点啥”的承诺,让他在2015年春天开始为山东淄博桓台荆家镇中心中学的学生远程上课长达半年时间。

正是这一句承诺,他接受了国家督学李涵校长的重托,无偿把自己20多年的英语教学经验分享给中国偏远乡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在这本《揭秘英语学习50“坑”》即将完稿之时,李涵校长突发意外病逝,在我们痛心之时,此书也是对李涵校长最好的纪念。

正是这一句承诺,作为沪江平台上最资深的人气名师,他全身心投入沪江“互+计划”公益助学项目,无偿为全国乡村教师与学生上课,本次暑期“全国乡村英语教师成长计划”的成果让参训老师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有如此巨大的蜕变。

为《揭秘英语学习50“坑”》作序让我感慨万千!作为教师,我看过太多孩子在英语学习中的痛苦,而那些老师又何尝不痛苦呢?英语在很多老师和孩子眼中只是一门考试科目,只要做题背词,几乎没有享受到英语学习的真正乐趣。在这里。你可以换个心态重新开始你的英语学习之旅,只是这一次,在正式打开这本书之前,你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你愿意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挖个坑,然后,义无反顾地跳下去吗?《The Road Not Taken》是美国诗人Robert Frost的知名作品。同时,这首诗也是本次培训中一次作业的朗读文本。这份作业贴收获了7980次阅读、716条回复、333份朗读录音。诗中最后三句意味深长: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两条路在林中各奔东西)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而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我的选择改变了我的一生)“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张老师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期待张老师的《揭秘英语学习50“坑”》新书精彩出炉!

停止没有前途的跋涉之后,才有可能走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能做点啥就做点啥

总觉得所有该写的、该说的都已经放在纸上了,但总有一些记忆消匿于字里行间。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重拾记忆,记载那些安静但重要的人和事。

2013年,我与“沪江”结缘;并于2014年彻底离开了站了十多年的讲台,在麦克风前长坐不起。我的在线教育生涯开始了。也就是在这一年,我结识了现任沪江首席教育官——吴虹女士。2015年,沪江推出的支持中小学公益项目“互+计划”,旨在通过互联网学习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实现优质网络课程在全国各地的共建共享,让偏远地区的学校也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当我得知吴虹女士是负责人,便毫不犹疑地加入了这个公益项目。

我是一个思想很朴素的人,我坚信“能做点啥做点啥”。我觉得:好人有好报;做好事儿就像种树一样,我这辈子乘不上凉,我的子孙也可以乘凉。本着这个想法,支撑我和同事春天老师为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荆家镇中心中学,以每周三天的频率上了一个学期的免费课。而随后,由于与吴洪女士代表的互+团队的交流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2017年暑假以本书课程为主题的“互+华丽全国乡村教师培训计划”。

还有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不得不书,她就是国家督学李涵女士。2017年4月,我和李涵女士在深圳互+项目发布会上短暂相聚,她在答应给本书作序之后不停地嘱咐我,让我好好做,争取成为中国英语教学的教父。让我无法接受的是,2017年7月2日,李涵女士带着她的教育梦想离开了这个世界。

知识,启迪心智、开创未来,让人类成为万物之灵长;没有知识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然而,学习知识、传递知识的过程并不总是和风日丽,而且时常让人觉得疲惫、无助——如何让更多学习者享受公平的教育环境?为什么教育经常以教育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为什么国人学习英语数十年之后还不能自如交谈?中国乡村教师一边要坚守陪伴乡村的后代,一边要提高自身能力完成教学工作,他们忙得过来吗?

现在想来,这些问题才是我为什么把“能做点啥就做点啥”当成口头禅的原因。

作为一名英语培训教师,我在努力,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做,就不要指望别人做;大家都不做,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本书总结了我所有的教学经验,为求真而逆耳;经过了学员学习(同名网课)和教师培训(2017暑期师训)的双重检验。如果能够得到读者“中肯”二字的评价,我心足矣。

还是希望读者能够摒弃成见、思考书中的想法;再次诚意邀请读者和我沟通内容的长短。“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我希望所有学习者、教育者都能以这句话对待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知识、更新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教、学之名;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权期待更好的明天。张嵩2017年9月14日星期四

导学

ATTENTION

在本书阅读过程中,

你会看到一些反常规、扎耳朵的观点和例子。

此时,请先暂停阅读,思考一下:

是内容出了问题,还是你之前想错了?

请不要轻易断言:这节和我无关,那节的内容我看不懂。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放下个人立场进行阅读,给自己一个读懂本书的机会。

只有这样,你的(英语)学习才有进步的可能。

01 没逻辑生活苦,何谈学习

“逻辑”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我们经常使用这个概念,但严密的逻辑却不常见,

因为事情经常受到人情的牵绊,

让自己理性思考更是难上加难!

虽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但“什么事情都大不过一个‘理’字”。

生活需要逻辑,学习也需要逻辑。“逻辑”“理性”“批判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码事,是当今社会大众稀缺的一种能力,网上、生活中五花八门的用语都印证了这个真相。诸如“短路了”“一脑袋糨糊”“拎不清”“秀逗了”“脑子进水了”等说法,不管是风趣玩笑还是中肯提示,亦或是尖酸讥讽,都是在说某人“逻辑不清晰”或者干脆“没逻辑”。

逻辑理不清,日子过不好!你可能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高兴,或者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其实对你影响不大。生活是这样,学习也不例外。在学习过程中,最难的不是知识点,而是学习思维的转变。在此,我们将以最直接的形式讲述

什么是逻辑

,以及逻辑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什么是逻辑

其实逻辑有很多别名:高大上版本的叫“批判性思维”,玄秘难测的说法叫“理性思维”,但是我更倾向于给大家最为简单直接的说法,那就是——“想清楚”。

如果要“想清楚”,我们先要确定:想什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男同学曾经问过我这个很多年轻朋友关心的问题:“张老师,我怎样才能追到我心中的女神?”“想什么”是思考的核心问题。那个男生找错了问题的核心,他应该想的是“如何吸引”而不是“如何追求”。如果女神最终点头接受,是因为那个男生的性格、特点、优势等吸引了她。所以,尽管大家都说“女生都是要追的”,而且追求者表达爱慕和诚意也是必要的,但最终决定情场能否得意的关键还是:“人家看上了你”,也就是你有优势,而且你的优势是对方的需求。因此,一味的追求是无谓的,因为你“想错了”。

除了大家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自己在想什么之外,逻辑还被一个天然的障碍包围着。人是感性动物,但逻辑却是黑白分明的,理性到有些不近人情。举个例子:一宗轰动舆论的恶性杀人案的唯一嫌疑人终于被警方团团围住,但是在抓捕过程中,愤怒的群众不仅帮助警方抓捕了嫌疑人,还义愤填膺地一哄而上置其于死地。这是大快人心的义举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嫌疑人的罪行需要审判确认,不管什么刑罚都要由法律裁定。虽然“杀之而后快”是一种普遍心理,但民众动手就是“私刑”,就是对这个嫌疑人的犯罪;动手的民众也因此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看来,“讲理”真的很难。

生活中的逻辑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理性的缺失,大家也承受了太多的困扰。成绩不给力、工作不好找、房子买不起、单位不加薪、工作没成绩、岳母看不上、老公冷漠脸、孩子不听话……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困扰着大家。对于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是常态,就算处理起来也通常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就拿买房来说,房子买不起可以父母出钱、父母钱不够可以亲戚凑钱。这里有三个事实需要认清:第一,房子作为不动产,具有保值增值的特点,就不应该便宜;第二,住房不一定要购房,你也可以租房过日子;第三,有房价便宜的城市和区域,但是你看不上。由于房价涉及传统、国情、政策、经济、炒作等诸多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嘴上说贵、心里想买、手上没钱”这个问题在个人层面是无解的,因为逻辑不通。

其实问题的关键是:个人能力和个人财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有能力买房的人不买房、有房子的人卖了房子去环游世界,除了价值观的差别之外,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人家有足够的钱买房。所以,如果大家决定购房,提高自身价值、积累财富才是问题的关键,不然你可能连房贷都要借钱去还。

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思考

设想

我们以“参加英语培训班”这个话题来谈谈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每当大家一次次重拾信心、决定“回炉再造”开始英语学习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我去哪里报个什么班呢?

停!

我叫停是因为大家跳过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思考环节。这个问题大家几乎都没有想过,就算大家去想,也不能立刻就答上来,而实际上很多学习者根本答不上来。“你打算学英语真的是为了一个十分具体的目标,还是因为别人学你也学?或者是纯粹的业余爱好、打发时间?”如果扪心自问之后,你说:“我学习是有具体目标的,不是盲从,也不是消磨时间。”那我就要确认一下——你的学习目标明确吗?

谈到目标,简单的确实简单,复杂的却需要仔细思考。有些英语学习者的想法很具体,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过分数线,雅思考试总分能达到6.5分或以上,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目标。但是有些就不好说了,例如,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英语口语交流无障碍”,但是:话题内容千差万别、交流对象形形色色、个人状态也有好坏之分。因此,我更希望听到的说法是:“老师,我想用英语搞定西餐厅就餐的整个过程,并做到只要正常发挥,就能无障碍地和服务生交流。”这个说法就很好、很具体,而且具有可操作性。“目标明确了,我可以去报班了吧?”可以,你的时间和金钱你做主,但是从心疼你的角度出发,我必须指出你的思路中的问题,即:你为什么假设报班是学习英语的唯一方法呢?是不是应该弄清下面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才开始行动呢?“学习英语除了报班还有别的方法吗?”“报班是不是(众多)英语学习方法中最好的?”

如果你说:“参加培训班学习课程可以借用老师的自学、教学经验让我高效学习。”我又要替大家发问了:“真的有课程能够针对我的需求吗?课上教的我能用上多少?”“这次报班和我之前N次参加培训课程会有什么区别?”“讲课的老师不是培训班教出来的吧?那我为什么要参加培训班?”

大家看到这里,是不是产生了疑问:“张老师,您还做培训吗?您一定要把本来想报班的同学逼到自学成才的道路上吗?您不想收学生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砸其他培训老师的饭碗呢?”对此,我只想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些钱能赚,有些钱赚到也是为了买药。‘元芳们’,你们怎么看呢?”

反思

看到这里,大家会问:“这是逻辑吗?这不就是没事自己找麻烦吗?学英语哪有这么复杂?”那我反问大家一句:“我的方法麻烦,你的方法没用,你怎么选呢?”我其实也不怪大家这么想,因为现在的英语培训——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参差不齐,令人很难选择。

当你看到“一年零基础到流利”的广告宣传的时候,你应该问一下授课老师:“您学习英语用了多少时间啊?如果您用了不止一年的时间,那您推出的课程是在嘲笑我们学员智商低下让您骗,还是您教学突破后找到了新方法、自己无法验证只能用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呢?”大家有没有想过出国考试培训机构为什么只有“分数不达标免费重学”而没有“分数不达标全额退款”的说法呢?如果你也认可分数和个人努力有关,那么机构的教学和你个人的努力,哪个更重要呢?真的是个人努力已经到了极限,就差培训机构帮你踢出那“临门一脚”吗?

我承认:很多事情不能细想,越想越可怕;但此时我还要追问:你不想,事情就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吗?是不是你想了才有可能想清楚,才有可能解决?不然你肯定还是在被英语老师当韭菜一茬一茬割的路上,是吧?

英语学习中的逻辑操作

如果说整个思考过程是“开方子”的过程,剩下的就是“抓药”了。相信看了上文,你已经决定自学成才了,那我们就来看看自学如何具体操作。

我们继续西餐厅的话题:大家可以在脑海中过一下所有可能遇上的流程——进门报名入座、餐厅只接待有预约的客人让你无奈离开、无预约可用餐需要找座位、确认人数顺利就座、可能需要等位、向领位服务员解释、拉关系(私下给小费)希望尽快用餐……

如果你看到这里就觉得麻烦,那你别吃饭了,因为说到这里还没开始点餐呢……我承认,话题分支很多,需要准备的内容也确实很多。但是除了一步步地准备话题,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在餐厅“无障碍交流”吗?查找语言素材的方法也很多:找菜单、搜网络、问高人、查字典……不管怎样,你都是可以自行准备的。我和真正的零起点学员试验过,他们可以,你也可以。对,是麻烦,但只是可以解决的麻烦。

如果大家说:“我去的餐厅绝对不会有等位的情况,领位也认识我了!”那好,你跳过这个阶段,继续仔细地逐项准备后续的用餐步骤就好了嘛!然后呢,西餐搞定了,就去研究中餐;吃饭搞定了,就可以准备就医;病看完了去趟银行;路遇歹徒你要报警……如果所有可能遇到的对话场景,你都思考过、准备过,你的口语水平就能到达“日常交流无障碍”了。方法是有的,也可以自行操作,但是为什么几乎没有人可以完成准备的过程呢?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就找到了英语口语水平徘徊不前的根本原因。

怎样才能更符合逻辑

逻辑是一种思维习惯和生活态度,逻辑的

思考

虽然有时候会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当尊重逻辑、找到问题症结并解决问题之后,我相信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当初可能怀疑你、否定你的人,都会认可你的做法。要想变得逻辑清晰、条理分明,虽然有点麻烦,但并不是你力所不及的,你需要做的只是去确认: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如何真正解决。如果你的行动也能跟上,那解决问题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思考(1)

你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你的英语学习目标具体吗?

你觉得你的英语学习有前途吗?(2)

一个小男孩被一对夫妇领养,其在幼年时期受到了酗酒养母的虐待,但养父发现问题之后立刻抚慰他,并助其妻寻医问药进行身体和心理治疗。不久后养母彻底戒酒,三口人重新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孩子成年后,沾染酒瘾。一日酒醉后,下意识地回到他和养父母早期的住宅,翻墙入室,杀死了住宅中的新主人——一对熟睡的老夫妇。你如果是陪审团成员,你会:

A.判定他杀人吗?

B.因为他的犯罪动机加重、减轻刑罚吗?

注:欢迎读者扫描本书封面的二维码,加入读者QQ群,讨论节末思考题。

02 学习,不是你想开始就行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但是大家经常忽略了“好的”这两个字。只有“好的开始”才是成功的保证

但“好的开始”绝对不是“好的!开始!”

虽然国人大多认为英语是“必修课”,

但很多人无从下手,或者是胡乱开工。

我们的英语学习,到底应该如何开始呢?

学习有其一定之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本书伊始,我要跟大家好好说说学习这件事情。在本节中,我将从

学习的目的

、方法、态度、操作四个层面入手,帮助大家理清“理性学习”的思路。

在此,我还是要强调一下“清空个人观点”的重要性:如果你想评论观点的优劣,就应该摘掉有色眼镜,尽量用你的双眼再现观点的原貌、理清观点的脉络。当然,我的观点和理论可能都有提升的空间,所以也请大家将自己认为是“糟粕”的地方找出来,和我在QQ社群互动、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这将是我们双方提升认知的有效途径。学习的目的

因果恒长《教学七律》是西方经典的教学理论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教学理论著作。该书开篇说:“如星辰运转、万物滋长,教学有其自然法则。教学是用确定的动因产生确定效果的过程;动因产生效果,其律有如日夜交替一般恒长。”

虽然这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教师,但是其中“教学是用确定的动因产生确定效果的过程”这句话用在我们今天的话题中再适合不过了。学习过程中各种细碎因素的总和决定了学习的成败,一个很小的点就能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确定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早期的GRE考试中有字母全部大写的题目。根据测试,国人阅读全部大写的英语内容的速度只有阅读正常大小写文段的30%左右。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大小写这个不起眼的考点是影响我们某个题目作答、甚至整场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家有幸把所有影响考试成绩的负面因素都排除了,是不可能考不好的。因此,如果大家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学习英语,大家的英语学习是不会有效果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我们前进的第一步,所以我在本节中会再次强调。

纷繁复杂

英语学习的目的五花八门:考试、升职、留学、拿证,这些都是司空见惯的原因;兴趣爱好、消磨时间、跟风而上等也是常见原因。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了很多动机十分特殊的学习者:有个女生参加线下培训班只是为了“晒”穿不完的漂亮衣服;有位父亲学习英语是为了戒掉喝酒、打牌的不良习惯,让自己在国外学习的女儿刮目相看;另一个父亲为自己十岁的女儿连续报名“华丽学院”(我在2013年创建的在线教育品牌)的课程,是希望女儿从小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在下节将更加具体地分析学习目的,但在这里我要提醒所有正准备开始学习或者正在学习英语的读者们,请大家关注自己学习目的的设定,一定要反复问自己“我为什么需要学”“我要学到什么程度”,直到你得出非常清晰的答案。因为学费是小事,但初衷不明则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为说到底,时间就是生命。

两种不靠谱的“目的”

在确认英语学习目的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比较常见,学习目的本身问题不大,不过大家“常立志但次次败”:我这次一定要如何如何,但实际却和上次一样惨淡收场,自己的败绩又增加了一次。多一次失败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小升初、中高考、四六级、雅思托福或者职称英语考试,基本就是国人一辈子可能经历的所有重大英语考试,加在一起,大家能失败几次?就算考试成绩也是小事,但英语给大家心理上留下的伤害和大家对英语的厌恶、排斥甚至是恐惧,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我还见过因为英语学习长久不见收效,某位同学甚至对个人能力产生了怀疑。毕竟,夜路走多了,眼睛就看不得光了。

第二种情况“套路很深”。很多同学以通过考试为目的进行学习,考试结果不甚理想,却对自己说:“我专注过程,我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在这里,我只想对这些同学说一句:学习不能、也不会“东边不亮西边亮”,世界上没有“天天抄单词虽然记不住却练出了速记”的道理;专注过程是失败者的说辞,因为成功的人没时间回顾来路,因为他们早已踏上奔赴更高目标的征程。

学习的方法

不管目的是否清晰确认了,大家可能都会匆匆上路,或者开始奔向更高水平英语能力的跋涉。有人徒步、有人骑单车、有人自驾游、当然还有人搭飞机、乘高铁上路。在听到我列举这些交通工具的例子之后,大家不要误认为,“自驾游”比“徒步”更加舒适、快捷、高端。在这里,我列举各种方法,只是希望强调方法不同,各种方法的优劣对比将在后续章节中推出。面对众多的方法,学习者其实是“先入为主”——最早知道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或者“跟风而动”——谁的方法火爆、吆喝得响就用哪种方法。有多少学习者考虑过,你采用的方法原理有问题吗?就算方法原理没问题,但是适合“你”使用吗?

其实,语言教学或者语言学习的过程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大家想想自己怎样学习语文就好了。我们有什么诀窍吗?但大家不知道的、让大家更加束手无策的是:国人学习英语是外语学习,那些母语学习的经验我们可能用不上。

此外,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理论层出不穷,传统的文本分析法、语言结构固化法、声音先行的听说法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但好像谁也说服不了谁。而且,国内正式的英语教学和改革开放同龄,大约40年,各种视听教学、外教主导、实用倾向、碎片学习等用于中国英语教学的理念层出不穷,它们有效吗?应该没有吧?因为大家不仅依旧在学,而且好像是永远在学,但结果却一直不理想。普遍适合中国人的英语学习方法到底是什么呢?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中为大家慢慢道来。

学习的态度

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不是事儿的事儿看得很重,例如大家总是喜欢强调自己学习英语的困难:我岁数大了、基础不好、情况特殊……同时大家却会忽略一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自己学习进步的因素,例如大家的母语水平以及通用学习能力。其实大家考虑一下,作为中国人,如果我们用中文聊天言之无物,写文章提笔忘字,那我们的英语水平能有多高呢?如果大家学习了这么多年,没有一次学习成功、考试拔尖的经历,怎么能指望自己的英语学习一定取得成功呢?

此外,没有逻辑、不尊重事实也是国人英语学习的一大问题。很多同学对我说:“老师,我一定可以的!一定要把英语学到某种程度!”我个人认为,就算大家有百分百的把握,是否在说话时还要留下余地?如果你认为“置之于死地而后生”是唯一的办法,那你是否做好了所有的学习准备,并且能够承受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压力呢?而且“置之于死地然后挂了”的经历,大家少吗?

事实是:很多人只是说说而已。其实我不怪大家,因为人就是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大家可能本来就是羞涩内敛,有可能使用母语都不善言辞。我在此只是说大家“学不好英语”,而不是“什么都学不好”,更不是否定大家的人生,因为英语学习并不是大家生活的全部和唯一。我只想对那些认为“一定可以”的同学说:人生总有遗憾,英语学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身为英语老师,我“自砸饭碗”追求真理,大家就不要反驳我了。

学习的操作

我的大学本科是英语专业,我的毕业论文以“英语角”为题,研究英语角对国人英语学习的助力到底有多大。我在发放几百份问卷、偷偷录下聊天内容、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英语角基本无法帮助国人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为什么?张老师错了吧?”在此,我简单列举一下接受调查的英语角的参与者和英语角的实际情况:

1.每周英语课寥寥无几、作业不多、作业质量不高;

2.去英语角之前不准备话题;

3.聊天过程中很难遇到高水平对话参与者;

4.有母语人士、英语高手参与的讨论中,说话的人就那一两个;

5.说错了别人不纠正、不会说的自己不查证;

6.表达质量普遍欠佳,连“练习听力”的副效用都无法获得;

7.(最关键的是)参与者除了上课点卯、敷衍作业、逛英语角之外,并

没有努力学习英语。

由此可见,通过英语角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效率极低;试问:去英语角难道不是浪费时间吗?“同样一句话,有人说暖心,别人说坏事”也是这个道理。在很多情况下,怎么做和做什么同样重要。这时候,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一下提升了:学习的时间、频率、专注度、坚持程度、成果评定等因素是绝大多数学习者自己无法兼顾的。就算在学校、培训班内,由于教师无法关注每个人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广大英语学习者虽然身在课堂,但是学习最终还得靠自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怎么修行是大家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师不负责任,是因为人和人不一样,而且老师的某些要求你也做不到。这个时候如何扬长避短,特别是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路线,真的要靠大家自己。这一点,我在后面的章节也会详细地剖析。

总结

请大家把下面这句话反复读五遍,并且牢牢记住:“我无意阻止大家学习英语,我更没有任何理由打消大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之所以不让大家随意开始英语学习,是因为我替大家在意你们的学习投入,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学习的目标、方法、态度、操作,都会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大家也无法回避只有知道了困难,才能规避困难、克服困难,学习才能有出路。思考(1)你在英语学习的目的、方法、态度、操作这四个方面中,哪里出了问题?我列举了四个方面常见观点各一种,旨在抛砖引玉。

A.目的:我要学得比某人更好!

B.方法:我了解自己,我现在的方法就是最有效的。

C.态度:这种方法是某人说的,一定管用!

D.操作:语法我自己搞不定,不看了……(2)看过本节之后,你“摸到英语学习的门路”了吗?请总结你的心得。(为了防止大家思维过度发散,要求使用20字以内中文作答)

03 为什么学英语,你不确定

大家学习英语的过程通常很“飘忽”,

想着A,做着B,

收获C之后才发现自己想要的其实是D。

这是国人英语学习的常态,

但这样的过程并不理想。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没有“白学”,

你还是应该冷静下来,

看完本节内容,再做决定。

如果你希望你的英语没有“白学”,你还是应该冷静下来,看完本节内容,再做决定。

在上一节中,我已经为大家分析了学习目的、方法、态度和操作对英语学习整体效果的影响。由于学习的目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所以我将把“英语学习目的”这部分的内容独立成节。

大家一定会有疑问:这有什么可聊的啊!学好英语就是目标啊!有必要用一节来讲这件事情吗?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学好”这种说法太宽泛了,任何学习目的的细微差别都可能造成学习收效甚微,或者根本没有效果。而最关键的是,大家的学习目标可能都选错了。本节我将剖析“

应对考试

”“

工具信仰

”“

文化角度

”“

兴趣方向

”“

专注实用

”“

职场功能

”这6类常见英语学习目标。你准备好了吗?应对考试

最常见的、需求量最大的英语学习目标应该是“逢考必过”。但考试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A.“升学考试”,例如中考、高考等;

B.“通过上培训班应对的考试”,例如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考研英语等。

首先,学校考试的目标很清晰,分数越高越好。在此提醒所有要面对中、高考的学生们:虽然学校有三六九等之分,但是我可以比较负责地说,凡是能够被委任负责毕业班的老师,都是在学校可选范围内的最佳老师。所以大家要配合这些有经验的老师,心无旁骛地准备考试,把各种英语兴趣学习先放在一边,顺利度过考试这道关卡。我要郑重地告知所有要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及其家长:就算从进入大学开始算起,学生为了兴趣学英语的时间至少还有大半辈子;但毕业考试一辈子通常只有一次,而且你们只有从现在到考试前这段时间去准备了。因此,不论年龄大小,你们应该都能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我相信大家!

相比毕业班的英语老师,考试培训界老师的平均水平堪忧。之所以说平均水平,是因为确实有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真的很棒!这一点我绝不否认。但我也要说:很多机构的教师招聘、培训并不是做得很好,而且有过度营销的嫌疑。请大家仔细甄别,多多上网查证以往学员的正面、负面评价,然后再稳妥择师。

其实,还有第三种应对考试的方法——自学。这种方法有点难,我会在后面的课程中专门讲解。总的来说,为“分”而学比较直接,也不难操作,跟着靠谱的老师学就问题不大了。工具信仰

不同于“为分拼搏”,有些英语学习者只是希望储备知识,为自己的“能力箱”多添一件“工具”。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英语只是一种工具”的说法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在这里要反驳一下这种观点。“工具”这个概念,总给人们一种“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的感觉,但大家得有多高的水平才能在用的时候将英语“信手拈来”?此外,工具放在一边,时间久了也会生锈,那你的英语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你在说“英语是工具”的时候,是不是并没有完成所有的或者既定的英语学习任务,然后为了英语着急上火、求神告佛呢?所以说,你是英语的“工具”,对吧?鉴于“语言就是沟通工具”和“天天学、学多久都依旧无法用英语沟通”这两个事实,“英语是工具”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悖论,而大家充分理解这一悖论的时机,可能确实还没有到来。文化角度

很多英语学习者可能没有特别功利的学习目的,只是希望通过英语学习获得体验“西方文化”的机会。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大家还是太着急了。在我的线上直播课中,无数学员曾经问过这个问题:“老师,我如何积累英语文化,提高英语水平呢?”我本着“毒舌”精神,对此类问题的答复都是:你连英语单词都搞不定,何谈文化呢?

大家听到这种论断的时候,基本都是满心不服气。此时,我一般会让学员用英语回答下面的这个问题,从而证实我的观点:You were not born and raised in a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were you?

面对这个问题,大家一般都会自信地用英语回答:“Yes”。其实很多英语学习者都会犯这个错误。因为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回答应该是“No”。没错,确实母语人士也可能会在Yes/No后面加上不恰当搭配的否定或者肯定补充回答,但是在上面这种没有上下文,且需要明确的回答的问题上,是不能含混的。“体验文化”的说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大家是否应该更加熟练地使用语言这种文化载体之后,再考虑更好地理解、吸收异国文化呢?兴趣方向“兴趣”是大家常常提起的一个学习英语的目的。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但我在这里只为大家简单地说一下,因为后面的课程中会有专门的讨论。我给大家举一个形象的例子:兴趣就好像我们用扔硬币来决定一些举棋不定的选择一样,其实就是“看运气”。绝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有兴趣和爱好,但是谁能够保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果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那大家如何确保自己不会因为机缘巧合错过自己可能更感兴趣,或者更适合自己的兴趣点呢?所以,严肃地讲,大家的兴趣就像扔硬币一样,不管正面、反面,都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大家把自己的学习、包括学习必需的投入,特别是时间这种永远无法挽回的成本都纳入考虑的话,大家是不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或者赌博呢?

大家说“我就是对英语感兴趣”,或者“我就想通过学习英语消磨时间”,这是没问题的。因为“你的生命你做主”,虽然挥霍生命可耻,但毕竟那是你的生命。不过,这么说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时不时地、或者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能够把英语学到某种程度、达到某种标准。在这里我就要拦住大家了,因为大家“没有说出来”的目标一般难以达成,大家“消磨时间”的过程更不会愉快。因为“兴趣”除了具有随机性之外,还有“催化剂”的作用。不过大家注意,催化剂需要参加反应的物质相互作用才能发挥作用。但英语学习中的“物质”是什么呢?还请大家关注后续课程中与“兴趣”相关的章节,并从中获取答案吧。专注实用

其实“专注实用”这个小标题

总结

得不是很好,因为很多学习者是提不出这种目标的。无数英语学习者在各种场合下反复提出下面这个问题:“我如何才能够做到英语交流无障碍?”大家还记得第一节课中“西餐厅”的例子吗?如果真要严肃回答大家的问题,我只能根据我大致的估算告诉大家:一个普通人可能需要掌握近千个像“西餐厅”那样的话题,才有可能在生活中畅通无阻。

如果学习者们问:“我们的语言没有迁移能力吗?也就是能不能做到‘会了一个话题,别的话题也就没问题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大家也别急着乐观。大家确实不用逐一准备所有的话题,但是大家需要将近千个话题中相当数量的话题掌握得很好,才有可能举一反三。这个“相当数量”至少也是20%至30%吧?或者大家有非常好的语言基础,包括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说不定也能够自行拼接各种场景所需要的用语,从而使得学习更为高效。但语法、词汇文化背景知识不也需要积累吗?大家临场发挥的能力就那么强吗?建议大家还是把实用目标无限细化吧!目标越细化,操作性就越强,成功的概率自然也就更高!职场功能

很多学习者强调英语学习的职场功能,这好像无可厚非:“招聘要求上面写得很清楚啊!我求职最终被拒就是因为英语不好啊。”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实例:华丽学院曾经招收过一个被英国老板强迫来学习发音的学员。说“强迫”是因为,老板批准了他一个月的带薪假期,并承诺支付所有学费,同时扔下一句话:“我实在听不懂你的英语了。”其实大家是不是也很同情这位老板?面对一个工作能力卓著、但无法沟通的下属,这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只有老板自己能懂了。但大家想想,这位老板有可能招收一个只会英语的人从事技术工作吗?只会英文的员工是不是当英文秘书都有点不合格呢?老板到底更看重员工哪一方面的能力呢?

根据很多供职人力资源的华丽学员的“内部消息”,英语能力充其量只是求职过程中的“加分项”,而且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淘汰项”——也就是说,同等专业条件下,英语好的应聘者会被录用,但用人单位会毫不犹豫地淘汰只会英语的求职者、而去录用专业突出但不会英语的应聘者,因为英语比专业好学,因为大家可以边工作边学英语。

此外,大家是否考虑过,在几乎触手可及的未来,中文是否会取代英语或者和英语平起平坐,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呢?是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也能取代人工、完成翻译工作呢?因此,我希望非英语专业相关求职者专注自己的专业领域,兼顾英语就好。总结

学习目标的精确设定,直接决定了大家英语学习的效果;无效的英语学习自然不会让大家如愿以偿。此时,我希望各位英语学习者能够战胜自己心中那个不讲理的“小恶魔”,直面自己的需求。

同时,我给大家提个醒:目标对应的操作方法是不通用的;如果大家学习时兼顾多重目标,那么学习方法也应该是多种目标对应方法的交集。当然,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些目标很难组合,例如“兴趣”和“考试”就基本是不相关的两种需求。思考(1)请读者反复思考并确认个人英语学习的需求和目标。(2)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论证“我是否应该放弃英语学习”。(3)如果你的英语学习有多重目标,请仔细思考:

A.你的多种学习目标是否相互冲突?你如何取舍?你如何使不同目标兼容?

B.你的学习目标是否依旧太多?能否减少学习目标数量直至为单一目标而学习?

04 英语好,其实只是个传说

虽然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尺就是比寸长。

比寸长的,还有丈、里,后两者也有长短之分。

评价源于比较,统一标准之下的比较才算可靠。大家把比自己强的英语学习者的能力定义为“好”是主观;“鸡头”依旧不敌“凤尾”才是客观。现在你在哪个圈子里徘徊、你想去的圈子又有多远呢?“英语好”这句话一般都是出自别人之口;也就是说,我们经常听到甲和乙说丙英语好,而丙可能在场,也可能不在场。这种第三方评价多多少少带有一种“恭维赞许”或者“道听途说”的感觉。

正因为对英语水平的评定比较随意,而且点评别人英语水平的人并不权威、评价的客观性很难保证,“好”这个概念就变得很模糊。在本节中,我将为大家详细说明“好”的两重性、介绍七种“好英语”的标准,并简单说明“奔赴好英语”的途径。门道真的很多,希望大家对号入座。本节马上开始!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