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2 13:52:05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辅导教材试读:

第一部分 普通心理学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能。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外在的行为或通过现代技术观察脑的活动来研究心理现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既研究人的心理也又研究动物的心理,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群体心理。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概括起来,可以分成认知、情绪和意志、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

1.认知过程

认知(cognition)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行为,这个过程就是信息加工的过程,也就是认知过程。

2.动机和情绪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其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或情感,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

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

3.能力和人格

人在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还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人们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心理特性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方面。

心理特性是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产生的稳定的个体心理差异,包括能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例如,有人记得快,有人记得慢,这是能力的差异。有人比较温柔,有人比较粗暴;有人谦虚谨慎,有人骄傲自满;有人坚强,有人怯弱等,这是人格的差异。正是这些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总之,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法等。

1.观察法(1)定义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2)观察法的适用范围

观察法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采用: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加以控制;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观察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观察的目的与任务、观察和记录的手段,以及观察者的毅力和态度。(3)观察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

观察法对被观察的者的行为进行直接的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由于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进行,不为被观察者所知,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可以了解到现象的真实情况。

②缺点

a.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而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

b.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往往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

c.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要研究的现象却没有出现;

d.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即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2.实验法(1)定义

实验法是指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在实验中,研究者可以主动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条件使某种心理现象得以产生,并重复出现。这是和观察法的不同之处。(2)实验法的分类

实验方法分两种: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对实验条件严加控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自然实验虽然也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适当的控制,但它是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境中进行的。(3)实验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

可以对实验中的变量进行控制,得到较为可靠和客观的数据;

可以重复进行,实验结果可以得以验证;

可以根据结果得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缺点

a.影响实验因变量的因素很多,有时很难全部控制;

b.由于对自变量和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导致实验结果在非自然的情境中得到,有可能会降低试验结果的外部效度。

3.测验法(1)定义

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等。(2)基本要求

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量出所欲测特性或功能的程度。(3)测验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

a.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准确可靠;

b.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

c.验法是一种方便省力的方法;

d.测验法有建立好的常模,可以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e.测验法的研究类型较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

②缺点

a.验法难以进行定性的分析;

b.测验法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灵活性差;

c.测验法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

d.测验法难以排除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干扰。

4.调查法(1)定义

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调查人的口头或书面提问,收集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资料,探讨心理活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具体有问卷法、谈话法、访问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分析日记、作文、图画、工艺制品、报告总结、回忆录)等。调查法一般用于大量数据的收集。(2)调查法的优缺点

①优点

a.取样大;

b.被试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

c.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②缺点

a.结果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

b.被试的回答常有猜测成分;

c.同时调查的数据难于进行因果分析。

5.个案法(1)定义

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它是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例如,通过个案分析,可以了解电视台的不同节目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也可以了解家庭破裂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等等。个案法有时和其他方法(如观察法、测验法等)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收集更丰富的个人资料。(2)个案法的适用范围

由于个案法限于使用少数案例,研究的结果可能只适合于个别情况,因此,在推广运用这些结果或作出更概括的结论时,必须持谨慎的态度。一般地说,个案法常用于提出理论或假设,要进一步检验理论或假设,则有赖于其他方法的帮助。(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从心理学独立之初到现在,心理学家们在建构理论体系时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主要的心理学理论有:

1.构造主义心理学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这种理论主张:(1)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2)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构造主义心理学强调内省法。这种理论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者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2.机能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

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1)研究意识,并把意识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的,永远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性的;(2)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机能主义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它与构造主义的不同在于,构造主义研究意识的结构,而它研究意识的机能。

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采用内省,观察和测量等方法。

3.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产生在20世纪20年代,代表人物是华生和斯金纳等人。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Watson,1878—1958)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学派已接近销声匿迹了。但是,作为一种研究取向,它仍活跃在某些心理学的应用研究领域中。

行为主义心理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不同,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1)主要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而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2)行为主义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正是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3)行为主义要探索的问题主要有: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等。

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4.格式塔心理学

在美国出现行为主义的同时,德国也涌现出另一个心理学派别—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韦特海默、柯勒和考夫卡。

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1)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这是和构造主义和行为主义大相径庭的。(2)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很重视心理学实验。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资料至今仍是心理学的重要财富。

5.精神分析

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精神分析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所以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但是,精神分析的研究取向仍存在于心理学的某些研究领域中。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批后弗洛伊德主义者(post-Freudians),如A·弗洛伊德、克莱因和艾里克森等,将精神分析的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

和弗洛伊德不同的是:(1)他们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主要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2)他们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3)他们把青年期看成力必多(“性”能,libido)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像弗洛伊德那样,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精神分析的方法有:自由联想、梦的解析、对日常生活的分析等。

6.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但它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传统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1)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本主义心理学不赞成行为主义只相信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而认为正是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内部体验,才使他们成为各不相同的个人。(2)人本主义的人性观:①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他们不是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的野兽。②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持续不断地成长的。因此,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力争达到某些积极的社会目标。这些看法和精神分析学派是截然不同的。③人都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对人进行单个的测量,而不要把他们合并在不同的范畴之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在客观实验范式和主观的经验范式之间提出了独特的方法论原则:折中融合原则、整体研究方法及在具体方法上兼容并蓄的原则。

7.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在20世纪初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的影响下诞生的,5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环境的因素不再是说明行为的最突出的因素。环境提供的信息固然重要,但它是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存储和操作,并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的。(2)1967年,美国心理家奈塞尔(Neisser)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书中指出: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到转换、简约、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现代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等。应用计算机模拟等方法不仅能客观地描述人的某些复杂的内部过程,因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而且能推动人工智能的研究,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近30年来,由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电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了许多崭新的认识,这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神经元

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基本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较短,长度只有几百微米,形状如树的分枝,其作用类似于电视的接收天线,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一般较长,其长度从十几微米(μm)到1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在轴突主干上有时分出许多侧枝。胞体的形态和大小有很大的差别,有圆形、锤体形、梭形和星形等几种。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成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按功能可以分成内导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介于前两者之间,起联络作用。这些中间神经元的连接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微回路(microcircuitrymicr),这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哺乳动物脑神经元的数量大概在100亿个以上。

2.突触

突触是指在神经元结构中,一个神经元和另外一个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1)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神经递质在中间释放和传递。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2)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前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后者是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的神经递质。(3)神经元与神经元通过突触建立的联系,构成了极其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网络(神经回路)。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在突触间借助于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s)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通过突触前膜的张口处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receptors)(另一种化学物质),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3.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根据结构和机能,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1)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①脊神经

脊神经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共31对。脊神经由脊髓前根和后根的神经纤维混合组成。脊髓前根的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的纤维属感觉性。因此,混合后的脊神经是运动兼感觉的。

脊神经具有以下四种不同的机能成分: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②脑神经

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其中第1对、第2对和第8对为感觉神经,分别传递嗅觉、视觉、听觉和平衡觉的感觉信息;第3对、第4对、第6对、第11对和第12对为运动神经,分别支配眼球活动、颈部和面部的肌肉活动以及舌的运动;第5对、第7对、第9对和第10对为混合神经;其中第5对三叉神经负责面部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第7对面神经支配面部表情、舌下腺、泪腺及鼻黏膜腺的分泌,并接受味觉的部分信息;第9对舌咽神经负责味觉和唾腺分泌等;第10对迷走神经支配颈部、躯体脏器的活动,包括咽喉肌肉、内脏平滑肌及心肌的运动,同时,还负责一般内脏感觉的输入。

③植物性神经

英国科学家兰格莱将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

植物性神经的交感神经系统从脊髓的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它借助短短的交通支(节前纤维)和脊髓两侧的交感干联系,然后由交感干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以支配胸腹部的脏器和血管的活动。

副交感神经系统发自中脑、桥脑、延脑及脊髓的骶部。它的节前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然后由此发出节后纤维,至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神经节一般位于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一般来讲,人们把交感神经看成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当人们挣扎、搏斗、恐惧或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它加速心脏的跳动;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以利用;暂时减缓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力量以应付危急。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两者通常以椎体交叉的最下端和第一颈神经的最上端为界。

①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略呈圆柱形,前后稍扁。它上接延髓,下端终止于一根细长的终丝。

脊髓的主要作用是: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受到脑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而由脑发出的指令,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射是可以受脑的支配的。

②脑干

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

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是一个狭长的结构,全长4厘米左右。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桥脑在延脑的上方,它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它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中脑位于丘脑底部,小脑、桥脑之间。它的形体较小,结构也较简单。

③间脑

在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有两个鸡蛋形的神经核团,叫丘脑。它的正下方有一个更小的组织,叫下丘,它们共同组成间脑。

丘脑是个中继站,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因而对控制睡眠和觉醒也有重要意义。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④小脑

小脑在脑干背面,分左右两半球。小脑损伤会出现痉挛、运动失调,丧失简单的运动能力。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在某些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⑤边缘系统

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这些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二)大脑皮层及其机能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重量约为脑的总重量的60%左右。从进化的观点看,大脑比脑干出现得晚,是各种心理活动的中枢。

大脑半球的表面由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鞘神经纤维覆盖着,呈灰色,叫灰质(gray matter),也就是大脑皮层,它的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皮层的厚薄不一,中央前回最厚,约4.5毫米;大脑后端的距状裂最薄,约1.5毫米。皮层从上而下(或从外到内)分为六层: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形细胞层。它们由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组成,其中颗粒细胞接受感觉信号,锥体细胞传递运动信息。

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称作白质。它负责大脑回间、叶间、两半球间及皮层与皮下组织间的联系。其中特别重要的横行联络纤维叫胼胝体。它在大脑半球底部,对两半球的协同活动有重要作用。

大脑皮层机能分区的思想,开始于19世纪欧洲的一批颅相学家。他们根据头部的隆起部位来确定一个人的人格和智力,相信脑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心理官能。生理学家和医生们对大脑皮层机能分区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其中以布鲁德曼(Brodmann)的皮质分区图为大家所公认。

1.大脑皮层感觉区及其机能

初级感觉区:初级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它们分别接受来自眼睛的光刺激,来自耳朵的声音刺激,以及来自皮肤表面和内脏的各种刺激等。它们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1)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

机能: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若大脑两半球的视觉区受破坏,即使眼睛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视觉而成为全盲。(2)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

机能: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觉察等。若破坏了大脑两半球的听觉区,即使双耳的功能正常,人也将完全丧失听觉而成为全聋。(3)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属布鲁德曼的第1,2,3区。

机能:它接受由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传人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感觉等。躯干、四肢在体感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中央后回的最上端的细胞,主宰下肢和躯干部位的感觉;由上往下的另一些区域主宰上肢的感觉。头部在感觉区的投射是正直的,即鼻、脸部位投射在上方,唇、舌部位投射在下方等。身体各部位投射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例如,手、舌、唇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机体感觉区的投射面积就较大。

2.大脑皮层运动区及其机能(1)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2)机能: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运动区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也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中央前回最上部的细胞与下肢肌肉的运动有关,其余的细胞与上肢肌肉的运动有关。运动区和头部运动的关系是正且直的,即上部的细胞与额、眼睑和眼球的运动有关;下部的细胞与舌和吞咽运动有关。同样,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不取决于各部位的实际大小,而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程度。功能重要的部位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也较大。

3.大脑皮层言语区及其机能

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言语区包括言语运动区、言语听觉中枢和言语视觉中枢。(1)言语运动区位于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即布鲁德曼第44,45区,亦称布洛卡区。

机能:它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颚的运动。这个区域受损会引发运动性失语症。这种病人说话不流利,话语中常常遗漏功能词,因而形成“电报式”语言。(2)言语听觉中枢位于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称为威尔尼克区。

机能:它与理解口头言语有关,损伤这个区域将引起听觉性失语症,即病人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他刚刚听过的句子,也不能完成听写活动。(3)言语视觉中枢位于顶枕叶交界处。

机能:损坏这个区域将出现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病人看不懂文字材料,产生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

近年来用脑成像技术进行的研究也证实,单词的被动视觉引起大脑左半球枕叶的激活,生成动词引起左半球额下回和颞中回的激活,听单词引起威尔尼克区的激活,而说单词引起了前额叶的激活。

4.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

近30年来,由于割裂脑的研究,提供了在切断胼胝体的情况下,分别对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研究发现,手术后大脑两半球分割的病人,视力、听力和运动能力都正常,而命名、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理解语言的能力等出现选择性的障碍。

大脑单侧化优势的实验证据:让裂脑人坐在实验桌前,下颌固定在支架上,两眼正视正前方银幕上的一个点。接着,在左视野呈现一个钉锤图形,右视野呈现一个玫瑰花图形。按照神经通路分析,由钉锤图形引起的视觉信息,经两眼的左半边传送到大脑右半球的视觉区。由玫瑰花图形引起的视觉信息,经两眼的右半边传送到大脑左半球的视觉区。结果发现:受试者回答只看见玫瑰,而看不见钉锤。

研究结果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言语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存在一侧优势,但决不是绝对分离的。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的研究发现,右半球同样参与语言的加工,在语言理解中有重要的作用。人的许多认知功能是左、右半球协同活动的结果。(三)脑机能学说

1.定位说(1)脑功能的定位说开始于加尔和斯柏兹姆提出的颅相说。加尔检查了颅骨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颅相说在许多方面是不科学的,但颅相说把人的心理官能与颅骨的外形特征联系起来,企图揭示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推动了脑功能定位的研究。(2)真正的定位说开始于对失语症病人的临床研究。1825年,波伊劳德提出语言定位于大脑额叶。由于人们都用右手书写、绘画、击剑,波伊劳德认为,对这些行为的控制可能是左半球。1861年布洛卡对一位失语病人的研究发现,语言功能是特定脑区的功能。(3)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定位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这方面,加拿大医生潘非尔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潘非尔德用电刺激法研究颞叶时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时的一些事情。这说明记忆可能定位在颞叶。另外,科学家发现,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这些发现也有利于脑功能的定位学说。

2.整体说

在定位说风行的时候,另一些学者提出了脑功能的整体说。(1)19世纪中叶,弗罗伦斯通过实验提出,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如果所有皮层都被切除,那么各种智力功能都会丧失;如果有足够的组织保留下来,所有的功能就都可以康复。弗罗伦斯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对加尔提出的颅相说进行了批评。但他所用的实验动物都没有新皮层,而且他所说的动物智能和加尔所说的人的智能是完全不一样的。(2)20世纪初,拉什利采取脑毁损技术用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提出了两条重要的原理: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按照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按照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3.机能系统说

鲁利亚根据脑损伤的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以下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1)第一机能系统,即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觉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2)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皮层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与综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3)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当这些脑区受到破坏时,患者将产生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例如,有的研究证明,前额皮层受到损伤的病人,将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也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

鲁利亚认为,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个机能系统又起各自不同的作用。鲁利亚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心理机能定位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高级神经活动的理论,引起了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的普遍重视。

4.机能模块说

机能模块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要理论。这种学说认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认知神经科学的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支持了模块学说。例如,在视觉研究的领域发现,猴子的视觉与31个脑区有关;颜色、运动和形状知觉是两个大的功能模块,它们之间的精细分工和合作,是视觉的神经基础;在词的识别的研究中也发现,词的命名与广大的脑区有关,这些脑区的动力学关系决定了词的识别。

三、意识和注意

(一)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的含义(1)概念:对于意识人们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意识是心理的过程和属性。一般来说,意识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对客体的觉知和把自己与其他个体相区分的觉知。

张春兴在《现代心理学》一书中将意识定义为:是一个包括多种概念的集合词,其涵义系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内在的)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外在的)的综合觉察和认识。(2)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等。在行为水平上,“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3)意识概念本身很复杂,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①意识是一种觉知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意味着“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你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说明你意识到了它们。同样,人也能觉察到某些内部状态,如疲劳、眩晕、焦虑等等。人还能觉察到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等。

②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这种控制和调节对系统的正常运行与保持一定的功效有重要作用。换句话说,意识不只是对信息的被动觉察和感知,它还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③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如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另外,意识还存在一般性变化,如觉醒、惊奇、愤怒、警觉等。

2.意识的种类(1)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意识的水平,意识可以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①意识是指在某一时刻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觉知的程度,可以看成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以下是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a.睡眠与梦

根据脑电图的研究可以将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当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时,表明已进入睡眠的第四阶段,即为深度睡眠阶段。接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往往发生在此阶段。

b.催眠

催眠是另一种意识状态。起源于18世纪奥地利医生麦斯麦,他曾用过“动物磁”治疗癔病病人,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师的指示或指引下进行的,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c.白日梦与幻想

每个人都有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时候。例如,上课时,你根本就没有听到老师在讲什么,满脑子都是刚看过的武侠小说中的情节。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白日梦,程度较严重时,称为幻想。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过白日梦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白日梦是基于个体的记忆或想像的内容自发产生的。

②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按照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于意识中。如果将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的话,人的意识便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占人的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有以下几种:

a.无意识行为

有时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已经自动化了的行为,不受意识的控制。例如,在骑自行车时,一个人可以毫无困难地思考其他的问题,或与别人交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如何维持车的平衡的。

b.对刺激的无意识

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

c.盲视

有一类对刺激的无意识是由于脑损伤引起的,由脑损伤引发无意识现象。(2)被动的意识状态和主动的意识状态

根据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分为被动的意识状态和主动的意识状态。

①被动的意识状态是指消极地感受着来自感觉系统或头脑中自动出现的经验。例如,做白日梦的人任凭思路游荡,被动地观察着自动在头脑中出现的表象、记忆和情感体验等。

②主动的意识状态是指主动地操纵自己的心智活动,进行有目的的控制。例如,积极思考问题者设定目的、制定计划、展望远景、分析条件和结果的关系等等,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的意识状态。(3)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根据意识的内容,意识可以分为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①客体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对象和现象的有意识反映。

②自我意识则是指个人对于自身及其内心世界的有意识反映。

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是相互联系的。在个人心理生活中所起作用是不同的。它们也可以称为意识的两种基本形式。

3.意识的功能

意识对人类的生存有重要的作用,意识的产生增加了个体生存的机会,使人们能把有目的的意志行为建立在对现实性的最佳解释和最佳决策的基础上,使人们能够把握感知觉信息的意义。具体来说,意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客体的观察和觉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输入的刺激能量;

②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空间模式)和事件(时间模式);

③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的信息做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正是通过意识,分析因果关系,想像当前不存在的情景和可能性,计划未来的行动,用人们预期的目标来指引行为。(2)对主体的控制和调节:我们在经验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分析客体和事件,并能根据自己的目的来调节自己的行为。(3)帮助人们生存和构建社会文化:人类的许多意识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不同种族、不同民族和不同群体的人产生共感,从而避免了许多可能的冲突,有助于人们之间的和平相处和生存。同时这种意识的同感效应也是构建人类共同文化的基础。

4.睡眠与梦(1)睡眠

①睡眠时的意识状态不同于清醒时的状态。当代心理学研究已大大加深了我们对睡眠的理解。当一个人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时,其大脑的生理电活动会发生复杂的变化。研究显示,当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脑电中有很多β波。β波的相对频率较高,每秒钟14到30个周期,波幅较小。而在安静和休息状态时,β波则由α波取代。α波的相对频率较低,每秒8到13个周期,波幅稍大。在睡眠状态时,脑电则主要是Δ波,Δ波的频率更低而波幅更大。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②关于睡眠的功能存在不同的解释。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工作了一天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而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避免消耗能量,以及在一天中不能适应的那段时间里避免受到伤害。还有人解释为,为了维持生理节律,即由生理时钟决定的。

③睡眠的阶段

由脑电图的研究可将睡眠分为:

a.非快速眼动睡眠

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其持续时间约10分钟。在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段,个体较难被唤醒,其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在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第三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当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时,表明已进入睡眠的第四阶段,即为深度睡眠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第三、四阶段的睡眠通常被称为“慢波睡眠”。

几乎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

b.快速眼动睡眠

前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要经过1个小时到90分钟,之后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并很容易惊醒。接着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时候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作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睡眠者在这个时候醒来通常会报告说他正在做梦。另外心律和血压变得不规则,呼吸变得急促,如同清醒状态或恐惧时的反应,而肌肉则依然松软。

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5分钟至10分钟,再经过大约90分钟后,会有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在这种周期性的循环中,当黎明临近时,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的睡眠会逐渐消失。

总之,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重复多次。深度睡眠(第四阶段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远多于后半夜。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而最后一次则长达1小时。

另外,随年龄增长,个体的快速眼动睡眠量越来越少。新生儿的快速眼动睡眠占的时间最多,约占睡眠时间的一半。一般大学生的睡眠,阶段2约占全时间的50%,阶段4约占15%,快速眼动睡眠则约占25%。老年人一夜中出现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约在18%左右。可以据此推论,婴儿的梦远比成人要多,老年人睡眠时做梦较少。(2)梦

梦是指睡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像活动。

长期以来,对梦的功能的解释一直存在分歧。

①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②认知观点认为,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便成为梦境。

③生理学观点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意义。(二)注意概述

1.注意的含义(1)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①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某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

②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如果说,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朝向某个对象,那么,集中性就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大,紧张度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密不可分的。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这时候,他对自己周围的一切就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3)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①一方面,注意和意识不同。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决定了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什么东西不可以。注意更为主动和易于控制。注意的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②另一方面,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人的注意指向的内容,一般处于意识活动的中心。

总之,在注意条件下,意识与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特定的对象,从而使意识内容或对象清晰明确,意识过程紧张有序,并使个体的行为活动受到意识的控制,而进入注意的具体过程,则可能是无意识的。

2.注意的功能

注意在人类的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功能如下:(1)选择功能。人要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就必须选择重要的、对人有意义的信息,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2)整合功能。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发生在注意状态下,即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个别特征的信息进行精细加工,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3)维持功能。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的时间,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4)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不仅体现在认识活动中,而且体现在各种行为中。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3.注意的种类(1)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三种。

①不随意注意

a.概念: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时,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不随意注意也可理解为一种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的水平较低。

b.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等都可能引起不随意注意。其中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最重要的原因。所谓新异性是指刺激物的异乎寻常的特性。强度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又一重要的因素。环境中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不由自主地引起我们的注意。有时候,物理强度微弱但对比强度大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此外,在静止的背景上各种运动着的物体,也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人本身的状态:不随意注意还和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也可以称为刺激物的意义性,即刺激物的客观特性对主体生活的意义。由于意义性的作用,某些在物理强度上异常微弱的刺激,也能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

c.意义: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它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上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②随意注意

a.概念: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如果说动物也有不随意注意,那么只有人才有随意注意。因此,在种系发展上,随意注意出现得较晚。

b.引起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

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

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

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较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人,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③随意后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类似于随意注意,但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2)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①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对选择性注意的研究,可以揭示人们如何有效地选择一类刺激而忽略另一类刺激,选择的具体过程等。

②持续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用警戒作业来测量。注意动摇不同于持续性注意,它是指注意在短暂时间内的起伏波动。

③分配性注意

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研究分配性注意最常用的方法是双作业操作。分配注意或注意分配是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重要条件。注意分配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自动化程度相联系,也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三)注意的生理机制和外部表现

1.注意的生理机制

注意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由神经系统不同层次、不同脑区的协同活动来完成的。(1)朝向反射

朝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异性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是注意的最初级的生理机制,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就不会发生了。朝向反射常常伴随着身体的一系列变化,如,动物把感官朝向刺激物、收缩四肢血管舒张头部血管、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等等。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动物感官的感受性,能动员全身能量资源以应付个体面临的活动任务。(2)脑干网状结构

脑于网状结构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网状结构的神经细胞形状很复杂,大小也不等,它们的轴突较长,侧枝也较多。因此,一个神经元可以和周围的许多神经元形成突触,一处受到刺激就可以引起周围细胞的广泛的兴奋。

网状结构具有激活和维持功能。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一部分沿感觉传导通路(特异通路),直接到达相应的皮层感觉区,另一部分通过感觉通路上的侧枝先进入网状结构,然后由网状结构释放一种冲击性脉冲,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大区域,从而使大脑产生一般性的兴奋水平和觉醒水平,使皮层功能普遍得到增强,保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号。(3)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由边缘叶、附近的皮层和有关的皮层下组织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它既是调节皮层紧张性的结构,又是对新旧刺激物进行选择的重要结构。研究表明,在边缘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神经元,它们不对特殊通道的刺激作反应,而对刺激的每一变化作反应。因此,当环境中出现新异刺激时,这些细胞就会活动起来,而对已经习惯了的刺激不再进行反应。这些神经元也叫“注意神经元”。它们是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是保证有机体实现精确选择的行为方式的重要器官。这些组织的失调,将引起整个行为选择的破坏。(4)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

在选择性注意的产生中,大脑额叶有重要作用。额叶对动物和人的行为具有控制和计划的作用。脑额叶直接参与由言语指示所引起的激活状态。它通过与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下行联系,不仅能够维持网状结构的紧张度,而且能够对外周感受器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随着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于神经心理学研究,人们对注意的神经机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证据。(5)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

注意需要三个脑区的协同活动:①认知对象的大脑功能区(功能柱);②丘脑神经,其功能是提高大脑的激活水平;③大脑前额叶的控制区,选择被注意的对象,从而提高相应脑区的激活水平和持续时间。这三个脑区通过三角环路的形式结合起来,是产生注意现象的生理基础。

2.注意的外部表现(1)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例如,人在注视一个物体或倾听某种声音时,他们的感觉器官常常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2)注意时,人的血液循环和呼吸都可能出现变化,如肢体血管收缩,头部血管舒张,呼与吸的时间比例发生变化:吸气变短而呼气相对延长等;当注意高度集中时,还常常伴随某些特殊的表情动作,如托住下颌、凝神远望、眼光似乎呆滞在某处等。(3)注意的外部表现可以作为研究注意的客观指标。但是,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例如,当人的视线落在某个物体上时,他的注意可能指向完全不同的物体。只用注意的外部表现来说明一个人的注意状态,有时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四)注意的品质

1.注意广度(1)注意广度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2)一项最早的研究:抓一把黑豆撒向一个黑色背景上的白盘子中,当然只有部分黑豆落在盘子内,其余的都落入黑背景中去了。待盘中的黑豆刚一稳定下来,要被试立即报告盘中有多少黑豆。

一千次实验结果表明:当盘中黑豆多至5个时,报告开始出错;到8至9个时,错误估计的次数尚不超过50%;多于8、9个时,错误率大增,且都倾向于把黑豆数量低估。由此可知,视觉的注意广度大约是“7±2”。(3)注意广度与注意对象的特点和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有关。对于不同对象,广度不同。彼此不相关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只有4~6个。此外,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注意的广度也越大。

2.注意稳定性(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注意对象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它可以用一定时间内工作效率的变化来表示。(2)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总是有间歇地加强和减弱,因此注意力也表现出时高时低的周期性变化,这叫作注意的起伏现象。这种现象即使在相对稳定的注意中也是存在的。(3)注意的稳定性也受许多条件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刺激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确定性、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对活动结果的了解、个体本身的身体状态与情绪态度等。

3.注意分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