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宋辽金夏元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4 14:11:08

点击下载

作者:邓之诚 著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大历史——宋辽金夏元史

中国大历史——宋辽金夏元史试读:

宋辽金夏元史

作者:邓之诚[著]排版:辛萌哒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30ISBN:9787568216166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宋辽金夏元史

宋世系

自太祖赵匡胤代周西历九六〇年,至帝昺灭于元西历一二七九年,凡十八主,共三百二十年。

太祖,姓赵,名匡胤,涿郡人。仕周。世宗时拜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边。命太祖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夜五鼓,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身者,众皆罗拜。拥还,遂受周禅,国号曰宋。建元建隆三年、乾德五年、开宝八年,在位凡十六年。

太宗,初名匡义,赐改光义,太祖之弟。继立,改元太平兴国八年、雍熙四年、端拱二年、淳化五年、至道三年,在位凡二十二年。

真宗,名恒,太宗第三子。嗣立,改元咸平六年、景德四年、大中祥符九年、天禧五年、乾兴一年,在位凡二十五年。

仁宗,名禛,真宗第六子。嗣立,改元天圣九年、明道二年、景祐四年、宝元二年、康定一年、庆历八年、皇祐五年、至和二年、嘉祐八年,在位凡四十一年。

英宗,名曙,濮安懿王允让太宗孙之第十三子。仁宗养之于内。嘉祐七年,立为皇子。仁宗崩,遗诏立为帝。即位,改元治平四年,在位凡四年。

神宗,名顼,英宗长子。嗣立,改元熙宁十年、元丰八年,在位凡十八年。

哲宗,名煦,神宗第六子。嗣立,改元元祐八年、绍圣四年、元符三年,在位凡十五年。

徽宗,名佶,神宗第十一子。继立,改元建中靖国一年、崇宁五年、大观四年、政和七年、重和一年、宣和七年。金兵围汴急,乃禅位于钦宗,尊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在位凡二十五年。及金人破汴,胁帝北行,金主封为昏德公,卒于五国城。

钦宗,名桓,徽宗长子。嗣立,改元靖康一年,在位凡一年。随徽宗北去,金主封为重昏侯,金主亮时殂。(以上凡九帝,共一百六十七年自西历九六〇年,至西历一一二六年,史称为北宋。)

高宗,名构,徽宗第九子,封康王。徽、钦北去,即帝位于应天府河南商丘县。旋因金人之逼,避走江南,建都于临安浙江杭县。改元建炎四年、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在位凡三十六年。

孝宗,名昚,太祖七世孙,高宗诏选太祖之后。绍兴二年,选帝育于禁中。三十年,立为皇子。继立,改元隆兴二年、乾道九年、淳熙十六年。传位于光宗,上尊号曰至尊寿皇圣帝,在位凡二十七年。

光宗,名惇,孝宗第三子。乾道七年,立为皇太子。嗣立,改元绍熙五年,传位于宁宗,上尊号曰圣安寿仁太上皇帝,在位凡五年。

宁宗,名扩,光宗第二子。嗣立,改元庆元六年、嘉泰四年、开禧三年、嘉定十七年,在位凡三十年。

理宗,名昀,太祖十世孙。初宁宗无子,择太祖后二人,养之宫中,一曰贵和,一曰贵诚。寻立贵和为皇子,改赐名竑。宁宗崩,史弥远矫诏,立贵诚为帝,改名昀。即位,改元宝庆三年、绍定六年、端平三年、嘉熙四年、淳祐十二年、宝祐六年、开庆一年、景定五年,在位凡四十年。

度宗,名禥,太祖十一世孙,父荣王与芮,理宗母弟。理宗无子,宝祐元年,立为皇太子,受遗诏继立,改元咸淳十年,在位凡十年。

恭帝,名,度宗子。继立,改元德祐一年。德祐二年正月,元兵南侵,至临安皋亭山,以势穷乃出降。在位凡一年,朝元主于上都,封瀛国公。

端宗,名昰,度宗庶子,恭帝兄,封吉王。德祐二年五月,陈宜中等立之于福州,改元景炎二年。元兵袭之,奔粤,殂于 州广东吴川县南海中,在位凡二年。

帝昺,度宗庶子,端宗之弟。继立,改元祥兴二年。避元兵迁于厓山广东赤溪县东有二山,对峙如门,亦谓之厓门山,元将张弘範袭至,陆秀夫知事已去,乃负帝投海死,在位凡二年,宋亡。(以上凡九帝,共一百五十三年自西历一一二七年,至西历一二七九年,史称为南宋。)

附宋世系表

辽世系

自太祖阿保机称帝西历九一六年至天祚帝降于金西历一一二五年,凡九主,共二百十年。

太祖,姓耶律氏,名亿,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人事迹详前。于后梁太祖贞明二年称帝,国号曰契丹,建元神册六年、天赞四年、天显一年,在帝位凡十一年。

太宗,名德光,太祖第二子。嗣立,仍用天显年号由二年至十一年,凡十年。后晋天福二年西历九三七年,改国号曰辽,改元会同十年、大同一年,在位凡二十一年。

世宗,名阮,太祖长子托允出镇勃海扶余城,号曰人皇王之子,太宗爱之如子。从伐晋,太宗崩于栾城,遂即位于柩前。太后闻帝即位,遣太弟李胡率兵拒之,旋罢兵,趋上京,改元天禄四年。祭于行宫,遇弑,在位凡四年。

穆宗,名璟,太宗长子。继立,改元应历十八年。帝荒淫无道,猎于怀州,为近侍所弑,在位凡十八年。

景宗,名贤,世宗第二子。继立,改元保宁十年、乾亨四年,在位凡十四年。

圣宗,名隆绪,景宗长子。继立,太后萧氏辅政,复国号曰大契丹,改元统和二十九年、开泰九年、太平十年,在位凡四十八年。

兴宗,名宗真,圣宗长子。继立,改元景福一年、重熙二十三年,在位凡二十四年。

道宗,名洪基,兴宗长子。继立,改元清宁十年、咸雍十年、太康十年、大安十年、寿隆六年,复改国号曰辽,凡在位四十六年。

天祚帝,名延禧,道宗之孙。道宗崩,奉遗诏即帝位,改元乾统十年、天庆十年、保大四年。金兵克上京,帝走云中,复走夹山,内蒙五原县西北;燕京破,又出奔四部山西阴山附近;金兵袭之,复奔走西夏;帝为谋恢复,至武州,为金兵所败,谋奔党项,被金将完颜娄室等所获。时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太宗天会三年也。至金,封为海滨王,以疾终,在位凡二十四年。辽亡。

附辽世系表

金世系

自太祖阿骨打称帝西历一一一五年至哀宗死于蔡州西历一二三四年,凡九主,共一百二十年。

太祖,姓完颜氏,名阿骨打,世为生女真节度使。至太祖袭立,叛辽,取辽东北诸州。辽将萧嗣先又大败于混同江,势遂不可制。群臣劝进,即皇帝位,国号曰金。色尚白,更名旻。时宋徽宗政和五年,辽天祚帝天庆五年也。建元收国二年、天辅六年,在位凡八年。

太宗,名晟本名吴乞买,太祖弟。太祖四出征伐,常居守。太祖卒,百官请正位,遂即皇帝位。改元天会十二年,在位凡十二年。

熙宗,名亶本名合剌,太祖孙。继立,仍用天会年号由十三年至十五年,凡三年,改元天眷三年、皇统八年,为废帝所弑,在位凡十四年。

废帝,名亮本名迭古乃,辽王宗幹次子。弑熙宗而自立,改元天德四年、贞元三年、正隆五年。帝自将兵伐宋,师于瓜州,完颜元宜等变,帝遇害时宋高宗绍兴三十年,在位凡十二年。

世宗,名雍本名乌禄,太祖孙,睿宗宗尧子,任东京留守,封曹国公。废帝出师,金人立之于辽阳,改元大定二十九年,在位凡二十九年。

章宗,名璟本名麻达葛,显宗允恭子。大定二十六年,立为皇太孙。世宗崩,继立,改元明昌六年、承安五年、泰和八年,在位凡十九年。

卫绍王,名永济本名兴胜,更名允济,世宗第七子。章宗无子而疏忌宗室,以王柔弱鲜智能,遂使为嗣。章宗卒,继立,改元大安三年、崇庆一年、至宁一年。呼沙呼作乱,以兵入宫,自称监国都元帅,逼帝出宫,载至故邸而禁锢之。寻使宦者杀王而迎立宣宗,在位凡五年。

宣宗,名珣本名吾睹补,显宗长子,进封昇王。卫绍王被杀,呼沙呼迎帝于彰德而立之,改元贞祐四年、兴定五年、元光二年。以蒙古日逼,国蹙兵弱,乃迁都于汴,在位凡十一年。

哀宗,名守绪又名宁甲速,宣宗第三子。继立,改元正大八年、开兴一年、天兴三年。蒙古兵围汴,帝走蔡州。宋与蒙古合兵围之,帝知事急,传位于宗室承麟。冀突围而出,未几城破。帝自经,承麟亦为乱兵所杀,时宋理宗端平元年也。在位凡十一年,金亡。

附金世系表

其在称帝以前者,另列表以明之。

夏世系

自景宗元昊称帝西历一〇三八年,至末帝降于蒙古西历一二二七年,凡十主,共一百九十年。

景宗,本姓拓跋,曾赐姓李氏,名元昊。其先自唐末,即据有银夏绥宥静诸州。元昊继立,称显道二年、开运、广运二年、大庆二年。旋称帝,国号曰夏,时宋仁宗宝元元年,辽兴宗重熙七年也。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在帝位凡十一年。

毅宗,名谅祚,景宗长子也。继立,改元延嗣宁国一年、天祐垂圣三年、福圣承道四年、都六年、拱化六年,在位凡二十年。

惠宗,名秉常,毅宗长子。继立,改元乾道二年、天赐礼盛国庆五年、大安十年、天安礼定一年,在位凡十八年。

崇宗,名乾顺,惠宗长子。继立,改元天仪治平四年、天祐民安八年、永安三年、贞观十三年、雍宁五年、元德七年、正德八年、大德四年,在位凡五十二年。

仁宗,名仁孝,崇宗长子。继立,改元大庆五年、人庆五年、天盛二十二年、乾祐二十三年,在位凡五十五年。

桓宗,名纯祐,仁宗长子。继立,改元天庆十二年,后为镇夷王安全所废,在位凡十二年。

襄宗,名安全,崇宗之孙,越王仁友之子。废桓宗而自立,改元应天四年、皇建一年,在位凡五年。

神宗,名遵顼。始以宗室策试进士及第,位至大都督。继立,改元光定十二年,传位于子德旺,自称太上皇,在位凡十二年。

献宗,名德旺,神宗子。继立,改元乾定四年。闻蒙古兵至,以忧悸卒,在位凡四年。

末帝,名,神宗之孙,清平郡王之子,国人立以为主。蒙古太祖攻之,力屈乃降,时宋理宗宝庆三年,金哀宗正大四年也。在位凡一年,夏亡。

附夏世系表

其在称帝以前者,另列表以明之。

元世系

自太祖铁木真称帝西历一二〇六年至顺帝北走西历一三六八年,凡十五主,共一百六十三年。

太祖,名铁木真,姓奇渥温氏,蒙古部人。征服诸部,即帝位于斡难河之源,上尊号曰成吉思可汗,时宋宁宗开禧二年,金章宗泰和六年也。在位凡二十二年四太子拖雷监国一年。

太宗,名窝阔台,太祖第三子,继立。六年,灭金,在位凡十三年。

皇后乃马真氏临朝称制凡四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继立,在位凡三年。

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氏,抱太孙失烈门临朝称制凡二年。

宪宗,名蒙哥,太祖之孙,拖雷长子,继立。九年,攻略蜀地,殁于合州,在位凡九年。

世祖,名忽必烈,拖雷第四子,宪宗母弟。长且贤,任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宪宗殁于蜀,世祖还师至开平,自立为帝,时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历一二六〇年。建元中统四年、至元三十一年。至元年宋度宗咸淳七年,改国号曰元,取易大哉乾元之义。十六年灭宋,统一中国,在位凡三十五年。

成宗,名铁穆耳,世祖之孙,太子真金之第三子。继立,改元元贞二年、大德十一年,在位凡十三年。

武宗,名海山,真金第二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继立,改元至大四年,在位凡四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之弟。继立,改元皇庆二年、延祐七年,在位凡九年。

英宗,名硕德八剌,仁宗嫡子。继立,改元至治三年。为知枢密院事铁失等所弑,在位凡三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耳,晋王甘麻剌之长子。袭封镇北边,英宗遇弑,诸王等奉皇帝玺,迎帝于镇,即帝位,改元泰定四年,在位凡四年。以自立故,文宗不为立庙上谥,止称为泰定帝。

天顺帝,名阿速吉八,泰定帝子。上都丞相倒剌沙立之为帝,改元天顺。时文宗立于大都,乃遣兵攻之,战败逃亡,在位凡月余。

明宗,名和世,武宗长子。泰定帝崩,文宗立。二年,以帝居长固让,帝遂即位和宁之北。还京师,于途次暴崩,在位凡八月。

文宗,名图帖睦尔,武宗之次子,明宗之弟。即帝位,改元天历二年。让位明宗,明宗立帝为皇太子。及明宗崩,复位,改元至顺三年,在位凡五年。

宁宗,名懿璘质班,明宗次子。继立,旋崩,在位凡月余。

顺帝,名妥 帖睦尔,明宗之长子,居广西。宁宗崩,迎归京师,即帝位,改元元统二年、至元六年、至正二十七年,在位凡三十五年。明兵陷都城,帝北走,元亡。

附 元世系表

其先世,依《元朝秘史》(卷一)另列表以明之:

(一)宋之统一

太祖代周,诸国并峙,次第用兵,先灭荆南、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太宗继之,又灭北汉。吴越先来归,除燕云十六州外,复归一统。

乾德元年西历九六三年,二月……慕容延钊入荆南,高继冲请归朝,得州三,县十七。(《宋史》卷一《太祖纪一》。)

乾德元年,三月……慕容延钊破三江口,下岳州,克复朗州,湖南平。得州十四,监一,县六十六。(《宋史》卷一《太祖纪一》。)

按:马希萼时,朗州将王逵、周行逢据州以叛,推辰州刺史刘言为主。南唐破潭州后,未几仍为王逵等所得,尽有马氏故地。王逵自为武安节度使,周行逢自为武安行军司马,三雄并峙。逵与行逢比而杀言,逵亦为其下所杀,行逢代为武平节度使。宋初,行逢卒,子保权继立。部将张文表为乱,据潭州。保权求援于宋,宋遣慕容延钊、李处耘,假道荆南以讨之。未至,保权已克潭州,杀文表。荆南主继冲,闻宋师至,出迎,钊等遂袭取之。荆南亡,更进趋潭州。保权与宋师战,大败被擒,武平遂亡。

乾德三年西历九六五年,正月……王全斌取利州,蜀王孟昶降。得州四十五,县一百九十八。(《宋史》卷二《太祖

纪二》。)

按:蜀帝昶,奢纵无度。知枢密院事王昭远,大言欲建奇勋,以蜡书约北汉伐宋。太祖闻之,于乾德二年十一月,以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崔彦进副之,将步骑三万,出凤州道;刘光义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曹彬副之,出归州道;以伐蜀。王昭远出战被擒。师至魏城,昶降,后蜀遂亡。昶至京师,封秦国公。

开宝四年西历九七一年,二月……潘美克广州,俘刘,广南平。得州六十,县二百十四。(《宋史》卷二《太祖纪二》。)

按:南汉帝 在位,残酷奢侈,屡侵宋。太祖开宝三年八月,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贵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朗州团练使尹崇珂副之,遣使发十州兵,会贺州,以伐南汉。美等克广州,俘,南汉遂亡。

至京师,封为恩赦侯。

开宝八年西历九七五年,十一月……曹彬夜败江南军于城下……克升州,俘其国主煜,江南平。凡得州十九,军三,县一百八十。(《宋史》卷三《太祖纪三》。)

按:宋平南汉,南唐李煜闻之,自贬国号曰江南国主,遣使朝宋。南唐宿将林宏肇为宋太祖所忌,纵反间,言其将降,煜竟鸩杀之。守备益弛,太祖欲伐之,以师出无名,先征之入朝,不至。开宝七年,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潘美为都监,曹翰为先锋都指挥使。将兵十万,出荆南以伐之,兼使吴越王俶出师为犄角。彬等由荆南浮江而下,自采石渡江围金陵,俶亦取江南常州。金陵破,煜降,南唐遂亡。煜至京师,封为违命侯。

太平兴国三年西历九七八年,四月……陈洪进献漳泉二州,凡得县十四。(《宋史》卷四《太宗纪一》。)

按:闽越为唐所灭,牙将留从效据漳泉。从效卒,子绍 继立,为统军陈洪进所废。推副使张汉思为留后,自为副使,既复幽汉思而代之。宋平南唐,吴越王入朝,洪进遣子入贡。太平兴国二年八月,洪进入朝。三年四月,献地,诏以为武宁节度使、同平章事。

太平兴国三年五月……钱俶献其两浙诸州,凡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宋史》卷四《太宗纪一》。)

按:吴越王钱俶,自太祖时已称藩。俶入朝,太祖遇之以礼,赐赉甚厚。留两年遣还,至是举国归朝,封为淮海王,吴越遂亡。

太平兴国四年西历九七九年,二月……帝发京师。四月……幸太原城,诏谕北汉主刘继元使降。五月……继元降,北汉平,凡得州十,县四十。(《宋史》卷四《太宗纪一》。)

按:宋太祖灭后蜀后,转伐北汉。时北汉刘继元新立,求救于辽。辽兵入侵晋、绛二州,太祖自将攻之,不克而还。是年,太宗自将伐北汉,次太原,招降继元,封为彭城郡公,北汉遂亡。

(二)宋之疆域

唐室既衰,五季迭兴……宇县分裂,莫之能一。宋太祖受周禅,初有州百一十一,县六百三十八……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县一十七……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监一,县六十六……乾德三年,平蜀,得州府四十六,县一百九十八……开宝四年,平广南,得州六十,县二百一十四……八年,平江南,得州一十九,军三,县一百八……计其末年,凡有州二百九十七,县一千八十六……太宗太平兴国三年,陈洪进献地,得州二,县十四……钱俶入朝,得州十三,军一,县八十六……四年,平太原,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五年,李继捧来朝,得州四,县八雍熙元年,以四州授继捧,自后不复领职方。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至道三年西历九九七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先是淳化四年,法唐制,分天下为十道,曰河南,曰河东,曰河北,曰关西,曰剑南,曰淮南,曰峡西,曰江南东西,曰浙东西,曰广南,天圣仁宗年号析为十八,元丰神宗年号又析为二十三:曰京东东西,曰京西南北,曰河北东西,曰永兴,曰秦凤,曰河东,曰淮南东西,曰两浙,曰江南东西,曰荆湖南北,曰成都,曰梓利夔,曰福建,曰广南东西,东南际海,西尽巴,北极三关,东西六千四百八十五里,南北万一千六百二十里。崇宁徽宗四年西历一一〇五年,复置京畿路。……宣和四年西历一一二二年又置燕山府及云中府路,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可谓极盛矣。……自崇宁以来,益、梓、夔、黔、广西、荆湖南北,迭相视效,大斥土宇……凡所建州、军、关、城、寨、堡,纷然莫可胜纪。(《宋史》卷八五《地理志序》。)

高宗苍黄渡江,驻跸吴会,中原、陕右,尽入于金。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以散关为界,其所存者,两浙、两淮、江东西、湖南北、西蜀、福建、广东、广西十五路而已合京西,共为十六路。(《宋史》卷八五《地理志序》。)

宋疆域简表

是时舆地登于职方者,东尽明、越,西抵岷、嶓,南斥琼、崖,北至淮、汉。补短截长,分路十六:曰浙西,曰浙东,曰江东,曰江西,曰淮东,曰淮西,曰湖南,曰湖北,曰京西,曰成都,曰潼川,曰利州,曰夔州,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凡府、州、军、监一百九十,县七百有三,而武都、河池、兴元、襄阳、鄂州、庐州、楚州、扬州,皆为重镇。(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八。)

(三)宋之制度

(1)官 制

(甲)中央官

中央官制简表

宋初官制,虽承袭于唐,特徒存其名,而任非其官。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版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其次又有阶、有勋、有爵,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时人语曰:“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至其初设官之意,则在集权中央,又为防专擅之弊,不惜颠倒而错综之,而实权所寄,则以中书主政,枢密主兵,三司理财。

宰相:

宋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真相之任,无常员;有二人,则分日知印。以丞、郎以上至三师为之。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各除。(《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唐初,始合中书、门下之职,故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后又置政事堂,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开元中,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自是相承……莫之能改。……向日所谓中书者,乃中书门下政事堂也。(《通考》卷五〇《职官考四》。)

枢密使:

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外禁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皆掌之。……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枢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掌武事,副使佐之。(《通考》卷五〇《职官考四》。)

三司使:

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唐自天宝以后,天下多事,户口凋耗,租税日削,法既变而用不给,故兴利者进而征敛,名额繁矣。方镇握重兵,皆留财赋自赡,其上供殊鲜。五代疆境逼蹙,藩镇益强,率令部曲主场、院,其属三司者,补大吏以临之,输额之外,亦私有焉。(《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太祖周知其弊,及受命,务恢远略,修建法程,示之以渐。建隆中,牧守来朝,犹不贡奉以助军实。乾德三年,始诏诸州,支度经费外,凡金帛悉送阙下,毋或占留。时藩郡有阙,稍命文臣权知所在场务,或遣京朝官廷臣监临。于是外权始削,而利归公上,条禁文薄,渐为精密。(《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淳化元年诏曰:“周设司会一职,以一岁为准;汉制上计之法,以三年为期。所以详知国用之盈虚,大行群吏之诛赏,斯乃旧典,其可废乎?三司自今每岁具见管金银、钱帛、军储等簿以闻。”四年,改三司为总计司,左右大计分掌十道财赋,令京东、西、南、北,各以五十州为率,每州军岁计金、银、钱、刍缯帛粟等费,逐路关报总计司,总计司置簿,左右计使通计置裁,给余州亦如之。未几复为三部。宋聚兵京师,外州无留财,天下支用,悉出三司。(《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

宋朝艺祖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其转运使之名,国初但曰勾当某路水陆计度转运事,官高者则曰某路计度转运使。太平兴国初,皆曰使,两省以上,则为都转运使,又置副使,与诸路判官焉……真宗每用兵,或令都部署兼转运使;王师征讨,则有随军转运使,事毕即停。至道中诏曰:“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焉。”(《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五》。)

宋财政职官简表

但自真、仁之际,已起改革之议,至神宗始见诸实行。

自真宗、仁宗以来,议者多以正名为请。咸平中,杨亿首言:“文昌会府,有名无实,宜复其旧。”既而言者相继,乞复二十四司之制。至和中,吴育亦言:“尚书省,天下之大有司,而废为闲所,当渐复之。”然朝论异同,未遑厘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神宗即位,慨然欲更其制。熙宁末,始命馆阁,校《唐六典》。元丰三年,以摹本赐群臣,乃置局中书,命翰林学士张璪等详定。八月下诏,肇新官制,省、台、寺、监领空名者,一切罢去,而易之以阶。五年,省、台、寺、监法成。六年,尚书新省成,帝亲临幸,召六曹长贰以下,询以职事,因诫敕焉所置之官,见前表。(《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徽宗时,蔡京辅政,复加变更,与元丰之制,又多不同。

大抵自元祐以后,渐更元丰之制:二府不分班奏事,枢密加置签书;户部则不令右曹专典常平,而总于其长;起居郎、舍人,则通记起居,而不分言、动;馆职则增置校勘黄本。

凡此皆与元丰稍异也。其后蔡京当国,率意自用。然动以继志为言……又更两省之长,为左辅、右弼,易端揆之称,为太宰、少宰。是时员既滥冗,名且紊杂。……宣和末,王黼用事,方且追咎元祐纷更,乃请设局以修《官制格目》为正名,亦何补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南宋改革官制,其特异者,则去三省长官虚称,而置丞相。

建炎中兴,参酌润色,因吕颐浩之请,左、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两省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三省之政合乎一。乾道八年,又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删去三省长官虚称,道揆之名遂定。……惟枢密本兵,与中书对掌机务,号东、西二府,命宰相兼知院事。建炎四年,实用庆历故典。其后兵兴则兼枢密使,兵罢则免。至开禧初,始以宰臣兼枢密为永制。当多事时,诸部或长贰不并置,或并郎曹使相兼之,惟吏部、户部,不省不并。兵休稍稍增置。(《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北宋之末,宰相上,复有贵官。

唐初,始定制以三省为宰相之司存,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任。然省分为三,各有所掌,而其官亦复不一,相职既尊,无所不统。……于是始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参知机务、参预政事之名焉……所谓同平章事者,唐初虽以称宰相,乃以处资浅之人,在参知政事之下。中世以后,则独为真宰相之官。……自唐开元以来,郭子仪、李光弼相继,以平章事为节度使,谓之使相。而宰相之职侪于他官自此始。自宋元祐以后,文潞公彦博、吕申公公著相继,以平章军国重事序宰臣上。而宰相之上复有贵官自此始。(《通考》卷四九《职官考三》。)

平章军囯重事,元祐中置,以文彦博太师、吕公著守司空,相继为之,序宰臣上。所以处老臣硕德,特命以宠之也。故或称平章军国重事,或称同平章军国事。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其后蔡京、王黼,以太师总三省事,三日一朝,赴都堂治事。开禧元年,韩侂冑拜平章,讨论典礼,乃以平章军国事为名。盖省重事则所预者广,去同字则所任者专。边事起,乃命一日一朝,省印亦归其第,宰相不复知印。其后贾似道专权,窃位日久,尊宠日隆,位皆在丞相上。(《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翰林学士知制诰,唐时已极重之,至宋特定资权,尤为清要显美之官。

按:唐之所谓翰林学士,只取文学之人,随其官之崇卑,入院者,皆为学士。延觐之际,则各随其元官立班,而所谓学士,未尝有一定之品秩也。故其尊贵亲遇者……参议政事,或一迁而为宰相。而其孤远新进者,或起自初阶,或元无出身,至试令草麻制,甚者或试以诗、赋,如试进士之法,其人皆呼学士。自唐至五代皆然。至宋则始定制,资浅者为直院,暂行者为权直。于是真为翰林学士者,职始显贵,可以比肩台长,举武政路矣。(《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

翰林学士院……凡他官入院,未除学士,谓之直院学士……他官暂行院中文书,谓之权直。自国初至元丰,官制行,百司事失其实,多所厘正,独学士院承唐旧典不改。(《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元丰官制,废翰林侍读、侍讲学士不置,但以为兼官。然必侍从以上,乃得兼之,其秩卑资浅,则为说书。(《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侍读,其秩卑资浅而可备讲说者,则为说书。(《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翰苑经筵,在近代为至清要显美之官……元丰官制既行,而讲读始去翰林之名,自为经筵之官矣。(《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

馆阁学士,所选皆英俊,号为储才之地。一经此职,遂为名流,故宋代最重馆职。

国初,以史馆历代多属秘书,唐太宗始移史馆于门下,令宰相监修,玄宗复移之中书、昭文馆门下省有弘文馆,唐太宗所置,宋改为昭文馆、集贤院中书省有集贤殿书院,唐玄宗所置,皆贮图籍,多大臣兼领为三馆,皆寓崇文院。(《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其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其次为集贤殿大学士,或置三相。则昭文、集贤二学士,并监修国史,各除。唐以来,三大馆皆宰臣兼,故仍其制。(《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

太宗端拱元年,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择三馆真本书籍万余卷,及内出古画墨迹藏其中,以右司谏直史馆宋泌为直秘阁。直馆、直院,则谓之馆职,以他官兼者,谓之贴职。

元丰以前,凡状元制科一任还,即试诗赋各一而入,否则用大臣荐而试,谓之入馆。官制行,废崇文院为秘书监,建秘阁于中,自监少至正字,列为职事官。罢直馆、直院之名,独以直秘阁为贴职,皆不试而除,盖特以为恩数而已。(《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国朝儒馆仍唐制,有四:曰昭文馆,曰史馆,曰集贤院,曰秘阁。率以上相领昭文大学士,其次监修国史,其次领集贤。若只两相,则首厅兼国史。唯秘阁最低,故但以两制判之。四局各置直官,均谓之馆职,皆称学士。其下则为校理、检讨、校勘。地望清切,非名流不得处。……自熙宁以来,或颇用赏劳。元丰官制行,不置昭文、集贤,以史馆入著作局,而直秘阁只为贴职。至崇宁、政、宣,以处大臣子弟姻戚,其滥及于钱谷文俗吏,士大夫不复贵重。(洪迈《容斋四笔》卷一。)

宋朝殿学士,有观文殿大学士、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学士,端明殿学士。殿学士资望极峻,无吏守,无典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观文殿大学士,非曾为宰相不除。观文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及学士,并以宠辅臣之去位者。端明殿学士,惟学士久次者始除。(《通考》卷五四《职官考八》。)

总阁学士、直学士,宋朝庶官之外,别加职名,所以厉行义文学之士。高以备顾问,其次与论议、典校雠。得之为荣,选择尤精。(《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二》。)

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其高者曰集贤殿修撰、史馆修撰、直龙图阁、直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次曰集贤、秘阁校理。官卑者曰馆阁校勘、史馆检讨,均谓之馆职。记注官缺,必于此取之,非经修注,未有直除知制诰者。官至员外郎则任之,中外皆称为学士。及元丰官制行,凡带职者,皆迁一官而罢之,而置秘书省官,大抵与职事官等。(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六。)

旧贴职止于直秘阁、直龙图阁、右文殿修撰三等神宗罢集贤院。徽宗政和六年,以集贤院无此名,其见任集贤院修撰,并改为右文殿修撰。政和六年九月,手诏:天下人才富盛,趋事赴功者众,不足以待多士,可增置直徽猷阁、直显谟阁、直宝文阁、直天章阁、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凡九等。中兴以后,又增敷文、焕章、华文、宝谟、宝章五等矣。等级既多,迁转亦易,非旧比也。(王栐《燕翼诒谋录》卷四。)(乙)地方官

宋初,革五季之患,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以留之,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军州事,军谓兵,州谓民政焉。(《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太祖始削外权,命文臣往莅之,由是内外所授官,多非本职,惟以差遣为资历。(《宋史》卷一五八《选举志四》。)

外官则有“亲民”、“厘务”二等。(《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外官则惩五代藩镇专恣,颇用文臣知州,复设通判以贰之。阶官未行之先,州县守令多带中朝职事官。(《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序》。)

府、州、军、监……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某府、州、军、监。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察郡吏德义材能而保任之,若疲软不任事,或奸贪冒法,则按劾以闻。……若河南、应天、大名府,则兼留守司公事。太原府、延安府、庆州、渭州、熙州、秦州,则兼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定州、真定府、瀛州、大名府、京兆府,则兼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泸州、潭州、广州、桂州、雄州,则兼安抚使、兵马钤辖。颍昌府、青州、郓州、许州、邓州,则兼安抚使、兵马巡检。其余大藩府或沿边州郡,或当一道冲要者,并兼兵马钤辖、巡检,或带沿边安抚、提辖兵甲、沿边溪洞都巡检。余州、军,则别其地望之高下,与职务之繁简而置之。分曹以理之,而总其纲要,凡属县之事皆统焉。(《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通判,宋初,惩五代藩镇之弊,乾德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命刑部郎中贾玭等充。建隆四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史、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时大郡置二员,余置一员。州不及万户不置,武臣知州,小郡亦特置焉。其广南小州,有试秩通判兼知州者,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县令,建隆元年,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掌总治民政。(《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建隆三年,始以朝臣为知县,其间复参用京官或幕职为之。(《通考》卷六三职《官考一七》。)

按:宋初地方官,为两级制度,即以州统县是也。其特异之点,则有节度州、刺史州之别,复分“亲民”“厘务”二等,且不设正官,而以差遣形式,以京朝官外补。又诸州设通判,以为佐贰,县令亦由吏部殿最,意在集权中央,以杜专擅之弊。其后设置诸使,兼按察之事,始有监司之官,成为三层等级。

转运使:

初主一路财权,太宗后,各事无所不总,南宋谓之漕司。

宋朝艺祖开基,惩五季之乱,藩臣擅有财赋,不归王府,自乾德以后,僭伪略平,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其转运使之名,国初但曰勾当某路水陆计度转运事,官高者则曰某路计度转运使。太平兴国初,皆曰使,两省以上,则为都转运使……至道中,诏曰:“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焉。”庆历中,皆带按察之任《宋史·仁宗纪》,庆历三年五月,诏诸路转运使,并兼按察使,岁具官吏能否以闻,六年罢之。(《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一五》。)

都转运使,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点刑狱公事:

初为转运使属官,真宗时析出,南宋谓之宪司。

宋太宗淳化二年,以司门员外郎董循等一十一人,分充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四年省。景德四年,真宗谓王旦曰:“朕虑四方刑狱官吏,未尽得人……今军民事务,虽有转运使,且地远无由知。先帝选朝臣为诸路提点刑狱,今可复置,仍以使臣副之。”于是置诸路提点刑狱公事,以朝臣充……熙宁十年,复置提点京畿刑狱。……元丰因之,总郡国之庶狱,核其情实而覆以法;督治奸盗,申理冤滥,则隶提刑司;岁察所部廉能而保任之,若疲软或冒法,则随其职事劾奏。(《通考》卷六一《职官考一五》。)

提点刑狱公事,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提举常平、盐茶二司,高宗时合并,谓之仓司。

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法,视岁之丰歉,而为之效散,以惠农民。凡役钱,产有厚薄,则输有多寡;及给吏禄,亦视其执役之重轻难易,以为之等。商有滞货,则官为敛之,复售于民,以平物价。皆总其政令,仍专举刺官吏之事。熙宁初,先遣官提举河北、陕西路常平。未几,诸路悉置提举官。(《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提举茶盐司,掌摘山煮海之利,以佐国用。皆有钞法,视其岁额之登损,以诏赏罚。凡给之不如期,鬻之不如式,与州县之不加恤者,皆劾以闻。政和改元,诏江、淮、荆、浙六路,共置一员。既而诸路皆置。(《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中兴后,通置提举常平茶盐司……绍兴十五年……诏诸路提举茶盐官,改充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是年冬,诏提举官,依旧法为盐司,与转运判官叙官,岁举升改,官员有不职,则按以闻。(《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经略安抚使:

南宋谓之帅司。

经略安抚使一人,以直秘阁以上充,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若事难专决,则具可否具奏。……帅臣任河东、陕西、岭南路,职在绥御戎夷,则为经略安抚使兼都总管,以统制军旅。(《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宋朝不常置。咸平五年,始以右仆射张齐贤为邠宁环庆泾原路经略使,判汾州诸路军马,并受节度,又以邓州观察使钱若水为并代经略使,判并州,自后不除人。宝元中,夏人入寇,始命陕西沿边大将,皆兼经略。皇祐间,侬智高扰边,诏知广桂州并带经略安抚使。自后西南二边,常带经略,所以重帅权而服羌夷也。(《通考》卷六二《职官考一六》。)

此外宣抚、制置,不常置。宋本唐制设节度使、大都督,唯徒有其名;南宋都督绾军符,始有实权。

节度使,宋初无所掌,其事务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亦无定员。恩数与执政同。初除锁院降麻,其礼尤异,以待宗室近属、外戚、国婿年劳久次者。若外任除殿帅,始授此官,亦止于一员;或有功勋显著,任帅守于外,及前宰执拜者,尤不轻授。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政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藩,通谓之使相。元丰以新制,始改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兴诸州,升改节政镇,凡十有二。是时诸将勋名,有兼两镇、三镇者,实为希阔之典。其后相承,宰执从官,及后妃之族,拜者不一。(《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大都督及长史,掌司牧、尹注:亲王为节度,则大都督领之,庶姓为节度,则长史领之,阙则置知府事一人,通判一人,司马不厘务。旧制,凡都督州,建官如上。南渡后,以见任宰相充都督,次有同都督,有督视军马,多执政为之,虽名称略同,然掌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非旧制比也。(《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2)兵 制

五代以来,禁军骄横,藩镇跋扈,宋惩其弊,故所定兵制,集权中央,天子直辖禁军,且使分屯于外。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其分营于外者曰就粮。就粮者,本京师兵,而便廪食于外,故听其家往。其边防要郡,须兵屯守,即遣自京师。诸镇之兵,亦皆戍更。真宗、仁宗、英宗嗣守,其法益以完密。于时天下山泽之利,悉入县官,以资廪赐。将帅之臣,入奉朝请,以备指踪。犷悍之民,收隶尺籍,以给守卫。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虽有暴戾恣睢,无所厝于其间。(《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

其兵之种类有四。

制兵之额有四,曰禁兵,曰厢兵,曰乡兵,曰藩兵,分隶殿前侍卫总管司,而籍藏枢密院。凡召募、廪给、训练、屯戍、拣选补之政,皆枢密院掌之。(《通考》卷一五二《兵考四》。)(甲)禁 兵

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其次总于御前忠佐军头司,皇城骐骥院。皆以守京师,备征伐。其在外者,非屯驻、屯泊,则就粮军也。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蕃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马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步军诸指挥之名籍,凡统制、训练、番卫、戍守、迁补、赏罚,皆总其政令。(《宋史》卷一六六《职官志六》。)

石林叶氏曰……始唐制有十二卫兵,后又有六军。十二卫兵为南衙,汉之南军也;六军为北衙,汉之北军也。末年,常以大臣一人总之……都指挥使,本方镇军校之名。自梁起宣武军,乃以其镇兵。因仍旧号,置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而自将之。盖于唐六军诸卫之外,别为私兵。至后唐明宗,遂改为侍卫亲军,以康义诚为马步军都指挥使,秦王从荣以河南尹为大元帅,典六军,此侍卫司所从始也。(《通考》卷五八《职官考一二》。)(乙)厢 兵

厢兵者,诸州之镇兵也。内总于侍卫司。一军之额,有分隶数州者,或一州之管,兼屯数州者,在京诸司之额五,隶宣徽院,以分给畜牧缮修之役,而诸州则各以其事属焉。建隆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部送京师,以备禁卫,余留本城,虽无戍更,然罕教阅,类多给役而已。(《宋史》卷一八九《兵志三》。)(丙)乡 兵

乡兵者,选自户籍,或土民应募,在所团结训练,以为防守之兵也。周广顺中,点秦州税户,充保毅军,宋因之。自建隆四年,分命使臣,往关西道,令调发乡兵赴庆州。咸平四年,令陕西系税人户,家出一丁,号曰保毅,官给粮赐,使之分番戍守。五年,陕西缘边丁壮充保毅者,至六万八千七百七十五人。……天禧间……河北强壮,恐夺其农时,则以十月至正月旬休日,召集而教阅之。……当是时,河北、河东有神锐、忠勇、强壮,河北有忠顺、强人,陕西有保毅强人、寨户强人、弓手,河东、陕西有弓箭手,河北东、陕西有义勇,麟州有义兵,川陕有土丁、壮丁,荆湖南北有弩手、土丁,广南东西有枪手、土丁,邕州有溪洞壮丁、土丁,广南东西有壮丁。(《宋史》卷一九〇《兵志四》。)(丁)藩 兵

藩兵者,塞下内属诸部落,团结以为藩篱之兵也。(《通考》卷一五六《兵考八》。)

又有藩兵,其法始于国初,具籍塞下,团结以为藩篱之兵;其后分队伍,给旗帜,缮营堡,备器械,一律以乡兵之制。(《宋史》卷一八七《兵志序》。)

乡兵、藩兵,非所在皆有,而厢兵亦罕教阅,给役而已,是可称为兵者,只有禁兵耳。其招募及训练方法,亦皆有规定。

召募之制,起于府卫之废。唐末士卒,疲于征役,多亡命者,梁祖令诸军悉 面为字,以识军号,是为长征之兵。方其募时,先度人材,次阅走跃,试瞻视,然后 面,赐以缗钱农履而隶诸籍。国初因之,或募土人,就所在团立,或取营伍子弟,听从本军,或募饥民,以补本城,或以有罪配隶给役。取之虽非一涂,而伉健者迁禁卫,短弱者为厢部,制以队伍,束以法令。……初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如样招募。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谓之等长杖,委长吏、都监,度人材取之。当部送阙者,军头司覆验,引对便坐,分隶诸军。(《宋史》卷一九三《兵志七》。)

拣选之制,建隆初,令诸州召募军士部送阙下,至则军头司覆验等第,引对便坐而分隶诸军焉。其自厢军而升禁兵,禁兵而升上军,上军而升班直者,皆临轩亲阅,非材勇绝伦,不以应募,余皆自下选补。(《宋史》卷一九四《兵志八》。)

先是太祖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宋史》卷一八八《兵志二》。)

惟相沿日久,教阅废弛,遂有“数日增,而其不可一战也,亦愈甚”之弊。故王荆公变法,乃以民兵代募兵,而民兵遂盛于一时。

咸平以后,承平既久,武备渐宽。仁宗之世,西兵招刺太多,将骄士惰,徒耗国用,忧世之士,屡以为言,竟莫之改。神宗奋然更制,于是联比其民,以为保甲,部分诸路,以隶将兵保甲将兵,详后王安石变法,虽不能尽拯其弊,而亦足以作一时之气。时其所任者王安石也。(《宋史》卷一八七《兵志序》。)

元祐复古,废保甲,罢教阅,于是民兵亦衰。

自元丰而后,民兵日盛,募兵日衰,其募兵阙额,则收其廪给,以为民兵教阅之费。元祐以降,民兵亦衰。崇宁、大观以来,蔡京用事,兵弊日滋,至于受逃亡,收配隶,犹恐不足。政和之后,久废搜补,军士死亡之余,老疾者徒费廩给,少健者又多冘占,阶级既坏,纪律遂亡。童贯握兵,势倾内外,凡遇阵败,耻于人言,第申逃窜。河北将兵,十无二三,往往多住招阙额,以其封桩为上供之用。陕右诸路,兵亦无几,种师道将兵入援,止得万五千人。故靖康之变,虽画一之诏,哀痛激切,而事已无及矣。(《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高宗南渡建国,适在扰攘之秋,虽立御前五军之名,而实权仍操之诸帅之手,及罢三宣抚司,诸军直隶于朝廷,旧制始复。

高宗南渡,始建御营司,未几复并御营,归枢密院。绍兴四年,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为神武军副,并隶枢密院。五年,上以祖宗故事,兵皆隶三衙殿前司及侍卫亲军马、步司,乃废神武中军,隶殿前司,于是殿司兵柄始一。(《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诸屯驻大军,则皆诸将之部曲,高宗开元帅府,诸将兵悉隶焉。建炎后,诸大将兵寖盛,因时制变,屯无常所。如刘光世军或在镇江、池州、太平,韩世忠军或屯江州、江阴,岳飞一军或屯宜兴、蒋山,王彦八字军,随张浚入蜀,吴玠兵多屯凤州、大散关、和尚原,是时合内外大军十九万四千余,川、陕不与焉。及杨沂中将中军总宿卫,江东刘光世右军、淮东韩世忠后军、湖北岳飞左军、湖南王燮前军后归张俊,刘光世军降齐,以吴玠军升补四军,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亦未尝有屯。绍兴十一年,范同以诸将握兵难制,献谋秦桧,且以柘皋之捷言于上,召张俊、韩世忠、岳飞入觐,张俊首纳所部兵。分命三大帅副校,各统所部,自为一军,更衔曰统制御前军马。罢宣抚司韩、张、岳均带宣抚使职,号为三宣抚司,遇出师取旨,兵皆隶枢密院,屯驻仍旧。(《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旧制,出师征讨,诸将不相统一,则拔一人为都统制以总之,未为官称也。建炎初,置御营司,擢王渊为都统制,名官自此始。……绍兴十一年,三大将张、韩、岳兵罢,诸军皆冠以“御前”二字,擢其偏裨为御前统领官,以统制御前军马入衔,秩高者为御前诸军都统制,且令仍旧驻扎,以屯驻州名,冠军额之上。(《宋史》卷一六七《职官志七》。)

南宋依江、淮为守,故扩水军。

至于水军之制,则有加于前者,南渡以后,江、淮皆为边境故也。建炎初,李纲请于沿江、淮、河帅府,置水兵二军,要郡别置水兵一军,次要郡别置中军,招善舟楫者充立军,号曰凌波、楼船军。其战舰则有海鳅、水哨马、双车、得胜、十棹、大飞、旗捷、防沙、平底、水飞马之名。隆兴以后,至于宝祐、景定间,江、淮沿流,堡隘相望,守御益繁,民劳益甚。迨咸淳末,广东籍蜑丁,闽海拘舶船民船,公私倶弊矣。(《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

(3)刑 法

宋之法律,一仍唐旧,至于事势扞格,则事改革,而以敕行之。

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一司、一路、一州、一县,又别有《敕》。建隆初,诏判大理寺窦仪等,上《编敕》四卷,凡一百有六条,诏与新定《刑统》三十卷,并颁天下,参酌轻重为详,世称平允。(《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凡断狱本于律,律所不该,以敕、令、格、式定之。凡律之名十有二:曰名例,曰禁卫,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盗贼,曰斗讼,曰诈伪,曰杂律,曰捕亡,曰断狱。……其一司、一路,海行所不该者,折而为专法。(《宋史》卷一六三《职官志三》)。

厥后敕条递有增加,亦屡经修改,至神宗时,乃变更其目。

神宗以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乃更其目曰敕、令、格、式,而律恒存乎敕之外。熙宁初,置局修敕……元丰中始成书,二千有六卷,复下二府参订,然后颁行。(《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法令之书,其别有四,敕、令、格、式是也。神宗圣训曰:“禁于未然之谓敕,禁于已然之谓令,设于此以待彼之至谓之格,设于此使彼效之谓之式。”凡入笞、杖、徒、流、死,自例以下至断狱十有二门,丽刑名轻重者皆为敕;自品官以下至断狱三十五门,约束禁止者皆为令;命官庶人之等,倍全分厘之给,有等级高下者皆为格;表奏、帐籍、关牒、符檄之类,有体制模楷者皆为式。元丰编敕用此,后来虽数有修定,然大体悉循用之。(洪迈《容斋三笔》卷一六。)

自此迄于南渡,均遵行此种制度。但经绍兴、乾道、淳熙、庆元、淳祐,凡修改五次,其余一司一路一州一县之敕,时有损益,不可胜记。

太祖受禅,始定折杖之制。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凡“徒”刑五:徒三年脊杖二十,徒二年半脊杖十八,二年脊杖十七,一年半脊杖十五,一年脊杖十三。凡“杖”刑五:杖一百臀杖二十,九十臀杖十八,八十臀杖十七,七十臀杖十五,六十臀杖十三。凡“笞”刑五:笞五十臀杖十下,四十、三十臀杖八下,二十臀杖七下。(《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宋制有加杖、配役、刺配,与唐不同。

流配旧制,止于远徙,不刺。而晋天福中,始创刺面之法,遂为戢奸重典,宋因其法。(《通考》卷一六八《刑考七》。)

凡应配役者傅军籍,用重典者黥其面。会赦则有司上其罪状,轻者纵之,重者终身不释。(《宋史》卷二〇一《刑法志三》。)

太宗以国初诸方割据,沿五代之制,罪人率配隶西北边,多亡投塞外,诱羌为寇。乃诏:“当徒者,勿复隶……缘边诸郡。”时江、广已平,乃皆流南方。先是犯死罪获贷者,多配隶登州沙门岛,及通州海岛,皆有屯兵使者领护。(《宋史》卷二〇一《刑法志三》。)

宋人承五代,为刺配之法,既杖其脊,又配其人,而且刺其面,是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也。……聚罪废无聊之人,于牢城之中,使之合群以构怨……其亡去为盗,挺起为乱,又何怪哉?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迄不能制之,是皆刺配之徒,在在而有以为之耳目也。(丘濬《大学衍义补》卷一〇五。)

又矫专杀之弊,凡诸州刑狱,皆须上奏,经详断,始命论决。

建隆三年,令诸州奏大辟案,须刑部详覆。寻如旧制:大理寺详断而后覆于刑部。凡诸州狱,则录事参军,与司法掾参断之。……又惧刑部大理寺用法之失,别置审刑院谳之。(《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判刑部李昌龄言:“旧制大理定刑,送部详覆,官入法状,主判官下断语,乃具奏。……淳化初……帝又虑大理、刑部吏舞文巧诋,置审刑院于禁中……凡狱上奏,先达审刑院印讫,付大理寺、刑部断覆以闻。乃下审刑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当即下之,其未允者,宰相覆以闻,始命论决。(《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

国朝旧制,刑部、审刑院、大理寺主断内外所上刑狱,与凡法律之事,又有纠察在京刑狱司,以参稽审覆。官制既行,审刑院、纠察司皆省,而归其职于刑部。四方之狱,非奏谳者,则提点刑狱主焉。(《通考》卷一六七《刑考六》。)

(4)学 校

(甲)京师学

国子学:

初国子监,因周旧制,颇增学舍,以应荫子孙隶学受业。开宝八年,国子监上言:“生徒旧数七十人,奉诏分习《五经》,然系籍者,或久不至,而在京进士、诸科,常赴讲席肄业,请以补监生之阙。诏从之。景德间,许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学取解,而远乡久寓京师,其文艺可称,有本乡命官保任,监官验之,亦听附学充贡。(《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太学:

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四门学:

自入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宗学:

元丰六年,宗室令铄乞建宗学,诏从之。既而中辍,建中靖国元年复置其后废置无常。(《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

武学:

庆历三年,诏置武学于武成王庙……八月,罢武学……熙宁五年,枢密院言:“乞复置武学。”诏于武成王庙置学。(《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

律学:

熙宁六年,始即国子监设学……凡命官、举人,皆得入学……习断按则试按一道……习律令则试大义五道……各以所学,月一公试,三私试。(《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算学:

崇宁三年,始建学,以二百一十人为额,许命官及庶人为之。其业以《九章》《周髀》及假设疑数为算问,仍兼《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算法,并历算、三式、天文书为本科。本科外,人占一小经,愿占大经者听。(《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书学:

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大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创于神宗时。(《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画学:

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仍分士流、杂流,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兼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则诵小经或读律创于神宗时。(《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医学:

医学,初隶太常寺,神宗时,始置提举判局官,及教授一人,学生三百人。设三科以教之,曰方脉科、针科、疡科。(《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大观四年,以算学生归之太史局,并书学生入翰林书艺局,画学生入翰林图画局,医学生入太医局。(《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诸学之中,以国子、太学为最重,然时人方注意于科举,视同传舍,故宋初尚未甚盛。

庆历四年……天章阁侍讲王洙言:“国子监每科场诏下,许品官子弟投保试艺,给牒充广文、太学、律学三馆学生,多致千余就试。试已则生徒散归,讲官倚席,但为游寓之所,殊无肄习之法。居常听讲者一二十人尔。”乃限在学满五百日,旧已尝充贡者止百日。本授官会其实,京朝官保任,始预秋试,每十人与解。凡入学授业,月旦即亲书到历。如遇私故或疾告、归宁皆给假,违程及期月不来参者去其籍。后谏官余靖极言非便,遂罢听读日限。(《宋史》卷一五七《选举志三》。)

至神宗时,锐意兴学,太学经扩充整厘,规模始备。

熙宁四年,侍御史邓绾言:“国家治平百余年,虽有国子监,仅容释奠斋庖,而生员无所容。至于太学,未尝营建,止假

锡庆院廊庑数十间,生员才三百人。请以锡庆院为太学……”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