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精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1:53:15

点击下载

作者:朱建安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宏观经济学精要

宏观经济学精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宏观经济学精要作者:朱建安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9-01ISBN:9787308080002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一国收入的衡量(1)

一、本章概述

经济总是从萧条、复苏、繁荣到衰退周而复始地在波动。人们往往都能够感受到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在改善还是在恶化。生活中,菜篮子是不是越来越难拎,找工作是不是困难,写字楼、住宅租金在涨还是跌,出国学习成本变小还是增大,人们的处境与整个宏观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家把人们生活中的经济感受与一些经济指标、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菜篮子问题总是与消费物价指数CpI联系起来,就业问题总是用失业率来衡量,写字楼租金总是跟经济萧条还是繁荣有关,经常用GDp增长速度来反映经济状况,出国学习或者旅游的成本总是与汇率密切相关。这些变量都是有关宏观经济,描述一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本章节介绍国内生产总值(GDp),学习GDp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何GDp高的国家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水平高,而有的国家则还是处在温饱和贫困线以下。一个国家国民消费之前,必须先生产物品和服务,生产的多少就用GDp来衡量,即在某一既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价值总和无非需要了解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种类有多少,每一类产品单价和市场价格各为几何。所以提高GDp,就是需要增加最终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同时发现,如果市场价格上涨了,尽管可能最终产品数量没有增加,同样可能导致GDp的上升。但大家知道,这类GDp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大家可以消费的物品和劳务数量有了丰富和提高。所以有必要了解实际GDp和名义GDp两个概念。名义GDp无非用现期价格直接拿来用计算出来,实际GDp则是统一用某一年(基期)的价格来算总价值,这才能真正核算总产出有没有提高。比较名义GDp和实际GDp就能反映出价格水平的变动,用GDp平减指数来衡量。当然需要注意,GDp对于研究者、政策制定者以及整个国家国民都是一个非常简洁方便的理解经济状况的指标,但是正因为它简化了经济状况,只考察了产出情况,不能全面衡量社会的总福利状况。

具体内容包括:

(一)GDp的概念

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因为价格不同、也因为产品种类和质量不同,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直接比较存在逻辑问题,也使得像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

(二)GDp如何核算出来

尽管GDp的定义简洁方便,理论上只要知道最终产品种类、单价以及数量,加总能够做出GDp。但是在统计学界很少这样做,理由是定义法核算操作起来困难,去分清每一种最终物品并不现实,同时这样的核算不能给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思考。我们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

GDp=C+I+G+X-M

其中: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现实生活中,讲到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计入GDp的是总投资,两者都包括。

与支出法不同,收入法是从分配的环节核算GDp的,因为加总家庭的总支出或加总企业支付的总收入(工资、租金和利润)都是相等的。由于经济中所有的支出最终要成为某人的收入,所以,无论我们如何计算,GDp是一样的。

(三)与GDp相关的其他收入衡量指标

除了国内生产总值之外,相关统计部门还会根据用途统计诸如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等指标。

(四)实际GDp、名义GDp和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是用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GDp平减指数为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第t年的名义GDpt=∑ni=1pitQit

第t年的实际GDpt=∑ni=1pi0Qit,pi0表示第i种商品在基准年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五)GDp与经济福利“GDp能够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东西。”GDp是市场价值指标,它不包括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诸如给自己家人做一顿饭,在自己的院子里种水果,一些体现亲情、友情、爱情等使生活有意义的活动因为没有伴随着市场交易,就不计入GDp。GDp也是一个总量指标,它不关注产品产出来以后的社会分配问题,也没有考虑贫富差距拉大时人民福利到底是高还是低。GDp也不能考察诸如安全、环保等问题,但这些直接影响社会福利和人民的幸福感。我国国家统计局也在考虑引入幸福指数、绿色GDp等统计指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定期公布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这个指数显然要比GDp单一指标要全面,包括人均GDp,还需要衡量健康与寿命,同时还有教育与知识。根据全球排名来看,如果人均GDp高的国家,往往健康和寿命也高,教育也重视,知识的积累和分享也比较突出。GDp并不是福利的一个完美衡量指标,影响福利的某些东西并没有包括在GDp中,如闲暇、环境质量以及市场之外的活动。所以,GDp增长不是万能的,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GDp增长是万万不能的。

二、本章重要名词

GDp流量GNp

投资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

三、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GDp)()。

A等于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等于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等于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除以价格水平等于名义GDp

2.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

3.下面哪一项应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A购买一辆二手自行车B买卖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4.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净值

C国民收入D个人收入

5.当GDp平减指数上升,而实际GDp下降,则名义GDp()。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不变D上升、下降或不变

6.国民收入加上()就成了国内生产净值。

A原材料支出B直接税C折旧费D间接税

7.下面选项中,()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8假设一个经济第1年即基期的当期产出为500亿元,如果第8年的GDp价格水平翻了一番,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名义产出等于()亿元。

A2000B1500C1000D750

9.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两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批计算机D以上都是

10.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的物价水平低于去年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小于去年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降低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11.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00美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80美元,消费等于380美元,利息支付总额等于10美元,个人储蓄为30美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美元。

A500B420C410D400

12.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3.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出资建造一所学校B政府订购军火

C政府为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D政府给公务员增加薪水

14.在通货膨胀期间,名义GDp的增长率比实际GDp增长率()。

A快B相等C慢D都有可能

15.GDp平减指数的定义是()。

A名义GDp/实际GDpB名义GDp×实际GDp

C名义GDp-实际GDpD名义GDp+实际GDp

16.在计算国民收入的时候,投资要被划分为三个子类别,包括以下各项,除了()。

A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和设备B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购买的股票

C家庭购买的新房产D企业增加的存货

17.假设你已花费500元人民币买了一双新皮鞋,GDp各部分的变化是()。

A仅增加500元消费,GDp增加500元

B仅减少500元的存货投资,GDp减少500元

C增加500元消费的同时,减少了500元的存货投资,GDp总额不变

D增加500元消费,减少了500元的存货投资,GDp增加500元

18.美国GDp中最大的组成部分通常是()。

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净出口

19.你花费380万购买了一辆保时捷的进口跑车,在我国GDp账户中应该记录为()。

A投资增加380万,净出口增加380万

B消费增加380万,净出口减少380万

C只有净出口减少380万

D没有影响,因为汽车不是中国生产的

20.GDp平减指数是用来衡量()。

A一段时间里,收入在贫富之间分配的程度

B一段时间内,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所需费用的变动程度

C由于更高的物价导致消费模式的变迁

D消费品价格相对于工资增长的程度

21.如果一个温州商人在意大利经营着他的皮草商行,那么他的收入()。

A是中国GDp的一部分,意大利GNp的一部分

B是中国GDp的一部分,意大利GDp的一部分

C是中国GNp的一部分,意大利GNp的一部分

D是中国GNp的一部分,意大利GDp的一部分

22.如果在2年间,GDp平减指数增长率4%,实际GDp增长率3%,那么名义GDp将()。

A大约上升1%

B大约下降1%

C大约上升7%

D上升,但由于期初GDp水平不同,上升幅度可能在1%~7%之间

23.如果一个面包师购买了200元的面粉和40元的其他辅料,用它们生产并向消费者出售了价值550元的面包,对GDp的贡献是()元。

A550B790C310D240

24.下面变量都是流量,除了()。

A投资B消费支出C个人财富D国内生产总值

25.物价上升时,通货膨胀率()。

A大于1B小于1C大于0D小于0

26.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之和。

A最终物品和劳务B低档物品和劳务

C正常物品和劳务D工业制品和劳务

27.GDp平减指数反映了()。

A相对于当前价格水平的基期价格水平

B相对于基期价格水平的当期价格水平

C相对于当前实际产出水平的基期实际产出水平

D相对于基期实际产出水平的当期实际产出水平

(二)问题与论述

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试解释:

(1)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彩电;

(2)舅舅买了一幢新房子;

(3)皮鞋生产商从其存货中出售了一双皮鞋;

(4)你买了辆二手自行车;

(5)浙江省重新铺设了杭甬高速公路;

(6)你向法国Chanel公司购买了一瓶Chanel香水;

(7)可口可乐公司扩大了其在我国广西南宁的工厂。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3.为什么家庭购买新住房包括在GDp的“投资”部分中,而不包括在消费一部分中?

4.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和“产出等于支出”?

5.当你改变到附近酒店就餐的打算转而与朋友们举行温馨轻松的家庭宴会的时候,当你决定不去看电影而是在书房看书消磨你的周末的时候,甚至当你只是为了欣赏人行道旁繁茂的花草决定不乘公交车而步行回家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你正使这个国家的GDp减少?你可能会惊奇地说:这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事啊!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这样让我更舒服、快乐,这与GDp又有什么关系?然而统计专家们知道——并且也许会一本正经地告知你:你真的在改变GDp并影响经济的增长率啊!

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让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们牵肠挂肚的GDp值得受到它现在正受到的关注吗?

6.在衡量GDp时,一个富人购买了一条项链和一个穷人买了一瓶啤酒,哪个贡献更大,为什么?

7.如果你的邻居向你购买了大米而不是自己家自种,GDp会发生什么变化?产量变动了吗?第2章一国收入的衡量(2)

四、文献链接“吃狗屎”的国民生产总值?

坊问流传甚广的一出嘲笑经济学(家)的笑话是:两位学生在去拜访经济学教授的路上,学生甲看到地上有一坨狗屎,就对学生乙说:“若是你将这堆狗屎吃了,我就给你50万。”学生乙感觉划算,于是马上吃了狗屎,拿到了50万。两人继续前行,学生乙看到地上又有一坨狗屎,于是如法炮制,对学生甲说:“你若是吃了这堆狗屎,我也给你50万。”学生甲也吃了狗屎,拿回了50万。两人到经济学教授家中,将路上吃狗屎之事和盘托出,经济学教授闻之高兴地说:“同学们,你们为国家增加了100万的国民生产总值啊!”

其实,这出蹩脚的笑话反映了许多人对经济学知识的无知加上臆想的曲解。倘若要破除这种无知,纠正此类曲解,就必须首先澄清两个基本的经济理论问题:一是何为国民生产总值?二是为何交换(易)也能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

首先,我们来回答“何为国民生产总值”这一问题。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联合国颁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一个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总量的经济指标。具体地说,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居民在三次产业部门中所生产的产品和所提供的劳务的增加值的加总。根据经济学的效用理论,第一次产业创造的是物质效用,例如林业生产利用树种植出树木;第二次产业创造的是物质形态效用,例如制造业将木材加工成椅子;第三次产业创造的是空间效用(运输)、时间效用(存贮)和所有权效用(交易)等,例如商店提供销售椅子的服务。举例说,农民用价值10元钱的种子种植出价值50元的树木,农业部门的增加值即为40元;家具厂的工人用这些树木加工制作出价值100元的椅子,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即为50元;商店的营业员将100元从家具厂批发来的椅子以110元卖给顾客后,服务部门的增加值即为10元。若将上述三个生产部门各自的生产增加值加总后,即得到40+50+10=100(元)的国民生产总值。

接着,我们来回答“为何交换(易)也能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这一问题。

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斯密定理”,即:人们的自愿交易有助于增进交易双方的效用及改善人们自身的福利。“斯密定理”其实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服务业及交易活动也列入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生产性部门的理论依据。举例说,某甲拥有100元钱(假定每一元对每位持有者都代表相同的一个单位效用),同时某乙拥有一只手表,并且对于乙来说,这只手表给他带来的效用是50个单位。那么,此时甲和乙各自拥有l00单位和50单位的效用,两人效用之和是150单位。假定甲在某个场合看到了乙拥有的这只手表,并且觉得得到这只手表能给自己带来70单位的效用(这表示甲最多愿意支付给乙70元钱购买手表),于是甲与乙讨价还价,最终甲用60元钱从乙那里购得这只手表。这笔交易完成后,甲现在拥有一只对自己来说具有70单位效用的手表和剩余的40元钱,合计效用是110单位;同时,乙现在拥有60元钱,合计效用是6o单位;甲乙两人都比交易前增加了10单位的效用,增加的20单位效用就是所谓的“交换剩余”。简单起见,倘若不进一步考虑交易中所发生的其他有关费用,上述例子中由交易活动所增加的效用增量是完全可以作为服务业的增加值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的。

当然,服务业部门中不仅提供商品交换可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提供劳务的交换活动同样也能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以街头艺人卖艺为例,民间艺人在街头表演头撞青砖、钢叉刺喉和肚皮上砸碎青石板等“惨不忍睹”之“气功技艺”,无非是用自身技艺换取养家糊口的铜钱。艺人自愿卖气力表演,围观市民愿意花铜钱欣赏“独门功夫”,同样是一种自愿交易,同样也是能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由此类推,某人愿出50万“欣赏”别人“表演”吃狗屎,同时也有人愿意为得到50万元钱“表演”给人看自己吃狗屎,也是一种自愿交易,也同样能够创造国民生产总值的。但是,值得提醒诸位注意的是,除非“吃狗屎”不会给吃狗屎者带来任何负效用(可以视作为吃狗屎的成本),一般来说,在吃狗屎的交易中,“交换剩余”或者说相应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不会大于50万元,而应该是某一个大于零同时小于50万的数值。在前述例子中,如果甲觉得亲眼目睹乙吃狗屎能给自己带来价值50万元的效用(或说“快感”),而同时乙觉得吃一坨狗屎只给自己带来了40万元的负效用(或说“痛苦”),那么这桩吃狗屎的自愿交易就可以产出价值10万元的“交换剩余”,国民生产总值相应就增加了10万元。

可能有读者读到这段经济学分析议论,大有经济学家太“恶心”的感觉,可是,抱歉得很,这是没办法的事。像是在科学研究中,一张漂亮的少女脸庞,在显微镜下却可以发现脸部皮肤上有着数无不清的蠕动着的微生物,使人大倒胃口。因此,我们想告诉大家的是,科学只惟真,却不一定美。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是同样,一些经济学的道理尽管缺乏美感,甚至与人们的直觉相悖但它却是真理。不懂道理,缺乏常识,只会使人们干出一些“无知者无畏”的事。用“吃狗屎”的故事来编排经济学(家)即为一例。

最后,也可能有读者会问,你怎么不接着用经济学理论继续解释“吃狗屎”故事的后半段呢?笔者认为,读者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得出各自的结论。但是,请记住,在交易双方对“吃狗屎”一事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效用)条件下,交易本身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是会有不同的哦!

一、绿色GDp的提出及其理论基础

(一)绿色GDp核算的提出

绿色GDp的提出和发展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资源问题认识的不断升华而逐渐形成的。传统观念认为,自然环境和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过去经济学家们在研究经济发展的时候,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至于在考核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没有体现出环境资源的价值损耗,而是仅仅体现了物质财富的总量增加。到了20世纪70年代,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发展停滞现象,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源的匮乏。与此同时,传统GDp核算的弊端却日益显现,如一个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消耗的越多,GDp增长的也越快,污染越严重,GDp也越大。

世界范围的经济现实,促使人们不断对GDp核算体系进行思考。197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了“生态需求指标”,试图利用该指标定量测算与反映经济增长对于资源环境的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1972年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了净经济福利指标,主张把都市中的污染等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从GDp中扣除;1973年日本政府提出了净国民福利指标,将环境污染列入考虑之中。1989年卢佩托等人提出净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考虑了自然资源的损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90年戴利和科布提出了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考虑到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成本损失;1996年Ress和Wackermagel等人提出了“生态印迹”度量指标,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土地面积。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部分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应用。1990年,墨西哥率先实行了绿色GDp核算,1992年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可持续发展观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认同。1993年联合国统计局和世界银行合作推出了系统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账户(SEEA),标志着绿色GDp指标在世界范围内的正式确立。

我国关于绿色GDp研究起步较晚,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追踪世界绿色GDp研究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结合本国实际进行具有各地特色的探索。1998年,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牵头,进行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课题研究,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全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2004年国家环保总局和统计局联合推出了《基于环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标志着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初步建立。

(二)绿色GDp的概念与含义

从前面对绿色GDp核算提出的历史回顾可以看出,绿色GDp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会随着社核算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我们在此所研究的绿色GDp是目前得到多数人认可的。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在现有GDp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绿色GDp核算的目的是把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环境保护成本和生态破坏损失成本等从GDp中予以扣除,进行调整,从而得出一组绿色国内生产总值为中心的综合性指标,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服务。

目前世界上绿色GDp核算应用最多的是由联合国提出的SEEA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核算、环境资源核算和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综合核算。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是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和前提,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是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关键。只有客观、正确地反映资源环境的经济价值,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只有完整、客观地反映资源环境的生态价值,才能正确地确定资源环境政策,并实施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政策的有机配套。

(三)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基础

任何统计指标的建立和变革都与一定的理论密切相关,绿色GDp核算的提出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同样需要理论的指导。

1.福利经济学理论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福利经济学对绿色GDp的提出及其设计思路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对进一步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福利经济学作为一个理论体系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在20世纪初创立的。庇古认为,在社会福利中,除了经济福利外,还包括未经过市场体系形成的非经济福利。非经济福利的产生往往与外部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条件下,企业所承担的成本并非社会成本的真实反映,如果外部影响是经济的,则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如果外部影响是不经济的,那么私人收益会大于社会收益。过去对绿色GDp的研究,包括绿色GDp的提出,含义的界定,测算的原则甚至公式都是以庇古福利经济学为基础的,庇古所提出的外部影响更是指导我们设计绿色GDp核算指标体系和原则的重要依据。

如果一种经济活动不存在微观成本与宏观成本、微观收益与宏观收益的差异,就意味着该活动的影响和结果已计入GDp之内。例如,企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已经支付环保费用,无论以什么形式支付,只要支付的这部分费用通过环保活动可以使环境质量保持原样,那么就不存在外部不经济问题,在计算现行GDp时已经进行了扣除。只有在企业没有支付环保费用或所支付的环保费用不足以完全消除污染时,才会有绿色GDp核算的外部影响问题。可见,把握外部影响核算的基本原则,是正确设计绿色GDp指标体系的前提。

2.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吸收了当今世界关于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并非单纯的经济增长,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GDp增长,而是在承认现行GDp核算体系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正确认识现行GDp核算体系存在的缺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建立、推行绿色GDp核算的方法更好的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绿色GDp正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理论基础之上的。

3.现有的GDp理论

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是在现有GDp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GDp理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绿色GDp核算的基础理论之一。

二、绿色GDp核算的障碍分析

目前,尽管人们已经基本认识到了绿色GDp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对绿色GDp、绿色GDp核算体系及其应用的认识还存在不少的误区,成为开展绿色GDp核算的障碍。

(一)观念层面

1.对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虽然从总体来看,对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必要性,人们已有较强的认识,但仍有利益相关的部分地方政府的领导、专家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和实际工作中重视不够。绿色GDp意味着观念的深刻转变,意味着全新的发展观与政绩观。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绿色GDp则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综合性地反映国民的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包括生活环境的变化。一旦开展绿色GDp核算,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放在一起综合考评,会使很多干部想不通,形成诸多阻力。在我国,绿色GDp核算的开展基本上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如果从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传达政策时就出现政策效果大幅度衰减乃至失灵的情形,就很难以在更广泛的企业和公众层面上开展绿色GDp核算的基层工作。

2.低估开展绿色GDp核算的难度

许多人,特别是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认为,核算绿色GDp似乎只是一个主观认识问题,只要有关方面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可以完成其核算并加以广泛应用。事实上,面对复杂的环境经济关系,面对技术方法上的巨大困难,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目前仍然是一个充满探索、实验的研究领域,尚不是一套成熟、规范的统计实务。即使从国际范围来看,也是一个正处于研究探索的热点领域,绿色GDp距离可以实际准确计量,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困难,尚难以像GDp那样作为经常统计的结果加以应用,更难以在不同经济层面上计量,满足各级政府的考核管理需要。

3.对绿色GDp相关范畴的认识模糊、理解片面

由于绿色GDp核算问题提出的时间不长,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出现不必要的争论。许多人认为,绿色GDp核算是反映经济与环境关系的唯一指标,计算绿色GDp,就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实际上,统计上描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并非就是要计算一个孤零零的绿色GDp指标,对干部实行环境绩效考核,也并非只是考核一个绿色GDp指标。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提供一整套反映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数据,绿色GDp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二)技术层面

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之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在GDp基础上,扣除经济发展所引起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因此对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进行价值评估就成为我国绿色GDp核算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我国开展绿色GDp核算面临的最大挑战。

1.缺乏资源、环境定价的机制

GDp核算通常是以市场交易为前提的,市场价格的存在是准确计算哺乳动物、GDp指标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商品值多少钱,得在市场销售中才能确认,但很多资源和环境要素并没有进入市场。例如砍伐一片森林,出售原木,可表现出价格,可以纳入GDp统计,但因为森林砍伐而导致依赖其生存的许多哺乳动物消失,这个账又该如何核算呢?这些野生的鸟类或微生物的灭绝,这个损失是多大呢?再因为森林砍伐而造成的大面积水土流失的水土并没有市场价格,也没有货币符号,我们就很难确定它们的价值。因此市场的缺乏、隐形化是我们开展绿色GDp核算的机制障碍。

2.评估自然资源的价值非常困难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性资产,如空气、土地、水体、森林、矿产、海洋、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包括两大类,所谓生产性自然资源是指所有权已经界定,所有者能够有效控制并可从中获得预期经济收益的自然资源。非生产性自然资源是指不属于任何具体单位,或即使属于某个具体的单位但不在其有效控制下,或不经过生产活动也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现实中许多自然资源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其产权界定非常困难,因此,如何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并为其合理定价,一直是绿色GDp核算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难点。

某些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某些功能看似有价可循,但实际上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或不完备,其价格会被严重扭曲和低估,如矿产资源价格和水价。同时,空气、非培育生物中的不能为人类所控制的野生动植物,以及目前还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地下矿藏等非生产性自然资源尚无价可循。而且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消耗其估价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如砍伐一棵在西北沙漠化很严重地区的树木,与砍伐一棵在海南湿润的高绿化率地区的树木,其对环境的破坏、对人类造成的损失差异十分明显。即使我们能够对各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准确定价,但要一一测算种类繁多的自然资源和污染程度不同的环境,也将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程。是否值得去做也有待于我们思考。

3.环境成本难以计量

作为公共物品的环境,由水体、大气、土壤、生物等媒体组成,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以及很大的外部效应。由于不可分割、非排他、非竞争性的存在,使得环境无法出售,加之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和估价相差很远,更难为其定价。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所谓环境成本是指某一主体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经济活动或其他活动,而造成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管理其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支出的防治成本总和。确定环境成本的概念比较容易,而实现环境成本的计量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这种困难主要来源于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环境成本的时间因素是指从时间上看,资源环境的损失与经济发展不是同步的,比如工业发展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失,是污染发生之后逐渐显现的,有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被发现,其成本核算很难分摊到哪一年。环境成本的空间因素是指环境污染损失的多因性,一方面很难分清损失的因素是哪一个,另一方面也很难分清是否是此地的因素。比如有毒污水排到河里,使渔业受损,人们饮用水导致生病、精神上受损以及迫使人们去寻找新的饮用水源,这些损失都应计入水污染损失成本。在实践中,这些成本都很难量化。因此,对环境成本累积效应的处理和确定环境成本的因子范围便成为困扰绿色GDp核算的准确性及其应用的关键问题。

4.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

近年来,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绿色GDp核算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完成全面经济核算,计算出一个全面的绿色GDp指标,也没有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因此,要改革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有相当大的难度,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找到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的方法与体系。

(三)制度层面

绿色GDp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有一段时间,之所以没有从理论到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除了对绿色GDp核算认识存在偏差、核算技术与方法复杂之外,另一个就是绿色GDp核算的相关法规制度,包括环境法规,统计法规和各种评价标准的不完善。

目前,关于GDp核算的统计法规已经基本具备,在环境、资源统计方面也已有若干法规,但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还不健全,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很缺乏;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各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环境法规与政策都逐渐增多,但这些法规、政策在有关绿色GDp核算或环境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较少甚至几乎没有。随着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完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方面的绿色统计、绿色环境法规与政策,从而为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条件;绿色GDp核算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规定统一方法和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很欠缺。

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2A3D4D5D6D7B8B9D10D11B12A13C14A15A16B17C18A19B20B21D22C23C24C25C26A27B

(二)问题与论述

1.答:

(1)消费,因为它属于家庭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2)投资,因为新住房投资是划入投资而不划入消费的一种家庭支出形式。

(3)不影响GDp,因为这时皮鞋生产商的存货投资将是负的,它抵消了买者的正支出。

(4)不影响GDp,因为GDp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和劳务,并不包括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5)政府购买,因为它属于地方政府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6)不影响GDp,因为这个交易在减少了净出口的同时,增加了消费支出。

(7)投资,因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在我国的生产属于我国的GDp,并且该支出属于用于未来生产更多可口可乐饮料的建筑物购买的支出,因此属于投资。

2.答:GDp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要衡量来自物品和劳务生产的收入和用于这些物品和劳务生产的支出。而转移支付虽然改变家庭收入,但是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因此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3.答:新住宅由于长期的使用年限和每年的折旧,使得住宅的购买看上去更像企业的机器设备厂房一样。

4.答:

(1)产出等与收入。所谓产出,就是当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总市值,在这个总市值的价值构成中,一部分是要素成本(如利息、工资、租金等),一部分是非要素成本(如间接税、折旧等),它们最后分别成为家庭的收入、企业的收入和政府的收入。因为最终产品的总价格就等于要素成本和非要素成本之和,故产出等于收入。

(2)产出等于支出。所谓支出,是指各部门针对本国最终产品发生的支出。由于把因为无人购买或因购买力不足而积压在仓库里的存货视为企业自己将其“买下”的投资行为,故产出也必等于支出。

(3)产出、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从生产、分配和流通三个环节对同一堆最终经济成果的衡量,若不考虑统计误差的因素,三者必然是相等的,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的GDp也必然是相等的。

5.答:GDp当然是重要的。但GDp不能代表一切。GDp是用当期价格计算的一个经济社会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市场价值,因此,上面提到的“你”的三种举动确实会使GDp有所降低。但是,只要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其个人利益的最好守护者,当他作出某个决定时,这个决定在当时对他总是最适宜的,我们就有理由确信:较低的GDp并不必然地对应较低的福利水平。公允地说,GDp决定着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所享有的福利的绝大部分,但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尺度,仍然存有许多缺陷。GDp中包含了许多和个人幸福无关的因素,而许多对人们的福利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又没有在其中得到反映。比如,像地下经济的绝大部分,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的生产以及闲暇等促进福利增长的因素没有反映在里面,而另外一些使福利水平下降的因素,如没有得到补偿的污染,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现代都市生活的不舒适等,却未从中扣除。此外,用以计算GDp的市场价格反映的是产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水平,因此不能够精确地反映一个经济社会的总福利的情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GDp具有不同的物质内容,因此等量的GDp带给人的福利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GDp不是一个衡量经济福利的完美的尺度,它的数量并不能精确地表示福利的多和少。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们也许应更多地关注一下“经济净福利(NEW)”这个指标,这个指标是由GDp加上或减去前面所列的各种导致福利增多或降低的诸多因素后得到的。

6.答:项链,因为GDp衡量市场价值。

7.答:GDp增加,因为购买大米是市场交易。但实际总产量没有增加。

(三)计算题

1.解:

第一年各指标数值为:

C=消费掉的消费品=90亿元

I=新产建筑+新产设备+年底消费品的库存量-年初消费品的库存量

=5+10+50-30=35亿元

In=I-估计一年现有建筑的折旧-估计一年现有设备的折旧=35-10-10=15亿元

GDp=C+I=90+35=125亿元

NDp=GDp-(I-In)=125-20=105亿元

同理可得第二年各指标的数值为:

C=110亿元,I=-5亿元,In=-25亿元

GDP=105亿元,NDP=85亿元。

2.解:

(1)项链为最终产品,其售价1900万人民币即为与此两项生产活动有关的GDp。

(2)开矿阶段创造的增加值为1000万元,项链制造阶段创造价值为1900-1000=900万元,合计总增加值,有GDp=1000+900=1900万元。

(3)在开矿阶段,工资750万元,利润为1000-750=250万元;在项链制造阶段,工资为200万元,利润为1900-1000-200=700万美元。两项工资合计950万,两项利润合计950,共1900万元。此即用收入法计算的GDp。

3.解:

2011年的名义GDp=每瓶汽水3元×200瓶汽水=600元

2012年的名义GDp=每瓶汽水5元×300瓶汽水=1500元

2011年的实际GDp=每瓶汽水3元×200瓶汽水=600元

2012年的实际GDp=每瓶汽水3元×300瓶汽水=900元

2011年的GDp平减指数=(600元/600元)×100=100

2012年的GDp平减指数=(1500元/900元)×100=167

从2011年到2012年:

名义GDp提高了(1500元-600元)/600元×100%=150%

实际GDp提高了(900元-600元)/600元×100%=50%

GDp平减指数提高了(167-100)/100×100%=67%。

4.解:

(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4800-(800-300)=4300。

(2)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消费-政府购买=4800-800-3000-960=40。

(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960+30=990。

(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310-3000=310。

5.解:

(1)国民收入=雇员酬金+企业利息支付+个人租金收入+公司利润+非公司企业主收入=18666+2649+341+1648+1208=24512。

(2)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间接税=24512+2663=27175。

(3)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资本消耗补偿=27175+3564=30739。

(4)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红利-社会保险税+政府支付的利息+政府和企业的转移支付=24512-1648+664-2539+1051+3745=25785。

(5)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25785-4021=21764。

(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者支付的利息-个人消费支出

=21764-644-19919=1201。

6.解:

(1)名义GDp增长率=(2000-1600)/1600*100%=25%。

(2)GDp平减指数增长率=(132-120)/120*100%=10%。

(3)按2000年价格计算,2011年的实际GDp=1600/120%=1333。

(4)按2000年价格计算,2012年的实际GDp=2000/132%=1515。

(5)2011到2012年间实际GDp增长率是(1515-1333)/1333*100%=14%。

(6)名义GDp增长率要高于实际GDp增长率,这是因为从2011年到2012年价格的上涨夸大了实际GDp的增长率,因此名义GDp的增长率就显得较高了。

(四)辨析题

1.答:错。之前两个国家的净出口互相抵消,合并后的GDp总量等于两个GDp之和。

2.答:错。1万元的木材是中间产品,5万元才是计入GDp。

3.答:错。人均GDp高的国家生活水平通常高于人均GDp低的国家。

4.答:错。转移支付是政府给居民的。

5.答:错。进出口总额是增加了,但是净出口才是计入GDp,比重不是最大。

6.答:错。生产出来就计入了,这辆车已经计入2009年,不应该再计入2010年,会重复计算。

7.答:对。

8.答:错。实际GDp提高时,才表示复苏。第3章生活费用的衡量(1)

一、本章概述

通货膨胀是件让人担忧的事情。物价的飞涨让老百姓有如履薄冰之感。每逢物价飞涨,当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就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英文缩写),这一指标反映了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的变动,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CpI上涨时,一般家庭必须支出更多的钱才能维持同样的生活水平。本章介绍了如何编制CpI指标、如何运用CpI来比较不同时期的变量,在此基础上本章将CpI与上一章学过的GDp平减指数加以比较,并对CpI在衡量生活费用方面的不足之处加以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

(一)CpI指标的编制

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和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CpI指标的编制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固定一篮子,确定哪些物价对普通消费者是重要的;

第二步,寻找价格,找出每个时点上篮子中每种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第三步,计算一篮子东西的费用,即用找出来的价格数据计算不同时期这一固定的一篮子的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第四步,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指定一年为基年,将其他各年与之进行比较。CpI的计算公式如下:

CpI=当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基年一篮子的费用×100%

可以利用CpI计算各年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与前一期相比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计算连续两年之间的通货膨胀率的方法是: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的CpI-第一年的CpI第一年的CpI×100%

当然,也可以将公式中的CpI换成GDp平减指数或者ppI,不论使用哪一种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都反映了价格水平逐年变动的百分比。

(二)其他物价指数及与CpI的比较

在衡量物价水平时,除了CpI以外,常用的物价指数还包括生产物价指数与GDp平减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t price Index,ppI)是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和劳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ppI与CpI的区别在于,他们衡量的对象是不同的。ppI衡量的是企业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而CpI衡量的是消费者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ppI对预测CpI的变动是有用的,原因在于企业总是要将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除以实际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出来的物价水平的衡量指标。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两者反映的内涵不同。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CpI反映了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因此有些东西的价格变动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面,而不反映在CpI的变动上,如:投资品、涉及政府购买的物品,以及出口的物品。而有些东西的价格变动反映在CpI的变动上,而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如:进口的消费品价格的变动。

第二,两者的计算方法不同。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价格,统计机构只是偶尔才改变这一篮子物品的构成。与此相反,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与基年同样物品与劳务的价格。因此,用来计算GDp平减指数的物品与劳务的组合随着时间推移而自动发生改变。

(三)CpI在衡量生活费用方面的不足之处

由于三个原因,CpI并不是生活费用的完美的衡量指标。

第一个问题是替代倾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倾向于用变得便宜的物品替代原有的物品。但是统计机构在计算时仍根据固定的一篮子,实际上仍假定消费者购买和原来同样数量的商品,因此CpI倾向于高估生活费用的增加。

第二个问题是新产品的引进。CpI没有考虑由于新物品的引进而使单位货币购买力提高。

第三个问题是质量的变动。CpI的计算忽略某些商品的质量变化。

(四)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经济变量

CpI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调整通货膨胀效应的方法。可以利用CpI比较不同年份的货币的购买力。把t年的人民币换算成今年的人民币的计算公式如下:

今年的人民币的数量=t年的人民币的数量×今年的CpIt年的CpI

如果法律或者合同能够将货币数量按照物价水平自动的校正,这就叫做通货膨胀的指数化(indexation)。

也可以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来考察利率的数据。名义利率是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过的利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接近于以下公式: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名义利率告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银行账户中的账面资产增加有多快;实际利率告诉你,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银行账户里的购买力提高有多块。影响人们的储蓄和投资决策的,往往是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二、本章重要名词

消费;物价指数;通货膨胀率;生产物价指数

指数化;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三、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以下定义中,()是正确的。

A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B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加上通货膨胀率

C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减去实际利率

D实际利率减去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

2.其他条件不变时,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为()。

A实际利率上升,储蓄上升

B实际利率上升,储蓄下降

C实际利率上升,储蓄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要视情况而定

D实际利率的变化与储蓄无关

3.与实际利率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是十分易变的,反映出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

B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C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D与投资决策无关

4.下面选项中,()不在CpI的计算范围内。

A汽车B汽油C手枪D电脑

5.人们常用便宜的商品替代贵的,这种替代效应导致CpI衡量的生活费用比实际费用()。

A高B低C一样D上述三种都有可能

6.债权人和债务人一致同意按名义利率来支付贷款利率。以后的通货膨胀高于他们双方的预期时()。

A对债权人有利,对债务人不利B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

C对他们都不利D对他们都有利

7.计算CpI时假定每个月购买同样的产品,那么在计算CpI时()可以忽略不计。

A基年所消费的产品的价格B当年所消费的产品的价格

C基年所消费的产品的数量D当年所消费的产品的数量

8.一般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

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以上均正确

9.下面的选项中,()包含了中间产品。

ACpI指数BGDp平减指数C生产价格指数D以上都包括

10.假如2010年CpI是180,2011年CpI是184,那么从2010年到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A4%B222%C217%D977%

11.下面的选项中,()可以更好地衡量GDp中所含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

A消费价格指数B生产价格指数CGDp平减指数D通货膨胀率

12.如果2011年CpI是190,2010年CpI是185,那么在2010年年收入为40000元人其工资上涨()才能维持目前的购买力。

A1052元B1081元C2000元D以上都不是

13.如果2001年消费价格指数是80,2011年消费价格指数是160,那么2011年的平均价格()。

A是2001年的一半B是2001年的两倍

C比2001年多80倍D和2010年一样

14.贷款上所示的利率是()。

A名义利率B实际利率

C通货膨胀率D信贷利率

15.通货膨胀率是()。

A名义GDp逐年变化的比率

B实际GDp逐年变化的比率

C任一指定年份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除以实际GDp

DGDp平减指数逐年变化的比率

16.CpI不同于GDp平减指数的是CpI包含了()。

A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B厂商购买的商品价格

C出口商品的价格D进口商品的价格第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2)

(二)问题与论述

1.张三从朋友李四那里借入了1万元购买了价值1万元的笔记本电脑,并同意支付给李四5%利率以补偿他那年无法使用这1万元和对过去2%的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贷款的实际利率将是3%。假设那一年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3%,而不是张三和李四所预期的2%,谁得谁失?如果那年的真实的通货膨胀率是1%,你的答案将有何不同?

2.简述消费物价指数不完善的三个原因。

3.“在意大利旅游现在要比1年前便宜的多”,一位朋友说,“1年前,1欧元换10人民币,现在,1欧元换8人民币。”这位朋友的话是否正确?假定这个时候总体通货膨胀率是意大利100%,而中国25%,这会使意大利的旅游更贵还是更便宜?用一个具体的例子——像中国的1杯咖啡与意大利的1杯咖啡写出令你朋友信服的答案。

4.比较CpI和GDp平减指数对衡量通货膨胀率的异同。

5.解释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并解释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6.请查阅历年宏观经济统计资料,以2000年为基年,计算2000年至今的CpI和ppI,分析这两类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

7.假设防弹衣的价格上升了,对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大还是GDp的平减指数的影响大,为什么?

8.人们常会说:5毛钱比5块钱还要值钱,这意味着什么?人们还会说:同样是五毛钱,可背后的实际价值不一样,这又是为什么?

9.大多数人都认为CpI高估通货膨胀率,可是老年人的社保津贴还是与CpI同比率增加,如果老年人和其他人都消费同样的市场物品与劳务篮子,那社保会使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每年都提高吗?

10.苹果和香蕉的价格都上涨10%,你认为哪个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大。

(三)计算题

1.银行一年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利息税税率为20%假定通货膨胀率为4%,一年定期储蓄的实际利率(年有效利率)为?

2.假设你花了80元钱购买了一张一年期的票面价格为100元的政府债券。请问该政府债券的名义利率是多少?如果在这一年里,通货膨胀率为5%,那么,你投资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又是多少?

3.在长期中,青菜的价格从05元上涨到1元,同一时期中消费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