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军威:解放军进行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0:35:23

点击下载

作者:郑明武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彰显军威:解放军进行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

彰显军威:解放军进行海陆空联合军事演习试读:

前言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从开国大典到60年同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从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军,从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双百”方针到体制改革后的文化事业欣欣向荣,从扫除文盲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新型国家,从翻身解放到实现小康社会,凡此种种,中罔人民在每个领域无不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不朽的诗篇。

6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沧海一粟。其间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怎样发生的,过程怎样,结果如何,却非人人都清楚知道的。对此,亲身经历者或可鲜活如昨,但对后来者来说却可能只是一个概念,对某段历史的记忆影像或不存在或是模糊的。基于此,为了让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永远铭记共和国这段不朽的历史,我们推出了这套《共和国故事》。《共和国故事》虽为故事,但却与戏说无关,我们不过是想借助通俗、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记录这段历史。这套500册的丛书汇集了在共和国历史上具有深刻影响的500个蘑大历史事件。在丛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尽量选取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或深具普遍意义的若干事件加以叙述,使其能反映共和国发展的全景和脉络。为了使题目的设置不至于因大而空,我们着眼于每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过程、结局、时间、地点、人物等,抓住点滴和些许小事,力求通透。

历史是复杂的,事态的发展因素也是多方面的。由于叙述者的视角、文化构成不同,对事件的认知或有不足,但这不会影响我们对整个历史事件的判断和思考,至于它能否清晰地表达出我们编辑这套书的本意,那只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编者2010年1月

一、决心统一

●江泽民说:我们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外交部发表声明:对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更为重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准备面对任何挑战!

●7月18日,新华社授权发布导弹发射训练演习的公告。

举行汪辜会谈形成九二共识

随着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在中国这块版图上,最后只剩下台湾尚未回到祖国的怀抱。

实现中国的统一富强,是历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顺应历史潮流,台湾的回归也是海峡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早在1987年底,长达30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呈现出良好的气氛和美好的未来。

因此,台湾当局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并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即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两会在香港商谈中,就海峡两岸事务性,即公证书使用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海协会的基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可以充分协商。

在香港商谈中,海协会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湾海基会也根据台湾“国统会”的结论提出了5种文字表述。台当局虽然也同意两岸公证书使用是中国内部的事务,双方均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并表达了谋求国家统一的愿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两会却很难达成一致。

在会谈即将结束时,海基会代表又增提了3种表述方式,并拿出了他们的最后表述内容:

在海峡两岸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唯鉴于两岸民间交流日益频繁,为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对于文书查证,应加以妥善解决。

海基会还建议“用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海协会代表表示,这是此次商谈的主要成果,等把海基会的建议与具体表述内容报告后再正式答复。

香港商谈结束后不久,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正式致函台湾海基会表示:

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会代表建议在相互谅解的前提下,采用贵我两会各自口头声明的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表述内容,其中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会充分尊重并接受贵会的建议。

海协会将要点正式函告台湾海基会:

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海协会的函后附上了海基会最后提供的表述方案。

12月3日,海基会回函,对达成共识未表示异议。至此,关于一个中国原则表述问题的讨论,以形成双方相互接受的两岸具体表述内容为结果,即“九二共识”而吿一段落。“九二共识”为两会商谈和“汪辜会谈”奠定了基础。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备受注目的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40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

尽管会谈只局限于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和功能性的范围,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已经引起台湾岛内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1993年4月27日10时,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正式举行。

会上,海协会汪道涵会长首先发言。汪道涵重申了这次会议是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的,充分说明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汪道涵集中论述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的具体问题:

1、对两岸经济合作的基本主张;

2、直接“三通”应当摆上议事日程;

3、关于两会共同筹开民间的经济交流会议的建议;

4、台商在大陆投资和大陆经贸界人士访台问题;

5、两岸劳务合作问题;

6、台湾参与开发浦东、三峡、图们江问题;

7、合作开发能源、资源问题;

8、两岸合作开发台湾海峡和东海无争议地区石油资源问题。

此外,汪会长还就两岸科技、文化交流及两会会务问题提出了意见,阐明了观点。

接着,辜振甫董事长就两会联系合作、共同打击海上走私、犯罪及两岸经济合作,青少年和科技文化交流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表示愿意设法促进两岸企业界人士互访,与海协会商讨筹开民间经济交流会议,及共同开发和利用资源与能源问题。

辜振甫还表示,当时两岸情势还不能开放双向投资,但又强调希望大陆更具体地保障台商的权益,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具体问题。

在此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唐树备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就有关具体问题,和双方存在的分歧部分,多次进行磋商和会谈。

会议第三天,即4月29日上午,在唐邱会谈的基础上,汪道涵会长和辜振甫董事长代表两会正式签署了《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信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会谈制度协议》、《汪辜会谈共同协议》4个文件。

至此,“汪辜会谈”顺利结束。“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在长期隔断之后的首次正式接触,是两岸走向和解的历史性突破,是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江泽民总书记对这次会谈给予了高度评价:

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效的,它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两岸及国际社会均对会谈普遍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具有相当深刻的政治意义”。

双方在会谈中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为今后各领域的互助合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标志着两岸的“谈判时代已经来临”。“汪辜会谈”开启了两岸沟通正常化、制度化的大门,对今后两会领导人互访及解决两岸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会谈的成功有助于增进两岸的互信,说明只要双方本着“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原则坐下来谈,许多问题都可望得到解决,就可营造出两岸和平统一的政治走势。

江泽民提出统一八项主张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等单位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江泽民在讲话中,共提出了8项看法和主张: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都应坚决反对。

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

3、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谈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5、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事务性商谈。

6、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7、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包括驻外机构,要加强与台湾同胞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关心、照顾他们的利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

8、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江泽民的讲话最后还指出:

我们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江泽民这一重要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对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汪辜会谈”使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推动了两岸协商,也带动了两岸交流的蓬勃发展。

江泽民的讲话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大陆表明立场、释放善意的更加明确的言论。

但是,这样的大好局面却遭到了台湾李登辉当局的蓄意破坏。

自李登辉“主政”台湾以来,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形势便逐步发生逆转。

李登辉自恃当时台湾拥有的经济和军事的实力,自恃有洋人撑腰,挟洋自重。他把大陆中央政府的克制、忍让,看成是软弱可欺,以为大陆有求于台湾甚于台湾对大陆的依赖,甚至臆想自己凭借“台湾经济”这一筹码,已完全套牢了大陆,在两岸关系中,他已占了主动,他可以大力推行其“台独”路线了。

在政治上,李登辉推行所谓的“民主化”,为两岸的永久分裂制造法理依据;在经济上,他推行所谓“国际化”,极力遏制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在军事上,李登辉大力整军备战,企图为台湾“独立”积累资本。

在国际上,李登辉推行所谓“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活动,企图促成台湾事实上的独立。

在文化上,李登辉推行“文化本土化”,企图割断两岸关系的脐带。李登辉的倒行逆施,暴露了他假统真独的真面目。

1995年,李登辉以私人访美为借口,在国际上进行“台独”分裂活动,使两岸关系陷入了危机。

1995年5月2日,美国众议院以396票对0票,5月9日参议院又以97票对1票的优势,通过李登辉访美决议案。

虽然这是对美国政府没有约束力的决议案,但到5月20日晚,台湾当局从美国得来消息:

克林顿政府迫于国会压力,改弦更张,改变当初不允许李登辉访美的承诺,允许李登辉访问美国。

5月22日,此前几天还信誓旦旦不允许李登辉访美的美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美国允许李登辉6月到美国进行“私人访问”。

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钱其琛,在其后来著的《外交十记》中写道:

1995年6月7日,克里斯托弗致信给我,在信中称,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以绝对多数通过了要求允许李登辉访美的议案,在此情形下,“总统的考虑是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以防止通过可能会使美台关系看起来具有官方性质的有约束力的立法”。

这当然只是强辩之辞。美国国会通过的所谓“决议”只是意向性的,而给不给入境签证是行政当局的权力。克里斯托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有了两种说法,只能解释为美方言而无信。

当年,李登辉正在为竞选台湾第一届所谓“直选总统”而造势,不惜重金聘请美国卡西迪公关公司为其游说美国国会议员,以期博得美国对其政治上的支持。

支持台湾当局,推行“以台制华”,本来就是美国历届政府的既定政策,只不过会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表现出形式和力度上的不同。

从国际大背景来看,冷战结束后,西方学术界就有人认为,中美间的战略纽带因苏联东欧集团的瓦解而不复存在。甚至有观点认为,中国将取代苏联,成为美国的对手,因此主张尽早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

著名的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有一位叫西格尔的研究员,即以炮制“中国威胁论”而闻名。他在1995年初发表文章,明确提出了“以台湾牵制中国”的主张,说什么“人权”问题、最惠国待遇问题都不能有效地牵制中国,唯独台湾问题“最能刺痛中国的神经”。

在国际上反华势力的推动下,美政府此时也想测试一下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

当然,台湾的金钱攻势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据美国报刊透露,台每年都要在美国公关公司身上花费数以百万计的美元。1994年,台湾就曾与美国卡西迪公关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费用高达450万美元的合同,专门为促成李登辉访美进行公关游说。

同时,台湾不惜巨资,经常邀请美各级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和议员助手赴台访问,又不断向美有影响的智囊机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巨额资助,以影响美国的舆论和上层决策。1994年,台湾方面又以李登辉的名义,分两次向康奈尔大学捐款450万美元。

台湾大把花的,实际上都是“买路钱”,目的就是让李登辉访美能够成行……

美国人绿灯一开,李登辉和台湾当局就大喜过望。台“外交部”当时称:

李“总统”访美彰显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

李登辉本人得到消息后表示,这是一件“好消息”,称“他个人访美是小事,但重要的是象征意义。”

对于“立委”陈宏昌等人提出的“访美可能会激怒中共,进而破坏两岸关系”的说法。“行政院陆委会”发言人称:“李总统”访美与两岸关系无关,并荒谬地认为“新闻界不要炒作,两岸关系就不会受到影响”。

1995年6月7日,李登辉踏上美国国土。当天,李登辉到达美国西部海滨城市洛杉矶。

一到洛杉矶,李登辉就接见了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白乐琦、洛杉矶市长雷登、美国前驻华大使李洁明、加州州长代表、加州商务厅长莱特等人,并与加州参议院议长洛克耶共进晚餐。

随即,李登辉到达锡拉丘兹市。在那里,会晤了该市市长,还有美国国会议员赫尔姆斯、穆考斯基、达马托等,这些国会议员都是重量级的亲台分子。

此外,李登辉还同“美台经济协会”会长办大卫及其他美国商界重要人物进行了座谈。

与此同时,35名美国国会议员也对李登辉此行表示问候。

6月8日,李登辉一行抵达位于美国东部的康奈尔大学所在地纽约州伊萨卡。

李登辉这次访美的重头戏是在康奈尔大学的“欧林讲座”发表演讲。李登辉对此次演讲非常重视,不仅在飞机上还对演讲稿“句斟字酌”,而且,临到演讲前还做了改动。

9日下午,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校长的陪同下,开始了海外舆论后来评之为“‘独’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讲,即《民之所欲,长在我心》。

在演讲中,李登辉不忘记如何突破“国际生存空间”,开展务实外交,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

李登辉狂妄地讲道:

有人说我们不可能打破外交上的孤立,但是我们会尽力“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

本人确信,这个世界终将了解,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是一个友善且具实力的发展伙伴。

李登辉对中国大陆是趾高气扬,傲慢无理,对美国却低三下四,感恩流涕,奴颜媚骨。他在讲演中回顾了台湾与美国之间“紧密的传统情谊”,说什么“中华民国迁台初期,美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多方援助,极具贡献。我们不会忘记这一份‘雪中送炭’的温暖,也因此对美国有一份特别的感情。”

李登辉还鼓吹台湾“已经落实了主权在民的理想”。他自诩道:

在“经济奇迹”之外,塑造了成功的“政治奇迹”。台湾将进一步博取国际间的同情与支持,进一步以经贸关系为主要纽带,与世界各国建立实质“外交”关系。

李登辉还不满地表示:

由于“中华民国”未能获得国际社会应有的“外交”承认,“台湾经济在国际上的重大意义,也因此而被低估”;希望国际上对台湾“即便是在非官方活动范畴内的表现”,也要予以重视。

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李登辉不仅没有反省台湾当局大搞“台独”的行径,反而诬称大陆“拒不承诺放弃对台用武,是对‘中华民国’立国精神的漠视和歪曲,只会加深两岸猜忌,阻挠互信。”

李登辉还露骨地表示,其“在台湾的成就,很显然能够帮助中国大陆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他还坚持要在“国际场合”中与中国领导人会面。

在演讲结束后,6月10日,李登辉接受了康奈尔大学特地为其创制的“杰出校友奖”。康大够意思,李登辉待康大更不薄,仅为“买”康大的邀请信,就以设立“李登辉之友”论坛的名义,向该校捐了250万美金。

6月11日,李登辉离开康奈尔大学,到达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当天同该州州长进行了会谈。

李登辉一方面通过金钱加秘密外交实现访美,在美国大叫要“向不可能的事物挑战”。

另一方面,李登辉指使台湾当局不断地在福建沿海大陆传统捕鱼区强行驱逐大陆渔船,命令军队在台东北海域的8个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武器发射演习。

李登辉还声称,在当年10月份还要举行相当规模的演习,展示“三军实力”,“建立信心”,强调要在现阶段建立“有效吓阻、快速反应”的防卫力量,使“大陆不敢轻举妄动”。

李登辉甚至扬言,要从长期的立场上来研究“发展核武器”的问题,可见其疯狂到了何等程度。

中央决定军演彰显统一决心

中国大陆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一直致力于和平统一台湾。但是,美国外交方面的挑衅、李登辉访美时不顾民族大义,肆意践踏两岸关系的行径,是中国大陆和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不能容忍的,如果对此保持沉默,必将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特别是李登辉分裂的言行将会更为激发美国可能公开支持李登辉搞台独,其他国家有可能效仿美国支持“台独”。

为了警告李登辉的分裂言行,也为了警示美国,大陆采取了强硬的回应措施。

中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人民政协外事委员会相继发表声明,对此进行谴责。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指出:

大陆的目的在于揭露李登辉的台独真面目,批判李登辉挟洋自重、分裂祖国的行径。

从6月开始,《人民日报》和新华社评论员先后发表了4评“李登辉在康乃尔大学的演讲”和4评“李登辉的‘台独’言行”共8篇文章,大陆的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主要舆论机构也就李登辉的行为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在《一篇鼓吹分裂的自白——一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文章中指出:

近几年来,李登辉散布了许多分裂祖国的言论,其真实面目日益显现。而利用外国人提供的讲坛,如此露骨、如此公开地鼓吹分裂,还是第一次。其挟洋人以自重之气氛,也是前所未有的。李登辉返回台北时或许以为他已经满载而归了。

但是,任何背叛民族利益、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祖国统一大业的倒行逆施都不能不遭到全中国人民的反对,李登辉也不能例外!

文章中说:

李登辉在其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讲中,一次不提一个中国,却多次使用“中华民国在台湾”和“在台湾的中华民国”的说法。

众所周知,自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台湾当局的代表被逐出联合国以来,台湾当局在国际社会中十分孤立。为了重新挤入联合国,李登辉近年来撕去“主张一个中国”的伪装,露出分裂祖国的真面目。他始而提出“一国两府”、“一国两区”,随后又标榜“务实外交”,制造“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一个中华民国在台湾”的论调,这些实质上都是“台独”的变种,理所当然地遭到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反对。

李登辉曾私下对“台独”分子交底:“统一只是说说的,其实我心里想的跟你们一样”。近两年他又提出“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两岸分裂分治”。虽然有时他也说过“在两岸分治的现实上追求统一”,但那只不过是为了遮人耳目而已。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或“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就是为“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制造舆论。

社评最后指出:

他曾多年追随主张不搞“台独”的蒋经国,如今他背叛了。

李登辉现在已走上“台独”之路,背叛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的统一大业。而12亿中国人民也早已下定决心,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台独”图谋得逞。如果李登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沿着这条危险的路走下去,那么,他必将身败名裂,沦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在《国际社会绝无“台独”生存空间——二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一文中,评论员一针见血地指出:

李登辉要的并不是这种国际生存空间。他要的是到国际上去“凸显‘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存在”,即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台独”寻求国际承认。

近几年台湾当局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为名,加紧推行“务实外交”、“金钱外交”、“度假外交”、“过境外交”、“庆典外交”,花样翻新,不一而足。从1993年起,还把“参与联合国”作为它“外交工作”的最高目标,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李登辉为此亲自到一些国家宣扬“‘中华民国’在台湾”,“两岸是分裂国家”,谋求台湾“独立的主权国家地位”。

在《推行“台独”的政治迷药——三评李登辉在康奈尔大学的演讲》文章中,评论员最后指出:

他搞“台独”,就是向要求祖国统一的全中国人民挑战,向要求维护和平、密切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民众挑战。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这就是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今年1月30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殷切期望。站在人民对立面的李登辉,处境将是十分危险的。

……

与此同时,大陆还在外交、两岸交流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

在反对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和对美交涉方面,5月23日,外交部发表声明,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提出:

对于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更为重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准备面对任何挑战!

随后,大陆中止或暂停了一系列重要的团组访美,并召中国驻美大使回国述职。

在此后的中美外长、副外长会谈中,我国领导人在会见美国客人时,都反复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严正要求美国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关于台湾问题的各项原则,执行一个中国政策。

10月,江泽民出席联合国成立50年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于24日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正式会谈。江泽民强调指出:

影响中美关系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台湾问题,构成中美关系基础的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问题也是台湾问题。我们不希望再发生两国关系稳定发展受到干扰的事件。

在两岸交流方面,大陆海协会宣布暂停原定于7月进行的“汪辜会谈”,两会其他层次的事务性商谈也一律停止。

海协会给台湾海基会的致函中指出:

鉴于台湾方面近期采取的一系列破坏两岸关系的行动,使举行第二次“汪辜会谈”及其预备性磋商气氛受到严重影响,不得不予以推迟。

第二次“汪辜会谈”能否举行,关键取决于台湾方面是否真有诚意,能否真正停止在国际上搞“两个中国”的行径。

同日,国务院发言人在北京宣布:

鉴于李登辉访美及在此前后散布大量分裂祖国的言论,严重影响了当前两岸关系气氛,预定于7月份举行的第二次“汪辜会谈”无法按期举行。

为了教训分裂主义者,打击其嚣张气焰,制止台湾当局进一步“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行动,中央政府、中央军委迅速做出决策,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95年至1996年上半年,在东南沿海进行一系列的实兵实弹演习,来彰显人民解放军是有能力、有信心维护祖国的统一。

7月18日,新华社授权发布导弹发射训练演习的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7月21日至26日在东海公海海域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演习训练,目标区在以北纬26度20分、东经122度10分为中心、半径10海里的圆形海域内。

为了安全,中国政府要求有关国家政府和地区当局通知本国、本地区的船只和飞机,在此期间不要进入上述海域和空域。

公告发布后,迅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媒体的注意,敏感的人发现,新华社的这个公告至少有两点是非同寻常的:

一是公开宣布进行地对地导弹发射训练,而以前此类发射都是冠以“运载火箭实验”字样。

二是目标区位于台湾岛东北端的澎佳屿附近,这里距离台湾本岛只有大约40海里,仅相当北京市区到平谷县城的距离!

一股强烈的冲击波掠过台湾岛,也冲击着世界其他某些地方。

二、举行军演

●随着一声声巨大的轰鸣,导弹呼啸腾空,顿时地动山摇。

●舰机协同夺取海上制空权,空空导弹如空中迅雷,舰空导弹像万丈长缨,打得“敌”机灰飞烟灭。

●渡海登岛演习当日,海域风雨交加,浪高涌大。尽管天气恶劣,但官兵们仍一往无前。

第二炮兵进行导弹发射训练

1995年7月21日至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按照预定时间,举行了导弹发射训练。

第二炮兵组建于1966年7月1日,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和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组成。

第二炮兵的主要任务是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遵照统帅部的命令,独立地或联合其他军种的战略核部队,对敌人实施有限而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的战略目标。

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它由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是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战能力的主要核威慑和战略核反击力量。

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是装备常规战役战术导弹武器系统,执行常规导弹突击任务的部队。它由近程、中近程常规导弹部队,工程部队,作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部队组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第二炮兵建成了一批不同型号和不同发射方式的作战阵地,初步形成了多种型号导弹武器装备系统,快速机动作战能力和准确打击目标能力,在保卫社会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炮兵部队从组建之时,就备受中央领导的关心和厚爱。中国第二部兵部队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时,周恩来亲自命名:第二炮兵。

邓小平在当年就曾协助周恩来组建第二炮兵,后来他说: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这样的国际地位。

1978年5月17日,邓小平召见二炮主要领导同志。他详细听取汇报之后,对进一步加强二炮部队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

不久,根据邓小平的指示,总部组成调查组千里迢迢下到二炮部队的一线连队,为常年驻守在艰苦环境中的官兵解决吃水、住房、用电等一系列生活难题,并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推进二炮建设。

1984年,第二炮兵开始正式担负战备值班任务。这一年的国庆大阅兵,二炮部队携带几种不同型号的导弹:3枚中程弹道导弹、3枚中远程弹道导弹、3枚洲际弹道导弹,雄赳赳、气昂昂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走出神秘的森林荒原,仿佛一夜之间从长安街上冒出来一样。看到我们自己的导弹和导弹部队,广场上掌声雷动,电视机前欢呼雀跃。

第二天,中国战略导弹部队驶过天安门广场的新闻,不约而同地出现在世界各大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显著位置。如同当年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一样,令整个世界为之一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民解放军在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上阔步前进,二炮现代化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江泽民多次到二炮部队视察,并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江泽民殷切希望战略导弹部队加强现代化建设,为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的和平做出新的贡献。

在这次导弹发射训练中,第二炮兵部队向预定海域发射了6枚地对地导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

先是在22日4时左右,两枚导弹从导弹基地发射,击中预定目标。22日和25日夜间,二炮部队再次先后各发射两枚地对地导弹。

这次导弹发射训练获得圆满成功,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军事素质和防卫作战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显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决心有能力保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决心有能力维护祖国的统一,有决心有能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台军方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次发射的是M9飞弹,也叫东风-15,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机动发射,打了就跑。

东风-15,又称M-9,是我国自行发展、可机动发射的战术导弹,采用与美国I-A型导弹类似的惯性制导方式。末端GPS制导系统也正在发展中,对特定目标提供足够的命中精度。

东风-15型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加末端修正方式,长度约30英尺,射程370英里。动力装置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命中精度其误差半径300至900英尺。

战斗部装1100磅常规高爆炸药或9万吨当量级核弹头。

江泽民观看海上演习并讲话

1995年7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上将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招待会上发表讲话,严正宣告:

如果台湾宣布“独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绝不会坐视不顾。

接着,新的演习又开始了。演习一轮接着一轮,一浪高过一浪。

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公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8月15日至25日在东海海域和海域上空进行导弹、火炮实弹射击演习。

8月15日至25日,解放军南京军区出动舰艇59艘、飞机192架次,在东北方约28海里处,进行海上攻防演练。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空军,如期在台湾附近海域进行了海空火炮、导弹射击演习。演习发射的各类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各型火炮射击也取得了优良的成绩。

在这次演习中,海外新闻媒体报道:

盛传已久的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机徽的苏-27型战斗机掠过了台湾海峡上空。

苏-27型是俄制第四代先进战斗机。据有关资料介绍,该机翼展14.70米,机长21.94米,机高5.93米。最大起飞重量30吨。

苏-27高空最大飞行速度2.35倍音速,即每小时2500公里,海平面最大平飞速度1.1倍音速,即每小时1345公里,实用升限1.8万米。

该机起飞滑跑距离500米,着陆滑跑距离600米。最大航程4000公里,作战半径达1500公里。该机的机载火控雷达,搜索距离可达240公里,跟踪距离达185公里。

另外,该机还带有先进的红外搜索与跟踪传感器。该机的机载式武器包括一门30毫米机炮,备弹149发。可多达10枚的AA-10A、B、C型中距拦射空空导弹和AA-8、AA-11型近距格斗导弹。对地攻击时还可挂机炮吊舱、各种炸弹和火箭弹。

9月15日至10月20日,解放军陆海空部队在闽南沿海地区展示舰艇有81艘、飞机610架次。

演习中,海军新型武器装备,如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新型核潜艇、新型常规潜艇、新型作战飞机等一一亮相。

江泽民观看了这次海上演习。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张万年上将、迟浩田上将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上将、总后勤部部长王克上将,以及解放军各总部、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也一同视察并观看了海上演习。

江泽民等领导抵达军港后,即在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政治委员杨怀庆中将的陪同下,冒雨来到海军航空兵某部机场视察。

江泽民十分高兴地同飞行员们一一握手,亲切地问候飞行员们辛苦了。他走到飞机前,详细地了解飞机的性能,在雨中边走边听张连忠司令员介绍飞行部队的情况。

江泽民等中央军委领导同志乘车来到某大型军港码头视察舰艇部队。江泽民乘坐阅兵指挥车一一检阅每艘舰艇。

接着,江泽民兴致勃勃地登上新型导弹驱逐舰和导弹护卫舰参观。他攀舷梯、下舱室、上甲板,察看装备,参观飞行甲板和舰载直飞机。

当听到舰长伯耀平介绍舰艇装备和导弹各种技术性能时,江泽民说:

海军是高技术兵种,你们要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化技术,成为思想、技术都过硬的海上精兵。

随后,江泽民还认真地观看了海军兵器展览,并同中央军委其他领导一起,和海军演习部队的全体中高级干部合影留念。

第二天,晴空万里。朝霞辉映的海军某军港,显得格外壮观。停靠在码头上的指挥舰挂满彩旗,桅顶国旗和军旗迎风飘扬,军容严整的全体官兵以最高的礼仪在甲板上列队。

7时50分,江泽民等军委领导同志来到军港码头。码头上举行了隆重的登舰仪式,雄壮的国歌声响彻军港。随后,江泽民健步登上指挥舰,在舰长、政治委员陪同下检阅了水兵仪仗队。

8时整,江泽民乘坐的指挥舰劈波斩浪,驶向演习海区。江泽民神采奕奕地走进驾驶室,兴致勃勃地观看舰长和水兵们操舰。

舰长张厚礼上校请江泽民坐下来,江泽民笑着摆摆手:“不用坐,大家都站着操舰,我也一样站着”。

张厚礼和水兵们看到江泽民站在身旁,倍感亲切和自豪,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敬意。江泽民久久伫立在驾驶台前,举目凝视着前方无垠的大海。

江泽民离开了驾驶室后,轻松自如地攀上一层层舷梯,上到指挥舰最高的第九层观摩主席台,迎着强劲的海风,顶着强烈的阳光,等候观看海上多兵种协同演习。

9时30分,新型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潜艇编队和航空兵新型机群迅即进入演习海域。江泽民坐在观摩主席台上,手举望远镜,全神贯注地观看舰机协同演习场面。

霎时间,蓝方侦察机、电子干扰机临空,对红方舰艇编队实施空中侦察和电子战,红方编队立即进行反侦察和抗干扰行动。

紧接着,红、蓝双方战斗机群穿云破雾而来,在编队上空展开了激烈格斗。空空导弹、舰空导弹相继齐射,全部命中蓝方目标!

江泽民高兴地说:“打得好!打得好!”

演习一幕紧接一幕在进行。

红方编队火炮轰鸣,干扰弹在海空莹光闪闪,形成团团烟云。舰机协同对空防御、协同反潜,空中战鹰呼啸,直升机盘旋搜索,海面战舰追逐,水下蓝鲸伏击,鱼雷搅海,火箭飞腾,海上硝烟滚滚,水柱冲天。

强击机准确地攻击,舰机主力编队发射的导弹呼啸着飞向“敌”舰,把演习推向高潮,一场现代高技术海战的壮观场景呈现在江泽民等中央军委领导面前。

江泽民兴奋地站起来,一边拿着望远镜观看,一边不停地向站在身边的海军司令员张连忠、政治委员杨怀庆询问参加演习的舰艇和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不时地称赞海军演习搞得好!

海上演习已持续了3个多小时,江泽民仍然精神饱满地在观摩主席台上。

这时,多兵种协同登陆作战演习开始了。

在水面舰艇、轰炸机、强击机发射的导弹、火箭、火炮的强大火力掩护下,水陆两用坦克、水陆两栖装甲车、冲锋舟、气垫船和舰载直升机运送的海军陆战队勇猛地冲向海岸。

不到半个小时,多梯次的登陆编队全部冲击上岸,迅速夺占了滩头阵地。

当登陆场红旗挥动、3颗绿色信号弹升空时,坐在江泽民身边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