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5 05:23:17

点击下载

作者:鲁百年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

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试读:

前言

创新不仅仅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从心智模式上认识创新、接受创新,学习他国或者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还需要一整套的工具和方法论,将创新设计真正落地,不只是喊口号,而是脚踏实地地给出一套可以操作的方法论,将创新做到流程化。本书的目的就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重点放到如何将员工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设计师,具有创新的思维模式,而不完全是教会大家如何做创新,每个人只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和流程,都可以成为创新设计师。本书也可以给希望做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的教练提供一套完善的工具和方法论。1.创新需要引导工具

如何将创新落地、实施,而不是落在口头上,就需要这样一本创新落地的行动指南。本书就是教会大家一套创新的方法论和工具,包括客户旅程地图、全局分析地图、商业模式画布、未来/现状/瓶颈/想法、莲花图方法等60余个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引导人们一步一步获得期望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容易发散而不聚焦,工具是事先设计好的创新聚焦的保障。2.创新需要改变心态

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一般都是从现在到未来,首先观察现状,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瓶颈,然后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做法往往是打补丁模式,围绕着现在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但是可能没有考虑周到而产生更多的问题,低头实干是一种面向现实的心态,聚焦在交付物,解决现实的问题。然而在创新设计思维中,需要大家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建立开放的、积极向上的心态,需要乐观面向未来的心态,聚焦在创新的可能性,建造未来的创造力。本书利用很多工具和方法,教会大家去掉偏见,改变心态,真正树立万事皆可达的思想。在做事时最怕的不是遇到了问题,而是遇到问题不去找解决方案,应想尽一切办法找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3.创新需要以人为本

在很多情况下,考虑问题总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首先有技术专利,再研究该技术专利如何利用开发,从而实现企业的盈利。现在人们在创新中考虑更多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人、是人的体验、是人的渴望或者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的需求。乔布斯讲过:“客户想要什么,这不是客户的事情。”所以企业做产品研发、流程设计等需要超越客户的期望。19世纪的时候问“你要一个什么样的快速交通工具”,用户会回答“跑得快的马车”。然而他们不会说要汽车,但是像乔布斯就会制造出“汽车”这样客户也想不到的产品来。4.创新需要以用户为中心

企业的目标是盈利,如何盈利已经经过了很多不同的阶段,首先是“4P”模式的营销,是将我们卖什么样的产品、如何定价、促销模式和销售渠道结合起来,始终站在企业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看看我们在卖什么、如何卖、卖给谁?后来从以自己为中心到了“4C”模式,就是考虑客户、客户购买需要的成本、与客户之间的相互沟通(而不是促销)、客户购买的便捷性,这时是以客户为中心,但是还是站在自己企业的角度考虑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研究最多的是客户的细分、客户的忠诚度、客户的回头率、客户的转介绍率等。后来在电子商务时代,大家将研究转换到大数据分析,争取做到“4R”,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的产品,通过合适的渠道,卖给合适的人。这些都是从“商业思维模式”产生的结果。如何真正赢得客户之心,就是要帮助客户获得更多的客户,站在客户的客户角度考虑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改变,是思维模式的改变,这也就是创新设计思维的第一大特征。中国精神肖像摄影艺术家魏德云先生最近为本人拍照时,本人才真正体会到他是如何以客户为中心的,了解客户的360度视图,完全融入客户的心灵,扬长避短,抓住客户的瞬间心态,获得客户的最佳精神。5.创新需要一套规则

很多好的想法都是在还没有发芽时就被消灭在萌芽阶段,当有人提议一个点子时,往往很多人就开始议论、开始批评、开始指责,甚至讲这样的想法“不可能”“你错了”“疯子”等,为什么这些人会认为不可能呢?就是他们沿用了“惯性思维”、逻辑推理以及自己的偏见。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就是学会一套理性的逻辑思维模式,找到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这样往往扼杀了很多创新的点子和想法。创新必须做到没有老板和员工之分,因为很多情况下,当老板一讲话,就给定了调,没有人敢多讲自己的想法,或者受了老板的引导和暗示,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考虑问题了。创新必须做到不批评、不指责、不议论,创新就是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人的意见和建议,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创新必须做到右脑思维,贡献狂野的点子,就需要打破条条框框,不破不立。只要有了狂野的点子,团队在别人想法的基础上受到启发,建立更狂野更创新的点子,才会具有和别人不相同的想法,这样才会有创新的创意。创新必须做到目标导向,首先建立美好的未来,再从未来向后倒推,需要哪些新的技术,需要什么样的工具,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存在哪些瓶颈,然后找到解决方案。创新必须做到民主集中制,广泛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还需要聚焦主题,需要总结,否则就变成一个“吐槽”大会,不但没有结果,反倒有很多的负面效应。本书就是教会大家如何遵循这套规则进行创新的。6.创新需要开放的环境和团队

创新需要一个懂得创新流程的设计师,而不是行业专家,创新团队中的人员应该包括心理学家、语言学家、艺术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师、MBA等,他们并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家,而是一帮创新设计的流程专家。环境一定需要有空旷的、开放的环境,物理空间直接影响感知空间,所以我们要求创新的团队不但在人才上有特点,而且在物理环境上也有要求。创新需要三大要素,即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需要六大步骤,即主题范围、观察探索、想法构思、行动计划、原型设计、价值实现;需要七大特征,即换位思考、目标导向、天马行空、民主集中、开放心态、变化角度、超越现实。本书希望大家学会这些最基本的流程和规范。

那么如何做到以上几点,让创新成为现实呢?本书从创新设计思维方面出发给大家找到答案。创新设计思维可以用以解决企业内外、政府议案、公益事业、社会问题等,不管是考虑企业内部的管理——包括产品创新、战略规划、盈利模式、流程再造、收购并购等方面的问题,还是解决社会公益问题、个人生活问题,都可以利用这套方法论实现创新的想法和落地。因为本书提供的不是一次培训,也不是做一次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而是提供一个完整的流程、工具和方法,甚至可以说是“创新科学”。

创新设计思维是“创新科学”的基础,本书的目的是培养创新设计师,是为建立企业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训练大家人人都有创新的思维模式,是教会大家如何执行创新的流程和规范。本书为做创新方法论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和实践,为解决某个问题而需要获得创新解决方案的人员提供一种态度训练和工具库选择,为希望掌握这套方法论将其用到工作坊的教练提供一个完整的内容安排和工作坊流程安排及其汇报模板,为新产品研发和设计的设计师提供一套设计原型实现,为需要做创新型盈利模式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一套工具和流程,为希望创立自己公司的开拓者提供一套制定企业计划书的模板……

本书的第一、二章主要介绍了创新与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设计思维发展的演进和历史,并且对创新设计思维的定义、流程、规范、形式、要求、环境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和描述,它是书的概要和引言。对于希望做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的教练和组织者而言,可以跳过这一章,直接进入第三章开始学习,或者“投机取巧”地从第十章开始学习,结合书中的附录,就可以搭配出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的安排大纲和流程。如果需要做得更详细,就需要对第三章到第十章,特别是第六章做充分的理解。才可以做出出色的工作坊。如果希望真正领会为什么需要使用这样的流程和工具,就需要对全书做充分的学习和理解。

中国从代工型企业转向模拟型企业,进一步做成创新型的企业,是离不开创新的;政府需要与时共进,转型到“新常态”,是离不开创新的;社会活动需要做公益事业,是离不开创新的,创新无处不在。但是如何做创新是每个企业、政府、社会、医疗、教育、卫生等都面临的一大挑战,作者从企业绩效管理的专家、大数据的专家、商务智能(BI)的专家转型到SAP商业创新(BI)团队首席架构师,就是希望将这样的工具和方法论推广到企业、学校、政府、社会等。作者在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101中学、职慧公益进行创新设计思维的推广,在国际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你就是奇迹”大赛做导师和评委,也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就是希望将“创新设计思维”训练移植到大学、中学和社会团体,因为创新落地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任务。在这三年里,我们做了上百场“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包括华为、联想、中国自动化集团、中国联通、拓维信息、郎新科技、莱复康·云健康中心、烟台邮政、三一重工等。

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得到了我们团队的大力支持:SAP商业创新团队最早的负责人朱员德先生2013年初提出希望我写一本关于创新设计思维的专著;刘媛女士帮助整理了部分工具的翻译工作;姚炜东先生经常给出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建议;赵楠女士合作做了很多次的工作坊;我的老板于嵘先生和同事陈晓巍女士、汪甜女士、章卉卉女士也给了大力支持;还有北京英诺威胜咨询公司的张松女士和张晓陆女士对本书的出版也给出了不少建议,参与主持了很多次的工作坊训练;张玉红女士帮助对文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整理。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的太太万桂华教授、儿子鲁万弋一直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做创新设计思维工作坊经常是在周末,而没有时间陪伴他们,在此对他们娘俩的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鲁百年2015年4月20日于北京第一章创新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国际国内大形势下,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企业持续性发展的源泉,是个人保持活力的基础。不创新就会落后,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就会永远在“红海”里打仗,进入恶性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国家需要改革,企业需要转型,个人需要转变,这些都离不开创新。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在谈论创新。可是如何进行创新呢?很多组织和个人仅仅将创新作为一种口号,一种时尚。其实创新也是有方法论的,有一整套的工具和流程来实现创新的流水线作业。创新可以带来新的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创新也具有代价和风险,是一把双刃剑。创新故事可乐游戏(创新思维)

几年前翟江波和杨清波有一篇文章,名为《第六罐可乐》。文中假设可乐的价格是每罐2元钱,同时2个空罐可以换1罐可乐。如果一共6元钱,问最多能喝到几罐可乐?几乎90%的人都认为可以喝5罐可乐,同时剩1个空的可乐罐。其实,如果换一种思维模式,不要将思维仅仅局限在买可乐上,就可以获得与众不同的答案,比如可以先向其他人借1个空可乐罐,加上自己的空可乐罐,又可以换1罐可乐,喝完了,将空罐再还给借罐人,这样就可以喝6罐可乐了。

但是当你向别人借空可乐罐时,别人是否愿意借给你呢?如果别人不愿意借给你,其方案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能保证100%可以实现。翟江波的故事到此就讲完了,其实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充,我就曾在《矛与盾的平衡》一书中续写了如下故事。

当我们在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性时,发现翟江波的方案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案?比如先向卖可乐的老板赊一瓶可乐,等喝完第六罐,再和自己以前剩余的一个空可乐罐一起还给老板。这样就可以喝六罐。可是这一方案是否可行,还取决于老板是否愿意赊给你一瓶可乐,这一方案相对风险也较大,不能保证100%可以实现。那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案呢?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团队,团队中每个人都剩一个空可乐罐,我们将团队所有的空可乐罐聚集在一起,去换可乐,一直做下去,团队平均每个人就可以喝到接近6瓶,由于是一个团队,这样做,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

只要我们学会相互协作,实现“双赢”,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前提条件是有人有空可乐罐,并且愿意将空可乐罐借给你。如何获得空可乐罐是一门艺术,其实只要我们记着“双赢”的原则,比如在向别人借空可乐罐时,承诺还可乐罐的同时再附加半罐可乐,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利可图,通常你就容易借到空可乐罐,从而可以用6元钱喝到5.5瓶可乐。虽然没有喝到6罐可乐,但是可以实现的几率大大加大。

另外,可以将自己的空可乐罐“出租”,凡是“租借”空可乐罐的人,必须还自己半罐可乐。当出租给第一个人时,自己可以多喝半罐可乐,也就是5.5罐,喝完后,自己手上还有一个空可乐罐,再继续出租,就可以喝6罐、6.5罐,7罐……照这样下去,他就可以喝无穷多罐,虽然增长的速度慢点,但是他比别人都喝得多。

当然,如果我们再换成投资思维模式,其结果就会完全不同:首先用6元钱收购空的可乐罐。假设现在市场价1个空可乐罐0.1元钱,你可以买到60个空的可乐罐,这样就可以换30罐可乐,留10罐自己享用,其余的20罐卖掉。为了使现金周转速度更快,你以低于2元的价格销售,比如1.5元钱,可以获得30元钱。下一步该如何做?相信很多人会继续买可乐罐。可是,如果买下了空可乐罐,可乐厂商却宣布活动结束,30元岂不变成一堆垃圾可乐罐了。那么,该如何做呢?其实,只要留下自己的本钱——6元钱,用剩余的24元钱再投资空可乐罐,就可以在赚钱的同时规避风险了。

此外,当大家看到可以用空可乐罐换可乐的时候,就会有人介入回收空可乐罐的活动,这时,空可乐罐的价格就不再会是0.1元钱。同时其价格应该不会超过1元,否则,就不会再有人买可乐罐来换可乐了。也就是说,只要空可乐罐的价格低于1元,并且有人有空的可乐罐,而你可以买到这些可乐罐,游戏才可以玩下去。

在同样的资本条件下,要想获得更大的效益,如果按照人们习惯的思维模式采取常规的方法,绩效不会比别人好到哪里去,而且往往会陷入恶性竞争。如果你还记得“空可乐罐”,利用很多公司所谓的“垃圾”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可以获得比别人高的效益。如果组织秉持团队合作、相互协作的精神以及双赢的理念,采取有效的行动,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如果换一种思维模式,和别人做的不一样,其结果就完全不同,这就是创新。

换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创新,换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做到很多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生活中要时刻记着自己的“空可乐罐”和自己的“6元钱”,聪明的企业管理,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益;聪明的投资,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教授的苹果

在一次公共课上,教授拿出一个苹果,对同学们说:“这个苹果是早上在家门口的市场上买来的,大约0.5元钱,若不考虑客观条件,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为它增值,卖到100万元。有什么方法?”“一个苹果,卖到100万,您想钱想疯了吧?”教授的话音刚落,坐在最后一排的瘦子扯出一嗓子,全班哄堂大笑。“要是一个苹果卖到100万,傻子还来上课啊!”不知谁又喊道,全班就像炸了锅。

教授并不说话,只是含笑看着大家。过了一两分钟,教授又把苹果举起来说:“我想把它卖到5元钱,你们有没有好主意?”“这个好办,加一个漂亮的包装,苹果上印上‘骏马贺岁’,应该可以卖到5元钱!”有人提议。

大家点了点头,“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苹果卖到10元、20元钱?”“把它拿到高档酒店,榨成苹果汁,别说20元,30元也可以卖得出。”“怎么样,苹果已经可以卖到30元了,接着来,接着来,我们把它卖到100元!”

班里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大家注视着教授,想着怎样把一个价值0.5元的苹果卖到100元。教授举着苹果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有了,让李宇春在苹果上签名,别说100块,1000块都有人买!”“这个同学的主意怎么样,会不会有人买?”“会的。”很多同学都在点头。“在大饭店做成水果沙拉拼盘,也可以卖到100元。”又有人喊道。“不错,做成水果拼盘大概可以卖到100元,找李宇春签名差不多可以卖到1000元。看看,这个苹果现在已经可以卖到1000元了。”“我想把他卖到1万元,怎么办?”教授贪得无厌。“放到‘神六’上,上天走一圈,保您能卖到1万元!”“不错,这同学的主意不错,只是‘神六’已经飞进宇宙了,若把我的苹果放到‘神七’上,你们说,1万元,我卖不卖?”教授问。“不卖!”有人果断回答。“看来卖到1万元已经不成问题了。我想把它卖到6.6万元。有没有主意?这次不用你们想了。我来给大家读则新闻:

据法制晚报2006年10月24日报道,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苹果专场首次举行,昌平崔村镇真顺果园张国福的‘宫藤红富士’摘得‘奥运苹果’果王桂冠。该‘奥运苹果’果王以6.6万元天价拍出。”“看看,如果我的苹果能获得这个称号,并且拿去拍卖,是不是可以卖到6.6万元?”“同学们,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继续想,我想把他卖到10万元,有没有方法?”教授举了举苹果。“云南有一种植物叫红豆杉,据说含有医治癌症成分,用它的木头雕刻的杯子每只可以卖到四五百元,我是说,如果这个苹果有这个功能,比如说吃一个苹果,癌症就可以治好,那么10万元肯定有人会买。”“那当然,别说10万,100万、1000万也有人买!”同桌跟着附和。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了,似乎每个人都有很多点子。

一个苹果能不能买到100万?能!不光能,而且还有可能买到1000万甚至更多。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需要创新、创意和策划。其实在上面教授让大家卖苹果的案例中,采取的是教授引导,并且大家头脑风暴的模式,人人参与,出点子、想办法,这就是创新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之一。创新的要素、类型和条件

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可以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或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或者是流程和商业模式的重新再造,或者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模式,甚至是社会责任的转变等。

创新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新”,就是“独一无二”。比如设想制造一架可以在太阳上着陆的飞船,看起来这样的想法非常新颖,但是该产品现在是否可以实现、成本会有多高等也是值得考虑的。所以创新应该具有如下三大要素。创新的三大要素1.用户潜在需求的渴望性

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内容一定是客户渴望的,是和别的产品、服务或者内容有区别的,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这里强调的关键是“新”,并且是客户渴望的。2.创意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有了新的创意,并不代表创新,该创意还要可以落地,有技术和实力保证该创意可以实现,要研究创意的可行性。创新三大要素3.商业价值的可延续性

将独一无二的创意进行落地,并且确保其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成本过高,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也不是创新,创新的第三大要素就是其产品、服务或者内容可以大规模地推广。

创新一定要考虑上面的三大要素,客户渴望的新创意、技术的可实现性以及可以普及推广,三者缺一不可。创新的四大类型

创新有四大类型,即变革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人们对创新的最朴实的意识是产品创新,所以才有了以产品设计创新的IDEO公司,才有了产品创新的TRIZ方法论。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的崛起,市场创新越来越被重视,像亚马逊、百度以及电子商务就是这样的产物。如何在产品之外进行创新?无论是企业转型、盈利模式、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客户服务、客户体验,还是市场营销、品牌推广、销售渠道都需要创新。创新的四大类型1.变革创新

变革创新会对社会、国家产生巨大影响,一般会是划时代的标志。比如蒸汽机的发明将手工作坊式生产推广到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也就是工业1.0所开创的“蒸汽时代”(1760—1840年),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了“电气时代”(1840—1950年),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频繁,并逐渐形成一个全球化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计算机的发明开始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开创了“信息时代”(1950年至今),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确立,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兴未艾,还在全球扩散和传播。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4.0)是“信息物理系统”的出现,物联网将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计算机互联网与人之间相互连接,人人可以定制产品或服务,利用移动设备,不需要现场工作或者办公,就可以远程控制智能工厂、智能设备、智能交通、智能生活等。但是,变革创新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变革创新往往是相对于社会而言的。2.市场创新

市场创新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为了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而产生的创新模式。例如电子商务使得营销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线上线下的互动(O2O)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销售机会,开辟了新的销售市场。市场创新的风险要比变革创新低得多,市场创新一般是针对企业而言的。3.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寻求新的产品;或者发现老产品的问题,研究客户的投诉、客户的真正痛点,从而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创新的风险比变革创新、市场创新的风险都要小一些,产品创新是针对企业的产品技术研发活动而言的。4.运营创新

运营创新是对企业内部的流程、规范、规章制度等进行变革。风险相对是最低的。比如医院由以部门为中心的流程,改造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流程。原来病人需要先挂号,再去看医生,如果需要透视、化验,就需要先划价,再交费,然后才能进行透视,等到化验结果出来,再拿着化验结果去看医生。现在的医院对流程进行了改造,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只要医生开完化验单,就不需要再进行划价,甚至连交钱都可以在医生旁边的POS机上或者扫二维码完成。这样就不需要病人不停地移动,而医院内部的流程则由计算机来完成。组织实现创新的五大条件

创新是需要环境的,包括企业的文化、容错的能力、创新的人才、社会环境等。1.必须有创新文化

组织需要建立创新机制,出台相关奖励制度,对创新失败持包容心态,同时具备资金的投入和风险承受能力。

创新意味着改变,所谓推陈出新、气象万新、焕然一新,无不诉说着一个“变”字;创新意味着付出,因为惯性作用,没有外力是不可能有改变的,这个外力就是创新者的付出;创新意味着风险,从来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创新有时却以失败告终。

所以落实创新,需要有创新的环境,组织要制定创新的制度,特别是容错的制度。创新需要的是事先的许可和授权,而不是事后的奖励和惩罚。创新需要宽松的文化环境,在企业里建立创新的氛围,由公司承担风险,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放下包袱,大胆创新。2.需要组织高层的重视、授权和投入

组织要实现真正的创新需要设立创新专项基金,鼓励成立创新中心,营造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

创新不仅需要组织授权和企业容错的环境,还需要相应宽松的物理空间。组织的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相互协同,是创新成功的关键要素。对于创新,事先获得授权比事后寻求宽恕要有效得多,因为成功而奖励,但是也要允许他们失败。放宽规定并不是允许人们毫无规矩地做蠢事,而是让人们彼此合作、相互信任,在一个乐观的环境中进行创新。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创新中心,不仅包括创新团队,还需要一个创新工作室,创新要有乐观的态度、宽松的环境和事先的授权。要建立人人喜欢参与的讨论和头脑风暴,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当前很多企业组织的工作环境几乎都采用了“鸽子笼”模式,适合于常规的工作,而不适合于创新。3.必须要有创新的人才和团队

创新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领导者,还要聚集相应的人才和团队。他们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右脑创新思维的能力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左脑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具备创新设计思维的思想和掌握创新设计思维的流程。他们不一定是行业的专家,但是一定是创新设计的专家。

创新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外,还要具备如下个性心理特征:首先,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其次,要有激情,为实现目标不懈奋斗;再次,要担责任,控制失败风险和勇于承担失败后果;最后,还要掌握一套创新的流程和方法论。

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不能忽略创新心理的培养。自信心不足,点子不能成为行动,行动不能得到坚持;缺乏激情,创新没有动力,思维会僵化,行动会迟缓,没有责任心;创新风险容易失控,即便成功可能也难以取得持续进步。所以,创新心理的培养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得到充分重视。4.创新需要方法论

创新不仅需要创新的思维模式,还要具备一套方法论,将创新流程化,做到流水线作业。比如如何设计创新主题,利用什么样的工具进行头脑激荡,如何实现民主集中制,如何找到新的解决方案,创新想法如何测试,如何将创意做成原型等。

本书的重点在于将创新流程化,而流程化的每个过程又可以利用不同的工具来实现。企业创新是现代经济创新的基本构成部分,企业往往由生产、采购、营销、服务、技术研发及工艺、财务、人力资源、战略、风险管控管理等部门组成,而企业创新涵盖所有部门,所以企业创新包括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管理创新、运营流程创新、管控模式创新等。社会公益、公共事业创新需要新的模式、寻找新的领域、研究新的主题、探讨新的思维。5.必须要有创新的社会环境

创新需要学习,需要借鉴他人的思想和方法,但是创新得到的产品、想法或者解决方案也需要得到社会认可,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反对完全的“山寨”。否则别人辛辛苦苦地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成本进行研发后,成果很快变成了别人的“胜利果实”,会形成恶性竞争,在社会上就会形成“打压”创新的环境,认为创新只是浪费钱财。

将创新的知识产权加以保护,将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大规模推广、广泛应用、降低成本,为社会带来真正的价值,只有如此,创新才能真正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与思维

如何进行创新,如何设计新的产品、服务,如何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如何制定企业新的流程,如何进行企业的变革,新的企业如何定位,如何找到合适的客户群体,等等,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即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对应于两种思维模式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价值链,一种是传统的价值链,而另一种是新的价值链。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倾向于逻辑思维,用语言文字思考,而右脑则倾向于艺术思维,用图像视觉进行思考。左右脑的分工为:左脑负责理性,主要用来控制语言、逻辑分析、推理、抽象、计算、记忆、书写、阅读、分类排列、抑制、棋艺、判断、五感等;右脑负责感性,主要控制直觉、情感、图形、知觉、形象记忆、美术、音乐节奏、舞蹈想象、视觉、知觉、身体协调、灵感等。

右脑思维者经常可能不按常理出牌,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脑筋急转弯。比如当发现割草机噪音大时,传统思维者会利用减震降低噪音,右脑思维者可能会考虑如何不用割草机,比如如何让草不长高,这样有了基因改造。对于病人如何去医院看病的问题,传统思维者会考虑使用救护车,或者请医生登门救治,右脑思维者则可能考虑如何使人不生病。针对目前交通堵塞难题,传统思维者会考虑减少车流量、修路、修地铁甚至建设空中有轨交通,右脑思维者则可能考虑让人们在家办公或者根本不用交通工具。右脑思维可以打破条条框框,获得一些出人意料的想法。所以创新需要右脑思维。思考题

我在微信中曾写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打开你的右脑,13的一半是多少,希望不要回答6.5。结果不到两个小时,大家给出了上百种答案。你认为是多少,你能想到什么答案呢?

这一百多种答案包括很多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1和3;十和三(汉字的十三);8(罗马字母XIII从中间分开,就是VIII,这就是8);7(6.5的四舍五入);6(6.5的只舍不入);半辈子(一生的一半,1314大家称为一生一世); 4(Thirteen的一半就是4个字母); DD(13写在一起中间分开,就是两个D);树缠藤,藤缠树(1和3叠在一起各看一半);丰3(将1和3叠起来放,从中间纵向劈开,就变成了“丰”和“3”);1和12(钟表的13点时针在1上,分针在12上);390(时钟的13点是780分钟,一半为390);11和2(罗马13是XIII,中间纵向分为XI和II),等等。案例

在斯坦福大学的工商管理培训课程中,一天一位教授请了两个女助教,分别给了她们一包缝衣针,让她们选出哪一根针更好用、更优质,并让学员观察谁选的较快。第一位女助教是左脑型,她动作缓慢,在天平上逐根称重,又用尺子量每一根针的长度,接着再化验每一根针的成分。她收集加工这些信息整整用了30分钟。第二个女助教是右脑型,她既不称重也不做化验,更没有进行推理,而是看一看想一想,甚至直接用针试一试,短短的三分钟后,她就做出了选择。

然后,教授让参加培训班的经理们来做一次评估,到底谁选的针更好呢?结论是两位女助教选出的针一样好,甚至很多人认为第二个女助教选的针更好用、更优质一些。

这是管理培训中经常用的典型案例,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太深刻了:完全定量的选择使决策的过程很慢,决策的成本相对也很高,有时候甚至丧失了决策的最佳时机。而利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加上丰富的经验以及直觉的选择和判断,也许不是最佳的决策,不十全十美,但这样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也就是说,单用左脑定量思维是有局限性的,单用右脑又缺少定量分析,也是有缺点、有局限性的。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同时使用左脑加右脑,利用左脑思维加右脑思维,做到左右平衡。思考题

我们知道,罗马字母中的1到10分别为:I、II、III、IV、V、VI、VII、VIII、IX和X,请问谁能只加一笔,将罗马字母的“IX”(9)变为成为6。

很多人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认为在“IX”中间加一笔,然后将下半面“IΛ”旋转180度就变成“VI”了,也有人会说将“IX”顺时针旋转90度,然后上面加一点“ˋ”就变成中文的“六”了,可能大家会说,那不是六呀,六的下面是八,而顺时针旋转加上一点的下面是一个“X”呀。哈哈,有人会解释说这是甲骨文的六。其实只要突破罗马字母的约束,大家会很容易发现在“IX”前加一个“S”就变成英文的“SIX”了。这就是需要换一种思维模式,问题就有答案,创新就需要变换一种思维模式。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测试

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为理性脑,而右脑为感性脑,但是你是左脑思维者还是右脑思维者,经常会有一些简单的测试方法:如下图,如果看到舞女是顺时针旋转,表明你是右脑思维,如果两手交叉,左拇指在上表明是右脑思维;两臂交叉,如果左臂在上,表明是右脑思维。在美国大约有14%的人可以看到舞女的左右旋转。其实这里是统计规则,不是100%代表个人是左脑还是右脑思维者。我们需要的是左右脑的平衡。旋转叉手叉臂思考题:

以下几种东西有何关联之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降落伞、飞机、直升飞机?

该问题对大部分人而言,可能认为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其实他们都是达芬奇设计绘画的。达芬奇不但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科学家、发明家。降落伞、飞机、直升飞机的草图都是达芬奇最早设计的作品。可见达芬奇是左右开弓的大智者。传统价值链与创新价值链

大家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站在现状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种是站在客户需求或者潜在需求的基础上考虑问题,寻找如何实现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传统价值链(商业思维模式:左脑思维)

传统价值链是在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从客户对该产品和服务的体验、需求,发现客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过程中产生的需求、不满、投诉以及问题,进行研发、设计、改进、制作,形成新的产品或者服务,再进行营销策划,实现对新产品或者服务的改进。

这样的产品的设计一般是在产品的形状、颜色上加以改变或者是在某些功能上的加强或增加,这也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一般都是进行一些修改,属于“打补丁”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创新相对成本较低,风险也较小。这样的创新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通常不会设计出惊人的、有震撼力的、颠覆性的产品。比如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希望对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版本更新,需要将云的概念设计进来,这样就需要最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将产品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传统价值链

由此可见,传统价值链利用的是商业思维模式,是逻辑思维,是基于现状来考虑问题的,即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方案,属于左脑思维。案例

以服务创新驰名的餐饮企业海底捞,他们发现客人在吃饭时,经常会将红油溅到身上,于是设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既不增加太多的成本,又不需要改变流程。最后他们是通过给每个客人提供围裙的方法,来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了企业效益,实现了双赢。还有当海底捞发现冬天戴眼镜进餐的客人,一进门都会在眼镜上出现哈气,他们就给每个客人送上一块带有海底捞商标的眼镜布,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做了品牌推广。海底捞为了增加翻台率,需要将进入餐馆的人留下来,如何解决客人由于等待时间过长而离开餐馆的现象,他们就采取了其他餐馆没有的创新方案,为女客人美甲,为男客人擦皮鞋,并且免费提供小吃和饮料,还有一些诸如扑克、跳棋等供大家娱乐消遣。创新价值链(设计思维模式:右脑思维)

创新价值链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将自己身处到客户的角色、以客户为中心来考虑问题。从客户日常的活动、行为、习惯、想法、情感、碰到的难点问题以及周边环境等出发,进行探索,发现客户隐藏的需求。从客户偶然的一个行为,或者痛点,进行探索发现,寻找新的技术,利用设计思维方法,采用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产品、服务等颠覆性的创新。最后实现企业的价值,超越客户的需求。一般情况下可以得出人们意料之外的结果,获得和别人完全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新的价值链小贴士

互联网思维模式和传统思维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别。互联网思维模式就是创新设计思维模式,它既具有逻辑思维的商业思维模式,又具有设计思维的模式,强调的是短、平、快地获得产品,先做一个原型,不管它是否完善,不管它是否具有客人所需要的完整功能,只要迅速投入市场,接受检验,很快客户可能就会喜欢上它。在使用的过程中,客户可以通过APP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产品设计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设计,而是客户参与产品设计和优化。传统的做法是首先希望做出一个100%完善的产品,花了很多的时间,产品的大部分功能却可能是大家不需要的或者是偶然情况才会使用的,结果冲淡了产品主题,当投放市场时,发现竞争对手的产品已经有了很多版本,占领了大部分市场。移动APP是典型“原型法”的产品设计。新产品要不停地创新、更新,否则会被竞争对手的产品超越,所以在这里客户的体验就更重要。案例

经常乘飞机的人下载了应用“非常准”,往往对它赞不绝口,称赞“非常准”真的非常准,它能告诉大家飞机起落的时间,可以和接机的朋友分享航班到达的时间,可以看到自己同一航班的驴友等。这个App应用当时风靡一时,这款应用虽然不完善,但是打开了一个新的市场。每次买了票,只要将航班信息输入APP, “非常准”就会关注它,就会实时提醒航班的很多有用的信息,包括机型、延误时间、登机口、检票口、办理柜台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APP应用,可是就在这时,中航信推出了“航旅纵横”,由于它的背景,使得它可以实时地将乘机人的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入台证等号码和客人预定任意一家航空公司的信息连接在一起。所以,客人刚一订机票,“航旅纵横”会几乎同时将客人预定航班的信息推送给客人,并且实时地告诉你航班的动态,大大方便了客人的使用,它和当时的“非常准”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信息自动推送,另一个需要客人自己添加。“航旅纵横”不需要每次将预定的航班输入到APP,结果很多原来“非常准”的客户就改用“航旅纵横”。刚一使用“航旅纵横”,最大的惊喜就是只要将乘客自己的身份证照片上传确认身份,就可以追溯自己一年内所乘的航班信息,有人竟然发现了3张没有使用但是还在有效期的机票,让人感到非常兴奋。特别是“航旅纵横”现在的功能“旅豆”给人们的“误机”带来了“喜悦”。于是客户就将“航旅纵横”推广给了自己的朋友,产生了很好的“口碑效应”。

创新价值链是换一种思维模式。首先发现客户的隐含需求,进行探索,然后快速反应,利用较短的时间进行产品设计、服务设计、体验设计,接下来能进行原型设计,重复实验,发现缺陷快速修正、改进。下一步就是产品的研发、进行生产设计、销售规划、客户服务等。创新价值链创意更重要,而制作需要较短的周期,最后能获得出人意料的产品或者服务。创新价值链是利用设计思维模式,发现颠覆性的设计,属于右脑思维。● 传统价值链与创新价值链的区别

传统价值链是利用左脑思维,强调现有产品、服务、流程、组织架构等出现的问题,然后按照逻辑思维的模式找到解决方案。而创新价值链是利用右脑思维,换一种思维模式,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客户的需求或者潜在的需求,寻求颠覆性的创新解决方案。案例

平时人们都在强调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以客户为中心,同样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却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在创新设计思维的拓展训练中,我们要求所有参与者都要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例如讨论如何改善医院的流程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首先以病人看病的一天为切入点,让大家讨论,病人是如何看病的(这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方法论:客户旅程分析),大家从病人早上起来谈起,首先考虑到哪家医院看病,如何挂号,能否挂上号,去医院乘哪种交通工具,各需要多长时间,能否挂上专家门诊,是否需要手术,能否治好我的病,这家医院是否医保定点医院,等等。

如何解决病人的顾虑呢?常规的做法,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或者难点,寻求解决方法。比如挂号可以到网上或者电话预约,对于哪种交通工具合适,百度地图都已经解决了。只不过这些信息存在不同的网站上,患者需要费一些精力去查找。根据现状以及病人的不满,大家找到了解决方案。

方案一:建立医院信息共享平台。将看病所需的信息进行整合,建立一个医院相关的智能平台。但是这样还是解决不了病人挂号难、看病难的问题,因为以医院部门为中心的流程,是病人转,而医院内部不转。

方案二:改造医院的流程。比如患者可以到网上挂号或者到医院刷医保卡挂号,然后在医院的大厅等待,医院的大厅有大的LED屏滚动,提醒下一位该哪位病人看病,在几层哪个房间。这时病人可以直接去看医生,在医生的诊室门前有三个等待的座位,进去一位,大厅的显示屏就会通知再补充一位。医生的门前也有显示屏,可以看到谁正在看病,谁排在第几位,医生看病过程中,如果病人需要做透视,医生在开透视单的同时完成划价,病人可以在医生桌上的POS机刷卡交费,或者在病人的透视单上扫二维码进行缴费。等透视完毕,透视的结果会同步到医生的电脑。医生只要征求病人的意见,药是自提还是快递,病人可以自由选择。取药处(配药处)也看到了病人的处方以及病人希望的取药模式,根据病人的要求,将药送给病人。第二方案仍然是左脑思维模式,改进了方法,做到了流程的创新,做到了内转外不转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需要病人不停地在医院各个科室来回穿梭,真正实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流程。

方案三:创新设计思维模式。当大家发现病人看病经常考虑的问题时,传统的思维模式都会考虑如何直接解决病人的顾虑,但是右脑思维的人马上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病人一定要去医院看病呢?假如病人不去医院也能看病,该如何去做。小小思维模式的变化会带来无穷大的商机。莱福康信息科技公司的云端健康就是这样一种创新。将医院搬到云端,病人通过手机集成的医疗器械或者无创血糖仪,可以实时测量血压、血糖、心电图、体温、心率、脉搏血氧、疲劳压力测试等。当空巢老人在家没人照顾、爬山爱好者出现危急、旅游者出现异常现象等,随身携带的手机会自动拨出,在没有信号的地方照样可以工作,云端医院24小时值班,监控着所有病人的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就可以将离病人最近的医生和病人联系起来,进行远程诊断和治疗。病人每天测试结果,病历、信息都存在云端的医院中。当医生说需要透视时,也许将来的技术也可以将透视设备集成到手机上来。费用报销可以和医保进行关联,这样不仅仅是在有病时才解决问题,而是随时随地监控客户的状况,预防病人的危机,为患者提供很多的增值服务,比如糖尿病人的餐饮提示和特殊食品的提供,等等。

本章通过讲解创新与设计思维之间的关系,讲解了企业为什么要重视创新和转型。同时讲解了如下内容:创新的三大要素,即客户的渴望性、技术的可行性和商业价值的可延续性;创新包括四大类型,即变革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运营创新;企业实现创新需要具有五大条件,即企业的创新文化,高层领导的重视、授权和投入,创新的人才和团队,创新实现的方法论,创新的社会环境。紧接着我们讲述了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对于价值链而言,传统的价值链(商业思维模式,左脑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出发,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一般是通过逻辑推理实现的,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做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最后做一个相对比较“完满”的产品;而创新价值链(设计思维模式,右脑思维)是从客户的潜在需求、未来的目标出发,寻找一个快速实现的产品或者服务,不一定非常完善,但是可以先使用起来,然后让客户参与“开发”,根据客户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逐步完善产品。第二章创新设计思维概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