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居职场高峰的细节宝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6 01:26:07

点击下载

作者:王章涛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稳居职场高峰的细节宝典

稳居职场高峰的细节宝典试读:

前言|Preface

一位著名的管理培训大师说过: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到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

这句话对于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尤其显得重要。每一个求职的人几乎都会体验到,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谓难于上青天;而在职场摸爬滚打的人也发现,随着高等院校扩大招生数量,现在职场人士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同一职场环境中员工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几乎可以说谁都不是绝对聪明的天才。要想从同事中脱颖而出,比别人更能获得加薪和晋升的机会,决非易事,一旦被“鸡蛋里挑出骨头”,就可能面临着失败的命运。

由于员工的命运掌控在上司手里,有人就以为对公司忠诚就会赢得上司的赏识。还有人以为只要做出优异的业绩,自然就会获得加薪和晋升的机会。

诚然,对公司忠诚和优异的业绩会使一个人脱颖而出的几率大一些。然而,有很多人在自己的职场生涯中只效忠于一个公司,到头来依然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有很多人业绩骄人,却一次次与晋升擦肩而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平时在跟上司、同事、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做事不够完美,或者是触犯了职场潜规则。

不管是有意无意为之,但的确是做错了,而在不经意间给上司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职场发展之路。如果他们注意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做到尽善尽美,自然就更容易获得成功了。

工作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在职业生涯中,如何才能立稳脚跟,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如何通过工作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如何少走一段段弯路、避过一个个险滩,这些是每个行走职场的年轻人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本书通俗易懂,涉及的案例都是发生在我们普通人身边的,因而更具有借鉴意义和实用性。相信每个行走于职场的员工,阅读本书后都会有所启发。第一章梳理自己的职场形象

职场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一举一动之间天长日久自然形成的,但恰恰这些细节处不为人所注意。如果在自己家里,这些细节确实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是在职场中却会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因此,它们又都是影响社交形象的大事。一个迈步显示出自己的姿态

在美国,有一种新的机器,这个机器可以判断前面10公里走来的是男还是女,它主要是靠测量臀部的摇摆度来判断的。因此闹出不少笑话,有的女性被判断是男的,因为她虽然拥有女性的外表,走路的方式却似男子。

无论是谁,都有特殊的走路方式。平常,当我们在距离很远的地方看到老朋友或是家人时,能很快认出他们,因为我们已熟悉他们走路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从走路时的步法和步幅,可以看出一个人走路时的特征。当然走路的姿势也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在心情愉快时,脚步也跟着轻快。反之,在悲伤的时候,走路就会表现出步履沉重的样子。一般说来,迈开步伐较大者,自我表现的欲望比较大。喜欢将自我存在的意识让对方接受。

脚步很快而手臂大摇大摆的人是积极的,被人认为是目标志向型的。而不管天冷或天热,总是将手插于口袋中,不时地低头、拖着脚走路,好像是有东西掉到地上似的,这种人喜欢思考。

将手叉着腰,重心向前,而步伐很快,眼睛好像在寻找东西,一般说来,有这种走路方式的人,大多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喜欢踢着地面走路,有时好像受到挫折般地怒气冲冲,有时心灰意懒,经常不能保持心里的平静。在职业训练的团体中,有10%是属于这种走路的方式。像如此没有干劲的人,会让指导者无心训练,最后损失的还是自己。

也有人将脚步尽量抬高走路,好像在跳舞似的,甚至不管旁边的人如何,也同样边走边跳。走路外八字,或是走路故意交叉一步接一步地走,更有人臀部故意左右大幅摇摆,这种人通常是喜好表现的。

将两手摆在后面,低头俯首,然后慢条斯理地一边走一边想问题,这种走路方式被认为是思考型的人。将下巴抬得高高的,而手臂摆幅很大,脚步也很夸张,步伐故意与众不同的人,这是属于自我满足型,喜欢得到别人的尊重。摆动臀部的走路方式,则以女性为多,此时需要注意姿态方面的美观。

所谓理想型的走路方式,是两肩、身体和腰部成一直线,腹部收缩,收下巴,头部稍微向后倾,两手自然摆动,两脚成一直线向前进。

在人的一生当中,有时虽是做人处世的小节,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形成他社交形象的一部分,因此从走路的方式,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未来。眼神是你形象之窗“眼是心灵之窗”,眼的奥秘在于它会毫无保留地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反映人的思维活动。

所以说,从一个人的眼睛中通常能够反映出他的整个内心世界。

我们常常说某位可爱的女孩子的眼睛会说话,这就是她的眼睛富于表情。实际上,内心充实、情感丰富的人的眼睛都是十分动人的。

一个良好的个人形象,其目光是坦然、亲切、和蔼、有神的。特别是在与人交谈时,目光应该注视对方,不应该躲闪或者游移不定。在整个谈话过程中,目光要注意对方,专心、温和、充满热情。

人际交往中诸如疲倦、冰冷、呆滞、漠然、轻蔑、惊慌、敌视、左顾右盼的目光都是应该避免的,更不要对人上下打量,挤眉弄眼。

还有一种眼神叫“凝视”。各种凝视都有不同的作用。在洽谈、磋商、谈判等场合,凝视对方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或双眼与额头之间的区域。各种社交场合使用的注视方式也是一种凝视,注视的位置在对方唇心到双眼之间的三角区域。亲密凝视是亲人之间、恋人之间、家庭成员之间使用的注视方式。凝视的位置在对方双眼到胸之间。

有一位女记者在对男性做采访时,常有这种体验:对注视她的男性要比不注视她的男性更有好感。而且经过在面试时候的测验,也表明如何选择候选人也与是否注视着主考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注视,或是看一个人,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视线接触”。这种视线接触越频繁,对方也越会产生好感。我们应该学会被对方注视。把自己和对方换一个位置的话就会明白。如果是讨厌的人,也不会想去看他一眼。

相反,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就总会去盯着他看。所以注视着你的人,也对你抱有一定的好感。用温柔的、亲切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话,对方也会产生“他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呢?”“有机会的话,和他聊聊看!”之类的想法。如果遇到了你喜欢的人,先从注视他开始。

社交中一双真诚而热情的眼睛能够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眼睛会说人们内心深处的话,它表明了你对人家的好感。充满善意的眼睛不一定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只要真诚,同样可以赢得人们的好感,让人难忘。

有人说“眼斜心不正”,其实不准确,应该说“眼邪心不正”。心术不正的人不光是喜欢斜视,而是“邪”视,就是眼神中透出邪恶的光。

孟子说过,看人胸中正与不正,要看他的“眸子”,正直的人眼光是光明坦然的,不正的人眼光是怯懦而灰暗的。曾国藩也说过:一个人目光闪烁不定,这个人定非善类。这些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如果遇到一个人,眼睛急速地躲开你的目光而闪烁不定,你心里就会很不舒服。我们相信自己的人品,但从仪态上也不要染上这些坏毛病。

眼神不能滥用。自然眼神是语言表达的得力助手。眼睛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能表达比言语更深切、更微妙的含义。许多动物不会说话,却会瞪眼,其目的是向对手发出威胁的信号。蝴蝶经过长期进化,翅膀上的斑纹越来越醒目,这种斑纹会使其他动物误认为是猛兽的怒目,从而不敢轻举妄动。

眼神可以显示出人的喜悦或冷漠,每一种眼神都有特定的含义:明亮的眼神表示心情愉快;平静的目光表示温和善良;灵秀的目光表示聪明智慧等等。可见,在交际活动中注意眼神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眼神应该智慧、诚恳、明亮、平静、友好、坦然、专注、坚定。切忌挑逗、仇恨、轻佻、卑琐、轻蔑、奸诈、愤怒、凶狠、阴沉、游离、茫然的眼神。

眼神是一种在社交中通过视线接触来传递信息的表情语言。人们历来重视眼睛对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思想感情的存在和变化都能从眼睛显示出来。从理论上讲,眼神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

一是视线长度。在我们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注视对方的时间是谈话时间的一半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比例,说明我们对对方本人比对方的话更感兴趣;低于这个比例,说明对二者都无所谓。交谈时的其他眼神表现,总的讲要灵活自然。对一般的谈话对象,不要长时间凝视,否则就会让对方有被侵犯的感觉。

二是视线方向。谈话时,我们注视对方的部位可以显示我们与对方关系的亲疏。在生意、谈判、商务等场合,要用眼睛看着对方脸上的三角部位。这个三角就是双眼和前额的中心位置。如果你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就会显得严肃认真,别人也会感到你有诚意。所以,这是把握住谈话主动权和控制权的重要因素。让微笑成为你的名片

微笑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学问。微笑牵涉到我们的文明素质、生活内容和节奏,也牵涉到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微笑是内心的愉悦自然地流露在脸上,它是伪装不出来的,非伪装不可,也是苦涩的笑,倒不如不进行伪装的好。微笑是有讲究的:(1)首先要学会微笑

如果你对别人抱着友好的态度,对社会具有好感,自然会笑口常开,久而久之,微笑会自然地变成你自身的一部分。当你遇到别人时,如果心中想:“啊!能看到你,真高兴!”把这种心情表现在你脸上,你会显得满面春风。

你每天都应抽出点时间去笑。在家庭中,也特别需要这样的调剂。笑,能使你在社会上人际关系融洽,家庭中天伦之乐融融。当你某一时刻心情恶劣时,设法使自己笑出来,是改变心情最好的办法。

无论你遇到的困难多么大,处境如何痛苦,一旦你笑了,你就可能撑得过去,不会被困难压倒,也不会向处境屈服。

如果你平时不太喜欢笑,又想学会笑,那么可先从搜集和剪贴各种趣事和笑料做起。用剪贴簿搜集资料当然很花费时间,但是只建立一个简单的笑料档案却很容易,把你所喜欢的和别人代你找到的笑话和漫画剪下来就可以了。

另外,再预备一本记事簿,记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笑事情,你一翻阅就会笑起来。(2)笑要注意场合

笑在一般交际场合中都是畅通无阻的通行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在任何交际场合中都适用。如果在不该笑的场合笑了,那么,不仅达不到搞好人际关系的效果,而且还会受到别人的冷眼,甚至会引来别人的愤怒,这当然是很糟糕的。因此,我们在使用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场合。例如,当你参加葬礼或追悼会时,你对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就不能笑脸相迎。(3)应和大家一起笑

许多人聚在一起时,如果别人的笑和幽默引起大家的共鸣,你绝对不能单独板着脸。大家都笑而你却正襟危坐,无疑会破坏整个气氛。讲笑话的人心中会十分不快,认为你有意和他为难,诚心不笑(其实你只不过认为并不好笑),其他的人也会认为你大煞风景。所以,在这种场合,表现出能欣赏别人的笑和幽默,和大家一起笑,是争取友谊或友好对待的方法。不要瞧不起别人的笑和幽默,不要认为笑和幽默是你的独有物;应该用笑声来表示对别人笑和幽默的赞赏,这样也会使你收到友谊的回报。(4)不要取笑他人

在运用笑和幽默时,不要把别人作为取笑的对象。特别是不要取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如斜眼、麻面、跛足、驼背等等。对别人的不幸,你应该给予同情才是。如果在许多人交谈中,有一位是生理上有缺陷的,那么在说话时,最要避免易使人联想到缺陷方面去的笑话。也不要取笑他人的过错和失误。例如,不要取笑你的同学考试不及格,不要取笑你的同伴在走路时跌了跤等等。也不要取笑他人出身贫寒、职业卑微、家属中有不法分子等,免得使人感到窘迫。在某种特殊的交际氛围中,不如将自己作为取笑的对象,文雅地嘲笑自己,以此使整个场面松弛、欢快。(5)应考虑对象

笑和幽默是孪生姐妹,但在运用时应注意对象。也就是说,要看对方的职业、职务、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要是不考虑这些,乱来一气是会把问题弄糟的。

此外,还应考虑对方的文化层次以及地域、国情、国别,还要记住对方的宗教禁忌。

当对方的地位高或职务重要时,你不能无端地用笑和幽默,而应先提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然后在谈话中有分寸地表现你的笑和幽默。

在运用笑和幽默时,要考虑对方的性格特点,否则,你想搞好人际关系的希望就会落空,甚至带来麻烦。

对人微笑,对人运用笑和幽默,是想搞好人际关系,共同快乐地享受人生,并不是为了取笑嘲弄别人,更不是为了和别人比高低。否则,笑往往就会变成仇恨的种子。

我们应以微笑诚恳待人,搞好人际关系,以使工作和生活更快乐。但我们首先必须懂得什么叫快乐?怎样才能使别人也使自己快乐?要是损人利己,取笑他人的过失,嘲弄他人的缺陷,这种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不是为了微笑而微笑,微笑仅是为了表示我们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正确对待人生,正确对待社会的态度。抓住说服的最佳时机

若不能好好把握说服的时机,时机稍纵即逝。所以,懂得把握时机的人,都具备以下两项条件:

第一,善于寻找时机。

第二,要有果决的说服胆量。

这两项是缺一不可的,一旦判定时机到来,千万不可犹豫,否则机会难再得。

例如,某职员还需3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上司交待的工作,所以他想说服上司宽限工作天数。他一早就到上司的办公室去。面对上司,这位职员说话时竟显得吞吞吐吐的,半天说不出所以然来,一副不知该从何说起的样子。

这时,上司虽明白职员的意思,但是看他一直说不出口,就借机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击:“对了!我忘了告诉你,这件企划案明天就要交出来,知道吗?”

他本来想说服上司将工作延到第三天的,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被上司要求提前完成,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出上司的办公室。

其实这位职员一见上司,应马上开口:“上次您交代的工作,无论如何还需3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事实上,再加上3天还是有点赶,但我们全体工作人员一定会全力以赴的。请经理再给我们3天的时间吧!”

想要说服他人,就应把握住时机,直截了当地说服对方。先下手为强说服,才能一举成功。下面列举一些社交场合中最好的说服机会:(1)当你要找时机说服别人时,大清早是最好的时机。(2)欲将私事拜托他人,或与之讨论较困难的事情时,在做完一件事的休息时间是最好的机会。(3)当你要别人同意你所提出的事情时,在外出前、开会之前,或者当对方非常慌乱之际,都是最好的时机。(4)一般低血压的人,通常在中午时身体状况比较差,所以如果有比较复杂的事情要处理,最好是在午后比较恰当。(5)事情要有本末之分,你可以将较不重要的部分,预留到下一个阶段再来说服:“原来在上一周就应该有结论的,但是……”以这种方式说服定能让对方接受。(6)同样的,在周末你可以说:“如果拖到下星期,将会有更多的麻烦,所以必须在这个星期……”这也是迫使对方接受的一个好机会。(7)当对方对你心怀感激时,是说服的最好时机。换言之,当对方处于低姿态时,你去说服绝对会令对方难以拒绝。(8)你可反过来利用对方说服你的时候说:“刚好,我也有事拜托你。”(9)如果你能够掌握到对方的工作流程,确定对方什么时候忙,什么时候空闲,便能掌握到最佳的说服机会。(10)过一段时间后再找寻机会,这是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在高尔夫球场上遇见的对象,如果你第二天就去向他推销,往往会被拒绝。但如果隔了一周以后再去拜访,你只要简单地向对方打招呼,就能够与对方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也是最聪明的做法。(11)对工作场所的气氛,对一个人的心情、神色、观念、生活态度等,都必须有敏锐的感觉,如此才能掌握好说服的契机。时时不忘赞美人

喜欢听赞美是人的一种天性。当来自社会、他人的赞美使其自尊心、荣誉感得到满足时,人们便会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悦和鼓舞,并对赞美者产生亲切感,这时彼此的心理距离就会因赞美而缩短、靠近,自然也就为交际成功创造了必要的心理条件。

特别是当交际双方在认识上、立场上有分歧时,适当的赞美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它能弱化矛盾,克服差异,促进理解,加速沟通。所以,善交者每每运用赞美武器,为自己开路。

赞美作为一种交际语言的表达方式,应区别对象,掌握火候,讲究技巧,恰到好处。其原则主要有:(1)赞美要真诚自然

真诚的赞美有纯洁的动机,它不是为了谋求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才赞美。如卡耐基所说:“如果我们只图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那我们就无法给人一些真诚的赞美,那也就无法真诚地给别人一些快乐。”同时,真诚的赞美又是发自内心的,它是对对方的优点表露出来的由衷的赞赏,所赞美的内容是确实存在的,不是虚假的。赞美的语气通常亲切自然,表情和悦真挚,使人感到情真意切。如果赞美他人时,摆出一副冷冰冰的面孔,或满脸讪笑,语气阴阳怪气,那么,对方会认为你在耍笑他,是虚情假意,是别有用心。这样的赞美就变了味,难以取悦于人。比如对一个胖子说:“呀,你好苗条!”这种失真的赞美是最蠢的,只能自寻难堪。(2)赞美要恰如其分

当对方期待得到赞美时,你给予赞美,那是最得体最有魅力的赞美。同时,这种赞美应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空洞的。周总理对罗杰斯的称赞之言就属于这一类。一般说来,具体的赞美指向明确,对方会感到受之无愧,而抽象的赞美缺少特指意义,可以用在任何人的身上,有寒暄客套之嫌,难以使人产生特别的激动之情。与之相关的是赞美用词应恰当准确,有分寸感,不要夸大其词,要避免使用“最最”、“绝对”、“举世无双”之类的极限性词汇。比如,对一个做出一些成绩的人赞美说:“你真伟大!简直无与伦比!”这样的赞美不但不会使对方高兴,反而使之感到紧张、尴尬,进而怀疑你的诚意和动机。(3)赞美要适可而止

赞美性语言虽然有积极作用,但绝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对人施以赞美毕竟不是交际活动的最终目的,它不过是促进心理相容,是交际进程中的一种手段。因此,赞美之言不能滥用,应点到为止,而后要在和谐友好的气氛中迅速转入交际的正题,追求交际的成功。如果一味赞美,把交际活动当成歌功颂德的舞台,就会适得其反。过头的赞美一旦变成肉麻的吹捧,赞美就失去了积极意义,赞美者就成了阿谀奉承、吹嘘拍马的可耻之徒。这里应记住一句古语:过犹不及!

总之,我们应牢记一条重要的交际原则:赞美有助于交际的成功。

为此,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随时捕捉交际对象的可赞美之处。那时,得体的赞美之辞就会随口道来。别让小动作毁了自己的形象

每天我们都会出现在不同的场合,作为社交中的一分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动作与场合和身份相称。但是,偶尔一疏忽就会露出马脚,这个时候你不妨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妥当。

我们来看看你的动作,你是否当众打呵欠?在大庭广众中,你能忍住不打呵欠吗?在社交场合打呵欠给人的印象是,表现出你不耐烦了,而不是你疲倦了。

有些手痒的人,只要他看见什么可以用,就会随手取一支来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室,大家正在饮茶、吃东西的当儿,掏耳朵的小动作,往往令旁观者感到恶心,这个小动作实在不雅,而且失礼。

宴会席上,谁也免不了会有剔牙的小动作,既然这小动作不能避免,也得注意剔牙的时候不要露出牙齿,也不要把碎屑乱吐一番,否则是失礼的表现。假如你需要剔牙,最好用左手掩住嘴,头略向侧偏,吐出碎屑时用手巾接住。

有些头皮屑多的人,在应酬的场合也忍耐不住皮屑刺激的搔痒,而挠起头皮来。挠头皮必然使头皮屑随处飞扬,这不仅难看,而且令旁人大感不快。

有时候,由于不拘小节的习性,破坏了自己的形象,因此必须注意。(1)手

最易出毛病的地方是手。用手掩住鼻子;不停地抚弄头发;使手关节发出声音;玩弄接过手的名片。无论如何,两只手总是忙个不停,很不安稳的样子。本来想使对方称心如意的,谁知道却因为这样而惹人厌烦。(2)脚

神经质地不住摇动,往前伸起脚,紧张时提起后脚跟等等动作,不仅制造紧张气氛,而且也相当不礼貌。如果在讨论重要提案时伸出脚,准会被人责骂。

如果是参加会议更不要当众抖腿。这种小动作多发生在坐着的时候,站立时较为少见。这种小动作,虽然无伤大雅,但由于双腿颤动不停,令对方视线觉得不舒服,而且也给人有情绪不安定的感觉,这是失礼的。同样,让跷起的腿钟摆似的荡秋千也是相当难看的姿态。(3)背

老年人驼背是正常的事,如果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驼背的话,可就不太好了。我们主张挺直腰杆和人交谈。(4)表情

毫无表情,或者死板的、不悦的、冷漠的、生气的表情,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应该赶快改正,不让自己脸上有这种表情。为使自己说话生动,吸引对方,最好能有生动的表情。(5)动作

手足无措、动作慌张,表示缺乏自信心。动作迟钝、不知所措,会使人觉得没品位,而且让人觉得他难以接近。昂首阔步、动作敏捷、有生气的交谈会使气氛变得活跃。所以,千万别忘记,人是依态度而被评价、依态度而改变气氛的。你的衣服怎么穿?

社交场合如果着装有问题不仅自己尴尬,还会引起别人的侧目,导致社交障碍。着装问题主要体现在不符合年龄特点、不合体,与当时的社交场合不相宜、搭配错误等,这里仅就经常出现问题的着装常识作一下介绍。

与你工作环境不相适应的着装可能是叛逆的标志。一家公司有位年轻、漂亮的行政助理,自从她开始与摇滚乐手约会,便逐渐改变了端庄的穿着和职业女性的发型。改变装束是为了在下班后会男友时不必再换衣服。而不幸的是,正当她在事业上渐具竞争力时,却破坏了自己的职业形象。无疑,她的优势地位也伴随着她的职业形象一起消失了。

公然违背着装规则会被视为对权威的挑战。无论是女人穿超短裙,打扮得珠光宝气,还是男人经常敞着衬衫领口,穿运动夹克衫,给人留下的印象可能都是:“我对工作不严肃。”不过,即使是办公楼里着装最佳人士也要避免给人留下仅仅对衣服感兴趣的印象。

要以着装向人传达这样的信息为原则:“我属于这里”,“我有独特的判断力和高雅的品位”。

一套服装是否适合你所处的环境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你的工作性质,你居住的地区,气候以及特定的场合。

很自然,衣着是否合适主要决定于你的工作性质。常与别人打交道的工作一般需要着装更加职业化一些。与广告、软件开发或娱乐业人员相比,领导者应该选择较为保守的服装。你穿的衣服应让你安全自如地完成工作中的各种活动。

在许多情况下,当地的气候决定着服装是否合适。衣服的面料要符合天气的情况,如果你在深圳温暖的冬天穿着厚厚的羊皮夹克,人们就会认为你连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气候不仅影响服装的选择,还影响着鞋和外衣。在北方,男人常穿带翼波状盖饰的皮鞋,而且比其他地区男人穿的鞋厚实。

环境和场合对衣着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如果你在星期六下午盘点时穿西服就显得有点儿不合适了。一家财务公司的合伙人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他穿了一双带有流苏的鞋去办公室。路上不断有人问他,“你要去打高尔夫球吗?”

衣服上的饰物和其他细节也要与你的职位相称。有一位刚提升为管理人员的工程师穿着背带裤,系着一条领带,还配了块手帕。他的领带和手帕图案虽不完全相同,但是很相配。

不论是去适应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还是迁居到一个陌生的地区,你都可以从周围的人们那里获得着装是否合适的提示。

就颜色的搭配而言。服装的色彩在人际知觉中是最领先、最敏感的。在人们认知能力、审美意识以及服装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许多社会含义,人们对色彩的情感、礼仪等心理效应有了共同的认识,并通过教育、传统习惯等方式代代相传。青年人只有按照这种共同的认识标准去选择适当的色彩认同和搭配方式,才能适应和满足公众的审美要求,才算符合着装的礼仪标准。

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兴奋、热情、快乐。在感觉上给人以十分强烈的刺激作用,显示着浪漫、活泼与热烈。因此,红色的服装更显朝气和青春活力。

黄色:象征华贵、明快。但它是一种过渡色,能使兴奋的人更兴奋,活跃的人更活跃;同时也能使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更糟糕。

蓝色:象征宁静、智慧和深远。是一种比较柔和的颜色,它能使人联想到天空和海洋,给人以高远、深邃的感觉。

橙色:象征活力与温暖。是一种明快、富丽的色彩,能引起人的兴奋与欲求,使人联想到阳光。

绿色:象征生命与和平。是一种清爽宁静的色彩,能使人想到青春、活力与朝气。所以,着绿色装显得年轻和富有朝气。

黑色:既可象征深刻、沉着、庄重与高雅,也可以代表哀伤、恐怖、黯淡与恫吓,是一种庄重、肃穆的色彩。它能使人们产生凝重、威严、阴森等不同感觉。

紫色:象征高贵和财富,给人以富丽堂皇、高雅脱俗的感觉,是一种华贵、充盈的色彩。

白色:象征纯洁、高尚、坦荡。是一种纯净、祥和、朴实的色彩,给人以明快、无华的感觉。

灰色:象征朴实、庄重、大方和可靠。是一种柔弱、平和的色彩,给人以平易、脱俗、大方的感觉。

选择服装颜色要注意:

①选择服装时不但要注意服装颜色的内涵,更要注意服装颜色搭配的协调。

②色彩要与体型协调。体胖者宜深不宜浅,体瘦者则相反,宜浅不宜深。

③色彩要与肤色协调。肤色苍白者,宜选暖色调;肤色较黑者,宜选柔和明快的中性色调。色彩要与个性协调。热情活泼者宜选浓艳的活跃的色系;内向文静的才可以选温雅平和的色系;老成稳重者则首选蓝灰基调的色彩。

④色彩要与环境协调。衣色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要协调。比如参加葬礼时不可着大红大紫之类艳色服装等。

就西装的穿法而言。男士在穿着西装时,不能不对其具体的穿法备加重视。

根据西装礼仪的基本要求,男士在穿西装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七个方面:(1)要拆除衣袖上的商标

在西装上衣左边袖子上的袖口处,通常会缝有一块商标。有时,那里还同时缝有一块纯羊毛标志。在正式穿西装之前,一定将它们先行拆除。(2)要熨烫平整

欲使一套穿在自己身上的西装看上去美观而大方,就要使其显得平整而挺括,线条笔直。要做到这点,除了要定期对西装进行干洗外,还要在每次正式穿着前,对其进行认真的熨烫。(3)要系好纽扣

穿西装时,上衣、背心与裤子的纽扣,都有一定的系法。在三者之中,又以上衣纽扣的系法讲究最多。一般而言,站立之时,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起身站立时,西装上衣的纽扣应当系上,以示郑重其事。就座之后,西装上衣的纽扣则要解开,以防其走样。当西装内穿背心或羊毛衫,外穿单排扣上衣时,才允许站立之际不系上衣的纽扣。

通常系单排两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讲究“扣上不扣下”,即只系上边那粒纽扣。系单排二粒扣式的西装上衣的纽扣时,正确的做法则有二:要么只系中间那粒纽扣,要么系上面那两粒纽扣。而系双排扣西装上衣的纽扣时,则可以系上的纽扣一律都要系上。

穿西装背心,不论是将其单独穿着,还是穿着它同西装上衣配套,都要认真地系上纽扣。在一般情况下,西装背心只能与单排扣西装上衣配套。它的纽扣数目有多有少,但大体上可被分作单排扣式与双排扣式两种。根据西装的着装惯例,单排扣式西装背心的最下面的那粒纽扣应当不系,而双排式西装背心的全部纽扣则必须无一例外地统统系上。

目前,在西裤的裤门上“把关”的,有的是纽扣,有的则是拉锁。一般认为,前者较为正统,后者则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不管穿着何种方式“关门”的西裤,都要时刻提醒自己,将纽扣全部系上,或是将拉锁认真拉好。西裤上的挂钩,亦应挂好。(4)要不卷不挽

穿西装时,一定要悉心呵护其原状。在公共场所里,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将西装上衣的衣袖挽上去。否则,极易给人以粗俗之感。在一般情况下,随意卷起西裤的裤管,也是一种不符合礼仪的表现。(5)要慎穿毛衫

要打算将一套西装穿得有“型”有“味”,那么除了衬衫与背心之外,在西装上衣之内,最好就不要再穿其他任何衣物。在冬季寒冷难忍时,只宜暂作变通,穿上一件薄型“V”领的单色羊毛衫或羊绒衫。这样既不会显得过于花哨,也不会妨碍自己打领带。不要去穿色彩、图案十分繁杂的羊毛衫或羊绒衫;也不要穿扣式的开领羊毛衫或羊绒衫,否则会使西装鼓涨不堪,变型走样。(6)要巧配

西装的标准穿法是衬衫之内不穿棉纺或毛织的背心、内衣。至于不穿衬衫,而以T恤衫直接与西装配套的穿法,则更是不符合规范的。(7)口袋内要少装东西

为保证西装在外观上不走样,就应当在西装的口袋里少装东西,或者不装东西。对待上衣、背心和裤子均应如此。具体而言,在西装上,不同的口袋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在西装上衣上,左侧的外胸袋除可以插入一块用以装饰的真丝手帕外,不准再放其他任何东西,尤其不应当别钢笔、挂眼镜。内侧的胸袋,可用来别钢笔、放钱夹或名片夹,但不要放过大过厚的东西或无用之物。外侧下方的两只口袋,原则上以不放任何东西为佳,在西装背心上,口袋多具装饰功能。除可以放置怀表外,不宜再放别的东西。

在西装的裤子上,两只侧面的口袋只能放纸巾、钥匙包或者碎银包。其后侧的两只口袋,则大都不放任何东西。不管穿什么衣服,干净整洁是关键

有的人不注意个人卫生,在社交场合里显得脏里脏气的,让人避之不及,又如何谈得上社交呢?注意个人卫生,塑造干净健康的形象要从细节做起。(1)脸的清洁

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皮肤属于哪种类型,油性皮肤可以使用香皂,(青年男性的皮肤多属于油性皮肤)中、干性皮肤应该选用洗面奶。

一般早晚洗两次脸即可,油性皮肤者为了保持皮肤的清爽干净,应该加洗一两次,正确的洗脸方法有助于保持皮肤的弹性,推迟皱纹的产生。

正确的洗脸方法是这样的:

a.用温水湿润面部。

b.把适量的洗面奶(或香皂)涂于手指上,揉开,用手指从下颌打圈抹向耳下,反复三至五次;双手手指从下巴打圈经过面颊至耳垂处,再从嘴角打圈至耳门,从鼻翼打圈至太阳穴,如此反复三至五次;用双手中指、无名指从人中抹至嘴角至唇下,再抹回人中反复三至五次;用双手中指沿鼻尖两旁向外打圈数次;双手指沿鼻旁抹至上额,再打圈分至太阳穴,轻轻按下,反复三至五次;用手指轻轻从内眼角抹至外眼角,再从眼下抹至鼻侧,反复三至五次。

c.用温水把洗面奶(香皂)冲洗干净。

d.把毛巾浸水后拧干,轻按面部,吸去水分。

e.涂护肤用品。

这样洗脸不但对皮肤有较好的清洁作用,还等于对皮肤进行了一次按摩,促进面部血液循环,使皮肤保持弹性。但注意用力一定要适度,速度适中,否则会对皮肤起不好的作用。(2)口腔的卫生

在工作、应酬场合,口中有异味会让人十分尴尬。口中的异味有的是由于身体内部的疾病(如胃病)带来的,有的则是因为口腔不清洁或吃了葱、蒜等食品而致。不管什么原因,以下几条都是应该坚持做的:

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时,要沿着牙缝上下刷,不要横着刷。要把牙齿的各面都刷到,刷3分钟,这样才能把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子较彻底地清除掉,抑制细菌的生长,保护牙齿及口腔,除去口中的异味。

②吸烟的人应经常用淡茶水漱口,或在办公室里放上一瓶爽口液,必要时用一用,也有较好的效果。当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有一种,就是戒烟。

③工作之前或应酬活动之前,都不要吃葱、蒜、韭菜等带有强烈气味的食物,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当然嚼一点茶叶、口香糖,或用爽口液漱口都能去掉一些味道,但最好还是不吃。

④由于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内脏有病而引起口臭。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口臭的毛病呢?你可以这样做:把手罩在口鼻上,手指并拢,呼出一口气,马上闻一闻,就会知道了。你如果有这种毛病,一方面要积极治疗,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和别人谈话时要保持距离,不要凑到别人身边去说。如果必须在人耳边低声交谈,那就只好请你用手遮挡一下嘴巴了。如果你嚼口香糖以避口中的异味,注意不要边嚼边跟人说话,那是不礼貌的。(3)鼻子的卫生

鼻臭也是令人讨厌的毛病。它是由鼻炎等鼻部疾病引起的。应当积极治疗,用生理盐水经常清洗鼻子也有抑制臭味的作用。

有的男士鼻毛较长,伸出鼻孔,为了卫生也为了美观,应该经常用小剪刀把鼻毛剪短,千万别用手去拔,否则容易引起感染,更不应该当着别人的面去拔鼻毛。

鼻子要保持清洁,不要当着别人面去挖鼻孔。如果因感冒而流涕不断,最好就不要参加应酬活动,特别是外事活动,不要把病菌传给别人,这也是出于一种道德上的考虑。(4)头发的清洁

现在商店里有数不清的洗发用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发质去挑选。油性头发的人3~4天洗一次,干性头发的人一星期洗一次就行了。有头皮屑的人应该用去头皮屑的洗发水。肩膀上老沾着星星点点的头皮屑,会让人觉得你很脏。

企业的员工,男士不应留长发,女士也不要梳怪异的发型。不管什么发型,都要梳理整齐。

为了使头发柔顺有光泽,不要经常烫发,一年顶多烫2~3次。经常给头发上营养油会使发质得到改善。(5)胡须的养护

有的男人喜欢留胡须,只要不因此妨碍工作,也就不必管他。其实我们的祖先就有蓄须的爱好,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就是个美髯公。但是如果今天的年轻人留着一把长胡子就让人觉得跟整个时代有点不协调。不过既已留了胡子,就应该时时照看它,保持其清洁整齐才好。(6)手的卫生

我们日常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手,手是频繁使用且最易引人注意的部位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持其清洁美观。

手要勤洗,为了保护皮肤,最好不用碱性太强的肥皂。指甲缝是最易藏垢纳污的地方,用软毛小刷子能很容易地把指甲缝清洗干净。

最好不留长指甲。有的女士偏爱长指甲,但要注意长度适当,太长了容易给人留下不美的感觉。留了指甲就要常常修理,使指甲边缘光滑整齐,注意保护它,不要折断,指甲油也要涂均。把抱歉挂嘴边

道歉,即向对方致以歉意的一种礼仪。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因自己的言行失误而打扰、影响了别人,或者给别人造成了精神上的伤害或物质上的损害时,都应主动向对方道歉,挽回影响,以便继续维持相互间的来往和友好关系。

那么,怎样向别人道歉呢?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1)道歉的范围

在下列情况下都应向对方表示歉意:

①同学、亲友和老师托付自己办的事情未能办好时;

②自己失礼、失手时;

③无意中碰撞了别人时;

④在拥挤街道、公共车辆上挤了或踩了别人时;

⑤在食堂排队买饭碰落了别人的餐具时;

⑥因有事而必须打断别人的谈话时;

⑦打扰了别人的工作或休息时;

⑧敲错了别人的家门或叫错了别人的姓名时。(2)道歉的词语

表示歉意的词语一般有这样一些:“对不起”、“请原谅”、‘打扰了”、“很抱歉”、“给你添麻烦了”等等。在向别人道歉时,一定要说得极为诚恳,否则不但不会被对方谅解,还有可能激起对方的愤怒。另外,在向对方表示歉意时,除了态度要诚恳外,还要选择对方乐意接受的语言。(3)道歉的方式

向对方表示歉意的方式有:

①当面口头道歉;

②约时间面谈道歉;

③打电话道歉;

④书信道歉;

⑤到对方家中或单位亲自拜望道歉;

⑥托第三者转达道歉等等。

向别人道歉所采用的方式,一定要根据自己与对方熟悉的程度和歉意的程度认真选择,一般以当面口头道歉为宜,如果带有赔偿性的道歉,才选用到对方家中或单位拜望道歉的方式。(4)道歉的时机

同学、朋友之间可能因为一些误解发生摩擦和纠纷,事后应立即向对方道歉。如果对方的火气正旺,感情非常激动,不妨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等待对方冷静下来后,再主动向对方道歉。这样可能比立即道歉的效果更好,也易于对方接受。(5)道歉的礼节

道歉时,态度要严肃。首先主动承认自己犯的错误和过失,对给对方带来的损害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内疚,然后请求对方给予谅解和宽恕,并询问对方有什么具体的条件和要求,对方的理由和要求如果合理充分,要给予满足。如果对方一时不理解或拒绝接受道歉,要反复表达自己的诚意,对于对方的冷言相待和粗暴的态度,应体谅人家的心情,用实心实意的言语感动对方,该赔礼的赔礼,该赔偿的赔偿,以求得对方的谅解。切不可在道歉时再次与人家发生争吵,也不得在虚情假意地赢得了对方的谅解后,再去指责对方的不是。会拒绝是社交语言技巧成熟的标志

在社交活动中,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当别人有求于你,而你出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又不好直说“不行”、“办不到”,怕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当对方提出一些看法,你不同意,既不想讲违心之言,又不好直接顶撞对方;当你看不惯对方的行为,既想透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又不愿表达得太直露,以免刺激对方。为很好地应付上述各种情况,你就要学会拒绝,根据不同的情境巧妙地说“不”,让“不”有一副可亲的面孔。这种拒绝要讲究艺术方法:(1)彬彬有礼法

当别人邀请你出门,而你又不愿去时,可以彬彬有礼地说:“我很感谢您的盛情。不过已经有人约了我,所以我今天就没有福气享受您的美意了。”(2)不说理由法

在有些场合对某些人说明拒绝的理由,有可能会节外生枝,事与愿违。为减少麻烦,可以不说理由。如遇到曾经借钱不还的人又来向你借钱,你就可以明确表态:“实在对不起,我恐怕帮不上您这个忙。”如果他继续纠缠,就再重复一遍,他就会知难而退。(3)诱导对方法

这是通过巧妙的诱导使对方否认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拒绝的目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做法就很值得仿效,当他被好朋友问及新建潜艇基地的情况时,他就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回答是“能”。于是,罗斯福笑着说:“我也能。”对方就不好再问了。(4)答非所问法

把对方提出的问题,用与之不相符的内容来回答。比如一外国人来访时问周总理:“中国的银行共发行了多少人民币?”对这一保密数字,自然不能轻易回答,于是周总理幽默地说:“一共十八元八角八分。”对方先是不解,经周总理一解释,不禁佩服周总理的智慧。原来,当时我国发行的人民币面值分别有拾元、伍元、贰元、壹元、伍角、贰角、壹角、伍分、贰分、壹分,加在一起不就是这个数吗?(5)妥协应付法

当别人提的要求使你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可以妥协应付说:“这事不久以后就能解决。”“您的病慢慢就会好的。”

委婉拒绝的方法远不止上面这几种,你尽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只是一定要记住,无论用哪种方法,都要以不损伤他人的自尊心为原则。第二章正式场合提升自己的魅力

在正式场合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因为先入为主的个人印象,决定别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你的看法和态度。为此,在与人第一次见面时,要尽量有所准备,在细节处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不足的方面以增加对方对自己的印象分。把握住第一印象

在社交活动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它是在没有任何成见的基础上,完全凭着你的“自我表现”来判断的,因而第一印象直观、鲜明、强烈而又牢固。如果你的相貌俊美,举止端庄大方,言语机智,谈吐风趣幽默,风度翩翩,你就会给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当然,人无完人,所有的优点和美德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你若具有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一方面的某一点,再扬长避短,将其发扬光大,也同样可以获得最佳效果。(1)第一印象的影响力

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着社交活动能否继续下去。第一印象好,人家就愿意和你进一步来往,通过一段时间的相识与了解,人家觉得你的确不错,你们的关系就会顺畅发展。如果对方是你的客户,你在事业上就多了一个合作伙伴;如果对方是你的同事,你在工作中就多了一个支持者;如果对方是你的邻居,你在生活里就多了一个朋友。第一印象不好,你与人家的交往便不得不就此止步了,因为人家不想再见到你。纵然你有多么美好的动机,多么宏伟的蓝图设想,也只能化成泡影了。

第一印象直接影响着对一个人的评价。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是构成人们对他直观评价的主要因素。许多人在初次交往时,就很快被对方所接受,或被奉为事业的楷模,或被尊为学业上的恩师,或被敬为思想上的领袖,或被定为人生的伴侣,也就是一见钟情。

第一印象的烙印是非常深刻的,很长时间都不容易被改变。在许多回忆录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这样一段话:“他还是老样子,像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多少年以后,历史的变化更加之岁月的沧桑,一个人怎么会没有变化呢?但在作者眼里,对方还是他初次见到的模样。事实上不是对方依然如故,而是作者脑中的第一印象太深刻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由于第一印象扎根太深,以后感知或应该感知到的东西,也都被冲淡或忽略了。其好处是,两个人之间如果没有出现本质问题,偶尔的一些矛盾或不快很可能被忽略,二者的关系仍朝着纵深方向发展。其不利处是,两人之间若有一人发生了本质变化,另一方仍忽略不计,势必要丧失立场,乃至上当受骗。(2)正确对待第一印象

一般来讲,第一印象还是基本准确的,尤其在有阅历之人的头脑中,准确度更高。首先他没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其次,他只凭客观判断。只要此人不是高明的玩家,不是擅于演戏,正常的人际交往总能感受个八九不离十。人们的思想深浅,学识的高低,教养的好坏,从对方三言两语的言谈中,便可一见分晓。所以在社交活动中,把握好第一印象,关系十分重大。

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初次交往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第一印象接触的毕竟是表面的东西,本身就潜伏着偏差,再经过时间的推移和人事的变化,其距初始感觉已越来越远。当初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反目为仇;当初两人山盟海誓,后来形同陌路。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都是由于第一印象的偏差所致。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应该重视第一印象。怎样减少偏差,如何一目了然,都是未来很好的研究课题。就我们自身而言,要增加阅历,提高修养,加强识别人、判断人的能力。同时也要把第一印象拿到实践中去检验,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它,丰富它,使它发挥更准确、更巨大的作用。(3)第一印象与先入为主

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不是遵循其自身规律,而是受制于第一印象,在它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

第一印象的好坏,已被社交者在头脑中固定为一种倾向,由此决定他们的社交态度。如果第一印象好,双方就愿意交往,这是社交继续的基础。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彼此不想再见,社交也就无法进行。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事情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你的第一印象不好,可是出于工作或生活的需要,你也不得不和对方继续打着交道。这时,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便开始显现出来。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一位多年的领导干部,带领大家艰苦奋斗,业绩频频,深受众望。突然有一天,政治运动兴起,他被造反派揪出来,说是揪出了一个叛徒。人们怎么也不相信,平时最受他们尊敬的领导,一夜之间会成为叛徒。于是,有人默默哀叹,有人愤愤不平,有人呼冤告状。一贯的思想,使他们坚信,他们的领导是个好人,不可能是叛徒。运动过后,这位领导得以平反昭雪,证实了人们的看法。这种情形,说明先入为主的思想在发生着积极的心理效应。

生活中也常常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某工厂的一名工人,人见人夸,都说此人老实能干,尤其见到女同志就脸红,更让人觉得放心。突然有一天,公安局来人将其带走,说他是强奸嫌疑犯。人们乍听时,谁也不相信,如此腼腆的人,怎么可能?后经公安局的大量证据证实,犯人自己也招了供,人们才不得不信。不过,这一事实仍然让人们费解,无法将前后两者联系到一起。这时先入为主的思想,产生的就是消极的心理效应。

在社交活动中,人们都免不了被先入为主的思想左右。对印象好的人,怎么看怎么好,越看越顺眼。如果有人对你说他的许多不是,你或者不放在心上,听而不闻;或者根本不相信,还要反驳几句;或者将信将疑,持怀疑态度。让你相信真有此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若有人在你面前顺势夸他,你会连连点头,坚信不疑。

对印象不好的人,你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越看越别扭。如果有人向你提及他的优点,你会很反感,不仅不信,还要将对方痛斥一番,把你长期的不满,连带今日的“话不投机”,一并泼向对方。如果有人指责那人时,你听起来就很受用,即使不参加讨伐,心里也是认同的。(4)避免成为先入为主的牺牲品

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在与人交往时要善加识别。当先入为主的内涵与客观事实相符时,就能够亲近好人,远离坏人;当先入为主的内涵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时,就会以偏概全,错待朋友,善待敌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所有那些上当受骗的人们,多数都是先入为主的消极心理效应的牺牲品。

所以,我们要学会控制和把握,看待事物不能受先入为主心理的牵制,要防止思想的偏向,克服狭隘心理,积极诱导出先入为主心理的有利因素,注意纠正其以偏概全的不利因素,将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发挥到最佳状态。握手时不妨时间长些

握手,既是一种礼仪方式,又可称之为人类相同的“次语言”。深情、文雅而得体的握手,往往蕴含着令人愉悦、信任、接受的契机。两人见面,若是熟人,不用言语,两手紧紧一握,各自的许多亲热情感就互相传导过去了;若是生人,则一握之际,就是由生变熟的开端。因此,它已成为世界上通行的见面礼节。

握手,多数用于见面致意和问候,也是对久别重逢或多日未见的友人相见或辞别的礼节。

握手,有时又具有“和解”的象征意义。据说握手是西方中世纪骑士相互格斗,势均力敌,作为和解的表示,把平时持剑的右手伸向对方,证明手中没有武器,相互握手言和,发展到后来,便演变为国与国之间言和的象征。

握手除了作为见面、告辞、和解时的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如对方取得某些成绩与进步时,赠送礼品以及发放奖品、奖状,发表祝词讲话后,均可以握手来表示祝贺、感谢、鼓励等。(1)与女性握手应注意的礼仪

与女性握手,应等对方首先伸出手,男方只要轻轻的一握就可。如果对方不愿握手,也可微微欠身问好,或用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一个男子如主动伸手去和女子握手,则是不太适宜的。

在握手之前,男方必须先脱下手套,而女子握手,则不必脱手套,也不必站起。客人多时,握手不要与他人交叉,让别人握完后再握。按国际惯例,身穿军装的军人可以戴着手套与妇女握手,握手时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这是一种惯例。握手时,应微笑致意,不可目光看别处,或与第三者谈话。握手后,不要当对方的面擦手。

与女性握手,最应掌握的是时间和力度。一般来说,握手要轻一些,要短一些,不应握着对方的手用劲摇晃。但是,如果用力过小,也会使对方感到你拘谨或虚伪敷衍。因此,握手必须因时间、地点和对象而不同对待。(2)与老人、长辈或贵宾握手的礼仪

与老人、长辈或贵宾握手,不仅是为了问候和致意,还是一种尊敬的表示。除双方注视,面带微笑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一般情况下,平辈、朋友或熟人先伸手为有礼,而对老人、长辈或贵宾时则应等对方先伸手,自己才可伸手去接握。否则,便会看做是不礼貌的表现。

②握手时,不能昂首挺胸,身体可稍微前倾,以示尊重,但也不能因对方是贵宾就显得胆小拘谨,只把手指轻轻接碰对方的手掌就算握手,也不能因感到“荣幸”而久握对方的手不放。

③当老人或贵宾向你伸手时,应快步上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这也是尊敬对方的表示。并应根据场合,边握手边打招呼问候,如说:“您好”、“欢迎您”、“见到您很荣幸”等热情致意的话。

④遇到若干人在一起时,握手、致意的顺序是:先贵宾、老人,后同事、晚辈,先女后男。还必须注意,不要几个人竞相交叉握手,或在跨门坎甚至隔着门坎时握手,这些做法也是失礼的行为。

⑤在社交中,除注意个人仪容整洁大方外,还应注意双手的卫生,以不干净或者湿的手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如果老人、贵宾来到你面前,并主动伸出手来,而你此时正在洗东西、擦油污之物等,你可先点头致意,同时亮出双手,简单说明一下情况并表示歉意,以取得对方的谅解,同时赶紧洗好手,热情予以招待。

⑥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地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但不要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只有在对方主动伸手时,才可向前握手问候。(2)上级与下级之间的握手礼仪

在上级与下级握手时,除应遵守一般握手的礼节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上级为了表示对下级的友好、问候,可先伸出手,下级则应等对方有所表示后再伸手去接握,否则,将被视作不得体或无礼。

②当遇到几位都是你的上级时,握手时应尽可能按其职位高低的顺序,但也可由他们中的一位进行介绍后,由你与对方一一握手致意。如同来的上级职位相当,握手的顺序应是先长者(或女性),然后再是其他人。如果长者中有自己比较熟悉者,握手时应同时说些如“近来身体可好”之类表示问候的话。

③上级与下级握手,一般也应以其职位高低为序,遇有自己熟悉的下级,握手的同时也应说些问候、鼓励和关心的话。

④不论与上级还是下级握手,都应做到热情大方,遵守交往礼节。

下级与上级握手时,身体可以微欠,或快步趋前用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但切不可久握不放,表示过分的热情。

上级与下级握手同样要热情诚恳,应面带笑容,注视对方的眼睛,切忌用指尖相握,或敷衍一握了事。也不可在握手时,东张西望或漫不经心,使对方感到你冷漠无情。在众多的下级面前,也不要厚此薄彼,只与其中一两个人握手,而冷落其他人;更不能在与下级握手后,急忙用手帕擦手。这些表现,都会被人认为是轻慢无礼的行为。让自我介绍无懈可击

第一次见面做介绍是社交场合的礼节之一,分自我介绍、由别人介绍自己、听对方介绍他自己、听别人介绍对方和向对方介绍别人5种。(1)自我介绍

如,“您好!我是王刚,长江机械厂的业务员”,由招呼话和介绍话组成。介绍话一般包括自己的姓名、单位职务及事由。其要领是语调要热情友好,充满自信,眼睛要注视对方,含笑致意。(2)由别人介绍自己

由姿态和言语两部分组成。当介绍人在介绍时,自己不能心不在焉、东张西望,而应当含笑注视对方,随着介绍人的介绍而向对方点头致意。当介绍人介绍完后,再与对方握手,并说上一些恰当的话语,如:“见到您很高兴。”(3)听取对方的自我介绍

这时自己虽不是交往主动者,但也应表现出热情的姿态,全神贯注地看着对方,而不能一边用耳听,一边低头批阅文件。在对方介绍完后,应热情欢迎,如伸出手去握住对方的手,用惊喜的语调说:“哦,你就是王先生,欢迎欢迎!请坐!”(4)由别人介绍对方给自己

这时,自己要侧过耳朵去听介绍人的介绍,并用点头或一些感叹词来呼应他的介绍,但应注意,无论对方还是被介绍人,目光都要一直注视着对方,而不能只看着介绍人,把后脑勺对着被介绍人。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应热情和对方握手,并亲切交谈。(5)自己把某人介绍给另外一个人

这种情况下,交往双方原来没有交谈过,但都分别与自己相识。所以,自己的任务就是介绍他们双方互相认识。这种介绍通常由说明语和介绍语组成。如:“两位,请允许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小李,××公司的代表;这位是王先生,××公司的代表。”

假如您现在是一个宴会的主人,请来了许多客人,老朋友们自然不用您介绍,他们会主动凑到一块谈得热火朝天。关键是单独无伴的客人,您应注意不能冷落他们,要尽快让他们也找到适当的伙伴,这就需要您介绍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介绍法,也就是说,分别给他们选择一个适宜于他们兴趣的伙伴。如果把两个都从事于同一行业的人拉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因为爱好相投,职业相同,自然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把专业、兴趣相近的人介绍在一起,如把诗人介绍给音乐家,把新闻记者介绍给作家,把医生介绍给运动员等,总而言之,让他们有话可谈。

介绍时,请记住下面三条简单的礼节原则。

①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即在介绍过程中,先提女士的姓名。例如:“李小姐,让我来给您介绍王先生。”

②把年青人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尊敬长者之意。如“王教授,请让我给您介绍黄小姐。”

③把次要人物介绍给主要人物。一般说来,当某人在社会上知名度较大时,别人自当愿意被介绍给他。

总之,应该记住这一点,介绍时先提某人姓名是一种敬意,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介绍时一般用询问口气为好。如,“张先生,我可以介绍李明同您认识吗?”“张先生,请允许我向您介绍李明先生。”但这种介绍法比较严肃,在非正式场合下,可以采取自然、轻松的介绍法,如“我来介绍一下,张伟明先生,书法家……”“诸位,我非常高兴地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李永明。”还有一种更随便、亲切的介绍法,如“晴云,这是美兰”;“美兰,这是晴云。”“海平,我表弟——李明。”

如果是介绍两位素不相识的人相见,除了介绍他们的姓名之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