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古族(怪哉010)(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7 19:21:37

点击下载

作者:往来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消失的古族(怪哉010)

消失的古族(怪哉010)试读:

鲜卑族:消失的语言和黄须奴

公元45年,在中国史书的记载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游牧民族:它和匈奴、乌桓一道,合兵进犯汉地,“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这段文字的大意是说,这些游牧民族的劫掠,导致汉地辽东边塞郡县人民流离失所,有的村落甚至连人迹都没有了。

这个新出现的游牧民族,是来自大兴安岭的鲜卑族。一般认为它起源于东胡族,滦河上游今天冀北一带一个古老的部落联盟。秦汉之际,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分为两部。分别退保乌桓山和鲜卑山,都以山为族名,于是就形成了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所以,鲜卑族的风俗习惯也和乌桓、匈奴相似。

但和汉军的首次交锋,鲜卑人败了。这年,有一万余鲜卑骑兵侵犯辽东郡,辽东太守祭肜亲自身穿盔甲,率领数千人上阵冲杀。结果,鲜卑骑兵大举奔逃,落水而死的超过一半,祭肜穷追至塞外。鲜卑人在急迫中,全都抛弃武器,赤身裸体四散逃命。

这是鲜卑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的开始。但那时可能谁都没有想到,几百年后,鲜卑人会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在首次和汉军交战并被记入《后汉书》中时,鲜卑族还在匈奴控制之下。汉武帝时期,汉军击败匈奴,将乌桓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也开始南下到乌桓故地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流域。此前,鲜卑由于在乌桓北方,一直没有同中原王朝产生联系。

此时,随着匈奴遭到汉军连续打击分裂,鲜卑人便渐渐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公元85年,鲜卑联合乌桓、丁零、南匈奴和西域各国大败北匈奴;87年,鲜卑再次攻打匈奴。91年,东汉军队联合南匈奴击败北匈奴,使之被迫迁往中亚,鲜卑族趁机占据了蒙古草原,吞并匈奴余部十余万户,从此开始强盛,成为塞北新霸主。

2世纪中叶,鲜卑酋长檀石槐率部统一鲜卑各部,分地为三:右北平以东为东部,右北平到上谷为中部,上谷以西为西部。三部各置“大人”管理,直属檀石槐。而后,鲜卑连年侵扰东汉边境。

檀石槐死后,鲜卑又再度陷入分裂。西部鲜卑叛离,漠南自云中以东分裂为三个集团:一是步度根集团,拥众数万,据有云中、雁门一带,二是轲比能集团,分布于代郡、上谷等地,三是原来联盟“东部大人”所领属的若干小集团,散布于辽西、右北平和渔阳塞外。其中轲比能集团势力最强,影响大。

3世纪前半期,酋长轲比能重新统一了东部和中部鲜卑,但轲比能死后,各部落又开始独立发展。东部鲜卑先后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占据辽西;拓跋部也在拓跋力微的率领下,第三次南迁来到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一带);秃发部也从拓跋部中分离出来,由塞北迁居到河西;乞伏部在西晋建立以前,就已经大规模迁入雍、凉二州。此间,鲜卑同中央王朝也是时和时战。

<二

鲜卑族大举进入中原、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在西晋十六国时期。当时,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纷纷进入中国,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先后建立国家。其中鲜卑拓跋部于385年建立了北魏,并在439年统一中国北方。

拓跋部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1980年在大兴安岭发现的嘎仙洞,证实其发源于此。拓跋部多次南迁,并参与檀石槐组建的部落联盟。

310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同西晋并州刺史刘琨结盟,共同对抗石勒,被西晋封为大单于、代公。315年,又封为代王,置百官,拓跋代国至此建立,但旋即被前秦所灭,其后人拓跋珪辗转复国,这才有了北魏。

鲜卑慕容部则建立了一系列以“燕”为国号的区域政权,前燕、南燕、西燕、后燕,还有南凉、西秦……此间,鲜卑族共建立七个政权。

建立西秦政权的是鲜卑乞伏部,是陇西鲜卑最重要而又强大的一支,东汉中后期南迁至阴山,同高车部落融合。385年,乞伏国仁称大将军、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史称西秦。

建立南凉政权的秃发鲜卑,是拓跋鲜卑的一支,与北魏同源。394年,秃发乌孤自称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史称南凉。

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4世纪初,吐谷浑部是在首领吐谷浑的率领下,西迁到甘肃、青海一带,与慕容鲜卑同源。后来,吐谷浑的孙子叶延为首领时,模仿汉族,以父王字为姓氏,取国号吐谷浑,标志吐谷浑政权的建立。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鲜卑族政权,是建立北周的鲜卑族宇文部,其来源于东部鲜卑时期的宇文部,分布于今天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一带。宇文部祖先是北匈奴迁往中亚后,留在故地漠北的部众东迁与鲜卑人混居以后被同化的族群,为匈奴裔。

宇文部在首领宇文莫那带领下,自阴山南迁至辽西,同辽西慕容部发生多次争斗,并且大多被击败。最终在344年,宇文部受到慕容部毁灭性的打击,宇文部部众散落各地。

557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为帝,是为北周孝闵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直至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北周亡。

鲜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原始部落大都解体,民众大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这也是一个迅速汉化的过程。此后,随着鲜卑族政权陆续解体,以及同各民族融合速度的加快。北周灭亡后,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政权实体,已经完全按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三

对于鲜卑的民族起源,史学界还没有定论,但从中国古代北方民族转化而来这点并无疑义。

其中,源于东胡是最为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持此说。晋代王沈编纂的《魏书》、司马彪的《续汉书》等史籍,也都提到,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史记索隐》则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更证明鲜卑来源于东胡。

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鲜卑起源于东夷——分布在今安徽、山东、江苏一带的上古部族。主要论据是三国韦昭对《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之注解“鲜卑,东夷国”。

1960年夏,今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矿区北部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一处鲜卑早期墓群。这座大型古墓群的年代,为2900年前至东汉初期,出土的袋形三足陶铜器,以及头北单茔的墓葬方式,都说明了墓群主人与黄河流域文明悠久的联系,木器和贝壳等随葬品的出土,却又让人猜测他们与东夷文化的渊源。

此外,也有人认为鲜卑即山戎,也有人认为鲜卑本为逃亡汉人,古籍《翰苑集》引《汉名臣奏》云:“鲜卑者,秦始皇遣蒙恬筑长城,徒亡塞外。鲜者,少也。卑者,陋也。言其种众少陋也。”

其实,鲜卑和匈奴一样,也是古老的部族联盟。因此,鲜卑部族无论是接纳了逃亡汉人,又或融合部分山戎、东夷,甚至白种人,都不奇怪。《世说新语·假谲》载王敦称晋明帝为“黄须鲜卑奴”,说他的相貌特征是“黄须”。也有其他古籍称之为“黄头鲜卑奴”,并加以解释:“帝所生母荀氏,燕国人,故貌类焉”。黄头指的是金发,黄须指的是黄胡子,可见晋明帝的相貌特征就是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晋书·明帝纪》亦载王敦称晋明帝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明确指出晋明帝的相貌与其母族相近,说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种人的特征。既然晋明帝被称为“黄头鲜卑奴”或“黄须鲜卑奴”,其生母荀氏应为鲜卑人。

史载,晋明帝生母荀氏的身份是宫人,《晋书·后妃传》未载其出身,《晋书·明帝纪》称其为“燕代人”,据《晋书·地理志上》:“起雁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晋书·刘聪载记》称“鲜卑之众星布燕代”,足见燕代地区是鲜卑人的主要分布区,这已经暗示荀氏是鲜卑人,而且具有白种人特征。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主体民族成分是什么?确切起源地何在?

<四

在讲述鲜卑人族源、后裔之前,还是要先介绍鲜卑之名的来历。《三国志》、《后汉书》、《晋书》和《十六国春秋》都记载,“鲜卑”族名是“依鲜卑山,以山为号”,《魏书》记载为“大鲜卑山”。据考证,鲜卑山即为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的蒙格罕山;而大鲜卑山则位于发现有嘎仙洞的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境内的大兴安岭北段。“鲜卑”一词,王国维、白鸟库吉均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据说此带钩初出自东胡,战国时传入赵国。《史记索隐》里说:“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是兽,“鲜卑”意为祥瑞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东胡人以鹿等瑞兽状铸镂带钩上,即所谓“鲜卑郭落带”。

另外,有的学者认为“鲜卑”是祥瑞之意,以鲜卑作为族名,符合古代游牧民族命名的习惯方式;还有的学者认为“鲜卑”包含有动物含义,是作为部落图腾的动物或是神兽。而《翰苑集》中说鲜卑“种众少陋”的解释,大概是望文生义最不靠谱的一种。不过,鲜卑族消失的主因,还真和人口枯竭有极大关系。

至于鲜卑后裔,据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周慧教授的古人骨DNA研究,已经证实,现代锡伯族人群,很可能是古代拓跋鲜卑后裔。

拓跋部是鲜卑诸部中非常复杂的一个部族,其人口组成中,不仅有原拓跋部本部之人,还有留居漠北的十万余户匈奴,以及被拓跋部征服掳掠来的秽秣人、诸多杂胡,并且在崛起的过程中还吸纳了大量的肃慎人、扶余人,甚至高加索白种人,以至于在体貌上拓跋部更接近于白种人。

由此可见,锡伯族的祖先很有可能是拓跋部中的原肃慎人,因为锡伯语和满语一样都属于古肃慎语(通古斯语系)。

鲜卑族确实有自己的语言,属满洲——通古斯语族,在中国史书中称为夷言、国语、北语、胡语或者胡言,在东晋十六国至北朝时期,作为当时统治者所使用的语言,一度在中国北方成为仅次于汉语的显赫语种。但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趋向衰落,直到隋朝末期完全失传。

但是,北魏的汉化改革,还是为现代语言学家留下了解读鲜卑语的线索。北魏更改胡名为汉名,基是语音相近转写、语义相近直译两种方法,前者提供了一些鲜卑语的语音信息,后者相当于一套鲜卑语—汉语对义词汇表。

例如,更改拓跋为元、独孤为刘、贺赖为贺、步六孤为陆、吐奚为古,更改可汗为皇帝、可孙为皇后、莫贺为父、么敦为母及阿干为兄等等。

寻找鲜卑石室:大兴安岭北段就是他们的故乡

《魏书·序纪》提到拓跋鲜卑起源时,记载:“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其后,世为君长,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而已。世事远近,人相传授,如史官之纪录焉……”

大鲜卑山何在,无凭查考。千百年来,史学界聚讼纷纭,甚至有人竟认为“鲜卑山乃具神话之意味,未必能指出今为何地”。

但在《魏书·礼志》中有一段记载为人们提供了一线信息:“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民常祈请,有神验焉。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以皇祖先妣配。”

对石室的地理位置,《魏书》只写“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而同书《乌洛侯传》记载了乌洛侯国的大致方位:“乌洛侯国,在地豆于之北,去代都四千五百余里。其土下湿,多雾气而寒,民冬则穿地为室,夏则随原阜畜牧。多豕,有谷麦……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

又西北二十日行有于已尼大水,所谓北海也。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室有神灵,民多祈请。世祖遣中书侍郎李敞告祭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

原大兴安岭呼伦贝尔文管所所长米文平,在20世纪70年代还是一位年轻的普通文物工作者,他一直想找到这个石室。

他想,《魏书》有“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一语,既然有文字刊刻于室之壁,这肯定是一个有据可凭的客观依据。只要能找到这个石室旧墟,就一定能确证拓跋鲜卑的最初居住地。而“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这么高大的石头建筑物怎能不留下遗迹呢?

况且,北方森林或草原地带,一向是游猎或游牧部落,都不定居,没有修筑石头建筑物之必要,也不可能有那么高的技术水平,建那高大跨度的石砌建筑物。《魏书·礼志》既言“凿石为祖宗之庙”,说“凿”而不说“砌”,或许这个“石室”可能是凿出来的石窟。而大兴安岭北部一带多石山,也有一些山洞,所谓“石室”或许就是一个山洞,把石室同山洞联系在一起。

这个试想,打开了他的思路。然后,米文平把所了解到的山洞逐个加以考虑。1979年7月下旬,他初次听说大兴安岭森林地带的鄂伦春自治旗(县)有个嘎仙洞。

8月末深秋季节,他乘火车进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来到鄂伦春旗阿里河站。9月1日,在一位鄂温克族向导带领下,他们乘汽车沿着坎坷不平的山道,向西北进入嘎仙沟。行约10公里,只见眼前一道巍然高耸的悬崖,峭壁陡立,怪石横生。悬崖上赫然一个大洞。“我们攀援着乱石,爬上25米多高的陡坡,进入巨大的洞口。洞内宏伟宽阔,穹顶浑然天成,高达20多米,有如大厅。长100多米,最宽处约28米,内可容纳数千人。里面幽暗深邃,神秘莫测,那种威严肃穆的气势,使我顿感这正是一个王者之地。丈量一下规模,与《魏书》所记‘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之规模大体一致。但寻找‘刊祝文于室之壁’的字迹,却未能找到。下山以后,我的思绪连绵起伏,夜不成寐,披衣草成一篇《拓跋鲜卑先祖石室考》,作为假说提出。”

第一个假说:鲜卑石室可能是山洞,而非石砌建筑物;

第二个假说:乌洛侯国当在嫩江流域,着重从生态特点上立论,根据“其土下湿”、“多豕,有谷麦”,当为嫩江平原的农业部落,不可能是大兴安岭以西干旱草原上的游牧部落;

第三个假说:乌洛侯西北的鲜卑石室,有可能即嫩江西北的嘎仙洞。

为了在文章发表之前再作一次努力,1980年1月19日,米文平再次赴嘎仙洞。嘎仙洞地处北纬50度38分,东经度36分,又当大兴安岭北段岭脊顶巅东麓,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2度。米文平在洞内作记录,钢笔水并没有冻上,他估计有零上18度,因此人类在洞内过冬没有问题。

这次进洞,他用两三个小时查遍洞内各个角落,依然没有发现石刻字迹。

同年6月,米文平第三次赴嘎仙洞。他已经想好,如果在石壁上部找不到石刻字迹,就挖开石壁下部,在被埋没的地下深处,彻底查找。

米文平于6月4日进洞,挖了不到半米深,就发现了手制的灰褐陶片,和带有打制痕迹的石片。这些地下遗物表明,古代确有人类在此生活,可能是鲜卑人的历史遗迹,下层或许是一个更古老的石器时代人类学的宝库。心情振奋的米文平,决心下次再来发掘,从其他方面寻找实物证据。

1980年7月30日下午,大约3时30多分,“我请了两位史学界友人一同来到嘎仙洞。我们一边说着一边靠西侧洞壁往里面走。三人并排,没走多远,就在我左侧不足1尺远的洞壁花岗岩表面,有凹道映入我的视线,像个“四”字!我右侧两位友人目光立时聚过来,“是!四字”。我们看出下边还有“年”字,上边还有“太平真君”等字,下部又看出有“岁七月”,第二行、第三行……左边一片影影绰绰全是字。”

这些字句,正是《魏书·礼志》所记那篇祝文的内容。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1537年前鲜卑人的遗迹,竟藏在这不见天日的深山老林里。

北魏石刻在嘎仙洞内西侧石壁上,距洞口15米,这时,他们才发觉,这里是一块经过修琢的扇形平面,祝文即刻在这块平面上。字大如拳,汉字魏书,隶意浓重,古朴刚健,苍然可辨。刻辞竖行,共19行。通高70厘米,宽120厘米,全文201字。后经国家文物局派著名碑帖专家张明善来此亲手传拓,终于卒读。首行“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为《魏书·礼志》所未载。其余字句略有出入,乃魏收修《魏书》时所改动。洞内留下的石刻祝文才是原始档案,它订正和补充了《魏书》之记载。

这一发现证实,鲜卑人自古以来就居住在此,大兴安岭北段正是鲜卑族发源地大鲜卑山。

当代鲜卑后裔:黄须奴真容

秦汉以来,鲜卑民族无疑是影响中华文明进程最为持久的北方游牧民族,隋唐时期的汉民族,便是在胡汉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尤其是胡汉通婚造成民族血统混合的基础上,经过重构而变更面貌的新汉族。如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出自拓跋鲜卑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出自鲜卑族纥豆陵氏;唐太宗长孙皇后的父系和母系皆鲜卑人,故唐高宗李治承袭鲜卑血统近四分之三,承继汉族血统仅四分之一。

当然,改变的代价则是鲜卑人作为独立民族的彻底消失。但鲜卑后裔在当代依然是存在的,换言之,《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国是不可能复了,其家族血脉在当代却还是存在的,经历千百年依然延续了下来。

仅在广东境内,目前就有两个村落流淌着北方游牧民族的血液。“不吃马肉,床朝北方。”在广东省鹤山市、佛山市,有2000余源氏族人,他们自称是拓跋鲜卑后裔,数十年来,源氏族人孜孜不倦北上内蒙古、青海、山西寻根问祖,寻找自己家族的源流;在广东省肇庆市,有6000余慕容氏族人,他们“皮肤白晳、鼻梁高挺、眼珠近黄”,是慕容鲜卑后裔。

1999年,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村民源可就成为第一个到达噶仙洞祭祖的广东籍鲜卑后裔,2014年,源可就再次携孙北上寻根问祖。二

2014年9月8日晚,广东省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东江源公祠前,一个用砖头搭建、2米多高的篝火炉燃起了熊熊大火,数百名男女老少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了舞。时隔12年之后,霄南村源氏族人再次以这种传统的方式庆祝节日。

圆月与篝火辉映,在欢声笑语的人群中,有一位戴眼镜的老人显得心事重重。他叫源可就,今年65岁,是霄南村卫生站的医生。9月9日,他要携带孙子源海晖北上内蒙古噶仙洞寻根。

源,是一个罕见的姓。霄南村77岁退休历史教师源广万统计,在广东省,源氏仅2000余人,主要集中在鹤山、佛山两市,他们皆发源于鹤山市龙口镇霄南村。此外,在香港有千余人,在美国、加拿大有数十人。

除了独特的源姓、中秋篝火习俗,霄南村源氏族人还发现与本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