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过百岁的秘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7:08:39

点击下载

作者:王强虎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活过百岁的秘诀

活过百岁的秘诀试读:

前言

PREFACES

张学良将军在纽约办100岁寿辰时,身体还很好,眼不花,耳不聋,很多人问他:“少帅您怎么活这么久?”

他回答:“不是我活得久呀,而是他们活得太短了。”

人的理想寿命是100岁吗?

国际上有个标准,寿命等于成熟期的5~7倍者为长寿。

这么说,人的寿命应该是100~175岁。

为什么都没有达到呢?最主要一个原因是不重视养生。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尤其严重,现在绝大多数人是病死的,而不是老死的。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4年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按照专家预测,大约再过20年左右,中国老年人口就将突破3.5亿。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透露,中国老龄化的高峰将出现在2055年左右,届时老年人口将接近4.5亿。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65~69岁、80~84岁、90~94岁与100~105岁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为5%、20%、40%与60%。81%的高龄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在洗澡、穿衣、上厕所、吃饭等方面,16.7%的人或多或少需要他人帮助,5.1%则需要完全依赖他人。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类不断追求长寿的同时更要注重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健康的长寿。但是怎样才能健康?怎样才能让中老年人健康活过百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学习保健方法和遵循长寿之道。

联合国提出一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我们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认真总结生命经验的积累。本书共八章,运用中医养生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经过精心策划,采用数字与口诀的形式记述了养生保健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人的自然寿命,中老年人划分标准与健康,各种养生及保健方法,中老年人心理特点、心理障碍及其防治,生活中饮食、运动、娱乐、睡眠、生活方式等对健康的影响与自我保健,以及常见疾病防治和早期信号等。全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融知识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对指导中老年保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希望给广大读者带去健康、长寿和幸福。王强虎2016年5月10日于西安

人体常用经穴对照图

手太阴肺经经穴【循行】起于中焦胃部,属肺,下络大肠,联系胃及肺系,从肺系出来后,外行线起于侧胸上部,循行于上肢内侧前缘,入寸口,沿大鱼际边缘出于大指内侧端。其分支从腕后分出,止于食指内侧端。【主治】咳嗽、喘息、咽痛等肺系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症。手少阴心经经穴【循行】起于心中,联系心系、肺、咽、目系,属心络小肠,从腋下迁出,沿手臂内侧后缘前行至掌后豌豆骨,进入掌内,止于小指桡侧端。【主治】心、胸、神志病证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手厥阴心包经经穴【循行】起于胸中,属心包,下膈,络三焦;支脉从胸中出胁部,沿手臂内侧面的中间部循行,入掌中出于中指桡侧末端;掌中分支止于无名指末端。【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手太阳小肠经经穴【循行】起于小指尺侧端,延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绕行肩胛部,内行线从缺盆进入,络心,属小肠,联系胃、咽;上行线从缺盆上行,经面颊到外眼角、耳中,分支从面颊到鼻,继续上行至内眼角。【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手阳明大肠经经穴【循行】起于食指桡侧端,沿手臂外侧前缘循行至肩峰部前缘,下入缺盆,络肺,属大肠,从缺盆向上走行,经颈部进入下齿槽,过人中沟,止于对侧鼻旁边。【主治】头面五官、皮肤病、热病、肠胃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循行】起于无名指末端,沿着小指、无名指之间上行,沿手臂外侧中间部上行,过肩,经颈部上行联系耳后,从耳上方向下联系面颊、眼下;体腔支从缺盆进入,分布于胸中,联络心包、膻中、三焦等。【主治】头、目、耳、面颊、咽喉、胸胁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足太阳膀胱经经穴①【循行】起于内眼角,上行至额部,交会于头顶,入里络脑;主支从头顶向下至枕部,沿着脊柱两侧下行,一支通过臀部,属膀胱络肾,止于腘窝;另一支从枕部分出,沿着腰背部主干线外侧循行至腘窝;二者相合后沿着小腿后侧循行,经外踝,止于小趾外侧端。足太阳膀胱经经穴②【主治】头面五官病、颈、背、腰、下肢病证、神志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局部病证以及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所相应的脏腑及有关组织器官的疾病。足阳明胃经经穴①【循行】起于鼻旁,沿鼻翼外侧下行入上齿槽中,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沿着下颌角走行上耳前,止于两侧额角;主干线从颈部下到胸部,内行部分入缺盆,属胃络脾;外行部分沿胸腹第2侧线下行,至腹股沟处,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行,止于第2趾外侧端,其分支从膝下3寸和足背分出,分别到中趾和足大趾。【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神志病、皮肤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足阳明胃经经穴②足少阳胆经经穴【循行】起于外眼角,上行至额角,再折下绕耳后,从颈旁至肩入缺盆;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至耳前再至外眼角;另一支脉从外眼角下行,经颊部、颧部至缺盆与前支会合;内行支入胸中,过膈,联系肝胆,经胁里,出于腹股沟动脉处;躯干主治从缺盆行至腋下,再沿胸侧、季肋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再向下沿大腿外侧下行,出外踝前,止于第4趾外侧;背部分支止于足大趾端。【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足太阴脾经经穴【循行】起于足大趾,沿小腿内侧中间循行至内踝上8寸后沿内侧前缘上行,经过膝部、股部上行入腹部,属脾络胃,通过横膈,向上过咽喉,止于舌下;分支从胃流注入心中;另一分支分布于胸腹第3侧线,经锁骨下,止于腋下大包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足少阴肾经经穴【循行】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内踝后缘向上,经过脊柱,属肾,络膀胱,从肾部向上过肝、膈,入肺,沿喉咙上行止于舌根旁;分支向上行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0.5寸,至胸部行于旁开2寸,止于锁骨下;另一分支从肺分出,络心,流注胸中。【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其他系统疾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足厥阴肝经经穴【循行】起于足大趾外侧端,向上沿足背内侧至内踝上8寸处后上行于大腿内侧,联系阴部,上行联系胃、肝、胆、膈、胁肋,沿咽喉上行,连接目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目系支脉下行环绕唇内;肝部支脉从肝分出,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主治】肝胆病、脾胃病、妇科病、少腹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局部病证。督脉经穴【循行】起于小腹,出于会阴部,向上沿背部正中线上行,至项后风府入脑,并继续上行至巅顶,沿前额下行止于上唇内齿龈部。【主治】神志病、热病、腰、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任脉经穴【循行】起于小腹,出于会阴部,向上沿腹内前正中线上行,至咽喉部,再上行环绕口唇,经过面部到达眼下部中央。【主治】少腹(小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经外奇穴①经外奇穴②经外奇穴③经外奇穴④

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奇”是相对于“常”而言的,即以十四经经穴为常,它是指既有定名,又有定位,临床用之有效,但尚未纳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经外奇穴分布比较分散,但与经络仍有密切联系,如印堂与督脉,太阳与三焦等。其中少数腧穴,后来又补充到十四经穴,如督脉的阳关、中枢、灵台,膀胱经的眉冲、膏肓俞、厥阴俞等。随着针灸学的发展,现代的一些新穴,诸如阑尾穴、球后穴等,亦入经外奇穴之列。第一章轻松活过百岁要通晓22个基本理念1.多数人健康活过百岁不是梦

长寿这一概念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化,使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在不断地更新。据资料记载,大约在10000万年以前,人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左右,公元初也只有20岁左右。直到18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才缓慢地上升到30岁左右。但是,由18世纪至今也不过200年左右,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由30岁上升到65岁左右。我国人均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6年的73岁。其中,60岁以上有1亿多人;70岁以上有2000多万人;80岁以上有800多万人;百岁以上有8000多人。可以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已成为历史,现在是“六十小弟弟,七十遍大地,八十到处见,九十不稀奇,百岁能争取”。在这样短的时间里,人类平均寿命增长得这样快,是和近200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文化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飞速发展分不开的。那么,多数人能否依靠现在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健康地活过百岁呢?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科学家测算,人的寿命值为人的生长期的5~7倍,我国人的生长期一般在20~25年之间,按最低生长期测算,我国人的寿命值也应该活到100岁以上。但事实是现在的绝大多数人未能达到这一寿命值而中途夭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常见的是疾病和事故等。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造成过早夭折更重要的原因是自我保健意识差。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生活的不断充实,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再加上科学的保健,终有一天大多数人都可活到应有的寿限,超过百岁。2.人类健康包含的“九大内容”

在人们追求健康的同时,怎样才算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有明确的定义。

第一:健康不仅是没有病伤,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第三: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第四: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第五: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第六:体重得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第七: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第八: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第九: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3.健康老人应具备的“三个条件”

什么才是健康的老人呢?腰不弯背不驼、无病无痛就是老年人的健康吗?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社会医学家认为,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价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精神健康

精神健康主要指没有精神障碍和精神症状。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发生了生物学改变,信息加工速度减慢,认知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固执、疑心、自私和偏执等心理障碍。(2)躯体健康

传统习惯所说的健康,多指躯体健康而言。躯体健康不佳,可表现为多种器质性疾病和症状,如高血压、冠心病、气管炎、糖尿病及肿瘤等。(3)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人际关系的数量和质量及社会参与的程度。如家庭居住情况,婚姻状况,与亲属、朋友、邻里关系,与社会组织关系,职业状况等。一个老人如果长期独自呆在家里,不与人打交道,不能进行社会参与,就不能算一个全面健康的老人。4.健康活过百岁需要掌握的“三大理念”

虽说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随着人类对衰老本质的认识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养生养性、防病延年的重要。而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几千年来中医学的健康活过百岁理念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保健事业起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其主要理念有以下几点。(1)要想长寿,未老先防

中医学的长寿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如起居养生方面,《黄帝内经》强调“风雨寒暑”、“虚邪贼风”要“避之有时”。因此,中医健康活过百岁理念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未老先防。预防胜于治疗,强调健康活过百岁健体应以预防为主,“治未病”思想贯穿中医的始终。(2)寿命长短,自我掌握“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中医健康活过百岁的主要观点之一。中医学认为,个人寿命的长短,主要由自身决定,寿命长短可以自我掌握。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学会科学的生活,则长寿可期,反之,则寿命易折。就是在这一坚定的信念指导下,经过众多长寿家长期不懈的长寿实践,中国文化遗产中便留下了一大批独特的长寿思想和方法。中医健康活过百岁理念不仅在长寿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一个亟待开掘的宝库。(3)健康活过百岁,需要学习

中医健康活过百岁理念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健康活过百岁的生活,活到其应尽的寿数,但原则是健康活过百岁的方法需要学习、需要总结,任何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健康知识在于积累,长寿经验在于总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在不断的变化,只有选择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才可能达到健康活过百岁的目的。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就是不断总结了古代养生家的长寿经验,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寿命达104岁;东汉末年医学家华佗,总结前人的健康活过百岁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延年益寿的五禽戏,坚持练习,年且九十,还精力过人,其弟子学习他的健康活过百岁方法,寿达百余岁。

总之,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以他们的智慧和实践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中医长寿保健学说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健康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的健康活过百岁理念对指导新时期中老年人健康活过百岁,对于中老年人坚定科学生活,延年益寿,领会健康活过百岁的科学精髓具有深远意义。这无疑会对促进我们民族的健康,延缓衰老,提高人类的寿限起到积极的作用。5.健康活过百岁需要“三理”

中国古代中医保健养生侧重生理养生;近代主要讲生理和心理养生;当代则特别强调生理、心理和哲理养生。这“三理”养生,反映了中医养生不同层次的三种效应观。(1)生理

古人养生,注重四道:一是动养之道,就是适度锻炼,可活动筋骨,疏通气血;二是静养之道,就是适当休息,可减少消耗,怡神健体;三是食养之道,就是均衡营养,可使饮食有节,二便通畅;四是居养之道,就是起居有常,可使精神愉快、情绪安定。守此四者,如能不妄作劳、慎房事、节情欲、避外邪、重内调,辅以必要的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则可以健康活过百岁,度百岁乃去。今天看来,这种单纯生理养生,只能说是浅层次的保健养生。(2)哲理

所谓“哲理”养生,主要是要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和一分为二的观点。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王夫之的“六然”、“四看”保健养生观就是符合这一观点的。(3)心理

心理养生一是要养生情志,二是要修养德行。因为人的情志活动和道德修养,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极大。

所谓情志,就是中医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精神因素,是人受各种外在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反映。它们既是生理反映,也是心理反映。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疾病,但过于激烈或持久,或自身过于敏感,都会导致疾病。如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所以要重视养生情志。而养生情志,最重要的是情贵中和,莫大忧愁,莫大哀思,保持心境平和,内则七情无扰,五脏六腑气血调和流通;外则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机可乘,邪不可干,使身体内外调和,从而达到百病不生。这就是保健养生的内在因素。

所谓德行,就是道德行为。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所以说,养生情志,修养德行是保健养生统摄全局的第一大法。这种心理养生可以说是深层次的保健养生。

上述三理养生,其重点、方法会有生理、心理、哲理和浅、深、高三个层次的不同,但其基本方法并不矛盾,而其效应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健康,延年益寿。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6.健康活过百岁要防“短板效应”

人体健康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每个因素有每个因素的作用,彼此并不能代替。这便是“健康木桶论”产生的实践基础。木桶是由几块木板箍成的,它的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的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便由此块“短板”决定(称为“短板效应”),其他的木板再长也没有用。这块“短板”成了木桶盛水量的制约因素,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加大木桶的盛水量;只有几块木板等长,木桶才会有最好的盛水量。所以,要获得健康一定要防止“短板效应”。“短板效应”告诉人们,健康要“善取其道”,要采取全面的综合措施。顾此失彼,甚至单打一或单打二,往往不能见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慢跑运动的倡导者,被誉为“慢跑之父”的费克士,此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宣传慢跑有好处的书曾售出数百万册。他的许多读者在慢跑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身体由弱变强,一些疾病得到消除,性格改善了,人际关系也协调了,以至在全美掀起慢跑热潮。费克士认为慢跑即可获得健康,用不着再有其他健康措施。有朋友曾劝费克士检查一下身体,若有心脏病则要停止慢跑。但他没有听从建议,认为慢跑可治百病,即使有心脏病,也可在慢跑中痊愈。结果,他在一次慢跑中,因突发心脏病而死亡。人们从费克士这一“慢跑明星事件”中明白了健康不能单打一。单因素措施只能起一定的作用,不能起全面的决定作用。7.懒汉是不可能得到健康的

懒汉是很难得到健康与长寿的。生活告诉我们,懒惰和闲散,无所事事,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对事业缺乏信心,悲观颓废等都是健康的大敌。只有勤奋的人才会注意健康和努力去掌握一些有关生理和常见疾病的知识,及早发现某些疾病发生的苗头,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慢性病患者如果过分依赖药物而忽视运动、合理饮食、乐观情绪和规律的生活等因素,采用懒人懒处理事物的办法,势必影响健康的早日恢复。精神状态对健康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愉快,情绪乐观,往往易获得健康和战胜疾病;心情抑郁,悲观失望,忧愁恐惧,嫉妒仇恨,紧张焦虑等恶劣情绪有害于健康。也就是说,为了获取健康,中老年人要勤于采用各种保健方法。8.健康活过百岁要关注“五个百分比”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宣布,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取决于五个百分比,这五个百分比分别是:15%取决于遗传因素,60%取决于自己的生活方式,10%取决于社会因素,7%取决于气候,其他因素占8%。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精力充沛,全身充满活力,对健康、长寿是怎么回事,懒得去理会,反正生命的尽头还远,是否健康似乎还没时间去考虑,等到真正有了病的时候,才觉晚矣。所谓“人生终点”,重病在身,怎么看也遥不可及,是年纪大的人才该想的吧。其实,依据一份国外的研究资料来看,一个人生命的期限并非不可估量,很可能从他现在的个体特征及生存环境里显露天机。健康是每个人一生中各种因素作用一点一滴的积累;疾病也是各种不良因素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良的生活习惯与方式,是各种疾病的主要成因。如果一个人有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心理也不健康,那么他可能离疾病与早逝不远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从一点一滴做起。9.“一个意识一个行动”,养成健康好习惯

法国科学家乔治说:“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一个人的后半辈子是由习惯组成的,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这说明习惯对健康乃至长寿是长期地、持续地起作用的,它伴随我们一辈子,可见习惯对我们的重要性。为此要做到以下两点。(1)要有一个健康的意识

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习惯对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时,就要下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习惯,不然光知道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清楚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对健康有害的,然后对那些不良的习惯进行改变。举个例子说,洗手,尽管每个人都知道饭前要洗手,但是怎么洗却少有人关心。有人说,洗手就洗手呗,在盆里放入水,将手放进盆子里,洗完了用毛巾一擦不就行了?错了。医生都是用流水洗手的,如果用盆子洗,手上的污垢就会留在盆子里,当把手抽出来时,难免还是会带有细菌。洗完手后如果用挂在墙上的干布擦,那布上的细菌也会带到你手上,你的手还是不干净,而医生们一般都采用自然风干的方法或电吹干的方法让手上的水自然烘干。也许你会觉得很麻烦,但是,假若我们从一开始就这样做的话,那么现在还会觉得它麻烦吗?这就叫做“习惯成自然了”。好的习惯给我们带来健康,不好的习惯一不留神会带来疾病,所以说,养成一个好习惯真的很重要,但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形成的,它形成或改变的前提必须是有一个强烈的健康意识。(2)要改变习惯务必一定要行动

行为受制于意识,当我们有了健康的意识时,就要将这种意识付诸行动。比如:养成淡食的习惯,早睡早起的习惯,锻炼的习惯,洗手的习惯,洗脸的习惯,饮水习惯,保健的习惯等。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吸收和营养均衡等。看起来好象没有什么,不是吗?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里见惯做熟了的事情嘛,但是,我们还是经常熬夜,经常应酬,经常饮酒,经常坐在电脑前十几个小时,经常在外吃快餐。要改变某些东西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越来越年轻就过早步入亚健康状态,二三十岁患高血脂和心血管病的人越来越多。这说明了什么?不良习惯正在侵食着我们宝贵的肌体,甚至危及生命。10.人类早衰早逝要注意“四大原因”

求得健康的主要方法在于保健。疾病、早衰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知、不会保健。现代医学认为人的早衰固然有其内在的原因,但一般与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较为密切。(1)生活失于规律

规律而节制的生活,对于防止和抵御疾病的发生,获得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饮食不节(过饥、过饱、偏食、饮食过冷过热、无规律)、饮酒过多、劳逸失常、房劳过度等可造成脏腑功能失调、精气受损,进而导致疾病,加速衰老。古今中外,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富贾巨商,短命者多,其负面经验是,吃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官欲贪欲,财欲色欲,无节无度;养尊处优,不劳动,少运动,这些皆是生活失于规律的具体体现。要想健康,就必须保持规律的生活。(2)情绪失于调节

中医认为,精神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主宰,只有当人的情志活动和顺时,脏腑功能才能平衡、协调,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若情志失调,七情太过或过失,就会引起人体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发生紊乱,造成各种病变,导致早衰。情绪失于调节是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环境的变迁,生活环境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经济收入差距的拉大,皆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而想保持健康的身体,维持生存竞争的本钱,最好的办法就是调节并保持好自己的情绪,健康地生活。(3)禀赋有强有弱

禀赋有强有弱主要指遗传因素;而体质则是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的功能和形态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中医很早就认识到人的寿命和禀赋强弱及体质好坏相关。但禀赋不是一个人长寿的决定因素。体弱的人可以通过科学的锻炼、合理的饮食、规律的生活,使体质由弱变强,即先天不足,后天补之。但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足,又后天失养,生活失于节律,那体质很快就会处于虚弱状态,提早而逝。可以说虽然先天禀赋与人的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只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干预,一定能获得健康。(4)药害意外加身

有些人身体有失健康,不是从科学的角度保养,而是只依靠药物,最后反而早衰早逝。历代皇帝无不以维“命”为至要,常以珍贵药材养护身体,但却少有长寿。根据史书记载,中国历代皇帝共209人,平均寿命39岁,其中活过50岁的仅24人,占11.5%。清朝有12个皇帝,平均寿命仅51.4岁。秦始皇欲求长生不老、永世称帝,曾派方士徐福带500名童男童女乘船赴东海蓬莱寻觅仙丹灵药,结果一去不返。最后他在尚未迈入天命之年,49岁时赴咸阳途中病逝。清同治帝吃得好,动得少,以鹿血壮阳,19岁早亡。这些事例说明,药害是影响健康的主因之一。现在,滥用、误用药现象相当严重,耐药性问题十分突出,更显药害的严重性。11.养生保健的“五个难点”

保健有五难,是历史上有名保健学家嵇康的有名论断,实则也是目前普通百姓保健方面的主要难点,此五者说明保健的根本是祛除不利于心身健康的因素。这五个因素是制约保健的关键。(1)“名利”的干扰

一个热衷于“争名于朝、夺利于市”的人,不可能有健康的心身,名利是保健的大敌,只有断然去掉名利观念,才可能保持心身健康。(2)“喜怒”的侵害

喜怒是情志的两个极端,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如果活动过强、表现失当,就会导致疾病,损害健康;如果善于调控情绪,除掉不合理的喜怒,就可以促进心身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就是说情绪影响保健的成败。(3)“声色”的破坏

如果一个人迷恋于声色犬马,过着荒淫靡乱的生活,那他要想获得心身健康,就会“难于上青天”。只有下决心改邪归正,与放荡不羁、淫乱不堪的生活一刀两断,才能与健康逐步接近。(4)“滋味”的妨碍

所谓“滋味”,不是指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吃喝,而是指对大吃大喝、豪华餐饮的过分追求。如果总是迷恋于此种“滋味”,就一定会影响健康,只有在生活上始终保持朴素作风而不贪嘴的人,才能保持并增进自己的心身健康水平,饮食上滋味太过是招致疾病的根源。(5)“神虑”的消散

中医理论认为神需形而存,形依神而生。在肯定形体产生精神的前提下,精神对形体有重大的反作用,因此,古代思想家、医学家认为,要保持健康,必须守住精神,不要让它消散,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养生家嵇康所谓的“神虑消散”之难,也就是这个意思,养神是保健的关键。12.每晚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

睡眠,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人们常常认识不足。人可以七天不进食(但要饮水),但如果真正七天不睡觉便有生命的危险。可见睡眠比吃饭还重要。而且人的一生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疲劳”,还清工作劳动中的“氧债”,调节各种生理机能,稳定神经系统的平衡,是生命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规律的保质保量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增强体质和延年益寿。睡眠的好处是说不尽的,但医学研究表明,平均每晚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每晚平均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比每晚睡8小时者的死亡数高2倍。总的来说,健康活过百岁的中老年人要有早起的习惯,且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为7~8小时。13.四种性格决定人的健康与长寿

性格是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倾向性和行为方式特征的总和。加强性格修养是健康活过百岁的一个重要因素。长寿者一般都乐观开朗。近年,国内医学专家对长寿老人性格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四种性格决定着人的长寿。这四种性格分别为:乐观开朗型占51.14%,安静温和型占44.32%,孤独忧郁或性格粗暴型占4.54%,而性格粗暴型不能长寿。

性格之所以与健康活过百岁有其紧密关系,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乐观开朗的人大都感情真挚、乐观豁达;安静温和的人大都“知足常乐,能忍自安”。正如古诗所说:“老迟因性慢,无病为心宽。”忧郁型者多罹疾,喜怒无常,忧心忡忡,影响了长寿。而性格粗暴者,爱发怒,孤芳自赏,固执偏激,人际关系紧张。事实也是这样,相当多的长寿老人也说:“我之所以长寿,是因为我有快乐的性格。”所以,人们要加强自己性格修养,一方面,要认识加强性格修养对健康活过百岁的重要,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另一方面,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陶冶自己性情。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纵观人的一生,性格还是可以改变的,好的性格使自己受益终生。14.完美性生活能让人多活二十年

当提到性方面的医学研究的时候,人们很自然的就会联想到梅毒、淋病、衣原体、艾滋病毒等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性生活似乎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性生活是人类在传宗接代、繁衍后代大业中必须要做的事情。毫无疑问,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快乐。但是你知道吗,性生活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有些研究报告显示,适当频率的性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延年益寿:20世纪70年代一项关于性生活频率与死亡率的研究发现,男人适当高的性生活频率与低死亡率有关。对于女人,满意的性生活可以使女性寿命延长。研究发现,男人长期没有性爱,死亡率会增高。对于女性而言,性生活不和谐与心脏病有很大的关系。有研究人员对大约1000名45~50岁的男性进行长期的性生活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根据他们性生活频率的不同,将其分成3个小组:

A组——每个星期2次或更多

B组——每个月1次或更加少

C组——频率介于A、B组间

10年后研究人员发现,A组的死亡率最低,B组的死亡率是A组的两倍,C组的死亡率是A的1.6倍。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相类似的现象,性生活中出现的性高潮次数越多的人,死亡率、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的发病率就越低。15.“裤带”长短影响健康与长寿

体型与健康活过百岁关系紧密,“裤带越长,寿命越短”。腰细者活过70岁以上的约占95%,且很少患心血管疾病。科学家在调查600万人的体重与寿命关系时发现,稍胖的人从体能、抗病力到抗癌力,均比瘦人优,因而寿命高,而肥胖者,健康状况则不容乐观。大量科学研究也表明,超重和肥胖也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近10年来我国人群的体重指数和超重率正在增长。流行病学研究还显示,在我国人群中,随着体重指数由低到高,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如血清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空腹血糖升高等都逐步上升,而且人群中具有两个以上危险因素者的百分率也升高。而心血管疾病正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活过百岁的主要因素之一。16.健康活过百岁不能忽视经济因素

人类的平均寿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有关。一个战乱不断、经济恶化的国家,人是不可能长寿的,1949年以前我国人均寿命为40岁。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有优越的社会制度,经济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增强,人均寿命目前已达73岁,据有关人士预测,未来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将有变化,主要是长寿和增寿。据预测,至2050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将达78.7岁,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我们自身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跃居世界之首,成为当今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平均寿命男性为74.84岁,女性为80.46岁。为此,很多科学家与老年学专家合作,经过全面考察和分析,认为社会经济发达、生活条件优越与长寿的关系更为密切。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这样,健康活过百岁人数较多的国家,多是经济发达、医疗、健康教育和社会环境较为优越的国家,所以说社会环境对人类的健康与长寿有较大的影响。17.健康活过百岁与环境密不可分

环境与人们健康活过百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美好的自然环境对于促进人们心身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大多长寿的老年人来看,健康活过百岁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高山之上,林木茂盛,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泉水潺潺,鸟语花香,风景秀丽,环境幽静,远离闹市,极少污染,集中了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保健益寿的优良环境。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常年忙碌于绿叶红花丛中的花匠,比长期居于花木稀少、空气污浊闹市的人长寿。人们发现,这些长寿之乡大多在山区,开门见山,出门爬坡,而且男女老少个个参加耕作、放牧、狩猎等活动,都有强壮的体格。这些地方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生活极有规律。这些地方的人豁达大度,心情舒畅,笑口常开,热情友好。这里的人们听不到高音喇叭的尖叫和机器车辆的轰鸣,吸的是清新的空气,饮的是纯净的山泉水,到处是绿草、野花、森林和果树。低温、多氧的环境加强了人的心肺功能,增强了抵御寒冷的能力。不过,山区的地理环境是有限的,全世界60亿人不可能都到山林地区去生活,且饮食习惯也不可能与长寿乡相同,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要成为健康、长寿老人,就要绿化、美化周围的环境,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好的环境是健康活过百岁的物质保障,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18.医疗条件促进健康活过百岁

生产力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保健条件的改善,为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人类在同疾病、衰老、死亡的抗争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基础上,形成了自我保健医学,也就是运用综合平衡理论和自我调适方法,达到健康活过百岁目的的共同经验。研究健康活过百岁的学者们在撰写的长寿学著作中,多把医疗与长寿作为专题讨论,大家都十分重视医疗在长寿之道的作用。的确如此,病理性衰老比生理性衰老要出现得早,而且常常是决定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医疗手段防治病理性衰老,使人按照生理性衰老的规律“尽其天年”,是长寿之道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不防治病理性衰老,光从长寿药和长寿方法方面去保护生理性寿命,一旦出现病理性衰老,生理性寿命就会被病理性衰老所夭折。这就说明防治病理性衰老的医疗保健措施,对延年益寿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现有的社会保健医疗、家庭医生、人寿保险、健康指导和宣传教育等形式,对人类健康和寿命是有所帮助的。但是,医疗长寿学虽然有很久的历史,而其真正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还是近年来的事情。19.离婚有可能成为健康活过百岁的杀手

婚姻冲突常会影响当事人及子女的心身健康,离婚是仅次于丧偶的重大精神刺激,爱情与安全感的丧失、性生活的中断、社会角色的改变、子女教育问题的出现,都会对当事人的心理及躯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是抑郁、焦虑、滥用酒精、易疲劳、失眠、早醒等。有人对一组215名已婚服毒自杀者的研究中发现,以对婚姻不满为主要自杀原因的男性占68%,女性占60%,而其中17%的自杀行为发生于离婚后的一个月内。也有人报告,离婚者患精神病的比例为现婚者的2倍。因为离婚后,孤独与寂寞会使人精神抑郁,加上习惯了的婚姻模式被打破,一时又难以重新适应新的生活,无疑给当事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便会导致精神疾患。离婚不仅会影响夫妇双方,还会危及子女的心身健康。现已公认,离婚对子女的危害大于对离婚者本人。夫妻离婚前后,大都伴随着争吵打架或冷漠不语,大大破坏了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子女缺乏应有的安全感。有研究机构对102名自杀未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中2/3来自破裂的家庭。人们还发现,离异家庭的子女出现说谎、逃学及犯罪等现象大大高于完整的家庭。一项研究资料表明,离婚者与夫妻恩爱者相比,前者的寿命男性平均缩短12岁,女性缩短5岁;在20~40岁间,已婚者的死亡率比独身低50%。有人对989名50~60岁的人追踪观察9年,发现离婚者或鳏夫有22%死亡,而白头偕老者去世的只有14%;离婚妇女患子宫癌的死亡率比未离婚者高2倍。

总之,对婚姻中的夫妻而言,不断地相互适应、相互理解、相互信赖、相互关心以及彼此的沟通、价值的共享,是家庭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随着目前心理知识的普及,对婚姻危机的社会干预,无疑会对发展成功婚姻、减少失败的婚姻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20.健康活过百岁不可忽视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类健康活过百岁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大多健康活过百岁老人的生存状态分析,长寿者其家族长寿的现象较为明显,有高血压、青光眼、糖尿病等疾病者,明显的表现出了较高的遗传性。但遗传绝对不是影响人们健康活过百岁的主要因素,况且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影响不良遗传因素。

实际上,中医研究遗传对人寿命的影响,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就遗传对长寿的影响进行了积极、认真的研究和探索,并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见识。他说:“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所削者夭者更夭”,“两天俱得其全者,耆艾无疑也”,从而说明了人之寿夭与遗传有很大关系,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之本身是否注意摄养。即先天强者寿,先天弱者夭;后天培养者寿,后天失养者夭;先天强者,后天又慎之以养,则寿者更寿;先天弱者,后天又失之以养,则夭者更夭。为了使弱者增寿,寿者更寿,张介宾又指出:“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之弱者当知慎,慎则人能胜天矣。”说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抗老延年中起着积极作用,遗传对中老年寿命辨证思想的影响,对于提高人类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科学也已经确凿地证明,男性染色体是XY,女性染色体是XX。由于性别的不同,其生理、性别等方面都有些差别,而在寿命上也不相同。女性寿命一般比男性长,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了证实。而女性寿命长于男性寿命,有人认为这是遗传的关系。而且动物当中,许多种动物的寿命都是雌性长于雄性,这就支持了女性寿命长与遗传有关的说法。但是,由于女性活动量、代谢和性的周期与男性不相同等种种因素,以及女性所习惯的生活环境等与其长寿可能有关系,我们如果从研究女性为何比男性长寿的一方面去探索长寿的一些规律,或许能有些新的发现。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否定雌性动物与雄性动物,女性和男性在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是有区别的,认为女性长寿完全是因为遗传所致尚不能完全肯定。是否男性按“仿生学”的理论去仿效女性的某些健康习性也利于长寿,如注重锻炼,不嗜烟酒,作为寻求长寿方法去研究,这也许是可供选择的思路之一。21.身高对健康活过百岁有影响

我国遗传学家对90岁以上长寿老人做过调查,发现长寿者的身高都在1.26~1.58米,体重为40公斤左右。国外有学者假设以1.73米为男性高矮的界限,调查750名已故者的身高与寿命的关系,结果发现矮个子寿命比高个子平均多9年;历届美国总统中矮者平均寿命80.2岁,高者平均寿命66.6岁;身高在2.30米以上的9个超级巨人,平均寿命只有39.8岁。

科学家认为,人类存在着一个适宜的高度,以便让身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个高度是:男性165~168厘米,女性159~162厘米。生理上特征:身材中等,平均身高男性为171厘米,女性为157厘米。体重不过重或过轻,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体重变化小,肌肉张力佳。皮肤看起来年轻,而且常运动。当然身高对健康活过百岁的影响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事情,只不过知道长寿与身高有关联罢了。22.乐观者长寿,悲观者早夭

乐观者长寿,悲观者早夭,是养生学家对情绪和长寿关系的一个精辟论述。据现代研究证明,长寿者大都是心胸开阔,处事热情,乐于工作,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相反,心胸狭窄,遇事忧柔寡断,斤斤计较小事者,不仅不能长寿,而且容易早夭。乐观情绪能够使人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能够使自己的心理稳定,解脱心理困扰。比如在经济生活中,始终以知足常乐的乐观主义对待,这样就不会被生活的琐事所烦恼。而心胸狭窄的人,则是小小的矛盾都会引起情绪上较大的波动,造成心理障碍,影响身体健康。乐观的人,始终抱着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对生活兴趣盎然,主动锻练身体,抵抗疾病,对生活充满信心,在疾病面前,也能泰然处之,对恢复健康有促进作用。而心胸狭窄的人,在疾病面前则容易出现疑虑、担忧、悲观、失望,所以会起着相反作用。乐观的人,由于人际关系好,感情的反馈会使感情充实,使人感到愉快、温暖,而心胸狭窄的人,由于人际交往少,就会出现孤独、忧郁,生活单调、苦闷,这一切都会影响健康、长寿。第二章轻松活过百岁要牢记15个4字箴言1.背宜常捶

捶背,因能解除疲劳、振奋精神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广泛应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神经,它们支配着人体运动及心血管和内脏的功能。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皮下组织,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增强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增强抗病防病的能力。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其上有大椎、命门、脾俞等穴位。捶背可以刺激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气、振奋阳气、活血通络、养心安神、调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阴阳平衡,健康活过百岁的目的。

捶背的方法分为自身捶打及他人捶打两种。自身捶打坐立皆可,双手握拳至背后,自上而下沿脊背轻轻捶打。捶打时身体稍稍前倾,拳至可能达到的最高部位,再自上而下至腰部,如此为一次,连续捶打5~10次。他人捶打可坐可卧,捶者手握空心拳,以腕发力,刚柔快慢适中,动作要协调。每次捶背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下轻轻叩打为宜。捶背用力大小,以捶击身体震而不痛为度。手法的轻重快慢不同,引起的反应也各有差异;轻而缓的手法使肌肉、神经产生抑制,适宜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者;强而快的手法,能使肌肉、神经兴奋,适用于精神不振、倦怠无力、工作效率低下者。但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未能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肿瘤患者,捶背却有害无益。2.发宜常梳“头为诸阳之会”是说头部是十二经脉中诸阳经相会之处。从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来看,手三阳经止于头部,即手阳明大肠经止于鼻翼旁(迎香穴);手太阳小肠经止于目内眦(睛明穴);手少阳三焦经止于目外眦(瞳子髎穴)。足三阳经起于头部,即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迎香穴);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而梳发可以疏通头部经络。正如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可以使身体悦泽,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另外,由于头部是人体阳经(属性为阳的经络)聚集的地方,经常梳头可刺激头部的经络引气血下行,防治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通调太阳、少阳之气;又能引气血上行,治疗脑供血不足。其可使头发乌黑发亮,又能起到消除疲劳,清醒头脑的作用。

梳发的具体操作方法为:用手指代梳按摩头部。用两手五指分开并屈指伸入头发间,如梳头样,从前额沿头顶至后脑循环往复按搓头部,每次梳头十次至百次。动作宜轻柔。或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其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3.面宜多擦

中医保健学认为按摩面部能激发阳气。历代养生家十分强调“面宜多擦”。《孙真人卫生歌》说:“飞欲不能修昆仑,双手揩摩常在面。”现代医学认为,擦面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面肤弹性,减少皱纹,滋润脸色,延缓衰老,可防治感冒、头痛脑胀、迎风流泪、牙痛鼻塞、面瘫淌涎等。

具体做法是: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数十次。或用双手轻擦、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的作用。或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搽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此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法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鼻的末稍血液循环。同时,配合揉点印堂、迎香穴。每日至少做两遍,方能生效。面部患有疮疖未愈时忌用。4.目宜常运

中医将其称为运睛,即眼球转动。方法为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8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8次(亦可16次)。眼睛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做2~4个节拍,眼睛疲劳,可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明目清神,能去内障外翳,还能纠正近视、远视。每天做几遍可以清肝明目。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是一种较为合适的保健方法,经常应用可以保证年老目明、视物清昕。

我的一位朋友刘某今年51岁,他就是我指导运目保健颇有成效的典范事例。刘某多年从事机关文秘工作,前些年,经常长时间地使用电脑写作,因年龄和工作关系,在电脑前打字不到一个小时,就会觉得眼睛发胀、头晕、困倦,只得休息一下,这也许是应了他说的“花不花(眼睛),四十八”的眼睛衰老规律。后来我让他坚持运目,经半年多的锻炼,他的眼睛又恢复至前几年的状态,在电脑前打字几个小时也没有疲劳的感觉。他觉得这个方法很有效,而且简单易行,不仅可以作为眼的保建方法,延缓眼睛的衰老,还可以作为一些眼睛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辅助方法,后来他每碰到同样的朋友都会告诉朋友运眼保健的方法。5.背宜常暖

背主一身之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之作用,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古人认为背部为督脉之所居,是太阳膀胱经之所舍。人感受风寒,多从背部起,故背部应经常保持温暖。从解剖学观点看,身体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及尾椎连接形成,由椎管内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有臂丛神经,控制上肢、头颈肩部感觉及运动功能;胸部的脊神经负责胸前背后的肌肉收缩与皮肤感觉,还联系内脏;通向下肢的有腰骶神经丛,直接关系人体的行、卧、坐、立。这些神经与背部穴道之功能相似,根据热胀冷缩原理,风寒刺激常使颈肩腰背肌肉收缩、痉挛,不但引发肌肉酸痛、关节僵硬、活动不灵,还通过神经反射,出现头部或上下肢的症状。在现实生活中常暖背一方面可以防治感冒,另一方面可以固肾强腰。通常人们常穿的各种“背心”,便是背部保暖的服装。中老人如果能了解背对人体保健的重要性,就能够自觉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在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一件衣服也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严防受寒。6.胸宜常护

古代养生家、医学家十分重视“胸宜常护”等养生动作。除强调背部要保暖避寒,预防受寒得病外,还要加强胸部的各种锻炼,达到宽胸理气、活血提神、养护心肺、延缓衰老的作用。古人认为胸前分布任脉及胃、脾、肝、肾等联络全身之经脉,通过擦胸、拍胸、扩胸的保健动作,开其穴,畅其经,活其络,行气血,养五脏,润六腑,从而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得到加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中老年人体内有潜在的较强大的免疫力。要激发其作用,除用一些药物调节外,摩胸确为一有效良方。众所周知,胸腺素是由胸腺分泌的,它可以使不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变成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人的胸腺在幼年和儿童时期发达,以后逐渐萎缩,25~45岁萎缩速度加快,老年期胸腺萎缩得更厉害,导致血液中胸腺素浓度下降,抵抗力减弱。科学研究表明,摩胸能调节胸腺的应激能力,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推迟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对抗老益寿起积极作用。摩胸的具体方法为:每天2~3次,用右手掌按住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至右下腹。如此左右手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推36次,也可根据体质情况及耐受能力而定,关键在于持之以恒。7.腹宜常摩

摩腹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即绕脐揉腹。唐代名医孙思邈“常以手摩腹”作为养生之道。宋代诗人陆游也常做“摩腹功”。事实上,他们都成了古代闻名的长寿者。

方法是: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男性同时还可兜阴囊。目的是使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得以调畅。其能健肾强腰、滋阴壮阳、益气固精、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加之中老年人大多肠胃不好,应用此法确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最好选择。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以清除腹胀,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本疗法极为简易,疗效确实,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其他疗法同用。一般每日做3~4次,病症轻者,如一般食积、气滞腹胀等,一至数天即可缓解。病症较重或病程较长者,则须持续摩腹较长时间方见成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疗法操练时须匀速、缓慢、柔和、轻松自然。本疗法一般宜在食后半小时进行,不宜空腹进行。应用本疗法期间,仍须注意饮食适度,易于消化,不可暴饮暴食或过食肥腻生冷等。本疗法以调理慢性病为主,须持之以恒,日久方能显效,不可操之过急。若遇急性腹痛,首先得查明原因,不可贸然以本疗法治之,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或延误病情。8.谷道常提

此法古人称为撮提谷道。谷道即肛门,故俗称提肛。提肛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肛门疾病,以及促进肛门手术后患者伤口和肛门功能恢复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运动过程中,肌肉的间接性收缩起到“泵”的作用,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增强其收缩能力。患肛裂的患者主要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痉挛引起的剧烈疼痛,使裂口难以愈合。相反,如果肛门括约肌过于松弛,对痔核和直肠黏膜的支持力不够,就会导致痔核脱出和脱肛。肛门疾病术后的人,因肛门括约肌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此时有效的肛门功能锻炼,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痔静脉的淤血扩张,增强肛门直肠局部的抗病力,促进伤口愈合,以避免和减少肛门疾病的复发。

提肛运动坐、卧和站立时均可进行。方法如下:思想集中,收腹,慢慢呼气,同时用意念有意识地向上收提肛门,当肺中的空气尽量呼出后,屏住呼吸并保持收提肛门2~3秒钟,然后全身放松,让空气自然进入肺中,静息2~3秒,再重复上述动作;同样尽量吸气时收提肛门,然后全身放松,让肺中的空气自然呼出。每日1~2次,每次30下或5分钟。锻炼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以感到舒适为宜,关键在于持之以恒。9.肢体常摇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尤其是对脑力劳动者而言,一个埋头脑力劳动的人,如果不经常活动四肢,那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方法为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如摇辘轳状,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4次。也可以先左后右,如转辘轳状。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5次后,再右脚做。这样做能舒展四肢关节。此法对于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素质,具有极大的益处。10.皮肤宜沐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动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古人称为干沐浴。即将两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就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臂,从上而下,胸部、腹部、后背至左右腿,依次擦之,可使周身气血通畅,舒筋活血,皮肤润泽而富有弹性。此法对于人们保健有极大的好处,方法简便易行,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但关键是要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对身体健康必有好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