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下湖北中小型商贸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16:27:11

点击下载

作者:袁荃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产业集群下湖北中小型商贸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

产业集群下湖北中小型商贸企业供应链融资研究试读:

摘要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解决就业和技术创新等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中小商贸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严重制约其迅速发展的“瓶颈”。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使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同时,也使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中国经济能否在这场危机中化危机为机遇,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小企业,因此进一步拓宽和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现状,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作为中部大省,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相当,同样中小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湖北省为样本分析我国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顺应产业竞争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换为供应链之间竞争的态势,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它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如何在供应链背景下,通过金融服务的创新,增强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降低其融资成本,已经成为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书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客观、科学地分析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及融资决策,从而为其实务操作提供一些借鉴。定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归纳与总结,从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供应链融资结构性框架以及供应链融资决策进行全面的分析,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理论体系。而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系统论、博弈论及各类优化改进思想,从供应链融资决策的收益分析等对供应链融资的定量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首先,本文通过对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的研究问题出发,将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的背景以及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从而归纳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的角度,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基于信誉链生存的共生机制,从而得出互惠共生是供应链系统的进化方向,并提出大企业监督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模式。接着,以加速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减少资本成本为目标,构建了一套供应链融资的结构性框架,并从杠杆、质押物对象以及行为主体三个方面分别做了具体分析;然后针对供应链资金流优化建立模型来诠释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小商贸企业融资决策问题。最后,分别从政府、中间机构以及企业三个层面,对如何提升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效率,提供了相应建议和措施,以帮助我省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升级。

关键字: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中小型商贸企业;信誉链;资本成本

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MEs)in our country have important strength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with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y will also demonstrate their pivotal status day by day. In 2008 the outbreak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make world economy slumped at the same time, also make medium and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s facing more grim challenge. However, due to a series of rea-sons such as small scale, low labor productivity on the whole, low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so on, SMEs are at a disadvantage in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which is prominently reflected in financing difficulties. The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is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making impossible their sustainable and sound development. As a big province in central Hubei Provinc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n general average, as SMEs in Hubei economic developmen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is context,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 sample analysis of China' s SMEs financing difficult problem,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tabl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re-quires SMEs to strengthen financing capacity and reduce financing cost through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 chain.

It sums up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supply chain financing, put forward supply chain symbiosis system, realize the upgrading of value chain to credibility chain; in view of financing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SMEs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it suggest expanding financing channels of SMEs and re-ducing credit rationing of financial agencies to SMEs by establishing supervisory financi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large-sized enterprises. This improves the original supply chain financing theoreti-cal system and offers theoretical guide to supply chain financial ser-vice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in future. It conducts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financing interest rate decision-making of the banks and wholesale price and order decision making of the suppliers and dis-tributors,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financing service o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finding financial supply chain with bank participants will generate more benefits than traditional supply chain with capital re-striction.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with financial trouble facing SMEs at pre-sent, studies the connotation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based on sum-mar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conducts economic analysis of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credit rationing and credi-bility chain, commission, etc. Through the study on supply chain sys-tem in industrial clus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key function of credibil-ity chain is the essence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echanism of SMEs and large-sized enterprises, and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s the prerequisite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of SMEs. After analyzing the prerequisite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the dissertation presents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and make specific analysis in terms of leverage, object and subject. First, optimize financing decision with reducing capital cost as the leverage; second,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ree basic financing models of supply chain financing based on analysis of cash gap of SMEs; finally, concludes some specific police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from the facets of government, mesosphere and the enterprise.

Key Words: Industrial cluster, Supply chain, Small and Middle business enterprises, Credit chain, Capital cost.1绪论1.1研究背景1.1.1 供应链稳定运转的薄弱环节——中小企业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数量日益增长,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等单位长期的调查和分析数据,以及2011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中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已超过42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从社会贡献上来看,中小企业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达到我国GDP的59.5%,而产品、服务和技术等出口值也占到出口总值的59%以上;由这些中小企业解决的就业量达到城镇总就业量的80%以上,其税收完成量超出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50%。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与此同时,资金少、规模小、业务单一、员工素质不高、管理体系不规范等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诸多难题。

商贸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经济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商贸企业更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程度的窗口,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国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晴雨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打破了重生产、轻流通的局面,使整个国民经济走上了在宏观调控下以价值规律为导向的良性循环轨道上。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纽带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型商贸企业,是市场经济舞台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中小型商贸企业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这对我们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部大省,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相当,同样中小企业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湖北省为样本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中小商贸企业融资体系,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纵观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存在三种形态:第一种是最原始、最初级的企业竞争形态,即从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和本企业系统外的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也就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关于企业之间的竞争,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最好地描述了这类竞争。第二种竞争形态是“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产业集群就是在同一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众多企业因空间集聚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竞争形态突破了第一类竞争形态的视野,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带来的协同与共享效应优势(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外在的表现就是集群内企业同集群外企业以及集群与集群之间的竞争。第三种竞争形态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突破纵向一体化的战略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自身的核心业务,专业分工从企业内部转移到企业外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战略联盟等形式组成的供应链系统构成竞争主体。

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发挥企业核心优势的管理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备受企业青睐,从最初的作业性管理工具上升为战略性的管理方法体系。供应链管理可以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来赢得市场,收益的不是一个企业,而是供应链上所有相关的企业群体。但在实际运作中,对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和技术等的限制,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效果不尽如人意,结果往往造成“供应链管理”是诸如HP、Dell和Wal-Mart等大公司的专利。

产业集群通过共享相邻地域内的资源、信息、技术等元素,充分地发挥产业积聚的规模及范围效应,极大地促进地方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分工背景下,我国承接了许多产业的生产加工环节,并正成为“世界加工工厂”,这些所承接的产业转移环节多以产业集群形式存在。而在产业集群中占主体的是中小企业,由于实力限制,在较大区域内实施供应链管理很不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和供应链作为介于市场与层级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组织管理范式,是企业竞争最新的有效载体。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中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结合起来,突破企业的狭隘视角,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供应链融资,对提高产业集群内的中小型商贸企业竞争和管理运作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1.1.2 “十一五”和“十二五”物流业投融资解读

在2005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中国物流界的一件大事是2009年3月,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发布。《规划》确认了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规划》确定了“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振了物流业人士的信心,提升了物流业的地位。

上述规划的发布,是基于中国物流业“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据报道,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与“十五”末期的2005年相比,双双实现了总量翻番,年均分别增长21%和16.1%。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左右,比2005年降低0.3个百分点,相当于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中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达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

如果我们从投融资角度来解读这些统计数据,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5万亿元和2.7万亿元,代表了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和高增长性。这两个指标是投融资界首先关注的要素,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性,投资高回报无法保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8%左右,比2005年降低0.3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表明物流业的确为使用物流的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产业降低了成本,这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使用物流服务业,这绝对是物流的利好消息。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可达7%左右,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16%,这表明物流业在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的增加,而服务业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依托平台,政府政策和资源均会向其倾斜,金融界必然将眼球更多转向投资物流业。1.1.3 金融机构服务改革

商贸流通网络是连接城乡资金流、信息和物流的重要纽带,城乡各类商贸和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求银行提供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帮助客户规避各类贸易风险,加快资金周转、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融资能力和自身的信用程度。而银行的营运资金除一小部分是属于自由资本,大部分都是来自社会公众的存款。从银行授信放款理论来看,“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方面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这些原则,银行对授信业务的态度非常谨慎,对于客户授信违约风险非常重视,以防危及到自身的正常运营。银行在办理客户授信业务中,首先要多方详细准确地评估借款人信用,以此作为保障授信品质的依据,也是防御风险的前提。而银行由于评估本身存在片面性、过度依赖担保品、缺乏对授信资金的有效控管以及授信对象过度集中等多方问题的存在,银行授信资金的有效投放和安全回收受到了严重影响。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时间,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逐渐呈下降趋势,而直接融资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据央行统计资料显示,银行贷款占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包括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融资总量的份额有所下降,2004年为82.9%, 2005年为81%, 2006年为82%, 2007年为78.9%。与此同时,银行信贷支持的主要对象高度集中于大型企业,而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深入发展,大型企业的融资渠道随之增多。从自身稳定资金来源以及减少融资成本等方面考虑,大企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从银行融资中转移出大量份额。银行传统的主要客户大量流失,甚至出现“金融脱媒”的现象。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存款利率的放开要求银行在资金运用时必须充分考虑资金来源的成本,贷款利率的放开则使银行对收益率进行调节成为可能。针对多数大企业,其融资能力较强,银行对其议价能力有限,因而银行不得不选择将信贷资源在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重新考虑进行合理配置。

总的来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产生的直接融资和利率市场化,使得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开始将战略重点从大企业市场转向中小企业市场中来,积极开发中小企业市场,不断研究和创新适宜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1.2文献综述1.2.1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以及融资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和融资体系比较研究,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瓶颈的对策和建议,综观已有文献,关于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中小型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及其成因的研究

陈晓红(2000)指出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均属卖方市场终端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和服务,其经济效益也会随着买方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而面临风险;再加上生产设备比较落后,财务物力都较有限,因此,银行提供信贷支持自然偏向大型企业,使中小企业陷入信贷困境。胡小平(2000)认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不规范、所有制观念影响以及抵押担保困难等方面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中国人民银行上海课题组(2001)提出,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主要在于社会对其融资支持体系尚未建立、现行信贷服务体系与之不适宜及其自身信誉不佳等因素。徐洪水(2001)指出,从本质上看,金融缺口是由现在市场条件下的金融压抑带来的资金过度需求以及供给缺失,从而形成金融缺口;而银企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又使此状况恶化,金融缺口扩张。张捷(2002)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不够完善,加之我国金融改革使银行贷款决策层变化,给关系型贷款带来更大的阻力,因而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更加显著。孙希芳、林毅夫(2003)指出,造成中小企业展开非正规金融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事前逆向选择与事后道德风险。

2.关于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贺力平(1999)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跟我国银行业结构有很大关系,银行机构缺乏客户风险管理方面的足量信息,且过多的金融资源与市场份额被大部分大银行掌握,应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张静、梅强(2002)认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涉及一些系统性问题,并从系统论入手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重新定位,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必要手段是中小企业融资系统的建立,并不断完善系统中各项要素和相互协调来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实质性推力。纪琼晓(2003)谈到,通过政府干预方式来建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可以有效改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这一市场失灵现象。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200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中指出,必须构建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互助性政策性担保机构为辅的城乡分级担保机构,通过信用担保机构的完善和发展,运作规范、配套协作,才能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给以有效解决。罗正英(2004)从信誉链角度研究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中小企业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与大企业形成信誉链结构并对财务信息进行调整和改革。张捷(2005)也谈到,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涉及金融体制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它是转型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混合的产物,需要采取整体性的解决方案才能解决。

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研究方面的综述,不难看出,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关的融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1.2.2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应追溯到20世纪初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产业区位论(Marshall, 1922年)和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所提出的工业区位论(Webber, 1929年)。后来,随着产业集群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使得国内外学者对企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形成了外部经济理论、增长经济理论、弹性专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等几大理论学派。

外部经济论是产业集群最早的流派之一,也是其他许多产业集群流派研究的基石,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外部经济论”以专业化分工为基础进行研究,认为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企业通过聚集而共享“公共物品”所产生的外部经可以使生产成本处于或接近最低状态,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费用理论最早是由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一文中开创性地提出来的。但是真正把交易费用理论应用到产业集群研究的是威廉姆森(Williamson)和斯科特(Scott)。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源于生产中的分工、公司间交易活动的结构以及地方化发展中内生性出现的集聚经济,其兴起和增长是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费用之间进行抉择——因降低交易费用而合作,因合作而聚集的结果。增长经济理论认为,内生经济增长是“干中学”的过程,无论企业、产业或地方区域经济都是如此。内生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聚集产生的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使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从而引起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弹性专精理论认为,产业集群内企业的适应性和专业性,是通过弹性专精的中小企业之间的高效的竞争和合作机制实现的。技术创新论认为,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内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学习机制是通过集群内知识的溢出来实现的,而这种知识必须通过地理上的临近、面对面的交流才能被有效获取,因此为了提高创新收益,创新主体需要聚集以产生共享知识和技术创新。

对于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国内许多学者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如下:杨洸(1995年)将马歇尔的聚集经济思想和熊彼特的创新经济思想相结合,认为聚集经济是创新集群形成的内在依据,聚集经济和外部性对集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作用。仇保兴(1998年)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产权、市场结构、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梁小萌(2001年)认为,产业集聚不仅能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而且也有助于企业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一方面,产业集聚使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增强了竞争优势,有助于实现内部扩张;另一方面,集聚在同一区域的企业,出于对同一产业链的依赖而密切联系,分工协作,容易实现企业的联合,实现外部扩张。魏守华(2002年)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角度研究企业集群,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继梯度推进、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之后的新兴区域经济理论。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较为系统的是北京大学的王缉慈教授,其在《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中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将我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基地;二是智力密集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三是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集群;四是条件优越的开发区的跨国公司引导的集群;五是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关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不同的学派侧重的环节不同(见表1.1)。而这些不同理论的不同研究环节其实构成了供应链。表1.1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流派及其侧重环节1.2.3 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

随着产业内分工发展带来的全球经济竞争模式变化,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供应链中各种流动的类别和水平在文献中提出了很多建议。同时,作为衍生的较新的研究领域,供应链金融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系统研究,产生了许多关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理念和模式的研究文献,现总结如下:1.2.3.1 国外研究

在国外的文献中,供应链金融管理通常被称为“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FSCM)”,是相对于侧重实物流的供应链管理“physic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SCM)”而提出的。文献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供应链金融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和价值。Pfohl(1997)最早区分了信息,权利,货物和资金的各种流动。Croom(2000)等指出货物、金融资源、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科技作为“交换要素”的不同。Cooper(2000)等谈到了原材料、货物、信息等朝一个方向流动,以及信息与金融资源相反方向的流动。Mentzer(2001)指出了产品、服务、信息、金融资源、需求信息和预测都是作为供应链的流动。Guerrisi(2001)指出,当前的资金流管理无法与发展迅猛的物流技术相匹配,主要谈到了电子商务领域,并考察了领域内资金的转移技术以及物流配送技术,从而提出在全球贸易链中广泛应用基于internet模式下的电子货币转移方式。Warren(2004)近年来将供应链管理对物流信息流等方面做了比较研究,指出资金流的管理方面存在大量节约成本与创造价值的机会,而企业往往使用了过高的运营资本来应对资金流风险,因此提出开发支付结算工具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更好地管理供应链资金流,从而降低运营成本。Dan (2004)以美国银行为例,从银行价值创造出发,通过供应链过程和特征的全面掌握,提出集成物流与资金流的思想,并使用电子支付手段来对供应链金融进行管理。Richard(2004)以Stanley公司为例,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管理的实施方法,达到物流与资金流协调一致来降低总成本。Stefan(2004)对1000多家企业的财务总监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企业的投入和产出做了具体分析,并提出将行业资金流信息标准化能够为一定规模下的企业创造价值。Douglas(2004)通过研究供应链运作过程总结了供应链管理八大要素,并指出相关过程的协调与对资金流的管理能够促使这八大要素的增值。Leora Klapper(2006)分析了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进行存货融资模式的功能及机理;Allen N Berger(2006)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新的观念与设计,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思想。Gonzalo Guillen (2007)等基于企业融资计划与生产一体化的短期供应链管理,提出了通过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来加快企业运作与资金融通,创造更多的整体收益。1.2.3.2 国内研究

1.供应链金融定义研究

杨绍辉(2005)将“供应链金融”定义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新型融资模式,可实现资金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整合,为供应链节点企业提供了较好的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同时也为链上相对弱势企业提供了新型的融资服务。

王禅(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供应链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授信,同时以行业特点及交易过程中构成的连带关系来制定融资方案来注入资金至供应链企业中,并能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胡跃飞(2007)认为,供应链金融是银行以供应链上主导企业信用水平和产品供应链上的准确贸易信息为依据,通过企业贸易行为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直接还款来源,同时配合银行的封闭贷款操作来开展的单笔或额度授信的融资业务。

闫俊宏(2007)通过总结深圳发展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经验,将供应链金融定义如下,即一种为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来确保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一条龙的稳固和畅通,同时也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来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间互利互惠、良性协调、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2.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研究

梁红(1999)通过借鉴西方国家有关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提出利用应收账款证券化这一新型的融资工具来为企业筹集资金,实现激活应收账款的目的。王建清(2000)谈到了应收账款融资的定义、融资方案的设计原则以及必须重视的几点问题,并指出跨国公司可通过保险、追索等方式,进行应收账款融资,将其国内的应收账款出售给国内银行以换取短期资金的融通。张家良(2004)针对应收账款质押担保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应收账款是法律允许的货款质押担保类型,从法律性质划分,是基于合同而产生的债权,即合同债权。郭涛(2005)探讨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原理及其优势。

唐少艺(2005)运用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在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方面的潜在优势。杨绍辉(2005)探讨了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中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式,并指出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促进作用。

闫俊宏(2005)提出了供应链金融的基本模式,分别为预付账款融资、存货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三种模式,并详细介绍了这三种模式的运作流程。

朱文贵(2007)从系统结构视角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流程决策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建模来分析了系统中的三个重要因素(融资活动、支付结算活动和采购活动),并对模型进行优化。

3.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研究

李学伟、王光石(2005)介绍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含义及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方法,并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下需要建立的七个子系统。

杨晏忠(2007)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风险分为五大类,分别为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环境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分析了各类风险的表现形式,并提出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具体方法及有效措施。

刘士宁(2007)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防范措施,即必须建立健全市场信息体系,明晰法律责任与义务,完善操作规范,同时加大物流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力度等。

总结这些文献,可以看出供应链金融方面的文献研究重点一直致力于讨论供应链中的企业如何创造经济有效的融资。供应链上企业的融资便是“供应链融资”,我们可作如下定义:

供应链融资是通过提高供应链上所有参与企业,包括供应商、服务提供者和客户的整体价值来进行企业内部的优化融资以及整合融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形成了一个链条群,中国也正在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与采购中心,中资银行已纷纷投入到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中来,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对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系统的研究颇有裨益。本文所研究的中小型商贸企业供应链融资问题就是一种以产业集群为研究平台,处于供应链上的中小型商贸企业签订契约形成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集约化物流伙伴关系,有效改善融资难问题。1.3研究思路与结构

1.论文研究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基于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的研究问题出发,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耦合的角度,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基于信誉链生存的共生机制,接着构建了供应链融资的结构性框架,并为中小商贸企业对供应链融资进行决策给出正确指引。

首先,本文将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的背景以及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从而归纳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然后将产业集群与供应链相结合研究供应链融资系统,从而得出互惠共生是供应链系统的进化方向,并提出大企业监督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模式。接着,提出了一个供应链融资的框架性结构,并对供应链金融的三种主要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分别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然后给出一个针对供应链资金流优化的模型来诠释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小商贸企业融资决策问题。最后,分别从政府、中间机构以及企业三个层面,对如何提升产业集群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效率,提供了相应建议和措施,以帮助我省产业集群进行产业升级。

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客观、科学地分析产业集群、供应链金融及融资决策,从而为其实务操作提供一些借鉴。定性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归纳与总结,从理论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产业集群、供应链融资结构性框架以及供应链融资决策进行全面的分析,完善供应链金融的理论体系。而定量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系统论、博弈论及各类优化改进思想,从供应链融资决策的收益分析等对供应链融资的定量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2.论文的内容结构

全文可分为五大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首先从供应链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以及金融机构的服务改革等方面对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产生背景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从中小企业融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金融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结合湖北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状况和融资难的原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难和全国的情况类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三部分,阐述了供应链融资的基础理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理论,研究中小型商贸企业和大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机制。首先介绍了将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相结合研究供应链融资机制,实质是由价值链到信誉链的升华,得出互惠共生是供应链融资系统的进化方向。然后将供应链从由价值链支撑的生产领域扩展到由信誉链支撑的融资领域,通过这种衍生,进一步分析了信誉链在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风险中的关键作用。基于信誉链的建立,中小商贸企业融资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前提条件,必须创新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继续深入研究分析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信息披露的情况。并提出建立大企业监督式财务信息管理体制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

第四部分,首先对企业资本成本理论进行重新定义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加速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减少资本成本为目标,设计了一套供应链融资的结构性框架,包括行为主体,质押物对象,以及出于资本成本考虑的杠杆。然后主要分析供应链融资结构性框架中的杠杆因素,从供应链资本成本的角度建立一个决策模型来解释供应链融资活动中的资金流,基本思想是中小企业如何通过供应链进行融资决策来降低供应链融资项目的资本成本,又如何利用供应链信息来降低投资风险。

最后一部分,针对前文分析的导致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以及相关模型分析优化基础上,从政府层面、中间机构层面和企业层面三个方面提出改变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4主要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进行有机的耦合,从产业集群的中观层次来研究中小型商贸企业供应链系统,提出供应链融资的必要性;并通过对产业集群下供应链融资的理解,进一步总结出供应链企业之间信誉链的建立,分析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融资机制,提出大企业监督式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2)以加速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减少资本成本为目标,设计了供应链融资结构性框架。(3)基于供应链资金流构建了中小型企业选择供应链融资的决策模型,分析中小型企业通过链上大企业的监督与协助进行供应链融资,同时利用供应链信息传递降低项目风险,实现以降低融资项目的资本成本作为杠杆的决策优化;并通过提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型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决策行为优化研究,使得供应链整体利益得以提高,链上企业树立自己的强有力竞争优势。2湖北中小商贸企业融资现状分析2.1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实质就是其资金的融通,它要求中小企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找出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以及资金运用的情况,明确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多方需求,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合理的渠道和方式,尽可能组织足量资金的供应,以确保企业日后健康发展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划分:按其方式划分,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按其来源划分,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按其性质划分,包括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这三种划分方法相互交叉,可根据不同场合灵活运用。

在现实的经济市场中,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由权益性资金与债务性资金两部分构成,相应地,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也是以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方式为主。其权益性融资的方式主要是指中小企业通过正式、非正式的资本市场或者自身利润留成积累等途径进行资金筹集的活动。而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靠自身积累方式来获得资金比较慢,另外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资本市场来获得资金支持,都需要企业自身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这些也同样是中小企业的先天性不足。从而权益性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行性较差,不能作为其主要的融资途径来考虑。而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商业贷款、亲友借款或业主贷款等直接融资方式来筹集资金的活动,也包括通过金融机构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的资金融通活动。这将是本文所做研究的主要对象。

中小企业的债务性融资可以从债务结构角度分为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外源性直接债务融资以及外源性间接债务融资三种形式。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是指企业利益直接相关的股东或业务亲友或通过“天使资金”向企业提供的债务性借款;外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商业信贷、发行债券或发行商业票据等方式进行的债务性融资;而外源性间接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的债务性融资,如银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贷款、信用合作机构贷款、融资租赁等。用图2.1来具体表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如下。图2.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

以债务性融资方式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其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三种债务性融资方式有着不同的作用。在企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规模有限,市场需求狭窄,承担不了高额的负债,因此主要依靠自有资金的积累,选择内源直接债务融资方式来扩大生产、追加投资。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方式灵活,利率水平也较低,且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事前“逆向选择”与事后“道德风险”问题。因而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是其融资渠道的主要选择,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较大。在这一阶段,筹集内源性债务通畅与否,将决定企业能否顺利地从婴儿期发展到幼儿期(李扬,杨思群,2001)。

当中小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对资金需求量逐渐增大,内源融资不足以满足需求,企业开始寻求外源融资支持,通过金融机构获得外源性间接融资的方式成为中小企业寻求融资的主要途径。这种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打破原先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的束缚,吸纳更多的外部资金来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为其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万解秋,2001)。因此外源性间接债务融资是中小企业成长期的融资偏好与主要融资需求。

此外,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商业信贷、发现商业票据或债权等方式来进行外源性直接债务融资。不过这种方式对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级别要求高,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等各方面条件尚达不到较高的信用等级。从而外源性直接融资对于多数中小企业来讲,可操作性不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其债务融资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内源性直接债务融资属于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只能满足规模较小阶段的需求,而外源性直接债务融资对企业信用要求的高门槛,又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实现。因此,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较稳定的成长期内,对外源性债务融资的需求与依赖程度表现较高;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银行贷款等间接性债务也通常比重较高。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时间及贸易总量的增加,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这样中小商贸企业在活跃国内经济、增强商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活跃市场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中小商贸企业的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制约,而融资问题首当其冲。中小商贸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极不相称的。我国商贸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湖北省中小企业在融资途径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源融资比例有所降低但比重依然过高。湖北中小企业主要靠自身积累发展壮大,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无论是初创时期还是发展阶段,都过于依赖自我融资渠道。(2)外源融资方式单一,银行贷款是主要的外源融资方式,但获得的信贷支持不够。因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中小商贸企业放贷。据调查,湖北有74.6%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有85.3%的企业需要再融资,而这些中小企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银行贷款。同时,中小商贸企业因大多是从事于产品的批发和销售,缺少物权凭证,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融资成本高等原因,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3)外源融资中的直接融资比例较小,股市融资、债券融资、私募股权融资等难度很大。湖北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弱、规模比较小等原因,缺少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商贸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我国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缺乏完备法律保护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影响创业投资的退出,如我国对公司上市除了要求连续3年赢利之外,还要求企业有5000万的资产规模,因此对湖北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很难达到上市发行股票的门槛,中小商贸企业也难以通过股权融资。(4)非正规金融渠道的民间融资(借贷)比例较高,融资风险大、成本高。由于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借款,因此只好舍弃融资效率较高的银行贷款而求助于融资效率较低的民间借贷。据调查,在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资金的各种渠道中,有部分企业表示曾利用民间借贷。流动负债所占比例较大,而长期负债则占很少的部分。主要由于银行一般只会为中小商贸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不会提供长期贷款。中小商贸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一旦一家公司因经营不善而蒙受损失,则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若短期内急需资金,中小商贸企业之间会互相拆借,或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2.2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决定了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活动的效率与规模,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环境包含了资本市场、金融体系和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

1.资本市场

从一般意义上讲,资本市场至少应涵盖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其基本功能是促进资本的形成,有效地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并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合理分配到经济的各个部门。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已达到1500多家,沪深两市总市值约18万亿,行业几乎涵盖国民经济的所有领域。债券市场上国债发行额累计达上万亿元,未到期国债余额达到数千亿元,资本市场成为政府筹资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企业债券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间的购并活动空前活跃,成为推动企业改组的主要途径。当然也有不完善、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市场机制未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资本市场结构仍然存在缺陷,市场的运行环境比较差等问题。

2.金融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主导、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为补充的银行金融机构与证券保险、信用社、邮政储蓄和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二元金融体系。目前,四大商业银行主要是支持大型骨干企业以及国家的一些重点行业与项目,其业务重点不在中小企业。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虽然其定位是为中小企业与农村服务,但是由于其大多分支机构分布在发达城市,所以难以满足遍布地市和县域农村等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3.信用担保体系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时间起步于1992年,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机构,它在带动就业、增加税收、鼓励高科技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互助担保机构,是自我出资、自我服务、独立法人、自担风险、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为缓解中小企业自身贷款困难而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商业担保机构,多以民间资本为主要来源,它是以盈利为目的和商业化运作为特征的独立法人,也是同时兼营投资等其他商业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对全国18个省(市、区)最新统计,2008年初至10月底,注册资本1000万元(含)以上的1083家担保机构共为5.8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贷款1687亿元,超过这18个省区2007年全年在保余额总量。2.3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

当前,政府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针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采取了各类措施,力求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第一,2009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意见指出要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考核体系;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但在实践中,已经取得相应资质的民间资金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并不多,尚未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力军。

第二,2010年2月23日,银监会宣布全国小企业贷款投放做到“两个不低于”。截至2011年4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含票据)达到9.45万亿元,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8.8%,较年初增长7.1%,比全部贷款增速高0.6个百分点。同时,小企业贷款较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