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20:26:33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试读: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一、概念题

1第三者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北大2019年研;浙传2019年研;四川大学2019年研;人大2019年研;上外2019年研;重庆大学2018年研;中国地大2017年研;暨南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3年研;清华大学2012年研)

答:第三者效果是指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者”身上。作为这种感知定势的“第三者效果”,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者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第三者效果”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追求“第三者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者”。“第三者效果”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

2“迷因”(中传2019年研;四川大学2019年研)

答:“迷因”(meme)是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仿造“基因”(gene)一词而创造的词语,其含义约等于“文化的基因”。“迷因”可被视为文化变迁的基本单位,人们可以通过对特定文化中的典型行为有意或无意的模仿,来实现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与革新。“迷因”在社交媒体中十分常见,当新的观点、思想和生活方式刚刚出现却并未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时候,基于行为模仿的“迷因”机制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动观念的进步。“冰桶挑战”“METOO运动”等都属于网络“迷因”。

3媒介环境学派(南京师大2017年研)

答:媒介环境学派是与经验学派、批判学派鼎立的第三学派。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媒介作为一种环境结构,制约着我们的感觉、思维和表达方式,代表人物有:伊尼斯、麦克卢汉、尼尔·波兹曼。伊尼斯最早提出“媒介偏向论”,麦克卢汉受伊尼斯的影响,提出了“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冷热媒介”“地球村”等一系列观点;尼尔·波兹曼吸收了麦克卢汉的思想,又受到《圣经》的启发,提出了“媒介即隐喻”的观点,并著有“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4诺利·纽曼(中传2015年研)

答:诺利·纽曼是德国政治学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纽曼与丈夫共同创建了德国顶尖的民意调查研究所——阿伦斯巴赫研究所。这是德国第一家民意调查研究所,至今在民意测验与舆论调查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尤其著名的是其对于德国大选的预测。此外,她还建立了美因茨大学的大众传播学院,被学界称为“民意测验学的伟大女性”。纽曼提出的最重要的传播学理论是“沉默的螺旋”,考查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她认为:通过大众传媒强调后的意见由于具有传播的公开性和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查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所忽视的。

5内容分析法(上海财大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9年研;安徽师大2019年研;南京大学2017年研;上海理工2017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4年研;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是传播学定量研究方法之一,由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引入传播学,从而提出了他对传播基本过程和结构的认识。其特点有:①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内容分析的基本过程是“确定课题→选定对象→实施调查→整理分析→提出结论”。

6认知偏差(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认知偏差的典型表现有显著性偏差、生动性偏差等。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等均为某种形式的知觉偏差,是个人知觉具有选择性所致。

7拟态环境(重庆大学2019年研;上外2019年研;上海师大2019年研;安徽师大2019年研;宁波大学2019年研;浙传2019年研;南京师大2018年研;汕头大学2018年研;暨南大学2017年研;华东师大2017年研;清华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6、2014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四川大学2015年研;北京师大2014年研;温州大学2013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大众传播形成的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不仅使得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

8西奥多·阿多诺(中传2013年研)

答:西奥多·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旗手之一,是批判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代表著作包括《论流行音乐》等文章,对现代流行音乐以及艺术进行了批判性的研究。在他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主张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来表现现代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流行文化。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产品不是艺术品而是商品,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市场上销售的可替代的项目被生产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交换实现商业价值,而不是为满足人的真正的精神需要。但是他也公开贬抑大众文化,忽略了大众文化积极的一面。

9话语分析(重庆大学2019年研)

答: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话语分析的目标不是去争论传播到底是什么,而是去研究人们对传播持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它产生的社会语境和知识风尚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接受这种关于传播的看法,其认识论基础是什么。围绕着某个关于传播的看法,人们形成了什么样的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反过来又如何影响人们对传播的认识。

10乔治·赫伯特·米德(中传2012年研)

答:乔治·赫伯特·米德是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符号互动论和“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认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米德在研究人的内省活动时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和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人的自我是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形成的,又是这种互动关系的体现。

11双重行动模式(中传2012年研)

答:双重行动模式是由巴斯提出的,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完善。巴斯将“个体把关人”的研究从对单个新闻加工者的研究拓宽为对明显分为两类的多重“把关人”的研究,所谓的双重行动是针对新闻把关活动的两个部分而言的。巴斯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有记者,记者在采写新闻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事件进行取舍与加工;第二部分的把关活动是新闻加工阶段,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新闻媒介输出的所有信息都要经过这道重要关口。第二部分的把关即新闻加工,比第一部分的把关即新闻采集更具有决定性。

12宣传的乐队花车效应(band wagon)(人大2018年研)

答:宣传的乐队花车效应又称从众效应,是指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宣传中的乐队花车效应表现了人们面对宣传时,因为希望加入多数人的队伍中而被动地接受宣传的现象。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这种乐队花车效应是乐队花车宣传法的基础。阿尔弗雷德·李夫妇合编了《宣传的完美艺术》,提出了著名的常用宣传技巧:辱骂法、光环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从众法。其中,从众法正是利用乐队花车效应进行宣传,宣传者用这种方法企图说服所有成员接受他的计划,要求未被说服者必须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广告中说“每个人都在使用某某商品”,表达时使用“众所周知”“每个人都会这样”“每个大学生(中国人、好市民)都会这样做”等做法都是这种宣传手法的表现。

13达拉斯·斯密塞(中传2012年研)

答:达拉斯·斯密塞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提出了“受众商品论”和“免费午餐”的概念。斯密塞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需求控制主要是通过大众广告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卖主是大众媒介,买主是广告商;大众媒介的内容不是广播电视或者报纸媒介生产的真正商品,其本质是为了获得潜在的受众和保持其忠诚的注意力而使用的诱饵,类似于旧时的沙龙或鸡尾酒会上的“免费午餐”,其目的是为吸引和保持受众观看节目、阅读报纸和杂志,并且培养一种对公开或隐含的广告信息做出有利反映的情绪。“受众商品论”解释广播电视的广告时段和报纸版面空间具有价值的原因,揭示大众传播媒介的真正产品是受众群体。

14媒介事件(浙工大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中传2017、2011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南京师大2017年研;兰州大学2016年研;厦门大学2015年研)

答: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的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①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即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事件。②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种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①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②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③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15马歇尔·麦克卢汉(中传2011年研)

答:马歇尔·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他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其著名的传播学理论有“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他对电子时代和赛博空间的预言一个个变成了现实,被传播和科技界认作“IT时代的先知”。

16传媒的仪式观(南京师大2017年研)

答:传媒的仪式观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吸收芝加哥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英尼斯、麦克卢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詹姆斯·凯瑞在梳理传播概念时将其划分为两类,即“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传播的仪式观是从讯息共享的意象中提炼出团体或身份认同的理念,认为正是这种理念构建了人们有秩序和意义的文化世界。在传播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在一起的神圣仪式。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强调的是从仪式的视角出发,站在文化研究的立场理解传播的概念与意义,主要表达的是一种传播观念或理论的文化指向。

17刺激-反应理论(中传2012、2010年研)、魔弹论(河南大学2019年研;西北大学2019年研;湖南师大2017年研)、子弹论(浙传2019年研)

答:刺激-反应理论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早期理论之一,认为大众媒介发出的信息能轻而易举让观众接受,这种理论被形象地称之为“枪弹理论”或“皮下注射理论”。刺激-反应机制和媒介效果强大的信念是该理论形成的基础。早期的传播学者认为,受众在刺激-反应机制作用下任凭传播内容摆布,只要把价值、思想与信息直接“注射”到每个被动的、原子式的受众个体身上,便可产生一种直接的、不经任何中介环节的效果,因此,媒介效果的实现完全取决于媒介所传播的内容。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18发展传播学(北大2014年研;中传2012、2010年研)

答:发展传播学是在冷战背景下诞生的,发展传播学研究的是国家发展与传播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心议题是:大众传媒在国家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发展传播学将大众传播视为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有力的工具,认为媒介能有效率地传播关于现代性的信息,并且有助于将民主政治制度、实践及市场经济,传送到经济落后的传统国家去,如第三世界国家。它的基本观点有:媒介必须把国家的发展目标(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追求国家文化和信息的自主;支持国家的民主化进程。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施拉姆、罗杰斯等都强调了传播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而大众媒介特别是广播被看作是加速行为和结构变革的重要手段。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理论流派,主要有三种模式:主导模式(或称现代化模式)、依赖模式(或称依赖性批判模式)以及交互模式(或称参与性模式)。

19符号(西南交大2019年研;复旦大学2018年研;北交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中传2014年研;华东师大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华农2010年研;中传2010年研)

答:符号是指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它承载着交流双方向对方发出的信息。符号的特性: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②社会共有性,社会共有的一般是辞典意义和一部分引申意义。很多引申意义是在小群体中形成的;③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又分为有声语言符号(口语)和无声语言符号(书面语);而非语言符号又分为动态、静态的视觉型语言符号和包括类语言及其他声音符号的听觉型非语言符号。

20杜威(中科大2019年研;中传2010年研)

答:杜威是美国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与皮尔士、詹姆士一起被认为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强调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认为大众传播是变革和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新的传播技术将会导致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他的这些观点至今影响着许多传播学者。

21随机抽样(中传2009年研)

答:随机抽样,又称概率抽样,是现代最普遍、最常用的抽样调查方法,是传播学定量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随机抽样的操作思路是,按照随机性原则,从调查对象总体中抽选出部分样本,以这部分样本作为对象实施调查,用其结果推论对象总体的有关指标。随机抽样包括多种具体操作方法,其中,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多级抽样为四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样易于操作,精确性较高,适用于传播学研究,对促进传播学定量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2受众商品论(南京大学2018年研;中传2009年研)

答:受众商品论是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密赛提出的关于当代受众研究的极具批判性的观点。该理论认为广告时段或版面价值是传播产生的间接效果,媒介生产的节目、信息、娱乐等不是其主要商品,它们只不过是为吸引受众而提供的“免费午餐”,受众才是媒介的真正产品,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将受众及其注意力打包出售以获取商业利益。受众商品论极具启发性,根据该理论,任何大众媒介,只要拥有了受众,就拥有了市场。媒介根据受众数量的多少和质量高低向广告客户收取费用。在这个过程中,传播者的劳动凝结在了细分后的各种收视群体中了,也是我们称之为受众商品的根本原因。

23符号互动论(南开大学2019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中传2009年研)、象征性互动理论(陕西师大2019年研;北工商2017年研;中传2016年研;厦门大学2014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湖南大学2008年研)

答:符号互动论又称象征性互动理论,符号互动一词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一理论由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库利、米德创立,经布鲁默总结提出,主要研究语言等符号在社会的发展和维持中以及在形成个人精神活动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强调个人的精神活动与社会传播过程之间的关系。其主要观点为人类传播通过符号及其意义的交流而发生,个体基于对象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采取行动,因此,可以通过认识人们用于交流的符号及人们如何赋予这些符号以意义,来认识和理解人类行为。

24沃尔特·李普曼(南京大学2017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华中师大2015年研;清华大学2013年研;中传2009年研)

答:沃尔特·李普曼,美国专栏作家,政治活动家,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曾两次获普利策奖。一生写有20部著作,其中《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该书揭示了传播和媒介对人类想象世界的构建作用,提出了刻板印象、拟态环境等著名概念,对议程设置理论、舆论研究、宣传研究影响极大。

25个案研究法(中传2008年研)

答:个案研究就是检验某一对象的多方面特征。一般是研究某一特定对象或案例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面情况。个案研究法是心理学所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传播学中个案研究法使用的不是很多。个案研究只涉及某一个别事例,它不能像抽样调查那样,可以据此作出合乎逻辑的科学的推论。因此,个案研究一般没有事先的研究假设,其结果都是从案例研究中得出的,也不证实什么假设。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它详细、深入、全面地占有研究对象的资料,可以提供许多材料、观点、见解,可以作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经过后续的其他类型的研究得出一般性结论。

26赖利夫妇模式(中传2008年研)

答:赖利夫妇模式指的是1959年美国研究社会学的J. W. 赖利和M. W. 赖利夫妇提出一个传播结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众都可以被看做是个体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己的内在传播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联结,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又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保持着相互关系。该模式的基本观点是,传播过程是处于社会系统中并受其影响的一个子系统,所有的传播过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的活动。传播系统既与社会中其他系统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这一模式开启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面貌。

27英尼斯(中传2014、2008年研)

答:英尼斯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决定论者之一,多伦多学派的鼻祖,麦克卢汉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他从加拿大经济史逐渐转向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在传播与媒介研究方面的代表作包括《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他提出的主要理论是媒介偏向论,他认为,没有一样传播媒介是不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偏向的,而这种或偏向时间或偏向空间的特性,影响了社会的知识状况、权力结构和政治形态。他认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包括语言、石头、黏土、羊皮纸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比较耐久,能够克服时间的障碍但是不适合流通和传播。这种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有利于传统和宗教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媒介的时间性使得它无法及于远方,也导致了社会的不均衡。偏向空间的媒介包括文字、纸张以及更早期的莎草纸等。这种媒介轻便易携,可以克服空间的障碍,有助于帝国的扩张、知识的扩散以及世俗政权的建立。它能够帮助中央政权控制更大的疆界,但是却有可能削弱中央的权威。人类传播媒介演进史,是由质地较重的向质地较轻、由偏向时间向偏向空间发展的历史,而且与人类文明进步阶梯相协调。文明的兴起、衰落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把媒介特性与物质构造作为文明的起点,其思想深深的影响后世,为技术学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8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中传2019、2014年研;杭州师大2019年研)、文化研究学派(南京师大2019年研)

答:伯明翰学派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又称文化研究学派。7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成为批判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产生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会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包括:①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受众的三种态度——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②大卫·莫利的《〈举国上下〉的观众》: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方式影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③洪美恩的《解读〈达拉斯〉》:受众从文本中获得快感,大众意识形态驻扎在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④约翰·费斯克:大众媒介进行了双重消费过程。受众在第二重对“多义的”文本生产出自己的快感,进行了创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费。

29法兰克福学派(上海理工2019年研;西南交大2018年研;北大2014、2011年研;中传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北邮2010年研;复旦大学2009年研)

相关试题:文化产业与法兰克福学派(清华大学2018年研)

答:法兰克福学派是指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哲学流派,以批判的社会理论著称,是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中心”为中心的一群社会科学学者、哲学家、文化批评家所组成的学术社群。由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的领导成员在20世纪30~40年代初发展起来,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界,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它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等人的传统,受叔本华、尼采和狄尔泰的非理性思想影响,并受新康德主义、韦伯的“文化批判”和社会学的启迪,借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概念和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提出和建构了一套独特的批判理论,旨在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彻底批判”。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看来,批判理论超越一切哲学之上,并与每一种哲学对立。这种批判否定一切事物,同时又把关于一切事物的真理包含在自身之中。

30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清华大学2009年研)、“镜中我”(宁波大学2019年研;华中师大2018年研;人大2015年研)

答:库利的“镜中我”理论是指个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它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概念。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注的焦点是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没有给予充分关注。

31知识沟(浙传2018年研;人大2013年研)、“知沟”理论(广西大学2018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中传2016年研;华科2016年研;浙大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3年研;复旦大学2011年研;电子科大2011年研;四川大学2009年研)、知识沟理论(上海理工2017年研)

答:“知沟”理论是关于信息社会中大众传播与社会阶层化问题的理论,由美国学者蒂奇诺等人于1970年提出。这一理论假说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知沟”理论提出了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两极分化问题。

32“沉默的螺旋”理论(复旦大学2019年研;中传2016年研;重庆大学2016年研;华东师大2016年研;人大2012年研;北京师大2010年研;北大2009年研;北邮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7年研;上海财大2007年研)、沉默的螺旋(华科2019年研;上海理工2019年研;西南大学2019年研;清华大学2018年研;北京师大2018年研;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中师大2018年研;浙传2018年研;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于1972年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首次提出,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社会的皮肤》中给予全面的概括。该理论认为: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包括个人的孤立恐惧动机和意见气候。个人在表明观点前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者附和。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的意见增势,受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的人越来越多,使得优势意见越来越强,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的人继续保持沉默或转变态度追随支配意见。③媒介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支持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引向了以往研究忽略的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把民意视为社会控制的手段。但后来的研究者对沉默的螺旋出现的条件提出了质疑,议题性质(是否与个人利益相关)、人格差异(中坚分子)可能使其失效,孤立恐惧动机和大众传播效果也遭受了批评。

33文化帝国主义(兰州大学2019年研;上海财大2018年研;云南大学2018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研;北邮2013年研;人大2011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南京理工2010年研)

答:文化帝国主义又称媒介帝国主义(media imperialism),是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之一。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赫伯特·席勒的《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和《传播和文化统治》,他描述了美国的媒介产品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入侵”。文化帝国主义有三个特点:①它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来进行扩张;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来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所以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来实现的。

34信息(information)和讯息(message)(人大2014年研)

相关试题:(1)信息(浙工大2019年研;中南财大2018年研;南京师大2017年研;复旦大学2016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湖南大学2016年研;中传2013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北京师大2012年研)(2)讯息(江西师大2018年研)

答:信息是指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对接受者来说,它是预先未知的事理,具有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包括消息、资料、情报、数据、图像、知识、思想等。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规律。信息有共享性、扩散性、传递性、浓缩性、替代性等特性。

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的外延比较狭窄,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了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35自我传播(人大2015年研)、内向传播(西南大学2016年研;中国政法2013年研)、人内传播(南昌大学2019年研;华农2011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

答:自我传播,又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自我传播一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和肌体反应等若干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而这些环节和要素同时也是人的身体所固有的功能。自我传播的特点有:①传播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它的输入源泉是外部环境,输出的对象也是外部环境。②传播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③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④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任何一种其他类型的传播,都必然伴随着自我传播的环节,自我传播的性质和结果,也必然会对其他类型的传播产生重要的影响。

36威尔伯·施拉姆(人大2013年研)、施拉姆(中央民大2019年研;山东师大2018年研;南京师大2017年研;厦门大学2016年研;湖南大学2010年研)

答: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学科的集大成者和创始人,人称“传播鼻祖”“传播学之父”。他把美国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与修正,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并创立了传播学,这是其最大的功绩。1949年施拉姆的权威性著作《大众传播学》出版,是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标志着传播学的创立。他建立了第一个大学的传播学研究机构,授予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衔的人。施拉姆曾任衣阿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并先后创办四个传播学研究机构。他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界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了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他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数次访华,是最早向中国介绍传播学的外国学者之一。

37准(类)社会互动(人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类社会关系(Parasocial Relationship)(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准社会互动(Para-social Interaction)又称“类社会互动”“拟社会互动”“准社会交往”,是指受众将大众传媒中的人物当作真实人物做出反应,并与之形成一种准社会关系的现象。这一关系类似于面对面交往中建立的人际关系。1956年,芝加哥学派心理学家霍顿和沃尔在《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准社会互动”的概念,用来描述媒介使用者与媒介人物的关系,他们坚守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立场,认为人的自我认同取决于他是否能成功扮演其社会角色并与人互动。霍顿和沃尔最早是在电视的收视情境中发现准社会互动现象的,他们观察到当地方新闻播音员在节目结束时说“晚安”时,很多观众会不由自主地回答“晚安”,就如家庭成员在睡前互道晚安一样。即某些受众特别是电视观众往往会对其喜爱的电视人物或角色(包括播音员、名人、虚构人物等)产生某种依恋,并发展出一种想象的人际交往关系,由于其与真实社会交往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霍顿和沃尔将其命名为“准社会互动”。

38刻板印象(中山大学2018年研;中传2017年研;清华大学2015年研;辽宁大学2015年研;人大2014年研;北邮2014年研;厦门大学2012年研)

答: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他的代表作《舆论学》中提出的概念,又称刻板成见,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观念或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版印象可以为人们判断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印象,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的通行的刻板印象,因此,它也是社会控制的一种手段。

39网络民族志(人大2019年研)

答:网络民族志是指基于线上田野工作的参与观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大量“网络社区”(或是“线上社区”)的涌现,为民族志研究带来的新的对象,因此,“网络民族志”应运而生。库兹奈特定义它为“一种专门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当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社会世界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网络民族志的核心方法是参与观察——研究者沉浸在研究田野中,与研究对象互动、对话。网络民族志者最好进行多点研究以弥补情景单一的问题,从单一网站、游戏、社区、论坛等跳脱出来,构连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

40媒介素养(上海师大2019年研;华东政法2019年研;南京师大2018年研;中传2017、2014年研;人大2016年研;上海交大2015年研;中央民大2015年研;暨南大学2012年研)

答:媒介素养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即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包括人们面对传媒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制造能力、思辨性反应能力等。“媒体素养教育”或“媒体教育”有别于培养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体专业教育,前者的教育对象的主体是全体公民,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民思辨与产制资讯的能力,主要包括公众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芝加哥学派的实证主义哲学家杜威最早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他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其具体内涵包括:认识、识别以及批判大众传媒及其传递的信息;参与、使用媒介及其信息。

41健康传播(中传2019、2014年研)

答:健康传播是指健康信息的传递与分享的行为与过程,从大众传播的视角看,健康传播通过大众媒介传播健康信息,大众媒介是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健康知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凡是人类传播的类型涉及到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健康传播以传播为主轴,包括自我个体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四个层次。健康传播首先由杰克逊于1922年提出,他指出,健康传播就是以大众传媒为信道来传递与健康相关的资讯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在将医疗成果转化成大众健康知识加以传播、正确构建社会图景以帮助受众建立预防观念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公共卫生工作的加强和大众健康教育的开展,都使得健康传播理论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

42新闻框架(南开大学2019年研;四川大学2019年研;安徽师大2019年研;重庆大学2018年研;人大2012年研)

答:新闻框架(news frame)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20世纪80年代开始,框架理论开始引进到新闻与传播研究领域,并由此诞生了“新闻框架”的学术概念。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43CIS(南京大学2012年研)

答:CIS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到统一的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送到企业的周围,包括企业内部与社会大众,并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它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MI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BIS)及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VIS),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CIS的三个层层展开、环环紧扣的基本组成部分。

44把关人(厦门大学2019年研;华东政法2019年研;河南大学2019年研;中央民大2019年研;浙传2018年研;中传2014年研)、“把关人”理论(浙工大2018年研)

答:把关人又译“守门人”,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的过程就是把关。把关人的把关行为可以分为疏导与抑制。前者是指把关人准予某些新闻信息流通的行为,后者则是指禁止一些新闻信息流通或将其暂时搁置的行为。把关使信息精粹,减少冗余信息,但也可能使一些信息被迫丢失,造成信息流通环节不畅。传播学先驱者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最先提出了这个概念,传播学者怀特对把关人进行了系统的个案研究。

二、简答题

1请举例简述符号的结构与特性。(中传2014年研)

答: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1)符号的结构

符号的结构,分为“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能指”即符号形式,是指人们感官可以感知的部分。“所指”即符号意义,是指符号所包含的内容和概念。“能指”和“所指”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符号是传播过程中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没有符号,人类的一切传播活动和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组成的符码或语言是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2)符号的特性

从一般意义而言,符号是人类社会独有的,它具有以下特性:

①指代性

符号指向某种事物或意义,但并不是这种事物本身或其同质延伸。换句话说,符号与其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②社会共有性

一种符号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历史的积累而创造、发展与丰富的,因此,符号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正因为如此,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可以利用共有的符号系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协调行为,建立关系,进行互动。

③发展性

人类总是不断创造出新的符号,甚至创造出新的符号体系,或者给旧的符号赋予新的意义。例如WTO这个符号就是近些年创造出来并成为社会共有的一个新符号。

2什么是葛兰西转向?(北大2019年研)

答:大众文化理论的葛兰西转向主要是指西方早期大众文化理论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取向的转向。在这一转向过程中,葛兰西提出了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思想,并将霸权概念定义为霸权是通过占支配地位的各个集团和阶级与被支配地位的阶级进行谈判,并向他们做出让步,才得以维持的。阿尔都塞发展了葛兰西思想,提出了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之后,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提出两种范式。(1)葛兰西转向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化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理论和方法分别是“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结构主义把大众文化视为一种为了满足大批量消费而大批量生产的俗套的、操纵性的、商业的文化,一种由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所强加、为利润和意识形态控制和服务的文化,一种已经或正在麻木、被动消费的文化。作为“结构”的大众文化建立主体位置并强加和操纵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被引入文化研究中,引发了人们对大众文化的重新思考。结构主义和文化主义过度强调了“结构”或“能动性”,仅仅叙述了大众文化整个故事的一部分。如果要把全部故事讲完,就必须引入思考大众文化的第三种方式或视野,即对结构和大众的能动性的“双重聚焦”。显然,这是在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过程中得以形成的。(2)葛兰西的霸权理论

霸权确切地说是文化领导权,是指一定阶级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整个市民社会的统治。葛兰西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国家和市民社会。对于国家的统治,可以通过暴力或强制,但对于市民社会的控制,则不能单纯依靠外在的武力,必须诉诸文化。这种文化的领导权是建立在公民的“常识”和同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领导力量并不是一味地动粗用强,还会通过一定程度的让步和妥协,寻求咬合点,与被统治者达成一致。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尝试在马克思主义框架内解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自主性问题。这一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形成需要依赖被统治者某种赞同,对文化研究路径的转向产生了重要影响。(3)新葛兰西主义

新葛兰西主义以葛兰西的政治思想为基础,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新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对一些关键的理论术语,如“霸权”“权力”“国际秩序”等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新葛兰西主义的观点集中体现于罗伯特·考克斯的《生产、权力、世界秩序》一书中。他认为,生产关系的结构构成了整个世界秩序的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在政治权力结构中产生,反过来也决定着政治权力的变化。国家在众多生产关系模式中选择一种作为支配模式。生产结构为阶级结构提供了基础,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操纵国家机器,并由此决定国家性质。

3请简述受众的权利。(中传2013年研)

答: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他们还是构成社会的基本成员,也是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当人们把受众看作社会成员和公众的时候,受众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包括以下方面:(1)传播权

传播权是构成社会的每个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在传统上称为表达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成员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识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加以传播,也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2)知晓权

①从广义上看,知晓权是指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它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②从狭义上看,知晓权是指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3)媒介接近权

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4在场域理论视野下,新闻场域的内在逻辑会导致新闻文本的哪些特征?(南京大学2018年研)

答:1996年,布尔迪厄的《关于电视》一书出版,他正式提出“新闻场域”这一概念。新闻场域指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这种关系处在不同位置上,对新闻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或压力。新闻场域的研究将新闻业置于一个更大的社会系统里去考察,把宏观和微观相联系起来,把结构和能动者关联起来,克服在以往研究中缺少对新闻业的政治经济背景的关注,在描绘日常新闻实践活动的同时,更揭示了其背后的权力关系。(1)新闻生产场域中的三组关系

①政府、社会与媒体。在新闻报道中需注意国家的一元意志和表达多元意见之中保持平衡。

②资本、公众与传媒。一方面,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它必须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向公众提供真实严肃的新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方针;另一方面,媒体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赢得利润,为此许多媒体甚至不惜夸大、扭曲、造谣和肆意炒作。

③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记者、编辑作为个体,有自己的主观诉求,但他们又处在一个组织架构之中,面临外在的压力和控制。(2)新闻生产的场域对新闻文本的影响

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各种不同力量之间博弈的场所,新闻产品是各种力量博弈的产物,各种力量博弈会导致新闻文本呈现出以下特征:

①新闻文本有立场

新闻场域是一个被结构化了的空间,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新闻文本过分娱乐化

在新闻场域中,公众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新闻工作人员为争夺更多的资源即公众更多的注意力,将新闻文本过分娱乐化以迎合更多公众的需求,甚至于硬新闻也有软着陆的现象。

③新闻文本的呈现方式不一

媒介的快速发展影响了新闻场域的资源分配,新闻场域的法则不断改变,新闻文本的写作也在不断地适应新法则的新闻场域。例如:新闻机构会和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新闻文本数据化呈现。

5请简要描述创新与扩散理论中的五类创新采用者。(中传2013年研)

答:(1)创新扩散理论是传播学者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2)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五类,以区分对创新的采用率不同的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这五类采用者及其特点是:

①创新者:大胆,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比其他同事有更多的见识和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

②早期参与者:地位受人尊敬,通常是社会系统内部更高层次的意见领袖。

③早期众多跟进者:深思熟虑,但很少居于意见领袖的地位。

④后期众多跟进者:疑虑较多,之所以采用创新通常是由于经济压力或社会关系不断增加的压力

⑤滞后者:因循守旧,局限于地方观念,大多比较闭塞,参考资料是以往的经验。

创新的扩散可能通过人际渠道,也可能通过大众媒介渠道到达五种采用者。

6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其理论的意义。(中传2012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库尔特·卢因在传播学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南京师大2009年研)

答:(1)库尔特·卢因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

最早提出了“把关人”概念。卢因在有关改变食品习惯的实验中发现:家庭主妇是家庭消费新食品的把关人。“把关”概念可以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各种传播环境。1947年,在卢因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群体生活渠道》中,对传播体系中的把关过程作了理论说明,这对于后来的研究来说,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方向的贡献。(2)“把关人”理论的意义

①“把关人”理论后来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②影响“把关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政治和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传播信息因素、传播组织因素、受众因素、技术因素以及把关者自身的因素。认识这些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可以使传播者的把关更加有效,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③“把关人”理论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把关人”的需要。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

7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要点有哪些?请以微信为例说明该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中山大学2018年研)

相关试题:(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华科2019年研)(2)论述麦克卢汉观点及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述题,上海交大2019年研)(3)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安徽师大2019年研)(4)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杭州师大2019年研)

答: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圣人”“先驱”和“先知”,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技术是一种按自身逻辑发展的独立力量,它虽然产生于人的需求,但它一旦成为气候,便很容易脱离人的控制而成为脱缰野马,因而,技术的后果内在于技术而非人。他的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古登堡群英》《理解媒介》《媒介即讯息》等。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的著名的媒介理论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地球村”等。(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要点

①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

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里,提出“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论断。在麦克卢汉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麦克卢汉的这个观点是为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在他的眼里,媒介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人的感官能力由“统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