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全三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8 23:13:16

点击下载

作者:檀作文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曾国藩家书(全三册)

曾国藩家书(全三册)试读:

前言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是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嘉庆十六年(1811),曾国藩出生于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属湖南)一户普通耕读人家。曾国藩自幼随父曾麟书在家塾利见斋读书,后又至衡阳唐氏宗祠、湘乡涟滨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就读;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道光二十年(1840)授翰林院检讨,道光二十七年(1847)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道光二十九年(1849)擢礼部右侍郎,后历署兵、工、刑、吏各部侍郎。曾国藩为京官期间,受当时理学名臣唐鉴、倭仁等影响,致力于程朱理学,进德修业,笃于修身,颇有清誉。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起事;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丁母忧回乡,太平军进犯湖南,围长沙不克,转而攻陷武昌,连下沿江郡县,十一月清廷命曾国藩会同湖南巡抚办理本省团练;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衡阳创建湘军水师;咸丰四年(1854),曾国藩始率湘勇与太平军交战;咸丰十年(1860)四月,赏兵部尚书衔,署两江总督,六月,补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咸丰十一年(1861),湘军曾国荃部攻克安庆,曾国藩奉旨督办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同治元年(1862),曾国藩以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坐镇安庆,指挥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同治三年(1864),湘军曾国荃部攻克天京,曾国藩因功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毅勇侯。同治六年(1867)补授体仁阁大学士;同治七年(1868)补武英殿大学士,调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再任两江总督;同治十一年(1872)死于两江总督任上,清廷为之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

曾国藩因创建湘军剿灭太平天国,号称同治中兴第一名臣;又因首倡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之先驱,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梁启超盛赞曾国藩,说:“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中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

曾国藩以坚苦卓绝之精神,成立“三不朽”之事业,被誉为传统中国最后一个完人。其著作,亦为世人宝爱。在曾国藩的所有著作中,影响最大、传播最深广的,则莫过于《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书》十卷(附《曾文正公家训》二卷),由长沙传忠书局刊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晚于光绪二年(丙子,1876)该书局刊刻的《曾文正公全集》三年。《曾文正公家书》与《曾文正公家训》的区别在于:《曾文正公家训》收录的是曾国藩写给两个儿子曾纪泽和曾纪鸿的书信;《曾文正公家书》主要收录的是曾国藩写给家里长辈和同胞兄弟的书信(《曾文正公家书》所收寄给儿子的书信仅有几封,其中三封写于咸丰二年八、九月间,当时曾国藩闻母讣,由江西奔丧,写信给留在京寓的曾纪泽交代善后事宜)。“家训”特指父祖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故“曾国藩家书”之名可包“曾国藩家训”,而“曾国藩家训”之名不可以包“曾国藩家书”。我们这次的做法,是遵循惯例,将《曾文正公家书》和《曾文正公家训》当作两部书来处理。

曾国藩家书卷帙繁多,内容丰富,信息量极大,是研究曾国藩生平及近代中国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具有极高史料价值。曾国藩是湘军创始人,曾氏兄弟尤其是曾国藩、曾国荃二人是清廷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最高统帅,咸丰三年(1853)以后,曾国藩家书的主要内容,便是和曾国荃谈论军务,是研究湘军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这段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咸丰二年(1852)之前,为京官时期,曾国藩经常在家书中向家人讲述自己参加大考、考差以及充当会试考官的具体情形,并指导几位弟弟如何应对科举考试,是了解清代科举及相关制度的好材料。此外,曾国藩还热衷于向家人讲述自己与湖南籍京官的日常交往,以及师友之间在学问方面的切磋交流情形,是研究道、咸之际学术思想史的珍贵史料。

史料价值之外,曾国藩家书还具有极高的学术思想价值。曾国藩的治军才能很受后人重视。蔡锷将军辑录《曾胡治兵语录》以为兵书。曾国藩家书中与曾国荃谈论军务的内容,便是曾国藩军事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曾国藩的治家思想,尤其是教育子弟成才和门风建设的经验,亦受后人重视。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十七日致诸弟书中说:“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以教育诸弟成才为尽孝之道,是曾国藩家书一以贯之的指导原则。做京官期间,身为长兄的曾国藩,在家书中不厌其烦地教导诸弟如何读书作文、如何亲师取友,期望诸弟进德修业、学问有成。平定太平天国期间,诸弟亦多从军,尤其九弟曾国荃更是独当一面的前敌大将,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信,则多教导其事事谨慎、勿骄勿躁。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封侯封伯,位居督抚之任,可谓门庭鼎盛,曾国藩却以位高于众、权重于人,怀大名不祥之惧,教育诸弟及子侄戒惰戒傲,不可忘本。曾国藩将其祖父星冈公遗训概括为“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个字,在家书中三番五次告诫其弟曾国潢要谨守先世耕读之训,并以此教训子侄。《清史稿》说曾国藩“事功本于学问,善以礼运”,又说他“时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可谓得其环中。蒋介石盛赞曾国藩,说:“吾姑不问其当时应变之手段,思想之新旧,成败之过程如何,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曾国藩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为国家长育人才,固不止于教育子弟之一端,但最能体现曾国藩“事功本于学问”、“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的,无疑是他的家书了。

曾国藩家书,亦具备极高文学价值。曾国藩为文章大家,李瀚章说:“公之文章虽闳博奇玮,峥嵘磅礴,无所不赅;而出之有本,言必由衷,如揭肺腑以相告语。是故言直而不伤于激,缜密周详而不流于琐碎。”梁启超说:“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最能体现曾国藩文章“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出之有本,言必由衷,如揭肺腑以相告语”这一特点的,大约也是他的家书。

我们这部《曾国藩家书》,文字一以中华书局影印本《曾国藩家书》(底本即传忠书局光绪五年《曾文正公家书》初刻本)为依据;个别地方,参考他本,择善而从。对于异体字,则按出版惯例作了统一处理。对于原刻本中保留的一些个人书写习惯,如“廿”、“二十”歧出,或作“廿”,或作“二十”,则一仍其旧。每篇家书的标题,也和中华书局影印本《曾国藩家书》保持一致。

本书的注释工作,集中在笺注僻字、语典、人名、地名、官制等典章制度以及简述历史背景方面。

曾国藩家书虽以浅近文言写成,但曾国藩饱读诗书,习惯化用经书典故,这是其行文一大显著特点,是以凡有语典,本书皆一一注明出处。

曾国藩家书,涉及人名众多,是笺注的难点所在,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本书人名注有数百条之多,单列出来近十万字。有相当多的人名,不仅不见于《清史稿》、《清史列传》、《中兴将帅别传》等书,也未被《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等工具书收录。笔者遍检《湖湘文库》相关地方志,对曾国藩家书中出现的绝大多数人名加以注释,尽可能包含姓名、字号、谥号、籍贯、科名、生卒年、仕宦经历、著述情况及重大事功等信息;但仍有个别人名无从查证,只能秉承先贤宁阙疑、毋自必的精神,老老实实注明“未详”二字。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疑难会随着更多的地方志及家谱电子化和网络化而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曾国藩家书中的人名,相当一部分是重复出现的。本书的体例是凡第一次出现,详注;再次出现,视具体情况,简注或不注。曾国藩家书中,有一些人名,可以确定其身份是长夫、佣人,因无事迹可考,原则上不出注;但若能确定其确有具体司职的,如王福、韩升经管文案,则予以注明。有一些人名,可以确定其身份是曾国藩身边的戈什哈(亲兵)或巡捕,若生平事迹不可考,亦不出注。

至于曾国藩家书所涉及的地名,凡县级以下建置,尽可能出注。县级以上建置,若古今名称一致的,则不出注。若名称不一致,或行政区划归属发生改变的,则出注。人名注中所涉及籍贯地名,同此标准。若古今名称不一致,或行政区划归属发生改变,则用括号的方式注明今为某地或今属某地。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张云龙、邓曼兰、沈强三位好友帮我做了部分初稿,翁飞老师、张健松、张孝进、雍繁星、刘聪、潘丕秀、段子君诸兄,以及一位只知道网名叫“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的朋友,给了我许多具体指点。中华书局的几位责编,为本书的定稿和编校工作,付出了太多的劳动。谨在此深表感谢!

因限于学力,加之时间仓促,自知疏漏难免,诚望大雅君子有以教我。檀作文丁酉新正于京西雒诵堂

上册

卷一

【题解】

本卷共收书信三十八封,起于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初九日,讫于

道光二十三年

(1843)六月初六日;有写给祖父母的,有写给父母的,有写给诸位弟弟的,也有个别是写给叔父的,皆写于京城。

道光二十年(1840),曾国藩三十岁,四月翰林院散馆,授职检讨;九月,钦派顺天乡试磨勘官。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充国史馆协修官。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奉旨以翰林院侍讲升用;六月,充四川正考官,年底返京。

九弟曾国荃道光二十一年(1841)至京,道光二十二年(1842)七月出京,在曾国藩京寓读书一年半,畏其严而思归。

这四年的家书,曾国藩主要和家人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参加大考、考差的情形,二是与湖南籍京官的日常交往,三是师友之间在学问方面的切磋交流。前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补史之阙文。后者,对研究曾国藩的学术思想极为重要。曾国藩一生学问,以程朱理学为根基。曾国藩与程朱理学结缘,始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年七月,唐鉴由江宁蕃司入官太常寺卿,曾国藩虚心向他问学。这位同乡前辈劝曾国藩专门在朱子学上用心。数年之间,曾国藩与信奉程朱理学的唐鉴、倭仁、吴廷栋、何桂珍、窦垿、邵懿辰、陈源兖诸人过从甚密。这群人相互砥砺,实际构成道、咸、同时期理学中流砥柱,在晚清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曾国藩不仅自己以程朱理学为指导,坚持日记和日课,还在家书中屡次教导诸位弟弟也这样做。

道光二十年庚子岁

二月初九日 致父母书(1)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2)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男在汉口寄家信,付湘潭人和纸行,不知(3)已收到否?后于廿一日在汉口开车。二人共雇二把手小车六辆,男(4)占三辆半。行三百余里,至河南八里汊度岁。正月初二日开车,初(5)(6)七日至周家口,即换大车。雇三套篷车二辆,每套钱十五千文。(7)男占四套,朱占二套。初九日开车,十二日至河南省城,拜客耽搁四天,获百余金。十六日起行,即于是日三更趁风平浪静径渡黄河。廿八日到京。一路清吉平安,天气亦好,惟过年二天微雪耳。到京在(8)长郡会馆卸车。二月初一日移寓南横街千佛庵。屋四间,每月赁钱(9)四千文,与梅、陈二人居址甚近。三人联会,间日一课。每课一赋(10)(11)一诗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大课,题“智若禹之行水赋”(12)(13),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诗题“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14)得“吹”字。三月尚有大课一次。【注释】

(1)男:儿子。一般用作对父母提到自己时的自称。禀:下对上报告。膝下:在与父母通信时,用作敬辞,表示对父母的爱慕。

(2)湘潭:县名。清属长沙府,即今湖南湘潭。纸行:纸店。

(3)二把手:即独轮车。

(4)八里汊:地名。疑即今河南信阳息县八里岔乡。

(5)周家口:地名。即今河南周口川汇。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

(6)大车:泛称牲口拉的两轮或四轮车。

(7)朱:即为朱富春,字啸山,或作“笑山”。曾国藩同乡好友。

(8)长郡会馆:长沙驻京会馆,原址在北京虎坊桥。会馆,旧时同省、同府、同县或同业的人在京城、省城或国内外大商埠设立的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

(9)梅:即为梅钟澍(shù,?—1840),字霖生,湖南宁乡人。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礼部主事。存《藓花崖馆诗存》。陈:即为陈源兖(?—1853),字岱云,湖南茶陵人。与曾国藩同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历任江西吉安知府、安徽池州知府。咸丰三年(1853)奉安徽巡抚江忠源檄,协守庐州,战败自缢。

(10)誊真:用楷书誊写。清代科举考试及公文皆讲究用端楷书写,谓之“誊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式》:“凡申详上台文册,俱于前一日送稿案放行誊真,次日送印,纸张宜坚白,字画务端楷,不许潦草洗补。”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第一二场前空白无格素纸七页,以六页备起草,第七页留备弥封,草稿起止用小红字为记,后红格十四页誊真。”

(11)汤中堂:即为汤金钊(1772—1856),字敦甫,浙江萧山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历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道光十八年(1838)任协办大学士,咸丰四年(1854)加太子太保,咸丰六年(1856)卒,谥文端。《清史稿》有传。中堂,唐代于中书省设政事堂,以宰相领其事,后因称宰相为“中堂”。明、清以后则指内阁大学士。老师: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座主和学官为“老师”。明王世贞《觚不觚录》:“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大课:参加人数较多、规模大的社课。

(12)智若禹之行水:语出《孟子·离娄下》:“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意谓如果聪明人像禹治水那样。

(13)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为韵:指所作之赋,须以“行”、“所”、“无”、“事”、“则”、“智”、“大”、“矣”八字为韵脚。

(14)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诗题,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如南朝梁元帝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的试帖诗,因试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有“赋得”二字。亦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后遂将“赋得”视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也往往以“赋得”为题。朱光潜《谈文学·作文与运思》:“从前人写旧诗标题常用‘偶成’和‘赋得’的字样……‘赋得’者定题分韵,拈得一字,就用它为韵做诗。”【译文】儿国藩跪禀父亲母亲大人膝下:

去年十二月十六日,儿子我在汉口寄家信,托付湘潭人和纸行代交,不知是否已经收到?后来于二十一日这天从汉口开车启程。两个人一共雇了二把手小车六辆,儿子我占其中的三辆半。走了三百多里地,到河南八里汊这个地方过除夕。正月初二日又开车启程,初七日至周家口,立马换用大车。雇了三套篷车二辆,每套的价钱是十五千文。儿子我占四套,朱啸山占二套。初九日出发,十二日到河南省城,拜访客人共耽搁四天时间,获赠金一百多两。十六日出发,当天三更,趁风平浪静之际,直接渡过黄河。二十八日到达京城。一路上平安顺利,天气也好,只有过年那两天下小雪。到京城后,在长郡会馆卸车安歇。二月初一日,搬到南横街千佛庵居住。有四间房,每月的租金是四千文,和梅霖生、陈岱云两位的居址离得很近。我们三个人结社,隔一天做一次功课。每次社课,写一篇赋、一首诗,并交一篇誊真。初八日是汤中堂老师主持的大课,赋的题目是“智若禹之行水赋”,用“行所无事则智大矣”这几个字作韵脚;诗的题目是“赋得池面鱼吹柳絮行”,我所分得的是“吹”字。三月份还会有一次大课。(1)

同年未到者不过一二人,梅、陈二人皆正月始到。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无甚佳处,到京除偿债外,不过存二三百金,又有八口之家。【注释】

(1)同年:古代科举考试同科中式者互称“同年”。唐代同榜进士称“同年”,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皆称“同年”。【译文】

同年们还未到的不过一两个人而已,梅、陈二人皆是正月才到。陈岱云江南、山东之行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事,到京城后除了偿还债务之外,他自己能留下来的不过二三百两,又有八口之家要养。(1)

男路上用去百金,刻下光景颇好。接家眷之说,郑小珊现无回(2)信。伊若允诺,似尽妥妙;如其不可,则另图善计,或缓一二年亦可,因儿子太小故也。家中诸事都不挂念,惟诸弟读书不知有进境否(3)(4)?须将所作文字诗赋寄一二首来京。丹阁叔大作亦望寄示。男在京一切谨慎,家中尽可放心。【注释】

(1)刻下:现在,目前。光景:日子,生活情况。

(2)郑小珊:即为郑敦谨(1803—1885),字叔厚,号小山,亦写作“小珊”,湖南长沙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历任刑部主事、登州知府、广东布政使、河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学政、大理寺卿、户部侍郎、河东河道总督、湖北巡抚、山西巡抚、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光绪十一年(1885)卒,谥恪慎。郑敦谨精通医术,与曾国藩同为京官时期,往来密切,常为曾国藩家人诊病。

(3)进境:指学业进步的情况。

(4)丹阁叔:即为曾国藩从叔曾毓羔。曾毓羔,字凤书,号丹阁。与曾国藩有同窗之谊。【译文】

儿子我在路上用了一百两银子,现在日子还蛮好过。接家眷来京这件事,郑小珊那边现在还没有回信。他若是答应帮忙,那似乎是最好不过了;如果他不同意,则须另外再想好办法,或者缓上一两年再办也可以,考虑到孩子太小这一缘故。家里的各种事情我都放心,只是不知道几个弟弟读书有没有进步?他们所作的文字,诗,或者赋,最好寄一二首到京城给我看看。丹阁叔的大作,也希望能寄给我看。儿子我在京城做一切事都很谨慎,家里尽可放心。(1)(2)(3)

又禀者: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升遐,百日以内禁薙发,(4)(5)期年禁燕会音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溘逝。是日男在何家(6)(7)早饭,并未闻其大病,不数刻而凶问至矣。没后加太子太保衔。(8)(9)其次子何子毅,已于去年十一月物故。自前年出京后,同乡相继(10)(11)殂逝者: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主事,熊子谦、谢讱庵及(12)(13)何氏父子凡七人。光景为之一变。男现慎保身体,自奉颇厚。【注释】

(1)又禀者:书信用语,表示尚有其他事项禀告。

(2)大行:古代称刚死而尚未定谥号的皇帝、皇后为“大行”。升遐:帝王去世的婉辞,亦指后妃等死亡。

(3)薙(tì):同“剃”。

(4)期(jī)年:一周年。燕会:宴饮会聚。

(5)何仙槎:即为何凌汉(1772—1840),字云门,一字仙槎,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历任福建学政、浙江学政、顺天府尹、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道光二十年(1840)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安。《清史稿》有传。年伯:科举时代对与父亲同年登科者的尊称,明代中叶以后亦用以称同年的父亲或伯叔,后用以泛指父辈。溘(kè)逝:忽然去世。

(6)不数刻:没过多久。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一刻等于十五分钟。凶问:死讯,噩耗。

(7)没(mò):通“殁”,死。加太子太保衔:加赠太子太保之官衔。加衔指给官吏高于本职的虚衔,表示尊贵。清制以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等为大臣加衔。见《清会典·吏部·官制一》。太子太保,官名。辅导太子的官。

(8)何子毅:即为何绍业(1799—1839),字子毅。何凌汉次子,何绍基孪生兄弟。由荫生官兵部员外郎。善书画,有医名。

(9)物故:死亡,去世。

(10)殂(cú)逝:逝世,去世。

(11)夏一卿:即为夏恒(1790—1839),字一卿,湖南攸县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官吏部考工司主事。善诗文,有《一卿遗稿》传世。李高衢、杨宝筠:二人皆为湖南人。曾官主事。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年(1840)之间。余不详。主事:官名。汉代光禄勋属官有主事。北魏置尚书主事令史,为令史中的首领。隋以后但称主事,本为雇员性质,非正规官职。金代始列为正官,职务以文牍杂务为主,也分管郎中、员外郎之职。明代于各部司官中置主事,官阶从七品升为从六品。清代又升为正六品,与郎中、员外郎并列为六部司官。其他官署如内务府、理藩院及各部亦有主事。民国初于国务院秘书厅、各部及驻外使馆中,设主事,在佥事下,相当后之科员。

(12)熊子谦:即为熊光大(1797—1838),字子谦,湖南零陵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历官刑部主事、兴泉永兵备道。谢讱庵:湖南人。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至二十年(1840)之间。余不详。

(13)自奉:指自身日常生活的供养。【译文】

另有几件事禀告:大行皇后于正月十一日薨逝升天,朝廷规定百日以内禁止剃发,周年之内禁止宴饮奏乐。何仙槎年伯于二月初五日这天忽然去世。这一天儿子我在何家吃早饭,并未听说他有什么大病,没过多久竟然收到他去世的噩耗。他死后,朝廷奉赠太子太保衔。他的二儿子何子毅,死在去年十一月。自前年我离开京城以后,同乡先后去世的有:夏一卿、李高衢、杨宝筠三位主事,熊子谦、谢讱庵及何氏父子,一共七人。情况为之一变。儿子我现在很注重保养身体,日常生活享用很丰厚。(1)(2)

季仙九师升正詹,放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尚(3)(4)(5)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灵榇,并已回南矣。【注释】

(1)季仙九:即为季芝昌(1791—1861),字云书,号仙九,江苏江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历官山东学政、浙江学政、山西巡抚、户部侍郎、闽浙总督等职。升正詹:指由少詹事晋升为詹事。秦始置詹事,职掌皇后、太子家事。东汉废。魏、晋复置。唐建詹事府,辽、金、元置詹事院。明、清皆置詹事府,设詹事及少詹事,为三、四品官,其下有左右春坊及司经局等,备翰林官的升迁,无实职。清末废。

(2)放:外放,由中央派到地方做官。学政:“提督学政”的简称,又叫“督学使者”。清中叶以后,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均从进士出身的官吏中简派,三年一任。不问本人官阶大小,在充任学政时,与督、抚平行。

(3)廖钰夫:即为廖鸿荃(1778—1864),初名金城,字应礼,号钰夫,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累官至工部尚书、经筵讲官,生平典乡试多次,又督学江苏、浙江等省,号称“门生半天下”。同治三年(1864),特加太子少保衔,卒谥文恪。尚书: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4)吴甄甫:即为吴文镕(1792—1854),字甄甫,江苏仪征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历任侍读学士、顺天学政、刑部侍郎、福建巡抚、云贵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等职。咸丰四年(1854),在黄州被太平军打败,投水自杀,谥文节。《清史稿》有传。巡抚:官名。明洪熙元年(1425)始设巡抚专职。清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总揽全省军事、吏治、刑狱、民政等,职权甚重。

(5)朱师:即为曾国藩的会试座师朱士彦(1771—1838),江苏宝应(今属杨州)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历官至左都御史,工、吏、兵诸部尚书。多次主持会试及督湖北、浙江、安徽学政。徐师:即为曾国藩的乡试座师徐云瑞。徐云瑞,字书样,号晓村,江苏甘泉(今扬州江都)人。道光九年(1829)进士。道光十四年(1834)典湖南乡试,曾国藩于是年中举。【译文】

季仙九师晋升为詹事,并外放做浙江学政,初十日出京。廖钰夫师升任尚书。吴甄甫师任福建巡抚。朱师、徐师的灵柩,都已送回南方。(1)

詹有乾家墨到京竟不可用,以胶太重也。拟仍付回,或退或用随便。接家眷事,三月又有信回。家中信来,须将本房及各亲戚家附(2)(3)载详明,堂上各老人须一一分叙,以烦琐为贵。(4)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注释】

(1)詹有乾:清代湖南著名制墨字号。

(2)本房:指自家在宗族中所属的一房。房,指家族中的分支。

(3)堂上:尊长居住的地方,代指长辈。

(4)万福:多福。旧时的祝福语。金安:旧时的祝福语,多用于对长辈和尊敬的人。【译文】

詹有乾家墨带到京城竟然不能用,因为胶的成分太重的缘故。打算还是托人带回去,或者退货或者留用,看怎么方便。接家眷来京这件事,三月还有一封信寄回去。家里寄信过来,要将本房及其他亲戚各家情况附载详明,尤其是各位高龄长辈的情况,要一一分别叙述清楚,讲得越细致越好。

谨此跪禀万福金安!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

四月十七日 致祖父书祖父大人万福金安:(1)(2)

四月十一日由折差发第六号家信,十六日折弁又到。【注释】

(1)折差:信差,负责送信的邮递人员。

(2)折弁:同“折差”,信差。弁,旧时称军官的卫兵。【译文】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四月十一日通过信差寄出第六封家信,十六日信差又到了。(1)(2)

孙男等平安如常,孙妇亦起居维慎。曾孙数日内添吃粥一顿,因母乳日少,饭食难喂,每日两饭一粥。【注释】

(1)孙男:孙子,对祖父母提到自己时的自称。

(2)孙妇:孙媳妇。【译文】

您孙儿我等和往常一样平安,您孙媳妇在日常起居方面也很小心谨慎。您曾孙子近日开始每天多吃一顿粥,因为母乳一天比一天少,而饭食又难喂,每天喂两顿饭一顿粥。(1)(2)(3)

今年散馆,湖南三人皆留。全单内共留五十二人,仅三人(4)(5)(6)改部属,三人改知县。翰林衙门现已多至百四五十人,可谓极盛。【注释】

(1)散馆:明、清时翰林院设庶常馆,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馆学习,三年期满举行考试后,成绩优良者留馆,授以编修、检讨之职,其余分发各部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清制,进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应朝考,成绩优者到翰林院学习三年,称“庶吉士”。

(2)湖南三人:即为湖南籍的同科进士梅钟澍、陈源兖及曾国藩本人。留:即留馆。

(3)全单:指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榜单全员。

(4)改部属:指新进士在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时,被分发到各部为给事中、御史、主事。

(5)改知县:指新进士在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时,被外派做知县。

(6)翰林衙门:翰林院官署。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衙门,旧时官吏办事的地方。【译文】

今年翰林院庶常馆散馆,湖南籍的三个人都得以留馆。同榜进士得以进翰林院庶常馆学习的,共留五十二人,仅有三人改派到部里,三人外放做知县。翰林衙门内的人员,现在已经多到一百四五十个人,真可谓盛极一时。(1)

琦善已于十四日押解到京。奉上谕派亲王三人、郡王一人、军(2)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现未定案。【注释】

(1)琦善:即为博尔济吉特·琦善(1790—1854),字静庵,满洲正黄旗人。世袭一等侯爵。嘉庆十一年(1806)由荫生授刑部员外郎,历任布政使、巡抚等职,官至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道光二十年(1840)奉旨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因与英军签订《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款六百万元,被革职发配。

(2)上谕:古时皇帝以诏书形式发布的命令、告示。亲王:皇帝或国王近支亲属中封王者。其名始于南朝末期。隋代以皇帝的伯叔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唐代以皇帝的兄弟和皇子为亲王。宋、明各代,一般因袭不改。清代开始以亲王为封号且别加美名。蒙古贵族亦有封亲王者。郡王:爵位名。其名始于西晋。唐、宋以后,郡王皆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号。除皇室外,臣下亦得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军机大臣:清代设军机处,为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称为“军机大臣”。大学士:官名。唐中宗景龙二年(708),修文馆置大学士四人。宋沿唐之旧,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皆宰相领之。明代始专以殿阁大学士为宰辅之官,然官阶仅五品,其职务是替皇帝批答奏章、承理政务。自宣宗时乃以师保尚书兼大学士,官尊于六卿,职近宰相,称为“阁老”。清因之,设内阁大学士四人,为正一品;协办大学士二人,为从一品,成为文臣最高的官位,称为“中堂”。【译文】

琦善已经在十四日押解到京城。奉上谕,派亲王三人、郡王一人、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合一处,共同审讯。现在还没有定案。

梅霖生同年因去岁咳嗽未愈,日内颇患咯血。同乡各京官宅皆如故。【译文】

梅霖生同年因为去年咳嗽没有痊愈,这些天咯血颇为严重。在京做官的几位同乡家里都还是老样子。(1)

澄侯弟三月初四在县城发信已经收到,正月廿五信至今未接。(2)(3)兰姊以何时分娩?是男是女?伏望下次示知。【注释】

(1)澄侯:即为曾国藩之弟曾国潢。曾国潢(1820—1886),原名国英,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

(2)兰姊:即为曾国藩之姊曾国兰(1808—1863),嫁同乡王国九为妻。

(3)伏望:表希望的敬辞。多用于下对上。【译文】

澄侯弟三月初四日在县城发的信我已经收到,正月二十五日发的信至今未收到。兰姊是在什么日子生孩子的?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很希望下次来信能告诉我。(1)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绝无解危之处,则二伯祖(2)(3)母将穷迫难堪,竟希公之后人将见笑于乡里矣。孙国藩去冬已写(4)信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有补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5)(6)(7)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8)(9),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10)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画,曲加(11)(12)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13)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而况楚善八叔同胞之亲、万难之时乎?孙因念及家事,四千里外,杳无消息,不知同堂诸叔目前光景。又念(14)家中此时亦甚艰窘,辄敢冒昧饶舌,伏求祖父大人宽宥无知之罪(15)。楚善叔事如有设法之处,望详细寄信来京。

兹逢折便,敬禀一二。

即跪叩祖母大人万福金安!【注释】

(1)楚善八叔:即为曾国藩从叔曾楚善。行八,乃曾国藩曾祖父竟希公之孙。

(2)穷迫难堪:困窘得无法承受。

(3)竟希公:即为曾国藩曾祖父曾衍胜(1743—1816),号竟希。

(4)东阳叔祖:即为曾国藩叔祖曾东阳,号旸谷。家住添梓坪。叔祖,父亲的叔叔,祖父的弟弟。

(5)救焚拯溺:救人于水火之中。焚,指火灾。溺,指落水者。

(6)何难:有何困难。嘘枯回生:比喻起死回生,拯绝扶危。嘘,吹,指和风吹拂。

(7)伏念:旧时致书于尊者多用之。伏,敬辞。念,念及,想到。积德累仁:积累德行与仁义。

(8)救难济急:在别人急难时给予帮助。

(9)指数:屈指计算。

(10)廖品一:曾国藩同乡。余不详。孤:孤儿,指幼年丧父亲或父母双亡。上莲叔:曾国藩族叔。彭定五:曾国藩同乡。余不详。福益叔祖:曾国藩同族叔祖。

(11)曲加矜恤:指无微不至地关爱体恤。曲,细致,照顾到各个方面。矜恤,怜悯抚恤。

(12)调停:居间调解,平息争端。

(13)旋乾转坤:谓改天换地,扭转局面。乾,天。坤,地。

(14)辄:即。冒昧:指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而大胆地提供或提出意见或看法,多用作谦辞。饶舌:多嘴,乱说话。

(15)宽宥:宽恕,原谅。【译文】

楚善八叔的事,不知去年冬天是怎样情形?如果绝对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二伯祖母必将穷困窘迫,竟希公的后人将被乡里的人耻笑了。孙儿国藩去年冬天已经写过信去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可有帮助。这件事全求祖父大人做主。如能救他于水深火热之中,起死回生有何难的!默想祖父大人平日积恩德做善事,救助急难中人,孙儿我所了解的,已不计其数。如救助廖品一的孤儿、上莲叔的妻子、彭定五的儿子、福益叔祖的母亲,以及小罗巷、樟树堂的各尼庵,都代为筹划,用心体恤。凡是旁人束手无策、一点儿办法都想不出的,只要祖父出面好生调停,便能扭转乾坤,没有不立即解决问题的,何况有同胞之亲的楚善八叔正处在万难之中呢?孙儿我因为挂念家中的事,而处于四千多里地外,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不知同堂的各位叔叔目前情形。又想家中此时也很艰难窘迫,所以才敢冒昧多嘴,恳求祖父大人宽恕我无知的罪过。楚善叔的事情,如有可以设法的地方,希望写信寄到京城,详细告知。

现赶上信差方便,恭敬地禀告一两件事。

即跪叩祖母大人万福金安!五月十八日 致父亲书男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1)(2)

自闰三月十四日在都门拜送父亲,嗣后共接家信五封。十五(3)日接四弟在涟滨所发信,系第二号,始知正月信已失矣;廿二日接(4)(5)父亲在廿里铺发信;四月廿八巳刻接在汉口寄曹颖生家信;申刻(6)又接在汴梁寄信;五月十五接父亲到长沙发信,内有四弟信、六弟(7)文章五首。谨悉祖父母大人康强,家中老幼平安,诸弟读书发奋,并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自京至省,仅三十余日,真极神速。【注释】

(1)都门:京都城门,借指京都。

(2)嗣后:以后。

(3)涟滨:地名,亦为书院名。涟滨书院旧址在今湖南湘潭湘乡,曾国藩及其弟曾在此处读书。

(4)廿里铺:清直隶河间府地名。即今河北沧州河间二十里铺村。

(5)巳刻:指九点至十一点。曹颖生:不详。

(6)申刻:指十五点至十七点。汴梁:古地名。即今河南开封。

(7)谨悉:犹敬悉。书信常用语。康强:强健,康健。【译文】儿国藩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自从闰三月十四日在京城拜送父亲回家之后,共接到家信五封。十五日接到四弟在涟滨发的信,是第二封信,才知道正月寄的信已丢失;二十二日接到父亲在廿里铺发的信;四月二十八日巳时接到在汉口让曹颖生代交的家信;申时又接到在汴梁寄的信;五月十五日接到父亲到长沙发的信,里头有四弟的信、六弟的文章五首。得知祖父母大人身体康健,家里老小都平安,几个弟弟都发奋读书,并且高兴地知道父亲出京后一路顺畅,从京城到省城,路上只用了三十多天时间,真可谓神速。

男于闰月十六发第五号家信,四月十一发六号,十七发七号,不(1)知家中均收到否?迩际男身体如常,每夜早眠,起亦渐早,惟不耐(2)(3)久思,思多则头昏,故常冥心于无用,优游涵养,以谨守父亲保(4)(5)身之训。九弟功课有常,《礼记》九本已点完,《鉴》已看至三国(6)(7),《斯文精萃》诗、文,各已读半本。诗略进功,文章未进功。男亦不求速效。观其领悟,已有心得,大约手不从心耳。【注释】

(1)迩际:近来,眼下。

(2)冥心:泯灭俗念,使心境宁静。

(3)优游:悠闲自在,从容不迫。涵养:修身养性。

(4)九弟:即为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淳,又名曾子植。族中排行第九。曾国荃是湘军中后期主要将领之一,率“吉”字营,攻克吉安、安庆、天京等城,屡立大功,后官至两江总督。

(5)《礼记》:“十三经”之一,又称《小戴礼记》,凡四十九篇,西汉戴圣所编。是一部儒家礼学文献汇编。点:古书一般不断句,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加句读标点,称之为点。

(6)《鉴》:指《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所著编年体史书。

(7)《斯文精萃》:书名。清人尹继善所辑古诗文选本。【译文】

儿子我于闰月十六日寄出第五封家信,四月十一日寄出第六封,十七日寄出第七封,不知家中是否都已收到?儿子我近来身体如常,每晚早睡,起得也越来越早,只是不能用脑过度,过度了就头昏,所以经常静下心来不想任何事情,悠闲从容地修身养性,谨守父亲大人关于保养身体的训示。九弟的功课坚持得很有规律,《礼记》九本都已经点读完,《资治通鉴》已经看到三国部分,《斯文精萃》一书所选诗、文,各读了半本。写诗稍有长进,作文没有进步。儿子我也不求很快见效。看他对书的领会,已经有些心得,大约只是手不从心,还表达不出吧。(1)

甲三于四月下旬能行走,不须扶持,尚未能言,无乳可食,每(2)(3)日一粥两饭。冢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婢仆皆如故。【注释】

(1)甲三:即为曾国藩次子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乳名甲三。清朝著名外交家,光绪年间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大使,官至户部侍郎,谥惠敏。

(2)冢妇:嫡长子之妻。这里指曾国藩的妻子。

(3)梦熊:语出《诗经·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郑笺:“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古人因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亦用以代指怀孕。【译文】

甲三在四月下旬已经能走路,不要大人扶持,还不会说话,没有奶吃,每天喂一顿粥两顿饭。您长儿媳身体也好,又怀上了一个男孩。婢女仆从都与原来一样。(1)

今年新进士,龙翰臣得状元,系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之世兄(2)(3)。同乡六人,得四庶常、两知县。复试单已于闰三月十六付回。(4)兹又付呈殿试朝考全单。【注释】

(1)龙翰臣:即为龙启瑞(1814—1858),字翰臣,广西临桂县(今桂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状元,历任广东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等职。龙启瑞是清代著名学者,精于音韵之学,著有《经籍举要》、《尔雅经注集证》、《经德堂文集》等。

(2)见田年伯:即为龙光甸(?—1849),字见田,广西临桂县(今桂林)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历任溆浦、湘阴、黔阳知县及乍浦、台州同知等职。世兄:明、清时称座师、房师的儿子为世兄。后亦为有世交的平辈间之互称。清顾炎武《生员论中》:“有所谓主考官者谓之座师,有所谓同考官者谓之房师……座师、房师之子谓之世兄。”亦用作对世交晚辈的称呼。

(3)庶常:即庶吉士。

(4)殿试: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皇帝亲临殿廷策试。也称“廷试”。源于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周武则天天授二年(691)于洛阳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宋开宝八年(975),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太平兴国八年(983),将殿试后进士分为五甲。元无殿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参阅清赵翼《陔余丛考·殿试》。朝考:清代科举制度。凡新科进士引见前,由皇帝再考试一次,称朝考。朝考后授官,前列者为庶吉士,次者分别为主事、中书、知县等。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沈筠钱金甫》:“以雍正癸卯科,新进士引见前,先行考试,是为朝考之始。”参阅《清文献通考·选举三》。【译文】

今年新科进士,龙翰臣得了状元,他是前任湘乡知县见田年伯的公子。同乡六个进士,得了四个庶常、两个知县。复试单已经在闰三月十六日寄回。现又寄呈殿试朝考的全部人员名单。(1)

同乡京官如故。郑莘田给谏服阕来京。梅霖生病势沉重,深为(2)可虑。黎樾乔老前辈处,父亲未去辞行,男已道达此意。广东之事,四月十八日得捷音,兹将抄报付回。【注释】

(1)郑莘田:即为郑世任,号莘田,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历任户部郎中、御史、给事中、贵西兵备道等职。给谏:唐宋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清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服阕:守丧期满除服。阕,终了。

(2)黎樾乔:即为黎吉云(1795—1854),原名光曙,字云征,号樾乔,又作“月乔”,室名黛方山庄,湖南湘潭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善书,工八分。著有《黛方山庄诗集》。老前辈:清朝翰林对比自己早入翰林院者的尊称。【译文】

同乡的几位京官都还是老样子。郑莘田给谏服丧期满回到京城。梅霖生病势严重,很是让人担心。黎樾乔老前辈那里,父亲您没有去辞行,儿子我已代为致意。广东那边的事,四月十八日得捷报,现将抄报寄回。

男等在京自知谨慎,堂上各老人不必挂怀。家中事,兰姊去年生(1)育,是男是女?楚善事如何成就?伏望示知。

男谨禀。

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注释】

(1)成就:成全。【译文】

儿子我等在京城,自己知道要谨慎,堂上各位老人不必挂念。家里的事,兰姐去年生育,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楚善的事是怎样成全的?儿子我诚恳地希望父亲大人告诉一下。

儿谨禀。

即请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初七日 致祖父书孙男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1)

五月十八日孙在京发第八号家信,内有六弟文二篇,广东事抄报一纸,本年殿试朝考单一纸,寄四弟、六弟新旧信二封,绢写格言一幅;孙国荃寄呈文四篇、诗十首、字一纸,呈堂上禀三纸,寄四弟(2)信一封,不审已收到否?六月初五日接家信一封,系四弟四月初十日在省城发,得悉一切。不胜欣慰!【注释】

(1)六弟:即为曾国藩之弟曾国华。曾国华(1822—1858),字温甫。族中排行第六,出继给叔叔骥云为嗣。咸丰八年(1858)战死于三河镇。

(2)不审:不清楚,不知道。【译文】孙儿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五月十八日孙儿我在京城寄出第八封家信,里头有六弟文章两篇,广东事抄报一页,本年殿试朝考单一页,寄四弟、六弟新旧信两封,用绢写的格言一幅;孙儿国荃寄呈的文章四篇、诗十首、字一页,呈给堂上大人禀告情况的书信三页,寄四弟信一封,不晓得是否都已收到?六月初五日接到家信一封,是四弟四月初十日在省城寄的,一切情况都已知道。我很是欣慰!

孙国藩日内身体平安。国荃于廿三日微受暑热,服药一帖,次日即愈;初三日复患腹泻,服药二帖即愈。曾孙甲三于廿三日腹泻不止,(1)(2)比请郑小珊诊治,次日添请吴竹如,皆云系脾虚而兼受暑气,三(3)日内服药六帖,亦无大效。廿六日添请本京王医,专服凉药,渐次

(4)平复。初一、二两日未吃药。刻下病已全好,唯脾元尚亏,体尚未复,孙等自知细心调理。观其行走如常,饮食如常,不吃药即可复体,(5)堂上不必挂念。冢孙妇身体亦好。婢仆如旧。【注释】

(1)比:即。

(2)吴竹如:即为吴廷栋(1793—1873),字彦甫,号竹如,安徽霍山人。道光五年(1825)拔贡,历任河间知府、山东布政使、大理寺卿、刑部侍郎。同治十二年(1873)卒,年八十有一。吴廷栋服膺宋儒,为清代理学名臣。

(3)凉药:一般指败火、解热的中药。

(4)平复:痊愈,复原。

(5)冢孙妇:嫡长孙的妻子。【译文】孙儿国藩我近日身体平安。国荃二十三日这天稍微受了点儿暑热,吃了一帖药,第二天就好了;初三日又得了腹泻,吃了两帖药就好了。您曾孙甲三二十三日这天腹泻不止,即请郑小珊诊治,第二天又加请了吴竹如,都说是脾虚兼受暑热,三天内吃了六帖药,也没见大效。二十六日加请京城的王医生,专吃凉药,逐渐平复。初一、初二两天没有吃药。现在病已经好了,只是脾元还亏,体魄还没有复元,孙儿等自己知道细心调理。看他走路和吃饭都和往常一样,不用吃药应该就可以恢复体魄,堂上大人不必挂念。您长孙媳妇身体也好。婢女仆人都是老样子。

同乡梅霖生病于五月中旬日日加重,十八日上床,廿五日子时仙(1)(2)逝。胡云阁先生亦同日同时同刻仙逝。梅霖生身后一切事宜,系(3)陈岱云、黎月乔与孙三人料理,戊戌同年赙仪共五百两,吴甄甫夫(4)子戊戌总裁进京赙赠百两,将来一概共可张罗千余金,计京中用费及灵枢回南途费,不过用四百金,其余尚可周恤遗孤。自五月下旬以(5)至六月初,诸事殷繁,荃孙亦未得读书。六弟前寄文来京,尚有三篇孙未暇改。【注释】

(1)子时:指二十三点至凌晨一点。

(2)胡云阁:即为胡达源(1777—1841),字清甫,号云阁,湖南益阳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少詹事、贵州学政等职。其子胡林翼为晚清名臣。

(3)戊戌:即道光十八年(1838)。赙(fù)仪:即赙礼,赙金。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4)总裁:明、清中央编纂机构的主管官员或主持会试的官员。

(5)殷繁:繁多,众多。【译文】

同乡梅霖生的病情自五月中旬以来天天加重,十八日躺倒在床上,二十五日子时逝世。胡云阁先生也在同日同时同刻逝世。梅霖生死后的一切事情,是陈岱云、黎月乔与孙儿我三人料理的,戊戌科同年共赠赙仪五百两,吴甄甫夫子戊戌总裁进京馈赠赙仪百两,将来共可张罗到一千多两,预计京中用费及送灵柩回湖南的路费,加起来不会超过四百两,其余的还可以周济遗孤。自五月下旬到六月初,事务特别繁忙,孙儿国荃也没有读书。六弟日前寄到京城的文章,还有三篇孙儿我没有顾得上改。(1)

广东事已成功,由军功升官及戴花翎、蓝翎者,共二百余人。将上谕抄回前半节,其后半载升官人名,未及全抄。【注释】

(1)花翎:清朝以孔雀羽制成拖在礼冠后表示官品的饰物。本来由皇帝赐给建有功勋的人或贵族,后来五品以上的官就可以出钱捐花翎戴。花翎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以三眼花翎为最贵。蓝翎:清代礼冠上的饰物。插在冠后,用鹖尾制成,蓝色,故称。初用以赏赐官阶低的功臣,后很滥,并可出钱捐得。清昭梿《啸亭续录·花翎蓝翎定制》:“凡领侍卫府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译文】

广东方面的事情已经成功,由军功升官及戴花翎、蓝翎的,共两百多人。现将上谕抄前半节寄回家,后半节记载升官人名,没有能全抄。(1)

昨接家信,始知楚善八叔竹山湾田,已于去冬归祖父大人承买。八叔之家稍安,而我家更窘迫,不知祖父如何调停?去冬今年如何设法?望于家信内详示。孙等在京别无生计,大约冬初即须借账,不能(2)(3)(4)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吴春冈分发浙江,告假由江南回家,七月初起程。

余容续禀。

即禀祖父祖母大人万福金安!

孙跪禀。【注释】

(1)竹山湾:曾国藩家乡地名。即今湖南娄底双峰井字镇竹山村。

(2)仰事之资: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指用以孝敬父母、祖父母的钱财物质。

(3)愧悚:惭愧惶恐。

(4)吴春冈:即为吴荣楷,字春冈,湖南湘乡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历任浙江嵊县、武康、余姚、海盐等县知县。分发:清制,道府以下非实缺人员分省发往补用者,谓之“分发”。【译文】

昨天接到家信,才知道楚善八叔竹山湾田,已在去年冬天归祖父大人承买。这样一来,八叔的家里稍微安定,而我家就更窘迫了,不知祖父如何对付解决?去年冬天及今年,想些什么法子?望在家信中详细告知。孙儿等在京城没有别的挣钱途径,大约冬初就要借账,不能准备孝敬堂上大人的资费寄回家,万分惭愧。吴春冈被外放到浙江,请假从江南回家,七月初起程。

其余的以后再行禀告。

即禀祖父祖母大人万福金安!

孙跪禀。六月廿九日 致祖父书孙男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六月初七日发家信第九号。廿九日早接丹阁十叔信,系正月廿八

(1)(2)(3)日发,始知祖父大人于二月间体气违和,三月已全愈,至今康健如常,家中老幼均吉。不胜欣幸!四弟于五月初九寄信物于彭山屺(4)处,至今尚未到,大约七月可到。【注释】

(1)正月:据下文,疑为“五月”之讹误。

(2)违和:身体失于调理而不适。用于称他人患病的婉辞。

(3)全愈:即痊愈。全,通“痊”。

(4)彭山屺(1814—1879):字九峰,湖南衡阳人。道光二十年(1840)湖南武科乡试解元。曾国藩世交,曾为曾国藩湘军高级幕僚,官至从二品长沙副将。【译文】孙儿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

六月初七日寄出第九封家信。二十九日早上接到丹阁十叔的来信,是正月(五月?)二十八日寄的,才知道祖父大人二月间身体欠佳,三月已经痊愈,至今康健如常,家中老幼都平安。我欢喜得不行!四弟五月初九日托彭山屺所寄的信和物,至今还没有收到,大约七月可到。

丹阁叔信内言,去年楚善叔田业卖与我家,承管其中,曲折甚多。(1)添梓坪借钱三百四十千,其实只三百千,外四十千系丹阁叔兄弟代出。丹阁叔因我家景况艰窘,勉强代楚善叔解危,将来受累不浅,故所代出之四十千,自去冬至今,不敢向我家明言,不特不敢明告祖父,(2)即父亲、叔父之前,渠亦不敢直说。盖事前说出,则事必不成,不(3)成则楚善叔逼迫无路,二伯祖母奉养必阙,而本房日见凋败,终无安静之日矣。事后说出,则我家既受其累,又受其欺,祖父大人必怒,渠更无辞可对,无地自容。故将此事写信告知孙男,托孙原其不得已

(4)之故,转禀告祖父大人。现在家中艰难,渠所代出之四十千,想无(5)钱可以付渠。八月心斋兄南旋,孙拟在京借银数十两付回家中。归(6)楚此项,大约须腊底可到,因心斋兄走江南回故也。【注释】

(1)添梓坪:地名。即今湖南娄底双峰荷叶镇天坪村天子坪。曾国藩出生在天坪村的白杨坪。这里指曾氏家族住在添梓坪的一支。

(2)渠:他。

(3)阙:缺乏。

(4)原:谅解,原谅。

(5)心斋:即为曾广渊,号心斋,湖南湘乡人。系曾国藩本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卒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南旋:回南方。

(6)归楚:还清债务。【译文】

丹阁叔信中说,去年楚善叔的田卖给我家,他居中承办,曲折很多。添梓坪借钱三百四十千,其实只有三百千,另外四十千是丹阁叔兄弟代出的。丹阁叔因考虑到我家情况窘困,勉强代楚善叔解决困难,将来必定受累不浅,所以他代出的四十千钱,自去年冬天到现在,不敢向我家明说,不仅不敢明告祖父大人,就是在父亲、叔父面前,他也不敢直说。因为如果事前说出,此事一定不成,不成的话,楚善叔就会被逼得无路可走,二伯祖母的奉养一事必然没有着落,而且本房一天比一天凋败,终究不会有安静的一天。事后说出,则我家既在这件事中受累,又被欺骗,祖父大人必然大怒,他更无言可对,无地自容。所以他把这件事写信告知孙儿我,托孙儿我体谅他这样做是出于不得已的缘故,并将此事原委转告祖父大人。现在家里艰难,他所代出的四十千钱,想必没有钱可以付给他。八月份心斋兄回湖南,孙儿准备在京城问人借银几十两,托他带回家里。还债的这笔钱,因为心斋兄取道江南回湖南的缘故,大约在腊月底可到。

孙此刻在京光景渐窘,然当京官者,大半皆东扯西支,从无充裕之时,亦从无冻饿之时,家中不必系怀。孙现经管长郡会馆事,公项存件亦已无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