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精英幼师的科学早教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07:33:56

点击下载

作者:棉棉老师 著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北美精英幼师的科学早教法

北美精英幼师的科学早教法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北美精英幼师的科学早教法/棉棉老师著.--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9.4

ISBN 978-7-5127-1683-4

Ⅰ.①北… Ⅱ.①棉… Ⅲ.①儿童教育-家庭教育 Ⅳ.①G78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011437号

北美精英幼师的科学早教法

作  者:棉棉老师 著

责任编辑:宋罡

封面设计:尚世视觉

责任印制:王卫东

出版发行:中国妇女出版社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  话:(010)65133160(发行部)   65133161(邮购)

网  址:www.womenbooks.cn

法律顾问: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

经  销: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北京中科印刷有限公司

开  本:165×235 1/16

印  张:19.75

字  数:290千字

版  次:2019年4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4月第1次

书  号:ISBN 978-7-5127-1683-4

定  价:49.80元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如有印装错误,请与发行部联系)序言

最滋养孩子的早期教育,来源于家长快乐的情绪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最喜欢待在奶奶家。奶奶是武汉市示范幼儿园退休的老园长,在一线幼儿园从事了一辈子的儿童教育。她的孩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和伯伯们,在那个饭都吃不饱的年代全都顺利考上大学,个个都被街坊邻居夸奖、羡慕,是20世纪最早的一批“别人家的孩子”。人人都说奶奶最懂教育孩子,还有人专程来向她讨教学习,而奶奶一直谦逊地说自己只是好命。其实,她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比起她怎样教育孩子,比她做了什么更为重要。

奶奶一向是个乐天派,乐观且坚强,绝不向命运低头。早年她是吃尽苦头的童养媳,半文盲,连自己父母是谁都不知道。长大后,她积极申请入党,认真工作,下了工还在夜校恶补文化课,直到变成能读能写的“文化标兵”,被组织调到本地最好的师范大学幼儿园工作。奶奶的后半生总算苦尽甘来,工作顺心、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对于生命中发生的一切,奶奶总是充满感恩。她说,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坦然接受现实,过好每一天。福和祸都是上天的考验,做个问心无愧的好人,就什么坎儿都能过得去。我在她身上明白,支撑一个人一生顺遂的,其实不是“好命”,更多的是以身作则,积极灌溉命运,让贫瘠的土地开出花来的那种力量感。

我们家族的成员,对于追求学问有一种天然的向往。从奶奶那一辈开始,我们家族里的所有人几乎都在国内从事和教育相关的行业,其中包括幼儿园园长、中学老师、大学教授、大学校长和大学出版社编辑……我呢,无形中也传承了这种家族精神,在机缘巧合之下移居海外,成了一名加拿大的双语儿童教师。

这些年在加拿大的工作和生活,让我愈来愈深地切身体会到,北美的精英中产家庭所采纳的育儿策略和我们国内的育儿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出于分享交流的目的,2016年伊始,我便在网上开设了免费的在线育儿专栏和公众号“爱丽丝与奇妙豆”。自专栏开通以来,我就不断地接到国内家长们充满焦虑的咨询:“我的孩子实在管不住啦,怎么办?”“紧急求助,老师,我的孩子是不是有些不正常?”“孩子行为和情绪方面的问题,怎样解决?”“我应该要怎样做才能让我的孩子更优秀?”

其实所有的育儿焦虑,都是出于对自己和对孩子的不了解。所有的疑问汇总到一点,归根结底都是同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科学的育儿方针?

让我从下面的几个角度简要地分析一下。

孩子不必“争当第一”,而要“成为自己”

我的育儿观很朴素,很简单:

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照顾好自己的需要,然后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和善待孩子。人唯有真正成为自己才是幸福的。

因此,我们不要去和别人盲目攀比,也不要勉强孩子去追求第一,而是要鼓励他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不属于自己的路,无论看起来多么诱人,也一步都不要走。因为兜兜转转,最终还是会回到原点。比如我,曾经拿到最好的商学院的Offer,却发现学商科并不能使我快乐。我的骨子里,流着和奶奶一样热爱教育、追求学问的血液,唯有投身教育界才可以使我感到幸福。于是我毅然决然地从商学院退学,转去教育学院,选择从加拿大最基层的儿童教师做起。多年的一线育儿经验和教学实践,让我不断发现新的自己,新的目标,新的远景。目前,我已开始为温哥华的私立早教机构设计幼教课程,也应出版社老师的邀约而写下了这本书。我们的目标,是让国内更多的孩子和家长认清自己,成为自己,每一天都感到幸福而充实。

我希望,每一位中国孩子和家长都能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诚实面对自己,并且时时提醒自己:无论我在什么样的境遇里,做着什么样的事,我始终都是我自己,我的价值无可取替。我有力量,我有价值,因为我值得。

幸福的亲子关系,孩子和父母彼此都是“最佳搭档”

幸福的家庭在全世界大都相似,他们的秘诀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信赖,凝聚力极强,是彼此的合作者和生活中的“最佳搭档”。孩子的本领是无穷的,前提是我们足够信任和欣赏他们,他们的成长本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比如,当我和加拿大朋友带着她的孩子去动物园玩,她3岁半的小女儿已经懂得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小朋友并不需要成年人服侍。小姑娘高高兴兴地背上她的小背包,里面鼓鼓囊囊地塞满儿童餐具、水杯、小零食和纸巾,分量一点儿也不轻,她却健步如飞。不一会儿,我们在一个拐角处迷路了,正商量着该往哪边走,小姑娘已经迈开胖胖的小腿,主动跑去找路边的游客老爷爷问路了。老爷爷很耐心地蹲下身,连比带画地对她详细解释了一番,然后小姑娘笑得一脸灿烂,向我们跑来,一脸得意地指挥我们去接下来的目的地。中午的午餐时间,我们到了附近的餐厅,刚坐下,小姑娘就自告奋勇地问妈妈:“我可以去帮你们拿菜单吗?”

我对朋友的育儿策略赞不绝口。她的秘诀,就是赢得孩子的合作,让他们成为父母的“合作者”。加拿大孩子从2岁开始就会参与家务活动,小到叠衣服、打扫卫生、倒垃圾,大到购买食材和给草坪除草,几乎每个孩子都是“十项全能”的“生活小助理”。可以想象,和这样的孩子生活在一起,彼此合作,成为“最佳搭档”,并不会是件太艰难的事。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不仅孩子应该学习成为家长的“合作者”,家长也应该学会充分信任孩子的能力,培养他们作为自己的“最佳搭档”,让孩子脚踏实地地真正参与到家庭生活之中。孩子不是格格不入的客人,也不是众星捧月的小主人,他应该感受到“我是家庭的一部分”,而非“我就是宇宙中心”。

成长不是孩子单方面的任务,需要和家长共同学习

我在前面说过,一个好的教育者之所以能养育出好的孩子,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怎样做,他本身是个怎样的人。每个孩子的优秀,都不是来源于家人唠唠叨叨的“说教”,而是来源于家庭关系中轻轻松松的“身教”。父母和孩子都需要共同成长,而终身的共同成长,一定是需要学习的。

我一直认为,一家人相亲相爱,孩子拥有温馨的家庭生活,就是孩子所接受的最好的早期教育。爱的滋养,会成为孩子在漫长人生中最坚韧的铠甲,让他们学会善待自己、珍惜自己。

总之,我想说的是:我们没必要去“改变”,而要去“成长”。我们对自我的理解和悦纳,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能真真切切地激励孩子去发展他的每一份潜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诸位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开启快乐的育儿之旅,相互激励出彼此最好的那一面。我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衷心祝愿您也可以。

特别致谢

我想感谢所有在我的求学和写作之路上照亮过我的导师们和前辈们。正因为有你们的存在,让我对于儿童教育领域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我的作文启蒙老师尹均生教授为我打开一扇大门,让我领略写作的力量;加拿大卡莫森学院的Colleen O’dowd和Enid Elliot教授在我初次进入儿童教育领域时,给予我温暖的鼓励和无尽的灵感;维多利亚大学的Xiaofeng Ke和Roz Turcotte老师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关怀,成为我在幼教领域里的楷模;作家兼媒体人德川咪咪女士,热心地为我的新书写推荐语。

最后,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你们尽心尽力地将我抚育成人,鼓励我勇敢做自己。你们就是我最好的榜样。● Chapter 1 好老师VS好家长● 培养好孩子的秘诀是什么● 该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吗● 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隐藏了些什么● 更贵的幼儿园和早教班,一定更靠谱吗● 为什么家长说话不管用,孩子只听幼儿园老师的话● 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爱教育”● 每个“拖延症”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控制狂”● 见识有限的父母,也能培养出见多识广的孩子● 北美名校幼儿园老师最“讨厌”哪种家长● 什么样的家长才合格——一个儿童教师的心得体会● Chapter 2 我的快乐育儿锦囊● 孩子内心的“潜台词”,你能听懂多少● 给孩子“立规矩”的正确方式● 孩子必须遵守“边界感”●“ 哭宝宝”和“小辣椒”的教育大不同● 解读“性情儿童”的“情绪方程式”● 听不进大道理?学学这些与孩子交流的有效方式● 如果与孩子发生冲突,把它当成一场游戏● 培养责任感重要,“胜任感”更重要●“ 二宝”要不要?怎样让孩子爱上家庭新成员● 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请家长手下留情● Chapter 3 “天使宝宝”是怎样养成的●“ 理想宝宝”的幻象,“现实宝宝”的噩梦● 夸出一个“天使宝宝”:做到这几点,孩子不优秀都难● 孩子的“如厕训练”,为何这么难● 培训“生活小助手”:孩子为什么需要承担家务责任●“ 玩”出孩子的高智商:大自然中的STEM教育●“ 聊”出孩子的“双语”甚至“三语”能力●“ 炼”出孩子的“心灵独立”,才是真本事● 共情与共鸣,孩子情商的“分水岭”● 欣赏孩子的幽默感●“ 贪图享乐”VS“延迟满足”● Chapter 4 引导孩子勇敢穿越成长障碍● 当你还是孩子时,世界真的好残酷● 父母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孩子还有救吗●“ 自我养育”:孩子的第二次“投胎”机会● 孩子出现情绪失调与抑郁倾向,怎么办● 负面情绪如何帮孩子完善自我● 儿童世界的“丛林法则”,谁容易沦为受害者● 做到这几点,你的孩子不会再被欺负● 不想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请学会“争吵”的正确方式●“ 不完美”的力量:孩子成长离不开“负能量”● Chapter 5 北美精英家庭,真没你想象中神秘● 中国家长奔波于早教班之时,北美家长在干什么● 做个“刚刚好”的父母● 母婴关系,甜蜜羁绊和“首次印记”● 爸爸,你去了哪儿:父亲角色意味着什么● 父母相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孩子与父母的“相互投射”● 父母楷模的力量:给孩子一个努力的理由● 最重要的人生使命:适时与孩子“划清界限”● 北美家庭为什么盛行“道歉文化”● 接纳自己和孩子的“内在小孩”● Chapter 6 北美中产精英,如何应对育儿挑战● 北美父母都不溺爱孩子?你可千万别上当● 闹哪样?精英父母也能打孩子吗● 暴躁的“狼爸”“虎妈”,叛逆的“熊孩子”● 家长不愿“放手”,孩子自我退化●“ 富养”VS“穷养”:阶级鸿沟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隔代育儿”的焦虑:最易引发的几宗罪● 单亲和离异家庭,绝不是什么“原罪”●“ 一人多娃”轻松育儿法:为你的人生做减法● Chapter 7 家校互动,默契十足的“黄金搭档”● 家庭与学校,是队友还是对手● 幼儿园真正的隐藏技能是什么,你知道吗● 精英的孩子从小学什么● 家长要注意老师的“弦外之音”● 研究早教30年的老教授的独门秘诀● 孩子初入幼儿园,过度焦虑怎么办● 遇上蛮不讲理的同伴,孩子被孤立排挤怎么办● 幼儿园老师偏心,家长该怎么做● 男孩玩手枪,女孩爱芭比?别让性别刻板印象限制了孩子●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享受“一时一事”的心流● Chapter 8 北美名校的优质早教资源,统统给你搬回家● 效仿北美幼儿园,保证孩子安全● 潜伏在孩子身边的几大“杀手”●“ 安全密码”:如何有效避免孩子被绑架和拐卖● 严防儿童性侵害,科学“性教育”刻不容缓● 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包里,应准备哪些“秘密武器”● 培养“终身学习者”:三分钟让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先“手巧”,才能“心灵”● 发掘“未来科学家”: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探索精神● 体育:教你轻松设计出孩子们热爱的户外活动●“ 小小世界人”和国际化价值观Chapter 1 好老师VS好家长培养好孩子的秘诀是什么

培养出好孩子的一个重要秘诀,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在加拿大从事儿童教育行业的这些年,我见过了成百上千个孩子。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种族、不同阶层、不同的文化背景,也看着他们走向截然不同的人生。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一语道破了家庭生活的本质。他说:“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看过那么多现实案例,我也不禁感慨,有时候人与人的差距,真像天和地。

有的家庭总是闹得鸡飞狗跳,孩子成为最大受害者,而另一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却积极健康。有的家庭蒸蒸日上、幸福美满,而有的却苟延残喘,不得不借助政府补贴和社会工作者的辅导才不至于深陷泥潭。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我们应该摒弃从前侧重研究的病态型人格,而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中最成功、最幸福、最优秀的少数‘人类之光’,由此找出幸福的规律,造福全人类。”

这句话放在儿童教育领域也有其借鉴意义。为什么有的家庭运转得如此成功,而另外一些却不行呢?成功的父母,在养育孩子时遵循了什么秘诀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幸福的家庭之间通常有什么样的共性,有哪些规律可循。

心理学博士芭芭拉·菲斯(Barbara Fiese)和她的团队研究“家族仪式传承”超过了50年。他们得出的答案竟出乎意料的简单——幸福家庭维持良好亲子关系的秘诀,就是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代有效地传承他们的家庭“仪式感”。

他们发现,家庭的“仪式感”具备强有力的“黏合”家族成员的作用,即便是在最动荡压抑的社会环境中,仍然能稳定人心,让成员体验到归属感和安全感。特定的“仪式感”会渐渐融入这个家族的血脉,成为每位成员身上有血有肉的一部分。

越是具备“仪式感”的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成功和满意度就越高。不仅如此,家族“仪式感”还和家族成员的婚姻满意度、个人身份认同、孩子的健康程度、成绩高低、家庭成员的情感纽带等呈现正相关的关系。而这些其实就是培养出好孩子的关键所在。“仪式感”到底是什么呢?它听起来玄妙,其实很简单。它可以是孩子记忆中爸妈煮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饱含着爱和安全感,深深融入了孩子的血液之中的一碗面条。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一碗泡面拯救人生”的故事。

有个年轻人陡然遭遇了一连串的变故,内心终于承受不住了。他决心自杀。在自杀前,他给父亲打了最后一个电话,想听听父母的声音再上路。当然,他绝口不提自己的自杀计划,只问父亲在做什么。

父亲回答:“我在煮方便面。”

这个年轻人静默了一下,说:“爸,光面不好吃,你多放一个鸡蛋吧。”

父亲咂咂嘴,笑了:“那还用说!除了鸡蛋,我还得加上榨菜、香菇、辣椒油和昨天炒的肉丝,那味道闻上去就香啊……你还记得小时候我给你煮的面吗?你最爱吃我煮的各种面,想想你贪吃的样子我就好幸福啊!”接着他又问:“仔,你在那边吃什么?多吃点好的,别亏待了身子。”

年轻人喃喃地应了几句放下电话。他突然间很想吃一碗父亲煮的那种方便面。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把死的念头完全挤到了一边。于是,他去超市买回了所有的佐料,开始精心炮制那一道按父亲的食谱煮成的方便面。煮好的方便面香气扑鼻、鲜艳夺目,堪称活色生香。

年轻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那碗面,身心都活了过来。他再也不想死了。他买了车票,打算回家陪父母多吃几顿饭。

其实拯救这个年轻人的不是泡面,而是早年的家庭生活在他生命中留下的美好印记。正是这些有气味的回忆,在他最脆弱、最危急的关头拉了他一把,让他悬崖勒马,没做下不能挽回的事。

家族与家族之间的传承和仪式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共同点是,能让哪怕最幼小的家庭成员感受到只属于这个家族的印记,由此而拥有身份和记忆,拥有该家族所珍视的精神力量,维系和传承了整个家族特有的价值观。

比如,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每到冬至和春节都会包饺子,大家说说笑笑地一起动手擀面、和馅儿,孩子眼巴巴地在一旁流着口水等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出锅……这样一来,每当家人想到冬天,他们就会想起大家欢聚一堂包饺子的场面,也会对冬天的到来怀有更好的期盼。

当孩子将来长大了,离开家了,还是会想起那一碗饺子的余温。也许将来他自己在异地他乡建立家庭后,也会将这一碗充满温情的饺子一代代传递下去。比一切都更重要的是,无论在高峰还是低谷,体验过温情的孩子们永远都明白,家是他们永远的退路。它一直就在那里,随时张开双臂迎接失意的孩子们归来。

所以,家庭环境的构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我们再次重温一下托尔斯泰的金句:幸福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让我们为了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吧!该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吗

前几年火遍全球的“虎妈”蔡美儿,她对孩子的要求高到严苛的程度,她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孩子培养成她心目中的“人生赢家”,即“所有人眼中的成功者”。她追求的是将孩子培养成“永恒的精英”:门门功课永远第一,当首席小提琴手,上哈佛大学。“虎妈”的育儿观念,逻辑上自成一体,在全亚洲也拥有一大批拥趸。只是,我看待“人生赢家”的标准与她有些不同。大家心目中的“人生赢家”,或许全都活成了不同的样子。

我想先给大家讲两个我亲眼所见的身边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的一位学生家长身上。她是一位华人母亲,在这里称她为R女士吧。R女士带着儿子,刚移民来加拿大没几年。她丈夫在国内开公司,她当全职主妇,陪孩子在温哥华上学,每天家—幼儿园—超市三点一线。由于刚移民,事事都不习惯,她亲力亲为带孩子,良辰美景无暇欣赏,也没有娱乐活动,生活是很苦闷的。她对我感慨道:“全是为了孩子呀,不然我哪肯背井离乡地搞‘洋插队’,受这份罪。”

孩子刚来我班上时,一句英文也不会说,被金发白肤的小伙伴们吓得直哭。三个月后,他彻底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和加拿大小伙伴亲热地勾肩搭背,一口英语说得溜溜的。

R女士也渐渐适应了加拿大的生活,加入了各种各样的“妈妈群”,整天忙着研究育儿策略。她来加拿大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她的原话是:“我都给他计划好了——从最好的幼儿园直到最好的大学,他将来能差到哪儿去呢?”

于是孩子的时间,就在R女士的策划中被塞得满满当当的:周一游泳课,周二绘画班,周三补中文,周四练足球,周五学弹琴……周六周日可以歇半天,其他时间要用来“干点儿正经事”。

从幼儿园毕业后,孩子面临着升学的问题。R女士的“人生赢家培养计划”遭遇了第一次的打击——她的孩子没能考上本地最好的私立学校。R女士不甘心,到处托人找关系,据说还给了大笔的赞助费,总算让孩子上了一个排名还不错的私立学校。那所私立学校从学前班一直覆盖到十二年级,孩子的教育总算有了着落。

你以为故事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吗?并没有,进入私立名校,还只是一个开始呢。

儿子进了好学校,R女士才发现攀比之风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盛行,有钱人家的孩子扎堆的地方更是“环球同此凉热”。表面上每年的学费不算高,但高额的赞助费才是学生家长们暗自角力的地方。而且,学生们就算不炫耀自家的豪宅名车,也会暗自比一比各自父母的头衔和来头,拼一拼自己的智商和基因。

R女士无奈地告诉我,孩子已经好几次抱怨“你为什么不工作,某某的妈妈是大企业CEO,某某的妈妈是名校终身教授呢”,要不就是央求“妈妈,我同学家有游艇,上次我们坐他的游艇出海玩儿了……我们家什么时候也买一艘吧”。

怎样帮儿子建立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成了R女士最头疼的问题。

第二个故事,也是我班上一个学生的。

这个孩子比R女士儿子低两届,在文中就叫他小L吧。小L的父亲是个木匠,母亲是公立学校的小学老师。换句话说,他们家就是加拿大的普通家庭,经济方面和R女士家没法比。

可是小L活得挺开心自在,充分地享受了他的童年和家庭生活。他从小爱和父亲一起做手工,心灵手巧,做了好多可爱的木头工艺品送给老师和小伙伴,大家都喜欢他。每年父母过生日,他都央求我们和他一起制作手工贺卡送给爸爸妈妈,让他们乐得合不拢嘴。妈妈则爱给小L讲故事。小小年纪,小L已经和妈妈一起读完了近千本高质量的儿童绘本了。

周末,父母总会带他去游玩,温哥华的游乐场、水族馆、科技馆、马戏团和儿童剧场等地方他都去遍了。迪士尼一有巡回演出,只要到了温哥华,父母就会带小L去看,小L对迪士尼的人物如数家珍。

每天,小L的父母都会肩并肩一起来接小L放学,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和亲吻。小L总是开心地张开双臂,扑向他们,眼睛亮闪闪地告诉他们:“我今天是个很好的孩子哦。”

父亲总是一下将他抱起来,举过头顶,说:“好孩子,我们带你去爷爷奶奶家吃好吃的。”

作为一个孩子,你更想拥有怎样的童年呢?

每次看到小L的笑脸,我总会想到一段话:最幸福的人生,无须很有钱。父母健在,知己二三,盗不走的爱人,两个孩子两只狗(猫),足矣。其他的都是幻象,别太当真。

钱没了可以再赚,可是孩子失去的天真无邪的童年,却是多少钱也买不回来的。现在国内患“育儿焦虑症”的父母太多,个个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从孩子刚孕育时就开始胎教,听莫扎特,读莎士比亚。这样焦虑的结果就是,养出和父母一样焦虑的孩子,对自己的成就永远不满足,永远停不下来好好享受一番,永远在追求更高目标的路上。

和别人攀比,是永远没完没了的,欲求不满的人不会快乐。就像R女士,难道她一咬牙买了游艇后孩子就会开心了吗?不会的,因为还有好多同学家里有私人岛屿呢。

人和人的际遇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每个人的成功标准,也应该因人而异。我们要将人生看成一场马拉松,是自己与时间的赛跑,和他人无关。成功的“人生赢家”,是能不气馁地坚持跑到最后的人。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立志把孩子培养成“人生赢家”,只是我认为的“人生赢家”是指那些用心生活的人。他们踏实肯干,幸福指数高,对自己具有较高的正面评价。他们的每一刻,都用来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也能为他人带来幸福。孩子的“问题行为”背后,隐藏了些什么

很多有“问题行为”的儿童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儿童”,而只是“熊孩子”。“熊孩子”是个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有点儿类似北美家长说的“Terrible Two,Horrible Three(糟糕的两岁,可怕的三岁)”。“熊孩子”,通常是指“不听话”和“爱恶作剧”的淘气孩子,并非彻头彻尾的坏孩子。然而,缺乏有效的干预,可能会让“熊孩子”的淘气变得不再可爱,反而会酿成大祸。

我看国内一些“熊孩子”的新闻常常是触目惊心的。有一户人家家里失火,孩子还大声欢呼:“书包甩进去喽!”另一个“熊孩子”,在跨国旅行的飞机上打人,导致他们一家都被美国警察逮捕并遣返。还有一个孩子,在车棚对着蜡烛练“劈风掌”,结果引燃40多辆车。更有甚者,还有的孩子自导自演绑架案急坏父母,最后发现其实是孩子一手策划的,就为了跑出去玩……总之,孩子的“熊”法千奇百怪,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办不到的。

所有的“问题行为”背后,根源都在于一点:漠视规则,甚至对规则毫无概念。造成这种局面可能有许多种原因,其中最大的一点就是:孩子从小缺乏正面楷模,没能得到来自家庭的爱的滋养。现在“溺爱”孩子的父母绝不少见。然而溺爱不同于滋养型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极其有害,“熊孩子”就是这么养成的。在孩子闯祸之后,家长缺乏专业而积极的干预,还有不少家长就是抓过来简单粗暴地打一顿了事。

在我工作的加拿大幼儿园教室的墙上,一直贴着这么一段话:“如果孩子来自一个健康、运作良好的家庭,那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如果他们来自一个急需帮助的家庭,那会让我们的工作变得重要。”

这段话完美地诠释了儿童教育领域工作的真正意义。

我们不是孩子的保姆或玩伴,而是沟通孩子和家庭、家庭和社会、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一座座桥梁。儿童教师们通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满满爱心,去发现孩子的诉求,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世界,并身体力行地示范给孩子看:哪些行为是被大家所接纳的?哪些行为是不被认可的?负面情绪怎样从正面表达?怎样和这个世界沟通最有效?

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他们的适应力很强,早年的创伤有可能被充满爱的教育一点点滋养和治愈,不良习惯还比较容易被纠正过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可塑性会一再降低。过了一个节点,已经形成的人格就根深蒂固地很难改变,就像混凝土遇到空气后会慢慢凝固一样。

回忆起小时候3岁左右,我也曾经狠狠“熊”过一阵子:把奶奶米缸里的米故意撒一地,往陌生人脸上用水枪滋水,按隔壁家的门铃然后窃笑着躲起来……这一类的“坏事”我通通都干过。

不一样的是,在我小的时候,大人们对于“熊孩子”是宽容的,对于孩子闯的祸往往一笑置之,没有人真的和我们一般见识。大家都明白,恶作剧的本质是孩子在用他们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环境,用自己的理论去试探其他人的反应。久而久之,孩子们会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其实并不那么好笑,大人们也不是真的喜欢这些行为,只是因为爱自己所以才包容了自己。于是孩子们会停下来,自我反省,在长辈的引导下停止那些惹人厌烦的小把戏。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孩子的心理需求已经在无形中完成了。在“熊孩子”持续不断的坏脾气和恶作剧背后隐藏着的诉求很简单,那就是成年人也都在渴望的“无条件的爱”。当“熊孩子”在耍性子闹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们正在发送一种潜在的信号:“我需要你(父母或者主要监护人)向我证明,即使在我不够好、讨人嫌甚至攻击你的时候,你也依然无条件地爱我。”

比如,有的孩子会通过哭闹、叛逆的行为来挑战学校的规则,试探老师的底线在哪儿。他们一方面明白老师对于模范行为的期望值,另一方面仍然希望自己像在家里一样被全然接纳,于是会不断地以自己的方式抗争。

作为专业的儿童教师,我们的工作正是为各式各样的家庭和孩子提供帮助。对于幸福家庭的孩子,我们会引导和鼓励他,让他始终保持在身心发展的“正循环”之中。对于因为环境变动而不适应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来协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例如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老师通过“一帮一”活动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等等。

对于另外一些带着内心伤痕的“熊孩子”,我们则应该先去了解,在他/她的成长环境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根据多年和儿童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性格或行为出了问题,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出了问题,他的生活中一定缺失了某些不该缺失的东西。

一些轻微的问题和不大愉快的童年经历,是可以通过专业的儿童教师进行开解、纠正与缓和的。一旦我们发现问题过于严重,我们会立即通知儿童发展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帮助孩子获取专业的诊断和相关帮助。

无论是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还是夫妻之间的伴侣关系,要负担起另一个生命成长的责任,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认为没有天生的“灵魂契合”,而是要大家真的非常努力地去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不断磨炼沟通技巧,以建立一段“越来越趋向于完美”的关系。无论是和自己的孩子,还是与自己的伴侣,莫不是如此。

为了和“熊孩子”建立充满信任和爱的关系,为了让他们成长为内心强大而温柔的大人,我们真的需要非常努力。更贵的幼儿园和早教班,一定更靠谱吗

相信许多国内的新手父母,对于如何寻找好的育儿机构的话题都很感兴趣。哪一种幼儿园或早教班最靠谱?育儿机构的牌子响、硬件设施高大上、收费昂贵的就一定比普通幼儿园更好吗?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加拿大幼儿园的概念。

这里的“幼儿园”和国内的概念不太一样。加拿大的幼儿园,指的是专注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托管中心,里面孩子的年龄从6个月到5岁不等。以我所在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BC省)为例,5岁以前孩子的托管费用主要由孩子的父母负担,政府会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教育补贴和“牛奶金”;5岁以后,孩子进入公立教育系统,则全部是免费的。

5岁以下的孩子,每月的早教托管费用相当昂贵,大约在1000~1500加币。有的低收入家庭甚至无力负担孩子的托管费用。针对此情况,加拿大政府会给予一些补助。在满足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中,只要有未成年的孩子,每个孩子的教育补贴最高可达每个月350加币,“牛奶金”则是每个月500多加币。政府鼓励低收入的父母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进行托管,接受科学的养育,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开始。

至于加拿大中产阶级,经济条件较好的精英家庭,大多数父母和国内父母差不多,都是一片痴心,掏心掏肺地希望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有的家长从怀孕期就早早开始筛选孩子未来的幼儿园,在孩子出生之前便提前报名,以便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

我们中国人相信“一分钱一分货”的说法,许多北美家长也很吃这一套。他们认为,一个早教机构如果能在教育行业脱颖而出,形成品牌,那么它的成功一定是有原因的。

但是,另一方面,叫好又叫座的早教机构通常会开启加盟形式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加盟模式正是理想化教育的“杀手”。即便是再好的早教品牌,加盟店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美好的教育理念,能否不被歪曲,能否具体细化滋养到每个孩子,完全取决于加盟店的教师和团队素质。

因此,不要过于迷信知名品牌(国内的连锁幼儿园爆出负面消息的也不少),家长们一定要注意甄选,别让孩子不小心落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早教机构里。哪些学校只是徒有虚名?哪些学校的教学质量高而不贵?缺乏经验却又急于给孩子找到托儿机构的焦虑父母,常常会忙中出错,落入品牌营销的陷阱。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在儿童教育领域从业多年的我,愿与大家分享一些挑选托儿机构的经验。我自己总结了几个快、准、狠地定位“学校性价比之王”的策略:

1.准妈妈和准爸爸们早点儿报名,千万别偷懒

所有的事,都赶早不赶晚,早做准备准没错。

在寻找托儿机构的问题上,我建议准爸妈在孕期就应该开始留意搜集未来想去的托儿机构的信息。别以为这样是神经过敏,太过潇洒的人都会哭在最后。

我所工作的城市温哥华,但凡是有正规资质的早教机构,尤其是口碑较好的幼儿园,全都是一席难求的。难到什么程度呢?普通幼儿园的等待时长通常是一年左右,而好一点儿的幼儿园等待时长起码是两年左右。

我以前曾见到一位绝望的妈妈在幼儿园经理的办公室失声痛哭,原因就是她在6个月以前递交了孩子的入园申请,却一直被校方告知还有很多人排在她前面,而她毫无时间上的余裕,马上就面临着产假结束需要回去上班的问题。

因为见过太多的此类教训,温哥华本地人已经形成了共识:托儿机构很紧俏,最好一怀孕就去申请才靠得住。

国内幼儿园入学的情况,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不容乐观。例如,在上海的幼儿园入学申请攻略上面就明确地写道,理论上来说是5月份报名,但好一点儿的幼儿园一定要提前准备,有些私立幼儿园甚至会提前一年进行录取。

2.利用有效渠道,达到信息最大化

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许多托儿机构的风评、教育风格、学生家长的反馈都能在网上查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已经慢慢减少。可以说,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有各种有效渠道去了解一家托儿机构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阶段,绝不可偷懒或者有侥幸心理。幼儿阶段是形成人格底色的关键时期,所以希望家长绝对不要在择校的问题上听天由命。

使用互联网,在对于托儿机构的信息了解得差不多了之后,可以申请在校园开放日,到幼儿园和早教中心进行实地参观。

参观学校主要要做些什么呢?首先,是要和校长交谈。校长的介绍会帮助你对机构本身的教育理念有基本的理解。这个时候,你要仔细考虑校方的理念是否能和自己的个人理念相容。

其次,要和托儿机构的老师交谈,观察老师是否真诚、热心、有耐性,言谈举止之间的专业素养如何等。

最后,观察托儿机构的环境设置。北美幼儿教育领域有两句著名的格言。第一句是“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老师”(Environment is the third teacher.),第二句是“养育好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落的力量”(It takes an entire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观察环境时我们可以从细节入手。托儿机构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没有特意为教师设立的休息区?走廊里干净整洁,洗手间内是否也能保持干净?另外,不要只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其实“软件”因素——孩子的老师是谁——才是最关键的。设施高端,学费昂贵,那么幼儿教师的薪水状况如何?这个问题可是直接指向了幼教从业者的心态问题。

我们都知道,情绪愉悦、生活无忧、工作积极的老师,会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更宜人的成长环境。

3.亲身体验最重要,请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我发现新手父母们很容易对周围熟人的意见妥协。常有人说:“我父母/朋友/同事说那家幼儿园挺好,所以我们就报名了。”

对此我只能摇头叹息。单凭别人家给予的经验就做决定,太草率了。适合别人家孩子的教育模式,未必就适合自家的孩子。孩子的秉性脾气和天赋都不同,和老师们产生的互动质量也会很不一样。因此,我们要寻找的,不是最符合所有人口味的“万金油型学校”,而是要能接纳自家孩子独特性、激发孩子最大潜能的个性化的学校。

这里推荐新手父母去读一本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这本书在国内也非常受欢迎,是作者根据自身的真实经历写就的。书中的巴学园是一所真正的好学校,校长先生用接纳个性、积极引导的方式,将所有不受欢迎的“怪小孩”都培养成为社会栋梁。

最后,我想,为孩子挑选学校时的最终标准,其实可以总结为一句话:看着这间学校里孩子们的眼睛,我是否愿意让孩子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分子?

祝普天之下的父母,都能顺利地为孩子找到适合他们成长的“巴学园”。为什么家长说话不管用,孩子只听幼儿园老师的话

美美是个可爱的3岁小姑娘,是个中加混血儿。她的眼睛圆溜溜的,小脸蛋肉嘟嘟的,一笑起来还有两个浅浅的酒窝,眼睛笑眯眯地像弯弯的月牙。每当老师讲故事时,她便坐得笔挺,侧耳倾听,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盯着老师,让老师们很感动。美美最爱干的事情,是爬到我的膝头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把我的双臂拉过来紧紧环抱住自己,像只心满意足惬意的猫咪。

虽然美美有时候太爱撒娇,但平时乖巧又可爱,因此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

有一天下午,美美的外公第一次来幼儿园接她回家。外公是最近才来加拿大探亲的,很想向老师们了解下美美在学校的情况。由于老人家不太会讲英文,急得有点儿语无伦次,于是我连忙走过去用中文与他交谈。

见到有中国老师在,外公明显地松了口气,话匣子也打开了,问了许多美美在学校的情况,例如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和别的孩子冲突?

我当着她外公的面,大大夸赞了美美一番,笑着说:“她在学校表现很好,很听老师的话,从不乱发脾气。今天中午吃的是鸡汤面和蔬菜沙拉,她虽然不爱吃蔬菜,可我们稍微一劝说,她就乖乖吃光了。午睡时间她不需要人哄,自己就能睡觉。下午玩游戏的时候,她主动和别的小朋友分享玩具,上礼拜还跟妈妈一起把自己读完的绘本收拾出来,捐赠了一部分给学校。”

外公一听,眉毛耸得高高的,惊讶得连眼镜都快掉下来了。他说:“这孩子,这孩子!在家里从来不听我们的话!有时候她挑食不吃饭,她妈妈劝她劝得都快掉泪了,她还是一口都不肯吃。我和她外婆追在后面喂她,她能吃个三口,我们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我很惊讶,连忙又追问了一些美美在家里的表现。据外公说,美美就是个在家称王称霸的“小公主”,如果有什么想要的,就一定要马上到手,全家人都得围着她转。她不想要的东西,说一不二,完全听不进劝。有时候美美挑食起来,不肯吃饭,全家人要轮流哀求她吃一口,她才吃一口。遇上她不肯睡觉的时候,她会撒娇、跺脚、发脾气,不断指定要妈妈给她讲一个又一个的睡前故事,折腾得全家人都没法休息。

听完外公说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接着,我告诉他,其实每个孩子在学校和在家中都会有两副面孔,这是很正常的。让我在意的是美美的这两副面孔的差异太大了,甚至有些截然相反的意味。在学校,美美是个招人喜爱的“模范生”,在家里,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霸王”。外公忙不迭地点点头,问我在家里怎么纠正孩子的坏脾气?

我告诉他,有三个要点,也许能够帮助美美渐渐在家里收起那副“小霸王”的样子。

1.家庭生活的决策人,不应该是孩子,而应该是家长

家里必须有个长期而稳定的照顾者,而且这个人要说话管用,能捍卫家庭生活的原则。在美美的案例中,很明显是由于家人给了她过度的决策权,而她滥用了自己在家庭生活方面的权利。

为什么孩子在家就皮得像小恶魔,到了学校就成了乖巧的小绵羊?为什么幼儿园老师在一般情况下,说话总是比家长管用?很显然,是因为老师更加倾向于教育孩子遵守学校的规则,当孩子打破规则时会严肃批评,不会惯着,更不会溺爱孩子。

儿童是天生的“政治家”,他们似乎生来就懂得察言观色,擅长和家长讨价还价。他们很清楚谁是家庭中说话最管用的人,要以怎样的口吻对其撒娇最有用。他们最擅长用水灵灵的无辜大眼睛盯住长辈,娇声央求,必要时哭上几声,通常就能轻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一些家庭中,心软的家长难以严守家庭内的规则和底线,在孩子的撒娇攻势下只能节节败退。他们从一开始就没能顺利建立起自己身为长辈的“权威感”,对孩子不肯管,也不敢管,一味地向孩子“臣服”,把决定权拱手让人,什么事都交给孩子自己做主。他们不明白,没有原则地一味宠爱,其实是害了孩子,绝对不可取。

我们提倡的,是尊重孩子,给予他们适度的选择权,但不是全部。在孩子成年之前,家长应该起到领路人的作用,必要时需要代替孩子做出重大的人生决策。

2.家规最好和校规保持一致

一旦家规和校规保持一致,往往能在改善孩子的行为方面事半功倍,收到最好的效果。

比如,美美在家不肯好好吃饭的问题,我建议外公选择和学校一样的做法:不强迫喂饭给孩子,让她自己选择要吃多少,但是在正餐和点心之外的时间绝对不提供任何吃的东西,更不要去主动劝食和喂饭。

外公有些担忧美美会饿肚子。我告诉他,一次两次之后,她就会明白要自己好好吃饭了。因为来得太容易的东西,人总是不珍惜;被一口口喂到嘴里的饭,怎么吃都不会觉得香。美美需要明白,自己做的决定是会有相应的后果的。如果午餐时刻不好好吃饭,又错过了点心时间,就一定会饿着肚子等到晚餐时间。孩子饿肚子一两次,并不会对她造成什么伤害,反而能让她真正学会珍惜食物。

3.正向强化训练,突出表扬孩子的优势,而非攻击她的缺点

我告诉外公,虽然我们一直在讨论的是美美的不良行为,但我们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她是个非常可爱的好孩子。我们一定要经常对她的良好行为表示赞美,而不是一直专注于批评她哪里做得不好。一定要多赞扬孩子身上珍贵纯真的天性,以便让她能一直将优势保持下去,因为我们不珍惜的,最终都会慢慢消失。

外公忙不迭地点头,说美美的确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虽然有些任性,但对家人很体贴。最近外公外婆批评美美的次数较多,也确实感觉到她的自尊心受了伤害。

因此,对于像美美这样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来说,正面的积极引导,永远都比负面批评来得有效。正因为我懂得美美的这种天性,我才能通过“表扬细节”的方式不断强化美美的优点,确保她一直在正确的轨道上快乐成长。

当一名儿童教师不容易,当一个孩子的父母长辈则加倍艰难。当家长说话不管用的时候,唯有联合学校老师携手共进,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有爱有希望的科学养育环境。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爱教育”

社会似乎是个沉重的被割裂的世界,被一条看不见的河流所阻隔。在河的这一头,光芒万丈,孩子们的父母整天想的是怎样给孩子最高质量的生活,如何优雅地把孩子送进名校,从小将他们培养成“人生赢家”。而河的另一头,乌云密布,留守儿童们的遭遇一言难尽。他们中很多人被扔给了行动不便的老人照顾,而老人们自己已经自顾不暇。孩子们只有在过年时才能见到父母,平时生活中遭受着各种伤害,有口难言,他们在那些阴影的笼罩下,跌跌撞撞地长大了。

最近看了不少关于留守儿童遭遇性侵的报道,事件发生在中国农村和中小城市的居多。报道指出,有更多孩子在受到伤害后没有试图寻求法律援助,而选择了沉默,因此事实上发生的儿童性侵害,远比目前曝光的多得多。针对此类状况,教育专家们纷纷撰文:为了保护儿童,应该在全国各地推广儿童性教育。

普及科学的性教育,当然是件好事。孩子们必须科学地知道自己的身体是怎么样的,要怎样去爱惜它、捍卫它,怎样避免有可能发生的暴力伤害,以及被侵害后该如何寻求帮助,避免二次伤害。

然而,仅仅对留守儿童们进行性教育的知识科普,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和全世界所有的孩子都一样,最需要的首先是“爱教育”。“爱”才是孩子成长中的阳光雨露。就像一株缺水的禾苗,无论怎么给它施肥除草,都解决不了“缺水”的根本性问题。童年时期“爱”的匮乏,会造成孩子心灵中无法愈合的伤痛。由于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缺位,孩子们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干涸的空洞。

为了填补这种空洞,有的孩子会奋发图强,力图靠自己的努力摆脱不公正的命运。然而,更多的孩子则是随波逐流,不断向下滑落。从农村地区居高不下的辍学率可以看出,能靠升学而从家乡走进大城市的孩子,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贫困的“留守儿童”早早辍学打工,结婚生子,被现实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有更多的孩子们正采取着各种让成年人难以理解的方式去寻求关注,宣泄内心的愤怒和抑郁。有的孩子选择在网络中靠猎奇行为博出位,例如直播生吞玻璃、活吃老鼠,甚至炫耀低龄早孕,令人痛心。

他们感觉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温暖,看不到希望,至少网络世界里能被人看见,被人记住。大众的嬉笑怒骂,让他们感受到久违的喜悦,感觉到自己还活着。

面对内心极度缺爱的孩子,即便是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为他们科普出最完善科学的性教育,也解决不了孩子们内心的空虚。相比之下,我们更应该让孩子从小体会到什么是爱,怎样正确地去爱自己和爱别人。“爱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对孩子们进行“爱教育”,应该从哪几个方面着手呢?

1.“我是被爱着的,所以要更珍惜自己”

在加拿大的幼儿园,孩子们学的第一课就是关于“爱”的。有许许多多的绘本,都是关于“爱”的主题:我爱我自己;我爱自己的身体;我爱爸爸妈妈;我爱我的小狗狗/小猫咪;我爱学校;我爱我的小伙伴;我爱玩耍;我爱分享……

孩子们通过感知爱,来将自身和外界连接起来,一点点探索这个广阔的世界。孩子通过被爱,学会了自尊自爱。懂得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即便重重跌倒了也能很快爬起来。以后,即便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都不会允许自己把生活搞得一团糟。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他们认定自己是可爱的。

相反地,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被充沛地爱过,他不会懂得怎样爱自己。相反,他很可能感到困惑、愤怒、自卑,认为自己配不上任何好的东西。内心空虚的人最危险,因为他们太容易陷入诱惑,铤而走险。

2.“我很自信,因为我是个很好的孩子”

身为加拿大的儿童教师,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对自身积极的身份认同感。和孩子的父母一样,我们要不断地强化孩子的认知,让他们由衷地认可“我很自信,因为我是个很好的孩子”。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有很多种方式,本书中有许多地方都会详细讲到。我们要用一种积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即便是他们犯了错,也要对事不对人。我们要让孩子有积极的自我感觉,这一点不可撼动。孩子们一定要“喜欢自己”和“自我感觉良好”,因为那是他们自我认同的根基。

得到了足够的爱和尊重的孩子,有了足够的被关注和家庭温暖的孩子,不需要从外界摄取养分,也不会绝望地从同龄人那里乞求接纳。

3.“受害者并不可耻,遭受伤害不是我的错”

在一些地区的保守观念中,性侵受害者本身是可耻的,遭受伤害的一方(尤其是女性)最好为了名声而忍气吞声,否则就会成为大众耻笑的对象,认为他们是“不纯洁”的。

这种贞操观念本身是陈腐、落后、不合情理的,希望它们尽早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一个孩子不幸遭受了伤害,我们首先要杜绝的,就是那种“受害者有罪论”,避免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孩子们一定要明白,受害者并不可耻,遭受伤害绝不是他们的错,也不存在什么“自己已经不纯洁”的说法。

有了正确的观念,孩子们才能更勇敢地捍卫自己的权利,大声对侵害行为说“不”!在事情发生后,他们才敢于寻求帮助,将伤害降至最低。

总而言之,从平时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是在教育孩子怎么善待他们自己。

比“性教育”更重要的,是“爱教育”,因为它能让孩子接纳自我,明白自己值得拥有世间美好的一切。每个“拖延症”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控制狂”

中国有句俗话说“三岁看老”,是有它的道理的。在儿童教育领域工作久了的人,都练出了一双会看人的眼睛。年幼孩子做出的一个表情举止,折射出背后的很多东西:这孩子成长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背景中?父母对待他是宽松还是严厉?开明还是古板?

见过了许多孩子,我发现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带有原生家庭留下的优点和问题。每个孩子都有着不一样的天性,被妥善对待的孩子的天性是轻松和释放的,而另外一些没能被妥善对待的孩子,内心冲突则比较严重。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最常见的儿童期内心冲突——“拖延症”。

在学校,“拖延症”严重的孩子常常会晚睡、写不完作业、无法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成绩下滑。严重时他们由于自身原因无法配合同伴们的行为模式,被当作异类对待,往往导致交不到朋友,会进一步引发自卑和厌学的情绪。

不仅孩子身上会出现这类问题,有些成年人身上也会有“拖延症”。然而,和成年人顽固的“拖延症”相比,孩子的拖延行为如果得到了有效干预,更容易改善。“拖延症”和“分离焦虑”一样,都和心理状态相挂钩。

丽娜是个刚来我们学校没多久的小姑娘。她好不容易摆脱了“分离焦虑”,不再每天痛哭了。可是,很快我们发现,她又发展出了慢节奏的“拖延症”,常常对老师的指令置若罔闻,沉浸在她自己的世界里。

通过和丽娜家长的交流,我意识到,他们对女儿有很高的期望值,什么事都喜欢为丽娜制订好计划。在幼儿园阶段,他们就给丽娜规划了满满的日程表,连周末都要参加好几个才艺课程。父母希望她能抓紧时间,在小时候多学些东西,以便将来考上BC省最好的私立小学。一旦丽娜赶不上进度,父母就精神紧张得如临大敌。丽娜的父母有点儿“控制狂”的倾向,他们自己也感到很疲惫。“控制狂”背后的根源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1)“急性子”碰上“慢性子”,无处不在的焦虑感;(2)自视甚高,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有完美主义的倾向;(3)家长本身缺乏十足的自信,感觉自己无法把控大局,因此需要通过井井有条的规划来降低焦虑感。

丽娜的父母很想知道,为什么家长越是关怀,越是帮孩子安排,孩子反而越拖延?

我是这样对他们说的:“据我观察,不断拖延的孩子不是不聪明,更不是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的拖延行为,暗含了一种‘隐性的拒绝’。因为无法反抗父母的安排,却又有强烈的自主意愿,内心冲突的两边在不断打架,导致大脑彻底‘死机’。”

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孩,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拥有过童年。过度的关怀,等同于控制和压抑。孩子作为一个飞速成长的独立生命,是有他们的自由意志的。家长一味地用强压去控制,而不顾孩子自身的发展节奏,只会引发孩子内心的混乱。

于是,孩子在平时就需要更多时间去处理情绪,导致做事往往会慢半拍。因为做事慢而挨了训斥后,他们会变得更胆怯,缩头缩脑,导致下一次做事的执行力更慢,形成恶性循环:孩子老是被家长贬低,做事缺乏成就感,渐渐开始消极抵抗,表现出的方式就是越来越严重的拖延症和负面情绪。

我理解丽娜父母的焦虑,因为我自己也曾是个急性子的人,很容易就过度紧张。后来,在工作中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有一天,我们班3岁的眉眉在穿鞋时慢吞吞的。其他小朋友都穿戴整齐准备出门了,我在一旁着急地催促眉眉,她的动作反而愈来愈慢。最后,眉眉干脆放弃,噘着嘴,哇的一声哭起来,把鞋扔到一边不穿了。别的孩子已经跟着老师去户外活动场所了,我还陪着眉眉在走廊上,心头直冒火,等着她把鞋穿好。

这时校长来了,我低声地告知了她刚刚发生的事。校长听完,笑容满面地走过去,蹲下来和眉眉不紧不慢地聊起天来。

校长:“你的鞋子真漂亮!哟,怎么只剩下一只啦?另一只呢?”

眉眉脸上还挂着泪珠,她伸手指了指远处的那只鞋子。

校长说:“它们俩是好朋友,现在不在一起了,多伤心哪!”

眉眉想了想,赶紧去把鞋子捡了过来。“对嘛,你看,你的老师在旁边等着帮助你呢。你需要她教你穿鞋吗,还是我来教你?”

眉眉摇摇头说:“不,我会穿,我自己来。”三下五除二,她自己套上了鞋子。

校长不断地用言语鼓励她,语气夸张地说:“哇!原来你穿鞋穿得这么快呀!今天爸爸妈妈来接你时,我们可要好好地表扬你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我,感到心悦诚服。校长不愧是校长,多年和孩子打交道的经验,让她一眼就看出眉眉这种性子的小孩需要的是什么。校长从未刻意教导过我,但她却用行动为我做了个示范:

要用孩子的语言和他们说话。在孩子的世界里,和风细雨的引导,远远比疾风骤雨的训诫更有力量。在设立好原则底线后,不要过度地去控制孩子。

如果不想再催生出更多的“拖延症”患者,我们首先应该管住自己,别做疯狂的“控制狂”。“管教”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不管”。顺应孩子的发展节奏,让她以自己的节奏顺其自然地成长,她反而会表现得更好。

在抵达那一步之前,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充满耐心,慢慢来,没关系,欲速则不达。见识有限的父母,也能培养出见多识广的孩子

网络上曾经流传一篇文章,叫《寒门再难出贵子》,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家庭教育所带来的思维方式,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烙印,极大地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生选择。作者说,见识有限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正如那篇文章所说,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父母为其搭建的“教育平台”。家庭关系、亲子互动、父母性格、文化程度、待人接物的方式,甚至家庭成员的基因和健康状况……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在孩子甫一出生就决定了他们人生的起跑线。

然而,我不同意作者的另一个观点——“阶层上升的通道正在关闭,寒门再难出贵子”。因为我们确实见到,一些见识有限的父母照样培养出了见多识广的优秀孩子。

在起跑线上不占优势的孩子,跑人生的马拉松未见得就一定会输,因为决定一个人一生的,不是他的出生阶级,而是他的“眼界”。在生活中,我们确实能见到一些普通人,甚至是贫寒的底层人逆袭成功的现象。

例如,由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女主角。她生于贫民窟,母亲因为吸毒而去世,小时候连一件干净的换洗衣裳都没有。后来,她为了改变命运,硬是一边打工一边读完了高中,拼命考到奖学金,进入世界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