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镜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29 15:36:54

点击下载

作者:张镜人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张镜人

张镜人试读:

再版前言

新世纪之初,我们策划、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旨在总结上世纪百余位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的优秀经验代代相传。转眼之间,丛书已经十岁了,令人欣慰的是,靠着各位专家作者的积极支持和辛勤耕耘,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目前已出版120多种,而且,影响也日益扩大,其宏大的构架、朴实的风格、鲜明的特色,在同类书中独树一帜,深受读者喜爱,绝大多数出版后都很快售罄,多次重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我社长销的品牌图书之一,基本实现了我们的出版初衷。

著名老中医药专家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总结、传播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我们中医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工作。去年,刚刚评出的首届30位国医大师中,就已经有5位大师相继去世,让我们在扼腕痛惜的同时,更感到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艰巨。为此,我们决定修订再版《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对已经出版的,做全面修订,纠正书中的个别错漏,重新排版装帧,并采纳读者的建议,按这些临床家的专长、特色进行归类,分为《内科专家卷》、《外科专家卷》、《妇科专家卷》、《儿科专家卷》、《针灸推拿专家卷》等;鉴于国医大师是当今中医药学术与临床发展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遂独成一卷,即《国医大师卷》。此次修订,从内容到形式都精雕细刻,力求和谐统一,尽善尽美,使之真正成为提炼名老中医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的传世精品,以不辱中医药出版人的使命。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年12月

出版者的话

中医学源远流长。昔岐黄神农,医之源始;汉仲景华佗,医之圣也。在中医学发展的长河中,临床名家辈出,促进了中医学的迅猛发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为贯彻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在完成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出版的基础上,又策划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以期反映近现代即20世纪,特别是建国50年来中医药发展的历程。我们邀请时任卫生部张文康部长做本套丛书的主编,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靖同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同志任副主编,他们都欣然同意,并亲自组织几百名中医药专家进行整理。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21世纪初正式问世。

顾名思义,《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就是要总结在过去的百年历史中,为中医药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受到广大群众爱戴的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丰富经验,把他们的事业发扬光大,让他们优秀的医疗经验代代相传。百年轮回,世纪更替,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世纪之巅,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为的是更好地发展,更快地创新,使中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服务于未来。

本套丛书第一批计划出版140种左右,所选医家均系在中医临床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威望且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中医临床大家,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等各科的代表人物。

本套丛书以每位医家独立成册,每册按

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诊余漫话、年谱四部分进行编写。其中,医家小传简要介绍医家的生平及成才之路;专病论治意在以病统论、以论统案、以案统话,即将与某病相关的精彩医论、医案、医话加以系统整理,便于临床学习与借鉴;诊余漫话则系读书体会、札记,也可以是习医心得,等等;年谱部分则反映了名医一生中的重大事件或转折点。

本套丛书有两个特点是值得一提的:其一是文前部分,我们尽最大可能地收集了医家的照片,包括一些珍贵的生活照、诊疗照以及医家手迹、名家题字等,这些材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其二,本套丛书始终强调,必须把笔墨的重点放在医家最擅长治疗的病种上面,而且要大篇幅详细介绍,把医家在用药、用方上的特点予以详尽淋漓地展示,务求写出临床真正有效的内容,也就是说,不是医家擅长的病种大可不写,不要让人感觉什么都能治,什么都治不好。

有了以上两大特点,我们相信,《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会受到广大中医工作者的青睐,更会对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对百余位中医临床医家经验的总结,也使近百年中医药学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本套丛书不仅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前所未有的文献价值,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所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0年10月28日张镜人先生张镜人先生摄于20世纪40年代张镜人先生正在为患者诊治张镜人先生研读中医古籍张镜人先生在家中小憩张镜人先生讲课1张镜人先生讲课2张镜人先生晚年仍然手不辍卷张镜人先生为孙女张雯讲解医案张镜人先生研发慢性胃炎诊断系统张镜人先生与夫人在书斋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及上海市卫生局领导向张镜人先生家属颁发“国医大师”奖章与证书张镜人先生部分著作张镜人先生作画,程门雪先生题字1张镜人先生作画,程门雪先生题字2医家小传神术与仁心——国医大师张镜人小传

全国著名中医理论家、中医临床家张镜人教授悬壶60余春秋,擅长内科疾病的中医药诊治,尤精于热病和脾胃病。治热病,熔伤寒与温病于一炉,主张祛邪为先,提倡“表”与“透”;疗杂病每从脾胃入手,崇东垣、景岳之说,临证强调“宏观以辨证,微观以借鉴”。20世纪70年代首创“调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点,为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及防治胃癌开创了新思路。同时对急性感染性疾病、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有深入研究,疗效显著。

长期以来,张镜人坚持临床与科研、临床与教学相结合,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甲级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省市级成果奖10余项。主编《中医疑难病症秘要》、《中医古籍选读》、《张镜人治病囊秘》等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张镜人不仅在医学事业上的成就令人瞩目,其更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促成了上海第一个公费医疗中医门诊部的建立;参与筹划成立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上海中医药学会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上海中医学院等。主持上海市的中医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在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中医政策的制定、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中医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文汇报》1992年曾整版专题介绍了张镜人,称赞其为“沪上中医第一人,堪称上海现代中医业奠基人”。

正因为他的医术如神,仁心敬业,博得社会各界人士及广大患者的信任与称颂,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深受中医同道的爱戴与尊重。1990年经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全国首届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指导老师。自1991年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为终身教授,同年获首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1995年荣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称号,1996年获得中央保健委员会为其对国家领导干部的保健工作做出的优异成绩颁发的奖状。2009年荣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国医大师”荣誉称号。一、师法不拘方

张氏家族世居上海,从明代崇祯末年张君调业医以来,到镜人已是第十二代传人,他生于1923年,名存鉴。家学渊源,前后绵延340多年。最负盛名的要数张家第九代,张镜人的曾叔祖张骧云。他中年患病耳聋,用自做的“小喇叭”倾听病人主诉,人称“张聋”,日久竟代替了原来的名字。“聋”擅长治伤寒症,药到病除。“张家一帖药”蜚声沪渎,直到现在还是口碑载道,赞颂不衰。

张镜人绳其祖武,又刻苦钻研,善于总结临床经验,治疗各种热性病有独到见解;诸如变应性亚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感染,也有妙手回春之功。

张镜人治热性病,主要方法为“表”、“透”,充满了辨证的哲理。

对受风寒发热的病人,也就是中医所谓的新感外邪,张镜人运用“发表祛邪”方法,通过用药,力求表透汗出,使外邪从皮肤肌表解除,这样就能“杜邪入里”,疾病霍然痊愈。

对于受冬寒,当时没有立即发病,以后又受新的病邪感染而引起的热性疾患,也就是中医所谓的伏气加新感,张镜人运用“透表达邪”方法,把病邪从里向表透泄,邪达则热退病安。

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医学日新月异,把中医事业推到了新的临界点。年逾花甲的张镜人具有开拓精神。他和学生们通过临床观察、摸索、实践;再观察、再摸索、再实践,提出了调气活血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法,这在中医理论上是个重大突破,也丰富了中医传统的望、问、闻、切四诊的内涵。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更是一种顽固难治的消化道疾病,而且往往会演变成胃癌。历代中医认为,胃脘疼痛不适的病因大多属寒,“寒凝气滞,不通则痛”。张镜人从脉象、证候仔细分析,跳出了老框框。发现慢性胃炎实为热郁气滞之症。肝胆郁热影响了胃,日久必然导致气阴两虚及血络瘀阻,从而引起腺体萎缩。因此临床治疗需要“调气活血”。“调气”,包括理气、益气;“活血”包括养血、化瘀。通过调气活血,来提高胃黏膜血流量,改善胃黏膜血液供应,调节胃的运动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张镜人在学术上恪守“茹古涵今,兼收并蓄,立足临床,重在创新”的治学思想。在中医学继承和发扬的问题上他经常说:“不继承就没有基础,不创新就难以开拓,既要重视中医经典著作与各家学说,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祖国医学继承和发扬,提高与创新。”

张镜人对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还借助纤维内窥镜来配合诊断。在有些病人作胃镜检查时,他同西医师一起观察胃黏膜色泽形态及病理切片的变化、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所见的红、白细胞与蛋白、管型以及肾功能的测定,扩大了“望诊”的范围,丰富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炎的辨证内容,提供了治疗的启示。

张镜人还和生物医学工程科技人员协作研制“脉象仪”,积极探索“切诊”的客观指征。还准备借助电子计算机来识别舌象,并研讨“闻诊”与“问诊”软件的开发,冀能延伸中医的四诊方法,为中医现代化作出贡献。二、一切为了病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唐朝名医孙思邈《千金方·大医精诚》中的这段话,成了张镜人的座右铭。当年他的祖辈乐于为劳动人民服务,诊不计酬。“张聋”甚至施诊给药,悄悄把钱塞在病人的枕头底下。今天,张镜人也是这样想和这样做的。在他心里,病人永远是第一。

若干年来,张镜人先后担任上海市卫生局的副科长、副处长、副局长、顾问,可始终不离开病人。工作再忙,每星期总要抽三个半天看门诊。慕名而来的病人是那么多,下午来不及看,就提前从中午12时半开诊,有时一直工作到晚上9时半。常常冒着骄阳来,顶着星星、饿着肚子回,即使是最后一个病人,他也和颜悦色,认真诊察,一丝不苟。有一年,他应邀赴日本讲学,启程那天还在医院里查房。听说有位湖北宜昌来的女病人快要出院,渴望老中医给自己开张方子,他二话没说来到病人床前。病人想不到张医生真的会来,感动得热泪夺眶而出,放声大哭了起来。有些病人直接找上家去,老中医也不拒之门外。有位书法家因此送了一副对联:“名花未落如相待,佳客能来不费招。”

张镜人为病人想得非常周到。他发现很多胃窦炎患者的病因与饮食不当有关,除了在诊病时嘱咐几点外,还特地印了一份《病员须知》,鼓励他们精神乐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诫他们注意保暖,饮食定时,进餐不过饱,也不过多喝汤水,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对病人忌吃的食物,如海虾、螃蟹、油饼、春卷、炸猪排、瓜子、花生、黄豆、辣椒、柿子等都一一列出来。许多病人正是服张镜人的药,又按照这份《须知》合理安排饮食,病情很快好转。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多种晚期肾脏病人共有的临床综合征。如何通过医疗手段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展和恶化,这是国内外医务人员正在探讨的重要课题。张镜人运用清热解毒,化湿泄浊,活血祛瘀,益气和阴等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提出“虚实并顾,标本同治”的原则,在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领域中,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有位陈厂长,60岁出头,1978年发现高血压和肾功能不正常;两年后病情加重,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在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谁知入院后病情恶化,出现昏沉嗜睡状态,而病人又不愿接受西医腹膜透析。张镜人参加了会诊,根据病情处方治疗一个多月,病人症状逐步减轻,神志好转。原先估计活不了多久的这位厂长,病情得到了缓解。

中药大黄是通腑泄浊最理想的药物。张镜人痛病人所痛。他想,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本来元气已伤,体质虚弱,而大黄导泻峻猛,虽说泻后对泄浊有好处,但病人怎么承受得住?治病固然要紧,可他决不能让病人多受痛苦,更要防止可以避免的不良后果。因此,他倡导峻药缓用,把口服大黄改为煎汤灌肠。陈厂长在服中药的同时就是经过灌肠泄浊,病情稳定,后来终于出院了。

病人感谢张镜人,称赞他把心掏给病人,不只是因为他医术精湛,还由于他高尚的医德。三、是严师也是慈父

张镜人桃李成荫。他的学生中,有中年人,有青年人,有中医,也有西医。学生们称道老师既严又慈。他对学生也像对待病人一样,一片至诚赤心。

说实在的,行医整整半个世纪的张镜人并没有进过什么名牌学校。他医学上的高深造诣来自于勤奋学习和潜心研究。

张镜人生长在一个子孙相继的中医世家。耳濡目染,加上祖、父、伯、叔和昆季的熏陶,童年就能朗诵药性歌诀。12岁时父亲张益君聘请两个老师个别教授。他半天学医学,从《药性赋》、《汤头歌诀》开始,依次修习了《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温疫论》、《温病条辨》等;另外半天学习古文,从《幼学琼林》启蒙,念完了四书、五经等典籍以及两汉魏晋唐宋各家的散文诗词。张镜人自幼酷爱文学,对很多名著都能朗朗上口,背得滚瓜烂熟。14岁起他半天由老师继续教读,半天随父亲临诊抄方;夜间则青灯伴读,进行温课。父亲一边听儿子背诵医学或文学著作的重要章节,一边结合临床辅导讲解。在严师与父辈的督教下,他度过了困而知之的寒窗岁月。“业精于勤荒于嬉”,好学的张镜人从小对这就有体会。

张镜人教学生贯彻一个“严”字,要求很高,抓得很紧。他告诫学生,中医学书籍浩瀚,不博览无以扩大学识眼界,懒于独立思考则瑕瑜不辨,浅尝辄止是不够的。张镜人特别要求牢扎古典文学根基,告诉学生,中医学的理论内容,包括辞义句读、词汇术语、文风笔调,无不受到古代文化渗透。古典文学功夫越深,知识面越广,学习、钻研中医学的障碍也越少。

为了帮助中、青年中医提高理论与业务水平,连续两年,张镜人每星期六下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举行读书会,集体精读清代医学名著《医宗金鉴》中的《杂病心法要诀》。自己每会必到,风雨无阻。

在学生面前,张镜人毫无保留,恨不得把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一口气都教给他们。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石蕴玉、张存钧、张亚声、徐国缨随他学习多年了,提起老师品格,总是钦佩万分。湿温病的“透表”退热,最好用清水豆卷,搭配青蒿、佩兰;慢性肾炎病人的祛湿清热,降低尿中蛋白,米仁根疗效最高;对胃炎伴有嗳气的病人,宜用旋覆花、代赭石。这些都是张氏祖传“绝招”和张镜人自己长期摸索出来的“医道”,如今全都公开,不留一手。

上海中医门诊部的沈遐君等每周随老师张镜人临诊。有时他们先看,开好处方后,让老师再看。张镜人非常仔细,药味配伍不当即当场纠正。有位病人闹胃病多年,并有嗳气、反酸、恶心症状,一个学生在处方上用了黄连、吴萸配制的左金丸,张镜人改为黄芩、苏梗,事后讲了一番道理。他说,左金丸对这些症状应该是适用的,但这位患者病程较长,胃气已伤,黄连苦燥,必更败胃;而黄芩、苏梗二味不仅药性较温和,且苏梗辛散,黄芩苦降,两者配合,可充分发挥寒温相适,升降并调的功效。一席经验之谈,给了这几位学生很大的启发。

拜张镜人为师的医生都说这位老师名望大,可一点也没有架子,同他在一起工作心情舒畅。老师“架梯搭桥”,处处为学生上进创造条件。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严佩贞感触颇深。在张镜人研究用调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严佩贞是主要助手。她万万没有想到,发表学术论文和上报科技成果时,自己的名字竟同老师并列。原来这是张镜人给写上的。第一人民医院应日本方面邀请,派一名中医师到神奈川医院去讲授中医学,交流临床经验,严佩贞第一个获得这个开阔视野的好机会。以后又去了第二位、第三位,都是由老师推荐的。而张镜人自己到1984年后才去日本讲学。四、可贵的奉献精神

张镜人一心扑在人民卫生事业上。他不追求享受,不贪图安逸。在他5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年漫长的行医生涯中,贯穿着可贵的奉献精神。

中医从来都是各立门户,悬壶应诊。解放初,张镜人感到把中医组织起来,筹设中医医疗机构,有利于中医各学派医术交流切磋,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通过他和几位老中医的建议,促成了政府领导的上海市第一个中医门诊所的建立。以后,又组织筹建上海中医学院、综合性医院内设中医医疗业务等,为推动中医事业发展作出了努力。

张镜人18岁就独立挂牌开诊。1954年,他主动放弃高额的诊费收入,到上海市卫生局当副科长。为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工作,他送走了过去出诊看病坐的自备三轮车,每天乘公共汽车上班。张镜人诙谐地说:“当时,我特地去买了一双套鞋一把伞。”

十年动乱,张镜人被强加上形形色色莫须有的罪名,下放劳动,下放基层。老中医坚信党的阳光终将驱散阴霾,不顾精神上的折磨,生活上的艰苦,专心致志研究中草药。

他效学神农尝百草,对几百种不显眼的草药的属性、产地、主治病症等进行分析,做了几百张卡片,提高了治病的本领。现在他用来治疗胃病的一些中草药,就是当年在一家小草药店学来的。

从早到晚,张镜人的时间表上都是工作、工作、工作。上午看病回来,不等吃罢午饭,下午请去会诊的车子已经等在门口了。他担任的工作是那么多,从卫生局顾问、医院科主任到门诊部主任医师,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到上海分会理事长,从全国政协委员到市科协常委,又是民盟中央委员和上海市委的副主任委员,还兼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顾问和几种中医学术刊物的编委委员。但他始终坚守“前沿阵地”,出入于病房、门诊部。

夜深人静,忙碌了一天的张镜人又转到了另一个“阵地”,伏案执笔,悉心著述,总结临床经验。这些年,他先后撰写了《热病证治薪传》、《发热的证治》、《昏迷的证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证治》、《慢性胃炎的证治》等论文100多篇。参加了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的《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两部巨著和《辞海》中医部分的编纂,还主编《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等20多部著作。他说:中医中药是国之瑰宝。发展中医事业,我们这一代肩负承上启下的责任,应该为后辈多留一点有益的东西。

可贵的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新社会的热爱,这是从张镜人的切身经历孕育来的。他禀性谦谨,对病人又百般热情。尽管新中国成立前他还是20岁开外的青年,在上海医坛已小有名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承认这个家学渊源然而没有学历文凭的青年中医,不给发开业执照。他无奈参加1946年考试院举办的高等医务人员考试。论文是考试的主要项目。主考老师出了《亢则害承乃制论》的试题。张镜人医学、古文功底深厚,一看就知道这个题目出自《内经》,洋洋洒洒两千字,挥笔而就,备受好评。考试结果,金榜题名,张镜人成为合格的医生。但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才拿到考试院发给的考试合格证书。当时,国民党统治政权已摇摇欲坠,因此他也没有向上海卫生行政机关申请开业执照,宁愿当一个“无照医生”。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承认他的中医资格,发给执照,允许开业行医。年轻人被新社会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所鼓舞,党的号召和教育使他立志要做“公家人”,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50年来,风风雨雨,他坚定地在这条路上步步向前。× × ×

如果说张镜人是神医,医术如神,这个“神”是怎么来的?

为了人民健康长寿永不疲倦地工作,为祖国中医事业开拓发展永不停顿地进取,这是因为他有一颗跳跃的赤子的仁心。年逾古稀的老中医并不老,对事业、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兴趣,消除了他心田的皱纹。

仁心与神术息息相通。叶世涛、马雪松原著专病论诊热 病 门发热证治心法

发热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多见于急性或慢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引起发热的原因,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外感发热

外感指六淫及戾气等外邪感染。六淫外邪偏于风寒者,则属伤寒;偏于温热者,则属温病。伤寒学派强调风寒,辨证分六经,详于寒而略于热。温病学派强调温热,辨证分卫气营血,重于热而忽于寒。我们应该在继承前人理论经验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应用于临床实践。

人体的卫气,通过肺气的宣发,敷布于经脉之外及肌表部位,是一种防御机能。当外邪侵袭人体肌表或从口鼻吸入时,必然要影响卫气的运行,激起抗病反应,“邪正相搏”,因而导致了发热。如寒邪化热或温邪传里,热灼营血及内脏,又可出现种种热型。发热虽是共同的症状表现,但由于病因的不同,其症候的形成和治疗方法亦有区别,所以必须细致地进行辨证施治。(一)风寒

风寒之邪郁于肌腠,外邪侵袭,不能宣泄,搏于卫则为寒,郁于营则为热。因而症见发热恶寒。《杂病源流犀烛·恶寒发热原由症治》:“经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曰,夫寒则生热也,寒气外凝,阳气内郁,腠理坚致,六腑闭封,致则气不宣通,封则湿气内结,中外相薄,寒盛热生,故人伤于寒转而为热也。”1.风寒束表

感染风寒,外束肌表,风伤卫,寒伤营,风寒闭塞肌腠,卫阳被遏,营气不和,故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寒重热轻,肢节痠楚。足太阳经循行于项背,主一身之表,邪客太阳,络脉不和,故头项强痛,肢节痠楚。《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肺合皮毛,表卫受邪,肺气失宣,故鼻塞流涕,咳嗽。《证治汇补·伤风》:“外风所伤,鼻流清涕,咳嗽清痰,舌无胎膜。”舌苔薄白,示风寒。脉浮,示表证。

治法:疏风散寒,辛温解表。

处方:葱豉汤合败毒散加减:

淡豆豉9克、川芎5克、羌活5克、葱白头2个、桔梗3克、前胡6克、茯苓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风寒袭表,邪在卫分者,治疗只宜表散,葱豉汤每能取效。苏颂说:“古今方书用豉治病最多,江南人善作豉,凡得时气即先用葱豉汤服之取汗,往往便瘥。”如表邪较重,症见头疼骨楚,或肺气失宣,症见鼻塞咳嗽,则应配合败毒散加减,以散太阳之邪而宣肺气。2.三阳合病

风寒郁遏三阳,表不解而里有热,故临床表现为发热壮盛,肌肤燔灼,邪遏不达,故无汗恶寒。《景岳全书·杂证谟》:“如感风寒而传化为热。”《类证治裁·伤寒》引程氏说:“夫邪之在三阳也,有太阳之经,有阳明之经,有少阳之经。凡三阳在经之邪,未入腑者,可汗而已。”足太阳膀胱经,起眼内角,上额,循行头顶及耳上部;足少阳胆经,起于眼外角,分布耳前后;足阳明胃经,起于鼻部,经眼内角,眼眶下,入上齿,绕过口角。病邪客扰三阳之络,故头痛,眼眶痛,鼻干。舌苔薄白少润,示外感风寒,热邪于里。脉微洪,示热甚。

治法:疏表散寒,清热和里。

处方:柴葛解肌汤加减:

柴胡9克、葛根9克、羌活5克、白芷3克、桔梗3克、生石膏30克(先煎)、白芍9克、黄芩9克、水炙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柴葛解肌汤出自《伤寒六书》。实为统治三阳合病,表不解,里有热的主方。此时,只重发表,不清其里,则温散反助里热,表邪亦易热化,徒事清里,不解其表,必致遏邪内传。故用羌活、葛根、柴胡合解三阳表邪,再加黄芩、石膏以清热于里,发表清里同治,对身热壮盛,恶寒无汗,头疼鼻干的证候,往往获得一汗而表解热退。3.邪传少阳

伤寒中风,邪传少阳,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风寒侵入半表半里,外与阳争而为寒,内与阴争而为热,表里不拘,内外无定,故临床表现为寒热往来,足少阳属胆,其脉络耳而循胸胁,客邪留阻,故耳聋,胸胁苦满。胆热气溢,胃失和降,故咽干口苦,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薄白而干,示风寒内传化热。脉弦,示病在少阳。

治法:和解表里,达邪清热。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9克、黄芩9克、半夏9克、陈皮5克、党参9克、甘草5克、大枣5个、生姜2片。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少阳之寒热,寒已而热,热已而寒,即所谓“往来”。这与太阳之寒时亦热,热时亦寒,阳明之但热不寒,足资鉴别。

其证又颇似痎疟,多是朝轻暮重,先寒傈而后发热。需分辨的是,前者寒热往来常一日数次,发无定时,疟疾则日发或间日一发,稍有不同,且疟脉自弦,仍不离少阳,故均应用小柴胡汤。由于少阳属半表半里,汗吐下皆在禁例,法当和解,因此,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的柴胡为主药,佐半夏、黄芩苦辛合化、开结泄热,服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愈”。说明少阳证候虽忌发汗,然必得汗始解。如正虚邪恋,原方的参甘姜枣,尤不可少。(二)温热

包括风热表证即表热证,及春温、暑温、湿温、暑湿、秋燥、冬温等疾患。多由风热或温热兼夹其他病邪侵袭机体所致。这许多疾患,虽有一定的季节或症状等特征,但其病情的反映,可归纳为卫气营血四类证候。卫气营血的四类证候,区分着温热病邪由浅入深的四个阶段,为外感热病临床提供了很好的辨证依据。

卫气营血的传变过程,是从卫分开始,渐次传入气分、营分和血分,亦有病邪不经卫分,直入气分或营分,或由卫传营。1.卫分证候

即表热证,常见于外感风热,亦是温热病早期证候的共同表现。“温邪上受”从口鼻吸入,首先犯肺,肺合皮毛而主表卫,病邪袭肺侵卫,卫气与之抗争,温为阳邪,故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外感温热篇》章虚谷注:“凡温病初感,发热而微恶寒者,邪在卫分。”热性燔灼、开泄,故有汗。热灼津伤,肺失清宣,故咽喉燥痛、口渴、咳嗽。舌苔薄黄、边尖红,示温热。脉浮数,示热邪在卫在表。

治法:泄卫清热,辛凉解表。

处方: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

清水豆卷12克、薄荷叶5克(后下)、炒牛蒡5克、桑叶9克、杭菊9克、银花9克、连翘9克、干芦根30克、杏仁9克、桔梗3克、生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汗多去薄荷叶;咳嗽痰多加炙款冬9克、浙贝母9克、瓜蒌皮9克;秋燥烦热、口干、咳嗽不爽加沙参9克、天花粉12克、水炙桑皮15克。

温邪热变最速,邪侵卫分之初,仍当解表,表解热退则可杜其传变。所谓“在卫汗之可也”。但温属阳邪,故解表应取辛凉而避辛温,发热不甚,咳而微渴宜辛凉轻剂桑菊饮以宣肺;发热不恶寒而渴,宜辛凉平剂银翘散以泄卫。然二方都主清热,因此,常可结合使用。

还需指出,温热每多兼感,有夹风者,有夹湿者,临床上必须在辛凉解表的同时,力祛兼感之邪,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热邪孤立,病自易愈。2.气分证候

邪在卫分,不得汗解,因而化热内传气分。这时,一方面由于热邪燔灼,另一方面则由于正邪交争,故临床特征为发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出不畅或汗出较多而热仍不解。《外感温病篇》章虚谷注:“不恶寒而恶热,小便色黄,已入气分矣。”

病邪在气分的过程一般较长,因此,气分证候的范围也较广泛,可包括以下几类。(1)热蕴肺胃:热邪蕴阻于肺胃,热迫津液外泄,故临床表现为高热汗多,热扰胸膈,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急、烦渴。《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温病条辨·中焦篇》:“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舌苔黄燥,示阳明热盛伤津。脉洪大,示邪热内炽。

治法:清气泄热,除烦止渴。

处方: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9克、连翘9克、银花12克、鲜竹叶9克、生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邪入阳明气分,其外证为壮热汗多,其内候为烦躁渴饮。见此症象,方堪投白虎汤,所谓“到气才可清气”。即使四肢厥冷,但脉滑而烦渴谵语者,仍属热深厥深,亦宜清解,误用温药,病必危殆。(2)热结胃肠:热邪与胃肠的食积、燥屎结聚,腑气不通,形成实热壅结,故临床表现为日晡潮热(日晡潮热是指傍晚6~7时身热转高,因此时阳明经气旺盛,邪正相搏故热甚)。热盛扰心,心气内乱,故神昏谵语,循衣摸床。肠内有燥屎,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便秘或稀水旁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湿热病篇》:“湿热证,发痉撮空,神昏笑妄,舌苔干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者,热邪闭结胃腑,宜用承气汤下之。”舌苔黄厚干燥,示阳明腑实。脉沉数,示里热积滞。

治法:通腑破结,泻热存阴。

处方:大承气汤加减:

生大黄9克(后下)、元明粉9克(冲)、川朴9克、枳实5克、黄芩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阳明腑实热结,热邪燔灼,需急下存阴,所谓“阳明之邪,仍假阳明为出路”。承气用硝黄以逐阳明的燥火实热,然必具备痞满燥实坚潮六证,痞乃胸院痞闷,满乃腹满,舌苔黄燥,大便干结不通为燥,腹痛拒按为实,胸腹按之坚硬为坚,日晡潮热为潮。六者齐全,即属大承气证无疑。胃脉通心,邪盛热炽,逼乱神明,则见谵语撮空,《伤寒论》中谵语而采取三承气下法的十之八九,可知谵语乃实证应下的主要外候。

如内有燥屎坚结,引起旁流注泻,其泻下物多臭秽异常,肛门灼热作痛,亦宜承气泄壅清热。(3)湿热交阻:湿与温热或夹暑热逗留三焦,气机不调,热邪被湿阻遏不能透达,故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转盛。湿热交阻,清窍被蒙,故头重。中焦气化失宣,津不上承,故胸闷,泛恶,渴不欲饮。脾主四肢,脾为湿困,故肢体疲怠。《湿热病篇》:“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湿热郁蒸肌肤,故颈项及胸腹布见白,《外感湿热篇》:“再有一种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湿热伤肺,邪虽出而气液枯也,必得甘药补之,或未至久延,伤及气液,乃湿郁卫分,汗出不彻之故,当理气分之邪,或白如枯骨者多凶,为气液竭也。”下迫肠道,故小便短赤,大便稀薄。舌苔黄厚腻,示湿遏热伏。脉濡数,示湿热。

治法:宣气化湿,清热达邪。

处方:三仁汤合薏苡竹叶散加减:

清水豆卷12克、白蔻仁3克、白杏仁9克、陈佩梗9克、陈皮5克、炒蒿梗9克、生苡仁12克、茯苓9克、连翘9克、益元散9克(包)、淡竹叶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加减:暑湿交阻,低热,四肢疲怠,去清水豆卷、益元散,加鲜藿香9克、甘露消毒丹12克(包)。

湿热盘踞中焦,氤氲气分,其发热多呈午后升高,常伴发一种晶莹的小粒皮疹,一般先起于颈项,继及胸腹、两腰,布前,病人身热转盛,并感胸脘痞闷,见后,热势每获缓解,胸脘亦舒,三四天左右逐渐回收,甚至连发四五次,身热和症状也随着白的出没相应地进退,透邪清,则热除病愈。因此,白是湿热病邪外达的征象,治疗切忌表散,宜宣气化湿,泄热透邪,三仁汤和薏苡竹叶散最为适合。枯燥如虱壳、或带浆的称“枯”和“浆”,均属正气耗伤,应酌加珠儿参、沙参、石斛等以益气阴。3.营分证候

外感温热,在热盛期中较气分证更进一步的证候。如病邪从卫分不经气分而直入于营,则称“逆传心包”。《外感温热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章虚谷注:“所以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者,由卫分而入肺经也,以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自卫入营,故逆传心包也。”其病情较危重。热入营分,侵扰心神,故临床表现为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热灼血络,故肢体出现斑疹。《外感温热篇》:“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示热入营分。脉数,示邪热内炽。

治法:凉营解毒,泄热清心。

处方:清营汤加减:

广犀角9克(用代用品)(先煎)、鲜生地30克、元参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9克、丹皮9克、赤芍9克、连翘9克、银花12克、鲜竹叶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温邪入营,为热病临床的严重证候。叶天士提出“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确属经验之谈。邪入营分的指征,是发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出现斑疹。舌质红绛,苔色深黄少液。转气的治法关键,全在透热,透热自需避免滋阴遏伏,但亦决不宜用表散。重点应清泄营分热邪,清营可杜温邪入里,泄热可透斑疹外达,临床上均宗吴鞠通的清营汤。然斑出于肌肉,应取石膏、知母以清肺胃,疹出于血络,需加丹皮、赤芍以凉营血。4.血分证候

邪热内陷,深入血分,可有两种情况:(1)实热:邪热燔灼,煽动肝风,耗血,动血为实热。故临床表现为高热、神昏、手足抽搐。《湿热病篇》:“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邪灼心包,营血已耗。”营分热盛,迫血妄行,故鼻血、咯血、便血或皮肤出现紫色斑疹。《湿热病篇》:“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舌质深绛,示邪热消灼营血。脉数,示热盛。

治法:凉血解毒,清热开窍。

处方:犀角地黄汤合紫雪丹加减:

广犀角9克(用代用品)(先煎)、鲜生地30克、赤芍9克、丹皮9克、大青叶15克、连翘9克、银花9克、白茅根30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紫雪丹5分,温开水调送。

心主营,肝藏血,热入营血,必然内传包络,煽动肝风,症见神识昏迷,四肢抽搐,且由于温邪燔灼,迫血妄行,常伴有鼻血,咯血或便血,治宜凉血解毒。但凉血解毒,尚不能驱包络之邪,故配合紫雪丹开窍清热。(2)虚热:邪热劫灼肝肾真阴,虚风内动为虚热。故临床表现为身热朝衰暮盛,《温病条辨·下焦篇》:“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三甲复脉汤主之,定风珠亦主之,专翕大生膏亦主之。”精气虚竭,故神倦、耳聋。《温病条辨·下焦篇》:“温病耳聋,病系少阴。”阴液耗伤,故咽干口燥,牙齿干枯。《外感温热篇》:“若如枯骨色者,肾液枯也。”血虚筋脉失养,故手足蠕动,《温病条辨·下焦篇》:“邪热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瘛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舌质光绛,示伤阴脱液,脉虚数,示阴虚热灼。

治法:滋阴清热,潜阳熄风。

处方:大定风珠加减:

大生地15克、麦冬9克、生白芍9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生鳖甲15克(先煎)、生龟板15克(先煎)、鸡子黄2枚(分2次搅冲)、知母9克、阿胶9克(分2次烊入)、生牡蛎30克(先煎)、钩藤9克(后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先纳阿胶烊尽,候稍冷,再入鸡子黄搅和,分服。

温热病伤阴当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伤胃津,应投甘寒之剂,如石斛、花粉、麦冬、芦根等生津养胃为治。邪热久羁,必伤肾液。此时“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甘寒自不能及,急宜阿胶、生地、龟板、鳖甲、鸡子黄等咸寒的药物以滋养之。鸡子黄必俟药小冷,然后搅拌冲入,恐汤热则蛋黄凝结成块。亦有嫌其腥浊难服,用布包煎,殊失制方原意。(三)温疫疠气

多由感染疫疠之气所致,且最易传染。《温疫论·原序》:“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又说:“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则其所客……舍于夹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疠气从口鼻侵入,内传夹脊,表气不能通于内,里气不能达于外,营卫运行之机受阻,故临床表现为先恶寒而后发热,头疼身痛。《温疫论·温疫初起》:“温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无憎寒也。初得之二三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邪热散漫,越于太阳,故项痛连及腰背;越于少阳,故胁痛、耳聋、呕而口苦;越于阳明,故眉棱目眶疼痛,鼻干,舌苔白如积粉,示疫邪遏伏。脉数,示热盛。

治法:达原透邪,化湿清热。

处方:达原饮加减:

槟榔9克、川朴4.5克、草果3克、白芍9克、青蒿9克、黄芩9克、知母9克、炙甘草3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项痛连及腰背加羌活4.5克;胁痛、耳聋、呕而口苦加柴胡4.5克;眉棱及目眶疼痛、鼻干加葛根4.5克。

服药后,如病邪不从汗解,舌根先黄,渐至中部,应用三消饮,即达原饮合三阳引经药再加大黄。如高热汗多,口渴引饮,脉洪数,应用白虎汤。如热盛烦躁,鼻孔呈煤烟色,舌苔变黑生刺,应用大承气汤。

温疫疠气为病,来势急骤,寒热俱盛,脉不浮,舌苔多白如积粉。临床体会,实由疫邪湿秽深重,湿遏热伏,表里阻隔所致。吴又可定达原饮。自称“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辨证用药,独具卓识。盖非苦温辛烈,殊难开达疫邪秽湿。然里热郁遏,过燥则湿从热化,因此必须佐以黄芩、知母清热护阴。(四)疟邪瘴毒

多由疟邪夹痰留伏或山岚瘴毒所致。前者属痎疟,后者属瘴疟。疟邪夹痰或瘴毒内舍募原之间,入而与阴争,出而与阳争,故临床表现为寒战壮热,休作有时。营卫失调,故骨节痠痛。痰浊中阻,胃肠不和,故时有呕吐。《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傈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瘴疠毒邪冲心,故迷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瘴疟者,感受山岚湿涧之毒气,以至败血瘀心,瘀涎聚脾,故乍寒乍热,迷困发狂,或哂而不言。”舌苔腻,示痰湿蕴热。脉弦,示疟证。

治法:截疟化痰,泄热解毒。

处方:截疟七宝饮合藿香平胃散加减:

常山5克、草果3克、槟榔9克、厚朴5克、苍术9克、藿香9克、制半夏9克、干菖蒲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寒多热少为牝疟,加柴胡9克、桂枝9克、干姜5克;热多寒少为瘅疟,去川朴、苍术、藿香,加桂枝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9克;呕吐加玉枢丹1.5克,温开水调送;神昏谵语加紫雪丹3克,分2次,温开水调送。

疟邪留阻半表半里,故寒热往来,证如少阳,惟休作有时稍异。轻症用小柴胡汤和解达邪,每能取效,久疟或杂瘴疠,则需驱瘴截疟。常山、草果、槟榔均属驱瘴截疟的要药。但疟疾多夹痰湿,所谓“无痰不成疟”,而草果气秽,常山又令人呕恶,因此临床上应配合藿香平胃散化痰除湿,且可缓解常山、草果的反应。牝疟寒多热少,宜柴胡桂姜汤;瘅疟热多寒少,宜白虎加桂枝汤加减为治。二、内伤发热

内伤指阴、阳、气、血亏耗,瘀血内结,脏腑功能损害,其病因不外乎病邪久羁,饮食劳倦及七情影响等。《景岳全书·杂证谟》:“至若内生之热,则有因饮食而致者,有因劳倦而致者,有因酒色而致者,有因七情而致者,有因药饵而致者,有因过煖而致者,虽其所因不同……在内者,但当察脏腑之阴阳。”(一)阴虚

多由虚劳久病,阴液亏耗所致。但阴虚的发热,热势不盛,一般在午后逐渐升高。《证治汇补·发热》:“阴血即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故临床表现为潮热,颧红,手足心热。热扰心神,故心烦失眠。虚阳浮越,津液外泄,故盗汗。阴愈亏则火愈旺,消灼肌肉,故形体消瘦。《素问·逆调论》:“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炙如火者,何也?曰,是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而阴气虚少,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而如炙如火者,是人当肉烁也。”舌苔花剥或光红,示阴虚津伤。脉细数,示虚热。

治法:滋阴养血,清热除蒸。

处方:秦艽鳖甲散加减:

秦艽9克、炙鳖甲15克(先煎)、知母9克、银柴胡5克、当归9克、炒白芍9克、地骨皮9克、青蒿9克、乌梅1个。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阴虚热自内生,其证常表现为潮热骨蒸,午后转甚,睡时汗出。虚火上炎则颊赤,蒸久血枯则肌瘦。扶羸清热,宜从罗谦甫的秦艽鳖甲散,但柴胡嫌升散,应易以银柴胡,信如《本草正义》所说:“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凡苦寒之品,多伤脾胃,惟青蒿芳香入脾,独适于血虚有热者,病属阴血亏损,故鳖甲、当归之外,另增芍药一味。(二)气阴两虚

多由体弱久病、或暑热耗伤肺脾的气阴所致。阴虚而热生于内,气虚而阳浮于外,故临床表现为低热长期不愈。《素问·调经论》:“阴虚则内热。”又《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津少失于濡润,故口干。四肢禀气于脾胃,脾病则四肢不用,故神疲乏力。脾虚而运化失健,故食欲减退,大便不畅。舌苔薄、边淡红,示营阴亏损。脉濡细,示气弱阴虚。

治法:益气健脾,养阴清热。

处方:银白汤加减:

孩儿参15克、生白术9克、山药9克、扁豆12克、水炙甘草5克、川石斛12克、银柴胡5克、嫩白薇9克、黄芩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暑热耗伤气阴,低热心烦,口渴,便秘,溲赤,去孩儿参、白术、山药、黄芩,加珠儿参9克、北沙参9克、知母9克、鲜竹叶9克、鲜荷梗1尺、西瓜翠衣12克、生苡仁9克。

气阴两虚的低热,每迁延难愈,推究它的病因,总由于劳倦内伤或感染暑热,致脾弱转输无能,精微不布,故多见精神不振,四肢困倦。银白汤从四君、六神二方化裁,重在养胃健脾,再加银柴胡、黄芩以清虚热。如暑热侵扰,损及中气,李东垣用清暑益气汤,但参芪升葛温补升阳,殊非所宜,王孟英曾讥其“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并说:“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后人即称此方为王氏新订清暑益气汤,临床疗效较好。(三)气血虚弱

多由心脾两虚,生化无源所致。气虚而阳陷入阴,血虚而阳扰于里,故临床表现为发热不退。《证治汇补·发热》:“更有内伤劳倦,似阳明白虎,发热昼夜不减,此气血两虚,故亦齐作无间,脉必重按无力,仍当温补。”气血不能煦濡,故面色白或萎黄,神疲乏力。脾虚失运,故饮食减少,便溏。舌苔淡白,示气血不足。脉大而虚,示营气亏损。

治法:补养心脾,甘温除热。

处方: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加减:

黄芪9克、党参9克、柴胡9克、升麻5克、白术9克、炙甘草5克、陈皮5克、广木香9克、当归9克、枣仁9克、龙眼肉9克、远志5克、川桂枝5克、杭白芍9克。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