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状元告诉你的73个最优秀学习习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7:00:08

点击下载

作者:盛建武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清华北大状元告诉你的73个最优秀学习习惯

清华北大状元告诉你的73个最优秀学习习惯试读:

前言

学习好不好,习惯最重要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的确,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习惯,对其一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创造一个传奇;一个坏习惯则会毁灭一个人,让天才走向平庸。

生活如此,学习亦如此。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在中学时代能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了今后其人生能否攀登上巅峰。

只要我们善加留意,就会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类学生从表面上看聪明智慧,学习成绩出色,但是假如我们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绝非仅此而已——他们每堂课都会专心听讲,他们的课堂笔记做得最好,他们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善于复习和预习,他们自信而又严谨……

很多同学总是搞不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同在一个班级,同听一个老师讲课,考试成绩却相差这么大呢?难道考试成绩优秀的人真的聪明绝顶,考试成绩差的人就蠢笨至极么?不是的,这并不是谁比谁聪明的问题,而是谁比谁的学习习惯更好、学习方法更巧的问题。

优秀的学生总会用优秀的方式学习,也就是说,他们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类学生在学习中做的事情很多、很累,但实际上,因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已然形成了一种规律,一切都是自觉自发的行为,所以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并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辛苦,也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中完成。也正是因为在种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才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也就说,优秀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不是在智力水平上,而是在学习习惯和方法上。

那么中学时代,我们需要养成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这也正是本书想要告诉大家的东西。本书通过对历年高考状元以及北大、清华学子中学时代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具体分析,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疑必问的学习习惯,专注的学习习惯,有效记忆的学习习惯,科学利用时间的学习习惯,预习复习的学习习惯,高效的课堂学习习惯,各个学科的学习习惯以及阅读和考试习惯。

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在学习中拿出毅力,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不懈践行,才能成功。

本书想要传达给广大中学生这样一个学习理念: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就是习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有了方向,管得住自己,坚持下去,我们就是习惯的主人,就能把握住学习的脉搏、人生的方向。第一章提问的习惯:有疑就问,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对中学生来说,学习从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假如我们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对问题不闻不问,那么时间久了,我们头脑中的问题就会越积越多,整个知识体系就会漏洞百出,被别人远远地甩在身后。习惯发现问题,锻造“质疑精神”

学习过程中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纵观历届考入北大、清华的状元们,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问题的敏锐感知能力。这种能力源自质疑习惯,能够让他们尽早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总结经验,最终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

纪宇是2008年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她的学习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培养探索和质疑精神。她的历史老师说,纪宇上课听讲特别认真,思路始终都能跟着老师走,而且她总是习惯性地发现问题,提出来的问题很有思想性,有些想法让人觉得很意外、很有挑战性,因为那些问题的指向已经超过了课本本身的“容量”。这说明纪宇除了完成课内学业之外,还广泛地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她对问题才那么敏感,总是能够发现一些特别之处。

政治老师对纪宇的评价是:“纪宇在学习中习惯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和质疑精神很强,上课没弄懂的问题,下课之后他一定会弄清楚,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问题。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质疑的精神非常宝贵,这也使得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处于班级前列。”

纪宇的英语老师则记得这么一件事:高三期末的一次小测试中,纪宇的英语阅读理解题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考出之前的水平。成绩出来之后,英语老师找到了纪宇,和她一起分析考题。让英语老师吃惊的是,纪宇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很清楚,发现问题的能力极强,往往是一点就透,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解题的思路。最后在英语三模考试中,纪宇取得了145分的高分。

很多学生都懂得上课专心听讲的重要性,也知道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的必要性,因为这样做才有可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但是虽然懂得这个道理,很多人在日常学习中却践行不了,不管是课前的预习、上课时的听讲还是课后的总结,他们总是习惯性地分析和总结那些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忽视那些自己还不太熟练的地方,用想当然的态度来欺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有些同学甚至刻意逃避那些疑难问题,将它们深藏在内心深处,对问题不闻不问,如此只会让学习中的问题越积越多,最终造成知识体系的断层。

中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我们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概率是成正比关系的,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多少问题,质疑多少结论,他就能学会多少知识。其实在很多时候,听课、看书、做作业,都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假如一个人连问题都发现不了,一点疑问精神也没有,对什么东西都毫无保留地接受,那么这个人也就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掌握不了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养不成优秀的学习习惯。

现阶段,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知识信息凌乱无序。这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常常处于被动的位置,机械地学习,很难形成有条理的知识网络和有灵活性的认知结构。即使意识到什么问题,自己也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虽然一些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但是他们往往还不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更别提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了。

当然,还有一些学生因为自身的懒惰心理和畏惧心理,养不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形成了这么一种思维上的定式——习惯于套用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不能灵活地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很多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解题思路,而不是探索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这其实是一种惰性心理。而有些学生不敢标新立异,不敢猜想,存在着畏惧心理。这类学生即使发现了问题萌芽,也会因为缺乏大胆、探索和质疑的精神而不敢说出来。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梳理知识,克服懒惰心理和畏惧心理,让自己更好地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呢?(1)认真听课,抓住发现问题的最重要时机

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听课是发现问题的最重要时机,觉得“听懂”就行了。但实际上,听懂有真懂和假懂之分,不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的学生,也就不能梳理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克服不了懒惰的心态,碰到新的题型时便会束手无策,这其实是一种“假懂”。

我的一个学生,成功考入了北大。在谈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时,他只说了一点,那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要善于发现问题。他习惯于在顺着老师思路走的同时发散性地思考一下,看看自己在听课的时候忽视了什么,或者是不是发现了一些不同于老师思路的方法或者结论。

一旦发现了问题,他先是记在本子上,等下课之后在从头思考,力争找到答案。假如自己解释不了,他便会第一时间找老师请教,和老师一起探讨,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答案为止。

我很欣赏这个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思维相对于其他同学才更加活跃,更有创造性,更有独特的见解。(2)发现问题后要记录下来,最终将其解决掉

之前教过这么一个学生,今天发现了几个问题,明天又发现了几个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却不曾被他彻底解决掉。当我问他在学习中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时,他却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了。

在我看来,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掉问题,这样才能达到“真懂”的学习境界。所以我后来建议这位学生准备一本“问题本”,将他所发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记录在上面,这样就不会将之前发现的问题忘记了。

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一个人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依靠自身解决掉它;也可以和同学探讨、向老师请教,依靠别人的帮助解决掉问题。(3)广泛涉猎,拓展知识面

对学生而言,要想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自身首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这样才能凭借着自身广泛丰厚的知识敏锐地感知到问题的所在。假如一个人自身储备的知识数量有限、类型单一,那么即使问题就摆在面前,他也无法感知到,抓不住问题,碰触不到本质。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不妨多多涉猎,勤读书,多了解时事,扩展视野;学习中,我们不妨适当超前学习,走在其他同学前面,这样的话再回头看问题,我们的眼光才会更加犀利。独立思考,深入了解问题

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之后,我们就需要想办法解决掉问题。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就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只有在学习中做到这一点,才能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成绩。

在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都曾经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老师,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像别的同学那样做到了有疑必问,但是为什么人家成绩提升得很快,而我的成绩却一直不见起色呢?”其实这样的疑问在学生中具有普遍性,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很认真,发现了问题能够及时提问,不会让问题在肚子里“过夜”。在我的眼中,这些学生是勤奋的,但是却没有抓住学习的关键所在。他们的成绩一直提升不上去,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努力,那么问题是出在了什么地方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这类学生虽然能够提出问题,但是他们提问的方式却有很大的问题。在我看来,能够发现疑点并及时地发问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假如一发现问题就立即请教别人,自己却不做任何思考,实际上这是一种学习惰性在作怪。这就好比一块口香糖,我们总是习惯吃别人咀嚼过的,当然也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

2010年黑龙江高考状元魏淑贤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后就很善于独立思考。她说:“我和别的同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很少问老师问题。”在发现问题后,她习惯自己先思考,回想老师的思路,翻一翻课本和参考书,尽量依靠自己将问题的答案找出来。

正是因为养成了这种发现问题时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魏淑贤慢慢练就了超常的思维能力,对每个问题都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答案,更善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最终,她凭借着这种思维优势,登上了高考状元的宝座。

可见,在发现问题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独立思考,深入分析,看一看这些问题我们能不能解决掉。在我们请教老师和同学之前,首先要自己想一想,问问自己是不是能够“收获”这个问题的答案。

那么在学习中应该怎样通过思考来解决问题呢?我们不妨通过下面的步骤和小窍门来具体实施。(1)思考前翻一翻课本

对我们的学习来说,课本无疑是基础,老师讲述的大部分内容也是按照课本的章节进行的。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妨翻一翻课本,或许能够在其中找到我们疏忽和遗忘的地方,让问题迎刃而解。

我曾经教过这么一个学生,他每天回家后总是先将各门学科的课本看一遍,边看边回想一下老师讲课时的思路,对照课堂笔记,将课本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好,回想一下是不是还有没掌握的知识点。这样一来,他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遇到问题也能更好地解决了。

这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就非常好,很值得学习。不管学习哪门学科,课本都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根据地”。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妨先翻一翻课本,重新读一遍,就能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钥匙”。(2)重视课堂笔记

很多同学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些时候,当自己被一些问题困扰而百思不得其解时,翻一翻课堂笔记,找到相关的知识点看一看,对照一些问题,就能找到答案。要知道课堂笔记上记录的都是老师讲课时的精华内容,包括老师讲题的思路、方法、技巧等,都会在其中有所体现,比如某些公式的推导过程、例题的解决步骤、定理的适用范围等。这样看来,课堂笔记其实就是我们思考问题时可以参考的“大辞典”,当我们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妨翻一翻。(3)参考书也要翻一翻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参考书是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它里面包含了我们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很多难题都能从中找到原型。我们可以在阅读参考书的时候对照一下问题,从中借鉴一下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最终找到答案。

2014年唐山高考文科状元曹心怡在学习中就非常重视参考书的价值。她说:“好的参考书会系统全面地总结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仔细阅读一遍参考书,能够让我们头脑中的知识变得更加有条理,使得知识点不再有遗漏。更重要的是,参考书中的很多例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都很有代表性,很经典,可以让我做到举一反三,大大提升解题能力。我遇到问题的时候通常会翻一翻参考书,从中找到一些相关的解题思路,帮助我最终解决掉问题。”

很显然,一本好的参考书会是我们身边无声的老师,默默地引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最终彻底地消化掉问题。所以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我们不妨翻一翻参考书,将里面相关的知识点跟问题对照一下,这样回头再看问题,问题也就容易多了。百思不得其解要及时求助于老师

中学时代,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部分我们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解决掉。但由于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不足,有一些问题我们虽然反复思考、查阅了诸多资料,还是不能找到答案。这个时候如果继续思考下去,显然就没有必要了,会浪费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无用功。

此时老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有了疑问百思而不得解,我们就需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学习老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但遗憾的是,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尽管被一些问题难得抓耳挠腮,却始终不愿向老师开口。

我曾经仔细研究过这类学生,发现他们不想开口向老师请教的原因大多是出于莫名的惧怕:觉得请教老师问题会显得自己太过笨拙,会让老师和周围的同学耻笑。这种莫名生出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要知道老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解答学生的疑问是老师的工作之一。当学生有了疑问向老师请教的时候,老师并不会觉得学生蠢笨,相反,老师会觉得学生动脑筋了,在学习上用心思了。

当然,还有一些同学不肯开口,是因为觉得自己知识储备不够,问老师问题的时候被老师反问时会答不上来,老师的反问总会让他们面红耳赤,几次下来就不想再向老师请教了。

这样做必然会让我们陷入这么一个恶性循环中:遇到问题不想提问—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知识消化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失去学习兴趣—越发不想提问。如此一来,我们的学习将会变得越来越乏味,成绩也会越来越糟糕。

2012年贵州文科状元王浩就很善于向老师提问,因此在班里得了一个“问题王”的绰号。他总是利用上自习或者大课间的时间将平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拿出来和老师一同探讨,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王浩通常会在问问题之前做好准备,将所有的疑问都列出来,在老师讲完课之后或者老师来巡视自习课的时候向老师提出问题。因为老师在上完课或者自习课的时候时间很充裕,所以每次都能耐心地和他探讨问题。就这样,时间久了,王浩就做到了心中无疑问,门门功课都如此,他的总成绩也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列。

可见,向老师提问是我们学习知识、提升成绩的重要途径,当我们养成了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的习惯后,我们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锻炼,学习成绩才会变得更好。

一些学生可能会想:班里这么多学生,而每个学科的老师却只有一个,能找到机会问老师问题吗?其实这种忧虑完全是多余的,只要我们能够掌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技巧,我们就能找到机会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1)自习课、大课间都是向老师提问的好时机

有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我们就必须寻求老师的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想什么时候请教就能什么时候请教——上课的时候老师要讲解课本知识,显然不是提问的好时机,假如我们硬要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由于时间有限,老师回答的时候也会很仓促,不会跟我们深入地探讨。

假如我们仔细回想,一定会发现这么一种有趣的现象:那些在下课后第一时间追上老师问问题的学生总是成绩最好的那几个,在每堂自习课上,跟老师没完没了讨论问题的也是那几个学习最优秀的学生……

可见,和其他学生相比,学习成绩出色的学生更加善于抓住每个机会,将自己心中的疑问提出来,和老师一同解疑释惑。也就是说,他们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时机,在老师时间最充裕的时候提问。

我的一个学生就很善于把握提问的时间,他总是在晚自习的时候“抓着”我不放,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个学生的学习精神我是很欣赏的,也很乐于和他探讨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他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不错,始终保持着年级第一的名次,我觉得这和他善于思考和有疑必问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我们一旦在学习中有了疑问,不妨先想一想什么时候提出来比较合适。只要我们能够把握住几个时间段,那么我们就能成功“缠住”老师,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学习老师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除了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利用老师上完课后的空闲时间和大课间时间,这个时候我们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时间比较充足,我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回答,获得更多的“加餐”。(2)和老师探讨的时候要说出我们的疑惑

我们提问题前要先将问题仔细梳理一下,思考一下我们究竟是在哪个环节遇到了困难才导致得不出答案。这样一来我们才会对问题“知根知底”,在和老师讨论的时候有针对性地提问,避免陷入混乱而没有精准目标的“盲问”中。

要知道人和人的思维是有差别的,老师听到我们的问题时,他会首先从自己习惯的角度分析问题。假如我们事先没有仔细研究自己在想问题时遇到的障碍,那么在和老师对话的时候就无法有针对性从自己的思路发问,只能沦为一个“听众”,被“牵着鼻子走”,最终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就很善于提问,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是他思考不透的“硬骨头”。而且他在和我讨论的时候很关注我的切入思路,总是问我“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个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思路很清晰,很有条理性,总是能将他自己的想法和困惑清晰地说出来。特别是每一个解题步骤,到了哪一步卡住了,他能很明晰地说给我听。

当他思路正确的时候,我就顺着他的思路讲解下去,最终得到答案;当他的思路出现错误时,我会引导他及时改变思路,换一个角度重新审视问题。这样一来,我往往说到一半的时候他便恍然大悟了,剩下的那一半已经不需要我再仔细讲解了。和别的学生相比,我觉得给他讲解问题是最轻松的,因为他提前做好了准备,问题有针对性,我的话往往能够说到点子上。(3)问问题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向老师请教问题的时候,可能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我们还是没有将问题消化透,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个时候假如老师问我们“懂了没”,我们应该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惑,不要因为所谓的“面子”而不懂装懂,这么做只会自欺欺人,让我们的知识网络漏洞越来越多,自己害了自己。

要知道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在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一下子就弄明白了,而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基础差等原因,在老师讲解之后还是没弄明白。假如这类学生因为害怕别人嘲笑而不懂装懂,放弃继续探究的权利,那么不会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最终导致知识体系断层,知识运用起来也会很生涩。

所以在学习上我们必须要严格认真,不管什么问题都要弄明白,不懂装懂只会害了我们自己。我们在学习中要坚持真懂的原则,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更深入地掌握知识。习惯和同学讨论问题

在我看来,一个人即使再聪明,智慧也是有限的。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几个人聚在一起研讨一个问题,各抒己见,思维间碰撞出来的火花能够带来更多的启迪,帮助我们最终跨过学习的障碍,解决掉学习之路上的问题。

其实学习和打仗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战争是一种团体行为,单兵只有彼此合作,形成合力,才能赢得胜利。学习也是这样,假如我们只知道埋头苦读、闭门造车,就会变得孤陋寡闻,学习之路也会越走越窄。而合作学习,则能让彼此的思想碰撞出新的火花,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别人的长处,大家聚在一起各抒己见,你总能从别人的话语中发现自己没想到的东西,继而大家相互学习,彼此促进。

2010年江西理科状元徐师昌在谈到自己的学习习惯时说:“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每次有了疑问我都会先自己想一想,能解决的就自己消化,不能解决的我会拿出来,和周围的同学们一起讨论。在中学时代,我深知每个人都有着别人不具备的优点,每个人也必须全力去学习别人思维上的闪光点,以此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我很喜欢和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氛围,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一个论点,然后绞尽脑汁证明它是对还是错。这个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断地汲取群芳精华,然后经过反复地加工,酿造出知识的蜂蜜。”

由此可见,谈论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我在教学生涯中,渐渐有了这样的体会:和跟自己水平相当的同事讨论问题,往往是花一分的精力能收获两分的成果,因为在谈论中,不仅自己的问题弄明白了,连对方的问题也有了眉目,这样一来岂不是一下子就弄明白了两个问题?有时最终的效果甚至远远大于简单的“1+1=2”。

学生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在考试之前,和两个同学约定一起做试卷,彼此讨论遇到的难题。因为彼此水平差不多,谈论之后,其实就相当于你将另外两位同学的试卷也做了一遍,这样一来备考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升了。

也许有些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顾虑:假如我问别的同学问题,人家不想告诉我答案怎么办?那个时候岂不是很尴尬?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假如这个同学不想谈论,我们身边还会有别的同学愿意参加讨论,不必将讨论的对象固定的一个人身上。当然,假如某个同学对我们的问题讳莫如深,那么我们可以先从自身找找原因:是不是自己以前也拒绝了他的问题?或者是不是自己提问的语气和态度有问题?别人之所以不愿意参与我们的讨论,必定存在着某方面的原因,只要我们找到原因,就能打破这层隔阂。

那么,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该怎样向同学提问题,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呢?(1)要抱有“别人不告诉我我也要问”的心态

有些学生之所以不参与同学间的讨论,不向身边的同学提问,是因为他们总是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会被别人拒绝。这些同学之所以抱有这样的心理,一来是由于竞争心理太过强烈,总是习惯性地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摩别人的想法,觉得一旦将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别人,势必会“培养”出一个更加强大的对手,同时他们觉得别人也会抱有同样的想法,觉得别人会拒绝回答自己的问题;二来,这类学生并没有看到讨论问题对学习促进的一面——虽然回答别人的问题会让对方在学习上更进一步,但是参与到讨论过程中的每个人都锻炼了思维,都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观点和视角,每个参与者都会获益良多。

所以,我们在问问题之前不能总是担心别人不回答。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抱着“别人不告诉我我也要问”的心态,积极地同周围的同学探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放弃虚荣心,会不断地在心里暗示自己:别人都是乐于参与的。如此,他们才会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才会在不断的探讨中进步。(2)在讨论中总结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我们大都有过这样的学习经历:被一道习题难得抓耳挠腮,想尽一切已知的方法都不能将之解决掉。但是当我们将难题拿出来和同桌一起讨论的时候,同桌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反问便能让我们灵光一闪,看到一个之前自己没想到的解决方向,思路随之也就打开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鼓励学生们大胆讨论问题,为此还在每节课上设置了专门的讨论时间,让同学们进行“一对一”式的研讨。我深知讨论对学习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思维上的碰撞收获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人埋头苦读所无法实现的。要知道一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几个人聚集在一起则可以集思广益,通过不同的视角和思路研究问题,最终的收获自然也就会很多。

最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争论和思辨会让我们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让我们思维变得敏捷起来,将一切可用的知识统统调阅出来服务于问题的解决,这显然是一个知识的活化、重组和升华的过程,更容易让我们进入学习的“忘我”状态,将遇到的问题彻底解决掉。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拉帮结伙”,结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问题。几个人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对撞”,彼此都会获益良多。假如我们进行“独狼式”的学习,有了问题即使百思不得其解也要独自一条路走到底,不肯和周围的同学交换观点,显然便走进了一个套子中,这对学习成绩的提升是很不利的。(3)讨论之后要及时总结

当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请教别人,大家一起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后,我们需要及时地回想一下,进行最终总结,将一些好的想法和思路记在笔记上。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财富,对我们而言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意义。随身携带一个“问题本”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学习中的“常胜将军”,很多时候都会被一个又一个问题困扰着。在众多的问题中,有些我们可以标在书本上,不至于忘掉,但是另外一些问题则带有“突然性”,也许我们走路的时候突然就会从头脑中冒出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假如不记下来,过后可能就忘掉了,这就为之后的学习留下来“隐患”。

其实即使是一些非突然性的问题,我们当时没能记下来,事后功课一多,一忙起来,就会忘掉想要询问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多了,便会慢慢养成一种有疑不问的坏习惯,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显然是很不利的。

所以我经常建议学生随身携带一个“问题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旦发现了问题要立即记录在本子上,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时机向周围的人请教。当我们最终解决掉问题后,可以将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这样的一问一答在我们复习的时候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多看看这些曾经难住我们的问题,体味一下解决的思路和方法,相信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2013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于潇就有随身携带“问题本”的学习习惯。当年高考中,于潇的成绩是语文133分,数学141分,英语142分,文科综合260分,她以总分676的好成绩夺得了河北省文科状元的桂冠。

于潇是一个很喜欢提问和总结的学生,她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后总是会及时地将其记录在本子上,然后找合适的机会和同学们讨论或者请教老师。特别是每次模拟考试之后,她在分析试卷的时候都会及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大到一个综合题,小到一句话,她都会刨根究底,将有疑问的地方全部弄清楚。

正是因为有这种及时记录问题并且刨根究底的习惯,于潇才能将每门学科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融会贯通。如此一来,她的考试成绩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

中学知识都是成体系的,很多时候,假如我们在一些节点上弄不明白,就会影响到一大片知识点的运用。所以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并抓紧时机弄清楚答案,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本的功效就在于此,它会为我们“记住”每一处模糊的地方,提醒我们要及时弄清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弄清楚后,将答案记录在本子上,这就为我们日后的复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促使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具体应该怎么运用这个“问题本”呢?(1)记录平时上课、作业、练习以及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无非就是上课听讲、写作业练习和课外阅读。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我们需要先将其写在本子上,然后再思考具体的答案,而不是先思考再想着写下来,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让我们来不及记录甚至忘记最初发现的问题。

我的一个学生就很善于记录发现的问题,他的手边经常放着一个“问题本”,一想到什么问题就及时写下来,然后找时间问我。

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他为什么要专门准备这样一个“问题本”,他的回答让我赞叹不已。他告诉我,在上课的时候,他总是习惯于紧跟老师的思路,有时候遇到听不明白的地方,假如当时立即深入思考,就可能会脱离老师讲课的节奏,最终“捡了芝麻却扔了西瓜”。后来想了想,他便专门准备了这个“问题本”,上课时有听不明白的地方他会立即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紧跟老师思路听下去,这样一来他既能记下不懂的问题,又不耽误高效听课。

下课后他会拿出本子仔细思考问题,假如自己解决不了,就跟周围的同学讨论或者找老师请教。

我很欣赏这位学生的智慧,他利用一个小小的“问题本”就巧妙地解决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这位学生的学习经验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将平时我们在课上、课下遇到的问题记录在“问题本”上,时间充裕的时候回头思考,将疑难问题拿出来请教老师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这不仅是消灭问题的好习惯,也是提升自我学习效率的一种捷径。(2)“问题本”应开设“试卷专区”

中学时期的学习,课本是基础,试卷则是检测知识掌握得如何的“标尺”。试卷上不仅体现出我们的考试分数,还真实地反映出了我们知识掌握得不到位的地方。当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和发掘,我们便会从中发现一个又一个问题。记录下这些问题,并仔细地探索它们的答案,这个过程将带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有些同学习惯性地将试卷看作“敌人”——考完试将试卷扔在一旁便不闻不问了,这种做法是很不明智的。很多时候,考试之后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将试卷再研究一遍,特别是对那些失分的知识点和题型,更需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分析错误的原因,发现问题,找到自己知识体系漏洞之所在,将错题所关联的知识点彻底吃透、消化,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不再犯同样的错误。(3)“问题本”要随身携带,闲时拿出来看一看“问题本”的另一个功用在于它的资料性。随身携带,闲时拿出来翻一翻,可以让我们及时温故,触类而旁通。如此一来,我们既利用零散时间,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又开阔了思路,串联了相应的知识点,可谓一箭双雕。不要让疑问在自己的头脑中“过夜”

学习是需要激情的,在我看来,那些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上:优秀学生对待学习往往热情似火,而普通学生则是路人甲乙丙丁,需要的时候才会学一学,不需要的时候则不会多看一眼。

我曾经教过这么一个学生,他对待学习总是那么有热情,特别是在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会给人一种茶饭不思的印象,大有不把问题解决掉就不睡觉的气势。他的热情并不是那种不眠不休地死读书,而是对疑问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

每节课后,他都会将之前老师讲述的知识再回想一遍,将自己没弄明白的地方都写在本子上,然后仔细思考,力求将问题都解决掉。假如自己解决不了,他便会在第一时间找到老师,和老师一起探讨问题。而且他还善于利用自习课的时间查阅资料,将一天的问题都梳理一遍,查漏补缺,绝对不将问题带回家过夜……

他每天的学习都是充实的,他的学习信念就是当天的问题当天“消灭”,绝对不留下尾巴。时间长了,他的知识掌握得越来越扎实,学习成绩也始终保持在年级的前几名。

可见,不带着疑问“过夜”是很多优秀学生身上的共性之一,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求知精神,也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学习态度,我们需要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对待问题并及时将其解决,并慢慢将之上升到习惯范畴,让我们每一天的学习都能“凯旋”。

必须要强调的一点是,学习是容不得半点拖延的,我们今天遇到的疑问假如不能立即解决掉,那么等到将来这问题就有可能成为我们考试中的“拦路虎”,让我们遗憾饮恨,悔不当初。

也就是说,学习路上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自己。假如我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对待疑问听之任之,甚至冷漠相待,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前进的阶梯,只能在原地踏步了。所以我们在学习中不能懒惰,不能怕麻烦,更不能畏难,不然成绩上就很难再有进步。

那么对于在学习中总是会不期而遇的疑问,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需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加积极地探索它呢?不妨先从下面的三点做起。(1)要将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业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工作,需要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学生也有自己的“事业”——必须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直至最终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取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所以我们要将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认真对待学习中出现的每一个疑问。

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会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这一理念:学习是一项事业,我们必须要学会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会告诉他们,只有现在努力学习,将来才会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假如现在学习不肯全力以赴,遇到问题选择逃避,那就等于在为今后的学习设置一个又一个障碍,这无疑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我的一个学生李辉就是“将学习当成自己事业”的典型。他在课堂上会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和老师互动;课下则会追着我到办公室,不将课堂上发现的疑问弄明白绝不罢休。

我很欣赏李辉的“拼命”精神——学习就是随时准备上战场,只有全力以赴,才能笑到最后。记得有一次,晚自习的下课铃声刚响,我刚刚走进办公室坐下,李辉便跟了进来,问我一个困扰了他整整一节课的难题,和我一起探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一直等到下一节上课的铃声响起,他才急急忙忙地离去。

在我看来,李辉真正将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业”,并不依靠别人在身后督促,而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对疑难问题更是紧抓不放,直到彻底弄明白为止。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学习精神和态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的前十名。

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抱有为别人学习的想法,假如我们这么想了,那么之后的学习肯定会缺少热情和动力,学习也就失去了乐趣,变成了负担。在这种状态下,别说是解决疑难问题了,就连安静地看一会儿书也是一种折磨——这种学习状态,还奢望什么好成绩呢?(2)将学习当成一项科学研究

学习是一项事业,更是一项科学研究,需要我们在热情的驱动下进行精细的研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去探寻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深层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疑问是我们绕不开也必须解决的,当我们解决了一个个疑难问题的时候,就等于搬开了我们通往真理之路上的“绊脚石”。

科学研究有着巨大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科学家投身其中。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也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其所带来的挑战能够激发我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当疑难问题最终被解决掉,我们必将获得巨大的成就感,继而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仔细分析历年高考状元的学习习惯会发现,他们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着这么一个共同点:以解疑为乐。遇到问题时,他们都能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以探索为乐,当在冥思苦想中获得线索的时候,他们会开心地大笑,这样一来学习也就变得更加有趣了。其实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乐趣,而乐趣又会促使其有更多的探索行为发生。

所以我总是鼓励学生将学习当成一种科学探索行为——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引领我们去主动学习,那么学习便是快乐的。第二章专注的习惯:提升注意力,学习效率才更高

专注是优秀学生身上特有的一种学习习惯,正是因为它的存在,他们才能在学习中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可见,我们要想让自己的成绩变得优秀,首先要养成专注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做作业的时候将那些“小东西”扔到一边

教育学家调查发现,八成中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有些学生写着写着作业就开始走神,眼光触及的小东西都会成为他们手中的玩物,最典型的就是玩橡皮擦。缺乏专注精神是中学生学习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时间长了,会让他们对时间产生一种感知惰性,养成浪费时间、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专注是时间的“倍增器”,一个注意力集中的孩子能够迅速地点燃知识的火焰,照亮前行的道路。学生一旦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在上课的时候经常做白日梦,神游窗外,抑或东张西望,玩橡皮、玩铅笔,那么他就会和老师的思路脱节,自然掌握不了知识的精髓。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时间浪费,最终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所以我们要在平日里培养自己的专注精神,特别是在写作业的时候,唯有专注起来,才能提升效率,全心全意学习,更好地融入知识的海洋。

南京市的一位中考状元,在给校友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时说道:“我在学习的时候会习惯记录自己每天所用的学习时间,而且是比较精确地记录。每次我都会精确到分钟,并且在记录的时候,会将走神、发呆等占用掉的时间排除在外。最初这样做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一天下来真正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其实很有限。虽然一天有24小时,但是假如我们能够拿出8小时来学习,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通过分析,我发现在做作业的时候,自己经常会被桌子上的一些小物件‘诱惑’,比如橡皮、小道、弹球,等等,不知不觉中就将时间浪费在了把玩这些小物件上面。意识到这一点后,每次写作业前,我都会将桌子收拾干净,让视野之内只有书和作业本。这样一来,我做作业时就专注了很多,学习效率也大大地提升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中学阶段的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很多学生虽然在上课之初能够注意听讲,但是十几分钟后,他们在精神上就会懈怠下来,不是说悄悄话就是低头默默摆弄橡皮、铅笔等小物件。

对于这种现象,假如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想办法解决,而是一味地放任自流,想当然地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学习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就会学会珍惜时间,那么最终的情况将会变得更加糟糕。因为错过了中学时代这一改正的关键时期,一旦我们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浪费时间成瘾,那么再想纠正就变得很困难了。

注意力集中了,我们学习和做事的效率才会提升,时间上的概念也才会得到加强。要想增强做事和学习的专注力,是需要掌握适当方法的,需要对自己进行相应的训练。其实我们想要养成专注的好习惯,一个最好的切入点就是专注地去做作业,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慢慢养成专注学习的好习惯。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集中注意力呢?(1)将书桌上那些无关的“小东西”收起

对中学生来说,做作业是一个比较枯燥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的一些小物件分散,继而走神。这个时候,为了增强我们做作业时的注意力,不妨先将书桌整理干净,把那些和学习无关的物件都清理掉。视野中没了“诱惑”,那么分心走神的概率自然也就下降了。

很多学生都注意到了环境对于专注学习的重要性,一个干净、整洁、安静的学习环境,能够让我们更加专注于学习。所以在布置书桌的时候,要保证其干净整洁,桌面颜色最好不要太鲜艳,更不要在书桌上摆放玩偶或者装饰品。书桌要“专业”,只摆放那些和学习相关的书籍资料以及文具,暂时用不到的最好收进抽屉里面,另外橡皮、铅笔等每样只留下一个就好,其余的要统统收进文具盒内。这些能够让我们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2)运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增强自己的注意力

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浪费时间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包容自己。要知道,就连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更别说中学时代的我们了。我们只需要学习一些集中注意力做事和学习的方法,就能很好地改造自己,让自己在学习中更加专注。

心理学家认为,心理暗示是一种自我激励和提醒的方法,能够让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有些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走神,虽然他们为此也深感苦恼,但是却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克服。其实这些学生之所以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错误的心理暗示——他们总是在想:“为什么自己就是不能专心听课呢?”想的次数多了,听课自然也就集中不起精神来了。同样的道理,假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多在心里暗示自己“一定要好好听讲”“要珍惜上课的时间啊”,那么就能较快进入状态了。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助一些外物的力量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比如可以在家里面多贴一些小纸条,上面可以写一些暗示性的语言,诸如“上课要注意”“做事要有精神”等,也可以将这些小纸条装在文具盒里面,让自己能够时常看到。这样的话,不管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每当我们看到这些小纸条,心理上就会得到暗示,提起精神来学习、做事。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养成好习惯,而摆脱做事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坏习惯。(3)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

从生理角度看,适度的紧张感能够让人机体的神经系统兴奋,提升大脑的活跃度,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反应速度更快。也就是说,适度的紧张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可以时常营造一种适度紧张的环境和氛围,以此为自己施压。

比如我们可以在做作业的时候设置一个时间起止点,这样就等于给自己布置了一个必须完成的限时任务,让自己有一定的紧迫感,好在做作业的时候集中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在枯燥的学习中寻找乐趣

要想让自己专注于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习的兴趣。课外的空闲时间,我经常会和学生们聊天,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流露出这样一种感受——学习是枯燥的,需要记忆很多的知识点、解数不尽的题,让人觉得厌倦,想要逃避。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学生之所以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单调无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还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故而不能专注于学习。在学习之路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我们无法发现学习的乐趣,就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也就不会主动去学习,这样一来又怎么能学好呢?

其实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学习自行车或者电脑的经历:那时候我们是不是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巨大的乐趣而废寝忘食地去学习?于是很快便有了进步,可以摇摇晃晃地骑着自行车前进,抑或可以在电脑上享受游戏带来的惊险体验?而对于那些不感兴趣的运动,是不是即便它们学起来很简单,自己也不会去认真对待?

可见,兴趣和效果之间有着巨大的关联。有了兴趣做起事来才可能有乐趣,有了乐趣才可以让我们对学习的内容充满热情,获得巨大的动力,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不仅不会放弃,还会主动去克服,全力以赴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假如没有兴趣,感受不到乐趣,仅仅是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去做,那么学习的过程就会单调乏味、苦不堪言,最终也不会收获什么。

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自己中学时代的学习秘诀时,特别强调了四个字——享受学习。他说他小时候就对数学非常感兴趣,特别喜欢钻研那些千奇百怪的数学题。每次遇到比较特别的数学题时,他都会立刻进入状态,全部心思都集中在习题上,对周围的事情一点也不关注了——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他将数学题解出来为止。

对他而言,挑战难题,冥思苦想,继而战胜它们,是一种享受,因为从中他能够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当然,有时候他也会觉得很累,但是在数学的海洋中不停汲取知识的那种美妙感受,会让他很快就再次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由此可见,当我们觉得学习比较枯燥的时候,我们应该暂时停下来,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呢?(1)从最感兴趣的科目入手

一提到“感兴趣”,很多学生的脸上往往都会表现出半喜半忧的神态。有些同学对什么都感兴趣,绘画、音乐、体育,等等,但是一提起学习就顿时没了兴趣,感觉头痛。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所学的几个科目中总会有我们喜欢的学科,因为喜欢,所以感觉它包含了很多的乐趣。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从我们感兴趣的学科入手,先在那些我们喜欢的学科上下功夫,然后再去学习那些我们不怎么喜欢的学科。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喜欢一件事情,通常就会全力以赴去完成,想尽办法解决遇到的困难。其实学习也是这样的道理,当我们对某门学科比较感兴趣,我们就会主动地投身其中,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运用在这么学科上,感觉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头。当这门学科成绩好起来后,我们的信心就会“爆棚”,这个时候再去钻研那些平时不怎么喜欢的学科,也就更加高效了。

所以在学习中,我们首先要在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上下功夫,努力将兴趣转变为成绩,这样才能带动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积极性,从中发现更大的乐趣。(2)不搞“疲劳战术”,不要死记硬背

很多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这和他们错误的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大搞“疲劳战术”,疯狂做题,不知道劳逸结合。

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类学生几乎将一天24小时都用在了学习上,但是他们实际的学习效率却很低下。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可能整日运转个不停,它也需要休息。假如我们违背了这个规律,只能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还有些学生习惯于对课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不管什么知识点,以为只要背诵下来,考试的时候就能拿高分。但是中学知识的运用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假如我们不理解,只知道背诵,那么到头来即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效果也仍然很糟糕。这样的话,也就渐渐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了。

由此可见,用功归用功,但也要讲究方法,而且功夫必须用在正确的地方。如果方法不对,那么即使花费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会收获多大的功效,反而会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学习中,我们最好不要搞疲劳战术,要注意劳逸结合。另外,也不能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我们的学习状态才会变得越来越好,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升,对学习才会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有激情和动力。(3)巧妙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法来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兴趣暗示法。对那些我们不怎么喜欢的学科,我们在学习中可以采用兴趣暗示法。比如有的学生对化学学习比较抵触,那么在学习之前不妨先做一些热身运动,弯弯手指,握握拳,然后大声地对自己说:“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化学,从现在开始我就会喜欢上你”“我觉得自己能学好化学,我相信化学也一定会爱上我的”“化学的乐趣等着我去发现”……

假如我们每次都能这样暗示自己,养成习惯坚持下来,加之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培养出对化学的最初兴趣。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在情绪上始终保持愉悦,打开学习的心灵之门,如此一来,学什么知识都会更加容易。

对中学生来说,最大的职责就是学习。很多学科都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身为学生我们不可能改变课程,那么我们只好改变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努力让自己喜欢上所学的学科。既然厌恶也是学,快乐也是学,我们为什么不去选择快乐地学习呢?

兴趣迁移法。对自己不喜欢的学科,也可以采用兴趣迁移法,利用自己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带动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的学习。想象一下我们在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时的感受,让心情愉悦起来,然后将这种愉悦的情绪迁移到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学科学习上,这样一来,我们在学习不喜欢的课程时也会保持一种相对愉悦的情绪,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学习前制订一个科学的计划

想要养成专注的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时的效率,我们还需要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在学习之前制订好计划,接下来才会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这样的话,心里面明明白白,学习起来就会非常主动。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假如在学习中,我们连自己将要学什么、怎么学都不知道,心里也没个数,考虑最多的问题是“老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做什么”的话,那么我们学起来就会变得浑浑噩噩,学习行为变得盲目而又被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的学习又怎么可能变得高效呢?

有句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告诫我们在做事之前必须要有计划,这样才更容易成功;反之,没有计划的盲目行为,往往会让我们事倍功半,效率低下。

纵观历年高考状元,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们都养成了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这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专注、更有效率。

有位高考状元就曾用一个巧妙的类比说出了她始终能专注于学习的秘诀。这位状元说:“军事家在每次战役之前都会制订几套作战方案,企业家则会在推出某一品牌前做好一系列的市场营销计划。假如没有这些事前做好的计划,那么战争就可能会失败,品牌的知名度也不会迅速地提升。“同样的道理,学习需要我们做计划,这样我们才能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才会更加专注地汲取知识,不然只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一会儿做数学题,一会儿背诵课文……结果一天下来,什么实质性的内容都没学到。”

可见,学习中有了计划,我们每一步行动才会更加明确,也不必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下一步应该学什么、不学什么了。这样井然有序地将计划执行下去,那么最终我们将会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让自己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1)做好周计划

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都会有“瞎忙”的感觉,觉得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的收获却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学习现象呢?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类同学缺少一个好的学习计划。

学习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只知道被动盲目地学习,最终势必会一团糟。

优秀学生会从设计一周的学习计划开始。这是因为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往往最能体现出学习计划的效果;另外,周计划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就能衍生出日计划和学期计划,灵活性很大,最值得我们下功夫。

下面是一位高考状元制订的“一周学习计划”,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星期一:认真听课,做好各科的课堂笔记。这一天的复习重点为语文,要特别抽出时间背诵老师讲的知识;晚上预习一下第二天的课程。

星期二:重点复习数学,将数学练习册上的习题做完,并且预习第二天的数学课程。

星期三:认真听课,做好各科课堂笔记。重点复习英语,抽时间背诵一下当天的英语单词和课文,向老师请教错题本上的几道语法难题。

星期四:认真听课,灵活安排时间,综合复习语文、数学和英语。做好复习,并预习第二天课程。

星期五:复习其他学科,查漏补缺,将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再梳理一遍。

星期六:总结一周的学习情况,翻看各学科学习笔记,不足的地方要重点关注,力求改善。适当运动一下,做到劳逸结合。

星期日:预习下星期一的课程。(2)立即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有了科学的计划,还需要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这样计划才会真正发挥作用,提升我们学习的专注力水平和效率。假如只是一味地空想,那么再好的学习计划也是枉然,到最后我们只能一事无成。

有位高考状元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哲学上有‘知行合一’的观点,意思是我们必须将认识事物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行动统一起来。也就说,有些事情,假如我们只是计划,而不去践行,是永远也不会成功的。”

由此看来,行动才会出成绩。假如我们在学习中光说不练,习惯性地偷懒耍滑,就是对自己学习的不负责,更是对人生的不负责,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想要优秀,我们必须要立即行动起来。(3)要灵活运用学习计划

有些同学在制订了计划后,会死板地坚持,忽视了灵活性,对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应变能力和调整余地,以至于很难按照计划完成最初设定的学习任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