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声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08:10:03

点击下载

作者: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孩子的声音

孩子的声音试读:

序言

我是一位父亲。当了父亲以后,我才体会到父母所肩负的责任有多重,也更加理解天下父母的不容易。一个朋友曾经对我说:“如果孩子失败了,你就算拥有全世界,也是个失败者。”说这句话的朋友是个亿万富翁,由于忙于工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结果孩子没有考上大学。为了弥补内心的遗憾,他把孩子送到了国外,想让他接受国外先进的教育。结果孩子到了国外不但没有好好上学,反而把带出去的钱都花光了。这个朋友现在恨不得用所有的钱来换取孩子的前途,但是为时已晚。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像所有父母一样,心里既幸福又紧张,唯恐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唯恐孩子走上错误的道路。我深刻地体会到,父母所拥有的荣誉、地位和财富,与教育孩子的成败没有直接的关系。唯一对孩子有用的就是全心全意的爱,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选择适合的老师培养孩子。

家庭教育牵动了千家万户的心。新东方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同时也肩负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重担,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是专门从事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和研究的公益性部门,我们希望通过它所宣传的先进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广大的家长朋友们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寻找与孩子交流的最佳途径,和孩子成为交心的朋友,为建设和谐美好的家庭而努力。

我们希望新东方能够成为每一个家长学习和交流的家园。我们希望在新东方的怀抱中,孩子们不仅能够慢慢长大,而且有朝一日能够真正成长为让家长开心、让社会放心的栋梁之材。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论坛孩子的声音我们需要健康、完善的儿童观张小媛 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尊敬的俞敏洪先生、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应邀出席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作为以推动家庭教育为主要职能的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部长,同时也作为一名母亲,我感到这个论坛既神圣又温馨。在这里我代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也代表广大母亲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作为国内教育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少儿教育、中学教育、英语培训、出国咨询等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办教育的典范。作为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企业,新东方长期关注家庭教育事业,并于2008年在董事长俞敏洪先生的亲自带领下,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六年多来,中心以“促进中国家庭和谐美满,成就孩子真正幸福”为使命,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比如从2008年开始,每年一届的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还有惠及全国100多个城市、40多万家庭的“家庭教育中国行”公益讲座等品牌活动早已名声在外,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让我们一起为新东方在中国家庭教育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祝贺!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之根本,不管是多么优良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难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给一个人所带来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影响从人出生开始,一直持续终生。实践证明,很多事情都可以重来,但孩子成长期的家庭教育错过了就不能重来。从微观角度来讲,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成长、成才的摇篮;从宏观角度来讲,家庭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接班人的宏伟工程。

指导和推动家庭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妇联组织的重要职能,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任务。其中,儿童工作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就是“负责家庭教育工作的协调与服务”。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关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教育法律体系,制定家庭教育法律”等明确规定,都对妇联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在“儿童与社会环境的主要目标”的第二条提到,为“适应城乡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而在策略措施中就提到,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财政对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很明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大力投入家庭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的。

近几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中央及地方层面,与妇联系统开展了非常好的合作,在家庭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在国外,深度参与家庭教育的企业也是非常罕见的。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孩子的声音”,这五个字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陌生,但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家长并没有真正做到倾听孩子的声音。我刚才谈到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第一条,它是这样描述的:“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倾听孩子的声音,就是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儿童,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着眼于孩子的终身发展。这段要求明显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同时,目前家庭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政策、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工作制度基础也比较薄弱;全社会的家庭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农村的家庭教育资源匮乏;面向留守、流动、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家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尚未满足群众的需求;家庭教育指导市场队伍亟待有序规范。

总之,我们身边的很多家庭存在“生儿不养,养儿不教,教儿无知”的现象。因此,今天这个论坛十分必要,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诞生于三百多年前的伟大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在他的传世巨著《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历史的车轮前进了几百年,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观念的变革,仍然没有让这个社会拥有一个足够健康、足够完善的儿童观。倾听孩子的声音,呵护孩子的心灵;把孩子当孩子,让孩子做自己,这是本届论坛发出的主题呼吁,它是在告诉所有教育者和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从倾听孩子的声音开始。

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本届高峰论坛中有精彩的观点碰撞,期待各位嘉宾朋友在本届高峰论坛中有全新的收获和感悟,预祝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新东方使命在肩周成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执行总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从全国50多个城市远道而来,参加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代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全体同仁向各位嘉宾的莅临表示由衷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自从2008年以来,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就成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一年一度的精神聚会和思想盛宴。在各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优秀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工作者、家庭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六届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今天,我们在这里再次聚首,共同来见证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顺利举办!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论坛之一!

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机构,但对于我们在场绝大部分人而言,身兼双重角色——既是面对几十、上百甚至上千孩子的教育工作者,又是围绕家中那一到两个宝贝孩子的家庭教育责任人。我们一方面要在工作岗位上思考孩子们的成长、成才,这是我们职业的神圣使命;另一方面要在家庭中思考自家孩子的成长、成才,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天然职责。我敢说,我们在座的各位是最懂得家庭教育之重要价值的群体,感同身受方能如此。除此之外,近一两年来见诸媒体、引起全民热议的数起青少年问题事件,也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家庭教育这一重要课题。

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历经六届,对于论坛主题的方向,我们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建构,也有具体务实的深度剖析。而本届论坛的主题——“孩子的声音”,无疑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务实的主题。论坛将聚焦孩子的成长需要与终身发展,深入解读当前家长忽视孩子的成长需要,替代孩子设计人生,导致孩子精神萎靡,缺乏思考与判断能力等家庭教育热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来自大陆、台湾数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家庭教育工作一线的行业精英来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展开深入讨论。同时我们也邀请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接受我们的专访,留下您对于本次论坛议题的真知灼见。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促进上述家庭教育具体问题的解决提供前瞻性的思想和可能的途径。

我期待,让我们一起响应论坛主题——“孩子的声音”,通过本届论坛交流思想、碰撞思维、启迪智慧、解决困惑,真正去关注、真正去洞察、真正去倾听、真正去理解“孩子的声音”,一起做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做更尽责的父母,一起为孩子的美好明天而努力!

最后,我祝愿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能够成功、圆满地举办。谢谢各位的莅临,谢谢!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 ——家庭教育的异化与回归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美国有项调查显示,71%的美国男性认为,父亲是人一生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而64%的女性认为,成功的母亲是人生中扮演的最重要的角色。可见,做好父亲和母亲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做好家庭教育极其关键。

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来说,家庭教育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一个非常功利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说是父母为孩子付出更多金钱,更多物质。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便让孩子一定用分数、成绩来回报,考入某一个学校。我们常常会忽略孩子的人格、身心,甚至我们会以损害孩子的人格、身心为代价去获得他们升学的成功。家庭教育本应该是个人的教育,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老师把学习任务交给家长,家庭就成了学校的延伸,家长成为作业批改员、辅导员,为此很多家长很痛苦。为了促进孩子们的成长,家长自己要重学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小学还可以应付,初中马马虎虎能辅导,到了高中家长就崩溃了。有多少人真的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现在甚至有一个看法是,家庭教育到了高中毕业就结束了。为什么?父母说:“我已经把孩子送入大学了,我就成功了,就可以不管他了。”我不认为这是家长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出了问题。家庭教育的异化

我认为今天中国的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个是功利教育,第二个是竞技教育。所谓功利教育,就是由于高考制度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用总分模式来考查学生,因此,整个基础教育实际上是升学教育模式。在升学教育模式下,我们所有的学生都为了升学而学习,凡是跟升学相关的就是有用的;凡是跟升学无关的就是没用的。因此,我们看到体育课在中学被边缘化,很多跟成长有关系的重要课程都因为不是高考的核心科目而变得不重要。

今年高考政策发布,要求整顿和治理高考加分项目,从2015年开始取消艺术、体育类的高考加分,很多人认为不应该快速地一刀切。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高考加分会发生严重的异化?高考加分本来是为了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矫正单一的分数标准对学生的不科学评价,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但没想到高考加分会变成“加分腐败”和“加分教育”。为了获得加分,让孩子上所谓的兴趣班,实际上是“加分班”……因此现在国家治理高考加分现象。已经上了多年艺术班的学生知道这个消息后号啕大哭,说自己多年的心血白费了。那我们就明白了,其实他们学东西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加分。

教育部前不久公布了15个全国最冷门的专业,其中有四个来自艺术类,包括动画、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和音乐表演。那为什么艺术会成为最冷门的专业呢?其实大家很清楚,全国大概有15%的高三学生参加艺术联考,为什么参加艺考?实际上他们的目的不是学艺术,而是上大学。这些学生中90%以上根本就对艺术没有兴趣。这就是功利升学导向所导致的结果。在功利的升学导向下,今天的学生实际上是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形成了“五好”的链条——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一旦一步踏空,步步踏空,所以每一步对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现在教育部发文,要求幼儿园要摆脱小学化,要求幼儿园不要上珠算、数学、拼音这些课程,但是家长不答应。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规定适龄孩子才能够入学,每年9月1号开学。从出生日期来看,适龄孩子指在8月31号之前出生。如果孩子足月出生是九月初的话,那么有的父母就会选择让孩子在八月份出生,所以每年八月份是剖宫产高峰期。这其实就是功利教育引导的结果。家长以为孩子早一年出生,可以早一年上大学,可这样并不会帮助他未来更成功,但家长却乐此不疲,这是非常严重的功利化。

教育的另一大问题是竞技化,我们在教育中有一个“竞技场”。教育本身是关乎人的事,是让每一个学生更加完善,做最好的自己。但是今天不是这样,教育充满竞争。所有人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天天忙着提高孩子成绩的事情,却不顾孩子的个性发展,最后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实际上学校的校长、教育局局长也非常痛苦、非常纠结。比如说媒体机构排全国“十强中学”、“百强中学”,这非常荒谬,他们依据什么来排名呢?有的依据学校培养出的状元,导致各个地方政府都在搞“超级中学”。“超级中学”一出现,整个社会都在为了升学竞争,这样的局面更加严重。

20世纪90年代,教育主管部门只考核学校的上线率,只要达线,就代表学生上大学了。到了21世纪初开始考核本科率,最起码是二本以上。后来出现了三本,有的地方是在当地报纸上公布学生高考录取名单的。2010年之后,我们不再管二本率,我们只考核一本率。到2012、2013年的时候,我们不再管一本率了,我们只管学校里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只要这个学校有一年没有培养出北大、清华的学生,奖金可能就要成问题了。

因此,我们整个教育都在功利化、竞技化的道路上越奔越快,而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听不见。他们在这样一个高考环境下被淹没,只是一个考试的机器,不要说他们的人格,其实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人都成问题。所以希望我们要去真正地反思。

为了实现功利目的,让孩子能够在竞技场上获得成功,我们今天对孩子们采取的手段基本上有两个,第一是灌输。实际上,对应试教育来说,灌输教育是最成功的,因为应试教育就是要会题海战术,让孩子们反复接受枯燥的训练,强制灌输。第二就是主题先行,观念先行,告诉孩子们不要有想法,不要有思想,有想法、有思想就出局了。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基本上采取的是高强度的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的管理,这实际上跟教育要解放学生天性,让学生自由发展是完全背离的。

灌输教育所对应的普遍做法就是“圈养教育”。我们把孩子放在一个“圈”里关起来,像动物一样,就是刚才讲的军事化和半军事化管理。过去这么多年来,人们批评、呼吁,但是,不见任何动作、任何动静。很多学校把呼吁和关注变成一个学习经验的过程,这几年很多对问题的介入,都变成了对经验的传播。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个好分数,进入名校,名校就是唯一的标准。而学生也看到了一些上名校的奖励,有些地方政府和社会机构为奖励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设立了丰厚的奖金。

很多人会说,这是制度造成的,高考制度不变,我们怎么变?高考制度放那儿,如果我们不这样办学,我们没办法生存,这也有道理。但是高考改或者不改,或者越改越糟糕,并不是我们教育不好学生的理由,我们不要以受害人的情结、以高考的名义来加害学生。我觉得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老师,应该坚持教育的底线,千万不要破坏学生的身心健康。家长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而不希望只是为了上一所名校,而最终看到孩子的人格、心理出现问题。

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些跟自己没关系,因为这只是部分概率事件,不一定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但是,如果有一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那我们就是100%的受害。家庭教育的回归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若不能改变教育制度,不妨从我们自己改起。那我们怎么转变呢?我觉得应该对孩子们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教育。

第一是公民教育,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公民意识的教育、公民责任的培养。我一直认为,教育的价值应该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定位是让孩子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家庭里对孩子进行公民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公民来对待。现在有很多人对公民的概念根本不了解,甚至有些学校的校长对孩子们这样说:“你们马上就要18岁了,你们终于要成为公民了,不过现在你们还是准公民。”这个说法太荒谬了。孩子一出生,妈妈就应该对孩子说,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只不过是未成年的公民。这仅仅是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和一个成年公民的差别。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公民权利,尊重他的公民人格,而不是高高在上,为孩子包办一切。

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要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不要站着指点孩子,总是批评孩子的不是。现在很多家长说孩子不理睬他们,我觉得这就是原因所在。现在很多大学春节的时候发出了倡议,让学生回家之后关机一小时陪父母吃饭。连这个都要来倡议,其实是非常悲哀的。而原因可能要追究父母平时是怎样对待孩子的。

除了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他的人格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现在学生到了18岁走上社会,有多少人有法律意识?有规则意识?我觉得现在问题非常严重。比如说,有一个学校,高考之前学生们要收拾东西回家,趁着混乱期,一群学生用扫帚把一个老师打得头破血流。一开始老师考虑到孩子的高考前程问题就忍气吞声,后来因周围人的不满,把这个事情放到了网上。当地县领导居然表态,要想方设法保证这些孩子能够顺利参加高考。我们还有规则意识吗?另外,学生作弊的数据也是非常惊人的,有的学生作弊被抓,总是认为老师不对,是自己运气不好,然后对老师怀恨在心。向老师要分数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而一旦老师不给分数,就会警告甚至威胁老师,有的老师还发现自己的车轮胎被扎了。有些人非但不认为该追究这些孩子,反而说孩子太辛苦了,老师太可恶了,分数应该给高一点,而且很多课根本就不该开。这一系列问题就是规则意识的淡薄导致的。

再一个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比如说现在有一些小学给孩子布置手工作业。有些家长首先反对,说孩子中考、高考也不考手工,开手工课干什么?有的家长干脆自己就帮孩子做了,让孩子干其他的事情去,因为它跟高考没关系。其实这都是一些现有的家庭教育观念所导致的问题。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孩子计划去做一次小区养狗情况的调查。这个孩子特别兴奋,跟父亲说了自己的宏伟计划。他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每家每户敲门去调研,请大家填写问卷,最后完成一个报告递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一个小区养狗情况的案例。父亲马上跟他说,搞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并主张自己帮孩子填写完几百张问卷。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动手科研能力吗?而且更可怕的是,这些孩子今后在科研中遇到什么问题,他不会再认真去做研究,去做调查,他会把自己关起来然后开始填表。现在有些研究生就是这么做的。

所以,家庭教育要注意一个问题——父母的言传身教问题,父母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诚信意识非常关键。实际上,我们一直呼吁在学校里开展公民教育,但是这很困难,那么我们先从家庭做起。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要成人,必须要有公民意识。

第二是生活教育。我曾经在某大学进行过一项调查,问学生们高考前有多少人自己洗过衣服。结果显示,只有不到10%的人从小学开始一直是自己洗的,或者从初中开始自己洗。绝大多数孩子偶尔煮过一次饭,偶尔扫过一次地,偶尔洗过一次袜子,以至于大学现在出现了一个“业务”,就是把自己的脏衣服快递回家。他们大部分时间在用父母的钱谈朋友,却不愿意花一点儿时间来洗自己的衣服。没有生活教育,就会造成孩子不能自立、不能自强,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很多学生出国之后非常不适应,原因就是从小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帮助打理的。所以生活教育就是要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

我们可以注意到,在美国、英国,家长可能会专门安排3~8岁的孩子们干些家务,如修草坪、洗车、照看婴儿等,让孩子能够体验劳动,体验职业,明白赚钱不容易,尤其是养成负责任的意识。我们中国的家长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通常情况下,孩子都是在父母的支持下读完大学。现在国家有助学贷款,但实际上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他们希望国家无偿地资助。因为如果要申请贷款,自己要还款,他们觉得自己不应该承担这个压力。因此,可以看到每一年国家都给学生提供机会上大学,但地方上仍然说没钱上大学,这一方面是对政策的宣传不够,另一方面就是有些贫困学生根本不想贷款,其实就是自身意识不够的结果。在美国,国家助学贷款不仅仅是对贫困学生,哪怕富裕家庭也可以申请,因为靠自己的能力来贷款,不靠家庭资助,这是值得鼓励的行为。但是我们中国家庭长期以来缺乏相关教育,导致孩子认为要靠父母的支持来读书,而且心安理得。

生活教育里有几方面的内容现在开始受到重视了,但却是概念化的,比如说安全教育。这几年学生出安全事故的现象屡见不鲜,每次出事后,大家都说到要加强安全教育。但是我们的安全教育是怎么做的?往往知识化、概念化。比如说告诉孩子外面有坏人,要注意,但是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为什么?现在父母都把孩子置于自己的视线之下。我们有中国式家庭的接送,早上送孩子出门,晚上接孩子回来,是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如果有培训班,就家庭、学校、培训班“三点一线”。还有就是性教育。这几年学生在性方面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少女怀孕。社会呼吁要加强性教育,有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也开始推出性教育。一推出就出问题了,很多人批评你的尺度太大,公然在学校里面讲性,这是鼓励孩子早恋。教育部门抵挡不住舆论的炮轰,最终取消性教育。知道有问题,然后推出相关教育,然后又取消,那究竟该怎么做?很多政策都在原地打转,没有任何进展。其实,家长可以在家里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性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孩子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非常容易出问题,尤其到了青春期,问题会更大。

第三是生命教育。现在学生自杀的现象开始增多。一旦遇到挫折,很多学生想不开、走极端。那原因是什么?是学生的生命教育非常缺失。首先,我们把学生的个体意识抹掉了,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生命本身没有认识。而且现在很多教育是颠倒的,告诉学生首先爱国家,其次爱社会,爱集体,爱班级,爱父母,最后才会提到爱自己,而先爱自己就是自私。一个人不爱自己,怎么爱父母?因为爱自己就是爱父母,只有对自己有正确的责任感才会有家庭责任感。而我们的个体意识常常被淹没在集体之中,甚至出现问题时,孩子会惩罚自己来达到惩罚父母的目的。

我还听说过一些非常极端的舆论,例如一个学校有不合格的校规,而舆论似乎鼓励孩子以生命来对抗校规。比如学校要求孩子们都要剪短发,一个13岁的孩子留了一头长发没有剪,然后想不通跳楼了。跳楼之后,舆论竟然说孩子用生命保住长发。这是什么样的舆论导向?正确的导向应该是让孩子知道制度不合理,但是生命非常重要,在孩子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要让他们明白,生命只有一次。

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生命意识的教育非常不够。比如爷爷、奶奶生病了,本来孩子应该去看望的,父母不让孩子去看,说只要努力学习,拿满分,爷爷、奶奶就高兴了,然后孩子就不去了。后来爷爷、奶奶去世了,父母又不让孩子去送行,说爷爷、奶奶反正已经去世了,只要努力考大学,再接再厉就行了。结果孩子长大后,从不看望父母,认为只要给父母寄钱就好了。这其实是父母造成的,孩子真的每分每秒都用在学习上,然后把人性都忘了,因此生命的意识也就没有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定要改变的,我们要尊重生命教育。

最后一个是心理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由于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在人际交往和情感方面会产生很多问题,除了有认知的问题,还有就是情绪的问题。在这方面父母一定要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心理支持,让孩子懂得怎么样去缓解压力。今年出了一件令人非常痛心的事:两个高一的学生由于感到压力很大,相约自杀。自杀之前他们写好了遗书,把他们所有可能有用的东西交给了其他的同学,并告知他们要自杀,然后到宿舍阳台上要跳楼。同学们知道后就劝他们不要自杀。那两个孩子说:“算了,我们没问题了,你们回去吧。”同学们劝了之后就回去了,只留下他们两个在外面。当其他孩子还没有进入梦乡的时候,这两个学生就跳下去了。我觉得任何有基本心理常识的人都知道,当他们已经明确写了遗书,把东西交给你,站在外面的时候,这个时候要么去告诉老师,由专业老师来救他们,要么去报警。总之一定要拖住,而不是轻易相信并离开。只要有心理干预、危机意识,悲剧就不会发生。这个惨痛的教训,我们要重视,不要等到问题发生了,才去反思教育的缺失。

以上这些教育都非常重要,虽然跟升学没有关系,不会直接提高孩子的分数,但是需要学校的重视和家长的关心。我们也在一次又一次地呼吁,家长和学校要重视公民教育,重视生活教育,重视生命教育,重视心理教育。我觉得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一个真正有进步的民族,一定要立足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反思之后进行改变。

怎么改变?首先,简单地说,要由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力量来解决,单独一方面是不行的,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学校应该成立家长委员会。两年前,教育部要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的事务,参与学校的管理、监督和评价。我觉得家长委员会并不是给学校制造麻烦,而是学校在真正听取家长的意见。如果一个家长爱孩子的话,他就能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孩子的权利、孩子的声音。这个机构设立起来,不断运行,最后会促进形成一个成熟的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的模式,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注了孩子的权益。

第二就是我们应该有家长学校,有家庭教育。现在有些父母其实很想教育好孩子,但是不知道怎样去做。大部分80后本身就是“独一代”,现在“独一代”面临“独二代”,就是“独上加独”,因此非常溺爱孩子,更容易包办、代替一切,担心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所以大部分孩子养尊处优。因此有必要成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需要非常细致、系统地开展,包括跟孩子沟通,处理孩子的问题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家长学习怎样关注孩子、教育孩子、尊重孩子,为孩子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最终,要有社区、社会的力量共同来参与,不要排除任何社会力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多元教育、个性化教育,而多元化教育要鼓励所有教育的平衡发展,公办教育、民办学校、社会福利机构以及未来出现的在家上学,都值得鼓励,应该去探索。因为每个孩子个性不一样,成长的需求不一样,教育要满足不同的受教育者的不同需求,要尊重孩子,创造多元成才、多元发展的空间。如果能够努力构造多元化平台和多元化发展空间,那么孩子就能从目前单一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自己的未来,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未来教育格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而努力!教养的第一课:婚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林如萍 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教养孩子,亲子互动中的“体会”与“感受”远比教养“方法”更重要

我有一个上大四的儿子。我来北京时,他跟我说:“妈妈,你应该去。大陆好大,我们应该多认识,多往来。”我儿子在三岁之前是外婆带大的,当时我在学校刚刚起步,研究跟教学工作非常繁重。到了他三岁的时候,我迫不及待把他带回台北,因为台湾师大有个幼儿园,跟我的工作地点就隔一面墙。第一天我带他去幼儿园,他很安静,个子小小的,一直拉着我的衣角。我听到学校的上课钟声响了,我就跟他说妈妈要去上课了,下课会来接他。他不哭不闹,就紧扒着不放。

晚上带他回家的时候我很心疼,用尽各种方法跟他讨论上学的事,可他就是一脸忧愁。不哭闹的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他的声音是什么。后来他跟我说,下课后一定记得来接他。一个刚离开外婆身边的孩子,最没有安全感。后来我灵机一动,就画了一个时钟,讲了一个长针和短针的故事给他听,还让他带着爸爸、妈妈的照片去上学。那天老师说他进步一点点,还是没多说话,不时抬头拿出那张纸核对四点到了没,不时低头看一看爸爸、妈妈的照片。就这样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帮了很多的忙,老师一再安慰他:“妈妈肯定记得,一定不会忘记你。”每一天我都问他,在学校里有没有高兴的事。他说最高兴的事是妈妈准时接他,永远都是。终于有一天,他说最高兴的事情是他跟老师、小朋友一起画图。那天我在家里喜极而泣。从此之后他不需要那个时钟,不需要那张照片,在我接他的时候,他跟我说我接得太早了,他们游戏还没结束。

我觉得我们好像不应该在这里苦恼怎么教孩子才有效,也许应该更多地了解孩子得到的讯息是什么,孩子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我跟儿子说下课就来接他,对他来说是什么意义?我对他说我不会忘记,那是一个什么承诺?所以,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不只是在谈教养的方法,而是亲子互动当中的体会、孩子的感觉和孩子的解读。

在教科书上,教养是指“父母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把孩子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通过父母教养,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化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我们说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历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求学念书,他也传承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信念。

最近这十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教养其实是一个互动的历程,就如同刚刚我提到的经验,我们这样教,孩子作何解读。我们中国人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其实孩子好苦啊,因为我们一直在孩子的“不需要”上努力。如果从亲子互动的角度来看,我们这样教,可孩子是在自己的认识里选择性地接受。如果我们没有觉察这一举动,还真不知道效果如何,开了什么花,结了什么果。所以知觉(体会)跟亲子良性互动远比方法更重要。父母“是”什么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教养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化历程。以一个台湾对青少年的研究为例,很多时候一个暴力横行的青少年,事实上是家庭养出来的。原因在哪里?孩子在青少年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些暴力的倾向是怎么产生的?研究将父母的教养区分为“监控行为”和所谓的“严厉教养行为”。什么是“监控”?是指我们要孩子几点出门、几点回家,我们规定他的生活,我们期待他生活得规律。父母的监控确实有帮助,帮助降低青少年的暴力倾向。但是,父母的教养行为呢?这个研究特别关注父母的严厉教养行为,例如:打骂孩子到我们看来是不正当的程度。可是这些教养会不会造成一个有暴力倾向的青少年呢?这是这个研究最关注的。结果发现,如果这个青少年认为父母的教养是出于爱和关怀,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这种教养就不会导致孩子偏差的行为。这样的关系,尤其是母亲对儿子的管教更是如此。更简单地说,我们说的管教,“管”是有用的,但是“教”只有建构在情感关系跟孩子的理解之下才有效果。

所以,如果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有句话很想跟大家分享:父母“是”什么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例如,父母爱买书跟父母爱读书,哪一个对孩子的阅读习惯比较有帮助呢?我们好像找各种因素,投入孩子的学习历程,然后看他的结果,包括学习表现。你发觉很多时候父母做什么并没有解释力,可是父母本身的特质对孩子的成长却有极显著的影响。父母爱读书,可是家中不一定要买好多书。孩子看着我们的背影,当我们在书中看到很有趣的地方,画上重点,一会儿这本书翻过来,一会把那本书翻过去,如同刚刚我拿到的《梦在青春在》,马上翻,看到第七页讲的是婚姻与爱情。我觉得俞敏洪先生一定是浪漫的人,他说人生如果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就像一碗汤没有调味。这个比喻真好!没有调味怎么喝啊?孩子在看到我们在阅读当中找到笑容,他会凑过来,他会想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然后他会发现书里有小世界,有全世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化是一个互动的历程,经过孩子解读后的亲子关系才能够教育他,而父母本身对于这件事情的信念跟行为远胜于作为。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我们谈家庭不能仅讲组成和结构,还要谈功能和关系。那么家人的关系和家庭的功能变了吗?

这个解读非常有意思,它标注了家庭关系的几个改变。第一个讲的是纵向的父子轴家庭往横向发展,也提出了所谓家庭生活的主体意义,从传宗接代慢慢转变成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们的家庭关系在改变。数据源:《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4》,新华社图文

中国传统型家庭通常是“三高”婚姻:女方要求男方身高比自己高,学历比自己高,收入比自己高。有什么搞不定了,就有所谓的社会支持,爸爸、妈妈来主持公道,亲戚朋友来劝合。这个是所谓的传统型家庭,角色分明,而其实婚姻的结合是以养育为主。但是常常听说,女性生了孩子之后,可能“亲爱的”这个称呼就变成了“孩子他妈”。婚姻在家庭里就退位了,只剩下亲子关系的轴线。可真的是这样吗?现在年轻的一代要的是“三手”婚姻,不要“三高”,要三只手。“三手”指什么呢?育儿跟家务的帮手,你一半我一半,分享、分担都是爱;生涯的携手,女孩子也念了好多的书,做了妈妈也可以有自己的生涯;当然最后她希望一辈子亲密地牵手,不因为生了孩子,当了孩子的妈,要服侍一辈子。大家有没有发觉我们的婚姻正在转变?人们不只晚婚了,而且婚姻的本质和对婚姻的期待有了改变。

曾经有一个男士,事业有成,可是他跟他太太的婚姻关系不太好。他来问我:“林老师,我该做的都做了,我不该做的都没做,她还是不满意。”该做的是什么?赚钱养家吗?不该做的是什么?感情出轨吗?后来我跟他太太聊天,她说他在一个企业的研发部门工作,整天在工作场合激励自己团队中的员工,带领员工,陪伴员工面对困难。可是他回到家,跟她说话就是第一个字是“好”,第二个字是“哦”,第三个字是“啊”。妻子说:“我多么希望去他的部门工作,他会激励我,支持我教养孩子,他会关心我遇到什么困难。因为钱我会赚,我需要的是他的关心。”

讲到这里,你就会发觉,当我们的家庭变了,我们的婚姻关系变了,我们在教养孩子的态度上也会发生改变。家庭像一个系统,父母跟孩子是双向的,你教他,他解读;你爱他,他回应。应该从他的反应去调整教导,去感受他的感受。

夫妻两个为了孩子吵架,可问题不在于孩子,而是家里。家里有对不和的爸妈,他们每天吵吵嚷嚷,都说是为了孩子好。这样的“三角联盟”其实是最不好的亲子关系,把孩子带到身边告诉他,天底下最惨的就是妈妈,最不应该的就是爸爸。孩子在这种氛围下,其实是很纠结的。但是我们不曾在亲子关系及教养这一个议题里去关心那个真正操控我们的所思所想的“后台”。所以当我们谈“婚姻跟亲子关系”,我愿意跟大家分享下面这个无比重要的概念跟作为。共亲职——教养是两人三脚,而非互相绊倒

共亲职(Co-parenting),又称为共教养。我们常常观察外显的亲子关系或亲子行为,比如别人的孩子教得好,他是怎么教孩子的。其实回头看,我们受到了共亲职的影响,受到了信念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婚姻关系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给几个操作的定义和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看到一对父母或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共亲职。

第一,爸爸、妈妈都在孩子身上投入心力,我们都尽可能陪伴。这里我必须为爸爸说几句话,中国的传统观念对爸爸有些不公平。我曾经有一个学生请育婴假,在台湾学校的老师可以请一年假在家里带孩子。他跟太太都是老师,太太刚好是校长,两人商量后决定爸爸先在家里带孩子。他告诉我,第一天他带孩子到游戏广场的时候,全部的妈妈都远远地看他,心想这个人大概是带孩子来玩的。第二天来的时候,大家看到他更好奇。到第五天有人跟他聊天,安慰他失业没有关系。大家都觉得爸爸应该去哪儿呢?上班去。我们的企业希望我们努力工作,亚洲的爸爸辛苦了!

第二,看重对方的重要性。各位妈妈要注意,我们常常发觉爸爸不共亲职的原因在于妈妈是守门员,把爸爸挡住,说这个他不会,这个他不懂,这个他做错了,于是爸爸被作为守门员的妈妈给挡在门外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对方的贡献,看重对方无可取代的角色。父亲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母亲,所以我们一定要看重对方的角色,给彼此机会。

第三,尊重对方的判断。有时候妈妈说了一个观点,爸爸猛摇头表示不同意;有时候爸爸还没开口,妈妈就泼冷水。这样的话,父母的尊严在孩子面前意味着荡然无存。

最后,其实婚姻很沉重,恋爱的时候都轰轰烈烈,可是进入婚姻关系,不见得都能成功。我们从来不责怪离婚的人,我周遭也有很亲近的朋友在这条路上没有成功。两个人离婚了,但是也有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下,虽然做不了好夫妻,但允许双方仍然都成为父母。就算婚姻关系不在,为了共同的教养,我们都尊重彼此,同意要有好的沟通。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父母离婚都要上几堂共亲职课程。父母离婚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共亲职大概有四个元素。第一个,共同的家庭管理、决策。第二个,相互的支持和了解,说这是夫妻之爱也可以。还有一个是劳务的合理分配,爸爸、妈妈两人三脚,分担与分享家务。当然最后也是最难的是教养的一致性,中国的传统家庭里父母很喜欢一个扮黑脸,一个扮白脸。最难的是一致的教养,什么叫一致呢?一种叫做支持的行为,一种叫做不支持的行为。

举个例子,傍晚一对父母要带孩子去公园散步。妈妈说:“宝宝来穿上外套。”孩子急着要出门说不穿,这个时候爸爸拿着外套,说:“穿上外套,天冷。”这个叫重复动作的支持。

另外一个妈妈说:“天凉了,把外套穿上。”孩子说:“不穿。”爸爸说:“我们等一下要玩好一会儿,天黑了以后天更凉,而且我们等一下还要去吃好吃的,进了餐厅更凉,我们穿上外套。”这是补充支持妈妈的指令。

当然了,妈妈有时候可能会这样说:“宝宝,穿上外套,你看爸爸都穿上了。”这是要求与协助,要求对方行动协助。爸爸立刻穿上,夸张地说:“帅吧?你的衣服跟我一样是红色的。走,我们去踢足球。”用一种行动的方式来支持配偶的请求,这个叫做共同行为。

当然如果夫妻不共教养,他们家的故事就不是这样的。“宝宝,天凉了穿上外套吧,我们出去玩。”这个时候爸爸说:“外套不用穿了,好麻烦,外面不冷。”连拿外套的动作也没有,爸爸直接否定妈妈的提议。

当然也有一种是这样的,就事论事不支持。妈妈说:“宝宝穿上外套,天凉了,而且最近流行性感冒好多,不要着凉了。”爸爸说:“根据研究,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感染,穿外套没用。”爸爸就事论事,直接否定妈妈的提议。

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爸爸说:“穿外套?天底下最怕冷的人就是你妈妈。”这是情绪性的不支持,不仅不支持,还补一刀。

如果没有稳定的婚姻关系,没有共亲职的共识,每一个共亲职的美好时刻都可以成为夫妻的战场。孩子在选择性地看,他在解读,他不只是学会了穿衣服这些事情,他看着我们互动,看着我们沟通,他在这里面看到的比我们想的还要多。所以,也有人开始研究:到底婚姻跟亲子关系是什么关联呢?有人说:“我跟我先生关系不好,所以,我要跟孩子在一起,这是一种补偿。”另外一种说法是婚姻关系好,如同我们刚才讲的共亲职便会更容易。很多研究都支持婚姻关系好,亲子关系就会比较好。你一定可以发觉,这个研究是可以被支持的,也许今天你就会在街上看到很多的场景,明白到底教养是两人三脚,还是互相绊倒。培养维系婚姻的能力,构建“友伴型”家庭

讲到这里,好像教养孩子前要自己学习,自己成长。没错。如果说那个传统的“三高”婚姻不在了,要走到“三手”婚姻,我们要怎么装备自己呢?谈恋爱是一个很浪漫的过程,经营婚姻却是个很实在的挑战。我大概给出如下几个建议:

例如对关系的承诺。结婚不是契约,是盟约,不能不开心就说散,不能遇到困难就说离。我们要相互支持,给彼此机会犯错、改过、学会和变好。

当然我们也要有更好的方式跟对方沟通。看看身边那位,当时年轻貌美的姑娘,帅气的小伙子,结婚20年之后,只能看内涵了。我们有没有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另一半?我们有没有用合理的方式跟他/她沟通?

有人告诉我,他们结婚后从没有吵过架,你信吗?中国人有可能。西方社会很喜欢嘲笑我们中国的婚姻是“低质量、高稳定”,可是现在年轻家庭的婚姻质量不高,也不稳定。中国人很怕跟别人冲突,尤其在家里,眼看意见不合,就不沟通了,可是夫妻关系中最怕的就是“撤退”。一旦我们不愿意面对问题,就冰冻全家人。那个谈不得的话题,通常都是核心问题。我们怕冲突,事实上错失了解决冲突、改变关系的可能。亲近的关系里面,我们不应该怕冲突,而应学会转换冲突的结果。所以曾经有一个研究发现,婚姻有几大杀手:轻蔑、不屑、冷漠,然后就不再互动。轻蔑,一讲话就哼;冷漠,一人讲话对方没反应;然后不再互动,当然之后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了。所以不用怕发生冲突,而是要学会好的冲突处理策略。

最后还要有创造并维持亲密关系的能力。其实维系婚姻的这几种能力都代表了学习,代表了父母本身对于维系婚姻关系需要学习。养儿育女是重新学习情感功课的最佳时机,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稳定的磐石。

我在大学里教婚姻家庭的课程。有一次,一个学生突然掉下眼泪。其实很多孩子上了大学离开家后比较成熟了,在谈婚姻家庭的时候,不只是谈他的未来,而是回过头去看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眼泪让我有一点不忍心,可是在课堂上我不轻易让学生来说自己的家庭,家庭是个很私密的议题。课后我跟他多聊了两句,他说他很希望他的爸爸、妈妈在这里听我说。我只能说大概当我们希望能有改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别人没有改变。也许我们最幸福的事是能够在家庭里出生,可是不幸的是,你我皆不能选择父母。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并不是在找“理由”。有人说好怕教孩子,怕教着教着像自己的妈妈一样。其实,学习让我们看见“机会”,看见“改变”的可能。各位要不要看看你的右脚,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脚上都有看不见的锁链,可能是家人的祝福、社会的规章,也可能是限制。我们没有学过婚姻跟家庭的经营,我们没有学过教养孩子,我们常常都是不自觉地反射,那就是我们原来被教养的投射。可是今天我们有机会看见,如果我觉得这里不好,我划掉它。锁链它是看不见的吗?不,它看得见。可以改变吗?当然可以。如果原生家庭18岁之前影响了我,别忘了我们每一天都在书写新的一页,学习是看见一个个可以改变的机会。

2003年台湾出台了一部《家庭教育法》,当时我为这个法写了一个细则。我觉得婚姻与家庭需要CPR(Commitment,Problem-solving, Resources)。这三个核心价值的概念是,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包括承诺,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还包括寻求资源,像今天我来到这里。

台湾知名作家林良在最近一本叫《永远的孩子》的书中说:“岁月是淡淡的光影,只有童年才是连贯一生的。战乱的过程中,人情冷暖,家道中落,不觉得怎么灰心,心中的暖意是那一对和睦相处的父母,给我一生最大的祝福。”

养儿育女是学习情感功课的最好时机,温暖的亲子关系绝对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但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的磐石。在台湾我们有一套课程,分为“恩恩爱爱做夫妻”以及“和和乐乐共亲职”。有时候我会建议大家去学学家庭教育。大家可能会说,我们夫妻又没有哪里不好。其实,我们不是因为“不好”才去学的,我们是因为爱,爱我们的另一半,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家。因为爱,我们学习,学习让我们更相爱。圆桌讨论:倾听孩子的声音,成就幸福的家庭对话嘉宾: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当代著名学者、哲学家俞敏洪 新东方创始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主持嘉宾:周 佳 北京新东方满天星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

主持人:今年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孩子的声音”,这个主题特别温暖。首先想请两位老师谈谈,你们对这个主题的看法。

周国平:我觉得这个题目特别好,因为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当然,我自己就是一个爸爸。经常会有人问我,说我有那么多身份,学者、哲学家、作家,我最喜欢哪个身份?我说这些身份我都不在乎,我最在乎的就是当爸爸。

俞敏洪:每一个孩子的声音都特别美妙,他们的声音背后代表着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孩子的声音”在成长过程中是会变的,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家庭中,孩子的声音发出来已经不正常了,这是家庭教育和我们对孩子的培养方向不明确所造成的。孩子的声音变得扭曲,比如说很多孩子变得很功利,很多孩子不愿意自己动手、独立生活,所有的东西都要父母去安排,我觉得这个本身不是孩子的错,而是错在我们。父母要回过头想,孩子成长过程中真正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且让这些东西回归到家庭、孩子身上,我觉得这样才能够真正体会孩子的声音。所以,我觉得今天的探讨非常重要。

我跟周老师今年已经是第二场对话了,上次我们做了一场有关幸福的对话,在网上流传得也非常广。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要尽可能多地抽时间跟孩子待在一起。我举个我个人的例子,因为我儿子是在国外出生的,在去年以前一直是在国外生活的,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是跟我爱人在一起。后来我发现,我每天跟他在一起10分钟,拥抱他一下,跟他聊一聊他的学习、生活或者他的感受,如果看到他不高兴了,问一问他到底为什么不高兴,如果他愿意跟你交流的话,就可以带来非常好的影响。因为爸爸在身边,孩子发生了很多变化。我的儿子变得更加勇敢和独立,变得更加开放,也变得更加幽默。其实,我每天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10~20分钟,最多30分钟。我也尽量多安排一些周末的活动,如果有时间,我就会带着他去爬爬山。

所以,我觉得对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首先要有时间跟他接触、沟通,了解他内心的想法,然后再来决定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去培养。我觉得孩子终身的竞争力是靠父母和孩子沟通,最后一起来确定的。比如,我们很多父母说要让孩子上北大、清华,其实进北大、清华不一定就有竞争力,好成绩跟终身竞争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孩子的聪明只有聪明的大人才能欣赏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好奇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是来自心灵的声音,周国平老师以前也写过很多关于孩子好奇心的文章。我记得他曾经这样提到:“好奇心其实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递减的,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哪怕是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好奇心也可能会被不断地扼杀,所以,我们应该小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它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我想请问周老师,您提到说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好奇心都可能被扼杀,那么在今天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下,特别是很多人都提出非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周国平:我觉得能够保持好奇心的人总是少数,特别是强烈的好奇心。我认为各个领域的那些有作为的人,其实都有好奇心。我觉得孩子身上的好奇心本来是天然的东西。俞老师,刚才你说你儿子是在国外出生的,去年才回国。你长时间不跟他在一起,那你吃亏吃大了!

俞敏洪:我现在开始弥补。

周国平:最好的时期过去了。我觉得真正的、非常奇妙的过程是孩子的幼儿时期,就是从两三岁开始,理性开始觉醒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看到这个过程,没有亲自去欣赏这个过程,那真的是非常可惜。所以我总是觉得,父母跟孩子之间,并不是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你去教,而是应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要欣赏。实际上孩子比许多大人聪明,但是孩子的聪明只有聪明的大人才能欣赏。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扼杀孩子聪明的最大威胁来自那些愚蠢的大人。真的,大人是需要学习的。有些父母不会欣赏孩子,而且孩子有聪明的表现,还会遭到父母,尤其是比较愚蠢的父母的视而不见,或者呵斥,我真是觉得孩子投胎到这样的家里太可惜了。

父母真的要善于欣赏孩子。我觉得做父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心,要做个有心人。你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去教孩子,孩子的智力生长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到时候一定有各种奇妙的表现。你要欣赏,你要鼓励,或者他提出问题,你去跟他讨论,然后他慢慢成长。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在这样一种氛围里,他就会感觉爱思考、爱提问是好事,是好品质,应该发扬。他受到鼓励一定会去成长,你要做的就是按照自然的生成规律,作为有心人去鼓励他,去帮助他,去推动他,这样效果要好得多。我觉得有些家长的问题就在这里,对于自然发生的生长现象视而不见,一定要人为规定一套方法强加在孩子身上,结果肯定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俞敏洪:我觉得从好奇心方面来说,保护孩子对生命的热情,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出发点。我们成年人特别习惯于自己的思维,而且是固定的思维,我们觉得该了解的似乎已经了解了,不该了解的我们也没有兴趣了,不管我们真懂还是不懂。所以我们沿着惯性思维,头脑中已经不会有“十万个为什么”这种想法了。所以当你看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你觉得跟他未来的成长不符合的时候,你往往会加以压制。另外,我们往往没有耐心去给孩子解释,到最后孩子在家长不断地打击下,好奇心可能就丧失了。

家长的情绪会影射到孩子身上。有一次我坐飞机,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坐在我旁边,孩子大概有三四岁。这个妈妈一看就比较疲惫,可能是经历了长途旅行,但孩子很活跃,上来就问妈妈:“飞机为什么会飞啊?”妈妈说:“你烦死我了,烦死我了!”一会儿,这个孩子看到前面的电视机,就问妈妈:“这个电视机怎么打开?”妈妈就说:“你烦死了,妈妈累死了,你不要开电视了!”孩子就非常难受地待在妈妈身边,一句话都不敢说了。我们大部分人其实在不知不觉中,都有一种“觉得孩子烦死了”的心理状态,觉得孩子问的问题太多了。

其实好奇心并不一定只有小时候才有,长大了也可以有。如果说孩子对某个东西好奇的话,你不能说没有意义。比如说,我儿子小时候对电梯上上下下就特别好奇,他就是搞不清它为什么会上,为什么会下。所以我就不断地带他坐电梯,并且告诉他电梯上下的原理,但是小孩弄不懂,他对于电梯的兴趣一直到了12岁才消失,所以说他有兴趣的时候你不能去打击他。我儿子喜欢乐高,从最简单的十几块、二十几块拼起,到最后能把上千块的积木拼出非常复杂的模型。我从来不要求他在成绩上非要排全班前十名,也从来不在成绩上给他压力,这样的话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最近他又对3D打印机感兴趣,我刚好认识清华一个做3D打印机的朋友,就用几千块钱买了一台3D打印机,让他自己去玩,自己设计造型,自己打印出来,这也是好奇心的一种培养。当然,我平时也鼓励他尽可能多读书,各种书籍都可以读。

周国平:作为家长来说,我觉得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你要顺应孩子的智力类型。其实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体会特别深。我女儿从小就爱读书,读书这件事对她来说是很自然的,当然家庭的熏陶是有的,我和我爱人都爱读书,所以她读书是很自然的事情。上小学以前,《窗边的小豆豆》她都能自己读了。我们从来没有教过她怎样认字,她自然而然就会了。但是我儿子现在是七岁,他上小学以前最多认识20个字,教他认字,他烦死了。后来我看他那么烦就不勉强他了,可能他的兴趣不在这儿,以后再说吧。但是我发现一点,他喜欢算术,你给他出加减乘除、心算题目都没有问题。在幼儿园的时候,他就对数学感兴趣,现在也是这样,特别喜欢做模型,把一千多个零件拼成一个巡洋舰,拼成一个航空母舰,这需要专心、细心,也要耐心,最近他就是痴迷于这些东西。当然他在学校里的成绩非常一般。我觉得考试成绩过得去就行了,没有必要把应试的成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