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修订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0 17:01:34

点击下载

作者:蔡铁权,楼世洲,谢小芸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修订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修订版)试读:

丛书编委会

主编 徐辉

副主编 吴锋民

编委 (按姓氏笔画)

田学红 李伟健 李海林 张剑平

张维忠 张解放 洪岗 舒志定

楼世洲 蔡铁权

总序

我国从1997年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近几年来,教育硕士的招生专业不断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开辟了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也为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的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具有一定教育实践经验的教师为招生对象,通过不同方式的在职学习,使学员在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教学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和提高,成为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又回到基础教育第一线。这种培养方式,为基础教育造就了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骨干队伍,为新一代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成长打下了基础。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学位点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要求和教学方式,培养规范和评价体系等尚处于积极探索之中。根据这种形势的需要,我们组织了一批长期工作在教育硕士教学第一线的专家学者,开展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浙江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撰写出版了“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本套丛书,旨在搭建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的公共平台,在此基础上,构建学位点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力求体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尽量反映这一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与科研水平,凸显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整体面貌,力争在课程实施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逐步建立培养规范和评价体系,为我国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丛书的编撰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我们将竭尽全力,努力实现既定目标。同时,热忱地期望教育界的学者同仁不吝赐教,以不断提高丛书的质量。

徐辉

2005年10月

于浙江师范大学

绪论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

学位设置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最初,学位设置的目的仅仅是对一个人任教资格进行认证,而且当时硕士、博士和教授完全是同义语,是作为一种任教资格而存在的,是“教师”的代名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直到15世纪末,硕士与博士之间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等第差别,博士仍然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凭证,硕士则变成了从事其他行业或技艺性职业的凭证。

19世纪初,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标志的研究生教育的诞生,确立了现代学位制度。硕士学位设置的目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职业准备”向“科学研究”转变,学位授予具有了鲜明的学术性倾向。因此,传统的学位只有学术性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随着各国研究生教育和社会需求的发展,要求学位类型多样化。在此背景下,一大批专业性学位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美国率先开设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1921年,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开设教育博士学位课程,授予教育学博士学位,从而出现了专业性与学术性教育学位并存的局面。专业性学位是与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均有所差异的学位。它以一定的职业背景为基础,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它可以作为从事某项职业的必备条件。由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就是具有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①,它与传统的教育学硕士学位属于同一层次,不同规格。

①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Z].1996.

自1936年美国设立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了。现在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设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有些国家,被授予教育硕士的人数在所有专业学位获得者中居第一位。①

二、国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简介

20世纪初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对各种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要求学位类型多样化。在此背景下,美国率先开设了现代意义上的专业性学位。193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J.B.Conant)的倡议下,开设了一种以提高中小学教师实际教学能力为目的的跨学科的新学位——教育文硕士学位(The master of arts in teaching),以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②。

到了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亦先后组建规模不同的教育学院并开设研究生课程,担负教师教育任务,授予教育硕士、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专业地位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自设立以来,发展迅速。从各国设置的情况来看,既有适合本国国情的专业特色,同时也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下面就各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专业方向、入学要求、课程设置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特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专业方向

从大多数国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情况来看,一般包括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两个方向。但相比之下,欧美国家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范围更广。例如,在有着70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历史的美国,教育硕士学位有40多种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美教育硕士的名称就有100来种,除了历史教学、艺术教学、数学教学和教育管理等与我国开设的教育硕士方向相近的专业外,还有农艺教学、课程与授课、天才教育等其他项目,因此,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适应了教育实践对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一些以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为主要方向的国家,如新加坡,其包括的专业方向也是相当宽泛的。

①转引自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35~38.

②邬志辉,董燕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与目的定位[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1):88~89,93.

③龙兰.教育硕士(数学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和启示[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

(二)入学要求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各国教育硕士的入学选拔程序,在具体操作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大多数国家都要求申请者有一定年限的教育经验以及一定的学位要求,一般为学士学位。以英国为例,一般要求报名者有大学本科(四年以上)学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例如,数学教育硕士的入学要求为:一个英国的荣誉学位/当地的高级教育研究毕业文凭/同等学历证明,至少一年的职业经验。在大多数国家,各校一般都拥有招生自主权,不存在统一的入学考试,入学条件比较宽松灵活。例如,美国教育硕士的入学要求一般为:①申请者有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②GRE成绩;③2~3封专家推荐信;④个人入学申请书。这些都是与国家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

(三)课程设置

各国在具体课程的设置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但在课程结构上一般都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要求选足30个学分以上。以数学教育硕士为例,美国乔治亚大学的课程结构主要有:3门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核心课程,1门教育心理学必修课程,1门教育研究必修课程,至少6门数学科学/教育必修课程,2门专业选修/应用项目/论文。每门课程3学分,选足38学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学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包括:2门教育探究核心课程,2门数学教育必修课程,3门数学教育选修课程,1门开放选修课程。每门课程3学分,要求选足30学分。

(四)教学方式

各国教育硕士的教学方式都力求突出专业学位的教学特色,区别于一般学术性学位的教学方式,虽然也存在系统的讲述,但一般采取案例教学、研讨教学、反思教学、行动教学与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研讨与交流,并积极借助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实现这种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电子邮件来交流信息,解答疑难问题,在BBS上交流感想体验。例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在“数学教育的研究和问题”这门课程中,要求研究生对数学教学中与中小学的数学课程、教与学、评估实践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代数学与代数学教学”等课程要求研究生每周提交一份反思课程内容与自身教学实践的关系报告。通过反思探究、研讨,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交叉进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从而使理论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并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方案。

(五)硕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各国的教育硕士一般都要求申请者在修完足够的学分之后提交一份一定质量的学位论文。例如,英国的许多大学都有提交学位论文的要求,在论文的准备、撰写、结构、内容、文字、注释、提交、评分等方面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一般要求有实验(或调查)和理论探讨,字数一般在1.5万左右①。在一些国家虽然不要求教育硕士写论文,例如美国,只有大约25%的培养教育硕士的大学要求获得教育硕士学位必须有论文,大部分的学校对学位获得者没有学位论文要求,但有科研、实践项目要求,并且教育硕士在修完全部的课程之后,必须参加综合水平测试,并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测试一般包括笔试和能力测试,由本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集体评议申请者是否通过综合水平测试,没有通过此项测试者,由其指导老师和2/3以上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决定是否给予一次补考机会。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设立的背景

我国自198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学位授予质量能够基本保证的学位授予体系。但由于过去我国学位是按照学科门类授予的,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学术型、科研型的,包括教育学在内,各学科门类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主要是面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需要,造成学位授予比较单一,既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改变这种状况,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从1988年起开始研究在有职业背景的学科设置职业学位(后改称专业学位)。1989年批准设置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设置的第四个专业学位。

我国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在教师专业化成为各国共识和时代特征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②。各国政府竞相把教师专业化作为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教师无疑是一种专门的职业,1996年国际会议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就写道:“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它是一种要求教师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学习研究,才能获得并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服务形式;它还要求对其管理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的和公共的责任感。”从教师专业素质角度而言,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单纯就知识结构而言,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育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景的知识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所有这些,不是一般的职前职后训练或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可以实现的,而必须经过专门有针对性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因此,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势必要求为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和提高专业素质的机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

①袁锐锷.中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26~29.

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当然,在我国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实际的需要。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状况来看,学历层次较低,专业知识单一,基本上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更是只占教师人数的很小部分。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人数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还有些是博士学位获得者。另一方面,大部分考取研究生的教师毕业后基本上没有再回到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和管理岗位上去,这样就没有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基础教育的队伍中去,造成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水平较低。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1998年开始设置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广大中小学的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开辟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①。到2003为止,我国可以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校已由原来的29所增加到了41所。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

教育硕士相对于教育学硕士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探讨其作为专业学位的性质及其设立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领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

①顾明远.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N].中国教育报,1998‐09‐24.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中,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规定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它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专业学位具有鲜明的实践取向,这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此外,这种专业学位所指向的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这种职业具有独特的知识领域和严格的入门标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内涵学术性的教育,即学术性是专业学位的又一基本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首先,教育硕士是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人员而设置的,主要是为其提供进一步学习的途径,由此表明教育硕士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性学位,其招生的对象不是直接来自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而是来自教育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要求其充分地联系和利用已有的职业能力和经验,将自己的职业优势与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用理论来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指导。

第二,“教育硕士是具有教育职业背景的”,这句话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其他的专业学位,如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法律专业学位等相区别,而定位于教育这个职业,表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要符合教育这一职业的需求和特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复合性是一种其他专业性学位所不具有的特殊属性。

第三,“特定的职业背景”表明了范围,从当前我国教育硕士设立的情况来看,主要是指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这两个方向。在国外,还有其他的专业方向。

第四,“专业学位”表明教育硕士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和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培养的是面向实际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性人才,以解决来自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学和管理的质量。

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性,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其学位性质,特别是要注意与教育学硕士的区别,两者虽属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各有侧重,表现在:①

1.学术性与实务性

①邬志辉,戴继天,唐德先.试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0,(6):66~68.

教育学硕士以培养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指向的是教育科学、教育理论,是学术研究,并以提出创新的教育理论为旨趣。而教育硕士则以培养实务型的高级专门教育人才为目标,指向的是教育工程、教育实践,是行动研究,以解决实际存在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为目的。因此不同的目标定位使两者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教育学硕士具有鲜明的学术性,而教育硕士则带有务实性,这种区别决定了它们在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等方面的差异。

2.开放性与封闭性

教育学硕士在招生来源上,从专业来看,既有来自本专业的,也有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本科应届生;从范围来看,既有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第一线的在职人员,也有来自高校和教育行政机关的在职人员;从培养方式来看,既有定向的也有非定向的;就毕业去向来看,遵循“双向选择”原则,因此教育学硕士无论是在招生来源上还是在毕业去向上,都具有开放性。而教育硕士在招生对象上有明确的规定,主要是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具有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的中小学教学和教育管理人员,毕业后遵循“哪来哪去”的原则,因此从生源和毕业选择上显得比较单一,是一元的,表现出封闭的性质。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我国面临教师高要求与低待遇、高作用与低素质等矛盾的情况下,实行教育硕士的封闭式运行,对稳定和优化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无疑是一个最现实的选择。

3.单科性与复合性

就专业性质而言,教育学硕士是同质的,其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围绕单一性质的专业,而教育硕士是异质的,其课程设置要围绕多重性质的专业需求。以语文教学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为例,在国务院制定的参考性培养方案中指出,除了开设《语文教学原理》、《现代语文与中学语文》、《语文问题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等学科性质的课程外,还要开设《教育学原理》、《课程论》、《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中外教育史》等教育性质的课程。专业性质的差异使得教育学硕士有着强烈的单科性质,而教育硕士则有复合性质。

五、我国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的设立,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高等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地位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们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第一,有利于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和管理质量,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具有奠基性战略意义。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来看,我国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存在学历低,知识单一,教学手段落后,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青黄不接等问题,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为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多渠道筹资,设立骨干教师专项资金,在大中小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高影响力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同时,还要求“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得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正是为一线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设置的,为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途径,有利于其充实专业理论,提高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当前教育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虽然接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数有限,但是它对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和穿透作用却是无限的,可通过他们的带动与辐射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二,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契机

自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特别是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我国的学位和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规格和类型较单一,过分偏重于学术研究,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面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教育实践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脱离了基础教育,没能很好地发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高等师范院校在学位点数量、层次、科研经费、生源以及招生规模等方面都难以与综合性大学一比高低,从而制约了师范院校的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研究生培养的重心应调整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上来”,并强调“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研究生教育的比重”。因此,对师范教育来说,贯彻这一精神就要端正其办学方向,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把学位和研究生工作、科研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教育学科上来,切实为基础教育服务,把教育硕士的培养作为其主攻方向,适度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工作。

第三,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任何一种职业,它的专业性越强就越具有不可替代性,相应地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为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继续教育的途径。由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的补偿性的教师继续教育,也不同于更新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它是一种发展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即它除了对原有不合时宜的观点、理论和知识进行更新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能力①。因此,其培养的人才更具专业性和竞争性,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实践的需要,再加上我国将逐步实施教育硕士学位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接轨,使教师的任职和提升都与相应的学位挂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将逐步成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职或担任较高职务的资格条件之一,因而保证了教师的专业性,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

①邬志辉,戴继天,唐德先.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2~25.

第一编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概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是教育硕士培养和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育硕士教育工作质量的主要手段,更是教育硕士申请硕士学位的条件之一,教育硕士只有撰写了学位论文并通过了答辩才能获得相应的学位。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对教育硕士自身而言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与此同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对于整个基础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了解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类型、特点,则是写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前提条件。

第一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类型

《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形式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专题研究;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也可以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管理的实验报告、典型诊断报告等”。具体地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分为论述型的学位论文、验证型的学位论文和调研型的学位论文三种类型。本章将就这三类学位论文的性质、特点、写法进行介绍。

第一节 论述型的学位论文

论述型学位论文指的是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科研技能,对教育学科和教育管理中的某些问题或现象,进行探讨、研究、阐述、论证,揭示其本质与规律,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主张和见解的学位论文。

一、论述型学位论文的性质

论述型的学位论文通常不是就事论事,这是因为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要求教育硕士不仅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更要挖掘隐藏于问题背后的一些东西,并用已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去分析论证,提出自己对该问题的新看法和新见解,避免纯经验的阐述。

二、论述型学位论文的特点

这类学位论文论述的对象通常是教育实践或与实践关系较为紧密的一些问题,或是针对如何将某一种理论运用于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实践,用来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或是教育硕士从自己实际工作出发,将某些零散的教育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策略。

论述型学位论文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以议论为主。人的思维活动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的、感性的;另一类是抽象的、理性的。前者可用记叙、描写等方式表达,而后者却离不开议论。论述型学位论文所要表达的是抽象的、极富理性色彩的观点、主张,具有主观性,这样议论就自然成了它的主要表达方式。当然,一篇论述型论文,并不是仅仅靠议论这一表达方式就能说明的,它还要借助说明、描写,甚至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以组成有机的整体。

2.极强的理论色彩。论述型学位论文不仅要提出一定的观点、主张,指出“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怎么样”,要以理服人,别人才会接受文章中提出的观点、主张。这个“以理服人”的过程,既包括运用科学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也包括通过文章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优秀的论述型学位论文,必定会体现出极强的理论色彩。

3.严密的逻辑性。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说理论事,阐发正确的观点,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逻辑形式。逻辑分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一篇论述型的学位论文,只有借助于令人折服的逻辑力量,才能使论证严密,无懈可击,从而达到让别人接受文章观点的目的。

总之,与一般的纯学术性的论文相比,这类学位论文与实际的关系更加紧密,论述的对象直接来自实践或是对实践进行总结后提出的问题,与一般的教学总结相比,更具逻辑的严密性,要求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步步论证,直至得出结论。

三、论述型学位论文的写法要点

论述型学位论文大致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体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通常先是提出论题的研究背景及相关研究的状况,接着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正文部分则是重点展开这些设想,摆明自己的观点,并用大量的论据来证实;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现以“高职职业技能训练模式的研究”一文为例,具体阐述。

前言:在前言中可以论述职业技能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意义、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作者的观点,提出几种训练模式。

正文: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可以从加强高职职业技能训练的社会背景、高职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高职职业技能训练的分类与模式、高职职业技能训练中的保障体系、高职职业技能评价的方法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结论:在结论部分对上述观点进行总结性的阐述,得出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今后要研究的有关问题。

第二节 验证型的学位论文

所谓验证型学位论文主要指论文作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或是课程学习中,针对某一个问题已有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某些设想,借用写论文的过程,用实验的手段加以验证的学位论文。这一类学位论文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中占有很大比例。

一、验证型学位论文的性质

虽然验证型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也要借用一定的实验,但是验证型的学位论文不同于纯粹的实验型的论文,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实验的精密程度来讲,验证型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中的实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实验,或者说是准实验,通常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不像理工科的实验,通常是在具体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要求有精密的仪器设备,对无关变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因此两者对实验的严密程度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第二,实验的目的不同。验证型的学位论文仅仅是把实验作为验证自己的某种想法和理论的一种手段,因而其不构成论文的主体,不需要对实验的前期准备,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处理等一一罗列,而纯粹的实验型的学位论文中,实验是其主体,一个实验完成了也就意味着论文工作的绝大部分完成了,接下去的工作只是用文字将实验的全过程表达出来,由此构成论文的主体。

第三,论文的内容构成不同,验证型的学位论文的构成主要是按各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的,中心论点之下有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有小论点,共同支撑起论文所要阐述的总观点。而实验型的学位论文则主要是按实验的阶段排列的,包括实验材料(实验对象)、实验装置和方法、结果、讨论等固定的内容要点。

二、验证型学位论文的写法要点

验证型学位论文的行文安排通常是先提出某个问题,对问题的历史渊源、现状进行一定的描述之后,提出与该问题相关的理论概念、设想,并进行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阐述,从理论上对研究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阐述,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设想。接下来就是在具体的教学或是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验证这种假设和理论的构想,通常是以教育实验的形式进行的,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随之提出相应的修改方案使之更加完善,之后就是以结论的形式呈现。因此,整个过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但是要注意的是论文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这种循环的终结,形成的理论是否合理、科学,能否推广还有待于实践的不断检验,论文的工作仅仅是将这种理论以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式提出来。

现以“初中《科学》教学中科学史的应用”一文为例,具体阐述。

前言:首先在前言中,提出问题,即为什么和如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史,之后是界定相关概念,如“科学史”、“科学素养”等;介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包括国外科学史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的历史和策略;介绍本研究所运用的主要的研究方法,如采用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等;表明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中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结果。

正文:可以介绍将科学史引入科学教学的相关理论依据,目前的现状及引入的必要性,之后针对目前科学史运用的情况得出将科学史应用于科学教学的有关策略,如在新课之前该怎么引入等,然后就是针对这些策略,设计具体的教学实验来验证,判断其可行性和科学性,通过实验来证明这种策略是有效的。

讨论与结论:例如,将科学史引入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怎么做?结论通常是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将全文的精华展现出来,例如,本文应该是阐述将科学史引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有关策略。

第三节 调研型的学位论文

调研型的学位论文就是密切结合所学专业,通过各种形式,对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一定的调研以后,作出正确的判断,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的一种论文形式。

一、调研型学位论文的性质、类型

调研型学位论文是调查研究结果的书面表述形式,是调查和研究的结合。调查是通过一定的途径,采用一定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客观世界的各种实际情况,研究是指根据调查得到的材料和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比较和归纳、提炼和概括,以寻求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作为学位论文的调研报告要求有一定的质量,反映在选题上应有一定的新颖性,既要对教育实践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又要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或是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或是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其次,论述应有一定的深度,应体现出教育硕士的专业特长,不能认为发放了调查问卷,随便形成一篇论文就是调研报告了。调研报告的重点体现在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提出实质性的问题。例如,调查中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都能得到一些数据,关键是要分析调查中所得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并结合有关理论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从调查报告的内容、特点等角度来看,调查报告可划分为社会情况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新生事物调查报告、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等。

社会情况调查报告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各部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教育等各个方面的重大问题、基本情况都可以作为反映的内容。这类调查报告强调的是普遍性、系统性、深入性。它取材丰富、分析精辟,一般篇幅较长,多用来为领导机关、决策部门提供制定政策的依据。比如,就教育实践中学生使用教科书的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得出一定的结论和启示。

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指对先进典型开展某项工作、执行某一政策的创造性做法及其对这一做法的认识和感受进行调查研究后形成的书面报告。这些经验应经得起实践检验,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写作时着重阐明先进典型的思想基础、具体做法、实效及其普遍意义等。这类调查报告主要用于为上级贯彻方针政策提供具体样板。比如,就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方式进行调查。

新生事物调查报告是对社会实践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进行调查研究后写成的报告。它注重新生事物的性质、特点、产生的背景、发生发展过程、意义等,并揭示其规律,指出发展方向。比如,就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查。

揭露问题调查报告是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落后的或丑恶的东西进行实事求是的调查后写成的报告。它帮助人们认清反映对象的实质,提高读者鉴别是非的能力,并提醒人们要引以为戒。比如,就课堂实践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误用和滥用情况进行一定的研究。

二、调研型论文的特征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记实性。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特点。调查报告是用事实说话的,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允许文学的虚构和夸张。

2.揭示性。调查报告除了报告具体对象的一些情况外,还应做到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从具体现象中揭示出带规律性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对客观对象进行简单的叙述。

3.实用性。调查报告不同于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它反映的是具体环境下的具体事件,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其实用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调研型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

调研型学位论文的写法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前言中提出调查的问题、背景、所要达到的目的;其次,介绍具体的调查过程,包括对象的确定,问卷的编制发放,问卷的搜集分析、整理归纳、得出结果;再次,对得到的一系列结果逐一分析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例如,撰写“中学生数学交流现状”的调研报告,可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应对“数学交流”这一概念进行界定,有时为了具体操作的需要,还要给出概念的操作性定义,然后对数学交流的已有研究进行一定的回顾,提出数学交流的相关理论依据,使读者对调查对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第二,具体介绍数学交流现状的调查情况,包括调查对象、目的、方法、主要内容维度以及调查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逐一分析,由于结果可能不止一条,因此可以先介绍结果再进行分析,也可以在每一条结果之后就进行分析。第三,针对调查所得的信息,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建议应与存在的问题相对应,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避免空谈理论。

第二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特点

由于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属于同一层次,由此决定了不能降低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具有一般学位论文的特点;同时,又由于教育硕士是一种专业学位,因此其学位论文又应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第一节 一般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的规定,“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的、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规定学位论文包括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硕士论文属于中间层次。《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者,才能授予硕士学位。”因此,硕士论文是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为申请获得硕士学位而写的论文,其学术水平应高于学士学位论文,应该能反映出作者所掌握的某一专业知识的深广度,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有独立的新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虽然也有导师的指导,但是更多的则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的能力。一般硕士学位论文有如下特点。

一、创新性

创新性是衡量学位论文价值的根本标准,指所研究的问题是尚未解决的或是未完全解决的。学位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是一般的知识介绍,如果不具备创新性,也就没有写作的必要了。当然创新的层次可以有差别,大到开创一门新学科,建立一个理论体系,小到发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纠正一个观点,悟出一点新意。可以言他人所未言,独树一帜,也可拓展他人所已言,推翻前人之定论。总之,创新可大可小,可以是选题的创新,可以是观点、内容的创新,也可以是材料运用、研究方法的创新。衡量硕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考虑:①

1.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虽是别人已研究过的问题,但作者采取了新的论证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所提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人以启发。

3.能够以自己有力而周密的分析,澄清在某一问题上的混乱看法。虽然没有更新的见解,但能够为别人再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和方法。

4.用较新的理论、较新的方法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际中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效果,或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看法和数据等。

5.用相关学科的理论较好地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本学科中的问题。

6.用新发现的材料(数据、事实、史实、观察所得等)来证明已经证明过的问题。

二、学术性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属于学术论文的范畴,因而学术性是其最本质的属性,这也是它与其他文章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只能以学术问题作为议题,以学术成果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作为文章的核心内容,否则它就会失去学术论文的根本特征。它要求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在占有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对研究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的论述,具体详实的说明,严密的论证和分析,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学术性与理论性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具有很强理论性也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本质特征。它要求一方面遵循具体学科中的推理规则,另一方面要以自己的新发现,打破读者原有的思维定势,让人接受并信服。

①王连山.怎样写毕业论文[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13.

三、科学性

科学性是一切学术文章的灵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自然也不能例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科学性是指文章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论文的内容是非科学、伪科学或反科学的,那就毫无科学价值而言,反而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更不用说可能有正确的思想性了。论文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真题真做,方法科学,结论正确,结构严谨。这就要求作者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具有敢于开拓探究的理论勇气,以及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

四、应用性

无论是硕士学位论文还是博士学位论文都要有价值,或是解决了某个理论问题,补充或修正了已有的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是针对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了某种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因此,为了实现论文的价值性,论文选题要真实,论据要充分,论证要科学,提出的策略、对策、措施、方案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五、专业性

学位论文的专业性是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也是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都作了这样的规定,“在本门学科……”,这就是学位论文的专业性。也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的内容,是学位点所在学科的学科研究领域。例如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是按二级学科设置的,故它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专业性,就是“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研究的领域。具体说来,学位论文的专业性表现在四个方面①:①本学科研究领域;②学科交叉研究领域;③本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运用;④参加导师科研项目而形成的论文。

①赵英才.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28.

六、系统性

学位论文的系统性,也是学位论文的基本特征。学位论文是科学系统①,包括科学的内容体系和科学的形式体系,前者包括科学的知识体系、科学的理论体系、科学的方法体系;后者包括严谨的结构体系。它除了具有一般系统、人工系统的属性外,还具有抽象性、真理性、逻辑思维的统一性的特征。学位论文的系统特征为学位论文创作思路的形成提供了依据,而学位论文的创作思路,是学位论文系统性、系统特征的体现。

七、规范性

撰写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目的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是为申请学位而写的,其目的是送交专家审查并给出评语,以作为评定论文作者能否获得相应学位的一个依据。因此,学位论文具有严格的规范性,主要表现在格式、语言和结构等方面,这是它在文面和行款上区别于文学创作和其他一般文章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规范性,就要求作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局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行事,在这些标准中与硕士论文写作关系较密切的有:②

GB325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

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6;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8;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排格式规范,1996。

①赵英才.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0.

②标准的内容已在本书相关部分中得到体现,重要的标准还以附录的形式出现.

第二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特点

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属于同一层次,但规格不同,两者各有特点,各有侧重,教育硕士并不是比教育学硕士低一个层次,这就决定了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不能降格,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对教育硕士的培养和教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和监督体系的情况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几乎成了评价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凭证,因此要重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同时又由于教育硕士是以特定教育职业为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以从事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为对象,这就使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既具有一般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一、学位论文选题

根据《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教育硕士论文选题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这就决定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并不是来自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纯粹的学术问题,而是来自于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教育硕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自拟题目并请教导师,也可在指导教师提供的一些选题中进行选择。无论是哪种方式,都要求紧密联系实际,结合教育教学本职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既要防止纯粹学术性的论述,又要防止将论文写成工作报告或教学工作总结,尤其是要防止对论文“紧密结合实际”作简单化的理解,防止避难就易,专挑学术性弱、所需材料少的选题来做的倾向。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还必须与自己的学位性质相对应,即学科教育的教育硕士,论文不应该选教育管理的内容,教育管理的教育硕士也不能选学科教育的内容;同时也不宜随意地跨学科选题,如物理教育方向的教育硕士去做生物教育方向的内容或职业技术教育方向的内容。

二、学位论文的评价

由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是来自基础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线人员,因而与一般教育学硕士相比,其理论的水平相对较弱。但另一方面,他们拥有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和便利的研究环境。因此,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进行评价时,不以是否提出新的理论为标准,重在考察学生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的能力。在论文的具体要求上,标准要求“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与一般的硕士学位论文中以创造性为首要标准相比,所强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三、学位论文的评审答辩《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要求“必须有外单位的有关专家参加,其组成的人员由授予单位遴选决定”。考虑到教育硕士的选题应来自基础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评价的重点是看学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的能力。因此,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由本校学科教育专家、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专家等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是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方面的具有高级专业职务的专家,被答辩学员的论文导师不得参加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也不能完全是本单位的专家。也就是说在答辩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方面,显然要求既有理论性的专家,也要求有实践性的专家,这也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第三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的意义

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硕士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提高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当前我国还没有对教育硕士教育和培养形成系统的评价和监控手段的情况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是评价教育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切实抓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本章论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与基础教育、教育研究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

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不断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反思研究,真正以实践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形成理论。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与前几次教育改革相比,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更高。另一方面,近年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我国不断升温,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单位不断增加,受欢迎的程度也与日俱增。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教育硕士提供了宽广的研究舞台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理念,并且还出现了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亮点,如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新的理念和亮点为教育硕士提供了宽广的展示才华的舞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主题。教育硕士可以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结合自己具体的教学情况,开展实验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此,教育硕士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观察,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好契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智力保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教师能否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课程的忠实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特别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推开之际,教师角色转变问题显得尤为关键,由此对基础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正是为了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应用型的专家人才,旨在通过培养一批实用型的骨干力量,提高整个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和管理质量,改变教育学研究生不愿回到教育实践,委培生不愿回原单位的尴尬局面,从而保证有更多的高层次的实用型人才充实到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去,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人力支持。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从选题到答辩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实用性的特点,因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成为教师参与新课程、反思教学的重要途径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力倡导教师参与新课程。教师参与的途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可以对学科专家、课程专家制定的理想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造,使之更加适合当地学校、学生的特点,而撰写学位论文则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之一。教育硕士的论文选题来自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相对于疏离教育实践的理论工作者而言,其对问题的体会更加深刻真实;另一方面,教育硕士经过三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又比一般教师经验性地、就事论事地对问题进行阐述要更加深刻,针对性更强。因此,学位论文的写作,可以积极地促进教师投身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教育硕士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保持学术的敏感性,对实际的教学和管理问题进行反思,利用自己占据的地利、人和的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促使教师角色改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但是在一线教师以往的意识中,搞科研活动,写学术论文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是深不可测的工作,因此在潜意识中将其拒之千里;而有些教师虽然有很强的科研意识,但由于理论基础薄弱,科研能力缺乏,在具体的科研工作中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撰写学位论文,教师亲身体验了科研的历程,从而对撰写学位论文不再诚惶诚恐。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硕士的论文一般都要求教师联系实际,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评价的准则,因此教师有感可发、有题可论、有材可取,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提高教师开展科研的信心和兴趣,有助于向研究型、学者型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展。

(三)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得到研究并上升为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内容,这些新内容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是最先接触这些问题的人,也是对这些问题最有切身体会和感受的人。教育硕士可以将这些问题作为自己学位论文的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或验证某个理论的可行性、正确性,或提出针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或揭示问题的本质。这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得到研究并上升到理论层次,既可以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又丰富和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

第二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与教育研究

近年来,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育研究的价值,提出了“科研兴校”和“科研兴教”的口号,期望通过科学研究的形式来解决学校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既满足了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的需要,也满足了他们提高科研能力的需求。

一、教育研究的特点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是应用型的研究,是运用有关教育理论知识解决教育工作实际问题的研究,很多属于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①。这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的整个操作过程是相吻合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选题一般来自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随之提出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进行实验修改,最终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益。两者都具有以下特征:从研究的主体来看,都是社会情况(教育情况)的参与者;从研究的目的来看,都是为了加强对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的背景的理解;从研究的过程来看,都是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进行的。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对教育研究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一批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

绝大多数教育硕士原来就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岗位中的骨干力量,通过三年的学习,更坚实地掌握了某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又对教育的基本理论、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的方法等有了更高层次、更全面的理解,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科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学位论文使他们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经受了一次综合的测试和评价,也锻炼了其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经过这样系统性、规范性的训练,不仅使其理论的修养和科研素质得到了实质性的进步,而且也使其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撰写论文的基本方法。因此,一旦他们回到教育实践中去,必将成为各个岗位上的科研骨干力量,发挥他们的优势,在学校教育和科研中起到引领和带头作用,从而形成一个从事科研工作的团队,促进各校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

①王铁军.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应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2.

(二)促进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科研兴校”、“科研兴教”近几年来已经成为中小学的共识。不少中小学立足于本校的教育目标和独特优势,开展了很多科研活动。这些科研活动在部分学校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校的科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些学校只忙于申请课题,一旦申请到后就束之高阁,到结题时写篇论文交差了事;还有些学校也确实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科研工作,但由于缺乏专门的科研力量,在具体的操作上缺乏严格的规范性,从而影响了结果的科学性和质量。要扭转这种现象就必须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骨干教师参与其中,而教育硕士通过学位论文的撰写,掌握了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规范,已有了从事科学研究的切身体会和经验,因此,可以保证整个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三)有助于营造人人搞科研的氛围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一旦论文选题确定并且材料搜集达到一定量时,大部分教师会回到原单位利用便利的研究对象和环境,开始科研工作。这必然会对其他教师产生影响,使他们看到科研工作所辐射出的魅力,从而起到示范的作用。而且教育硕士可以为其他教师随时提供咨询和指导,便于交流和探讨,增进教师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有些教育硕士的论文选题本来就是学校的研究项目,要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其他教师的共同参与合作,这样就带动了其他教师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成为其中的一分子,从而使全校教师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科研氛围之中。

第三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与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是提高教师地位的中长期政策。21世纪的教师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与取向

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①经历了两个阶段:“组织发展”阶段和“专业发展阶段”。在组织发展阶段,出现了谋求整个专业社会地位提升的工会主义(trade unionism)取向和强调教师入职高标准的专业主义(profession‐alism)取向。两种不同的教师职业发展取向,使得不同的教师组织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教师群体专业化的道路。一种是以罢工为主要形式以谋求社会对教学专业的认可及其成员经济地位、工作条件的改善;一种则指向教学专业人员,通过制定专业标准和规范,要求专业人员改善对社会的专业服务水平。随着工会主义每况愈下,专业主义的收效甚微,教育工作者开始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开始转变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过程,此阶段即专业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领域重心从群体的被动专业化转移到教师个体的主动专业化。在专业发展阶段,出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

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意义来看,是侧重从发挥教师内在的主动性来促使其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撰写学位论文则是其中的一种表现方式。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对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一)撰写学位论文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体现

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高层次继续教育的最佳形式,同其他的继续教育形式如岗位培训、专题进修、主体研讨、专业进修相比,更具系统性、针对性、广泛性,同时还包括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或有新的见解,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论文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论文应做到体例结构规范,方法科学、合理,观点明确,阐述准确、清晰,并有一定的创造性,论文格式应符合文体要求。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一万字”。要达到这些要求仅依靠经验和短期的培训是不可能的,而必须经过较长期的理论学习和有针对性的系统技能训练。从这个层面,体现了专业性的特点,表明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①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

(二)撰写学位论文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之一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来看,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从群体被动的专业化到个体主动的专业化发展的,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重大转变。表明对教师个体内在能动性的重视,强调教师自主的专业发展,而撰写学位论文就是一种依靠教师自身的能力来获得专业发展的策略。教师通过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自身自我发展能力,并且这种依靠自身发展能力获得的专业化水平是动态变化、不断向前推进的。

第二编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教育硕士为申请硕士学位而撰写的论文,它不同于一般的教学论文,也不同于教学日记或教学工作总结,具有其特殊的内容和规范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包括前期阶段、具体的撰写阶段和论文检查阶段。其中前期阶段包括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选题、材料的搜集、论文综述、开题等步骤,具体的撰写阶段包括编写学位论文提纲、撰写初稿和修改定稿三个步骤,检查阶段包括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评审和答辩。

第四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的前期工作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不应到了第三学年才考虑,才把它提上议事日程,而应该在刚踏进校门之时便开始考虑和准备,经过几年的不断积累,最终才可能完成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因此,要撰写一篇高水准的硕士学位论文,没有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难以想象的。在这里,作为撰写学位论文主体的教育硕士,及其负有指导职责的导师都要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本章将从教育硕士个人和导师两个方面来探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节 教育硕士的前期准备工作

可以说,硕士学位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教育硕士跨入校门那天起就已经开始了。一般说来,硕士研究生第一学年的课程学习其实就是要为后一阶段的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而这一阶段也往往是教育硕士最易忽视甚至虚度的时间。很多教育硕士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只有选题确定了,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才开始,还有的教育硕士认为自己主要是一线的教师,因而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和钻研不够重视,显然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从步入校门之初的茫然到研究选题确定的这段时间,是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磨练本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育硕士主要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明确职责与义务

对于教育硕士来说,刚跨入研究生学习的大门,往往会短暂地迷失努力的方向,每天除了去教室之外,大量的课余时间都不知道该怎样合理安排。由于教育硕士原本在校学习的时间就短,因此,如果不能及时转换角色,进入研究者的状态,对教育硕士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往往有一些教育硕士,由于未能很快地适应研究生的角色,在混混沌沌中度过了一年,到了要开题的时候却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什么领域有特长,也说不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一方面。因此让教育硕士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教育硕士在开始进入论文撰写工作之前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硕士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初,要对三年的学习进行一个整体上的规划,认真阅读、钻研导师指定的书目,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第二,教育硕士应在第一学年内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并通过有关的考试,取得学分,才能获得开题的资格。

第三,教育硕士要自主地选择合适的研究论题,导师的作用是给予把关和指导,并没有指定研究论题的义务和职责。

第四,教育硕士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学位论文写作的工作计划,并必须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有改动应随时征得导师或导师组的同意。

第五,教育硕士应在第二学年完成开题报告,并有义务在开题前向导师汇报文献阅读的情况,上交研究论题的文献综述。

第六,教育硕士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根据论文写作的工作计划,定时向导师汇报写作进展,有责任主动向导师征求意见,要在导师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论文初稿。

第七,教育硕士对于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应虚心接受并及时改正,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向导师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和导师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八,论文完成后经导师认可,交相关部门送审。在评审结果出来之后,对于要求修改再评审的论文,教育硕士要向导师及导师组其他成员征求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改并进行再评审。对于通过论文评审的学位论文,要着手准备论文的答辩工作,准备好有关的答辩材料和答辩词。

第九,教育硕士要按时参加答辩,在答辩过程中对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要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释,对答辩委员提出的建议要认真吸取,积极改进,做好论文最后修改定稿的工作。

以上几点只是对教育硕士个人的职责和义务的一个简单说明,总之,教育硕士要明确的是,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个人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在整个过程中,教育硕士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高度重视学位论文的写作,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二、尽早确立研究方向

对于一个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教育硕士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几件事:发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进入这一研究领域,发现一个研究课题。首先,发现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个别教育硕士来说,这可能不会是个问题,因为他们在报考教育硕士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就是为了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而来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但对大部分的教育硕士来说,在进入硕士学位学习之前,对自己适合的研究领域还是不清楚的,对这些人来说,我觉得汪琼老师说的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给他们一些启发。故事是这样的: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明显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在这个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同样道理,落实到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一问题上,在开始时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是随着你阅读资料的积累,学术视野的开阔,你会不自觉地看一些相对比较集中的内容,留意思考一些问题,而这些就是不断指引你去探索并最终找到你的研究领域的东西。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平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等。当你找到合适的研究领域之后,接下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进入这一研究领域,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权威最核心的论著或教材,了解这一领域的方方面面,之后再去翻阅这一领域的核心期刊,这样你就能对这一领域的历史及其目前的研究状况、前沿有一个较好的把握。最后具体到一个研究课题,要求教育硕士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要尽可能多地提出并思考一些问题,可经常性地翻阅相关的期刊,看看这一领域的哪些问题目前研究得比较多,目前又有哪些新的问题出现,也可关注近期领域内有哪些重要的学术会议,是关于什么主题的等等,再结合你自己的兴趣意向、知识结构,导师的知识背景,从中能选择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选题。

三、选择合适的导师

在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导师起着把关、质疑、解惑的作用。一个好的导师不仅直接影响着学位论文能否如期完成,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完成质量。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是撰写学位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硕士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要考虑两点:第一,导师的研究方向是你的兴趣所在吗?第二,你跟导师的性情相投吗,你欣赏导师为人处事的方式吗?从第一条来说,要求教育硕士应事先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里,再看哪些导师在这方面比较擅长或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哪一位导师有能力可以指导你完成这一课题的研究。避免在发现自己的兴趣之前就仓促地选择导师。第二条是从导师和教育硕士两者的相互关系上来考虑的。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既是教育硕士个人不断思考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你接受了导师为人处事的方式,欣赏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造诣,你才会容易接受他对你的批评指导。一个不懂得欣赏你,不能明白你的想法,不能理解你的思维方式的导师,即使他不是有意不想指导你,也会由于两者没有共同的语言而不能很好地沟通。因此为了避免开始时的选择错误,在选择导师之前,不仅要了解导师的学术成就、科研项目,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导师的学术人品、待人处事的方式、对研究生的要求等。如果可能的话,要多参加几位导师的研究,从中体会各位导师的指导和研究风格,以便确定哪一位导师最适合你。当然,导师和研究生最终关系的确定是双向的,但是研究生应该主动地及早与导师接触、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四、养成科研能力

对于来自教育一线的教育硕士来说,其科研能力相对较弱,而要完成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则科研能力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总体说来,教育硕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第一,学习相关的科研方法,从理论基础上弥补自己的不足。第二,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使理论的学习得以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同时,在协助导师从事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科研方法、思维方式、研究的程序步骤,因为不经过具体的实践,是不容易真正掌握科研方法和养成科研能力的。第三,要善于动手。这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教育硕士要争取在接受学习的三年之中自己主持完成一个课题,从而可以经历从开题到具体的实施到最后的结题的整个研究过程,使得具有亲身的科研体验和经历;其次,如果有机会的话,教育硕士可以在工作单位进行一些实际的调查研究、教育实验,比如问卷、访谈、观察、实验等,提高自己实际的操作能力;最后,教育硕士要善于将自己的理论思考、研究过程规范地表达出来,使自己接受撰写学术论文的规范及思维方式的训练,从而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第四,多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教育硕士要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经常性地参加各种学术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获取最新的学术信息和互相交流自己的科研心得、研究成果。通过与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人相互交流,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探索、创新的灵感,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良好的学术基础。

五、掌握科研方法

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来佐证你的研究设想、理论观点的过程。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如果没有适当的新颖的研究方法的支撑是很难有说服力的。能否正确地运用研究方法也是评价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优劣甚至正确与否的重要因素。从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的情况来看,这往往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例如,有些教育硕士往往不是根据论文的实际需要,而是根据哪种方法比较流行,或者比较容易就采用哪种研究方法。有些教育硕士在前言中明确指出要采用哪种方法,但在全文中却看不出在论文的哪一块运用了这一方法。有些研究生在未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使用条件进行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就轻率地选用了某种研究方法,还有些研究生虽选用了正确的方法,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产生了误差,从而使读者对由此得出的结论产生了怀疑。所有种种都源于教育硕士未能很好地掌握科研方法。

对教育硕士来说,掌握常用的科研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在学习教育科研方法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硕士务必要把每种方法的性质、使用条件、优缺点、操作程序搞清楚,特别是每种方法的使用要求尤其需要注意;第二,教育硕士在查看他人论文或著作的过程中,可以关注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思考为什么要运用这些方法,运用得怎么样;第三,教育硕士可以借鉴他人的研究,有选择性地尝试运用这些研究方法,以便有亲身的体验和操作的经历,这可为以后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积累不少经验。教育硕士在确定和运用科研方法的过程中,要反复与导师商讨,绝不能轻视。

六、树立学术规范意识

对于教育硕士来说,目前开设的课程对其科研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的完善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在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或者开设的课程中却缺少对教育硕士进行学术规范、学术伦理道德教育的课程。固然这方面的职责可以由教育硕士的导师来承担,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未能引起教育硕士和导师们足够的重视,因此教育硕士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树立学术规范意识。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抄袭、剽窃现象,还有个别的硕士学位论文在行文格式上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硕士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很少接受学术规范方面的教育,不知道引用与抄袭、剽窃的区别,不知道国家对学位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明文规定,不清楚行文过程中即使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都要遵循国家的相应标准。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对于教育硕士研究生来说,撰写学位论文的目的不仅仅就是为了获得一个硕士学位,更是一个掌握学术话语,形成学术人格,逐渐成为学术人的过程。要在学术界与他人进行交流,则必须遵循这一领域大家公认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否则你就失去了交流的资格。

因此,教育硕士一方面要阅读相关的学术规范的书籍、有关的国家标准,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教育硕士要增加自己的规范意识,在当前学术界学术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的状况下,不浮不躁、自尊自律、严谨自守,坚决反对剽窃、抄袭、弄虚作假、贬低他人成就夸大自己成果的行为。

七、贮备知识涵养

对于教育硕士来说,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最困难的事就是,感觉自己的知识面太狭窄,理论基础太薄弱。因此,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教育硕士要有针对性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对于教育硕士来说,其学术知识结构大致可包括以下几方面,即本学科的知识、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哲学方面的知识和科研方法方面的知识。教育硕士要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很好的了解,以便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同时不仅要学习本学科本专业的课程,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也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课程,以便做到点面结合,不仅获得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该研究方向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趋向,也可广泛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以利于进行科研论文的工作。其次,对于教育硕士来说,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离不开阅读相关的专著、教材或论文。而要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则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育硕士要会读,会读的标准就是要做到三知,即知理——懂得有关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问——能够提出引起同行注意的问题;知法——通过读书领悟和掌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学习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演绎推理和创新的方法、实践的方法等①。第二是要做好读书笔记,将该书的主要内容,阅读过程中的思考、灵感及启发记录下来,要将其精华部分提炼出来,这可以是该书提出的新观点,或采用的新方法,或提供的有价值的论据和结论等等。

教育硕士必须充分利用高校在文献资料方面的优越条件,尽量搜集论文写作所需要的各种素材。搜集材料时,要避免只在期刊网上搜寻,或只搜集中文材料,或只搜集杂志文献。对于网上发布的材料一定要慎重使用。

八、掌握自学方式

教育硕士的成长,主要是靠自学的方式,并且在课堂学习之余教育硕士拥有大量的时间,所以教育硕士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有明确的目的,每天给自己安排一定的学习任务。这样可改变自己浮躁的心态,使自己静得下心来做研究。我们都知道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是十分枯燥的,再加上还有工作和其他事情的干扰,没有一种平和的心境是很难顺利完成的,因此需要磨练人的性情。其次可以训练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学会思考问题。有无自己独创的观点是评价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才能为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高起点。最后,通过自学,可以积累大量文献资料,而这些文献资料往往是你感兴趣的,是与你的论文选题相关的,因此可为后期学位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

①黄津孚.学位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55~56.

第二节 导师及导师组的职责与义务

教育硕士导师的作用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学位论文的撰写,从选题到资料搜集再到写作修改,指导教师往往是全过程地介入的。因此,导师的指导是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的基本因素。为了充分发挥导师及导师组成员的指导作用,促使高质量的硕士学位论文的产生,有必要明确导师及导师组的义务和职责。

一、学生导师的职责

一个称职的导师应该也必定是作风踏实、治学严谨、认真负责,有一定的学术造诣和指导能力的,对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严格把关,对其中任何不足或错误绝不姑息宽容,敢于“吹毛求疵”。唯有如此,才能造就学术上的精品。总体说来,导师的职责可以概括为把关、质疑、解惑、典范。

(一)把关

由于目前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中,尤其是教育硕士的培养过程中,虽说还有一些主管部门对教育硕士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但主要还是由导师负责。因此,在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导师必须对阅读文献、学术道德、学术规范、课题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环环把关,节节检查。具体说来要把好论文选题关、写作关、送审关和答辩关。

1.选题关

由于选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成败,因此导师在教育硕士的选题上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说来,导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教育硕士的选题是否可行。第一,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特殊性着手,判断其选题是否来自基础教育教学或管理工作的实际,是否与学生的学位性质相对应;第二,从所指导的教育硕士个人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专业背景等判断其是否已具备了完成该选题的条件;第三,查阅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判断该选题的价值、文献资料搜集的难易度、探索空间的大小;第四,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知识结构、研究经历,充分估计自己指导该选题的可能性。若教育硕士提出的选题并非自己的专业特长,则最好提议教育硕士换题或改选其他导师,以免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不能给教育硕士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提供有效的指导,结果使教育硕士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陷入孤立无援的困难境地。

2.写作关

撰写学位论文是一个相当漫长而枯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导师的指导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监督力量,再加上教育硕士还有教学任务或学校行政工作在身,因此难免会出现蒙混过关的念头。所以从进入学位论文撰写到最终定稿的过程中,硕士生导师要充分把好质量关。首先导师要尽责地监督教育硕士执行论文写作计划,对未能按时完成工作计划的学生要给予恰当的警示,对于教育后仍未改进的要给予严肃的批评与教育;其次,导师要定时听取教育硕士在写作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其遇到的困惑予以解决;最后,对于初稿,导师要本着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原则,大到论文整体的逻辑结构小到文字的表述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审查,并督促教育硕士认真修改。一般说来,从初稿到最终定稿,修改的次数不应少于3次。

3.评审关

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送审之前,导师要根据教育硕士完成学位论文的质量,判断其是否达到了一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水平,以此作出判断是否同意其送审。对于不合格者,导师要本着严格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不同意其送审,直到论文的修改符合要求时才同意送审。

4.答辩关

答辩关是导师在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把好的最后一关。导师在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出来之后,要指导教育硕士严格遵循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作出改进。这里又分两种情况,对于评审未通过者,即那些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未对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或作出解释,从而可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立论基础的,对这种情况,导师要督促硕士生限期作出修改甚至改写或重写,并进行再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决定是否同意其答辩。对于评审通过者,导师也要督促硕士生对需要修改的部分进行认真的修改,并监督其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

(二)质疑

质疑主要是指在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导师要怀着“吹毛求疵”的态度,对于论文中提出的论据、论点给予不断的推敲、质问。包括向教育硕士询问立论依据的来源、可信度,对文中提出的若干观点要求教育硕士说明是自己的还是引用别人的,其理由又是什么,对于理由充分的观点,导师要给予肯定,对于理由不是很充分的,甚至教育硕士本人也未搞清楚的观点要请他重新考虑。在这一过程中,导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逐字逐句地进行审查,以避免硕士生胡乱搬用他人生造的或晦涩难懂的术语、概念,随意引用他人还未成熟的甚至目前学术界一致反对的观点,随意运用他人的材料而不加梳理、归纳和消化,也可让硕士生本人对自己提出的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不断完善。

(三)指导

教育硕士导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在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第一,不清楚、不理解之处。这主要是指教育硕士可能对个别概念、理论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楚、很全面,这时导师要针对问题的性质作出回答。对于目前学术界已有定论的,导师可以当面给出答复;对于目前还存有争议的,导师可以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可指导教育硕士阅读有关书目,促使其理解。第二,不能解决之处。主要是指教育硕士在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对于某些问题或某些技术上的处理,从教育硕士目前的知识贮备来说,还难以解决的问题,导师要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提议其询问其他的导师等等。第三,不能确定之处。这主要是指教育硕士在行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观点,但是又不能确定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独创性。这时导师要从自己所在的领域的学术高度出发,对已有人提出过的观点,要帮助教育硕士找到源头,进行对比,对于尚未有人提出,但是从自己的学术素养来看,还不是很成熟的要提醒教育硕士慎重,对于的确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导师要给予肯定,并促使其更加成熟、完善。

因此,为了恰当有效地对教育硕士实行指导,导师自己首先要把握住学科的前沿和研究方向的切入点,要广泛涉猎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还必须有高度的科研敏感性,敏锐的洞察力和辨别力,教导教育硕士应如何入手研究、在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做出创新性强的科研成果,导师还必须有丰富的科研经验,而且必须活跃在学术前沿。

教育硕士导师当面指导的次数必须在5次以上,而且要做到指导认真,学生满意。

(四)典范

撰写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过程不仅是一个验证教育硕士本人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其学术规范意识和学术道德的过程。而导师在这方面要为教育硕士树立榜样。一个有较高的学术造诣,高尚的学术人格,不断求真求善的导师对学生的良好影响是一辈子的。由此导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学术视野上不断开拓创新,更要在学术规范上严于律己。导师要从几方面为学生树立典范。首先导师本人在学术研究上要抛弃功利的思想,踏踏实实、谦虚谨慎,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学术境界。其次,导师要不断掌握新的学术规范和国家标准。目前学术界正在走向规范化,颁布了一系列的学术道德规范文件和有关标准,而这对一些资深的导师来说是以前未曾接触过的,需要他们重新学习。最后,导师要身体力行。对个别导师来说,并不是知不知道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意去实践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时,往往采用很多年前的习惯表达方式,认为旧的习惯表达方式已延续多年,只要能看懂和好理解就是正确的,不存在规范与否的问题,也没必要重新学习和执行国家标准。从而造成了其指导的学生在论文的规范化方面的缺陷。因此,只有导师身体力行,严格遵循学术规范,讲求学术伦理道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术行为,杜绝学术行为的失范和学术道德的沦丧。

二、导师组的职责

在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导师组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各学院组建一支具有异质的知识背景、指导风格、研究方向,且素质精良、梯队合理、团结协作的学术研究团队,是教育硕士撰写学位论文不可或缺的因素。具体说来,导师组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督导师职责履行情况

总体说来,大部分的导师都是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的,在指导教育硕士完成学位论文的过程中是尽心尽责的,但是也不可否认,还有一部分的导师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很好地履行导师的职责。在这一部分人中,有些是由于担任的工作任务过多,而带的研究生又多,精力有限而未能尽到导师的职责。有些是由于学生选择的论题不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心有余而力不足。当然也有一部分导师,忙于校企合作,在拿到横向课题后以科研的名义让其所带的研究生为其“打工”,在启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指导研究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上花的时间相对不足。名义上是为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强调研究生要自主地学习,而实际上却违背了作为导师的职责。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产生,导师组要妥善地履行其职责义务,针对不同情况,监督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情况。对于各种因客观条件导致导师未能履行职责义务的,导师组成员要尽力为其创造条件,比如减少有关导师的工作任务,为有指导困难的导师再指派一名辅助导师。对于各种主观上不履行导师职责的,要通过建立各种评价体系,将指导研究生的情况与导师的考核相联系,及时向学生了解其接受导师指导的情况,督促导师增强责任心。

(二)组织论证研究生论文选题

由于每个导师擅长的研究领域不同,各自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因此让导师组的成员共同论证学生的选题,对于保证论文选题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导师组的成员可看到学生导师没能看到之处。由此在各个教育硕士的论文选题确立以后,导师组要组织各位导师参加论文选题的论证工作。导师组的成员要本着对教育硕士本人负责的思想,认真听取教育硕士本人的开题报告,不要碍于情面,对研究生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实现课题的措施等作出分析、评价,特别是要对教育硕士在撰写学位论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重点探讨,帮助研究生理清思路,拓展研究空间,做好各项准备。

(三)组织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

为了督促研究生按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不仅导师要监督研究生按指定计划开展工作,同时导师组成员也要对其监督,具体表现在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上。导师组要组织有关导师、专家、同行成立论文中期检查小组,在认真听取研究生本人对论文工作进展的的汇报及其导师对研究生指导情况的汇报后,就有关问题进行提问,帮助其解答疑难,提出建议,明确后继研究的思路。对在中期检查中,论文进展严重滞后者要给于警告;对出现问题较严重者,要求其作出修改,甚至另选论题;考察通过者,准予其继续论文工作。通过组织中期检查,可增加硕士生本人及其指导导师的责任心,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论文质量的提高。

(四)组织论文预答辩

预答辩,就是在硕士学位论文成形之后正式答辩之前,把成形的论文拿出来请专家评审并评议其学位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的一项答辩制度。如果论文水平不行就建议推迟答辩,继续修改。通过设立预答辩制度,导师组成员集体会诊,对学位论文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审查,发现问题,查找缺陷,提出改进意见,并决定可否提交正式审查并答辩,从而保证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的较高质量。论文预答辩的主要内容包括审查论文选题、分析框架、研究方法、调查内容与方法、使用的数据和基本结论等。预答辩的过程与正式答辩基本相同,但预答辩论文可以是初稿。预答辩后,导师组成员根据教育硕士的答辩情况作出结论:“通过”的论文可以直接送审或仅需较少修改后送审。需要修改的论文,在修改后须由预答辩审查小组组长对照预答辩时的记录确认签字后方可正式送审,进入答辩程序。“基本通过”的论文要在修改后由预答辩小组全体成员对照记录分别审查,一致认定符合条件并签字后方可送审。“不通过”的论文是指达不到学位论文要求,或存在的问题在正式答辩前难以完成修改的。该类论文不得参加本次送审与正式答辩。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修改或改写、重写,至少半年以后才能重新申请下一次预答辩。

第五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第一步,是综合考察学生材料搜集能力、分析能力、整理归纳能力的过程,也是对研究生学术前瞻性和科研态度的考验。本章将重点介绍选题的内涵、意义,选题的原则、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选题的内涵与意义

一、选题的内涵

选题是指在已获得大量材料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科学研究和文章写作的方向和目标,它包括研究问题的选择和确定,也包括文章题目的斟酌和推敲①。学位论文选题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撰写工作的开始,只有在确定了选题之后,才能在选题的框架内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最后得出结果或结论,并以科研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公布于世,从而完成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它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的许多能力,如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搜集、概括、分析材料的能力,学术前瞻的能力等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①欧阳周,汪振华,刘道德.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指南[M].湖南: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23~24.

学位论文的选题并非就是确定论文标题,有相当多的硕士生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论文选题是确定研究的方向、范围、对象,而论文标题则是在论文选题以后,用文字符号来概括出论文的主题,即所谓的“点题”,它要求遣词用字确切、科学、规范,并且简单明了,新颖醒目并易于检索。因此,论文选题的范围要大于论文标题,同时也比后者显得复杂。论文标题只是论文内容的外在形式,论文选题则是整个研究工作的第一步骤,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提①。一般说来,论文的选题确定后就不能轻易改变,而论文的标题则可反复斟酌、修改,力求准确并新颖简明。

二、选题的意义

选择一个有意义且可行的论题是获得创新性成果并写出有创意、有新见解的学位论文的重要保证,是论文写作中关键性的一步,用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名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来描述论文选题的意义是最贴切不过了。具体说来,论文选题对整个学位论文写作工作的意义体现在:

(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研究的价值和论文写作的成败

好的论题是成功的一半,这正说明了论文选题的重要价值所在。判定一篇论文的价值和成功之处固然要从论文的最后完成和客观效用来评定,但能否在撰写论文之初就选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论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篇文章的价值,也决定其后继工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很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失败,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在论文选题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选择了毫无价值或是价值很小的选题,或是选题过大过小,或是选题过空过泛,选题没有落实到一个切实的具体问题上,或是选题脱离教育教学实际,或是自己根本不感兴趣、毫无基础,从而造成后面一系列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无法有效实施。

好的选题可以写出有水平的好论文,对于决定一篇文章的内容和价值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问题选得像样了,论文的内容和价值也就已有几分了。因此,要选一个有一定新意、又适合自身能力和硕士论文要求的论文选题是非常重要的。

①蔡翔.硕士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57~59.

(二)可以规划文章的方向、角度和规模

撰写学位论文是目的性很强的活动,早点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有利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提高研究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选题起着统率全局的作用。只有明确了论文的选题,选定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才能决定材料的选取和使用,选择论证的角度,组织安排篇章内容及最后确定标题等,使得下面的步骤得以顺利进行。此外,确定论题标志着具体科研活动的开始,可以使自己有一种压力感,避免了在诸多领域的许多问题间漫无目的地游移,浪费时间,尽快进入科研的角色,提高整个论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可以促进知识的深化和能力的提高

通过学位论文的选题工作,可以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确定研究的任务和方向。确定一个选题其实就是提出一个问题,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提出问题,本身就需要研究,一个不研究某一专门领域的人,就不可能提出这个领域的问题。选择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选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广泛地搜集材料,从中选择与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背景、兴趣爱好相吻合的课题,作为自己研究和写作的方向。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具备相应的能力,需要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同时,通过对选定课题细致而深入的研究,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早弥补,充实自己专业知识的缺陷,这样,选题的过程就成了学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加深对问题理解的好机会。

(四)是认定学术活动的第一个标准

有学者①认为,要保证一个活动是学术活动,则这个活动必须包括四个环节,即问题、真理、论证和诚信,而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起点,是自知无知的表现,或者说是在明确某个方面的无知的同时所提出的排除这种无知的要求。既然学位论文的撰写是一种学术活动,那么它也必须要以问题为起点,也就是说,学位论文的撰写一定是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不针对特定的问题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称不上是在进行学术活动。

①杨玉圣,张保生.学术规范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6~79.

第二节 选题的原则

正是由于选题对撰写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选题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选择出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符合个人的科研素质、志趣的论文选题。一般学位论文的选题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研究者对某一论题是否有可能完成的衡量标准。这是选题中最为现实而又具体的一条原则,就是说在选题时必须根据主客观的具体条件,考虑对某一论题的取舍,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的条件,包括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兴趣爱好

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是专家,往往在某一方面特别擅长。因此,要选择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相适应相吻合的选题,这样才能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知识能力基础,从而做到有的放矢。相反,如果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结构对某个课题来说是缺乏的或是不合理的,这时就必须放弃这一选题。此外,选题的难度要适中,难度过大,会使研究者产生力不从心的消极体验,并且难以保证论文写作的进度;难度过小,则不能很好地反映作者的真正水平,难以达到锻炼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的目的。

浓厚的科研兴趣是个体进行持续研究的动力。撰写学位论文时间有限,又要求体现一定的学术水平,因此相对来说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特别是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懈怠的情绪便会油然而生,此时如果对某一论题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很难保持很高的研究热情,因为只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不计功利,愿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因此,兴趣是选题时必须考虑的主观条件之一。

(二)客观方面的条件,包括时间、材料的丰富情况、导师的条件、设备条件等

撰写学位论文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为半年至一年的时间,而不同的选题所需要的研究时间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选题时要全盘考虑时间的充裕情况,并据此选择相应的选题。只有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论文的按时完成和最终完成的质量。

材料的条件是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的首要条件,是科学研究的根据,学术研究的基础。材料没有或不充足会使学位论文的撰写难以继续或是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选题时要充分考虑材料的丰富性,获得途径的可能性。

学位论文的撰写一般都需要导师的指导。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拥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丰富的学术经验,因此,在考虑选题时,最好要选择导师熟悉和精通的专业范围,考虑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相一致,以便能得到导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保证论文整体的方向不发生偏差。另外,教育硕士也可以选择自己选题专业范围中的专家作为自己论文写作的导师。

设备和条件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设备和条件限制着课题的研究水平和可能性,特别是实验型的学位论文,其对设备和条件的要求会更高更具体。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也是学位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所在,不新则不成为学位论文,因此有无新见解是论题取舍的决定性因素。一个论题无论多么重要,多么亟待解决,多么有价值,但若对它没有研究的基础,不能提出新的见解,就不应该选择它。

具有创新性的课题一般可以概括为“填补空白为人先”、“匡正谬误随人后”、“提供验证为人佐”三大类①。“填补空白为人先”是指研究前人没有发现、没有涉猎的领域,这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成果的价值最高,难度也最大。“匡正谬误随人后”是指对别人在某一问题的研究上存有疑难或已发现谬误,通过自己的研究加以证实和纠正,这是以自己的研究去匡正别人在同一问题的研究结论上的谬误,与前者相比,需要具有向权威挑战的勇气。“提供验证为人佐”是用新的方法、条件和研究视角,再一次证明前人某一结论的置信度,起到辅佐前人研究的作用,但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前人研究。总之,创新的层次有大有小,大到开创一个全新的领域,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小到发现一个新的视角、新的信息,但不管怎样,都要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是有比前人更进一步的地方,否则就没有撰写学位论文的必要了。

①刘德佩.选题与开题[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4):122~125.

三、价值原则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建立在为社会需要、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基础上,这样研究者的付出才有意义,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与回归。具体而言,选题时需要考虑两方面的价值:一是短期内有直接而易见的实用价值,也就是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教育硕士来说,是指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亟待解决,并有很大实践价值的问题。二是对科学发展具有长远作用的学术价值,这类论题的特点是与人们的现实距离远一点,但从发展的角度而言,能够表现学科发展趋势,其潜在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从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角度而言,两者的价值是同等重要的,我们既要避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倾向,忽视选择学术价值高的论题,也要避免一味以选择学术价值高的论题来表明自己的学术水平,而鄙视具有很大实践价值的选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既有一定的实践价值,也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四、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课题研究之初,就要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掌握研究进展,分析原有理论的缺陷,保证研究的起点是可靠的,目标是科学的。遵循这一原则,就要确保研究的问题必须是真问题,这是由于并非所有的“科学领域的问题”都是真实的问题,根据其应答域的真实性,科研领域的问题可区分为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两大类①。因此,应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研究分析并判定问题的应答域是否具有真实性,如果是真实问题,可以继续保留在选题域内,若是虚假问题,则应将其排除在选题域之外。对于教育研究问题,吴康宁教授从教育理论发展或是教育实践改善是否密切需要,及研究者本人有无研究的欲望和热情这两个维度将教育研究的问题大致区分为“异己的问题”、“私己的问题”、“炮制的问题”、“互通的问题”四种,并以是否有利于教育理论的发展或教育实践的改善,是否有利于研究者自身的发展作为判断真问题、好问题的标准,凡是符合两者的问题就是真问题。真问题是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过程的真实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者自身生命运动的真实的组成部分①。

①蔡翔.硕士论文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57~59.

五、专业性原则

学位论文具有专业性,首先就要落实在论文的选题上②。特别是随着一系列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选题的专业性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为了确保选题符合专业,每个学位点,都必须明确其所在学科的研究领域,以利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和创作,也利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导师间的合作。一般来说,选择“本学科研究领域、学科交叉领域”中的选题,在保证学位论文选题专业性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如果选题离开了上述两个方面,研究了其他学科的问题,从论文的选题来看,就不符合专业性要求了。

六、主题的专一性与相关性

主题的专一性,是指学位论文只有一个主题;主题的相关性,指一篇学位论文有多个主题,一般为两个,其各主题之间是并列的③。多数学位论文是单主题的,少数的学位论文可能是双主题的。对于双主题的学位论文要注意两个主题必须是并列相关的,不能将两个没有相关性或者相关性很小的主题,捏在一起形成一篇学位论文。

由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殊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在遵循一般的选题原则外,还要遵循其特有的一些原则要求。

(一)选题来自实践的原则《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对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办法。”遵循这一原则,教育硕士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和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疑点、难点,保持敏锐的问题意识,特别是要把握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契机,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能挖掘自己科研潜力的论题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例如,对“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开展小组互助学习”等问题的研究。

①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2002,(11):8~10.

②赵英才.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8.

③赵英才.学位论文创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7.

(二)注重实用价值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既要求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又要求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总体说来更关注论文的实用价值。《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指出,“论文的选题应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管理有一定价值的题目”,“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因此,教育硕士在选题时要重点考虑对教育实践的意义,对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实用价值,即强调论文选题的技术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选题的方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是笛卡儿(Descartes)对科学研究需要得力的方法的肯定。当然,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背景、研究风格、习惯的不同,论文选题的方法自然各异,这里我们介绍两种常用的选题方法。

(一)自下而上的方法

这是指通过查阅已有的研究材料,从中获得选题的灵感,寻找研究的空白处、盲点、疑点。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论文选题没有丝毫头绪,甚至缺乏大致方向的情况。当然有人会问,既然没有任何的方向,又怎样知道该搜集哪方面的材料以及如何搜集呢?其实,虽然论文的具体研究方向还没有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一般总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之内,这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写作的要求之一。因此,语文教学的教育硕士的选题范围应该在语文教学这个专业范围之内,不可能超越到物理教学的专业范围中去。这样,教育硕士研究生就可以对自己专业范围之内的材料文献,进行地毯式的查阅,当然由于时间有限,为保证浏览的效率,也要选择好浏览的目标和方式。比如首先可以通过学术期刊网查阅本专业近年来的学术论文,同时也可以对本专业相关的权威性杂志进行查阅。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资源,从中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热点、难点。最后,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浏览一些专著的目录。在浏览时要注意全面,把到手的材料,主要的次要的、普通的特别的,一个不漏地看一遍。具体地说,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第一步,要勤于手抄笔录,随时记下材料的纲目,记下材料中给予自己印象最深的东西(观点、论证方法、论据),记下随时涌上心头的点滴体会。不过要注意,手抄笔录也不要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要经过适当的选择,当详则详,当略则略,避免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在总体上规划虚实。总体上规划虚实就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总体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先将材料纲目分类,找出同类项和个别项,再将体会进行分类,然后将自己的体会与材料分别加以比较,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选题的目标也就渐渐明确了。

(二)自上而下的方法

有人称之为追溯验证法,这是一种先有拟想而后再通过阅读材料加以验证来确定选题的方法。这种选题的方法前提是事先须有一定的想法,即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初步确定研究的方法、题目或选题范围。

由于这种“拟想”还未经过实践的检验,还未确证其是否真正可行,因此还需要按着“拟想”规范的方向,跟踪追溯。追溯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

1.了解有关的学术动向,看“拟想”是否与别人重复,如果两者完全一致,则应马上改变“拟想”,以避免重复劳动,若是部分重复,则可以作出适当的改变,在非重复方面作深入探讨研究。

2.看自己的“拟想”是否对别人的见解有补充作用,若有且又有足够的理由来证明,则可以立即把“拟想”确定下来。

3.如果自己的“拟想”别人没有论及或者论及较少,而自己通过主客观方面的权衡,把握较大,那就确定下来。反之,虽然“拟想”别人尚没有谈到,但自己缺乏足够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拟想”,且时间也不允许的话,则应该中止,再作新的构想。

4.要善于捕捉一闪之念,抓住不放。有时突然产生的某些想法,尽管简单、朦胧,甚至有点可笑,但不要轻易放弃,而应顺势追溯下去。

因此,追溯验证的选题方法是以主观的“拟想”为出发点,沿着一定的方向,对已有研究成果步步紧跟,一追到底,从中获得自己见解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主观的“拟想”绝不是凭空想象,而必须以客观事实、客观需要为依据。

①王连山.怎样写毕业论文[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51~52.

二、选题的途径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和途径既要借鉴一般学位论文的途径,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具体说来包括:

(一)从科研项目中选题

这里的科研项目包括导师的、教育硕士所在单位的和教育硕士个人的。

首先,作为教育硕士的导师,一般均有自己专长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一般都承担有科研项目,这是担任教育硕士导师的资格条件之一。尤其是现在很多导师与基础教育领域的联系紧密,往往将中小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基地和合作研究单位,因此,教育硕士研究生选题时可以选择与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致,选择的论题可以是导师承担的课题的一部分。这样的选题,一方面可以有充足的研究经费作保证,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导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与其他的研究者进行合作交流。

现在的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科研,各校一般都有课题。这些课题一般都是结合自己学校的特点,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因此,教育硕士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子课题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一来可以为本校的科研工作作出贡献,营造出科研的氛围;二来可以利用良好的实践条件和便利的实验对象,保证科研工作和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

除了上述两种科研课题外,还有教育硕士个人的研究课题。一般说来教育硕士在校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都有机会申请到课题。这些课题一般都是从自己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因此,相对而言做起来较得心应手。教育硕士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这些课题进行一定的改造,使之符合学位论文选题要求,这样一来,一方面先前已搜集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文写作材料的一部分,可节省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可以增强完成论文的信心。因而教育硕士在申请个人课题时,要考虑与自己的学位论文选题相联系,从而可为论文写作早做准备,保证论文写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专业课学习的启发

由于教育硕士都已有几年的学科教学经验或是教育管理的经验,因此在学习课程内容,学习新理论时的体验与一般的教育学硕士会有所不同,更注重将理论置于特定的教育背景之中,将理论的学习与有关实际的教育体验相结合,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科学性。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心得体会,包括理论能否解释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有关现象,能否解决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能否反映教育规律等,这些心得体会和评论往往是研究课题的生长点。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论文选题,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改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学习的效果,同时可做到有感而发,观点鲜明,有思想有内容,避免论述的空洞,论证的苍白。当然有些心得体会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更多的是直觉,因此,要经过文献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以排除不正确的、片面的、缺乏新意的部分,从而成为论文选题。

(三)从平时思考较多较深的问题中选题“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点明了论文选题要早作准备。教育硕士在进入学习之初就应该适当地考虑自己的论文方向,对在平时阅读书报材料、备课钻研教材、课堂讲解、与人交谈、听课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断质疑,不断探索。这样长期以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论文选题的方向。当然,在选择这类选题时,应避免停留在一般性思考的水平上,如果认识不够深刻,不新颖,不独到,则不要选择该课题。这是由于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教学随笔、教学总结,它有严格的规范要求。

(四)来自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指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本职工作,对学科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解决的办法”。这是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些问题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1.教育(管理)教学中的热点、难点、疑点和盲点

教育的热点问题实际上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或发展趋势。热点问题背后有许多重要和亟需解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选取热点问题作为论文选题时,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避免泛泛而谈,人云亦云,重复他人的观点,缺乏创新见解。例如,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讨论学习,对新课程的研究探讨等。

从教育疑难点选题就是从有争议、有疑问、有较大难度的一些敏感点去抓住和发现选题的方法。抓住这些有争议的问题就可能在众说纷纭以及针锋相对的辩论中获得启发,发现新线索,或者吸取合理成分,另辟新径,或者择其善者而从之,补充新证据,转变论证的角度。例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在目标之间或价值取向之间的冲突与对立问题,研究性学习中的评价问题等等。

教育的冷点问题指某一时期被人忽视或忽略的问题,盲点是指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人们本身的原因而未被发现和被论及的问题。冷点、盲点问题虽然远离当时的热点和焦点,或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甚至是尚未被意识到的问题,但是课题的价值并不在于受人关注的程度,何况一旦这些问题的价值被发现,就会成为热点、焦点。选择这类似乎被遗忘但又具有充分研究余地和价值,且有良好研究前景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不仅可以避免与他人撞车,而且可以拓宽研究的领域,体现一个研究者见微知著的科研敏感性与慧眼独具的才华。例如,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资源的评价问题,目前还缺少系统研究和实验。

2.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不相符合之处

教育理论来自实践,是对实践的反映,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其局限性,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在一种新理论产生之初,或是由于人为应用得不当,或是由于理论自身存在缺陷,会产生与实践相矛盾的情况,要经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证明其真伪。因此,教育硕士要对这种情况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会出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课程提出的新理念、新理论能否适应具体学校、学生的实际需要,还有待实践的检验。教育硕士要抓住这一时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保持学术的敏感性,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的不符要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探索问题的本质,从而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例如,如何解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后进生与先进生之间距离拉大的现象,如何使教师成为差生与优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引导者、协作者。

3.偶发事件

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其一直生活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现场,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①,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认识性活动,具有能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在教育教学或是教育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潜藏着很多必然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育硕士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具有去伪存真的能力,从偶发事件中分析出实质性的问题作为论文的选题。

①郑金洲.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J].人民教育,2004,(7):27~29.

第六章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与开题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述评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①。文献综述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生学位论文总是以文献综述作为第一部分,一般硕士论文的研究综述为0.3万字左右,博士为1.3万字左右。文献综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论文的成功与否。开题是公布自己拟研究问题的一种科研程序,是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对选题可行性进行论证的过程。两者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本章将重点介绍文献综述的类型、作用、组成以及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介绍开题的含义、目的和步骤。

第一节 文献综述的类型、作用、组成

文献综述具有“综”和“述”两个特点,“综”即搜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是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因此,文献综述不是对已有文献的简单堆砌与罗列,而是要在辨别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观点来综述与评估这些材料,反映的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或是几个人亲自实践后作出总结、公布于世的材料,而是许多人、许多年的工作和研究成果经作者综合汇集而成的①。

①张丽华,王娟,苏源德.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45~47.

一、文献综述的类型

根据撰写文献综述的不同目的和搜集到的材料类型,文献综述常见的有专题综述、文献综述、回顾性综述、现状综述②。

1.专题综述

这种类型较常见,多是邀请本学术领域内权威人士(专家)来撰写,对所发表的相关类别的原始文献作出权威性的关键性综合和评论,如现代期刊上标明的“专论”或“专题”文章,也有的称其“特邀文章”,大多属于此类。

2.文献综述

此类文献综述是对一定时期内围绕某一专题的论文加以汇集和解释,但不一定加以评论。现在期刊上发表的“年度综述”、“最新进展”、“年鉴”等则属于此类。

3.回顾性综述

主要是历史地分析某一课题的发展概况,其撰写方法是按年代顺序进行的。此类综述不多见。科学史的撰写亦属此类。

4.现状综述

学位论文中的综述大多属于此类。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某一发展领域的新信息迅速予以评述,仅列入近期论及该课题的文献篇目或评价。现状综述撰写有两种情况:一是综述选题之前从未有人综述过,或是一个存有误解或争论的题目。这要求作者充分地占有材料,历史脉络清晰,以便有利于阐述你的命题,使人看后心悦诚服。二是选题曾有人作过系统综述,但随着时间推移,本选题内容又有了新的发展,需要在已有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综述。

以上四类综述在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往往是综合应用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但是经常使用的是回顾性综述和现状综述,用来表明已有研究成果现状,让读者熟悉现有选题研究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已使用的方法,并与自己的研究作一个比较,从而对论文有一个基本的定位。

①齐福平.关于撰写文献综述的几个问题[J].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26(3):64~65.

②龚仁泰.怎样撰写文献综述[J].实用心理学杂志,2001,10(6):404~405.

二、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综述可以向读者展现某问题研究的历史、现状、成就和展望,不仅对同行的工作有启发,而且对于涉及到的课题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教育硕士来说,撰写研究综述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具备的科研能力之一,可以充分锻炼其查阅、分析、概括文献的能力,可以体现其语言储备、表达技能和思维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必须进行该选题的文献综述。具体而言,撰写文献综述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撰写具有以下意义:

1.有助于论证选题的可行性,更深入地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

由于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对此议题上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的展现、归纳和评述。因此,有助于对自己的论文进行定位,包括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和策略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从而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了解。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大致可以确定选题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因而可以进一步论证选题的可行性。

2.有助于避免无效的劳动,节省论文构思的时间

文献综述要建立在对大量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述评的基础上,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将已有研究与自己的研究问题相连,受到新的启发,产生新的论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开始了论文的构思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你已经知道了一些被证实为无效的研究方法,因此可以在自己的论文撰写过程中避免走歪路,识别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供思考的视角,节省构思的时间。

三、文献综述的组成

一篇完整的文献综述由标题、前言、主体、总论和参考文献五大部分组成,而作为学位论文一部分的文献综述一般只包括后面四部分,并且它的参考文献是与其他的参考文献一起列于正文后面的。

1.前言

前言是综述的开场白,要开宗明义、简短明了、生动有力,包括综述的目的、阐述有关概念与定义、自我规定综述的范围(涉及问题的范围)、文献起止年月、问题的现状和争议的焦点等。

2.主体

主体是综述的心脏,是文献综述的关键内容和文字最大的部分。一般有两种编写方式:一是提出问题加以讨论——搭架填空法;二是根据发展进程分阶段论述——火车接龙法。在主体部分,综述撰写者要写出原始文献材料作者的姓名,摆明他们的观点,并对其进行适当客观的评述,相互矛盾的材料也可以引用,这可以反映有关问题的争论情况。

3.总结

总结也称结论,总结的方法,有的是自然结尾,有的是写两句加以收口,交待本专题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前景和展望。

4.参考文献

作为学位论文综述部分的参考文献,一般是与全文的其他参考文献一起置于文后,其目的是为综述提供来源依据和提高可信度,也可为读者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提供寻找有关原始文献的线索。

需要注意的是,参考文献中列出的文献必须是自己亲自阅读过的文献,不要罗列自己未曾阅读过而是辗转抄袭来的文献,另外引用数不宜过多过滥,通常引用不超过25~30条,在被引用的文献条款中,5年内的参考文献量不低于50%,如果追溯其课题的历史,当然引用的文献越老越好,但这样的文献只要1~2篇就够了,目的是找到最初提出该问题的原始文献。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在本书的其他章节将专门进行论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二节 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

作为学位论文一部分的文献综述其实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因此其撰写步骤跟一般学术论文的撰写步骤是一样的,包括:

1.明确文献范围,搜集材料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一般已经明确了大致的选题,因此可在选题的范围内搜集与该课题相关的所有材料。搜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索引、文摘杂志检索,也可以利用光盘和网络进行检索;二是通过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的参考文献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顺藤摸瓜,找到更多的相关文献。在具体的查找要求上,要求新且全面。对所需年限的要求应根据不同选题的特点,若选题是新出现的,则查找文献的年限可以相对近些;对于有些历史比较久的,可以适当长些。

2.阅读文献材料,分析归纳

在阅读搜集到的文献材料时,要遵循先综述后单篇,先内后外,先近后远,先专题后广泛的原则,具体阅读一篇文献时要先阅读文献材料的标题、摘要和结论,以确定它与研究问题是否有很大的关联,决定是否需要将它包括在文献综述中。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文献作进一步的筛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读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方向、结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观点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达到一定量后,进行分析归类,为撰写综述提纲打下坚实的基础。

3.撰写综述提纲

综述提纲是论文的骨架,它关系到全文的格调。作者应从科学性、逻辑因素、层次、内在关联等方面去考虑节、段、标题的先后次序,标明层次标题的内容,将相应的材料文献置于相应的标题之下,主副标题合理,层次分明,使整体内容达到“起、承、转、合”的写作原则。在撰写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直至达到满意的程度。

4.正文撰写

正文的撰写要根据综述的各组成部分的内容要求,做到要素完整、结构合理、各部分比例适当。综合各种已有观点,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评述分析,指出已有研究的可取之处和不足,提出下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思路等,使读者对你所研究的问题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二、撰写文献综述应注意的事项

撰写文献综述除了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外,还要注意以下事项①:

1.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的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述评,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2.文献综述要求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①王俊芳.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J].教育科学研究,2004,(6):58~59.

3.综述不是材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的,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4.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要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第三节 文献综述示例

为方便教育硕士更好地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与规范,我们特另列一节,为其提供写作的案例。《概念图应用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文献综述①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形式之一,是用以组织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建构人类知识的细胞和基本要素,只有清晰地掌握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真正地从本质上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对于概念的教学在全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概念图是诺瓦克于1984年开发的一种通过图形的方式用以组织和表征概念系统的可视化工具,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概念图的使用功能和应用领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和扩展,在欧美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而广泛使用。目前,国际上在概念图与概念教学方面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综述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文献的搜集、梳理和分析掌握两者发展脉络,为两者的整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概念图方面,搜集和整理了从20世纪80年代诺瓦克开发概念图开始至今的相关文献,从概念界定、历史发展、拓展与分类三个维度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力求呈现概念图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脉络。而在物理概念教学方面,则通过对我国近20年物理教育论著、物理期刊的分析,回顾和评价了概念教学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综述,最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概念图应用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即两方面的有机整合)进行进一步研究。

①詹黎.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应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一、概念图研究概述

1.概念图的概念界定

在教学研究领域,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文字定义,而是包含了能够反映物质各方面属性的一个关系总和。因此,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成为了概念学习的关键所在,而概念图则是一种通过图示的方法来理想地展示概念与概念间关系的可视化工具。

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和其同事高文(Bob Gowin)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M eaningful Learning)理论开始研究概念图,并于1984年出版其专著《学会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首次形成了概念图的系统理论。该书将概念图定义为:Concept maps are tools for organizing and re‐presenting knowledge.They include concepts,usually enclosed in circles or boxes of some type,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epts or proposi‐tions,indicated by a connecting line between two concepts.(概念图就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诺瓦克并用图1所示的模型表明了这一概念的内涵。

图1清晰地展示了概念图的基本框架,包括了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链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四个基本要素。概念是指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通常用专用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链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则是概念的展现方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同一层面中的层级结构,即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依据其概括性水平不同而分层排布,概括性最强、最一般的概念处于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放在其下,而具体的事例列于图的最下层;二是指不同层面的层级结构,即不同知识领域的概念图就某一概念实现链接。由此可见,概念图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了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图2则清楚地表明了概念图的结构以及特征。

在相关英文文献中,概念图又可称为概念构图(Concept M apping)或概念地图(Concept Maps)。从词性上,前者是动名词,而后者是名词。从其含义上看,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终结果。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中,往往将其统称为概念图而不加以严格区别。

2.概念图的历史与发展

1)概念图的研究起源

从广义上讲,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便有概念图的交流传播方式,如远古的象形与文字,古代的周易八卦图,人们使用地图表达地形和方位以及儿童自发的用涂鸦来传达自己的想法等。可以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广大中小学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也早就自然地使用了概念图的方法,例如,历史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历史事件的时间图、生物老师用框图来表示生物分类、语文老师画出作品人物的相互关系和文章的结构等。但是,把概念图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主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概念图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即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概念图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在参与西方科学教育界的一场关于儿童是否能够掌握如能量等抽象概念争论的研究中提出的。经过随后的一系列研究,诺瓦克和同事高文于1984年在《学会如何学习》一书中综合概念网络和图式理论,并结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首次真正明确地提出了“概念图”一词并建立了相关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标志着概念图研究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理论还风行于北美大陆,由于行为主义理论不能更好地解释人是如何获得知识并使之与动物相区别,奥苏贝尔于1962年首次提出了关于人的学习的认知理论,并在第二年发表的《有意义的言语学习心理学》一书中对其作出了精辟论述。奥苏贝尔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已掌握的知识,当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并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同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就发生了。

奥苏贝尔同时对概念的形成与同化进行了区分,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学生一般是通过概念的同化学得新概念的。概念的上下关系以及其相互组合的层级结构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则是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学习的最重要因素。

奥苏贝尔的理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其理论我们可以发现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帮助学生进行原来认知结构的丰富(enrichment)或修正(revision),促进学生的概念学习。这样就需要有一种工具来表示学习者知识体系中概念和概念间的联系。诺瓦克就是在这样的心理学背景下研究、开发了概念图这一工具,并首先在研究儿童能够理解诸如能量、细胞等抽象概念的过程中进行了应用。随后他们发现,该工具同样可以应用于教学设计和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由此而引发了对概念图更深入的研究。

2)概念图的发展与现状

(1)国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概念图到现在,相关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和成熟,论文发表也很多,如ERIC(1995,12期)搜集了从1990~1994年的与概念图相关的研究文献,达156篇之多,且主要集中在科学教育研究领域,如Scie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Instructional Sci‐ence,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重要学术刊物,体现了概念图研究的最新进展。又如,美国国家科学教学研究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简称NARST)认识到概念图研究的重要性,《科学教育研究杂志》(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在1990年第四季度专门出版了一期“概念图面面观”(Perspectives on Con‐cept Mapping)。概念图已成为西方国家科学课程教与学中探讨的一个热点和前沿性课题。而随着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与网络学习的普及,概念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在互联网上,概念图网页或与概念图相关的文章多达二百多万项,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目录中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使用了概念图,推广概念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科学教学策略之一,而2004年9月在西班牙Pamplo‐na召开的第一届概念构图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cept Mapping)则代表了国外对概念图研究的一次阶段性小结。综合起来,国外对概念图的研究发展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见图3)。

第一,教学功能方面,概念图由最初的评价工具发展到教学技能和策略

概念图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测定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作为一种教学评价的工具。而人们发现作为工具的概念图在教学上的意义远不止是评价原有知识和错误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研究都证实,概念图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Okebukola,1988;Wafaie,1997);有利于组织教学材料,更利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形象的设计(Pankratius,1990);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技能的提高(Beyrbach,1998)。因此,研究者逐渐脱离了概念图狭隘的工具观,而把概念图作为一种教与学的工具、技能、策略,创造工具,多媒体设计的工具,课程编制与教学设计的工具,元认知工具等。

第二,学习功能方面,概念图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概念图不仅在教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学习领域也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它可以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Scanlon,1992);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者的焦虑水平(Novak,1991);能够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Jungwirth,1990);还可以作为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和元认知引导工具(Roth,1992;Wandersee,1990)。在学习中,它是一种创作工具、思维工具、信息组织工具、知识表征工具、交流工具和反思工具,因而蕴涵着丰富的学习功能。

第三,领域上的扩展,从科学学科到其他学科、社会应用

诺瓦克研究概念图的初衷是研究儿童对科学知识的掌握,仅限于科学学科,因为科学的知识具有相对抽象的概念内涵,丰富的逻辑层次和严谨的科学命题。而随着对概念图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在生物、化学、历史、社会等各个学科都广泛地采用了概念图工具。随着概念图工具的不断出新,概念图的应用领域得到了充分拓展而被社会各方面所接受。如新产品的设计、市场的开发管理、商品的销售和宣传、个人或团体的活动计划制定等。

第四,技术上的扩展,从手工制作到利用电脑软件进行编制

伴随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概念图从最初的笔纸手工制作过渡到了电脑软件编制。利用电脑软件制作的概念图有许多优点,如修改方便、界面漂亮、可以直接打印以及便于网上交流等,并且运用概念图通过网络能够实现远程的合作学习等。

(2)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国内教育领域对概念图的研究并不广泛,且主要集中在中国港台地区,中国台湾的研究以余民宁教授为代表,其研究成果《有意义的学习——概念构图之研究》(中国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影响很大,广泛地被相关研究所参引。香港对于概念图的研究也相对充分,制作概念图也成为了香港教育统筹局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培训项目之一。

大陆对概念图的研究主要由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两部分组成。应用研究的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的一线教师,他们将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具体实践,创作了大量和丰富的概念图,并且利用互联网为媒体进行相互交流和资源共享,提高了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影响,扩大了概念图的应用规模。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网站有“求师得动态与创造社区”(http://www.qiusir.com/bbs/index.asp)和“花匠论坛”(http://gar‐dener.51.net/)等,在这里,有许多一线教师将其概念图作品、概念图制作相关软件以及概念图的制作经验等贴子进行发布共享。

在学术理论研究领域,主要通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公开出版的书籍来体现其主要的研究成果。由《教育展望》杂志所刊登的《有助于教与学的概念地图》一文,可以说是国内正式规范地对概念图的引进和研究的开始,华东师范大学高文教授所写的《教学模式论》一书中“基于概念网络的学习与教学”则系统地介绍了概念图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而钟志贤教授著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中提出的“基于概念地图的教学模式”则是国内对概念图研究的最新成果的代表之一。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知识可视化研究小组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成功地开发了第一个国产概念图制作软件——“易思—认知助手”,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空白,为概念图的引进和本土化作出了贡献。

查阅相关的文章,以“概念图”、“概念地图”或“概念构图”为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进行查询,搜索到从1995~2006年间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仅有78篇,根据其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具体分类见表1:

由表中可以看出,对概念图的研究以教学应用为主,而对概念图的教学应用研究又以学科教学为主,共有34篇,占了总数的77%;对概念图的介绍和研究中则以介绍性质的文章为主,约13篇,占了这部分的65%。总之,对概念图的机制及原理研究、概念图的心理学研究以及概念图与一般性教学之间的关系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如果对概念图的研究发展可以概括为介绍、引进、应用和研究的话,那么我国现在还处在引进和应用阶段,其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我国对概念图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概念图的拓展与分类

随着对概念图研究的深入和应用的广泛,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研究的特点出发,对概念图的作用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因此概念图从外观到功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拓展。而伴随着概念图制图软件的不断问世,比较诺瓦克最初设计的概念图,不难发现实践中制作的概念图在外观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概念图最有代表性的拓展就是由层级概念图发展而成的V形概念图。V形概念图(Vee Diagramming)是由高文于1977年开发研究的一种简单的启发式工具,它可以用来表明在知识的建构过程或分析过程中概念与方法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也可以用来展示关于知识本质和科学观察中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概念。图4是一张高文的V形图的模板。我们可以看出,V形图主要由事件、关键思想、概念名词、焦点问题、记录、数据转换、结论和评价组成。图的左边部分称为对科学家关键概念的“我的思考”(概念部分)、右边部分称为“我的行动”(方法部分)——包括观察和总结陈述。其具体的含义为:

●事件(event):“我的理解”和“我的行动”相交叉的一点(V形图的最尖端)就是学习者将要学习或观察的事件。事件就是问题任务,每一件事都是围绕它而展开的。

●关键思想(key ideas):当观察事件时,学习者会问自己:“我对这件事知道什么?”和“科学家或专家对这一事件是如何说的?”也就是说,“最关键的观点是什么?”“关键思想”写在“我的理解”的下面,因为这些思想将指引学习者对这一事件的学习。

●概念(concept):观察事件时,学习者会问自己:“什么概念是与这一事件有联系的?”和“科学家和专家对这一事件有哪些概念?”“概念”也放在“我的理解”这一边,并排列在关键思想下边。

●焦点问题(focus question):知道事件的关键思想和概念后,学习者可以提出关于这一事件的焦点问题。“焦点问题”放在V形图的开口处。

●记录(records):建立步骤和开展观察。学习者可以观察研究的结果,然后在“我的行动”这边系统地记录与事件直接有关的观察。

●数据转换(transformation of data):学习者在观察中获得的结果有时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表格或图形来组织,称为“数据的转换”。它们直接写在记录的上面,因为学习者可以从观察的记录中推出结果,表格或图形是为了交流而把它们转换成简洁的形式。

●结论(knowledge claims):学习者可以在观察中获得什么结论呢?结论描述了与V形图左边的专家们的关键思想一致的知识,通常学习者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些知识。这些结论是学习者自己获得的,教师在引导学习者解释结论中的关键概念时要注意用科学的语言。结论放在V形图右边数据转换的上面。

●价值判断(value claims):对教师或学习者而言,观察或研究的价值是什么?价值判断放在V形图右边结论的上面。

而与概念图齐名的是由著名教育心理专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所设计开发的思维导图(Mind Map或Mind Mapping),思维导图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操作非常简单,因为它允许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相互连接,而无须用任何连接词来详细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而Volker Rautenberg(2004)则在其网站上从学术影响、语义丰富程度、形式化程度、美观程度、用脑程度和创作难度等方面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进行了比较,见表2。

根据诺瓦克对概念图的描述,概念图的组成要素是概念、连接词、层次、连接和交叉连接;而根据巴赞对思维导图的描述,其组成要素是颜色、线条、图形、联想和想象;功能上,概念图侧重描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和人的认知体系,而思维导图则着力体现人的发散性思维过程。因此,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提出的两种不同的知识可视化方法。在实际的图形制作中,概念图也开始注重颜色和线条图形的美观,而思维导图则也开始能够体现层次和连接的关系。在图的功能上,概念图通过概念间的关系提高了人的思维,而思维导图则通过支线上的思维点也体现了相关概念的关系。因此,可以说两者在相互借鉴对方的长处中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了相互融合的趋势。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在长期对概念图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已经不再局限于诺瓦克的由四个要素组成的原始概念图,逐步拓展成为一种定义相对宽泛的广义概念图。概念图已经从一种具有严格定义和组成的图发展成了一种以实现共同的最终效果为目的的多种形式相互兼容的图。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概念图,其手段均是把人们的无形的抽象概念、思想等通过直观图变得显性化、可视化、结构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的沟通、交流和表达。因此,我们把凡具有以上特征的图示均命名为广义概念图,而把具有四要素严格限定的概念图称为狭义概念图。而本研究所指的概念图则属于广义上的概念图。正如乔纳森(D.Jonassen)认为的那样:“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一组概念及其关系的表示。”“概念图是概念间的用以再现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的表示方法。”

二、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概述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物理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因此,对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也一直是物理教学研究的热点,从已发表在各刊物上的大量学术论文及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来看,数量可谓不少。经初步检索,发现1980—2002年有关物理教育专著共有30余本,其中将物理概念教学作为专章、专节论述的论著共有15本。而利用中国CNKI学术期刊网索引查阅与物理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近十年的文章就有两百多篇,主要集中在《物理教学》、《物理教师》、《现代物理知识》、《课程·教材·教法》、《物理通报》、《学科教育》等杂志上。许多文章质量较高。

1.物理概念教学的地位与内容

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从教育学的归属来看,20世纪80年代,物理概念教学大多归类于物理教学过程或教学环节中,以阎金铎的《中学物理教学概论》(1991)为例,物理概念教学与物理实验教学、物理规律教学、物理练习教学、物理复习教学、物理课外活动共同作为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存在。与此持相近观点的还有许国梁的《中学物理教学法》(1981),宓子宏的《物理教育学》(1992),王学斌、王杏林的《中学物理教学》(1992)等。

而随着相关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学对概念教学研究的介入,概念教学逐渐摆脱了教学过程的束缚和限定,升格归类于教学模式之中。如高文的《教学模式论》中,专设两章分别论述了“概念学习与教学模式”和“基于概念网络的学习与教学”;而张民生的《中学物理教育学》(1991)与乔际平的《物理学习心理学》(1991)则在物理教育领域对概念教学进行了教学模式的研究。

从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内容来看,绝大多数研究者从物理概念教学的定义与特点、概念教学的过程(或环节)、概念教学方法、概念教学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进行论述,如阎金铎、王志军、俞国祥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1998)从“物理概念的特点”、“掌握基本物理概念的过程”、“物理概念教学”三方面来研究物理概念教学;又如查有梁、廖伯琴的《物理教育学研究》(1996)中,设立了“物理教育中概念形成的研究”一章,包括了物理概念形成的“协作现象”模式研究、初中生掌握物理概念的认识策略研究、物理概念形成的模式研究及案例分析、物理发现与物理概念形成之研究等。

2.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发展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献进行相关检索,可以发现由于研究的不同而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概念教学的经验总结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论著主要参考了《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及实验研究》的教学大纲体例,以“物理教材教法”为名进行论述,包括许国梁的《中学物理教学法》(1985),阎金铎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1981),魏日升、张宪魁的《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1990),王学斌、王杏林的《中学物理教学》(1992)等。论著以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方式方法为主,着重研究物理教学中的具体方法,主要回答教学过程中“是什么”的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清楚明确地回答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为什么”的问题。这些论述,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提出了各种具体教学方法,丰富与充实了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教学方法体系。有的研究者针对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有的研究者则将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和逻辑认识之间的关系相结合进行研究。

第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概念教学的理性研究阶段)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关注物理概念与物理观念、物理表象、概念结构之间的关系,也从概念形成的心理机制上来研究物理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在本阶段出现的主要著作包括:乔际平的《物理学习心理学》(1991),邢红军的《物理教学心理学》(1994)、乔际平、阎金铎的《物理学习论》(1999)等。除了以上从理论方面所进行的建构之外,还有一些研究以实证研究作为了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如殷传宗、查有梁、廖伯琴的《物理教育学研究》(1996)、乔际平的《物理学科教育学》(1999)、张民生的《中学物理教育学》(1999)。

而一线物理教师的研究中,较有影响的如李忠、齐淑静合著的《物理学概念教学研究》(2000),它在内容上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联系,分析和总结了物理学中有代表性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发展变迁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从知识的角度站在较高层次上认识基本概念,并给出一些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的规律法则。另外董雨春所著的《物理基本概念的演变》(1998)、向义和《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溯源》(1994)等,则从物理概念的历史变迁角度对物理概念进行研究。

第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概念教学向概念转变教学发展阶段)

西方概念转变的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缘于对概念教学现状的不满,到80年代涌现大量成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82年,康奈尔大学的波斯纳(G.J.Posner)等四位教授提出了概念转变教学模型(Con‐ceptual Change Model,简称CCM),其成果大大推动和丰富了概念转变教学研究。随着研究的发展,概念转变教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名词,如朴素的信念(Caramazza,M aClosky and Green,1981)、错误的观念(Fisher,1983)、前概念(Haahweh,1984)、相异构想(Driver and Easley,1978)、儿童科学(Gauld,1988;Kelly,1985)、固执的错误(Meyer,1987)等。

而我国的概念教学研究领域开始关注概念转变问题则相对较迟,其成果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而且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概念转变正成为概念教学的研究热点。其主要研究包括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

对概念转变教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在教学方法上,研究者强调进行正面的概念教学,通过提供正确的感性认识,重塑概念形成的感性基础。(孙再兴,1991;罗旋,1997;孙国亮,2003)而在教学策略方面,研究者主要提出了各种概念转变的方法。(王清芬,1991;刘发科,1993;杨柳,1994)

2.实证研究

我国对物理概念转变教学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理学习的心理因素方面,既有影响概念教学的心理因素研究(姚文忠,1991;曲亮生,郭玉英,2000;母小勇,张莉华,2002),又有概念教学中学习障碍和错误思维的研究(成都市中学物理教学研究协作组,1991;徐硕,2001);既有就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于海波,黄秋楠,孟昭辉,2001),又有对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殷传宗,查有梁,廖伯琴,1996)。

通过以上的综述分析,可以认为我国的概念教学已经得到了理论学者和实践教师的充分关注,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物理概念教学的认识论问题、方法论问题、心理学问题、教育学问题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概念教学的研究首先经历了经验总结阶段,主要是对已有的概念教学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而在理性研究阶段,则运用了相关的教学理论,以物理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解释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作出了“为什么”的回答;在概念转变教学发展阶段,主要是引入了教学论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吸收了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将概念教学的关注点细化和转移到概念转变教学上。在实践上,重点探索了物理概念的引入、建立、理解、深化、巩固和运用。然而,物理概念教学还并没达到人们所预期的满意程度。主要表现在:首先,物理概念教学理论尚只是停留在套用哲学(认识论、方法论)理论、心理学理论等层次上,还没有一套自己的完整理论体系。其次,在教育实践上,缺少一整套能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切实可行的物理概念教学方法,学生的概念学习效果仍不显著。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发现概念图在教学中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应用,但主要集中在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上,而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则相对缺乏,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已经将其关注点集中在了概念转变教学上。而概念图在测定前概念、促进概念转变和评价概念学习上具有有效的教学作用,因此具备了概念图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第一,概念图是一种测定前概念的常用工具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转变教学首要强调的就是在学生原有概念基础上的建构,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吸收新的概念,并改变原有的概念图式以达到学习效果。因此,对学生前概念的测定成为了进行概念转变教学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将概念建构于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而概念图则是一种能够充分反映和展示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网络的可视化工具,通过教学前让学生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概念图,则可以使学生充分展示其头脑中的前概念。

第二,概念图是一种促进概念转变的有效工具

不满足、更合理、更可信、更丰富是进行概念转变教学中的四个基本要素。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的策略,揭示新知识、新现象与原有认知结构中前概念的矛盾,从而动摇其对前概念的确认,进而通过前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反复对比,揭示前概念的局限性、表面性,逐步形成科学概念。概念图不但能充分地揭示学生的前概念,而且能将其以图的直观形式保留,并在教学中可以与科学概念不断对比,引发认知冲突,同时概念图还能随时揭示学生在学习的某一阶段其认知发展的情况。通过运用概念图进行概念转变教学,还可以很好地反映概念间的层级关系,使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角度来理解概念,有利于其科学概念巩固。

第三,概念图是评价学生概念学习效果的理想工具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网络和图式来表征;一种是程序性知识,主要以产生式系统来表征。传统的测评陈述性知识的方法主要采用一些回忆式题目,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这些题目只测查了学生的知识数量,而忽略了知识结构;只测查了知识的内容,而忽略了知识的内部组织方式;只测查了知识建构的结果,而忽视了知识建构的过程,由此并没有体现出知识建构的多层次性和多维度性。而且使概念教学受到忽视,并简单地等同于记忆教学。而概念图试题则可以获得大量关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信息,从概念图中也能很快发现学生对概念理解存在的隐藏较深的错误。另外,概念图试题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克服死记硬背所导致的厌学感。因此,通过制作概念图这种主观测评方式能弥补传统概念测评方式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戴尔·H.申克编,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4]钟启泉,汪霞.课程与教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F.W.克罗恩著,李其龙等译.教学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8]B.乔伊斯等.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9]丁证霖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10]蔡铁权.物理教学丛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1]殷传宗,查有梁,廖伯琴.物理教育学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2]丁邦平.国际科学教育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3]许国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

[14]宓子宏.物理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5]乔际平.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16]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17]阎金铎.中学物理教材教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8]查有梁.物理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9]曲亮生,郭玉英.国外物理教育工作者关于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J].学科教育,1999,(6).

[20]赵强,刘炳升.建构与前概念[J].物理教师,2001,22(7).

[21]赵强,刘炳升.建构与前概念(续)[J].物理教师,2001,22(8).

[22]袁维新.西方科学教学中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3).

[23]C.C.Ayala&R.J.Shavelson.Comparison of Two Concept‐Mapping Tech‐niques:Implications for Scoring,Interpretation,and Use.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42,(2).

[24]Chi‐Yan Tsui&D.F.Treagust.Conceptual Change in learning genetics: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Research in Science&Technological Education,2004,22(2).

[25]D.H.Jonassen.Concept Mapping as Cognitive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Tools.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1997,(8).

[26]D.Hammer.More than misconception: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student knowl‐edge and reasoning,and an appropriate role for education research.A m.J.Phys,1996,64(10).

[27]D.Hestenes.Force Concept inventory.Phys.Tech,1992,30(3).

[28]A.A.Disessa&B.L.Sherin.What changes in conceptual chan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998,20(10).

[29]E.V.Zele.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concept maps as a research tool for sci‐ence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2004,26(9).

[30]E.Uzuntiryaki&.Geban.Effect of Conceptual Change Approach accompa‐nied with Concept M apping on understanding of Solution Concepts.Instructional Science,2005,(33).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