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00:02:26

点击下载

作者:刘福智,张劼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试读:

前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致使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我国规划建设人员的紧迫任务。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只有全面深刻地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和规划建设思想,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来。齐文化是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齐国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军事强大、科技发达,形成了齐文化开放、务实、包容、变革的显著特点。同样,这些优秀的文化特质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但是,齐文化影响下的城市与建筑的具体实物也早已不复存在,这就使得齐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被局限在很狭窄的领域。如何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发挥、利用好齐文化的优秀思想和优质资源,使其不单纯是一种学术文化和地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只有全面、深入地研究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建筑特点,准确地复原其主要的形态,才能使齐文化走出博物馆陈列和书架展示的狭窄领域,更好地发挥齐文化的综合价值,才能使齐文化的优秀思想更好地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服务,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书通过对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营造的特点,并结合齐风古镇的实例进行阐述。本书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旨在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齐文化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价值,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获得不同的发展思路,希望以此更深刻地了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从而有益于现实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本书可供从事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有关著作、论文,本书中许多图例摘自其中,只是做了少量加工,但观点和体会则属于编者的体会,未一一注明,敬请谅解。在此,谨向有关专家、学者、单位致谢,如有不妥之处也请原作者、专家及读者批评指正。刘福智 张劼2012年10月第1章 绪论

我国东部的齐文化,是在传承东夷原始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西周到春秋时期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的形成是东西文化长期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它不仅继承了齐地的土著文化因素,也融会吸收了西周文化、商文化的特征,表现出齐文化形成后的变革性、开放性、多元性、务实性和智慧性的特点,以此有别于先秦其他地域文化。在齐文化影响下的地区,其城市与建筑思想都明显地表现出齐文化的这些优秀的特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致使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如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噪杂混乱、城市风格千篇一律等。这些城市化所造成的突出问题带来了提高规划和建设水平的紧迫性。如何才能形成具有国际水平而又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规划和建设思想?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规划建筑人员的首要任务。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只有全面深刻地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思想和规划建设的思想,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掌握我国城市建设自身的特点,才有可能孕育出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来。1.1 先秦时期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研究现状

山东素称“齐鲁之邦”,齐文化和鲁文化共同构建了齐鲁大地文化的脊梁。鲁文化根植于鲁国故地,与发源、成长在这里的儒家文化水乳交融,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领军作用。今天,鲁文化和儒家文化已经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在文化、经济、政治与社会各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现实作用。

追溯往昔,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根植于齐国故地的齐文化也曾经一度领导了列国文化发展的潮流,不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辉煌巨篇。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齐文化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价值也局限在很狭窄的领域。近年来,针对齐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齐国历史及重要人物的研究、齐文化整体研究、齐文化考古方面的研究和齐文化某个方面的研究等,主要成果如下:(1)关于齐国历史及重要人物方面的研究

张秉伦、戴吾三主编的研究专辑之《齐国科技史》——该书对齐国建立前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手工业生产技术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理学等自然科技知识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王阁森、唐致卿主编的《齐国史》;李玉洁主编的《齐国史》;战化军主编的《齐国人物志》;刘蔚华、苗润田主编的研究专辑之《齐国学术思想史》;对管仲、晏婴、孙膑等齐国重要人物的研究著作较多,就不再一一列举。(2)关于对齐文化的整体研究

宣兆琦、李金海主编的《齐文化通论》,该书对齐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历程,齐人的生存模式与社会制度,齐国的学术、科技与文艺等做了深入的研究;李新泰主编的《齐文化大观》——该书是一部介绍先秦齐国断代历史文化的专著,分别介绍了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科技等内容;邱文山著的《齐文化与先秦地域文化》上下册;王志民著的《齐文化概论》;管子学刊编辑部编的《齐文化纵论》;齐文化研究社编的《齐文化研究十年论文选编》;齐文化丛书编委会编的集齐文化研究大成的《齐文化丛书》等。(3)关于齐文化考古方面的研究

淄博市博物馆编的《文物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张光明著的《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该书全面总结了20世纪齐地文物考古工作重要发现与文化研究成果,涉及齐文化的渊源、形成与发展、遗址研究、文化遗物研究等;张光明主编的《资料汇编(考古卷)》;栾丰实著的《东夷考古》;群力在1972年《文物》杂志发表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该文全面地记录了临淄齐国故城勘探情况,并成为后来研究齐都临淄的主要资料。(4)关于齐文化城市与建筑方面的研究

齐文化涵盖的方面很多,本文仅从城市和建筑方面入手。华南理工大学苏畅的博士论文《<管子>城市思想研究》,该文全面地论述了《管子》营国和营城的思想,并阐述了该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张越、张要登的期刊论文《齐国建筑艺术及其特色》,该文主要概述了齐国建筑艺术及特色方面的内容;曲英杰著的《齐国故都临淄》,从不同角度论证了齐国故都临淄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拓宽和丰富了齐鲁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张华松著的《齐长城》,该书论述了齐长城的修筑时间、具体走向、建筑特点、防御战略、后世命运等方面的内容;李发林著的《齐故城瓦当》,该书论述了齐瓦当的年代、题材、纹饰、种类、特色、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齐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和建筑研究只有一些分散局部的文章,其中大多是有关城市的,也没有强调齐文化的影响作用,而将城市和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研究目前还是很少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对齐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和建筑进行细致深入和全面系统的研究。1.2 研究对象的范畴界定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下地区的城市与建筑。本书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齐建国至公元前221年田齐为秦所灭这个时间段,前后约800年历史。考虑到建筑实践的延续性,也包括先齐时期齐地先民的建筑实践。本书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是图1.1 战国时期齐国最大疆域(来源:经营遗产,山东大学出版社)以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疆域为圈定范围,即今天的鲁北、鲁中及山东半岛地区(见图1.1)。1.3 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1.3.1 研究的方法

本书研究采用文献整理分析、实地调查体验、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文献整理分析

对这一研究领域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总结相关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加以分析,掌握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和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与建筑的考古发现。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分析。(2)实地调查体验

对齐国都城临淄进行实地考察,运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等方式对该区的齐国建筑遗迹、民俗文化、风土人情进行充分了解,形成第一手资料。(3)归纳比较分析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的研究与自己的思考,归纳总结出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与建筑的特点。1.3.2 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形态研究的必要性

我们今天看到的齐文化,陈列在博物馆里,或摆在学者的书桌和书架上,或还依然埋在地下,其影响下的城市与建筑的具体实物也早已不复存在,这就使得齐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被局限在很狭窄的领域。如何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挖掘、发挥、利用好齐文化的优秀思想和优质资源,使其不单纯是一种学术文化和地域文化,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齐文化背景下城市与建筑形态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只有全面、深入地研究齐文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建筑特点,准确地复原其主要的形态,才能使齐文化走出博物馆陈列和书架展示的狭窄领域,更好地发挥齐文化的综合价值,才能使齐文化的优秀思想更好地为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建设服务,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3 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齐国都城临淄的实地考察和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总结出先秦时期齐文化影响地域的城市规划思想和建筑的主要特点,并结合齐风古镇的实际案例,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齐文化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价值,这也是笔者的研究目的所在。1.3.4 研究的意义

当前,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提高规划与建设的水平已显得尤为迫切。针对这一迫切的发展需要,除了借鉴国外先进的规划与建设思想外,我们还必须深刻研究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优秀思想,全面了解我国城市建设的自身特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符合时代、符合实际的城市建设之路。作为建筑专业的工作者,就有责任率先突破,从不同的文化角度获得不同的发展思路,希望以此更深刻地了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思想,从而有益于现实中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1.4.1 研究的内容

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4个方面:(1)论述了齐文化的形成、成熟及高潮,并归纳齐文化的基本特征。(2)系统梳理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3)归纳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建筑特点。(4)研究了新时期条件下齐文化及齐建筑传承及运用的现实意义和建设齐文化项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4.2 研究的基本框架图1.2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本书的研究内容及对象,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出了齐文化的优秀特质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以框图的形式展现了本书的基本框架。第2章 中国地域文化与齐文化概述2.1 中国地域文化概述2.1.1 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有着历史的延续性和民族的、地域的差异性。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所谓地域文化,即不同土地界域内的文化,是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这种文化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

本文的地域文化专指我国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2.1.2 中国地域文化格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区域格局开始形成。“其形成的原因是民族宗法制度的崩溃,在地理、民族、民俗等差异的基础上,区域文化开始出现。地理差异,从经济上制约了文化的区域构成;邦国林立,从政治上强化了文化的区域分野;大师并起,从学术上突出了文化的区域特色;而上古时代丰富多彩的民风遗俗的流播传扬,又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区域文化氛围”。

应该说,最早形成的区域文化主要有齐鲁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以及中原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断向周边辐射,于是又相继出现了岭南文化、云贵文化、新疆绿州文化、蒙古草原文化、关东文化、台湾文化以及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

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看,文化的地域性是从文化丛的产生到文化圈的建立,直至文化区的最后形成的结果。

文化丛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组功能上相互连接、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质集合体。一个文化丛往往以一个具有内聚力的文化特质为中心,组合成一组相近的文化特质。例如吴越地区的民众最初学会了种植水稻,于是便出现了稻文化。随着稻文化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以稻的功能为特质的文化丛,如选种、播种、收割、加工、储存、酿造等,这就形成了稻文化丛。又如蒙古草原上的民族最初学会了驯马,于是出现了马文化。随着马文化的发展,又逐渐出现了马鞍、马蹬、马刀、马枪、马杆、马路,用马运输,用马进行战争,用马进行交易,等等。于是就形成了马文化丛。其他像农耕文化丛、畜牧文化丛、养殖文化丛等都是这样形成的。由于文化丛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上发生的,这就为地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许多相类似的文化丛在地域上相连接,就形成了文化圈。所以文化圈是一个文化丛存在的地理空间。文化圈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文化元素在功能上是互相关联的,它包括器物、经济、社会、道德及宗教等人类文化的一切主要范畴,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永久性。

人类总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存的,采集、狩猎、耕作、制作、娱乐、崇拜、生活方式以及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文化圈实际上就是不同地域的人们自己创造的外部环境。

文化圈从地域角度来看,有大小之分。从大的方面看,一个种族、一个国家、东西半球都可以称之为文化圈,如汉族文化、苗族文化、中国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等。从小的方面看,一个村落、一个家族、一个城邦,也可以称之为文化圈。我们所划分的中国地域文化既不是从宏观上,也不是从微观上,而是介于二者之间。一方面依据文化人类学的原则来划分,这个原则是人类在共同生活环境所形成的社会的、语言的、风俗的、道德的、宗教的等共同的文化特质即为文化圈;另一方面依据历史上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习惯分类,如齐文化和鲁文化,本来是两个文化圈,但后来通过不断地文化融合,便形成了齐鲁文化圈。所以人们习惯于把齐文化和鲁文化合并,称之为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燕赵文化等也是如此。

我们所说的中国地域文化实际上指的是文化区。因为文化区不仅是一个文化的空间分类概念,而且还是一个历史概念。它的文化特质由代代不间断地传承、发展、延续下来。从世界范围看,作为历史传承的结果,东、西方文化区都延续了自己的特征。从中国范围看,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主要包括: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楚文化、三晋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历经数载,迄今为止仍然保持着自己文化区的特征。特别是居民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都带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齐鲁人的爽直、燕赵人的豪侠、吴越人的细腻等都具有区域文化的性格特征。2.2 齐鲁文化概述2.2.1 齐鲁文化的概念

春秋战国时期,今山东省境内以泰山为界分为齐、鲁两地。山北称为齐,山南则称为鲁。周王朝封吕尚,即姜太公为齐侯,建都营丘(今临淄北),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为鲁侯,建都曲阜。“齐鲁”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国家概念,指先秦齐、鲁两国;二是地域概念,指古齐、鲁两国的地理位置。国家概念在前,地域概念在后。由齐鲁两国概念到形成统一的齐鲁地域概念有一个过程。齐、鲁两国在周初建国以后,虽在众多诸侯封国中为大国,但方圆仅有百里或数百里,不包括今齐、鲁地区。这一地区除了齐、鲁两国为大国以外,还有许多小国存在,在地理、历史、政治、文化和民族等诸方面,都各自独立,形不成统一的地域文化圈。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的逐步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特别是齐、鲁两国的不断发展强大,到春秋战国时期,该地域内许多小国被齐、鲁吞并。地理上、行政上基本被这两国统一。而在政治、经济、文化上,虽两国仍然各有特色,但内部联系加强,逐步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齐鲁统一的文化圈。

齐鲁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诞生于鲁国,而东方的齐国文化是在融会了当地东夷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这两种古老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两种文化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2.2.2 齐鲁文化的历史地位

齐鲁文化内容丰富,自成体系。先秦时期,其地位尤其突出。齐鲁文化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东夷史前文化,也就是考古学上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从地下发掘和文献记载的传说看,该文化极为繁荣,有一个系统的文化发展序列,居全国新石器文化的领先地位。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鲁、齐两国先后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化巨子在此地成批产生,称圣者如孔子、墨翟、孙武、孟轲,著名者如管仲、晏婴、孙膑、邹衍、旬卿等不可胜计,百家之学在这里兴起,著名学者在这里云集。“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墨子之徒满天下。儒墨在春秋战国之际并称显学。稷下学宫集诸子百家的优秀人物不下“数百千人”,发议论,干世主,著书立说,学术空气空前高涨。这一时期的齐鲁文化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尤其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和核心。在以后的各朝代中,它不断吸收、融汇各家学说,发展变化,流传二千余年而不衰,且从未发生断裂,从未出现次生文化态,从而表现出儒学文化的高强度的稳定性和凝聚性、高韧度的传承性,以及异常强大的辐射性和包容性。2.3 齐文化概述2.3.1 齐文化的形成与高潮

1)齐文化形成的条件(1)姜太公封齐

姜太公,又姜尚,字子牙。他辅佐周文王,助周灭殷,战功卓著,被尊为太公望、师望,武王尊为师尚文,因初封齐君,尊为太公。姜太公封齐建国之时,齐文化已基本形成。(2)姜太公治齐

①依靠强力保卫政权。姜太公受封以后,面临着多方面的反对势力,如不尽快解决,就难以立足。

②以举贤尚功、因俗简礼为国策,稳定政治局势。

③因俗简礼,尊重当地百姓习俗。

④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总之,太公封齐建国制定和执行的方针政策,使齐国迅速崛起:其政治开放,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使国内形势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其经济政策解决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使工商业迅速发展;举贤才、赏有功,使齐国人才荟萃,智慧资源得到开发利用。这些政策不仅奠定了齐国长盛不衰的基础,也初步形成了齐文化的鲜明特点。

2)齐文化的形成

相对于文化史,齐文化是一种崭新的地域文化,但它的产生不是突变的,而是逐渐的。寻绎其踪迹,应该始于太公封齐建国及其所执行的治国策略。齐文化是姜太公对齐地原有文化进行理性选择后重建与创新而萌发起来的。齐文化初步形成的标志有:

①“因俗简礼”国策的实施,形成了齐文化重俗轻礼的传统。

②尊贤尚功,奠定了齐文化崇尚功利的价值观。

③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政策,开启了齐文化以工商求富的门径。

④崇力尚武,齐国兵学发展之源。

⑤以刑以赏,开法治之先。

3)齐文化的成熟

桓公继位,任管仲为相,君臣共力,才使齐国强盛,从而使齐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齐文化成熟的主要标志有:

①管仲的治国学说的产生。

②管子学说的形成。桓管时期,由于经济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由于齐国继续了太公以来“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而全面开展了国际贸易,增加了与其他文化交流的机会,齐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吸收融合了其他文化的成分,从而得到了丰富和充实,逐渐产生了以管仲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科学思想为中心的管子学说。这个学说不断丰富、发展、传承,至战国时期形成了管子学派,并形成了该学派的代表性著作——《管子》。

③科学技术的发达。其中的重要代表是《考工记》的出现及应用。

4)齐文化的高潮

齐文化是在田氏取代姜氏政权后,发展成为高潮的。田齐取代的是经济发展、军事力量雄厚、文化发达的齐国姜氏政权。代姜后,特别是经过齐威王进行的改革,齐国的国力更加强盛,这就促进了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并形成高潮。高潮形成的主要标志就是稷下学宫的建立,其次是军事、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稷下学宫的兴建源于齐桓公,当时群雄蜂起,诸侯混战,各国都想一图霸业。由于士在争霸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各国礼贤下士已成风气。齐国独具卓识,设立学宫吸引学者。稷下学宫前后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存在时间最长、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所官办大学的社会科学院。稷下学宫以官学、私学相结合的形式,开启了封建官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官办“育士”大学。它聚集了当时社会的精英,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这里也是学术繁荣的沃土和摇篮。大量文献表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几乎都在稷下留下了足迹,一些著名人物如儒家的孟子、墨家的伊文、阴阳家邹衍等各路著名学者都曾是稷下的先生。

稷下在学术上不拘一格,兼容并包,自由争鸣。一群时代的弄潮儿利用稷下的讲坛,共同创造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共同谱写了齐文化最辉煌的一页,也留下了“战国学术多出于齐”的美誉。

战国二百六十年,稷下存在了一百五十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列国文化学术中心,也使齐国几乎领导了列国文化的潮流,不仅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辉煌的一页。2.3.2 齐文化的基本特征

齐文化的形成是东西文化长期交流、碰撞、融合的结果,它不仅继承了齐地的土著文化因素,也融会吸收了西方周文化、商文化的特征,表现出齐文化形成后的兼容性、时变性、务实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以此有别于先秦其他地域文化。概而言之,齐文化的主要特点是:(1)务实性与浪漫性

务实性是指齐文化注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浪漫性是指齐文化思路开阔,富于想象。(2)功利性与礼义性

这是就齐文化的价值观,功利性是说齐文化尚功利;唯利是求,但并不废弃礼义。(3)开放性与兼容性

开放性是说齐文化不封闭、不保守;兼容性是说齐文化可以吸收其他各种文化,从而不断丰富自己。(4)智慧性与变革性

智慧性是指齐文化充满哲理,富于机辩;变革性是指其不固守成见、不迷信旧说,能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与之俱变,或说能与时俱进。2.3.3 齐文化的历史地位

齐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精英文化。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军事强大、科技发达,沉积了以开放、务实、包容、变革为主要特点的齐文化。作为春秋文化的代表,齐文化与曲阜鲁文化和儒学文化与西安的秦汉文化、北京的元明清文化以及江南的士学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完整脉络和格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回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作为产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齐文化,在齐地沿袭、承传与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丰富内容的地域文化,在人类文化大家族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无论其无形遗产,还是其有形遗产,都是人类的重要财富,更是我们后人继承和发扬的宝贵资源。2.4 齐鲁文化特征之比较

山东乃齐鲁之邦,齐鲁同为东方之诸侯大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和根基。但其文化间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有:(1)齐、鲁文化人才观念的差异——尊贤与尊亲

齐国的“尊贤尚功”就是不计亲疏、出身、地位甚至国别,只要有真才实学,能为国家出力、立功,就可获得奖赏、任用。鲁国的“尊尊亲亲”只以是否尊贵为条件,将亲疏、出身、地位视为是否可用的标准。正是由于两国统治者执行了不同的用人方针,使两国的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齐国发展为大国、强国,春秋时期称霸,战国时期称王;鲁国则由大国而逐渐变弱,早于齐而亡于楚。(2)齐、鲁文化进取精神的差异——革新与守旧

齐桓公时代,管仲改革使齐国国富民强。以此,齐桓公在春秋称霸诸侯。鲁国自伯禽以后被周礼所束缚,不思变通,使得鲁国逐渐变小。(3)齐、鲁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重利与重礼

齐文化中这种崇尚功利的特点,其积极影响有二:一是使能臣贤士辈出;二是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其消极影响则是容易引导唯利是图和追求奢侈思想的形成,从而导致整体力量的分散。鲁国由于礼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唯尊上是从,就很容易束缚人们的创造力,这样使人们养成了陈旧、依赖和不思进取的惰性;其积极影响则是培养了人民吃苦耐劳、礼貌谦逊、遵守章程等品质。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与鲁文化的深远影响是联系在一起的。(4)齐、鲁文化精神风貌的差异——尚武与尚文

齐文化与鲁文化,一尚武,一尚文,一文一武,在中国文化史的长廊中双峰并立、交相辉映,不仅显示了齐鲁文化之差异,也证明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5)齐、鲁文化学术上的差异——诸家争鸣与一家独尊

我国先秦时期的各种文化都曾经在齐国这块土地上吸收过营养,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文化奇观。鲁文化只有儒学一枝独秀,不过,这支独秀在历朝统治者的培植下,常开不败,影响中国历史二千余年。本章小结

本章从地域文化的概念和中国地域文化基本格局入手,简要概述了齐鲁文化的内涵及历史地位,论述了齐文化形成、成熟与高潮不同阶段的不同标志,进而总结出齐文化务实、开放、变革的特点,最后对齐鲁文化中的两大主体齐文化与鲁文化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出五大方面的差异。第3章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城市的规划思想及建设特点3.1 《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管子》一书是由不同作者在不同时期依托管仲之名而著,由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整理,编为86篇,后失10篇,今实存76篇。全书共分为8类:《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管子》的城市思想是《管子》治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子》的城市思想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城市管理思想和城市规划思想,城市规划思想在《管子》城市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1.1 《管子》城市规划思想的基本内容

1)城市选址

城市选址,也称城市的地域选定。影响城市地域选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含有城市的自然环境、地形上的位置及与水系的关系等。在城市的选址上,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极大地影响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因此,城市的选址必须考虑地形、水文等条件(见表3.1)。表3.1 《管子》中的城市地域选定因素(来源:苏畅的《<管子>城市思想研究》)

针对城址选择,《管子·乘马》概括道:“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这就是说要么靠山临水,要么靠近平原和河流。作为地形高低适宜的结合部,“大山之下”的冲积扇既是广阔的平原地带,又有充足的水源。“广川之上”的河流二级阶地,一般高出河面10~20m,既不易遭受洪水的冲击,又能就近取水。《管子·乘马》继而解释说:“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水源是影响城址选择的重要方面,靠近水源主要是解决供水和防洪两大问题。这就充分说明水源是城市兴旺发展的生命线,古今中外,许多城址位于河流的沿岸。这是因为:一方面,城市的生存发展与水源密不可分,如果没有水源,那么城市就会没有生机,面临枯竭,依河而建则是城市解决供水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往往肥沃平坦之地又位于河流两侧沿岸,这里土壤良好,物产丰富,这又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管子·度地》中讲道:“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泻),因大川而注焉。”其中“择地形之肥饶”,要求城址周围是广阔的富饶之地,能为城市提供主要的物质保障,无需或只需少量依靠于远处提供。否则,就会像《管子·八现》中描述的“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而“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是要求城址还必须靠山环水,与城市内部的河流连为一体,构成沟渠网络。这样,既便于取水,又利于水流外泄。

2)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区域内城市布局形式、城市用地外部几何形态、城市内各种功能地域分异格局以及城市建筑空间组织和面貌等”。建筑房屋和街道是形成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管子·乘马》中提出“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了城址营造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地理条件,量力而行,结合当地资源状况,因地制宜,不必强求形式上的规矩整齐,拘泥于一定的模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非规矩的城市形态比规矩的城市形态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端正规矩的城市道路虽然可以比较均衡地划分地块,产生规整统一的城市形象,但当它忽视了实际地形和周围环境时,这种强求的、规矩的城市形态便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管子》顺应地势、因地制宜的城市形态更具现实意义。

3)城市功能分区《管子》中四民分业分居的理论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很大。《国语·齐语》中记载,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公曰:“处士、农、工、商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管子》还进一步提到“凡仕者近宫,不任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见表3.2)。表3.2 《管子》中的城市功能分区(来源:苏畅的《<管子>城市思想研究》)

城市各功能分区设立之后,实施相应的城市管理措施。各分区以里为单位,用围墙进行围合,仅设置一处出入道路,专人看管,按时开放,等等。正如“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

4)城市规模《管子》中对城市规模的确定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八观》中提出:“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这句话是说城市规模大小必须与农村所能负担的程度相适应,因为城市所需是由农村供给,所以城市规模不能随意扩大。如果城市规模超过了农村所负担的程度,就会产生供应危机的问题。城市规模大小也必须与城市人口的多少相适应。《乘马》中提到:“上地方八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中地方百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下地方百二十里,万室之国一,千室之都四。以上地方八十里与下地方百二十里,通于中地方百里。”这句话是说少量优质土地的产量抵得上大量劣质土地的产量。由此可见,城市规模也受到土地土质和数量的影响。《度地》中指出:“天子有万诸侯也,其中有公侯伯子男焉。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材,归地之利。”这句话的意思是都城有天子之国与诸侯之都的区别,诸侯都分公、侯、伯、子、男几等分布全国,天子之国居于中央,这样方便国君征聚天下之财之物。《管子》中的这一观点与《周礼》中的有关论述颇为一致。

5)城市防御

城市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市的安全尤为重要。在中国古代,城市主要的军事防御措施是修筑城墙。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各朝都城都有城郭之制(秦始皇时的咸阳除外)。《管子·度地》中记载:“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命之曰金城。”这意思是说,都城建设应当是内修“城”,外修“郭”,郭外筑护城壕,地势高则挖沟,地势低则筑堤,这才是牢不可破的城池。《管子·度地》中进一步提到:“树以荆棘,上相穑无著者,

所以为固也。岁修增而毋己,时修增而毋已,福及子孙,此谓人命万世无穷之利,人君之葆守也”。这段话是说,城墙上种植荆棘,使之交错纠结,用来加固城墙,每年都不断地增修,每季也要不断地增修,使之造福于子孙后代,这关系到人民生命万世无穷的利益,也是对人君的保障。《管子》中不仅对修筑城防工事有所记载,还对如何管理这些防御工事也做了论述。“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守备之伍。器物不失其具,淫雨而各有处藏。”这就是说,城郭建筑的厚薄,护城河的深浅以及门楼的高低,宜修而未修的,朝廷必须向守备的军队进行稽查。要使器物不缺收藏的设施,淫雨时有地方收藏。

6)城市生态保护《管子》中十分提倡保护生态环境,反对滥用自然资源。“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鳌虽多,网罟必有正。”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山林虽然丰富,草原树木虽然壮美,但砍伐必须有度,对绝不能滥伐;国家虽然富足,但不能随意大兴土木,房屋的建设必须有一定限度;江河湖海虽然广大,鱼类资源虽然丰富,但捕鱼渔网不能太大,要保护鱼类资源的良性循环。《管子》提出:“阴阳不和,风雨不时,大水漂州流邑,大风飘屋折树,暴火焚地焦草;天冬雷,地冬霆,草木夏落而秋荣;蛰虫不藏,宜死者生,宜蛰者鸣;直多腾蟆,山多虫蚊;六畜不蕃,民多夭死,国贫乱纪,逆气下生。”由于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必然会破坏生态平衡,随之而来的天灾势必会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管子·形势》中进一步提到:“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一切资源都是客观存在的,聪明的人会可持续地利用开发资源,而愚蠢的人则会使资源枯竭。符合自然规律的开发利用,就会成功,而违反自然规律的,就必然会失败。

7)城市水利《管子·度地》将城市所遭遇的自然灾害分为五类,即水灾、旱灾、风雹、雷电和虫灾,并将水灾列为五害之首。《度地》几乎通篇讲述了防治水灾的方法。《度地》中指出“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漂石;而下向高,即留而不行”。根据水的流动特性,对水进行疏导,也可以对水进行拦截控制,使其流往高处。“地有不生草者,必为之囊。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夹水四周,禾家不伤。”水充足的地方修筑防堤,而缺水的地方则修筑水库,尽量做到防蓄并举。“岁埤增之,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此指出加固堤岸的方法。《管子》中对治水的时间安排先后有序,“春三月,天地乾燥,水纠列之时也。山川涸落,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利以作土功之事,土乃益刚。”结合齐国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一年四季中最适合防洪灾、修水利的季节是春季。

此外,《管子》还对治水的组织管理、劳动结构和技术工具等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3.1.2 齐文化对《管子》的影响

齐国的文化渊源决定着齐文化的特质,即多元、务实和开放。这些文化特质极大地影响着该区域内的文化产物。《管子》一书具有同样的文化特质。对于该书的形成过程来说,多元是手段,开放是观念,务实是本质。而其著书者的群体性,使其大量接纳外来文化,并与本土文化充分结合,筑就了多元的特色。对于该书本身而言,其内容是多元的,思想是开放的,出发点则是为了务实。齐文化的特质影响了《管子》的特点,二者是相通的。3.2 齐都临淄的城建与特色

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3.1)。临淄是我国历史上周代、齐国的国都,以后长期为“海内名都”。曾为京、为城的临淄故城,历尽沧桑,延续了1300多年。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名为《过临淄》,他以“击鼓吹笙七百年,临淄城阙尚依然。如今只有耕耘者,曾得当时九府钱”的佳句描述了当时齐都临淄的富足与繁华。

齐国作为《管子》一书的发源地,齐都临淄城的规划与建设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管子》的城市规划思想。管子学派是稷下学宫各学派中出现得比较早的,是具有典型齐文化特质的学派,它以管子为依托,记录和总结管子的言论与思想,汇编成集大成的《管子》文集。其中管子的营国和营城思想不仅借鉴融合了其他有关重要思想,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往临淄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所以说,齐都临淄是《管子》城市规划思想的实例。图3.1 临淄齐国故城钻探实测图(来源: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1972年《文物》)3.2.1 择地营城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多变,《周礼·考工记》营城思想指导下的方正规矩型城市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临淄地势大致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北海拔相差十几米(见图3.2)。因此,《周礼》中规中矩的规划思想肯定在此很难实施,必须根据临淄城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规划选址时顺应地势,因地制宜。这一点在《管子·度地》中有明确的论述:“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临淄地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分明,降水充沛,温度适宜,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体构造良好,自古就有膏腴之地的美称。这正是《管子》中所提到的肥饶之地。图3.2 临淄齐国故城地势示意图(来源:根据群力的临淄齐国故城钻探实测图改绘)《管子·乘马》中进一步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临淄城西依系水(即今泥河),东临淄河,两条水系不仅为城市就近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也成为了城市泄洪的天然水道。同时,东、西城墙外的这两条水系也成为城市两面的天然城壕,起到了防御作用。

吴庆洲先生将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基本规律和科学思想归纳为八点:位置适中、农业发达、利于防御、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利于防洪、土质坚实和借鉴经验。根据以上原则并加以对照,《管子》中所论述的选址原则和齐都临淄的选址是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3.2.2 城市规模与功能分区

经历代齐国国君的扩建,大致形成了现今考古发现的规模。临淄故城包括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南北近4.5km,东西近3.5km,是官吏、平民及商人居住的区域;小城衔筑在大城的西南方,其东北部伸进大城的西南隅,南北近2km,东西近1.5km,是国君居住的宫2城。两城总面积约为15.5km。

齐都临淄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集中体现了《管子》中四民分业定居的思想。临淄故城主要街道有10条,纵横交错,把整个城区划分成若干方块,形似后期的里坊。这些方块中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等的分属区,在小城内桓公台附近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区、稷下学宫、铸钱作坊、冶铁作坊、制骨作坊、制陶作坊等。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掌握经济命脉的机构都在小城之内,以便于管理。

从现有资料来看,齐都城的规划大大突破了周礼制所规定的城邑规划秩序。不仅城郭面积远超出规定所限,而且城市布局也不是“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