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沈阳记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09:57:10

点击下载

作者:慕小刚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沈阳记忆

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沈阳记忆试读:

前言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有着7200余年的文明史和2300余年的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更有着“共和国长子”的美誉。

辽河流域的滔滔之水孕育出了古老而灿烂的辽河文明,沈阳便是辽河文明中一颗耀眼的明星。7200余年以前,沈阳的先民们就在这片富庶的土地上,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新乐文化”。从2300余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起,沈阳就一直扮演着军事和防御重镇的角色。契丹、高句丽、女真等古代北方民族都在这里留下了各自文明的烙印以及金戈铁马的痕迹。沈阳以及周边大量存在的辽代古塔、古墓以及高句丽古山城等都是这些历史和文明的佐证。

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使这里的政治地位也变得尤为重要,其在东北地区的中心地位也从此确立。清入关后,沈阳成为陪都,被称为“盛京”。清朝对沈阳城的重视,使得沈阳保存了大量的清朝时期的文化古迹,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清朝“一宫二陵”、沈阳四塔等。

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其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沈阳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地位,也使其早已成为虎视眈眈的日本帝国主义眼中的一块“肥肉”。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沈阳城,继而使整个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战争为沈阳城留下了许多负遗产,但这些负遗产正是对今人最有力的警醒,它时刻提醒着我们珍惜和平、奋发图强。

解放以后,沈阳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大量国有企业拔地而起,为我国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复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成为名副其实的“共和国长子”。今天的沈阳,仍然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集历史文化名城、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于一身的魅力城市。

在沈阳这座城市中,你不仅可以游历各朝代的文化古迹,还可以感受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特色及其在沈阳这块神奇土地上的碰撞交融。在这里,你可以游古迹、走老街,还可以参观老建筑、品尝各色美食。在这里,你可以回味旧时光的斑驳陆离,更可以感受今日沈阳人的热情好客。这里有穿越千百年的回忆与故事,这里有美景、有美食、有美酒,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本《带着文化游名城——老沈阳记忆》,共同走入沈阳这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吧。

开篇

出行前的准备

沈阳的历史

沈阳,位于我国辽宁省中部,北倚长白山脉,南连辽东半岛,地处辽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古人云“山南水北谓之阳”,悠悠的古沈水从这座城市的南面流过,沈阳便因此而得名。

这座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美誉的工业现代化城市,却有着2300余年的建城史。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的沈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早在三万多年以前,沈阳地区就已有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活动踪迹。7200年前,中华民族分支的先民们,便在这里渔猎农耕、繁衍生息,创造出了灿烂的“新乐文化”。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的重镇方城,距今已有2300余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郡,这里隶属于辽东郡。西汉时期,这里被称为“候城”。唐代开始,改称为“沈州”。元代设立辽阳行省,改沈州为“沈阳路”。

明朝时期称沈阳为“沈阳中卫”,开始修建以沈阳中卫为核心并由堡、墩、台等组成的防御体系,以抵御蒙古族和女真族的攻击,沈阳的军事地位也开始逐渐重要。

公元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综合考量了自然、地理、军事、经济、交通等因素后,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并在沈阳城内修建皇宫。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地位也从此而确立。清太宗时期,改称沈阳为“盛京”。清朝迁都北京后,将沈阳设为陪都。随后,清朝又在沈阳设立奉天府,以示“奉天承运”之意,“奉天”之名遂一直沿用至民国。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同整个中国一样,沈阳也处于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和掠夺之中。日俄战争期间,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此后,地方势力开始逐渐兴起,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奉系军阀的首府。

1928年6月,日本关东军在沈阳皇姑屯火车站,制造了炸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同年12月,其子张学良宣布服从民国政府,史称“东北易帜”,进而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继而使整个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解放以后,沈阳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大量的国有企业拔地而起,为我国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复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而改革开放以后,沈阳又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成为一座兼具历史与现代、科技与文化、工业与文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城市。

沈阳独有的特色

沈阳独特的地理、历史风貌孕育出了她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她自古以来地处边塞,孕育了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诸多少数民族,培养了淳朴豪迈的民风民俗。但她又不囿于边陲,她常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广纳中原文化、民族文化及各外来族裔文化。经历了历史上几次人口迁徙和政治变迁,沈阳已经形成了以多民族融合为基础、北方民俗民风为依托、重要历史事件为框架的“大气”的城市文化。

当然,如果你想更为深入地体会这座城市的性格和脾气,就像去了解一位新识的朋友,光看她那精彩纷呈的履历是远远不够的。你应该放慢脚步,走近她,坐下来,同她谈谈心,唱唱曲,逛一逛奇美的街景,品一品深巷里的美食,我想你一定会因她那举世无双的气度和内涵而深深地爱上她。【沈阳的地标符号】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朝入关前的皇宫,清入关后,称为盛京行宫。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房屋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其“宫高殿低”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里,你不仅能够通过建筑风格领略到北方民族的骁勇之气,更能体会到多民族融合的宫苑建筑风格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张氏帅府

张氏帅府,又被称为“大帅府”或“少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张氏帅府始建于1914年,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是一个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四个部分组成的建筑群,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也有中西合璧式,还有罗马式、日本式。建筑无言,但它诉说的往事却历历在目。从张作霖的“东北王”到皇姑屯事件,从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到杨常事件,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同时,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故事,也为这座建筑群增添了许多浪漫多情的

颜色。【沈阳的美食符号】

鸡架

鸡架,就是去掉鸡肉的鸡骨架。鸡架的吃法有很多种,熏鸡架、酱鸡架、拌鸡架、烤鸡架,等等。有人戏称沈阳是全世界鸡架消耗量最大的城市,这一点也不夸张。拌鸡架在沈阳城的各面馆、快餐店、大排档最受欢迎,将熏好或者酱好的熟鸡架,用手撕成适合调拌的大小,然后放入各种调味品拌匀,就可以吃了。包括鸡架在内,沈阳的小吃多以酸甜微辣口味为主,这正是汉族与朝鲜族文化融合的印记。

西塔朝鲜族美食街

西塔商业街是沈阳最大的朝鲜族聚集区,它有着12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浓郁朝鲜族特色和韩国风情的休闲文化商业街。这里汇聚了朝鲜民族的美食精华,以西塔街为中心的两侧街道、胡同里皆是清一色的韩式饭店、韩式小吃。有传统的韩式烤肉、参鸡汤、牛尾汤,也有新兴的韩式炸鸡、年糕火锅,甚至是制作朝鲜族风味美食所用的食材、调味品以及韩式锅具也都应有尽有。当然,如果你喜欢韩国的服饰、护肤品或者小零食,这里也全能满足你。置身西塔美食街,令人有一种“未出国门便已一游韩国”的神奇之感。【沈阳的文化符号】

二人转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蹦蹦,又称过口、风柳、半班戏等。它植根于东北民间文化,属于中国走唱类曲艺曲种,边说边唱,载歌载舞。二人转主要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的结合,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所谓“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有三百多支曲牌。其唱词诙谐幽默,富有生活气息。经典曲目有《西厢记》、《回杯记》、《关东情》、《回家》,等等,多为民间所传唱。

沈阳的气候特点

沈阳属温带季风性气候,气候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四季分明。也许正是这四季分明的气候造就了东北人爱憎分明、喜形于色的直爽性格。

沈阳的春天和秋天时间短促,升温、降温幅度很大,早晚温差也较大。此时前来旅行最好准备多套衣服,以便换装。

夏季的沈阳,平均气温约26度,日平均温差10度左右,可谓避暑的好去处,但太阳光较强,应注意防晒。冬季寒冷干燥,羽绒服或棉大衣是必须携带的,以便室外御寒。

沈阳雨季主要在春夏与夏秋之交,但沈阳的雨季较短,雨水不多。每年4至10月是沈阳旅游的黄金季节,各旅游景点、美食街区也在这时最为热闹。当然,冬季在做好御寒措施的前提下,沈阳也是非常适合旅游的,滑雪、雪橇、冰爬犁等冰雪项目也别有一番趣味。

来沈阳要了解的方言

东北人才辈出,也将东北方言带到了全国各个地方,相信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说几句东北话。但仅懂一点东北话还是不够的,要想让我们的沈阳之旅畅快淋漓,我们还是要对沈阳的方言进行一番研究。

沈阳方言是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有一部分的沈阳话属口语,并没有标准的写法。沈阳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同北方方言特别是同北京方言有着许多共同之处,但因语言历史的差异,也演变出了诸多不同之处,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首先,在语音上,沈阳方言多不分平翘舌,声母R读成Y,如“四和十”、“日和意”的区分比较困难。其次,沈阳方言中有大量的词汇是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它们有的来自满语或蒙语的直接音译,也有的来自满语或蒙语的语法习惯,比如沈阳人常说的“那嘎”(那里)、“嘎哈”(干什么)、“嘞嘞”(唠嗑)、“萨其马”(一种满族食品),等等,都是由满语音译而来的。

另外,沈阳人多用“咱”来代替“我”做人称指代,但仅仅指对话双方的己方,而不包含对方,这是令许多初来沈阳的外地游客颇为挠头的地方。

下面,我们就来列举一些沈阳方言中的日常用语:【形容词】

某单音节形容词+了吧唧——表示强调;

杠杠/嘎嘎+形容词——表示强调;

贼拉+形容词——表示强调;

特勒——不利索;

撒楞——麻利,动作快;

无疾六受——无聊;

太毙了——太好了。【动词】

白话——说谎,说瞎话;

扒瞎——胡说;

卖呆儿——看热闹;

撒么——到处看;

蒙圈——晕、迷糊;

岔劈——弄错。【名词】

好贺儿——好吃的;

池儿——勺子;

玛令——蜻蜓;

洋拉子——毛毛虫。

沈阳的历史与城门楼

当置身沈阳城今天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中时,你是否能够想象得到千百年前的沈阳是何模样?她曾经的名字、她曾经的样貌,以及她所经历过的那些沧桑岁月中的故事,无时不刻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

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沈阳,曾经是北方大地上的军事重地,城墙和城门自然也是其历史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历尽岁月洗礼后,这些城市曾经的“铠甲”已经悉数残破甚至消失,但是,传奇的故事从未停止过讲述。

这一章,就让我们乘上历史的时空快车,登上古老的城墙和城门楼,去感受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历程吧!

沈阳的历史

“沈阳”名字的由来与浑河有什么历史渊源

浑河,历史上是辽河最大的支流,其源头位于今抚顺市清原县的滚马岭。今天的浑河不但承担了沈阳城市用水的重要任务,更是城市生态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考证,浑河历史上曾多次改变名称,唐代以前浑河被称为“小辽水”,用以区别“大辽水”(今辽河)。辽代开始被称为“浑河”,因其每逢涨水之际水流湍急、浑浊不清而得名。因沈阳在唐宋时期被称为“沈州”,因此浑河也有“沈水”之名。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沈阳老城正位于浑河的北面,故而得名。

关于浑河的名字的由来,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说。据说,当年老罕王努尔哈赤被明朝大将追击。逃至浑河岸边,他心生一计,遂命人偷偷将军队和岸边百姓家里的马粪统统倒入湍急的河水中,顷刻间,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成了一条真正的浑河。待到明军追来时,看到河水浑浊,尽是马粪,恐以为对方百万雄师、兵强马壮,便放弃了追击,努尔哈赤幸而逃过一劫。于是便有了“浑河”的名字。但是,历史上“浑河”之称,实际早在辽代就已经出现在史书之中了,所以,这个故事也不过是后人们的美好想象罢了。

历史上沈阳一共经历了多少次名称更迭

历史上,沈阳一共经历了九次名称的更换。

对沈阳的称呼,最早是在《汉书》中提及,那时被称为“候城”,“候”有侦察、守望的意思,足以说明当时沈阳的军事防御地位。唐代则改称为“沈州”。一直到元朝,改沈州为“沈阳路”,“沈阳”一词才正式出现在史料上。到了明朝时期,则被改为“沈阳中卫”。

清朝时期,太宗皇帝改称沈阳为“盛京”。顺治时期在此设立奉天府,因此沈阳又叫“奉天”。1929年,“东北易帜”后,奉天重新改称为“沈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阳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又改称“奉天”。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了“沈阳”的名称。

关于“沈阳”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古时候候城有一砍柴的少年,途中搭救了一只小羊,当晚梦中便看见一只大羊来向他道谢,并称赞他和候城的人们善良和友好,于是少年向邻居们诉说此事,人们惊叹此乃“神羊”,因此这里便被称为“神羊之城”,久而久之,变成“沈阳”。

为什么说沈阳是一座多民族融合的“移民”城市

从沈阳的建城史就能够看出来,这座城市在古时建城之初,就是一座防卫外族侵略的军事之城,其建设是为了军队所需,因此她在建城之初就是一座移民之城。

辽代时,耶律阿保机率领契丹骑兵南下至今天的河北、北京附近,在那里抢夺财物、掳掠居民,并在当时被称为“沈州”的沈阳城进行“移民安置”。元朝时期,设“沈州安抚高丽居民总管府”,用来安置内附的高丽国军民。明清时期,有大量的中原人迁居至此,或因军政避难,或因逃荒谋生,其中包括大量的回族居民。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是沈阳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外来人口迁入,使沈阳从两千多年的军事城堡摇身变为帝王之都。清朝时期,沈阳及其周边地区成为清廷主要的犯人流放地之一,犯人的迁入也成为本地文化融合的重要元素之一。

从清末到民国期间,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连年遭受灾害,大量的人口从山东、河北等地走出山海关,来到东北地区谋生,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闯关东”。二战时期,日本从朝鲜半岛向我国东北强行迁入大量的朝鲜族民众,他们聚居在东北各地,沈阳的西塔附近就是一个典型。

建国后,国家设立“一五”计划,将沈阳作为重点建设城市,大量人才的涌入,成就了沈阳工业重城的地位。

历经了千百年的积累,很多人在这里落地生根、枝开叶散。沈阳也形成了她融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兼收并蓄的城市文化。

清朝以前沈阳的城市地位如何

沈阳城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候城起,直到清王朝以前,一直都是各中原王朝用来抵御外族入侵的军事要地。历史上沈阳几经战火摧毁,后又经过多次重建使用,这正充分说明了沈阳所处的重要军事

地位。

明朝时期,沈阳的军事地位尤为突出,中央千方百计加固沈阳城池,修筑边墙,形成了一套完整且缜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明代沈阳中卫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许多堡、墩台组成,主要用来抵御蒙古族和女真族等外族的攻击和入侵。因此,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在沈阳及其周边的地名中略见一斑,比如胡台、虎石台、三台子、平罗堡等。

不过,在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以前,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都是在辽阳而不是沈阳,当时的辽阳是沈阳的两倍大,各方面条件也比沈阳要优越得多。虽然对于努尔哈赤为何迁都沈阳,历史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这次迁都,无疑使沈阳这个曾经以军事重镇为首要功能的小城,一跃成为帝王之都。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有哪些风水依据

后金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攻占了明朝辽东军政中心——辽阳,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阳,命名为东京,开始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努尔哈赤突然提出要迁都沈阳。

据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的决定是在一天之内做出的。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迁都的决定。虽然遭到了诸王、贝勒、大臣的一致反对,但努尔哈赤君意已决。当天下午,祭过祖之后,即刻率领八旗大军迁进沈阳城。

努尔哈赤曾先后4次迁都。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费阿拉城称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都至赫图阿拉城,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立后金。萨尔浒之战胜利后,又将行宫移至界凡城。之后,在辽阳建东京城,仅4年后,又迁都沈阳。

那么,他为什么放弃了辽阳,而选择迁都到当时政治、文化、经济、商业、位置等各项指标都不如辽阳的沈阳呢?当时努尔哈赤提出迁都到沈阳的想法后,诸王、贝勒、大臣都表示反对,那么他为什么又执意要迁都呢?关于这段历史,史学家对此有各种解释,民间也有各种传说。

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据说,努尔哈赤在建都东京(辽阳)时,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修建了三座寺庙用来保住龙脉王气。可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努尔哈赤为此郁闷至极。这一日突然有人报告说附近飞来了一只凤凰。努尔哈赤大喜,认为这是大吉之兆。但是当他前去查看的时候,凤凰却一声长鸣转身飞走了,一直飞到沈水以北的沈阳城才落下来。接着,凤凰不停地向努尔哈赤点头叫唤。于是努尔哈赤认为那里才是真正“凤落龙潜”的风水宝地,新都应该迁往那里,并且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此乃奉天旨意,命我在沈阳修建新都。”于是,便为沈阳取名“奉天”,意思是“奉天承运”。

这个传说似乎有些过于传奇,也不能作为努尔哈赤突然迁都沈阳的合理解释。但历朝历代的帝王在建都城时都把风水放在首位,却是有据可考的事实。据说从长白山西麓起,至沈阳的西塔,是为“龙脉”,也称“龙岗”。清王朝的发祥地赫图阿拉城、祖陵永陵、沈阳故宫、福陵和昭陵,都建在这条“龙岗”上。对“龙岗”一说,史书有很多记载。

沈阳故宫是何时由何人设计建造的

1625年的三月初三早上努尔哈赤决定迁都沈阳,下午数十万八旗子弟便开始启程,翌日清晨越过浑河进入沈阳。但是,对于沈阳故宫修建的具体时间,清朝史料中都没有记载。有人推测,沈阳故宫其实早在努尔哈赤动身前就已经修建完毕或者正在修建。也有人持相反的观点,因为据记载,努尔哈赤来到沈阳后只在原来明代城墙的北边修建了一个临时的住所,也就是2012年才被发现的罕王宫遗址。但对于努尔哈赤最终有没有住进过沈阳故宫里,大家莫衷一是。而对于沈阳故宫究竟是努尔哈赤在迁都以前就开始着手建造,还是在迁都之后才开始兴建的,史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这成了史学界的一大悬案。

那么,沈阳故宫又是由谁设计修建的呢?史书上曾提到过侯振举这个人可能与故宫的修建有关系,但是侯振举是一个汉人,这与沈阳故宫中大量存在的满蒙风格的建筑设计是不相符的。也有人认为,沈阳故宫的部分建筑材料可能是“二手”的,可能是从辽阳八角金殿拆下来的。

时至今日,一切的解释都是推测,这也为我们留下了更多的猜测空间。

为什么沈阳的老城是一个“天圆地方”的铜钱形状

皇太极时期,清朝开始着手修建沈阳城,加固了明朝城墙,改城内“十”字形大街为“井”字形格局,将原来的四个城门变为八个,四条道路将故宫围在中间,与四条道路相对应的就是八个城门,即“八门对八街”。这时的沈阳老城内除故宫和汗王宫外,还有十一座王府、六部衙门和庙宇等。

沈阳老城的圆形外城,是清朝入关后由康熙修建的,是为了适应城市人口增加、拓展城区的需要。在圆形外城与方城八门相对的位置又设有八个边门,方城八门之外、各个边门之内,称之为“关厢区域”。这时的盛京城就有了“八门”、“八关”、“八边门”的城市格局,盛京城就更加气派了。如果从空中俯瞰当时的盛京城,外郭圆形,内城方形,颇似一个天圆地方的铜钱形状。有人认为这寓意沈阳城是个招财进宝的福地,也有人把它与阴阳八卦联系起来。沈阳知名翰林缪润绂就认为,城内的中心庙为太极,钟鼓楼为两仪,东、西、南、北四座塔为四象,八座城门为八卦,圆形的外城象征天罡,方形的内城象征地煞,等等。

实际上,内城的方形,是因袭明朝城市轮廓修建的,是汉族城市模型的具体体现,而外城的圆形则更多表现的是满族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建筑形式,因此,内外城的结合十分生动地体现了满汉民族的文化融合。

清朝入关后的沈阳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

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后,沈阳(当时称为盛京)作为“陪都”有着重要的政治地位。所谓“陪都”,就是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或称为辅都,和首都一起被称为“两京”。基于地缘政治、军事防御以及认祖归宗等因素的考虑,陪都与首都形成一个相互呼应、相互协调的格局,处于“副行政中心的地位”。当时的沈阳全称为“盛京奉天府”,而北京则称“京师顺天府”,其地位可见一斑。

中国人传统当中,祖坟观念根深蒂固,帝王家族更是如此。清朝入关前,在沈阳周边兴建有三座陵寝,即永陵、福陵(俗称东陵)以及昭陵(俗称北陵),称为“关外三陵”。永陵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内,葬有努尔哈赤父祖等人。福陵和昭陵都位于现今沈阳市内。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其皇后叶赫那拉氏、大妃博尔济吉特氏等人的陵寝。清昭陵则是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所以,沈阳在当时被看作满清王朝的“根”的所在地而受到极大重视。

然后,到了清朝末年,随着国力的衰退和清政府的无能,沈阳城的军事要塞地位之重被帝国主义侵略者们所窥见。俄国人通过和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他们觊觎已久的铁路修路权和管理权。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里得到了这段铁路的经营管理权,这便是“南满铁路”。沈阳在地缘上的因素,使其被迫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

奉系张氏父子为沈阳及东北发挥过那些积极的作用

奉系军阀,作为封建军阀具有其落后以及反动的一面。但是,作为当时东北地区的统治集团,奉系军阀对沈阳以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不能否认的。奉系军阀统治东北的12年间,保证了东北地区内部的统一,同时也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促使农业生产和工业经济相比国内其他省区都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另外,奉系军阀对沈阳的教育及文化事业发展的贡献也是可圈可点。据说张作霖自幼家境贫寒,小时候只读了三个月书就辍学,但是他本人却十分重视教育。他说过:“我没读过书,知道肚子里没有墨水的害处,所以,可不能让东北人没有上大学求深造的机会。我宁可少养五万陆军,也要办东北大学!”现在人们都知道我国的师范类院校是免费就读的,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早在张作霖时期,奉天的师范学校就已免收学费了,而且还给学生发放伙食费,这些费用全由奉天省政府买单。同时,张作霖还兴办了东北讲武堂,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

其子张学良也同样重视教育。张学良主政东北后,捐出500万元现大洋私产扶助中、小学教育,为了使用和管理这笔资金,他成立了汉卿教育基金会,并派教员赴京、沪、杭等地深造,这无疑推动了沈阳乃至全省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对外关系上,张氏父子始终以维护民族利益为重。清政府时期,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在位期间,他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

张学良同样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东北易帜”使东北归顺国民政府,使得国民政府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张学良同杨虎城一起发动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为何发生在沈阳,而不是东北其他地方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残历碑”上记录着当年那段苦难的历史:“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

但是,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发生在沈阳,而不是其他地方?

沈阳能够成为“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早在满清末期,沙俄侵略者就在这里修建了中东铁路。日本从1905年日俄战争中攫取了铁路的经营管理权,这里成为了“满铁附属地”。在这里,日本人可以任意居住和驻军,可以说是建立了一个侵略中国的基地,一个“国中之国”。日本人在此建设了大量的军工企业,生产军工设备并通过南满铁路进行运输,可以说,日本帝国主义是将沈阳作为了准备侵略中国的“根据地”和“指挥部”,并时刻准备着将贪婪的侵略之爪伸向中国的心脏。可以说,通过打开沈阳这个口子,进而实现侵略全中国,是日本人预谋已久的。

所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实行“大陆政策”必走的一步,那么,“九一八”事变发生在沈阳,就有一定的必然性了。

沈阳“共和国长子”的称号是如何得来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与勃兴,必定直接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即使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国家要想发展、民族要想复兴,工业文明的大踏步前进是必经之路。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十分落后,毛主席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还是能造茶碗茶壶?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都不能制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沈阳以“共和国长子”的身份承担了重任。最早建成的全国重化工业基地,为保证建国初期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共和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沈阳铁西区形成了以机电工业为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涵盖机械、化工、制药、冶金、轻工等行业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沈阳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时代,曾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中国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100多个新中国的“第一”,都是从沈阳生产出来的。在新中国建设的前30年,沈阳向全国输送近40万中高级人才,提供机床20多万台,变压器2亿多千伏安,冶金设备60多亿元。在沈阳铁西区大约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经集中了近千家企业,拥有30多万产业工人大军,这些都曾经是沈阳人的骄傲。而最令沈阳人自豪的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天安门上的国徽是沈阳生产制造的。

长子,担负着一个家族的重任,在共和国工业建设的初期,沈阳正扮演了这样一位长子般的角色,因此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沈阳为我国从农业大国向着工业化现代化大国的迈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此,工业文化也在成为沈阳抹不去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气质。现在当我们走在沈阳,尤其是铁西区的街道上,映入我们眼帘的不再是高大的工厂装备和高密度的职工大楼,而是变成了一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生态宜居的新城。搬迁后的工业区,变成了一条工业文化走廊,并且建成了铸造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等,留下了能代表那些峥嵘岁月的元素符号,成为沈阳不可磨灭的记忆。

沈阳行政区划的变更

20世纪初期,沈阳城由老城区、南满铁路附属地与商埠地三块区域构成。满铁附属地在十余年间扩展成一个与沈阳老城东西相望的新城区。此时沈阳城的整体形状酷似一个不对称的哑铃,大的一头是老城区,小的一边是满铁附属地,而中间的把手则是清政府自行开发的商埠地。

伪满时期,工业城市的定位尤为凸显,铁西工业区成为这一时期日本重点开发建设的区域。满铁附属地内,以沈阳站为中心,周围纵向、横向和斜向的道路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本”字。有人说这是日本的“本”字,这种说法无法考证,但日本人的城市规划对沈阳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烙印,今天我们走在沈阳站附近的中山路、中华路上,还能依稀见到百年前城市规划初期的印迹。

抗战胜利时的沈阳,行政区划竟有24个之多,建国初期被合并为8个。

如今,沈阳市下辖10个市辖区、2个县、1个县级市。它们分别是,和平区、沈河区、皇姑区、大东区、铁西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辽中区、康平县、法库县和新民市。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

沈阳各区的名字因何而来

沈河区

沈河区,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确有一条叫“沈河”的河吗?答案是否定的。原来,“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当局在沈阳市设立了沈阳区、浑河区、大东区等11个区;沈阳解放后,政府决定将沈阳区与浑河区进行合并,取沈阳区的“沈”字与浑河区的“河”字,定名为沈河区。

和平区

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以大和民族永久占领之用心,策划“三区”,建置了“大和”、“敷岛”、“朝日”区。解放之后,改了名字叫做和平区,也有世界和平的意思。

大东区

清康熙十九年,绕沈阳城修筑环形外墙,设八个边门,清八旗军分管八门八关地区形成“八界”。大东区在抚近门(即大东门)以外,所以取名“大东区”。

铁西区

铁西区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日伪时期这里一直都是工业区,因此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都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建国后,这里也是重要的工业区。2002年沈阳市政府开始着手对铁西工业区进行搬迁改造,随着“东搬西建”工程的结束,始建于1905年的老铁西工业区也彻底成为历史。

皇姑区“皇姑区”名字的由来源于皇姑屯,那么“皇姑屯”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呐!相传努尔哈赤外出打猎,途经一个小村子,便向村里的一位女孩讨水喝,他见那女孩聪明伶俐、脱俗美丽,非常喜欢,就将她收为义女(也有说法是干妹妹)。女孩死后的所葬之处就被称作“皇姑坟”,“皇姑屯”也因此得名。另一种关于皇姑坟的说法,认为乃是简仪亲王的坟墓。因简仪亲王本名芬古,故其坟也称芬古坟。时间一久,便误传为皇姑坟。

清朝末期,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建立了一条窄轨铁路,以便运送军用物资,于是在这里修建了皇姑屯火车站。1928年,一声巨响,东北军阀首领张作霖被日本帝国主义的关东军分子炸死在皇姑屯火车站,这就是“皇姑屯事件”,于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在我国近代史史书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老沈阳城的中轴线在哪里

说起沈阳城的中轴线,现在的人们可以说无人不知,那就是青年大街,因为青年大街是今天沈阳城的主干道,也是沈阳市重点项目——金廊工程的主线,是沈阳市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中轴线。所谓“金廊工程”,北起清昭陵大门前,向南途经市府广场、浑南新区、桃仙国际机场,直达沈丹高速公路。沿途各种高级写字楼、大厦鳞次栉比,各类广场绿地、公共设施也相当完备,可谓沈阳城市的交通主轴和城市的生活、景观主轴。

但你可知道,几百年前的老沈阳城的中轴线可不在这里,而是在通天街。

通天街其实早在元代就有了,就是盛京城在改为“井”字形街道之前,“十”字形街道贯穿南北的那条。但当盛京内城改为“井”字形街道之后,因通天街所处的位置,被截成了两段。所以,便有了沈阳现在的两条通天街:北通天街和南通天街。两个通天街一南一北,互不相连。

关于“通天街”名字的由来,有人说是取意“通往天子的所在”。因努尔哈赤刚进沈阳城的时候住在了“十”字街道的北端城门附近,所以他的儿子皇太极为这条路取名为“通天路”也就很好理解了。

沈阳究竟有多少处景致

沈阳城不仅历史悠久,景致更是优美宜人,令无数的文人墨客竞相赞美。关于沈阳城景致的“评选”很早就开始了,据记载,早在顺治、康熙年间开始,便有脍炙人口的“盛京八景”、“留都十六景”相传。同治年间,《陪都记略图》中则出现了“盛京十景”的说法。光绪年间,有“陪京八景”之说。及至近代,随着沈阳城建规模越来越大,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评选“盛京八景”也成了最热门的娱乐活动之一,《承德县志》、《沈阳县志》、《辽海小记》和《奉天古迹考》等书,以及日伪和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报纸纷纷评选和记述不同名称的“盛京八景”,热闹程度不亚于今天的“选秀”节目。

最早的“清初八景”出现在清顺治、康熙年间,这八景是:“庙里有井,井里有庙;人从碑下走,水自桥上流;铜匾一块,铁匾一块;和尚枕着城头睡,城墙下的金钱眼。”

所谓“庙里有井”,是说原小南门外关帝庙(一说大南关的大佛寺)下面有井;“井里有庙”,是说原小北边门里有一口井,井内有青石雕的小庙模型,水浅时小庙即现;“人从碑下走”,说的是原城内钟鼓二楼上有碑,行人从楼下通行;“水自桥上流”则说的是,原大西门里有一座石桥,遇到下雨天,水就漫过桥身从桥上流过;“铜匾一块”,指的就是传说奉天省府尹衙门或承德县署大门上所悬挂的牌匾是铜制的;“铁匾一块”则是指,原小东关灶君庙,铸有“慈航普渡”的铁匾;相传有一处城墙,因大雨冲刷,露出一个石刻的睡僧像,便有了“和尚枕着城头睡”;又传,有一个刻有“沈阳”二字的石制金钱筑于西侧城墙内,称为“金钱眼”。不过很可惜,这八景现在都不存在了。

清初有一文人,名叫陈梦雷,被流放到盛京。他在《松鹤山房诗集》中,提出了“留都十六景”的说法,包括:天柱衡云、开城霁雪、东园泛菊、龙石观莲、实胜斜晖、浑河晚渡、御园春望、黄山秋猎、沈水春游、永安秋水、大堤踏月、塔湾落雁、景佑晓钟、天坛松月、南塔柳阴、望云列障。这十六景囊括了清初盛京城最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后来陆续出现的“盛京八景”、“沈阳八景”及“沈阳新十二景”等城市景观文化提供了借鉴。

同治六年(1867年),一个名叫刘世英的文人来到盛京城,并写就了《陪都纪略》。刘世英把十六景精简成了“留都十景”,包括:凤楼观塔、御苑松涛、三台夕照、万泉垂钓、神碑幻影、福陵叠翠、陡山霁雪、浑河晚渡、柳塘春雨、道院秋风。

五年后,沈阳本土的著名大文人缪润绂,根据多年生活经验推出了“陪京八景”,分别为天柱排青、辉山映雪、浑河晚渡、塔湾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观莲、万泉垂钓、皇寺钟声。这八景今天也大多是沈阳的标志性景点,后世所传的“盛京八景”,也以缪润绂版本流传最广。

明国时期评选八景更是当时大、小报刊十分热衷的互动项目。比如,担任过奉天政务厅厅长的藏书家金梁,就推出了“奉天八景”;国统时期的《东北先锋报》也刊载过“八景”。

直至20世纪80年代,随着沈阳经济大发展,新时期的评选仍然继续着。1988年根据群众推荐,评选出了“沈阳新十二景”,里面把南运河带状公园、新乐遗址、彩电塔、沈阳动物园都列了进去。1997年,沈阳又评出了十五大旅游景观,新增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夏宫、植物园、卧龙湖、怪坡等景观。

沈阳不同时期的名胜景观虽然不同,但无不体现出沈阳城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特点,不仅具有标志性,更为沈阳百姓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同时,这种“选景”活动本身,也成为了沈阳城独特的一道景观。总之,无论“八景”、“十景”还是“十二景”,都是“最沈阳”的景观。

沈阳的城门楼

盛京内城的八门是怎么来的

沈阳老城是一座内方、外圆的铜钱形城廓,所以内城也叫“方城”。这是一座被青砖高墙围绕着的正方形军事围城,用“壁垒森严”这四个字来形容可谓十分恰当。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辽阳人闵忠担任“沈阳中卫城指挥使”(县令级别)。之前的“沈阳中卫”还是夯土城墙,闵忠为了加强城池的防御能力,开始着手改建沈阳城。这时的“城”特指“城墙”,主要功能是用于抵御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军事攻击。据记载,明代时所建城墙周长9里10步、高2.5丈,城内有驻兵,城墙上亦可行军,并且还架设有炮械。城墙外还设有两道护城河,均引用了浑河之水。城墙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设一座城门,东门为“永宁门”;西门为“永昌门”;南门为“保安门”;北门为“安定门”。这就是沈阳城内城的雏形。

明朝末年,在与后金的数年征战中,沈阳明城墙除北门外,几乎全部被毁坏。

努尔哈赤进沈阳后并没有立即修建沈阳城,而仅在城内靠着北门里依照女真族建筑模式建设一个简单的“居住之宫”,也就是2012年被发掘的“罕王宫”。直到第二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后,才开始对沈阳的城垣进行全面修葺。

修缮后的沈阳城,将明朝时的4座城门改为8座,使出入城门更加方便、快捷。据《增修盛京通志》记载,改造后的沈阳城,城墙高3.5丈,宽1.8丈,周围长9里331步,城楼8座,角楼4座。

现珍藏于首都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里的《盛京城阙图》,是现存沈阳城最早的形象资料。图中非常直接地为我们展示了沈阳的容貌。

这时的沈阳内城,每个方向设两个城门,八旗军各守一门。这样就使城内的大街结构由明朝的“十”字形变成了清朝的“井”形。四条“井”字形的道路将故宫围在中间,与四条道路相对的,就是八个进出城的城门,所谓“八门对八街”。

八座城门沿用努尔哈赤为东京城(辽阳)确定的旧称,即,城东方向,北为内治门(俗称小东门),南为抚近门(俗称大东门);城南方向,西为天佑门(俗称小南门),东为德胜门(俗称大南门);城西方向,北为外攘门(俗称小西门),南为怀远门(俗称大西门);城北方向,西为地载门(俗称小北门),东为福胜门(大北门)。

八座城门,寓意“天佑地载,德盛福胜;怀远抚近,内治外攘”,非常符合当时统治者的治国之策。在各个城门外部,还建筑了“瓮城”。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瓮城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进可屯兵保护主城,守可“瓮中捉鳖”歼灭敌军。

如今,沈阳市中街的道路格局,依旧保留了原来盛京城的格局,即“井”字格局。中街路、沈阳路与正阳街、朝阳街就是在原来贯穿城市的四条“井”字形道路上扩建起来的。但八座城门除怀远门和抚近门为后来复建之外,我们已经再也无缘看到其他城门的真容。

什么是盛京城的“八关”

随着盛京人口的增加,原来的方形内城已经适应不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于是康熙十九年(1680年),在城外增筑关墙,高七尺五寸(2.79米),周围32里48步(16.08公里),面积为11.9平方公里,建成了盛京的外城。

外城为不规则的抹角圆形,外城的“边墙”均为夯土筑造,四个方向设有八个关,八关即八个边门。边门较简单,青砖门柱,灰瓦为盖。各个“边门”均与盛京(沈阳)方城八门相对应,并按照盛京(沈阳)内城八门的俗称命名,即抚近门(大东门)外,为“大东边门”,内治门(小东门)外,为“小东边门”,等等,以此类推。“小西边门”还修建了一座门楼,上嵌“陪都重镇”四字门额。盛京内城八门之外、各个边门之内,称之为“关厢”地区,如“抚近关(大东关)”、“内治关(小东关)”,等等。

这样,盛京城就有了“八门”、“八关”的区划,当时住在关厢里的多是所谓“伊彻满洲”,即新满洲,也就是那些在清代入关以后被吸收为满族共同体的成员。各个关的设立,明确划分了盛京城八旗子弟的居住界限:抚近关内及大东关为镶红旗界,内治门内及小东关为正红旗界,德胜门内及大南关为镶黄旗界,天佑门内及小南关为镶蓝旗界,怀远门内及大西关为镶白旗界,外攘门内及小四关为正黄旗界,福胜门内及大北关为正蓝旗界,地载门内及小北关为正白旗界。

修筑“边墙”之后,人们不再受内城的局限,纷纷在“关厢”内安家、开设店铺。清朝末年的盛京地图显示,当年“关厢”地区已经有了上百条胡同,有许多茶馆、饭店、商号等买卖店铺。

然而,时至今日,盛京城的内城与外城城墙都已经先后损毁,八个边门也都陆续拆除。盛京城那宏伟的城墙和城门楼,也都只是存在于历史档案和大街小巷的传说里了。

“九门”是怎么消失的

在《盛京城阙图》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盛京内城的北侧城墙上,在福胜门和地载门之间,还另有一座城门。这多出来的一座城门,就修建在努尔哈赤的“罕王宫”的正后面,具有完整的军事配备,且可以大量屯兵。可以说,这样的城门体系结构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就是被人们俗称的“九门”。

据记载,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沈阳中卫城的北侧“安定门”更名“镇边门”。努尔哈赤进入沈阳后、沈阳故宫完工前,所住的“临时住所”——罕王宫就是背靠着这个镇边门的。那么,为什么清太祖努尔哈赤将自己的寝居之所建在了明代北门的边上,而不是舒适的城中心呢?一来证明当时的沈阳故宫可能尚未完工,另外,坊间还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就是为了方便努尔哈赤随时逃回新宾“老家”。

据《辽东志》记载,“九门”整个城门皆为砖筑,由九个券拱组成一体,门道上铺青石板,门楣上镶有“狮子滚绣球”、“牡丹”等花纹装饰,而最让人称奇的是“九门”的结构。以前考古发掘的城门大都是单个或多个纵向的通道,而“九门”则不同,从平面上若能俯视,“九门”其实是一个直立的“卄”形状。也就是说,在一个纵向通道的两侧,各辟有两条平行的横向通道。这样设计所带来的一个最大好处就是,城门洞内可以大量屯兵且隐蔽性好,针对敌情易进易退,不仅便于得到城内兵力的增援,还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城堡,牢不可破。这也是努尔哈赤之所以选择背靠“九门”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立体式、多功能的城防工事在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对于盛京“九门”的存在,史料中早有记载,但是其城门本身早已在数十年的战乱当中不复存在。1958年的一次维修下水管道的施工中,工人们在大北门与小北门之间发现了这个传说中的“九门”的门额之一。门额上写着“镇边门”三个繁体汉字,石碑的下角写着“明万历年”,这个门额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内。然而“九门”已经无法根据遗址进行恢复了,只留下一条被称为“九门路”的小巷。

关于“九门”有哪些传说

“九门”与蝎子精的故事

由于“九门”的神秘存在,所以盛京城流传着许许多多与“九门”有关的故事。其中,蝎子精的故事流传尤为广泛。

这个传说,得从皇太极弃用“九门”讲起。传说,当时皇太极在扩建沈阳城时,百姓们传言“九门”里住着一个蝎子精,所以城门底下到处都是蝎子。进出往来的百姓经常被蝎子蜇,甚至有人被蛰死。成群的蝎子怎么杀也杀不尽,吓得满城的百姓人心惶惶。皇太极当即下诏:悬赏能治蝎的人。一天,一个道士称:因为蝎子的天敌是鸡,须得寻找一个鸡年、鸡月、鸡日、鸡时生的姬姓之人,把此人砌在城墙内,即可治蝎灾。皇太极命人去寻找这样的人,找到一个卖烧饼的老头。于是那老头牺牲了自己而被砌在了城墙里,从此以后,果然再也见不到一只蝎子,而“九门”也随之被弃用。

关于“九门”里的蝎子精的另外一个版本,说的是佛袓派“真圣”下凡,化做男婴于鸡年酉时降生在城内一个叫姬耀祖的人家里,当蝎子精出来作恶的时候,男婴便化作一只金鸡,与蝎子精恶斗,最终蝎子精被制伏。

当然这些故事不过是坊间的一些传说而已,俱不可考。“天德信”与“九门”的故事

还有一个与“九门”有过渊源的故事主人公,是盛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天德信”是盛京城一家民族资本的老字号。解放以前,“天德信”垄断了整个东北三省的文具、纸张。关于“天德信”的发家史,传言是借了“九门”的光。

据说,“天德信”的主人姓曹,早年间给一个做纸张生意的大户人家当厨师,他的厨艺很好,人称“曹大厨”。后来,当时沈阳城进驻了很多日本人,“曹大厨”听说日本的文具、纸张好,便想到做日本人的纸张生意。于是,他就在“九门”的旁边租了一个房子做仓库,然后向日本人订了20箱货。那时候,日本人为了促进贸易,一般都先到货后付款。

接着,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8.2级的地震,此乃日本现代史上震级最大、损失最严重的一次大地震。就是这次地震,让“曹大厨”白拿了日本人20箱文具、纸张。从此,“曹大厨”变成了“天德信”。人们都说“曹大厨”是借了“九门”里蝎子精的灵气。

当然,这些都只不过是一种巧合,当时迷信的人们就把这种巧合联系在了一起。不过,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视各种动植物为“仙家”却是事实。

抚近门与清代一条街

抚近门,俗称为“大东门”,是沈阳城九门之一。清代的抚近门已经基本毁坏,今天的抚近门是1998年复建的。

抚近门位于沈阳古文化街东端,与西端的怀远门相对而望。抚近门高近20米,占地面积556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是今天沈阳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走进抚近门,就是沈阳城有名的清代一条街,又称作“清代满族风情一条街”。清代时候,这条街名为“新正街”,现在叫做“沈阳路”。沈阳路全长1340米,街路两边的店铺约有百余家,主要经营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饭店、旅店、小吃、茶庄等。这条街上仍留存有一些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其余则是清代风格的仿古建筑。

清代一条街上的武功坊和文德坊是清代时期的两座牌楼,其一东一西纵列于沈阳故宫大清门之前,是当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为传颂自己的文德武功所建。东北少帅张学良的东北军“军官俱乐部”就坐落在这条街上,这栋建筑建于1925年,如今仍然保留着原有的欧式风格。现今这里是某青年旅社,旅社内留存有不少初建时的原物。街北出口的两边木柱上还有清代大书法家包汝楷撰写的楹联。

如今的清代一条街已经成为沈阳市文化旅游产业一块招牌,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清代满汉融合的建筑风格,形成了“金字金匾名阁名楼名店铺,青砖青瓦古风古貌古陪都”的景象,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

被称为“鬼门”的是哪座城门

怀远门位于沈阳路西端,俗称“大西门”。清代时候的怀远门,同盛京城的其他七座城门大抵相似,但是,又与其他城门有些区别,因此民间关于怀远门的传说也不绝于耳。

打开沈阳城的地图我们会发现一个奇异的现象,连通盛京内城八个城门与八个边门的8条大路中,有7条均为径直相对,然而,只有怀远门,也就是“大西门”与“大西边门”之间的大道并不笔直,而是从东向西逐渐地偏向南边。这里就涉及了一个古老的传说。

清朝晚期刘世英所著的《陪都纪略》中提到了这么一首诗——《鬼门六只眼》,诗中道:“怀远门称坤,俗言似太诌。门扉六眼孔,泱囚设来由。”缪润绂在《陪京杂述》中也说到:“怀远门两扉,各有三眼,旧时按八卦方位,此当属坤,盖六眼取六断之义,未知可否?或谓以八门论,此为死门。故罪大辟者,自是牵出,俗因呼为鬼门。然六眼之义,究无能解。”《东三省古迹遗闻》同样也说:“大西门外瓮圈两门扇下面,共有六孔(孔是辟门时置),它门无之。故老说,早年刑场设在西廓外,凡决之囚必出此门,遂有‘鬼门六眼’之说。”又旧时骂人有“出大西门的”一语,意即“不得好死”。

为什么出大西门就不得好死呢?原来,这是因为自清以来,出大西门外的西南角之处,是当时的刑场所在地。临刑前犯人要被装进木笼囚车,游街过市后被送往大西门外的刑场处决,俗称“出大差”。刑场的不远处,就是埋葬无主尸首的“乱葬岗子”。所以凡处决死囚必出此门,因此,当年的沈城百姓们就称怀远门为“鬼门”,称大西边门(大西关)为“鬼门关”,甚至还有一句诅咒别人的狠话:“出大西门去吧!”可巧,大西门城门上有六个小眼,是其他七个门没有的,于是就有了“鬼门六眼”之说。民间也有一句俗话讲:“不要你鬼眉六眼的”,意思是说:无论你怎样狡猾嚣张,最终也免不了要过鬼门关。

古时候,人们认为人死后要去往西方,因此称人去世为“归西”、“驾鹤西去”等。而怀远门外恰又是刑场和墓地,所以,人们认为怀远门和大西边门径直对着“大西边”实在不吉利。于是,修筑边墙和边门时,人们便有意将“大西边门”向南偏斜,以便避免形成直通方城内的“西方大路”。

1931年春,在此处开辟菜市场,因有失观瞻,且妨碍卫生,遂将刑场移往它处,但“鬼门六眼”的传说仍在盛京百姓中流传。旧时,人们最怕进鬼门关。为祈求诸事顺利、祛病消灾,每逢初一、十五,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大西门外焚香叩拜。

如今的怀远门已经看不到传说中的“鬼门六眼”了。《沈阳大事记》中记载:“1936年9月,开始拆毁大西门。”1994年,在沈阳市和沈河区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修建了一座仿古建筑,这就是今天的怀远门。在百年后的今天,曾经的“鬼门”如今变成了车水马龙的地标,仰望宏伟的怀远楼城楼,回想那些跃然纸上的故事和传说,令人心生无限慨叹,由衷地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女儿墙”名字的得来与德胜门有关吗

盛京德胜门,俗称“大南门”,以女儿墙的典故留名于世。

当年盛京城内城在修建城墙的时候,一并建有六百五十一个垛口。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六百五十一个垛口唯独德胜门城楼上的六十个垛口比其他七个城门上的垛口少一层青砖,于是便足足矮了两寸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相传当年皇太极在修葺沈阳城墙的时候,嫌城墙修得太慢,便下令四处抓丁增夫,结果盛京城方圆百里的男子都被抓来修城。城南六十里外有一对扈姓父女,父亲六十多岁,年老体弱,长年卧病在床。女儿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她每天侍候着父亲的饮食起居,从无半句怨言,是个百里挑一的孝顺姑娘。当征丁的通知传到扈家时,女儿为了自己体弱多病的老父亲,于是便乔装打扮成一名男子,假称是扈家的儿子,代替父亲加入到了修城的队伍中。她被分配到德胜门城楼上的垛口专管抹灰。但是,过了些时日,这位女儿的身份便被监工的头目识破,于是便奏明了皇上。

皇太极闻言,深受感动,当即对这位替父修城墙的孝女大加赞扬。于是特准许德胜门城墙的六十处垛口可以矮一砖建设,遂得名“女儿墙”。

后来,在清末义和团起义时,“红灯会”义民为泄仇恨,将矮一砖的“女儿墙”加到和别处同样的高度。

德胜门遗址于2007年出土,名为“清盛京城德胜门瓮城遗址”。在该遗址的上方,加盖有玻璃罩以向世人展示。该遗址的展示区域东西长9米,南北宽7.4米,面积为37.3平方米,遗址深度约2.6米,地上部分设置有说明碑和卧碑,碑文上刻有德胜门瓮城的介绍等。

盛京的钟楼和鼓楼是如何使用的

清末诗人缪润绂曾以诗句来描写沈阳的钟楼和鼓楼:“钟打谯楼第几更,八关接续听锣鸣,狺狺中有谁家犬,吠入深霄不断声。”

钟楼和鼓楼始建于1637年,曾经位于沈阳古城中最繁华的四平街,也就是今天的中街上。东边的钟楼位于现在朝阳街与中街交汇处,西边的鼓楼在正阳街与中街交汇处。两座楼的建筑样式几乎一样,各有上、中、下三层,上有重檐亭阁并设有钟、鼓,下设拱形门洞用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