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8-31 14:44:2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刘黎明《土地资源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第1章 绪 论

1.1 复习笔记

一、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社会生产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是劳动对象,土地资源除了包含本身所固有的一切自然特性以外,同时又包含了具有可供人类发展生产的社会经济特性。这两种属性合称为土地资源的“二重性”。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土地资源这一自然经济综合体,是研究其类型与特征、数量与质量、调查与评价,以及开发与利用、治理与改造、保护与管理等诸问题的一门综合学科。

1.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念(1)土地的概念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具体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①土地是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

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

③土地的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④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2)土地资源的概念

资源是针对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而言的;即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与土地资源的有区别:

土地的概念是对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

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含义,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如宜农土地资源、宜林土地资源、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因此,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更广,而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土地更具体。

但在目前阶段下,土地和土地资源两个概念也可以等同的使用。

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

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1)土地的资源特性

①生产性

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土地生产力是指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它是土地的最本质的特性之一。

a.土地生产力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

前者是自然形成的是土地资源本身的性质,不同性质的土地,即光、热、水、气、营养元素的含量及组合等不同的土地,适应于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繁殖;

后者是施加人工影响而产生的,它决定于人类生产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为对土地限制因素的克服、改造能力和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b.土地生产力从时间上又可分为两种

一是土地的现实生产力,即现实条件下土地的生产水平;

二是土地的潜在生产力,指在可预见的将来,对土地施加改造措施或更加集约经营条件下土地的生产水平,简称土地潜力。

②区域性

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

③动态性

土地不仅具有地域性的空间差异,而且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因此,应把土地的地域性与动态性看做是土地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④可更新性

土地是一种可更新的资源,表现为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地对于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净化能力。生长在土地上的生物,不断地生长和死亡,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及其他化学物质,不断地被植物消耗和补充,这种周而复始的更替,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对稳定的。

⑤多功能性

概括起来,土地的作用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产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

⑦不可替代性(2)土地的资产特性

土地不仅具有资源的属性,而且具有社会资产的特性,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引用的威廉·配第的一句话:“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①商品特性

土地与一般商品相比具有下述特殊性:

a.一般商品是用来交换劳动产品的,而土地这个特殊商品,它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如果从它的根本属性来看,或就其整体而言,是属于天然赐予的自然物,并非人的劳动所能创造的;但从对它利用改造的角度来看,现今土地大多经过人类长期直接或间接的开发,凝结着大量的人类劳动,具有劳动产品的一面。

b.一般商品是属于价值物,其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另一方面是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从现实的经济生活来看,这两个部分的土地价格是融合在一起的,因为人类投入土地的劳动与土地本身是不可分的。

c.一般商品在空间上是可移的,而土地这个商品的位置却是无法移动的。

②产权特性

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它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租赁权、土地抵押权、土地继承权、地役权等多项权利。土地产权也像其他财产权一样,惟有在法律的认可下才能产生。

土地归谁所有决定着社会的土地制度性质。土地制度对于土地利用的种种约束,实质上表现为对土地产权的约束,土地产权性质反映着特定的社会形式和土地关系。

③增值特性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主要是指在某一地区、某种用途的土地供不应求,形成了稀缺的经济资源,造成供求上不同程度的矛盾。其原因在于,位置较优或土质较好的土地,利用方便、效益较高,从而拉大需求量,而可供使用的这些土地的面积又有限,因而表现出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另一方面,土地作为资产,由于人们在其上的创造性劳动而增值,它包括对该增值地块的劳动,如山坡修建梯田,种植果树,而使该山坡的地价增值;也可能仅仅是由于利用方式的改变(农用改用于工业、城建),或四周的环境、区位改变(如交通的修建)等而产生土地增值。

④不动产特性

土地不动产特性主要源自于其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和永久使用性两个方面的特点。

地产是不动产,它具有位置的固定性,不能随着土地产权的流动而改变其实体的空间位置。

另一方面,地产不同于社会的其他资产(或财产),它不是一次性的消费品,不会因使用而损耗或消灭。相反,它可以反复使用和永续利用,并随着人类劳动的连续投入而不断发挥它的性能。甚至,它还可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其自然增值。地产的这种永久使用特性使其在现代金融活动中,成为最可靠的融资手段。

二、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应当包括从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化配置结构及其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完整过程。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对土地和土地资源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和剖析;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的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综合质量和利用的影响规律,即研究各自然要素与土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空间变异性很大。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

由于土地资源的某些自然要素,如气候、土壤、生物等,一般是呈地带性分布,因此土地资源具有地带性的宏观分布规律,如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等分布规律;但在某一小区域内,由于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地区性因素的影响,使得水热条件在区域内重新再分配,以及其他相应条件如土壤、生物等随之发生分异,因而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过程。(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总之,上述几个方面是土地资源学整个研究体系的有机组成,它们既有区别,又是紧密相关的,共同构成土地资源学的学科体系。

土地资源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开展其他一切相关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的分类研究是分析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为进行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对象;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是在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的基础,进一步分析土地与人口的定量关系问题,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定量化依据;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整个土地资源学研究的目的和归宿;而土地资源保护与管理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1)土地资源学的研究特点

由于土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和经济综合体,因而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性的特点。(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①系统分析方法

②景观生态分析方法

景观生态分析方法是一种十分综合的生态系统研究方法。它将土地作为一个功能整体,综合分析土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分析系统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与转换,由此来决定不同的土地生态单位。这一方法不仅能用于土地类型划分,而且通过综合分析土地系统中的养分、水分运动和初级生产力来进行土地潜力评价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及稳定性研究。景观生态分析方法主要表现为景观综合和景观过程分析。

③现代技术应用方法

这些现代技术主要包括:遥感技术、信息系统技术等。

④社会经济分析方法

社会经济分析法,就是利用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筛选出能够反映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属性的指标,然后综合分析这一指标体系,探讨获得最佳效益的途径。

3.土地资源学与土地学科体系(1)土地资源学在土地学科中的位置

土地科学是在地理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经综合创造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同时,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等主要是面对生产实践而言的,故而在总体上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2)土地科学的学科思维特点

①系统思维;②问题导向思维;③伦理思维;④动态思维;⑤生态经济思维。

三、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及趋势

1.国外土地资源学的发展(1)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土地、土地类型、土地评价等概念体系逐渐形成和土地资源学产生的孕育时期。(2)20世纪40~70年代,是土地资源学逐渐形成和发展时期。(3)20世纪70年代末,在FAO《土地评价纲要》推动下,土地适宜性评价在各地的广泛应用使其与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开展土地生产潜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工作,使土地资源研究进入了一个综合化、系统工程化研究阶段。(4)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激化,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被作为21世纪议程核心,使土地资源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中国土地资源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类型研究与土地资源调查方面(2)土地评级方面(3)土地利用规划方面

2.土地资源学的发展前景

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随着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土地资源的研究应开拓和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检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2)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1.2 课后习题详解

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1)土地、土地资源概念

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土地的资源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性②区域性③动态性④可更新性⑤多功能性⑥有限性⑦不可替代性。土地的资产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商品特性②产权特性③增值特性④不动产特性

2.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对土地和土地资源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和剖析;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的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综合质量和利用的影响规律,即研究各自然要素与土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研究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土地资源学的重要内容。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空间变异性很大。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过程。(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计算土地自然生产力和土地经济生产力两种土地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地上生产的食物可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土地人口承载力进行定量研究,以便合理的协调人地关系,为土地利用的中长期规划、土地资源保护政策、甚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主要应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和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两个方面。(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土地资源保护应该包括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是为了确立并巩固与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以及监督土地利用而由国家制定的包括法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措施,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等的方法论上。

3.面对21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答: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随着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其发展前景和方向主要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

④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除此以外,山地资源开发已成为我国资源开发的重点,一些条件较好的山区将成为我国大农业发展的战略后备基地。为此,应尽快摸清山区土地资源家底,着重研究土地资源分布规律和组合特征,为合理配置农林牧产业结构,实现山区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另外,还应加强对一些特殊土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如滩涂、湿地、沙化土地等。(2)提高对土地资源学科的认识水平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1.3 考研真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土地[中国地质大学2005年研]

答: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土地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①土地是自然综合体。②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③土地是一种历史综合体。④土地与国土不是同一概念。

二、简答题

1.阐述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研]

答:(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2)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土地的基本特性,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

①土地的资源特性

土地的资源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

②土地的资产特性

土地不仅具有资源的属性,而且具有社会资产的特性,资产特性主要体现在: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特性。

2.土地资源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研]

答: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应当包括从认识土地资源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制定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优化配置结构及其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完整过程。

土地资源学的完整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对土地和土地资源这个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和剖析;对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的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各个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综合质量和利用的影响规律,即研究各自然要素与土地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规律性和区域特殊性。(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研究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是土地资源学研究体系中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过程。(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主要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和区域土地资派的综合开发的研究(6)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土地资源保护应该包括对土地资源数量上的减少控制和质量上的退化防治;土地资源管理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各项管理措施的制定、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措施的实施等的方法论上。

三、论述题

1.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地矛盾,你认为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应向哪个方向发展?[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研]

答:土地资源学正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今后需要不断的完善。对于我国人口与土地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土地资源学发展前景和方向为:(1)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土地资源研究应开拓和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应当放在对各种先进技术的开发利用,建立一套准确、快捷的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系统,以适合土地资源信息及时更新的要求。

②土地资源(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性研究。土地资源学研究应拓宽领域,扩展功能,积极参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资产核算和环境估价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工作。

③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应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通过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合称3S技术)等先进手段,并结合一定规模的野外定位研究网络,有系统地开展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2)土地资源学理论建设应该有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土地学科的发展,包括:

①加强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需要加强一些新的理论研究,如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退化等方面的研究。

②应重点开展我国土地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

③学科规范化问题,即规范一个学科的范畴。

特别是土地资源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和一些基本概念必须尽快达到统一认识和规范化。

第2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

2.1 复习笔记

一、土地资源的气候要素特征分析

气候要素主要是指地球表面至10000~12000m高空以下的对流层的下部,即与地球表面产生直接水、热交换的大气层的各种统计状态和物理过程。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个方面。

1.太阳辐射2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变化于355~1003kJ/cm。由于受纬度、海拔高度及云量等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差异较大,低纬度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一般略高于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高于平原地区。此外,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导致太阳总辐射量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一天之内,夜间的总辐射为零,白天的总辐射则随着太阳的上升而逐渐增加,至正午达最高值,而云量的不同可以提前或延后这一过程。同样,在一年之中,一般以夏季的总辐射值为最高,冬季为最低。

评价某一区域的太阳幅射条件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来表示。(1)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指正常人眼对0.4~0.7㎛可见光的平均感觉度,其单位是勒克斯,也可用日照时数表示。

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影响,一般情况下,强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殖生长,如棉花、谷类需要强光照;而弱光照有利于植物的营养生长,如茶叶、竹需要弱光照条件。(2)光照长度

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因纬度不同而异。根据对日长要求的不同,可将作物分为长日照作物与短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如小麦、油菜等夏作物)一般要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进入生殖生长而成熟;而短日照作物(如玉米、棉花等秋作物)则相反,一般应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进入生殖生长。(3)光照质量

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它随纬度、海拔高度、大气干燥度及季节的不同而异,光照质量对农作物的品种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光照条件除了对农业生产具有显著影响外,对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建设等也有重要的价值。

2.热量资源

我国的气候在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及青藏高寒区的基础上划分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温度带,根据这三大温度带的温度条件的差异进一步将温带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与暖温带;亚热带划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热带划分为边缘热带、中热带与赤道热带;在青藏高寒区续分为高原寒带、高原亚寒带与高原温带等(见表2-1)。表2-1 我国气候带的划分指标及其农业土地利用特征

与土地利用及其生产潜力关系较为密切的热量特征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1)温度

①农业生产中,日平均气温≥0℃始现期和终现期一般代表田间耕作起始和结束的时间,其持续期即为农耕期;

②日平均气温≥5℃一般代表多数喜凉作物(如大麦、马铃薯、甜菜和油菜等)以及大多数牧草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其持续期即为喜凉作物生长期;

③日平均气温≥l0℃一般代表喜温作物(如水稻、花生、玉米、棉花、大豆、甘薯和高粱等)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同时也是绝大多数乔木树种发芽和枯萎的温度界限,又称活动温度,其持续期是多数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④日平均气温≥15℃,是一些对低温特别敏感的喜温作物(如花生、棉花等)的安全播种温度,也是大部分热带作物组织分化的临界温度,其持续期是喜温作物的安全生长期。(2)积温

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l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或一年内日平均气温≥l0℃的温度总和。

我国下列几条≥10℃的积温等值线具有特殊意义:

①大兴安岭北麓1700℃等值线,该线以南适宜耐寒、喜凉作物生长;

②长城一线约3500℃等值线,该线为冬小麦生长的北界,可一年一熟;

③秦岭、淮河一线约4500℃等值线,该线以北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④南岭一线约为6500。C等值线,可一年二熟到一年三熟。(3)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无霜期是每年的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它与温度生长期有关,但两者并不相等。某一地区的温度生长期一般以无霜期作参考。

无霜期为100d者,农作物生长受严格限制;100~130d者,可以种植喜凉作物。

3.降水(1)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3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约629mm,全年降水总量超过6×1012m,但降水量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极不平衡。

①空间分布

由于受地形和气候影响,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北起大兴安岭,经通辽、张北、呼和浩特、榆林、兰州、玉树、那曲到日喀则附近的400mm等雨量线,是我国降水量分布最重要的一条界线,对于土地资源分区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线以西、以北降雨量较少,气候由半干旱逐渐向西过渡到200mm以下的干旱和荒漠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是我国的主要牧区。该线以南、以东,季风盛行,雨量充沛,光、热、水配合较好,为湿润、半湿润区,是我国主要旱作农业区。

800mm等雨量线基本上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是华北和东北区,土壤的矿质淋溶适中,旱作农业发达,此线以南的华东和华南区的土壤往往偏酸性,以水田农业为主。

②时间分布

由于受太平洋季风和印度洋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年际和年内变化都比较大。总的看来,4~9月份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北方一些地区冬春几乎无降水。

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于地球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易形成水旱等灾害。(2)地形与降水

在降水中一般可分锋面雨、对流雨和地形雨等3种类型。

锋面雨与对流雨往往与大区气候有关,但地形雨则不然。地形雨在我国这个季风气候与多山地形的条件下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在迎季风的山坡面,由于带有大量水汽的气流顺坡而绝热上升因而形成地形雨;而在背风坡的一面,由于已有降水后的气团顺坡而下而产生绝热下降,因而往往形成焚风和雨影气候,其降水量减少,且温度上升。

二、土地资源的地学要素特征分析

土地资源的地学特征分析主要是对研究区域内的地质、地貌规律的剖析,以及它们对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地形地貌对区域土地资源特征的影响规律

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和景观要素的内部联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质量特征和利用。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1)海拔高度

一般说来,平原的海拔高度大多数低于200m,高原的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丘陵一般不到500m,山地则是在500m以上,500~1000m的山地称为低山,1000~3500m为中高山,3500~5000m为高山,高于5000m的是极高山。

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首先,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但降水量在一定高度增加到极大值后,则随着海拔高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

海拔高度对其他各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由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自然环境恶化的可能性增大,人类的活动必然减少。(2)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对土地特性及其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地势起伏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地表侵蚀程度与农田基本建设条件、灌溉条件、机耕条件等方面。地表起伏越大,坡度越陡,土壤侵蚀作用越强,水土流失量在一定条件下增多。地形起伏越小,对于农田水利化与机械化越有利。

对于建设用地而言,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工程土方量少,则可节省开发投资;当坡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就要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则工程投资必然增大。(3)地貌类型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等五大类。

在我国,高原、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6.1%(其中高原、山地和丘陵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0.9%、43.5%和11.7%),平原和盆地则占土地总面积的33.9%。不同的地貌类型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从而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

各种地貌类型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不同:

①山地与丘陵

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平,土地类型变化复杂,土地利用方式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山地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过程中,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因素的影响:

a.坡度因素

b.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

c.水的问题

此外,坡向也常常是影响山区土地资源特征及其利用的因素之一。坡向制约着光、热、水条件的局部差异性,因而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分布。

②平原

平原是由于地壳运动相对下降而形成的负地形,根据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山前平原、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滨海平原等,一般多为主要农业区和城镇用地区。

a.山前平原

山前平原一般地面平缓,具有一定的坡降,故地面排水良好,既有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水量丰富、埋藏不深而便于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的水土条件均较为优越,故常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

b.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的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故均为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c.湖积平原

淡水湖泊在我国多为良好的渔业、农业和牧区;而西北干旱的内陆湖泊由于有盐化特征,因此多用于牧业,或因含盐量过高而成为非农业利用的土地资源。

d.滨海平原

在我国南方降水量丰富的三角洲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由于降水充沛,淡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脱盐良好,且肥力较高,故多为良好的农业垦殖区与海产品养殖区;而北方地区(如黄河的现代三角洲等),由于降水量少,土壤脱盐较差,且淡水资源有限,故其农业开发利用常受到一定限制。

海积平原的开发利用除用于海水养殖以外,主要视其淡水资源和面积等因素而定,一般淡水资源丰富、面积较大的海积平原,适宜于围垦农用。由于滨海平原往往靠近大城市和工业区,特别是靠近沿海开发区,其开发效益相对较高。

2.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分析

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主要体现在地表的岩性及其矿物组成以及风化母质的性状等方面。地表的岩性、矿物组成及其风化母质的性状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岩石、矿物及其风化物的性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其生产力。

此外,地表的岩性、矿物组成及其风化母质的性状还会影响地下水的储存条件及水质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

岩石、矿物风化后的产物很少留在原地,往往在重力、风、水和冰川的作用下,搬运到其他地方形成各种沉积物(母质)。

三、土地资源的水文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1.地表水(1)地表水的类型

地表水系是指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沼泽等水体的水分。(2)地表水的数量和质量2

我国河川径流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在100km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3余条,径流总量约2.7×1012m;外流水域约占总水量的2/3,内流水域占1/3;径流补给中,雨水占60%~80%,地区不同,变幅较大。33

我国现代冰川面积约5.7万km,总储水量近3.0×1012m,年融32水量约504.6亿m;全国天然湖泊在1km以上的有2800多个,总面积228.0万km;沼泽总面积约11.0万km,其中大部分为可开垦的荒地。

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地表水质随着时空变异较大,东南沿海向西北大陆,水矿化度逐渐提高,硬度增加。冰川融水矿化度低、硬度小,是西部干旱区各业用水的重要水源。(3)地表水资源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地表水的多少、分布及其季节变化与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其利用关系密切。

①地表径流的流水作用对地貌类型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地表径流的差异必然导致地面形态以及沉积物状况的不同。

②地表水的丰缺状况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灾害关系密切。

③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利用规划时,一般应根据地表径流及其流水作用的规律,考虑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此外,地表水资源状况对城镇建设用地的选址与布局等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2.地下水(1)地下水的类型

①包气带水

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中存在的地下水称为包气带水,土壤水和上层滞水是包气带水的主要类型。

a.土壤水指存在于地表土壤层中的水分,主要是土壤毛管孔隙所保持的水分,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的四要素之一。

b.上层滞水指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②潜水

潜水指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潜水与土壤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系重力水,且下部有明显的隔水层,而后者主要是毛管水,且下部无明显的隔水层。

潜水具有一定的自由水面,称为潜水面,潜水面至地表的垂直距离称为潜水理深。潜水理深随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动,而且还受地形、土壤、植被、灌溉和排水条件的影响。通常将一年中潜水的平均理深称为潜水位。潜水位的高低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和利用具有显著影响。

③层间水

层间水是埋藏在地表以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这种水不仅有隔水底板,而且有隔水顶板,因为与大气隔绝,很少受大气降水的影响,当隔水层之间充满水时,层间水通常具有一定的水头压力,能喷出地面或接近地面,称为承压层间水或自流水。(2)地下水与土地资源利用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寻找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更为重要。在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时,必须掌握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分布规律及其与地表水的关系等,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要防止盲目开发地下水,以避免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出水量骤减,甚至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现象的发生。此外,在我国东部沿海的滨海盐碱土改良时,也必须摸清地下水的水盐动态规律,才能发挥灌溉洗盐的最大效益。

3.区域地球化学条件

区域地球化学是研究由于地理或地质的原因,使某些地区的某些元素与一般的地球化学统计量相比,在土体、风化壳、潜水,甚至深层地下水中的富集或欠缺,而影响该地区的生物以致人类的健康,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与开发的相关规律的一门学科。

区域地球化学条件的不同主要受地理因素和地质因素的影响。(1)地理因素影响

主要从地带性气候和地形地貌两个方面影响区域地球化学条件。(2)地质因素影响

地质构造与深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每一个隔水层的水化学成分大都成明显的垂直分带性,不同的地质构造层具有不同的水化学成分。同样地,在不同的岩性山区,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也与其岩石矿物质元素的种类高度相关。

四、土地资源的土壤要素特征分析

土壤是陆地上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在生物、气候、地形、母质、时间等五大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体。对土壤因素的评价往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核心,特别是对于平原地区来讲更是如此。

1.土壤剖面及理化性状(1)土壤剖面

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土体中的物质不断发生移动和淀积,引起土体内部物质的分异,逐渐形成了发生层次,不同的发生层次组合便构成了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表土层(A)、心土层(B)、底土层(C)。由于成土条件的不同,成土过程的种类和强度也不同,形成的发生层次(尤其是诊断层次)也各异,则所形成的土壤剖面也具有不同的特征,故土壤剖面是土壤最典型、最综合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反映土壤形成环境的特征、土壤类型的特征以及土壤的发育程度等,对土壤的水分、温度以及肥力状况等均有显著影响。(2)土层厚度

一般而言,土层厚度是指土壤剖面中作物能够利用的、母质层以上的土体总厚度,即真正发生了成土过程的土层厚度,但从生产方面而言,多指有效土层厚度,尤其是耕作层的厚度,即植物根系发育所能伸展的厚度。(3)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指根据不同粒径的土壤矿质颗粒(石砾、沙粒、粉粒和黏粒)的百分数组成而划分的土质粗细类型。(4)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经矿质化后可供作物吸收利用;而且可以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同时又因带有正负两种电荷而增强土壤的促肥供肥性能,是土壤肥力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5)可溶性盐类(6)土壤pH值

即土壤溶液的酸碱度,一般以pH=7为中性,是作物生长的良好土壤环境条件。

一般高等植物或农作物对土壤酸碱性的适应范围均较广,但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弱酸性至微碱性,也有一些植物特别能耐酸碱性而分别被称为“酸性指示植物”(如铁芒箕、映山红、茶树等)和“碱性指示植物”(如盐蒿、牛毛草等)。(7)土壤石灰质

土壤石灰质含量多少,一方面反映土壤的pH值,另一方面也影响许多土壤养分的有效程度。

2.土壤的综合性状

土壤的综合性状是指某些具有共性的土壤性质的综合表现,它反映了土壤在某一方面对作物生长和土地利用的作用,一般以定性描述或等级来表达。(1)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的有机质、土壤的各种养分的含量和组合关系等。(2)土壤的水分状况是反映土壤供水能力的一个综合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水分的含量、土壤水分的补给与排泄条件等。(3)土壤的适宜性是指土壤的所有各种性状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要求的程度,是进行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主要指标。

3.土壤类型分布

我国土壤有46个土类,l63个亚类,明显的表现为三个土壤群系:海洋性土壤群系、大陆性土壤群系及高山土壤群系,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即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同时,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规律的分布,称为土壤地域分布规律。(1)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指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延伸,按纬度(南北)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不同纬度热量分布的差异是引起土壤纬度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原因,如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变化,热量逐渐减少,依次分布着砖红壤一砖红壤性红壤一红壤和黄壤一黄棕壤一棕壤一暗棕壤一漂灰土的海洋性土壤系列。(2)土壤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指地带性土类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延伸,按经度(东西)方向逐渐变化的规律。距海洋远近导致水热分布的差异是引起土壤经度地带性分异的主要原因。(3)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指在垂直方向上,土壤类型随海拔上升(或降低)而变化的规律。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多出现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上,在一定海拔高度及范围内,由于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则下降0.6℃,而湿度则逐渐上升,植被和其他生物种类也发生相应变化,导致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依次呈有规律的演变。(4)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性分布规律主要指不同区域的土壤地域性受地方性地形、地貌、母质、水文或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这种区域性的土壤分布模式往往反映了当地土地类型分布规律和土地利用特点,即所谓的土地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

五、土地资源的生物要素特征分析

生物要素特征对土地资源性质与利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①区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就直接引起土地资源类型或利用的更替;②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形成景观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也是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特征(1)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2)生态系统的特征

生态系统是特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和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按生态环境的差异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而按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划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指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

水生生态系统:指海洋和陆地上的江、河、湖、沼等的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指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人工生态系统:指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

②动态性

生态平衡也是一种动态平衡。

③自我调节性

④开放性与演化性

2.植被

植被是指一定地区内植物群落的总体,它包括森林、草地及农田栽培作物。植被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类型、植物生产力和生态调节功能等方面。(1)植被——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绿色植物所创造的有机物质,一方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环境、食物和生产资料,另一方面,每年又有相当数量的有机物质以植物残体的形态回归到陆地表面的土壤中,进入地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矿质养分在地表的富集,提高土壤肥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植被对土地系统的生态调节功能

各种植被类型是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它不仅是土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土地系统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植被对环境的生态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③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④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六、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分析

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方面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经济因素方面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1.土地所有制和使用制度

土地的所有制和使用制度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社会属性,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活动的各个方面。(1)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

土地所有制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而社会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的。因此,不同的土地所有制,最终也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所决定的。一个国家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还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特点的影响。

土地所有制是决定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制,明确土地产权的主体是我国土地改革的重要内容。明晰的产权关系是土地制度改革变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的先决条件。(2)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使用制度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一定土地进行利用、管理并取得收益的权利,是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

土地使用制是土地利用中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使用制。每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着与土地所有制相适应的土地使用制及其具体形式。同一种土地所有制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使用制及其形式。

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条件下的土地使用制分为有偿使用制和无偿使用制两类。一般地说,在土地私有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下,曾长期实行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实践证明,土地无偿使用制度弊端很多,它不利于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实现与巩固,不利于土地资源的严格管理与合理利用,因而需要逐步进行改革。

2.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

土地区位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解释为陆地上某一地块的空间几何位置外,还强调各种土地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组合效应在空间位置上的反映。换言之,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1)土地自然区位

主要指土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它包含两层含义:①该土地位置上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组合特征;②该土地位置与周围陆地、山峰、河湖、海洋等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土地自然区位是土地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影响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的形成。(2)土地经济区位

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从结果来看,土地经济区位主要指不同区域土地之间在经营、社交、工作、购物、娱乐等多方面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它影响土地的利用布局和发展方向。(3)土地交通区位

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相互关系,具体由距离、耗时、费用三方面来反映。它一方面影响人、物、信息流动或传输的成本,另一方面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交往接触机会、频率和便利程度。因此,经济区位产生的影响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效益就受到交通区位的制约;此外,它的优劣还影响到土地聚集效益、市场演变、结节点产生及扩大等。

以上三种区位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地域空间,形成土地区位的优劣差异从而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和空间布局。

3.土地经济生产力和土地报酬递减律(1)土地经济生产力

土地经济生产力是相对于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而言的。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地形、水文地质等全部自然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

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称为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它是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土地生产力。影响土地经济生产潜力的人工控制因素主要有:①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②作物栽培技术和化肥、农药、有机肥等物质投入;③作物品种改良及其优化组合;④田间经营管理水平。

土地生产力是众多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土地报酬递减律

土地报酬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因素的经济生产力所获得的产品数量。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通常称为土地报酬递减律。

土地报酬递增递减规律对确定土地资源的集约经营规模和投入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实行集约经营,选定合理的土地利用集约度,首先必须使土地资源与其他变量资源的投入有一个最佳的配合比例和最佳配合点。图2-1 土地报酬递减律的3个收益阶段

如图2-1所示,土地报酬的第1阶段因变量资源投入不足,未达到集约利用的粗放边际,实际上是一种类似粗放经营方式,或掠夺式的经营。第3阶段,因变量资源投入过多,超出了土地的容受力,逾越了土地利用的集约边际,因而是一种不合理的集约经营。只有第2阶段,变量资源与固定资源(土地)的配合比例在数量上是协调的,土地的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可谓之合理的集约经营。所以,资源配置的适宜范围和投入变量资源的最适点,只能在第2阶段,这便是土地报酬递增递减规律对土地集约经营的制约作用。

由于土地报酬递增、递减现象的客观存在,应该在技术不断进步与相对稳定的总趋势中,根据报酬递增、递减运动的规律性,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度、投入变量资源的适宜范围与最适点、生产资源配置的最佳方案及其利用的经济效果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做出最优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

2.2 课后习题详解

1.影响土地资源类型分布、质量特征和利用的气候学因子有哪些方面?

答: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1)太阳辐射又包括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光照质量等因子;光照强度简称照度,是指正常人眼对0.4~0.7㎛可见光的平均感觉程度;光照长度简称日长,是指一个地区从日出至日落之间可能日照的时数,日长因纬度不同而异;光照质量是指太阳辐射中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等部分的比例,它随纬度、海拔高度、大气干燥度及季节的不同而异。(2)热量包括温度、积温、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等因子;温度的纬度变化是形成地表气候带的热量基础,地表及土地资源利用的一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均由温度来控制。积温是指日平均温度的累积,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是≥l0℃积温,即一年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或一年内日平均气温≥l0℃的温度总和。无霜期是每年的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它与温度生长期有关,但,但两者并不相等,多年极端低温有杀伤性低温、抑制性低温等,与极端低温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长短等有关;也与小气候条件有关,特别是在一些过渡性地区,对这种气候条件要特别加以注意和研究。(3)降水的时空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宏观布局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凡对流旺盛、锋面活动强烈、气旋比较频繁、盛行海洋性季风的地区,降水均较为丰富;反之,则降水稀少,降水同时会对当地地形造成影响。

2.简要分析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特征?举例说明。

答:地貌因素对土地资源的特征的影响:

土地资源的区域变异往往受地质条件和地形因素的制约。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和景观要素的内部联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质量特征和利用。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

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水热条件再分布方面。首先,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多,但降水量在一定高度增加到极大值后,则随着海拔高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海拔高度对其他各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人类活动的制约方面。

地面坡度对土地特性及其利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条件以及建筑工程投资等方面。

各种地貌类型对于土地利用的作用不同。平原一般说来海拔低,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发展农垦、机耕和灌溉,成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基地。而山地丘陵地区,地势起伏不平,土地类型变化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