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治疗肾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01:31:05

点击下载

作者:孟迎春、管理英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我治疗肾炎

自我治疗肾炎试读:

求医更要求己丛书自我治疗肾炎孟迎春 管理英 编 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自我治疗肾炎/孟迎春,管理英编著.—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求医更要求己丛书)

ISBN 978-7-5132-1032-4

Ⅰ.①自… Ⅱ.①孟…②管… Ⅲ.①肾炎-治疗 Ⅳ.①R692.3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48969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西华印务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710×1000 1/16 印张13 字数238千字2012年9月第1版 2012年9月第1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1032-4*定价 28.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6406541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新浪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求医更要求己丛书》编委会

主 编 王海泉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振英 于丽华 马青春 王 丹 王 静

    王子娥 王月卿 王海泉 王继平 冯彦君

    成素珍 吕冬梅 任秀红 刘 华 刘 芳

    刘 渤 刘华琳 刘阳川 刘连凤 刘炳辉

    刘菲菲 牟青慧 李 勇 李 萍 李 琳

    李玉霞 李华东 李慧霞 肖皓明 吴立明

    辛 梅 宋晨光 张 国 张 鸿 张凤莉

    张冰梅 张祖煌 张海岩 张增芳 陈秀英

    季 远 周 平 周长春 孟迎春 赵士梅

    赵秋玲 柳 青 姚易平 郭 鹏 郭海涛

    黄 慧 黄德莲 崔艺薷 盖志刚 尉希超

    程爱军 董泗芹 管理英 颜 梅《求医更要求己丛书》编写说明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生活方式疾病、心身疾病代替感染性疾病跃居疾病谱前列。疾病的发生也由过去单一因素致病演变为多因素共同作用致病。这一转变开始引导医学界不只从纵深,也从更广的层面思考疾病,而各种化学药品带来的毒副作用更促使人们寻找自然、绿色的解决病痛的方式方法。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中说:“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认为疾病治不好,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人之患,患病多;医之患,患道少。”意思是说病人担心患病多,而医生担忧治疗疾病的方法少。古人的这些话在今天依然对我们的临床有深刻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与疾病作斗争不只是医生、护士的事,每一个病人、病人家属都应该参与,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病治病。尽管非医护人员的参与非常有限,但是这种参与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使人们参与疾病的预防、治疗,我们密切结合临床,查阅大量资料,编写了这套《求医更要求己丛书》,将传统医学中的按摩、拔罐、刮痧、熏洗、艾灸、手疗、足疗、耳疗、药物、贴敷、食疗以及现代医学中的运动、音乐、心理调护的治病方法介绍给读者,为患者提供更多自我治疗的途径,突出其自然性、实用性,使读者易读、易懂、易掌握,在家中就可进行自我治疗,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为患者开辟自我康复的新天地,希望能对患者有所裨益。王海泉于山东省立医院2012年8月第一章 概述初识肾炎“真面目”

谈起肾炎,其实对于广大肾炎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不知道读者对于肾炎的印象是什么,但大家肯定听说过很多换肾的故事吧。在2005年“感动中国”的评选中就不乏这样的事例,一位山东的小伙子因为母亲患了肾衰竭尿毒症,毅然献出自己的肾脏给了母亲。另外,还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因为儿子得了肾衰竭,献出了自己的肾脏给了儿子。肾炎在肾脏疾病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各种肾炎如果不能有效的治疗甚至即使经过了一番有效的治疗,仍有可能出现肾衰竭,使患者的生命之树垂危。所以认识肾炎,对于预防肾炎、及早发现肾炎及有效地治疗肾炎是非常重要的。图1-1图1-2

我们平日所说的肾炎大多是指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的常见疾病。肾炎在临床上有一组相似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从病因角度来讲,多数肾小球肾炎是免疫介导的炎症疾病,不是我们常说的细菌、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炎症反应。一般认为,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疾病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由于炎症介质(如补体、白细胞介素、活性氧等)参与,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产生临床症状。在慢性进展过程中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另外遗传和免疫遗传因素在肾小球肾炎的易感性、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反应上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总的来说,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发病的主要机制。

各型肾炎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无痛性的尿液异常,如血尿、蛋白尿,全身表现为水肿,但个体差异较大。急性肾炎的患者有80%的有水肿,而隐匿性的肾炎就没有水肿症状;在血压上表现为血压升高,主要的原因与水钠潴留有关;化验检查表现为肾功能的异常,并且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免疫指标的异常。不仅表现不尽相同,而且预后也不同,即使肾炎的同一个临床类型,将来的发展仍有很大的差异,有的数十年仍健康良好,照常工作,而有些却体力渐差,肾功能逐渐下降,走向肾衰竭。肾功能的下降速度亦快慢不均,有的1~2年,有的5~10年。有时与治疗有密切的关系,但有时则与自身的体质有一定的联系,并且这一点也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图1-3

在肾炎的治疗方面,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根据不同类型肾炎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药物,针对免疫反应应用一些免疫抑制剂;继发性肾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来控制肾脏组织的损伤。对症治疗主要是针对肾炎引起的一些全身症状来进行治疗,针对水肿,可以通过饮食、休息来控制,针对高血压等可采取降血压的药物来控制血压。而中医的治疗主要是辨证施治。虽然有时肾炎的治疗会出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但有一点是明确的,肾炎患者对于自己的疾病只要充满信心,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都能有效地控制肾炎造成的肾脏的进一步的损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我们谈肾炎的自我疗法,当然首先要知道肾炎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究竟人体的哪些生理的、病理的因素造成了肾炎呢?知道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如何战胜肾炎,换一种说法就叫做“知根知底方能百战百胜”。

对于肾炎的发病机制,现在主要认为肾炎是免疫介导性炎症疾病。免疫机制是肾小球病变的始发机制,在此基础上在炎性介质的参与下,最后导致肾小球损伤,产生临床症状。在慢性进展过程中也有非免疫非炎症机制参与。下面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各型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急性肾炎是怎么来的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急性肾炎的主要诱发因素有扁桃体炎、咽炎、副鼻窦炎、风湿热、皮肤感染等。值得注意的是肾炎急性发作,大多在寒冷潮湿、天气易变的季节。慢性肾炎患者因过度劳累,也能急性发作。在我国北方,冬春季是咽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的好发季节,因此90%以上的急性肾炎都发生在这两个季节。而在南方,夏天气候湿热,蚊虫多,叮咬皮肤后搔抓容易引起皮肤感染,也容易患皮肤疖肿,所以,在南方,30%~80%的急性肾炎发生在夏季。此外,如房事不节、饮食不慎、精神忧郁等,亦可使病情恶化。其发病机理目前主要认为是与链球菌有关的抗原与其相应的特异抗体于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流抵达肾脏,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进而造成肾小球免疫病理损伤而致病。图1-4二、慢性肾炎如何而来

一般认为慢性肾炎的起病有以下几种途径: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病史超过1年以上者,我们就认为已进入慢性肾炎期;有急性肾炎病史,经数周或数月治疗,临床症状及尿异常消失,肾功能正常,被认为已经“痊愈”,但炎症仍继续缓慢进行,若干年后,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或劳累过度,临床症状重新出现,而成为慢性肾炎;患者没有明显肾炎表现,但炎症缓慢发展,经若干年后可成为慢性肾炎,这一类可称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总体来说,仅有少数慢性肾炎是由急性肾炎发展所致。但大多数病因不清,其发病机理和急性肾炎相似,是一个自身免疫反应过程,但导致慢性过程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和机体存在某些免疫功能缺陷有关。免疫功能缺陷可使机体抵抗感染能力下降,招致微生物反复侵袭,机体又不能产生足够量的抗体,以清除致病物质(抗原),致使抗原能持续存留机体内,并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组织,产生慢性炎症过程。三、急进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进性肾炎常由感染引起,或者继发于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这种肾炎按免疫病理可分为三型:Ⅰ型即抗基膜抗体肾炎,此型约占30%,预后最差;Ⅱ型是原发性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此型约占50%,预后较Ⅰ型为好;Ⅲ型在免疫荧光镜下肾小球无免疫球蛋白沉积,此型约占20%,预后较好。小知识何为肝肾综合征?肝肾综合征是指失代偿性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等多种严重肝病所引起的功能性肾衰竭。其肾功能受损可表现为可逆性的、急性、亚急性或进行性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肾脏本身很少或完全不具备临床、实验室及组织学方面的病理证据。四、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疾病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病所致,它的发病原因不甚明了,但病理改变多较轻。

根据肾活检检查,肾小球有轻微增生性病变,通常只散在累及肾小球的一个节段,且病变呈局灶性分布,基膜常无病变发现,肾小球系膜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五、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急性间质性肾炎 能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种类很多,以抗生素及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也可能与结节病、军团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链球菌、病毒感染和某些中草药有关。这些药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载体)结合,引起机体超敏反应(包括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导致肾间质及小管病变。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者,还可能同时导致肾小球微小病变型肾病。

2.慢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病因多种多样,说明它可通过不同机制致病。常见病因是药物诱导的小管间质性肾炎,如镇痛药,某些镇痛药用到3年以上时,就会明显增加肾毒性的发生,出现腰痛和血尿。

3.代谢性和中毒性间质性肾炎 包括①急性尿酸盐肾病。②慢性尿酸盐肾病。③高钙血症引起的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④慢性铅中毒引起的间质性肾炎。⑤镉中毒引起的间质性肾炎。⑥慢性低钾血症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图1-5六、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顾名思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继发于其他相关疾病的肾小球的炎症病变。

有的读者可能要问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又会继发于什么疾病呢?其实很多疾病都可以损伤肾小球,例如:

1.代谢性疾病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

2.风湿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等。

3.血液系统疾病 如过敏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冷球蛋白血症等。

4.感染 如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毒性肝炎等。

5.肿瘤 各种肿瘤、白血病等。

6.其他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当然,还有一些肾小球肾炎还未找到相关的病因,其发病机制也不清楚,但随着各项检测手段的发展以及医务人员的努力,这些病魔的真相都会显露无遗。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我们在医院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够了解,病了多长时间了,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缓解,都服用哪些药物,往往这些答案都是含糊其辞,不确切,于是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就成了“漏网之鱼”,从而耽误治疗。其实任何疾病的诊断都是非常严谨的问题,广大患者和医生要认真对待此问题,因为诊断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肾炎的诊断同样如此。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早期可能有部分临床表现,如只有高血压,肾功能检查可以正常,这时不但患者自己认为是高血压,就连医生都很易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这样就有可能不能及时进行肾炎的早期治疗,错过肾炎治疗的有利时机。

肾炎的诊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广大的患者在身体出现某些不适症状时,务必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因为肾炎的诊断与感冒、发烧等有很大的区别,需要大量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相当丰富的经验,千万不要相信不正规医疗机构。所以要认真对待诊断问题,在不能明确诊断时,不要盲目用药,要及时前往医院找相关医生进行就诊。临床上经常将肾炎分为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急进性肾炎、隐匿性肾炎、间质性肾炎,下面让我们分别了解一下。一、急性肾炎的诊断

诊断急性肾炎,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和临床检查。我们先看看它的临床表现。这类的病人可能有链球菌感染史,感染1~3周后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严重的患者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身体会出现以下的体征:有血压增高,颜面部和双下肢的凹陷性水肿,严重的患者可以有胸、腹水。需要做的检查有下列几种:

1.血常规 常见轻度贫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正常或升高,这与原感染灶是否仍继续存在有关。

2.尿常规 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及血尿(肉眼及镜下),可见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乃至白细胞管型。

3.尿沉渣镜检 可见红、白细胞,且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

4.尿蛋白检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一般不超过2克,但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者尿蛋白可>3.5克/24小时。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多。

5.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功能可正常,可一过性受损。少数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酷似急进性肾炎。

6.免疫学及血沉检查 急性肾炎早期血清补体C及总补体下降,63~8周后恢复正常,对提示本病意义很大。抗链“O”(ASO)可升高,但没有特异性。急性期血沉常增快。

7.B超 双肾大小、形态正常或偏大,实质回声可达A级病变。

如果要进一步检查的话应该做下列几种检查:急性期部分病例血中可测得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及冷球蛋白血症。类风湿因子可阳性。血中纤维蛋白原第Ⅷ因子和胞浆素活性常增高,并常与疾病严重性一致。有明显循环充血者,胸片检查可见两侧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扩大模糊,心影也可扩大,偶有少量胸腔积液。肾穿刺活检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我们已经了解了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要做的检查,那么要符合哪几条才能诊断为急性肾炎呢?主要有以下几条:

1.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甚至少尿及氮质血症。

2.尿中发现红细胞或红细胞管型。

3.血清补体C及CH下降,6~8周恢复正常,抗链“O”增高,血沉350增快。

4.B超发现双肾形态、大小正常或稍大,肾实质无明显改变。

5.肾穿刺活检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

鉴别诊断

急性肾炎早期的某些临床表现容易与下列疾病相混淆,应引起注意。

1.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损害,有时表现类似急性肾炎,常伴有皮疹、脱发、光过敏、关节痛及心、肝、肺、脑和其他器官的病变,并多有发热、白细胞降低,化验抗SM抗体或DNA抗体及抗核抗体阳性。

2.妊娠毒血症 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患者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尤以妊娠最后两个月时症状更明显。但缺乏血尿是其主要特征,且肾功能大多正常。眼底可见视网膜动脉痉挛、出血、渗出等变化,产后绝大多数病人可恢复正常。

3.急性肾盂肾炎 急性肾炎若发生尿道、膀胱黏膜及肾脏充血水肿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类似急性肾盂肾炎。但肾盂肾炎有发热、血尿、白细胞均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对抗生素治疗有效,且无明显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尿中也无红细胞管型。二、慢性肾炎的诊断

慢性肾炎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这三种临床表现可以同时出见,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

1.水肿 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症时很少出现胸水、腹水等。

2.高血压 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20.0~22.7千帕,舒张压在12.7~14千帕,通常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后,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

3.尿异常 中等程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克左右,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是慢性肾炎尿改变情况之一,用相差显微镜检查,90%以上的为变形红细胞血尿,少数为均一型红细胞血尿。除蛋白尿、血尿外,尚可有管型尿、尿量的变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的异常。

4.所要做的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化验异常,多为轻度尿异常,尿蛋白常在1~3克/天。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可正常或轻度受损(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或轻度氮质血症),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贫血、血压增高等),进入尿毒症。

凡尿化验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除外继发性肾小球及遗传性肾小球肾炎后,临床上可诊断为慢性肾炎。小知识水肿不一定是肾炎出现了水肿,一般人都认为是患了肾炎。其实,在门诊遇到的“水肿”者,并非都是肾炎,有的是特发性水肿,还有的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水肿,甚至有些并非真正的水肿。

鉴别诊断

1.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血压明显增高的慢性肾炎需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肾损害(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鉴别,后者先有较长期高血压,其后再出现肾损害,临床上远端肾小管功能损伤(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较肾小球功能损伤早,尿改变轻微(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常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心、脑)并发症。图1-6

2.急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尚易与急性肾盂肾炎相混淆。急性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肾盂肾炎的病人发病都有一定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平均为10天。除了水肿、血尿之外,通常有全身症状,比如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心悸气促,甚至发生抽搐,部分病人感染没有控制,则可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尿液检查一般是血尿,约有95%病例有蛋白尿。高血压见于70%~90%的患者。高血压和水肿持续时间不完全一致。

慢性肾炎患者的急性发作则有慢性肾炎的病史,部分患者可能没有相关病史,也多因感染、劳累诱发疾病的发生。急性肾盂肾炎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只能使炎症反应得到一定的缓解,并且有可能由此而进入不可逆的慢性肾衰竭,要特别着重注意。三、急进性肾炎的诊断

急进性肾炎主要有以下的临床表现:首先是起病较急,部分病人在发病前1个月内有感染病史,少数有蛋白尿、血尿或高血压史。患者可首先感到疲乏、食欲不振等,并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或肉眼血尿,全身性浮肿等症状。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病人可有咳嗽、咳血、气促、胸部压迫感等表现。因血压持续增高,短期内可出现心肺并发症而有头晕、头痛、心悸、气促、面色苍白等表现。随病情进行性发展,还会出现贫血、出血及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的症状和体征。

理化检查

1.尿液改变 少尿甚至无尿,肉眼血尿或持续性镜下血尿,中量或大量非选择性蛋白尿及尿FDP升高等。

2.持续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尿浓缩障碍,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持续增高,最终出现尿毒症。

3.其他 如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及眼底改变等。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病人X线下可见范围广、变化不定的肺间质绒毛状阴影等。

凡是符合以下四点的就可以被诊断为急进性肾炎:①既往无肾炎病史,发病较急。②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肾炎,典型病例具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③病情进行性恶化,数周至数月后即进入肾衰竭期。④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患者还有咳嗽、咳血、肺间质炎症等表现。

急进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疾病引起的综合征,如链球菌后肾小球肾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内肉芽肿、过敏性紫癜肾炎等,确定其原发病有一定的意义。急进性肾炎的可靠诊断还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鉴别诊断

1.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对过去无肾炎病史,出现少尿、无尿及肾衰竭表现的慢性肾炎患者,应根据病情进展速度较慢、双侧肾影缩小等进行诊断。这些也有助于与急进性肾炎相鉴别。

2.急性坏死性肾乳头炎 可引起急性肾衰竭。但该病多并发于糖尿病患者,常有较明显的肾区痛及尿路刺激征,尿中白细胞数多,尿培养有致病菌等可资鉴别。

3.急性肾小管坏死 常有较明确的病因,血尿、蛋白尿较轻,多为低比重尿等,这些可借以鉴别。四、隐匿性肾炎的诊断

隐匿性肾炎为一种综合征,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患此种肾炎的病人,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但表现为持续性轻度蛋白尿,或可复发的持续性血尿,病程长短不一,长者可迁延数十年,肾功能保持良好,因本病是一种预后良好的肾炎,病人又无自觉症状,故一般不需特殊的治疗。隐匿性肾炎常表现为非肾病的蛋白尿,又称无症状蛋白尿或单纯性蛋白尿,患此种肾炎的病人,仅有轻度蛋白尿的表现,小便沉渣检查无异常,也无全身表现。这样的病情可发生于基膜性肾病、局限性肾小球硬化症、弥漫性增生性肾炎伴局灶性新月体形成等肾炎的一部分病人,由于病变较轻,不发展或自动缓解而表现为隐匿性肾炎。

凡是符合以下几点就可以诊断为隐匿性肾炎:①无急、慢性肾炎或其他肾脏病病史,肾功能基本正常。②无明显临床症状、体征,发病以儿童或青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常见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发热后几天内发病,也可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发生血尿,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本病最具特征性表现,发作次数不等,多者每年发作几次至十几次,每次发作肉眼血尿持续几天后消失,发作时可伴有肾区疼痛和小便频繁。病程数月至数年,甚至20~30年,尿常规检查除血尿外,可有少量或轻度蛋白尿,一般无浮肿,亦无高血压,肾功能良好,极少数呈缓慢进行性变化。③可排除非肾小球性血尿或功能性血尿。④以轻度蛋白尿为主者,尿蛋白定量<1克/24小时,但无其他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蛋白尿。以持续或间断镜下血尿为主者,无其他异常,可称为单纯性血尿。小知识体检五大禁忌1.忌采血时间太晚。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9:00。2.忌体检前贸然停药。3.忌随意舍弃检查项目。4.忌忽略重要病史陈述。五、间质性肾炎的诊断

间质性肾炎分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为:近期有用药史;全身过敏表现;尿化验异常;肾小管及肾小球功能损害。

一般若有上述表现的前两条,再加上后两条中任何一条,临床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成立。但非典型性病例,常无第二条,必须依靠肾穿刺病理检查确诊。

慢性间质性肾炎的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临床疑诊时即应尽早进行肾穿刺。

上面介绍了各型肾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着重提醒大家的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诊断,切忌人云亦云,要谨慎对待。

介绍了这么多种类的肾炎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那么肾炎的分类到底是怎样的呢?肾炎的种类非常多,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紫癜性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其分类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来说肾炎是指的肾小球肾炎。而肾盂肾炎这一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并不属于肾炎的范畴,肾盂肾炎是尿路感染的一种,是上尿路感染,不能将其划入肾炎的范畴。

本节的内容希望读者朋友们有个了解,不必完全掌握,因为诊断肾炎主要是医生的工作,不要自己妄下诊断,以免空增烦恼。肾炎的西医治疗

现代医学经过了反复的临床研究,并经过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对肾炎有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治疗方法。总体来说是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对因和对症治疗。急性肾炎很有可能完全治愈,并通过自身的注意使其不再复发。慢性肾炎虽较难完全治愈,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完全可以减缓肾脏组织的进一步损坏,缓解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肾炎的治疗措施较多,并且新的治疗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层出不穷。在这一节之中,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肾炎的相关西医治疗。一、急性肾炎的治疗

1.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效药物治疗,而且又是自限性疾病,因此,基本以对症治疗为主,重要环节是预防水、钠潴留,控制循环血量,从而达到减轻症状,预防致死性并发症(如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保护肾功能,以及消除各种诱发因素,促进肾脏组织学及功能上的修复。

2.具体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

①休息:急性起病后应卧床休息。特别是有显著水肿及高血压者必须完全卧床休息,发病的最初两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浮肿消退,血压控制,肉眼血尿消失,症状减轻后,可以下床轻微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如起床活动后血压增高、血尿重现,则应再卧床为宜。若患者症状消失,尿检查持续有轻微的改变,则不必长期卧床。有些患者蛋白尿与镜下血尿可持续数月,这些病人允许恢复正常活动,但应避免劳累及剧烈运动。

②饮食:在浮肿、少尿、高血压期间,应给予适量水、钠、钾及蛋白质的摄入,饮食原则以低盐、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同时限制高钾食物的摄入。供给蛋白质每天每千克体重0.5克,盐1~2克。尽量满足热能需要,可给予蔬菜、瘦肉、面筋类或糖果、巧克力等,随着尿量增多、浮肿消退,应该及早恢复蛋白质供应。根据浮肿程度,轻者适当减少水分;严重浮肿及少尿者,应控制水量。图1-7(2)对症处理:急性肾炎经早期休息、限制钠盐后,浮肿可渐消退。如控制水、盐入量后水肿仍明显者,应加用利尿剂(后面有详细论述)。对伴有轻度或中度血压增高者,常用对肾脏无损害的降压药物控制。急性肾炎有高血钾症者,注意限制钾的摄入量,轻者可用排钾性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速尿等。如尿量极少,导致严重高钾血症时,可用离子交换树脂、葡萄糖和胰岛素静脉点滴及高张碳酸氢钠静脉点滴,必要时可用腹膜或血液透析治疗。药物选择:利尿,常用噻嗪类利尿剂;降压,常用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血管扩张药,必要时可用神经节阻滞剂,或加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高血钾的治疗,以限制高钾饮食和应用排钾利尿剂为主。图1-8(3)治疗感染灶:目前主张在病灶细菌培养阳性的时候,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控制感染病灶,并有预防病菌传播的作用,应用期两周左右或直至治愈。(4)并发症的治疗:急性肾炎起病较急,发病时间较短,虽有些可以自愈,但一定要积极控制急性肾炎的并发症,比如由于水钠潴留而引起的心力衰竭,并发高血压而引起的高血压脑病,低血钙引起的抽搐,代谢产物堆积而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等。

控制心力衰竭,治疗重点应放在纠正水钠潴留、恢复血容量,而不是应用加强心肌收缩力的洋地黄类药物,即主要措施为利尿降压;高血压脑病,可静脉滴注硝普钠等药物,抽搐者可使用安定静脉注射;对于酸中毒,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等;尿毒症,要及时按照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明显贫血者,应予输血;并发感染者控制感染等,都是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注意事项(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一般不主张使用激素治疗,但个别大量蛋白尿持续时间长,肾小球炎性进展的患者亦可使用激素,多主张短疗程,一般以3个月为佳。(2)本病急性期预后良好,但长期预后各家报道不一。一般来说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有:散发者较流行者差;成人比儿童差,老年人更差;伴重度蛋白尿且持续时间长,肾功能减低者差;肾组织增生病变重,伴有较多新月体形成,驼峰不典型者预后差。(3)重视追踪观察和巩固治疗,以免治疗不彻底或病情反复者演变成慢性,最终导致肾衰竭,巩固治疗的重点是消除感染因素,慎防感冒导致病情复发。

4.急性肾炎时降压药的使用 在急性肾炎患者中,30%~80%的患者有血压增高症状,一般为轻度或中度高血压,常随着水肿的消退而降至正常范围。若经利尿消肿、限制水钠摄入后血压增高症状仍不能得以缓解,则需应用降压药治疗。常用的有:(1)利尿剂:临床常用氢氯噻嗪和速尿,氢氯噻嗪在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时利尿无效,此时首选速尿。总体来讲,利尿剂的降压作用小,只用于早期、轻度高血压时或配合其他降压药使用。(2)血管扩张剂:常用的有硝酸甘油、心痛定、肼苯达嗪、消心痛等。其中硝酸甘油和消心痛有轻度降压作用。心痛定为钙通道阻滞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及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因其对肾小动脉同样有扩张作用,尤其适用于肾性高血压伴肾功能损害者,剂量为每次10毫克,小儿酌减,口服或舌下含服,用药20分钟血压下降,1~2小时达高峰,可持续6~8小时,与心得安和利血平合用可提高疗效及安全性,减少副作用。肼苯达嗪能扩张血管,降压及减轻心脏后负荷,剂量为每次25毫克,每日2次,口服,儿童每日每千克体重0.5~0.75毫克,副作用有头痛、胃肠道刺激、心率加快等,与利血平合用能减轻副作用。(3)利血平:口服或肌肉注射。成人剂量为口服0.25毫克/次,肌肉注射1毫克/次,小儿首剂按每千克体重0.07毫克计算,后每日每千克体重0.02~0.03毫克,分2次服。每次最高剂量不超过2毫克。副作用有鼻塞、嗜睡及心动过缓,与肼苯达嗪合用可减轻作用。(4)肾素-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如心得安为β受体拮抗剂,能降低肾素分泌及其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常与心痛定、肼苯达嗪合用,可减少使用剂量,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巯甲丙脯酸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素依赖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好,副作用为可能引起可逆性的肾功能损害。剂量为成人25毫克/次,服药后15分钟血压可下降。(5)其他:硝苯啶为钙通道阻滞剂,10毫克/次,每日3~4次,其降压效果随血压高度不同而不同,血压越高效果越好,其副作用较小,但不宜与心得安同服。哌唑嗪为α受拮抗剂,能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有利于维持肾血流量,也较广泛地应用于肾性高血压时。(6)对发生高血压脑病需紧急降压者可静脉注射硝普钠或氯甲苯噻嗪。小知识患肾炎的妇女能否怀孕?患肾炎伴有血压增高的妇女,不宜怀孕。如果肾功能未恢复正常,尿蛋白量增多,达“++”~“+++”,血中尿素氮或肌酐升高,不宜怀孕。如果肾功能已基本正常,尿蛋白少量(微量或“+”),且有一段时间的稳定期,可以怀孕。但应注意休息,增加抵抗力,避免感染,定期检查。

5.急性肾炎时利尿药的应用 由于急性肾炎时病人水钠潴留,细胞外液量增大,导致水肿、高血压,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利尿药是治疗急性肾炎时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尿消肿和降压作用,还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急性肾炎病人控制水钠摄入之后,其少尿、水肿和高血压症状仍存在时,则要给予利尿药治疗。使用时要根据病情正确选用。常见的有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安体舒通、速尿、利尿酸钠、丁尿胺等。一般不用汞利尿剂。氢氯噻嗪属于中效利尿药,是临床常用药,它能抑制肾小管对钠、氯离子的重吸收,同时增加钾的排泄。因此长期使用易导致低血钾,要注意及时补钾。用法为25~50毫克/次,口服,每日3次。

氨苯喋啶及安体舒通的利尿作用不如氢氯噻嗪,它们在抑制对钠的重吸收的同时可减少钾的排泄,长期使用易导致高钾血症。其二者之一与氢氯噻嗪合用可提高利尿效果,减少副作用。用法为:氨苯喋啶50~100毫克/次,每日3次,饭后服用;安体舒通20毫克/次,每日3~4次。

当使用以上利尿剂效果不明显时,则需用速尿或利尿酸钠这类强效利尿剂。速尿可口服或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其作用迅速,持续时间较短,仅4~6小时,常用量为:口服20~40毫克/次,每日3次,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20~40毫克/次,无效时加倍。利尿酸的作用较速尿保持时间久,但副作用大,常用量为25毫克/次,口服,每日1~3次。

另外,也有用血管解痉剂来达到利尿目的的。如利尿合剂为其中一种,即普鲁卡因0.5克,维生素C3克,咖啡因0.25克,氨茶碱0.25克,加于20%葡萄糖注射液200毫升中静脉滴注。二、慢性肾炎的治疗(一)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感染,注意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但要做适当有益活动。

慢性肾炎活动期或症状明显者应当休息,要避免感冒、受湿、过劳,防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禁用肾毒性药物。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过多,每天控制在每千克体重1~1.2克,有水肿、高血压者应限制水、盐,肾功能不全者宜采用低蛋白饮食。图1-9

2.限制水、钠摄入 水、钠潴留是引起慢性肾炎病人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对这一类的病人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一般钠盐摄入每天在3克以下即可,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以免过分地限钠而带来钠代谢失调。通过限制水、钠的摄入血压仍在21.33/13.33千帕(160/100毫米汞柱)时,则要用药物降压治疗。另外,对有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肾功能不全者,则应给予优质蛋白质,每日40克左右。总热量应在146.44千焦/千克(35卡/千克体重)左右。除高脂血症者外,脂肪不限,应给足够维生素。

3.利尿剂的应用 轻度浮肿不必给利尿剂,中度以上浮肿者可按病情选用噻嗪类药物、保钾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喋啶)或速尿,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剂量宜由小到大,逐渐消肿,以防止电解质紊乱。

4.降血压 血压高于21.5/13.5千帕,应给予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有:利血平1毫克/次,每日2次;甲基多巴0.25克/次,每日2次,本药为α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中枢α受体,抑制外周交感神经的功能,使血管扩张而达到降压目的;肼苯达嗪、长压定、心痛定是血管扩张剂,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阻力而起降压作用;另外,还有心得安、哌唑嗪等药。为使血压降到21.33/13.33千帕(160/100毫米汞柱)以下,常将2~3种中枢性和周围性降压药联合使用,但降压不宜过快,以免影响肾血流量,损害肾功能。

5.联合疗法 慢性肾炎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疗效常不满意,联合疗法采用抗凝药物(肝素、潘生丁)、抗氧化剂(大剂量维生素E、SOD)、中药(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及对症治疗,可提高疗效。

6.对症处理 包括利尿、消肿、控制血压、抗凝治疗,并应积极治疗感染,尤其是潜在的感染,包括无症状性菌尿等。

7.药物选择 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选择治疗的药物。(1)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包括IgA肾病),蛋白尿轻者可用雷公藤制剂;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2)较重的系膜增生或膜增生性肾炎,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必须根据血压及肾功能情况,分阶段应用,应重视抗凝及降压治疗。(3)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对膜性肾病的疗效欠佳,但对早期膜性肾病(Ⅰ、Ⅱ期)患者,目前仍多主张给予激素等药物强化治疗,以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可联合使用雷公藤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抗凝治疗等,使部分患者的蛋白尿减轻。但激素的疗程不宜过长。(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对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呈肾病综合征且肾功能正常者,仍可酌情使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减轻蛋白尿,但切忌用药过长或滥用激素。本型肾炎的治疗目的在于保护肾功能。(二)治疗注意事项

1.降压治疗时,降压不宜过快,以免肾血流量骤降。

2.应用利尿剂是要以“小量、间歇、联合”应用为原则,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如遇血浆蛋白低于25克/升时,往往达不到消肿的目的,必须适当补充白蛋白和血浆,即提高胶体渗透压才能促进利尿、消肿。

3.应用抗凝剂时,要注意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观察出血倾向。

4.慢性肾炎系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长,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医患要有信心,坚持治疗,少则半年,多则1~2年,才可望告愈。

5.激素应用要遵循“首量要足、减药要慢、维持要长”的原则,服药期间要观察胃肠道反应,必要时可与复方氢氧化铝或雷尼替丁等药物同服。

6.口服雷公藤多苷要定期观察肝、肾功能。三、急进性肾炎的治疗

1.强化疗法 即强化血浆置换疗法。图1-10

这种疗法是应用物理手段放出病人大量的抗凝全血,经离心分离或大孔纤维膜超滤,将其血浆与血细胞分离,去除血浆(每次2~4升,每日或隔日1次),补充等量健康人的新鲜血浆或其他代用品,一般需要置换10次左右。该疗法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1毫克/(千克·天),2~3个月后渐减〕及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2~3毫克/(千克·天)口服,累积量不超过6~8克〕。对于血浆置换疗法的疗效目前尚无一致意见,其作用机理在于降低血浆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清除可能导致肾脏损害的介质,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抗肾抗体、补体、纤维蛋白及其他凝血因子等,从而中断或减轻病理变化。

2.替代疗法 凡急进性肾炎导致肾衰竭已有透析指征者,应及时进行透析。对强化治疗无效的晚期病例或肾功能无法逆转患者,则有赖于长期维持透析。肾移植应在病情静止半年至1年后进行。

3.对症治疗 对于钠水潴留、高血压及感染等需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参考前面所讲述的有关内容。开心一乐去南方出差,吃饭时看见一道叫“朝天阙”的菜——拿上来一看,嗬!盘子里整整齐齐地排着8个鹅屁股!四、隐匿性肾炎的治疗

隐匿性肾炎无特殊治疗措施。但应采取以下措施:

1.患者应定期(至少每3~6个月一次)检查,检测尿沉渣、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女患者在妊娠前及其过程中更需要加强监测。

2.保护肾功能,避免肾损伤的因素。

3.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与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者,可待急性期过后行扁桃体摘除术。

4.可用中医药辨证施治(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介绍)。五、间质性肾炎的治疗

间质性肾炎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药物治疗,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停止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或脱离对肾脏有损害的环境。

1.一般治疗(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当致病药物撤去后,肾功能通常可以恢复(特别是在最初的6~8周)。(3)对症治疗: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若存在泌尿系感染,应积极采用高效、肾毒性低的抗生素;有明显氮质血症者,可行透析治疗。

2.药物治疗(1)对原发病,要给予强力的药物治疗。(2)对有尿路梗阻、尿液反流等疾病,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3)对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泼尼松治疗,可有效地缩短肾脏恢复时间。(4)有严重的长时间少尿建议治疗。当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过敏或免疫反应引起时,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如泼尼松每日1毫克/千克应用3天,随后的7~10天内逐渐减量)可促进肾功能恢复。(5)中药冬虫夏草能有效地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生长,促进受损的细胞恢复,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耐受缺氧的能力,对间质性肾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六、继发性肾炎的治疗

对各种继发性肾炎,要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结合肾炎的治疗,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总体来说,继发性肾炎的治疗较单纯肾炎的治疗要复杂,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但关键还是原发病的治疗,原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后,肾脏的损害也会相应地得到控制。有的继发性肾炎的治疗与原发病有相似之处,例如狼疮性肾炎患者,在治疗上多采用大量的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这时对于肾炎的治疗主要放在肾炎的对症治疗之上。另外有的继发性肾炎在治疗中要特别注意对原发病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性肾炎,因为在肾炎的治疗过程中需用激素,但是激素可以引起血糖的升高,所以要特别注意在运用激素时全身血糖的变化。中医学对肾炎的认识一、中医对肾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肾炎是西医以解剖学为基础的疾病名称,中医重视辨证论治。在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中,虽无“肾炎”之名称,但中医学所说的水肿、虚劳、腰痛等范围中,有许多论述都与肾小球肾炎相关。图1-11

1.水肿 中医早在《内经》中已有“水”、“风水”、“水胀”、“石水”等名称,并对水肿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则等作了简要的论述。如《素问·水热穴论》曾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灵枢·水胀》篇则对水肿的临床表现作了具体的描述,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亦。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关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了“开鬼门,洁净府”的基本治疗原则。《内经》对于水肿的论述,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宗。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黄汗”、“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十一类水肿的临床表现,还论述了发汗、利尿的证治要点,如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对水肿证候论述详细,“十水候”根据脏腑分类,别具一格。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对于水肿的病因病理有所发挥,补充了大量的治疗方剂,如在《千金要方》里记载了治疗水肿方49首,其中不少方剂疗效良好,至今仍为临床所采用。他还首先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的主张。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肿胀》中说:“凡水肿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其认为水肿之发病,以肾为本,肺为标,而以脾为制水之脏,实为水肿病机之关键所在。

可以看出水肿的名称和基本理论源于《内经》;证候类型和临床表现,补充发展于《金匮要略》和《诸病源候论》;治法方药,补充发展于《金匮要略》和《千金要方》。唐宋以后,对于水肿的理论和治法,又有补充和发展。小知识中医的“肾”到底是什么?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肾藏精,主人体发育与生殖”,“肾开窍于耳与二阴”,可知中医讲的“肾”,既概括了实质器官的肾脏,也包括心、肺、肝、脾、膀胱、神经、精神以及男女生殖器官的部分功能。

2.腰痛 与肾病相关的腰痛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说:“肾病,少腹、腰脊痛”。《素问·五常政大论》认为,腰痛是由于“湿气下临,肾气上从”所致。汉代《金匮要略》提出“虚劳腰痛”及“肾着”的病名,认为病属下焦,由寒湿之邪所致,并提出用肾气丸治疗。在治疗方面,唐代《千金要方》记载了著名的独活寄生汤;宋代《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记载了130多首药方;元代《丹溪心法·腰痛》把发病原因归纳为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五类,而其中肾虚最为重要;清代《张氏医通》等著作中,将腰痛分为肾虚腰痛、寒腰痛、瘀血腰痛、湿腰痛等诸多类型,使腰痛在辨证及治疗上更为系统化。

3.虚劳 中医理论认为,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其为先天之本。虚劳是以脏腑元气亏损、精血不足为主要病理过程的病证总称,虚劳证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肾的功能。关于虚劳早在《内经》时代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认识。在《内经》中给虚劳下了一个很概括的定义:“精气夺则虚”。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七伤即脾伤、肝伤、肾伤、肺伤、心伤、形伤、志伤为虚劳的病因。唐宋时期,关于虚劳的证治有很大发展。许叔微在《本事方》及《本事方续集》中对虚损之证强调治从脾肾;严用和《济生方·五脏门》提出“补脾不如补肾”的治疗原则。金元诸家对虚劳的认识更趋成熟,各有创见。朱丹溪《格致余论》创大补阴丸等方,治疗阴虚火旺,有其独到之处。明代,温补学派崛起,薛己、赵献可、张景岳等是其代表,他们对虚劳的论治都各有特点,其中尤以张景岳为突出。他强调肾与命门的真阴真阳、水火、精气在维持和延续人体生命上的重要作用,同时创制了左、右归丸,左、右归饮等方剂,调治阴阳精气,使治疗肾脏虚损的效果提高到新的水平。至清代,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对虚劳的认识更加深入,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提出虚劳当以气血阴阳为辨证纲要。

总之,传统中医理论认为肾小球疾病属水肿、腰痛、虚劳范畴,在发病机理和证候表现上,以本虚标实为特点,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五脏六腑的虚损,其中脾肾虚弱为关键,标实涉及外邪、水湿、湿热、瘀血等。本虚标实相间为患,是肾小球疾病进行性发展的主要机理。二、肾炎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虽然中医历来没有肾炎之一病名,但如前节所讲对其治疗很多都包含在水肿、腰痛、虚劳中,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证型:图1-12

1.急性肾炎(1)风水相搏证

临床表现: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症。偏于风热者,伴咽喉红肿疼痛,舌质红,脉浮滑数。偏于风寒者,兼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行水。(2)湿毒浸淫证

临床表现: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或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宣肺解毒,利湿消肿。(3)水湿浸渍证

临床表现: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治法:运脾化湿,通阳利水。(4)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水肿消退,身倦乏力,口干咽痛,尿常规检查有少许蛋白及红细胞,舌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化湿。(5)肾阴不足证

临床表现:腰酸乏力,手足心热,口干咽痛,尿常规检查有少许红细胞,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益肾宁络。小知识中医治疗肾病的优点对肾病的治疗,目前就总体来说,中医应该优于西医。因为西医对各种肾炎、肾病的治疗,多采用激素疗法,但对病情的掩盖性较强,副作用明显,且易复发。中医就不然,一方面疗效明显,不易复发,另一方面,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费用低。

2.慢性肾炎(1)湿热内蕴证

临床表现:眼睑浮肿波及全身,或皮肤疮疡、糜烂,发热,咽红痛,口干口苦,胸脘烦闷,小便黄赤、短少,大便干结,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湿。(2)气阴两虚证

临床表现:浮肿不甚,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或盗汗,五心烦热或午后低热,口干咽燥,心悸失眠,易感冒,咽干燥,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健脾固肾。(3)脾肾阳虚证

临床表现:全身浮肿,腰以下为甚,或伴有胸水、腹水,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腰背酸痛,纳呆便溏,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脾肾双补。(4)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头痛项强,神疲乏力,腰酸,轻度浮肿,尿蛋白日久未消,肾功能轻度下降,血压升高,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5)肝肾阴虚证

临床表现:耳鸣,咽干,目眩,腰腿酸软,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

治法:滋阴清热,补益肝肾。第二章 认识经络和腧穴什么是经络和腧穴一、经络简介1.认识经络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人体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由于经络系统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有路径的意思;络,有网络的意思。经脉是主干,络脉是分支。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径,而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把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肉筋骨等组织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联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合称十四经,是临床针灸常用部位。图2-12.十四经的分布

分布于上肢的经脉为手经,分布于下肢的为足经。肢体内侧的为阴经,从前到后依次为太阴、厥阴、少阴,内属五脏;肢体外侧的为阳经,从前到后依次为阳明、少阳、太阳,内属六腑。相对的脏腑经脉构成表里关系,见表2-1。表2-1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十四经脉具体循行图(图2-2):图2-2二、腧穴简介1.认识腧穴

腧穴习惯上称“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结聚于体表的所在,也就是临床上针刺艾灸的部位。当某些内脏有病时,在所属经络的某些腧穴就会出现病理反应,如压痛点或特殊的过敏点,针灸疗法就是刺激这些“点”来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而取得疗效。2.腧穴分类(1)经穴:是属于十四经系统的腧穴,约有360个。其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殊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2)经外奇穴:是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其有奇效,故称“奇穴”,约有一百多个。(3)阿是穴:是一种没有固定位置的腧穴,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腧穴,所以又叫“压痛点”、“天应穴”。3.定位方法

针灸临床疗效与取穴是否准确有很大关系。常用的取穴方法有如下四种:(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即自然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是固定标志;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尖端等,则属于活动标志,即需要采取相应的姿势才会出现的标志。(2)骨度折量定位法:将体表骨节全长进行规定,以此来折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进行穴位分寸定位的方法。常用的骨度折量分寸如表2-2所示。(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依据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分寸来量取腧穴的方法。如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由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表2-2 常用骨度分寸折量表续表图2-3(4)简便取穴法:是一种简单取穴方法,如直立位两手下垂中指尖取风市穴等。简便取穴只是一种辅助性质的,不作为主要方法。治疗肾炎的常用穴位

经络和腧穴在前面已经讲过,它是针灸、刮痧、拔罐等临床治疗方法的平台。穴位是古代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之中陆续发现并逐步积累起来的。在众多的穴位之中,有很多的穴位能够起到治疗肾炎的作用。有的穴位直接针对肾炎的发病,有的间接起到治疗作用,下面给肾炎患者介绍一些在临床上治疗肾炎常用的穴位。1.气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泻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2.水分

定位:在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1寸。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翻胃,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图2-43.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