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修身篇·修身自律(上)(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4:38:05

点击下载

作者:于永玉,吴亚玲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律修身篇·修身自律(上)

自律修身篇·修身自律(上)试读:

前 言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立志勤学、爱国爱民、惩恶扬善、褒勤贬懒、精忠报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谦虚礼貌、律己宽人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她不仅是一个流动的不断批判继承、不断改造创新的动态的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同时,也是发展中的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中心与主轴。所以,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际是进行“中华根”“中华魂”的教育,她不仅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传统与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传承、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继承与弘扬也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为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创造人类当代精神文明,推进世界伦理道德的发展与建设,树立新的荣辱观,我们编选了本丛书,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即:理论卷,故事卷和名言警句卷,并参考有关书籍做了分类。

各分册编排结构有综述,着重阐述本德目内涵、特征及其形成发展的历史。然后,是所选取的内容集合。每个故事每条言论根据揭示德目的需要进行了再编写,力求以内容明伦理、明思想、明形象、明榜样,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体。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本书编纂出版,得到许多领导同志和前辈的关怀支持。同时,我们在再编写过程中还程度不同地参阅吸收了有关方面提供的研究资料、历史资料。在此,谨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领导、同志一并表示谢意。

本书在筛选编写、综述论证等方面,由于时间短、经验不足,可能有不足和错误,衷心希望各界及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2006年6月

自律修身篇·修身自律(上)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使人恕我。——《安得长者言》人不能自己宽恕自己,也不能让他人宽恕自己。

幽则攻己之所短,会同则述人之所长。——《昌言·上》(一个人独处)暗室则抨击自己的短处,(与他人)聚会则称赞别人的长处。

行潜德而不有,立潜功而不名。——《昌言·下》暗中行善却不自矜,暗中立功却不自夸。

赴汤火,蹈白刃,武夫之勇可能也;克己自胜,非君子之大勇不可能也。——《二程遗书·附河南程氏粹言卷第一论学篇》赴汤蹈火上刀山,只有武夫之勇才可以做到;克制自己,战胜自己,没有君子之勇当然就做不到。

能克己,乃能成己。——《关尹子·九药》能约束自己(的言行),才能使自己有所作为。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管子·小称第三十二》只担心自身(德行)不好,不管别人不了解自己。

先慎于己而后彼。——《管子·禁藏第五十三》首先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鬼谷子·卷上·反应第二》(如果)自己事先没有一定的规矩,(那么)统治人民就不会公正合理。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韩非子·喻老第二十一》立志的困难,不在于超过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韩非子·大体第二十九》光荣和耻辱的责任是在于自己,而不在于他人。

君子不临事而恕己,然后有自反之功,自反者修身之本也。——《胡子知言·卷一·天命第一》君子不遇到事情就原谅自己,这样(就会)有自我反省的功效,自我反省是修养自身的基础。

使之谦,必不谦;使之俭,必不俭。我谦则民自谦,我俭则民自俭。机在此不在彼,柄在君不在人。——《化书·卷六俭化·解惑第一一○》让老百姓们谦虚,(他们)肯定不谦虚;让他们节俭,(他们)肯定不节俭。只有国君自己谦虚,人民才自然谦虚;只有国君自己节俭,人民自然节俭。关键在(国君)这里(而)不在(人民)那里,权柄在国君(手里而)不在人民(手里)。

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员;身者,事之规矩也,未闻枉己而能正人者也。——《淮南子·卷十四·诠言训》(如果)矩尺不符合标准,(就)不能用它来制作方形的东西;圆规不符合标准,(就)不能用它来做圆形的东西;自身就是事物的圆规矩尺,没有听说过自己不正而能够使别人端正的。

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金楼子·戒子第五》抵御寒冷只有穿上厚厚的毛皮大衣最好,阻止诽谤只有修养自己最好。

帅人以正,谁敢不正?敬人以礼,孰敢不礼?——《金楼子·戒子第五》用正直来统率别人,哪一个敢不正直?用礼貌来尊敬别人,哪一个敢不讲礼貌?

求子孝,必先为慈;将责弟悌,务念为友。——《金楼子·戒子第五》要想儿子孝顺,必须先做到(对儿子)慈爱;要想弟弟尊敬哥哥,(哥哥)必须想着(对弟弟)关爱。

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也。——《金楼子·立言上第九》聪明懂礼的人,防止过于苛察;孤陋寡闻的人,防止闭塞隔绝;勇猛刚强的人,防止过于粗暴;仁厚慈爱、温和善良的人,防止犹豫不决。

人能反己,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若常以责人为心,则举足皆荆棘也。——《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二》人能够反省自己,不管从哪个方向走都是平坦的道路;如果总是一门心思地责备别人,那么抬脚落脚都是荆棘。

责己则有路,责人则无途。——《泾野子·内篇卷二十七》责备自己就会有出路,责备别人就会没出路。

嗜欲正浓时,能斩断;怒气正盛时,能按纳;此皆学问得力处。——《荆园小语》嗜好和欲望正强烈的时候,能够一刀斩断;怒气正强盛的时候,能够克制(而不发泄);这都是学问中最得力的地方。

遇人轻我,必是我无可重处。置珠于粪土,此妄人耳,不足较;若本是瓦砾,谁肯珍藏?故君子必自反。——《荆园小语》遇到别人看不起我的时候,那一定是我没有值得重视的地方。把珠宝扔在粪土中,这不过是无知妄为的人,不值得(和他)计较;如果本来就是碎石烂瓦,谁肯珍藏(它)?所以,君子必须要(多多地)自我反省。

健责天下之愚者,己之未贤也;健责天下之迷者,己之未明也。——《亢仓子·训道第七》善于责备天下人都无知的人,他自己也未必贤良;善于责备天下人都迷惑的人,他自己也未必明智。

直己而不直人。——《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自己守正不阿却不要求别人。

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利于民,廉于行己。——《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富贵了不暗自高兴,贫贱了不气愤恼怒;如果对人民有益,(则)对自己实行廉洁。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孔子家语·颜回第十八》君子攻击自己的缺点,却不攻击别人的缺点。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凡是战胜别人的被称之为有能力,凡是战胜自己(缺点错误)的被称之为坚强。

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记·儒行第四十一》隐居没官作时而不作邪行,通达于上时而(力行正道)不被困弊。

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列子·卷八·说符》身形弯曲,身影就会跟着弯曲;身形挺直,身影就端正。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我每日(都是)再三反省自己——替人家做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

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第四》因节约而失误的事是很少的啊!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第九》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我行我素。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第十二》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言行使之合于礼仪,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你的仁慈了。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第十二》不合乎礼仪的不要搭理,不合乎礼仪的不要听从,不合乎礼仪的不要言语,不合乎礼仪的不要行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第十三》(统治者)自己本身端正,不用命令(百姓)就行动起来;自己本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听从。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第十三》如果端正自身了,对治理国家能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端正自身,怎么能端正别人呢?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第十四》不怨恨天,不怪怨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就疏远。

自胜曰强。——《潜夫论·慎微第十三》(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叫做坚强。

己之所无,不以责下;我之所有,不以讥彼。——《潜夫论·交际第三十》(如果)自己不具备,(就)不要求下面的人;自己具备的,不因为此去讥笑别人。

天作孽,犹如违;自作孽,不可逭。——《尚书·商书·太甲中》上天造成的灾害,还可以避开;自己造成的灾害,就不能逃脱了。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禁身。——《申鉴·政体》善于施行禁令的人,先禁止他自己然后禁止他人;不善于施行禁令的人,先禁止别人然后禁止自己。

亡我者,我也。人不自亡,谁能亡之?——《呻吟语·修身篇第五》让我灭亡的,是我自己。人(如果)不是自取灭亡,谁能使他灭亡呢?

处身不妨于薄,待人不妨于厚;责己不妨于厚,责人不妨于薄。——《呻吟语·修身篇第五》对待自己不妨苛刻一点,对待别人不妨宽容一些;责备自己不妨多一点,责备别人不妨少一些。

与其喜闻人之过,不若喜闻己之过;与其乐道己之善,不若乐道人之善。——《呻吟语·修身篇第五》与其喜爱听别人的过失,不如喜爱听自己的过失;与其爱说自己的优点,不如爱说别人的优点。

毁誉者,人司之;善恶者,我司之。我只理会我司,别个都莫照管。——《呻吟语·修身篇第五》诋毁和赞美,是别人决定的;善良和丑恶,是我决定的。我只理会我所决定的,别的都不去过问。

圣人正己,而四方治矣。——《尸子·卷上·神明第十三》(如果)帝王端正了自己(的品行),那么天下就安定了。

上纲苟直,百目皆开;德行苟直,群物皆正。——《尸子·卷上·神明第十三》网上面的纲如是直的,所有的网孔都会张开;(君主的)德行如果端正了,万物都会端正。

身不正则人不从。——《尸子·卷上·神明第十三》自己不端正,他人就不会听从。

有正春者无乱秋,有正君者无危国。——《说苑·卷三·建本》有了正常的春天,(则)不会有混乱的秋天;有正直的国君,(则)不会有危亡的国家。

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仁讲义者,不必远求。——《围炉夜话》第七十条“仁”字从属于“人”,“义”字从属于“我”,(所以)讲求仁义的人,不必从远处求取。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围炉夜话》第一五九条责求完备的想法,可以用它来提高自身修养,不可以用它来和别人相处。

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小窗幽记·集灵第四》要想见到圣人的气度,必须在自己内心洁净的时候观察。

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一任闲言语。——《省心短语》凡做事只要自己行得正、走得直,任凭别人说三道四。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寡合则非涉世之道。故君子责己,小人责人。——《省心录》第二十八条礼法、道义、廉洁、知耻可以用来严格要求自己,不可以用来约束别人。严格要求自己就会少犯过失,约束别人就会与人不易相投,与人不易相投就不是经历世事的正确方法。所以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

克己最难。——《孽子道论·上篇》克服自己最困难。

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故君子安礼、乐,利谨慎而无斗怒,是以百举而不过也。小人反是。——《荀子·臣道第十三》恭敬是礼仪(的实质),协调和谐是音乐(的效用),小心谨慎就有好处,愤恨争斗就有危害。所以君子安守礼仪和音乐,爱好谨慎而不愤恨争斗,因此一切行为都不会出现过失。小人与此相反。

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荀子·法行第三十》自己不好却去埋怨别人,不是差得更远了吗?

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诸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荀子·法行第三十》怪怨别人的人受穷,埋怨天的人没有见识。错误在于自己,而反过来责怪别人,岂不是太迂腐了吗?

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之恕,可以端身矣。——《荀子·法行第三十》有君主不能够侍奉,有臣子却要求他们受到指使,这不是推己及人;有父母不能报答养育之恩,有儿子却要求他们孝顺,这不是推己及人,有哥哥不能够尊敬,有弟弟却要求他们听话,这不是推己及人。士人明白了这些推己及人的原则,就可以端正自己的品行了。

身修然后可以理家,家理然后可以治官。——《盐铁论·论诽第二十四》(只有)自身修养好了,然后才可以治理家;家治理好了,然后才可以治理国家。

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民不能止。——《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用制度禁止的事,而自身不首先行使,老百姓(就)不能禁止。

政之本,身也,身立则政立矣。——《扬子法言·先知第九》政治的根本是执政者自身,自身站得稳那么政治就立得住了。

罪己则无尤。——《张子正蒙·有德篇第十二》自己认罪就不会埋怨别人。

才敏过人,未足贵也;博辩过人,未足贵也;勇决过人,未足贵也。君子之所贵者,迁善惧其不及,改恶恐其有余。——《中论·虚道第四》才思敏捷过人,并不可贵;雄辩过人,并不可贵;勇敢果断超人,并不可贵。君子所可贵的是,向善只怕自己赶不上,改过只怕自己还有剩下的没能完善。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中庸·第十四章》对上面不抱怨老天,对下面不抱怨别人。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第十四章》射箭就像君子(行事),(如果箭头)射不中靶子的中心,(就要)反过来责求他自己。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同样都是)在大地上生长,(却)只有松柏独得性命之正,一年四季(始终保持着)青青的颜色;(同样都是)生命力来自于天,(却)只有尧舜独得性命之正。希望能够端正自己的一生,来端正众人的一生。

深自省察以致其知,痛加剪落以诚其意。——《朱子语类·卷十五》深刻地自我检讨以使自身的知识得到提高,痛切地剪断(自己的私欲)以使自己的意念真纯。

克己则礼自复,闭邪则诚自存。——《朱子语类·卷四十一》克制约束自己,那么礼仪就自然恢复;关闭杜绝邪念,那么诚信就自然会保持。

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左传·闵公二年》修养自己而不责怪别人,就可以免去灾难。

不恒其德,无所容也。——《易经·恒》人不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就会在任何地方都无地容身。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易经·说卦》立天的学说,是阴与阳;立地的学说,是柔与刚;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仁爱与正义,要同时具备天地人这三才,还要同时兼顾相对的两个方面。

困,德之辨也。——《易经·系辞下》困境,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易经·系辞上》付出许多劳动而不邀功自夸,做出很多成绩而不自认为有恩德于人,这种人的品德是极其高尚的。

日新谓之盛德。——《易经·系辞上》每天都前进一步,这叫做最伟大的德行。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诗经·小雅·谷风》要忘记自己给予别人的大恩大德,要反思自己给予别人的小仇小怨。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能立言,能立言的人不见得品德高尚。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论语·季氏》以骄傲为乐,以游荡为乐,以荒淫奢侈为乐,灾害将要光临了。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指一个人修养的目标应该是这五点。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品德高尚的人不追求美味佳肴,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而且说话谨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够诚实吗?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君子想的是修养道德,小人只想安乐于家乡;君子想的是遵纪守法,小人想的是得到好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看见贤德的人想以他为榜样,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追求仁就得到了仁德,这可没什么抱怨的了!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品德不能修养,学业不能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挺身去做,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是我所担忧的。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子张》大德不能超过界限,小德可以有所出入。借指大事上要坚持原则,但小事上可以灵活对待。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严于律己,小人则苛求他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有德行的人以道义为根本,并且用礼义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它,用诚肯的态度来完成它。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品德高尚的人端庄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多责备自己而少指责别人,那么怨恨自然就消失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当)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收获,四十岁时不致迷惑,五十岁时知道上天决定命运,六十岁时听别人的话能知其道理,七十岁时随心所欲而不做违背原则之事。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具有仁德的人谁也打不倒他。

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射箭没中,不要埋怨胜过自己的人,反过来想想自己是否功夫不到家。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我擅长修养自身的浩然正气。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同情之心,是仁爱的起点;羞耻之心,是正义的起点;谦让之心,是礼貌的起点;明辨是非,是智慧的起点。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孟子·告子上》拱把细的桐树、梓树,人如果想让它生长,都明白如何去培养。至于人本身,却不知道如何去修养自己,难道爱自己还抵不上爱桐树、梓树吗?真不可思议。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对于不严于律己的人,是不可能端正别人的。

西子蒙不洁,则无不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下》西施要是不干净,人们也会捂鼻而过。喻指不论任何人,都要注意修养自己。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有品行的人,不看说的是否是真话,行动是否能做到,只看言行是否符合道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就是没有失去纯真心灵的人。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孟子·离娄下》看似符合礼实际上并不合礼,好像符合义实际上并不符合义,这样的事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做的。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可同他说论有价值的话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可同他做出有作为的事情。说话违背礼义,叫做自己残害自己。自己不能具有仁慈正义,叫做自己抛弃自己。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我爱别人别人却不和我亲近,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不仁的地方;我管理别人别人却不听从管理,就要反问自己是否有这种才能;我对别人有礼貌却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就要反问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恭敬。自己的行为如果得不到相应的效果,都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只有自己做好了,天下的人就会归顺。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离娄上》人只有自己做出有损别人的事情,然后才会受别人侮辱;一个家一定是先有了自家内部的矛盾,然后才会招来外人毁灭;一个国家一定是先有了内部斗争,然后才会招来别国的侵犯。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有德行的人的操守,是修养自身从而使天下太平。

尧舜,性者也;汤武,反之也。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孟子·尽心下》尧舜所行的仁政是本性善良的表现;汤武是通过提高修养再返回到本性上去身体力行。一切言行举止和周旋种种事情没有不合于礼节的,这便是君子最好的美德。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孟子·尽心下》财利很丰厚的人遇上灾荒年也会过去,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就是遇上乱世头脑也不会混乱。

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之神。——《孟子·尽心下》能如人所愿就叫做善,品德能存在于自身就叫做信,品德充满在一切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