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福常在随缘缘自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2 17:26:14

点击下载

作者:慧闻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惜福福常在随缘缘自来

惜福福常在随缘缘自来试读:

前言

惜福,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珍惜幸福。何为幸福?在不同人的眼中,幸福有不同的含义。其实,任凭千百万人给出千百万种幸福的定义,那幸福也仍然只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觉。幸福也一定没有统一的定式和答案,你觉得自己是幸福的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当然,真实的幸福一定是建立在感恩之心的基础上。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感恩的心,在他眼里的世界才是美好的,他才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反之,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感恩的心都没有,那么在他眼里和心里,只会有更多的怨恨情绪,又何来幸福可言呢?只有加倍珍惜,才能体味幸福!只有心存感恩,才会幸福一生!

有句老话说得好:万事皆缘,随遇而安。随缘,并不是无所作为,听天由命,也并非让你放弃追求,因循守旧苟且度日;而是发自心底的淡定。随缘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大智慧,它可以让人在世俗纷扰中更加恬静、冷静;随缘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对待生命、对待人生的态度,它可以让你能时刻以微笑面对生活的苦辣酸甜。

随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缘来不拒,该尽的责任义务要坦然面对,不逃避、不对立;二是缘去不留,凡事尽力去做好,成败得失看淡,不执着、不抱怨。“随”不是跟随,也不是“随便”,它是顺其自然、把握机缘,是面对生活不怨怼、不躁进、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

为什么有的人不快乐?为什么有的人觉得自己毫无幸福可言?为什么有的人深陷情感的旋涡不可自拔?就是因为他们放不下。双手的空间那么有限,如果不及时放下,又怎能随时抓住身边的一切?如果你不懂得放下,即便到手的缘分你也无力抓住。

所以,幸福不是源于紧紧抓住,而是来自于轻松放下。我们能放下多少,幸福就有多少,有时候你放下的越多,你的所得也就越多。

本书通过一百余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阐释了不同的人生哲理及处事态度。本书将引领读者在平凡的生活中做一个惜福并主动去创造幸福的人。希望读者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演绎好自己的人生。

人生苦短,莫待流年!愿这本书能给你带来发自内心的恬淡,愿你合上书的这一刻,能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快乐的!如此,足矣!第一章珍惜拥有,快乐会如影随形假如有人花二百万换你的双手,你愿意吗?假如有人花二百万换你的双足,你愿意吗?假如有人花三百万换你双目的眼角膜,你愿意吗?假如有人花三百万换你的健康,你愿意吗?答案肯定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愿意。那么,你看看,仅这几点,作为生命的个体,你生来就坐拥千万资产,而你却视而不见!你的存在本身就是无价之宝,为何不加倍珍惜,让生命绽放华彩?人生无常。有时候,没有下一次,没有机会重来,没有暂停继续;有时候,错过了现在,就永远永远没有机会了。所以,请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珍惜自己。只有知足,你才会幸福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源于不满足。正所谓“骑着驴骡望骏马,得了宰相望王侯”。内心有着无穷的欲望,又怎能不痛苦?只有内心知足的人,才能真正地体味到幸福。

有这样一则故事。

几个人在岸边的岩石上钓鱼,收获颇丰。旁边有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之余,也都跑来围观,口中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只见一名钓者竿子一扬,就钓上了一条大鱼。这条鱼约三尺来长,当鱼落在岸上,鱼的身体仍腾跳不已。人们都齐声叫好:“这么大的鱼,真给力!”“是啊,你运气可真好!”“够四五个人吃一顿喽”……大家七嘴八舌地夸赞着,羡慕不已。

但是钓者似乎并未听到人们说的话。只见他小心地解下鱼嘴里的钓钩,顺手将大鱼丢回到海里。

围观的众人看见钓者此举,吃惊不已。“钓到这么大的鱼他都不满意,看来他是想钓更大的鱼喽。”有人说。

钓者也不理会,顺手将鱼竿抛入海中,继续钓鱼。

众人也都好奇心起,想看看这次钓者能钓到多大的鱼。果然,过了一会儿,钓者将鱼竿一扬,钓上来一条两尺长的鱼。众人想:这鱼也不小了!只见钓者仍是安静地、小心地解下鱼钩,又将这条鱼放回了海里。

众人不解,有的为钓者惋惜,有的等待着奇迹,想看看钓者究竟想要多大的鱼才能满意。当钓者的钓竿再一次扬起时,人们看到在钓线的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

众人一看这条鱼最小了,肯定也和前两条大鱼的命运一样,被放回大海。出人意料的是,钓者将鱼解下以后,小心地放进了身边的鱼篓中。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你为什么舍大鱼而留小鱼呢?”

钓者经此一问,似才意识到围观者的心疑,回答道:“喔,那是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也不过一尺长,我把太大的鱼钓回去,即使做熟了,盘子也装不下。”

众人愕然。原来,这位钓者是一位真正的智者啊!

何谓智者?何谓愚者?知足常乐谓之智,贪得无厌谓之愚。在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在面对诱惑时,真正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的人并不多,所以不幸的人也就很多。试想,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舍大鱼取小鱼”呢?

其实,生活的乐趣真的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要求多少。所以,能满足一个人的东西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也唯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享受生活的喜悦。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你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又一则故事:

说有一个国王和一个波斯奴隶同坐在一条船上。那个奴隶从来没有见过海洋,也从没有尝过坐船的辛苦。

他坐在船上,一路上哭哭啼啼,吵闹不已。同船的人都百般安慰他仍是无济于事,这个奴隶仍旧继续哭闹。国王被他扰得不得安宁,想让大家想个办法,别再让奴隶继续哭闹下去。可是,随行的人没有一个能想出好办法来。

这时,船上有一个哲学家站了出来。他对国王说道:“尊敬的国王陛下,如果您能让我一试,我可以使他安静下来。”

国王说道:“如果真能让他安静下来,可真是太好了!”

于是,哲学家立刻叫人把那个奴隶抛到海里去。他在海里沉没了几次,人们才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拖到船边。这个奴隶惊慌失措,双手紧紧地抱着船舵,人们才将他拖到船上。

奴隶再次上船以后,就乖乖地坐在角落里,再也不出声了。国王对哲学家很是赞许,便问:“你怎么知道这方法有效?”哲学家说:“原来他并不知道灭顶之灾的痛苦,因此想不到稳坐船上的可贵。一个人总要经历过忧患才知道安乐的价值。”

有些人不知满足,总以为自己拥有的远远不够,越多越想多,越有越想有。实际上,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幸福,只是他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没有看见。

世人总是怀有这样的心理,我活着太苦恼,我为什么没有别人那么幸福?于是,总艳羡别人的生活,甚至心生怨怼,心里装的全是坏情绪。如此心态,又何来幸福可言?

虽然,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这并不意味着幸福就远离了我们。只要我们能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内心自会充满幸福感。当你抱怨自己鞋子不好的时候,你要想到,有的人没有脚。

知足常乐,学会知足,你就会觉得自己时刻生活在幸福中。◆家有房屋千万座,睡觉只需一尺宽;纵有良田千垧,每日也只三餐。知足的人,即使家境贫苦,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其实,想要幸福很简单,那就是减少欲念。眼前的生活,最值得你珍惜

生命中大部分的美好事物,都是短暂易逝的,享受它们、珍爱它们,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眼前拥有的一切,人生才会有完满的结局。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在寺庙前的横梁上有只蜘蛛结了一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的熏托,蜘蛛便有了佛性。

一天,佛祖来到圆音寺,看到横梁上的蜘蛛,便问:“你在此处修炼了一千多年,可有真知灼见?你认为什么才是世间最珍贵的?”蜘蛛遇见佛祖很是高兴,连忙答道:“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点了点头,离开了。…

又过了一千年,佛祖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再来找你。”…

又过了一千年。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突然,又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很难过。这时佛祖又来了,问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就让你到人间走一遭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名叫蛛儿。一晃,蛛儿16岁了,长得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蛛儿心想,这是佛祖为她安排的姻缘。

过了些日子,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前来。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回到家,心想,佛祖既然安排了这场姻缘,甘鹿为何对我没有一点的感觉?…

几天后,皇帝下诏,命新科状元甘鹿和长风公主完婚;蛛儿和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如同晴空霹雳。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灵魂就将出壳,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赶来,扑倒在床边,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道:“那日,在后花园众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死了,那么我也就不活了。”说着他就拿起了宝剑准备自刎。…

就在这时,佛祖来了,他对快要出壳的蛛儿灵魂说:“蜘蛛,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由谁带到你这里来的呢?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不过是你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圆音寺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爱慕你三千年,你却从没有低下头看过它。我再来问你,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听了这些真相之后,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是因为他看到眼前拥有的就是福。

不要因为纠结过去、畅想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当我们仍可以给予时,不要轻言放弃;在我们停止尝试之前,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已经结束的。不要害怕承认自己是不完美的;不要害怕面对风险,我们在尝试中学会勇敢;不要说真爱难寻,而将爱排除在生活之外。

我们应该善加投资运用,以换取最大的健康、快乐与成功。时间总是不停地在运转,我们可以努力让每个今天都有最佳的收获。许多人认为,必须等到某个时间或某件事完成之后,再采取行动。

然而,生活总是一直在变动,环境总是不可预知。我们无须等到生活完美无瑕,也无需等到一切都平稳时才做,想做什么,现在就可以开始做起。

一个人永远无法预料未来,生命只在一瞬间。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尽头,许多人经常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有许多话来不及说,这实在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空余恨。逝者不可追,来者犹未卜,最珍贵、最需要实时掌握的当下,往往在这两者蹉跎间,转眼即逝。

有许多事,在我们还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憾事;有许多人,在我们还来不及用心之前已成旧人。所以,不要等到遗憾的事发生,才不断追悔。珍惜眼前的一切,你就是幸福的。◆不管我们是否察觉,生命都一直在前进。人生并未出售返程票,失去的便永远不再回来。将希望寄予“等到空闲的时间才享受”,我们不知道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不要再等待有一天“可以松口气”或是“麻烦都过去了”,才去实现我们的目标或理想。生命只有一次,活着就是最大的福

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荣华富贵也不过是空梦一场。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最重要的是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一位名人去世了,朋友们都来参加他的追悼会。昔日前呼后拥、香车宝马的名人躺在骨灰盒里,百万家财不再属于他,宽敞的楼房也不再属于他,他所拥有的只有一个骨灰盒大小的空间,山珍海味浇灌的肚子也化成了一把灰烬。

从名人的追悼会上回来,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看破红尘的念头。人们想:趁现在好好活着吧,活着就是幸福,什么名呀利呀,权呀势呀,轰轰烈烈了一世,最后还不是一个人孤零零地走路?…

追悼会是一次洗礼。从死亡的身边经过以后,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鲜活的生命吧。

在生活中,仍很多人都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经受一些挫折、一点打击,就悲观失望、垂头丧气、怨天尤人、惊惶失措。甚至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在极度悲观中绝望轻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让我们看一看梵·高吧!

文森特·梵·高是荷兰梵·高家族的一分子,他的家族是几乎垄断了荷兰美术市场的画商。他在叔叔的一个画店里工作,而他却放弃了这里,选择了离开。

1869年,梵·高跟随欧洲一个有名的艺术品商人哥比尔开始经商,后来被哥比尔解雇了。

梵·高来到英国,在伦敦一家规模很小的寄宿学校教法文。由于他没有及时收缴贫穷学生的学费,受到牧师的责骂,离开了寄宿学校。

1881年,28岁时的梵·高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就是这时,他开始画画了。

1886年2月,梵·高前往巴黎与画商弟弟提奥同住。在弟弟的介绍下,梵·高结识了高更、贝尔纳、劳特累克、毕沙罗、修拉等画家。

1888年初,35岁的梵·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他的创作也进入了巅峰。《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但他依然只能靠弟弟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绘画这一职业追求中,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同是很难支撑下去的,但是他得到的更多是打击,在梵·高最艰苦的岁月里,他每个月的最后几天都躺在床上,以此来化解饥饿的威胁,我们可以想象这种生命的历程是多么让人心酸。

梵·高的画在当时无法得到上流社会和收藏家的青睐。经历了一次一次的失败和打击,梵·高渐渐变得孤独起来。他开始颓废、失望甚至绝望,他决定离开这个世界。于是,梵·高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打击,使梵·高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以致没有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梵·高自杀后,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封信,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1914年,梵·高书信集出版,梵·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1934年,《渴望生活——梵·高传》出版,梵·高的故事感动了全世界的人。

今天,梵·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可惜他自己已经无法得知了。

其实,生命的逝去并不足以让人变得崇高,只能给活着的人以痛苦或者惋惜。无论生活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都应该乐于看到它,这是生活的真实体现,是生的证明,是自己存在的一种体验。生命是不堪追问的,我们也无法预言下一刻会得到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只不过是在探索生命的意义,释放我们自己的能量。

梵·高经历了那么多磨砺,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他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然而他还是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始终就是一个失败者,经历了太久的跋涉,无法继续承受失败的打击,决然离去。如果他能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能够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再坚韧一些,那么他自己的世界就会更精彩,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并且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就像一艘即将抵达彼岸的船舶,挫折是船舶的压舱之物,在狂风暴雨中加大前进的马力,厄运也会助成功一臂之力。那样就会乘风破浪,最终成功地抵达彼岸。◆活着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快乐,为自己、为家人,更要高高兴兴地活。凡事想开点,不钻牛角尖。人生不为烦恼累,才能潇洒活一回。处处都是福,你要HOLD住

我们时常听到有的老年人说年轻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意即生活在幸福之中,他却没有感到幸福。在外人看来,有的人本身就已经很幸福了,却整天抱怨这埋怨那,看不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

有个故事说:有个青年人常为自己的贫穷而牢骚满腹。“你具有如此丰富的财富,为什么还发牢骚?”一位智者问他说。“它到底在哪里?”青年人急切地问。“你的一双眼睛,只要能给我你的一双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对此,我用一袋黄金作补偿。”智者又说。“不,我也不能失去双手。”“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富的财富啊!”智者微笑着说道。

故事教我们一个“退一步思维”的方法。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人如果能体会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富有了。真正的满足是内心的满足,而非物质的。

有个人因生意失败,不但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他像只斗败的公鸡,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终日陷入心烦意乱和无尽的忧虑中。可是一次偶遇改变了这一切。………

一天他在街上走着的时候,看到迎面过来一个没有双腿的人,他坐在一块小木板上,木板装在有四个轮子的溜冰鞋上,他的两手各拿着一块木板在地面上支撑滑动前进。过了街,他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以越过马路到达人行道。当他费力地抬高他身下的木板时,他看见了这个失意的人,并向他粲然一笑。“早上好,先生!今天天气不错。”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活力。这个失意的人看着他,不禁感叹自己是多么富有。和他相比,自己至少还有两条腿可以走路。…

那一刻,他禁不住对自己的消沉感到羞耻。他告诉自己,一个失去了双腿的人还能这么开心、快乐并充满自信,而自己还有一双好腿,为什么都不能做到?他顿时觉得信心十足起来。本来他只想着试试看能不能再找个工作,但现在,他有信心宣布自己要去找个工作。结果,他如愿以偿。

这个人回去后郑重地在自己的书房里挂上一幅字:我正在因为没有鞋而难过,直到我遇见一个没有双脚的人。

现在这个人又重新有了自己的公司,他每天都很快乐地去做事情。他这副快乐的好形象,赢得了下属和周围人的喜爱,人们都乐意帮助他,因此他的公司发展得红红火火。

快乐是很简单的事,能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生活中也要学会简单的快乐。

快乐把人们的忧郁、悲哀、烦闷、焦虑等全部驱逐出去,恰如太阳赶走黑暗一样。当面前站着一个快乐的人时,所有的谈话都变得活泼而生动,整个氛围都颤动着愉快和亲切的喜乐。快乐会给你健康的形象,同时快乐也是简单的。

快乐是健康的一剂良药,当你的精神振奋、心境开阔时,人生便也有了新的意义。适量的运动及休息,是心情愉悦的必要因素。根据统计资料,有些科学家对他们所谓的催眠剂做过实验。他们让那些疲倦和年老的人服用这些药物,帮助他们休息。结果发现:这些人的生理组织功能提升,寿命延长,疾病不见了,相对地,他们也重新获得新的活力和生命的乐趣。

所以,要获得人生深度的乐趣,首先要自己感觉愉快。而要感觉愉快,就必须好好对待自己的身体。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快乐是很简单的。大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我们很少注意我们所拥有的,却总是想自己没有得到的,甚至是不可企及的。这种态度实在是世上令人遗憾的情形之一。它给人们精神带来的灾难恐怕足以和所有的战争、疾病相抗衡。”

古希腊的伊壁鸠鲁说:“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即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只要每天想想自己拥有的老天赐予的诸多恩惠,你就应该抛却忧虑,意气风发地去迎接每一轮新的朝阳。◆古人说“境由心造”。人们也常说“知足者常乐”。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否有知足感、满足感、幸福感,源于心态。能知足,会调整,就会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快乐。第二章心存感恩,福气将不请自来现实中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抱怨自己的不幸,以及对生活的不满。其实,并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没有发现。一个人是否幸福,关键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不懂得惜福的人,即使幸福就在身边,他也没有能力去发现,又何谈幸福?反之,一个懂得惜福的人,他会知道珍惜眼下所拥有的每一点、每一滴的幸福,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心存感恩,因此他每天都生活在幸福中。生活里处处都有幸福的影子,只要我们用心去追寻。人生最怕的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完全可以用诗一般的心情来重新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件人和事。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即便是苦难,你的生活仍会幸福无边;即使身处逆境,也能活得绚烂。不让爱你的人失望,人生才有希望

人生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如果我们以爱心去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同样的爱心对待我们。感谢生活的人,生活才会给予他丰厚的回报。

一个人口渴了,他可能因发现半杯水而欣喜若狂。这是因为他感谢别人的给予。而同样口渴的另一个人,当他发现半杯水时却在抱怨,潜意识里首先是对他人的不满,为什么只给他半杯水。一个不知感恩、不懂感恩的人,肯定没有积极的心态,不会热爱人生,不会热爱工作,也不会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感恩与不满是两种情感,所关注、吸引的事物和形成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感恩的人关注吸引美好的事物——感激→关注美好事物→形成积极期望→涌现积极改善→形成积极有效行动→从而造成积极结果。相反,不满的人关注吸引不满的事——厌烦→关注不好的事物→形成消极期望→涌现消极改善→形成消极行动→从而造成消极的结果。

这样,就形成马太效应:感恩的人,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有;而不满的人,越来越烦恼,越来越贫穷。把“恩”拆开,就是“因”和“心”,正因为有了一颗爱心,人们才会用真情温暖彼此的心。常怀感恩之心,会使我们心胸开阔,胸怀宽广,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感恩不是压力,不是债务负担,而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动力。

十几年前,台湾金石堂排行榜第一的畅销书《乞丐囝仔》,短短时间就销售上百万册,书中内容真实感人,催人泪下。故事主人公,就是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赖进东的事迹。赖进东出生在一个乞丐家庭,全家十口人大多有重度残疾,全靠乞讨为生。赖进东刚刚学会走路,就跟着姐姐乞讨,四处流浪,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经常以坟地、庙宇为家,10岁之后边读书边乞讨,总共过了17年的乞讨生活。身为长子的赖进东不但肩挑全家的担子,更努力求学,发奋工作,终能娶妻生子,经营事业。人生至此,是苦尽甘来,开花结果。书中最后说:

我一直相信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虽然你付出了多少不一定会得到多少,但如果你不脚踏实地努力,那么你得到的也很快会再失去,因为轻易得到的东西不会让人珍惜。今天,我愿以最谦卑的心情跟大家分享我半生的人生经历,希望读者都能喜欢这本书。而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尽我的能力筹盖一座多元化的孝亲公司、孝亲图书馆,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当然,这个心愿实现起来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未来一定会完成这个梦想。

最后,我要向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献上我最诚挚的谢意。

——感谢过去曾经关照我的所有人士,以及我所有老师的鼓励、照顾、教诲,使我有今天。

——感谢我的老婆阿霞,感谢她愿意为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家庭牺牲自己,这么长的时间,她一直陪在我身边,无怨无悔地陪我走过这段艰辛的路程。

——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生我、养我,虽然两人都是重度残障,但我永远爱着他们,怀念他们。还有我最亲爱的姐姐,如果不是她卖身尽孝,如果不是她长期一直扮演我生命中的明灯,做我的精神支柱,阿进根本不可能活到今天。

——谢谢我的老板,他给我机会,让我可以在工作上一展所长。

——也要谢谢过去曾经嘲笑、侮辱过我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刺激,让我有了向上攀升的力量。

——我终可以说一声:谢谢你们,我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许。天无绝人之路,曾经的痛苦、委曲、折磨,曾经我走在遍布荆棘的漫漫黑夜长路,而终有这一天,我望见了希望,走出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赖进东的事迹十分感人,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最幸福,有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拥有快乐心情的人最幸福!怎样才能拥有快乐的心情呢?那就是让自己有一颗感恩的心。

当你心情沮丧情绪低落时,想一想爱你的父母;当你悲观失望时,想一想爱你的亲人;当你失意落魄时,想一想你的爱人……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人所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无数人的参与,才能促成或悲或喜的人生。

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失望,更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因为,身受无边的爱,你的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你的前途才更有希望。◆不懂得感恩的人,绝对不会有幸福和快乐。因为感恩的心是人生快乐的源泉。一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能领悟幸福快乐,才能真正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享受成功的人生。最能打动人的,是细小的关怀

感恩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不仅要感谢大恩大德,滴水之恩也当涌泉相报。

一位老者,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一年来使自己受感动的人和事。他写道:

有一天下雨,自己打着伞过马路时,忽然一个小伙子揽着他的胳膊挽着他过了马路,没等他说声“谢谢”,小伙子又返了回去,原来小伙子是专门为了护送他的;有一次,他到大商场买东西,一位中年妇女推开厚厚的大门,等他进了门才松开手,当向她道谢时,她送给他一个温暖的微笑;在图书馆看书时,因为坐在窗户旁边,服务员热情地说:“老同志换个位置吧,窗户旁边有风容易着凉,身体可要紧啊!”这令他备感亲切;他到银行取款,出门时,保安员提醒他把钱放好,免得出现意外;他到医院看病,护士小姐把他挽扶上楼;他晚上坐公交车打瞌睡,一个女孩下车时说:“大叔,别坐过站呀,坐车睡觉容易感冒。”等等。这些虽然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小事,仍然让人十分感动。我们应该用感激的心情多说些“谢谢你”。如果我们每人时时为别人伸一把手,多说一声“谢谢”;对给别人带来不便,多说声“对不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更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暖。

国内一位学者李先生到美国出差,偶然在餐厅里看到两个小朋友正在写着什么,大的十多岁,小的七八岁。李先生感到有趣,就问:“小朋友,你在写什么?”小朋友回答说:“我们在写感谢信,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李先生看到小朋友写的内容:“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妈妈给我讲的故事很有意思。”“昨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很好看。”

李先生看了心头一震,这孩子写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的大恩大德,而是让孩子在幼小心灵中感悟到点点滴滴的快乐和幸福。

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以一种感恩的心情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来看待这个世界,一定会觉得周围的人很可爱,这个世界很美好,我们自己也会得到回报,也会觉得很富有。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就哭。”俄国作家契诃夫也说:“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没有扎到眼睛。”

这告诉我们,感恩,是一种观察问题的视角,我们懂得感恩地生活,生活将会赐予我们灿烂的阳光。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处处一帆风顺,种种失意和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旷达地去处理。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中遇到风雨甚至不幸的时候,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对所遇的一切都抱有一种感激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将会使我们消除怨气,鼓起前进的勇气。

相传,古印度有位英勇无敌的王子,某次征战获得重大胜利。在盛大的庆功宴上,王子谦逊地举起酒杯,向前辈、大臣、在座的将士以及黎民百姓,一一表示感谢,甚至连为他牵马的仆人也没有忘记,这使得大家深受感动。此时,坐在他旁边的老国王提醒他:“我的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人,你还没有向他致谢呢。”王子怔了半天,也想不出,只好向父王请教。老国王郑重地说:“你的敌人。”

现实中,我们常自认为怎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感到不满足。有一位白领小姐,在家受到父母和哥哥的百般照顾,丈夫对她更是呵护有加,甚至连她的内衣、祙子都是丈夫洗。她都没有一点感恩。她嫌丈夫是个体育老师,于是离婚后改嫁了一位官员。倒是过上了有车族的生活,可她要承担全部家务,甚至还要忍受丈夫的打骂,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很快苍老了很多。

我们要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是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心存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我们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我们灿烂的阳光;如果我们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没有将我们完全抛弃。◆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亲人的关爱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企业的就业之恩,同事的协作之恩,上司的栽培之恩,等等,总之感恩世界种种的给予。往好的一面想,一切都会好

人生在世,多数人的生命都是在百岁以内。在这短短几十年,却要经历各种好事、坏事,经历各种挫折、打击,尝遍酸甜苦辣。当然,我们也会经历各种快乐、幸福。

生活是美好而沉重的。人生,是有苦又有乐的,是丰富多彩又艰难曲折的,就像白天与黑夜的互相交替一般。快乐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快乐的人连路边的鸟儿都在为他歌唱,花儿都似专为他开放。痛苦时,落日西风,万念俱灰,睡梦中也在滴泪。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一次家中失窃,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一位朋友知道后立即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到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不是我的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人来说,失窃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讲出了三条感恩的理由,将坏事往好处想,这不能不让我们在钦佩的同时受到启迪。

人总是避苦求乐的,都希望快乐度过每一天,但生活本身就充满酸甜苦辣,快乐和痛苦本是同根生。当我们快乐时,不妨留一片空间,以接纳苦难;当我们痛苦时,不妨想着往昔的快乐。

心往好处想,才能帮我们冲破黑暗的环境,打开光明的出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人生乐趣。在困顿、苦难面前,一味哭丧着脸,除了磨掉自己的锐气外,是不会赚到任何同情的眼泪的。只有颤抖于寒冷中的人,才最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也只有从痛苦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才会深深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美好。就像火车过隧道,即使在黑暗中,也要看到前方的光明。

曾经有两个囚犯,从狱中望窗外,一个看到的是满目泥土,一个看到的是万点星光。面对同样的遭遇,前者心中悲苦,看到的自然是满目苍凉、了无生气;而后者心往好处想,看到的自然是星光满天、一片光明。

人生的道路虽然不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乐也有痛苦,就看我们能不能抱定青山不放松,心往好处想。

西方哲学家蓝姆·达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病入膏肓、仅剩数周生命的妇人,整天思考死亡的恐怖,心情坏到了极点。蓝姆·达斯去安慰她说:“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想死,而把这些时间用来考虑如何快乐地度过剩下的时间呢?”

她刚对妇人说时,妇人显得十分恼火,但当她看出蓝姆·达斯眼中的真诚时,便慢慢地领悟到他话中的诚意。“说得对,我一直都在想着怎么死,完全忘了该怎么活了。”她略显高兴地说。

一个星期之后,那妇人还是去世了。她在死前充满感激地对蓝姆·达斯说:“这一个星期,我活得比前一阵子幸福多了。”“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妇人学会了心往好处想,所以离开人世前仍能感到一丝幸福,快乐地合上双眼,相信她死后能进入天堂;如果她仍像以前一样,一味想死,那只能是痛苦地离开人世。

心往好处想,不论何时,不论何事,只要仍在人间,就要心往好处想,天堂和地狱就在人心中。人生可以没有名利、金钱,但必须拥有美好心情。

人的心态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的,有时可以转好,有时可以转坏。如果你想好事时,心情就立即可以变好,如果你想坏事时,心情马上就可以变坏。…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一代人最重大的发现是:人能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成功或失败,幸福或坎坷,快乐或悲伤,完全是由人自己的心态造成的。因为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凡事从好处想,就会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才能增添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有些人总是喜欢说他们现在的状况是别人造成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位置,许多事情他们无没摆脱,也不能往好的方向想。这是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地往好的方向想过,他们总是悲观失望,有时即使有好的想法,也马上被自己否定。说到底,如何看待人生,全由我们自己决定。…

凡事都往好处想,才会开心地生活。现实中有些人总是把事往坏处想,结果也使自己整天处在高度紧张、猜疑、惊恐、戒备、争斗之中,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显然与开心无缘!“凡事往好处想”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却是一种健康积极的人生哲学。所以,我们应该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凡事往好处想,事情自然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凡事都往好处想,就会以镇定从容的心情享受生活。◆对生活时时怀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则能使自己永远保持健康的心态、完美的人格和进取的信念。感恩不纯粹是一种心理安慰,也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将快乐与人分享,是另一种感恩

生活中常常有这一类人,他无论出现在哪里,大家都喜欢他,喜欢听他说话,喜欢跟他聊天。而有的人,无论到哪里,人们都惟恐避之不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类情况呢?

因为,前者懂得分享,总想将自己的快乐带给别人;后者总想索取,有快乐自己独享。实际上,只有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时时记得将快乐与别人分享。自私自利的人,凡事都想着自己,又怎会想着给别人带来快乐呢?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8万多封来信中评出4个最佳答案: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经过奋力抢救,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工作使人快乐;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妙的报答,正所谓予人快乐才能予己快乐。

给予是快乐的源泉。为别人带去快乐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处于快乐的包围之中。快乐是可以分享的。给别人带来了快乐,我们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我们获得的东西就会越多。把幸福分给别人,我们的幸福就会更多,但是,如果我们把痛苦和不幸分给别人,那我们得到的也只能是痛苦和不幸。生活中我们如果整天以一张愁眉苦脸待人,那别人会以同样的面孔对我们,我们会看到更多的愁容;相反,如果我们以笑脸相迎,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笑脸,我们的快乐心情也会增多。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疼爱他的儿子,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儿子的一切要求。可即使这样,他的儿子却还是整天眉头紧锁、面带愁容。于是国王便悬赏找寻能给儿子带来快乐的能士。

有一天,一个大魔术师来到王宫,对国王说有办法让王子快乐。国王很高兴地对他说:“如果你能让王子快乐,我可以答应你的一切要求。”

魔术师把王子带入一间密室中,用一种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交给王子,然后让王子走入一间暗室,燃起蜡烛,注视着纸上的一切变化,快乐的处方会在纸上显现出来。

王子遵照魔术师的吩咐而行。当他燃起蜡烛后,在烛光的映照下,他看见纸上那白色的字迹化作美丽的绿色字体:“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按照这一处方,每天做一件好事。当他看见别人微笑着向他道谢时,他开心极了。很快,他就成了快乐的人。

所以,朋友们,把我们的快乐和幸福和别人分享吧,分给别人的快乐越多,我们获得的快乐越多。

无论我们是何等的尊贵,或是怎样看待卑微;无论我们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我们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就必然会不断地涌动着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地,我们的生活中便有了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感恩,不仅表现在与人分享快乐,也表现在尽力帮助别人。

每个人都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很简单,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因为自私,人们不肯帮助别人,不肯为别人而牺牲自己的一丁点利益,结果却是害人不利己,自己失去了很多。其实,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为别人而付出的同时,快乐便会进入你的心中,相反,如果困守在自设的真空中,不肯接受帮助也不愿意付出,那很有可能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生活中当我们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本身就会体验到快乐,因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为别人付出我们的爱心,就种下一片希望,就会有硕果累累的一天,就能品尝到丰收的喜悦。感谢苦难,是它点亮你信念的灯塔

人生有苦亦有甜。不只快乐,苦难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无法选择时请超越苦难。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旅程,如同穿越崇山峻岭,时而风吹雨打,困顿难行,时而雨过天晴,鸟语花香。当苦难当道时,有的人自怨自艾,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则不屈不挠,与苦难作斗争,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强者视它为垫脚石,视它为一笔财富,他们的成绩是优秀;弱者视苦难为绊脚石、万丈深渊,被它压垮,他们的成绩是不及格。天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苦难是人生的沃土,是磨炼意志的试金石。不经三九苦寒,哪来傲雪梅香?没有曹雪芹贫困潦倒的磨难,哪里会有《红楼梦》?司马迁不忍受宫刑,就不会有举世不朽的《史记》;没有苦难,就没有激励几代人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苦难从古至今都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勇者在苦难面前永远都不会低下高贵的头。“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从不向命运低头。9岁时,因为家境贫困,他不得不外出赚取生活费。他远赴大阪谋职,母亲为他准备好行囊,并送他到车站。临行前,母亲饮泣地向同行的人诚恳地拜托:“这个孩子要单独去大阪,请各位在旅途中多多关照。”母亲悲凄的背影给了他深刻的印象。

不久,松下幸之助来到大阪,在船场火盆店当学徒,从此开始了艰苦的谋生。小小年纪,远离亲人,在那个陌生的世界里他感到孤单无助,似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有一次,店主叫住他,递给他一个五钱的白铜货币,说是薪水。他吃惊极了,他从来没有见过五钱的白铜货币,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报酬激起了他工作的狂热,也扬起了他奋斗的风帆。

靠着不可思议的欲望的支持,他变得更坚强。他不辞辛苦地打杂,磨火盆,有时,一双手被磨得皮破血流,连提水打扫的活儿都干不了,但他咬牙挺了下来。渐渐地,松下幸之助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上帝是公平的,他在把苦难撒向人间的时候,往往准备好了等重的回报等着勇士去拿。当苦难不期而至时,我们要视苦难为财富、为机遇,向它宣战。当你成功地征服它之后,就能拿到上帝的回报,捧起金灿灿的奖杯,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甘甜、人生的价值。

有个人去巴西旅游时,看见了一只非常美丽的海龟,它的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那只海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眨也不眨。

这个人欣赏它的美丽,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然后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繁复检验,从海运用货柜托运回了家。从巴西到自己的国家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这个人本来还担心万一这只海龟饿死了可怎么办,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是好端端的,一点问题也没有,那对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了这个人一大跳。三个月不吃不喝还能存活,真是不可思议。

过了一个月,他有天需要到南部去开个会,要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海龟,就在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一星期后,他兴冲冲地回来看海龟,可是那只海龟却已经死了,香蕉少了一把。

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完,所以撑死了自己。

这个故事让人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整整三个月,饥寒交迫之下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死了,可见困厄并不一定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这个故事还让人想起孟子说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希望远离苦难享受安乐的人,请想一想,忧患能给人带来生的勇气,而安乐却使人丧失活的斗志,别当一只“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巴西海龟!

苦难有时很残酷,它会把你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一瞬间撕得粉碎,也可能对你穷追不舍,一点点地蚕食着你生命中的绿色。

但是,无论你经历过多少苦难,走过多少坎坷,你都不会一无所有,你总会还拥有一些东西,它们是你生命里最为宝贵的财产。

当命运让我们无可选择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苦难,阅读苦难,超越苦难。贾赖曾说,世界荣誉的桂冠,都是荆棘编织而成的。朋友,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向苦难宣战吧!◆苦难是必经的磨难,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生哲理,更是一种人生信仰。有了这样的信仰,无论受到多大的磨难,你都能坚强地走过去。第三章知恩图报,爱必将光芒万丈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每个人不可能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而存于世上。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太多人默默无闻的付出。正如歌中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记住别人的好,忘了别人的恼

每个人从小到大,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与照顾。小的时候,我们会得到父母无私的爱以及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上学的时候,我们又得到老师的教导和同学们的关爱;工作的时候,我们又得到领导的提拔和同事的关怀;老了的时候,我们又会得到晚辈的赡养照顾与贴心关怀。

人生正是因为有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关爱,我们才能够从小学会尊老爱幼,才会明白事理,长大之后才学会为人处世,学会善待他人。是的,我们接受了太多人的爱,我们接受了太多人的关怀。我们应当时时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好,尽可能地回报别人对我们的恩德。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此话不假。

每个人都有走麦城的时候,大师也难例外。话说马尔克斯年轻时供职于波哥大《观察家报》。1955年,他因揭露海军走私而引火烧身,以至于不得不狼狈逃窜,亡命巴黎。

海明威说,巴黎是节日。但在马尔克斯看来,它却是座熬人的炼狱。他穷困落魄,举目无亲。多年以后,他是这样回忆的:没有工作,一人不识,一文不名,更糟的是不懂法语,所以只好呆在弗兰德旅馆的一个不是房间的房间里干着急。肚子饿得实在捱不过去了,就出去捡一些空酒瓶或旧报纸,以换取少量面包。

这样的生活他品尝了整整两年。他在痛苦的期待和期待的痛苦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过后他才知道,许多拉丁美洲流亡者都有过类似的乞丐经历。他和他们不谋而合,都发现了这么一个秘密:骨头可以熬汤!买一块牛排搭一大块骨头;牛排吃了,骨头不知要熬多少锅汤。即便如此,他诅咒过那些肉铺。在他看来,所有开肉铺、开面包店或旅馆的,都是可恶的小人。

由于马尔克斯实在穷得可怕,仿佛下辈子也还不清长期拖欠的房租了,弗兰德旅馆的老板拉克鲁瓦夫妇也许是自认倒霉或该当如此,不但不催不逼,最后似乎还不得不由他徒托空言、一走了之。后来,马尔克斯时来运转,竟无可阻挡地发达起来。1967年,《百年孤独》的出版更使他名满天下。

一天,春风得意、身处巴黎某五星级饭店的马尔克斯忽然想起了拉克鲁瓦夫妇。于是他悄悄来到拉丁区,寻找弗兰德旅馆。旅馆依然如故,只是物是人非,他再也见不到拉克鲁瓦先生了。好在老板娘还健在。她一脸茫然,根本无法将眼前这位西装革履、彬彬有礼的绅士同十多年前的流浪汉联系在一起。为了让她相信眼前的和过去的事实并收下“欠款”,马尔克斯煞费了一番苦心。

再后来,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拉克鲁瓦太太得知这一消息后惊喜万分。她在《世界报》刊登一则寻人启事,诚挚地表示要把那一笔钱归还给他,也算是他们夫妇对世界文学的一点贡献。马尔克斯为此又专程前往巴黎看望老人家,而且陪同他前去的是拉克鲁瓦夫妇年轻时的偶像:嘉宝。马尔克斯诚恳地告诉拉克鲁瓦太太,她的贡献在于她的善良,她没让一个可怜的文学青年流落街头。他还说,她和拉克鲁瓦先生使他相信:巴黎还有好人,世界还有好人。《菜根谭》有云:“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意思是说,当我做了有恩于人的事情的时候,不要念念不忘,当对人有过错的时候,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当人对我们有恩情的时候,我们应当时刻记在心上,当别人做过伤害我们的事时,应当尽快忘掉他人的不是。

所以,作为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应当经常记住别人对你的好,这样你就会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如果总是揪住别人的过错不放,不仅会增加你的嗔怒恨心,还会因嗔恨别人进而去伤害别人,酿成不好的结果。

用心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好,不只是记住那些能够给自己巨大帮助的人的大恩大德,即使别人给予自己的是微薄的帮助,哪怕是口渴时别人给予的一杯水,我们也不应忘怀。而对于那些曾让我们恼怒的人,可以一笑而过。人生苦短,我们有限的生命不能浪费在让自己烦恼的人和事上。◆朋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夫妻间,记住对方的好,关系会更加融洽恩爱;家庭成员,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强一万倍。对爱你的人的最好报答,是努力

曾经有部畅销书,叫《不要让爱你的人失望》,其书的寓意深刻而丰富:不要让亲人失望,不要让老师失望,不要让朋友失望,不要让单位失望,不要让国家失望、不要让时代失望……而不让爱你的人失望的前提是,你必须具备爱的能力,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那么,如何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答案显而易见,你必须足够地努力,你必须足够地进取。如此,才不辜负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

当然,这里所说的努力不是盲无目的地努力,而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瞄准方向的努力。我们做事必须注意行动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同时也更有成效,从而避免白白地忙碌而又毫无所为。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一味地蛮干,是绝不会获取成功,达到理想的彼岸的。现代人最重要的做事原则就是,要时刻清醒地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和要做什么样的事。如果拼命地在错误的事情上浪费精力,即使是做得十全十美,那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不会给生活带来成功和快乐。

很多人在行动的方向上,总是处于盲从的状态,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考虑问题。这样做,会使自己对工作失去乐趣和激情,最终将摆脱不掉失败的结果。

有一个非常勤奋的青年,很想在各个方面都比身边的人强,但经过多年努力,仍然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向智者请教。

智者叫来正在砍柴的3个弟子,嘱咐说:“你们带这个施主到五里山,砍一担自己认为最满意的柴禾。”年轻人和3个弟子沿着门前湍急的江水,直奔五里山。

等到他们返回时,智者站在原地迎接他们。年轻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扛着两捆柴,蹒跚而来;两个弟子一前一后,前面的弟子用扁担左右各担4捆柴,后面的弟子轻松地跟着。正在这时,从江面驶来一个木筏,载着小弟子和8捆柴火,停在智者的面前。

年轻人和两个先到的弟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不语;唯独划木筏的小弟子,与智者坦然相对。智者见状,问:“怎么啦,你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大师,让我们再砍一次吧!”那个年轻人请求说,“我一开始就砍了6捆,扛到半路,就扛不动了,扔了两捆;又走了一会儿,还是压得喘不过气,又扔掉两捆;最后,我只把这两捆扛回来了。可是,大师,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和他恰恰相反,”那个大弟子说,“刚开始,我俩各砍两捆,将4捆柴一前一后挂在扁担上,跟着这个施主走。我和师弟轮换担柴,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轻松。最后,又把施主丢弃的柴挑了回来。”

划木筏的小弟子接过话,说:“我个子矮,力气小,别说两捆,就是一捆,这么远的路也挑不回来,所以,我选择走水路……”

……

有很多的改变都是前进路上的方向标,虽然这些改变看上去很细微,但是他们的作用要比速度重要得多。人生的路,就好像是一次旅行,可以有不同的速度,但首先要明确方向。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在匆匆赶路的时候不考虑方向,结果去了一些根本不值得去的地方。没有了方向,速度就失去了意义,要记住,方向永远比速度更重要。

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还不够,做事情还必须分清轻重缓急。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没有制订一个顺序表,当你面对大量的事情时,便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要想处理好事情,就需要根据目标,把所要做的事情排列顺序。对实现目标帮助大的、比较紧急的,你就把它放在前面,依次为之,把所有的事情都排一个顺序,制作一张工作顺序表。

这一计划,可能是一天的、一个星期的、一个月的、一个季度的、半年的、一年的、三年的、五年的甚至是一辈子的,无论期限多长,我们都必须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然后依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逐一完成工作。

当我们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工作和生活,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