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6:59:49

点击下载

作者:林健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

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教育系统性改革研究试读:

前言

实现中国梦,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卓越工程师!

中国工程院在2009年发布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中指出,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欠缺多样性和适应性;(2)工程教育中工程性缺失和实践薄弱问题长期未解决;(3)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4)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和创业训练重视和投入不足;(5)产学政合作不到位,企业不重视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解决中国工程教育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培养出满足国家未来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就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工程教育改革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的重大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的、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之路中的一项具有引领性、突破性、创新性和示范性的全国性重大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卓越计划”的引领性表现在其对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影响上。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院校占所有本科院校的90%,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工科本科在校生占全国高校本科在校生的1/3左右,因此,在工程教育领域进行改革的“卓越计划”不仅会对“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也会对其他工科学生的培养产生影响;不仅会对“卓越计划”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也会对具有包括工科专业在内的应用型专业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间接的影响和促进作用。事实上,从“卓越计划”启动至今,除了“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外,非“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不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其他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等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对“卓越计划”的关注和重视,以及由此引发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充分说明了“卓越计划”的引领性。“卓越计划”的突破性和创新性表现在其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体制、机制、历史和现实问题所提出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上。在主要任务上,“卓越计划”提出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5项任务。在政策措施上,“卓越计划”提出建立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设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制定鼓励高校和企业参与“卓越计划”的若干政策等保障措施。事实上,用一位在国际工程教育界具有影响的长期从事工程教育的“985工程”大学的校领导的话说,“卓越计划”将工程教育几十年来不断研讨、纸上谈兵而未付诸行动的先进的思想、idea和措施付诸了行动,是中国高等教育上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卓越计划”的示范性既表现在对非“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示范作用上,也表现在对非工程教育的示范作用上。表现在“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不仅将无疑地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本校其他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借鉴和示范,而且也将为非“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和学习的范例。“卓越计划”对非工程教育的示范作用可以简洁地通过教育部在“卓越计划”启动之后相继推出的其他“卓越计划”的行动予以说明。继2010年6月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后,教育部于2011年和2012年先后启动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其他5个“卓越计划”,在这些“卓越计划”中,“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显要的示范性。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应该从战略的高度予以充分认识。首先,卓越工程师培养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卓越工程师培养关系到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三大战略的实施,将为这三大战略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其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是长期的社会需求。虽然,在《纲要》中“卓越计划”实施年限只能与《纲要》同期,但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以及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只能是不断增加,并且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第三,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优秀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企业产品的生产,涉及众多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

本书分为基础篇、核心篇和拓展篇三部分。其中基础篇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础部分。该部分内容是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了解和做到的,包括“卓越计划”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卓越计划”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首要问题即定位、从工程师分类的角度分析工程人才培养、“卓越计划”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标准体系与国家层面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要求即通用标准、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需要制定的学校工作方案,以及“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必须制定的参与专业的培养方案等。

核心篇的内容是成功培养卓越工程师所必须做好的最核心的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是“卓越计划”对参与高校的重点要求,而且是教育部对参与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检查的重点,包括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高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以及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等内容。

拓展篇的内容是在核心篇的基础上,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进一步要求。这些要求不是额外的,而是培养名符其实的卓越工程师所不可或缺的工作,包括成为工程人才领军人物所必须具备的领导力的培养、成为工程人才领军人物所必须具备的在行业企业的专业优势即创新能力、“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如何使本校培养的卓越工程师具有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即培养特色,以及涉及卓越工程师培养各方面工作的质量保障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专题系列的方式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和《中国高等教育》等刊物上发表,其中一部分内容在多次全国性的会议上以大会主报告的方式报告过。为了使本书更具有参考性和完整性,作者根据“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进展情况、遇到和关注的各种问题,对发表的论文进行了充实、细化、完善甚至改写,如改写了第5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准体系与通用标准,并增加了第1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第2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体框架,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系统性。本书研究的内容涵盖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各个重要方面,涉及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的各个重要环节,由此构成了对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完整而系统性的研究。

专题性。本书的每一章为一个专题,书中的主要专题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它们不仅是中国工程教育当前和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国际工程教育界普遍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专题性的特点保证了研究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深入。

综合性。虽然本书的主题是工程教育,但研究内容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从高等学校以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角度研究和讨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各个核心问题,涉及到工程教育、高校管理、政策研究等三大方面。事实上,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教学本身的问题,也不应该仅仅是高校管理者的问题,更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的问题。教育问题需要师生员工的通力合作、需要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它必须通过管理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它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政策的导向和鼓励、需要制度环境的保障;它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参与和监督。

操作性。本书不仅具有宏观层面的分析和理论研究,而且具有结合微观层面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并尽可能地给出行动方案、实施细则或具体措施,因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借鉴性。虽然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是本书讨论的主题,但是,本书对于与面向行业企业培养卓越工程师相类似的面向用人单位的其他卓越人才培养同样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面向用人单位的其他卓越人才培养一样存在着培养定位、培养标准制定、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育体系构建、与用人单位合作、国际化、创新能力培养、领导力培养、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从本质上看,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其他卓越人才培养是相通的。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本书对于各种面向用人单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均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通过上述特点,作者期待本书不仅能够为参与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在内的各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校的领导、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广大教师和学生,以及工程教育的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而且能够为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机构、企业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然而,限于作者的水平以及工程教育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本书也一定存在不少的缺点和不足,期待能够得到兄弟院校的同仁和社会各界专家的批评指正。希望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够聚焦和引导人们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关注点,而且能够切实可行地为卓越工程师等优秀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动“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尽绵薄之力。林 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公共管理学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基础篇第1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时代背景【本章摘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有着十分深刻和厚重的时代背景,不仅要着眼于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而且要面对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不仅要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需要。首先,本章讨论了我国工程教育要面对的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挑战;其次,具体阐述了我国工程教育必须主动担负的服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第三,扼要概括了我国工程教育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未来需求;最后,逐一分析了我国工程教育在院校层面、高校内部和外部以及工科毕业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章的目的在于阐明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20规划纲要》)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的提出具有十分浓厚的时代背景,不仅要着眼于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而且要面对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不仅要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需要。1.1 工程教育的国际挑战

20世纪后期,尤其是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工业化基本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世界财富和经济权力向东方转移,中国的加速工业化和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重心东移的巨大引擎。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严重的世界金融和经济衰退与危机问题,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回归实体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就业岗位,摆脱当前危机;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我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得中国制造业由于其相当高的对外依存度而受到首当其冲的巨大压力,使得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家间的竞争其根本是人才的竞争,是创造力和创新力的竞争。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Charles M.Vest)指出,“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将优秀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1.1 美国的工程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美国工程院(NAE)、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美国科学院(NAS)等权威机构相继发表一系列政策规划和研究报告,呼吁人们对工程人才短缺和工程教育质量这些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的足够重视,重振工程教育的雄风,以保持美国在世界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增强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其中包括:

① 《面对一个变化世界的工程教育》(ASEE,1994);

② 《重建工程教育:聚焦变革》(NSF,1995);

③ 《工程教育:设计一个适配的系统》(NRC,1995);

④ 《塑造未来:透视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的本科教育》(NSF,1996);

⑤ 《科学与工程人力:挖掘美国的潜力》(NSF,2003);

⑥ 《维护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保持美国强势的科学与工程能力报告》(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2004);

⑦ 《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NAE和NSF,2004);

⑧ 《培养2020的工程师:适应新世纪的工程教育》(NAE和NSF,2005);

⑨ 《驾驭风暴:美国动员起来为着更加辉煌的未来》(NAS和NAE等,2005);

⑩ 《国家行动计划:应对美国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系统的紧急需要》(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2007);

⑪《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2007)。

美国工程院2004年底发表的《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1]景》(简称《愿景报告》)对未来工程师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工程师在继续保持数学和科学坚实基础的同时,扩大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基础,以拓展设计视野;工程专业应能够迅速融合由创造、发明和交叉学科所带来的一切潜力,来开辟并适应新的领域,包括需要与非工程学科(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商务)进行跨学科合作的领域。《愿景报告》还提出未来工程师的领导地位:工程师应当能够占据领导者的地位,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产业的治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工程师能够继续成为智慧、知识、经济发展的领导力量,能够充分适应全球力量和趋势的变化,并能从伦理上帮助世界达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之间的平衡。

美国工程院2005年夏发表的《培养2020的工程师:适应新世纪[2]的工程教育》对工程教育改革方向和原则提出建议:工程教育必须体现其训练工程师的本质,同时,工程教育过程是在日益重视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研究的背景下进行的;工程教育需要多方合作,尤其是工科教师与工程专业界的参与。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于2007年发布的《培养工程师:谋[3]划工程领域的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结论是:如果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准备迎接今天和明天的挑战,其培养重心就应该是专业实践,通过对专业工程师(特定的)角色认知和所承担义务的持续强化来整合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专业实践教学应该成为在未来本科工程教育中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选择时的标准。该报告最后指出,美国国家领导人应将工程教育的改革视为国家的优先事项。[4]

美国工程院2008年发布的《21世纪工程大挑战》报告梳理了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14项工程大挑战(Grand Challenges),分别阐明了每一项大挑战的重要性、对工程的冲击与焦点,以及回应的策略思考。在该报告的推动下,美国杜克大学工学院、欧林工学院、南加州大学工学院等工程院校于2009年3月联合发起成立协作组,以讨论如何应对14项大挑战。与此同时,美国工程院迅速回应并予以大力支持,设立一项“大挑战学者计划”(Grand Challenge Scholars Program),提出了培养能够迎接大挑战主题的新型工程师的课程架构,包含五个部分:

① 涉及大挑战主题的设计或研究活动;

② 称为“工程+”的跨学科课程;

③ 创业;

④ 全球视野;

⑤ 服务的学问。

美国密歇根大学2008年发表了《变革世界的工程:工程实践、[5]研究和教育的未来之路》,该报告在对变革的工程环境进行扫描,对当前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特性和挑战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指出工程未来的愿景,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变革工程实践、研究和教育的建议和行动,以维持和增强对美国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和社会福利起着关键作用的国家技术创新能力。该报告还指出,美国所面临的复杂挑战,需要美国工程师具备更高的教育水平,特别是创新、创业和全球工程实践。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研究指出: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强国的崛起,以及全球工程领域人才库的建立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外迁都对美国的持续竞争力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美国学者认为,虽然美国工程师的培养数量无法与中国进行竞争,但作为世界一流工程教育和研究的枢纽,美国通过关注教育质量,依然可保持其优势。美国不仅要在如何培养工程和科学人才方面继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而且还要设计出高效利用这些人才的策略以不断开发出科技创新的前沿[6]。

近年来,美国政府将“加强科学、工程和技术教育,引领世界创新”的理念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美国总统布什2006年正式签署《美国竞争力计划:在创新中领导世界》,将维持美国在科技和工程领域的领袖地位写入其中,并投入大量经费支持工程教育的发展。奥巴马总统也提出“让有数学才能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工程领域,另一些人进入计算机设计领域”。1.1.2 欧洲的工程教育

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欧盟委员会在世纪之初提出了建设世界最具创新活力地区的目标,在“苏格拉底计划”(Socrates Programme)下先后推出三项大型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即“欧洲高等工程教育”(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Europe,H3E),“加强欧洲工程教育”(Enhanc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Europe,E4),“欧洲工程教育的教学与研究”(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Engineering in Europe,TREE),以构建欧洲工程教育体系,增强欧盟国家的竞争力。

H3E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到1999年9月完成。H3E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开发欧洲高等工程教育的“欧洲维度”(European Dimension)。欧洲工科学生委员会(BEST)、欧洲高等工程教育和研究院校大会(CESAEER)和欧洲工程教育学会(SEFI)三个机构联合成立的小组来管理H3E,以使其实现改革目标。H3E以四工作组(Work Group)的形式采取行动,分别进行“鼓励学习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认证和互相认可”,“国际化”和“终身学习”。

E4是H3E的延续,始于2001年,止于2004年。除了BEST、CESAEER和SEFI的继续支持,欧洲大学联合会(EUA)、欧洲工程师联盟(FEANI),以及欧洲企业家圆桌会(ERT)等团体也参与该计划。E4主要开展了五项行动,一是开设创新课程,提高就业能力;二是加强质量评估和透明性以增强毕业生流动和在全欧的认可;三是促进欧洲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四是加强欧洲维度;五是创新教学方法。

TREE是E4的延续,始于2004年,止于2008年。该计划是对高等教育机构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政策的执行,也是对欧洲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际推动。TREE主要沿着四条主线展开行动,即调整欧洲的教育结构、教育和研究,加强工程教育的吸引力,使其可持续发展。TREE的阵容强大,110多个工科学校参与其中,为欧洲高等教育区和国际化背景下欧洲工程教育的改革带来了积极影响。在个人层面,TREE为工程教育领域的教师、学生、合作代表、专业人员等提供了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高等教育机构层面,TREE为那些早已参加或刚参加“苏格拉底计划”和“博洛尼亚进程”的学校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最佳的实践参考;在联盟层面,TREE导致了“双重网络效益”,即将原有联盟和组织再次结成更大的联盟,把CESAEERS、SEFI、IGIP、BEST、FEANI和ENAEE等机构与团体进一步联合起来,[7]以推动欧洲工程教育的进展。1.1.3 日本的工程教育

日本政府很早就确立了教育兴国、科技立国的基本国策。二战后日本以工业发展为主体、经济发展为中心确定了“拿来主义”和“赶超型”的各项经济发展战略及培养技术开发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发[8]展战略,大量引进和开发实用技术,使日本在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集中在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理工科教育上。

日本政府在重振经济的同时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重实用技术,轻科学研究;重模仿,轻创新”的战略在为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致命的隐患:一是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二是日本产业界无法适应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使得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产业结构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经济低迷不振,财政危机不断加深,国家面临破产危险。为此,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为1996年到2000年的5年间日本科技发展制定了具体政策,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并同期逐步推行对高等教育科研体系的改革,试图通过教育改革培养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人才。

日本在经济发展计划中把发展工程教育作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以确保日本的竞争优势。1991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在《关于改善大学教育》的咨询报告中要求对工程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作出大的调整。1999年,基于产业调整、市场竞争、讲究效率、鼓励创新、团队合作的需要,日本提出了重视培养学生“具现力”的口号,就是要将学生所学知识以一定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能力,其内容有创造力、实践能力、沟通力和体力。此外,20世纪末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与工程技术人员伦理(ethic)造诣休戚相关的问题,也促使日本增加以伦理为核心的人文类的课程,以期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由此,高等工科院校中工程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随之作出重大调整。其中“工学伦理”这一源于美国挑战者号发射失败事故的教育理念被广泛采用。因为据说挑战者号的发射失败是由于工程技术者没能坚持作为工程师的立场,迫于政治、权利、媒体的压力,在不能确保发射安全的情况下同意发射所致,之后该事件便在高等工程教育中被当作增设工学伦理学必要性的举证。另外,哲学、文学、法学等领域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和影响也[9]日益受到重视。

除此之外,日本重视学习借鉴欧美先进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国际化。首先,日本的工程教育吸纳了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注重工程实践训练。日本高校重视与企业的合作,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与企业签订培养合同、建立横向联合机制,建立教学、研究、开发与生产实践一元化体系,形成产学合作的以企业为本位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评估、资源分配上积极参考英国的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用了以校外第三者评估为主的评价方式,以提高透明度和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再次,日本借鉴吸收了美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即高校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和专业领域全面知识的学习,在企业设有完善的职业培训系统。最后,日本参照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的评估标准成立了日本技术者教育认定机构(JABEE),对理工、工程、农业、情报技术等高等学校学科的教育课程进行认定,以确保其在国际上具有认同的水准。1.1.4 印度的工程教育

印度在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早在1951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家的指导下,第一所印度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Kharagpur)宣告成立,随后在印度政府的努力下,又相继在德里(Delhi)、坎普尔(Kanpur)、马德拉斯(Madras)、孟买(Bombay)、瓜哈提(Guwahati)和卢克里(Roorkee)成立了六所印度理工学院。目前,印度已有400多所工程技术学院,每年有高达250万的信息技术、工程等领域的毕业生,其中有65万名研究生。

印度理工学院的发展始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印度国会先后于1956年、1961年和2002年通过多次立法,保证印度理工学院的自主运作,其中1961年通过的著名的印度理工学院法案,把当时的四所印度理工学院定为全国重点,赋予它们独立的学术政策、独立的招生权及学位授予权;其次,印度理工学院始终都把满足国家当前和未来的需要作为学校的宗旨,使其在承担了国家复兴的历史使命的同时,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有充裕的经费和灵活的政策,使得印度理工学院有优于其他院校的办学条件;最后,印度的科学和技术,尤其是在实施以信息技术为重点的国家战略上需要印度理工学院的全力支持,这极大地促进了印度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2000年《亚洲周刊》评选亚洲最佳理工学院,印度理工学院有五所学校进入前十强,它们分别是印度理工学院孟买(排名第3)、印度理工学院德里(排名第4)、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排名第5)、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排名第7)和印度理工学院卡哈拉格普尔(排名第8)。

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印度理工学院源源不断地为国内外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深受全球各国企业界的赞赏,被视为全球要求最严格的工程师摇篮之一,众多校友分布在全球各个行业的最高管理层。目前印度拥有世界第三大工程与科技人才队伍,不仅软件业产品的出口值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国,而且在高科技和国防科技领域成就卓越,能制造飞机、导弹、人造卫星、原子能发电设备及核武器。

由以上分析可知,无论是欧美日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在国家战略上都非常突出人才问题,把培养未来工程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我国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适应对外开放、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工程科技人才,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增加综合国力的现实要求。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有很多共识,呈现出四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强调工程师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解决全球所共同面临的环境恶化、能源与资源危机、人类生活和健康问题做出贡献。

二是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以真实的工程生产流程培养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

四是通过学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具有国际等效性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更多的留学机会等多种途径,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1.2 工程教育的国家责任

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发展过程中,工程教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国家责任,这些责任具体体现在工程教育必须服务于国家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三大战略上。1.2.1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接近20%。但是,我国工业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10]比,仍然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工业产值的8%,发达国家为40%左右;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发达国家平均为2.5%,美国为3.2%;服装类产品占世界服装贸易的25%,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只占1%。

二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工业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型。目前,我国人口约占全球的20%,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人均值的2/5和1/4;2007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至1.16吨标准煤,但仍是发达国家的3~4倍;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比重不到7%,但消耗的煤炭、钢铁和水泥却占世界的30%、26%和50%;化学耗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量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达到24.3亿吨油当量(35.37亿吨标准煤),占全球的20.3%,超过美国的19%,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

三是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传统产业急需改造升级。工业生产技术整体水平不高,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较低,众多传统产业急需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量落后产能亟待淘汰。

四是中国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有待提升。经济全球化持续深入发展,要求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包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劳动者素质和管理水平,以更好地利用全球要素资源,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应对复杂外部环境下的各种挑战。

以上分析说明,我国工业化既不能再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老路,也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把传统产业转移出去,更不能继续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提升我国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是实现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向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大力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改造提升制造业、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其次,在工业内部,要促进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建立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技术改造,提高工业制造基础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品牌创建能力、产业集中度,打通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11]。

2010年3月21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李克强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国家将面向国内外市场需求,紧紧依靠科技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失时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尤其是以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为抓手,强化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广应用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由此可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1.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国际学术界将那些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称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参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虽然有大幅度提升,但仍然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的排位已从2000年的第30位大幅度提升到2004年的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随后继续提升到2010年的第21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为此,《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国家创新体系,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由目前第21位上升至前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5%,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我国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言,胡锦涛指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造成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的症结所在,而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根源在于科技研发(R&D)投入不足和创新机制缺乏活力。因此,一方面国家要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完善和落实财税和金融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同时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不论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还是创新型国家建设,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因此,除了研发投入和创新机制外,造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因素归根到底还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匮乏。要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或“中国智造”,我国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1.2.3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强国显示着一个国家在劳动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上体现出的竞争能力。党的十七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先后提出要“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旨在将我国人口世界之最这一包袱转变为动力,变人口大国为人力强国,进而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影响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科技水平,而科技的进步是由人力资源来推动的,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素质越高,其所带来的创造力也越高,科技进步也就越明显。然而,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我国每百万人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只相当于日本的9.3%、美国的11.2%、法国的17.1%、德国的16%、英国的17.1%,甚至只有韩国的21%;从“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绝对人数看,中国为57.9万,只有美国的一半(115.7万),少于日本(63.0万)。显然,我国在人力资源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提高人力资源素质与能力要依赖教育,只有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因此,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要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加速发展实体经济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战略任务。就实体经济中的工业发展而言,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工程人才需求巨大,培养大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能够动手、又能够创新,既具有人文素养、又通晓国际规则,能够胜任国际竞争的高素质复合型优秀工程师,对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将发挥有力的人才支撑。没有大批的优秀工程师支持,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将被大大延迟。由此可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在于大力改革工程教育、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三点:一是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即工程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质量必须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二是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确保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行业企业的要求;三是创新产学合作机制,使得企业从原来单纯的用人单位转换为共同的培养单位。[1]1.3 工程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需要[2]1.3.1 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现状1.工程教育60年发展成就巨大

我国工程教育在过去的6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累计培养了本专科生1500多万人,培养研究生58万人,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挥了巨大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连续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建国以来的两弹一星到大庆油田开发,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高性能计算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嫦娥工程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无不凝结着我国自主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的智慧和汗水。2.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的大学达到572所,可以授予工学博士学位的大学达到269所。2010年全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科生近400万人,在校研究生45万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的1/3。我国工程学科本科以上毕业生总量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

2010年全国工科各层次在校学生、毕业生和招生数如表1.1所示。表1.1 2010年全国工科各层次在校学生、毕业生和招生数3.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比较合理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合理的工程教育层次结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同时,我国加快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加大了软件、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水利、地质、煤矿、核工业、信息安全、动漫产业等重点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予以倾斜支持。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继1996年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之后,经历了10年反复论证,于2011年3月正式批准设立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4所985工程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被授予开展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从2013年9月开始试点招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将有力地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1.3.2 我国工程教育的未来需要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期间,把握我国工业界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与发展态势十分关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规模。到2020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要达到4万人左右;重点领域要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要占从业人员的5%左右。

工程院在《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综合报告》中指出,工业界既需要学术型工程科技人才,更需要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当前尤其需要技术交叉、科技集成创新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产品创意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进行工程管理与经营的人才。国有大中型企业需要大批优秀工科毕业生充实到工程一线,锻炼成长为高素质的工程管理领导人才。

胡锦涛同志2010年6月7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在八个科技领域重点推动,争取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大力发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技术;第二,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科学技术;第三,大力发展信息网络科学技术;第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第五,大力发展健康科学技术;第六,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第七,大力发展空间和海洋科学技术;第八,大力发展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科学技术。这对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为了实现这些战略目标、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满足工业界对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围绕区域产业分布状况,调整高等工程教育布局,优化工程学科专业结构,建立培养多样化的工程科技人才机制,加快发展工程教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1.4 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工程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站在应对全球高等教育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高度,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角度,也为了工程教育自身更好地改革和发展,有必要对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工程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和政策措施的出台提供有的放矢的借鉴。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于2005年对人力资源经理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工程师的总量供大于求,但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程师的供给却不能满足需求;有80.7%的美国工程师可在全球受雇,而只有10%的中国工程师满足同样的要求;中国高层次的工程师十分抢手,而低层次高校毕业的工程师却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前景,随着扩招,这一问题日渐严峻;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学生的学习体系重理论,轻实践。

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工科院校学校层面的问题、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内部问题、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外部问题和工科毕业生的问题。其中工科院校学校层面的问题是整个工程教育问题的核心,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内部与外部问题互为关联,而工科毕业生的问题是前面三个问题的结果。1.4.1 工科院校学校层面的问题

工科院校学校层面在工程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定位,这是一个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于大量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普遍问题。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才培养追求高层次。中职要升高职,大专要办本科,刚有本科就准备申请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又要有博士点,学院都要改为大学,等等。这一方面使这些学校放弃了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宝贵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原有办学层次的教育教学资源的作用得不到继续发挥,另一方面使这些学校贸然进入自身不具备任何优势的更高层次的陌生领域而不得不与其他高校展开不具胜算的竞争。

第二,学科专业追求齐全。大量工科院校为了追求学科专业齐全,盲目上新专业,创办新学科,希望转变成综合性大学。这一方面使这些学校弱化了对原有优势学科专业的支持和投入,逐渐淡化和脱离了经过长期建立起来的与行业和企业的关系,将原先占据优势的人才培养市场份额让给他人,另一方面使这些学校不得不扩大办学规模,举债征地,四面出击,不仅原有的学科专业优势遗失殆尽,而且培养出来的工程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

第三,专业设置追求热门。大量工科院校不顾本校的基础和特长,更没有考虑未来学生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盲目地上一批当时就业市场视乎十分热门的管理、金融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这就使得这些学校不得不花费大量教育教学资源于自身不具优势的“热门”专业领域,而使得原有优势工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得不到加强,结果是舍本逐末,“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造成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对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条件、优势、劣势缺乏清楚的认识;二是对经济社会对工程人才在层次类型、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三是没有从全局、战略和长远的角度明晰本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以及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应发挥的作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目标趋同、工程学科淡化所造成的结果是:层次类型过于集中、工科学生缺乏特色、热门专业“扎堆”。一方面高素质的工科毕业生严重匮乏,另一方面大批缺乏特色的工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目前,所谓的“综合性大学”数量较过去有大幅度增加,而不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上带来的结果都是:原有的工科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减少了。1.4.2 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内部问题

高等学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内部问题如下所述。1.面向工程实践不足

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工程训练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毕业实践严重不足甚至被部分取消;毕业设计被毕业论文所取代。结果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差。

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使得实践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教师负担加大;二是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使得生均实践教学经费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三是高校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密切,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培养模式长期基本不变、滞后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工程人才层次和类型单一、欠缺多样性;学生知识面狭窄、能力素质脱离企业实际需要、环境和社会适应性不强。结果是:毕业生就业困难。

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高校过于注重外延式发展,忽略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视,没有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二是高校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不够,教师的主要精力在科学研究;三是高校与行业企业缺乏沟通,不清楚用人单位对工程人才的实际要求。3.按照科学教育模式培养工程师

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工科学生擅长发表论文,缺乏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工科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学科型人才为基本模式;工程硕士等同于工学硕士,职业技术教育等同于大学专科教育。结果是:毕业生无法胜任工程岗位的工作。

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高校领导和教师在主观上存在着科学教育水平高于工程教育的错误认识,以及受工程师职业在社会一些行业地位不高的影响;二是过度宽口径教育,对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养成重视不够;三是工科教师自身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工程师教育的学历或没有工程师的经历。4.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工科学生的创新意识淡化、创新精神不突出、创新技能有限、创新素质不高,从而形成创新能力不足。结果是: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置疑。

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没有自觉地把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贯穿于工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缺乏深刻了解,往往认为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是将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截然分开,殊不知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5.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历

这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只能“纸上谈兵”;教师不能胜任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受到弱化或被其他教学活动所替代;毕业设计选题偏理论或虚拟化、与工程实际严重脱节。结果是:工程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造成这方面问题的首要原因是高校按科学教育要求聘任、考核和评价工科教师,没有体现工程技术背景。其他原因有:一是高校没有建立起鼓励和激励教师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二是片面强调教师的学历和学术水平,而轻视了支持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活动。1.4.3 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外部问题

高等学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学校外部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所述。1.大多数行业没有建立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我国正在开展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建设,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为高校在工程师培养上提供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但是,目前除了少数行业外,我国多数行业还没有建立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这就需要联合行业部门共同制定各个行业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并在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加强监督和指导,以促使工程师的培养质量满足各个行业提出的培养标准要求。2.工程教育缺乏行业引导和支持

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关系由原来计划经济下的有计划的合作关系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无约束的供需关系,这就使得行业部门在工程人才培养上不需要继续承担引导和支持作用,同时也使得高校不必局限于仅为某一个行业培养工程人才。竞争性的高等教育市场为高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行业部门对工程教育的引导和支持也随之弱化。3.校企合作缺乏制度和法律保障

国家大部制的实施使得原有的行业部委院校与行业部门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这就使得行业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关系变为松散而非义务、主要维系在校友等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与此同时,国家并没有在制度和法律上建立起新的机制,为校企合作提高保障。这就给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人才的高校提出了新的问题和困难。4.企业缺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积极性

目前,工程人才的市场化使得企业不必像在计划经济下那样,主要依靠行业部委院校输送毕业生,而可以在人才市场招聘到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与此同时,市场经济下的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的全部精力放在获得利益最大化和保持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样,企业既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像在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这也是为什么企业在接受学生实习、为学生提供实践条件上缺乏积极性的原因所在。5.工程师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中的金融、经济和管理类等热门专业深受考生的青睐,其主要原因是这些专业的毕业生收入高、就业主要在一线城市。而工程类专业,尤其是那些传统的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往往需要先到企业的基层单位历练,到工程实践场所去锻炼,这种远离大城市的工作与生活,加上不高的待遇,使得学生去企业工作的愿望不强,工程师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优质生源报考工程类专业。1.4.4 工科毕业生的主要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使得不同类型工科院校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有: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工程创新意识不强、专业面狭窄、所学知识陈旧、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适应性不强等。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社会对工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大量工程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失业,这也暴露出我国工科毕业生竞争力不足。

目前,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往往不愿意去国家的基础性、骨干性企业,而这些企业都在走向世界,对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这种供需差距,对国家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现十分不利。而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存在不少改行和学非所用的现象,这对急需各类型工程人才的地方中小企业而言,对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鉴于工程教育要面对着来自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严峻的国际挑战、工程教育必须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责任,结合工程教育的现状和未来需要以及工程教育当前存在的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显得异常突出。参考文献

[1]The 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cs Press,2004.http://www.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0999.

[2]Educating the Engineer of 2020:Adap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the New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cs Press,2005.http://www.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1338.

[3]Sheppard,Sheri D,Kelly Macatangay,e.t.c.Educating Engineers:Designing for the Future of the Field.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2008.

[4]Grand Challenges for Engineering.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2008.

[5]James J.Duderstadt.Engineering for a Changing World:A Roadmap to the Futur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Research,and Education.The Millennium Project,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8.

[6][美] Gary Gereffi,Vivek Wadhwa,Ben Rissing and Ryan Ong.美、中、印工程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实证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7]孔寒冰.欧美工程教育改革的几个动向.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

[8]吴忠魁.论日本21世纪国家发展战略与教改对策.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9]黄晓洁,胥传孝.日本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0]李毅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求实杂志,2008年第20期.

[11]苗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中国经济与信息化,2012年6月.第2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体框架【本章摘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上的重大创新行动,而且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本章围绕该计划的主体内涵和框架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首先详尽地介绍该计划的总体设计思路,随后分别从培养标准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企业联合培养以及国际化培养等5个方面依次讨论和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5项重点任务,即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及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以期为“卓越计划”勾画出明确的思路、完整的框架和清晰的内涵。2.1 “卓越计划”的总体设计思路

工程教育的质量影响着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工程教育改革对整个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我国工程教育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基础好、体系全、规模大,尤其是生源十分充足、质量高,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大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发展实体经济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需要大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工程教育应率先改革,面向行业企业、面向未来需求、面向世界培养工程师,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工程教育的改革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引领和促进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战略,对整个高等教育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1.1 “卓越计划”的概念释义

在正式讨论“卓越计划”之前,需要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几个概念进行充分的解释以清晰各自的含义。

首先是“卓越”,指的是非常杰出或十分优秀的意思,英文应为outstanding而不是excellent。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卓越”是一个目标概念, 意思是在实施“卓越计划”的工科专业中,将培养出类拔萃的杰出和优秀的工程人才作为一种目标追求,作为“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

其次是“工程师”, 严格意义上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备工程师执业资质的或者获得工程师职称的人才, 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工程师是泛指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达到“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除了作为一种目标追求外,“卓越计划”中的“工程师”冠以“卓越”的另一作用在于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事物的名称十分深刻的内涵和显赫的地位,不论是人名、地名,还是项目名称等,都为名称所指者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卓越”将给予“卓越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上前所未有的地位。这种地位来自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来自考生的踊跃报考及其家长的积极支持,来自行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来自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充分肯定。然而,冠以“卓越”的“卓越计划”自身首先必须在计划内涵、实施方案、组织保障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具有实现“卓越”的条件。

最后是“教育”和“培养”的关系。从广义上来说,“教育”和“培养”的内涵基本相同,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教学或训练方式,对实施对象施加影响,以提高其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但就差异而言,“教育”针对的是更广义的人才,而“培养”针对的是更专门的人才。“卓越计划”中的“教育”可以理解为学生在高等学校阶段的教育过程,而“培养”应看作是学生在企业和社会阶段的培养过程。事实上,一个专业人才的成长仅靠学校阶段的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实践和社会经历,因此,将“教育”和“培养”并列,旨在强调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和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卓越计划”提出之初,曾经考虑采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但在与国务院相关部委沟通后,教育部决定采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用意应该还包含强调政府教育部门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的通力合作。

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教育行动,为了规范日后的国际交流,作者在与英国著名学者商讨后认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英文全称应为“A plan for educating and training outstanding engineers”,可以简写为PETOE。2.1.2 “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战略举措”。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树立全面发展和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的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服务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1]力。

在“卓越计划”指导思想中树立了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观念。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应当树立起主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的观念。“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国家三大战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正是[3]树立高等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观念的具体体现。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战略,不仅要加快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种类型的工程师。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就是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重要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程度,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因此,培养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是引领科技、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是建设[3]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战略,就是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加快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在人才问题上,世界各国都把培养未来工程师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因此,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工程科技人才,[3]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增加综合国力的现实要求。2.1.3 “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后备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1]工程教育强国。“卓越计划”主要目标中的三个“面向”可以解释如下: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为“走出去”战略服务,为工业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为未来发展服务,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卓越计划”是工程教育整体改革的一部分,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它将推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我国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不等于工程教育很强。因此,实施“卓越计划”,可以促进这些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改革,并通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完善和推广,逐步探索出工程教育整体改革的途径。总体而言,“卓越计划”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在“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中树立了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仅是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高等教育得以发展的基础,更是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由“大”到“强”的保证。因此,“卓越计划”树立了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将面向工业界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作为[3]其首要目标。

树立工程教育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观念,工程教育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做好四方面的工作。首先,工程教育要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注重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行业企业当前急需的工程人才;其次,工程教育要了解预见行业企业的需求变化,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培养行业发展未来需要的工程人才;再次,工程教育要针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积极培养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工程人才;最[3]后,工程教育要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工程人才。2.1.4 “卓越计划”的基本原则“卓越计划”的基本原则是:“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要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卓越工程师后[1]备人才。”

在“卓越计划”的基本原则中强调在不同类型工程人才的培养上追求卓越。人才的多样性决定着不同类型的人才质量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也就是说,不同类型的人才都有卓越。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有着各自不同的使命和责任,都应该能够在各自的层次和领域培养出一流的人才。这就要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引导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鼓励办出特色。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大致可分为985大学、行业背景的大学、211大学和地方一般院校四类。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卓越计划”提出“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强调各种类型的高校,在具有优势特色的专业领域,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在不同类型工程人才的教育培[3]养上追求卓越。“卓越计划”要培养各种类型的高素质、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既要有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也要有能够在多语言环境下工作、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更要有能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不论他们是何种类型,还是本科、硕士或博士层次,都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胜任各[3]自岗位的工作,高校在这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上都要追求卓越。2.1.5 “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卓越计划”具有行业企业参与、强化实践能力、注重标准引导三个主要特点。1.行业企业参与是前提“卓越计划”强调行业企业参与,是要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密切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的制度化联系,发挥行业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因为行业部门对本行业技术前沿最了解,对行业发展趋势最了解,对行业用人需求最了解。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密切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在工程实践条件先进性和真实工程环境的优势,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2.强化实践能力是核心

实践是工程的灵魂与根本,也是工程教育的本质要求。针对企业反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卓越计划”要求各个培养层次参与专业的学生有在企业累计一年左右的学习时间。本科生要“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有六门主要课程是由五年以上工程经历的老师授课。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企业工作经历和工程实践的要求。3.注重标准引导是关键“卓越计划”的培养过程是由标准引导的。通用标准是从国家层面上规定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由工程院与教育部联合制定并发布。行业标准是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定的本行业主体专业领域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由有关行业部门和教育部联合制定并发布。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需在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标准,并把标准中的知识能力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中去实现。2.1.6 “卓越计划”的实施领域

从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领域涵盖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参与高校一方面要特别重视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振兴规划对人才的需要,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养大批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在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领域内,适度超前培养急需的相关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会优先支持参与高校申请新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层次的需要,同时参考发达国家工程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卓越计划”实施的层次包括工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与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的“质量工程”和“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中仅考虑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所不同的是:“卓越计划”是一个为国家全方位、立体式培养复合型优秀专门人才的计划,因此,必须涵盖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多种类型的工程人才培养。

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参与“卓越计划”,教育部制定了如下支持政策:(1)对具有开展推免生工作资格的高校,在推荐生名额安排上重点支持专业学位的发展。要求“卓越计划”参与高校向工程硕士专业倾斜,优先保证实施“卓越计划”所需的优秀生源。“卓越计划”高校可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学生可以保留入学资格1~2年,到企业实习或就业,再继续研究生阶段学习。(2)优先支持“卓越计划”参与专业学生的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进修、实习、交换学生等;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优先资助外国学生来华接受参与高校的工程教育;按照有关规定适度增加卓越计划高校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名额;对具备条件的参与高校申请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事实上,“卓越计划”硕士阶段的生源既可以是参与“卓越计划”的本科层次的毕业生,也可以是其他非“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同理,“卓越计划”硕士阶段的生源既可以是参与“卓越计划”的硕士层次的毕业生,也可以是其他非“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优秀硕士毕业生。

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此举对于进一步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意味着参与“卓越计划”的博士研究生可以获得工程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为D.Eng)。“卓越计划”从2010年起预期实施10年。目前参与“卓越计划”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达到194所,达到开设有工科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的20%左右。到2015年,预计参与学生占工科专业本科生的约10%(约10万人/年)、占全日制工科硕士生的约50%(约7万人/年)。到2020年,通过“卓越计划”培养的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满足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这就要求参与高校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上既有合作更有分工,在满足市场对各层次工程人才需求的情况下,重点培养本校最具特色的专业和最具优势的层次的人才,而不是面面俱到。2.1.7 “卓越计划”的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卓越计划”的领导、组织、指导和评价等工作,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成立了两个领导协调组织和三个专家指导组织。其中领导协调组织是:(1)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成立“卓越计划”委员会,主要负责“卓越计划”重要政策措施的协调、制定和决策,重要问题的协商解决,领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2)设立“卓越计划”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承担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卓越计划”工作方案的拟订,协调行业企业和相关专家组织参与“卓越计划”,具体组织“卓越计划”实施工作。

专家指导组织是:(1)教育部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卓越计划”院士专家委员会。院士专家委员会由2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总体指导“卓越计划”的规划和实施工作,负责“卓越计划”方案的论证。(2)教育部成立教育部“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教育部专家工作组由21位高校的工程教育专家组成,负责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负责参与高校工作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并为教育部提出政策建议。(3)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成立“卓越计划”行业工作组和“卓越计划”行业专家组。负责行业内“卓越计划”实施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制定本行业内具体专业的行业专业标准,负责参与高校专业培养方案的论证。

上述组织机构间的关系如图2.1所示。图2.1 “卓越计划”组织机构关系2.1.8 “卓越计划”的重点任务

依据国家及社会发展的要求,“卓越计划”提出了以下五项重点

[2]任务。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建立多部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协调机制。建立行业指导、校企联合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机制。建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校学生实习制度。

这项任务的目的在于将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供需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强调工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2.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包括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学习两个阶段。在校内学习阶段,高校要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结合生产实际做毕业设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这项任务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推行研究性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强化实践教育环节,要求学生到企业学习一年左右的时间;面向工程实践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或研究生学位论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有计划地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兼职教师要由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担任。

这项任务的目的在于改变高校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状况,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经验,建设由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4.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或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界的交流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的工程型人才。扩大来华接受工程教育的留学生规模。

这项任务的目的在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在人才培养上的成功经验,为适应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需要,培养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5.制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

为满足国际化、工业界和未来经济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要求,遵循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律,制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标准。国家层面的标准为通用标准,行业层面的标准为行业专业标准。

这项任务的目的在于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角度,建立衡量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对照“卓越计划”的总体目标,以上五项任务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前提;制定培养标准则是基础;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是支撑。

综上所述,“卓越计划”的总体思路是:“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先进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契机,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

以下各节分别分析和讨论“卓越计划”的五项重点任务。[1]2.2 “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体系2.2.1 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

卓越工程师培养层次主要分为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三种。

本科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来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和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

硕士层次主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或生产过程的设计、运行和维护,具备设计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设计开发的产品或工程项目应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

博士层次主要培养学生将来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研究开发的技术、产品或项目应具有国际竞争力。

虽然注重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对各个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共同要求,但是不同层次卓越工程师在工程能力的培养上有所侧重,具体地说,本科层次应该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硕士层次在本科层次的基础上应该侧重工程设计能力,博士层次在硕士层次的基础上应该侧重工程创新能力。这些侧重应该通过相应的培养标准体现出来。2.2.2 “卓越计划”培养标准体系的构成“卓越计划”的培养过程是由以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三部分构成的标准体系所引导的。

通用标准由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硕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和博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组成,每个层次的标准水平均是通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来体现的。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标准,通用标准是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是行业制定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根据和基础,是制定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

行业标准是依据通用标准的要求制定的各行业主体专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达到的中观要求,包含本行业内若干专业的专业标准,它不仅是对通用标准的具体化,还体现了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应由各专业委员会与“卓越计划”行业专家组一道根据通用标准制定。

学校标准是各个学校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的本校“卓越计划”各个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的、可落实、可评估检查的标准。在学校标准中,应包含体现各校办学优势的特色标准,特色标准应反映出各校特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得到社会公认的办学优势,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并结合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和行业特点制定。

按照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性质,行业标准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应不低于通用标准,学校标准的要求应不低于行业标准。换句话说,行业标准应该包容通用标准,学校标准应该包容行业标准。为了能够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培养卓越工程师,参与高校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制定好参与专业的学校标准。具体包括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满足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就是要以通用标准为指导,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在满足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前提下制定出本校参与“卓越计划”的各个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校标准。二是学校标准要充分体现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就是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出体现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特色和专业特点,与众不同的学校标准。三是学校标准必须是具体的、可落实、可评估检查的标准。学校标准是参与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时要具体实现的,因此,不仅要能够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且要能够在日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中用于对照检查。

专题针对“卓越计划”培养标准体系的系统深入研究,详见本书“第5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准体系与通用标准”。[1]2.3 “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2.3.1 “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卓越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有以下三点明确要求:(1)要求按现有学制培养工程人才,一般不搞长学制、跨层次的连续培养,即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5年。由于改变学制涉及面广,受制于社会各方面因素,“卓越计划”按现有学制培养工程人才的要求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该计划能够平稳地开展而不打破高校现行的教育计划和教育资源配置。(2)总体上采用分段衔接培养模式,整个培养途径实行三段制,即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阶段之间有分流机制和衔接机制,学生必须完成相应阶段的培养环节并毕业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三段制的要求是为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工程实践,以避免跨层次连续培养而弱化或压缩基本的工程实践时间。(3)采取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每个培养阶段均要有累计一年左右的在企业学习的时间。每个培养阶段累计一年左右在企业学习的要求是确保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克服目前工程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措施。

将以上三点要求整合起来,“卓越计划”对各个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要求如下:(1)本科是四年制,推荐“3+1”模式,三年在校学习,累计一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简称“本科3+1”模式。(2)硕士主要是四年本科加上两年全日制工程硕士。推荐“4+1+1”模式,本科毕业后,多数学生通过保送升入全日制工程硕士,累计一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学习工作。简称“硕士1+1”模式。(3)博士主要是四年本科加上两年全日制工程硕士,再加上3~5年的工程博士,除了学位课程学习外,工程博士生主要参与实际产品或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简称“博士(2~4)+1”模式。2.3.2 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先进工程教育理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如果说参与高校“卓越计划”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反映出工程教育的必然要求,那么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决定了参与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否成为客观现实。

以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已经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通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重新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学校标准。“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按照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总体思路上,参与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坚持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个性培养与社会责任并重,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满足未来需要的优秀工程[5]型人才。

在操作层面上,参与高校要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先将本校“卓越计划”学校标准进一步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再针对知识能力大纲中的各要素设计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所需要开设的相关课程和教学环节;然后制定出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最后形成学校参与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

专题针对“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的系统深入研究,详见本书“第8章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2.3.3 大力推行研究性学习方法

工程师肩负着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使命,他们不仅要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能够将前所未有的设想和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因此,他们必须具备胜任各自岗位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使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日后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在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面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推行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确保学生的工程能力得以培养、训练、形成和提高。

研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传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研究式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以剖析工程原理形成过程为载体,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平台,以师生互动和同学合作为形式,将学习知识与研究问题相结合,在学习工程学科知识的同时,训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思考、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应用和更新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训练了能力,在团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形成和提高了素养[5]。

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限,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综合性的案例和结合实际项目的教学不多。“卓越计划”要求在根据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工程问题、工程案例和工程项目组织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训练,要求本科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要求硕士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或产品的设计,要求博士生参与大型工程项目或复杂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专题针对“卓越计划”大力推行的研究性学习方法的系统深入研究,详见本书“第9章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1]2.4 “卓越计划”的教师队伍2.4.1 工科教师队伍的现状分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工科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能否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在于它的实践性、集成性和创新性。工程实践是工程学科的本质要求,是工程集成和工程创新的基础,因此,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是其能否胜任工程人才培养重任的基本要求。然而,缺乏工程实践经历正是目前高校工科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

按科学教育要求聘任、考核和评价教师是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衡量工科教师的标准是科研项目的等级和经费数额,理论研究成果获奖的层次和排名,在SCI上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和数量,以及出版的学术专著等。这种与理科教师一样的要求导致:一方面工科教师的选聘未体现工程技术背景,许多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更有一些学校留校教师比例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工科教师注重理论研究和追求论文发表,轻视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忽视工程实践经历的积累。这样的结果是严重地影响工程教育的质量。

改变对工科教师的评价标准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共识。造成目前工科教师队伍现状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评价标准和社会对高等学校水平高低的认识。如片面地按照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数量衡量我国985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注重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轻视工程创造和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等。这些因素是促使高校按照科学教育要求评价工科教师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从政府层面建立按照学科性质评价高等教育的机制,在社会上形成对工程教育属性的理解和共识,引导高校制定满足工程教育需要的工科教师评价标准。2.4.2 “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

针对目前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卓越计划”提出建设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的要求。遵循工科教师的成长规律,要求参与高校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对每个专业本科阶段教师队伍的要求是,在四年内达到每一届学生有六门专业课是由具备五年以上工程经历的教师讲授。“卓越计划”对专职教师的要求是:对于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学校要制定刚性的培训政策,安排他们到企业去工作1~2年,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对于过去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学校要制定到企业轮训的制度,有计划地定期安排他们到企业工作,以更新工程知识、掌握新的实践技能、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并不断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国家将优先支持参与高校参与专业的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到跨国公司研[4]修。“卓越计划”对兼职教师的要求是: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从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4]。

高校工科教师队伍建设目前存在问题的症结是学校按科学教育要求聘任、考核和评价教师。为此,“卓越计划”要求参与高校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要从过去的侧重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高校还要对工科教师技术职务的晋升提出明确的工程经历要求,[4]一般要求工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具备至少两年的工程经历。

此外,“卓越计划”还要求参与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高级工程师应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事实上,在“卓越计划”参与专业中,“卓越计划”要求每一位学生均有两位导师,一位是校内专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内学习阶段的指导,另一位是企业兼职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还要共同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和本科生毕业设计或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卓越计划”对每一位学生“双导师”制度的要求与教育部对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前者是针对每一位学生而言,导师是两个人,分别来自高校和企业;后者不是针对每一位学生,是对整个教师队伍而言,“双师”指的是拥有教师职称和工程技术职称的人,既鼓励一位教师同时具有这两个职称,也鼓励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必须指出的是,以往对工科教师高学历的要求与“卓越计划”强调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并不矛盾,学历越高并不意味着企业工作经历越弱。随着“卓越计划”的推进,今后获得高学历的工科毕业生将同时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

专题针对“卓越计划”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深入研究,详见本书“第10章 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1]2.5 “卓越计划”的企业联合培养2.5.1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实践是工程的灵魂和根本,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卓越计划”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脱节的现象。

行业部门掌握本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前沿、人才需求情况,应该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指导作用。企业拥有高校不具备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真实的工程环境,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如下:(1)在培养标准上,教育界按照工程人才培养的规律,与行业部门一道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满足工业企业界的基本要求;(2)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高校与企业一道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方案、共同评价培养质量;(3)在培养过程上,将整个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阶段,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4)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上,充分听取和吸纳行业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到企业学习的目的是: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卓越计划”参与企业要承担企业学习阶段的各项教学与实践工作,具有以下责任与义务:(1)建立组织机构:参与企业需建立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的专门机构。其任务是与高校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2)制定规则制度:参与企业要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保障“计划”在企业的顺利实施。(3)配备指导教师:参与企业需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高级工程师应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4)落实教学安排:参与企业应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教学安排,提供科研、实习、实训的场所与设备;在生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受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5)提供生活条件:参与企业应协助学校共同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密教育。2.5.2 建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是指高校依托企业建立的,为落实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中的企业学习阶段的任务,由高校和企业密切合作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培养方案。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合作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特别是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2)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收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3)建设中心指导教师队伍。组织企业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开设企业课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4)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中心与合作高校共同制定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和考核要求,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5)与合作院校共同做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6)定期公布中心可提供课程、实习岗位、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7)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应向所有“卓越计划”高校开放。根据实际接待能力,接收学生来企业学习。“卓越计划”鼓励各省市择优建立一批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卓越计划”要求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培养阶段的评价体系。“卓越计划”参与高校要重视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一是选好合作企业。高校要根据专业领域、企业实践教学环境、企业的教师资源和以往校企合作情况,择优选择合作企业。二是要做好与校内学习阶段的衔接。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分工上。校内学习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核心专业课教学、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以及参与项目设计与研发等。三是要求企业实施保障措施。包括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科研场所和设备,以及参与实践的机会,安排好学生在企业学习的生活,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等。

专题针对“卓越计划”企业联合培养的系统深入研究,详见本书“第12章 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2.6 “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卓越计划”要求参与学校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工程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内外跨国企业实习,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卓越计划”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有条件的参与高校,用多个语种培养熟悉某一国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积极采取措施招收更多的留学生来我国接受工程教育。

教育部优先支持参与高校工程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优先支持参与专业的学生的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进修、实习、交换学生等;优先支持参与高校参与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到跨国公司研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优先资助外国留学生来华接受参与高校的工程教育;适度增加参与高校自主招生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名额;对具备条件的参与高校申请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参与高校首先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要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认识到工程人才国际化培养的重要性,要提高工程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紧迫感、工程人才培养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使命感,以及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国际意识,营造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教育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要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的智力资源。聘请国外工程教育界的知名教授、专家学者,邀请境外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企业家,担任本校“卓越计划”参与专业某门课程的“讲座教授”或作为咨询专家参与学生培养和教学管理。学习和吸收国外工程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工程教育原版教材和教学软件,将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方法、手段和成果用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要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教育资源,采取多模式、多渠道的合作培养方式,积极与国际著名高校或企业开展交流。参与高校可以争取教育部的优先支持政策,或者通过设立教师国外访学基金和学生国外留学基金,选拔参与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出国培训或到跨国企业兼职,选拔学生出国留学,组织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安排学生到国外企业实习,支持学生出国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利用寒暑假与国外高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选修跨文化课程或特色课程。有条件的参与高校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国际交流学习的经历。

要积极开展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有条件的参与高校,要根据本校毕业生未来在境外可能的服务国家和地区,选拔有海外留学或工程经历的专业教师,采用多个语种(如纯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培养熟悉当地文化、法律和工程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同时,参与高校要为吸收更多国外留学生创造条件,努力在校园中构建更加浓厚的国际化氛围,积极采取面向愿意向我国派遣留学生的地区的措施,如非洲、南美、亚洲等地,招收更多的留学生来我国接受工程教育,与中国学生混合编班,培养国际工程师。

要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认可度。参与高校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工程师培养的经验,按照“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制定能够与国际接轨的本校参与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与国际工程专业相容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国际公认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对接,努力使参与专业达到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提高参与专业培养的“卓越工程师”的国际竞争力。有条件的参与高校,可以使部分参与专业学生毕业时取得国际认可工程师文凭,学位达到类似于欧洲国家的文凭工程师要求。

专题针对“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的系统深入研究,详见本书“第13章 面向世界培养卓越工程师”。

以上讨论分析的内容,构成了“卓越计划”的主体框架。不难看出,这样的设计和内涵不仅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而且为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参与高校提供了实施“卓越计划”的宏观框架。本书的以下各章将针对成功地实施“卓越计划”需要面对和改革的重点问题开展专门而系统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征求意见稿).教育部高教司.

[3]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17期.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5期.

[5]林健.注重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6期.第3章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本章摘要】 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是造成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下降和工科毕业生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参与高校成功实施“卓越计划”的前提是要有准确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本章以研究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为主线,首先将工科院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本科教学型和专科教学型共5种类型,并对工程人才培养层次和类型进行界定;其次提出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应当遵循的服务面向原则、办学层次原则、自身优势原则和未来需求原则;最后讨论了通过做好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产学合作、创新教育和注重特色这5方面工作来有效地实现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3.1 问题的提出

目前,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工程人才的环境不相适应的是,越来越多的工程专业毕业生,无论毕业于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都很难找到与自己的专业和学历相符的工作。一项对在华跨国公司和国内科技公司的调研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公司只能从国内10~15所大学雇用到合适的工科毕业生,而其他大学的工程教育则未能保证其毕业生的质量。工科毕业生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社会对工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但大量工程专业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失业,这也暴露出我国[1]工科毕业生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即高校对所培养的工程人才能否按照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准确、客观地定位。显然,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定位不准确。相关高校在工程人才的培养定位上不仅脱离了社会对工程人才需求的实际,而且对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条件、优势和劣势缺乏清楚的认识,对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层次规格、培养方式、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缺乏准确的定位。这就使得工程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势,人才培养的层次不清楚、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足,因此,毕业生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还普遍存在着定位趋同的现象,即不管自身的类型和层次,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基本雷同,如毕业生的服务面向,都瞄准国家大型企业或跨国大公司,而把面向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小企业视为“不光彩”之举,由此导致高校培养的工程人才专业结构失衡、热门专业“扎堆”、层次类型过于集中、高层次人才降格求职。

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失准突出表现为工科院校自身在学校类型和办学层次上片面地追求“高、大、全”。一是在办学层次上求“高”,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相互攀比、竞相升格,具体表现在:中职升高职,大专升本科,有了本科要有硕士点,有了硕士点又要有博士点,还要建研究生院,学院都要改为大学,普通大学要成为重点大学,已经是重点大学的要成为研究型大学、国内一流大学,再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等等。二是在办学规模上求“大”,相当一部分大学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不惜举债征地,扩大校园,大兴土木,盲目扩充办学规模,严重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在学科专业上求“全”,大量工科院校无视自身资源的不足,追求学科专业齐全,盲目争办新学科,上新专业,希望将工科院校转型为综合性大学。这种追求“高、大、全”的现象不仅使这些院校办学目标趋同、工程特色淡化、办学层次不明,更使得这些院校失去了在原有办学层次上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优势和特色,导致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入”的更高办学层次的高校中沦为新的“弱势群体”的可悲结局,因此,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培养出的工程人才自然就缺乏市场竞争力了。

针对上述问题,本章以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定位为主线,在对工科院校进行分类分析和对工程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研究卓越工程师培养定位的原则,并讨论如何有效地实现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1]3.2 工科院校的分类和人才培养3.2.1 工科院校的分类

所谓工科院校分类,就是在整个高等工程教育系统中根据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办学层次、学科结构、服务面向等要素对工科院校进行类别的划分。工科院校分类的目的是使学校定位准确,在同类型院系之间强调竞争,而在不同类型院系之间强调合作,从而形成工科院校之间良性的竞争和合作氛围。也就是说,在同类型、同层次的工科院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它们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办出各自不同的特色,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工科院校之间做到分工明确,“安分守己”,加强合作,避免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盲目攀比和竞相升格,使整个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学科布局、层次类别更加合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各种类型和层次工程教育资源的效益。

我国学者对高等学校类型的划分标准各异、体系多样,不同的划分标准,产生不同的高校类型,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目的。从加强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管理的角度考虑,目前通行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将高等学校划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本科教学型、[2][3][4]专科教学型四类。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科院校的分类可以在上述描述性分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首先,“教学研究型”工科院校在我国工科院校中所占比重较大,且在这类院校中“研究型”的分量在不同学校间有着较大差异,从引导工科院校办出特色和避免趋同发展的角度,对“教学研究型”工科院校有进一步细分的必要。其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教学研究型”院校培养的人才类型和层次介于“研究型”院校和“本科教学型”院校之间,不仅数量多而且层次类型多样,为了更好地引导工科院校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出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工程人才,适应社会对工程人才类型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对“教学研究型”工科院校也应进一步细分。因此为了避繁就简,笔者认为,可将“教学研究型”进一步细分为“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两类,以区别工程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原有“教学研究型”院校中的分量。

这样,从总体上看,我国工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就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本科教学型、专科教学型五种类型。

必须强调的是,以上分类并非用于显示工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和办学质量的优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表明,每一类型的学校都可能办成“一流”,都可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和社会对工程人才多样性的需要,对工科院校进行分类特别要强调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素质工程人才。

研究型工科院校有很强的研究生教育,多数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以研究生培养为主,按国际一流大学惯例,在校研究生人数多于本科生人数,也就是说,研究型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数的总和要超过全体在校生总数的50%。研究型工科院校具有从事大型工程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的手段和实验条件,承担着国家大量重大及前沿性的工程技术研究、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课题,博士生和博士后是高科技创新创造的主力军,硕士生是工程研究和项目开发的重要力量,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为国家核心技术体系培养一流的创新型工程技术研发人才的主要基地。

研究教学型工科院校有较强的研究生教育,相当一部分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以及适量的博士后,研究生培养和本科生培养并重,在校研究生层次人数与本科生层次人数相当,具体地说,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数的总和应该是全体在校生总数的35%~50%之间。研究教学型工科院校具有较好的从事工程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的手段和条件,承担着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纵向科研课题和与地方及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课题,侧重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研发人才。

教学研究型工科院校以培养本科层次人才为主,以培养研究生层次人才为辅,若干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多数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科、硕士及少量的博士,在校本科生层次人数多于研究生层次人数,具体地说,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人数的总和应该不到全体在校生总数的35%。教学研究型工科院校具有从事工程技术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基本条件,承担着相当数量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重点培养具有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必须说明的是,以上三类院校的划分虽然仅用在校研究生人数占全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作为主要依据,但是这种依据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事实上,正是因为研究生所具有的“研究”性质,从事各种课题的研究并取得创新性的成果是他们主要的学习目标和毕业标准,因此,研究生的比例高低也反映出所在高校研究任务承担的多少和研究成果取得的多寡。

本科教学型工科院校主要从事本科阶段的工程专业教育,若干学科或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人才培养以本科生为主,部分学校也培养少量硕士或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层次人数达到全体在校生总数的90%以上。本科教学型工科院校具有用于教育教学的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承担着一定数量的以横向为主的科研课题,主要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科教学型工科院校(包括职业技术院校),主要培养相关行业中高层次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主要以专科生为主,有些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可能还保留了少量中专层次的教育,现阶段教育部也允许少数这类院校开展本科层次的教育。专科教学型工科院校应有充足的用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校内外工程训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一些院校承担着某些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任务,主要培养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3.2.2 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存在一定的交叉现象,但这种交叉不论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看,还是从人才培养自身的需要看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不同类型的院校可能从事同一层次的人才培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上,以使得这些人有不同的服务面向和不同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虽然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有所不同,但根据社会需要,部分中低层次人才的培养也是为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生源。例如,虽然研究型大学也培养硕士和学士,但是,他们培养硕士和学士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培养高质量的博士服务的;而其他类型院校所培养的专科生、本科生或硕士生中的佼佼者也都可能进入其他类型的院校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或学位教育。

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合格的高水平的工程师,但在工程师类型的划分上目前尚缺乏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的界定。工程教育界对工程师类型的理解也还存在一些差异,如有将工程师分为研究工程师、发展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生产工程师)、[5]操作工程师(管理工程师)的,也有将工程师分为工程科学家(研究型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制造工艺工程师和营销管理工[6]程师的。目前的基本共识是将工程师分为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营销工程师。其中研发工程师是指从事创意设计和概念设计的工程师,也包括少量工程科学家;设计工程师是指从事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的工程师;工艺工程师主要指技师和技术员,两者类型相同,只有职称高低之别;管理工程师和营销工程师(包括从事售后服务的技术人员)。从进一步规范不同类型工程师的名称和完善其内涵的角度,可以做如下改动:首先,考虑到工程链上不同环节的工作要由不同的工程师完成以及工程师称谓的一致性,可以将工艺工程师改称为生产工程师;其次,为避免人们将管理工程师理解为仅在部门或企业管理岗位工作的工程师甚至领导者,同时考虑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强调“大服务”的理念,可以将管理工程师和营销工程师统称为服务工程师。因此,工程师可以细分为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四类。

各类工程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有着不同的要求。研发工程师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超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植根于丰富工程经验的全面的综合素质;设计工程师应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生产工程师应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应用创新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素质;服务工程师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完善的市场服务意识。有必要指出,现代工程是团队行为,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上应有区别和各自的重点。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研发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同时培养一定数量的设计工程师;研究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研发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教学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本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同时培养部分服务工程师;专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在一线从事技术操作、管理、营销、维修工作的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

五类工科院校的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类型和主要培养目标如表3.1所示。表3.1 五类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和主要目标3.3 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

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优势和特色、服务面向以及国家和社会需要,按照自身所处的院校类型和层次,经过横向比较和分析,明确自身在整个高等工程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和层次。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应当遵循以下几条原则。3.3.1 服务面向原则

工程人才是针对一定的市场需求进行培养的,换句话说,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服从于高等学校的服务面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工程人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在服务面向的定位上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面向全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工程科技研发人才的需求,同时兼顾所在省市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教学型大学主要面向国家大经济区及所在省(市),满足这些地区对工程技术研发人才的需求;教学研究型大学面向所在省(市),满足当地对开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本科教学型院校同样面向所在省(市),满足当地对数量众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专科教学型院校面向所在地市,满足当地人才市场对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服务面向原则要求根据高校服务面向区域的工程人才供求情况来确定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首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高校服务面向区域在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更新、当前和未来重点发展的行业等;其次,分析和预测该区域近期和远期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人才类型和层次、学科和专业、规模和质量等;再次,分析和预测其他高校在相同时期对本校所服务区域的工程人才的供给情况,特别是相同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情况;最后,结合院校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际确定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按照服务面向原则,进行工程人才培养定位时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年来,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新建地方院校,往往片面地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考虑,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盲目增设大批“热门”专业,造成学生质量不高,毕业生就业率低下。事实上,一所高校,不论是研究型高校还是专科教学型高校,由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有限,都不可能为所服务的地区培养该地区所需要的所有类型和层次的人才。因此,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上不仅要考虑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更要考虑到同类型高校间的竞争与合作,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能够高效地用于培养深受社会欢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程人才。3.3.2 办学层次原则

工科院校的办学层次是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前提,办学层次原则对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必须符合而不能超越学校的办学层次。二是要明确与其他不同类型高校相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区别,保持和发展自身的特色。

在人才培养层次的确定上,任何院校,不论是研究型院校还是专科教学型院校,都应集中自身的教育资源做好相应层次的人才培养,而不应避长就短,不去培养自己擅长培养的人才,而和其他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强项去一较高低。譬如,研究型大学如果忽视自身承担的精英教育的使命,去办独立学院或设立职业技术学院,就不仅会造成与教学型高校争夺生源,加大应用型人才和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就业压力,而且分散了精英教育本身所需的资源;而专科教学型高校如果争相办本科,则不仅会失去自身在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而且会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要从工科院校类型的不同入手,确定符合各类院校相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定位。如本科教学型高校培养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到所在地区的企业从事中小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管以及其他与工程有关的工作,他们基本上工作在工程实践第一线,企业希望他们工作能够尽快上手并独当一面。因此,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该强调他们的动手能力、应用工程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地处理和解决基本的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对于研究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本科层次工程人才,如果他们毕业后不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那么,他们将主要到大中型企业或工程规划设计院从事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开发、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工作,虽然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要工作在工程实践的生产第一线,但也只能以助手或助理的方式协助和参与由有经验的工程师负责的工作。因此,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应该强调培养其实践能力、协作能力、较宽的工作适应面以及运用工程技术参与工程项目的开发和设计的能力等。

在按照办学层次原则进行工程人才培养定位时要避免简单复制不同类型高校相同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做法。有些高校或者为了“加速”提高办学水平,或者为了“追赶”重点大学,或者为了向“一流”大学迈进,常常不顾学校的定位和服务面向,盲目照抄照搬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如专科教学型院校直接用本科教学型院校的专科层次的培养方案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本科教学型大学的本科层次人才培养采用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培养计划,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硕士生层次人才培养采用国外一流大学的硕士生培养计划,等等。这种脱离本校实际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超越被模仿学校,而且容易失去该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3.3.3 自身优势原则

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优势,从而培养出独具自身特色和竞争力的工程人才。对各种类型的高校而言,不论其历史长短、办学层次高低、学生规模大小,还是其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在人才培养上都会有自身的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可以体现在某些环节上,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产学合作、实践教学、学科交叉、校园文化等某个或若干个方面,还可体现在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等方面。

自身优势原则要求工程人才培养定位要充分体现各高校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工程人才的培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优势的育人作用。由于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服务面向不同,因此,这里所说的高校的优势主要是针对同类型院校而言。具体来说,高校首先应在与同类院校的分析比较中找出自身的优势,即该校所特有的、难以模仿的、长期积累、不可替代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然后将自身优势与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使高校自身的优势能够在工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出来,最终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受社会欢迎的工程人才。

一所高校的优势是在其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善于发现和挖掘学校在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时潜在的优势或亮点,包括学校长期的办学积累和改革发展中的创新;二是这些潜在优势通过进一步努力可以培育成为高于同类型高校的显性优势,且与同类型高校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三是学校要集中各种有限的资源重点保证这些优势的最终形成;四是业已形成的优势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和强化。3.3.4 未来需求原则

人才培养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目前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表现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我国产业升级、技术更新的需要不相适应;工程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现状不相适应等。由于高校对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社会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包括专业、规格、层次、能力、知识结构上的需求等是动态不断变化的,而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则相对稳定,变化也比较缓慢。所以,工科院校在进行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时,要考虑到若干年后或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够满足毕业时社会的要求。

因此,未来需求原则要求工科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上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工程人才需求预测,即预测分析未来市场对工程人才的需求,包括专业、层次、数量、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为了做好需求预测工作,在宏观层面必须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在微观层面要加强与工业界和企业界的联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以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对未来工程人才需求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根据预测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工程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等,使工程专业毕业生成为受社会普遍欢迎、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优质工程人才。3.4 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实现

工程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是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人才的关键一步,也是降低工程人才培养成本的重要环节。但是,这种准确定位只有通过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落实,才能使其付诸实现。总体而言,要做好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产学合作、创新教育和注重特色发展五个方面的工作。3.4.1 实践教学

工程学科本质上是高度实践的学科,工程的社会性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实践教学是工程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落实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的工程训练、科研项目的参与和校外的工程实习三方面。目前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工科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严重不足;学生在实验课上自主设计实验和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甚少;本专科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脱离工程实际;校外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大幅度压缩,与工程界和企业界的联系在减少等。

针对以上问题,从落实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出发,工科院校在实践教学上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根据工科院校的类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服务面向确定实践教学的侧重点。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人才培养层次或不同的服务面向,应有着不同的实践教学的侧重点,如研究型大学应该注重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课题的设置,加强先进制造和现代工程的综合训练;而专科型高校应该注重加工技能和一般工艺的基础训练等;第二,加大并确保实践教学的投入,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资源保证;第三,制定引导和激励教师和实验人员投入并做好实践教学的政策措施;第四,提高课程设计,尤其是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鼓励学生早期介入并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第五,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工科教师积累工程经验提供条件,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4.2 能力培养

工程人才的能力培养是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工程人才的能力是衡量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工程人才能力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因此,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关键。

就本科层次而言,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工程专业毕业[7]生必须具备11种能力,而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8]出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达到10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概括地说,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该具备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知识:工程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人文社科、法律法规。

能力:设计开发初步能力、解决问题基本能力、现代工具和技术运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基本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素质:人文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工程职业道德、国际视野。

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本科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在以上所列的知识、能力、素质中进行选择,做到有所区别、有所侧重、有所增添,以确保工程人才培养定位中关于能力培养的目标能够实现。

除了上述能力外,不同类型工科院校研究生层次工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工程科学研究能力、工程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大型工程项目设计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处理工程与社会及自然和谐的能力、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跨文化竞争合作能力、中小型工程企业管理能力、应对突发及重大事件能力等。此外,研究生层次工程人才在素质方面应该包括系统与战略思维能力、工程伦理意识等。3.4.3 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是一种学校理论教学与企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方式,相对于其他类型人才的培养,产学合作对工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现人才培养定位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虽然未来工程教育的模式会越来越多,但产学合作教育将仍然是培养工程人才最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产学合作对于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高校不可能建立一个比在现实世界进行工程实践的更好的实验室,因此,产学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其次,产学合作既能有效地解决工科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所需要的经费和场地问题,又能解决在实践教学指导上高校教师“弱工程化”的问题。最后,通过产学合作,能够及时地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调整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使之更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目前在产学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生均经费不足导致工程人才培养中产学合作教育环节弱化并得不到重视;高校工科专业教师缺乏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进行产学合作的动力;大量工科专业学生难以找到足够的合作企业;市场经济驱动的工业企业和工程企业缺乏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激励政策,促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产学合作教育之中;第二,学校要加强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指导、检查和考核,以发挥产学合作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实现中的作用;第三,通过建立产学研基地,在与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合作的同时,也进行产学教育方面的合作,达到高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第四,通过分散组织实习和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地点的方式,扩大产学合作的机会;第五,将工科专业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实践与工程企业对工程人才的甄选结合起来,这不仅能提高有工程人才需求的企业接收安排学生实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和企业通过产学合作加强互相了解,更好地实现双向选择。3.4.4 创新教育

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创新型国家体系的骨干力量,也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工程人才的要求。因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实现工程人才培养定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创新教育主要包括以探究式互动为主的课堂教学、学生创新性实践活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参加科技竞赛等多个方面。

探究式互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创新思维的基础在于学生应具备批判性思维、逆向思维、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等探究式思维方式,而互动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最好的途径。为此,教师在运用探究式方式进行互动教学时,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探究问题的设计、学生思路的引导、师生互动方式的选择、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辩论等进行精心设计和准备。此外,教师要充分运用现场教学、模型实物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组织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是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生自行设立的科技项目。这样做的优势在于:学校不用提供专门的经费而学生又能获得“实战”经验。但应该注意的是:教师不能将学生作为“免费”劳动力而仅做些打杂跑腿的事,而应从人才培养的角度使学生得到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以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学生科技立项方面要做到:有指定教师指导;学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科研和实验资源。为了使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工科院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对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参与方式、活动类型、活动内容、时间保证、考核方式、学分计算、教师工作量等。

参加科技竞赛也被实践证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学生从中不仅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参加的科技竞赛一般有由学校组织的科技竞赛活动和举办的科技活动节,以及国家或省市组织的各种“挑战杯”竞赛活动。在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应避免为了取得优秀竞赛名次而用教师或以教师为主完成的科研成果替代学生科技成果的现象,工科院校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参与为交流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独立地进行文献检索、选题立项、构思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处理、项目总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3.4.5 注重特色

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是工科院校根据自身的条件、需求和服务面向做出的,它反映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上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内涵,因此,注重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实现工程人才培养定位的根本。

所谓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工科院校在长期的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得到社会公认的工程人才培养方式、风格和特征。特色是工科院校自身的办学优势所在,对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它能具体反映在对工科学生的知识、能力、技能、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和提高上,是工程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志。任何工科院校的特色建设都不可能也不必面面俱到,而只能在工程人才培养的某一方面或若干个环节上形成优势。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特色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同行的肯定以及用人单位的接受。因此,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特色的建设应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特色,在同类院校中占据优势,从而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目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和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方式培养工程师是工程教育特色不明显的主要根源。大量工科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导致工科专业的重要性被低估,受重视的程度相对降低,这就造成工科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降低,工科特有的实践教学环节被弱化或减少,使得培养模式只能逐渐趋同。加之工科院校规模的迅速扩大,造成有工程背景的教师的严重缺乏和实践教学条件严重不足,使得高校只好用培养学科型人才的模式培养工科型人才。鉴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工科院校应该加强对工科专业的重视,保证工科专业应有的经费投入,强化工科专业教师的工程背景,加大工程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具有特色的工程人才提供基础。

工程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需要经过特色的确定、特色的实现、特色的评估以及特色的调整与完善这样一个螺旋上升、不断改进和完善[9]的过程。特色内涵的确定主要源于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该校历史形成的优势和在同类型院校中具有的比较优势,并符合相应服务面向的人才市场的期盼。特色的实现包括形成特色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式和途径推进特色的形成。如从高校战略管理的角度考虑,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作为形成特色的具体方式,就要将特色的内涵分解为可衡量、可评价的多级目标,然后落实到院系、学科、专业甚至教师,最后通过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和积累来形成特色。特色的评估是在一段时期后(如以学制为周期),对特色的实现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与分析。可以采用目标考核或绩效评价的方法对特色形成的状况进行评估。调整与完善是一个新循环过程的开始,主要针对特色评估的结果来进行,包括分析特色内涵的确定是否准确、形成特色的方式和途径是否合理有效等,然后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工程人才培养的特色需要多年的积累,需要几届学生的培养才能逐步形成,它不仅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因此,工程人才培养特色的建设也应该作为工科院校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参考文献

[1]GEREFFI G.,V.WADHWA,B.RISSING,e.t.c.Getting the numbers right: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China,and India.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8,Vol.97 (1):13-25.

[2]何晋秋,方惠坚.对我国高等学校设置合理布局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1,19.

[3]甘辉等.战略机遇期高等学校的定位及其分层次管理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2月.

[4]马陆亭.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结构设计[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2月.

[5]张有声.关于我国工程教育培养目标的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4月.

[6]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6月.

[7]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ABET,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Programs(2006—2007 Accreditation Cycle),http://www.abet.org/.

[8]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手册.2009年4月.

[9]林健.战略视角下的大学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4章 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本章摘要】 作为一项面向工业界、服务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计划,“卓越计划”涉及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问题。本章在阐述这一核心问题的重要性并分析国内外工程师分类的现状之后,首先提出了工程师分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将工程师分为服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共4种类型,并对工程师分类中的相关问题阐述了观点;然后提出了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和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最后讨论了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工程师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的关系以及各类工程师成长的各种途径。4.1 问题的重要性

工程师的培养,尤其是高素质工程师的培养对一个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全方位的和深远的。教育部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引导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通过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高等学校与工业企业的密切合作,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优秀工程师。这一计划的成功实施,将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振兴,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对于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国家目标、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教育的明确目标就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各类工程师,但中国工程教育对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明确的细分,虽然偶尔有过一些关于“毛坯工程师”、“理论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或“工程科学家”的讨论,但是从未达成过共识。在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之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包括:工程师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是什么,各种类型的工程师培养应采取何种培养模式等。这些问题实质上就是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程人才培养的问题。

工程师类型的划分直接关系到工科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不同类型的工程师有着不同的成长途径,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工程师选择何种成长途径都离不开工科院校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这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环节,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责任,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因此,工程师的分类与工科院校工程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师的分类应能客观地反映社会对工程人才层次和类型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工程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要求,对这些要求按照工程师所发挥的作用、工作性质、承担的责任等予以具体分析和归纳,进而分出适用于不同工程学科、不同工业产业的工程师类型,就能客观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

第二,对工程师类型的划分有利于各类工科院校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各类工科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培养出的工程人才,是成就未来卓越工程师的关键。然而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工程师分类,就难以使工科院校根据市场对工程人才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办学优势,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工程师类型,作为自己的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从而避免目前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的办学目标趋同的现象。

第三,工程师的分类是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基础。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是能否培养出“卓越”工程师的前提,而这一前提的基础是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师分类,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师共性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等方面的工作得以进行。

第四,普遍认同的工程师分类能促进工业企业界与工科院校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工程师的培养是工科院校的责任,未来工程师是否“卓越”、能否胜任是工业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为企业界所接受的工程师分类和按照这种分类去培养工程师,将使工业企业界更加重视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工科院校更加希望培养的工程人才类型满足工业企业界的要求,这种共同的目标将促进产学合作进一步实质性地开展。[1]4.2 现有工程师的分类4.2.1 英美工程师的分类

西方国家工程师类型的划分主要表现在注册工程师类别的划分上。

英国工程理事会将注册工程师分为工程技术员(Engineering Technician,EngTech)、技术工程师(Incorporated Engineer,IEng)[1]和特许工程师(Chartered Engineer,CEng)。工程技术员是已有技术和方法的应用者,注重将已有的技术、方法和工艺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他们承担管理或者技术责任,并且在其技术领域内有能力展现自身创造性的资质和技能。工程技术员从事产品、装备、过程或服务的设计、开发、制造、试车、报废、操作或维护。他们还必须能够在工作中应用安全系统。技术工程师是现有技术的解说者,能够管理和维持当前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承担一些工程设计、开发、制造、建筑和操作的任务。技术工程师主要工作在技术和商业管理领域,拥有非常有效的人际沟通和交往的技能。特许工程师是技术界和工程界的引领者,他们具有开发和创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想并将这些技术、方法和思想应用于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尽管英国工程理事会认为这三种注册工程师的划分体现的是类型和分工的差异而非层次的差异,但在英国社会,他们依然体现着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一类型的注册工程师在工作几年后都会向后一类型注册工程师发展。

对这三种注册工程师的学历教育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工程技术员仅要求拥有国家承认的工程、建筑和环境的文凭或学位。技术工程师要求拥有经认证的工程或技术学士学位以及同等学位(通常是工程或技术专业的高级文凭外加必要的学士学位)。特许工程师则要求除了拥有经认证的学士学位外,还要拥有硕士(或相当于硕士学位)或者是经认证的工程硕士学位。

美国的工程师分类只有实习工程师(Engineers Intern)和职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s)两个级别。实习工程师要求获得经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认证的学士学位或工科四年级学生,并通过由美国工程与测量考试委员会(NCEES)组织的8小时的工程基础考试;职业工程师要求实习工程师工作四年,并通过由NCEES组织的8小时的工程实践和原理考试。这种简单的分类虽然在美国注册工程师制度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过于简单的分类逐渐暴露出不适应当前工程市场的发展、不能满足一些行业领域和新的工程领域的需要、注册工程师的标准混淆不清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NCEES于2001年联合11家机构作为成员,另外11家机构作为顾问成立了工程师执业资格特别工作组(the Engineering Licensure Qualification Task Force),于2003年提交了一份报告,旨在改革原有[2]的工程师分类,建立新的阶梯式的注册工程师体系。该体系将工程师分为学士工程师(Graduate Engineer)、副工程师(Associate Engineer)、注册工程师(Registered Engineer)和职业工程师(Professional Engineer)。其中,学士工程师要求获得经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认证的学士学位,不需要获得注册资格和实践许可;副工程师要求在学士工程师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基础的考试(获得工程博士学位者免考),它不是一个执业资格,不能实践,地位与原有的实习工程师类似;作为注册的第一层次,注册工程师要求在副工程师的基础上拥有四年的从业经验,达到各州的道德要求,它可以承担某些工业产品的设计但不能直接向社会提供工程服务或签署有关工程文件;作为注册的第二个层次,职业工程师可以在副工程师的基础上拥有四年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在注册工程师的基础上,要求通过技术性的工程实践和原理考试及非技术的工程实践考试,并达到相关的道德要求,它拥有全部执业权限。

在教育方面,NCEES认识到仅有本科学历的工程师是无法达到21世纪对工程师职业的要求,因此,除了学士工程师必须具有经ABET认证的学士学位,在申请注册工程师和职业工程师之前,要求申请者完成三年硕士或两年博士的教育。

由此可见,改革后的美国工程师类型将从原先的两类进一步细分为四类,工程师的教育层次将从本科层次提升到硕士甚至博士层次。4.2.2 我国工程师分类中的问题

我国工程师系列目前采用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是对工程师等级的划分而不是对工程师类型的划分。工程技术人才按照初、中、高三个级别,分为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五个层次。这种参照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的划分在工程师队伍的建设、工程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等方面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划分存在两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由于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和聘任是以用人单位为基础,因此难以在全社会和行业中形成衡量各类工程师的统一标准;二是与工程教育即工程人才培养缺乏联系,即在工程师职务的晋升上主要考虑的是工作年限和业绩成果,而缺乏从工程师培养和成长的角度衡量其知识、能力和素质等综合因素。因此这种工程师的专业技术职称体系不适合作为工程师类型的划分标准。

我国在工程师类型的划分上目前尚缺乏官方或其他权威机构的界定。与工程师的使用、管理和培养相对应的工业企业界、行业协会和工程教育界对工程师类型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着差异。工业企业界更倾向于按照工程师的职能来命名工程师,例如销售工程师、市场工程师、外协(采购)工程师、金融工程师、过程工程师、项目工程师、支援工程师、产品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制造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试验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研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等。如果以上述命名方式对工程师进行分类,会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工程师的管理上,不利于行业内部对工程师进行分类管理,不适合不同行业之间工程师能力的比较和行业之间工程师的流动;二是在工程师的培养上,会给工程教育界在工程人才培养上造成专业设置过细、基础不扎实、培养成本高、适应性差等问题。

对工程师类型更为宽泛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一是将工程师分为技术工程师、经理工程师、商务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社会工程师等;二是将工程师分为研究工程师、发展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生产工程师)、操作工程师(管理工程师),也有将工程师分为工程科学家(研究型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制造工艺工程师和营销管理工程师的。目前的基本共识是将工程师分为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管理工程师和营销工程师。这种分类方式更能获得工业企业界、行业协会和工程教育界的认同。[1]4.3 我国工程师类型的划分4.3.1 工程师分类的原则

从有利于工程师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的角度出发,工程师类型的划分应遵循下述原则。

生命周期原则。工程师类型的划分首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而言,工程师的类型要涵盖工业产品和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研究、开发、设计、生产、运行、服务与管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对工程师类型的需要,这是工程师类型划分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在具体划分时要考虑工程师工作性质和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工程师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联性,也就是说,应根据工程师的职责和对其要求的不同将全寿命周期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工程师为一种类型。

成长过程原则。工程师的成长过程可以表现为知识、能力、素质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这种成长过程集中表现在工程师对工程任务的胜任能力的提升过程。从衡量和激励工程师成长进步的角度,就需要按照胜任能力的变化对工程师的成长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而这样的划分应该与工程师类型的划分相联系,才能使对工程师水平能力的衡量、待遇的提升、岗位的管理以及职责的要求统一起来,从而进一步促进工程师的成长。

学历层次原则。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主要包括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不同学历层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某一学历层次的工程人才培养,工科院校应以培养某一类型的工程师作为该学历层次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一般而言,学历层次越高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对应层次类型越高的工程师。但考虑到工程师成长途径的多样性以及工程实践和继续教育对工程师成长的重要作用,某一学历层次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针对两种类型的工程师,其中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

粗细适中原则。从对工程师进行管理的角度,工程师类型的划分不宜太粗。这是因为,工程师类型太少会造成对各类工程师职责要求不具体、分工不明确,从而使得考核指标无法细化,对工程师的管理和指导就落不到实处,同时也不利于工程师的成长。从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角度,工程师类型的划分也不宜太粗。否则将造成五种类型的工[3]科院校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笼统和模糊,在培养层次上的过度交叉重复,不利于各类院校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培养出富有特色、受企业欢迎的工程人才。但对工程师类型的划分也不宜太细,否则将造成专业面过窄和适应性差的后果,使得培养出来的工程师难以适应行业企业发展对工程师要求的变化。4.3.2 我国工程师培养类型的划分

下面按照以上原则进行工程师类型的划分。首先考虑生命周期原则,可以将工程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服务、生产、设计和研发四个阶段,这种阶段划分适用于各个工程学科和专业,每一阶段对工程师的职责和能力都有明显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突出要求,因此,可以考虑将各个阶段的工程师分别称为服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其次考虑成长过程原则,这四个阶段是工程师成长进步和胜任能力发生重要变化的主要阶段,因此这种阶段划分能够清晰地反映工程师的主要成长过程。再次考虑学历层次原则,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可以由低到高分别以培养某一类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如本科阶段可以以培养生产工程师为主、服务工程师为辅,或以服务工程师为主、生产工程师为辅,硕士阶段可以以培养设计工程师为主、培养生产工程师为辅,或以设计工程师为主、少量研发工程师为辅;博士阶段则以培养研发工程师为主等。具体应培养哪一类型工程师应由各工科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行业特点、办学优势自行决定。最后考虑粗细适中原则,按照这种分类,对工程师的职责要求能够具体、分工能够明确、考核指标容易细化、有利于对工程师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此外,对于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工科院校,这样的划分也能够使他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培养对象作为工程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我国工程师的类型分为服务工程师(Service Engineer)、生产工程师(Produce Engineer)、设计工程师(Design Engineer)和研发工程师[3](Research &Develop Engineer)四种类型。

以上四类工程师中,服务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或产品的营销、维修与服务,或生产过程的维护,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完善的市场服务意识。生产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的建造,产品的生产制造,或生产过程的运行,应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应具有创新能力和一定的人文素质。设计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工程项目或生产过程的设计与开发,应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生产过程或新工程项目的能力。研发工程师主要从事复杂产品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咨询以及工程科学的研究,他们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精深的专业理论基础、超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植根于丰富工程经验的综合素质,具备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尖端产品或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工科院校在工程师类型的培养上应有各自的重点(见表4.1)。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工程科学研究的研发工程师与设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研究教学型院校以培养设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同时培养少量从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研发工程师;教学研究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和应用的设计工程师与生产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本科教学型院校以培养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的生产工程师和在现场从事运行、营销、管理工作的服务工程师为主要目标。表4.1 工科院校工程师培养的主要类型

上述工程师的分类与CDIO的构成要素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CDIO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瑞典查尔摩斯工业[4]大学和瑞典雪平大学于2004年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旨在培养2020年和未来的工程师。CDIO代表着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行(operate)四个工业产品或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构成要素,是CDIO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载体。构思阶段包括确定市场需求,考虑技术、企业战略和有关规定,开发理念、技术和商业计划,这个阶段的工作与研发工程师的职责类似。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两方面,要提出能够用于生产施工的详细的设计图纸和方案,这个阶段的工作与设计工程师的职责类似。实施阶段是指将设计结果转化为最终产品或工程的过程,包括产品生产或工程建造、产品测试和检验等,这个阶段的工作与生产工程师类似。运行阶段包括对产品的维护、改造、回收和报废,这个阶段的工作与服务工程师类似。由此可见,CDIO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分别与上述工程师分类中的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4.3.3 工程师分类中的相关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现代工程实践中的“大服务”的内涵与上述分类中服务工程师的“服务”概念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工程实践中的“大服务”往往是以咨询的方式进行,是针对工程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系统服务,包括对工程设计理念、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大型综合项目的设计、先进工程系统的设计与管理模式的研究等方面的服务。它不仅需要工程师接受过系统深入的工程教育,更需要工程师通过长期工程实践的积累才能胜任。因此,这项工作应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发工程师才能担任,而不是服务工程师的职责。

笔者不主张在上述工程师分类中设立管理工程师类别,但可以在这种分类之外单独设立管理工程师类别。主要原因有五,一是从现代工程都是团队行为这一角度考虑,组织管理能力不应是某类工程师特有的,而应是各类工程师都具备的,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二是在领导和管理岗位的工程师都必须首先是某一类型工程师中的出类拔萃者;其次才是具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较高的领导水平和能力的管理者,因此他们本质上还是属于该类型的工程师。三是培养途径不同。首先在领导和管理岗位的工程师的培养不可能只通过本科阶段的教育,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一向不赞成高等学校在本科阶段设立非技术性的纯管理专业;其次,领导和管理岗位的工程师虽然可以通过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博士阶段的教育进行理论的提升和实践的积累,但在职锻炼和培养仍应是主要方式。四是考核与管理的角度不同,对领导和管理岗位工程师的考核与管理主要是从所负责和管理部门的整体业绩的角度进行,而上述各类工程师则主要是从个人业绩和业务水平的角度进行聘任、激励、考核与管理。五是职务系列不同,上述各类工程师一般有相应的技术职务(称)系列与之对应,而领导和管理岗位的工程师主要采用的是非技术的行政职务系列。因此,在上述工程师分类中设立管理工程师类型,不仅无法与其他类型工程师并列,而且也不便于一道管理,但考虑到管理岗位的需要,可以在上述工程师分类之外单独设立。

至于工程科学家或工程学家,这是在工程界、工程教育界以及工程教育研究界存在争议而未能形成共识的工程人才类型。首先是工程科学家的内涵,即工程科学家是干什么的。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工程科学家的层次应高于工程师,他不仅具备工程师的基本要求,能够履行工程师的职责和使命,而且具备科学家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够从事工程科学的研究,因此,工程科学家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另一种观点主要源于冯·卡门的名言:“科学家研究已有的世界,工程师创造未来的世界”,认为工程科学家研究的是“已有的”工程创造物和“已有的”工程创造过程,他自己不创造任何东西,只研究“工程的规律”,从这个角度看,一位纯粹的“工程科学家”的层次不仅低于从事真实工程创造活动的工程师,也远低于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经典科学家——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因为经典科学家发现的规律会作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元素被综合应用到工程创造之中。其次是工程科学家的成长途径。目前也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工程科学家是工程师在其职业生涯的长期工程实践中自然产生的,不是仅靠高等学校就能培养出来的。这种观点把工程科学家的层次定位为高于工程师。另一种观点认为,工程科学家是可以通过工科院校的工程博士学历教育环节培养出来的,因为博士层次是培养和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主要阶段。尽管存在以上分歧,但有一点应该形成共识,即工程科学家应属于一类工程人才,但不属于工程师的范畴。4.4 各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

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内涵应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师的期待。从发展的角度看,工程师应该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能够把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从而去改造和创造未来的世界。正如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ECPD)所描述的:“工程师必须是一位善于构思并形成概念的专家,是一位设计者、开发者、新技术的形成者、标准规范的制定者——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工程师必须会规划和预测、系统化地评估——能够对与公众的健康、安全、幸福和财富有利害关系的系统和组成部分作出判断。对工程师来说,创新应该是他们的中心任务。”因此,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使得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满足上述要求。4.4.1 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构成分析

从有利于工程师的培养和质量管理的角度考虑,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由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两部分组成。

基本标准是工程师培养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是衡量各类工科院校工程师培养是否合格的标准。四类工程师的基本标准之间应该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后一类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包含前一类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外加本类工程师必备的其他基本要求。换句话说,每一类工程师都必须具备前一类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但不必满足前一类工程师的优秀标准。如生产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包含服务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和生产工程师还需具备的其他基本要求,但生产工程师不必满足服务工程师的优秀标准。这种基本标准兼容的方式既体现了不同类型工程师之间的关联性,同时也为在有限学制内达到优秀标准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各类工程师的优秀标准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杰出标准,由于各类工程师的定位不同,因此,他们的优秀标准之间不必具有兼容性。在优秀标准中除了要有体现各类工程师“卓越”水平的标准外,还应有反映和体现各校办学优势的特色标准。各校特色标准应反映出各校特有的、优于其他院校的、得到社会公认的办学优势,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并结合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和行业特点提出。四类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内部结构关系如图4.1所示。图4.1 四类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内部结构关系

以上四类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反映在对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上。就本科层次而言,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标准[5]中要求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11种能力,欧洲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标准中提出工程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12个方面的知识、能[6]力和素质,而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提出工程专业[7]毕业生必须具备10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上三种标准应属于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标准中的基本标准,参照这三种标准,笔者认为对各类工程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应有如下基本要求。4.4.2 服务工程师培养标准

知识:具有从事工程服务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了解生产工艺和设备、产品结构与材料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能力:检测和诊断产品故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良好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基本的组织协调能力,信息获取和终身学习能力,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素质:较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

以上知识部分的“工程服务”指工程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维护与管理,或产品的营销、维修与服务工作;“数学”主要指高等数学和应用数学;“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指市场营销、质量管理、财务管理、运营管理与经营管理等。4.4.3 生产工程师培养标准

知识:具有从事产品生产或工程建设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系统以及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能力: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能力,产品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能力,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信息获取和终身学习能力,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素质:较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较强的技术革新与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

以上知识部分的“数学”主要指高等数学和应用数学;“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指工程经济学、工程概预算、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组织和运作管理等。4.4.4 设计工程师培养标准

知识:具有从事工程设计与开发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科学知识;掌握扎实的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能力: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工程技术创新与开发的基本能力,处理工程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基本能力,良好的工程系统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能力,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意识,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素质: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以上知识部分的“数学”主要指应用数学和工程数学;“经济管理知识”指工程经济学、工程概预算、运筹学、系统工程、工程管理和企业管理等;“人文科学知识”包括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4.4.5 研发工程师培养标准

知识:具有从事大型工程研究、开发和设计、工程科学研究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经济管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地掌握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工程科学和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熟悉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先进制造系统以及本专业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能力:具有战略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复杂产品或工程项目的开发和设计能力,复杂工程项目的集成能力,处理工程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的能力,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能力,工程技术创新开发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知识更新、知识创造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大型工程系统的组织管理能力,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领导能力,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素质: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良好的市场、质量、职业健康和安全意识,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意识和宽阔的国际视野。

以上知识部分的“数学”主要指应用数学、工程数学和计算数学等;“经济管理知识”指工程经济学、工程概预算、运筹学、系统工程、工程管理、企业管理、投资学和金融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包括历史、文化、哲学、法学和领导学等方面。[1]4.5 各类工程师培养与成长的途径4.5.1 工程师的培养模式

工程人才的培养与科技人才的培养存在着显著的区别。首先在成长周期上,有专家指出:自然科学发明的最佳年龄区是25~45岁,成才峰值为37岁;而工程师的最佳创造年龄要晚5~10年,工程人才[8]的成才峰值在45岁左右。这说明工程人才的成长需要更长的时间。其次在培养形式上,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在大学阶段完成,通过硕士尤其是博士或博士后阶段的培养,毕业生不仅具有本专业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知识,而且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工程人才的培养仅靠大学阶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的大量工程实践,换句话说,大学阶段的工程教育提供了系统的工程基础教育和基本的工程训练,只有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才能使这些工程人才成长成为合格的工程师。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阶段工程师的培养基本分为两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家的模式,即大学着重对大学生进行工程基础教育,而不负责工程师职业方面的训练。毕业生要想成为工程师,就需要经过由企业和社会提供的工程师职业方面的训练,并通过专门的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二是以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模式,即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校内学习和企业实习两个阶段,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职业教育,毕业时获得一个工程师学位文凭,同时也是职业资格。

我国工科院校的工程师培养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别,主要反映在企业和行业在工程师培养方面的责任不明确。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下达指令计划,行业和企业按计划组织安排大学生实习参与工程师的培养。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后,由于大学生到企业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企业缺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基本的工程训练这一培养工程师的重要环节被弱化,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需要政府制定鼓励行业和企业参与工程师培养的激励政策。4.5.2 工程师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

工程师在大学的培养有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就本文划分的工程师类型,他们与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可以有如表4.2所示的对应关系。本科阶段培养的目标应是生产工程师和服务工程师两种类型;硕士阶段培养的目标应是设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两种类型。博士阶段培养的目标既可以是面向大型工程项目的研发工程师,也可以是从事工程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者。然而,由于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院校达到所有普通高校的90%,这些高校的层次、类型、人才培养定位和服务面向等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表4.2中给出的工程师类型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对应关系是从一般意义上考虑的,各类高校在本校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上可以有自己的考虑。一些高校也可以将设计工程师作为其本科阶段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后通过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的实践和积累使自己成为合格的设计工程师,也有高校将研发工程师作为本校硕士阶段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毕业后在工程实践中逐渐成长为合格的研发工程师,等等。因此,为了避免工程师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的关系上可能出现的不一致的问题,也可以将工程师的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相结合,简单地将为本科层次工程师、硕士层次工程师和博士层次工程师。

从拓宽工程师的培养渠道出发,应允许工学学士通过工程硕士的培养成为未来的设计工程师和研发工程师,允许工学硕士通过工程博士的培养成为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者或未来从事大型工程项目研究的研发工程师,也可以允许第二学位是工程学士的双学位获得者成为未来的生产工程师或设计工程师。从表4.2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作为本科层次培养的服务工程师和生产工程师的基本要求应与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相一致。表4.2 工程师类型与人才培养层次

工程实践对工程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工程师的成长要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这一重要过程。工程实践包括在校期间的企业实习和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两方面。四年制本科应有累计一年左右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两年全日制工程硕士应有累计一年左右在企业学习工作的时间。3~5年制的工程博士是以培养研发工程师为主要目标,在校期间的工程实践是通过从事实际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和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而完成的,他们也应该有不少于一年的时间在独立的科研院所或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中开展工作。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可分别称为服务阶段实践、生产阶段实践、设计阶段实践和研发阶段实践。要成为合格的工程师,每个阶段实践的时间长短(一般为若干年)取决于工程师的类型和从事的工程工作的性质。4.5.3 各类工程师的成长途径

服务工程师的成长途径最为简单。大学生可以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通过一定时期服务阶段的工程实践后而成为服务工程师,也可以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通过在职学习和比本科毕业生多一年及以上时间的工程实践而成为服务工程师。

生产工程师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在获得学士学位后,毕业生通过比服务工程师更长的工程实践,经历了服务和生产两个阶段的实践后成为生产工程师;第二条是在成为服务工程师后,再经历一段时间生产阶段的实践后成为生产工程师;第三条是在获得工程硕士学位之后,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和生产阶段的实践后成为生产工程师。此外,第二学位是工学学士的双学位获得者可以通过服务和生产两个阶段的工程实践后成为生产工程师。

设计工程师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在相继获得学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后,毕业生通过完整的服务、生产和设计三个阶段的实践而成为设计工程师,在这三个阶段的实践中,设计阶段的工程实践最为重要,因而时间也应最长;第二条是对没有硕士学位的生产工程师,到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学位后,再经历设计阶段的实践后成为设计工程师;第三条是对已具有硕士学位的生产工程师,再经历设计阶段的实践后成为设计工程师。此外,第二学位是工学学士的双学位获得者可以通过服务、生产和设计三个阶段的工程实践后成为设计工程师。

研发工程师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二条。第一条是在相继获得学士、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学位后,毕业生通过了包括完整的服务、生产、设计和研发四个阶段的工程实践而成为研发工程师,在这四个阶段的实践中,前三个阶段的实践是研发阶段实践的基础,时间相对较短,研发阶段的实践是关键,因而相应的时间应最长;第二条是在成为设计工程师后,到大学获得工程博士学位,再经历一段时间研发阶段的实践后成为研发工程师。此外,工程博士学位的获得者除了通过研发阶段实践可以成为大型工程项目的研发工程师外,也可以直接到工科院校或工程研究院成为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者。

在工程实践的进行过程中,工程师可以通过实践以及自学和继续教育的方式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在分析工程师的培养和成长途径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用自学和继续教育这种在职学习的方式代替正规的学历教育。

胜任领导和管理岗位工作的管理工程师首先应该是某一类型工程师中能力、业绩、人品和素质的佼佼者,他们的培养和成长途径有两条。一是在职锻炼与培养,即在各类工程师中选出能力和业绩突出、人品和素质好且具有组织管理能力或潜能的工程师,通过在岗锻炼、培养和提高,成为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二是通过学历教育,即在各类工程师中选出佼佼者,通过工程管理硕士或工程管理博士学历教育环节来完成对其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表4.2所示。

我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正在实施之中,本章对该计划中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引起工程教育界、工业企业界、行业部门和政府组织更多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共同支持和推动该计划的实施。参考文献

[1]What are Chartered Engineers,Incorporated Engineers or Engineering Technicians?.http://www.engc.org.uk.

[2]Report of the Engineering Licensure Qualifications Task Force.http://www.ncees.org/licensure/licensure_for_engineers/.1,24,41.

[3]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

[4]Edward F.Crawley,Johan Malmqvist等.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Commission.ABET,Criteria for Accrediting Engineering Programs(2006—2007 Accreditation Cycle).http://www.abet.org/.rd

[6]Guide to the FEANI Register (Eur Ing).3edition.Brussels:Oct.2000.4~5.http://www.feani.org/webfeani/.

[7]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手册.2009年4月.

[8]潘云鹤.中国的工程创新与人才对策.2009国际工程教育大会论文集.2009年10月21~22日.第5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标准体系与通用标准【本章摘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实现该计划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章首先讨论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的构成,随后讨论了“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基本思路和基本过程;在详细讨论“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之前,分别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的美国、欧洲和英国制定的工程人才标准,之后依次重点讨论分析了“卓越计划”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硕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和博士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并在讨论完每种标准之后又将该标准与前一标准进行比较,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层次通用标准之间的异同。“卓越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而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计划。“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高等学校实施“卓越计划”,将为培养学生成为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完成卓越工程师需要的基本训练。“卓越计划”培养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是实现“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培养出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1]5.1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标准体系5.1.1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2020规划纲要》)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20规划纲要》第一章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于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20规划纲要》第十五章指出,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整合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及资源,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事实上,在整个《2020规划纲要》中,“标准”二字出现达42处之多,充分说明了标准是国家在2010—2020年期间用来提高、衡量和把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首先,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标志。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准和社会进步达到一定的程度,才有能力和需要提出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从能力上看,国家教育质量标准首先必须要以各级政府基本的教育投入为前提,因此,只有当各级政府的投入达到足以向全国各类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出要求时,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才是合乎时宜的,也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相当的水平。从需要上看,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对人才质量、公民素质和科研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会集中表现在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上,从而督促政府制定国家教育质量标准,这就体现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质量的要求。其次,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高低反映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国家教育质量标准是各行各业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质量上必须达到的,而这种标准必须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对教育质量要求的反映,也就是说,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质量水平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时期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水平必须客观地体现出该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教育的要求。

令人高兴的是,在“卓越计划”于2010年6月23日在天津正式启动之后,教育部等部委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在两个重要文件中相继对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继续提出要求,使得制定的国家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关键性任务。

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1年7月1日发文,对“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提出具体意见,其中将质量标准建设作为五大任务之首,即要组织研究制定覆盖所有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组织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应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育部于2012年3月16日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30条”),其中的第(三)条指出: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会同相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制定实施本科和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鼓励行业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制定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5.1.2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是教育质量的国家保证,是规范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教育管理行为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的有效方式,也是国家评价、评估、监测和管理各种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和重要手段。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应该由所有专业类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构成,每个专业类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是国家层面对该专业类在教育质量上提出的最低要求,具有统一性的特征,是相关行业制定本行业该类专业与相关学校制定本校该类专业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和依据。

各行各业均有各自的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它们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和对教育的期待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和类型的不同,仅靠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不可能具体地包含行业之间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专业性和差异性。因此,需要在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的宏观框架范围下,由各行各业分别制定反映本行业对人才专门要求的行业教育质量标准,从而形成对所有为本行业培养和提供人才的教育组织的指导。相对于国家教育质量标准而言,行业教育质量标准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各级各类学校在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类人才时,需要在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宏观要求下、在相关行业制定的行业教育质量标准的中观框架范围内,制定出满足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特色优势的学校教育质量标准。行业内同一专业的学校教育质量标准存在着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双重特征,统一性源于该行业制定的专业教育质量标准,这是所有相关学校必须共同拥有的;多样性体现在各所学校不同的服务面向、人才培养定位、办学特色和优势,代表着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将促进行业教育质量标准和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出台,而后两者分别是前者在行业和学校层面的落实、细化和拓展,因此,这三者将有机地构成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作为宏观层面的标准,提出了各类专业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指导和统领着行业和学校层面标准的制定,是行业教育质量标准和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和依据;行业教育质量标准作为中观层面的标准,以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为基础,包含了行业对各类专业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相对于国家教育质量标准,其标准水平要更高,标准内容要更具体;学校教育质量标准作为微观层面的标准,是在国家教育质量标准的指导下,以行业教育质量标准为基础,涵盖了学校对各类专业教育质量的要求,相对于行业教育质量标准,其标准水平要高,标准内容应该具体到可操作、可实施、可评估和可检查的程度。“卓越计划”的标准体系正是基于以上分析的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功能和相互关系而提出的。5.2 “卓越计划”标准体系的构成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以下简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标准体系由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构成。

通用标准: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标准,通用标准的制定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通用标准是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卓越工程师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是行业制定各个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根据和基础,是制定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性标准。

行业标准:又称行业专业标准,是各行业主体专业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达到的中观要求,包含本行业内若干专业的专业标准,它不仅是对通用标准的具体化,还应体现专业特点和行业要求,应由各专业委员会与工业企业界一道根据通用标准制定。

学校标准:又称学校培养标准或学校专业培养标准,是各个学校在通用标准的指导下,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制定的校内各个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具体的、可落实、可检查、可评估的标准。在学校标准中,应包含体现各校办学优势的特色标准,特色标准应反映出各校特有的、难以模仿的、长期积累的、优于其他院校的并得到社会公认的办学优势,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并结合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和行业特点制定。学校标准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制定“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的依据;二是制定“卓越计划”参与专业学校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标准;三是教育部和行业部门评估检查“卓越计划”实施情况的根据。

由于学校标准是以行业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又以通用标准为根据,因此,学校标准所提出的要求要包容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所提出的要求要包容通用标准,这三个层面标准间的关系如图5.1和图5.2所示。图5.1 “卓越计划”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图5.2 “卓越计划”三类标准之间的关系图

与工程专业认证仅考虑本科层次所不同的是,“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因此,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应分别包括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由此形成了由三种类型和三个层次构成的“卓越计划”完整的标准体系,如表5.1所示。

各类标准名称:为了在实施“卓越计划”的过程中便于交流和沟通,有必要对三种类型和三个层次的“卓越计划”标准的名称予以规范。卓越工程师各个培养层次的通用标准分别称为本科层次“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硕士层次“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博士层次“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相应地,行业标准的具体名称应包括行业名称+专业名称+培养层次,如机械行业本科层次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标准应称为“机械行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计划’标准”。学校标准的具体名称应包括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培养层次,如清华大学的材料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应称为“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专业本科‘卓越计划’标准”。表5.1 “卓越计划”完整的标准体系5.3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基本思路[1]5.3.1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设计原则应以实现“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为根本。“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服务国家战略:“卓越计划”通用标准首先要满足实现国家战略对工程人才的需要。我国的国家战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教育界而言,实现这些国家战略的关键在于通过“卓越计划”,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后备工程技术人才。这就要求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研究和设计“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

追求质量卓越:“卓越计划”就是要在不同类型的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上追求卓越。在通用标准中应该反映出各种层次和类型的工程师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具备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在竞争优势方面,本科层次工程师应能够完全胜任生产一线的各项工作,硕士层次工程师的设计开发能力应该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博士层次工程师的研究开发能力应该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在发展潜力方面,各种层次的工程师,尤其是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工程师,应该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具备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能力。

满足国际要求:“卓越计划”强调工程教育要面向世界。这一方面要求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和法律,具有在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工程师。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出来的卓越后备工程师在工程学位资格上能够获得国际互认,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这些要求体现在通用标准上就是对工程师在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明确规定。

发挥宏观指导:通用标准不仅要涵盖各行各业对各类工程人才的要求,还要有利于不同类型和不同服务面向的学校发挥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因此,通用标准应该是宏观定性、内涵丰富、适应面广和富有弹性的培养标准,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宏观指导作用,并为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的制定提供充足的余地和灵活的空间。5.3.2 制定“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基本思路

从有利于各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的制定和培养质量的管理的角度考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应该由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两方面构成。

基本标准是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是衡量各类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合格标准。三个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基本标准之间应该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后一层次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包含前一层次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外加本层次工程师必备的其他基本要求。换句话说,每一层次工程师都必须具备前一层次工程师的基本要求,但不必满足前一层次工程师的优秀标准。如硕士层次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包含本科层次工程师的基本标准和硕士层次工程师还需具备的其他基本要求,但硕士层次工程师不必满足本科层次工程师的优秀标准。这种基本标准兼容的方式既体现了不同层次工程师之间的关联性,同时也为在有限学制内达到优秀标准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各层次工程师的优秀标准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杰出标准,由于各层次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他们的优秀标准之间不必具有兼容性。优秀标准包含体现各层次工程师“卓越”水平的具体要求。三个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如图5.3所示。其中,各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之间的兼容性体现在基本标准上。图5.3 不同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之间的关系

按照以上通用标准的构成分析可知,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是制定其他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的标杆和基础。因此,将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可的工程人才培养标准作为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中的基本标准的参考依据。一方面,以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1]准(试行)(以下简称“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中对本科毕业生能力的10个方面的要求为基础,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中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从工程教育国际化和本科工程学历国际互认的角度,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对工程专业毕业生规定的能力要求。如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标准中对工程[2]专业毕业生必备的11种能力标准(以下简称“美国标准”),欧洲[3]工程师协会联盟(FEANI)对欧洲工程师提出的12种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欧洲标准”),英国工程理事会(ECUK)制定的技术工[4]程师(Incorporated Engineers,IEng)标准(以下简称“英国标准”)等。本科层次工程师培养通用标准中优秀标准的制定,一方面要遵循上述通用标准的制定原则。另一方面要满足各层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在分别制定完各层次的基本标准和优秀标准后,再将二者融合形成最终的各个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5.3.3 制定“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基本过程“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起草单位是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本书作者为执笔人。整个制定过程经过以下几个主要过程。

起草阶段:2009年8月至11月初,执笔人在大量分析研究美国、欧洲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对本国未来工程人才培养的战略、政策和要求的基础上,充分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优秀工程人才培养提出的各种标准,以服务我国国家战略为目标宗旨,预测我国未来发展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和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经过反复推敲和不断斟酌,依次拟定了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通用标准,其中本科层次标准11条、硕士和博士层次标准各13条。“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起草结束后,就需要广泛征求各行各业、高等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主要有四次会议征求意见和一次通信征求意见,在每次会议征求意见时,作为执笔人,本书作者要在会议开始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类型、“卓越计划”标准体系构成、“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制定原则,以及本科层次、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通用标准的每一条进行解释说明,以使得参会征求意见的专家对“卓越计划”的背景、“卓越计划”标准制定的思路和“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每一条目提出的缘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第一次会议征求意见:由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于2009年11月12日在清华大学组织邀请清华大学校内在工程教育研究、教学与管理方面的专家参加,单位包括工程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研究院、教务处、研究生院、一些工科院系。

第二次会议征求意见: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织于2009年12月8日在清华大学组织邀请校外专家、学者、管理者以及清华大学校内单位参加,单位包括教育部高教司、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石化总公司、北京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编辑部等。

第三次会议征求意见:由教育部高教司于2009年12月1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讨会上,广泛征求全国100余所高校的300余位参会代表的意见。

第四次会议征求意见:由教育部高教司于2009年12月14日在清华大学组织召开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家研讨会上,征求了来自教育部高教司、中国工程院、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发展研究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浙江大学、中南大学等的11位专家的意见。

第一次通信征求意见:在“卓越计划”于2010年6月23日在天津正式启动后,教育部高教司以通信的方式专门征求了由教育部和中国工程院成立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21位院士专家的意见。

广泛征求意见是一个集思广益、不断提高的过程,无疑对“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的进一步完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5.4 美国、欧洲和英国制定的工程专业人才标准

本节集中介绍美国、欧洲和英国制定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工程专业人才标准,以便在后续节中与“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进行对照和比较,并分析四种标准之间的异同。5.4.1 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对毕业生的标准

作为《华盛顿协议》的发起和签约组织,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制定的标准系列中最著名的就是对工程类专业本科毕业[5]生提出的11条能力标准,具体如下:

a.能够应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

b.能够设计和进行实验,并能分析和解释数据。

c.能够设计一个系统、元部件或程序,并能在现实的约束条件下满足预期要求,这些约束条件如经济、环境、社会、政治、伦理、健康、安全、工艺性和持续性等。

d.能够在多学科的团队中发挥作用。

e.能够识别、形成和解决工程问题。

f.能够理解专业责任和职业伦理。

g.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

h.具有广博的知识以理解工程解决方案对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i.重视并有能力进行终身学习。

j.对当前的重大事务有一定认识。

k.能够使用工程实践所需的技术、技能和现代工程工具。

此外,针对工程技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ABET也提出了11条能[6]力标准,如下:

a.能够选择和应用本学科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现代工具于广泛的工程技术活动。

b.能够选择和应用数学、科学、工程和技术于那些需要运用原理、应用程序或方法论的工程技术问题。

c.能够进行标准测试和测量,操作、分析和解释试验,并能应用试验结果改进过程。

d.能够为大纲教学目标规定的广阔的工程技术问题设计系统、元部件或过程。

e.作为一个成员或领导者,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

f.能够识别、分析和解决广阔的工程技术问题。

g.能够在技术和非技术环境下运用书面、口头和图形方式进行交流沟通,能够识别和应用适当的技术文献。

h.理解自我指导的继续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并有能力实现它。

i.理解和致力于承担包括尊重多样性的专业和伦理责任。

j.对工程技术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和全球环境的影响有一定认识。

k.致力于质量、时效和持续改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