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2:44:52

点击下载

作者:王涛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

有意识的思考:轻松化解问题的7个思考习惯试读:

导读

我们在此书中将要探讨的并不是外在的观点和知识,更不是这些观点和知识的正确与否、正义与否,而是我们头脑中的思考过程,即探讨我们头脑中的观点和感受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将要深入到思考的内部,来看看思考运作的过程和本质,这就是本书的重点所在。

我们不是出于兴趣而讨论思考的问题,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给我们带来了压力,我们迫切地需要改变和摆脱它们,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直在焦虑地寻找解决方法。在生活和工作的人际关系中,观察头脑中的思想活动,同时,观察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善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从而使我们有能力化解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在某一天的某一个瞬间,也许是在与某人谈话时,也许是在路上行走时,也许是在吃饭时,我们是否突然看到了自己当时的思考过程呢?我们是否被自己的思考吓一跳,原来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是如此的扭曲。

不过,这是一个好消息,我们看见了真理之光。

如果想深入到思考的内部只有一个方法,即对自己内心活动、思考过程的观察,而关键是进行纯粹的观察。纯粹的观察是指在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和思考过程时,不带有任何的判断和评价,而只是看到它们。纯粹的观察是不易做到的,有时我们只能意识到我们什么时候没有进行纯粹的观察,这就是纯粹的观察开始。

我们共同探索:

头脑中的每一个思考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呢?

思考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什么?

什么是产生某个观点的根源?

我们的头脑中装着哪些固有的观念?

我们是否看到了产生某个观点的最底层原因?

我们是否看到了原来以为不是观念的观念了?

在纯粹的观察之下,思考不再是我们头脑中不被看到的制高点,它被纯粹的观察看到了,因此,它就有了被改善的机会。

另外,当我们真的深入到思考的内部以后,就会发现:正确、有效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必须依赖于人们美好的品德,比如,纯真、正直、诚实、热忱、勇气等。反之,美好的品德会帮助我们建立起正确、有效的思考方式和思考习惯。

难道我们没有发现过,在自己的头脑中经常进行自我欺骗的思考游戏吗?欺骗自己难道不是不诚实的表现吗?

因此,我们也试图观察这些美德与思考之间的关系。具备了这些美德不是为了别人,首先是为了我们自己。

也许我们会认为,假如我们的问题是正确的,那么就必然会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是否想过,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吗?

我们知道解决方法后就能按照解决方法去做吗?

不要很快地得出结论,我们只要回顾平时的做法就知道了。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并不是在讨论解决方案,当然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法,而是试图在字里行间、在大家阅读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共同的思考。

最后,有一个阅读方式的建议:一边阅读,一边观察自己的内心。也就是说,在读到文字的同时,将文字的含义对照自己的内心活动。这种阅读方式的核心是不用逻辑思维去理解文字的含义,而是以自己的内心活动为实践去观察。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减少争执和冲突,多一些和谐与共识,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啊!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思考的内部之旅吧!自序向思考的内部一

这几天,上海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雪,突然到来的寒冷似乎将人们的思维也冻住了,大家在路上的行动变得有些迟缓,头脑反应也慢了许多。穿行在雪花纷飞的路上,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是否增加了这样的想法:“一定要慢行,注意安全。”如果有这个想法,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个想法的存在呢?头脑中缺乏这个想法,也许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而意识不到这个想法的存在意味着什么?

在大雪和寒冷的天气下,人们为什么不能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呢?

显然,为了生活奔波是必要的,是不得已的。

但是,由我们头脑中的思想创造出来的各种必要的活动真的是必要的吗?

这些事情到底真的是必要的呢,还是这个必要性只是我们的一个想法呢?

如果只是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想法,那么它还有多大的力量支配我们的行为呢?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意识到它只是头脑中的一个想法。

我们不能像蛇一样“冬眠”,但是可以“冬藏”,我们可以减少甚至停止自己的思想活动,冬天不正是深入体会“内心平静”的最佳时机吗?

不过,只要我们的思维没有被寒冷冻住而停止,那么大家对此必然会有不同的意见。是否真的要做到“冬藏”,以及什么才是所谓的“冬藏”,这是由每一个人的看法决定的。如果在看到这里时,随即在头脑中出现了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否说出来,这不正是表明我们的思想处于“冬藏”的对立面吗?即我们的思想是异常活跃的。

窗外的梧桐树叶子已经有一半开始微微泛黄了,而且这些叶子都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水分,变得干枯、紧缩、颜色暗淡,显然,它们回归大地的日期不远了。突如其来的寒冷必将加快它们走向死亡的步伐,可看着在寒风中摇曳的它们,分明是在向我点头致意,丝毫没有透露出即将离去的悲伤。它们为什么没有为自己的死亡而伤感呢?因为在梧桐树叶子的头脑中根本就没有“死亡”这个概念,或者,它们原本就没有像我们人类一样有会思考的头脑。

不过,梧桐树叶子们在想什么,以及它们是否有会思考的头脑,所有的结论都是我们自己的想法。那么,真相是什么呢?也许当我们停止了头脑中的一切思想活动时,会有新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因为只要我们的头脑有思想活动,那么,得出的一切结论都是自己的想法。二

我们希望自己的思考像锋利、坚定的利剑一样,穿透一切假象、障碍、虚幻,直指问题的本身。但如果我们的思考像梧桐树叶一样摇摆不定,那么,我们的思考就会缺乏力量而变得软弱无力。

这些假象、障碍、虚幻是什么?

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它们为什么会出现?

它们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问题本身会怕被我们认识而故意制造出假象和障碍吗?显然不会。

因此,制造这些假象和障碍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而且,它们不就是我们头脑中的各种思想吗?

在思想之外,就是我们追寻的问题本身。

为了使我们能够看到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本身,我们努力地磨砺“思考之剑”,锐利的思考使我们不被思想的假象和障碍蒙蔽。但是,如何使我们的“思考之剑”变得更加锐利呢?在我们的一生中,被迫或主动地学习各种知识,比如,宗教、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各种专业性的知识,但是,用各种知识为材料的砥石磨砺出的“思考之剑”,真的能够刺透问题的各种障碍吗?

难道随着我们的知识砥石积累得越来越厚重,以及具有了“铁杵磨成针”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之后,“思考之剑”就会无坚不摧吗?

如果“思考之剑”本身的材质出了问题呢?

如果“思考之剑”的材质与阻挡看到问题本身的假象、障碍、虚幻具有同样的本质呢?

如果“思考之剑”本身也是假象、障碍、虚幻的一部分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曾经问过这些问题呢?

我们是否真的探索过这些问题呢?

我们探索的热情和渴望有多强烈呢?

当我们用“思考之剑”刺透了重重障碍,最后我们认为自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但是,我们怎么知道那就是问题的本质呢?我们怎么能够确认我们刺透了所有的障碍呢?

假设我们很诚实认真,请仔细地想一想这个问题。当然,世界的样子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我们必然认为看到的就是问题的本质。但是,当我们与别人讨论这个问题时,别人也许并不认同我们的观点,因为他的“思考之剑”与我们的不同,他看到了与我们不同的东西,他当然也认为他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到底是谁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呢?还是大家都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呢?

同样的,对方怎么知道我们双方到底是谁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本质呢?还是双方都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呢?

如果我们都习惯于关注各自的观点,而从来没有想到要看看自己的“思考之剑”,那么,两个人观点上的冲突就此开始了。

只要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思考之剑”的局限,双方在内心深处的冲突将会永远存在下去。三

一只毛发黄白相间的花猫刚刚从窗外的小房子上走过去,它每天都从这里经过。它总是那么干净,一尘不染,黄白相间的毛发散发着光泽,与高高在上的梧桐树叶的干枯形成很大的反差。但是它从来没有看到过我,不知道它一旦看到我之后,是否还会每天从这里经过。我猜这只猫的年龄有些偏大,它走路时显得有些老态龙钟。它每次都是拖着肥肥的身体慢慢地走过,不像是在寻觅什么,而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每次只是看到这只花猫独自走过,从来没有见过它的伴侣,以及它的孩子们。在猫的世界里,它的老年是否会是一个悲惨的经历呢?

它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死亡呢?

它是不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呢?

它感受到悲伤、孤独、凄惨了吗?它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了吗?

抑或在它的内心世界里只有独立和寒冷的感受,但是它并不认为那就是孤独和寒冷呢?

显然,我经历过悲伤、孤独和寒冷,否则我怎么会猜测猫是否经历过这些呢?

我们谁也不愿意经历这些悲伤的感受,但是我们不愿意经历就能消除它们吗?

或者说,我们仅靠着意志就能够消除它们吗?

另外,我们从外在的人和事物方面寻求寄托能够消除它们吗?

如果以上这些方法可行,那么人类的悲伤将会减少很多。

我们要想彻底地从孤独、悲伤中解脱出来,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即这些悲伤、孤独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感情呢,还是我们人类的头脑创造出来的呢?

我们是无意和无奈地掉进了悲伤、孤独的魔掌之中了呢,还是我们的头脑本身就是那悲伤、孤独的制造者呢?

如果想得到正确的答案,我们只能像观察外部事物一样,观察自己的头脑,观察自己头脑中的各种思想、感受,观察它们全部的活动过程。但是,千万不能带着任何的观点和判断进行观察,因为这些观点和判断同样是头脑中各种思想、感受的一部分,它们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

一个思想观察另外一个思想,这不是客观的观察。

我们能够随时地看到头脑中的思想吗?

我们能够看到头脑中的所有思想活动吗?

我们经常感到孤独,但是,为什么在拥挤不堪的人群中却有孤独感呢?

为什么会在亲情、爱情、友情等众多感情包围中感到孤独呢?

我们会说:他们不理解我、他们不认同我、他们在排斥我、他们不接受我、他们嫉妒我,等等。正是因为我们的观点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我们的情感得不到别人的接受,我们才备感孤独。

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将不被认同、不被理解的原因归咎到别人身上,就说明我们的眼光仍然是只盯着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从来没有质疑过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同样的,也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思考之剑”是否锋利,也就是说,没有审视过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我们将眼光从别人身上回归到自己的内在,那么我们就会想:

为什么别人不认同我们的观点呢?

为什么别人不理解我们的感受呢?

我们自己的观点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些观点就是绝对的正确吗?

我们是否像看别人的观点一样看自己的观点呢?

就在向自己的内心观察的这一刻,我们就不再认为自己的观点是真理,也不再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正义的。不要马上说同意或不同意,答案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通过对自己的观察才能发现它。

此时,我们也就开始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感受产生的背景、立场和局限。我们必然会变得更加包容,不仅是包容别人,也包容自己。我们没有苛责自己,只是在观察自己,在这种没有评判的观察中,宽容就出现了。因此,当我们与别人有了分歧时,不是与他人进行争论,而是向自己的内心探究自己的观点,我们就会真的明白自己观点的局限性,以及别人观点的局限性,包容和宽容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具备的一个品格。

一旦我们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就能够包容和宽容任何人的任何观点,从此不再与他人有分歧。因为问题本身就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任何人的一个观点,它不存在于任何人的头脑中。我们知道了头脑中的思想和观点的荒谬性,它们本来就不是问题本身。

看来,“思考之剑”不能保证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本质,而对“思考之剑”的观察却是我们发现自己局限性的武器,不断发现自身局限的过程,就是在一步步地走向问题的本质。因此,观察自己心中的思想和感受,才是能够磨砺出金刚般的“思考之剑”的砥石,而不是各种各样的知识。知识反而是造成自身局限的根源,因为这些知识形成我们判断和评价别人对错的观点。当我们在判断和评价时,说明我们的内心将自己的观点当作评价和判断的标准,显然,这个标准的正确性是不言而喻的。王涛2018年3月

一位有效的决策者遇到问题,总是先假定该问题为“经常性质”。他总是先假定该问题是一种表面现象,另有根本性的问题存在。他要找出真正的问题,不会只满足于解决表面现象这类的问题。

即使问题确实是偶发性的,有经验的决策者也会怀疑这是不是另一项新的经常问题的首次出现。——彼得·德鲁克 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摆脱内在的障碍就是自由,即能自由地思考了。真正的自由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不做任何带有快乐和痛苦的反应,这才是自由。自由就是认识现状,认识现状就是自由。——J·克里希那穆提 著《静霭之心》思考习惯一让思考慢下来,越慢越好一、请主动探索问题的整体

你是否认真地看过一个人的脸、头发、皮肤、眼睛、牙齿、眉毛,以及在那一刻他脸上的表情,不是长久的凝视,而是瞬间在一个人脸上看到所有的这一切。当然,你看到了,但是你是否在一瞬间看到那个人毫无油性而干枯的头发,以及从黑发中四处冒出的白发;他土黄色的脸上早已布满沧桑,皮肤干裂、没有弹性;他的眼睛木然呆滞、眼白干涩;他说话时面无表情,声音虚伪、不真实。

如果你的头脑是安静的,那么在一瞬间你会看到这一切。而且,你还会看到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这个人看起来很年轻,但是,为什么他的脸上那么饱经风霜,他的内心必然也是沧桑的。他由于太忙、压力太大,而无暇关心自己的内心和外表,他将这样度过一生。我真的很同情他,我有想要帮助他的冲动。

就如在一瞬间看到一个人脸上所有的一切,以及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一样,我们是否看到过一个问题的全部呢?

我们是否看到过一个完整的问题呢?

我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平时很少看到过一个问题的全部呢?

我们是否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一个完整的问题呢?

那么,我们在此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呢?

假设有一头大象站在那里,然后来了四个盲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大象,想摸一摸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摸到大象耳朵的盲人说大象长得像扇子,摸到鼻子的盲人说大象长得像一条蛇,摸到身子的盲人说大象长得像一堵墙,摸到腿的盲人说大象长得像一根柱子。然后他们四个人开始辩论,到底谁说的才是大象真实的样子?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

当我们看不到问题的整体时,难道不是像那四个盲人一样吗?

那四个盲人由于不能看到大象,只能通过手的触摸来了解大象的样子,但是,四个盲人为什么在摸到大象的一个部分后就停止了呢?

他们为什么不继续摸索了呢?

<p class="left">当然,这是此寓言创造者的安排。但是,我们在此问这几个问题的真正的目的是想引申出这个假设:是不是因为在完全的黑暗中,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养成一个习惯,即不管摸到了什么,就会马上在头脑中判断这是一个什么东西,从而忘了继续【4标@】探索下去了呢?

因为一直处于完全的黑暗中,在盲人的意识中就很难存在整体和局部之分。也就是说,盲人并没有整体和局部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既没有整体,也没有局部,或者说任何一个局部就是整体。所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不存在探索整体的意识,他们认为摸到的就是摸到的那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它自己,摸不到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就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人告诉盲人有关事物的整体和局部的概念,他们自己很难意识到。

难道我们在思考问题时的思维习惯不是跟四个盲人一样吗?假设我们生活在意识的黑暗中,也就是说,我们从来就不知道事物有整体和局部之分,在我们的头脑中从来没有区分整体和局部的意识,我们从来就没有寻找整体的意识,那么,我们在思考问题及与他人谈论问题时,也就会自然地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每个人抓住局部,然后争论不休,而我们每个人却不知道我们只是站在各自局部的角落里。我们在意识混沌模糊的状态下思考和讨论问题,与盲人摸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我想本质上是一样的。

我们会认真地思考,也会激烈地辩论,我们深信自己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我们深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真理,就如四个盲人一样。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也许自己看到的只是问题的局部,没有看到问题的整体。也就是说,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

我们如此认真和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我们深信自己的观点,而之所以我们如此深信自己的观点,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意识不到自己的观点可能只是问题的局部,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思维习惯受到这种模糊意识的影响而变得片面和偏执。总之,我们根本不知道应该主动去探索问题的整体。

当我们有了某个观点时,我们不会问自己:

我的观点是不是只是说明问题的一个部分呢?

我是不是应该再多看看、多问问、多想想,把问题的整体全部找到呢?二、你想停止自己的思想吗

今天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不过只过了一小会儿,天空突然布满了云彩,虽然只是白云,但是白云太密集了,它们几乎遮住了全部的天空,只能从它们的连接之处透出一点点的蓝天。因此,蓝色的晴空变为惨白的颜色,这是一种令人不舒服的白色。

窗外的梧桐树叶没有丝毫摇动,那些绿色的树叶在阳光下闪着亮光,而那些泛黄的树叶努力伸张着自己,好像要向四周打探着什么?

这些树叶是否知道自己是树枝和大树的一部分?

它们是否认为自己是完全独立的?

那些泛黄的树叶是否会感到自怜和嫉妒,因为它们注定要比其他树叶更早地死亡。而那些绿色的树叶是否会感到庆幸,因为它们的寿命更长一些,或者有些绿色的树叶在替那些泛黄的树叶感到伤心,并非常同情它们。

我将这些想法加诸在那些梧桐树叶身上后,它们会怎么样?

如果我停止了以上这些想法,如果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那么,那些梧桐树叶又会怎么样?

也许树叶会说你在庸人自扰,但是,它们只是沉默,只是在寒风中静静伫立。这是美,真正的美。因为它们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其实,本来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说,问题完全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并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虽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真实地感受到很多问题。问题只是人类的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也就是说,是我们人类的思想创造出问题,当我们对某个外在事物有了一个想法时,问题就会出现,在想法出现之前,问题是不存在的,但是那个外在事物是一直存在的。

在治疗器材和药物出现之前,人们生病了,只是感觉身体不舒服,这种病是否会带来诸如死亡等严重后果,病人及其他人并不清楚,因此他们不会为此担忧,这不是问题。他们只会感到疼痛、难受,他们也不会寻找药物治疗,因此,也不存在需要解决疼痛的问题。

但是有了药物之后,人们就开始认为自己生病了,因为如果得到药物就有可能治好自己的病。那么,生病就变为人们的一个问题;另外,如果没有足够的钱买药,那么没钱又成为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子女不愿意付钱给老人治病,那么儿女不孝也成为一个问题。

而且,假设生病久了以后,病人开始在内心感到痛苦,他会想为什么他要如此受苦呢?

为什么别人没有得病呢?

还要忍受病痛多久呢?

如果这个病人见过其他人的死亡,他会在记忆中留下对死亡的恐惧,那么,在忍受病痛中的同时,他还会不时地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对现有一切的不舍。这些不都是由于生病而产生的问题吗?这些问题不都是由思想产生的吗?其实,这不是所有的问题,由于生病而引起的问题可以继续往下延伸。

自古就有春夏秋冬,每到冬天,寒冷的北风和大雪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痛苦。但是,当人们想到:这天气太冷了,简直难以忍受了,如果能够暖和一些就好了。如何感到更暖和呢?

这些思想开始出现了,在人们忍受寒冬的同时,这些思想开始占据越来越多人的头脑,而且,这些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深厚、牢固。这时,人们不仅要忍受寒冷,还增加了“为什么这么冷、如何能不冷呢”这些烦恼。

在这些思想的驱使下,人们开始学会加厚衣服保暖,燃火取暖,然后又发明了空调。人们的烦恼变得更多了,远远超出了感到寒冷这个感受或者烦恼本身。人们在有限的金钱和更保暖的衣服及更好的空调之间痛苦地生活着。而且,人们的欲望开始增长,我们不仅需要衣服保暖,还需要更漂亮的衣服,还需要能够代表自己身份的衣服;我们不仅需要空调,还需要更美观、噪声更小、更省电、更环保的空调。我们感到自己的金钱又不够了,烦恼更多了。

此时,我们早已忘记衣服和空调的原始功能。此时,就会有欲望及欲望未被满足时的痛苦、欲望满足后的快乐、满足后又担心失去,以及永远不能满足的不断增长欲望的烦恼存在。而且,我们经常发现,一旦我们的欲望得到满足,那种满足后的快乐实在是太短暂了,我们想慢慢享受那种快乐,但是,就是抓不住它。我们的生活不就是在追逐欲望满足的过程中,周而复始地交织着痛苦与快乐吗?

直到我们开始意识到,我们对衣服和空调无限制地追求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使我们感受到更大的威胁,我们又开始出现焦虑和担心了。我们被迫又要想办法改善环境,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善衣服材料和空调结构,但是,新技术又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我们又必须针对新技术开发更新的技术来保护环境。

我们真的忘记了,最初我们只是生活在寒冷中,也许会被冻死,但是,为了使自己更暖和一些,我们却生活在更大的其他的危机中,这些危机也会让我们死亡,即便没有危机,死亡本身就是一个早晚要来、躲不过的危机。

我们既不反对药物和治疗,也不反对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但是,当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时,或者说,当某个人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开发药物和新技术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冲突和危机。

此时此刻,我们感受到了吗?我们看到了吗?

我们是否真切地认识到,导致世界充满冲突和危机的原因,正是我们自己。

让我们想一想,当我们为了整体人类的利益而开发药物和新技术时,不是口号,而是发自真心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虽然问题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不过是我们思想的产物,但是,思想一刻不停止,问题就会一直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用我们的“思考之剑”解决问题。

停止思想是解决所有问题最彻底的方法,但是思想是不会自动停止的,想停止自己的思想也是思想之一。

你想停止自己的思想吗?你既不能回答“想”,也不能回答“不想”,因为“想”和“不想”都是思想之一。当你突然想到刚才我是不是停止了思想时,此时你的思想又开始运作,因为当你停止思想时,你是无法知道自己已经停止了思想。

如何停止思想呢?

这个问题不能问,也不能通过努力停止思想,如果我们非要问,那么只能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谁在问刚才那个问题?

也许就在你欣赏路边的一朵花时,感受从脸上刮过的寒风时,在飞机上你出神地看着舷窗外的白云时,在你认真地看这些文字或者其他文字时,突然体验到思想停止后头脑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一旦思想停止了,我们就不会再问如何停止思想,也不会再问如何解决各种问题,因为所有的问题都随着思想的停止而消失了。

<p class="left">我们在此需要认真讨论的是:当思想还在运作时,如何用【4标@】思想的武器解决思想自己创造的问题呢?

我们所说的问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我们以一个假设的例子讨论。假设你早晨上班刚刚走进办公室,看到你的两个同事在交头接耳地谈论着什么,但是你听不清楚他们说的话。然后你在头脑中就会想:“他们在说什么呢?是不是与我有关呢?是不是在说我的坏话呢?”过了一会儿,你的两个同事过来告诉你,原来他们刚才谈论的是你们要换老板了。

在你进入办公室之后,实际上你给自己增加了两个问题:

第一,你在猜疑那两个同事在嘀咕什么;

第二,你们马上要换老板了,这也许会影响大家未来的工作,因此,每个人心里还是有些前途未卜的忐忑不安的感觉。

第一个问题是你在头脑中独立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你与大家互相讨论的,大家聚在一起希望分析新老板的情况及对大家的影响。显然,当你走进办公室之前,第一个问题对你来说不存在,因为你还没看到同事在交头接耳。在你的同事将他们讨论的事情告诉你之前,第二个问题对你来说也不存在。

但是,当你看到同事交头接耳及同事告诉你要换老板的那一刻,你的头脑意识到这两个问题,然后这两个问题也就产生了,这就是我们要讨论问题的含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几乎在我们清醒时的每一个瞬间都存在,它们存在于每一个思想的片段。

比如,上个月的销售任务没有完成,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今天上班迟到了,孩子不听话,产品包装的颜色太暗淡了,晚上吃什么,明天上班穿哪件衣服,老板不喜欢我,我感到寂寞,我是否要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去做那件事情,我觉得失去了目标,我觉得重复的生活让我厌烦,我想读MBA,我想换工作等。三、向内心感受学习

每天早晨7:50左右,窗外就传来小鸟的鸣叫声,我敢肯定每天鸣叫的是同一只小鸟,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但是我能够分辨出它的声音,就如人的声音一样,每只小鸟的叫声也是不同的。它的叫声就如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总是从一个点开始,然后在线段的终点停止,它不停地叫着,不停地画着线段。你没有听过它的叫声,它唱出的线段就如优美乐曲的五线谱,你为什么不抽空听听呢?不是来听我窗外的那只小鸟的歌唱,如果你的内心是美的,那么,你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优美的。

这只小鸟不是独唱,每天会有两只小鸟与它伴唱,但是很明显,主唱是它,因为另外两只小鸟从来不敢大声歌唱,它们的声音总是比它的声音小,而且它们的歌唱总是穿插在它鸣唱的空隙之间。我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过,很明显,它们不正是一个配合默契的合唱乐团吗?你仔细听,会听出它们之间的和谐。15分钟之后,它们的歌唱就会戛然而止,不知去向,不过明天早晨它们还会准时出现。

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们,因为那个时间,我一般是躺在床上,不过在同样的时间,大多数的人早已走在上班、上学的路上。

有几次我听着小鸟的歌唱在想。

我是否太懒惰了,是否在浪费时光,是否没有给自己、家庭、社会创造价值?

但是,那些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人们,是否也错过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

他们可能听不到小鸟的歌唱,即使听到了,也许会责怪它们太吵闹了;他们可能除了关心下雨才会想起来仰头看看天空,他们从来不会感叹地说,多么蓝的天空啊;他们可能经常抱怨孩子太吵了,总是不好好吃饭,但是从来没有坐在旁边真心陪伴孩子玩耍,以及感受孩子身上透出的纯真;他们也许总是抱怨老板太不专业,总是任人唯亲,但是,从来没有留意过老板的艰难,以及他曾经有意留给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一个人经历了多少,不在于他是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还只是他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而在于一个人是否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对人生的每一个片段的感受。如果你曾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在经历这段爱情的过程中,你内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个人发生的每段故事中,比如,在江边酒吧的浪漫、路边的吵架等,那么你最终剩下的就只有这些回忆了。

但是,假设你在经历爱情的过程中,随时感受到自己在当时那一刻的内心感受时,你就是在充分体验你的一生,这才是所谓充实、有价值的人生。当你在江边酒吧中,你内心升起浪漫的感觉,在路边吵架时你内心的那种不被理解的气愤和怕真的伤害对方的担心,你就真的感受到了这些内心感受,就如同喝下酒杯中的啤酒一样真实,如果喝多了,真的会喝醉的。

什么是内心的贝壳,我们在每一刻体验到的内心感受就是我们的贝壳,就是我们的珍宝。如果在我们的一生中,捡到了更多内心的贝壳,难道这不就是一个极富有价值的一生吗?还有什么比内心的珍宝更加有价值呢?

如果我们能够体验到内心中每一刻的感受和思想,我们就会自发地学习,向自己学习,向那些内心感受学习。当我们感受到夫妻互相关心时的那一刻,在内心升起的温暖、安全的感受时,我们必然会决定今后一定要善待对方,要珍惜双方的关系。认真地体验自己内心的感受,就会将这些感受变得如同身体被刀割伤后疼痛一样的真实,当我们面对如此真实的感受时,怎么会不采取行动呢?被一件事情所诱发而决定采取行动,这不就是学习吗?而且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请停下我们匆匆的脚步,漫步走向内心之海的岸边,俯身捡起更多的贝壳吧,我们会收获很多!四、紧紧抓住问题本身

如果要在思考中看到问题的全部,我们必然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问题的全部?

但是,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过的,与盲人摸到的大象不同,问题是思想的产物,这不仅说明问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更大的难题是问题本身就是虚幻存在的,因为思想本身就是虚幻的存在物。

虚幻存在的特点之一就是变化莫测,它们没有稳定、永恒的存在特征。这不需要逻辑推理,因为这是事实,你只要安静地观察自己的思想几分钟,你会感受到它们是如何地飘忽不定,你的意志是无法控制思想的,甚至你想控制思想的想法也是转瞬即逝的。

因此,一个问题到底是否是一个终极、公认的完整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就如剥卷心菜,其实剥到最后已经很难说清楚哪一部分才是卷心菜的菜心。不过,当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在共同讨论一个问题时,在所有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一种相对的完整性。而这个问题的完整性其实是存在的,保存在那一个或者几个思考最深刻人的头脑中,换句话说,参与者中思考这个问题最完整人的观点,就应该是这个团体能够看到这个问题最完整的层次。

虽然问题的完整性永远是相对的,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解释什么是问题的全部。我们在此一再提到问题的全部是指对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也就是说,问题的完整性不是一个结果,更像是一个过程,我们可以把问题的完整性看作是探索这个问题完整性的一个过程。就如同有一个声音一直在自己的头脑中说:“我还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我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还要继续探索下去。”

也就是说,当大家一起讨论问题或者自己独立思考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将自己的解决方案推销给其他人,或者急于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解决方案的正确性,而是让自己的思考停留在问题上,然后慢下来,越慢越好,不厌其烦地问大家和自己:“问题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吗?这是问题的全部吗?”

那么,讨论和思考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探索真正的问题,发现问题的全部,而不是让自己的思维总是轻轻地滑过问题本身,匆忙地跳跃到寻找解决方案的道路上。

假设我是一位从事教育的专家,尤其是针对中学教育,我懂得很多教育理论和方法。某一天有位朋友找到我,他告诉我说,他的孩子上初中,但是学习成绩不好,希望我能给他一些建议。等他说完后,如果我马上根据自己掌握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以及教育的实践案例,给他一堆建议,那么,我的做法其实正是轻轻地滑过问题本身,直接提供解决方案。虽然这样的解决方案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解决方案很难解决朋友的问题,因为这只是一个普遍性的解决方案,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性就是没有解答问题,不管说的道理多么正确。

如果在听完朋友的讲述后,我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以帮助我看到问题的全部,那么结果自然就不同了。

我会问:“你的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他是哪几门功课不好?“他这几门功课是一直不好,还是近期不好?“他近期的行为是否有一些明显的变化?“他坐在第几排,眼睛是否开始近视?“他的性格是否内向?“他近期是否说过他对未来职业的理想?“他是否有早恋的行为和倾向?“他们是否刚刚换过老师?”

……

当然,我不是教育专家,如果我是真的教育专家,也许会问出更多、更专业的问题。当所有问题都得到确认后,这位教育专家就会很自然地提供一个结合了他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情况的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果这位家长不能回答出大多数的问题,那么,就还有一个可能性,他的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正是他。

再如,假设我是一家公司的负责人,对公司的整体负责。有一天,公司的一位产品经理找到我,他给我一个新产品的计划书,他想努力打动我,以使我接受这个新产品上市。对于我来说,决策一个新产品是否应该上市,首先要考虑这个新产品被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有多大,或者说,有多少目标消费者可以接受它。

所以,我就问他:“这个新产品做过消费者测试了吗?“让多少名消费者试用过?“你们测试的内容都有哪些?“测试的时间有多久?“在哪些地区做过测试?“最后,消费者的反应是什么?“你的市场测试报告是否带来了?”

如果这位产品经理还没有做过消费者测试,但是他给我的回答是:“我们这个新产品应用的配方(或者技术、工艺、材料等)是经过全国相关领域中最权威的专家开发的,并且这个配方曾应用在其他行业的产品中。所以,我认为这个产品的功效是没问题的,是可靠的。”虽然他的内心也许存在一丝对没有做市场测试责任的逃避,但是,他的回答表明他没有理解我真正关心的问题,他从我内心中真正的问题边缘滑走了。

因为我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个新产品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基于这个判断我才能决定是否要将它推向市场。为了使我确信这个新产品的成功可能性,我需要做实际的市场测试,仅仅从配方、市场、技术等角度是不能给我完全的信心,也就是说,我需要从技术和市场两个角度看这个新产品,才能做出判断。

但是,这位产品经理与我不同,他不需要像我一样对新产品未来的成功负有同样的责任。对于他来说,仅仅是对这个新产品上市之前和上市的初期负责,这就是他常规的工作。但是对于我来说,新产品的成功与否影响公司的投资和未来的回报,甚至影响公司长期的竞争力。

因此,从他的角度、从技术角度证明新产品的成功性就足够了,但是,我肯定不是这么想的。问题在于,他如果想说服我支持这个新产品的上市,他应该首先了解我所关心的问题,从而在这个问题上与我讨论。比如,当我问了他那些问题之后,他可以这样回答:“我没有想到要做市场测试,那么我现在想与你一起探讨,我们是否有必要对这个新产品做市场测试?如果你决定必须要做,那么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就要延长,而且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以做市场测试,你能够接受这些吗?”

如果他这样回答,他就没有从我的问题中滑走,而是紧紧抓住了问题,与我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在此并不是讨论“换位思考”,以及如何推销自己的观点等沟通技巧,我们还是在强调,当我们在讨论和思考时,千万不能习惯性地从问题边缘滑走,而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或者,根本就没有看到问题本身,而是应该紧紧地抓住问题不放,看不到问题本身或者说全部,就不去想解决方案。

我们的思考是否围绕着问题,是否看到了问题的全部,还是从问题边缘滑走了,其实是很微妙的,我们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够辨别清楚。因此,我们再讨论一个例子。

假设我是一家连锁超市负责采购的副总裁,有一天去总部所在城市之外的一家连锁门店检查。在走到家电部门的卖场区域时,家电部门的经理突然过来跟我说,他们自己不能改变商品的零售价格,而总部变价太慢,在供应商通知变价后的一周才能改变门店的价格。这种情况不利于门店的灵活经营,同时供应商也不满意。

我听到他的反映后说:“不会的,据我所知,门店是可以变价的,更何况家电部门大都是供应商自己经营的专柜,他们更加有变价的自主权。”可我分明感受到了家电部门经理那种无奈和失落的神态。此时的我根本没有倾听家电部门经理提出的问题,我轻率地从他的问题边缘滑过了。当然,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给团队带来怨气。

真正抓住问题的做法是这样的,当家电部门经理问我那个问题时,我应这样回答:“你反映的这个问题是真的吗?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个问题?你能马上证明给我看吗?”其实,真的去查看家电部门经理提出的问题只需几分钟。如果我这么做,我既没有以自己“想当然”和“应该是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否定对方提出的问题而置之不理,也没有马上给他提出解决方案,而是首先紧紧抓住他提出的问题不放,深入地界定这个问题。

作为负责采购的副总裁不直接参与各家门店的变价工作,因此我应该在头脑中首先假定,家电部门经理提出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这就紧紧抓住了问题本身,随后继续追问几个问题,那么问题的全部就会暴露出来。不管是门店出了问题,还是总部出了问题;不管是刚刚出现的问题,还是长久的问题;不管是家电部门的问题,还是所有部门的问题;不管是全部连锁门店的问题,还是只这个区域中门店的问题。

总之,只要我紧紧抓住了问题本身,看到了问题的全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哪怕最终发现是家电部门经理不会应用变价系统,然后培训他或者换掉他,这就是在紧紧抓住问题之后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难道企业的管理工作,不就是在这种日常的琐碎工作的改善中逐步提高的吗?

难道这不是管理工作本身吗?

难道只有公司战略、流程再造、六西格玛、人才培养才是管理问题吗?五、不断就问题进行提问

正值冬至,但是感觉一点也不冷,让人错以为初春来临了。坐在屋内向外看,阳光照耀着一片绿色,除了房屋建筑的颜色,我看到的全部都是绿色,树叶在阳光中闪烁着亮光,使它们摇曳不止的风就像是春风一样。

不过,从绿色中不时透出的黄色树叶,还是暗示冬天已经到来,此时看到黄色树叶在风中摇摆,又感到的确是冬天的寒风啊!自从上周下过一场雪之后,直到今天一直是晴天,气温逐渐回升,穿着毛衣有些热了,在路上走着时,身体微微出汗。我的内心在想,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晴天就好了。我们都追求生活中的快乐,而尽量避免各种烦恼、痛苦。

但是,烦恼和痛苦是如何产生的呢?

难道不正是当我们追求快乐以及尽量避免痛苦,而快乐得不到、痛苦不能避免时才产生的吗?

即便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快乐,但是我们是不是又开始担心快乐会很快消失,这种担心不就是烦恼吗?

还有,当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快乐的那一刻,我们发现我们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快乐,随即出现一种失落感和落寞感,这不也是烦恼的一种表现吗?

如此看来,我们追求快乐不就是同时也在追求烦恼和痛苦吗?

快乐和痛苦能够分开吗?

我们能够只享受快乐,而避免痛苦吗?

快乐是我们能够追求到的东西吗?

如果在生活中放弃追求快乐、规避痛苦,那么我们会得到什么呢?

我觉得这其中蕴含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最应该学习的难道不是这些知识吗?

其实,我们本来都知道答案。

但是,为什么我们忘记了答案呢?

是什么迷惑了我们?

我们是如何走向迷失之路的呢?

也许这才是我们求知之路的起步之处啊!

当我们徜徉在海边时,无意间俯身捡起一个贝壳,感叹道,它是如此美丽啊!它太完美了!此时你感受你的内心,哪里还有一丝的痛苦和烦恼啊!人们都说,人类的本性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对此观点心存质疑。

接下来的问题是,

如何看到问题的全部呢?

如何紧紧抓住问题不放呢?

有什么方法与诀窍吗?

也许我们会想是不是应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是不是应该有更加丰富的生活经历?

是不是更加聪明的人才能看到问题的全部?

但是,首要的问题是,到底是否有方法或者诀窍能够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整体呢?

如果没有具体的方法和诀窍,那么,我们如何能够从问题的局部中解脱呢?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的思想在提问。但是,思想是无法找到从问题的局部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和诀窍的,因为让我们陷入问题的局部中的罪魁祸首正是思想本身。让我们再共同回忆盲人摸象的故事,四个盲人之所以看不到问题的全部是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黑暗中,他们根本就没有整体和局部的区分,所以他们想不到去寻找问题的整体。这正是关键所在,我们发现了使我们陷入问题的局部而不能自拔的思想的缺陷,即我们的思想认识不到自己陷入问题的局部中,它不是认为我们看到的就是问题的全部,就是从来没有整体和局部的概念。

这不就是从问题的局部中解脱出来的方法吗?如果在讨论问题和思考问题时,我们随时都意识到我们也许只是看到了问题的局部,那么,我们的思考就不会停止于现有的观点和看法,我们会锲而不舍地追寻问题,使我们从一个又一个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也许在思想的范畴内,这种解脱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但是,我们确实距离问题的真相越来越近了,那么,解决问题还会成为问题吗?

当盲人摸到大象的腿后,他心里的第一个念头是,大象长得像根大柱子。但是,此时他心中的意识之光突然闪亮,他意识到也许他只是摸到了大象的局部,那么,他就会马上采取行动,也就是说,他会继续摸大象。当他摸到大象的身子时,他想,原来大象长得像是四根大柱子支撑着一堵墙。如果他依然意识到自己摸到的也许还是大象的局部,那么他就会继续摸下去。只要他头脑中的意识之光不熄灭,他最终会摸到大象的全貌。盲人摸象的故事不正是我们头脑在黑暗中思考过程的形象化吗?

从外在的表现来看,一个不断意识到自己可能深陷问题的局部中的人,他对待问题的行为往往与众不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会抓住问题本身不放,不断对这个问题进行提问,也就是说,他会围绕着问题不断地询问与问题相关的事情。

如果摸到大象腿的盲人,是一个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深陷问题局限中的人,当他摸到大象的腿之后,他会追问自己或者别人。

大象长得真的就像一个柱子吗?

它的头在哪里呢?它如何走路呢?

它的叫声是什么样呢?

它是以吃什么为生的?

我好像听说大象长得不像柱子啊?等等。

他问的这些问题正是引导他认识大象真实形象的指路明灯。

因此,使自己看到问题全部的一个方法就是,围绕问题本身不断地提问题,直至无法再提出问题为止。久而久之,这种围绕问题本身不断提问题的行为养成了习惯,我们也就慢慢地从问题的局部中解脱出来。既然总是从问题边缘滑走的思考习惯可以养成,那么,紧紧抓住问题而不断追问的思考习惯也一样可以养成。我们不需要先戒掉一个习惯,然后再培养另外一个习惯。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没有那么复杂,戒掉了一个习惯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养成了与其相对立的那个习惯。六、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身上

我们现在将头脑稍微地转换,进入另外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的意识之光使我们看到自己深陷问题的局部而不能自拔,这就使我们有可能从问题的局限性中解脱出来,但是,在这之前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件事情,即首先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本身。如果我们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之外的事情上,那么,意识之光也无法照耀问题本身,显然,意识的活动是受到注意力(或者意志力)引导的,意识只能发光和照耀,但是不能决定将自己照耀到哪里。

这种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行为,就是我们人类身上所具备的叫作“纯真”的品质。纯真就是在思考或者做一件事情时,心中没有其他的杂念。纯真的人做什么就是做什么,思考什么就是思考什么。当盲人摸象时,他只是在摸象,他头脑中想的也是摸象,他没有在摸象的同时在想着晚上吃什么饭,他没有想着昨天与另外一个盲人吵架的事情,他也没有想着一定要超过其他三个盲人,最快、最准确地摸到大象。那么,他就是一个纯真的盲人,他能够紧紧抓住问题不放,他能够从问题的局限中不断地解脱出来。

纯真的人并不是单纯,也不是幼稚,他们只是在做事和思考时专注于一个问题。纯真的反面是面面俱到、八面玲珑,虽然这些人看似聪明伶俐,招人喜欢,但是他们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只有纯真才能把我们的能量集中起来,就如同放大镜在太阳下可以点燃干草一样,集中的能量可以燃尽覆盖在问题上的干草,使我们看到问题本身,看到问题的全部。

在这里提及一个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话题。为什么很多企业总是感觉自身的执行力不够呢?执行力不够的表现就是已经达成一致的决定却不能被很好或很快地执行。虽然执行力不够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们总是从问题边缘滑走的思考习惯,也是导致执行力不够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我们的思维从问题边缘滑走了,我们就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也就是没有看到真正的问题。那么,在我们的头脑中会不自觉地形成这样一种状况:对问题本身的认识是蒙蒙胧胧的,既不是不知道,也不是完全知道。

由于我们没有对问题本身进行完全、深刻的认识,这会使我们产生一种感受:“我同意对这个问题的决定,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很重要,这个问题也不是很迫切。”也许我们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我们内心有这种感觉,但是,这种感觉确实有可能存在,而且这种感觉一旦产生了,它就开始影响我们的行为。显然,这个行为就是消极、忽略、忘记对这个问题所做出的决定的执行。

假设我在管理一个新产品上市项目,我与所有团队成员开会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方针。由于我们没有对这个新产品做市场调查工作,而且,这是代表一种全新的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没有同类产品可以作为参考,因此,我们对这个新产品上市后的表现没有任何可以支撑的信心,我们有的只是对市场趋热的感觉。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决定尽量减少资金的投入,只做3个月的试销,然后视销售情况、市场的反馈再决定是否正式做这个产品。

我们对以上问题的核心决定是尽量减少资金投入,以最简化的方式上市。那么,执行这个核心决定的行为是,开发尽量少的产品型号,精选销售渠道,将有限的资金投入精选出的销售渠道中,先不组建独立的销售团队,等等。但是,假设在上市的过程中,我不知不觉将产品进入了更多的销售渠道,显然,我开始违背最初的决定。

假设我的内心并没有认为最初的决定是错误的,正是由于我的思维太快地从问题边缘滑走了,我虽然认同那个决定,但是并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全部,那么,也就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由于我做销售出身的思维惯性,尽量提高销量的想法习惯性地占据我的内心深处,一旦产品推向市场,提高销量的想法就慢慢在我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我就开始不知不觉地拓展销售渠道。

这就是我们的心理轨迹。如果我们没有真实地看到问题的全部,我们内心就不能对这个问题形成真正的认识,也就不能给予它足够的重视,那么,接下来的执行就会出现偏差。正是由于我们经常出现从问题边缘滑走的思考习惯,我们才应该深入地反省,问问自己,我们的管理风格或工作习惯,是否支持我们“紧紧抓住问题不放”呢?

一个具有“紧紧抓住问题不放”的管理风格或工作习惯的人会这么做,他在讨论完问题后,至少会重复一遍对问题的决定,并至少会问一遍这几个问题:

大家真的理解和支持这个决定吗?

大家对这个决定是否还有异议?

关于这个决定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不是唆。唆是重复无意义的话,这是在提示大家都要紧紧抓住问题不放,不要太快地让思维跑开,不要太快地说同意。

我们在本章中讨论的问题是,保持纯真,让我们的思考停留在问题上,不要轻率地从问题边缘溜走,然后慢下来,越慢越好,养成紧紧抓住问题不放的思考习惯。

让思考慢下来的目的是探寻问题本身到底是什么?

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问题之外吗?一个问题之外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难道探索问题本身的过程,不就是寻找问题真正的解决方案吗?

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内心发现这个道理吗?

让我们继续探索自己的内心吧!

后面我们还会讨论这个问题。

那么,在平时,我们的思考在每个问题上停留了多长时间呢?

停留的时间足够长吗?

我们的思考是否从问题边缘快速地溜走了呢?

我们紧紧地抓住问题了吗?

我们看到问题的整体了吗?

我们看清问题本身是什么了吗?

如果我们是一个纯真的人,我们具有纯真的品质,那么,我们的思考就在以上这些问题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吧。

现在,你是否发现:

你的思考到底在刚才那些问题上停留了多长时间呢?

你认为停留的时间足够长吗?

你认为看到这些问题的整体了吗?

你确信你看到问题本身了吗?思考习惯二思考,要深挖一口井一、不要将向往和期望当作现实

昨晚在睡梦中我突然醒来,听到屋外的风声呼啸,也许正是那风声惊醒了我,我不能确定。连续几天温暖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冬天的寒风终于到了,既然它来了,也许大家的内心反而踏实了。我们害怕的是对寒冷的恐惧,一旦寒冷真的来临,我们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思想在恐吓着我们,通过记忆的功能,我们记住了曾经经历过的寒冷,经过思想的不断渲染,我们将对寒冷的真实体验,存储在记忆中,然后在我们回忆这段记忆时,思想加入了各种情绪,比如,恐惧、畏难、担心。

我躺在床上静静地听着树叶哗哗的声音,以及风吹动空气的呼啸声,周围一片寂静,在我的世界里只剩下风声,那风声不就是我自己吗?听风声的人不存在了。

既然思想增加了我们的痛苦和烦恼,我们为什么要产生思想呢?这岂不是自讨苦吃吗?

可是,思想不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吗?看来我们对快乐的追求是根源。也许,在远古时期,进入我们人类头脑第一个清晰的思想就是,追求快乐、安逸及逃避痛苦、烦恼。

这是一个圣诞平安夜的早晨,在寒风的呼啸中,当然不会有晴天了,天空是铅灰色的。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片片的白云,不过白云的白色已经染上了一丝黑色,但是它们确实仍然是白云,而不是乌云。风并不是连续刮的,大概每隔几分钟才刮过来一次。当你将要忘掉它时,它就呼啸而至。刚刚走出屋外,扑面而来的是风的味道,你无处躲避,但是当你仔细闻一闻,把头脑中所有关于风的味道的记忆、印象、幻想和期望都清除,却没有闻到任何味道。心中没有失望,也没有奇怪,因为头脑中没有了期望和记忆。

再过一会儿,也许就要下雪了,看着天气从晴朗转到灰暗,我们的心情会有变化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感慨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猜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该有多好啊!能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该有多好啊!这是一种对自己及对他人的期待,是对这种美好情操的向往和追求。

但是,正因为这是一种向往和追求,它们才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向往和追求不好,也不是在讨论是否应该有向往和追求,我们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即当我们向往和追求某个东西时,恰恰证明在当时那个东西是不存在的。身在新鲜的空气中,绝对不会向往新鲜的空气;身在温暖的环境中,绝对不会追求温暖;身在苍茫的大山中,绝对不会追求苍茫;身在浩瀚的海边,绝对不会追求浩瀚;你是慷慨大度的人,就绝对不会再追求慷慨大度。这是一个事实,但是,我们的思想不愿意承认,因为这一切都是它们造成的。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深入到思想的深处,就一定会发现向往和追求是否定现在的。当我们想:“如果我能变得更加宽容该有多好啊!”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和理想,无可厚非。但是,这个想法却透露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另一个想法没有说出来,也许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潜在的想法:“我现在不是很宽容,我现在做得不好,其他人比我宽容,我对自己的不宽容感到不满意。”这不就是对自己“现在”的否定吗?

但是,正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现在是不好的,我们否定了我们的现在,而我们寄予莫大希望的未来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头脑中的一个想象,即便理想在某一天实现了,那么它也是存在于那时的现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头脑会耍一个小花招,即把如果我能够那样该有多好啊,当作现在就是这样了,然后内心感到一些满足、轻松。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思想的内部,是不是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为什么思想要耍这个花招呢?

我们继续向思考的内部看,就像通过显微镜观察某个物质的东西一样。但是,在观察思考的内部时,我们需要更加小心,因为我们要观察的东西必须用同样的东西来表达和解释,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思考内部的情况,仍然只能用语言和思想来表达和解释。语言是思想的表达,而思想是思考的结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