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走向世界――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论文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22:06:08

点击下载

作者: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清华大学港澳台办公室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从这里走向世界――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论文集

从这里走向世界――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论文集试读: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和空间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本国传统的需求,同时还要在不同层面上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竞争的新挑战。

清华大学是我国一所重要的研究型大学,如何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如何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在变化着的世界格局中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这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也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华大学早在建校初期在教授聘请、学生培养、课程设置、评估体系等诸多方面学习了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又学习了当时的苏联。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清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开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途径。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里,清华大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学校的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得到国际的认可和尊重。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清华从事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同仁共同编写了这本论文集。该论文集分为三部分:国际战略篇、人才培养篇和实践经验篇,覆盖了国际发展战略、国际化人才培养、留学生工作、外事管理、院系及部处国际合作实践等方方面面,并对过去的外事工作进行了较全面、客观的总结,对某些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集为高等院校广大从事外事工作的同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我们能够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相互间的学习和交流。论文集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而且是对进一步做好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启示,以及对国际一流大学在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借鉴。

这本论文集秉承“合作并进、追求卓越”之精神,集清华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之结晶,是新时期外事工作的历史之缩影、实践之参考、未来之展望。清华大学副校长2010年5月国际战略篇构建院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模型——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案例分析史静寰 郭芳芳摘要:尽管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须落实在院校层面才能够真正得以实施和实现,但是,现有文献对于院校为主导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尚缺乏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借助“院校国际化立方体”模型,针对清华大学国际合作和交流的现状,在“组织政策、支持体系和实施方式”三个维度,对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活动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院校国际化立方体”,构建院校为主导的国际化实践模式,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院校主导 国际化立方体 国际合作与交流 实践模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全面推进。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理事会主席、美国前加州大学总校校长克拉克·克尔说:“高等教育的历史,很多是由内部逻辑和外部压力的对抗谱写的。”如今,在宏观层面,经济全球化影响和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这使得高等教育国际化进入全球范围内各国相互竞争阶段;在微观层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者已由“国家—政府主导型”向“政府—院校协作型”和“院校主导型”过渡,实施内容从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同时制定和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高等院校合作计划、组织和标准。尽管国内外学者都意识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须落实在院校层面、让院校主导才能够得以实施和实现,但是现有文献对于院校为主导的国际化模式尚缺乏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借助“院校国际化立方体”模型,从“组织政策、支持体系和实施方式”三个维度对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尝试构建以院校为主导的国际化实践模式,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深入。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文献述评(一)国外学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据了解,早在1980年,克尔在《扩展高等教育的国际维度》的序言中就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说法,至此,国外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并逐步形成不同的研究视角和主要观点,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二)国内学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内学界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讨论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比国外学界研究约晚10年左右的时间。从时间上可以将国内学者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分为两个时期:初始期和繁荣期。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初始期,以龚放、赵曙明的研究为代表,两人分别在1987年和1988年《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上撰文指出,“大学国际化既是指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求而做出的努力的全过程,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大学教育或某所具体大学的水准以及在当今世界的地位的尺度,并综述了一些发达国家大学国际化的途径;同时在描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时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处理好的理论关系:社会主义教育与对外开放;国情与大学国际化;面向世界与‘立足国内’。”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进入繁荣期,这一时期的研究以陈学飞等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美英德法日五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为代表,从宏观上梳理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发展,对美国、欧盟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必然趋势,揭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中政府、院校的作用,以及国际化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国内外学者立足本国,面向世界,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和学术领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两者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更多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的一个点,如概念、要素、过程、策略等进行研究;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比较发散、宏观,所涉及问题更为广泛。二、院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简·奈特认为没有理论基础,则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估等在面对新的国际机遇时都将土崩瓦解。

第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知识进步和文化交流的内在要求,反过来也构成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第二,政治因素推动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发达国家期望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整个世界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藉以强化既有的世界秩序。发展中国家则希望通过大学的国际化,谋求较为理想的国际关系。第三,经济利益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为重要的动力因素,因为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留学生接受国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学费收入,甚至拉动了留学生接受国的经济增长。第四,学术研究的复杂性,要求跨国合作。一些国际通用的学术规范也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据此,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社会的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和学术的,在综合系列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简·奈特构建了如表2所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同时强调随着国际化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进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逐渐演变为在国家和院校两个层面的相互交叉,同时以院校层面为主导。

尽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也随高等教育的机构、政府部门的引导、利益相关者以及国家的不同而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并导致了教育国际化维度的多样性,但这仍然是各国高等教育制定国际化目标、政策、策略的根据。表2不仅阐释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社会的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和学术的理论基础,还分别具体说明了国家主导的国际化更加宏观,院校主导的国际化更加具体。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简·奈特对院校主导的国际化进行了分析,具体如表3所示:三、院校主导国际化的研究框架和现状分析(一)院校主导国际化主体的界定

克拉克·克尔曾经从高等教育机构的职能和操作方式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如下的划分:高度选择型的高等教育,承担为那些以高层次、高理智训练为基础的专业招收和培养人才进行与这种训练有关的科研工作,这种模式见于全国的和国际的层次;选择型的高等教育,以传授高级知识和技能为现代社会培养职业人才,这种模式见于全国的或地区的层次;非选择型的后中等教育,基于社会需求,服从消费者的选择,这类机构见于地区的和地方的层次。

在仔细研究以上三种高等教育模式的任务、目的、层次之后,对应于国内基于行政和学术划分的“985”院校、“211”院校和省属重点、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的任务、目的,笔者将国内的这三种机构和克拉克·克尔关于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相匹配,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如下界定:即本文的“院校主体”特指“985”工程中,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为重点,通过机制体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和基地建设、基础条件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建设,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力争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的大学。这些大学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还是从学校自身的发展而言,都必然视“国际化”为己任,主动采取行动,推进学校国际化发展。然而,如何分析和评价这些院校实施国际化的程度与水平,如何有针对性地对院校主导国际化发展的未来提出政策建议,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掌握有关院校在国际化方面的事实性材料和数据,还要有对其进行分析的理论工具或框架。(二)“院校国际化立方体”模型

戴维斯于1992年提出一个评价院校主导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四维模型,如表4所示。模型A的特点是院校根据自身的特征以零散的、不规则的方式或是无意识的方式整合国际化元素于院校自身的发展中;模型B的特点是院校可以以一种有序的系统的方式来整合国际化元素于院校的发展,但在政策引导方面仍然是边缘性的;模型C的特点是国际化在院校发展政策中处于核心位置,但是在组织支持以及实施方式等方面是零散的;模型D的特点是国际化成为院校发展政策中的核心要素,而且组织给予的支持等都是系统的。他指出,国际化模型能够在分析国际化过程中为研究者和院校制定政策等提供指导。其中大多数院校将模型A作为起点,根据自己院校的发展目标过渡到模型B、C、D,外在的压力可以加速或者阻碍这个过程。

荷兰学者范·迪克和梅杰在戴维斯模型基础上,添加了一个“实施方式”维度,这样国际化的活动就可以渗透到院系层面,继而形成了如表5所示的“院校国际化立方体”。他们指出,该模型只是一个用于分析院校层面国际化情形的一个工具,不是一个标准或规范。

模型只是试图去揭示高等教育机构在一些结构性层面(如政策、支持与实施等)展开国际化活动的组织特征,以便为实践中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个为自身定位、反思与规划的理论模型。本研究将使用基于戴维斯模型(Davies Model)构建的范·迪克和梅杰模型(Van Dijk&Meijer Model),结合简·奈特对院校主导的国际化的分析,从院校的政策、支持系统、实施方式和结果来分析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四、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分析

清华大学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适应国家需求,面向世界前沿,博采众长,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和借鉴国际高等教育发展和教育管理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校园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取得了长足进展,为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笔者通过访谈相关人员、查阅相关统计和文献资料,围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取得的成果,从院校的政策、支持系统和实施方式来梳理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战略管理和开展现状,以此进一步探究院校层面国际化的实质。(一)清华大学相关政策的国际性评价分析“政策分析”是戴维斯所描述的在关于大学使命、策略、规划等的政策文本的描述中,有关于国际化的或清晰或隐含的表述,从这些表述中通过分析其“重要性、频率、描述的范围和意义”去解释“国际化”在一个院校是边缘的还是核心的。通过对访谈资料和相关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结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战略目标和“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从以下八个方面去分析清华大学相关政策的国际性特质,详见表6所示。图1 1988—2008年清华大学外国留学生各个层次学生数统计

综上可以看出,清华大学的国际化从政策上看在学校里处于一个“核心”地位,但是仍然要继续加大海外宣传力度,加快国际化的学科建设步伐。图2 1988—2008年授予、聘请各类名誉学衔和海外专家年度统计图3 2001—2008年清华大学教师因公出国出境人数变化(二)清华大学国际化支持系统的评价分析

国际化的支持体系是从院校特性中体现的,即Keller把这种特性描述为院校管理一般的实践形式和组织建构,而非特指向国际化。所以支持体系就可能是非正式的、零散的、不系统的,从而不利于国际化的发展;抑或是正式的、系统的,从而有利于国际化的发展。在访谈中,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老师指出,学校自从明确了学校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之后,就围绕学校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积极提供各种支持。具体如表7所示。

总体而言,清华大学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提供了积极主动、全面的支持体系,并且各体系之间充满了有机联系,相对比较零散的支持体系而言,清华大学的国际化支持体系是正式的、系统的,但是和自身面对本土的教育支持体系相比较而言,仍然是零散的,所以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校对于“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体系,真正系统地从文化和精神上去迎接“国际化”。(三)清华大学国际化实施方式的评价分析

实施是描述学校组织国际化活动时体现出来的组织特征。范·迪克和梅杰从学校管理层和院系之间国际化实施方式的单一、集权或自上而下到两者之间互动式的实施方式来构建这一维度。在清华大学的表现形式如表9所示。“国际化实施应该是在那些可以合作的、可互动的学术领域中落实,比如课程等,另外教师和行政人员认为只要国际化的实施在非学术支持领域则互动就是单一的,而在传统意义中的高等教育模式里,行政领域和学术领域又是分野的。”所以,从表9看,清华大学国际化的实施在行政和学术领域中都有所体现,应该是一种学校和院系之间互动式的实施行为。但是在访谈中,国际处的老师却指出,院系层面在国际化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是不可控和不可测的,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清华大学国际化的实施又是单向的。另外,由于院系特性以及学科本身的特色,各院系国际化的程度和方式也不一致。(四)小结

清华大学国际化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其国际化从理念到政策到行动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体现出主体性、高端性的特点,充分利用特有的声誉和战略联盟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同时围绕人才培养优先建设部分优势学科进行国际认证,提高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吸引优秀生源和师资,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在国内也具有较高的辐射度。但是在一些政策、策略、实施的具体层面还应该继续围绕“学术领域”在院系层面进行操作化,真正让以院系为单位的学术领域与学校互动,共同成为国际化的主体。根据“院校国际化立方体”的内容、结构、层次和特征,目前清华大学国际化的实践模式具有4、5、6、7的特征,如表10中阴影部分所示,还没有进入院校国际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拥有核心的组织政策、系统的支持体系和交互性的实施方式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五、构建院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模型

如前所述,只有那些高度选择型的高等教育,承担高层次高理智训练为基础的专业招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才主要面向全国的和国际的层次,所以,不同的院校在国际化的浪潮中,首先要鉴定自己的院校特性,从而根据自己的院校特性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笔者根据前面的研究分析,借鉴“院校国际化立方体”,将评价纳入整个实践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策略,形成特定的组织政策和支持体系,不断推进院校主导的国际化进程和活动,构建如图4所示的院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模型。在中国,以“清华大学”为首的“985”院校,必然是国际化浪潮中的首批重要弄潮儿,承担起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任,所以在确定了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后,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院校主导的国际化模型,判断本院校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并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自我分析:对大学内外部的情境进行分析,对学生、教师、社会的国际化需求、目的和利益的意识。

2.使命明确:确立让领导、行政人员、教师和员工、学生明确和认可的使命。

3.策略制定:识别需求和资源、目的和目标、重点和难点、战略和策略。

4.机制建设:发展面向教师、员工和学生参与的动机、认可和奖励机制与政策。

5.程序操作化:使用指导性原则对学术活动和服务、组织因素等进行可操作化。

6.互动实施:组织战略与策略在校级和院系级层面的互动实施。

7.整合资源:围绕“国际化”对教学、研究和服务功能进行整合。

8.评价鉴定:对创新措施以及战略过程的评鉴,提高其质量和影响力。

总之,构建院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型,可以为各个院校提供一个实践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并有助于院校诊断本校国际化发展遇到的问题。图4 院校主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模型参考文献

1.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黄福涛.“全球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3.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1).

4.T.Kälvemark&M.van der Wende(1997).N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M].Stockholm: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5.[英]皮特·斯科特.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论与政策[M].周倩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Philip G.Altbach(2004)Globalization And The University:Myths And Realities In An Unequal World[J].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7.Jane Knight(2004).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Rationales,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J].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8.龚放,赵曙明.大学国际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1987(4).

9.龚放,赵曙明.浅谈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1988(1).

10.deWit, H.(2002).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A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conceptual analysis[DB/OL].http://www.greenwood.com/catalog/GM2075.aspx.

11.April Phelps Burriss(2006).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t Thre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D].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12.Van Dijk, H.and Meijer, K.(1999).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Cube[J].European Education.30(4)44-47.

13.吕林海.解读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体内涵——基于概念、历史、原因及模型的辨析与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9,10.

14.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统计年鉴[M].2009.

15.Keller, G.(1983).Academic strategy: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M].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6.Hans van Dijk(1997).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Cube: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al Designs and the Resul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立足中国特色,培养建筑帅才,跻身世界一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面向新世纪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朱文一 刘健 张晓红摘要: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在创建伊始即被赋予了国际化特点。世纪之交,面对全球化的巨大挑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实施策略,逐步建立了以国际化教学、合作教学与研究、人员交流与互访、国际会议与展览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在建筑教育与科研领域积极开展多形式、高层次、全方位和重实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立足中国特色、培养建筑帅才、跻身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关键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国际化建筑教育 国际合作与交流

自1946年创建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在中国建筑教育科研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学与研究更使其在国内建筑院校中独树一帜,并在国际上逐步建立起了重要的学术声望。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化的巨大挑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坚持“一个基础、两个关注、三项结合”的办学思想,即以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关注国家建设需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不断加强在建筑教育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实现“立足中国特色,培养建筑帅才,跻身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一、高起点的国际化建筑教育

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在开创伊始即被赋予了国际化特点。学院创办者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国学深厚,又曾赴美求学,堪称学贯中西;他在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时,引入了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教学体系以及包豪斯的建筑教育方法,使得清华大学建筑系紧随当时世界建筑学科发展的最新趋势,具有很高的办学起点。在建系初期任职的教师当中,更有多位拥有国外的教育和工作背景,他们的国际视野为确保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科研与世界建筑学科发展保持同步奠定了重要基础。例如,汪坦先生1947年毕业于美国,师从著名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周朴颐先生于1949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工学院;吴良镛先生1950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师从著名建筑大师伊利尔·沙里宁,并曾兼任劳伦斯理工学院建筑系教员;朱畅中先生1957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学院。凡此等等,不一而足。

此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坚持继承和发扬国际化建筑教育科研的优良传统。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了积极应对国家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不断加强在建筑教育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紧密联系中国建设实践、切实解决中国建设问题的同时,密切关注世界建筑学科的最新发展,保持了在中国建筑教育科研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不断提高在国际建筑领域的地位和声望。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大会在北京召开,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新时期的学术带头人吴良镛先生作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执笔起草了《北京宪章》,向世界建筑学术领域清晰阐述了他基于梁思成先生的“体形环境论”以及当代中国的建设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北京宪章》在第20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标志着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科研站上了一个更高的国际平台。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世纪之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了以国际化教学、合作教学与研究、人员交流与互访、国际会议与展览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在建筑教育科研领域积极开展多形式、高层次、全方位和重实效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使建筑学院的国际声望和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1.高起点的国际化教学

以英语授课为主的国际化教学是新世纪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既有的传统留学生教学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开拓形成的、全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模式,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面向全球招收国际学生,开设以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二是面向全球招聘知名学者,为在校的中外学生开设以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前者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08年秋季学期开设“建筑学硕士英文班”,针对面向全球招收的国际学生,设置了专门的教学计划。这是中国大陆第一个面向全球招生的全英文建筑学硕士项目,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唯一的建筑学硕士英文项目;即使在非英语的发达国家,也是最近才开始出现此类项目,且有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建筑学硕士英文项目已完成两期招生工作,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哥伦比亚、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伊朗等多个国家,且部分第一期学员已顺利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建筑学专业设计硕士学位。

后者例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03年创办景观系时,聘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景观系前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Laurie Olin教授为第一任系主任,并以其为核心组成“讲席教授组”,制定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景观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从而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景观学专业在成立之初即被赋予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在为期三年的聘期中,共有9名世界著名的景观学教授和专家被聘为“讲席教授组”成员,先后16人次来院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截至2009年底,已有三届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和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再如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和学校两级的大力支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通过聘任外籍教师和邀请访问学者等方式,大力吸引高水平的外国学者参与基础教学,面向在校的中外学生开设以英文讲授的专业课程,不仅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外语水平。

2.多形式的国际合作教学

教学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始终将其视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核心内容,先后与来自欧洲、亚洲、北美、澳洲的数十所世界著名建筑院校和国际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形成了联合学位、联合设计、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学体系。

在联合学位方面,2008年12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院签订工学硕士双学位项目协议,计划在为期五年的协议期内,在景观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领域展开学位合作。截至2009年底,双方均已顺利完成第一批学生的派出工作。此外,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建筑学院合作的硕士双学位项目也正在商谈之中,未来联合学位的教学规模还会稳步扩大。

在联合设计方面,国际化的“联合设计专题”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主要特色,涉及建筑与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遗产保护规划与修复设计、建筑物理环境设计等不同专业方向,以及研究生和本科等不同教学阶段,在组织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延续多年的系列联合设计专题,例如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规划学院联合举办的“清华—MIT北京城市设计专题”,每两年举办一次,从1985年创办至今已持续25年;也有不定期举办的特别联合设计专题,例如2008年春季学期借北京奥运召开之机,以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为题,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合作进行的联合设计专题,并在当年于都灵召开的第23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进行展示,之后又以中、英、意三种文字正式出版。既有在单一地点、为期两周的集中式联合设计专题(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即为一例);也有在中外两个地点、为期一个学期的持续性联合设计专题(例如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的联合设计专题先后在北京和都灵两地举行,在中意学生分头工作期间,双方师生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结合建筑专业独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建筑师业务实践,与美国LLA建筑事务所和新加坡CPG集团等开展合作,建立建筑师业务实践海外基地,派出本科生赴海外实习,极大地拓宽了本科生的学术视野。

在学生交流方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积极推动以学生交换和公派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除借助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清华大学提供的学生交流平台外,还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丹麦、西班牙、比利时、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的2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的建筑学院合作,定期派出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内的在读学生赴海外进行交换学习,同时接收来自协议伙伴院校的学生作为访问学生,为双方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接触学术前沿创造了机会。

3.高质量的境外学术报告

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是对常规建筑教学的重要补充。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充分利用国际会议、合作教学、合作研究和境外来访等机会,采用系列学术讲座和专场学术讲座等形式,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院校和设计公司的著名专家学者与设计大师进行学术报告,涉及建筑、规划、景观、技术等众多领域,成为学生们拓宽学术视野、接触学术前沿、了解学术大师的重要途径,并且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学的一大亮点。应邀进行学术报告的专家学者和设计大师包括:美国建筑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城市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尔,建筑师贝聿铭、弗兰克·盖里,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前任院长彼得·罗、景观学泰斗彼得·沃克,耶鲁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罗伯特·斯特恩,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现任院长玛丽琳·泰勒和前任院长盖里·海克,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马克·维格利;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前任院长约根·罗斯曼;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法国建筑师多米尼克·佩罗;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英国著名建筑师、普利策奖获得者理查德·罗杰斯勋爵,著名建筑师泰瑞·法罗爵士,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彼得·霍尔爵士;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前任院长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师冯·格康;澳大利亚建筑师、普利策奖得主格兰·马科特;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伊东丰雄、小川俊朗、偎偐武;国际建筑师协会前任主席加埃·唐修;联合国副秘书长、德国环境部长克劳斯·托埃佛,等等。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大力支持本院教师利用国际会议、合作教学和合作研究的机会,赴国外建筑院校和相关机构讲学,展示学术成就、交流学术思想。例如2006年,吴良镛先生应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之邀,在该院的周二系列讲座上发表演讲,成为第一位在此系列讲座上发表演讲的中国学者;2009年8月,毛其智教授应邀在亚洲建筑师协会第15次建筑论坛上发表主旨报告。

4.高水准的国际科研合作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20世纪后期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紧紧把握世界建筑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针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关键问题,积极开拓各种渠道,与国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公司进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建立了高水准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至今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例如1987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开始合作进行“近现代建筑研究”,至今已延续20年有余,双方每年以此为题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系列学术著作,研究涉及的地理空间逐渐从最初的中国和日本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在世界近现代建筑历史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学术影响颇为深远。再如2009年,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清华大学联手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建“清华—剑桥—MIT低碳能源联盟”,并发起“低碳城市研究”项目,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成为该项目的重要成员。此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美国波音公司合作进行的“机场环境控制研究”项目,则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世界著名公司企业合作的典型案例。

5.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展览

国际会议与展览是加强对外宣传、促进中外交流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紧密结合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和平台,以不同方式在国内外主办或承办各种形式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展览,成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外展示学科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也为建筑领域的中外学者搭建起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例如200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学术活动庆祝建院60周年,其中包括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接待中外会议代表近200人;与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联合举办“现代化与地域性国际会议”,接待中外与会代表近300人;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规划学院联合举办“清华—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设计合作教学二十年回顾展”,纪念两个建筑院校通过20年的长期合作,在研究生城市设计教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再如2008年6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大力协助下,在都灵召开的第23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成功举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成果、教师作品和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成果展”,开创国内建筑院校在境外举行的国际建筑师大会上举办学术展览的先河;同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联合国人居署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东南大学和江苏省建设厅联合承办“2008年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SE)年会”,就“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展开广泛讨论。此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先后与爱尔兰、哥伦比亚等各国驻华大使馆合作,联合举办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展览。

在主办或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的同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师生出境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展览和设计竞赛,帮助他们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风采。例如2007年5月,荷兰鹿特丹国际建筑双年展首次举办“国际大师班设计竞赛”,邀请了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高工、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中国清华大学等在内的全球十余所顶尖大学的建筑院系参加;在为期两周的现场设计竞赛中,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设计团队在各路强手中脱颖而出,获得竞赛第一名,充分展示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水平。

6.高水平的对外交流窗口

学术刊物是教育科研的重要学术园地,而外文刊物更是对外宣传和中外交流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十分重视学术刊物,特别是英文刊物的出版发行,目前组织出版5本专业杂志,即《世界建筑》、《建筑史》、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和Building Simulation,在学术界均有广泛影响。其中,创刊于1980年的《世界建筑》现为中英文双语月刊,作为中国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是中国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最重要的建筑学专业刊物之一。创刊于1987年的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现为全英文季刊,由直属于城乡与住宅建设部的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是国内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唯一面向全球发行的英文专业期刊,现在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均有馆藏,是研究中国城市问题的外国学者的重要参考文献。创刊于2008年的Building Simulation现为全英文月刊,由世界著名学术出版商Springer公司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发行,是全球首个专注于建筑性能模拟研究的专业学术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三、重实效的国际合作交流管理策略

为了加强多形式、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外事管理努力在寻求合作伙伴、完善教师队伍和加强外事服务等方面,为建筑教育科研领域的高层次、高效率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1.逐步明确战略性合作伙伴

近年来,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改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根据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由学院领导率团,有计划地出访国外知名建筑院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和加深与世界知名建筑院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扩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促进建筑学院的学科发展和国际化进程。例如2006年10月,院长朱文一率团访问美国东海岸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耶鲁大学建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研究生院、普林斯顿建筑学院等5所建筑院校,以及位于纽约的亚洲文化中心和部分设计机构;2007年4月率团出访英国和意大利,先后访问英国伦敦学院大学建成环境学院和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研究中心、AA建筑学院、剑桥大学建筑系、爱丁堡建筑系以及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7年11月,跟随清华大学代表团出访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并顺访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等等。

与此同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在合作教学、合作研究、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方面,与世界各地近30所著名建筑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的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建筑环境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建筑学院、佛罗伦萨大学建筑学院,法国巴黎—拉维莱特建筑学院、巴黎—马拉盖建筑学院,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贝尔拉格建筑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日本新泻大学工学系、筑波大学研究生院、千叶大学园艺学院,瑞士伯尔尼大学建筑学院等世界知名建筑院校。

2.努力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

近年来,为了满足国际化教学和国际合作教学的需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国家、学校和学院三级平台,连续多年公派在职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使近2/3的教师拥有连续半年以上的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涉及美、英、德、法、意、日、韩、俄、荷等多个国家及相关语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各种可能渠道,通过特别授予客座教授、公开招聘任职教师和特别邀请访问学者等方式,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努力提高外籍教师数量占任职教师总数的比重。而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则成为开展国际化教学、国际合作教学以及国际合作研究的重要人才基础。

3.不断完善外事服务与管理

高质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为了确保每个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能够取得预期的成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近年开始实施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人制度,即每个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均任命专门的教师负责筹划和组织,以确保其应有的学术水平。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新时期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需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07年成立外事办公室,在院长的直接领导下,为全院的外事工作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特别是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负责人配合,做好服务性工作,确保每个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此外,在学院的统筹下,各系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交流。例如,景观学系组织的Friday学术活动,在每周五的固定时间邀请学者到访,与师生交流;再如,建筑系组织的“国际建筑大师系列学术讲座”,每个学期有计划地邀请五位国际建筑大师到访清华大学,进行学术报告,并与师生交流。

60多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秉承高起点的国际化建筑教育传统,积极开拓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并不断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的实施策略。今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将在立足中国特色、培养建筑帅才的基础上,努力跻身世界一流。(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剑桥、牛津的国际化与启示李宇红摘要:本文从国际学生、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一流的科研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校友和国际资源等方面分析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英国名校的国际化举措,并结合两校的国际合作办公室的作用对两校国际合作职能部门的新功能定位进行探讨与分析,得出对于国内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与建议。关键词:剑桥大学 牛津大学 国际化

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为代表的英国名校历史悠久,举世闻名,大师云集,英才辈出,成果卓著。历史上其办学理念对世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现如今其经验和做法也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有益借鉴。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何为大学的国际化?大学的国际化表现在哪些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达到怎样的程度?其内部的考量与操作又是什么?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以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为主要对象,进行相关介绍和浅析,希望对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确定自身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战略,提高工作水平有所启示。一、剑桥牛津等英国名校的国际化浅析

伴随着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兴起,英国的科技和人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英国的大学成为世界思想文化教育和科技的中心。剑桥、牛津一路走来,学者大师云集,无数学子向往,铸成了两校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教育与科技前列的牢固地位。加之英语就是母语,剑桥、牛津等英国著名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而深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大量的国际学生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教育、科技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伴随着英国高校的开放政策和自身教育科技优势的吸引力,英国高校招收的国际学生达到空前水平。下表列出了几所英国高校近年来国际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尽管数字不是很完整,亦可反映其总体水平和一定的普遍性。

英国名校的国际学生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数量大,比例高。从上表中可见,英国名校招收的国际学生占本校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相当高。剑桥、牛津等大学的本科生中国际学生的比例约为10%,在研究生中高达50%~60%。帝国理工的国际学生数平均占学生总数的46%。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国际学生比例在50%~60%,伦敦大学学院的国际学生比例约占1/3。

造成如此之高的国际学生比例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政策。英国政府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国际服务贸易而大加鼓励,英国高校从国际教育市场中可获得可观的经济利益——学费收入,因而大都采取积极地招收留学生的政策。目前,外国留学生的学费已成为许多英国高校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也正因为如此,英国高校很难给予校际交换学生互免学费的承诺,因而给我们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带来极大的困难。

第二,本国生源不断减少,特别是在一些传统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领域,英国本国生源不足。而由于英国名校自身的优势和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留学生,形成庞大且高质量的留学生生源。

●留学生中本科生比例相对较少、研究生中近乎占到“半壁江山”。与剑桥和牛津类似,英国名校的本科国际学生比例相对较小,大约在10%,而研究生中的国际学生比例相当高,大约在50%。究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经济因素:本科学习时间长,学费昂贵,生活费开支大。而研究生,尤其是课程硕士,时间短(基本为一年),学费易于承受,因此申请研究生的外国学生比申请本科的学生多得多。

第二,资源因素:在剑桥和牛津,本科生都要隶属于某个书院,即,要占书院的一个“位子”。而对研究生,学校没有为其提供书院“位子”的硬性要求。即可以不占用学校和书院的资源。同时,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生多是在系里和教授实验室里工作,且多有科研项目支持,占用学校的公共资源较少,且教授科研项目经费还可以支付一定开支,一般在院系层面即可解决,学校没有多大负担。

第三,教学因素:校际间的大学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往往不能对接,造成本科学生选课困难、取得好成绩困难,因此,他们本校的学生不愿出去交换,学校也不大欢迎外国学生前来交换。

第四,战略考量:在本科教育上,剑桥、牛津都注重保持本科教育的本土性,不愿招收过多的留学生而对本土教育产生不利影响。而在招收研究生方面,他们的理念是,科技发展和科学研究是全球性的,招收全世界的优秀人才有助于保持自己在科研和技术开发上的领先地位。因此,从获取人才的角度乐于招收国外研究生,特别是优秀博士研究生。

●十分注重留学生背景的多元化。这些英国名校都不希望某一或几个国家的留学生数量过多,认为留学生国别过于集中,不利于营造多元化的学校文化氛围,使本国学生的受益小。为此,学校从奖学金的发放、不同国别留学生名额的分配等方面加以引导和限制,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留学生国别。例如,在曼彻斯特大学的6000多名留学生,分别来自150多个国家;UCL的留学生来自140余个国家。中国的留学生现在已成为英国各校的主要留学生群体之一,因此,有的学校已经采取限制性的名额分配措施来限制该校中国留学生的数量。

●招收一定数量的国际访问学生,更注重开展学生的短期交流和学习活动,如暑期项目。牛津和UCL每年都接待四五百名国际访问学生。但是,总的来讲,英国各高校接受狭义的校际交换生,特别是本科交换生的数目不多,而以研究生或短期项目的访问学生为多。例如,剑桥目前只在剑桥—MIT合作项目下开展了25名本科学生的交换项目。如前所述,不便扩大交换生的直接原因是学校不能或者不愿按照国际惯例做到互免学费,学校也没有用于支付交换生学费的开支。再者,英国高校,特别是剑桥和牛津认为,本科生的培养不比研究生的培养可以国际化,本科教育应该坚持本土化,保持传统。而且本校的本科教育,特别是书院制是世界上其他高校一般所不具备的,因此不相信自己的学生出去做交换生还能得到如同在本校一般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和呵护。另一重要原因是交换生在学业上也不便与本校的培养方案对接,因此,他们都对本科的交换生不抱多大的兴趣。与此同时,院系层面有较多的学生访问交流。作为学校,他们也希望增长本校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方面积极参加欧盟中的Erasmus项目,另一方面也在开拓一些暑期短项目。但是总的看来,不如清华大学重视和下力气。

2.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英国高校的师资国际化水平相当高。牛津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中,外籍人士占38%,其中,在固定教职中占28%,在有限期科研岗位中占42%。剑桥大学约有1/4的外籍教师。帝国理工的8200名全职和访问研究人员中,非英籍人士占32%以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1460全职和1320兼职教师中,45%来自英国以外的国家,这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占了47%,欧盟以外国家的占了53%。爱丁堡大学的非英籍师资大约占50%。

在英国大学中,教学和研究方面的师资(教学科研人员)主要由具有永久职位的教学科研人员(Academic-Staff)和签署有限期合同的科研人员(Research-Staff)两部分人员组成。其中,第二类有限期科研人员中聘用外籍人士的比例相当高,远高于第一师资中的比例。这说明外籍人士已成为英国高校科研的中坚力量。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讲,采用有限期合同吸纳科研骨干,尤其是青年骨干的做法,对学校而言责任少、收益大,值得借鉴。

在第一类师资中,英国名校也注重在世界范围内招聘一流人才,特别是对重要岗位,对于高端人才委以重任。如剑桥大学的现任执行校长Professor Alison Richard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前教务长(Provost)。合并后曼彻斯特大学聘用的校长是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执行校长。曼彻斯特大学聘请了美国诺贝尔奖得主担任新成立的研究所主任等。

英国著名高校中比例如此之高的外籍师资力量本身就是其国际化且具有国际水准的重要体现和保证。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有赖于英国大学开放的人事制度,所有岗位都面向国际公开招聘,有赖于这些大学的自身吸引力。同时,也有赖于英国社会对外国人就业提供了较完善的保证机制,例如在住房、医疗、子女就读等许多方面可以享受国民待遇。有了这样的保障,再加上英国名校本身在学术水平、科研条件和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吸引力,自然能够吸引来优秀的国际人才。相比之下,我国的相关政策还不具备这样的保障,学校自身的吸引力亦有待于提高。不过,我国也有我国的国情,例如,我国人口众多,一般不接受移民,从政策上讲还不能给予外国人国民待遇。这些国情和政策不利于吸引优秀外籍人才来校工作。在此情况下如何吸引人才、吸引多少、如何发挥其作用、如何创造条件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动的问题。

另外还值得强调的是,剑桥、牛津具有一大批各学术领域中的世界级大师和世界知名学者,即整个师资团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剑桥的81位、牛津的46位诺贝尔奖得主就是例证。这也正印证了清华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3.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

科研方面的国际化水平主要表现在科研项目来源和科研产出的去向。从科研经费方面看,英国各著名大学中均有来自英国之外的科研经费,但所占比例并不很大,来自欧盟等国际项目的总经费一般占全校科研总经费的4%~8%。但是,其研究成果的去向却有相当数量发表在国际刊物上并占据着世界学术的前沿和高端。以牛津为例,科研经费中来自欧盟等国际项目的总经费大约为1000万英镑,占全校科研总经费的3%~4%。而每年产出的论文中仅SCI收录的文章就有3700余篇,1980年至2006年期间,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的文章数共有Science 201篇、Nature 570篇、Cell 89篇、JACS 242篇、PRL 651篇。这些数据向我们昭示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

同时,剑桥、牛津的教授们和研究人员大多活跃在国际学术界,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学者和高校或研究机构间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往和合作。

4.广泛而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

剑桥、牛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普遍性。尤其在科研方面,国际交流与合作基本是教师们或院系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如与国外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共同审阅学术论文、组织国际会议、在国际场合发表学术演讲等,这些活动均由教授们主导和实施。大学在这方面的理念是,学术合作有赖于合作方的共同兴趣和教学、研究上的受益驱动,因此,这种合作是要自下而上的。

同时,剑桥、牛津等英国名校都与世界上若干优秀的大学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积极建立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尤其在学生培养和科研方面的合作项目。例如,剑桥、牛津参加了世界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一流大学联合会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等国际重要大学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参加这些国际高校间的组织增进友谊,加强合作,如通过世界研究型大学联盟,开办了暑期项目——NEW-IARU Global Summer Programme,为联盟内的十个成员学校的学生提供强化的和集中住宿的暑期课程。

注重与世界上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例如,建立“剑桥—MIT联合研究中心”,得到英国政府的支持,开展科研和学生交换项目,每年两校间有25名大二或大三的同学到对方学校做交换生。又如,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合作,每年为10~15名同学提供到对方学校做交换生的机会;建立种子基金和博士后奖学金,支持两校的科研合作。牛津大学还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NIH)推出的生物医学领域的年青研究学者项目,通过在牛津和NIH两个世界水平的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培养交叉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博士生)。

从上述案例中可见,剑桥、牛津在广泛的教师科研国际合作的同时,注重在学校层面建立和保持与世界名校、重要国际组织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和拓展高层次合作项目,尤其是学生项目。

此外,牛津、剑桥等高校的各个学校的行政科室中,不论是科研、教务、学生事务,还是新闻、筹款部门,每个部门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国际事务,可见其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泛和深入。

5.众多的国际校友和国际资源

剑桥、牛津等世界著名大学的国际化不仅表现在上述方面的现实状态上,而且还表现在两校历史积淀下的众多国际校友,特别是知名国际校友所带来的巨大国际影响力,以及世界对他们的认同和关注上。牛津现有120000校友,分布在190余个国家。牛津的校友中不仅产生了25位英国首相,而且出现了30余位世界其他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剑桥大学有一个800年校庆筹款计划——10亿英镑,其校友包括海外校友是其重要的捐助来源。

总之,作为世界顶级大学的剑桥、牛津,其国际化广泛而深入,尤其在国际学生、国际师资和国际水准的成果方面达到的水平令人赞叹,然而这一切的形成似乎又是于无声处,自然而然。二、剑桥、牛津国际合作办公室的定位与作用浅析

在世界各高校广泛开展普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剑桥和牛津的国际合作职能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作用在进一步增强,这种变化和新的定位值得我们借鉴。

1.职能在变化,作用在加强

从全校范围看,剑桥、牛津的国际事务传统上是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之中,内事、外事不分家,“趋同管理”。剑桥和牛津以往的国际部门主要职能是管理留学生,基本上相当于国内高校的留学生办公室,因而都处在人员少、职能单一的状态。全校的国际合作也缺乏统筹规划和统一领导。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科技、教育的全球化,英国名校纷纷将保持本校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因而加大了对国际事务和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视,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际事务的统一领导及政策与发展战略的协调与统一。

剑桥大学国际办公室的前身是2003年为执行为期三年的Cambridge-MIT合作项目而成立了“国际教育办公室”,其职能主要是为国际学生提供入学指导、外事管理和具体负责Cambridge-MIT、Erasmus Programme以及其他几个学生奖学金项目的管理。2005年剑桥大学将其“国际教育办公室”更名为“国际办公室”,办公室人员加倍。办公室的职能也扩展到负责整个国际事务方面。办公室仍为校行政机关中的二级单位,但办公室主任参加学校的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

牛津大学原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办公室,主要负责国际学生的招生和奖学金等事务。后来由于部门负责人离任,此部门并入学生管理部门,至此,牛津就没有专门的国际部门了。校长出访与来访接待主要由校长办公室承担。2007年3月牛津新委任了一位专门负责“国际战略”的主任,并成立了直接隶属于学务长领导的学校一级行政部部门——国际战略处。负责全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事务,侧重于牛津国际发展战略的研究与给校方提供咨询建议。

但就目前的状况看,总的说来,剑桥、牛津等英国高校国际部门开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从数量和品种上都没有我们多,但有的工作水平较高,其思路也值得借鉴。下面作一介绍和浅析。

2.从“留学生办公室”到“国际办公室”

目前,不论是剑桥还是牛津,国际部门都大大拓展,并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剑桥大学的国际办公室,在保留其“留学生办公室”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职能明确为“国际教育”、“国际伙伴与联系”、“国际来访和出访”和“学校政策支持”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在国际教育方面:

a)国际学生的奖学金和交换生(Cambridge-MIT、Erasmus)的行政支持;

b)对新留学生的入学引导;

c)对书院和院系师生的签证等外事手续咨询;

d)给外国学生提供本科、研究生入学信息;

e)收集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教育计划信息。

2)在国际伙伴与联系方面:

a)行政支持和促进与已有的国际校际合作伙伴和国际组织间的关系,包括Coimbra、EUA、IAU、IARU和LERU等大学组织;

b)对各个院系认为新的和有潜力的合作关系提供咨询和支持;

c)甄别对学校的总体目标有支持作用的新机会,包括签署MOU、发展与政府部门(英国议会、大使馆等)的关系、甄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3)在国际来访和出访方面:

a)对具有战略意义的访问的有效计划和实施保障;

b)对有关高层人员的和书院参加的来访和出访的行政支持;

c)从后勤和行政方面支持重要访问的顺利进行;

d)检查国际合作跟进行动是否有效进行。

4)在学校政策支持方面:

a)为学校的宣传、招生、校友、发展和其他领域的学校战略收集和提供智慧和信息;

b)为建立和发展学校的国际联系(links)提供和维护信息库。

与剑桥大学相比,牛津大学国际处的职能有类似之处,也有所不同。首先,由于历史原因,国际学生的管理和奖学金等事务还保留在原来的学生事务部中,但与国际部密切合作。新设立的国际战略主任一职的职责更趋向于宏观、高端,具体有:

1)制定旨在促进牛津大学发展国际关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布局规划和系统连续的发展战略;

2)全面审视牛津大学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与外国大学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情况,保证有关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其今后的合作与发展;

3)在国际学生招生方面密切配合学校和书院的领导,制定战略规划和措施、发展校友关系以及为实施一些自行策划的项目、计划筹集资金支持(如研究生奖学金);

4)对本校学生的国际教育经历发展进行规划和创造条件,促进教师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牛津大学在学生事务部下的国际办公室,则主要负责为申请来牛津留学的国际学生和在校的学生提供广泛的服务。其主要职责是:

a)为国际学生提供从在牛津的学习、签证事务,到在英国的生活等全方位的咨询服务;

b)管理资助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和资助牛津学生出国学习和交流的奖学金;

c)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本科生入学面试;

d)每学年初,负责开办给国际学生的入学指导项目,介绍在牛津和英国的学习和生活。

可见,剑桥、牛津的国际办公室一方面仍然承担着“留学生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同时在大力加强国际关系和国际发展战略方面的职责和作用。

3.从单纯服务于留学生到直接服务于学校发展战略

或许由于长期承担着留学生管理的工作,剑桥、牛津都为留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为留学生准备了内容丰富的介绍资料、规范的入校指导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他们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与此同时,剑桥和牛津的国际处都在建立一个涵盖全校教师国际合作信息的信息系统,以便为学校考虑和推动国际合作提供信息平台。办公室的负责人和同事经常承担学校指派的有关国际事务、问题的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供学校决策。例如,本校与某国、某校的国际合作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建议;国家的某项政策对本校留学生的影响。他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比我们更加仔细,更加深入。另外,两校的国际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拓展本校的国际合作,特别是学生的国际项目去争取资源和资金的任务,例如,争取奖学金。正是由于这些工作,使两校的国际部门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4.国际合作重点思路浅析

剑桥、牛津两校国际部门所关注和开展的工作更侧重于校际关系和学生的事务。他们更多地关注和处理通过国际合作为本校学生提供增长国际经历的机会、筹集相应资源、为科研寻求建立与国际高端机构合作的机会,以及为学校扩展国际影响等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参加国际大学组织。剑桥、牛津都重视参加世界研究型大学联盟、欧洲一流大学联合会和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等国际重要大学组织,通过这些国际组织为校际合作、学生国际培养提供条件。如通过世界研究型大学联盟,开办了暑期项目——NEW-IARU Global Summer Programme,为联盟内的十个成员学校的学生提供强化的和集中住宿的暑期课程。

2)重视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科研机构建立伙伴关系,开展实质性合作。例如,剑桥—MIT联合研究中心项目、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合作、牛津—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项目。合作所涉及的内容均含有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水平博士生的培养。

3)根据院系要求,为其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类合作:a)短期学生交流和学者交流项目。如剑桥大学的Classics系与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学生暑期交流项目。b)联合办公室。如剑桥卡文迪士实验室和韩国KAIST分别在剑桥和KAIST建立研究合作办公室,以此推动双方的研究合作。c)开办暑期课程班、MBA项目。d)发起合作组织,如剑桥的一个书院Clare Hall发起的“伙伴关系—亚洲”项目等。三、借鉴与启示

从以上剑桥和牛津的国际化和国际办公室的发展演变等情况,可以得出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有益启示,供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

第一,世界一流大学是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学,是国际化程度相当高的大学。留学生、国际师资、世界级成果和学术大师等数字昭示着世界一流大学的风采。这些数字既是标志性指标,也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客观使然。清华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在上述几个方面协调配合,扎实工作,努力提高世界一流大学若干标志性指标,同时促使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内在实力的真正提高,从而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第二,剑桥、牛津的国际化有着十分清晰的内在价值观和本位利益导向,其国际化举措的目的性十分明确。例如,在招收留学生方面,他们均不鼓励本科交换生而积极招收各类研究生,目的在于保持本科教育的本土性,获得优秀青年科研力量和获得学费。又如,国际师资方面,收紧“固定编制”,放宽“科研合同制”等。尽管清华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与剑桥、牛津有很大差别,不可简单类比。但其思路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即国际化是大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和结果,而非战略目标。因此,学校推动任何一项国际化的重要举措都要首先明确目标,明确它对学校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的促进作用,分析客观条件和利弊得失,争取取得实质性效果。

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英国高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重视,正在从一种基层自发的活动向一种高层更有自觉意识的活动发展。大学应十分重视以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学校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加强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加强实践和对实践的及时总结,对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完善与提升。作为身处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一线的职能部门,国际处应承担更多此方面的工作,努力做好学校的参谋和探索者。

第四,发展国际友好关系,参与国际性组织,拓展国际空间,已成为大学争取资源(优秀学生和师资,资金等)、提升影响力、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方面。因此,发展外部友好关系、拓展合作资源成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部门的重要责任。作为大学的国际处,要为学校的发展积极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开拓渠道和空间,争取资源,扩大影响。

第五,国际学生始终是国际工作的重要内容,国际处主要承担入学教育、外事服务、项目实施、奖学金发放,以及参与招生和筹集资金等学生培养和教学以外的工作。高水平的留学生服务管理工作既使留学生们受益,也是一个向世界展示高校形象的重要窗口,一定要努力做好。本校学生的国际化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国际部门,也包括院系在积极通过参与国际大学组织、与国外大学和机构开展交流、实习和短期课程等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丰富国际经历的机会。

第六,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普遍的今天,清华大学的行政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起服务意识,努力为师生、为学校提供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的优质服务。

上述几方面特点与清华大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很多不谋而合之处,有的方面剑桥、牛津做得好,有的地方清华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国际处的职能和发挥作用方面,说明大家在国际合作与交流这方面处在相类似的阶段和水平,各有特色,值得相互借鉴和加强合作。对清华大学国际处而言,剑桥、牛津的注重招收留学生与周到服务、注重参与大学组织并发挥作用、注重调研和信息化建设,以及注重推动本校学生的国际经历和积极争取资源等都值得清华借鉴。四、结束语

剑桥和牛津是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他们更将保持自己的国际领先地位当作学校的发展战略,国际合作与交流受到相当重视。尽管国情不同、校情不同、历史不同,但是,他们的理念和做法均可以成为清华大学及国内高校建设开放式大学、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制定发展战略和确定发展指标体系的有益参考。(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战略梅萌 陈鸿波摘要:清华科技园是中国著名的大学科技园,建园12年以来,清华科技园不仅为创业企业孵化、高新企业研发、创新人才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通过着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创新服务体系,为Sun, P&G, Google等国际化的大公司和留学生创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为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交流,建立了一个优异的平台。本文介绍了清华科技园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思考、行动、结果和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打造一个国际化的科技园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关键词:清华科技园 国际化

中国加入WTO,不仅将中国的企业推向了世界市场,也把帮助企业成长的科技园区推向了国际市场。在国际化的氛围内,所谓国内领先,国内一流已经不具有实际意义。因为所谓“国内”这个虚拟的边界没有了,各国的企业和园区共同来到了同一个比赛场地。在这种形式下,作为“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培育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的中国大学科技园,也必须面对国际化的挑战。

自1994年清华大学提出建设清华科技园的设想以来,清华科技园的管理团队就一直把建设一个国际化的大学科技园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国际化为首的国际化战略、创新服务体系战略和辐射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一直主导着清华科技园的规划、建设和发展。

经过15年的努力,清华科技园不仅完成了20栋大楼共计69万平方米的园区建筑,而且将自己的辐射网络覆盖到中国的江苏、江西、陕西、广东、河北、山东、沈阳、上海等30多个省市和地区;不仅吸引了中国Sohu.com, Neteasy(163.com),Tongfang, UNIS等国内一批大型高科技企业入园,也成功地将P&G, Schlumberger, Sun, NEC, Toyota, Google, Microsoft等一批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引入了园区,他们在园区使用面积已经超过10万平方米。

在清华科技园的创业园内,还有上百家由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人士创立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总共将近400家国内外的大小公司,在美丽的清华科技园内相互交流,相互协作,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注重实践、宽容失败、鼓励竞争、崇尚合作、追求事业、淡泊名利的优良的园区氛围,清华科技园已经成为中国最大,运行最好的大学科技园,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化的大学科技园。一、园区国际化首要的是管理者理念的国际化

科技园区的国际化,在很大程度上或者说首要是园区的管理者理念的国际化,大学科技园管理层必须利用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引进国际化人才等多种方式,迅速提高国际化的管理水平。国际化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和漂亮的口号,国际化贯穿在我们对每一项决策的思考过程中,体现在我们每一项工作的具体措施过程里。

管理机构本身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组织结构,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种开放的组织系统主要面对三个方面:第一,面对科技园的各种资源,要充分利用国家、学校和社会资源为园区的国际化服务;第二,面对入园企业,要充分了解入园企业在走向国际化过程中的各种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第三,面对同行,要充分了解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趋势,要做到知己知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

当然,现在没有任何一个科技园可以做到所有方面都优于其他科技园,也没有任何一个科技园可以满足入园企业的所有需求。因此,与同行之间更应该取长补短,提倡在竞争的同时强调彼此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同时,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国际化园区是建设在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化园区,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讲,民族的就是国际的,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也要融入中国的古老文化和传统,才能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科技园区。二、国际化是入园客户的基本需求

国际化是一个需求,但它不是园区建设和管理者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学校和地方政府的需求,国际化,首先是园区客户的需求。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并扩大其研发中心的规模,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家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究开发中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30多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汽车和化工领域。跨国企业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等几个发达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这些研究机构,在选择办公地点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要求和考虑。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到海外留学深造,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国家大力提倡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新形势下,一批掌握世界顶尖技术和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优秀留学人员开始回国创业,清华科技园适时提出的“两岸互动,跨洋创业”的理念,得到了海外留学生的热烈响应。这些留学国外多年的人士,对选择自己的创业地点,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根据清华科技园的经验,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海外留学人员创立公司选址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非常靠近大量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

2.非常靠近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聚集地;

3.政府给予非常优惠的产业政策支持;

4.建筑设施和所提供的附加服务水平;

5.良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相对独立的办公空间。

清华科技园多年的发展经验表明,科技园区应该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在园区建设和服务两个方面,在上述几个方面全面满足入园客户对国际化园区的基本需求,提高入园客户群的质量,才能实现科技园区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三、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工程

有了明确的目的和理念,了解了入园客户的基本需求,下一步就是要把国际化战略当作一个工程来建设,一般来讲,建设一个工程项目需要:

●一支管理团队

●一笔专门的经费

●相应的办公设备和场所

这就是所谓的人、财、物,也是在当今世界做任何一个工程都需要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在管理团队建设方面,除了在园区的管理团队中聘用一位有长期在国外工作和生活经验的主要官员负责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之外,清华科技园还成立了由下述园区入住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顾问委员会:Google, Juniper, Neteasy, Sun, Microsoft, NEC, P&G Broadcom;Viratas, Conexant, ADOBE。

并赋予该委员会下述职责:

●帮助园区整体考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国际化问题。对国际化标准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将要遇到的一些细小但又非常尖锐复杂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参与制定涵盖主园区国际化支撑服务体系标准的建设和实施规划。

●介绍、推荐国际交流伙伴,指导国际交流网络的建立和维护。

●协助建立、更新和维护我们的英文宣传资料、英文网站和它在世界各地的镜像。

为了把所有的理念和想法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清华科技园成立了以为客户提供国际化服务为目标的五个业务中心:工程中心、营销中心、服务中心、投资中心、孵化中心,目前这五个中心共有员工70余人,园区为这些员工建立了漂亮的办公场所,并支付每年约2000万人民币的运行费用。

人、财、物落实了,园区的国际化建设就有了长足的进展。经过这些业务中心几年的努力,一系列的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和实施方案已经制定或者正在制定之中,其中主要包括:

园区规划和设施的国际标准

●园区出入口、道路,停车的规划和设施(停车场设施)

●园区各楼宇标识系统的统一规划和实施(园区指示系统)

●园区餐厅、商务整体服务体系的规划和实施(物业设施)

●园区会议、展览等整体商务设施解决方案的规划和实施(会所和多功能厅)

……

园区创新服务体系的国际化服务标准

●园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标准(服务中心网站)

●园区物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标准(物业公司网站)

●园区企业人员招聘会议的组织和实施

●园区创业投融资体系和标准的建立和实施

●园区企业孵化服务标准的建立和实施

●园区企业会员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园区企业定期与清华大学相关机构的交流和互访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园区英文网站的维护和更新标准

●园区国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标准(签订的协议)

……

除了上面一系列为满足客户的需求所制定和采取的一系列标准和措施之外,清华科技园还凭借它丰富的地方政府资源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入园企业在人才获取、优惠政策支持和园区周边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等方面,谋取最大的利益。例如,经过多年的努力,不仅使入住清华科技园北京园区的企业享受到了有关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前三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4~6年交7.5%,第7年以后交15%,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40%以上,按10%税率征收所得税等优惠措施,而且使清华科技园的其他分园也能够享受相同的优惠政策。四、清华科技园在迈向国际化路途中的其他主要行动

1.走出去,向世界推介清华科技园

六年来清华科技园出访日本KSP、新加坡、印度、美国、韩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伊朗、南非等国际科技园区100余人次,向我们的同行学习到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做法。我们灵活方便的小办公区解决方案,就是借鉴了新加坡裕廊科技园,日本KSP科技园的先进经验。

2.请进来,利用各种机会宣传科技园

六年来接待各国来宾12000余人次,我们不仅把每一次接待当作宣传清华科技园的机会,也当作向同行们学习的机会。不仅热情回答客人们关于“你们是怎么做的”的问题,还要虚心询问他们是怎么做的,向来访者请教他们的做法和经验。

3.利用外国各种媒体宣传报道清华科技园

充分利用出访的机会,联络在出访国工作的朋友和同行,协助我们在日本、韩国、美国、英国等国外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广泛宣传清华科技园。

4.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渠道和网络

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等国内外成功的科技园加强联系,并与他们签订有关加强信息交流,为入园企业相互联系和合作牵线搭桥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合作协议。

5.积极参加世界科技园协会组织的各种国际会议

利用会议提供的机会,了解和学习各国科技园区的先进经验,建立广泛的科技园协作网络。并通过这个网络,使更多的入园企业增加对外交流和交往的机会,为他们搭设广阔的合作网络和平台。

清华科技园目前在国际同行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相当的影响力。清华科技园的副总裁曾任国际科技园协会亚太分会主席和协会的国际理事会成员。目前,国际科技园协会(IASP)海外唯一分支机构——北京办公室就坐落于清华科技园。五、国际化的氛围是大学科技园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在清华科技园内营造一个国际化的氛围,即一个国际化的场,这个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能让每一个工作在这里的跨国公司的外国职员感觉到像生活在一个标准的国际化的环境中,办每一件事都感到非常方便和容易,让每一个在这里工作的国内企业和员工,能够通过直接地和国际一流企业接触和交流,获得新的思想和灵感,通过和国际接轨的一系列服务项目和模式,了解和习惯国际化的商业环境,从而更容易融入到国际化的商业社区中去。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也许都是非常普通和平常的,如接待一位来访的普通客人,回复客户的一份普通电子邮件等等,但是我们力求每一件小事,都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做,力图通过这一件件小事的积累,让客人不断体会到一个国际化园区的整体氛围,就好像麦当劳所卖的产品虽然是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但通过严格的标准化与细腻的细节处理,如薯条的长度、温度、速度、质量以及就餐环境、氛围塑造等,营造出一种科技印象或科技氛围,并且很难被竞争伙伴简单地复制。我们也要通过在国际化理念指导之下的一系列标准的贯彻与实施,形成了一种有特色的、国际化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是由很多任管理者的思想和许许多多基础员工标准化、规范化的日常行为积累起来的,是通过整合许多国内外的资源,经过许多年努力才建立起来的模式。它是清华科技园品牌的结晶,由于它很难被其他园区简单地复制和模仿,因此,国际化的模式或者氛围,将是构成清华科技园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国际化战略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战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很好的成就,但是,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难题,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建议和帮助。

1.国际化园区面临的语言和文化隔阂

随着大批国际企业的入住,大大提高了对管理者的工作习惯、方式和语言能力的要求,较快地提高服务人员的语言能力,成为我们面临的很大的挑战。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英文说明文件,窗口服务人员还没有基本的英文会话能力,网站上英文的信息很少,并且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和维护。语言交流方面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对国际化企业的服务质量。

2.如何看待国际宣传投入和产出的相关性?

为了拓展入园企业的国际交流空间,让更多的外国媒体,并通过媒体让更多外国企业了解清华科技园,了解清华科技园的400多家高科技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广告的费用都是很高的,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刻,一分钟的广告成本就上亿元,对于科技园区品牌和所拥有的企业的宣传,会耗费大量的资金,并且多数时候不能够和现期的收入联系起来,如何掌握这种国际化宣传的度,如何评价现在投入与未来产出的关系,成为园区年度预算编制过程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

3.服务期待的高目标和服务实施人员的低水平之间的矛盾

清华科技园基本物业服务人员,都来自中国劳动阶层的最基层,他们每个月的薪水,只有100~150美元,如果我们为了满足跨国公司对园区服务的比较高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大量雇用高素质的服务人员,他们的薪水将是基层服务人员的3~5倍。而过多地聘用高水平的人员来做基础服务,园区整体的运行成本就会高得不能承受,如果我们使用低水平的人,园区的整体国际化氛围和环境,就会有很多的遗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欢迎业内的专业人士,给清华科技园提供好的建议和帮助。七、结论

●国际化的科技园,其管理团队应该是开放的,有国际化眼光和丰富国际化经验团队;

●国际化的科技园,应该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研究客户对国际化氛围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才能使园区的国际化战略有的放矢,不流于形式。

●国际化的科技园,应该把漂亮的国际化口号,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目标和计划中去,在实施的过程中,既不要空喊口号,也不要奢望一蹴而就,应该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国际化的理念付诸实践。

科技园区的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一个国际化的园区,必须时时刻刻观察和了解客户在园区国际化方面的建议和需求,及时地提出改进和应对的方案,才能不断提高园区客户的满意度,使科技园区真正发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心)对外宣传与大学国际形象传播陈红 宋培晶摘要:本文围绕对外宣传在大学国际形象传播中的作用,针对中国大学对外宣传工作的特点,从宣传方向的定位、宣传题材的选择、宣传渠道的拓展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进行对外宣传的工作思路与方法,同时指出了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对外宣传工作中一些需要注意并加强的方面。关键词:形象传播 对外宣传

大学需要加强对外宣传来构建其良好的国际形象。中国大学的对外宣传要从自身的工作特点出发,既要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把握外宣整体方向,又要发挥自身的定位优势,同时更要注意讲究策略,根据宣传对象即受众的思维、逻辑和语言习惯,选择最合适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一、立足自身,正确把握外宣方向

对外宣传是大学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方针进行,特别是在重大问题、原则性问题上要统一认识,步调一致。要服从国家和本单位的整体宣传部署,要坚持政治原则。从事外宣工作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感,应与对内宣传报道加强协调与配合,公正、客观地向外界发布各种信息。

在确定大学的外宣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到本校的特点,考虑到国外受众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形象定位。要注意教育科研机构的对外宣传不同于政府部门的宣传,不必以公布方针政策和发布政务信息为主;也不需要面面俱到,把公众知情权放在首位;更不同于大众媒体的传播工作,不应为了迎合公众的好奇心理而去挖掘那些与形象建设需求不符的奇闻轶事。

大学的外宣方向应该把树立一流大学形象放在首位,重点宣传科研成果、展示学术和教学水平以及其对国家、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围绕这个方向,就可以有重点地选择最适宜的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二、贴近受众,策略选择宣传题材和角度

对外宣传是面向国外受众的舆论公关,其根本目的是让国外受众了解学校并留下良好的印象。很多单位的外宣品完全采用中文编辑稿翻译成外文出版,其内容让外国人看了不知所云或根本不感兴趣。为了达到期望的宣传效果,必须了解国外受众的价值观,认真考虑他们的信息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合适的外宣题材和宣传角度。要做好外宣工作,就要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了解当地媒体刊物的报道方式,做到知己知彼。

当前我国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大学在科研和教育方面不断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果。值得宣传报道的题材很多,从中筛选出最适宜对外宣传的题材对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非常重要。分析国外媒体报道的特点,可以发现其商业运作的要素是迎合当地受众,把当地百姓关心的内容放到很重要的位置。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选择题材时就要有所偏重。

在编印英文外宣刊物的时候,应该比较注重报道的内容包括:学校的重大科研成果和获得的重大奖项,特别是自主创新和社会效益大的项目;代表学术水平的重点学科和学科领军人物的教学和科研项目进展;体现教学水平和特色的教育管理举措和学生获高水平国际竞赛奖励;反映国际化水平的国际交流项目和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等。在选择题材时,内容涉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命与健康、关注弱势群体等国外大众有共识并关心的科技成果和主题活动的新闻更是报道重点。而一些敏感的科研项目和外国人不易理解的教学评优等内容就不宜放在外宣选题中。

除了及时报道学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和各类新闻事件之外,应注重发掘并报道学校对社会的服务和回馈。服务社会在西方大学中是非常受重视的,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的支持和学校的发展,这样的报道容易引起共鸣。如清华大学在外宣刊物上开设了服务社会的栏目,报道暑期教育扶贫项目、对口支援西部大学、学生志愿服务弱势群体、救灾项目和捐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内容。

其次就是关注国际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可能引起国外读者关注的社会新闻甚至突发事件作为切入点,及时发掘报导题材采写新闻,如北京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报导师生设计的奥运场馆和吉祥物,还有师生志愿者和参赛运动员;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清华的英语新闻上就重点报导了在美国的校友第一时间建立网站对灾区的捐款捐物,在校教师技术支持堰塞湖抢险,以及建筑系的学生设计出多套灾区重建房屋设计图提供给灾区农民。

选择了合适题材后,在报道角度上也要考虑国外受众的价值观而有所偏重。以报道科研成果为例,选择卓有成效的成果,不仅要包括科研成果在国内外获得的奖项,更重要的篇幅应放在此项成果对国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上。一些尖端的科技成果既可以用于军事,又可以民用,应重点选择民用的效能去宣传,避免让人借题发挥。对于同一个题材,外宣和内宣的宣传稿件在宣传角度上可以各有其针对性。2005年起新华社对“两会”的报道改变了以往中英文报道捆绑在一起,中文定稿英文编译的模式,英文编辑可以根据海外英文受众特点,大幅改写甚至重写中文定稿,对部分难以引起英文受众关注和共鸣,难以被英文受众理解、接受的中文稿件甚至选择不予编发。结果新华社的稿件在外媒的转载率大大提高。

此外,在对外报道新闻时,要充分发挥图片的效力。图片往往比文字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有可能的情况下,在发表新闻文章时要尽量配上图片。在选择图片的时候,借鉴国外媒体喜欢近距离突出表现社会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特点,在选择文章配图时也尽量放入更多生动的近景照片。同时也要合理安排报道领导和普通师生的故事、图片及文章在版面的位置。

我国的媒体报道方式与国外不同,西方媒体多采用客观平衡的方式报道新闻,虽然内容上有倾向性,但文字上是既有正面的阐述、也有反面的观点。对国外受众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西方媒体的报道方式,因此我们在对外宣传时也要考虑报道中避免套话、空话和口号式的语言,在报道成绩时表述要尽量客观,在心态上保持谦虚,要在文字上多学习西方记者的修辞技巧。三、重视效果,拓展多种宣传渠道和方式

大学开展对外宣传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如编印和发送各种外宣刊物,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如国际会议、学术论坛、学生竞赛等,也可以积极地走出去,在国外开展学者讲座、学生交流、海外招生、文化展览等各种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还可以借船出海,参与各国教育部门和机构举办的交流展示活动,或利用有影响的国际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其形式和规模可以根据外宣需要和资源情况而定。

1.编发外宣资料,扩大宣传覆盖面

编辑外宣资料的种类内容应从读者的需求出发,选择国外读者愿意阅读的信息和新闻。要形成长期规范的出版物,一般介绍资料可做成年刊,新闻类的视情况可做成月刊、双月刊或季刊。对于面向国外受众的宣传品,要积极扩大发行量,使其覆盖更多的海外地区、单位和个人。既要主动邮寄给国外的相关读者,也要放在网站上供人浏览下载,不断增加读者订阅量。有条件的还可定期发送电子版宣传刊物。在接待来访外宾和学者出访的时候,外宣刊物都应作为必备品送达外方。

2.丰富英文网页内容,及时传播信息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已使得网页浏览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最迅捷的渠道。在这个网络通讯发达的时代,建设一个好的英文网页,丰富网上信息,强化信息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也是争取国外受众的重要手段。英文网页的栏目设置和层次布局一定要区别于中文网页。考虑到国外读者的世界观和关注重点的不同,不能简单地把中文网页翻译成英文,而要把重点放在希望送达外方读者的信息上,并把国外读者关注的内容安排在显著位置。我国大学的英文网页应该把招收留学生的学科资料、师资介绍、科研水平介绍和校园环境、服务设施等内容作为重点。

3.组织和参与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开展形象公关

大学每年组织各种国际学术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主动争取行业年会的主办权,吸引外国学者来大学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交流,不仅为学术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和机遇,也可以展示本单位形象,让更多的国际学者同行了解本单位和本单位的学者,认可我们的学术水平,扩大国际知名度。一个教育科研单位如果有若干个同行学者赞誉的一流学科、院系或研究所,这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就会被提升。

近年来,我国大学也更多地组织和参与赴国外的展示活动,如参加我国教育部和国外教育机构举办的大学校长会、高等教育展等等,有机会向国外同行及社会各界展示大学的教育科研特色和成果,增加话语权和曝光度。展览的集团效应很有用,主办方为了扩大影响和活动效果,往往会组织很多观众,还会邀请各校在大会上作主题报告,对大学来说就相当于一个搭好的展示舞台。另外,与国外名校共同举办活动也是如此,对方在当地的影响力同时也为我所用,其效果往往好于我们自己单独搞活动。

校内各个部门也要尽量提高宣传意识,把宣传工作融入到交流工作中去,在国际同行面前体现本部门的水平。每个单位的总体形象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在每一个组成部门的形象上,不仅要把活动组织好,还要把对外宣传工作同时做好。

4.充分利用海外媒体的报道渠道,扩大国际影响

从国际传播实力上看,传播能力最强、覆盖面最广的媒体机构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的某些新闻社。通过加强与海外媒体的沟通、合作,借助海外媒体的报道,可以扩大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借助国外力量和国际媒体开展对外宣传,是扩大对外影响的一种有效形式。一些省市的外宣办已经开始尝试举行媒体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境外媒体参加有计划的活动,进行拍摄和报道,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高校也可以选择一些适宜开放的活动主题,主动邀请国外媒体参加并采访报道。可以主动邀请媒体采访重要公众人物演讲、相关国家的重大外事访问,以及学校举办的重大活动。邀请形式包括参加现场报道、参加新闻发布会和个别安排采访。通过这样的活动,向国外媒体提供深入了解学校的机会,增加正面报道的文章。

另外,对于外媒主动要求采访报道的内容,也要积极、慎重地接待并尽量安排妥当。国外媒体要求采访专家学者,可以看作是很好的宣传机会。外国记者在采写新闻的时候,为了文章的客观和生动常常愿意引用专家观点,通过这些专家学者的言论和外媒记者对他们的报道,世界上也会有更多的人了解他们所在的大学。外宣部门应主动在采访过程中提供更多有益宣传的信息给媒体记者。四、有的放矢,提前做好策划和组织工作

从一些省市的外宣工作成效上看,一些达到良好宣传效果的举措往往是在较高的层面提前策划组织,同时需要一些部门共同协调配合来实施完成。外宣工作能不能走出去、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走出去,能不能在外落地,都反映着外宣工作的成效。很多省市外宣干部在总结经验时都曾谈到外宣工作往往是和一些重大活动和事件结合在一起的,提前策划,争取主动可以大大提升影响力。

我们在开始策划大型活动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突出有对外影响力的环节并系统地进行项目安排和宣传包装。这就需要树立良好的外宣意识,不仅要抓住并把握宣传机遇,还需要主动开拓,有意识地组织策划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的特色项目和活动。

总之,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大学的国际形象对大学的国际化发展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国际一流大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我国各省市的外宣部门也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特色举措。对外宣传工作舞台大,视野宽,要不断探索并积累经验,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有效地开展外宣工作,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实现良好的国际形象传播。(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海外宣传办公室)从战略目标到行动策略——美国名校国际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殷琦摘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使世界各国高校都前所未有地重视并制定了各自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三所世界名校近期国际化战略的研究和比较,深入了解和分析三所学校在国际化战略制定背景、国际化战略目标、实施策略、行政组织架构等方面的特点并作比较,以对我国重点大学的国际合作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词:国际化战略 目标 全球化 全球参与 策略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高等教育事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在2009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公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在世界前100名中,英国高校占29所,美国高校占46所,中国高校占2所,其中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分别位于第一、第三和第九位。认识美国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特别是研究其战略目标、策略、实施机制及其阶段性成果,对我国高校国际合作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基本概念界定

1.国际化: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学术界仍存有分歧,没有达成共识。根据学者Hans de Wit对中外学者的界定分析,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总结归纳为四种:一是从活动方法来谈;二是从能力方法来谈,它侧重于人,指发展学生、教师和其他雇员的新技能、态度和知识;三是从精神气质角度来界定,强调的是态度、观念的国际化,即要树立全球意识并形成国际化的精神气质和氛围;四是从过程方法来谈。本文侧重于从以上所提出的活动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象,也就是从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出发来描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美国的阿勒姆(Arum)和瓦特(Water,W)曾作过类似的研究,他们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与国际研究、国际教育交流与技术合作有关的各种活动、计划和服务”。

2.战略:指导工作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是宏观的。

3.策略:指为实现战略(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全局性的谋划)任务而采取的手段,策略是战略的一部分,它服从于战略,为达到战略目标而服务。二、哈佛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概况

1.背景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私立大学,常春藤盟校成员之一。她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先后诞生了8位美国总统,40位诺贝尔奖得主和30位普利策奖得主。哈佛大学以其在几百年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办学理念、得天独厚的国际化办学优势、举世瞩目的办学成就多次蝉联世界大学各类排行榜榜首。

早在18世纪,哈佛大学教学和科研的触角就已经延伸至海外。近年来,哈佛大学更是全方位地加强了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联系与合作并受益颇丰。多年来,哈佛大学除了培养大量的美国学生外,还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自1998年以来,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人数已增加了35%,国际学生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2002年以来,哈佛本科学生海外学习、研究和实习的人数增加了一倍。根据哈佛大学网站发布的最新数据,2008—2009学年,在哈佛大学学习和工作的国际学生和国际学者已超过8000多人次,其中国际学生为4131人。同时哈佛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已经在全球各地设立了包括戴维·洛克菲勒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多个研究中心。今天的哈佛大学已无可争议地被世人认为是一所顶尖的“全球性大学”。

2.国际化重要文件和校内管理机制

哈佛大学早在1997年就首次通过了在海外设立机构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方面的校级国际化政策(Harvard University Policies on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Sites),该文件主要明确了在海外设立机构和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方面的战略考虑、申请流程、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则。

2004—2005学年初,在哈佛大学教务长的指定下,哈佛大学组织专门人员重新审定了哈佛大学国际合作的校级政策。2006年1月,哈佛大学首次任命了分管国际事务的副教务长,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和监督各类与国际科研合作、教学相关的校级计划和涉外政策,与院系主管一起协作审核跨院系的国际合作行动方案,鼓励涉外合作项目的开展,加强哈佛大学在国际和区域问题研究领域的参与,推动哈佛所有院系国际课程的实施和维护;推动各院系的国际合作,同时加强跨院系国际合作项目的协调,监督和审查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副教务长本身并不直接管理校级项目或者相关办公室,这些具体的涉外项目和办公室均由基层院系、研究中心或者学校其他校级部门管理。哈佛大学在2006年秋季成立了国际项目和国际机构校级委员会(UCIPS),同时在各院系建立了相应的开展国际合作活动的程序。

同时,为鼓励和规范教师在海外开展研究项目,同时保证哈佛大学在海外开展的大型、长期性的国际项目既有序、安全地实施,又符合哈佛大学的行政和学术标准,哈佛大学规定以下三种涉及海外项目和海外机构的筹建方案需经教务长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实施:所有年度预算超过100万美元或者达到所在学院年度运行经费预算额度1%的一年以上的海外项目;所有关于筹建海外机构的方案(无论其年度预算的大小);无论项目预算大小的所有使用哈佛大学名称的海外项目方案。

为了更好地、有效地协调哈佛大学日趋增加的海外项目,充分、有效地共同利用全校各部门的优势,哈佛大学在保持了原有的“分权管理”的传统行政基础之上,在国际合作和海外机构管理方面建立了其独特的管理机制。首先建立海外项目和海外机构校级委员会,成员来自院系,由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教务长担任主席,主要是在国际项目、海外机构建立、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协调和监管的作用,同时继续鼓励以院系为主的海外项目拓展活动。同时,各院系已经建立了或者正在建立一整套有关评估、监督和审查海外项目和海外机构的完整程序。最后,从大学层面来说,也尽量保持构建一整套快速、简便的海外机构审核和批准程序。值得一提的是,海外项目和海外机构校级委员会主要审查的方面是有关海外项目和海外机构的提案是否符合大学的学术使命,是否具有学术上的必要性,以及是否需要和学校其他学院合作,是否符合监督和审查程序,其商业计划是否符合法律程序等。同时,一项新的提案还要递交法律顾问、风险管理和审计部门综合考虑和审核,以降低各方面的风险。

3.国际化战略目标

根据哈佛大学在1997年就通过的校级国际化政策纲领性文件(Harvard University Policies on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Sites),今天的哈佛大学继续不断地拓展国际合作,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战略目标:(1)努力确保哈佛大学在所有学科领域发挥其全球领导者的作用;(2)协助哈佛教师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开展在人文、社会科学、科学以及其他领域的学术研究,在国际范围内创造知识资本;(3)协助哈佛大学所有院系的学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开展广泛的学科研究;(4)促进全球范围内学者和相关人员的成长;(5)以适当的方式联系和吸引全球的哈佛校友。

4.平衡利益和风险、本部和海外的关系

在认识到国际合作给哈佛大学带来诸多收获的同时,哈佛大学也深刻地意识到,日渐增加的国际合作也随之带来了不断增加的潜在风险,例如师生在海外期间的人身安全、哈佛大学名誉和身份的保护、哈佛大学及其代理机构在外国司法管辖区域对当地法律、规章制度和风俗的遵守、与本校的学术标准和问责制是否保持一致性等方面。哈佛大学认为,这些风险不应该成为师生寻求海外教育和研究机会的障碍,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对于国际合作的协调和监督。因此,该文件在设立海外机构方面确定了以下指导原则:(1)阐明海外国际合作的目的;(2)与哈佛大学的核心学术目标一致;(3)对海外国际合作活动进行严格勘察;(4)对于跨院系涉外活动的利益和关注给予必要的审度。

该报告提出,只有学校和院系有效地利用资源,共享信息,协调国际合作,才能将学校国际合作带来的不必要的风险最小化。

该报告还提到,哈佛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和海外机构需加强哈佛大学师生在本校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而不是替代本部,院系应该继续拓展和提出与大学和学院的核心学术使命一致的国际合作新方案,这些国际合作的开展都要符合不同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三、耶鲁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概况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的私立大学,始创于1701年,初名“大学学院”(Collegiate School)。耶鲁大学是美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学,现为常春藤联盟的成员之一。

1997年,耶鲁大学在年度报告中正式使用“全球化”的提法。2000年,耶鲁大学校长里查德·莱文首次提出要把耶鲁大学建设成全球性大学(Global University)的愿望。2004年,耶鲁发布了《耶鲁国际化:2005—2008战略框架》,提出全球化环境下耶鲁大学的战略目标是:为学生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吸纳全世界最有才能的学生和学者;把耶鲁建设成为全球性大学。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耶鲁大学按照“目标——策略——项目”的分解办法,采取“改革依托项目,项目支撑策略,策略服务目标”的手段,围绕三大目标的实现,分别制定了16项策略和60个项目,其中的16项策略如下。

目标一:为学生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

1.鼓励相关院系加强在当代国际问题研究方面的实力,同时增设相关课程;

2.为每一位耶鲁学生提供赴海外学习、开展科研合作和实习的机会;

3.为耶鲁的研究生提供更多科研和教学方面的资源;

4.为耶鲁专业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学习机会;

5.拓展“耶鲁中心”有关全球化方面内容的教育项目。

目标二:招募全世界最有才能的学生和学者

6.开设新的项目为各国“正在崛起的领导人”提供培训;

7.就本科生海外招生采用更具有战略性的方法,在海外招生中更有效地调动校友发挥作用;

8.每一所专业学院要制定招生战略规划;

9.医学院重点要吸引和资助在生物和生物医药科学方面最有实力的博士候选人;

10.对于人数不断增长的留学生和海外学者提供更好的支持。

目标三:把耶鲁大学建设成为全球性大学

11.鼓励教师的研究项目和创新活动;以及建立图书馆和博物馆等;

12.集中支持一些有助于建立新学院的项目;

13.开始在中国境内拓展新一轮的项目;

14.增强耶鲁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学术声望;

15.加大拓展耶鲁大学海外网络的力度;

16.为耶鲁大学国际化构建行政基础设施。

同时,这16项策略的实施依托60个项目,这60个项目可简单归结为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开展组织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二是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提供良好的国际化活动服务支撑,服务项目包括住宿、办公场所、招生网络、图书馆、出版、短片介绍、校长年度出国访问和整合国际化资源等;四是采取“盲需求招生”和“基于需求的财政援助”等财务政策,既保证学生不会因为贫困而被拒之门外,又为相关的国际化活动提供经费保障。

在2005—2008年国际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耶鲁大学于2009年发布了《耶鲁大学2009—2012年国际化发展纲要》,耶鲁大学将原先的16项策略增加至21项:首先,围绕“为学生在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这一目标实施9项策略:

1.通过建立“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来促进耶鲁大学在国际问题方面的研究;

2.将推进“耶鲁—印度”行动计划;

3.通过吸引杰出的人才来增强耶鲁大学院系在当代国际事务研究中的实力;

4.启动“耶鲁大学全球健康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的工作;

5.确定“中东研究”进展;

6.将探索向学生介绍全球、国际和区域课题研究的新课程和新模式;

7.进一步完善耶鲁大学学生海外学习的机会;

8.通过整合良好的海外学习经历为专业学院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

9.增设更多高级行政人员培训项目,以培训海外在职的和新兴的领导人员。

其次,围绕“吸引全世界最有才能的学生和学者加入耶鲁大学”这一目标,确立了以下5大策略:更加注重招收海外学生;为国际学生和学者提供更好的ESL项目;为国际学生和学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帮助他们适应耶鲁的学习和生活;进一步将国际化融入到大学的文化中;倡导改善美国移民政策,使美国更加吸引来自全球的优秀学生和学者。

最后,围绕“把耶鲁建设成为全球性大学”这一目标,确立了以下7大策略:拓展更多的国际研究合作项目;在耶鲁大学支持为全球和区域问题的理解和解决作出积极贡献;寻求开展重大海外研究项目的机会,使其有助于促进学院和学校实现其使命;为在海外工作学习的耶鲁师生提供网上课程和数字化资源;在一系列主要国家设置国际事务办公室以协调大学的相关事务;继续构建行政基础设施来支持国际合作;在世界范围内更加主动地宣传耶鲁大学,使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同时更好地拓展校友网络以推动耶鲁大学的海外事业。

不难看出,在顺利实施了第一个国际化发展5年计划的基础上,耶鲁大学除了继续延续之前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了在全球和地区问题研究、构建吸引国际学生和学者的软硬环境、加强国际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海外影响等方面的投入和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支持计划。四、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化发展战略和特点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MIT)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素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美名,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被世界公认为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老牌大学齐名的、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的“世界一流大学”。

2009年3月,MIT发布了“MIT国际合作顾问委员会(IAC)关于MIT国际合作的指导性战略报告书”,该报告书结合MIT的大学使命详细阐述了其国际化的背景、目标、国际化战略指导方针、核心问题,并系统介绍了目前开展的重要项目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1.背景

在该报告中,MIT提出,随着20世纪晚期以来通讯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全球经济的增长,全球各地不同国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并对社会、经济以及知识交流产生深远影响。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越来越认识到只有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应对全球性挑战。作为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高校,将以其独特的地位来帮助形成有助于这些国际合作继续发展的方式。

作为一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MIT在开展与教育和科研相关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方面历史悠久。当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进展,MIT在自身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两方面不断增长的国际合作需求:一方面是有益于本校师生在海外学习和开展科研项目相关的各类国际合作活动与经验;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海外政府、公司和高校将MIT视为高价值的合作伙伴,主动寻求与该校的合作和共享资源。

MIT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国际合作。1991年,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研究群体“Skolnikoff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在技术竞争世界中的麻省理工学院国际关系”的报告。该报告认为:麻省理工学院的首要任务是通过保持其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领先研究地位来服务国家的利益,同时在这些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对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是绝对必要的,Skolnikoff委员会认为,开放式的国际合作是麻省理工学院不可或缺的体制优势。该报告指出,教师的利益必须主导学校的海外合作,该报告还强调指出,研究活动和思想必须跨越国界,公开交流以达到实际利益最大化。当时这一十多年前的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虽然在今天仍然适用,但是MIT认为,如今影响国际合作的力量更为复杂,今天的MIT更愿意与其全球合作伙伴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

2.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

MIT国际顾问委员会建议该校的国际化战略目标直接服务于大学的使命:也即增进知识,在科学、技术及其他学术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在21世纪服务于国家和世界的最优秀的人才;学校致力于创造、传播和保存知识;并于其他学校一起增进知识以应对世界上的挑战;MIT致力于在科学、技术及其他学术领域方面的知识开拓和学生培育,为21世纪的美国和世界提供最好的服务。

根据上述使命,该报告提出了大学全球性参与(International Engagements)在教育、研究、服务和大学建设四个方面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为本校师生提供认知世界和参与全球性事务的机会;为师生们提供独一无二的全球性的研究机会;参与国际合作与服务,不断增强学校的实力和领导力,同时为本校师生和职工提供新的教育和科研机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研究和服务质量,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

同时,该报告指出,有效的国际合作首先是为实现MIT的首要使命——服务国家利益,除了推动教学和研究,MIT的国际合作也将通过创造性的创新活动服务全世界。概括来讲,MIT的国际合作将为该校、国家以及它的海外合作伙伴带来收益。

围绕着全球性参与的四大目标,该报告又提出了六项国际发展战略指导方针:(1)MIT应在世界多个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国际合作计划。这些国际合作主要是基于它们是否符合学校的核心研究和教育目标,以及它们是否能够在创新前沿领域持续获得成功。(2)麻省理工学院应充分利用其在尖端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来拓展国际合作,以便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世界,同时加强其顶尖学术机构的地位。(3)国际合作应反映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研究、服务相结合的独特优势,跨越学科界限协同工作,并有效和创造性地在实践中运用知识。(4)麻省理工学院应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海外教育机会,使学生不受学术或经济上的制约。(5)国际合作应基于强大的教师参与和组织领导,同时建立起一个流动的教师和行政管理参与过程。(6)麻省理工学院应扩大其与全球校友和朋友的联系,首先需要加强联系的区域应该是那些本校重要教学和研究活动已到位或正在实施的地区。

同时该报告还提出了贯穿实现国际合作目标的八大基本准则,这八个方面也是在贯彻实施大学整体发展战略中始终坚持的准则,这八个方面分别是:(1)国际合作中“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战略互相支持,也即学校的行政层面和院系师生是互动的关系,教学和研究目标的新观点来自师生,学校的行政部门提供协调和支持,学校上层审度来自院系、有利于形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简而言之,就是院系发起的项目需要行政层面的支持以获得成功,而学校的行政层面将为新的项目提供助推力。(2)国际合作必须将教育、研究和服务社会相结合,始终秉承该校“理实交融”的校训。(3)加强与全球伙伴的合作将增强本校的全球影响力。(4)针对在当前全球形势特别是科技领域变化较快的情况,在建立长期国际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学校在部署国际合作资源方面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国际合作伙伴需要定期评估继续开展合作的意义和价值。(5)基于学位授予过程的质量控制因素,MIT不在海外开设授予学位的国际合作项目。(6)参与海外合作项目的本校教师的工作重点应保持在本部,为了使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教师在本校区的教学、指导和咨询工作质量不被削弱,涉及教师外派的国际合作项目需要被审慎地评估以决定其所在院系是否参与合作,采取措施以避免教师外派给所在院系所带来的不良影响。(7)国际合作项目需有可持续的经费支持,同时加强本校的资源利用。(8)国际合作需要融入对于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作为基本的指导原则,MIT建议学院的国际合作应反映出学院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例如开放、融合、非歧视等。

同时,该报告还提出,由于当前美国已经感受到海外各国在科技领域奋起直追,其科技强国的地位时刻面临威胁和挑战,同时当前全世界共同面对的科技挑战也迫使国际合作成为必需。该报告提出,MIT将努力加强在世界各重要地区的广泛参与作为长期目标,同时还郑重提出了有关国际科技合作的基本原则,包括:优先考虑有可能通过创新研究为国家和世界造福的重要国际项目;能够体现该校跨学科研究方面的实力,鼓励来自不同院系的教师联合工作的行动方案;能够体现该校独特的文化,将教育、研究和服务有机结合的项目,以及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项目;在学校行政部门决定实施特定的校级项目之前,须广泛征集相关学科领域教师的意见,院系的支持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3.今后的努力方向

该报告还提出MIT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1)认定和寻求感兴趣的全球合作领域;(2)拓展由院系教师组成的项目工作组;(3)努力为所有学生提供机会获取海外经历;(4)增加国际学生中本科生的比例;(5)在实施国际项目中鼓励学校和院系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共享信息;(6)对于在MIT工作和学习的学生、来访教师、研究人员等群体加大支持力度;(7)继续拓展与国际合作相关的筹款机会;(8)检查涵盖国际合作项目完整预算的方法;(9)加强行政程序和基础设施建设,例如理顺该校国际合作项目的命名程序;为院系提供关于制定国际项目方案方面的指导;建立校级的国际事务办公室。五、对我国高校国际合作的启示

通过对上述三所美国名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三所学校在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阶段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和共性。

第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全球性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国际化或者全球性参与首先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哈佛、耶鲁和MIT三所高校对国际热点区域例如中东、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合作和投入,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不断加强与印度的合作,积极拓展在中国地区的合作、主动开设和加大对国际性、区域性问题的研究等举动,均折射出了高校的全球性参与与其所在国家对外交往的战略需求息息相关。

第二,高校在制定国际化目标和策略时顺应历史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始终紧密围绕大学教育、研究、服务社会的使命。美国重点高校的国际化或者全球性参与也是大学本身不断进化、发展和提升自我的内在需要,国际化战略的制定是各高校在对全球化、社会、科学和大学自身发展充分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与时俱进,兼顾长期和短期利益,校内和海外的利益,充分评估利益和风险,及时根据社会的现时变化制订新的战略规划,体现了美国一流大学参与全球合作大胆务实和远见卓识的风范。

第三,高校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制定简明、具体、务实,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策略,每个策略同时又依托各类的项目,国际化发展战略从目标到行动纲领,到具体的路线图,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简明具体,既能够使实施目标明确而易于领会,提高完成效率,又能够避免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根据威特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研究,把定为国际化关键因素的许多不同的活动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别,即项目策略(计划策略)和组织策略。项目策略(计划策略)指那些把国际纬度整合到其主要功能中的高等教育组织的学术活动与服务。组织策略包括那些通过发展恰当的政策和管理的体制,从而有助于确保一种国际纬度或者说是已经论及的活动被组织化的创建活动。而上述三所美国高校特别是耶鲁大学的策略可以说既有项目策略也有组织策略,构成了相互依赖、严密完整的策略体系,有利于国际化战略目标、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同步进行,及时获得反馈和评估项目成效。

第四,注重高校国际合作的校级行政和院系基层行政的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由各方面专业人士构成的校级国际事务委员会,例如耶鲁大学在2006年秋季成立的国际项目和国际机构校级委员会(UCIPS),麻省理工学院的国际顾问委员会(IAC),明确其职责,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化政策咨询、重大项目可行性评估、项目执行成果回顾和审查、校级层面协调和监管等方面的实质性作用。同时在基层院系建立了一整套有关评估、监督和审查海外项目和海外机构的完整程序,充分发挥校内法律部门、风险管理和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专业咨询作用。概括来讲,院系作为国际合作项目的原始推动力,学校层面提供行政支持和有效协调,充分体现了美国高校在国际事务管理机制上“分权管理”和“问责制”的统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第五,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中的主要载体——人,这里的人主要是指“国际师资”和“留学生”,这两大方面也是作为反映各个大学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两项主要指标。吸引国际师资来校任教的因素既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发达程度,也有体制和机制等软环境。留学生在选择留学国家时既关注大学的教育水平,也关注大学所在地区文化的吸引力。美国上述三所高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以人为本,全球性参与过程始终以“国际学生和学者”的需求为根本的出发点,分别加大了招收本科生和海外优秀学者的力度,不断增加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同时,除了不仅要注重培养发展优秀的学生和培养发展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作为全球化环境下的社会机构,大学已经不能脱离社会而只关注校内人的发展,大学还需关注校外社会人的发展,承担起为本地区、本民族甚至全世界人类的进步与繁荣而努力的社会责任,服务社会,服务人类,加强与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间的合作交流,例如耶鲁大学创建的“世界伙伴计划”(The World Fellows Program),每年招收15~20名在世界各地区各领域的代表,在耶鲁最杰出教授的指导下研究全球问题,旨在鼓励伙伴们拓宽视野,培养他们所需要的新的能力和人际关系。同时,国际化发展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将海外校友工作纳入学校国际化发展的策略中,注重海外校友的网络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充分发挥海外校友在海外招生、筹款、科研项目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第六,美国高校重视国际合作资源的整合,依托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组建强大的项目信息库和资料丰富的网站。例如,哈佛大学于2008年5月发布的“Harvard Worldwide”网站,耶鲁大学的“Yale and the World”网站将所有涉及该校国际合作的项目和案例整合在一起,具体包括研究项目、海外旅行信息、海外实习、学位项目、文凭和行政培训项目等,通过按照国别地区、教学和科研、培训,参与主体的人员类别等多种搜索和查询方式,为大学师生职员以及公众方便、快速地查询提供便利。此类网站同时也成为了集中和有效宣传各高校全球参与的窗口和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国际形象和加强国际影响力。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国际化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内在属性,封闭起来搞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在社会快速发展和信息瞬时传递的全球化时代,美国知名高校在视野宽广的国际化目标以及质量优先、规模控制、突出重点、务实灵活的国际化策略保证了其国际合作的有效开展,也是美国知名大学领先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诸多重点高校已将国际化发展列入学校发展战略,但是在战略的制定、计划的实施,配套制度和措施方面尚未成熟和完善,需要结合自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时俱进,美国知名高校的国际化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参考文献

1.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Guiding Strategies for MIT's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A Report by the MIT Inter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INAL September 3,2009 http://web.mit.edu/provost/reports/IAC_Report_20090903.pdf.

2.Harvard University Policies on International Projects and Sites.http://www.provost.harvard.edu/policies_guidelines.

3.International Framework:Yale's Agenda for 2009 Through 2012.http://world.yale.edu/framework/Yale_International_Framework_2009-2012.pdf.

4.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2005-2008 the Emerging Framework.http://world.yale.edu/framework/InternationalizationYaleTheEmergingFramework.pdf.

5.The Progress Report 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Yale:2005-2008.http://world.yale.edu/framework/InternationalizationProgress2005-2008.pdf.

6.Hans deWit(2002)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Europe.[M]Greenwood Press.

7.李联明,朱庆葆.耶鲁大学建设全球性大学的理念与策略——兼论“耶鲁2005—2008年国际化战略框架”[J].中国高教研究,2007(8).(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清华大学图书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考董琳 庄玫 高瑄 向阳摘要:随着信息时代新技术对图书馆行业的推动,图书馆行业的发展速度迅速提升,业界的各种交流与合作也迅速增长。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近年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路,回顾了在馆际交流、项目合作、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实践,并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关键词:清华大学图书馆 国际交流 思考一、图书馆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思路

20世纪90年代初期,清华大学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始向着这一目标迈进。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机构,也把追赶的目标瞄准了国外的先进图书馆。这一时期,正是图书馆领域面临从传统型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图书馆的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图书馆的经验,来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这是图书馆开始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时首先思考的问题。为此,图书馆确立了一个工作思路:通过国际交流合作,追踪国外先进图书馆的发展动向,学习借鉴先进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具体做法,并将其中一些适合本馆实际的做法加以消化吸收,进而转化为自身发展创新的不竭动力,推动清华大学图书馆向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迈进。为此,自1994年起,图书馆积极走出去,与中国香港、美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大学图书馆建立了联系,签订合作协议,制订计划派出馆员出访交流,开始了图书馆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后来图书馆的发展经验证明,成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创新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图书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

1.追踪学习,促进自身发展

按照上文提到的发展思路,1994年,图书馆以“开拓视野、学习先进”为目标,与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签订了合作协议,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馆员的互访。自此之后,图书馆陆续分期分批派遣骨干到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访问,并利用赴港之机,顺访香港地区的其他大学图书馆。此后,图书馆又分别与香港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签订协议,互派馆员访问交流。截至2008年,前后共有50余位馆员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赴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访问学习。通过访问交流,学习并吸收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工作经验,成功推动了图书馆多项业务的发展。例如,图书馆开始提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推动常用图书对读者开放的工作时,来自内部人员的阻力比较大。通过派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骨干访问香港,在与香港理工大学等图书馆的同行交流时,感受到了他们一切从读者出发的服务理念,看到了香港图书馆已成熟应用的开放管理模式,打消了工作人员的顾虑,推动图书馆在国内较早实现了常用流通图书的借阅一体化全开放式管理,不仅给学校师生带来了便利,获得了高度肯定,而且有效降低了管理成本。图书馆读者服务意识的确立和服务工作的推进,从香港同行那里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的积累,图书馆在继续保持与香港地区交流的同时,逐渐把目光转向了美国,将追踪学习的目标定位于美国的一流大学图书馆,先后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匹兹堡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合作关系。21世纪初,经过认真论证,将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界居于一流水平和地位、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具有多方面相似性的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确定为合作对象,通过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访问交流,追踪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理念和动向。在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友好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双方的合作关系得以顺利开展,实现了人员交流、项目合作等方面的合作。2009年10月,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包括增加双方的信息共享和馆员交流、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帮助清华大学图书馆引进外文图书等内容。双方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深化,被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Anne Kenney称为“姊妹图书馆”。通过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交流,图书馆也在资源建设、网络环境下的读者服务理念和措施等方面学习到了许多经验,并结合清华图书馆的实际得到应用。目前,图书馆正在进一步开拓视野,与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日本东北大学图书馆等初步达成了交流与合作的意向。

图书馆在探索国际交流的方式过程中,贯彻“走出去”,并坚持“请进来”原则,主动邀请境外的图书馆专家学者来访交流,并做学术报告,报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2009年1月,图书馆特邀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主席鲁索教授到馆做了题为“Q-measures”的学术报告;3月,受聘担任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顾问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图书馆资深系统管理专家张甲应邀在图书馆做了题为“下一代互联网催生新型图书馆服务”、“可用性测试技术对图书馆网页设计的作用”的报告;7月,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馆长Anne Kenney和助理馆长李欣来访,作了“关于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战略思考”的学术报告;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图书情报学院教授曾蕾来我馆做了“图书馆的一些技术问题”、“关联的图书馆数据”的报告;著名的Internet Archive创始人Brewster Kahle先生来我馆做了题目为“Universal Access to All Knowledge”的报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图书馆副馆长张东明在我馆做了数字图书馆前沿问题的学术报告,等等。

图书馆通过派出骨干馆员出访,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于先进图书馆的理念、方法和工作经验有了深入的认识。而通过邀请境外专家来访并做专题报告,把境外图书馆界的发展状况、发展思路和动向介绍进来,使更多的馆员有机会了解,同样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在“一来一往”的双向交流过程中,帮助图书馆及时追踪境外图书馆的发展动向,了解新的思路和做法,推动了清华图书馆自身的事业发展,同时,也为开拓对外合作交流的新方向创造了机会。

2.拓展内涵,促进资源建设

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图书馆的经验、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特别是在读者文献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经费高度紧张的形势下,通过国际合作,图书馆逐步探索和丰富与境外的馆际互借、国际交换、捐赠购买等多种资源获取方式,有效地补充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发展了特色资源、减少了资源建设成本,为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

1995年,图书馆正式成立馆际互借处,逐步建立了与境内外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关系,合作单位遍及世界各洲,特别是通过与OCLC的合作,借助于OCLC的广泛成员,实现与北美数百家文献收藏单位的联系,较好地弥补了本馆文献资源的不足,通过馆际互借满足了许多读者的迫切需要。图书馆的国际交换业务也已建立了10余年,通过与境外近百家单位的定期文献资料的交换活动,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源,来满足本校师生的需要。

近年来,图书馆利用对外合作与交流的条件,积极吸引境外的文献捐赠,丰富自身的馆藏,建设特色资源。此举得到了积极的响应,捐赠者有来自境外的高等学府、知名学者、华人华侨等。2007年9月,美国休斯敦大学周本初教授将保存了三十多年的“保钓、统运”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揭开了图书馆收藏“保钓资料”的序幕。继周本初教授之后,图书馆又先后接收了30多位境内外人士的保钓资料捐赠,使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保钓资料收藏总数已超过10000件,成为海内外收藏保存保钓资料最为完整的单位。2008年4月,美国波士顿大学Robert S.Cohen教授将其毕生的藏书共计2.16万册捐献给图书馆,其中不乏西文善本图书,为此,图书馆专门设立了以捐赠者名字命名的“科恩图书室”,收藏这批珍贵的捐赠。2008年11月,图书馆收到了侨居美国西雅图的陆顒先生捐赠的中文古籍400余册,是近年图书馆收到的最大一宗中文古籍捐赠。2009年10月,康奈尔大学向清华大学有偿转让西文馆藏复本图书9万余册,首批图书已于2010年3月运达图书馆,这批图书内容涵盖哲学、心理学、政治与社会科学、历史、语言与文学、教育学、法律等学科,出版时间自1854年至2007年。2009年11月,清华大学图书馆签订了接收日本东北大学服部文男教授的1万余册私人藏书捐赠的意向书。此外,图书馆10年来累计接收了日本科协捐赠的日文图书19批计53000余册,除补充馆藏之外,还划拨给人文、美术、法律、建筑、经管等分馆和资料室,等等。

上述来自境外的捐赠丰富了图书馆藏书的语种,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性和收藏价值。此类捐赠工作的大力开展和取得的成效,将为获取更多的海外捐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项目带动,在国际合作中成长

随着访问交流等国际交流工作的开展,图书馆逐渐增加了与境外图书馆同行的交往,并在交往中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参与国际图书馆界的双边及多边合作项目。通过合作项目的开展,与更多的境外图书馆或相关单位建立并保持联系和沟通,实现研究内容和技术的交流,使图书馆的相关业务得到开展,相关人员得到锻炼成长,为图书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简称OCLC),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网络文献信息服务和研究的机构,它创建于1967年,总部在美国。OCLC是一个面向图书馆、非盈利性质、成员关系的组织,主要提供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联合编目、参考咨询、资源共享和保存服务。图书馆经过对国外网络资源的调查分析,认为OCLC是首选的可与之合作的信息服务机构,它的一系列特点很适合中国的国情。在国家教委的关心支持下,1996年2月,清华大学与OCLC签署了合作协议,成立了“清华大学OCLC服务中心”。“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不仅负责在中国推广OCLC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也为图书馆开展国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