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应该知道的职场哲学:团队合作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3 09:42:00

点击下载

作者:李问渠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年轻人应该知道的职场哲学:团队合作篇

年轻人应该知道的职场哲学:团队合作篇试读:

年轻人应该知道的职场哲学:团队合作篇

作者:李问渠排版:燕子本书由北京明天远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年轻人应该知道的职场哲学:团队合作篇

第一部分 同事相处——同事关系不可忽视

职场中人每天跟同事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如何与同事相处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况且,工作日趋繁忙,如果和同事相处融洽,一整天心情舒畅,工作也有热情;反之,摩擦频频,让人如坐针毡,那可够烦心的了。因此说,同事关系的经营很是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和经营此种关系呢?以下给大家介绍的同事相处处理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派别纷争中,勿轻露心迹

不少职员对加入一个业已形成的小圈子津津乐道,觉得拥有一定势力的帮派能有助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殊不知,这已经违背了职场禁忌,“边界战争”很可能就此萌发。

其实,无论对上司还是员工来说,办公室的派别之争都是不可取的。在小帮派里的人应酬较多,私人事务也增多,很难抽时间加班或学习专业技能。如果在一个办公室,他们可能会在上班时间聚在办公室聊天。走得太近,关系就会越近,有时会为了圈子里的几个人的利益而置公司利益于不顾,甚至会不怕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这个结果是老板不愿看到的,一旦老板把你当成小帮派的一员打入黑名单,你在公司里的发展前途就基本结束了。所以,仅仅是从自身的发展考虑,我们要远离小帮派。

在职场中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和这位领导亲密一点,却惹恼了那位领导;你与那位领导接触多一点,结果又开罪这位领导。最后弄得没有一个领导喜欢你。领导们同为一家组织服务,本不应该有什么矛盾,但同为一个工作目标而努力,由于个人观点、为人风格、处事方法各不相同,很容易产生分歧和纷争。作为下属,根本没有必要介入到这种纷争中去,更不应该在背后议论、扩展这种纷争。

为了不陷于派别之争,下属对待上级领导要密疏有度,一视同仁,不搞特殊化。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你在工作上对待任何领导都一样支持,不可因人而异。

职场中,派系里大多是利益上的小团体。即使是在同事之间,这样的派系也是存在的。加入某个派系之中,就好比大树遮阳,当这个派系强大的时候,就有可能得到保护,甚至是升职。但是,同事之间的派系难免明争暗斗,如果你所在的派系失败了,你就无法兼容于另一个派系。

而且,人大多数都是趋利的。在许多大型公司中,出于利益与权力的争夺,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一个个派。一旦公司中存在派系斗争,如果你想在公司中得到提拔,就很可能被卷入政治斗争之中。因为如果没有靠山,你就难以得到重用的机会。而一旦你的上司处于斗争的下风,你就可能跟着一起落马。如果中途倒向别的派系,也同样是不明智的选择,因为这会让别人看到你的不可信,虽然一时可能得到好处,但一旦失去利用价值,你的处境就很危险。

因此,不论是非,都不要混入到任何“帮派”中,平时也不要表露出自己的心迹。比如,在办公室不要议论和公司有关的任何事情,否则,就有人会借题发挥,打你的主意,想把你拉到自己一边。作为员工,你只需要把自己应该做好的那份工作出色地完成即可。卷入无谓的派系争斗之中,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也许,到一个企业上班之前,你的家人和朋友可能都会告诉你,要与办公室的同事保持适度的距离。对待同事要一视同仁,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是一种美好的境界。但没过多久,你可能会发现,有几位同事对你真的很好,而你也觉得他们不错,于是逐渐来往频繁,甚至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直到有一天,你才从别人多少有些异样的眼神中发现,自己已经被看成是“圈子里的人”。

但是,这种“小圈子”不但没能使你有归属感,反而让你有一种落入“陷阱”的感觉。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辜负他们,否则,就会像做了叛徒一样难受。于是,你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心情笼罩,“友谊”与“背叛”的较量使你的行事规则不断被打破。慢慢的,你就觉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自己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小。这样,你就等于误入了办公室常见的人际关系误区——“小圈子”,也已经有了卷入派系纷争的危险。

置身于有矛盾、有派别的环境当中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掌握高明的处世哲学。一个有志于发展职场前途的人,要培养自己远见卓识和高屋建瓴的素质,对事物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办事时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无论是谁交代的工作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在工作中讲原则,不讲江湖义气。否则,跃进派系争斗的深渊,只能自认倒霉。

对职场中人来说,要学会对每一个同事都一视同仁,学会与所接触到的每一位同事都保持一种和谐而又不过分亲近或过分疏远的关系。这样,你就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广泛的办公室人际关系,也为自己的个人发展拓展了空间。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在对待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上要学会观察。首先要搞清同事之间的各种关系,是是非非不要去作判断,更不要介入其中。对于有些拉拢你的人要小心,不要意气用事,对有些敌意的人要泰然处之。

在工作中与所有的同事和谐相处,积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少参与“小圈子”的聚会,这会为你的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当然,几个不错的同事在一起聚聚也是常有的事,但却不能因此而疏远了别的同事。总之,派系斗争中,保全自己,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倾向,才是最佳的处世方式。

不要揭人短处,戳人痛处

在待人处世中,场面话并不是谁都能说的。也许一不小心,你就已经踏进了言语的“雷区”,触到了对方的隐私和痛处,犯了对方的忌,对听话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待人处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善于发现对方身上的优点,夸奖对方的长处,而不要抓住别人的隐私、痛处和缺点大做文章。

日常交往中,“揭短”有时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敌视的双方用来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揭短”有时又是无意的,那是因为某种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对方的忌讳。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在待人处世中揭人之短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导致合作的破裂,产生负面影响。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做了皇帝后,自然有昔日的穷哥们儿到京城找他。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昔日共同吃苦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认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一起长大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几经周折总算进了皇宫。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哎呀,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可是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都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嗓子眼儿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

这位老兄在那喋喋不休唠叨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自己的脸往哪儿搁。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们儿杀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愿被提起的隐私,如果不慎戳到痛处,便会怒不可遏,这也是人之常情。很多情况下,我们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关系重大,不慎的言语,很有可能在自己未加注意的情况之下让自己陷入窘境。

俗话说,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难磨一张嘴。可见,学会说话比学其他技艺都难。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让人听着很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像是一柄利刃,专捅别人的短处和痛处。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反感。

有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其中有一位李小姐提起她昨天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都说很不错。这时,同事小兰因此事想起一个笑话,便立刻说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谁知这位老小姐是个近视眼,看到店老板光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

办公室响起了一片哄笑声,谁知事后,大家发现李小姐再也没有戴过眼镜,而且碰到小兰后,再也不和她打招呼了。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小兰看来,她只是联想起一则笑话。然而,李小姐则可能认为:别人笑我戴眼镜不要紧,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也都反感别人提及自己的忌讳。有时候,即使是赞美他人,不小心也可能冲撞了对方,引起对方的反感,有时可能还会招来怨恨。

总之,与人交往是一门学问,要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时时替他人着想,尽量体谅他人,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揭人之短,尤其是和同事产生矛盾的时候。

其实,在职场中,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但不要因小的摩擦而对他人“揭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伤害对方的自尊,轻则影响双方的感情,重则会导致友谊的破裂。

要做到不在自己无意的情况之下戳人痛处,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忌讳的方面,如果你一时不知对方的忌讳是什么,说话就要谨慎,否则就可能进入揭短的误区。

其次,不要提对方不光彩的事。在与他人接触时,要多夸别人的长处,多提对方的光彩之事,不要拿对方不光彩的事做文章,否则就等于在人家的伤口上撒盐,无论是谁都很难忍受的。

总之,在职场中,很多时候我们都要在说话时留个心眼,三思而后开口,什么是自己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应该提到的,要始终在自己的心里有个谱,以免遇到尴尬的状况,让人产生误解与怨恨。

语言永远是一门难以捉摸的艺术,只有心明眼亮的人才能很好地把握,才能避免“祸从口出”。

小心敷衍身边的小人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遭遇办公室里的“是非人”或者那些小肚鸡肠的人,他们常常在背后诽谤和攻击,让我们遭遇职场的困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古至今,人生百种,有君子也有小人。如果轻易地被他们所迷惑,你就会经常吃亏,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

秦始皇死后,赵高想要篡夺高位,便怂恿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遗诏,杀害了继承人长子扶苏,改立胡亥为皇帝,为秦二世。但是秦二世荒淫无道,继位不久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李斯曾多次上书进谏都没有成效。赵高一方面担心秦二世了解政局之后会追究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将李斯视为其专擅朝政的唯一障碍,于是将矛头对准了他。

对秦二世的性格了如指掌的赵高设计了一个陷害李斯的圈套。他先对李斯说,如今关东盗贼猖獗,可是皇上还从那里征发民夫,非常危险,希望李斯劝诫。李斯认为皇上深居皇宫,难有劝谏的机会。于是赵高表示:“等有机会了,就会通知你。”

赵高在秦二世怀拥美女,莺歌燕舞之时让李斯前去进谏,秦二世自然不见,李斯则再三请求,从而令二世怀恨在心。赵高见时机已到,于是污蔑李斯因未能分土称王而心存不满。秦二世偏听偏信,关押李斯,令李斯最终命丧赵高之手,李斯三族以内也因受株连而被尽杀。

职场之中,我们时常面临相似的困境,那就是身边总有些“小人”,让我们感到棘手。在职场上,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上司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上司的关系等复杂团素。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内心却可能各有各的算盘。利害关系导致同事之间可能同舟共济,也可能互相排挤,甚至暗中使绊儿。

在这种情况之下,提防身边的小人是很重要的。小人难以对付,需要小心敷衍,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赔上自己的前程。姗姗对此就深有体会。她原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后来到一家图书公司。第一天上班,热情的小张就给她很多指导和帮助,让她这个“外行”备感温暖。

到了年底,公司要参加图书订货会,老总点名让姗姗来做展会策划,目的是想借此摸摸她的底。姗姗当然明白老总的用意,而自己又是广告宣传的行家,所以她对这次活动的整体构思和策划都非常用心。而在此之前,公司的展会都由小张一人担当。

做策划布展之前,姗姗主动去请教小张。小张很诚恳地说:“如果你愿意,策划方案做完了后,先给我看看,这样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姗姗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才智,不久就做出一份极其新颖、出彩的策划书。

她把策划书拿给了小张看,小张看着策划书一言不发,这让姗姗心里发虚。在姗姗的一再要求下,小张终于开口:“你做的计划不适合图书展会的要求,恐怕很难通过。”

姗姗一听,赶紧修改,当然也没忘了对小张表示感谢。几天后,她把修改后的策划书交给了老总,老总鼓励性地说了几句“不错”后就再没下文了。第二天,在公司的业务会议上,老总对姗姗的策划书只是一句带过,紧接着就让小张来谈谈对这个活动的设想。小张不慌不忙地开始陈述自己的想法,但是姗姗越听心里越不是滋味,这不是自己先前做的策划书吗?

小张讲完后,老总对她的建议极为欣赏,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这时,姗姗如梦初醒,她愤愤地朝小张投去轻蔑的目光,而小张则以和善的笑容回报姗姗,眼神中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狡诈。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小人可怕,因为表面上你很难看出他的险恶用心。这种小人也最危险,因为他很会“包装”。他用和善和诚意把自己包装起来,而一旦你跟他的利益发生冲突,他就会狠狠地踩你一脚,让你防不胜防。

另外,在职场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笑里藏刀的同事。对待他们,最好的策略就是不去理会,把他当做路人看待。比如他想和我们接近时,我们可以推说有事,马上离开他,不给他任何接近的机会。如果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们必须和他们进行合作,那么合作过程中就要特别小心谨慎,只要是与工作无关的话,一概免谈。如果这类同事比自己职位高,甚至我们不幸成了他们的下属,那么我们就要在不得罪他的情况下防范他,一定要多长几个心眼,以免稍不留意被他拿来消遣,甚至成为他的挡箭牌、替罪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做到不去害别人,但不能保证别人不害我们。我们不能有害人之心,但不能不防着有可能加害于我们的人。人心如一口深井,我们只能用心保护自己,小心应对周围的各种人。

与同事相处要真诚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任何生灵都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真、善、美,生命中最明快的乐章莫过于真诚。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真诚难觅。其实,最常见的真诚便是在和朋友们相处的日子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甚至是一张小小的字条,都可以让人无比欣喜,因为那里面包含了太多的坦诚与希望。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作一堵厚墙的话,真诚便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

在美国的内华达州,有一个名叫麦尔滨的年轻人驾车兜风,碰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他满脸疲惫,艰难地向前挪动着双腿。他停下车,关切地问了老人要去的地方。

麦尔滨把老人送到了目的地后,又掏出25美分,让老人坐公交车。老人接受了硬币,并向麦尔滨要了名片。几年后,有人找到他,告诉他亿万富翁哈维德·修斯把他财产的十六分之一送给了他,那是一亿美元的馈赠。

麦尔滨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自己付出25美分,却得到如此丰厚的回报。

在美国费城,一天下午下起了暴雨,一位浑身湿透的老妇人蹒跚着走进费城百货商店。她衣着简朴,显得很狼狈,所有的人都对她视而不见。只有一位年轻人给了她关照,还给她一把椅子坐下,妇人很感激,临走时要了他的名片。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商店接到一单生意——装潢一整座城堡,并点名要那位青年去。原来这位老妇人就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几年后,他凭着踏实和真诚,成为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飞黄腾达。

或许有人要说他们是机遇的宠儿,无疑,他们是幸运的,但更不能忽略的是他们灵魂深处闪耀着人性火花的特质,是他们用真诚唤起了别人的尊重,用善良创造了人生的奇迹,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人性温柔的闪光,是人的内心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它给了别人关心和帮助,让别人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也让我们知道了真诚的价值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真诚待人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重中之重,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只有彼此之间以诚相待,大家才能互相信任。

不可否认,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具有互异性,融洽的感情是心的交流。肝胆相照,赤诚相见,才会心心相印。真诚是一个真实内心的自然涌现,能直接感动对方,和对方内心的真实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而且超越了现实利益的层次。“伸手不打笑脸人”“见面三分情”,这是人都有的一种感情。我们的真心诚意除了可解除对方的武装之外,更可在对方的感动中激起他的同情心,因而松懈自己的立场——“看他那么真心诚意,就接受他的要求吧!”因为如果拒绝,自己多少也会自责,认为自己太无情了。所以我们要牢记“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八个字,相信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真诚来解决。

当你真诚地对待自己时,你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当你真诚地对待别人时,你会赢得别人同样的信赖。而当你将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交到别人手上时,你的手中也会因此而握住一份真诚的回报和一颗闪光的心。

所以说,在真诚的人面前无须设防。要想得到别人的亲近与尊重,诚恳老实是最可靠的办法,这是一种心灵的开放。真诚是相互的,要得到别人的真诚,首先自己要付出真诚。

真诚是触及心灵的感动,而不是等价的交换。不可否认,真诚有时候会让我们自己的情感和利益受损,因为我们是在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去与人为善的。我们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真诚也许让我们吃亏上当,虚伪也许会让我们占到便宜,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用今天的吃亏上当换回明天的辉煌,比鼠目寸光要强百倍不止。

在工作中与同事相处,应当真诚。当他需要你的意见时,不要一味地给他戴高帽;当他遇上疑难问题时,你要尽心尽力予以援助,而不是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当他无意中冒犯了你,又忘记跟你说抱歉时,你要抱着“大人不记小人过”的心情原谅他……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要对他这么好?”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是你的同事,你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跟他在一起,你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与满足,能否投入工作,敬业乐业,同事们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试想:当你在办公室里,发觉人人对你视若无睹,没有人愿意跟你讲话,也没有人愿意向你倾吐工作中的苦与乐时,你还会开心工作吗?

如果你觉得与同事相处很困难,请仔细阅读以下意见,相信你能从中获得所需要的启示:当对方有意无意表示自己有多能干,怎样获得上司的信任时,不要妒忌他,而要诚心诚意欣赏对方的长处;当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时,你应该暂时放下工作,去跟他们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让同事感觉你是他们的一分子。同时,不要随便把同事告诉你的话告诉你的上司。

从某种程度上说,办公室其实就是社会的缩影。在这个小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单纯,这完全要看你如何表现自己。所以,要想和同事处理好关系,首先要从真诚待人开始。

凡事给别人留点余地

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颗完全理智的心,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会割伤使用它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绝对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人做事都要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余地。《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意思是说当人们风光时,凡事要留下余地。否则,一旦身陷困境,想回头就难了。为他人留余地,也是为自己留余地。

曾国藩主张为人处世要“举止端庄,言不安发”,在待人接物的时候多为对方留出一点儿余地。对于身处庙堂高位的曾国藩来说,其周围趋炎附势之徒一定不会少,也不乏有热衷于宦途却又故作清高的所谓“大儒”。然而曾国藩却依然将他们接纳,倍加礼遇。当时,许多人都对曾国藩的举动感到不理解,其中便有一个叫李鸿裔的年轻人。虽然他多次向曾国藩谏言,曾国藩却依然如故,并不多加解释。

一天,李鸿裔在曾国藩的文案上看到一名大儒写的一篇文章《不动心说》。文中为了标榜自己的清高,写了这么两句:“将吾置于二八佳人之侧,问吾动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动;又使吾置于红蓝大顶之旁,问吾动高爵利禄之心否乎?曰:不动。”李鸿裔为了讥讽这个言不由衷的大儒,信笔在文章的后面题道:“二八佳人侧,红蓝大顶旁,知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然后便离开了。

当晚,曾国藩看到了这篇文章和李鸿裔所题的字,立刻命人将李鸿裔叫来,说:“虽然这些人多为欺世盗名之徒,言行不能坦白如一,但他们之所以还能够获得丰厚的待遇,凭借的正是这些虚名。可是你一定要揭露他们,使他们失去衣食的来源,那么他们对你的仇恨绝不是言语之间就可以化解的,这不是自取祸端吗?”李鸿裔听到之后,明白了曾国藩这样做的意图,从此之后便开始注重“内敛”,凡事给人留有余地。

智慧有很多种,不管是哪一种都能使人顺利地完成相应的目的。在这些智慧中,凡事学会给别人留有余地就是其中很隐蔽的一种。适当地留有余地不但能使自己容易把事办成,还可以使对方心存感激,甚至可以化敌为友。可见,不把事情做绝是一种很高的智慧。

三国时期,蜀军大举南征,孔明问马谡怎样才能平定南蛮造反。马谡说蛮人反复无常,必须令其心服才行。孔明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于是,诸葛亮七次生擒孟获,最后却又放了他。仔细想想,诸葛亮不仅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同时也给了孟获一条退路。

深谙用人之道的孔明知道,要想让一个人才心甘情愿地为国效力,就要让他心悦诚服地降服。果然,在第八次擒住孟获后,他终于甘心归降。这样一来,不但南中叛乱被很快平定,而且诸葛亮不留一兵一卒,南中社会仍能保持安定。更有意思的是,孟获在后来也担任了蜀汉的御史中丞,他手下的一些将领还参加了诸葛亮领导的北伐。诸葛亮也留下了一段传世的佳话。

在通常情况下,留有余地,就是给事情出现偏差后留有回旋的空间。俗话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指的是在做事的时候要给自己和他人留点余地,以备不时之需。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只狼发现了一个山洞,各种动物皆由此经过。为了捕获各种动物,狼把这个洞里除洞口外的所有通道都封死了,却不料将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食。

当我们对事情无法全面预料时,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还是较为妥当的做法。在职场中,许多人为了谋求个人利益,在同事背后放暗箭,中伤同事,甚至在同事处于逆境时落井下石,这都是在破坏自己的人脉。一个人无论多么成功,都不能担保自己没有倒霉的时候,那时,还有谁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所以,留条活路给同事,也是在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曾经有位留美归国的硕士应聘到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他不但学历高,而且口才极佳,业务能力也强,在公司逐渐崭露头角。可每当他听到其他同事提出一些较不成熟的企划案或是某些时候得罪他时,他总会毫不客气地破口大骂。在他的观念里,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这一切都是“师出有名”,如果不是别人有误在先,也轮不到自己发话。

然而,他的态度却让他在同事中成了只孤鸟。没过多久,他就选择离开了公司。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欠佳,而是因为人际的压力。一直到他离职前,他仍在不断地问自己:“难道我的观点错了吗?难道我发的脾气是没有道理的吗?”

待人宽厚是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凡事给自己和别人留有余地,也给自己和别人一条退路,何乐而不为呢?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成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的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盖的仍是普通棉被。大臣汲黯因为他这样,就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装模作样、沽名钓誉,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真的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誉。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这种对我的批评呢?”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一种智慧。其实,这是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是不是沽名钓誉了,因为自己的行为并不代表有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