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4 06:56:55

点击下载

作者:(美)华莱士·沃特尔斯

出版社: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

改变你的思想,改变你的生活试读:

前言

我们生活的宇宙始终受一条伟大法则——吸引力法测所支配。这一法则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是从宇宙思维的角度看,归根结底只有一条法则。我们对这条法则的部分表现形式并不陌生,但对另一些表现形式则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每天都有长进,它那神秘的面纱慢慢被我们揭开。我们说起万有引力定律,往往让人感到你学识渊博,但我们很多人忽视了同样神奇的另一种定律,即吸引力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将构成物质的原子吸引并结合在一起,我们对它神奇的表现并不陌生——它将物体吸引到地面,让自转的星球绕其轨道运动而不出轨,我们对前一法则的力量并不否认,但不能对另一条法则熟视无睹,因为正是这条法则,将我们渴望或害怕的事物吸引到身边;正是这条法则,造就或阻碍着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将思想看成一种力量即能量的体现时,当我们认为思想具有磁铁一样的吸引力时,我们就会慢慢理解,为什么许多事物以前始终游离于我们的认识之外。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能像学习思想领域这条强大法则(即吸引力法则)的作用方式那样,能带来那么多的回报。人在思考时会散发出一种非物质的振动,这种振动与光、热、电、磁的振动一样真实。不错,对五大感官来说,这些振动的确不明显,但这并不说明它们不存在。一块强力磁铁会发出振动,释放出足以吸来一块百磅钢块的巨大力量,但是我们既看不到、尝不到、闻不到、听不到,也感觉不到这股强大的力量。同样,思想发出的振动我们也无法以普通方式看到、尝到、闻到、听到或感知到。不过,据资料记载,有人对精神印记具有罕见的捕捉能力,曾经感知过强大的思想波,而且许多人也能证明有人可以显著感觉到他人的思想振动,无论对方与我们面对面还是相距遥远。心灵感应及其类似现象却并非无聊的空想。光和热是通过比思想振动强度低得多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但是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振动速率不同。科学记录给这个问题以一条有趣的启示。著名科学家以利沙·格雷教授在短篇作品《大自然的奇迹》中说:“思维领域有许多素材值得我们探索。世上有些声波人耳无法听见,有些彩色光的光波肉眼无法看到。每秒振动4万次和每秒振动4×1410次之间存在着漫长的、看不见、也听不到的间隔,或叫‘盲区’,14而在运动领域每秒振动7×10次以上的无限空间中,光会停止穿行。这一空间的存在使我们可以纵情思索。”

M·M·威廉姆斯在名为《科学简史》的著作中说:“产生听觉的最快速波动或颤动与导致我们对最轻微的温暖有所感知的最慢速波动或颤动之间,并没有什么渐进区域。二者之间有一个巨大空隙,其宽度足以覆盖另一个运动世界,而所有这些运动都位于我们的听力世界和光热世界之间。我们没有充分理由认为物质无法实施这之间的中间行为,或者认为此类行为不会使我们形成相应的知觉;只要拥有能辨别并感知此类动作的器官,这一中间地带就能为人类所认识。”

我之所以引用上述权威观点,只是为了给你提供思考的素材,而不是打算向你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即思想振动是存在的。上面最后一块内容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只用稍加思索,你就会发现这些论断与你的亲身经历相吻合。我们常听人反复述说精神科学领域一句众所周知的话,“思想是实在的东西”。但是,对这句话念念有词时,我们却不曾有意识地琢磨它到底有何含义。如果深刻领会了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以及这条道理中蕴含的自然结果,应该就能理解许多看似无法理解的事物,而且能像运用任何其他能量形式那样去运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思想力。

如前所述,我们思考时会驱动一种速度极高的振动,但是这种振动与光、热、声、电的振动一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当认识到支配这些振动产生和传递的法则时,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振动,就像运用其他无人不知的能量形式一样自如。我们无法看见、听见、称出或测量这些振动,但这并不表明它们不存在。尽管有些声音无疑只有某些昆虫才能听到,另一些声音只有通过人类发明的精密科学仪器才能探知,但世上仍然有很多声音是人耳无法听到;然而,最精密的仪器辨别出的声音,和人的大脑通过类比得出的声音极限(人知道这是声波和其他某种形式的振动之间的界线)之间,仍然存在一个巨大间隔。有些光波人的肉眼无法探知,这些光波有些可以通过精密仪器来辨别,而更多的则非常细微,甚至迄今人类还没有发明出能探测它们的仪器(虽然这种仪器的制造每年都有新进展,而且未开垦的处女地也在一点点缩减)。随着新仪器的发明,新的振动被人们一点点发现,然而,在这样的仪器发明前后,这些振动的客观存在性都没有变。假如没有可以辨别出磁力的仪器,那么也许有人会冠冕堂皇地质疑磁力这种强大的力量是否客观存在,因为它无法被我们尝到、感知到、闻到、听到、见到、称出或测量。然而,强大的磁铁仍然会散发出强大的力量波,其本领之大足以为自己吸来好几块数百磅的钢块。每种振动形式都需要特定仪器来探测或探知。尽管玄学家声称不久后科学家就能发明精密得足以捕捉并记录此类精神印记的设备,但目前人脑似乎仍然是唯一能够探知思想波的“仪器”。从当前迹象看,科学家们所称的这种发明似乎随时都可能问世。这种仪器的需求仍然存在,而且无疑会很快得到满足。但是,对那些长期进行心灵感应实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因为他们亲身体验的结果足以作为证据。

我们无时不在释放强度或大或小的思想波,而且获取了此类思想波带来的后果。我们散发的思想波不仅影响着自己和别人,而且还有一种引力——为我们吸引来别人的思想,吸引来与我们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想法相一致的事物、环境、人物和“运气”。爱的想法为我们吸引别人的爱,吸引与这一想法相一致的环境和境遇,以及怀有类似想法的人。怒、恨、嫉妒、恶毒和猜忌的想法会吸引来别人头脑中产生的一大堆类似想法,吸引来相应的环境(这种环境为我们展示这些邪恶想法提供了温床,并帮我们从别人身上接收类似想法),吸引来将会展示不和谐因素的人。一个强烈的或者长期怀有的想法,会使我们成为引力的中心,为我们吸来别人相应的思想波。在思想世界同样是爱吸引爱,这便是“物以类聚”、“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在这个世界里,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善恶各有所报。心中有爱的男女处处可见爱的影子,并吸引别人的爱;心中怀恨的人中会招致一切恨,直到自己无法承受;头脑中想着打斗的人,往往会遇上想要见到的所有打斗场面。照此推理,每个人都能通过思维的“无线电波”,招来与头脑所想一致的事物。早上起床时,“火气大”的人,往往会在早饭还没有吃完之前,便把全家人搞得都处在与他相同的情绪中。爱“唠叨”的女人往往一天下来,能找到许多足以满足自身“唠叨”倾向的人。思想吸引到了这种程度,就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静下心来思考此事时,你会发现人其实在造就自己所处的环境,虽然许多人总是怪别人造就了他不利的环境。

我认识一些人,他们对这条法则非常了解,总能怀着积极而平静的想法,无论所处环境多么不顺,他们都不为所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他们就像是输油管:尽管石油倾泻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他们却能在周围环境狂暴和骚乱时泰然自若、坚如磐石。在掌握了这条法则的作用方式之后,我们就不会再受思想世界里那间歇发作的暴风雨左右了。我们已经度过了体力劳动决定一切的时代,进入脑力劳动至上的新时代,现在正在进入一个几乎完全未知的新领域,那就是精神力量领域。这个领域有它特定的规则,我们应当主动了解这些规则,否则就会在前进的死胡同前面挤作一团,无法用思想指导行动。我会尽量将这一新的能量领域具有的伟大基本原则阐述得浅显易懂。这一领域正在我们前方敞开大门,而你也可以利用这种伟大的力量来实现合法的、有意义的目标,就像人们每天使用蒸汽、电和其他能量形式那样。

愿我的思想波也能传及你的大脑中,愿每一位读者在阅读完我的这些思想作品之后,充分运用万能的吸引力法则的力量,让自己过上富足安康的好日子!华莱士·沃特尔斯第一篇最伟大的秘密:吸引力法则The Wisdom of Wallace D. Wattles1你的伟大之处在于你的思想

万物之中,你很伟大,因为你能有别于其他动物而具有自己的思想,这里我们有两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第一,思想是身体机能作用的结果吗?第二,思想能脱离身体机能而存在吗?这两个问题是基本问题,必须解决好了,才能为精神疗法奠定科学基础,或者为任何有见地的心理学科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思想是机能作用的结果,那么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认为,要想控制思维,就必须控制机能作用;要想创造思想,就必须创造机能作用;要想改变思想,就必须改变机能作用。如果思想或智力不能脱离肉体的机能作用而存在,那么就不要徒劳地指望在肉体死亡后仍然存在思想,因为此时肉体的所有功能必定都已停止。

关于智力,我最早注意到的是,智力似乎与生命具有必然、固有的联系。我在脱离生命的物质王国或力量领域没有找到任何智力,而深入观察也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在没有智力的情况下似乎也有生命存在,但若没有生命存在,智力便无处可存。在某些条件下,生命没有智力,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它却变得具有感知力和智力。那么,智力是条件的产物,还是一切生命的固有属性,但只在特定条件下才体现出来?无限的生命力

生命是一种力量、一种能量形式,像电或热那样客观存在、独立存在。生命能完成事情,任何能做事的东西都是一种生命。最好还是把这个观点再说得明确些:身体的能量既不是电能,也不是热能,它不是任何已知形式的物质力,而是生命力,或称活力。生命不同于所有其他能量形式,因为它似乎是力量相关性普遍法则的一个特例(如果有这种法则的话)。热、光和电等能量中,每一种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但是,尽管所有这些能量都是生命环境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没有哪一种可以转化为生命。我们无法用热、光或电来制造生命,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三种能量形式连在一起,或者将它们与其他力量结合在一起,从而制造出生命。生命只能来源于生命。每个活着的事物都源于一个孕育着生命的生殖细胞。今天的生命不过是昨天生命的延续而已。

生命似乎从来都不会自发产生,或者源于其他力量偶然或有意的结合。我们无法证明生命始于以前没有生命的地方,也无法证明新生命可以创造出来。我们只能在活着的有机体身上找到生命,但是生命并非有机体制造。如果生命由有机体制造而来,那么有机体必然存在于生命出现之前。机器如果不进行正确组装,不将所有零部件科学地组合到一起,就不能产生电。如果树能制造自己的生命,那么就必定先存在无生命的树,那么它就会像发电机产生电一样着手制造生命。种子中没有有机物,但是却有生命蕴含其中,是生命创造了树。鸡蛋里没有有机物,却有生命蕴含其中,是生命创造了小鸡。树不会创造生命,是生命创造了树。有机体不能创造生命,是生命创造了有机体。有机体并非生而完美,以便自己履行机能并产生生命;相反,生命存在于机能作用之前。生命是功能的“因”而不是“果”。有机体存活的原因并非其中有某种过程发生;而是因为有机体是活体,所以这些过程才能在它身上发生。我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活着的有机体并没有创造生命,而是接收了生命,或者是在休眠时补充了生命。

那些体现出智力的有机体造就了智力,还是接收了智力?思想是机能作用的结果吗?要相信这些看法,就必须接受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命题。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无意识力量变成有意识力量时,就必然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交叉线。在这个交叉线上,死的会变成活的。这让人无法相信,我们无法想象电或热突然变成有智力、能思考的东西。如果思考要花费力气(即消耗力量)(我们知道思考的确需要劳心费神),那么思考的东西就是一种力量,但这是什么力量呢?这种力量何时开始思考,是什么将它从一种无思想的力量变成了思想的力量?考虑到思考过程中需要付出能量,我们不难发现确凿的证据。

我们都清楚,思考需要持续的体力消耗,其消耗量之大和体力劳动差不多,有时甚至更大。其实,许多身体并不懈怠的人却喜欢逃避思考,因为思考需要巨大的精力付出,这种付出对持续思考任何问题都不可缺少。我们知道,从思考要求的精力付出和随后出现的精疲力竭之状可以看出,人在思考时消耗了体力。此外,某些现象似乎也确凿地证明,思考过程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强大力量。没有力量,思想就不会“前行”或传播,缺少力量支持的心灵感应将背离所有能量定律。不用电能,马可尼无法放出无线脉冲;不运用力量,思想意念也同样无法传递。因此,思考中的事物是一种力量,那么,这是一种曾经不思考、后来才变得思考的力量呢,还是始终都是一种可以思考的智能?

如果思想是机能的结果,那么导致机能形成的力量就是思考的力量,但没有思考,而是盲目地导致机能作用,从而产生思想。在机能作用之前并没有智力,因为“因”总是出现于“果”产生之前。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智力并不能改变、检验、控制或左右机能作用,因为“果”显然不可能支配“因”。思想是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控制人体的机能?如果是这样,那么思想肯定不能是自己控制的东西产生的。此外,如果思想是某些过程的结果,而这些过程又受某种不会思考的能力指引,那么就很难理解思想本身是怎样受到智力引导的。如果思想力并非一种思考的力量,那么,对任何命题进行持续思考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我们的思想为什么不能随着“腹中物”的每一点变化而改变?

美国法学家、雄辩家英格索尔曾说:“有一种神奇的化学过程能将面包变成思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胃的化学环境产生的一个变化,就会促使思想产生一个相应的变化;吃肉的人应该与吃素的人思想不同,而所有吃肉的人都应当思考大体相同的想法。我意识到,有些人曾经试图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但我认为,到目前为止,获得的证据并不足以促使我们定下结论,更别提这种证据还能证明那句古谚“如果睡觉前吃肉馅饼,就能看到祖母的魂”了。如果思想是身体机能的产物,那么,所有身体机能差不多、个人爱好一样以及总体环境类似的人,是不是思考的东西都大体相同呢?

我发现,一些“尊崇科学”的人也不遗余力地想证明这一点,几乎到了声称“只要知道人操作的机器是什么类型,就能由此推断此人晚上教孩子许什么愿”的地步。不过,尽管人们对这一理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个事实始终如一:我们既有像资本家那样思考问题的工人,也有像工人那样思考问题的资本家;我们既有像圣人那样思考(只不过有时候)的律师,也有像魔鬼那样思考的牧师。在大体相同的物理环境下,不同的人思想特点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反驳了“思想是机能作用的产物,源于一种不能思考的力量”的观点。在下一部分,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大脑能否通过机能作用产生想法?思维本身是大脑作用的结果呢,还是所有物理感官综合作用的产物?积极而正确地思考

从与思想起源有关的信仰看,每个人要么是物质论者,要么是唯心主义者,也就是说,人必须相信以下两种看法中的一种,要么认为人的思想是通过将不能思考的物质带进特定状态或环境中而产生的,要么认为人的思想是一个独立存在体,是一种可以思考的有机物,但又与物质感官所感知的常见物质形式不同。在对心理学进行推理研究时,必须接受两种基本表述中的某一种:第一,思维是人的机能作用产生的;第二,思维是一个独立存在体,不是肉体产生的。

这里我打算回答的问题是,思想是机能作用的产物吗?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必然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交叉线。在这个交叉线上,无意识力量会变成有意识力量,不能思考的变得能思考。在这条线上必定存在一个点,在这一点上,一种无智慧的、盲目的物质力量会变成一种有智力的、自我引导的力量。

毫无疑问,思考是一种力量。我们知道,思考需要精力付出,人在思考时需要持续不懈的体力消耗,这种消耗与体力劳动时的消耗差不多,有时甚至更大。实际上,许多身体并不懈怠的人却逃避思考,因为对任何命题进行持续不懈的思考都需要巨大的精力付出。从思考要求的精力付出中,从随之而来的筋疲力尽的状态中,我们知道,人在思考时消耗了能量。还有其他现象表明,思考过程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心灵感应其实是一种公认的事实,而倘若没有一种强大的或显著的力量隐藏在思考过程背后,心灵感应就不可能发生。不用电能,马可尼无法放出无线脉冲;不运用力量,思想意念也同样无法传递。因此,思考中的事物是一种力量。那么,这是一种曾经不思考、后来才思考的力量吗?如果是,那么它是何时开始思考的?它为什么思考、怎样思考?

既然如此,如果思考是大脑具有的机能,那么导致机能作用发生的力量就是思考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却没有在思考,而是盲目地导致机能作用发生,从而产生思想。在机能作用发生之前并没有智力,因此,智力不可能改变、检验、控制或左右机能作用。要想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将“果”的发生置于“因”的产生之前。如果促使大脑运转的力量同样也是使心、胃、肝、肾运转的力量,那么所有这些器官实施功能,肯定都是智力远远无法控制的,因为智力出现在它们运转并生效之后。

但是,有一点需要我们认真考虑:思想的确控制机能作用,它很可能有意或无意地支配着所有机能作用。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学会会员、医学博士阿尔弗雷德·T·斯科菲尔德在《思维的力量》中举了很多例子。在这些例子中,思想明明白白地导致了瘫痪、肿瘤、流脓、浮肿、要命的狂犬病、致命的气管狭窄。事实上,它几乎能导致各种机能性疾病。此外,这些病例中,有很多都造成身体的有机结构发生真实变化。他还进一步表明,能造成所有这些疾病的思想,同样也能治愈这些病。倘若真是这样(事实的确如此),那么思想并非不是这些机能作用的结果,它对机能失调产生的影响极为强大。

在关于思想起源的唯物论问题上,还有一个机械方面的难题。每个技工都知道,我们无法从机器中得到与输入时同样多的能量。因为总会有一些能量在摩擦、内耗等过程中损失。据此,与所消耗的煤的潜在能量相比,蒸汽机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其中相对较少的一部分,在煤的能量以实际工作能量存在于机车中之前,已经有许多能量通过各种途径损耗了。最先进的发电机能返回运行时所消耗能量的95%,其他5%则在蒸汽转化为电能时损失。任何机器所能做的,都是将大自然潜在的能量变成动能,没有哪种机器能释放出与自身接收的所有潜在能量完全相等的能量。人体同样适用于这条法则。如果人体展示出动能,那么就会接收到潜能,并将潜能变成工作力;如果思想是在人体内产生的,那么我们就会接收到某种形式的潜能,将其转变成思想。这个命题是无法回避的。

这便将问题转到了人人都有的胃。思想力来自食物吗?是否真如英格索尔所言,存在一种“神奇的化学过程,能将面包变成思想”?倘若如此,那么思想力就是由胃供应给大脑的。看似最可信的假设是,它以潜能这种形式供应给大脑,并变成大脑中的想法。我认为,不会有人认为是胃在思考,并向大脑提供准备好的想法。如果这种物质论观点正确,那么食物的潜能就由胃送给大脑,就像蒸汽机将煤的潜在能量提供给发电机一样;之后,大脑将这种能量转变成思想,就像发电机将蒸汽变成动力一样。若果真如此,那么别忘了,根据前面那条颠扑不破的机械学法则,大脑只能返回从胃部接收到的能量的一部分(比如95%)。脑力应该始终比胃动力小一些。

这里就出现了机械论方面的难题。我们都知道,让胃运转起来需要付出力。为什么我们在吃得过饱之后会觉得迟钝、笨重、犯困?即使物质论者也知道,正是因为减轻胃的负担需要很多力量,因此无法将剩下力量用于思考。但是,真的是大脑给胃提供了力量吗?如果不是,那么当胃负担过重时,为其减负的力量又从何而来呢?如果胃将面包变成思想力,那么多吃点“面包”又怎会妨碍思想的形成呢(即迟钝、呆笨等)?有人肯定认为事实恰恰相反,即吃得越多,思想越有质量。唯物心理学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即食物消化需要费力,身和心消耗的所有能量都要到胃里去找,因此这种心理学无法找出或解释使胃本身运转的力量在哪里。

但这还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如果胃是产生脑力的根源,那么大脑支配或影响胃当然就绝不可能。支配力量转换的那条法则不允许大脑这样做。例如,假设发电机对机车说:“喂,别停下来!我要让你运转片刻。我高兴了就让你开动,愿意让你停就让你停下来,我会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你,让你前前后后、来来回回地运转。”我们知道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因为发电机的动力是从机车接收的,或许只能返回所接收能量的95%;因此,后一种机器不能影响或控制前一种机器。总体来说,能启动、制止和控制另一台机器的机器,便是提供动力的机器。大脑有能力启动、制止和控制胃,这是任何熟悉营养学的人都不会质疑的。思想导致了唾液的产生和胃液的流动,思想能引起呕吐,或者完全终止消化过程,思想能造成最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

这些现象以及其他一些读者用经验便可证明的事实表明,胃是发电机,脑是推进引擎;并不存在将面包变成思想的化学过程;心理作用是消化的原因而不是结果。思想造就人的大脑

接下来,我要进一步远离医学博士威廉·汉纳·汤普森不久前写的一本书《大脑与性格》中提出的观点。不过,尽管观念很保守,他却写了一本地地道道的科学著作,其中心思想是:思想并非由大脑产生,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着大脑;其实是思想造就大脑,而不是大脑造就思想。他将大脑称为“思想的物理器官”。

某些能力和才华的运用与大脑中的某些定点有很大关系,这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个不新鲜的事实。智力和技能与大脑某些部位的发达程度相适应,这早就是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现象,所谓“颅相学”就是以这种观点为基础形成的。这个观点并非不以事实为基础。但是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颅相学”并非事实,颅骨的形状或大脑某些部位的发育程度并不能决定人一生的性格、能力和命运。不过,所有精神作用都完全取决于大脑某些特定部位结构的完整性,这却是事实。例如,大脑中有个专用于说话的中心,这一部位受伤会让人无法说话,哪怕他能像以前那样阅读并理解口语单词,却无法将它们说出来。此外,与这个说话中心互相独立且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大脑定点,则是用于阅读,这一位置受伤将使人忘记怎样阅读;尽管仍然保持着流利说话的能力,却读不懂书面文字。

大脑就像一个留声机唱片,你会在上面存储一些希望自己以后能拿出来随时使用的东西。在学会阅读之前很久,你就已经学会了说话,并且有一个大脑部位用于存储口语单词的发音;之后,开始读书时,你会在另一个大脑部位上“刻”下书面文字的样子。思维会接受这些事物,并将其写在大脑上,大脑定点受伤会破坏此处写下的记录,使某些依靠这一记录而存在的能力或技能丧失。受伤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暴食引起的某条微动脉破裂(这也是导致瘫痪的最常见原因)。汤普森先生举了许多例子,其中有个例子说,有位女士丧失了阅读能力,却保持着完好的说话和倾听能力。还有个例子说,“有位先生一天早上不仅失去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丧失了阅读能力。然而,他却完全能听见别人说话。说来也怪,此人的经历却证明,大脑中用于存贮数字的地方和用于存储文字的定点并不相同,因为他还能阅读和书写数字,并且在复杂的商业交往中进行各种求和运算。此后七年,他成功地完成了这些交易赋予的任务,但每次都没能说出一个字,甚至连亲笔签名都读不出来”。音符记录的位置似乎与这些位置都不相同,因为有好几例记录音乐家案例的档案都发现,有些音乐家完全丧失了阅读乐谱的能力,却保留着阅读所有其他东西的能力;另一些音乐家成了所谓的“字盲”,即读不出文字,却仍然能读乐谱。一个人成为音乐大师的时候,只不过将某些知识“刻”在大脑的某个定点上。请读者留意这句话,因为我还要再次提到它。

我们学习的每种不同语言都有特定的大脑定点。汤普森先生举了一个英国人为例。此人会说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后来,他对英语一窍不通,对法语的理解也有不少问题,对拉丁语稍好一些,对希腊语的理解则像以前一样好。“这表明,他的英语记录完全遭到破坏,法语记录受到了损失,拉丁语记录受到的损失相对更小,而希腊语记录却彻底得以保全。”所有这些现象是否能证明:大脑仅仅是一种记录或传递工具,间接体现了人的性格呢?

我要做的就是多积累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大脑并非思想之源,而只是思考者的一个工具,就像钢琴是演奏者手中的乐器一样。当我确信完成了这项任务时,就想看看能从这一基本事实得出哪些可用的结论。我们只用了一半头脑用于思考,而另一半与思考或学识并无关系,这如今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对绝大多数人(也就是所有用右手做事的人)来说,思想完全是左脑完成的;所有知识都铭记在这一大脑半球。右脑受一次伤,就会造成左侧某些肌肉瘫痪,但不会导致失忆、“字盲”或者前面提到的任一种智力障碍现象出现。我们用左脑思考、记忆知识并控制右边身体的运动;右脑则用于控制左边身体的移动,但与思考和学识无关。左撇子的情况恰恰相反。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推论:我们天生就有两个空白的记录区。没有哪个新生儿生下来就知道怎样说话、写字或思考。除非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用于说话的部位,否则他无法说话;除非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用于写字的部位,否则他无法写字;他会马上开始塑造一个可用于表达自我、阐述意愿的大脑来。由于大脑的两半边同样都能用于实现这一目的,因此他自然会运用最早用于实现某个特定动作(如打手势)的那半边大脑,来表达相应的愿望。语言的原形是手势,因此,语言技能中心应当在最早用于智力活动、但只能用动作表达欲望的那半脑中得到发育,这是很自然的事。

这便是思想中心位于“右撇子”的左半脑,而位于左撇子的右半脑的原因。

在某一特定年龄之前,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使得用于思考的大脑部位一旦受伤,人们仍然能在另半个大脑中再次重新创造知识中心。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一种现象:有些年轻人由于脑伤而失去某些能力和技能,后来却在另外一部分大脑中,通过形成新的中心而恢复了这些技能。但这种现象很少出现在45岁以上的人身上,这是由于超过这一年龄的多数人都由于暴饮暴食而用含钙物质堵塞了大脑,在头脑中塞满了食物废料,从而破坏了大脑的可塑性。如果所有45岁以上的人每天都只吃12盎司或更少食物,就很快会发现,这些人在75岁高龄时仍然能像15岁青少年那样轻松地领悟新思想。不过,如果大脑由于塞满大量废物而变硬,就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了。一旦暴饮暴食,就会由于“吃得太多而反应迟钝”;到了50岁,就只能慨叹“不复当年之勇”。因此,要让“留声机唱片”始终保持柔性,使它容易接受新鲜信息。

所有这些让我们对有关儿童的问题有了新的感悟。婴儿躺在摇篮里,他的大脑两个半球上还没有留下任何印记。他会是一个音乐家、演讲家、诗人、慈善家、技工还是杀手?这完全取决于这个小家伙身上隐藏的神秘个性会在大脑中写下什么。大脑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此时它存在某些特定倾向,这些倾向从上一辈甚至祖先那里遗传而来,会强烈限制他朝特定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欣喜地得知,没有哪种遗传倾向是无法通过在大脑上写下相反信息来克服的。这并不是“培训”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开发大脑”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让他身体力行,去构建类型正确的大脑。如果他在大脑中建立一个音乐中心,那他就会成为音乐家;如果他建立一个语言中心,那他就是演讲家;他在大脑中写下什么记录,就能够表达和体现什么技能,而记录中没有的内容,也就在生活中得不到体现和彰显。尽管孩子发现在头脑中留下一些事物的印记要比留下另一些事物的印记更容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也要看到,任何生下来头脑正常的孩子,都能学会艺术、音乐、演说或机械方面的所有知识。只要有信念,一切皆有可能。空如白纸的大脑在那里等待他们留下印记,而孩子也会将想要写下的东西写在上面。对他来说,这完全是个与自身意愿有关的问题,就像对你我一样。改变不良的思维习惯

就孩子而言,问题不在于我们能否拯救他,而是我们能否引导他自己救自己。因为在大脑塑造和定型问题上,谁也无法代他受过,谁也无法救他于水火。正如谁也无法替别人学会游泳一样,同样也没有哪个人能替别人学习。镌刻在大脑平板上的每个印记都必须通过我们自身努力后刻在那里;有时候,付出这种努力要求你必须有耐性、毅力和坚韧的勇气。

不妨想想小孩牙牙学语时付出的艰苦和长期努力。只有通过反复磨练(往往需要一年多),一些单词才能最终合理地记录在大脑“唱片”上。有时候,为写出某些单词,几乎需要重复无数次,另一些词则比较容易记住。如果没有开口说话的欲望,孩子也许永远学不会说话。他想要某件东西,于是便想方设法提出自己的要求;他想了解某些事物,于是便想方设法提问。在这些再三进行的尝试中,一个又一个生词便写在他头脑中适当位置上了。成年人学习一门新语言的过程与此一模一样: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个又一个生词便写在大脑的适当位置上,直到以后一直留在那里。

有些人说自己根本学不会语言。他们这样说其实恰恰表示,学语言这件任务对他们没有半点吸引力,以至于他们不愿意下定决心(决心是学习之前必不可少的前提),集中精力做该做的事,从而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因此,对那些说自己“学不会音乐”的人来说,“学不会音乐”表示学习欲望尚未强烈到促使他们集中精力、持之以恒,直到将音乐基础知识写在大脑适当部位的程度。任何头脑正常的人都能学会打算学习的知识,或者完成其他人可以完成的事、做其他人可以成为的人。这不过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已。遗传对我们的最大影响,便是教会了我们要有欲望。如果不想成为某个样子,你就不会为成为这个样子而不懈奋斗,从而就不会成为这个样子。但是,正如你能将愿望写在石板上一样,你也必定能将愿望写在脑海里,而且在那里写下什么内容,你就会成为什么样子。

然而,没有哪种劳动比头脑塑造更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严格自律。鉴于此,在很多情况下(比如某人开始学外语),多数人在仅仅获得一点点使自己可以勉强应用日常用语的技能(其实此时语言水平还很低)之后便放弃奋斗,一辈子都没能让别人真正听懂自己说的话。由于没有付出使其完整、连贯所必需的劳动和努力,因此,大脑中记录的太多内容都断断续续、残缺不全。

请记住,大脑是真实个性用以自我表达的工具,人只能展示已经在大脑里写好的东西。因此,外在世界中的人不过是与刻在头脑中的东西相一致的人,因为他的所有行为都必须通过这些大脑记录来指示或指挥。你不能拿一把铁锤去锯木头,也不能在钢琴演奏知识没有写在头脑中用于学习音乐的位置时,就能用手指弹钢琴。要想展示出崇高优雅的气质,就必须在脑子里写下对高贵、高尚欲望的记录;精神和气质会根据你提供给自己的工具外在体现出来。你可以关掉留声机,可以快进或快退,但无法让留声机唱出唱片上不存在的任何歌曲。如果有人将意见强加于你的唱片上,哪怕你知道他的意见不正确,也无法让唱片说出真相。你唯一可以实现目的的做法,就是将真相刻到另一张唱片中去。

你已经将自己和别人对你的看法写在脑子里,如果不改变写下的记录,你就无法成为别的样子。其实,你不必破坏旧记录,或者把它清除。假如一个人学习英语和德语,他把这些语言都写在头脑中相应的位置。要想学习德语,并不一定非得擦掉英语记录。即使他天生就是英国人,婴儿时就开始学英语,倘若他长期坚持用德语说话而不是用母语与人交流,那么总有一天,他用起德语要比用英语更流利;总有一天,他更喜欢用德语说话,用德语思考,因为这样做对他来说更方便、更容易。所以,如果你有个习惯或特点已经写在脑子里,但再也不想使用这一内容,那么就必须重新建立一个更好的记录以供使用,以替代前一个旧记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倘若果真如此,那么对我们来说,万事皆有可能。我们想培养什么能力或技能,就能培养出什么能力或技能;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想养成什么习惯,就能够养成什么习惯。养成习惯是什么意思?理解了这个问题,我就能提出如下观点:世上本无戒除习惯这种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养成一个相反的习惯。如我所言,如果你在头脑或身体上有某个坏习惯,不必破坏大脑中存贮坏习惯想法的相应位置,而只用在另一个地方写下与此相反的想法,并从此通过新想法展示自我。假如你写下这样的看法:我瘦小、孱弱、驼背、平胸,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很快就要离开人世。那好,如果你不想自己真是这个样子,就必须在大脑的另一个地方写下“我高大、挺拔,身材笔直,勇敢无畏,想活多久就有多么长寿”之类的话。写下这些话的时候,要通过大脑中相应的位置,而不是通过表达前一个内容的位置来体现自我。天长日久,你会觉得使用大脑中的新位置游刃有余,而旧位置则由于久置不用而退化,甚至想用也用不了。

这种做法使我们能以极其科学的精确性来阐述存在哲学和成功哲学,并能非常严密地表述其过程。通过向那些已步入中年的人证明“年轻时能做到的事,现在同样能够做到”、“无论是谁都可以活到老、学到老”,我希望能向读者朋友提供一些具体教导,并以此结束本文。我曾在以前的某篇文章中说:老年人学习新知识很难、容易健忘,以及出现其他现象的原因,在于他们所吃的食物超过维持身体机能所需的量,使废料阻塞了大脑。还记得吗?俄国动物学家、细菌学家梅奇尼科夫不久前曾告诉全世界:导致年老的真正原因,是由于肠子里出现了一种剧毒物质,导致白血球拒绝履行自身机能。他还向世界大肆宣扬一个尚存争议的观点:酸奶可以中和这种毒素,坚持大口饮水能使我们长生不老。

用大口喝水的方法延年益寿似乎已经过时,如今被“喝山羊的血清”、“使用布朗·西夸尔德的长寿仙丹”所代替。如果梅奇尼科夫不因为受教规束缚而过于保守,那么他应该知道,造成肠内出现剧毒物质的直接原因,是吃的食物超过消化系统所能吸收的极限所致。他也许只用淡淡地说一句:“少吃点,你就能永葆青春。”

睿智的意大利人科那罗真的进行过这方面的科学实验。45岁那年,由于遭受海难,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于是,他将每天吃进的固体食物降到12盎司。后来他活到了100岁,甚至临终前还头脑清醒、精力旺盛。他注意到,只要经不住医生的软磨硬泡,增加每天摄入的食物限额,那么就“开始脾气暴躁”,智力水平随之下降。美餐一顿之后,你会开始丧失精神力量,这与“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是一个道理。老狗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直到脑细胞被食物废料堵塞。但如果你让它很长时间不怎么吃东西,就会惊奇地发现,它学起新本领来就像小狗那样快。你不妨亲自试一试,一直坚持禁食,直到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然后再有选择地、小心地吃点东西;当你发现自己“变得脾气暴躁”或反应迟钝时,再将摄入食物的量减少一些。年老永远都不是不学习的理由,唯一的原因就是你吃得太好太饱,这才是学不会的罪魁祸首。“要做”与“想做”

不管你年轻还是年老,我们现在假设你大脑的可塑性足以接收新的印记,并假设你有某种确定的东西存在于大脑中。首先,你清晰地在头脑中留下这样一种看法,即能否成功完全是个是否“要做”的问题。此外,你能确定自己深刻理解“要做”和“想做”之间的区别。有人可能会瞥一眼本文标题,淡淡地说,“我想读读这篇文章”,但却把它翻过去,并没有真的读;而另一个却看看标题,并说“我要读读这篇文章”,而且他真的读了。“我想做”并不能塑造大脑,塑造大脑的是“我要做”。如果你曾经成为希望成为的样子,那么就必须“要去”而不是“想去”实现心中的目标。只有这样你才能实现目标。

我们再假设你想实现的目标与健康有关。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你从内心、头脑和性格上,都体现出你对拥有一个健康得无可挑剔的身体的渴望。你只能通过头脑来实现这个目标,因为头脑是你与身体交流的媒介。头脑里有些记录迫使你体现出“不健康”的状况,就像用一把弯曲的尺子只能画出弯曲的标记一样。你只有不再通过这些记录展现自我,而重新制造另一个能体现出健康的新记录。不过,你需要的不是对健康的渴望,而是对健康的行动声明。请大家理解一点:在头脑中写下“我想身体好起来”的想法并无好处。当然,你此时并没有在那里写下“我想生病”之类的想法,却是“我病了”的想法,而这种想法正在你身上寻找体现的渠道。如果你现在写下另一个想法“我很好”,那么这一想法也会寻求相应的物质展示途径。

你不必将所有不正确的东西想象成正确的东西,也不必发表任何错误的声明,因为作为有血有肉的人,你自己、你的智力和思维其实都很正常;你之所以画出一条弯曲的标记,是因为用的尺子是弯曲的。是的,你可以将弯曲的地方弄直,但是留声机只能按照自身留下的记录来播放唱片。你必须找到一张新唱片,上面有你希望留声机能播放的音乐。如今你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毫无疑问,但是你必须花一点时间,而且需要有相当大的主观努力。大脑记录可以于瞬间创造出来,而且你的纠正措施即刻便能见效,这种例子并非罕见;但在绝大多数例子中,这就好比学一门新语言,或者像小孩第一次学说话、学走路。这种工作要求你付出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至于任务容易还是困难,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愿望。愿望非常强烈时,运用意愿或意志来集中精力或者宣示决心就比较容易。

这也正是遗传因素对你的影响所在。欲望能够遗传,但是能力却不能遗传。通过遗传,一个人可能非常偏好某种食物,但所有人天生都有咀嚼和吞咽该食物的能力。你也许能对自己说:“我学不会弹钢琴,没有音乐才华。”实际上,你的音乐才华和任何人的一样多,只不过欲望没有强烈到能促使你为训练肌肉付出必要的努力罢了,或者更确切地说,你的欲望没有强烈到足以在大脑里为每块肌肉的运动创建一个位置。哦,我明白了!你说你钢琴弹得像有史以来最好的人那样好,这我承认。你希望制造出甜美和谐的声音,但对肌肉过人之处的渴望,没有强烈到足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的程度;而你在能够弹奏之前,必须先在头脑里为每个手指的运动指定一个位置,并运用这个位置,直到它对肌肉的控制成为习惯的、自动的动作为止。你坐在钢琴前面,心中希望听到甜美的音乐,而不是手指的运用技巧,这便是你为什么没有“音乐才华”的原因。你之所以学不会音乐,是因为欲望中存在“缺陷”,是因为你不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塑造大脑是需要意愿和注意力的。

让我再举个例子,以便进一步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有人对我说:“我记不住别人的姓名。如果有人将我介绍给某个人,我能很清楚地记住此人的模样,但是,如果第二天我在街上遇见对方,却总是发现已经把他的姓名忘掉了。”你根本没有听进去对方的姓名。你在介绍给对方之后,对他的姓名连两分钟也没有记住。你看着他的脸,想着他的脸,将全副注意力都放在他的模样而不是姓名上。你只能记住自己关注过的人,只能学会自己关注的事,因为注意力的一贯性和专注性足以为你制造并保留必不可少的大脑印记。假设你的大脑处在正常的可塑条件下,如果某种东西曾经有人学会过,或者他能学会,那么,只要你对这种东西给予关注,必然也能学得会它;如果某个目标有人实现过,或者能够实现,那么只要你对它的关注能延续足够时间,必然也能实现该目标。

我们应该不用花多长时间,就能使自学成为一个像数学一般严谨的过程。如果你想学习某样东西,我们就准确地知道你必须怎样做。你必须对这种东西给以足够关注,直到将它“刻”在头脑中它应有的位置上:如果你想学会做某件事,就必须对这件事给以足够的关注,直到做事的方法写在你头脑中它应有的位置上,直到你能控制做好这件事所必不可少的肌肉的运动;如果你想成为某个样子,就必须在大脑中的恰当位置写下一句声明“我就是那个样子”,然后再通过这个位置来展示自己的言行。

你将看到所有这些过程是怎样造就“新思想运动”主张的。这给我们提供了由推理得出玄学理论的物理基础,证明是思维造就了大脑,而大脑并未产生思维。它证明,个性比大脑更伟大,个性能通过大脑体现出来,并且想怎样体现就怎样体现;它证明,个性基本独立于大脑之外,能塑造和改变大脑,就像陶瓷工人把泥土塑造成想要的模样一样。它还为另一个推论提供了解释的理由,这个推论是:个性可能存在于大脑之外。这完全合乎逻辑,它通过由“果”推断“因”这个过程得出结论,在推断过程中,在得出结论的方式上,都没有半点瑕疵可以挑剔。

这也为我们相信成功背后的精神力量提供了客观理由。这可是件大事,因为没有信念就没有真正的努力,没有精力的集中,没有对注意力的控制。缺少了信念,我们就永远无法真正落实意愿。因此,详细解释思维得以自我展示的物理机制时,用简单到任何人都能读懂并理解的语言去描述成功的过程时,对“只要有人能做到、有人能那样,我们每个人就都能做到、都能那样”这个事实进行严密准确的证明时,我们难道没有让信念变得非常容易怀有,难道没有对芸芸众生的命运贡献某种有价值的财富吗?我希望我们做到了。2找到你的成功之“因”

你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这就是成功,成功是运用某个“因”而得到的“果”。其实,任何情况下成功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只是成功者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成功本身。无论成功的结果是得到健康、财富、个人发展,还是职位,其实质都是相同的;如果不考虑获得什么,那么成功便是获得。相似之“因”总是产生相似之“果”,这是自然界的一条法则。因此,考虑到成功在各种情况下都一样,所以成功之“因”必然在各种情况下都一样。

成功之“因”永远在于成功者本身,你将发现事实必定如此,成功之“因”如果存在于成功者之外,那么所有境遇相似的人都应该成功。成功之“因”并不存在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中,因为倘若这样,那么所有处在某个既定范围内的人都应该成功,只要处在相邻的地域或环境中,成功就完全唾手可得了。而我们发现,有些人所处的环境其实完全相同,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却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发现成功之“因”必须在于个体,而不在于别人。

可以相当肯定的是,如果找到成功之“因”,能将这个“因”培养成具有足够力量的东西,并正确运用于工作中,那么你就能获得成功;因为你只要运用某个充分的“因”,就不会得不到某个既定的“果”。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失败,那是因为“因”的力量不够强大,或者你没有恰当地运用“因”。成功之“因”是你身上的某种力量,你可以用这种力量去开发任何其他力量,使后者无限壮大和发展。这是因为精神的升华没有终点,你可以无限提升这种力量的强度,最终使它强大到足以为你做想做的一切,为你得到想得到的所有。当它足够强大时,你便能学会怎样将它运用到工作之中,从而肯定就能成功。你要学习的就是找出成功之“因”是什么,并学会驾驭和运用它。

在工作中施展开发出的专长非常重要。我们不能指望任何人不培养音乐才华就能成为音乐大师,指望机工不培养机械技能就能成功,指望牧师不培养精神领悟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就能成功,或者指望银行家不培养金融才华就能成功,这都是荒谬的。选择职业时,要选一种需要施展你最强技能的职业。如果你有良好的机械修理技能,但在精神领域没有思想,而且支配语言的能力也不行,就不要尝试去布道;如果有能力、有品味将色彩和纺织品融合在一起,并能创造出精美的女帽和衣物,就不要学习打字或速记。你要进军那些能运用最强项技能的职业领域,并尽可能完善这些技能。即便做到了这一点,都不足以保证你能获得成功。

有些人音乐天赋很高,却没有成为音乐家;机械技能很出众,却没有成为木匠、铁匠和机械师;领悟力很强、能流利使用语言,却没有成为牧师;思维敏锐而有条理,却没有成为律师,如此等等。工作中运用的专长是你的工具,但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有个好工具,而是更多取决于使用工具时体现的能力。你一定要拥有最好的工具,并且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无论什么能力,都可以经过培养和完善达到你想要达到的高度。

展示音乐天赋使你在乐坛取得成功,施展机械技能使你在机械相关的职业领域取得成功,运用金融才华使你在银行业取得成功;而运用这些才能的本领,或者说促使你运用它们的本领,才是成功的根源,才是成功之“因”。才能不过是工具,而工具的使用者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通过恰当方式运用这些工具,这才是成功之“因”。那么,人身上所具有的使他能成功运用自身才华的东西是什么呢?

这种东西是什么、怎样开发,这个问题在下一部分详细介绍。不过,在介绍之前,你要先将本章内容反复读几遍,从而将“我能成功”这句话蕴含的无懈可击的逻辑铭刻在脑海。你能成功;只要认真学习前述的论点,你就会相信自己的确可以成功,而说服自己“我能成功”是获得成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3让潜意识告诉你“我能行”

人脑的本领是获得成功的工具,而在工作或事业中正确运用这些工具,则会使你成功地干好工作、发展事业、得到想要的东西。世上之所以有少数成功者存在,是因为他们成功地运用了自身才能,而拥有同样出众才能的大部分人之所以失败,则是由于没有成功地运用这些才能。成功者身上有某种特质,使他能成功地运用自身才能,而所有成功者肯定都培养了这种特质。问题是,这种特质是什么?

我们很难找到一个词来准确表述它而不令人误解。这种特质是沉着,而沉着是安宁和力量的结合体;但它又不光是沉着,因为沉着是一种状态,而这种特质不仅是一种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行为。这种特质是信念,但它又不光是信念,因为人们通常在理解信念时,普遍认为信念指代一种行为,即对某些无法证明的事坚信不疑。而导致成功出现的特质不仅如此。

这种特质是对行为的意识力,它是行动力,即意识,或称觉悟。

力量意识是一种感受,当你知道自己能做成某件事、知道怎样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感受。如果我促使你懂得你能获得成功,知道自己怎样成功,那么我就将成功放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因为你如果知道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并且知道怎样去做,那么你只用真心尝试,就不可能做不成。当你形成了完整的力量意识时,就会以一种志在必得的心态着手这项任务。每个想法都是成功的想法,每次行动都是成功的行动;如果每个想法和行动都是成功的,那么所有行动加起来就不会失败。

因此,我在这些课程中要做的,就是教你学会怎样形成力量意识,以便知道自己能做想做的事,然后教你怎样做这些你想做的事。请再读一遍前面的内容,它用无懈可击的逻辑证明了你“能获得成功”。从中可以看出,任何人头脑中有的东西,你的头脑中也都有;如果说你与别人的头脑有什么区别,那不过是别人开发了而你没有开发罢了。不过,尚未开发的资源永远可以得到开发,这是大自然的一个事实。因此可以看出,成功之“因”在于你自身,它可以得到完全开发。读完这些,你肯定相信:对你来说,成功完全是有可能的;但是,仅相信“我能成功”还不够,你还必须“知道”自己能成功。不仅是客观思维,你的潜意识思维也必须知道这一点。

人们经常喜欢说“心想才能事成”,这句话并不全对。如果这里的“心”只指客观思维,即使人们知道自己能够成事,那也不一定能成;因为潜意识思维通常会完全抛弃并抵制那些被客观思维确认为事实的东西。不过,如果说“谁的潜意识思维知道自己能成事,那么此人就能成事”,这句话倒是对的;如果客观思维在经过训练之后能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