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4年4月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18:15:14

点击下载

作者:《新东方英语》编辑部

出版社:《海外文摘》杂志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4年4月号

《新东方英语》大学生2014年4月号试读:

★Editors'Notes 编辑手记★

路人甲乙丙等路人甲乙丙——“The People You Meet While Traveling”

当我背起行囊,第一次独自远行去上大学时,母亲大人万般叮咛:“火车上人杂,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于是在很多时候,我乘火车时都是一个旁听者,眼睛瞟着窗外的风景,耳朵竖着搜罗别人有趣的谈话。慢慢地我发现,坏人其实没那么多,世界也没那么糟。慢慢地我又发现,火车上的人还真是杂,有人让我内心升起滔滔江水般的崇拜,有人又让我恨不能下一站就夺门而逃。是的,火车上人杂,但我自己在别人眼中又何尝不是“杂人”一枚呢?不过,我是一枚安静而无害的“杂人”,喜欢自己偷着乐呵。当然,若有哪个同行的人乐意跟我这个“杂人”聊聊,我也会报以微笑,说一声:“你好。”(李晓涵)俯仰终宇宙——“The Book of Sand”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在做编辑之前,我最羡慕的是两种人:图书管理员和书商。我羡慕图书管理员,一分钱不花,就可以坐拥一座图书馆;我羡慕书商,以书为生,以书会友,满书店的书都与自己为伴。虽然未能选择这两个职业,但编辑也是与书打交道的行当,这也算了却了我心中所愿。一路走来,书籍开阔了我的视野,领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书籍鼓励我勇敢,使我有胆量一路向前;书籍带给我欢笑,消散我心中的烦恼和忧虑;书籍成了我的好伙伴,使我不再害怕孤单……有段时间,我迷失在书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为虚构的人物欢笑、流泪,却忘记了现实里的亲人、朋友。幸好,我及时醒悟,放下书页,走出房门,会挚爱的亲友,看真实的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沙之书》让我心生感触。“书的世界,人的世界——这是两个平行的宇宙,我们每个读书人都是在这两个世界里来回出入的旅人。当你在这两个世界里自由穿行时,请谨记:千万别迷路。”(耳海燕)请练就一双火眼金睛——“An Open Letter to the Historians of the 22nd Century”

每次打开电脑,都会看到无序的文档、不规则的文件名和杂乱的网络收藏夹。但我总是懒得整理,任由文件随意堆积,直到再也找不着想要的东西……那一刻我后悔万分,当即决定给电脑来一次大扫除。清理间歇,我手痒难耐,再次点开了浏览器。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又是微博评论,又是人人网更新;不是这个在晒照片,就是那个在秀视频。在这样一个个人记录大爆发的时代,哪个历史学家再敢说缺乏一手资料,我得跟他急!不过,信息虽然很丰富,却难保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要想寻点有价值的东西研究,22世纪的历史学家,您还真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王扬)巴黎另一面——“There Are No Fat People in Paris”

说到巴黎,最先映入我脑海里的是时尚、浪漫的字眼,然后是高中历史课本里学到的法国大革命,然后是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然后便是一位在巴黎上学的好友相册里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协和广场、卢浮宫……我不禁汗颜:对于这样一个人人神往的世界名都,学西方语言的我怎么可以如此陌生?这也是为什么看到《巴黎没有胖子》这个标题时,我的内心充满好奇。虽然有些陌生,但巴黎人的散漫我可是早有耳闻,这么一个散漫的城市怎么会没有胖子?读完本文我才 猛然醒悟,秘诀就在这座散漫城市保留下来的慢生活传统。(廖粮粮)

★Test Bible 考试手册★

2013年12月四级真题综述◎文/王长胤

13年12月的四级考试是继2006年四级改革“大变脸”之后第二次动作较大的改革。其中变化最大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取消了完型填空这一题型;二是阅读部分出现了一种新题型——长篇阅读(即段落信息匹配题),这种题型取代了之前延续多年的快速阅读题型。此外,听力和翻译部分也有变化。本文笔者就结合2013年12月四级考试的几套真题,对本次四级考试各题型的考查特点和难点进行概述,以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本次四级考试的面貌,为新的四级考试做好准备。写作部分

从形式上看,本次四级作文沿袭了2013年6月四级作文的命题思路,依旧采用“看图说话”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根据漫画内容来写作。“看图说话”的考法比较灵活,难度相应较大,也更重注语言的实际运用。

从内容上看,笔者搜集到的三道作文题目都涉及热门的IT技术。其中一道题目是关于网络对人际交往方式的影响,另一道题目提到了著名的网络搜索引擎谷歌,还有一道题目涉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低头族”(即整日低头看手机的年轻一族)。

总结:本次四级写作部分难度不小。考生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句法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在动笔前,考生要能够迅速找到切入点,选取某个合适的角度来进行评述。而动笔时,开头段怎样引入话题、中间段怎样举例论证观点、结尾段如何总结评论等一系列问题都很考验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考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建议考生备考时多积累热点话题的英文表达,同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组织语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听力部分

本次听力部分总体来说难度不算大,但由于改革后听力部分发生了一些变化,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发挥得不够理想。

笔者首先谈谈这次听力考试在时间上的变化及对考生的影响。改革前的四级听力考试时间总计为35分钟,而改革后缩短到了30分钟。另外,时间的分配也有变化。改革前,整个听力考试不间断地进行,在录音全部播放完后,会留下两三分钟的时间给考生填涂并检查答题卡,而此次改革完全取消了涂卡的时间。不少考生以前习惯在录音全部播放完后,利用收答题卡之前的两三分钟时间来集中填涂答题卡。这样的好处是,在听力考试的过程中,考生每做完一题都可以省下涂卡的几秒钟时间。利用相邻两段听力录音之间短暂的间隔时间,考生可以迅速浏览后面题目的选项,这样在听相关内容时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可是,在这次听力考试中,录音一结束,监考人员就马上回收答题卡。这就要求考生边听边涂卡,因此可能就没有时间浏览后面的选项,造成“盲听”的后果。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根本来不及涂完答题卡就交卷了,这种失分是相当可惜的。

鉴于此类问题,笔者提醒考生,平时在练习听力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边听边涂卡的能力。市面上出售的真题基本都会附赠答题卡样张,建议考生在考前两周集中训练如何边听边填涂答题卡。

下面笔者以本次四级考试的一套听力试题为例来回顾此次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特点。

短对话部分考的大多是经典题型。经典题型的特点是出现频率极高,命题很有规律性,如本次四级听力短对话部分的第6题。这道题涉及人物的职业,可归为“人物身份”类的题型。要想把这类题做对,考生要重点关注录音中出现的与工作相关的内容,通过这些工作内容来推断人物的身份。考生需要注意,在录音中往往听不到选项中的原词,假如偶尔听到了选项中的原词,也大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本题的选项中出现了四个代表不同职业的词,分别是cleaner (清洁工)、mechanic (机修工)、porter (搬运工)和salesman (销售员)。听力录音中提到了修车、车辆保养等相关内容,据此考生可以推断此人的职业应该是机修工,因此正确答案为mechanic这一选项。

长对话部分主要是考查细节和人物关系,也以经典题居多,此外也出现了少量不太常见的题型。比如,这次四级听力长对话部分的第11题就是一道不太常见的题。这道题专门考查数字的听辨,考到了电话号码和分机号(extension)。这类题其实难度并不大,考生平时如果能稍加训练,基本上都能得分。

短文理解部分没有什么变化,一般会出现三段短文录音,题目以细节考查为主。做短文理解时,考生要提前浏览选项,推测短文的主题,并预测相关内容,然后在听录音的过程中注意捕捉选项中出现的名词和形容词等。比如,本次考试的第二篇短文理解考到了洗衣服的场景。在听录音前,考生只要花几秒时间浏览一下选项便可得知录音的主题内容,因为选项中出现了以下典型的单词和词组:clothes (衣服)、washer (洗衣机)、dryer (烘干机)、laundry (待洗的或洗好的衣服)、laundry room (洗衣房)等。

短文听写是本次四级听力唯一出现题型变化的部分。改革前的复合式听写除了考查单词和短语的听写外,还会考到三个长句的听写,而改革后不再听写长句了。也就是说,改革后的短文听写只听写单词和短语,因此难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虽说短文听写一直以来都是最让考生头疼的题型,但实际上这一题型主要还是考查基本功,从本次四级改革后的试题尤其能看出这个特点。本次四级听力的短文听写部分基本没出现难词和生僻词,都是平时听力和阅读中出现的高频词和高频短语。比如,本次短文听写考到了in addition (此外)、software (软件)、in short (简言之)、scientific (科学的)等单词和短语。这些表达都是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因此,考生要想把短文听写做好,关键还是加强基本功,尤其要注意常用单词的拼写。

总结:四级听力部分在改革后变化不算大,难度也没有明显增加,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多参考往年的听力真题。唯一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平时要多训练边听边填涂答题卡的技巧。阅读部分

四级改革后的阅读部分共有三种题型,按照试卷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是选词填空、长篇阅读和仔细阅读。下面笔者以其中一套试题的阅读部分为例来具体分析。

选词填空部分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以考查词汇和句型为主。从命题来看,选项中的单词以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为主,也有少量的副词,这些词都是重要的四级高频词汇。比如,选项中出现的较难的四级词汇主要有presently (目前)、realistic (现实的)、virtually (实际上,几乎)等;较简单的词有different、fast、cover、hope等。除词汇外,考生还要特别注意句型结构和语法搭配,以帮助自己更快地找到做题的突破点。如倒数第二题,原句是“That makes Shapiro optimistic, but also _____”。空格前的but also实际上是“not only …, but also …”的缩略形式,因此可以判断这句话为并列结构。原文句子的逗号前是一个描述心理状态的形容词optimistic (乐观的),因此,从原文的并列结构考生可推知两点:第一,该题空格处应填入一个形容词;第二,该形容词应该是一个描述心理活动的词。显然,选项中唯一符合要求的只有realistic一词,因此该词为正确答案。

阅读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篇阅读。长篇阅读这种考法第一次出现在四级考试中,实际上取代了改革前的快速阅读。改革前,快速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查找并定位细节信息的能力。从出题形式的角度来看,快速阅读采取“七加三”的模式:前七题是四选一的选择题;后三题是填空题,主要填写文中出现的单词和短语。改革后,快速阅读变成了长篇阅读,也叫段落信息匹配题。这次的长篇阅读总共有13个段落,文后有十道题(即十个句子),而每个句子只能匹配一个段落,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三个段落没有出题,同时也有可能某个段落出两道题。这种考法与雅思考试的一类阅读题目类似。雅思考试阅读部分的题型种类很多,此次四级改革后长篇阅读题目的考法就是模仿了雅思阅读中的一种匹配题。对比改革前后,虽然这部分阅读题目形式完全不同,但考查的知识点和阅读技能都差不多,属于“换汤不换药”。因此,从解题来看,不管是哪种题型和考法,快速定位并查找文章相关细节信息的方法都是一样的。具体做法:先浏览文后各题,选取定位词(定位词以数字、名词和形容词为主,动词和副词次之),然后根据定位词回原文查找相关信息出现的段落,做题时要重点关注词和短语的同义替换。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匹配类题目的特点是“乱序”出题,即题号顺序和其对应的原文段落顺序是不一样的,考生需要根据题目内容回原文定位才能作答,现举一例来说明。比如,长篇阅读最后一题的题目句子如下:“Over fifty percent of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remain unemployed or unable to find a suitable job.”根据该题中的数字fifty percent和recent college graduates等信息,考生可以很快发现与之相匹配的内容在文章中间部分F段的第三句话:“More than half of all recent graduates are unemployed or in jobs that do not require a degree, and the amount of student-loan debt carried by households has more than quintupled since 1999.”原文句子较长,而题目句子是对原文前半句的改写,考生可以找到明显的同义替换,如over fifty percent对应原文中的more than half,recent college graduates对应原文中的recent graduates,unable to find a suitable job对应原文中的unemployed or in jobs that do not require a degree等。

仔细阅读部分无实质性变化,考查的重点依然是考生对原文细节的理解或相关内容的推断。从命题来看,细节题居多,推断题次之,偶有语义题。关于仔细阅读部分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考生可以参看《新东方英语》杂志往期刊载的相关文章,如《四级阅读理解之细节信息题快速定位法》(2013年1月号)和《四级阅读理解之推断题》(2011年10月号)等。

总结:四级阅读部分的改革是“换汤不换药”,考查重点没有太大变化。考生要掌握好四级高频词汇,重点训练定位细节信息的能力。翻译部分

段落翻译这种考法在四级考试中首次出现。从考查目的来看,四级考试的翻译题由原先考查简单的词组和句型表达转换为考查篇章的整体表达。因此,相比改革之前的句子翻译,改革后的段落翻译难度更大,分值所占的比重也更高,题目对考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要求也更高。

从考试内容来看,笔者目前收集到了四套翻译题,其中有三套题的题材涉及中国文化:一篇段落翻译的文章提到了中餐,另一篇文章讲的是中国结,还有一篇文章涉及中国的茶文化。其实,关于中国文化这一题材,改革样题中已经有所暗示。在2013年考前官方公布的四级样题中,段落翻译的内容就是剪纸艺术,而且从文章难度和句型结构来看,官方样题和本次四级翻译考试中与中国结相关的这篇文章极其相似。由此,考生可以了解官方样题的价值所在。另外,此次四级考试翻译部分的文章除了涉及中国文化题材外,还涉及了近些年特别热门的信息技术。这篇文章没有提到技术的细节,而是简单地讨论了信息技术的教育问题。实际上,这篇文章简单改写一下便可成为一篇绝佳的议论文写作题目。

总结:鉴于上面的分析,笔者建议考生平时把翻译和写作的训练结合起来,多做造句练习,并相应地补充一些语法知识。另外,为了拓展知识面并积累相关的英文表达,考生也可以多看一些双语的书刊和节目,如China Daily、CCTV-NEWS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总的来说,2013年12月的四级考试虽然形式上有所调整,但试题难度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样的改革其实是在提醒考生,在备考四级考试时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2014年四级备考策略◎文/吴俊姬

13年8月,官方公布从2013年12月起英语四、六级考试将进行题型改革,这是继2006年6月改革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调整。本次四级考试改革取消了完型填空和快速阅读,增加了长篇阅读(即段落信息匹配题),原复合式听写改为单词和词组听写,原单句翻译改为短文汉译英。改革后,该考试能够更加客观地考查考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考生要想顺利通过2014年的英语四级考试,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复习,打好自己的英语基础,然后再适当进行解题能力的训练。下面笔者就从词汇、语法和各题型复习攻略上提供一些备考建议,希望能够助考生一臂之力。词汇:日积月累显神功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基石,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说过:“没有语法,能表达的东西很少,而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无论参加什么类型的英语考试,考生都应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考生如果词汇量不够,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对于积极备考四级的考生来说,积累词汇是持久战,应贯穿于整个备战历程。那么,考生应该如何记忆词汇呢?

首先,考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方法。笔者建议考生采用词根词缀记忆法来记忆单词,从词源学基础上理解词汇的来龙去脉,从而加深单词记忆的深度和广度。利用词根词缀记忆法来记单词,考生刚开始学习时可能会感到压力较大,但只要积累到一定的量,那么考生记单词的速度就会加快,而且也能记得更牢,对于有些单词考生还能举一反三。除此之外,考生也可以运用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来记单词。考生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创新某些单词的记忆方法。

其次,考生应该确定词汇记忆的范围与目标。对于高中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来说,为了实现良好的过渡,考生应先记忆高中单词,然后再记忆四级单词,这样学起来既轻松又更有效果。对于高中英语学得不错的考生来说,通过四级应该没有问题,其目标应该放在考取高分上。这类考生可以在全面记忆四级单词之后继续背六级单词,这样不仅可以学到四级考试中的超纲单词,也能为六级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考生不仅要积累大量单词,还要注意同一单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尤其是熟词僻义现象,因为这关系到考生对句子、段落甚至短文的正确理解与把握。语法:解析长难句是关键

四级题型改革之后,专门考查语法的完型填空题没有了,很多畏惧语法的考生松了一口气。但事实上,四级考试对考生语法功底的考查要求仍然不变,只是考查方式从显性出题转为隐性考查而已。四级考试对于语法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长难句的考查上。很多考生认识一个句子里的所有单词,但却无法读懂句子的意思,这通常就是考生在解读长难句时遇到障碍导致的。考生在备考长难句时应掌握核心的英语语法。长难句中有两个语法现象尤其重要:一个是从句的叠加使用,一个是插入语和非谓语成分的添加。考生只要掌握了这两个语法现象涉及的语法点,就能在阅读时清晰地分析长难句的结构,也能在写作时自如地写出复杂句。

从句的叠加使用指的是一个句子中有多个从句,有时候从句中还套着另一个从句,从而增加了句子的难度。要攻克这样的句子,一方面考生在备考时要掌握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和状语从句这三大从句的特征和用法;另一方面考生要学会如何分析句子。其实,句子再怎么复杂,一般都是由主干成分和修饰语构成,考生分析句子结构时,可先去掉修饰语,这样句子的主干结构就清晰了。

对于句中添加的非谓语结构和插入语,由于这些成分相对独立,一般不影响句子的主体结构,考生在阅读时可以先略去不看,而是先读句子的主干结构,然后再回过头来理解非谓语结构和插入语,这样才更便于抓住句子的核心内容。题型:研究真题是法宝

考生除了要夯实自己的词汇和语法基础之外,还应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笔者建议考生潜心研究历年的四级考试真题,总结各类题型的出题规律和解题思路,这对考生提分有很大的帮助。下面笔者分别谈谈各个题型的备考方法。听力:重在勤学苦练

从2013年12月的四级听力部分来看,试卷的整体难度和命题方向与过去相比无大的变化,只是受题型改革的影响,听力的听写部分有所改变:原来的复合式听写调整为单词和词组听写,但是该题型录音原文的长度及难度不变。调整后,该题目对单词的精确拼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体来说,近几年四级听力命题方向稳中有变,题目有创新之处,难度却保持相对稳定。考生要想在听力部分拿到高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精听历年四级考试的听力真题

考生可以按照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精听。

第一步:模拟真实考试场景做真题。考生按照真实考试的要求来做听力真题,中间不要暂停,听完后对照答案,算自己的真实得分,并用红色笔标注做错的题目。

第二步:听写自己做过的真题。考生需听写听力录音中的每一段对话和每一篇文章,听不明白的地方可多听几次,实在听不懂的则可以先空出来,等听写全部完成后再对照听力录音原文核对。听写过后,考生可以对四级听力常见场景与主题(如校园生活、减肥与健康、求职、餐厅、机场、图书馆、酒店、天气等)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与记录,以熟悉和积累场景词汇。

第三步:边听录音边看原文,找到各题答案在录音原文的位置,分析题目设置与选项设置的规律以及自己之前做错题的原因。这能够帮助考生理清听力部分的出题思路。考生对每套题进行总结之后,会发现很多题目的考查点是相似的。

第四步:在听力录音原文和题目上标注生词的读音与语义、题目的出题规律和自己的思考感悟,然后模仿录音来熟读听力原文。

培养泛听英文录音的习惯和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考生泛听材料的内容和题材可以多样化,既可以是早年的四、六级听力真题的录音,也可以是VOA、BBC等的音频。考生可以重复听这些泛听材料。随着泛听次数的增多,考生会发现自己能听懂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于实在听不懂的内容,考生可以对照原文,重点听那些较难的关键词。笔者建议考生多利用零碎时间(比如课间休息时间等)进行泛听。阅读:总结规律与泛读相结合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具体的考查方向包括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重要细节、隐含意义以及作者观点和态度等。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备考。

认真剖析真题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近几年,四级阅读理解对知识点的考查都比较稳定,考点重复出现的几率高,因此考生备考的首要任务是剖析四级阅读理解真题,探究其命题规律。考生在做阅读理解真题时不要只关注自己的正确率,还要思考每个题目的特点及其出题规律。比如,细节题的答案一般是原文的重现或同义替换;而对于主旨题,考生应重点看文章首末段以及中间段落的首句,且正确答案一般都包含有高频出现的主题词,并具有高度概括性。

借助真题解析辅导书分析文章中的难词和长难句,熟读阅读文章

考生在做完阅读理解的真题后,应仔细分析文章中的难词和长难句,分析时可借助一些真题解析书籍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对于阅读理解文章中出现的核心词汇,考生可以在文章旁标注单词的音标和中文释义,以此来熟悉和积累词汇。对于长难句,考生(尤其是语法基础薄弱的考生)可以借助真题解析辅导书里的参考译文和一些长难句分析材料来摸清句子脉络,提高自己分析长难句的水平。经过自己分析的阅读文章会给考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考生可以将其当成晨读材料进行熟读,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单词的记忆和对文章的理解。

泛读英文文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四级阅读理解文章的选材广泛,包括社会生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地理、生物、化学、医学、电子、建筑、人物传记等,体裁则以说明文和议论文较为多见。而且近年来四级阅读选择了很多和当前国际热点密切相关的文章,如2013年12月四级阅读有一篇文章选自《时代周刊》(Time),原文标题是“Today’s Young Adults Will Never Pay Off Their Credit Card Debts”。因此,考生应该泛读一些英文时事热点文章,熟悉各类热点话题,从而积累各方面的背景知识,更有效地解题。写作:明确写作思路,勤背勤改写

写作是很多考生的薄弱环节,考生应多研究四级写作的出题思路和常考话题,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与范文背诵。考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着手准备。

分析近两年的写作话题与出题形式,明确四级作文的写作思路

2013年6月和12月的四级作文都是图画类作文,6月的作文考查的是观点论证型作文,12月的作文考查的是社会现象类作文。由此可见,图画类作文是今后考查的一个趋势。而近年来考查的具体作文类型也主要是观点论证型作文和社会现象类作文。观点论证型作文的写作思路一般为“提出观点—列举论据—总结观点”,社会现象类作文的写作思路一般为“提出社会现象—分析原因—分析其对社会和生活的影响及解决办法”。图画类作文在考研英语中已经出现多次,考生们备考时可以借鉴考研英语写作的思路。

背诵优秀作文范文和亮点句型,进行模仿写作

考生应熟读和背诵部分优秀范文,在背诵的过程中要注意范文的遣词造句,掌握写作时常用的单词、短语和句型。随着背诵的范文越来越多,考生就能积累很多好词、好句,并在合适的时候自如运用。有些范文里采用的句型结构很巧妙,考生可以对这样的句型进行必要的改写,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模板。翻译:关注传统文化题材,注意句子间衔接

自2013年12月起,四级翻译题目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段落长度为140~160字,分值也比过去提高了15分。公布改革消息时,官方给出的样题内容是剪纸。2013年12月翻译真题共有四套题目,内容分别是中餐、信息技术、茶文化、中国结,其中三套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从翻译样题和真题的内容来看,虽然题目要求考生翻译的内容增多了,但是翻译的难度比较适中:翻译时涉及的词汇都比较简单,需要用到一些生僻和专业词汇时,题目会给出对应的英文;翻译涉及的句式多为短句,长难句较少。因此,考生不必感到惊慌。

考生在备考中可以重点训练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题材,在翻译时尽量选择自己擅长的句型来表达,同时也要注意句子与句子间的衔接,兼顾篇章的整体表达和逻辑连贯性。托福阅读句子简化题解题策略◎文/朱甄雯

句子简化题在每次托福阅读考试中的题量虽然不多,但却令很多考生感到头疼,因为解答该题型常涉及对长难句的理解。下面本文就来分析一下这一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选项特征

句子简化题的题干为:“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 the highlighted sentence? Incorrect answer choices change the meaning in important ways or leave out essential information.”由此,考生可以总结出该类题型的正确和错误选项的特征。题干指出,正确选项应包含高亮部分的句子(以下简称“原句”)的主要信息(essential information)。换句话说,正确选项并不一定要表达原句的所有信息,只要表达出主要信息即可。题干还指出了两类错误选项:一类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句意思的选项,这种选项的意思通常与原句意思相矛盾;另一类是遗漏了原句主要信息的选项。考生准确理解正确选项与错误选项的特征对解题会有很大帮助。解题思路

句子简化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句不长的题目,一类是原句较长并且结构复杂的题目。针对这两类题目考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题思路来解答。1.原句不长:同义替换助解题

如果句子简化题的原句不长,此时选项一般是原句的同义替换。考生可以先找出原句中的主要信息,然后再与选项进行对比,对原句主要信息进行同义替换的选项为正确答案。请看下面这道题。

例1 原句:These people (指陪审团成员) are selected at random from the adult population in the same district served by the court concerned.(《新托福考试专项进阶——中级阅读》)

A.The adult population in the same area randomly selects the people on the court.

B.The people on a jury are randomly chosen from the same jurisdiction.

C.The jury is made up of the entire adult population in the same jurisdiction.

D.There is a random selection of courts by the adult population.

解析:这道题目的原句不长,考生便可采用同义替换的原则来解题。考生首先可分析出原句的主要信息有两个:第一个是are selected at random,即“(陪审团成员)是随机被挑选出来的”,第二个是in the same district,即“同一区域内”。正确选项应包含这两个主要信息。考生可以发现,选项B中的are randomly chosen可以和第一个主要信息对应,而选项B中的from the same jurisdiction则和第二个主要信息对应,由此考生可以判断出选项B为正确答案。有些考生可能会有疑问:该选项缺少原句中的adult,可以选吗?这就涉及上文提到的正确选项的特征——包含主要信息而非全部信息。所以,这一点不影响选项B成为正确答案。2.原句较长且复杂:逻辑关系助解题

当句子简化题的原句较长且复杂时,这类原句通常包含一个或几个重要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并列、转折关系等)。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应首先确定原句中的主要逻辑关系;然后看选项,排除与原句逻辑关系不一致的选项;最后再看剩下的选项哪个与原句的主要信息相符,相符者即为正确答案。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的例题。

例2 原句:He refused to develop projection technology, reasoning that if he made and sold projectors, then exhibitors would purchase only one machine—a projector—from him instead of several.(《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Reading Practice Set 3: Early Cinema)

A.Edison was more interested in developing a variety of machines than in developing a technology based on only one.

B.Edison refused to work on projection technology because he did not think exhibitors would replace their projectors with newer machines.

C.Edison did not want to develop projection technology because it limited the number of machines he could sell.

D.Edison would not develop projection technology unless exhibitors agreed to purchase more than one projector from him.

解析:该题的原句较长且复杂,考生应从原句的逻辑关系入手。由原句的reasoning that考生可知,原句的主要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然后考生再看选项,只有选项B和C是因果关系,因此考生可以先排除选项A和D。接下来考生可以比较选项B、C的主句是否与原句意思相符。考生可以发现选项B的主句以及选项C的主句跟原句主句意思基本一致。此时考生只能再比较从句了。原句的从句意思是“要是他制作和销售放映机的话,展映方将只会从他手里购得一台放映机而不是多台机器”。换句话说就是“发展放映技术会限制他的机器销售量”,只有选项C的从句符合这个意思,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C。

例3 原句:The extreme seriousness of desertification results from the vast areas of land and the tremendous numbers of people affected, as well as from the great difficulty of reversing or even slowing the process.(《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Reading Practice Set 2: Desert Formation)

A.Desertification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because it is so hard to reverse and affects large areas of land and great numbers of people.

B.Slowing down the process of desertification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population growth that has spread over large areas of land.

C.The spread of deserts is considered a very serious problem that can be solved only if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in various countries are involved in the effort.

D.Desertification is extremely hard to reverse unless the population is reduced in the vast areas affected.

解析:该题的原句较长,考生应先从逻辑关系入手。句中的results from表明原句的主要逻辑关系为因果关系。接下来考生再看选项。选项C和D的逻辑关系词分别为only if和unless,都属于条件关系,因此这两个选项可先排除。接着,考生再将选项A、B与原句对比。原句陈述的结果是“沙漠化极其严重”,而原因是“影响的区域与人口太大,以及逆转或放慢沙漠化的速度难度巨大”,而选项B的主句“Slowing down the process of desertification is difficult”代表的是结果,与原句表示结果的句子意思不相同,故选项B是错误的。由此考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就是选项A。

例4 原句:Apprentices were considered part of the family, and masters were responsible not only for teaching their apprentices a trade but also for providing them some education and for supervising their moral behavior.(《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Reading Practice Set 5: Artisans and Industrialization)

A.Masters demanded moral behavior from apprentices but often treated them irresponsibly.

B.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master to the apprentice went beyond the teaching of a trade.

C.Masters preferred to maintain the trade within the family by supervising and educating the younger family members.

D.Masters who trained members of their own family as apprentices demanded excellence from them.

解析:原句的主要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而选项A中的but是转折关系,所以考生可以先排除选项A。由于选项B、C和D是简单句,并没有逻辑关系词,因此考生只能对比原句与选项的主要信息了。原句的主要信息有两点:一是“(学徒)被看成是家庭成员的一部分”(were considered part of the family);二是“师傅有责任……”(masters were responsible not only for … but also for … and for …),即教学徒手艺以及教育他们。再对照选项来看,选项B陈述的是师傅的责任,意思是“师傅对学徒的责任要超出教手艺的范围”,与原句的意思相符。而选项C和D都是说“师傅将家庭成员当成学徒”,与原文意思有很大出入。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作者简介:

朱甄雯,上海新东方学校托福阅读与写作主讲教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大学时曾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学习,曾获“2011年上海新东方学校优秀教师”称号。

★Learning Corner 学习频道★

Since when的语义和用法◎文/张满胜

与when经常搭配使用的介词是since,两者构成since when的搭配组合。Since when既可以引导定语从句,也可以引导特殊疑问句。下面笔者来谈谈since when引导不同句子类型时的语义与用法。Since when引导定语从句

我们先来看下面这道选择题。

1.The book was written in 1946, ____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A.when B.during which

C.since then D.since when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D,填入后得到这样一个句子:“The book was written in 1946, since when the education system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那本书写于1946年,从那以来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知道,since表示时间,意为“自从……以来”,常与完成时态搭配使用,尤其是现在完成时态(have done)。同理,当since when引导定语从句时,从句谓语也要用现在完成时态,如本句中就使用了has witnessed。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其他三个选项错误的原因。

选项A:如果选择选项A的when,那么when指的是in 1946,此时句意就变成了教育体制的改变只是发生在1946年,此时定语从句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态witnessed。由此可见,when与定语从句中的现在完成时态has witnessed有时间冲突,故选项A是错误的。

选项B:如果选择选项B的during which,那么during which可以理解成during the year of 1946,此时定语从句也要用一般过去时态。

选项C:选项C的since then不是连词,不能引导从句。若该题填入since then,就会导致逗号分隔两个独立句子的错误,这种错误在英语中被称作run-on sentence (编注:中文译为“连写句”)。如果将题目中的逗号改为分号或句号,那么句子空格处就可以并且只能填入since then了,此时句子的意思与a句完全相同,只是结构不同。由此可见,英语造句在结构形式上具有严谨性。Since when引导特殊问句——真实问句

上文讨论的是since when用于定语从句的情况,此时的when是关系副词(也有人称为关系代词)。我们也可以把since when用于特殊疑问句中,此时when是疑问副词(也有人称为疑问代词)。请看下面这道题。

2.A: ____ when has the country been ope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B: 1978, I suppose.

A.Since B.In C.From D.After

这道题的解题关键是句中的现在完成时态has been,能够与它搭配的只有since。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填入后得到这样的句子:“Since when has the country been open to international trade?”(该国是从何时开始实行国际贸易开放政策的?)

以上since 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是要求听话者做出回答的,这样的问句我们姑且称为真实问句,与之对应的是修辞问句。下面笔者详细讲解一下修辞问句。Since when引导特殊问句——修辞问句

在口语中,since when所引导的特殊问句往往还会有其他各种感情色彩,比如用来表示质问、怀疑、讽刺等负面情绪,这样的特殊问句在英语中称作修辞问句。修辞问句的一个基本特点如下:虽然句子的形式是问句,但它不需要听话者回答。因此,修辞问句在语义上相当于一个陈述句。比如,我们常常这样质问自己的男/女朋友:“你什么时候开始关心我的感受了?”这句中文可译成下面这个句子。

3.a.Since when have you ever been concerned about my feelings?

显然,在你用这句话质问对方时,你并不期望对方给予回答。你用since when质问只是在抱怨对方对你漠不关心。我们看到,这句话采用了现在完成时态have been (concerned),这符合since的用法特点。不过,在口语中,我们也可以采用一般现在时态,请看下面这句话。

b.Since when are you concerned about my feelings?

这里的be concerned about是一个延续性的谓语,如果我们把谓语改成一个短暂性动词,比如start caring about,那就要用一般过去时态,如下所示。

c.Since when did you start caring about my feelings?

为什么这个句子要使用一般过去时态呢?一方面的原因是,此时的since when可以看成是when的强调形式,使用since when只是为了加强质问的语气。由于when在此句中指的是过去某个具体的时间点,因此不与现在完成时态(比如have started)搭配。另一方面的原因是,have started不是延续性动作,不能与具有延续意味的since when搭配。

再比如,如果有人老是喜欢差遣你做这做那的,你可以用since when引导的问句来质问。

4.a.Since when do you have the right to tell me what to do?

首先,从逻辑语义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修辞问句,不需要听话者回答。其次,从时态角度来看,句中的谓语用的是一般现在时态,不过由于谓语动词have是一个延续性动词,所以也可以写成现在完成时态have had,如下所示。

b.Since when have you had the right to tell me what to do?

如果该句中引入一个短暂性动词,比如begin,那就要用一般过去时态,如下所示。

c.Since when did you begin to have the right to tell me what to do?Since when用法总结

综上所述,since when既可以用于定语从句,也可以用于特殊疑问句。当since when用于定语从句时,从句常用现在完成时态(have done)。当since when用于特殊疑问句的时候,since when可以有两种语义——真实问句和修辞问句,前者要求回答,后者不要求回答。而根据动词持续性的不同,问句中的谓语又可以采用三种时态(have done/do/did)。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简称为“两种语义,三种时态”(详见下表)。

需要提醒的是,since when引导的问句到底是真实问句还是修辞问句,需要根据语境以及句意来判断,单凭句子结构是判断不出来的。因此,同一个since when引导的问句有时可能会有歧义。下面具体举例说明。

5.Since when did you start working here?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一个真实问句——说话人是在询问信息。这时,句子相当于说:“When did you start working here?”或者是说:“Since when have you been working here?”此时相应的回答分别为“Last August”或“Since last August”。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修辞问句——说话人在质问对方。此时我们可以译成:“你啥时候在这里工作过啊!”言外之意是“你从来就没有在这里工作过”。留学文书写作方法之幽默◎文/谷约

幽默(humor)原本是一个外来词,最早由林语堂先生译成中文。其实,汉语中早就有类似的词汇,如“诙谐”“滑稽”“搞笑”等,但它们却与幽默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对后三者而言,幽默层次较高,在令人开怀大笑或者莞尔一笑的同时,还能给人玩味和思考的空间。比如周星驰的电影里有很多桥段会让人笑到喷饭,但那属于搞笑的范畴。在冯小刚新片《私人定制》里,范伟从自信满满地发问“当个清官很难吗?”到一脸哭丧地检讨“虽然还是做到了拒绝贪污受贿,但却没能防住别有用心的属下对我身体上格外的关心”,整个过程带给观众的思考远比表面上的嬉闹深刻,这就是幽默。

自嘲是另一种形式的幽默。操着一口东北腔的英文在美国表演脱口秀的黄西(Joe Wong)说他的小孩现在很可爱,可刚出生时却非常丑。那时他把婴儿抱在怀里,正在琢磨家里哪个亲戚把“丑”的基因遗传给了他的孩子,一个接生护士跑过来指着小孩对黄西说:“这小孩怎么这么像你!”黄西讲这个故事就是在自嘲。

美国总统往往都是幽默的高手。前总统小布什是历届总统里最不善言辞的,但也幽默感十足,他在耶鲁大学2001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说把自嘲发挥到了极致。比如:“To those of you who received honors, awards, and distinctions, I say, well done.And to the C students I say, you, too, can b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在这段演讲中,小布什嘲讽自己当初在耶鲁读书时充其量是勉强及格的学生,是拿C而不是A或B的。又如:“I took a class that studied Japanese haiku.Haiku, for the uninitiated, is a 15th-century form of poetry, each poem having 17 syllables.Haiku is fully understood only by the Zen masters.As I recall, one of my academic advisers was worried about my selection of such a specialized course.He said I should focus on English.I still hear that quite often.”在这段演讲中,小布什提到上大学时他选修了一门日本俳句课程,老师非常不解,建议他还是把精力放在英文上,言下之意是你的母语都没学好,还异想天开学日语。之后,小布什接着拿自己开玩笑,自嘲即使到现在自己的母语仍旧没学好,因为他当了总统后还是有人建议他好好学英文。他的演讲简直让人忍俊不禁,这就是幽默的魅力。

在前几期中,笔者曾谈到过,对于申请者来说,留学文书不是自我表扬,也不是学术论文,而是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个性、能力和风采的“广告”。鉴于美国文化崇尚幽默,如果能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文书中恰当地展现出自己的幽默感,就会给文章增色不少,从而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实例讲解

下文笔者通过实例来具体说明如何在申请文书中运用幽默的手法。文书案例1

首先,我们通过申请者提供的短文(Essay)中的一个段落为大家进行讲解。申请者是高中毕业生,他提供了中文初稿,所选段落大致内容如下:

我的高中生物考试成绩不佳,老师建议我考虑改修其他科目,但我不愿放弃。老师表示不论我做什么决定他都支持,不仅如此,还在家长会上安慰我的妈妈。

如果我们就按照初稿内容直接将其译成英文,整段内容读起来就会显得比较平淡,让人看不出申请者的留学文书有什么亮点。于是,在描写申请者母亲时,我们采用了幽默的表述方式(我承认我妈妈不以耐心而闻名,要让她安下心来可不容易),给文章增色不少。同时,这也反映出申请者活泼或者与众不同的一面。要知道,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在描写自己的父母时都喜欢把他们描写成严父慈母的形象,这样公式化的描写显得刻板,也缺乏人情味。参考范文如下:

I asked my biology teacher, Mr.Zhang, to allow me some time so I could prove myself.He was not only supportive of my decision to stay on but also protective of me in his interaction with my mother during the teacher-parent conference, in which he told my mother that, though I might have had less than desirable grades, he was convinced I was learning the concepts and that patience was all that was required.I give Mr.Zhang credit for having calmed down my mother, who, I have to admit, is not known for her patience.文书案例2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申请者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为大家进行进一步讲解。为了保持文书的完整性,我们给出了个人陈述英文的全文,并在相关段落进行了详细点评。申请者提供了个人陈述的中文初稿,大致内容如下:

我的家乡在山东聊城,一个拥有高达17万贫困人口、100万低收入人口的城市。如何给贫穷和弱势的群体同等幸福和有尊严的生活是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我愿用自己的努力给弱势群体平等生活的希望。我不做谁来做?

也许是从小受到爷爷教育我“以天下为己任”的影响,也许是受到热爱从事慈善工作的妈妈的影响,几乎每个假期我都在参加义工活动。2008年我为汶川灾区募捐。2009年暑假,我去聊城市社会福利院做义工。我还在聊城市春雨助学协会救助贫困儿童,比如魏庄乡甘寨村的高一学生小武,他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丧失劳动能力,父亲在外打工,每个月寄回的600元就是母子二人一个月的生活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