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21:43:45

点击下载

作者:(美)托马斯M.斯特纳(Thomas M.Sterner)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作者:(美)托马斯M.斯特纳(Thomas M.Sterner)设计:上官雅弘排版:郝全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1ISBN:9787111553106本书由北京华章图文信息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托马斯·斯特纳的这本书,道出了我人生各方面的一些有益信息。读了本书,我作为企业领导者,变得更加高效;作为公开演说家,变得更有激情;作为家长,变得更加专心;而且,我从周末爱好中找到了更多乐趣,也进一步提高了技能。本书帮助我意识到,实现目标的方式与目标本身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人生是一段旅程,不是一个目的地。感谢斯特纳先生,我热爱这段旅程。——拉尔夫·西提诺(Ralph Citino),职业银行家

本书饶有趣味地将我们生活中的难事转变成乐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实用且易于理解的方法,让我们改变了对人生旅程中最具挑战性或者最平凡的经历的看法。托马斯·斯特纳使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和有趣的个人故事向我们表明,通过细致地专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我们可以不再过度依恋自身无法控制的结果。如果每个人都能从本书中吸收作者提出的明智的建议,那么,我们将减轻自己面临的绝大多数痛苦。——玛尔尼 K.马克利达基斯(Marney K.Makridakis),《创造时间》(Creating Time)的作者、ArtellaLand.com网站的创始者

托马斯·斯特纳在本书中做到了一种罕见的结合:他不仅为人们聚精会神做事情提供了一系列明确而实用的步骤,还提供了一个有助于我们重新框定期望和价值观的理论背景,以便我们可以继续清醒地意识到过程与结果之间、进步与目标之间的差别。极力推荐这本书。——斯科特 A.戴维森博士(Scott A.Davison),摩海德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论事物的内在价值》(On theIntrinsic Value of Everything)的作者。

托马斯·斯特纳阐明了生活中的一个悖论:真正的成就,需要耐心和戒律,而为了养成这两种优良品质,我们必须同时运用它们。随后,斯特纳用亲身经历的许多实际例子,通过运用冥想,解决了这一悖论。他向我们展示了怎样专注于当前这一刻,怎样不带任何主观判断地观察,以及在此过程中怎样释放出我们天生的能力来进行学习。自相矛盾的是,当你使用本书中描述的以过程为导向的方法时,不论努力做什么事情,都将取得更好的结果。——迈克尔 J.盖尔博(Michael J.Gelb),《如何像达·芬奇一样思考》(How to Think Like Leonardo da Vinci)以及《大脑力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改进你的思维》(Brain Power:Improve Your Mind as You Age)等书的作者。

在一个即时满足的社会之中,托马斯M.斯特纳的这本书几乎夸张地模仿了即时满足这一现象。本书设计用于教读者如何放慢脚步、更清醒地意识到当前这一刻,并且增强自律与专注,从这本阐述复杂观点却内容简练的书中,作者的智慧完全展示了出来……这本尽管很薄但富含内容的书,带给我们在一生之中可以不停思考和运用的足够丰富的信息。——《圆桌评论》(Roundtable Reviews)

衷心感谢让本书得以面世的人们。

感谢我的妻子杰米(Jamie),以及我的两个女儿玛吉(Margie)和梅丽莎(Melissa),感谢你们在我实现目标的漫长旅途中始终对我深信不疑而且极有耐心。

感谢我的父亲,我必须感谢您的养育之恩以及无法言喻的友谊。

最后,感谢我的好友兼编辑(这也许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组合)林·布洛姆·麦克道尔(Lin Bloom McDowell),谢谢你帮我说了我需要说出并且想要说出的话。编辑们是本书的幕后英雄。引言人生就是漫长的练习

在我们的人生之中,真正的平和与满足源于意识到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段我们可以选择体验神奇路径走下去的旅途。

本书内容是关于记住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并且将那种记忆带入到当前这一刻的。既有助于你将思绪集中到那条路径之上,又能够让你分享那段旅程。本书将向你重新介绍一个过程,在知道那个过程意味着什么之前,你一直遵循它来获取某种技能。同时,本书将提醒你,生活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地优化各种行为的努力,那些行为既包括身体上的动作,也包括心理活动,它们构成了我们每天的生活。

我们全都懂得,诸如学习弹奏某种乐器以及练就基本的高尔夫挥杆技能等活动都是一些技能,这些技能本身需要不断练习。但事实上,人生是一段需要我们(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迫使自己熟练掌握各种技能的旅程。我们容易忘记自己在这个星球上的人生是何时开始的,忘记了何时学会走路以及何时开始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这些都是从“没有技能”的时候开始的。受到心中的渴望与现实的必要性的驱使,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掌握了这些技能,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在掌握这些技能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产生痛苦挣扎的感觉。像学习乐器或学打高尔夫球所做的那些努力一样,我们通过称为练习的过程来获得这些技能。所谓练习,就是怀着实现某个既定目标的有意的意识与意图,来反复参加某项活动。

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节奏过快、压力过大,我们使用技能这个词来定义某种个人的资产。例如,我们可能说:“这不是我的技能组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我们对拥有诸多不同技能的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不过,尽可能迅速且以最少的付出来发展任何一项技能的能力,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平和与愉悦的能力,实际上本身就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需要不断练习并使之成为我们自身一部分的技能,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对于这一点,我们没有抓住要领。

无论我们是在全力实现一种个人的抱负,还是在学着应对艰难的局面,当我们学会把精力集中在体验人生的过程并且拥抱这一过程时,都将开始甩掉内心的压力与焦虑。这种压力与焦虑,源于我们对自己目标的依恋,也源于我们产生的“如果我没有达到目标,就不可能感到幸福”的感觉。“目标”总是以我们尚未到达的某个地方、我们还未拥有,但在某个时刻终将拥有的东西的形式出现。然后,我们相信,达到了这样的“目标”,人生就圆满了。

当我们不易察觉地做出改变,既专注于实现目标的过程,又从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而不是拥有这个目标时,我们便获得了一项新的技能。一旦我们熟练掌握了该项技能,它不但可以发挥神奇的作用,还难以置信地让你拥有强大的力量。

我们把那些展示了这种技能的人们描述为他们拥有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自律、专注、耐心和自知等。我们意识到,这些十分重要的美德,是与我们内心中真正的平和以及对生活的满足相互交织的。有了这种技能,我们会成为人生中迸发出的精力的主宰者;没有这种技能,我们则成为自己不专注的和不断变化的努力、渴望以及前进方向的受害者。

本书会帮助你将这种技能理解和发展为自己身上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也帮助你理解我们的文化怎样持续不断地教我们相反的东西。本书告诉我们应如何学会活在当下,而变得以过程为导向将怎样使我们把精力投入到这段神奇旅程之中,并且当我们学会享受人生旅程时,会为我们带来一种美妙的感觉,既对我们自己感觉美好,也对我们的生活感觉美妙。人生中值得去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练习。事实上,人生本身只不过是一个漫长的练习过程,是一种永无止境地优化各种行为的努力。当你弄懂了练习的正确原理,学习某些新事物的任务将变成一种没有压力的愉快与平和的体验,变成一个适合你生活中各种领域的过程,并且促成你对生活中所有的艰辛与痛苦采用合适的视角来观察。第1章学习开始

我还是个孩子时,曾学过弹吉他,但当时我年纪太小(只有4岁),记不得太多学习的细节了。不过,在回顾我弹过的作品时,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我学习了大量的演奏技巧。但两年后,我没再继续学了,而且,从音乐的角度来讲,接下来的几年,我几乎没有接触过吉他。9岁那年,和许多成长中的孩子一样,我开始学习弹钢琴。这次的学习同样十分短暂,只有10个月时间,其原因是,我真的不喜欢练琴。如果问我为什么,我可能会说,学弹琴是件枯燥而艰难的事情,而且,我觉得自己没有任何进步。尽管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这种观点可能是准确的,但我这次的半途而废,实则源于这样一个事实:我并不是十分擅长练习音乐或者练习其他任何事情的过程。遗憾的是,那时的我还太天真,不够成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由于对音乐的热爱,最终,我还是重新回到钢琴面前,继续学着弹琴。

在我十七八岁以及20岁刚出头的这段时间,我还单身的时候,我十分认真地追求音乐上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可以作曲和编曲,几乎任何一种风格的音乐都不是问题。在许多场合,我都以专业人士的身份演奏,从最好的乡村音乐俱乐部,到环境最差的酒吧。我组建了一个相当昂贵的录音棚,并结识了一些更知名的作曲家和艺术家,他们来自流行音乐界、爵士音乐界和乡村音乐界。到我二十五六岁时,根据大多数人的标准,我已是十分优秀的音乐家了。

我的音乐事业还在继续发展,到了三十五六岁的年纪,我开始意识到,对练习所产生的感觉,真正改变了我。我不但喜欢练习和学习所有的事情,而且还发现,为了逃离日常生活中的重重压力,我会让自己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某项活动中去。如果别人剥夺了我练习某件事情的机会,比如练习高尔夫球中的某些特定动作等,我会觉得被骗了。更为重要的是,我开始懂得,我们全部的人生都在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练习。在此之前,和许多人一样,我错误地只将“练习”这个单词的含义与一些艺术形式联想起来,比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等。只要练习的时候被要求运用与学习音乐相同的原则,我没有见过脾气暴躁的孩子、负担过重的工作安排,或者是每月紧紧巴巴的财务预算。换句话讲,只要是和学习音乐大体相当的练习,孩子的脾气不会太暴躁,再多的练习也不至于让他们感到负担过重,而且,每月的零花钱也不会捉襟见肘。

随着对人生、心理原则以及练习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日渐加深,我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定义练习的心态的基本原理,并且全心全意地关注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以什么频率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我想更好地理解我的视角为什么会改变,正是这种视角的转变,使得我对待学习某些新事物的过程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是我长大了、变成熟了,还是我的思维中有些东西更加确定、有些东西更为具体了?我知道,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对待人生的态度全然不同,但是,新的人生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是我需要了解的。

那时,我没有意识到,正是成长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的经历所奠定的基础,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在寻找那些答案时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挣扎。那些早期的经历(也就是希望取得某些成就,但同时又要应对那时我无法很好地实现自律的个性)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会在一些对自己可能极其重要的努力上最终失败。在音乐道路上的成功与失败,为我提供了一个参照点,我不停地将它与自己每天的经历进行对比。这便是你将在本书中看到一些以音乐为参考的原因。不过,你并不一定非要学过音乐,才能在我描述令自己获益匪浅的音乐的方方面面时,和我产生强烈的共鸣。由于练习的心态的本质存在于人生的所有活动之中,因此,毫无疑问,你能够将我的经历与你自己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

音乐对我的学习过程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鼓舞我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谋求改变的第一项活动。相反,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要改变看待练习的视角,是在30岁出头时,我听从妻子的建议,开始接触高尔夫球。起初我以为,我之所以不把早年学习音乐的经历当成这种意识转变的背景,是因为那些经历离现在已经太久远了。一方面,到我的人生的这个阶段,音乐事实上成了我的第二天性,我可以十分自然地制订和执行练习方案,不再以一个在痛苦中挣扎的学生的视角来看待练习。另一方面,高尔夫球对我来说是一项全新的运动,我几乎一点儿都不了解,而且,对于应该怎样打高尔夫球,也没有任何的先入之见。

一开始,我岳父会带我到他常去的高尔夫球场打球,我会租用或借用一些旧的球杆。没过多久,我便在这项运动上体验了失败感,但是,让我产生更深刻印象的是,我并没有发现球场上那些正在打球的人水平有多高。根据我的观察,他们打高尔夫的水平与我当初弹钢琴的水平大体相当,然而,可以这么说,他们并没有从书本上学习怎么打高尔夫。他们的水平很差,看起来根本不知道怎样来纠正自己的问题。

我的意思是说,尽管他们多年来一直保持每周打一次高尔夫球,但依然没有达到起码的水平,比如说,他们打了这么久,还是不能把球打起来。他们无法朝着自己正在瞄准的方向击球,没有任何进步,而且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按理说,他们打了这么久,原本应该不但能把球朝着目标方向击出数百码远,而且还能随心所欲地控制球的高低以及球在飞行过程中的曲线,等等。但事实上,他们完全不知道应当怎样挥杆,或者也根本不晓得在挥杆击球的时候应该采用怎样的姿势,但是,尽管他们缺乏这些基本技能,却依然在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击球,并且期望出现不同的结果。把这种现象和音乐领域进行对比,好比某个人弹了20年的钢琴,依然感到失败不已,因为他无法同时弹出多个音符,并且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用手指来弹,而不是用手肘来弹。

也许我最大的优势在于:即使我并非那种没有协调感的人,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并不擅长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因此我觉得,我得找一位教练来指导我的学习,生怕自己到最后像许多人那样,成为永远都倍感挫折的高尔夫球员。此外,由于我在成长期间努力学习演奏乐器(除了吉他和钢琴之外,我还学习了长笛和萨克斯管),我预料,要想稳定地提高我的高尔夫水平,并从中感受到快乐,进而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既要花时间,也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对我来说,高尔夫球绝对不会很容易或者很迅速便能学会。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我勇敢地面对,也清楚地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尽管我能很好地弹奏钢琴,但曾几何时,我没能实现自己制订的许多在音乐方面的目标。我安慰自己说,如今我已是一个成年人,有着成熟的心态,并且从以往的失败中汲取了许多教训。我确定,在高尔夫球这项全新的运动中,我也会看到自己一步步地实现目标。

从这项运动中我学到的是,我在音乐练习时遇到的所有失败,都源于我对练习的正确技术性细节和制订目标的过程缺乏理解,也没有足够地理解,不论确立了怎样的目标,都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去实现它。也许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我学会了怎样在不感到失败和焦虑的前提下努力去实现目标,这些挫败感和焦虑情绪通常与活动本身密切相关。

高尔夫运动让我第一次有机会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将这些技术性细节进行量化,量化成对某个人来说实实在在的东西。在此之前,我与所有的前人无异。我渴望像那些坚持朝着崇高的个人目标奋进的人们那样,最终收获欣喜和满足。我希望经历那些选定了一个目标并坚持不懈朝着目标迈进的人们体验到的那种自我发现,不论在这个过程中面临多少陷阱和失败。不过,这种对学习的渴望,仅仅只是第一步。如果没有理解练习中的正确的技术性细节,不了解我们自身内在的努力,几乎可以肯定,我们将耗尽那种助推我们付出心血的原始热望与动机,让我们感到无法实现目标,进而感到那些目标只是在短时间之前才值得为之努力奋斗。

为什么有这些困扰?这也是我常问自己的问题。我的意思是,这种心态与我们日常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对这种思维模式的理解和培育,到底怎样影响着我们时时刻刻的体验,影响我们的成就,以及影响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呢?答案是,这种心态影响一切。它是一张白纸,我们可以在上面绘就自己的人生。它不仅决定着我们描绘些什么,而且决定着我们能够描绘些什么。它构成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变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怎样看待别人,等等。它是一种自律和自知。它让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本身都更有耐心。它一定是我们可以献给自己的最强大且最有意义的礼物之一,而且,这样的礼物,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献给自己。

我们当今的文化是建立在多种任务基础上的文化。同时处理多种任务,不仅着重于提高效率(似乎再怎么提高都不够),而且着重强调为了生存。我们教自己处理多种任务,也教孩子们处理多种任务。我们总在同一时间着手做和想着做不止一件事情。

想一想开车这个简单的动作。很多人在发动汽车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打开收音机。如今,我们一边驾驶,一边听收音机。如果车上还坐着别人,我们会和他聊天。如果是一个人开车,我们可能用手机打电话。我们的大脑在尽量兼顾多项活动,我们的精力也非常分散。即使这让我们感到十分疲惫,但随着这个世界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运转,这种现象已成为常态。我们甚至不会怀疑,在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到底有多么荒谬。

几年前,我带着我的一个女儿参加她的学校六年级举办的一场溜冰舞会。我告诉她,在她滑冰的时候,我会坐在不容易引起别人注意的优惠区看书。以下就是我从这个地方看到和听到的:在主溜冰场里,六块电视屏幕挂在天花板上,孩子们在那里穿溜冰鞋。每台电视都在播放着不同频道的节目,每台电视的音量都在和所有其他的电视机的音量一比高低。在整个溜冰场内,一直播放着嘈杂的音乐。不远处还有一个视频游戏区,那里摆放的六台全尺寸的视频游戏机,同样在播放着它们自己的音响。此外,滑冰场的一端,有一个2米的电视屏在播放音乐视频,它与广播系统中播放的音乐又不相同。最后,这些11岁的孩子全都在环绕着滑冰场溜冰,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跟别人说话。怎能呢?光是一边溜冰一边将所有这些感官信息吸收到脑海之中,就已经让人筋疲力尽了。

有时候,我们必须马上着手做好几件事情,但问题是,我们总是习惯于一心多用,以至于当我们决定集中精力专注于某项活动时,我们做不到了。我们的大脑如此躁动不安,而且,这种躁动不安具有强大的惯性。它不希望停下来。它让我们筋疲力尽、过度劳累。我们发现自己没办法安静地坐下来,而且也没办法安静下来。不过,练习的心态是安静的。它将思绪放在当前这一刻,有一种类似于激光的精确焦点和准确度。它服从我们准确的方向定位,集中我们所有的精力,朝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是平和的,完全不会感到焦虑。我们的状态,就是在那一刻应当所处的状态;我们就是那一刻我们应当成为的那个人,并且完全清醒地知道我们在体验什么。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我们的能量和精力都没有任何浪费。

回到开车的例子,有多少次,你开车到某个地方,发现自己根本不记得已经驾车驶过的某段路?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是你没有聚精会神地开车,你的思绪流向了其他不相关的地方。因此,几乎没有人真正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思绪在不由自主地“四处乱跑”,使得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开车行驶,没有做出选择。他们没有观察自己的想法并让那些想法服务于自己,而是沉浸在那些想法之中。

如果说这还不算十分悲惨的话,至少它是可笑的。我们坚信,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也必须发展和进步。我们认为,由于我们都拥有带摄像头的手机,所以必须比生活在250年前的那些人更先进才对;但事实上,过去的那些人比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没有哪些技术会让他们分心。我们拥有的这些技术,本应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简单一些,但它们没有。尽管前人没有任何技术产品,但他们的生活简单得多,并且也许比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如何运转。

我们认为,我们痛苦挣扎,只有今天的我们知道,但它们是不受时间影响的,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也和我们一样,面对着同样的内心挣扎。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描述过这些挣扎。它是一个关于战车骑士的故事,他驾驶着一辆由四匹战马拉着的罗马式战车。在故事中,马代表人们的思维,骑士代表人们。没有受过训练的骑士踏上这辆战车,手里没有抓紧缰绳。四匹战马整天都在狂奔,偏离了选定的路径,一路颠簸地前进,并且不断改变着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战马累得够呛,骑士也被折腾得疲惫不堪。不论什么时候,战马都不知道它们在哪里,或者不知道它们要向什么方向前进。骑士只能紧紧抓着战车上的围栏,无助地看着周围的景色在身边掠过。相反,受过训练的骑士则会紧握战马的缰绳,控制并指引着战马沿着专一的、选定的路径前进,不管战车到了什么位置。这个时候,战马不能随意狂奔,它们的力量受到骑士用缰绳发出的指令的引导。战车平稳前行,战马和骑士全都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小的精力到达他们的目的地,而不会感到疲劳。你愿意选择哪种情况?

如果你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那你便没有控制自己。缺乏自我控制,不论你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都不会有真正的力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每时每刻都在想些什么,那你便没有拉紧思维的缰绳,对自己前进的目标便没有了掌控的能力。你不可能控制你甚至都不知道的东西。意识一定是第一位的。

本书旨在研究怎样从现在的我们变成将来的我们,也就是说,怎样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那么,我们能从那位没有拉紧战马缰绳的战车骑士身上汲取什么样的教训?什么样的文化习惯或者教育将强化那种思维方式,并且使我们继续采取那种思维方式?我们可以从孩子们的思考方式中学到些什么?怎么来教孩子们,让他们能比我们记住更多的知识?然后,我们怎样能在不太费力的情况下做到所有这些呢?这些是我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为你回答它们,同时也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我在写本书的时候,设想它只会帮助读者在学习某种乐器的时候少走弯路,不那么费力。不过,随着写作过程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意识到,我是在描写自己对人生进程的展望,而不仅仅是自己学习某种乐器或者学打高尔夫球的感想。我发现,我在运用自己从写书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我观察自己怎样看待每天投入到写作当中的精力。我觉得,我在努力理解我到底学到了什么,以及怎样将所学的东西写成文字,而这需要付出努力。我发觉,我可以把这本书写得非常成功,把它献给我年幼的女儿们。

一天,我在照顾女儿时,发现自己感到十分失败,甚至有一点点恼羞成怒。我已经为本书打好了全部腹稿,但我的想法还有待写出来,因为我还得照看孩子们。我注意到,我已经成为那位没有拉紧战马缰绳的骑士。我让我的思绪偏离了照看孩子这项任务,老在想着写书的事情,而不是乐享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意识到了这一点之后,我“拽紧缰绳”,把写书的事先放在一边,等到下一次既定的写作时间到了,再来认真写书。突然之间,我感到轻松了不少,压力顿时消除,一下子沉浸在之前一直没有体会过的和女儿们欢乐玩耍的快乐中。

起初,即使有人找到我说:“我们会支付你的账单,并照看你的家人,你只管写便可以了。”但我也写不出“这个”版本的《练习的心态》。我是随着写作过程的展开,才了解到这一点。

现在我意识到,我的人生观在我20岁刚出头的时候开始改变。也许这句话你听起来十分熟悉。在此之前,我对许多事情产生过兴趣,刚开始时也确实投入了许多热情,然后就相对较快地失去了激情和动力。首先,我会选择某项特定的活动,比如说体育锻炼。然后,我开始去健身房健身,购买一些合适的运动服等,真正地沉浸其中。过了一段时间,最初的热情开始消散,我越来越难保持原来的激情并遵守锻炼的戒律。从那一刻开始,要按照既定的锻炼日程来继续练习,成为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我开始为自己逃避健身找借口。比如,“我下次再补上来,或者在下周上班前多练一个上午。”然而,这些都是蠢事,因为我不会遵守这些承诺,而且越来越心安理得地把锻炼身体这件事情丢在一边,到最后,彻底地偏离了最初确定的目标。此外,我还会产生一种觉得让自己失望了的不安的感觉,再加上一种自己并没有完全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因为我没有努力去完成一件我已决心去做的事情。到最后,我会对某项特别的努力完全失去兴趣,相当于再次回到原点,然后开始搜索下一件能填补我内心空虚的事情,再度开始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我最大的优势在于,我明白这样一个事实:谈起任何一项新的追求,我总是遵循如此的循环往复。我注意到了这种趋势,静静地看着自己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地陷入这种固定的模式之中。

在我的人生中的这个时刻,发生了三件事情,事后证明,这些事情的发生,意味着我的视角和意识开始产生重大转变。第一件事情,我开始重新拾起钢琴训练课,教我的老师不但是这个领域最优秀的老师,而且只比我大了几岁。成年以后重拾训练课,和一直接受训练的小孩子相比,既有一系列新的优势,又有许多不利的因素。我会在以后的章节里阐述这些优势与劣势。第二件事情,我在读大学时,开始独立地学习西方哲学。那时,我的学习兴趣十分广泛,并不是聚焦于任何一门特定的哲学,而是作为自学的“世界宗教与哲学”课程的一部分来学习。这让我启动了一个冥想的过程,在接下来的20年里,永远地改变了我对练习某项活动的技术性细节与理由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如果你从来没有想过的话,可以想一想我们怎样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并且熟练掌握它,从学会走路和试穿鞋子,到攒钱和养孩子,这些都是以某种练习的形式来完成的,是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做的事情。从很大程度上讲,我们并不知道它本身是一个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做得好的话,卓越的练习会证明它自身的卓越效果。它不会让你倍感压力地在内心预期:“我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目标?”当我们正确地练习做某件事时,事实上觉得自己正在投入到一个艰难的学习过程中,这种压力重重的感觉消失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学习过程与一段内心平和的过程融合起来,后者使我们能够从紧张与焦虑中平静下来,不再觉得“昨天已经完成的”事情仍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出于这一原因,重要的是意识到并掌控着那个过程,而且学会享受人生中的那个部分。

影响我改变自己学习任何一件新事物的视角的第三件事情,源于职业生涯的决策。我立下决心,要当一名演唱会钢琴技师兼钢琴修理师。说得委婉一点儿,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职业。要想成为高水平的钢琴技师,需要花数年时间来学习必备的技能,如果想熟练掌握精密乐器的修复技巧,甚至要更长的时间来学习。在我的工作时间,我要做很多事情,从为一次大型的世界级交响乐表演而准备一架价值10万美元的音乐会大钢琴,到费尽心力地修复一架老式的大钢琴,使之达到比新出厂钢琴更好的状态。在我从业的这么多年间,我为许多世界上最优秀的指挥家、演唱会钢琴家、大型乐队的领军者,以及流行乐、爵士乐和乡村音乐的歌手服务过,我维修过的钢琴,有的甚至还是美国内战时期制造出来的。

一架大钢琴的琴胆(那是整个键盘机制)包括8000~10?000个零件。钢琴中有88个音符,每个音符大约有34种不同的调整方法。一架钢琴拥有225~235根琴弦,每根琴弦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调音弦轴,在一次单独的调音过程中,所有的这些调音弦轴都至少要单独调试一次。我的观点不言自明了吧。至少可以说,调好一架钢琴的音,是一件反复无数次、任务繁重且单调乏味的工作。你在钢琴上所做的每一件事,至少得反复做88次。这迫使你放下其他所有的事情,以最务实和最有效的态度来看待你在钢琴店中的日常工作以及在舞台上的日常维修工作。如果不具备最起码的自律和耐心,那么,你的焦虑和失败感将会大幅度上升。

我之所以如此详细地阐述这项工作的重复和单调乏味的特点,目的是让你了解,我为什么开始提高自己在做好某件事情的过程中保持专注的能力。这完全是为了生存。这项工作本身十分艰难,而它单调乏味的特性,使得我整天只能心无旁骛地工作。这让我能够观察和评估,在应对工作的这种特性时,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

在本书中,我会将自己认为至关重要的事件与我在人生经历中学到的许多宝贵经验结合起来,思考我为什么有时候感到挣扎、有时候感到失望,以及怎样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简单的真理而迈过这些失败。

因此,现在开始了解我们的练习的心态吧。人生的悖论:耐心与自律的问题是,要培养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需要同时具备它们两个。第2章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

我学打高尔夫球的时候,参加了一个为期六周的高尔夫团体培训班。每个星期,我们五位成年人会驱车1小时来到高尔夫球场,让教练教我们1小时,自己再练1小时。第三个星期刚开始,我来到球场,坐在长凳上等待前面的队员培训结束。我身旁坐着我的一位“同班同学”,她比我早一点儿到那里。我们在第一天参加培训时,曾相互做过自我介绍,我了解到,她经常参加公司的日常工作,把学打高尔夫球既当成一种休闲和放松的方式,又当成进一步提升职业成就的手段。她解释说,很多时候,她在工作中外出打高尔夫球,可以让她建立新的业务合伙关系,并且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在轻松的环境中探讨公司事务。

我们聊到高尔夫球和各自的职业时,我问她:“你有没有练习我们上个星期学过的东西?”她回答说:“没有。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早晨醒来,自己就是一名高尔夫球高手了。”从她的声音里,我听到一丝失败感和稍稍的不愉快。她看上去有点儿失败,因为高尔夫球比表面上看起来难得多,同时,她不愉快是因为她在此之前付出的艰辛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如果达到一定能力水平的话,她可能觉得自己能从高尔夫这个项目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我们的课程开始时,教练也问了我们所有人那个同样的问题(你有没有练习我们上个星期学过的内容)。不过,教练在我们一开始热身和打球时,便对真相心知肚明。他提那个问题,目的是让我们大声地承认,我们是不是发现必须要遵守一些戒律,才能将他上周教给我们的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内化于心。只有熟练掌握了上周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轻松地转入下个阶段的学习。结果,教练发现,我们五个人中,只有两个人在两堂培训课间隔的那个星期认真练习了,我是其中之一。另一位同学一直花几个晚上的时间来复习我们学过的内容。其余的三位同学不但没有练习,而且在上完一个星期的课后,马上就把高尔夫球丢在一边,而不是继续练习。我每周的练习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在上周一黄昏的培训课之后,我会留下来打一个小时的球,复习那堂课教练所教的内容。离开球场前,我坐在车里,花几分钟时间在一本小小的日志本上记一些笔记。我一定要把课上教练讲过的对所有事情的描述记下来。这些笔记并不是为了详细描述教练所讲的内容,只是让我能想起教练讲过的一些要点。在接下来的那个星期,我会在孩子们入睡之后、在妻子和我忙完了一天的事情时,再到我的地下室里练习。在这个特定的练习环节,我会制订一个清单,列出我要练习的所有内容,并专心地投入每一项任务的练习中,以便每一次我都能专门解决高尔夫球技巧的某个特定方面。在练习每个动作的过程中,我会在镜子前,手拿一根短球杆,挥杆100~200次。我之所以把球杆削短,是不让它打到房顶。在这个星期中,我会三次来到球场进行实际训练,但我同样每次只练习挥杆击球的一个分解动作。在球场,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去管球在空中飞行的样子。我只是在学习挥杆这个部分,沉浸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指望能够击出漂亮的球。漂亮的击球是挥杆击球所有分解动作全都做正确之后的结果,或者说产物。

对我的同学来讲,这类日常的练习似乎需要他们从本已消耗过大的情况下,再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不过现实是,正如孩提时代学习某件乐器一样,我每天练习的时间很少超过1小时。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每天少看一点儿电视,便能挤出不止1小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我不仅期待练习,而且也需要练习。它们让我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我也时常感到生活压力巨大,我期望自己专心地投入一些压力不大的活动之中。除了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工作中,我有一些事情必须在某个时间之前完成。比如,客户的钢琴出问题有很多年了,花血本请我去修理钢琴,总想一次性修好。他们不管供货商是不是给我送错了配件,也不管我是不是为了完成紧急工作任务而耽搁了他们的钢琴修理。除此之外,我还必须应对让人神经高度紧张的音乐会的场面,为音乐界一些超级大腕准备好钢琴。如果做不到这些,我就得卷铺盖走人。我必须即刻提供解决方案,而且不能找任何借口。在多场交响音乐会上,我发现我像疯了似的查找某些自己已经意识到的不完美的原因,而艺术家和1000名观众一直在等着我们尽快结束钢琴的调试并清理舞台。在我的工作中,紧张的压力有如家常便饭。

和其他同学经历的相反,我发现,当我专注于当前这个时刻时,我的练习变得十分平静,一点儿都不让我心烦。那个时候,我哪儿也不用去,只需要“在这里”,而且不必去完成任何其他的目标,只要把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我觉得,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练习过程中,极大地减轻了我当天的压力,也可以放下自己对第二天必须做哪些事情的思考。它让我的思绪持续停留在“现在”,而不是沉醉于过去或放眼于将来。我不去想自己练习好高尔夫球要花多长时间,因为我从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中获得了乐趣:学习正确的高尔夫挥杆动作。

为什么我觉得高尔夫球练习是一件让人精神焕发同时又内心平和的体验,而我的同学感受却完全相反呢?我认为,这是由于我在真正地练习,而他们没有。他们把问题想复杂了,这使得他们焦虑不安,而这些焦虑,还源于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练习,便会令他们不能实现计划中的目标。

如果他们挤出时间来练习,并且严格遵守戒律,甚至自己想要练习,那么,要先做到两件事情。首先,他们需要理解优秀练习的技术性细节。换句话讲,他们需要理解正确的技术性细节可以怎样使他们的学习过程变得高效、没有压力,不至于自己觉得没有耐心。其次,他们需要换个角度考虑计划中的目标。我们都有一个不健康的习惯,那便是:制订结果目标(也就是反映我们计划中的结果),而不是专注于达到那一结果的过程。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我们将视线转向计划中的目标,完全忽略了在实现目标过程中享受当下的每一刻。我们错误地认为,我们终于实现目标的那一神奇时刻到来之时,我们会感到很愉快。我们把实现目标的过程,几乎视为实现目标而必须经历的麻烦事。

让我们同时分析上面提到的两个观点。乍看上去,似乎它们之间明显相关,其中的一个产生了另一个。我们将首先关注练习某件事情和仅仅学习某件事情之间的差别。刚开始,让我们确定“练习”这个单词在最简单的形式上意味着什么。

对我来讲,练习与学习相似,但并不相同。练习这个词意味着我们的意识与愿望的存在。而学习这个词则不存在意识与愿望。我们在练习某件事时,本着达到某个特定目标的意图,刻意地、反复地参与练习过程。刻意和意图这些词,在这里是关键,因为它们定义了主动练习某件事情与被动了解某件事情之间的差别。如果你的家人经常争吵或者出现不恰当的行为举止,那么,你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学习了那些行为。如果那种情况发生了,为了让自己从内心改变类似的争吵行为,你必须首先知道你的这种个性趋势,并且刻意地、反复地怀着改变的意图来练习不同的行为。

练习包含了学习,而不是学习包含了练习。学习不会考虑其内容。把上述这些牢记在脑海,我们还可以说,优秀练习的技术性细节,需要刻意地、有意识地停留在做某件事的过程中,并且清醒地知道,我们是不是实际上做到了那一点。那要求我们不再沉迷于对“结果”的依恋。

本章的标题是“以过程为导向,不以结果为导向”。我确信,你经常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听到过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表述。其他一些说法,比如“紧盯目标”“不要过于以结果为导向”或者“人生中并没有目标,人生本身就是目标”等,说的全都是同一个道理。这些说法都在阐述“聚焦于过程,而不是该过程旨在达到的结果”。这是一种悖论。聚焦于过程时,你期望的结果会很轻松、很自然地出现。聚焦于结果时,你便马上陷入纠结之中,对过程感到厌倦、不安、失败和不耐烦。当你把自己的思绪聚焦于当前这一刻时,聚焦于你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的过程,那么,你总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处在怎样的状态,也知道自己应当变成什么样子。你所有的精力都会集中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之上。不过,当你的思绪聚焦于最后希望获得的结果时,你绝不会知道自己正处在怎样的状态,你会在不相关的想法上耗尽心力,而不是把精力全部放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

为了聚焦于当前,我们必须至少暂时放弃对期望目标的依恋。如果不能放弃这种依恋,那么,由于我们现在还在想着尚未发生的事情(即目标),便不可能活在当下。这需要做出我此前讲到过的目标转变。当你将目标从试图实现的结果转向实现结果的过程时,一种美妙的现象便发生了:所有压力都将消散于无形。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在于当你的目标是只专注于自己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时,那么,只要你在做,你便时时刻刻都在实现着目标。从一个方面来看,这是一种微妙的转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在你怎样处理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方面,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当你真正将注意力集中到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并且持续地知道你正在这样做时,你将开始感到平和、精神焕发和游刃有余。你的思绪平缓了下来,因为你在要求它一次只想一件事。你内心的喋喋不休已然不再。以这种方式来集中精力,与我们处理一天中大部分活动的方式完全相反。我们的思维试图掌控许多事情,这些事情要么是我们需要做的(将来的事),要么是我们忘了做的(过去的事)。我们的思绪变得无处不在、飘忽不定,并且,我们通常一下子就做了太多的事情。

这种知道你的思绪处在何处,并且知道你现在正在做什么的意识,让你能够一再积极地强化自己实现目标的感觉。不过,当你的思维只是放在完成的结果上时,你不仅在没有实现那些结果的每一秒都感到失败,而且在练习中犯下每一个“错误”时,都会体验到焦虑感。你把每一个错误都当成一种障碍,一种延迟你实现目标的东西,让你迟迟体会不到实现那一目标的东西。

相反,当你的目标是把精力集中在过程之中,并且停留在当前这一刻时,你不会遇到错误,也不用做出判断。你只是在学习和做事情。你在从事活动、观察结果、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也在调整练习时的精力,以产生期望的结果。这时的你没有不好的情绪,因为你没有判断些什么事情。

用音乐来做例子,让我们假设你正尝试着学习某支特定的曲子。如果你的目标是完美地演奏好整首曲子,你会对自己演奏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都不停地做出判断——“我正确地弹奏了那个部分,但似乎还是没有弹得太好。”“第一部分来了,我总是一团糟。”“我就是弹不出我想要的那个声音。这真难。”那么,所有这些判断都需要你的精力,而所有这些精力都没有进入到学习那首曲子的进程之中,也没有让你能够毫不费力地演奏整首曲子。这些想法只会让你总想着放弃学习。由于你不清楚怎样来引导精力,所以,你把太多的精力都浪费掉了。

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与你计划中的目标完全“失去联系”。你继续使用最终目标作为船舵来指引自己的练习,但不是作为一个你正在做什么的指示符。如果是后面这种情况,不论从事什么活动,你的这个目标都给你制造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因为它通常是你一开始从事这项活动的理由,而且,你总是在那里对比,以便衡量进展。在一些体育运动项目中,你可能真正发现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比如滑冰、体操、保龄球和高尔夫等,那些项目都有着“完美”的打分,但从更加微妙的意义上讲,这种进退两难的局面还出现在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我们谋求取得一定成就的领域。打个比方,如果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开始觉得我只想快点儿写完这一章,以便进入下一章的写作,那么,我便在做同样的事情:错误地运用目标。如果你在尝试着改进与性格乖僻的同事的关系,有一天你稍稍没有注意对方的情绪,然后对这件事做出判断,那么,你也在做同样的事情:错误地运用目标。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刚刚提到的特定例子中,你可以只停留在当前,观察你与那位同事的互动,运用你打算怎样应对那种局面(也就是你的目标)来作为船舵,随后重新调节你自己,以便继续朝着实现那一目标的方向航行。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站在三米开外的地方向垃圾篓中投网球。想象我给你三个网球,让你一次性把它们全部投进三米外的垃圾篓中。完成这一任务的最有效方法大概是这样的:你挑出一个网球,瞄准垃圾篓,投出第一个。如果那个球落在垃圾篓前面的地板上,你发觉到了,并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决定调整一下球在空中飞行的弧度以及投掷下一个球的力度。每次投掷的时候,你都要继续这个过程,使得当前这一刻的反馈能够帮助你优化投球的技能。

在这项活动中,当我们不再采用这种着眼于当前的方法,开始对每次尝试的结果依依不舍时,我们便会失败。然后,我们开启了这样一种情绪判断的循环:“我怎么可能第一个球就没投中?看来我并不是很擅长这项活动。现在,我最好的成绩是投三中一。”依此类推。如果我们把精力集中在过程上,这种现象便不会发生。我们将不动任何感情地观察每次尝试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就接受什么样的结果,不会去做判断。

记住,判断会重新引导并浪费掉我们的精力。有人也许争辩说,我们必须判断每次投球的结果,以便围绕下一步怎样改进而做决定,但这种说法不对。判断给我们带来一种对或错、好或坏的感觉。我们这里做的事情,客观地观察和分析了每次尝试的结果。这种观察,仅用于指导我们下一次的努力。当我们在任何一项新的活动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时,会吃惊地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首先,我们对自己变得有耐心了。我们不会急于达到某个预先确定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停留在这个过程中,并且将我们的精力引导到当前选择的活动之中,不论这种活动是什么。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每一秒都在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个过程让我们内心感到平和,并且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美妙的收放自如和充满自信的感觉。

通过将注意力停留在过程之中,我们做到了收放自如,同时,也熟练掌握了自己致力于从事的任何一项活动。这就是正确练习的本质。那么,为什么我们对所有这些如此不擅长呢?怎样在生活中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来应对,不再将结果看成是我们唯一关注的事情?如果将结果当成唯一的关注点,我们会越来越狠地逼迫自己,看不到尽头。如果不把精力放在过程之中,我们的思绪会整天四处乱跑,好像没被骑士拉紧缰绳而四处乱跑的战马。我们一下子考虑了太多的想法,这些想法的大多数与我们昨天和前天的想法一样。因此,我们对生活缺乏耐心,感到焦虑。

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接受,那种想法其实是人类的天性。如果你从书本上了解世界上任何一种伟大的宗教和哲学,便会发现,它们的核心主题是:我们无力停留在当前这个时刻之中。它们全都非常详尽地描述,一旦我们克服了这个弱点,便能意识和体验到真正的内心平和,并达到一种真正的自强。所以,我们听到了流传数千年之久的战车骑士的故事。

在西方,我们这种只盯着结果的导向,至少可以部分地归咎为我们文化的作用。人类天性中的这个弱点在反复地传承给我们,并且融入我们的个性之中,这使得我们更难知道这种有害的视角,更别说去克服和纠正了。

在体育中,我们只关注谁赢得比赛。在类似音乐的某种艺术形式之中,一位新来的学生问道:“我要花多长的时间才能跟那个人一样?”似乎他时时刻刻都必须经历刻苦训练这件苦差事。在教育中,如我们接下来将讨论的那样,我们真正学习的东西最多只能算是脚注,因为到最后,学校输出的高素质人才越多,决定着政府和社会将来对其的投资也越多。对我们文化中的许多方面来讲,聚焦于过程,几乎总让人皱起眉头,人们认为这没有抓住关键。

很小的时候,“最终结果才是真正重要的”理念便开始在我们内心萌芽。即使我们记不得自己在儿童时期的早期到底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行为在向我们的个性中灌输了这种理念,但是可以确定,大多数人在学龄前便已被灌输了这种理念。如果我们都足够幸运地在此之前没有采用这样的视角,那可以确定,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在向我们灌输了这种理念。

我们知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便开始运用一些艰难而快速的标记来定义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标记,当然是指分数。如果运用得当,分数应当让教育体系知道,在当前的这一刻,哪种教育方法是奏效的。而分数是否真正发挥了这样的作用,我们在这里暂且不予讨论。学校采用分数的历史已经比较悠久了,如今,人们依然在成绩单上看到从A到F各种不同的分数。标准化学业成绩测验(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s)是在学业上对我们的表现进行打分的另一种形式。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能上哪些大学,以及某所特定的学校会不会把我们当成有潜力可挖的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分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什么人,以及有什么价值。它们不但极大地影响了我们迄今为止在生活中的高度,还影响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很大程度上,分数决定了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感觉。那些经常拿到C的学生,往往被老师认为“普通”。拿到F的学生,则被考虑认为是“失败的”。当然,A代表学生“优秀”。在学生时代,我们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认为不论我们去追求什么,“结果意味着一切”。否则的话,为什么人们要去作弊呢?

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吹一种新时代的评分系统,让我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是班上一等一的人才。那会超出本书的背景知识范围,也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们在本书里概括的背景是:评分系统将怎样影响着我们把结果摆在优先位置,而不是把过程摆在优先位置。

在整个学生时代,我发现数学是最难的科目。即使是很小的时候,我就觉得,数学的许多方面对我来说没有意义。老师会在黑板上讲授一些新的内容,我会专注地听,并且尝试着跟上老师,但这并不管用。我会开始做一些新的作业,决心用刻苦的学习来弥补我对数学理解不足的缺陷,但同样不管用。很大程度上,我是一个具有创造型思维的孩子,并不是那种具有分析型思维的孩子。所有这些,都在我的数学成绩上得到了体现,我的成绩单总是表明,我是常年拿B的学生,尽管在其他科目上不时能够拿到A,但绝不是数学。在那些需要人的右脑较发达的科目上,比如创意写作,我通常是第一个完成作业的人。但在数学这门课上,等到下课铃响起、大多数学生都已经离开之后,我却还在做题。我的一些麻烦,可能部分由于差劲的教学。我说这个,是因为曾经有一两位数学老师非常清楚地向我介绍了一些课程的内容,这样的话,我可以想方设法拿到B或者C,但这些只是例外。

我从上学的经历以及分数中了解到的关于自己的一切,证实了我们是怎样将结果列为优先,而不是将过程列为优先的。我们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听说过一些话,它们实际上深深扎根于“过程,而不是结果”的心态之中。我说一些鼓励的话,比如“拿出你最大的努力,那才是重要的”和“尽你最大的力量,那是任何人可以付出的一切”,这些话,实际上是一些很好的建议,但某种程度上,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它们是一些空洞而造作的表述。说起数学这门课,坦率地讲,我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看看我的成绩单,数学成绩从没让我感到过一丝欣慰。在我的成绩单上,其他科目我可能得过C、B、A之类的分数,但在“数学理解”这一栏,一定是D(这很可能是给我勤奋学习送上的一份礼物)。万幸的是,我的父母对学业成绩并不十分在意。尽管我拿到的分数很低,他们也总是鼓励我。虽然如此,从我的小学时代直到大学时代,我在内心里对那些分数的感知,与我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对自我价值的衡量紧密地联系起来,至少在数学上如此。我对各种类型的数学题都感到恐惧,我觉得凭自己的能力是无法克服那种恐惧感的。

我在这个方面其实并不孤单。有些人的父母可能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投入了极大的关注,所以,这些人对分数的力量有着更强烈的感受。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我在25岁那年,靠自己的收入在当地一所大学参加了一个音乐理论培训班。我创办了一家公司,以支持自己的学习,严格说来,参加这个培训班的决定也完全是我自己做出的。因为我是自营职业,因此可以不必限于参加晚上的培训。我会和一些刚刚升入高中的孩子们一同参加白天的培训。

这个培训班的其中一项作业是在电脑上操作,电脑上有一个程序来测试我们在班上学到的所有内容。该程序还对我们每个方面的表现评分,而且,在我们通过对当前所学内容的测试之后,才能允许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整个系统的这种特性,使事情变得越发糟糕。如你预料的那样,我们在一个摆满了电脑的实验室里操作,但它们全都与一台中央主机相连。教授可以随时登录我们的课程,并且准确地看到我们对这堂课的内容究竟掌握得怎样。那个时候,互联网和家用网络还没有普及,因此,这种概念看起来很有些未来主义的色彩,而且某种程度上令人望而生畏。似乎所有这些还不够,教授还给我们的作业赋予了时间元素。我们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给出每一个答案。格外糟糕的是,我们的班级是一个测试组,但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教授给我们规定了时间,但另一个讲述同样课程的姊妹班级,却没有时间的限制。然而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是唯一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给出答案的培训班。

我不想透露我是怎样发现这个秘密的,但我了解到的是,大学中的某个人想看一看,如果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增加时间的限制,他们对同样内容的学习会不会更快一些。这是个有趣的点子,只不过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测试,因此,教授真的不知道学生在计算电脑提出的问题时究竟花多长的时间才合理,该为他设置多长的时间限制。从总体上看,教授低估了时间长度,我们没有人在分配的时间内回答出那些问题。如果将答案输入电脑时,用了太长的时间,那么,即使答案正确,电脑也会认定为错误,进而判定测试失败。另外,电脑实验室的测试,在培训的最终分数上占33%的比例,这使得我们更加感到失败。

参加培训班的第一天,我们收到了一张课程安排表,上面描述了我们每天在电脑上测试的预期进步。实际上,我们甚至没有一个人接近过这张表上的描述,而学生越是落后,便会感到越大的压力。一天,教授犯了一个错误,他十分随意地声明,学生不可能跟上实验室电脑的速度,并且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些电脑测试对我们分数的影响。结果,他获得的意想不到的反应是:我们这些学生全都惊恐地回想起了一部古老的西部片,在其中,一位愤怒的村民找了一根结实的绳子和一棵树,他将树放在水中,然后随波漂流,以逃离那片陆地。

直到此刻,教授们还是没有意识到,他们将学生置于了不可能赢的境地。他们以为给学生留出的时间既足够多又公平,学生难以顺利地完成测试,是因为他们没有花足够的时间去练习。但在现实中,学生已经花了太多时间,甚至暂时把其他的课程抛在一边,全力以赴地学习这门课程。他们中的有些人明显已经力不从心了。

但我却对此置之度外,因为我是一名成年学生。我为自己的培训班付了钱,而且我根本不在乎自己拿到什么样的分数。我唯一感兴趣的是那些对我在音乐作曲方面有帮助的信息。我不必把自己的分数发电子邮件告诉父母,因为这是我自己报名参加的。由于我比其他学生年纪大一些,因此觉得培训课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以前,我也在一些测试中不及格过,而我现在仍在这里参加培训班。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位已经不抱希望的父亲或母亲,心急如焚看着孩子根本不把这些分数放在心上,而实际上,这些分数却对他们十分重要。

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其他学生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简单地讲,他们作弊。他们明目张胆地作弊。原来,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出电脑实验室,不受时间限制。实验室24小时开放,每周开放7天,而教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那里。一旦学生发现了电脑所提的问题是什么,会先在备忘录上写下所有的答案,然后来到实验室,把备忘录放在腿上。在电脑完成了提问环节的时候,他们便把正确答案输入到电脑中。他们完成了所有的任务,获得了完美的分数,并不觉得自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