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5 15:18:41

点击下载

作者:冯梦月、丁卉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孝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孝试读:

我的中国,我的德国

冯梦月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有两个原因使我养成了这个不错的习惯。一是我在幼年总喜欢缠着老爸讲故事,他每次都是拿着书来讲,我自然认定,故事是从书上来的。上小学后,我认识了一些汉字,便借助新华字典读我喜欢的故事书。二是老妈不知从哪里听说,看电视对小孩子不好,对眼睛不好,对今后思维也不好,除了让我看动画片外,其他一律不让看,这样只好逼着我去读书。我会因为读书忘了自己坐在马桶上,也会忘了老妈让我去超市买盐。有一个大冬天,老妈见我洗脚看书,怕我冻感冒,不断地催我,结果读书入了迷的我把书当成擦脚布。历史书籍是我的最爱之一。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也许是它离我们现在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在我眼里倍显神秘。让我爱不释手的,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爸买的一套少儿版《二十四史》。中国历朝历代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他们的情感,因为远观,让我着迷。

由于老妈被派到德国工作的缘故,还不满13岁的我随行来到柏林,开始了留学生涯。刚到德国的那一年,我是在语言学校里度过的。第一次上学,因为迷路,居然在地铁里穿梭了5个小时。第一节课,我都记不起来是怎么听进去的,感觉自己像个傻子。初到德国的我,日常的一切,对我竟然那么地艰难,我很受打击。由于没有德语基础,与德国同学交流不畅,郁闷中,我竟把《二十四史》当成了精神食粮和交流对象,闲来便翻。半年后,老爸来探亲时,我大段背诵给他听,令他惊讶不已。

眨眼之间,来德国已经七年,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学习、生活和文化。德国中学的历史课主要讲德国、欧洲和美国的历史,滔滔绵绵、跌宕起伏;德语课上接触到的,不是歌德、席勒、海涅、莱辛等世界级古典巨匠,就是里尔克、黑塞、伯尔、格拉斯等现当代文坛巨子的作品,受益匪浅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总有一种隔膜感。这也许就是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中国的文化已经融入了我的血脉之中。好在有网络这个好帮手,我可以便捷地阅读中文,《论语》、《道德经》、《围城》、《四世同堂》……有一阵子,我还疯狂地迷上了宋代的婉约派诗词,大量搜集、诵读李清照的作品,不仅被弄得“凄凄惨惨切切”、柔肠百结,而且还模仿易安居士填词吟诵,以致被老妈笑称“冯清照”。

我的同学不全是德国人,也有来自土耳其、伊拉克、越南、希腊、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我发现,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大都仅限于人口众多、计划生育、社会主义、崛起大国等概念,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少得可怜,但也有例外。我在南德一所寄宿学校读书时,我的历史老师喜欢研究唐朝和武则天,因为这个缘故,我们成了好朋友。她很佩服我的唐代历史知识,像找到了知音一般。其实,关于唐代历史,我刚入门,她也略知皮毛而已。我现在就读的柏林洪堡文理中学,汉语可作为第二外语选修。除了学习简单的汉字和语句,还大量阅读翻译成德文的中文小说和历史常识。学到鲁迅的《狂人日记》时,同学萨拉问我,既然儒家思想属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为什么“仁义道德”就“吃人”了呢?这真是个好问题!儒家思想的核心虽可浓缩为“仁义理智信忠勇孝悌廉”十个字,但其精神内涵岂可三言两语以蔽之?更何况,中、西价值观本来就不在一个坐标系上。我只好从法律到伦理,左右开弓,总算让萨拉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年轻一代大多追求流行文化,往往忽略了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探寻。作为一个“资深”的小留学生,我的切身感受是,在“地球村”时代,传统文化不仅是本民族过去和现在之间的纽带,而且也是与其他民族之间对话和交流的桥梁,我们必须学习和了解。

丁卉是我老爸朋友的女儿,我们很小就认识,她小时候总叫我“姐姐”。五年前,我回国时去她家玩,不知怎么就谈到了唐诗宋词,她竟背出了我最喜爱的唐诗之一——白居易的《长恨歌》!真是心有灵犀。四年前,她去了新加坡留学。现在,我俩合作主编一套国学丛书,一来给自己充充电,二来想带领90后、00后的学弟学妹们通过阅读故事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我的留学梦

丁卉

我人生的前十五年,现在想起来,就像是肥皂泡般的一场梦境。很平凡的家庭,很平凡的父母,很平凡的学校,很平凡的生活。每天两点一线,早出晚归,吃一样的热干面,喝一样的豆腐脑,对着大同小异的卷子或欣喜若狂或满腹惆怅。听身边的人抱怨课程多,抱怨考试难,也抱怨青春易逝韶华不再,然后自己就凑热闹一般的添油加醋几句。像肥皂泡的表面,太阳一照就五彩斑斓。平凡,但美好而温暖。

从家里到学校,穿过两条巷子一条马路,就这样一走十五年。

说实话,我一直以为这种生活我会一直过下去,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颐养天年撒手人寰。我知道人都是很随遇而安的动物,都喜欢在自己的小幸福里沉溺,都不习惯离散,不习惯陌生,不习惯孤独寂寞。

所以考上莱佛士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一个人在武大的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游荡,我认真地问自己:丁卉,这辈子你到底想要什么?是荣耀功绩还是温暖幸福?你到底想做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改变世界的人,还是你只在乎那些深爱你陪伴你的存在?

我知道我不是在逃避,不是在为自己的怯懦找理由,我只是想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只是不想,在多年以后,觉得这一切一切的牺牲都不值得;我只是不能忍受,在消逝之后孤独的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要在一切发生之前都想清楚,都看清楚,然后选择属于我的人生,然后一辈子带着这个决定走下去,不后悔。

于是那晚我告诉父母:我不想去。

第二天,父亲没有去上班。在饭桌上,他给我讲了一个我从小就熟知的故事。花木兰从军的故事。

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战争连年不断,人民生活很不安定,常常隔不了多久就得搬一次家。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之志。她离家万里,代父从军立下赫赫战功……

不知为何,在父亲和缓的声音中,在这个听了千百次的故事里,我的眼泪却无法抑制地掉下来,打湿了身前的《小窗幽记》。

末了,父亲说,丁卉,我们都容易被眼前的景象所蒙蔽,因为我们都害怕失去,都害怕回来的时候物是人非,所以都不敢跨越不敢尝试,都喜欢作茧自缚。但是你看,花木兰不怕。她离开家的时候,大概与你同龄。她跨关山越黄河,她也许犹豫过,但她从来没有放弃。那是她骨子里的一种气节。爸爸知道你是和她一样刚烈一样有抱负的女子。你觉得你认识的自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你。爸爸知道你不会甘于平庸,你也不应该在琐碎与麻木中虚度年华。爸爸不想你长大以后憎恶这样的自己,后悔曾经的决定。你的骄傲不会允许,你的自尊也不会妥协。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所以我们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中拥抱无限的宇宙。这样,我们才能算真正的不枉此生。

我认真地看着父亲的眼睛,看着这双充满了怜爱与理解、信任和支持的眼睛,看着这双经历人生四十余年的眼睛,心忽然变得很柔软,也很坚定。

爸爸,我知道了。我会去的。我说。

就这样,父亲戏剧性地用花木兰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其实说起来,我与国学一直有不解之缘。四岁的时候就基本背完了唐诗三百首(当然是被逼的……),上幼儿园就知道很多《春秋》、《战国》、《唐传奇》的著名故事,要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要么惊愕得不知所措。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读完《红楼梦》,对妙玉爱得深切,扬言要把红楼诗词全数背下。三年级的时候和同班的女生在班上组了一个诗社,旨在传播文化,实在娱乐自我,最后以成员不足而告终。四年级读白话《史记》,为李广拍案叫绝;五年级读《资治通鉴》,六年级毕业的那个暑假在看完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后读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说起来我的小学生涯其实就是把中国历史走了一遭。那个时候的思想很单纯,总是想:我要是生活在古代就好了,有漂亮衣服穿,每天也不用上学。再被红楼水浒一浸濡,我就想:要是我是林黛玉,就投奔宋江去,省得在大观园受那些气!

上初中后我脱去了单纯幼稚,开始观察和思考。很长一段时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王维。喜欢“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安然;喜欢“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的出尘。王维是一个哲学家,一个住在月亮上的人,袖起笔落之间,都不沾染俗世一抹尘埃。王维很接近一种安宁的常态,寂寞而完美。我总是一个人想:要是这辈子和王维在一起多好,过一种如水般安静的生活。

于是初二那一年,我写了一部短篇小说《两两相忘》,故事以王维的诗词与生活态度为第二线索。女主角对自由的渴望,也就是我(在考试压迫下)对自由的向往。相比王维,陶渊明的自由就显得直白多了,因为直白所以激烈,也因为激烈,反而少了王维形而上的美。不过这些感悟,都是后话了。

初三的时候,疯狂地爱上了苏轼。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前对苏轼的印象就停留在一个壮汉屹立赤壁悲吟大浪淘沙之上。我不知道他的朝云,他的放逐,他的灵性,他的诗心。我是读了余秋雨,读了周国平,读了梁实秋以后才开始慢慢懂得,懂得他的倔强,懂得他的无奈,懂得他的柔肠百转,懂得朝云那一句:先生满肚子的不合时宜的真正含义。懂得以后我就为苏东坡流泪了。

我想很少有女生在真正读懂《江城子》以后不感动的。他那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只让我想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一刻我心中所有柔软的情绪都开始百转千回,在午夜酝酿了一个温暖的梦境,梦里朝云站在落英缤纷里,对苏东坡莞尔。

我后来鼓起勇气告诉我的语文老师:其实朝云与苏轼不能相守到老也未必是件完全凄凉的事情。要是有个男生为我写出这样的词那我死了也愿意。我的老师拍拍我的头,笑着说:放心吧,会有的。会有这么一个男孩子的。

现在来看,我的初中充盈着恬静安适,也饱含了情窦初开。也许是幸运,也许是悲凉,与我相知相守的人是王维,而让我寸断肝肠的人是苏轼。

然后回到我被《花木兰》改变的人生。

来到新加坡,我经历了“culturalshock”(文化地震)。其实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这里很多太过后现代的东西让我无法接受。比如这里总是有很多人“wantthingsfastandgood”(追求又快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有很多情绪是要慢慢酝酿的,很多经验也要慢慢积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图捷径。

我找我最喜欢的生物老师聊天,他很释然地笑着对我说:“你知道,同中国相比,新加坡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没有历史,有文化也显得焦躁,显得苍白,显得小家子气。”

我忽然意识到很长时间以来让我感到不舒服的东西其实是源自于这个国度一种沉淀,一种归宿,一段历史的缺失。从小到大,我在国学的浸濡下成长,我习惯用很大气磅礴、纵横捭阖的眼光来看世界,看人生。我喜欢静静地思考,慢慢地感悟,像朱熹或者王国维那样,隐逸出尘也好积极入世也罢,我喜欢一种有张力的思考方式,喜欢思想源源不断地涌入脑海的感觉。我承认一直以来我都活在理想的世界里,我骄傲得不需要物质的承诺,成功的保障,我是一个思想者般的存在。而在中国的历史里,有那么多人与我相同。他们或以悲壮、或以淡然的英雄方式出现,以至于我把这种生活理想当成了一种常态,一种必然,而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奢侈,一种只属于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奢侈。

我想很多为文言文焦头烂额的人都不会懂得,有国学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血脉里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它定义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不得不承认,现在接触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的机会少了许多。但是也因着这出国的特殊经历,因着情感的暂时封存,让我看到国学里更加精髓的一部分。不再是凄凄惨惨戚戚的离情别恨,而是中国的哲学。

说到哲学,就不得不提《道德经》。老子在一种神奇的模棱两可中表达了他对宇宙的理解。一位经常来新加坡传教的著名牧师唐崇荣曾经说过,老子比孔子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则已。”可见孔子不知“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可见老子明白道是不可闻,不可道的,从而更接近道的本真。他接着说,在《圣经》约翰福音第一章里清楚地写着,上帝即是道,从而得出结论:上帝是东西方无数哲学家追溯的本源。

我并不是用此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我想说在新加坡的这四年年里,我发现很多中西哲学有趣的对比点。比如孔子教导我们温良恭俭让,萨特说这些都是人性的虚假体现;比如孔子说君主应当修身,培养自身的美德;意大利的马基雅维利反对说这些都是无用功,一个统治者只要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属民即可……我发现中国的哲学家,比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比如老子的上善若水,都是很温和的哲学,丝毫不带一丝希腊罗马的激进。

我为中国人的生活态度找到了一个源头。为什么我们不愿意改变政策,不愿意改变态度,不乐于创新与尝试?其实我们缺少神秘和浪漫,缺少激情与想象,我们对真理这个东西不感兴趣,我们只想找一种最中立的方法,一种最温和的方式。这种人生态度可以叫中庸,也可以叫懦弱。所以我们一直很平稳,但我们不精彩。至少目前不够精彩。

哲学体现的是人的生活态度,而我们也都还在这样或那样的生活态度中跋涉。

这篇自叙写得如此冗长而真实,因为它大概是我成长过程中曾经感同身受的思想、情感与启发。从一个在《红楼梦》中不可自拔的小女生,长成如今这般虔诚的基督徒,这般勤勉的思想者,我相信有很多人与我相同,在寻找,在追逐。也有很多的朋友,在重复着我的道路,体会着我的感情。在思想的国度里,从来没有失败者,也没有落后者。我们都是在这个星球上行走的人,正如张悬所唱:生活生活,有快乐也有忧愁。

但我们都不是一个人。我们都是同路人。

写此文,与君共勉。

孝顺的含义

丁卉

孝顺的含义,我想我是出国以后才算真正懂得人。小的时候,我总是很单纯地觉得父母的爱来得理所当然,来得平平淡淡,像呼吸一样自然,也像一日三餐一样习以为常。而我的生命,仿佛是坐标系里的X轴,不管输入几何,输出总是零,因为自私,也因为幼稚。读的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收录在这本书中的《温被扇席》与《辞官养亲》,一直只是写议论文时候的好素材,但是这些故事背后所隐藏的关爱与品德,我全部都不懂。

其实我一直都在避免“孝顺”这个话题。一方面觉得这种人人都津津乐道的古董不属于我。它让我觉得过时,觉得平庸,觉得像被遗弃在古希腊的神像,美好崇高,却寂寞疏离。另一方面,或许在心底很深的地方,我害怕去想这个问题。我拒绝去丈量父母的付出,因为那本身无法丈量。但我也拒绝去意识那个无法丈量的现实,因为我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觉得自己对人亏欠,也害怕束缚。于是我就一直这么享受着而拒绝付出,单纯地觉得世界本该如此,本该充满了宽容与爱。

记得我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每天晚上想母亲想到泪流满面。流泪的原因,不是歉疚不是后悔,甚至也与悲伤无关,我只是很害怕,害怕孤独无援,害怕一人面对。我不习惯没有人早上叫我起床,把热干面放在我的面前;没有人在我脸色苍白的时候,问我是不是不舒服;没有人在我沉默的时候小心翼翼;没有人在考试以后陪我散步三个小时;没有人细心地为我冲咖啡与糖比例为5:1的饮料;没有人在十二点以后推开我的房门,看看我被子是不是没有盖好;没有人随时担心我过马路时是否注意看红绿灯……没有人,那么不计付出地爱过我,爱着我,在我不懂事,在我很无知的时候。

我记得有一次在地铁上,正对面坐了妈妈和女儿。女儿很小,大概四五岁。她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睡得很香。妈妈抬起右手,指尖掠过女儿的发丝,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那天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她那稚嫩的小脸上。我的眼泪忽然漫了上来,不可抑制。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妈妈总是一个人带着我,坐很长很长时间的公交车,从武昌去汉口。我伏在妈妈的膝盖上,睡上将近两个小时。妈妈的腿每次在我起来后,都会抽筋然后很久不能动。但是她从来没有叫醒过我。我想,她一定也无数次的像这个母亲一样,曾用她右手的指尖掠过我浓密的头发,然后欣喜地觉得怀抱中的那个人是她的宇宙。

渐渐地,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爱的理解,对孝的定义。亲情是太普通的东西,也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所以没有海报去宣传,没有玫瑰去渲染,没有人留意,也很少人珍惜。所以忙碌,所以盲目。记不清是谁说的了,我们就算飞得再远,仍然是父母手中的风筝。安金鹏得了国际奥林匹克的金牌,对着自己大字不识的母亲,依然只是低头微笑,然后心中充满感激。

不是亲情过时,而是我们在飞逝,飞逝得面目全非,身心俱疲,冷血麻木,茫然无措。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心灵的回归,回归古典与质朴。

而孝,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或精神上的报答。孝与回报无关。不同于礼尚往来,也不是因为父母爱过我,我才爱他们,而是他们的爱早已被时间灌溉成我生命中最坚实、最醇厚的一部分,融入我的血脉,浸入我的骨髓,成为我的定义,我的人格,我的自我。而我对父母的情感,有爱有尊敬,但更多的是,我为我们神奇的共同存在和特殊的亲密纽带而心存无限感激。或许也有分歧,也有争执,也有针锋相对,也有相持不下,但是在茫茫宇宙之中,他们的存在让我勇敢,让我知足,让我温暖,让我幸福。

所以那天,我在地铁里泪流满面。我懂了,或者我还不懂。原来他们是这样爱着我,在乎我。那种爱那么深沉,又那么安静,深入骨髓以至于感觉不到。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反反复复地看了许多以前让自己觉得发笑过时的篇章,现在却只让我的心中涌动着无限的感动。最愚蠢的行为,往往最有爱的张力;最质朴的语言,往往最带爱的注解。不管历史变迁,沧海桑田,那些故事,那些举动,那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孝顺的鉴证,都是挚爱的凝结。

相信你们读的时候,也能感受此刻我的所思所想。

去年年底回国的时候,我亲手为父母各画了一件衬衣。给妈妈画的,是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母爱浩荡;给爸爸画的,是一座威严的高山,象征父爱威严。我永远忘记不了他们拿到衬衣时的表情——那笑容,温暖如普罗旺斯午后的阳光,充满着爱的芬芳与力量。

1. 实现母愿

姒少康,夏朝人,是大禹的后代。生于公元前2118年,卒于公元前2058年。“奏——乐——!”

随着一声令下,一支锣鼓乐队顿时奏起欢快而热烈的乐曲。

在音乐声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在一位中年男子的搀扶下,面带微笑,跨出一所古宅的大门,坐上一顶大轿(jiào)。“起——轿——!”

一支庞(páng)大的迎送队伍护拥着大轿,浩浩荡荡地向远处走去。

安排这样壮观的场面,究竟是因为什么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少康的祖父做夏朝国王时,政治黑暗,以寒浞(zhuó)为首的奸臣专横霸道,陷害忠良。为了避免遭到杀身之祸,少康的父亲悄悄地逃离了京城,到一个很远的地方隐居。几年后,祖父死了,父亲就在当地做了国王。

寒浞得知这个消息,派人把少康的父亲给杀了,自己做了夏朝的国王。

当时,少康的母亲已怀上了少康。为了将来能有人替丈夫报仇,重新恢复夏朝的江山,她逃回了娘家。不久,她便生下了少康。从此以后,母亲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抚养少康上。

少康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并经常勉励他将来长大为父报仇,光复夏朝。少康年纪虽小,但很懂事,经常在母亲面前发誓:“孩儿一定接受娘的教诲(huǐ),苦练杀敌的本领,誓死完成娘的愿望!”

每天,当听见清晨鸡叫的声音时,少康就起床认真地读书、舞剑。白天,他参加一些劳动,以增强体力。晚上,他潜心攻读各种治国安邦的书籍,一直到深夜。

到20岁那年,少康为了躲避寒浞的追杀,离开母亲,孤身一人逃到了北方一个偏远的地方。当地的头目得知他就是原来国王的儿子,非常同情和支持他。这个头目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为妻,并且送给他一块土地。

少康虽然只有很小的地盘和一支约500人的军队,但他总是毫不气馁,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慢慢积累、发展。他经常对将士们说:“一个国王如果昏庸无道,不把国家治理好,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他终究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就意味着他的末日快要来临,国家就要灭亡。”

经过10年的精心治理,少康管辖的那块小地方,已经出现生气勃勃的景象,人民富裕,军队强大。

寒浞虽窃取了中央大权,管辖(xiá)的地方也很广大,但他非常残暴腐朽,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弄得人民无法生活下去,早就想起来反抗他。他们日夜思念着夏朝。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寒浞统治下的人民终于起来造反了,他们打起“杀寒浞,迎少康”的旗号,纷纷向京城冲去。

少康见时机到了,联合父亲的旧大臣和所有反对寒浞的力量,推翻了这个伪王朝,杀死了寒浞,光复了夏朝。少康回到了京城,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母亲的愿望实现了。

为了接母亲回京城,少康专门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迎接队伍。少康见到母亲便下拜,说:“孩儿杀死了寒浞,推翻了伪王朝。现在夏朝已经光复了。今孩儿特意来请娘回京城安度晚年!”

母亲高兴得直点头,眼泪“哗”地淌了下来。能见到这一天,她怎能不高兴、不激动呢?少康帮母亲擦了擦眼泪,将她扶出上轿,率领队伍直奔向京城而去。《史记·夏本纪》

本篇成语解释:

1.【浩浩荡荡】:hào hào dàng dàng 本指水势大。后来形容规模很大,气势雄壮。

2.【生气勃勃】:shēng qì bó bó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3.【横征暴敛】: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横:强横;征、敛:征税,搜刮。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强征捐税,残酷剥削。

4.【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 要忍受也没法儿忍受。

2. 劝父谅母

闵(mǐn)损,字子骞(qiān),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他一生教过许多学生,有72人后来成了国家的栋(dòng)梁之才,闵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但很有才干,而且十分孝顺。

闵损小时候,非常孝顺父母。每次吃饭,他都抢先帮父母盛(chéng)饭,恭恭敬敬地把饭端到父母跟前。他特别关心病弱的母亲,见有好菜就往母亲的碗里夹,叫母亲多吃一些。吃过饭后,他又抢着收拾碗筷,洗盆涮锅。父母见儿子这么孝顺、勤快,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不久,母亲因病去世了。父亲又娶(qǔ)了后妻,就是闵损的继母。他对继母像对生母一样孝顺。可是继母对他就不同了,经常叫他干这干那,干得不如意就骂他。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弟弟,闵损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他简直成了继母的奴仆,不但挨骂,还经常遭打。

一个严寒的冬日,闵损给父亲赶车。天上飞着的雪花像鹅毛一样大,大风呼呼作响,夹着雪花向闵损的脸上砸来,他的脸、手像刀割似的疼痛,脚冻得都快要掉了。手上的缰(jiāng)绳一个劲儿地往地上掉。父亲看见儿子这个样子,以为他做事不专心,便对他责骂起来:“损儿,哪有像你这样赶车的?缰绳怎么老往下掉?是不是对父亲有什么不满?你吃饭的劲儿哪儿去了?”

闵损一句话也不分辩,只是尽力不让缰绳再掉到地上,可冻僵的双手还是抓不紧。这下子,父亲真的火了,从车子上跳下来,走到他跟前,一把夺过缰绳,刚要破口大骂,却又没有骂出口。为什么呢?原来呀,他发现儿子的脸色发青,身子直发抖,忙用手摸摸儿子身上穿的棉衣,觉得还算厚,心想这当中可能有问题。便将儿子带回家中,叫他将衣服脱下来。父亲剪开闵损的衣服一看,顿时就傻(shǎ)眼了,原来里面塞(sāi)的全是芦絮。接着,他又剪开后妻的两个儿子穿的棉衣,发现里面的棉花又软又厚。父亲难(nán)过得几乎掉下眼泪,他责备自己让儿子忍冻去干活,憎恨后妻虐待闵损。

不一会儿,后妻从外面串门回来了,看见丈夫满脸怒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忙问:“你这是跟谁发脾气啊?是不是损儿得罪你了?”

听了后妻的问话,父亲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叫道:“你这个坏心肠的继母,就知道说损儿的不是!”说着,指着闵损穿的衣服又问她,“你看看损儿穿的是什么?”

后妻一溜眼,看见闵损穿的衣服被剪开了一个口子,芦絮从里面露出来了。她顿时就变了脸色,知道不能隐瞒,慌忙跪下认错,说:“我该死,我该死,求你饶了我这一次,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父亲余怒未消,说:“我不要你这样的妻子,损儿也不要你这样的母亲,你快给我滚出去,不要再回来了!”

后妻见闵损的父亲要把她赶出这个家门,害怕极了,跪在地上磕起头来,磕得砰砰直响。闵损的父亲却执意不肯原谅她,叫她出去。

闵损看到这情形,非常同情继母,不禁泪如雨下,以前继母给他带来的苦好像一下子没了,他苦苦哀求父亲说:“母亲在家,就我一个人受冻。母亲要是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要受冻,望父亲大人三思而行啊!”

父亲觉得儿子的话有理,便指着闵损对后妻说:“你如此虐待损儿,可是损儿反过来是怎样对你的?你好好想一想吧!”说罢,气愤地走出门去。

继母见闵损以德报怨,很受感动,从此对三个儿子同等看待。闵损长大后,孝名闻于天下。孔子曾经称赞他说:“闵损真是个孝子啊!他孝顺父母,爱护弟弟,使别人对他的家人都没有坏话可说。”《说苑》《论语》

本篇成语解释:

1.【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拿恩惠报答仇恨。

2.【栋梁之才】:dòng láng zhī cái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能担负国家重任的人。

3.【三思而行】:sān sī ér xíng三:再三。反复考虑然后才去做。

3. 掘地会母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名寤(wù)生。春秋时郑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春秋时期,有个人为了能和母亲相见,竟派人花了很大力气,挖了一条隧(suì)道。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当时,郑武公的夫人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姜氏宠爱小儿子,一心想让他继位做国王。她三番五次地向郑武公提出请求,郑武公就是不答应。

郑武公死后,大儿子当了郑国国王,称郑庄公。姜氏要求庄公把京地[今河南荥(xíng)阳东南]封给小儿子。庄公无奈,只得答应。

小儿子到了京地后,招兵买马,积储(chǔ)粮食,并暗地里与住在王宫的母亲联络,一心想抢夺庄公的王位。郑国不少大臣劝告庄公,要他早日除掉这个弟弟,庄公觉得时机未到,不肯动手。

不久,小儿子准备袭击京城,姜氏也同他约定日期,准备到时打开城门,来个里应外合。郑庄公知道了,抓到了弟弟谋反的把柄,这才对心腹大臣说:“现在可以出兵讨伐了。”郑庄公马上派军队占领了京地,弟弟不是郑庄公的对手,成了他的刀下鬼。

郑庄公为了这件事,非常怨恨姜氏。他一怒之下,派人把姜氏送出离京城较远的地方,还对她发誓说:“不到黄泉路上,我就再也不跟你相见了。”

过了一些日子,郑庄公觉得自己做得太过分了,就后悔起来。但因为自己立过誓言,又不能去把姜氏接回来。

当时,郑国有个地方官,名叫颍(yǐng)考叔。他听说了这事,就借进贡的机会,去见郑庄公。郑庄公很高兴,请他吃饭。吃饭时,颍考叔故意把肉放在一边不吃。郑庄公见了,很是奇怪,便问他:“你为什么总把肉留在一边不吃呢?”

颍考叔回答说:“我家里有个年老的母亲。我能吃到的东西,她都吃过了。可是,她还没有尝过大王赏赐的肉呢。所以,我想请求大王,让我把这些肉带回家,让她尝一尝。”

郑庄公听后,很有感触(chù)。他叹了一口气说:“咳!你倒有个母亲可以孝敬,我就偏偏没有!”

颍考叔装出一副听不懂的样子,说:“请问大王讲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郑庄公又叹了一口气,把姜氏约定弟弟来攻打都城,结果弟弟自取灭亡,姜氏被贬远方,自己发誓不到黄泉不再跟姜氏见面的事,一五一十地向颍考叔讲了一遍。他还说:“我现在感到很后悔,但又立了誓言,没有法子再与母亲相见了。”

颍考叔说:“这有什么值得叹气的呢?我倒有个主意,既可以让大王母子相见,又不违背您的誓言。”

郑庄公急忙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颍考叔回答说:“只要在地上挖一条隧道,待见到泉水,您和母亲就在隧道里相见。这样也就不违背您以前的誓言了。”

郑庄公认为这主意不错,就按照颍考的建议派人在地下挖了一条又深又大的隧道,待见到泉水后,他沿着台阶疾步往下走。突然他隐隐约约看见隧道的另一头,出现一个人的轮廓(kuò),心想: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母亲吧?于是,他加快步子,一阵小跑到姜氏跟前,抱住她痛哭起来。郑庄公既悔恨自己以前对母亲太不孝敬、太不尊重,又高兴自己终于能够见到自己的母亲,他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身在隧道里,真叫人快乐极了!”

姜氏此时也明白了儿子的孝心,同时为自己过去做的事感到内疚。她跟着郑庄公走出隧道,也高兴地唱了起来:“身在隧道外,真叫人快乐极了!”

从此,郑庄公和姜氏又恢复了原来的母子感情。他这种认母、孝母的方式,不也很有意思吗?《左传·隐公三年》

本篇成语解释:

1.【招兵买马】:zhāo bīng mǎi mǎ 指组织或扩充力量。

2.【隐隐约约】:yǐn yǐn yuē yuē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明显。

3.【三番五次】:sān fān wǔ cì 屡次。也作“三回五次”。

4.【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 禁:抑制。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4. 彩衣娱亲

老莱(lái)子(约公元前599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楚国人,在世的年代大约与孔子相同。

老莱子自幼就十分孝顺父母,父母把他看作自己的掌上明珠。父母劳动,他怕父亲累坏了,就在旁边帮忙。老莱子干起活来非常卖力,一人赛过父母两人。母亲说他像个小老虎,老莱子听了,灵机一动,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学起老虎来,他趴在地上,模仿老虎的动作,一跳一跳的,嘴里还不停地吼叫。这下子可真把父母乐(lè)坏了,只见父母用手捂着肚子笑弯了腰。笑了好一阵后,母亲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没想到孩儿还真有一套,是谁教你的?差点儿把娘给笑死了!”老莱子一骨碌(lù)从地上爬了起来,忙跑到母亲跟前,伸手揉揉母亲的肚子,说:“没笑坏,您这不是好好的吗?”

这已是老莱子小时候的事了。

时间过得真快呀,真是如白驹(jū)过隙。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老莱子也由过去的小孩子,变成了白发苍苍、七十多岁的老头了。由于心情愉快,他父母九十多岁仍健在,而且走起路来步子很轻快,眼睛不花,耳朵也不聋。老莱子平时说话,十分注意分寸,从不对父母讲过激的话,即使碰到了什么急事,也会心平气和地跟父母慢慢说清楚。他知道在老人面前不能讲像“死”呀、“老”呀之类的话,这不吉利,父母听了会觉得自己离死已不远了,会伤心的。

老莱子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人老心不老,还经常像小时候那样逗父母开心。

深秋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老莱子见父母在屋里转来转去,显出非常着急的样子,心想:我现在用什么办法让父母笑一笑呢?

这时,他突然想起以前村子里演唱滑稽(jī)戏的情景,心想:我何不学着表演一番?父母看了肯定会开怀大笑的。于是,他忙让父母安坐在椅子上,说:“爹!娘!你们二老先坐着休息,一会儿我回来,有好东西给你们看。”说罢,他出门借戏装去了。

母亲心里正犯着嘀咕,突然,一个“怪人”闯进门来,说道:“老人家可认得,我就是那太白金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神仙)啊!”

只见来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脸上涂得红一块、白一块,头上插朵野花,手里还摇着拨浪鼓。父母先是愣(lèng)了一下,等醒悟过来,开心得拍手大笑,说:“这哪里是什么太白金星?分别是孩儿呀!”

老莱子见父母认出他来,便手舞足蹈地给父母表演起来。他一会儿弯腰扭屁股,一会儿又伸舌头做鬼脸,口里还念念有词:

爹娘爹娘别心急,请看孩儿滑稽戏。

开怀一笑十年少,祝愿二老寿无极。

母亲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手指着老莱子,说:“我儿七十多岁,如今竟像个小孩子。这倒使我想起你小时学老虎的样子。那一次,娘的肠子都快要笑断了。”

父亲边喝着茶,边欣赏,说:“我儿今天的表演,使我感到我好像年轻了几十岁,再也不是快一百岁的老头子了。看来,我真的要返老还童了呀!”

父母看着老莱子累得满头大汗,忙起身劝他休息,帮他脱去花衣服,要他去洗洗脸。

老莱子精心奉养父母的事,流传得很广。楚王得知这一情况,曾多次召他进宫做官,可他坚辞不去。后来他带着全家迁居到江南去了。《列女传》《孝子传》

本篇成语解释:

1.【心平气和】:xīn píng qì hé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2.【手舞足蹈】:shǒu wǔ zú dǎo双手舞动,双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的样子。

5. 规父孝祖

孙元觉,陈留县(今属河南)人,自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很受时人称道。

从前,陈留县里有个孩子,名叫孙元觉。他自幼就知道孝顺爹娘,在县里是出了名的孝子,人们都说他年纪虽小,却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孙元觉一家原有五口人,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和他自己。祖母在他年幼的时候便去世了,紧接着母亲也因病去逝了。

不知不觉,几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元觉慢慢长大,一天比一天懂事。他知道家里生活十分艰苦,常常起早摸黑去干活。烧水、砍柴、烧饭、种庄稼,他样样都干。

元觉是个孝子,可是他的父亲却是个品质很坏的人,不仅懒惰(lǎn duò),而且对元觉的祖父极不孝敬,看到他年老有病,能吃不能做,便很厌烦。父亲对祖父的一言一行,元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感到十分难过。后来父亲对祖父的吃、穿、睡也不管不问,元觉就瞒着父亲偷偷地给祖父送吃送喝,祖父从心里非常感激这个小孙子。“若没有这个孝顺的小孙子,我的命早没了。”元觉的祖父常常这样想。

可是,父亲对祖父越来越不孝顺,看样子是非把祖父撵(niǎn)出去不可。

果然有一天,元觉见父亲把病弱的祖父装进一只箩筐里,缚在车上,要推进深山里去扔掉。元觉那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景,既难过又害怕,便放声大哭起来。他跪在地上请求父亲不要这样做,父亲反而显得十分镇静,哄骗他说:“爷爷年老了,你看他还像个人样子,其实已糊涂到不省人事了。别人说,人老如果不死,会变成妖怪来吓(xià)人的。”说着,就把元觉推开,推着小车上山了。元觉不信父亲的鬼话,看着祖父可怜的样子,心如刀割,跟在后面,边走边哭,父亲就是不理睬。

到了山里,父亲将车停下,把祖父连筐扔在地上,还向祖父啐(cuì)了一口,骂道:“你这老不死的东西,多留你一天,多浪费一天粮食,快早点儿去死吧!”说着转身就要走。

元觉这时也不哭不喊了,他不是不想救祖父,而是想到,哭闹是对付不了父亲的,得想别的办法。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不慌不忙地把祖父抱到地上,又将箩筐拾起来,放在车上。父亲看到元觉不哭不闹,反而帮自己,觉得十分奇怪,又看到元觉要把筐子也带回家,忙问:“你要箩筐干什么?这是个不吉利的东西。”

元觉却说:“不,你不知道,它将来还有用呢。这现成的东西,带回家放好,等到你老了不能动的那一天,我不是可以拿它装你,运到深山来吗?留着,省得到时花钱另做。”

父亲一听,顿觉如五雷轰顶,他满脸恼怒地说:“哎呀,我是你爹呀,你怎敢在我面前说出这种话来!真是个不孝的逆子!”

元觉并没有被父亲的臭骂吓倒,反问道:“父亲是儿子的榜样,父亲是怎样教儿子的,儿子就怎样去做,这就像水往下流一样,你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你这样对待祖父,我作为你的儿子,难道就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对待你吗?”

父亲听了元觉的话,自知理亏,有了悔悟之心,连忙把祖父抱起来,放到筐里,装上车,又推回家来。

从此,元觉的父亲改变了对祖父的态度,对祖父十分孝敬,送饭端药,十分勤快,再也不敢像从前那样了。

孔子后来听说了这件事,赞叹说:“要做孝子,就要向孙元觉学习呀。”《左传》

本篇成语解释:

1.【不省人事】:bù xǐng rén shì省:知道。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2.【心如刀割】:xīn rú dāo gē心里痛苦得像刀割一样。

3.【晴天霹雳】:qíng tiān pī lì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也说“青天霹雳”。

6. 富贵思亲

仲由(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的鲁国卞邑人。

一天早晨,在一座大山上,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正满头大汗地挥舞着砍刀,“噼噼啪啪”地砍着竹子。一会儿功夫,他就砍了一大堆,然后拖着竹子向深山中的破屋走去。

父母见他往家里拖竹子,忙问他要干什么,他说:“山外的人盖房子缺少竹子,我何不用竹子换他们的米呢?这样也好让爹娘能吃上几顿大米饭啊!”

这个少年就是仲由,后来,他成了孔子有名的门徒。

仲由年少时,家里很穷,经常靠吃野菜为生。看着父母年迈、瘦弱的身子,他心里很难过,于是就想出用竹子换米的法子。他经常要走几百里的山路,用竹子换了米背(bēi)回来供养父母。

父母去世后,仲由当上了大官,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他每次吃饭,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背米供养父母的事。父母年迈、瘦弱的样子,在他的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他常常为此而叹息。

有一次吃饭时,妻子见他又唉声叹气,不知他有什么心事,于是便问:“你为什么总是在吃饭的时候长嘘短叹呢?是不是有什么公务难以解决,搅得你心神不安、茶饭不思?”

仲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夫人有所不知,我小的时候,家里特别贫穷,有时连野菜也难吃上一口。我苦是小事,可是爹娘就不行了。他们有时要等上两三年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啊!”

妻子忙劝说:“可是二老已经不在人世了。你成天想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只会白白地伤自己的身体啊!”

仲由摆了摆手,接着说:“你叫我不想他们,可我偏偏就是做不到,不知怎么搞的,爹娘的身影好像时时就在我身边。现在,我吃穿不愁,算是很富足了。要是爹娘能活到现在,那该多好啊,叫他们享享晚年的清福!”

妻子说:“思念去世的爹娘,是人之常情。如果你过分思念二老,每年清明节,你不妨去二老坟上多烧些纸钱,也好了(liǎo)结这桩心事。”

仲由说:“夫人说得自是有理,可是对我来说,不思念二老恐怕就难了。”说着,禁不住又叹起气来。

仲由看着碗里白花花的米饭和盘子里丰盛的菜肴(yáo),心里越发悲伤,索性把碗往桌子上一放,独自一人走进卧室内,望着窗外的天空,只管发呆。妻子见他仍是这样,也只好由他去。

一天,仲由把得到的月俸放在厅堂上,有个女佣看到了,哭着说:“我曾经听别人说过,您的爹娘去世时,家中贫穷,要一匹布做入殓(liàn)的衣衾都不能得到,可惜他们没能看到您今天这样的富贵。”仲由听了,也跟着大哭起来。

孔子曾大为称赞仲由,他说:“仲由奉养双亲,可以说是生时竭尽力量,死后也念念不忘!”《论语》

本篇成语解释:

1.【不由自主】:bù yóu zì zhǔ由不得自己做主,控制不住自己。

2.【长嘘短叹】:cháng xū duǎn tàn因伤感、烦闷、痛苦等而不停地唉声叹气。

7. 孝女救父

婧(jìng),春秋时期齐国人,民间孝女,以哭谏(jiàn)宰相救父而被人称颂。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国王叫齐景公。他在位期间,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而且还不许老百姓说个“不”字。许多人因为冒犯他,脚都被砍掉了。这位国王不但因残暴出了名,而且还贪图享乐,做一些极无聊可笑的事情。

一天,他出门游玩,坐着马车,一路上哼(hēng)着小曲。看见漂亮的花,他就摘;瞧准好看的叶子,他就取。走着走着,他突然看见前面的路旁有一棵槐树,不知怎么搞的,他竟喜欢上了这棵槐树,心想:要是能把这棵槐树弄到京城去,该多好啊!但这树太大了,既不能挖走,更不能拿走。怎么办才好呢?这时,他想出了一个既可笑又残酷的办法,派人守护这棵树,并且在树上挂上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撞碰槐树的人,坐牢;伤害槐树的人,斩杀!”

一天夜晚,有个名叫衍(yǎn)的人,因喝多了酒,跌跌撞撞地路过这里,脚一下子碰到一块石头上,身体失去平衡,“砰”的一声撞到树上,把槐树给撞伤了。衍被看守槐树的人当场捉住,等待齐景公发落。

第二天,齐景公得到这个消息,大为恼怒,气得胡子撅(juē)得老高,“啊呀呀”地叫了起来:“给我把人带来,乱刀砍死!”衍就这样被关押起来,等待行刑。

衍有个女儿,名叫婧,得知父亲危在旦夕的消息后,急忙去见宰相晏婴。她知道晏婴很贤明,只有找他向齐景公求情,才能挽救父亲的性命。婧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晏婴的家。晏婴见了她便问:“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找我有事吗?”

婧忙下拜说:“我叫婧,是为我爹衍的事来求您的。近来,我爹见雨水不及时,庄稼不生长,出城到大山上向老天爷求雨。这本是件好事,只不过他后来喝了点儿酒,迷迷糊糊撞伤了槐树,触犯了大王的禁令,就要被处死了。”婧难过得流下眼泪,又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只会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怨而违反国家的法令,不会因为自己的癖(pì)好而危害百姓。”晏婴听了婧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连连点头。婧又接着说:“可是现在,我们的国王却为了一棵槐树要杀死我爹,使我孤苦伶仃一个人生活。我担心这会损害国家的法律、违背贤明君主的大德大义啊!”

晏婴感到很有必要去劝告齐景公一下,于是劝婧回家等候消息。

第二天上朝时,晏婴就劈头盖脸地对齐景公说开了:“大王,把老百姓弄得困苦不堪,是不是叫残暴呢?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发布不必要的命令,是不是叫不得人心呢?动不动为一点儿小事情而杀人,这是不是叫残害百姓呢?”

开始,齐景公装糊涂,反问晏婴说:“你在说些什么呢?真令我不解,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事。”

晏婴见不戳(chuō)破窗户纸,齐景公就不愿认错,于是说:“大王可曾发布‘伤槐判罪’的命令?是不是有个叫衍的人,因撞伤槐树而将被处死呢?”

在晏婴的这一追问下,齐景公无法抵赖,忙说:“有,有的。”

晏婴又说:“这就是暴君的行为。”

齐景公觉得晏婴说得有理,立即命令看护槐树的人撤走,取下挂在槐树上的木牌,废除“伤槐判罪”的命令,把被关押的衍也释放了。婧和父亲得以团圆了。

婧哭谏救父的事很快传遍了全国,人们非常佩服她的孝心和勇气。《左传》

本篇成语解释:

1.【一塌糊涂】:yī tā hú tú形容乱到不可收拾,糟糕到不可收拾。

2.【九牛二虎之力】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很大的力量。

3.【劈头盖脸】:pī tóu gài liǎn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指正对着头、脸盖下来,形容来势凶猛。

8. 承就父志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城南)人。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历任郎中、太史会、中书令职。著有《史记》。“咦?你透过窗口看看屋里的那个人。大冬天的,怎么满头大汗?”“唉!大概是读书太刻苦了吧?”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他正忍着遭受酷刑的痛苦,坚持写《史记》呢!

在司马迁35岁的那年,父亲司马谈一病不起,司马迁请了许多名医给父亲治病,但都无济于事。眼看父亲快不行了,司马迁泪流满面。虽然病床上的父亲已不能动弹,但头脑还很清醒。一天,他张着嘴想说什么,司马迁见了,忙伏到父亲的床边问:“父亲大人是不是想对我交待什么?有什么话,您尽管说。”

父亲喘(chuǎn)着粗气断断续续地说道:“自从孔子整理《诗》、《书》,写成《春秋》以后,到现在已四百多年,诸候们你攻我伐,史书也没人写了。而今汉朝兴起,国家统一,君主贤明,大臣忠义,要写的东西可多着呢……我作为太史令(秦汉时期掌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的朝廷大臣),却没能完成撰写《史记》这一任务,内心十分不安。如今只有将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你要记住我的嘱(zhǔ)咐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它完成。”

司马迁听了父亲的话,哭泣着说道:“孩儿不才,但一定会完成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把《史记》写出来。”

几天后,父亲司马谈病逝。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着手为写作《史记》做准备。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都刻苦攻读各类书籍,弄懂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思,哪怕只为一个词的用法,他也推敲再三,没有丝毫的马虎。除此之外,他还把他多年外出游历和实地考察而积累起来的资料翻出来,对历史传说、故事和典故进行校(jiào)正、整理、编写。经过几年的充分准备,司马迁对天文、历法、地理、人物等各种知识都有了透彻的了解,开始了《史记》一书的写作。

就在司马迁的《史记》已完成了一大半的时候,一场飞来的横祸突然落到他的身上。

那时候,有个叫李陵的将军带领五千步兵,被派去跟匈奴作战。他孤军深入,碰上了匈奴的主力。匈奴出动八万大军,而李陵只有不到一万多,因寡不敌众,最后失败投降。

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很不高兴。有一次,他召见司马迁,乘机问起司马迁对李陵的看法。司马迁说:“李陵杀了那么多敌人,功劳也很了不起。至于他投降匈奴,可能是想以后找个机会,再报答国家。”

当时,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带领三万大军,也同时去攻打匈奴,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回。汉武帝以为司马迁帮李陵表功,是故意贬低宠妃的哥哥。他顿时板起面孔,大声责骂司马迁说:“你替投降的人辩护,这不是故意跟朝廷作对吗?”于是,他下令把司马迁关进监狱,判了腐刑。

腐刑是一种使人丧失生殖能力的酷刑,虽不会危及生命,却令人遭到极大的耻辱。受此重刑,司马迁真想用死了结自己的生命,但一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实现,又不甘心这样死去。他反复思考,决心忍受耻辱,顽强地活下去,把这部史书写出来。

他出狱后,废寝忘食,继续写作。他在写作过程中,经常用古人忍辱著书的事例来激励自己。他曾对人说:“从前周文王被商纣王关了起来,写了一部《周易》;孔子被乱军围困以后,写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一篇《离骚》;孙膑被人剜(wān)掉了膝盖骨,写了一部《兵法》。这些人都是心里郁闷,或有理想实现不了,才写出这些著作的呀!”

他艰苦地写作了好多年,终于写成了《史记》这部书。全书有53万字,叙述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结构周密的通史。《后汉书》

本篇成语解释:

1.【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 济:帮助。对事情没有帮助。指解决不了问题。

2.【寡不敌众】:guǎ bù dí zhòng 寡:少;敌:抵挡。人少的抵挡不住人多的。

3.【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不去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9. 上书救父

淳于缇(tí)萦(yíng),西汉临淄(zī)(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是太仓令(县级行政长官)淳于意的女儿。她因上书救父和促使当时的皇帝废除肉刑,而被人们广为传颂。“咚咚咚……”随着一阵急促而沉闷的鼓声,一位少女喊道:“救命啊!我要见皇上!”

这位少女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叫淳于意。淳于意年轻时,喜欢医学,到处求师访医,医术也很高明。当官后,因忙于处理公事,给人治病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人们也逐渐对他有了怨(yuàn)言。

一天,淳于意正在家中工作。突然,几个凶相毕露的公差(chāi)闯了进来。他们高声嚷道:“我们奉皇上的命令,特来逮捕罪犯淳于意,押往京城监狱服刑,快快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淳于意这时才知道,自己被人告发了。

太仓令是一个小官,无权无势,淳于意自感此去凶多吉少。与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