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课堂的智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7:00:37

点击下载

作者:刘伟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探寻课堂的智慧

探寻课堂的智慧试读:

前言

教师要把握好多变的课堂,在充满矛盾的教学实践中享受创造的乐趣,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课堂智慧。而课堂智慧,它是一种不可让渡的个人知识,又能够凸显个性魅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不来、丢不掉”的东西。也不是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和机械的教育实践就可以获得的,教师要通过鲜活的师生互动、真切的工作体会和深刻的教学反思才能培育出智慧。课堂智慧的生成,离不开教师在实践中的研究和在课例中的习得。

本书运用二十一个课堂案例,结合新的教育理论、新的课程理念,力求体现作者三十余年积累的课堂教学智慧。让读者体会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体会物理教材的处理智慧,体会物理实验的改进与探究的思想,体会教学方法的运用方式,体会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中学物理》、《物理探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杂志中发表的课堂教学课例和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章。收录了作者指导教师获得全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和湖北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的部分课堂案例。收录了作者本人所上的“名师示范课”、“教研员下水课”等教学案例。由于本书的案例都是完整的课堂实录,所以能对读者在课堂教学以及其他教育工作中,包括上公开课、研究课、优质课等应该有着较好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由于本书的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教学理论贯穿和运用,这对于教师学会新的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对于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进行评课、说课等方面应该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当然,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能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对一切教学目标都适用的万能案例。教师在课例的运用中要注意:一方面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及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案例,另一方面要努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机结合多种案例,把多种相近的甚至不同的课例结合起来,指导教学设计。从整体出发,发挥课例的优势,致力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体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原则,合理选择匹配的课例,以达到课例的最优化。

教学的实际进程都不可能全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富有差异性和各自特性的个体,不是“一个流水线上被加工的零件”,而是千变万化的、充满个性的人。学生身心状况的微小变化,环境信息的微小变化,都会给教师的预期带来的巨大影响,成熟的教师会运用自己的实践智慧,自觉地掌握、灵活运用规律。而这种“规律”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是“所知道的多于所能言传的”,这就需要在课例的研究、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成长。

教学的本质在于自由。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过程中,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课例的研究和学习应该是:从模仿、借鉴课例,到研究、整合课例,最终是重构、超越课例,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不断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艺术化。把显性的、形式化的课例,消解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之中。1对课堂智慧的理解与思考

教师要想及时把握多变的课堂问题,要想从容地面对变化不断的教学问题,要想在充满矛盾的教学实践中享受创造的乐趣,就必须拥有一定的课堂智慧,而教师的课堂智慧,非与生俱来,也不是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和机械的教育实践就可以获得,他的生成离不开教师在实践中的研究和在课例中习得。一、课堂智慧的解读作者指导32中教师徐玲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荣获一等奖

当前,我们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价值与文化趋向多元,学校的教育、教学已经不能完全依靠统一、简单的模式,而要考虑走向多样、灵活的方式。现在面对的是个性更为张扬的学生,照顾的是学生不尽相同的个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胜任教育教学活动,就更加需要智慧。那么如何认识课堂智慧呢?“智慧”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但人们对它的看法却不尽一致。《辞海》把“智慧”一词描述为:对事物能认识、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和才智、智谋。在《汉语大词典》中,“智慧”一词的含义是:聪明才智,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可见,智慧是内含创造的一种能力,能帮助我们深入地把握事物和机智地解决问题,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授受而得;也不同于实践技能,可以通过培训而成。它不完全是一触即发的灵感,使我们无从捕捉,也不是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得来相对容易。课堂智慧则是合理认识与解决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才智,课堂智慧可分为教学理论智慧与教学实践智慧。教学理论智慧是凝结于教育理论中的才智,包括公共教育理论智慧与个人教育理论智慧。教育实践智慧是师生灵机应变合理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才智,可分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智慧。通过对智慧的词语分析,并结合有关课堂智慧的研究成果,可以尝试性将课堂智慧界定为教师基于自己独特个性,并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批判性认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智慧是个人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的统一,突出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具有下以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课堂智慧是独特的。它是一种不可让渡的个人知识和凸显个性魅力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学不来、丢不掉”的东西。课堂智慧与其说是教师群体共同拥有的一种行为模式,倒不如说是具有教师个人特征的认识和行动。而教师的个性品质千差万异,教师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也因人而异,且不用说教师面对的教育情境具有不确定性,每个教师需要应对的疑难问题各有不同,其间酝酿的智慧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不同教师即便是面对相似或相同的教育问题,由于他们的经历与经验不同,其智慧性的处理方式虽然可以巧妙地解决问题,但也不见得是雷同的。

第二,课堂智慧离不开实践的支撑。从课堂智慧的形成来看,教育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孕育课堂智慧肥沃的土壤,在耕耘这块土地时,教师通过鲜活的师生互动、真切的工作体会和深刻的教学反思来激发学生灵感、培育智慧。从课堂智慧服务的对象来看,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正是充满复杂多变的一项活动,它有章可循,但不能完全按规矩办事;它需要积累经验,但不能简单迁移或是复制经验。也就是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灵动的课堂智慧正迎合了教育实践的要求。教师也只有通过智慧的彰显,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获得丰收、体验成功。

第三,课堂智慧是通过反思而来。课堂智慧不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或是长期经验积累就可以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而是要不断的反思个人的所学、所看、所知、所感而逐渐累积并在突然间迸发。我们知道,没有反思的理论学习是学不到理论真义的,最多是半知而解;缺乏反思与反思实践的经验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充其量是一种肤浅的见解。课堂智慧的不确定性也决定教师不可能被教会智慧,而只能通过持之以恒的批判与反思才能磨砺和提升智慧。

第四,课堂智慧具有创造的成分。课堂智慧的展现是对教学常规的创新,是用不寻常的手段处理实践问题的方式,具有课堂智慧的教师在面对前所未见的课堂“疑难杂症”的时候,往往能想常人之未所想,做常人之未敢做。机智地将问题化解,即使是表面上再熟悉不过的教学问题,智慧型教师的处理方式也常常是独辟蹊径,采用不落俗套的方法或将平常不过的方法化腐朽为神奇。不管是哪种情形,课堂智慧常常是与创造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二、教师专业知识的特点

教师与医生的职业特点有许多相同之处,医生不是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治病,而是需要临床经验,但又离不开理论。仅凭经验,只能成为“江湖郎中”。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如此,从师范生到初职教师,再到有经验的教师及专家教师,教学知识成分发生着变化,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原理为主规则的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为主属的知识。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形成案例知识,主要是特殊案例,个别经验,再通过教学反思,形成策略性知识,成熟的教师是把案例性知识作为原理的背景知识,而不是止于案例。专家教师具备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于特殊案例,形成策略性知识,并进一步提升到具有个性化模式的高度来对待案例。著名教育学家佐藤学对此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实践在教师的专业领域中存在着不同于一般大众知识的固有领域,叫做“实践性知识”,具有如下特征:①依存背景经验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相比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②是以特定教室、特定教材、特定学生为对象而形成的知识。③不具备理论性知识那样的发现未知事物和做出原理性阐述的性质,是凭经验主动地解释、纠正深化现成知识而形成的综合性知识,在实践情境中总是直面某种判断、选择和决策功能的知识。④不是显性知识,它是无意识地运用的,包含隐形知识的功能。⑤是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个性品格的知识。因此,要有效地传递“实践知识”,不仅要求“知识”,而且要求“经验”,这种传承具有根据接受者的个性特点和成熟度加以解读、吸取的性质,教学实践知识的隐形特征表明,实践知识与显性知识存在着明显区别。

英国20世纪著名物理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从大量的科学事实和严密的逻辑分析加以论证,系统地研究了知识的理论问题,提出缄默知识理论。他提出一个命题,“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所能言传的”,并相应地引出一对基本概念: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事实或原理的知识,具有可编码、可传递、可反思的特点,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是指人类知识总体中那些无法言传或不清楚的知识。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具有如下特征:①不能通过语言进行逻辑的说明,是非语言智力活动的结晶。②不能以规则的形式加以传递,缺乏显性知识的公共性等特征。缄默知识作为一种不能言说的知识,只能通过“学徒知识”的方式进行传递,通过实践中新手对导师自然的观察与服从而进行。

伽达默尔则提出,实践知识既不同于作为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论,也不同于人所掌握的某种技艺学问,而是不可学不可教的,它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不同问题的表现是不同的,因而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智慧。不过这种实践智慧又总是以某种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有理论知识的一般特征,因此实践知识是以实践智慧为内容的知识形式。这种对教学知识、实践知识从缄默(隐形)知识的视野对其特点的分析和理解,能较好地厘清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原理性知识与实践(经验)性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教学方法(模式)而言,有助于正确理解“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流行的说法,即怎样从“有法”到“无法”再到“得法”,从有模式到无模式,走向教学的自由。三、课堂智慧的生成

课堂智慧是教师对教学情境、教育过程和教学结果的深透理解与把握,因而,课堂智慧最可靠的、最直接的源泉是教师自身所从事的教学实践活动。教育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教师假如片面认识教育现象,就会与课堂智慧无缘,因为片面的认识是不会理解教育的真谛的,片面的看法将会导致简单划一的处理方式或极端的做法。这样做实际上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要坚持整体性视角,要求教师从综合的角度来认识教育现象,来生成课堂智慧。这样一来在认识教育方面,教师就能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的认识对于课堂智慧的生成显然是多多益善,而全面深入的认识,对问题的准确把握本身则是课堂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课堂智慧的生成要奉行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要求把教师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的现场,这将为课堂智慧的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学校教育问题,特别是涉及文化的研究、解释和行动,不能依据个人的主观臆断,而必须沉浸在这些问题所依赖的学校生活之中的“局内人”的身份进行参与方式的观察和深度的无结构访谈,从而尽可能真正地把握它们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来深刻地获知问题的症结所在。课堂智慧所墨守的“设身处地”,恰恰是洞悉人类事件本质的一项有力技巧,对教师的启发是: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理解学生,要以研究的态度来体验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明白学生所属的青年亚文化是如何满足他们需求的,如此的研究方式与研究态度,无疑是生成课堂智慧的源头活水。

课堂智慧所推崇的反思精神和反思技术,为课堂智慧的生成指引了方向。反思既是教师固有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成课堂智慧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拥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理论,并对教育现实有相当的了解之后,教师如果不对所知、所感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反思,那么就有可能停留在表面的认识,而难以深知、深解,产生课堂智慧。然而,有不少教师却缺乏反思的精神,很少掌握反思的技术,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课堂智慧的形成,反思精神和反思技术本可以在其课堂智慧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课堂智慧所强调的反思,可以说是“离我远去”的能力技术,“离我远去”是人类学家自我表达的一种非我的技术,这种技术使人类学家获得了与其他学者不同的经验,能够比较“移情”地觉悟到自己文化的局限性。“离我远去”是指与自己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形成的暂时的陌生感,转化成为一种第三者的眼光,它让我们能站在“客人”的角度对“主人”——我们本身,从“客位”来反思本土教学文化,有助于教师摆正自身与所处文化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深入到具体的文化情境中,也要有抽身出去的能力和自觉,以更好地反思一切熟知却并未深知的事物,在这一过程中,课堂智慧很有可能迸发出来。四、课堂智慧提升——课例的研习

专家型教师的知识以及他们的课堂智慧是一个在教育行动中成长的动态过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总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以一定的方式实践着“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不同层次,不同问题的情境中应用“课例”。实践形态的教学方法(课例)通常是靠理解、领悟,具有不可言传的特点,具有缄默知识的特征。特别是专家型教师所具有的课例大多是缄默的、个性化的,它嵌入教学情境之中,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能熟练提取与具体任务相关的知识,甚至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教师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的经验和隐形知识,尽管难以进行复现性的实证分析,也可能尚未抽象到显性知识的水平,但是这种经验和隐形知识对教师本人的发展来说十分可贵。

理论形态的案例是原理性的,案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案例方法要求把事物的主要因素、关系状态和过程突显出来,便于人们进行观察、实验,模拟、测量和理论分析。用案例方法去分析问题、简化问题,有利于较好地解决问题。案例作为中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客体、建构新型客体。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案例一经被证实,即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案例,从而促进实践发展,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工具库。

案例的研究指导和学习,对于教师课堂智慧的提升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许多教师在工作10年以后,很少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也成为目前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个瓶颈。因此,就教师教育而言,如何澄清课例中的内涵,研究课例中的基本方略,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实现有效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堂智慧生成过程中,对课例的研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借鉴、整合、超越三个不同的层次。

1.模仿、借鉴基本案例。教师是一个储存着大量缄默知识的专业人士,“教无定法”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有效方法,实践中表现为尚未规范、显性化的知识,事实上,专家型教师的知识远远超越被总结、发现、归纳可以格式化和编码的显性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教育经验中凝聚着丰富的课堂智慧。由于缄默知识只能通过“学徒制”的方式进行传递,通过实践中新手对导师的自然观察与服从而进行,因此,一名新教师不仅要学习已经形式化、系统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掌握基本必要的案例,而且要学习领悟老教师的教学心得和各种尚未形式化的隐形知识、才能和智慧,其重要的方式是通过模仿借鉴。

课例的模仿与借鉴,可以极大地提高师范生以及在职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直接为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对教学新手而言,学习模仿、借鉴课例,掌握若干常用的课例,初登讲台时就有了进行教学的“常规性武器”,使他们很快教有所据,尽快进入教师这一角色,熟练教学、少走弯路,使教学质量得到必要的保障。这一过程主要的方式有模仿、借鉴、学习前人的成功经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获得:①同行老教师不定期的指导,相对稳定的师徒传带;②校内、校际间课堂教学观摩;③自己所上的研究课、公开课以及对典型案例的研习;④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

对新教师而言,基本教学方法的掌握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拐杖”。熟练掌握一种基本“套路”,练好基本功,这是今后进一步提升教学技能的起步和基础。这一过程需要3~5年。乔尹斯·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归纳出22种模式(分四种类型),认为师范生必须掌握其中七八种。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毕业生来讲,在缺乏教学实践的情况下,在摸索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套路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整合多种案例。在教学研究中,通过教学改革实验,建构案例、逐步建立起具有各种类型的课例系统,为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提供一种具有科学依据,可以提供直接参照使用的“教学工具库”,较多的规则性、原理性,具有显性知识的特征。这也是新教师教学知识的主要特征。教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这种原理性知识的指导下的实践,在实践中成长,逐步积累情境式、案例型经验。并通过理性反思,提升实践智慧,发展缄默知识。

案例库的建立,对多种课例的研习,可以使他们不囿于过去采用的课例,为教学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方便。但现实的教学过程并不是按照某一固定的案例运行,是多样性的,潜隐着不同的案例,所以要不断反驳旧有案例。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要重在整合多种案例,灵活运用案例。对具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经验不断积累,课堂智慧不断攀升,极易出现局部高原现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课例不断创新,这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然而教师如何应对各种新理念、新要求?探索适合自己的课例则成为新的挑战,整合多种课例,这是对课例的创新发展。对课例进行系统的、多视角的认识,从而试图避免对课例简单、单一、僵化的认识,是课例研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理论角度看,对课例的研究并不需要坚守实证的立场,追寻绝对的真理和客观的现实,探求普遍存在的规律和事物本质属性,而是从原始资料出发采用现象学的方法、实验调查的方法、思辨的方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采取证伪与证实相结合的立场来研究课例。

在教学活动中也不可能有一种普遍有效的、对一切教学目标都适用的万能案例。课例的运用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及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案例,另一方面要努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机结合多种案例,把多种相近的甚至不同的课例结合起来,指导教学设计。

3.重构、超越经典课例。有效的教学研究要能够富有成效地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面临着这样的困惑:面对诸多的课例,如何更为有效地运用课例,优化课题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充分合理地运用,这是一个教师课堂智慧的体现,对成熟的教师而言,重构、超越经典课例,是一种情境化了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是在一定意义上有目的的自我决定、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自觉活动。这一过程是从不自由到自由的演进,因此可以认为达到自由的境界是一种实践智慧、活动能力的提升,是通过对必然的认识从而支配和控制外部因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注重个性化的发展。课例也要向个性化、艺术化方向发展。2开展课堂微探究引领学生主动学——以初中《功》教学为例图为作者2012年在翠微中学上示范课

顾名思义,“课堂微探究”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的内容细化为一系列“切口小”的微型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去研究,从而获得知识。课堂上让问题为课题,让教学为研究,让成长为成果。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多向互动、对话、交流、合作;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中生成能力。微探究的课题要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要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要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要到课堂教学中去用。让学生不受障碍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得到发展。

微探究就是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争论;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下面我们以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功》的课题教学为例,说明我们开展“课堂微探究”的教学体会。一、情景引入,讨论探究

师:前段我们学习了浮力等许多力学知识,今天我们换一个角度审视力,研究如何让力在生产、生活的应用中,取得更大的成效。老师所说的“力的成效”,与以前学的力的效果是不同的,这里说的力的成效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贡献。先请看一段视频。

课件展示:视频,打桩机工作过程如图1。

师:打桩机的工作原理,我们简化为这样一个模型:动力将打桩机的机锤提升一定的高度,然后让机锤自由下落,是什么力让机锤下落的呢?如何使这个力工作得更有成效?众学生:重力;增大打桩锤的重力,提高打桩锤的高度。(教师肯定与鼓励)图1

师:看来力的成效,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力的空间积累效应有关。

师:是不是所有的力对物体都有成效?(组织学生讨论,之后让学生举出力没有成效的事例)

教师展示课件中的问题:①人推车,车不动,推力是否有成效?(如图2)②手托托盘水平运动,托力是否有成效?(如图3)图2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出推力和托力均未产生成效。

师:力在什么情况下才有成效?(要求学生列举实例)

课件展示教师预设的事例:动画图4和图5。图3

师:物体和小车在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运动。拉力与推力有成效吗?学生分析后回答:有成效。

师:力要产生成效有哪些特点?请学生从图4和图5两个事例中探究力产生成效的相同点?(学生找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图4图5

设计思想:从打桩机工作情景引入,提出如何提高机锤的重力产生的成效,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力的成效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力引起的某种距离有关。让学生从关注力的效果到关注力与力的方向上的距离。通过力不能产生成效的事例为判断力的做功埋下伏笔,通过力有成效的两个事例,讨论探究出力有成效的共同特点,为学生建立功的概念打下基础。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师:生活中,我们常把某人对集体所做的成效与贡献,我们叫他对集体有功劳。物理学也同样,把力对物体所做的成效与贡献叫“功”。请大家根据前面研究与讨论的力产生成效的相同特点,归纳出一个力怎样才能做功?(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并(板书)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这个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师:这一句话中最关键的词句有哪些?力做功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出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板书)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力做功的事例有许多,但力不做功的事例只有几种类型,只要我们探究出力不做功的类型,我们就能很好地判断力的做功情况。谁能举出力不做功的哪些事例?

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分析。例1: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推力做功了吗?例2: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例3: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支持力做功了吗?为什么?

学生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板书)物体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而没有距离,力不做功。(2)有距离(运动)而没有力,不做功。(3)有力,也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即在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力不做功。

设计思路:从生活中的“功劳”一词走向力学中的“功”,再根据研究与讨论过的力产生成效的相同特点,师生合作交流,自然地引出功的概念,而且概念的得出是学生自己探究、归纳和总结的,可以加深学生对功的概念的理解与印象。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具体的实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做功的特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三、实例分析,辩析探究

课件展示:图6所示的四幅图是小明同学提包回家的情景,分析小明提包的力做功的情况。图6

师:A图将包提起,提包的力做功吗?生答:做功。师:为什么?学生分析: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B图提包水平运动,提包的力做功吗?生答:不做功。

师:为什么?学生分析:有力,也有距离,但距离不在力方向上,力不做功。教师强调:如果力与移动的距离垂直,这个力一定是不做功的。

师:C图提包上楼梯,提包的力做功吗?生答:“做功”、“不做功”。学生意见分歧。教师请不同意见的学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争辩,引导学生分析出物体既有水平移动,也有竖直移动。竖直运动时在力的方向上有移动的距离,所以提包上楼是做功的。

师:D图提包乘升降电梯,提包的力做功吗?大部分学生认为不做功,教师把认为做功的几个同学集中为一组。把认为不做功的同学分成一组,组织学生讨论。之后,组织两种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争辩。学生1:我认为做功,因为有力作用在包上,包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学生2:我认为不做功,因为包与人相对静止没有移动距离。学生3:我认为做功,虽然包与人相对静止,但相对于地面有移动距离。学生4:我认为不做功,因为包不是提力提上去的,而是电梯拉上去的。学生5:人手提包,包才能随人一起上升,如果失去提力,包不随人一起运动了。学生4:失去提力,包会落在电梯地板上,包还会和电梯一起上升。可以不要提力,所以提力不做功。学生5:包落在电梯地板上,它受到支持力的作用,这个支持力替代了人的提力,是支持力做功让包上升的。我们再去掉支持力,如在地板上挖一个洞,包就不能上升了。所以,提力对包做功!(过程中教师及时鼓励学生的争辩)教师总结强调:力做功时移动的距离一定要以地面为参照物进行判断。D图提包乘升降电梯时,包在提力的作用下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做了功。

设计思路:对于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特别是提包上楼梯,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并不完全一致的情况,和提包乘升降电梯,力移动距离的参照物确定的问题,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设计两个争辩的环节,让学生在争辩中进行“头脑风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学生对做功的理解与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阅读教材,文献探究

师:功有大小吗?如何计算功的大小?请大家阅读课本105页的内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教师组织学生归纳课本知识。师:力学里是怎样规定功的大小的呢?生: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师:功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功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功的计算公式:功=力×距离。表达式:W=F·S。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焦=1牛米(1J=1Nm)。

师:1焦的含义是什么?生:将1N的物体提升1m高拉力做功就是1J。教师再引导学生答出:手托两个鸡蛋提升1m做的功约为1J。师:功的单位我们好像在哪里见过?生:在学习电功中,电功的单位就是焦。师:电功还有什么常用单位呢?生:千瓦时或度。师:1度电相当于多少焦的功?相当于把多少个鸡蛋提升1m高?生:3.6×610J;相当于把七百二十万个鸡蛋提升1m高。师:看来1度电能为我们做这么大的贡献,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节约每一度电。

师:从教材中的内容和例题看,你认为使用公式W=F·S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生:使用W=F·S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从例题中我还发现公式中各物理量要相互对应。如课本例题中求马运货时做的功时,要通过二力平衡知识把摩擦力转化为马的拉力。师:还有谁要补充的?生:从公式中看力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与物体的质量,速度,运动方向无关。教师强调:求某个力的功时,不需要考虑物体受到的其他力,包括摩擦力。只要计算这个力与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就能求出这个力的功。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在文献中探究,寻找功的大小的表述方法,学会功的计算公式,理解公式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在功的单位教学中体会1度电能做多少功,让学生感受到1度电的价值,并及时进行节约用电的教育。五、畅谈收获,应用探究

师:你学到了什么?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知识,进行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出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师:你还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质疑,找出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解决。

课件出示:练习题,组织学生训练探究:(训练题如下)

1.起重机把重为1000牛的货物匀速提升2米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起重机钢绳拉力做了多少功?

2.一个质量是50kg的人从一楼走上三楼,他克服重力做的功大约是多少?

3.小明和小亮体重相同,体育课上小明爬绳,小亮爬杆,两个人都爬匀速到了3m高的顶端,比较两人做的功( )

A.小明做功多

B.小亮做功多

C.两人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

4.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拉力哪一次所做的功多?3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以初中《升华与凝华》的教学为例

人类的问题解决一直是心理学家为之研究的重要课题,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尝试错误到最后成功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问题解决是建构学习的过程;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指出,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通路。多元智能理论把创造性问题解决作为智能评价的主要参量,认为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和实践的关键因素:问题情景的呈现,可以激发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搜寻可填补空白的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我国新课改倡导的研究性学习,使问题解决教学的研究受到了较好的重视,因为研究性学习就是以问题为载体的学习,以发展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问题解决”教学是以“问题体系”为基本教学策略,通过揭示目标、依据目标进行问题解决、检测目标,一步步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来设计的。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提出问题”是第一步,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是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师生合作学习,运用各种策略去解决问题。下面我们以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升华与凝华》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对“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本教学例由徐春霞执教,刘伟华等人指导,在2010年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0年作者指导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青年教师徐春霞在重庆举行的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一、趣味实验引出问题

教师在白纸板用淀粉溶液画上一个图案,放入图1装置中,很快看到一张微笑的脸(如图2)。图1图2

师:为什么白纸板上的笑脸开始看不清,现在却看清楚了呢?

其实老师在盖上玻璃罩之前,先在这个装置里放了一些固态的碘颗粒,淀粉遇到碘会变成蓝色,在这个过程中,固态的碘变成了什么状态使白纸板上的淀粉变蓝了呢?

生:气态的。

师:那固态的碘是怎样变成气态的呢?前面我们学习了四种物态变化,知道固态的物质可以先熔化变成液态再汽化变成气态,同学们猜想一下,在今天的实验中,固态的碘是不是也是先熔化再汽化变成气态的呢?

生:不是,因为没有看到液体,只看到了紫色气体。

师:难道固体能直接变成气体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碘的物态变化。二、小组实验探究问题

学生分小组用碘锤进行实验。教师:我为每个小组提供了一个封闭的玻璃管,管内装有紫黑色的固态碘,请将玻璃管放在装热水的烧杯中。(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师:观察到了什么?

生:观察到了固态的碘变成了气态了。

师:固态的碘是怎样变成气态的呢?固态的碘是不是先熔化再汽化变成气体的呢?

生:不是的,因为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师:实验表明固态的碘并没有先熔化再汽化,而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这个过程和我们以前研究的四种物态变化显然不同,我们就把同学们刚刚发现的这个新的物态变化称之为升华。三、分析实验解决问题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觉得升华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呢?

生:需要吸热。

师:你怎么知道需要吸热?

生:因为放入热水中,从热水中吸收了热量。

师:大量实验表明,物质的升华都需要吸热,刚才我们使固态碘变成了气态的碘蒸气,那现在我们能不能再使气态的碘变回固态呢?怎么做?

生:放入冷水中,因为我觉得它和升华应该是相反的。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熔化和凝固是相反的过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和液化也是相反的,汽化吸热,液化放热,那么今天我们研究的固体直接变成气体的过程和气体直接变成固体过程是不是也是相反的呢?现在就让我们把封闭管放入冷水中仔细的观察。

放入冷水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碘蒸气是先液化再凝固变成固态的吗?你怎么知道它是直接变成固态的呢?

生:因为没有液态物质出现。

师:实验表明碘可以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我们把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称之为凝华。实验也表明升华和凝华的确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四、拓展实验归纳问题

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都是碘的升华和凝华,生活中其他物质会不会也会有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发生呢?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广口瓶,瓶内装有白色固体颗粒,同学们拿起瓶子观察一下,并打开瓶盖闻一下它的气味。大家觉得这个白色颗粒是什么呢?

生:樟脑丸。

师:我们闻到了樟脑丸的味道,说明樟脑丸变成了什么状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呢?

生:气态,升华了。

师:我这里还有一种白色的固态物质,它叫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极易升华,现在我把它放到绒布上,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它(如图3)。

生:它变少了(如图4)。图3图4

师:它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生:固态变成了气态。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升华需要吸热,那么在干冰周围的温度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如果我把干冰放入金属罐中,金属罐的外表面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如图5)

生:金属罐温度降低,于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形成霜。师:我们来看一下,(如图6)金属罐有没有什么变化?图5图6

生:变白了。

师:白色的物质是什么呢?

生:霜。

师:正如大家开始猜想的那样,水蒸气遇冷变成了霜,由气态直接凝华成了固态,今天我们在教室里成功地制作了霜,生活中我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霜呢?

生:秋冬季节的草坪上,树枝上,冰箱里。图7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观察灯泡呢?灯泡的主要结构中,灯丝的材料是钨,钨的熔点3 410℃,灯丝正常工作时的温度是2 000℃-2 700℃。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关于灯泡的实验,这里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没有使用过的灯泡,我给右边的灯泡通电,可使右边的灯泡发光。调节器使灯泡变亮,大家注意观察。同学们猜想一下,停止断电之后右边的灯泡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如图7)

生:右边的灯泡变黑了。

师:你为什么觉得右边的灯泡为什么会变黑呢?

生:因为钨丝升华了。

师:咱们来看一下,右边灯泡真的变黑了,这种附着在灯泡内壁的钨是什么状态的?钨丝本来什么状态的?是固态到固态吗?那大家觉得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呢?

生:先升华,后凝华了。

师:这个过程中钨可不可能熔化了呢?

生:不可能,因为钨的熔点高于钨丝工作时的温度。

师:平时生活中的灯泡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才会慢慢变黑,今天的实验中为什么这么快就黑了呢?这是我们提高了灯泡两端的电压,便灯丝的温度更高了。实验表明,钨的温度升高,升华速度加快。五、走向生活解释问题

通过前面的几个实验,我们发现很多物质都会发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我们还学会了在分析相关问题时,应该关注物质的初始状态和末状态,中间是否有液态物质产生,整个过程的吸放热情况,大家对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掌握好了呢?我们来检验一下,我这里有八幅图片,我想请你说出其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的现象吗?(如图1-8)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要求学生首先说出升华现象,解释冰雕变小,然后说出凝华现象,解释冰花怎么形成的?冰花是出现在窗户的内侧还是外侧呢?其他几幅图是什么物态变化呢?图1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图2炎炎夏日河水干涸图3秋意浓浓禾苗露珠图4严寒冬季冰雕变小图5北方冬天美丽雾凇图6寒冬腊月河水结冰图7月落乌啼霜满天图8严寒冬季窗上冰花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些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知识,那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哪些应用呢?

师:有的同学很喜欢吃方便面,你知道方便面中的蔬菜包是怎样干燥的吗?它采用的是冷冻干燥的技术,先将蔬菜放入低温环境中,使蔬菜中的水分结冰,然后将结冰的蔬菜放入真空低温环境,蔬菜中的水份迅速升华,从而使蔬菜达到脱水的目的,这样脱水的蔬菜,外形和营养成分都不会流失。这种干燥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大家都知道,今年我国西南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假如我国西南上空存在富含水蒸气的云,我们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缓解旱情呢?

生:能,人工降雨。

师:实际上人工降雨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方法正是向云层播洒干冰,(教师介绍人工降雨的具体过程)我们知道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

师:现在我想在教室里制造这种云雾缭绕的效果,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降温。

师:用什么可以降低温度?

生:干冰。

师:用干冰到底能不能制造出云雾缭绕的效果呢?我们来试一下,看到白雾了吗?为了效果更好,我们向这个装置中倒入热水。我们再给点灯光,放点音乐(如图9)。图9

师:看到这种情景,让你觉得干冰还能有什么应用呢?

生:可以做舞台的云雾效果。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非常好,下面咱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知道了升华凝华的概念,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我们还学会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凝华的现象,最后,我们了解了升华吸热的应用。还通过探究碘的物态变化,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方法。

最后给大家一个思考题第93页,科学世界中大漠里的故事,帮科学家解决一个问题。(本文是作者指导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青年教师徐春霞,参加全国优质课赛获得一等奖的实录课,徐春霞参与本文撰写)4让复习课不再有“似曾相识的疲劳”——以《平面镜成像与作图》复习教学为例

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课型,对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复习课又是较难上的一种课型,它难在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激情下降,没有新课学习的新鲜感,产生似曾相识的疲劳。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成为我们棘手的问题。图为作者在汉阳区名师教学展示活动中上课情形

从复习课的功能看,复习不是简单地再现旧知识,而是要通过对旧知识的系统整理,给学生以新的信息,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发展。所以复习课特别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整理,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课堂上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复习中去。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情境问题和应用问题。这些问题的设置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的设计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都务必尽量避免重复。只有全新的面孔、全新的方法、内容、形式和设计,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初中八年级人教版教材中《平面镜成像与作图》的复习为例,谈谈我们对复习课教学的实施过程。一、激发兴趣的复习引入

在复习课的引入上我们精心设计了加菲猫照镜子的视频,作为问题情境,这一事例,既能蕴含复习内容精髓又能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师: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分享一段视屏。(播放视频如图1:让学生觉得加菲猫在照镜子时,暂停视屏)图1

师:这只小猫在干什么?

生:在照镜子。

师:请继续观看。(播放视频如图2:两只小猫动作不同)

师:这只小猫是在照镜子吗?

生:不是。

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如果是照镜子,两只猫的动作要一模一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