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6 09:26:2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奎玲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花卉学

花卉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花卉学作者:王奎玲排版:KingStar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4-01ISBN:9787122258786本书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1章绪论第2章花卉的分类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依花卉生命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进行分类,依花卉对环境适应性进行分类,依花卉生态习性和栽培类型进行分类的分类方法;掌握花卉原产地的气候特点与花卉类型。熟悉依植物科属或类群进行分类,依用途和观赏特性进行分类的花卉分类方法。了解其他常见的花卉分类方法。

花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既有陆生又有水生、附生;有的匍匐矮小,有的高大直立;有观花、观果、观叶的,也有观茎、观根的;有草本也有木本。花卉形态各异,生态习性千差万别,要认识和利用它们,就必须对其进行分门别类。

花卉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常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我们国家自古至今,就出现过各种差异很大的花卉分类体系。如陈淏子在《花镜》中分为4类:花木、花果、花草、藤蔓。汪灏在《广群芳谱》中分为6类:花、果、木、竹、卉、药。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分为10类:山草类、湿草类、石草类、水草类、蔓草类、芳草类、毒草类、群芳类、果类、木类。

至近代,花卉分类的体系更多。陈俊愉、刘师汉等在《园林花卉》中,将花卉分为露地花卉、温室花卉、木本花卉。2.1依花卉生命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有各自的生长发育规律,依生命周期和地下形态特征的不同,草本花卉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一年生花卉 当年完成全部生活史的花卉,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一般春季播种,夏秋开花结实,然后枯死,故又称春播花卉。如凤仙花、翠菊、鸡冠花、波斯菊、百日草、半支莲、万寿菊等。(2)二年生花卉 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一般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故常称为秋播花卉。如紫罗兰、羽衣甘蓝、须苞石竹等。(3)多年生花卉 个体寿命超过两年,可以生存多年,多次开花、结实的花卉。

多年生花卉依据地下部分是否发生变态,又可分为宿根花卉和球根花卉。

①宿根花卉 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花卉。这类花卉地下部分可以存活多年,有的地上部分每年冬季枯死,如萱草、宿根福禄考、芍药、玉簪等;有的地上部分可以跨年生存,呈常绿状态,如土麦冬、沿阶草等。

②球根花卉 地下部分变态肥大,成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花卉。如唐菖蒲、百合、郁金香、水仙、美人蕉、大丽花、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马蹄莲等。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的多年生花卉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第二次开花时株形不整齐,开花不繁茂,因此常作一、二年生栽培。如一串红、麦秆菊、矮牵牛、三色堇、金鱼草等。2.2依花卉生态习性和栽培类型进行分类

某种植物长期生活在某种特定环境里,受到该特定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成其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即生态习性。

依据花卉生态习性和栽培类型可将花卉分为以下几种。(1)露地花卉 在当地自然条件下,不需保护设施,即可完成全部生长过程的花卉。露地花卉又分为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及多年生花卉。如三色堇、矮牵牛、百日草、万寿菊、紫罗兰、萱草、芍药等。

实际栽培中某些露地花卉冬季也需要简单的保护,如使用阳畦或覆盖物等。(2)温室花卉 在当地需要温室中栽培,提供保护方能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花卉。一般多指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必须在温室内栽培或冬季需要在温室中保护越冬。其种类因地区而异,如扶桑、含笑、茉莉、山茶在华南为露地花卉,而在华北等地区则为温室花卉。利用温室栽培的非洲菊、香石竹、花烛、报春花等,习惯上也常归于温室花卉。2.3依花卉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行分类

花卉的生长发育除决定于自身的遗传特性外,还与外界环境有关。花卉种类繁多,不同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2.3.1 依花卉对温度的适应性进行分类

由于原产地气候条件不同,花卉耐寒力有很大差别。通常依花卉耐寒力大小不同,将其分为三类。(1)耐寒性花卉 大多原产温带或寒带地区,主要包括露地二年生花卉、部分宿根花卉、部分球根花卉。此类花卉抗寒力强,能耐-5~-10℃低温,甚至在更低温度下亦能安全越冬。如三色堇、金鱼草、蜀葵、玉簪、菊花、郁金香、风信子等。(2)不耐寒性花卉 多原产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一年生花卉、春植球根花卉、不耐寒的多年生常绿草本和木本温室花卉。生长期间要求高温,不能忍受0℃以下温度,甚至在5℃或更高温度下即停止生长或死亡。如仙客来、花烛、扶桑、变叶木等。(3)半耐寒性花卉 大多原产温带南缘和亚热带北缘地区,耐寒力介于耐寒性花卉与不耐寒性花卉之间,通常能忍受较轻微霜冻,在长江流域可安全越冬。但因种类不同,耐寒力有较大差异,部分种类在长江流域或淮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而有些种类则有较强耐寒力,华北地区通过适当保护可安全越冬。如紫罗兰、桂竹香、金盏菊。2.3.2 依花卉对光照的适应性进行分类

阳光是花卉赖以生长的基础。花卉种类不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不同。2.3.2.1 依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进行分类(1)阳性花卉 该类花卉必须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不能忍受若干庇荫,一般需全日照70%以上的光强,否则生长不良。多数露地一、二年生花卉及宿根花卉、仙人掌科、景天科和番杏科等多浆植物属于此类。(2)阴性花卉 该类花卉要求适度庇荫方能生长良好,不能忍受强烈的直射光线,生长期间一般要求50%~80%的庇荫度。如蕨类植物、兰科植物、苦苣苔科植物、凤梨科植物、姜科植物、天南星科以及秋海棠科植物。(3)中性花卉 该类花卉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介于阳性花卉和阴性花卉之间,一般喜欢阳光充足,但在微荫下也生长良好。绝大多数花卉属于此类。2.3.2.2 依对光照长度的要求进行分类(1)长日照花卉 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求经历一段白昼长于一定的临界值(临界日长)、黑夜短于一定长度的时期才能开花的花卉。许多晚春与初夏开花的花卉属于长日照花卉。如天人菊、藿香蓟。(2)短日照花卉 在其生长过程中,要求一段白昼短于一定长度、黑夜长于一定长度(临界暗期)的时期才能开花的花卉。一些温带地区晚秋开花的花卉属于此类。如一品红、秋菊、叶子花等。

长日照花卉与短日照花卉的区别,不在于临界日长是否大于或小于12h,而在于要求日长大于或小于某一临界值。(3)日照中性花卉 也称日长钝感花卉,这类花卉成花或开花过程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只要在一定的温度和营养条件下,即可开花。绝大多数花卉属于此类。2.3.3 依花卉对水分的适应性进行分类

花卉种类不同,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差异很大。(1)旱生花卉 能较长时间忍受空气或土壤干燥而良好生长的花卉。如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以及大戟科植物等。(2)中生花卉 适于生长在干湿适中的环境中,对水分要求介于旱生花卉与湿生花卉之间的花卉。绝大部分露地花卉属于此类。(3)湿生花卉 耐旱性弱,需要生长在潮湿环境中,在干旱或中等湿度环境下生长不良或枯死的花卉。如一些热带兰、凤梨科、天南星科、秋海棠类、湿生鸢尾类、蕨类等植物。(4)水生花卉 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内某段时间生活在水中的花卉。在枯水季节它们比任何一种陆生植物更易死亡。如荷花、睡莲等。2.4依植物科属或类群进行分类(1)兰科花卉 兰科植物中观赏价值高的花卉。地生兰类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附生兰类如蝴蝶兰、卡特兰、兜兰、石斛等。(2)凤梨科花卉 凤梨科中观赏价值高的花卉。如水塔花、铁兰等。(3)仙人掌与多浆类植物 茎叶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包括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萝藦科、菊科、百合科等科的植物。(4)食虫植物 外形独特,具有捕获昆虫能力的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5)观赏蕨类 蕨类植物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一类。如鹿角蕨、鸟巢蕨、铁线蕨等。2.5依用途及观赏特性进行分类

依花卉的用途及观赏特性进行分类是花卉的重要分类方法。2.5.1 依用途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以花卉的主要用途作为分类依据。(1)室内花卉 比较耐阴,能适应室内环境条件,适宜在室内较长期摆放和观赏的花卉。多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有观叶、观花、观果等类。如君子兰、虎尾兰、仙客来、椒草等。(2)盆花花卉 植株较小,株丛紧密,开花繁茂,整齐一致,栽于一般花盆内,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如竹芋类、观赏凤梨类等。(3)切花花卉 用来进行切花生产的花卉。可切取其茎、叶、花、果等作为装饰材料。如菊花、百合、非洲菊、香石竹、鹤望兰等。(4)花坛花卉 花坛中应用的花卉。主要为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以及少量木本花卉等。如一串红、三色堇、矮牵牛、万寿菊等。(5)地被花卉 植株低矮、抗性强,用做覆盖地面的花卉。如百里香、二月兰、白三叶等。(6)药用花卉 具有药用功能的花卉。如芍药、乌头、桔梗等。(7)食用花卉 可以食用的花卉。如兰州百合、黄花菜等。2.5.2 依观赏特性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以花卉的主要观赏部位作为分类依据。(1)观花类 以花为主要观赏对象的花卉。或欣赏其艳丽的花色,或观赏其奇异的花形。一般花期较长。如月季、牡丹、山茶、杜鹃、大丽花等。(2)观叶类 以叶为主要观赏对象的花卉。大多以叶的形、色、斑纹取胜。如龙血树、朱蕉、椒草、花叶万年青、喜林芋、变叶木等。(3)观果类 以果实为主要观赏对象的花卉。它们有的色彩艳丽,有的果形奇特,有的香气浓郁,有的着果丰硕或兼具多种观赏性能。园林中常用以丰富花后的色彩变化,也可剪取果枝或摘果实存放果盘,以供室内观赏。如柿树、石榴、火棘、南天竹、观赏瓜类等。(4)观茎类 其茎枝的形态及色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如光棍树、佛肚竹、龟甲竹等。(5)观根类 以植物裸露的根为主要观赏对象的花卉。如榕树等。(6)芳香类 花期长,花香浓郁的花卉。如米兰、茉莉、桂花、白兰花、玉兰、含笑等。2.6依茎的性质进行分类(1)木本花卉 植物体含有大量的木质素,茎干坚硬的花卉。如月季、蔷薇、玫瑰、山茶等。(2)草本花卉 植物体木质素含量低,茎干较软的花卉。如菊花、唐菖蒲、百合、水仙等。(3)亚灌木花卉 茎干半木质化的多年生花卉。如香石竹、天竺葵、倒挂金钟等。2.7依花卉原产地进行分类

花卉种类繁多,既包括热带、温带花卉,又包括寒带和高山花卉,其原产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生长发育特性与生态习性有很大差别。了解各类花卉的自然地理分布、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在栽培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根据Miller和日本塚本氏的分类,全球分为7个气候型区(图2-1),每个气候区所属地理区域内,由于特有的相似气候条件,形成了某类野生花卉的自然分布中心。

1.中国气候型(大陆东岸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寒夏热,年温差大,夏季降水较多。

地理范围:包括中国大部分省份,朝鲜、日本、美国东南部、巴西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北部、非洲东南部等地。

因冬季气温高低不同又可分为温暖型和冷凉型。(1)温暖型(低纬度地区) 包括中国长江以南(华东、华中、华南)、日本西南部、北美洲东南部、巴西南部、非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低纬度地区是喜温暖的球根花卉和不耐寒的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原产这一气候型地区的著名花卉见表2-1。表2-1 温暖型地区主要原产花卉(2)冷凉型(高纬度地区) 包括中国北部、日本东北部、北美洲东北部等地区。

高纬度地区是耐寒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原产的重要花卉见表2-2。表2-2 冷凉型地区主要原产花卉

2.欧洲气候型(大陆西岸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气温不高,一般不超过15~17℃,年温差小;降水不多,但四季都有,里海西海岸地区雨量较少。

地理范围:包括欧洲大部分地区、北美洲西海岸中部、南美洲西南角及新西兰南部。

该气候型地区原产的花卉不多,是一些喜凉爽二年生花卉和部分宿根花卉的分布中心。原产于该区的花卉最忌夏季高温多湿。原产这一气候型地区的著名花卉见表2-3。表2-3 欧洲气候型主要原产花卉

3.地中海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6~10℃,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0~25℃。从秋季到次年春末为降雨期,夏季极少降雨,为干燥期。

地理范围:包括地中海沿岸、南非好望角附近、澳大利亚东南和西南、南美洲智利中部、北美洲加利福尼亚等地。

该区是世界上多种秋植球根花卉的分布中心。原产的一、二年生花卉耐寒性较差。原产这一地区的主要花卉见表2-4。

4.墨西哥气候型(热带高原气候型)

气候特点:周年平均气温在14~17℃,温差小。降水量因地区不同而异,有年雨量充沛的,也有集中在夏季的。

地理范围:包括墨西哥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非洲中部高山地区、中国云南等地。表2-4 原产地中海气候型的主要花卉

该区是一些春植球根花卉的分布中心。原产于该区的花卉,一般喜欢夏季冷凉、冬季温暖的气候。原产这一地区的主要花卉见表2-5。表2-5 墨西哥气候型主要花卉

5.热带气候型

气候特点:周年高温,温差小,离赤道渐远,温差加大。雨量大,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也有全年雨水充沛区。

地理范围:包括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三洲热带(旧热带)和中、南美洲热带(新热带)两个区。此地区是不耐寒一年生花卉及热带观赏花木类分布中心。

热带气候型花卉在花卉园艺上贡献很大。该区原产的花卉一般不休眠,对持续一段时期的缺水很敏感。原产的木本花卉和宿根花卉在温带均要求温室栽培,一年生草花可以在露地无霜期栽培。原产这一地区的主要花卉见表2-6。

6.沙漠气候型

气候特点:周年降雨很少,气候干旱,多为不毛之地。夏季白天长,风大。

地理范围:撒哈拉沙漠东南部、阿拉伯半岛、伊朗、黑海东北部、非洲东南和西南部、表2-6 热带气候型主要花卉

马达加斯加岛、大洋洲中部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墨西哥西北部、秘鲁与阿根廷部分地区、中国海南岛西南部。

该区是仙人掌和多浆植物的分布中心。仙人掌类植物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东部及南美洲东海岸;多浆植物主要分布在南非。

7.寒带气候型

气候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凉爽而短暂,植物生长季只有2~3个月。年降水量很少,但在生长季有足够的湿气。

地理范围:包括阿拉斯加、西伯利亚、斯堪的纳维亚等寒带地区。

该区是耐寒性花卉及高山花卉的分布中心。原产这一地区的花卉,植株低矮、生长缓慢,常成垫状。原产这一地区的主要花卉有细叶百合、绿绒蒿、龙胆、雪莲、点地梅等。复习题

1.花卉实用分类与植物的自然科属分类本质上有何不同?

2.试述露地花卉、温室花卉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3.试述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4.花卉依原产地气候型是如何分类的?各气候区的特点如何?举出3~5种著名花卉。

5.依花卉对环境的适应性可将花卉分为哪些类型?举出3~5种常见的代表植物。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花卉的概念、花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掌握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及对世界的贡献;熟悉世界花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了解中国花卉栽培简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花卉的概念

花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植物。狭义的花卉仅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有关花卉的文字记载始于3000年前。“花”、“卉”二字最早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商朝甲骨文中,“花”代表所有的开花植物,“卉”为各种草的总称。现代意义上的“花卉”一词最早出现在《梁书·何点传》中:“园内有卞忠贞塜,点植花卉于塜侧”。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最初作用是其实用性,如药用、食用、香料、染料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花卉逐渐由以实用为主转为以观赏为主,花卉作为环境绿化、美化和香化的重要材料,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花卉尤其是草本花卉,繁殖系数高、生长快、花色艳丽、装饰效果强,可用来布置花坛、花境、花丛、花台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增加节日气氛,还有助于消除现代人快节奏的工作所产生的身体和精神疲劳,利于身心健康。

花卉作为商品,不仅可用于观赏、美化、装饰环境,也是现代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世界上许多国家花卉收入为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花卉的总称。花卉种质资源包括野生种、栽培种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是育种、科学研究、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物质基础。1.2.1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花卉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具有种类繁多、分布集中、丰富多彩、特点突出等方面的特性。(1)种类繁多 中国是一个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蕴藏着宝贵的花卉种质资源。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多种,其中有观赏价值的约占1/6。全世界有杜鹃花属植物900多种,原产中国的530种;山茶属植物220种,原产中国的195种;报春花属植物500种,原产中国的294种。(2)分布集中 中国西南山区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集中分布着众多的植物,这一地区的植物种类比毗邻的印度、缅甸、尼泊尔等国多4~5倍。中国是杜鹃花属植物的世界分布中心,集中分布于西南山区;中国的山茶属植物以西南、华南为分布中心,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中国报春花属植物以云南、四川、西藏为分布中心。(3)丰富多彩 中国幅员辽阔,地跨寒带、温带、亚热带三个气候带,自然生态环境复杂,物种丰富。以常绿杜鹊亚属为例,植株形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等差别极大,变幅甚广。小型的平卧杜鹃株高仅5~10cm,巨型的大树杜鹃植株高达20m;花序、花形、花色、花香等方面也存在巨大差异,或单花或数朵或排成伞形花序;花朵形状有钟形、漏斗形、筒形等;花色有粉红、朱红、紫红、玫瑰红、金黄、淡黄、雪白、斑点、条纹及变色等;在花香方面,则有不香、淡香、幽香、烈香等种种变化。

中国的蔷薇、紫薇、乌头、报春花等类型丰富,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少有的。(4)特点突出 中国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中国花卉优良遗传品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多季开花的种与品种多 多季开花的植物主要表现在一年四季或三季能开花不断。这是培育周年开花新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及难得的育种材料。四季开花的类型如月季花及其相关品种、香水月季及其相关品种,这些种或品种在温度适合时,四季开花不断。除此之外,四季开花的还有小叶丁香、‘四季玫瑰’、‘长春二乔玉兰’、‘四季米兰’、‘四季桂’、‘四季小石榴’、‘四季荷花’等。

②早花种类与品种多 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是一类培育低能耗花卉的重要基因资源与育种材料。低温开花的植物有梅花、山桃、蜡梅、迎春、瑞香、玉兰、木兰、连翘、报春等。

③珍稀黄色的种与品种多 很多植物的科或属缺少黄色的种,黄色的种和品种被视为极为珍贵的植物资源,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资源。中国含有黄色基因的花卉资源相对丰富,如金花茶及其相关的20余个黄色的山茶花种类、黄牡丹、大花黄牡丹、蜡梅、黄色的月季花、黄色的香水月季等,这些花卉资源对中国乃至世界黄色花卉新品种培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④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中国花卉栽培历史达数千年,花卉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奇异类型与品种多。主要表现在如变色类型的品种、台阁类型的品种、天然龙游类型的品种、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微型与巨型种及品种等。月季品种‘姣容三变’在中国1000多年前就已产生,该品种一天中有三种颜色的变化,从粉白色、粉红色至深红色。中国还有牡丹、木槿、扶桑、蜀葵、荷花、石榴等的变色品种。台阁类型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另一朵花的特征,这类品种在梅花中较为丰富,牡丹、芍药、桃花、麦李等也有大量台阁类型品种。天然龙游类型品种有龙桑、龙爪槐、龙游梅。枝条下垂的品种有垂枝桃、垂枝梅等。1.2.2 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中国花卉资源丰富,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城市园林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花卉产业及其贸易也做出了重要贡献。1.2.2.1 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城市园林绿化的贡献

早在公元300年,中国的桃花就传到了伊朗,以后通过伊朗传到欧洲各国;公元5世纪,中国的荷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公元7世纪,中国的山茶花传到日本,然后从日本又传到欧洲和美国;公元8世纪,中国的梅花、菊花、牡丹、芍药相继传到日本和朝鲜;约在公元14世纪,中国兰花传到日本,以后由日本传到欧洲及美国;1702年,中国石竹传入英国;1728年,翠菊传入法国。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随着国外植物收集家在中国的考察和采集,大量的花卉被引种到国外,特别是引入欧洲和美国等地。1839—1939年100年间,受雇于英国和美国的一些植物分类学家和植物采集家到中国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采集。

亨利·威尔逊(Wilson)1899—1911年间四次到中国,在湖北、四川引种植物1000余种。1929年他在《中国,花园之母》(《China,The Mother of Gardens》)中写道:“中国的确是世界花园之母,因为所有其它国家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那里有优异独特的植物,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直至秋天的菊花,显然都是中国贡献给这些花园里的珍宝,还有现代月季的亲本、温室的杜鹃、报春,吃的桃、桔子、柠檬、柚子等都是。老实说来,美国或欧洲的园林中无不具备中国代表性的植物,而这些都是乔木、灌木或藤本中最好的种类,假如中国原产的这些花卉全部撤离的话,我们的花园必将黯然失色。”

据不完全统计,18世纪以来,国外引种中国的植物近3000种。其中北美引种1500种以上,意大利引种1000种以上。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从中国引种的树木约占该园树木总数的1/3,美国加州的园林植物有70%来自中国。1.2.2.2 中国花卉资源对世界花卉育种及其产业的贡献

中国花卉资源具有很多重要特点,如四季开花特性,早花性,高抗性,奇异性,花形、枝姿多样性等。这些重要的基因资源为世界花卉育种和产业化栽培做出了重要贡献。

现代花卉育种的两大奇迹均是中国种质资源创造的。

现代月季不仅是城市园林应用最广的花卉,也是世界切花贸易产值最高的花卉之一。现代月季最初大约是由15个原种育成,其中来源于中国的原种有10余个。欧洲人进行了几百年的月季、蔷薇的育种,在1800年以前仍然只育成一季或一季半开花的品种,且花色、花形单调。对现代月季育种起重要作用的亲本是中国的月季花和香水月季。1789年,中国的月季品种‘月月粉’引入欧洲;1791年,‘月月红’引入欧洲;1809年,‘彩晕香水月季’引入欧洲;1824年,‘淡黄香水月季’引入欧洲。到目前为止,月季授权新品种已达20000个以上。

菊花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产值在各类切花中名列前茅,而这个对世界花卉产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种类原产中国,经过长期的努力,菊花授权新品种已达到6000个以上。

杜鹃花是世界庭园花卉和盆花产值最高的花卉之一,现代杜鹃的几千个品种,其主要种源是中国的杜鹃种类。

中国百合属植物资源丰富,世界很多百合品种都是以原产中国的百合为材料选育出来的,特别在抗性方面,中国的王百合、沙紫百合等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中国的丁香、翠菊、海棠、乌头等都对世界花卉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3中国花卉栽培简史

花卉的栽培与应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的,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都促进了花卉的栽培与应用。

中国有着悠久的花卉栽培历史,花卉栽培与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3.1 萌芽期

约3000年以前至新石器时代后期是中国花卉栽培与应用的萌芽阶段。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中,发掘出约7000年前的刻有盆栽植物的陶片,表明当时中国先民不仅知道在田间种植植物,而且知道如何在容器中栽培植物,这是中国将植物用于观赏的最早例证。1.3.2 初始期

距今约3000~2000年,即春秋战国至秦代末期。此时,由于中国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各种手工业生产、青铜冶铸、丝织工艺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开始注意各种花草树木,并进行引种、栽培、应用和欣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大量关于花卉的记载,在《诗经》305篇中,提到的花草达132种,如描写桃花盛开景象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描写青年男女生活、爱情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描写开花物候的“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描写生态环境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山有扶苏、隰有荷华”。秦朝期间,秦始皇兴建的上林苑除了有大量天然植被外,还从外地引进大量奇花、异草、珍果,如梅花、桃、女贞、黄栌、杨梅、枇杷等。

秦代引种主要以实用为主,观赏性仅作为兼用。1.3.3 渐盛期

距今2000~1500年,即东汉、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南北分立,战乱频繁,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此时中国与西方诸国频繁交流,促进了中国寺庙园林和花卉的发展。这个时期的花卉栽培已由以实用为主逐渐转为以观赏为主。在此时期,已有多个以观赏为主的梅花、桃花品种,“梅始以花闻天下”。

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38年在长安扩修上林苑,广种奇花异草,群臣远方献名木、奇树、花草达2000多种。西汉张骞通西域,带回来许多果树花木。养花栽树在官僚、富户中盛行。

晋朝中国观赏园艺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西晋嵇含的《南方草木状》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分类学方面的专著。东晋戴凯的《竹谱》记载了70多种竹子,是中国第一部观赏植物专谱。陶渊明诗集中有‘九华菊’的记载,这是世界上首次出现栽培菊花的品种。在此时期,有关花卉的书籍、绘画、诗词、歌赋以及工艺品等大量出现。盆景和插花艺术开始流行。

南北朝时期,随着寺庙的大肆营建及自然山水园的出现,园林中植物用量加大,植物种类丰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园林植物的一些栽培原理和技术,如嫁接技术的原理、方法、砧木接穗选择;催芽技术中浸种和荷花的种皮刻伤。1.3.4 兴盛期

距今1500~800年,即隋、唐、宋时期。唐、宋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发达,国家富强,农业、手工业、冶炼铸造、纺织、文学、绘画及其他文化艺术有了很大发展,这个时期花卉的栽培、引种、应用、欣赏、交流及品种均达到了中国古代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国古代花卉专著产生最多的一个时期。

据王应麟《海记》记载:“隋炀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廿箱牡丹,有‘鞓红’、‘飞来红’、‘一佛黄’、‘软条黄’、‘延安黄’……等名”,此当系牡丹在中国的首次栽培、选种。

兰花的栽培始于唐代。唐以前记载的“兰”大多是指菊科的中华泽兰、泽兰,而“蕙”则多指菊科的零陵香、佩兰及唇形科的罗勒等。唐代诗人唐彦谦的《咏兰》诗“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现在学术界比较一致地认为此诗描写的是真正的兰花。

在花卉品种方面,唐代已有‘绿萼梅’、‘朱砂梅’、‘宫粉梅’等梅花类型和新品种,如“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全唐诗话》)。

宋朝中国的艺梅已有了较高的水平,文人墨客赞美梅花的诗词歌赋大量出现。北宋林逋(和靖)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即为咏梅的传神之作。南宋时期,已有对梅花品种的收集及分类研究,范成大所著的《梅谱》,介绍了当时出现的江梅型、宫粉型、朱砂型、玉碟型、绿萼型、单杏型、黄香型和早梅型等品种,书中还介绍了梅花繁殖的方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梅花专著。北宋苏轼、王安石,南宋陆游、范成大皆有大量赞美梅花的诗句传世。

宋朝除了在兰花栽培技术方面有较大发展外,对兰花的分类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北宋黄庭坚《书幽芳亭》中记载:“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此分类标准被现代兰花专家吴应祥先生在其兰花分类系统中所采纳。

宋朝,菊花新品种大量出现,栽培技术不断提高,已由室外露地栽培发展到盆栽,并已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宋代刘蒙的《菊谱》是中国第一部菊花专著,该书记载了菊花36品:黄色17品、白色15品、杂色4品;书中还阐述了菊花花朵大小、重瓣性变异与育种的基本原理和途径。

唐、宋时期,大量的花卉专著相继问世。如唐·王方庆的《园庭草木疏》,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沈立的《海棠记》、苏颂的《本草图经》、陈景沂的《全芳备祖》、刘攽的《芍药谱》、刘蒙的《菊谱》、范成大的《梅谱》。

唐、宋时期,由于国家较为稳定,对外交流广泛,此时很多名花开始被引种到国外,如荷花、菊花、梅花被引入日本和朝鲜。中国也从欧洲引进了法国水仙,现在我们国家广泛栽培的中国水仙就是法国水仙的变种。1.3.5 滞缓期

距今700~600年,主要是元代。从元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衰落,经济出现了严重倒退,社会不稳定,百姓生活困难,花卉业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此间,一些士大夫对朝政不满,以书画寄情、花草言志,留下了不少花卉的名画、名诗。在花卉的栽培、引种、选种、分类以及花卉欣赏、花卉文学、花卉艺术等方面则停滞不前,花卉方面的专著也较少。1.3.6 发展期

距今500~150年,即明代和清康熙、乾隆时期。这一时期,国家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社会较为稳定。花卉发展的主要特点是较为专业化的花卉生产基地有所发展;花卉的应用渐趋多样化、艺术化和普及化;花卉著作数量多、科学性强、涉及面广。

从明代到清代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小规模的花卉生产基地。如北京丰台的“花乡十八村”,自明代起已是重要的花卉生产区。当时人们利用北京的自然条件,在用土坯搭制的简易温室中栽培梅花、牡丹,并在冬季进行催花生产。广州芳村远在南汉时期就以盛产素馨、茉莉花而闻名于世;山东菏泽赵楼村种植牡丹数百年,现在仍是中国重要的牡丹生产与品种培育基地;甘肃兰州及平凉等地自明代起就广种兰州百合,至今仍是中国重要的百合生产基地;河南鄢陵的姚家花园栽培蜡梅已有400~500年的历史。

明清以后花卉品种日益增多。清代江南著名园林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到;“对渡名花地,花木甚繁,广州卖花处也。余自以为无花不识,至此仅识十之六七,询其名有《群芳谱》所未载者”。

在园林绿化方面,明清时期是中国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大量名花被应用于园林中。如北京颐和园,国花台上种植牡丹,园内种植玉兰、海棠、紫藤、玉簪,昆明湖中种植荷花,庭院内种植油松、侧柏、槐等。苏州文人宅园中常种植梅花、山茶、月季、芍药、桃花、枇杷、杜鹃等名花。

明清时期,花卉专著大量涌现,花卉著作科学性强、涉及面广。如明朝王象晋的《群芳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世懋的《学圃杂疏》、陈继儒的《月季新谱》、王路的《花史左编》、周文华的《汝南圃史》、张应文的《兰谱》、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清朝著作有陈淏子的《花镜》、汪灏的《广群芳谱》、杨钟宝的《缸荷谱》、赵学敏的《凤仙谱》、李奎的《菊谱》、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中国第一部区域性植物志)。1.3.7 萧条期

从清代后期至1949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经济衰退,民不聊生,花卉生产土地几乎荒芜。花卉资源及名花品种大量被掠夺或流失于国外,很多花卉优异品种失传。这个时期,中国的梅花品种‘黄香梅’、桃花品种‘菊花桃’、山茶花品种‘黄河’、变色香水月季以及大量的名贵牡丹品种失传或流入国外。同时,以英、美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派来了很多采集家到中国采集植物种子、标本、活体植物,使中国在这个时期向国外流失的植物种类近3000种。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日本的入侵,中国花卉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仅有少数几所大学及植物园在从事花卉的生产、科研与教学工作。这个时期,花卉方面的专著较少,正式出版的有陈植的《观赏树木学》、《造园学概论》;黄岳渊、黄德邻的《花经》等。1.3.8 恢复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渐恢复与发展,花卉业的生产恢复很快,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园林管理部门和花圃,植物园和专类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花卉栽培特别是名花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多。在此时期,花卉栽培技术如花期调控、养护、繁殖、遗传、育种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花卉生产蓬勃发展。1.3.9 受挫期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这个时期花卉教学、科研停止,花卉业受损严重。1.3.10 繁荣期

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这是中国历史上花卉业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时期。花卉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花卉产业规模稳步发展,生产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建设初具规模,对外合作不断扩大。1.4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从历史来看,花卉栽培、应用的兴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社会安定情况、人们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花卉栽培技术及应用的发展。1.4.1 世界花卉产业发展概况

世界各国花卉产业的历史多的长达二三百年,少则三四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世界各国进入相对平稳时期,伴随着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花卉业迅速在全球兴起,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花卉产品已成为国际贸易大宗商品(表1-1、表1-2)。表1-1 2012年世界各国花卉消费水平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Statistics Flowers and Plants 2014 Volume 62。*2011年数据。表1-2 世界各国花卉生产面积及花卉产值(鲜切花及盆花)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Statistics Flowers and Plants 2014 Volume 62。

就目前世界花卉产业来看,经济发达国家仍主导着世界花卉产业的发展,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花卉领域的地位明显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花卉(鲜切花及盆花)种植面积为62.00万公顷,其中亚太地区45.30万公顷;欧洲6.15万公顷;中南美洲4.50万公顷;北美3.05万公顷;非洲及中东2.22万公顷。花卉栽培面积较大的10个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美国、日本、墨西哥、巴西、意大利、南非、泰国、法国。花卉出口创汇额比较高的国家是荷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肯尼亚、德国、比利时等。花卉消费市场则形成了欧共体(以荷兰、德国为核心)、北美(以美国、加拿大为核心)、东南亚(以日本、中国香港为核心)三大花卉消费中心。四大传统花卉批发市场为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国的麦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另外,亚洲也凭借热带花卉、本土性花卉和反季节的中档鲜切花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性花卉集散中心。

近年来,世界花卉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1.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花卉生产主要集中于花卉消费国内,即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如今已转移至气候条件优越,土地和劳动力廉价且又受到一定政策扶持的地区,主要在低纬度温暖地区,如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花卉生产者或花卉企业由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

由于花卉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世界花卉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合作经营或联合经营。欧美多数国家的花卉企业均采用了不同程度的合作,主要表现为生产上的合作和贸易上的合作两个方面。在经营和贸易上的合作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农民加入合作组织后,该组织可高额投资购置大型设备,为农民提供生产加工的场地和生产花卉必需的设备。

3.以切花为主向切花、盆花、切叶、种球、种苗、园林绿化苗木多样性发展

从20世纪50~80年代初,切花生产占主要地位。80年代后,世界各国在发展切花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其他类型花卉。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美国花坛和庭园植物贸易额为19.6亿美元;盆栽观花植物贸易额为7.78亿美元;观叶植物贸易额为6.31亿美元;切花贸易额4.19亿美元;繁殖材料贸易额为3.90亿美元;切叶切枝贸易额为7720万美元。在中国的花卉消费中,盆栽植物、室内观叶植物和园林绿化苗木与鲜切花是并重的,且其产值大大高于鲜切花。

4.新优品种不断涌现,种类趋于丰富

世界切花市场以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非洲菊、百合、郁金香等为主要种类;盆栽植物以杜鹃花、一品红、花烛、球根秋海棠、凤梨类植物、竹芋类植物等最为畅销。近年来,一些新种类和新品种受到欢迎,如大花飞燕草、乌头、蓍草、风铃草、羽衣草、藿香蓟、石竹以及由南美和非洲及热带地区开发的花卉种类在市场上普遍受到欢迎。1.4.2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花卉产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期。1.4.2.1 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花卉产业得以全面恢复、发展和振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花卉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1978~1990年)、巩固提高(1991~2000年)、调整转型(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

1.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0年)

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在园林系统和大型厂矿企业的花圃、苗圃以及各类植物园进行观赏栽培和标本栽培,以后有个别城市有少量商业生产栽培。1984年中国花卉协会成立后,国内开始有花卉博览会、市花展览、专业花展等,促进了花卉的栽培和应用,花卉商业生产栽培面积不断恢复扩大,主要进行切花生产,但多使用传统品种和传统栽培技术。据统计,1984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刚刚突破1万公顷,产值6亿元,出口额仅仅200万美元。1990年,花卉种植面积已达到3.3万公顷,年销售额和出口额增加到18亿元和2285万美元。

2.巩固提高阶段(1991~2000年)

20世纪90年代初,花卉栽培从观赏栽培为主转向商业生产栽培为主。在这之前,稍有规模的花卉栽培多以提炼香精和药用成分为目的,之后社会文化生活和环境建设用花卉栽培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花卉产业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1992年国务院召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经验交流会后,发展花卉业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国内外交流频繁,大量引入花卉栽培品种和技术,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生产快速发展,草本花卉的栽培及应用得以迅猛发展。

3.调整转型阶段(2001年至今)

这个阶段,中国花卉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花卉种植大国。花卉产品的生产数量迅速上升,销售总额有了很大突破。2001年中国花卉生产面积为24.6万公顷,花卉销售总额为215.8亿元,出口额8003万美元;2013年,中国花卉生产面积达122.7万公顷,花卉销售总额达1288.1亿元,出口总额达6.5亿美元。

总之,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的花卉业已成为重要的高效农业产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4.2.2 中国花卉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花卉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新品种培育工作落后,花卉生产用的种子、种球、种苗主要依赖进口;专业化程度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花卉产品产量低、质量差;花卉产业链没有完全形成,产后销售及售后服务存在诸多问题;花卉业相关产业,如化肥、农药、生产设备等行业发展滞后。

1.花卉新品种创新方面

花卉新品种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花卉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与世界花卉园艺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品种创新方面还相当落后,一些主要的切花、盆花、球根类品种主要还是依靠进口。1999~2014年,中国农业部共受理申请花卉新品种保护877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51个;国家林业局授权新品种753个,观赏植物授权441个。另外没有列入名录、没有申请保护、仅在学术刊物发表或通过专家鉴定的品种有1000多个。市场上的主要切花品种月季、百合、非洲菊很多仍是国外保护品种。而以家族企业和育种公司为代表的欧洲和美国,每年都能推出大量突破性的新品种占领市场。欧洲的几个国家,特别是切花和盆花育种能力比较强的国家如荷兰,每年推出的新品种在900~1100个,德国也有700~800个。2013年8月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数据显示月季、菊花、百合、非洲菊、康乃馨、大丽花、常绿杜鹃、映山红8种切花与盆花授权新品种共计35725个,其中月季20311个、菊花6481个、百合3708个、非洲菊1945个、康乃馨1622个、大丽花707个、常绿杜鹃729个、映山红222个。而中国10年时间切花和盆花只有500多个新品种(表1-3)。表1-3 1998~2013年中国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出口额注:数据来源于农业部花卉统计数据。

2.花卉生产技术水平及花卉产量与质量方面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花卉生产,中国花卉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大部分花农还在使用传统的设施和技术来栽培花卉,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导致花卉生产单位面积产值低,生产效益低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截至2013年,中国花卉企业已2达83338个,其中大型生产企业(种植面积在3.0hm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15403个,而规模较小的农户高达1834117户。小农户大多是当地的普通农民,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技术素质较低;花卉生产规模小、产地分散,生产方式落后。如2013年中国鲜切花2及盆栽花卉生产面积为169081hm,产值50.95亿欧元;荷兰鲜切花2及盆栽花卉生产面积为7301hm,产值41.30亿欧元,单位面积产值接近中国的20倍。此外中国生产的花卉产品的质量也仅达到国际切花商品质量标准的第三级。

3.花卉产业链及流通体系方面

花卉产业链由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4个群体组成。为了实现花卉产业的高速发展,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需衔接紧密,便捷高效,没有滞留。

以荷兰为代表的花卉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拥有独特的生产营销途径,花卉产业分工细化,从花卉育种、生产到加工、运输,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职能。花卉公司、科研中心和政府紧密结合组成了花卉产业链的核心——“黄金三角”,花卉公司和科研机构致力于生产技术研究、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出口经营策略的研究,政府则负责各组织、机构的授权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促进行业规范化管理。

今后几年中国花卉业的发展目标是着力推进现代花卉业建设,提升花卉质量效益,使花卉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先进实用配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产业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市场流通体系基本健全,花文化体系初步构成,基本实现花卉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区域化、服务专业化。1.5花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

花卉学是研究花卉的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以草本花卉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包括亚灌木和部分木本花卉。

花卉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气象学、园林树木学等课程有密切联系,学生需在掌握好上述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花卉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花卉的分类、繁殖、栽培管理及园林应用。

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实践各个教学环节,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复习题

1.花卉及花卉学的概念是什么?花卉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2.简述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特点及对世界的贡献。

3.简述世界花卉产业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4.简述中国花卉栽培简史。

5.简述中国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列举中国古代著名的花卉著作。第3章花卉与生态因子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掌握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熟悉大气、矿质营养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了解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称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因子(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生物因子(相关的动物、昆虫、微生物)、人为因子(栽培、引种、育种)等。生态因子与遗传因子共同决定着花卉的生长发育。花卉人工栽培成功的关键在于掌握各种花卉的生态习性,并通过采取不同的措施来适应其生态要求。3.1温度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任何花卉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生存并生长发育。

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主要是由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和时间等因素决定。

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温度有所不同。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角减小,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一般纬度每增加1°(距离约111km),温度降低0.5~0.9℃。

温度还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不断升高,虽然太阳辐射增强,但大气层变薄,大气密度下降,导致大气逆辐射下降,地面有效辐射增多,大气温度下降。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5℃左右。

温度也与坡面有关。南坡受太阳辐射量大,气温与土温均比北坡高。而西南坡由于蒸发耗热较少,用于土壤、空气增温的热量较多,其土温比南坡更高。

温度随时间变化尤为明显。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和温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秋季平均气温在10~22℃,夏季平均气温一般高于22℃,冬季平均气温多低于10℃。温度也随昼夜而变化,一般日出前气温最低,日出后气温逐渐上升,13:00~14:00左右最高,然后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日出前。

温度是影响花卉分布的重要因子,不同气候带中分布着不同的花卉,通常按花卉耐寒力大小不同,将其分为耐寒性花卉、半耐寒性花卉与不耐寒性花卉。

每一种花卉的生长发育,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都有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在最适温度下,花卉生长发育最好,当逐渐偏离最适温度后,花卉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不能开花结实。

花卉原产地气候条件不同,温度“三基点”会有很大不同。原产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左右;原产温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较低,一般在10℃左右;原产亚热带的花卉,基点温度介于上述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开始生长。这里所说的最适温度,是指在这个温度下,植物不仅生长快,而且生长健壮、不徒长,与植物生理代谢过程中各种酶的最高活性的最适温度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花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在最低温度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而当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生长速度反而下降。3.1.1 温度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温度不仅影响花卉的地理分布,还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和时期。一年生花卉,种子萌发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幼苗期要求温度较低,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逐渐提高。二年生花卉,种子萌发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幼苗期要求温度更低,以利于通过春化阶段,开花结实时,则要求稍高的温度。花卉栽培中为使花卉生长迅速,还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热带植物的昼夜温差为3~6℃,温带植物为5~7℃,而仙人掌类则为10℃以上。在花卉栽培中最理想的条件是:昼夜温差要大,白天温度应在该花卉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内,夜间温度应尽量在该花卉呼吸作用较弱的温度限度内。3.1.2 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

花芽分化和发育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温度对花芽分化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花卉种类或品种不同,花芽分化发育所要求的温度也不同。

1.高温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

一年生花卉、宿根花卉中夏秋开花的种类、球根花卉的大部分种类,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春植球根花卉,如唐菖蒲、晚香玉、美人蕉等,在夏季生长季进行花芽分化;秋植球根花卉,如百合、郁金香、风信子等,在夏季休眠期进行花芽分化;许多木本花卉如杜鹃、山茶、梅和樱花等,是在6~8月气温高达25℃以上时进行花芽分化,入秋后,植物体进入休眠状态,经过一定低温后结束或打破休眠而开花。

2.低温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

许多原产温带中北部的花卉以及各地的高山花卉,多要求在20℃以下较凉爽气候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如八仙花、卡特兰、石斛的某些种类在13℃左右和短日照条件下促进花芽分化;许多秋播草花,如金盏菊、雏菊等,也要在低温下进行花芽分化。

温度对于分化后花芽的发育也有很大影响。有些植物种类花芽分化温度较高,而花芽发育则需一段低温过程,如一些春花类木本花卉。又如郁金香20℃左右处理20~25d促进花芽分化,其后在2~9℃下处理50~60d促进花芽发育,再用10~15℃进行处理促其生根。

3.春化作用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根据植物可以感受春化的状态,通常分为种子春化(如香豌豆)、器官春化(如郁金香)和植株整体春化(如榆叶梅)。春化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植物种类之间差异不大,一般是-5~15℃,最有效温度一般为8~10℃,但是最佳温度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不同花卉要求的低温时间长短也有差异,在自然界中一般是几周时间。从整体上看,需要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的植物主要是典型的二年生植物和某些多年生植物。3.1.3 极端温度对花卉的伤害

在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中,突然的高温或低温,会打乱其体内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而造成伤害,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常见的低温伤害有寒害和冻害。寒害又称冷害,指0℃以上的低温对植物造成的伤害,多发生于原产热带和亚热带南部地区喜温的花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