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7 16:05:24

点击下载

作者:罗莉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

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试读:

编写说明

这本书是为电视播音与主持的教学及其研究而作。书中既谈到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创作特性、创作规律、创作原则,也有相关的个案分析与创作方法,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以使门外者走进门里,也可以使同业人员更清楚地明了电视与广播在创作过程和表达方面的细微区别。愿各位阅读者开卷有益。

本书由罗莉主编并统稿,电视播音与主持教研室的几位教师共同完成。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编:电视播音

第一、三章 罗莉

第二章 任悦

第二编:电视节目主持艺术

第四~九章 吴郁

第三编:电视播音员、主持人整体形象造型

第十章 赵小钦

第十一章 翁佳

第一编 电视播音

电视播音共分三章:第一章《电视新闻播音》;第二章《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第三章《电视纪录片解说》,重点探讨了电视播音创作的缺点、处理原则、创作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电视新闻播音

电视新闻播音既有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创作属性与特点。从某种角度而言,它比较复杂、繁琐,有时,又看似简单、单调,而对于电视新闻播音规律的研究,对做好这一工作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第一节 电视新闻播音的认识

一、电视新闻的特点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信息越来越多地包围着我们,影响着我们,作用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并赋予我们精神理念的观照。现代人对信息的要求与依存愈加显著。不言而喻,文明社会的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丰富的信息时代。

信息是传播的材料,它包括消息、报告、通知、情报、知识和见闻等内容。新闻是信息,而信息比新闻更广。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各种新闻都是经过我们大众传播媒介以各种传播形态传递给受众的,如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然而,在新闻传递诸形态中,不少人比较青睐于电视。电视是最年轻的大众传播媒介,却后来者居上,极大地吸引着广大受众,它具有传媒优势,凭借传播的图像、声音的直观性与现场性带给受众视听双重刺激,更易于感知。

人们都有着这样的切身体验,只要有条件,人们看电视新闻总胜于听广播新闻。这是因为电视新闻更具体、直观、可感。

例如,在电视新闻片中,我们曾看到1998年夏天全国军民团结奋斗共同与洪魔搏战的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

汹涌的洪水中,解放军战士从一棵小树上抱下了赤裸着身体的小江珊,我们看见冻僵的小江珊,因连续9个小时保持一个抱树的动作,因此当她被战士抱上冲锋舟时,两条手臂仍前伸着暂时都收不回来了,足以表明洪水的无情。

同样是在画面中,我们看到了朱镕基同志在抗洪救灾的紧要关头亲临一线,当他走下飞机,看见了指挥官兵顶住洪魔的广州军区的一位老将军时,疾步上前与之紧紧拥抱,他把头深深地埋在这位将军的胸前。这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形体语言使我们至深地体会到朱镕基同志代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对这位将军的深深敬意。此时无声胜有声。诚然,这一切都是报纸的文字语言与广播的有声语言无可比拟的。因为文字语言或有声语言都难以让我们如此身临其境,感受备至。同样使我们过目难忘的还有美国“9.11”恐怖袭击的现场和美国攻打伊拉克、活捉萨达姆的场景,以及中国航天飞机胜利返回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等。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在认知一个事物时,往往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方可认知快、感受深,尤其视觉的作用更显著。有人更是具体地指出,眼睛接受信息速度快、数量多,耳朵在这一点上不如它。

通常,人们在阅读理解报上的文字新闻或听广播新闻时,大多需要将各种词语概念破译转化为一定的形象方可准确、可感地认知,这中间需要一系列心理活动,需要刺激、唤起各种表象,需要想象、联想,因此,就这一点而言,理解、感受不仅速度相对较慢,而且有时欠准确、具体。而电视新闻却无此担忧。在电视新闻片中,它往往将事物原貌、事件、场景逼真、鲜活地呈现于人们面前,加之有声语言的补充、伴随,便会使其愈加丰富、可感,使受众接受起来容易且快。即便是口播(即出镜播报)新闻,有时也会有相关的图表、字幕帮助人们了解具体内容。甚至从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的体态语、形象中,也可得到某些暗示,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现场报道就更会使受众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看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此外,电视新闻口播虽似广播新闻,以有声语言表达为主,但也有其不同之处。首先,它可以通过屏幕“面对面”地向观众播讲,有“视”的成分,可以使人闻其声、观其人,感到亲切。其次,有时播音员还可以运用表情、神态等体态语来帮助自己的表达,突出重点,表明态度。即使是演播室对话,也能使受众通过屏幕看到电视新闻播音员与电话连线或视窗对接中的现场记者。有关人士以及演播室内的专家交谈的情景,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现场气氛。这些都是广播新闻所不及的。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具有以形夺人、可感性强和视听双重信息传递的优势与特点。总之,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采、摄、编、播手段,运用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所作的报道。与其他媒介的新闻比较,电视新闻具有形声兼备,直观生动,现场感强等特点。”二、电视新闻播音的特性

电视新闻播音,即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为创造手段,面对镜头、话筒报道新闻信息的创造活动。它具有几种形态:电视新闻口播(即出镜播报新闻)、新闻片配音、现场报道以及演播室对话(即与电话连线或视窗对接中的前方现场记者、有关人士对话以及与演播室专家对话)。

电视新闻播音的特性如下:

1.电视新闻播音形态多样化

由于电视新闻传播技术的先进性、传播方式的非惟一性(报纸新闻只有视觉途径、广播新闻只有听觉途径),表现手段的丰富性(除画面、语言外,还有音响、图表、字幕等)、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所以,在电视新闻播音中,既有出镜的口播,也有为电视新闻片的配音,还有在现场用自己的思维参予,以自己的语言和形象进行的现场报道,以及演播室对话等。

总之,电视新闻播音形态要比广播新闻播音形态丰富得多。

2.电视新闻播音稿件形式非单一化

从电视新闻播音工作实践着眼,稿件形式呈非单一化特点:既有完整的公文性政令、消息、快讯、编后话,也有不完整的新闻片的大导语、解说词。这点不同于广播新闻仅一种稿件形式(现场报道、演播室对话与广播新闻相似,都是文字资料加腹稿)。

3.电视新闻播音关注点多

电视新闻播音的实际工作状况决定其需要关注的方面比较多,这点也不同于广播新闻播音。

广播新闻播音一般工作中只关注自己的文字稿和有声语言表达一方面即可完成任务(就直播而言,因录播有的要自己操作录音)。而电视新闻播音要关注的除去稿件内容与自己的有声语言表达之外,还要关注副语言的运用(如服装、发型、表情、姿态等)、提示器的操作和监视器的情况(如口播切入或消息转换等)。耳机中导播的指令(如为了播出时间的吻合,加、减一些内容)、应付意外情况的发生(如提示器故障、技术环节失误、与前方电话或视窗对接障碍等)。

4.电视新闻播音具多重制约性

首先,电视新闻播音大多为出镜播音(除去为电视新闻片配音),因而,它必然伴有相应的副语言,电视新闻播音表达的优劣,不得不顾及副语言的运用。

其次,电视新闻播音的多种形态,势必导致播音的不同要求与制约。

例如口播时,除了要注意镜头感外,还要注意播新闻片导语时,要有引出下面新闻片主体内容之感;口播新闻片之间的插语(即串联语)时,又要注意与上下新闻片内容的衔接与转换;为新闻片配音,要受制于画面的长短、对位等,以适当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现场报道时,又不能不注意机位、画面、现场情况等因素;演播室对话,要依交谈对象的谈话情况来产生自己的反应与引导方式、交谈趋向,并要受一定的副语言制约;甚至电视新闻播音中,语言的速度、音量、音高等的处理和语言样态的变化,都要受制于具体的电视新闻播音形态。

总之,电视新闻播音中的时快时慢、时断时续,以及播音语言处理的多种变化,都不同于广播新闻播音仅受制于稿件一方面的制约,而同时要受制于电视新闻播音形态的多种因素。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电视新闻播音与广播新闻播音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其共性在于,二者都以有声语言表达为创作手段(所不同的是,广播播音是惟一手段,电视播音是主要手段)。它们都以稿件为创作依据,(现场报道和演播室对话有时只有文字资料,大量有声语言则需要报道者、对话者根据现场情况自己组织完成工作)。二者不同点在于,电视新闻播音要比广播新闻播音复杂、繁琐,电视新闻播音构成了一个创造系统,我们只有一一了解其特点与相互关系,方利于对其把握和体现。这些具体内容,我们将在后面一一对位讲解。

由于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创作方式上与电视新闻口播和电视新闻片配音有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将在后面单独开辟一章,给予充分的阐述。三、电视新闻播音工作意识

电视新闻播音工作者由于频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出镜率和影响力甚至高于影视演员,于是有些人(尤其是刚步入这个岗位的年轻人)便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某种认识上的偏差,以为自己是电视明星,表现在具体工作中,或搔首弄姿,或作科拿劲,总之,心态不对,认识肤浅,表现不当,远离甚或背离了自己的工作性质。

应当看到,电视新闻播音工作与广播新闻播音工作一样,是新闻性工作,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新闻工作者,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作手段的党和政府的宣传员,不是艺术工作者。

诚然,电视新闻播音员由于其工作特性而易于为广大受众所认识、了解与关注。但工作优势,不应模糊其对工作性质的认识:新闻播音与艺术、生活类节目的播音在心态、气质、播音风格、语言样式等诸方面都不尽相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若发生混淆,势必导致本体创造的偏差,甚至步入误区。

如前所述,电视新闻播音方式与广播新闻播音有所不同,但二者的工作属性完全相同,不能因其创造方式的不尽相同而产生模糊认识,进而形成不当的表达方式。比如,将新闻播得毫无新鲜感与力度或语言样式不当,给人感觉不是在播报新闻,似聊天儿、说书,甚或别的什么。只有在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性质与表达特点之后,才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选取最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创造。

电视新闻播音虽然与广播新闻播音的工作方式与表达有所不同,目前又存在着播报多样化的趋势,但也要坚持正确的工作意识定位,使我们的播音表现出新闻播报的本体规律,即新鲜、明快、庄重、规整。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热情、有感受的心态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真正起到党和政府的喉舌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作用。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与掌握,以及对国内外形势的关注与了解,体察社会与民情,要使自己成为“小政治家”,惟有此,方有干好电视新闻播音工作的基础。

电视新闻播音工作既然是党的宣传舆论工具,就要一切以“大局”着眼,不应从个人的好恶和局部利益出发,坚决与党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以积极、振奋的心态和恰当的表达方式与之契合。要摒弃自由化的心理,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使自己始终站在一定高度去观察、判断、认识一切事物,从而成为一名清醒的党的宣传员。

第二节 电视新闻口播

一、电视新闻口播概说

1.何谓电视新闻口播

电视新闻口播,即由播音员在电视屏幕上出图像播报新闻稿件的电视新闻播音。它具有可视性,以有声语言作为传达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同时,辅以电视播音员的表情、神态、体态动作等体态语。(为了增强电视新闻口播的明晰性、生动性、扩大信息量,有时,运用抠像等电视特技,并结合口播新闻配以相应的照片、图表和字幕等。)

2.电视新闻口播的内容

电视新闻口播的内容共有五类:

第一类是公文类:如各种重要的政府公报、决议、政令、通知和新闻发布稿等。

第二类是导语、串联类:即一条电视新闻片的导语,以及同类内容相近或反差较大的电视新闻片之间的串联语(也叫插语)。

比如,中央电视台曾经播发过一组消息,表现抗洪抢险斗争胜利后,子弟兵们即将搬师回营,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和各地人民热诚欢送子弟兵的感人场面。前面报道了南方各地军民的情况,后面镜头转向北方军民的情况,每一条消息间的过渡语口播。或同是文物保护工作,某地做得很好,某地做得较差,这两条消息之间的串联语口播。串联语与导语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与转换作用,而后者则仅就本条消息而言。

第三类是快讯类:即很具时效性和报道价值的消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得到图像,便采用口播的方式先将消息播出,这样,既可满足受众的需求,又可保证新闻的时效性不受影响。

比如,1998年6月25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为期9天的正式访问,当晚7点14分当克林顿刚刚乘美国空军一号专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后不久,中央电视台就在7点才开始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及时用口播形式报道了这条快讯。在当晚的《晚间新闻》节目中,又配发画面对此消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

第四类是背景、知识类:即为使受众更好地理解一些消息的内容或意义而配发的相关资料,如历史的、地理的各种知识、背景等内容。

比如,“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由来、抗洪抢险过程中经常提到的“水位”一词的真正意思以及什么是“非典”、“禽流感”等。这些内容通常都用口播介绍给受众。

第五类是新闻评论类:即新闻编后话、电视评论、报刊评论等内容。

比如,上海东方电视台在2001年9月18日的《晚间新闻》节目中播报了全国各地纪念“9.18”事变70周年活动的新闻后,紧接着播出了编后话指出:“今天的青年一代,如果不了解旧中国黑暗苦难的历史,是很难理解1931年9月18日为什么被说成‘国耻日’。同时,进一步指出:每一个中国人请记住‘9.18’的耻辱,卧薪尝胆,艰苦奋斗,我们一定可以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是不可阻挡的。”这一编后话、配合所报道的新闻内容,针对时代与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总之,在电视新闻中不适宜或不能形象化表现的内容,以及不能尽快获得图像的新闻信息,都应采用口播形式播出。

3.电视新闻口播的备稿

电视新闻口播的备稿从新闻稿件的准备角度而言,与广播新闻相同,却有其自身特点。

播音中的备稿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广义备稿与狭义备稿。由于电视新闻口播基本上是直播,又经常出稿时间较晚并随时加稿,加之,电视新闻播音员出镜还需要化妆、着装等,因而,备稿时间更短,就更需要播音员的广义备稿发挥较大作用。如播音员对时事、政策、科技发展、社会生活等动向的了解,对目前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的了解等。在不当班时,播音员也要多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浏览网络新闻,了解瞬息万变的各种信息,以保证及时获得丰富信息,为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对各种知识的积累也不容忽视,如对各种专业术语、人名、地名、字音的了解与掌握,这也非常重要。

结合电视新闻口播的众多实例来看,新闻播音员如果非常了解时事,不会因口播时而紧张得将某位美国官员的名字说成俄罗斯官员,也不可能将我国与某国的建交时间多说了十年而全然不知。播音员如果有较丰厚的各种知识积累,不会将一个大发电厂的年发电量少念了一个“万”字而不觉,也不会将人姓名中的“逄”(pánɡ)字念成“逢”(fénɡ),或将某位著名人物的名字念错却浑然不知。

当然,也正基于播音员对时事的了解和对知识的积累,才有可能在备稿时,指出编辑的笔误,如发现将某外国来访代表团中的某位官员的名字少写了一个字或发现编辑少写了某个重要的数量词,而弥补了大错。

播音员如果能比较了解当前时事和国内外热点,对此有自己的判断与见解并拥有多种知识的积累,再来播有关的内容,势必会非常熟悉,有讲内行话之感,不会将有关人名、地名或数字念错而全然不晓。这对于学习播音的学生和刚参加电视新闻播音的年轻播音员来讲极为重要。因为播自己不了解、不懂的东西,就会心里发虚、紧张。这种心理也必然会反映到体态语方面,欠精气神、不自信。自信,是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做好工作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心里有底才自信,这是人所共知的。

总之,广义备稿丰厚,可以在狭义备稿时省时,既准,又快,播出时自信,不会产生紧张、慌乱的心理,适应电视新闻播音稿件急和直播的要求。因此,播音员的广义备稿永远不能停止。电视新闻播音员,由于工作特性决定从业人员年轻化,因而广义备稿尤为重要。

如果说广义备稿更多的是检验一名播音员的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结构和知识积累,那么,狭义备稿则更多的是在检验一名播音员的工作责任心与专业技能。

在电视新闻口播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播音员将大量时间用于自己的着装、化妆等外在方面,而不认真准备自己的口播稿,认为稿件不长,又多是新闻片的大导语,没什么难的,老一套。他们关注自己的外表强于对口播稿内容、内涵的关心,只满足于播不错。同时,我们也常能看到一些电视新闻播音员,他们倒不太在自己的外表上花精力,甚至还嫌麻烦,却也不把精力放在稿件的准备上,也认为老一套,没意思,这种工作态度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播出效果。虽然有言道:熟能生巧。然而,这种熟对于播音来讲,只会产生一种消极状态、一种腔调,既无生气又无新鲜感而言,只是一般化播音,远没有达到工作要求。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国内的新闻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时效性和表现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稿件写法单一,这些都不是我们二度创造所能改变的。然而,在现有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却是可能和必须的,这是高度的职业道德所决定的。它不单是一个专业问题,更是一个人的整体素质问题。因此,为了追求高质量的工作效果,我们应当加强备稿,除了广义备稿外,更要加强狭义备稿,调整好自己的播音心态,从看似老一套之中,找出每条新闻的价值、新鲜之处,看是时间新、事实新,还是政策新、角度新,用以启动自己的内心,激活思维,产生播音的新鲜感。这种新鲜感可以形成口播新闻中有声语言和体态语的魂与神。也可将二者紧密、有机结合,使有声语言不再是一种状态和腔调,体态语也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内心的鲜活感并被赋予了神采。当然,口播时也不能“端架、拿劲儿”,貌似有新鲜感,拔着、提着声播,瞪着眼极力想与人交流,却让人感觉很累、很躁、空泛、不充实,缺乏内涵和度的控制与变化。对稿件理解、揣摩到位,有了自己的感悟,便可杜绝以上问题,产生表达中相应的度和有机变化,使口播准确、自如、有深度。

电视新闻口播的备稿原则与广播新闻播音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应抓住其特性与要点:(1)抓准每条新闻的目的、针对性与新鲜处。如是电视新闻片的大导语,就要参考电视新闻片和配音稿件内容,应立足整体,产生准确的口播基调与重点。如是自成一体的口播稿,就要注意新闻的结构与编排处理。(2)理清稿件内容,找准同新闻片的衔接点,把握口播的任务与位置。(3)无提示器口播时,初学者应根据稿件的内容、目的、重点等,适当画出抬头点。这一程序如果省略会影响播出质量。准备不充分,播出时会心里没底,形成抬头动作的犹豫、不充分、不适当等。此外,如有条件,某些抬头点的重要短句应当背下来,有助于抬头交流。

如若电视新闻播音员认真仔细备稿,并有良好的吐字发声、语言表达基本功和良好的语感,就会迅速将自己备稿的结果以及这些能力物化于有声语言的语流中,既快又准,显现出专业技能的高下之分。

4.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1)位置感

这里所说的位置感,指电视新闻播音员工作时,与观众心灵的远近感觉。

电视新闻口播的位置感要比广播新闻播音离受众更近。

原因在于,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新闻时,他(她)的形象直接呈现于观众面前,他(她)在播报新闻时,不仅会作用于观众的听觉,也会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刺激和影响,因而,电视新闻口播离观众更近,作用更直接、更全面。电视新闻口播的位置感,一般不要离观众太远,要比广播更近一些,语言更松弛、自如。设计收看对象不宜过多,一般以一两个为好,因为观众大多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来收看新闻,对象设计过多,势必引起播音主体心理与生理上的变化,导致用声过强、过大,感觉不具体,表达不自如。

当然,也要杜绝状态疲塌、声音懒散、弱无生气的口播状态,以为这才叫电视播音,以此来区别于广播新闻播音。(2)交流感

电视新闻播音属口头独白语,面前无真正的交流对象,是想象交流。为了更好地完成播音任务,就需要电视新闻口播的交流感更强,讲述感更强。

电视新闻口播的特性决定了播音员与观众通过屏幕直接“面对面交流”,因而播音主体的心理感觉应为“谈话式”。“谈话式”心理必然形成很强的讲述感,讲述感强而辅之以相应的体态语共同发挥作用,观众才更乐于接受你的播音。

当然,根据新闻内容、作用的不同,口播也可分别运用宣读式、播报式、播讲式和说新闻,但无论哪种方式,播音都应加强谈话心理与讲述感。切忌大声喊或窃窃私语式地表达,应在加强内心交流的支撑下,使用小实声大方地播音。(3)分寸感

这里的分寸感,着重指表达的物理属性方面,即语言的高低、强弱、快慢等。

电视新闻口播语言处理的分寸感,一般而言,咬字力度稍轻于广播新闻播音,却强于新闻片配音。语速稍快于广播新闻播音,却慢于新闻片配音。

原因在于,相比电视新闻口播,广播新闻播音仅有听觉一个传达途径,从生理、物理角度讲,播音员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更清楚,不得不用加强咬字力度的方式来求得理想的播音效果。而电视新闻口播,播音员说话大多口形都一目了然地送入观众的眼帘,从而进入其大脑,快速启动其认知语言系统,辅以言语、知识积淀。也就是说,凭经验看到口形便知其内容,听到三两个词,便知其全句语言要旨,形成心理完形状态。这样,电视观众对播音员口播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可易于并快于广播播音。这也有了电视新闻口播的咬字力度可以稍轻于广播新闻,播音和语速可以稍快于广播新闻播音的科学依据。

具体讲,这首先是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所致。有研究表明,人在认知一个事物时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显而易见,视觉对于人的感官刺激和作用明显大于听觉。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直接面对观众,他的表达即有声语言和体态语以及咬字的口部动作会使观众一目了然,再结合受者对中文母语的认知能力,很容易迅速了解、破译播音的语言链,有时听、看前面便知后面是什么了。这是由于人有自动整合语言的能力,从而可快速、准确地了解通过文字或有声语言所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都是传达的媒介,通过屏幕传达给观众,具有加快认知的作用)。如果电视新闻口播的语速慢,势必满足不了观众想快而多地获得各种信息的心理需求,同时觉得播音员语言拖沓(讣告等重大消息、公文除外)。因而,把握好语速是播好口播新闻的条件之一(每分钟300字左右较合适)。当然,也要根据所播新闻的不同内容、时段、播法对语速有所调整:一般“新闻联播”慢于“晚间新闻”;“说新闻”快于“播报新闻”;“重大新闻”又慢于“一般新闻”。

电视新闻口播的语速也不能太快而超出人的生理、心理发出和接受信息的阈限。否则播者不易对所播内容在心里过滤后再说出,并且导致字音不清;而受者也来不及破译所接收的信息和梳理其内容,从而导致播者不易说清内容,受者也不能听清内容。新闻内容让人听不清楚,那将会使传达的信息耗损。

其次,是电视口播特点所致。电视新闻口播与广播新闻播音的不同点是播音员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注意形象的把握。如果播音员的咬字动作太狠,口部动作过大,会影响形象美。当然,也不能为了形象美而完全放松咬字力度,嘴也不敢动了(如有的歌星为MTV配唱一般),这也不符合工作需求。应当既按电视新闻口播特性,咬字力度稍比广播新闻播音弱一些,又要保持一定的力度。但也要注意,嘴的外部动作不能过大,这样既可以保证口形美观,又符合吐字发声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咬字力度,同时,也利于加快语速、快速变换口形。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有以下几个要点:(1)电视新闻口播,交流感更强,讲述感更强。(2)电视新闻口播有体态语辅助。(3)电视新闻口播咬字、发声力度稍弱于广播新闻播音,强于电视新闻片配音。(4)电视新闻口播语速稍快于广播新闻播音,慢于电视新闻片配音。

5.不正确的电视新闻口播意识(1)严肃端架式

电视新闻口播不应总是一脸严肃、端着架子、压着嗓子、一味播报式地播音。这样的播音会与观众产生很大的心理距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播音者片面的心理认识,以为自己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当然要一脸严肃、具有力度、表现沉稳,才不辱使命,所以,用严肃、压喉、端架的方式以求年龄大些和庄重之感。这种不当意识应当予以纠正,因为只追求外在形式是行不通的,应当加强正确的内心感觉,否则会适得其反。再者,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不应高高在上或冷冰冰地拿劲作科,这是观众所不愿接受的。

此外,电视新闻播音员身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和宣传工具,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朋友与服务者,你不仅要为党和政府代言,指导各项工作,还要热忱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反映他们的心声,提供给他们所关心的国内外各种消息。这样,受众才会喜欢你,与你亲近。因此,电视新闻口播不仅应庄重、大方、朴实,也应热情、真挚、亲切。(2)客观淡化式

在电视新闻口播中,播什么都采取中性态度、表达淡化式处理者,也是认识上有偏差。要知道,这不是客观、公正,而是欠生气和感受的表现。毋庸置疑,新闻是在介绍事实,但你作为事实的讲述者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态度与评判吗?除非你对所播的一切全不懂或不用心,没感受,否则,不能不从你的语言中与表情神态上有所流露。如果想掩饰这种情感态度的流露,以显示自己的客观公正性,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因为,你既然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员、喉舌与工具,就脱离不了替它与人民的利益“鼓”与“呼”的责任与心理感觉,在播音时,就自然会流露出来。只是应从大局出发,从新闻的表达规律着眼把握住其流露的分寸与方式而已。难道你在播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时,不为之欢欣鼓舞吗?难道你在播厦门远华走私大案时不为之愤恨吗?难道你在播中美撞机,我飞行员王伟同志生死未卜的消息时不揪心着急吗?!

一般而言,播新闻消息和评论表露感情的方式,不同于播文艺性、专题类节目的表现方式,情感表现较夸张、细腻,它比较内在、朴实、“感而不入”,比较笼统,区分出肯定与否定、热与冷两极的态度、程度即可,然而不夸张、不细致,并不等于没有。国际新闻相对客观一些,出于政策需要。但国内新闻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与感受,并且,每条与每条都不同,有色彩与分寸上的差异。因此,那种总一个劲儿客观淡化式的口播处理,是不可取的。(3)自我表现式

杜绝一种倾向,也应避免另一种倾向。有的电视播音员倒是认识到电视的直观性、可感性,也注意到电视新闻口播的亲切与“交流感”强的特点,然而心态不对,他们大多注意在自己的外形上拿科作样,表情神态上沾沾自喜,透出自我欣赏之感,播音欠朴实、自然与庄重。

有人说:电视新闻播音员不必太漂亮,端庄、大方即可,意思是说,电视新闻播音员与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工作方式、任务是不同的。

文艺节目主持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往往本人也是为受众所欣赏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化妆、着装、表达方式都要与节目内容相合,与其合作者——演员争辉,使节目更加夺目,以吸引观众产生美的享受。所以,他们可以服饰鲜艳、漂亮,发型多变、新潮,语言生动活泼、感情外露,甚至夸张。电视新闻播音员却与之有别,他们应当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他所播的内容上,绝不应有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的不正确心态。若如此,势必将自己的注意力从稿件内容、播出任务引至自己的外表方面:想自己的头发是否乱了、项链是否歪了、眼影是否花了,诸如此类等等。如此,他们的口播表达、语言内涵及体态语便可想而知。

我们看到,国外许多国家的男女电视新闻播音员都年龄较大,仪态、着装朴实、大方,感觉庄重但又不失亲切,他们工作状态非常投入,使人对他们有种信任感。正如“德国之声”电视台的某一负责人讲,他们选择主播的最重要条件,是看其是否给人以信任感,相信他所说的内容是真实的,并不关注外表是否漂亮。在这点上我们看到我国某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就做得比较好。有一位年龄较大的女同志,年龄不饶人,她形象上比不过其他年轻女播音员,况且,与她对播的男播音员全都比她小许多(有时,她化妆也不甚完美)。但她播音,你看不出她有不自在、关注自己外表之感,而是大大方方、全神贯注于所播的内容中。你也许有时看她刚出现在屏幕上有点别扭,但随着她传达给你的一个个信息,渐渐地对她的不适应感便会消失,反倒为她所播的内容吸引住了。另一位女播也不是天生丽质,而她为了避免项链是否戴歪了分心,出镜时,干脆不戴项链。有次,她出镜时眼线花了一点(其实她自己从播音台的监视器上也应看得见),而她根本不受影响,仍然全身心投入播音中。这样,观众也就不会为此意外所分神了。

但我们也可看到不少年轻女播音员,在播音台上,播完了一条口播后,趁放片子时赶紧拿出小镜子再照照自己的妆,理理头发帘,这会减弱对下面所播内容的关注和与片子的承接感,影响播出质量。这也是口播心态不当的表现。好的电视播音员,应将主要注意力关注于所播内容与自己的任务上。(4)取悦于人式

电视新闻口播中,那种总笑眯眯、轻飘飘取悦于人式的播音更是不正确的口播意识。因为,广大电视观众看你的节目是为了获得各种信息,不是为了定点看你的,你只不过是观众获得信息的媒介。所以,这种心态也应当杜绝。

例如,某位为了讨好观众总作出一种娇媚笑样的女电视播音员就有观众评价说:“她不笑比笑可爱。”究其原因,无怪乎她的表现脱离了所播内容的情感和内涵,她的表现与观众心理不相符,她只想取悦于人,而忘了自己的身份与任务。一次,所播内容是抗洪抢险的消息,她仍故我依旧,令人生厌,甚至生恨!真恨不得将其赶下播音台,她不配占据这神圣的岗位。对于她平时的表现,有位教授讲:“一看×××今天又美滋滋地,就知道她今天又有什么好事了。”看来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其实,这位播音员倒未见得天天有好事,观众这么说也不是真指她有什么好事,而是讨厌她这种取悦于人的媚样,是指她播音的心态不正确。她以为只有自己这样,观众才喜欢她,注意她。殊不知,只有将自己所播的内容真诚、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并与之情感相通,观众才会喜欢你,这也是电视新闻口播的创作原则。热情、亲切、微笑在新闻口播中也需要,但要符合所播内容的需要,与之同步,并有度的把握,欠与过都不行,最主要的是不要存在取悦于人的心态,而换之以为观众热忱服务的心态。(5)例行公事式

在电视新闻口播中,有些播音员播什么都不动声色,缺少感觉,更谈不上新鲜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如前所指,是播音员不认真备稿(广义与狭义),所以就认为:嗨,这新闻天天如此,没什么新鲜的,老一套。但不播又不行,这是工作,结果就无感无味,每天一个劲几地播。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应当加强备稿,增强工作责任心,找出每条新闻的新鲜点与其价值,唤起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与工作热情,取得积极的播音心态。(6)拔新鲜感式

电视新闻口播中也有这样的现象,播音员看起来很有精气神,也很积极,然而,他却总追求声高语硬的播法,以为这才有力度,有新鲜感,这在认识与表达上都有偏颇。

其实,力度与新鲜感不是同一问题,但二者却有一定的联系。力度与新鲜感有着各自的内涵与外部表现。从外部形态考察,力度具有强、硬的性质,而新鲜感则表现为不塌、不拖,并有一定的内在力度与精气神。前者是一维性,后者是几维性。不错,声音强硬的物理属性能够给人以感官上的刺激,然而,要想产生真正的力度与新鲜感,必须有心理的有力支撑与确切内涵并将其注入语言之中。

播音前辈、原上海电台的陈醇老师曾说过:“语气轻重的着力程度是力度。”这话很对,从专业角度讲,语气是内外部技术的结合体,它源于内部感受,表现为语言的色彩与分量,形成一定的外部表现。因而,若想语言内容表达得准确、深刻,只一味用声音形式上的强与硬来表现力度,是不全面和缺乏根基的,这也不是真正的力度。实践证明,有时表达中,用声并不很强,但听起来却很有力度与冲击力,这种力度与冲击力来源于对所表达内容的深刻体悟与表现,来源于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撞击与沟通,让人感到有力度。它绝不只是物理属性一个方面所能及的。

同样道理,新鲜感也绝不是语言声音的高、强、快的物理属性所及。从播者角度讲,新鲜感是内心感觉与表现形式结合的产物,它与精气神相联并形成标志。它是心灵动力显现的结果,绝不是声音越高、越强、语言越快就越有新鲜感。那种只注重语言声音外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甚至使人产生反感。(7)松懈熟练式

在电视新闻口播中,还存在一种懈、软、塌的口播倾向,也源于不正确的口播意识。

也许持这种播法的电视新闻播音员有这样两种认识:其一,认为只有这样播才是区别于广播新闻的播法;其二,认为这样播才显现出自己工作的熟练。这之中也有误区:其一,电视新闻口播虽与广播新闻播音不尽相同,但不能脱离新闻播音新鲜、明快的特点,在分寸上不能过了;其二,工作的熟练不是用这种方式来体现的,这只能给人工作疲沓,打不起精神之感,也违背了新闻播音要有精气神与新鲜感的创作原则。

认清以上种种不正确的新闻口播意识,便于调整自己,树立起正确的电视新闻口播意识。认识的明晰,自然产生正确的口播心态与表达。二、无提示器口播

电视新闻口播目前国内有两种方式:一是看提示器播音,一是无提示器直接看文字稿播音。当前绝大多数电视台都有提示器,但也有少数电视台没有提示器,或者为了应付某些突发情况(如设备故障或急稿等),需要直接看文字稿口播。因而,作为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也必须具备无提示器口播的能力,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同时,无提示器口播也是训练电视新闻口播的基础。实践证明,如果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一参加工作就进行有提示器口播,大多播不清楚,尤其是对重点的强调和内容的区分与转换弄不清,因此,无提示器口播的学习与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从考察中我们也看到,目前国外有许多电视台仍有大量的无提示器口播。这与电视新闻播音播出急与快的传达性质有关,有时没有时间将消息内容输入电脑,再看提示器播出(提示器分为两种:一种是电脑输入文字式,另一种是直接推稿式)。

无提示器口播,即电视新闻播音员在口播时,低头看播音台上的稿件,在需要时,抬头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播音。

无提示器口播与有提示器口播的最大区别在于抬头交流。那么,为什么抬头?在什么地方抬头?抬头交流的问题与技能等,是我们重点探讨的问题。

1.何谓抬头交流

抬头交流的概念,是指电视播音员在无提示器口播时在镜头前与观众交流的抬头动作,也包括所伴随的面部表情。

2.抬头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电视新闻口播不仅用有声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也要通过无声语言即体态语来进行表达与交流。

然而,在具体运用上却存在以下问题:(1)抬头的盲目性

有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为了抬头而抬头,与稿件内容的表达无直接联系;有的则总想亮相给观众,因而抬头则语断,注意力只在抬头动作本身,不知究竟为何抬头。(2)抬头的程式化

有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存在一种抬头模式:即无论播什么消息、什么内容都在句头、句尾抬一下头;或是呈现一种抬头的平均值,念几句一抬头显得机械而单调。(3)抬头的表演化

有的播音员口播时,抬头中的面部表情不适当,有表演、图解之感。他们或追求热情亲切总笑眯眯;或追求冷峻潇洒总冷冰冰;或低头时紧张看稿,抬头时顿展笑容;或以表情诠释所播内容,显得造作而肤浅。

以上诸种表现,都是没有真正明晰抬头的目的与作用。那么,抬头究竟为什么呢?

3.抬头交流的内涵与位置

电视新闻口播在无提示器情况下的抬头目的与作用:一是为与观众进行交流,心灵沟通,二是为辅助有声语言表达,表现稿件的目的、重点与关系等。(1)进行交流

电视新闻口播在无提示器的情况下面对镜头低头念稿。由于电视传媒的特点决定,它不仅会刺激观众的听觉,同时也会刺激其视觉,如果电视新闻播音员长时间只顾低头念稿,而不与观众进行视觉上的交流,观众便会觉得你心中没有他,因而会影响接收心理。所以,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无提示器口播时,要用抬头、眼神、面部表情与观众进行心理上的交流,产生心灵的沟通,以增强宣传效果。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日常生活中人与人接触双方交谈时,如果对方与你讲话而不着着你,你会感觉要么是他胆怯不敢看你,要么是他心高看不起你。总之,都是双方关系不平等,这时,即使对方的语言中并无这种信息,你还是会觉得心里不舒服,这就是人际交往的规律。因而,电视新闻口播也要符合这种交流规律,在看稿告诉观众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的同时,也应不时用抬头和眼神与观众交流,向他们表明:自己是为他们服务的,心中一直有他们,你与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口播中的抬头动作,既不是亮相展现自己的相貌与表情,也不能只有抬头的形式而无其内涵。

与观众进行交流,不只是为表现心中有他们,更重要的是要与之有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引起共鸣。在表现是与非、肯定与否定的态度时,电视新闻播音员也可用抬头动作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

因而,用抬头动作与观众进行交流应当有这样两重内涵:一是我心中有你;二是我们的看法相同吗?(2)表现目的

目的,是宣传的要旨,是稿件内容的价值所在。因此,在一条新闻表现目的处,应当抬头给予指点,以显现清楚。例如:本台消息,近一个时期重大火灾事故连续发生,火灾形势严峻,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关注。近日,江泽民总书记亲自给公安部贾春旺部长打电话,指示:“最近火灾接连不断,有建筑火灾,还有森林大火,全党同志要敲起警钟,既要及时灭火救灾,更要强调预防。现在已进入夏季,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物品容易着火,要引起高度重视。”

这条新闻报道了针对近一个时期火灾事故连续不断,党中央领导同志对此的极大关注和重要指示,目的是提醒广大人民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目的往往落实于具体语句或词语,因而,这条消息中,如在“关注”与“强调预防”处抬头,就可表明它的目的。如抬头位置不当,会有损于目的的显露。(3)揭示关系

关系与逻辑紧密相连,在电视新闻口播中,既有一组新闻间的关系,也有一条新闻中的关系,它们或是区分、并列,或是呼应、转折、递进,若在表明这些关系处抬头,便可帮助有声语言体现,观众也会更加清楚。

①区分性抬头

区分性抬头,可以显现相同事物的不同之处。例如:人们通常认为,下岗女工、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下岗女工,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技能较差,再就业时会有一定难度。然而,近来,深圳劳动就业市场上却出现了一些企业竞相招聘下岗女工的现象。北京市第一批下岗、再就业人员登记站今天在宣武区牛街地区成立。有关人士认为,这将使政府部门和职业介绍机构更加充分地了解下岗人员的基本状况。同时,也使街道居委会在就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这两条新闻,都是报道下岗再就业方面内容,但却来自不同省市地区,所以,应在第一条的“深圳劳动就业市场”处和第二条的“北京市第一批下岗、再就业人员登记站”处抬头,以示这些内容是来自不同地区,条与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否则,相近的内容容易相混。

②呼应性抬头

呼应性抬头可以显示一次新闻的结构所在,上下相承、首尾呼应,给人很强的整体感。

比如,一般的《早间新闻》就有这样几个时段:“我们先来关注一下昨晚的重要消息”、“下面请看一组简明新闻”、“现在介绍今天出版的各大报纸的内容”……我们如在这每一时段的转换语或新闻的开头语、结束语处抬头,可以清楚地承上启下,新闻整体呈现出前呼后应的局面和整体感。如果有的抬头,有的不抬头,便会造成有呼无应或有应无呼之感。同时,也体现不出其中的并列或整体关系。

一次新闻节目如此,一条新闻的播音以及抬头的处理,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③转折性抬头

转折性抬头可以帮助有声语言显现新闻中间的转折之意,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新华社今天播发一封记者来信说,暑假期间许多大学生以各种方式进行勤工俭学活动。但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一些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不仅没有赚到足够的生活费用,反而引出了一些麻烦和问题。

以上是一条新闻的导语,如在“反而引出了一些麻烦和问题”处抬头,便可引起观众的注意,愈加关注下面新闻片中的具体内容。此外,稿件中层次的转换,也应抬头示意。(4)强化重点

重点是体现目的的关节点,在口播新闻中的新鲜处、重要语句、词语、重点数字处抬头,可以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也可强化对观众的刺激,引起注意或加深印象。

强调性抬头可以辅助有声语言突出重点。比如,在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曾发过这样一条消息:昨天,门票失窃案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经调查,这家美国旅行公司的15000张世界杯门票失窃案被证实是个骗局和虚假报案。这家名为国际体育公司的机构6月17日报案说,盗贼进入了他们的办公室,盗走了大量的门票和现金,但世界杯组委会后来怀疑这些世界杯的门票是否真的被盗窃了。因为所有有疑问的座位比赛的时候都全部坐满了观众。

以上这条消息中的新鲜之处,也就是这条新闻的重点在于导语中的“骗局和虚假报案”这个重要词语上,它一下子将这条新闻的价值以及事实真相示人耳目。如果伴随着有声语言的强调,此时再用抬头动作来强化这一重点,必定更醒人耳目。又如:今天出版的《经济日报》报道,国家统计局近日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进行的调查表明,有70%以上的家庭需要社区服务,仅这七个城市,各种社区服务就可以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还空缺的就业机会超过1100万个。家电维修上门服务、上门送报刊、房屋维修、小时工等都是需求缺口比较大的服务项目。

以上这条消息中的几处数字都非常重要,它集中表明了下岗再就业的前景与社会需求。因而,按一般规律,这几处数字都是重点,都应抬头加以强调。然而,从实践角度看,这样抬头点比较近,也显得碎,因此,我们可以在比较之中只在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反映问题的数字“2000万个”和“1100万个”处抬头即可。

强调重点是抬头动作最重要的作用。(5)启发提示

启发提示,是引导、提醒之意。它在希望观众加以领悟、注意的地方给予点指,以提醒关注,使人们更准确地理解与思考。

①启发性抬头

启发性抬头,是指在稿件的提问、设问以及总括性词语处的抬头,目的是产生导向,以期引起思考。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向上、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记者最近在一些中小学里发现,一种纹身贴纸正在许多孩子中间风行,商家在赚钱的同时,不知是否认真考虑过,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很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被误导?

以上是一条新闻的导语,其中的提问句是想引起商家与全社会的注意与思考:从商家角度讲,不应只顾赚钱而不管孩子的成长,这一内涵潜于这句提问当中,形成一种导向,如在此处抬头,可帮助有声语言加强导向作用。

②提示性抬头

提示性抬头,指在连续报道中,就一件事情的进展情况,帮助有声语言在与之相关处引起回忆与关注现在。例如:7月27日,本台曾经报道了河南南阳市卧龙区黄渠村的12人因误会野蘑菇而中毒,有关部门万里送药进行救助的消息。今天从南阳市传来喜讯:12名误食野蘑菇中毒的人员已经全部脱险,其中,已有8人康复出院。

以上这条新闻是一个新闻事件的连续报道。为了提醒已知观众对这一事件引起回忆和帮助未知观众了解事件起因并关注现在,可在“7月27日,本台曾经报道了”和“今天从南阳市传来喜讯”处抬头。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

抬头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表达除了有以上几点作用外,还可在节目里的礼貌用语和引起观众兴趣处抬头。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口播新闻中应该抬头的“点”很多,但在具体实践中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抬头位置准确、合理。

二是,抬头点要有机、自然。

三是,抬头位置灵活掌握。

具体讲,选择抬头点要准确、合理,不能失当;在需抬头处较多时,应在比较中加以取舍,使其有机、自然;在急稿或术语不熟、句子复杂时,是抬头点也可不抬头,以免播错或播不清楚伤害语意,毕竟,口播中以有声语言表达为主。但也不可从头到尾不抬头,可以在容易播的地方再适当抬头,这便是灵活掌握。

总之,抬头点的选择与处理应是合理、自然与灵活相结合。

4.抬头技巧

在电视新闻无提示器口播的实践中,我们看到有的播音员只要抬头就停止播稿,亮完相再低头接着播,给人以机械、生硬之感。如果排除意识问题,很大程度是他们尚未掌握抬头的技巧。

何谓抬头技巧?主要有两个:记忆技巧和时间技巧。(1)记忆技巧

所谓记忆技巧,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在无提示器口播时,利用瞬时记忆并结合长时记忆将抬头点后的词语背下,以取得抬头的主动与基础。

无提示器口播中的抬头交流与记忆有着紧密联系,对稿件文字没有记忆就没有抬头的主动与基础。因为口播时,不能是抬头就停播,大多抬头仍要播。这就需要播音员在抬头前用眼睛迅速看清后面的内容,利用视觉的提前量记住后面的词语,抬头时再自然播出。例如:上月底,28名巴勒斯但议员提出一项议案,指控内阁部分成员涉嫌贪污和管理不善,要求阿拉法特改组内阁,否则议会将对内阁进行不信任投票。

以上这段消息中,当播到“要求阿拉法特改组内阁”时,就应已看见后面的尾句,然后抬头自然说出“否则议会将对内阁进行不信任投票”。当然,根据具体需要,有时也可播尾句时,迅速扫见下段的开头,再抬头从容播出。

从表面看,抬头的主动权源于视觉的提前量即人的瞬时记忆(“一种短暂的记忆。特点是:每次能记住的对象的数量有限,保持时间较短,容易受干扰等”)。实际上,它的深层原因却在于人的长时记忆,即对时事背景的了解,各种知识的积累以及文化素养的积淀等。心理学告诉我们:“记忆过程与其他心理过程紧密相联。例如,记不住事物的联系和规律,就无法进行思维。”也可以理解为,记忆只有深入于事物的内部联系与规律方可既快又准。因此,口播时的记忆绝不只有瞬时记忆,只靠背稿件文字,它必须以长时记忆的积蓄为基础,再与瞬时记忆相结合才构成完整意义的记忆技巧,并能很好地完成记忆任务。众所周知,一个人对自己所说的内容不懂或不熟悉是很难记住的,包括词语搭配规律及各种术语、人名、地名等。(2)时间技巧

所谓时间技巧,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在无提示器口播时,抬头交流伴随有声语言的表达,有同步与不同步、抬头时间长短不一的区别与结合。

不同步,是指播音员的抬头动作与有声语言表达同时进行(即边播边抬头,抬头还在播。它可使有声语言表达的意思不断,显得有机和谐)。

同步,是指播音员抬头则播音止,它一般存在于一个意思完结之处,或需引起人们思考之处。同时,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紧密与否,又有停顿时间长与短之分。有时,可以抬头较充分,表示一个意思完了,或充分展示内在涵义引起思考;有时,则只能抬头眼睛定住,又紧接下面的播音,以示其既有区分又联系较紧。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无提示器口播的抬头是同步与不同步、抬头时间长与短相结合的。惟此,方可形成有目的、有机、有变化和自如的抬头交流,并能很好地辅助有声语言表达,产生心理感觉、有声语言、抬头动作三位一体的有机、和谐、准确的口播。

以上我们着重探讨了电视新闻无提示器口播抬头交流的内涵、位置与抬头技巧,也就是说,探讨了口播抬头的运用规律。至于一条口播新闻到底应抬几次头、抬头多长时间、是否同步等一切没有绝对值,都要依具体情况而设定,在规律的基础之上灵活把握。三、有提示器口播

有提示器口播,即电视新闻播音员在口播时,通过观看提示器上的稿件文字进行的播音。

1.提示器操作方式

有提示器口播表面看来易于无提示器口播,可以去掉抬头动作的顾虑。其实不然,有提示器口播虽然可以不顾及抬头动作了,但更要把握好面部表情,还要顾及提示器的操作,否则,操作出问题也会影响口播的顺利进行,并使心理上的紧张反映于面部表情,影响播出质量。

目前,国内电视台提示器的操作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1)手推稿纸式

这种方式,是摄像机将播音台上的稿件文字直接投影于播音员对面的提示器上。播音台上有一块长方形的防滑玻璃,播音员将要播的稿纸放在上面前推,一般要用左手按住一叠待播的稿纸,用右手前推正在播的稿件,播完一张拿掉,再换上另一张。这种方式,播音员可以按自己的播音语速灵活掌握稿纸的推进情况,同时,有利于加进急稿。(2)鼠标点动式

这种方式,是事先将口播稿输入电脑,播出时,用鼠标点动方式来控制提示器上文字的进退、快慢。使用这种方式,播音员特别要记住鼠标点动的规律,否则,需进反退、需慢反快会严重影响播出。(3)小球滚动式

这种方式的工作原理与鼠标点动式相同,只是用握球滚动方式来控制提示器上文字的行进情况。(4)旋钮转动式

这种方式的工作原理也同于鼠标点动式,只是播音员用手转动播音台面盒子上的旋钮,以左右转动来控制提示器上稿件文字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旋钮的方向,有的是向左为加快,向右为减慢;而有的却正与此相反,向右为加快,向左却是减慢。(5)手捻、脚踩式

这种方式,它的工作情况是将要播的稿件按顺序粘好贴在一起,卷在一个滚筒上,用手捻动有稿的滚轴或用脚踩方式来实现有稿滚轴的进或止。这种方式比较老旧,又极易使稿纸转歪,提示器上无法看,因而,目前这种方式基本被淘汰。偶有使用。(6)玩游戏机式

这种方式与玩游戏机方式完全相同,在操作盒上,左、右手共同操作,各有功用。(7)非本人操作式

这种方式,它的工作情况是提示器操作由专门人员在演播室外的工作间进行,他帮助播音员操作,他会按照播音员口播的语速来控制提示器上文字的快慢。

以上简单介绍了我国目前使用的几种提示器的操作方式,需要电视播音员有所了解,需要时,能快速适应各种操作方式,不致出错而影响播出质量和心理状态。实践中,有些电视台每档新闻节目提示器操作方式都不同,原因是在不同演播间,运用不同的提示器设备。这就需要电视播音员要比广播播音员多一套本事,要熟练掌握各种不同提示器的操作方式,以保证电视新闻口播的顺利进行。

电视新闻有提示器口播,稿件文字每行设定多少合适并体现其口播特性呢?

一般提示器上的文字,文字最大时,每行可有7个字;最小时,每行可有十几个字。如果不是提示器离播音位置太远或播音员的视力不好看不清时,提示器上的文字每行保持9~11字为好(包括标点符号)。字数太少,看得单位相对小,要看好几行才是一个意思,视觉提前量太大不易于心理连接,不利于口播中的语气安排。任何事物只要运动就会有时间值,电视口播中,从视觉变为心理反应,再到表达同样如此。因此,看提示器口播,目力所及也应看得单位大些,以使心中意思完整,并有相对充分的时间来安排语气,应付意外。如当提示器出问题时,可快速改用低头看稿方式,保证口播的继续进行。

如果提示器上每行字数太多,则字既小又密,容易看花、看不清楚字,会引起播音员心理紧张、易错,影响播出质量。此外,为符合人们正常交流的习惯,口播中播音员的目光多集中于提示器中部,使得眼神自然。所以,稿件文字不应太密,挤满两头。

口播中稿件每行字数设定多少的问题,不应因小而忽视,以免因小而失大。如果有的台里统一规定了字数,不允许播音员按个人需要改变,那么,播音员就应全力适应。把握的原则应是:眼快看、心紧跟,有表达处理的提前量准备。

2.口播心理分配

记得有位资深电视新闻播音员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情况时说:谁说播音时不能一心二用,有时就要一心几用。这话有一定道理。从目前电视新闻播音的实践看,电视播音员一上了播音台并不能只专注于稿件和播音本身,要顾及的方面很多:有体态语的合理运用,提示器操作,处理急稿,以及导播的指示等等。因而,电视新闻播音员要备稿充分,并随时准备应付意外,这是由新闻的时效性和电视播音的综合性所决定的。

电视新闻口播中,有声语言表达是主要的,因而,正常工作时,应将大部分注意力关注于此。包括关注与口播上下相连的电视新闻片的内容。体态语的合理使用也应给予一定关注,虽然,体态语表现有下意识成分,有经验的电视播音员对体态语的使用也几乎达到半自动化程度,但它毕竟有不同于生活常态的规范。从心理角度讲,仍要有一定的关注,有意为之。因为,人体各种器官的运动是肌体、神经作用,受制于大脑中枢的指挥,况且,有声语言的表达与体态语表现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一对一形式。

比如,有提示器口播时,播音员的头一直抬着,面对镜头。如果一条口播完了,接新闻片,再接口播观众可以有所区分。而若几条口播相连,内容又相近,为了使观众听清又有所区分,有的电视播音员就用低一下头似看稿的动作,以示区分。这里,运用体态语手段帮助解决了有声语言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绝不是有声语言与体态语达到自动化的结果,而是有所设计,这就需要心理的关注,注意力的分配。

在电视新闻口播中,对稿件内容以外的与播出有关的事物,心理关注、注意力分配呈现为一种变量状态,平时关注程度较少,一旦发生意外,便增加其分量,以保证安全播出。当某种意外发生时,电视新闻播音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判断,想出应急措施进行处置,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注意力作保障。

为了尽量减少意外情况带来的被动,电视新闻播音员应当做到以下三点:(1)增强工作责任心认真备稿。提前到岗,在全部新闻没有编辑完时,抓紧时间准备已有稿件,包括对手的稿件,出来一条看一条,同时,要看与之相关的电视新闻片,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底。在播音台上如遇急稿或其他意外可多分出些注意力于此,以保证播出顺利进行,不降低播出质量。(2)每次口播时,一定要将全部槁件(包括已录和对手的稿件)都带进演播间,随时准备应付意外情况。(3)平时多用心收集同行处理各种意外的例子,并设想出自己的应急措施。虽然各种意外多种多样,不会雷同,但有了这种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心理注意,当意外真的来临时,便不致太紧张、慌乱,可迅速作出反应,冷静想出应急办法或借鉴以往同行的经验,妥善处置。为此,我们来看以下几个工作中的实例:

例一,某电视台按规定新闻口播稿件超过2分钟要事先录好,电视新闻直播时放带子。一次,一位女播音员也按规定事先录好了一篇长稿。然而,马上就要开播时,导播却在耳机中告诉她,那已录好稿件的录像带出问题了,要她在现场直播那份稿子。由于那位女播音员以为此稿已录完了,根本没将那份稿子带进演播室,于是她急忙与导播对话告诉他这一情况予以请示,但开播的片头曲已响了一半,对方仍毫无反应,无奈之中,她只好将一篇进演播室时导播刚给她的、还不知道插至何处播的一篇长稿一遍也没看地播出,以填补空白。

例二,一次电视新闻直播,按串联单顺序下面的一条口播应是男播,而镜头上却切出了女播的画面,而且画面不动,无奈,这位女播为了顾全大局,只得将自己下面应播的稿件播出。然而,画面仍停留于女播,其实按串联单这次才真该女播了,于是她又不得不快速拿过旁边男播刚才准备播出的稿子播出了一遍。事后,她问技术人员为何先切入了她的图像?对方回答:我看你坐得挺直以为该你了。真是让人无言以对。

例三,一次一对男女播音员担任直播,当女播正要开口播音时,提示器上电脑储存的稿件文字全部消失了(事后才知是电脑病毒所致)。当时,由于女播是新人,面对意外非常紧张,不知所措而愣在那里;机灵的男播马上低头看自己带进来的稿子,进行无提示器口播,替女播解围,并圆满完成了这次播音任务。

例四,一次一位女播正要进行直播,马上就要开始了,编辑才将稿子拿进演播室,由于打印的墨迹太轻,以至于文字看不清,根本无法推上提示器。于是这位女播当即决定改由看提示器变为看文字稿,才又一次克服困难完成了播出任务。

3.口播表达处理提示

电视新闻口播具有两种形式,一是完整新闻,二是与新闻片紧密相关的大导语或串联语。前者的处理原则类似于广播新闻,后者的处理则更有电视新闻播音特点,我们将重点探讨。

电视新闻不断改革,紧跟时代步伐,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加大了新闻片和现场报道的比例,口播新闻相对减少、减短,除了一些文件、通告、快讯等,大多数口播新闻都充当一条新闻片的大导语,它们对一个新闻事件或领起、概述,或提出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新闻主体部分则由新闻片展开,进行形象化展示。这种安排与表现形式,符合电视新闻的规律与特点,既生动、自然,又有变化,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然而,若口播中有声语言处理不好,也会影响新闻整体的有机、自然,尤其应当特别注意口播与新闻片之间的衔接、过渡语的处理。

大家都注意到,一般在电视新闻口播完了向新闻片过渡时,多爱讲一句话:“请看报道。”它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提示有关人员切换点,二是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新闻主体。可在实践中,有不少播音员却将这句话处理成一句毫无价值的顺带语,雷同而无内涵,这应当引起重视。原因是这句话不是代表口播任务的结束,它的作用是对下面主体内容的领起、引出。因此,它不应是结束语,而应为过渡语,并且要根据上下内容各有其准确的内涵与色彩,绝不能雷同、机械与草率。例如: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当地时间5月18日下午在意大利总理府同普罗迪总理亲切会见。下面请看本台记者今天凌晨从意大利首都罗马发回的报道。

以上这段口播,简单概述了李瑞环主席与意大利总理会见的事实,但会见的具体情况如何体现在下面的片子中。于是,“请看……报道”一句的处理,就不是语尾下降式,而应为语尾平托式,以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片子即新闻主体,进一步满足他们对新闻事实的关注。如果此句的语尾用下降式处理,会给人感觉口播自成一体,有种封闭之感,同时,缺少一种对中意两国关系发展的兴奋感和对刚刚收到的消息的新鲜感。又如:日前1997年中国电影“华表奖”揭晓,使人们再度关注中国电影。近日中宣部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全社会推荐其中的8部获奖影片。请看报道。

电影是广大人民非常喜爱的,尤其是好的影片,而这条新闻的口播中并没有告诉观众这八部新推荐影片的片名与内容,这些也都在下面的片子中。此时的“请看报道”一句的处理也不应是下降式,而应有些振奋与推举感,因而,语尾可处理成上扬式,以与其内涵、色彩相吻合。再如:这是一幅宣传禁毒的招贴画,少女与骷髅、艳丽的罂粟与阴森的死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形象地表现出了毒品的可怕和对生命的威胁。一位吸毒者这样说:“敲开了毒品的门,就等于挖好了自己的坟。”请看报道。

以上这条新闻的口播即导语点出了毒品的可怕与危害性,同样,报道的主要内容在下面的片子中,它用一个个具体、鲜活,甚至残酷的事实来揭示、展现了毒品的罪恶。那么,这里的“请看报道”就与以上的处理不相同,它既不是平托式,也不能是上扬式,而是下降式。这是由它的内涵与基调所决定的。为了避免导语口播自成一体的封闭感,一方面要加强语言中的主体内心感受,另一方面语言中要注入一种延伸感,冲破自成一体的“块状感”,形成向下延伸的“线性感”,以语言的内涵渗透其中,就不会给人上下脱节之感。

值得提及的是,即使是同样的平托式、上扬式或下降式处理,也不应高低、快慢、轻重、语气相同,一定要各有各的具体内涵与色彩,不可雷同,使人听出其中的不同感。

电视新闻口播,播音员如果真用心,定会准确析出每条口播导语的不同之处,体会出其中的意味,从而洞悉自己的任务、作用和衔接感。更重要的是,播音员应当明了新闻的口播导语绝不是一个独立单位,它与新闻片内容集合为一个整体,不管下面的新闻片是不是你自己配音都应是如此。串联语的插播与上下新闻片的关系也是如此。

有些电视新闻播音员懂得这一点,他们不仅用有声语言来表明这一点,同时,辅以适当的体态语来更好地体现这一点。比如,当说完“请看报道”这句话后,马上将头和目光转向斜前方(通常在那里放置一小监视器),给观众“请继续看下去”的启示。当新闻片放完之后,他又将头转回面对镜头,目光也收回,饶有兴趣并带有相同感受,给人以他刚从前面的内容中回来之亲切、自然之感。有的播音员还顺势加上一两句对以上内容的点评和对以下内容的引起,比如,“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我国南方军民奋力抗洪抢险的报道,下面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全国各地人民踊跃捐款的消息”等,串联语再配以相应的体态语,上下串联十分有机、自然,恰到好处。这样的口播,形成一种线性串联,效果非常好,播音员不再给人一个字不能改的“念字机器”之感,而是一个个富有活力的信息传达者。目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中央及地方电视台的口播稿上有播音员加工润色的笔迹,它使电视新闻口播更口语化,语言表达自然、有机、灵活、吸引人、有亲切感,更好地体现出电视新闻播音的特点。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口播的语言处理,原则上与广播新闻基本相同,但也有其自身的某些特征,串联性是其特征之一,因而,不应忽视其过渡语的处理。当口播稿中没有“请看报道”的语句时,也应将这种有机过渡与衔接感融于口播的尾句中体现出来。

4.口播的基础与条件

电视新闻口播的基础与条件同电视新闻口播特点紧密相连。如有提示器口播,能增强与电视观众的交流。然而,如果对所播内容生疏,也只能是眼睛紧盯提示器的文字念稿,机械、死板,仍不能达到很好的交流目的。若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具备以下的基础与条件:(1)掌握新闻语体语言规律;(2)增强注意力;(3)强化记忆力。

我们先来看一个实践个案。有一次,一位男电视新闻播音员正在播一条口播新闻,他觉得还没完,可提示器上已没有下面的文字了(事后得知是电脑故障)。于是他顺口说出了新闻的结尾。事后,他去看原稿,竟与他当时的语言完全相同。他说他是完全凭着一种感觉这样做的。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感觉究竟是什么?

元素之一,电视新闻结构感。

元素之二,电视新闻语体感。

正是由于这位电视新闻播音员熟知电视新闻的结构,他才能发现这条新闻尚未完,对其及时予以补充,弥补了一次事故。

也正是由于这位电视新闻播音员具有驾驭新闻语体的能力,他才没有将补上的话变成别的语体说出来。

事实证明,要想成为一名好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必须了解新闻学,掌握新闻结构和新闻语体的语言规律,如新闻的词语使用、句式、表达语感等,甚至应达到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看了上句便知下句应如何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备稿充分的基础上,在口播时,不至于死盯住提示器上的每一个字,使提示器真正起到提示的作用或在急稿直播中发挥作用。

若想在口播时不完全依赖于提示器,还需要增强注意力、强化记忆力作保证。注意力是口播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只有对极为关注的东西,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口播备稿时如果仅一般地看一下,注意力只停留在有无生字与不懂的术语上面,就不可能记住稿件中的内容,口播时也就没有什么印象。因此,一些资深电视新闻播音员在谈到自己的口播经验时,十分强调备稿时的专心、注意力集中使其获益匪浅。

有了注意力才会形成记忆。在口播时无论是长时记忆还是短时记忆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播音台上,由于口播导语一般都不长,完全可以在对手口播或放新闻片时,自己再看一下将要播出的口播稿,快速记忆,轮到自己时,抬头从容播出,真正让提示器仅起到提示作用。长时记忆的作用就更毋庸赘言,无论是在有提示器还是无提示器口播中,都发挥着极重要的作用。

关于记忆力与注意力在电视新闻口播中的作用,最有说服力的个案当数香港风凰卫视中文台《凤凰早班车》的新闻主持人陈鲁豫,她的实践成果引起了内地同行的瞩目。我们先来看看她的工作情况:她每天清晨4点多起床,5点去台里,收看最新的电视新闻与海内外各大报纸,记下自己今天要用的消息的重点,用她自己的话讲,这段时间她谁也不理,即使有人与她说话,她也是眼睛望着对方而脑子还在报纸上,根本不知对方在说什么,足见她专注的程度。然后,她与编辑沟通今天要用的内容。6点开始化妆,6点半到7点是她专门记忆今天要播出内容的时间,同时,排好口播顺序,7点到7点30分进入直播状态,7点30分开始播音。从节目中她流利的语言和自如的神态上,人们根本不知道她的面前没有提示器,她只在不熟的术语、数字处看一下自己事先记下的文字。并且(除新加、调整的消息)她要在后面的节目中再重新直播一遍(目前《凤凰早班车》节目的播出时间有所调整)。这是多么强的记忆力啊!当然,陈鲁豫的新闻是她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的,有些地方还加进了自己掌握的有关背景资料,可以使观众听得更清楚,但却没脱离新闻语体。她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她准备新闻时的专注与强力记忆非常值得借鉴。当然,这与她的学识不无关系,也与她大学学习国际新闻专业的相关训练有关。

凡是从事电视播音工作的人都深知记忆是何等重要,这也是它与广播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注意力与记忆力,为做好电视新闻口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节 电视新闻口播副语言手段与运用

一、副语言概说

副语言,指除有声语言以外,人体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以及附属于人体的服装、发型、饰物、化妆等。它包括形象造型和体态语两部分。

在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活动中,副语言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有声语言,大量信息正是由副语言传播的。如果说有声语言多与人的意识相联系,那么副语言则多与人的潜意识相联系,它能下意识流露出人内心的真情实感。因而,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副语言的功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传达态度与情绪。

二是,辅助有声语言表达。

三是,替代有声语言。

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出镜,他的形象直接呈现于广大电视观众面前。有声语言与副语言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美的屏幕形象,完成好口播任务。良好的屏幕形象的形成有一定的要求和把握原则。二、形象造型

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新闻工作者,因而,在屏幕形象造型方面,不同于文艺或其他类节目的要求。

1.服装

服装作为副语言的元素之一,具有很强的启示性与象征性,如衣服的颜色、样式甚至质地等。正如我们所见,每逢节日或过年,女电视播音员的服装颜色多艳丽,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有的还穿上中式唐装,显出民族特色。而遇到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去世、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恐怖袭击、非典等这样的情况,男女电视播音员便穿着深色、素色服装,以与当时的气氛相合,贴近人民的相应情感。更有一例足以说明电视播音员着装颜色、式样的重要。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一名男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穿了一件深色中山装,于是,人们议论纷纷猜想是不是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变化了。其实,只是那位男播音员当天没找到其他衣服,就穿上了这件中山装。一个纯属个人行为的举动却引来了不小的波动,足以看到服装的象征性。因此,绝不能小视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着装问题。

那么,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着装有何要求呢?

一般以质地挺括的西服、职业装为好。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新闻,以及不同气氛,服装的颜色与式样可有些变化,但也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穿没袖,衣服质地过软、过透,领口开度过大,衣服上镶有亮片、亮丝或过紧、带花的服装。服装应当大方、素雅、合体。因为,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新闻工作者,不是文艺工作者和服装模特,不必用服装来包装自己。但也不能太随便、不讲究。当然,不追求新潮与艳丽,不等于不需要一定的色彩搭配与品位。例如,可以用衬衣的颜色和领子式样来与外衣相搭配,或配上不同颜色的领带、丝巾,使人感觉既庄重大方,又赏心悦目、端庄舒服,很符合自己的身份。

电视新闻播音员在着装时,还应注意服装颜色应与出镜背景相区分,不应同色,也不要反差太大、色彩太多,这样会显得杂乱、不协调。

2.发型

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发型,一般女播以短发为主,显得精悍(也可有长发)。男播的发型,目前有分头、背头、寸头等。总体上讲,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发型也不可追新潮和过于复杂。电视新闻播音员庄重大方的气质,发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发型也应注意与脸型相配,男播不能留胡子,头发不要太长。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发型应给人整体感觉:整洁、大方、美观。

3.饰物

电视新闻播音员一般在工作时不应戴戒指、手链,女电视新闻播音员也不应戴大耳环,或过大、过艳的各种项链。因为播音员的饰物太夺目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不符合新闻播音员的气质。

但女电视新闻播音员可以戴细的项链,项坠尽量要小;也可以在颈部系上一条薄丝巾,以不使颈部太空;或在胸上部一侧别一造型雅致、单色的小饰物,起到点缀作用。佩戴饰物的原则是:不夺目、雅致、和谐。

4.化妆

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化妆,一般不宜太浓艳,以自然为好,区别于舞台表演妆。大体讲:

眉毛,不应太细、太长或太粗,不应过于夸张,似舞台妆,应与自己的眼型和脸型合比例,相适应。

嘴唇,不宜太红、太艳、太抢眼。因嘴是人的脸上仅次于眼睛的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说话时,它本身就具有动感,很抢人眼,再化妆过艳,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其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同时,也有损于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气质。还应注意使口红的颜色与服装、光线相适应,酌情使用。此外,嘴形不应画得太大或太小,应与脸型、五官成比例。

眼睛,一定要画眼线,显得有神。假如眼型较好,化妆可不用假睫毛。

底色,脸的底色最好不要太白,显得不够健康,应与自己的肤色、灯光性质等来综合考虑、合理使用,适合自己的肤色以及冷暖光源与亮度。

至于具体如何化妆及化妆的要领,在后面的“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造型”章节中会专门详细讲解。以下提示两点:(1)男电视新闻播音员每次出镜一定要化妆,这也是对工作、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不要怕麻烦就不化妆了。但注意男播的化妆应区别于女播,不要凑合,也不应女性化,把握好度;否则,不是脸上黑乎乎一片发暗,就是色彩太艳、女性化而引人发笑。这会破坏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气质。(2)为了工作方便和需要,电视新闻播音员一定要学会自己化妆。目前国内有些电视台是专门有人化妆。当然,有高水平的专职化妆师的化妆效果会很好。然而,实践证明,新闻播音员由专人化妆要受时间限制,与其等着别人来画,还不如自己画支配时间方便,也不用等着着急。在专家的指导下,自己的妆一旦定型,每天画来并不困难,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缺陷与特点,化妆可以熟能生巧,画得更好。同时,也避免有的化妆师来自文艺化妆,妆画得比较浓艳和夸张,不适合电视新闻播音员。再者,一名电视播音员不会自己化妆,就不能称其为合格的电视播音员,因为,化妆也是电视播音员表达的一部分。

以上谈了电视新闻播音员形象造型的几个方面。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体态语的具体运用。三、体态语运用

1.头

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的头部动作分两种:一是无提示器的抬头动作,二是有提示器的头部动作。

无提示器新闻口播时,播音员要由低头看稿到抬头看镜头与观众进行交流,由此构成抬头动作。这个动作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会形成播音员的头基本不动,只往上翻眼皮的情形,令人十分不舒服;过大,会使人感觉不稳定,影响播音员的表达与气质。播音员低头看稿时,不应头过低,头顶正对镜头。一般口播抬头交流时,只稍微扬起头,眼睛直视镜头中下部即可,头不应忽起忽落动作过大。此外,看稿时,头不要横向移动过大,尽量用目光扫文字而控制头部动作。然而,无论是抬头的纵向(上下)动作,或看稿的横向(左右)动作,播音员都应有头的动作,不能僵持不动,否则太死板、不自然。也不能在播音时用头打拍子。应当既对抬头动作有所控制,又不能没有,注意度的把握。为此,电视新闻播音员应当专门练习此项技能,并使其与身体、面部表情、内心融为一体,分寸得当,恰到好处。

有提示器新闻口播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感觉播音员就是看着他的眼睛与之交谈,更有利于播音员同观众的交流。这种播音方式,虽然没有抬头动作,但也要有相应的头部动作。头部动作的原则也是不能没有,不能失度。具体要依所播新闻的不同内容、时段、语言样态而定。一般午间、晚间新闻的播法要比新闻联播的播法活些,头的动作可适当大些;说新闻比播讲新闻活些,头的动作也可大些。即使在一组新闻中,不同内容与基调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播指令性、公报等重大严肃内容的新闻时,头的动作就不能大,只能微动;而播离人民群众生活近或一些奇闻轶事的软消息时,头部动作就可大些,但也要有度。

为什么有提示器播音还要有头部动作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有提示器口播时,如眼睛一直盯着提示器,头却一点不动,会给人呆板僵直之感。二是,有提示器口播头的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会辅助有声语言表达,传达一定的信息,例如强调等。

从电视新闻口播的实践来看,播音员的头部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纵向、横向、斜向。具体讲,有单线、复线、综合式之分:即只有上下、左右、斜向为单线;既有上下、又有左右为复线;以上诸种都有的为综合式。表现为扬头、点头和摆头动作等。有机、合理的头部动作可以透出播音员的自信、潇洒、端庄、大方。口播新闻时,切忌头部只平行左右晃动,似歪头,显得小气;也不应在镜头前左点一下头,有点一下头,或一说话一点头,显得动作单一、贫乏,使人厌烦。电视播音员对此应多对镜自我观察与练习。因为,人对自己平时的习惯下意识动作往往不了解,只有通过发现问题,才能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适应工作需要。也可以说,电视播音员是从镜子与屏幕上才重新认识了自己的。

总之,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头部动作多种多样,它无形中透出播音员本人的性格、气质、习惯。在使用上也无一定之规,一切依播音员对所播内容的理解感受与播音要求而定。但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和谐、自然、大方。

2.眉

眉毛,也是人面部表情中的一环。在电视新闻口播中,眉毛不宜大动,更不应一个动、一个不动,一高一低不和谐,或是皱眉头、挑眉等,这些大多是个人的习惯动作,是下意识所为,但也要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在这方面可多做练习,从镜子和镜头中来认识自己,改掉不符合屏幕形象的个人毛病。

总之,在电视新闻口播中,眉毛不宜大动,与文艺、生活类节目有别,否则会削弱新闻播音的庄重性,同时,也会干扰观众的注意力。因为,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出镜大多占屏幕的二分之一,任何面部动作都极为醒目,所以,更应杜绝不必要的面部动作,去掉干扰源。

3.眼

眼睛,在电视新闻口播中具有双重功能,口播时,既要通过它来看稿(提示器与文字稿),也要通过它来传递所播内容与主体心态,因此,它具有生理与心理双重功用。

电视新闻口播时,与观众进行交流是眼睛的重要功用。比如,播庄重的内容时,眼睛透出严肃、沉凝的目光;在播轻松的内容时,眼睛中透出欢悦、活泼的神气;在与观众打招呼时,目光又充满热情、亲切之感。这些目光的表现与变化,都是随着对节目内容的理解感受和对观众的真诚之心自动形成的,而绝非人为表演。

从整体上讲,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的眼神应是集中、热情、充实的。

◇集中,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面对镜头口播时,应在目中无人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人。将镜头当作自己与之交流的对象的眼睛,平视于它,用自己的眼睛与之真诚交流。这样,播音员的眼神就会集中、不散、不死,因为他心中有人,眼中就有神。

◇热情,是指播音员在口播时,眼神中透出热情的目光。这绝不是指表层的微笑状,而是指目光中流露出的一种热情、真诚、积极的神气,它蕴涵着播音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及对所播内容的热衷态度。它不应是播音员本人的性格特点与个人喜好的心理反映,而是站在新闻工作者作为党的宣传员位置上的从“大局”角度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那种目光木然、冷漠、无精打采都是极不可取的。同时,也要摒弃那种从头至尾始终瞪着眼、提着劲,或一笑到底的所谓有新鲜感、积极热情状,因为,那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并不是真实、具体的内心反映。

众所周知,有什么样的内心感受就会有什么样的眼神透出,眼神作为副语言元素之一,它反映人的内心往往比有声语言更直接、更真实、更迅捷、也更细微。所以,人们分辨一个人的真实内心,首先从他的表情,尤其是从眼神中体察。比如《列宁在十月》这部影片中,当卫队长这位老练的布尔什维克在会上听到敌人要刺杀列宁时,他立即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并且眼中透出一种茫然的神色,而这一表现马上引起敌人的怀疑,尽管他为了掩饰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那把常用的小梳子吹吹,又习惯地梳梳头,眼神中还透出一丝笑意,但还是被对方识破了,立刻有几个人扑上来掐他的脖子。又比如,学生在回答完老师的提问之后,往往依据老师的表情,尤其是眼神来判断自己的回答正确与否。凡此种种,都说明眼睛作为副语言中的重要元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眼睛作为人心灵的窗子,许多心理信息是通过它传递出来的。电视新闻播音员虽然在口播时不能像演员那样面部表情丰富,甚至夸张,但眼神却可以极具体地透露出主体心态:有情与无情、热情与冷漠、赞成与反对、真诚与假意等等。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看到有些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工作状态不尽如人意。他们有的似木偶,只有嘴的动作,眼神永远是木然、懒散无神,显得欠热情、积极;有的过于紧张地盯着提示器,从他们的眼神中看不出是在与有血、有肉、有心、有情的人在交流,只觉得,他们或是不自信地被动念稿,或是提不起神地在干“熟练工种”。试想,一个感觉对机器说话的人,或对自己所播的内容不感兴趣的人,他的内心何来热情?他的眼神也更无热情可言。

◇充实,是指口播中,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眼神具体、有内涵。即有随所播内容而来的具体、真切、深刻感悟的饱满感觉,而不是空泛、散乱、肤浅之感。同时,还要去除播音员表演口播之感,即作出一种“播音科”,心却不往所播内容深入进去,无真正感悟,这种心态势必导致口播时眼神发飘、发空、不充实。正确的感觉应为口播时始终沉浸在所播的具体内容中,使自己的感语与态度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真情实感,变为内心充实的眼神与观众交流。

总之,有了集中、热情、充实的眼神,就能反映出播音员正确的新闻口播意识与心态。有了正确的口播意识和心态,才能产生集中、热情、充实的眼神。

此外,眼睛的运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电视新闻口播时,应尽量控制自己不要总眨眼。否则,会给人主体内心紧张、不稳之感。(2)无提示器口播时,抬头看镜头要真看、看到镜头深处,这样,有利于眼神的集中。不可假看、眼神朦胧、眼神不定、发虚、发飘;或不敢看镜头,眼睛匆匆一瞥,马上低下头;或眼神发怯;或眼睛斜视镜头,这些都显得拘谨而小气。要看镜头就大胆地看,显得沉稳、大方。(3)有提示器口播时,眼睛不应总死盯着屏幕上的文字看,应眼神稍虚一点,自然一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应一句话一句话地扫,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非常认真地备稿。否则,心里没底、怕错、死盯文字看,眼神就发死、发直、不自如。

4.嘴

嘴在电视新闻口播中也是很重要的器官。

嘴的动作,不但可以形成不同的字音,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口形。

电视播音员的口形为了美观,一般不能动得太大。但也不能因此而不敢张嘴。这样,非但口形不好看,显得小气、不大方,而且也会使字音发不到位,影响口播质量。正确的做法是,保持口腔内部的开度,使字立起,咬字有一定力度。口腔内部不开,会严重影响字音的饱满与力度。口腔外部要注意颧肌微提,两嘴角稍撮,在发与唇有关的音时,意念上以上唇为主,双唇中部集中于一点,不是三分之一处,并以上唇中间一点,用力地去点碰下唇中间一点处。这样,既可保证口形的美观,也可使咬字到位。嘴角不可下拉,应为上翘之势。不可不提颧肌或上下嘴唇一起用力,更不可为了追求口形美观总横展嘴唇而让口腔内部呈扁、塌状,以上种种情形必定严重影响口形的美观和咬字的准确到位。因为嘴角下拉,不提颧肌,撤了撮住的力量,上下唇一块用劲力不集中,会使字音欠清晰,又显满嘴用力,咬字笨拙,且变化不灵、不快。

注意,为追求口形美观而咬字器官不着力,致使播音有气无力、毫无生气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一是端正电视新闻口播意识,认识到并牢牢记住:电视新闻口播是以有声语言为主的,形象只是其辅助手段,千万不可主次颠倒;二是正确了解播音口形与吐字发声要领的关系。其实,口形的美观建立于正确的吐字发声要领之上。

比如,有的学生看到自己屏幕上的形象口形动得很大、不好看,就请教笔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笔者细致地辅导了吐字发声的要领,结果,他再看到自己的屏幕形象时,的确感到美观、舒服多了。同样,有些学生注意到某位著名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口形非常好,遇到机会便专门请教她口形是如何练的。那位播音员讲,她从没专门练过口形,只是严格按正确的吐字发声要领去做,再把握住小实声的吐字发声要领,就会有好的口形。口形与吐字发声要领,这二者实在是紧密相关,而正确的吐字发声要领又居首位,是问题的关键。

嘴是电视播音员脸上最具动感的器官,它最能引起人的注意,所以播音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去除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而符合屏幕和节目需要,体现大众传媒的特性。例如,有的播音员在口播时,忘掉区分生活与工作状态,他在播完一条新闻之后总习惯地抿一下嘴或舔一下嘴唇,更有甚者,在播错时竟撇一下嘴角。以上这些都不应存在。因为,现在电视新闻口播绝大多数是直播,你的一举一动和所有表现都直陈于电视观众,一经播出,无法改变,你的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会影响电视新闻播音员端庄、自信的新闻气质与形象。因此,电视新闻播音员为了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应当全方位律己,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以致深入心灵与意识。

5.身

电视新闻口播中,一般来说,播音员的身姿应当挺拔,这既可使发声通道畅通,又可表现新闻播音员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屏幕形象。

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不能塌腰、缩脖、窝胸。应当坐于椅子前端,脖颈、脊背、腰部挺直,但不要僵持,要自然、舒服。两肩平直,胸部微含,下颌与腹部微收,两臂自然弯曲,小臂平放于桌上,胳膊不应外拉大于两肩距离,也不应内收小于两肩距离,应与两肩距离垂直放下。这样的口播身姿既自然又挺拔。

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的身体不应晃动,如果播音员播音时自我感觉良好,身子随着头的动作晃动起来,观众会感觉眼晕,心乱。因为在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的图像是半身,人的形象很大,占整个屏幕的二分之一,头部的动作足以显现其播音的生气与内心感受,已有动感,再加上身子的晃动,观众便会感觉整个屏幕都在动,很影响接收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此外,播音员也会显得浮躁、不稳,与节目的风格要求不相符。

当前,随着电视新闻口播的形式多样化,播音员也应掌握不同口播样式,如各种站姿、坐姿等。

站姿口播,目前国内有些电视台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些新闻节目就采用这种方式。它的优点是,播音员站着播报新闻,更显得有神,很符合新闻的特性,尤其是早间新闻更青睐这种方式。主持人站在镜头前,出大半身或全身景,身体动作都在我们的视野里。

站姿的下半身也要站直。正确的做法是可稍一腿前,一腿后,前腿为支撑腿,后腿可脚虚点地。这样,姿势潇洒、自如。另外,口播时,随着头和手臂的动作,可以有些身体动作,如转体或身体前倾等。由于站姿时播音员的出镜是全身或大半身,因而,只动头不动身就不舒服、不自然,显得死板、僵硬。当然,为了保持新闻播音的稳定感、庄重性,身体也不能有太大的晃动,应有度的把握。

当前,电视新闻口播的坐姿,除了以上提到的以外,还有别的坐姿方式稍有不同,也需要把握与适应。

一种是谈话式坐姿,它的不同在于,播音员面前无播音台,镜头切播音员大半身。一般播音员正对或稍侧向镜头。播音员可以一条腿架至另一条腿上,胳膊自由动作,也在观众的视线之中。这种坐姿,可给人亲切、自然、随意之感,比较适合新闻主持形式。这种坐姿,身体不必坐得笔直,可以随意些。

另一种口播新闻坐姿,它的不同点是,镜头切至播音员的中半身,看不见腿,却看得见手臂的动作,双臂动作自由。有时可以一条胳膊前伸,小臂平放于桌面,另一条胳膊小臂横过胸前用手扶住前伸胳膊的小臂;有时可以一条胳膊横放于胸前,另一条胳膊收时,小臂侧伸斜前方于桌面;有时可以双臂交叉互扶肘部,横抱于胸前,两肘支于桌面。几种动作交叉使用,给人以潇洒、大方、美感。这种坐姿适于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说新闻。

以上诸种口播姿势虽有不同,但把握的原则都是端庄、自然、协调,与镜头、景别相适应。

6.手

在电视新闻口播中,手的功用也有两个:一是操作提示器、翻文字稿件;二是发挥体态语的辅助作用。

就手的体态语功用而言,在电视新闻多样化口播中,手的动作可以有很多种,如双手相握或摊开;单手点指;或双手一前一后、一上一下形成多种姿式。但应注意,电视新闻口播中,不应用手为自己的有声语言打拍子。坐姿的手势动作不应太大、大多,站姿手势动作可以大些、多些。原因如前所提,景别不同,给人的感觉不相同。同时,新闻播音的手势应少于文艺、生活类节目,显得稳重。

另外,手的动作应当与头部、身体的动作方向相应、协调,否则会让人感到生硬、滑稽。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播音除了存在与广播新闻播音有声语言表达处理的不尽相同之外,还有大量副语言参与,它涉及人的多种器官。对于电视新闻口播而言,副语言的辅助作用如何,直接关系着口播新闻整体质量好坏。因为电视具有视听双渠道刺激和整体效应的特点。

为此,电视新闻播音员也应当进行必要的形体训练和一定的表演基础训练,目的是使自己的身姿、动作舒展、谐调,同时,增强人体各个器官的表现力。实践证明,缺少这些素质的电视播音员,工作上力不从心,也不会得到满意的播出效果。

第四节 电视新闻片配音

一、电视新闻片配音概说

电视新闻片配音,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为新闻消息片在画面外对其内容所进行的说明、补充、讲解以及评述,用以介绍、补充、阐释画面内容。

新闻消息片配音与电视纪录片解说有所不同,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片中的新闻事实介绍清楚,将片中难以反映或不能完全反映出的新闻背景、相关资料予以补充。有时,还就片中的某一新闻事实进行评述。在电视新闻片中,配音语言与画面语言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出画面语言。例如片中是开会的镜头、选举的镜头或打仗的场面,如没有配音人们便不知道是在开什么会,哪国正在选举或为什么打仗等。

电视新闻消息片配音不像电视纪录片解说那样负载任务丰富、与画面的关系复杂多样。它的任务比较单纯,与画面的关系比较简单,就是说明、补充。因此,新闻片配音与画面的关系没有对立性,只有对位性。由于二者的任务、与画面的关系不尽相同,加之,有表达风格、样式的不同,因此,电视新闻片配音要与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表达方式有所区分,严格遵循新闻播音的创作规范与规律,不应有艺术化处理。二、电视新闻片配音方式

目前,全国各地电视台新闻片配音方式大致有三种:第一种,片子编辑后再配音;第二种,先配音再编片子;第三种,二者兼而有之。有的是先编片再配音,有的则是先配音再编片。

第一种最符合电视的表现规律,画面语言是第一位的,因而,它最具表现力,又能显现其形象化的冲击力与感染力,还可给予播音员一定的刺激与参考,有利于电视新闻播音员对新闻片配音的处理,使有声语言与画面的情绪、位置、长短相符合。

第二种不利于电视新闻播音员对新闻片配音的处理。在工作一线我们看到,有的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片配音状况不尽如人意,往往是今天电视新闻播音员谁值配音班,便手拿一叠稿子,在一盘没有图像的录像带上一条一条地去播,错了停机接播,结果,录出的效果是感觉平、语言平。编辑拿了录好音的录像带,再从拍来的素材中往上贴画面。若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干?回答是开始时也先编好片子再配音,但总把握不好,稿子不是长了,就是短了,后来这么一改,配音就与片子合上了。

听了这样的解释,真让人无尽遗憾,不知他们懂不懂电视新闻片与配音表达的处理原则与规律。首先,不同内容的片子应有不同的稿件字数,才能适应播音员配音的不同基调和语速。其次,电视新闻播音员为新闻片配音,不仅要依据稿件内容,也要参考画面信息,同时兼顾段落、位置,才有利于产生鲜活得体的配音情绪,并与画面形成有机配合,对位适当,不致产生不必要的信息重复和语速不当等。电视新闻片配音,在编辑的稿件创作规范、字数得当的前提下,应完全由播音员根据配音与画面的关系,自行、灵活处理。惟此,方可产生良好的配音效果。关键在于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者的个人专业技能是否到位,专业意识是否正确。

第三种是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片配音制作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的先编辑、再配音;有的则正相反,是先配音、再编片。这种方式比较实用。原因在于,有时时间紧,有些片子,如会议消息,人们主要关注的是会议的内容:形成什么决议、要发布什么新精神等,画面本身价值不及配音语言,可以先录好配音语言再贴画面,因配音语言与画面的关系并不紧密。即使用这种方式配音,也应在录音时,凭借配音经验想象着画面,以使自己的语言有种画面感。但是,大多数新闻片还是画面语言与配音语言互补的。

当前,电视新闻播音实践又产生一种新形式(国外早已存在),即口播与电视新闻片配音一体直接播出。具体做法是:电视新闻播音员播完口播导语,技术部门便切出此条消息的画面,而播音员仍继续播出新闻内容,待新闻结尾,便又切回播音员口播形象。有时由于画面与有声语言配合不够严谨,经常一句话尚未说完,已被切出,让人看出这不是口播与新闻片配音分开播音,而是二者一体播出。而好的播音也会给人口播是口播、配音是配音的感觉。这就需要播音员做到两点:一是播音过程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随时准备自己被切出,始终保持口播状态;二是需要很强的驾驭新闻稿件结构和把握电视新闻口播与新闻片配音的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规律与要求,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电视新闻片配音的创作特点及其把握。三、电视新闻片配音的特点及其把握

1.承接性

电视新闻片大多是一条新闻的主体,电视新闻片配音承接电视新闻口播导语的内容与感觉。因而,不能有自成一体、一切从零开始之感,应体现一条电视新闻的有机、完整。为此,播音员应当了解每条新闻的主旨、目的及口播内容,寻找到衔接点,用语气和重音加以衔接(电视新闻片配音的备稿与口播备稿的要求和方法相同,都要求参考整部片子及全部稿件)。

电视新闻口播导语与新闻片的关系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种。(1)确定性

是指一条新闻在口播导语中便明确点出对此条新闻事实的肯定与否定态度。比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牵动着国家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心。在下岗职工重寻自强之路的过程中,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对这个答案的探索中,河北省打出的牌是,选最好的老师,用最好的教材,免费为下岗职工进行各种培养。请看报道。

以上这条新闻的口播导语,明确点出了面对当前大家极为关注的下岗就业问题河北省的有力做法,毫无疑问持赞同态度。但他们的具体政策与做法是在新闻片中进一步展开来告诉大家的。我们看到,在下面的新闻片中具体讲了河北省对此的几点政策与做法:(1)指定师资雄厚、设备先进、管理严格的100所普通、成人大中专学校、150所各类职业学校、150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作为定点培训学校和定点培训骨干学校;(2)下岗职工凭下岗证可以到任何定点学校参加任何形式的文化、技术免费培训;(3)大专教育对下岗职工免试和低分录取等政策。

为了使新闻片配音与口播导语承接有机、自然,这就要求加强内在语运用,尤其是起链条作用的内在语。如在这条新闻中,可加上这样的内在语:“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有了很强的内在语支撑内心,便会产生较强的配音语气的承接感,与口播导语形成一体的关系与联系。确定性口播导语分为肯定与否定两种,但处理原则相同。(2)不确定性

是指一条新闻在口播导语中没有明确点出对此条新闻事实的肯定与否定态度。

比如,一条新闻的口播导语只讲了在某地、某村,当地农民在田地里建起了一批农家小楼,语言中并没有肯定或否定的明显倾向。一般以为农村建楼应当是件好事,表明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而看了下面的新闻片才知道,这里所建的小楼却是占用了优质农田而又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符合国家政策,毫无疑问是应提出批评,持否定态度的。

从新闻口播导语角度讲,如播音员不了解新闻片主体内容,便不知如何处理,也不会体现出正确、恰当的语气和倾向。同样,从新闻片配音的角度讲,如播音员不知其口播导语中的不确定性方式,配音也会承接、处理不当。

基于以上事例,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电视新闻播音中,口播要了解新闻片主体而定基调、选语气。新闻片配音也必须看口播导语来确定承接的衔接点,形成强调的重点、准确的内在语和适当的语气。如二者互不相知,便无法保证二者自身表达处理的准确和整体关系的正确。

电视新闻片配音的承接性,除表现为与电视新闻口播导语的承接以外,还表现于同新闻片画面的承接。它主要形成播音员内心较强的配合感:适当的内在语以及准确的重点强调。比如:在越南胡志明市最近新开了一家餐厅,所有光顾过的人都说,这家餐厅让人过目难忘。(口播导语完)(新闻片)这就是双胞胎餐厅。它坐落在胡志明市南部的商业区里,从外面看是一对比肩而立的法式别墅。不过,餐厅的出奇致胜之处却是在里面。瞧这些侍者,他们全是双胞胎!餐厅的主人介绍说:“开这样一家餐厅的想法我一年前就有了。但是要找到这么多的双胞胎,并动员他们到这里工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一共有十一对双胞胎。”现在这里正在举行生日聚会,问到一位客人对餐厅的感受时,他说,很有趣,就是太贵了。

这是一条很有趣的国际新闻。在这条新闻的口播导语中并没有点出这家餐厅的特点,只是吊人胃口地出现了“过目难忘”一词,但究竟如何,却是在新闻片主体中具体显现的,它是由配音与画面共同表现的。这点从配音稿件的写法上也可窥见一斑。

在此,需要特别提及的是电视新闻片配音中的重音点指。如在广播新闻或电视新闻口播中播这条新闻,除了在引文中用着重点强调之处外,还应加上“里面”、“侍者”两处,但电视新闻片中已出现了一对对手端盘子的双胞胎形象,就不必再强调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了,应补充画面中所没有的东西,如“十一对”等,这样,配音语言便与画面的形象语言承接、互补,共同表现出这条新闻的完整意思。否则,如若画面已有的内容,配音语言再加以强调,便会形成信息的重复。

所以,电视新闻片配音的承接性,不仅指与口播导语有声语言的承接,也应包括与新闻片形象内容画面语言的承接与互补。

2.非连续性

电视新闻片配音与广播新闻播音、电视新闻口播的不同之处又在于播音的非连续性。从某种角度讲,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口播都是一气呵成。而电视新闻片配音,由于经常要介绍、说明片中的内容、画面,需伴随画面内容进行,有时,为了介绍清楚,还要一一对准片中人物、具体场面等画面,播音员的配音就要走走停停,不能一气呵成,配音语速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时快时慢,总之,电视新闻片配音有时要等画面、抢画面,与画面配合,因而,播音员的配音语言呈现非连续性。比如: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晚上7点14分乘美国空军一号专机抵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开始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陕西省常务副省长贾治邦和夫人、中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和夫人、西安市市长冯煦初等到机场迎接。陪同克林顿总统来访的有克林顿总统的夫人希拉里以及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政府要员。克林顿是九年多来第一位访华的在任美国总统。作为对江泽民主席去年10月访美的回访,他将先后访问西安、北京、上海、桂林和香港。

就这条新闻片而言,配音时就要注意,念人名时要与片中人物画面吻合,如介绍中方人士时,就不能对在美方人士画面上,念希拉里的名字就不能对在奥尔布赖特的画面上,以免发生误导。因此,配音一定要随画面内容进行,或等、或抢画面,虽然只是微调,也需用语言的快、慢、停等手段与片中场景、人物对位,不致发生错位,导致视听不统一的局面。

电视新闻片配音语速一般都比较快,由于观众的注意力多在片子的内容、画面上,人们不仔细听,几乎听不出配音的快慢变化与停顿之处,而播音员自己是知道的,他在哪里变化了语速,或等、或抢画面。在新闻片配音中,这些处理的确存在,只是微调,又有画面的存在,不为人们注意而已。但电视新闻片配音的非连续性制约着其表达处理。

3.语速快

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语言处理有其自身的特点与条件。从总体上讲,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语速比广播新闻播音和电视新闻口播都快。每条新闻片时间有限,有时,十几秒就是一条,所以,需要配音也快些,与画面的节奏、转换相适应。此外,有画面帮助,受众能更快地了解内容,因此,语速快是电视新闻片配音的主要特点,围绕它,又派生出配音语言表达处理的其他特点,下面我们将一一加以探讨。(1)语速

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语速比较快,但要有一定的度和灵活性。某个时期电视新闻片配音太快了,使人听不清内容,同时,也违反了接收与发送有声语言信息的规律,超出了受众的生理、心理阈限,这是不可取的。应当看到,不是播得越快越多越好,而是,语速要在清楚的基础之上适当加快才好。因为语言太快,容易造成蹦字,很难形成语言的主次和语势的变化,结果语流平直前行,显不出主次重点和语气意味,播出的内容当然不清楚,只是一串一串字音的联缀,这种播音还有什么意义。

实践中,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语速一般相对较快,但依据不同内容,也可有相应调整。如介绍英雄事迹时可慢些,否则情节展不开,介绍人们生疏的科技消息时可慢些,否则听不清楚。

总之,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语速既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既要有一定的度,也要有灵活性,依具体内容作相应调整。应做到:快而清晰(指字音);快而有变(指语流);快而不错(指基本功);快而不乱(指语意逻辑)。(2)咬字

电视新闻片配音中,要想使有声语言速度加快,就要改变一些咬字幅度。一般播音训练或广播播音都要求咬字要字正腔圆,字成珠状、完满,甚至有些夸张。但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由于其语速较快,因此,字的音程要适当减短,而字头、字腹、字尾应按比例缩减,以保证每个字的整体音程缩小而又不失其准确、清晰。

此外,要杜绝语尾甩调。所谓甩调,是指在语尾按最后一个音节的调值趋向就势甩出,延长了音程。如股票的“票”字(piào),或者报道的“的”字(dè)。语尾甩调既不符合新闻播音的要求,又会因拖调占时间,不能使语速加快。(3)气息

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要想语速快,就要一口气说许多字,自然要具备长气息。播音员如果气息能力不够,生理上缺乏呼吸肌的支撑,必然不能做到一口气平稳地说出许多字,就会呈现语流不平稳,一拱一拱地悠;句子前重后轻;或声虚不实的问题。因为气息不长,就会多换气,或不敢用气,因而导致以上现象。若想改变这种局面,适应电视新闻片配音语速快的特点和要求,就要有长气息支撑的能力。若想气息长而平稳,就要进气深,呼吸肌保持有力、持久。

此外,还应具备偷气、就气等气息技巧,以保证合理进气和语言的稳实。不致播得语句碎、不连贯,或气、声虚不像新闻。(4)用声

电视新闻片配音的用声一般相对稍低于广播新闻播音和电视新闻口播。原因在于,配音是配合新闻片画面进行的,不能只注重新闻播音的特点,而忽视了电视新闻片配音的特点,从而导致声高气强,缺少与画面的配合感。

当然,也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用声上悄声虚气,以为这就有配合画面感了。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首先,电视新闻片配音不同于纪录片解说,可以有艺术化的处理方式。其次,虽然电视新闻片画面语言信息是第一位的,但毕竟有声语言作用也非同小可,它与画面信息紧密相联,互补性很强。许多时候,有声语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在表现抽象性、概括性和深入性方面。在相当一些新闻中,如会议消息等,有声语言的作用更是重要。因此,配音语言不应只是从属地位,而应与画面平分秋色。但要把握准配音处理和用声的度,既要把握电视新闻片配音的新闻属性,也要兼顾电视新闻片配音的特点。表现在用声上就要找准中低部共鸣的发声位置,用小实声、中等咬字力度与筋肉感,以及深而长的气息。当然,应随所播内容、情感的需要有所调整。(5)语流

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若想使语速加快,则需语流前推感很强。这也表现在处理字方面上,如果每个字都原地站住再排队前行,那速度就快不了。这正如一个人挺直身子向前跑,怎么也不及身子前倾跑得快。所以,电视新闻片配音更要注意语流的前推感。但却要建立在字音清楚的基础上,千万不可字音含糊不清、虚声浮气,只图快地跌跌撞撞地向前滚字;也不可气碎、蹦字走,这既让人感到碎、躁、听不清,语速也快不了。应当一口气平稳地带着字向前推进。当然,这也要有扎实的吐字发声基本功。此外,吐字再快也要声实、气沉、小实声。

电视新闻片配音咬字的音程不能长,配音的语流幅度也不能大。如果仅就语速快慢而言,广播新闻播音的语速相对最慢,语流幅度最大,语流呈大曲线;电视新闻口播语速取中,语流幅度居中,是中曲线;那么,电视新闻片配音则语速最快,语流幅度最小,是小曲线,但不等于无曲线成平直线了,那样势必听不清内容,导致语言无主次之分。曲线来自语气和语势。这种曲线之别,只在幅度大小,不是有无之分。

此外,若想使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语流既快又畅达,还应注意两点:一是字与字之间在一个句群、一个意思中不要留空隙,字字紧跟,这样可以使语言紧凑,语流推进快;二是要加强说讲的心理。说的方式,相对于播的语言来说更松紧自如、语速快而不显。当然,如果要说,就必须对所说的内容非常了解,否则,想说也说不出来。从说与播的语言形式和心理感觉考察,二者都有区别。

总之,语流是由心理与语言形式诸方面形成的。研究语体和语速问题离不开对语流内、外部因素的研究。了解语流的内涵与形式,对不同的表达方式很有帮助。(6)停顿

电视新闻片配音由于语速快,也导致配音停顿的特点。停顿在新闻片配音中,仅有区分段落、层次之意及对画面作用。其他各种功用都融于语气之中,由语气的合理处置来体现,如表情性和强调性停顿等大多数情况下语流中不停。比如:在日本、德国和英国股市大幅度反弹的带动下,加之受美联储维持短期借贷利率不变政策的影响,纽约股市18号继续上升,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在周一反弹150点的基础上再升139.80点,至8714.65点收盘。另据报道,当天,西欧股市在纽约股市促动下全线飙升,伦敦、法兰克福、巴黎等股市的上涨幅度均在3%以上。这是中央台编译报道的。

以上这条经济信息,如果在广播新闻或电视新闻口播中播出,都可按新闻播音处理规律有几处停顿。而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可以只有两处停顿,播出两个小意思,可在“另据报道”之前和回报语之前停一下。当然,中间可以偷气。因为,停得多,势必减慢语流的推进速度。所以,在不影响语意的基础上,能播多少就播多少,能不停就不停。这样,播得单位大、意思更完整,播得快而多。在这条经济信息中,按一般新闻播音的处理规律,可在“加之”一词之后停一下,以示区分。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一般可不停,只用语气来帮助表现这种意思。如果某位功力不足者在此念成“加之受”,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说明他不懂其意,也不合语法。至于结尾“这是中央台编译报道的”回报语,在它之前也只能稍断一下,后面马上用更紧凑的或慢于前面新闻的语速说出,加上语气的转换来区别于前面的消息内容。有时,也可用稍轻于播新闻的声音来说回报语,目的也是区别前面的消息内容。但作为起区分作用标志的停顿,时间却不能长。

总之,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所谓停顿,其实也只是从容地换口气的时间,不能太长,主要还靠语气来体现区分与转换等。(7)重音

电视新闻片配音要想播得既快又清楚,还要注意对重音的确定与强调。一般画面上有的、人们熟知的内容即使应该强调,也不作为重音。这点不同于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口播。原因如前,有画面语言相伴。比如:北京市市长贾庆林,昨天下午在市政府会见了由南非比勒陀利亚市执行委员会主席马鲁勒卡先生率领的比勒陀利亚市代表团一行。

以上这条动态消息,如果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不必非按一般新闻播音的要求强调点出几个W。在这里,只需要点出接见谁即可。因为画面上贾庆林一出现人们便认识(如果是他新当选人们尚不认识时可以强调)。作为前北京市市长,他经常接见外宾并且都在市政府,所以,在此只强调出今天他接见的是哪国外宾即可,其他都可以带过,因画面上有。因此,电视新闻片配音的重音,不仅依配音稿件而定,也要结合画面内容而定。

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的重音强调方式,通常以加重、凸起为主,辅之以拉开,但都要有度的限制。至于停顿、放轻等强调方式,在此基本不能用。因为,它们有的不符合语速快的要求,有的不符合新闻播音的规律。

总之,电视新闻片配音的重音选择,应立足于消息的新鲜之处、重要而画面中没有的东西,重音比广播新闻播音和电视新闻口播要少。

此外,电视新闻播音中无论是配音还是口播重音的显现都必须明显,以在源源不断的语流中突现其重点,不至于语流平,不得主次和重点。应当使畅达的语流与重点的突现相结合,只有这样,才可播得既流畅又清楚。为此,要敢于强调重点,在高低、松紧的对比变化中突现,使表达者的心理认知即理解、感受,通过生理操作形成气息的强弱、咬字的松紧等物化,刺激受者,诱导其形成准确的认知。(8)语气

语气的使用在电视新闻片配音中也非常重要,因为,为了配合配音语速快的特点,有的表现手段不得不弱化或减少了本体功能,而将其融入语气欲得以体现。

但是,很多年轻的电视新闻播音员或改行搞播音的人,没有经过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一进电视台就为电视新闻片配音,加之,编辑一味要求快,于是,他们就只图快,一股劲向下冲着播,什么语法关系和语意都不顾,也没真正把握语言处理技巧,更谈不上电视新闻片配音技巧。他们的播音,要么语势平、甚至是无语气地平趟快播;要么蹦字播,自己播得气喘吁吁,想快也快不起来,别人听了很累,又听不清楚。好的播音员应播得既清楚、自如,又快。这其中语气的作用十分重要。

例如一位曾获播音大奖的电视新闻播音员,有一次被借到另外一家电视台工作。有的编辑听他播得不费劲,也不显快,便说,他不如本台的一名播音员播得快。这名借调的播音员不服气,于是他们做了一个试验。事实证明,他的这种不费劲、既清楚又自如的播音,平均每分钟比被认为播得比他快的播音员多20字。这又一次说明了语言基本功的重要。同时,从这位获胜者讲的电视新闻片配音的体会中,我们也听到了重视表达语气和把握电视新闻片配音规律及技巧的重要性。那种语势平、无语气的表达,根本无从表现语法关系和语言内涵,是极不可取的。不能因图快就不注重语气的使用,只是应当合理把握由语势形成的语流曲线的幅度而已。

第五节 演播室对话

演播室对话,即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通过电话连线及视窗对接,(有时是双视窗,有时是多视窗)与新闻现场的记者、有关人士进行直接对话,向他们提出问题,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或在演播室就某一重要新闻、新政策、新精神等,请有关专家进行内容分析、背景介绍、知识讲解,做较为深入的探讨,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它们的背景、实质、意义。这些也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日常工作之一。

演播室对话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它无完整的文字稿,只有编辑事先给出的谈话提纲与自己的对话思路,并以腹稿形式发挥作用。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首先要具有不同于有稿播音“复述式”语言的“即兴式”语言编码能力。其次要对所谈内容有一定了解及见解,能与对话者有对话资格。尤其在专家访谈中,更要力求与对方形成探讨关系,代受众提问,而不成为提问机器,这需要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以及对时事、社会的关心和对民众心理的了解,并比一般受众略高一筹。

2.它的语言样态不是宣读式、播讲式,而是说,是谈话体。这就需要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在演播室对话时,要从前面的新闻播报状态,转换到谈话状态;语言也由播报式转变为谈话式,不可用播报心态来进行对话,也不能以播报的语言样态进行对话。如对话完毕还有新闻播报,则需再转换为播报心态与播报的语言样态。

3.它的交流方式是与对象的“面对面”直接交流,不同于一般新闻播报是“独白式”的想象交流。这也要求主播在交流时,要真正听对方谈话内容,消化、派生自己的具体问题。不能只想着下面的提问、背提纲。

4.它的体态语比新闻播报放松、动作幅度大,相对自由。如身体的转向,由面向交谈者转到面对镜头、观众的大幅度转身;或交谈中有手的动作相助表达,这一变化,与谈话语体相辅相成,显得自如、亲切。

5.它的工作进程中,需要自己把握、分配时间。演播室对话,不同于新闻口播和配音所播稿件的字数、时间都在编辑、导播的控制之下。演播室对话,虽然这一时段总的时间有一定要求,但对每一问题或每一受访者(有时要与几个人对话)交流的时间多少,却需主播自己把握与分配时间,应按主次、需要而定,保证节目谈话顺利、内容充分的进行。

演播室对话,不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它仅是新闻播音的一种形式,是新闻报道的一个手段,但也要求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具备一定的主持能力。这种对话,既有很强的新闻时效性、现场感,又有一定深度,是丰富新闻报道的有力手段。

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在做演播室对话时,应当对所谈内容事先认真准备,做到心中有数;对话中,应真诚提问,不是表演,而是真正用心听对方所讲内容,及时吸取相关信息,渗透进自己的思维,再适当、有机地提出下一个问题;对话中,要注意思维的积极运动,适当打断、引导对方,把握对话的重点、方向,以取得预想效果。此外,在积累的基础上、要预有应付意外的补语和串联语。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些演播室对话的实例:一、电话连线

电话连线,通常是为取得一个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而采用的传媒手段。它的播出形式,一般是屏幕上出现连线记者的相片、地图等相关图片、静止画面,受众只闻其声,但却是现场传来的真实的声音,有时,还带有现场同期声,更显其真实、有现场感。

如“美国对伊拉克进行空袭”的电话连线:2003年3月20号在美国向伊拉克萨达姆发出48小时最后通碟的时间到来之际,凤凰卫视作现场直播,但却从美国传来消息说布什总统今天不再发表讲话了,而且还说,战争有可能在一、两周之内打起(意味今天无战事)。正当人们以为情况就是如此了,凤凰卫视新闻主播陈晓楠却从与之连线的对方的现场声中听出不寻常的声音,她马上说:“我听到电话里有爆炸的声音,是不是已经打起来了?”情况果真如此,北京时间上午10点34分美国正式向伊宣战,进行了第一轮空袭。可见,同期声是电话连线的生命。

例一,采访贝尔格莱德局势

导:下面我们请导播接进本台赴贝尔格莱德记者王晓琨的电话,请他给我们谈谈南斯拉夫国内对目前形势的反应。

问题:

1.请问贝尔格莱德市内现在气氛如何?

2.人们对战争感到恐慌吗?

回答要点:

1.贝尔格莱德市内居民对目前局势的看法。

2.南军队加紧备战。(以便我使用南军队军歌)

这是电视台编辑给的一个电话连线的对话提纲,比较简单。但在真正播出时,可对此提纲进行一些加工:

1.可将语言做口语化处理,但要掌握精练、明晰的原则。

2.可将一个大问题着情化解成几个小问题,有层次、有机地提出。

有时,还要顾及编辑的要求,将谈话引入编辑的构思之中。(如这个对话,就要使谈话引向有利于编辑播放南军队军歌。)

例二,采访耶路撒冷当地媒体对布什推迟公布新方案的反应

导:接二连三的爆炸事件,以及以色列的军事报复行为,可以说打乱了布什政府的中东计划。本台驻开罗记者刘茁野昨天在抵达杰宁检查站后受阻,始终未能进入杰宁,(原文:下面我们请不得不改道耶路撒冷的刘茁野介绍一下最新情况。)最后不得不改道耶路撒冷。下面我们请他介绍一下最新情况。刘茁野你好!

1.布什暂缓公布中东和平新计划,耶路撒冷当地媒体是怎么评论的?

2.新一轮袭击和报复循环的开始这是不是再次动摇了当地老百姓对恢复和平的信心?

从以上这则电话连线稿中,我们是否较具体地感受到电话连线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当不能用电视手段进行视窗对接时,以电话连线方式进行报道,就是惟一能满足受众对现场新闻信息需求的途径了。

例三,目击杰宁现场、阿拉法特近况

导:杰宁难民营到底发生过什么,只有等到联合国调查小组调查之后才会清楚。新华社记者明大军一行三人在以军解除对难民营新闻封锁后,立即前往那里进行了实地采访,下面我们请他介绍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明大军,你好,能不能讲一讲您亲眼所见的杰宁难民营的情况?

明:好的。当我们到达时,看到整个难民营大约三分之一的房屋已被以军破坏,100多座由钢筋混凝土建的楼房被夷为平地,巴方的推土机正在废墟中挖找尸体,到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十几名身穿印有“联合国”字样的志愿者带着厚厚的海绵口罩正在清理现场。由于难民营街道十分狭窄,以军坦克所过的街道两边,房屋都受到严重破坏,有的房屋甚至被以军坦克直接推倒。据巴勒斯坦方面统计,在以军的军事行动中,杰宁难民营共有500多人丧生,巴勒斯坦方面指责以色列在这里进行了大屠杀。但是因为以色列在结束战斗11天后才允许国际救援机构进入那里,我们也是在与以色列军方签署了一切后果自负的“生死状”之后才刚刚获准进入难民营的,因此,在这之前那里是怎样的情形,外界无人知晓。我们不能确定那里一定发生过大屠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的巴勒斯坦难民经历了一场悲剧。

导:几天前,有消息说以色列正在考虑对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官邸进行突然袭击,昨天安理会发表主席声明,对阿拉法特的人身安全深表关切。(原文:“据我们所知”被删除)你昨天就阿拉法特的近况采访了巴方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阿拉法特的近况怎么样呢?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明:埃雷卡特说,阿拉法特近来精神状态和情绪都很好,但阿拉法特那里目前仍然缺乏食品、水和药物,特别是清新的空气。当被问及在“囚禁”之中的阿拉法特是否仍然能够控制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时,埃雷卡特说,阿拉法特正在通过一切手段维持其本人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政治生命,他仍有许多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并正在尽其一切努力保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运转。

导:好,明大军,感谢你的报道。二、视窗对接

视窗对接与电话连线不同之处在于,观众可以从屏幕中看到对方说话情形的活动影像和与之相关的镜头画面,二者相比之下,更具真实性、现场感和生动性。它不但可闻其声,还见其人、睹其景,可从视听两方面,提供给观众更多的现场信息。正是从视窗对接中,我们看到“战地玫瑰”中国女记者吕丘露薇勇闯战火中的巴格达后那风尘仆仆的容颜,领略了战争的残酷与记者的职业;也是从视窗对接中,我们看到可爱的“白衣天使”们是如何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踏上抗击“非典”的征程;还是从视窗对接中,我们看到中国运动员再登珠穆朗玛的壮举……

在多视窗对接中,受众还可从新闻主播对不同地区、不同角度的采访中了解到更为丰富的有关信息,如“伊拉克战争”的战况动态及“抗击非典”的情况。

一般受众对世界形势、新闻事件都比较关心,希望尽快得到相关信息,但了解途径有限,因而,随着传媒手段的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现在,电视台经常使用视窗对接这一形式向受众传递一线的最新消息和现场状况让受众充分享受到新闻真实、快捷的美学品位。

例一,法国总统大选

2002年5月3日,央视的新闻主播以双视窗方式,采访了前方记者周勇,通过他的报道及时向我们介绍了大家极为关心的法国总统大选的情况。

人们为什么如此关心此事呢?原因是,那一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右翼势力在竞选中占得先机。法国也是如此,法国的右翼分子“勒庞”便在总统大选的第一轮投票中胜过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和现任总理“若斯潘”,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因为,极右势力抬头掌握了政权,那么“排外”、“法西斯”便不可避免了,这对全人类都是一种灾难。在这种令人焦虑的时刻,我们,应当说是全世界人民都在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且期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

在这次“双视窗”采访中,前方记者周勇告诉我们:法国3/4的民众希望希拉克获胜,看到局势紧张,他们也放弃了冷漠,同时,法国其他参选政要也号召民众将选票投给“希拉克”,从而,压倒“勒庞”。作为世界公民的我们终于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了。对此,难道我们不该感谢了解民众心理的主播和送来“急时雨”的前方记者吗?当然,先进的传媒技术也是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的有力保障。

双视窗采访:法国总统大选

导:希拉克和勒庞,谁会胜出?当地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太多悬念的问题。但就是这样一个悬念不多的选举,却让一贯对政治并不热心的法国人一改常态,这个变化的背后应该有着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下面我们请本台驻巴黎记者周勇来谈一谈。周勇,你好。

1.从第一轮投票到现在,勒庞的胜出让法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与投票率不高的第一轮选举相比,法国选民目前的心态是不是也(原文:发生了变化)不一样了呢?

例二,日本“有事法制”

比法国总统大选更让中国人关注的是日本的“有事法制”。什么是“有事法制”?它出台的背景如何?日本各界的反应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似乎知道一些,但却不甚明了,于是,央视新闻主播贺红梅在2002年4月17日的新闻节目中,运用双视窗采访了中央电视台驻东京记者孙宝印,请他介绍了有关情况。随后,又在演播室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谈了相关话题,与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使我们对日本这次出台的“有事法制”的背景、实质及危害深知无疑,也使我们对日本军国主义不得不加强防范之心。事实证明,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就在日本的“有事法制”出台后没几天4月2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了“靖国神社”。最近,小泉竟在公开场合说日本的“国民自卫队”就是“军队”。其用心不言自明、昭然若揭。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次“双视窗采访”和“专家访谈”:

双视窗采访:日本“有事法制”

导:日本政府昨天晚上在首相官邸举行“安全保障会议”和“临时内阁会议”,通过了与所谓“有事法制”相关的三项法案,并于今天提交国会众议院审议。我们联系到本台驻东京的记者孙宝印,请他来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的情况。

贺:孙宝印你好!

孙:贺红梅你好!

贺:我们想了解一下这次日本政府通过的与“有事法制”相关的三项法案是什么,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孙:好的。这三项法案分别是:(字幕)“武力攻击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改案”。(新闻资料画面配介绍)(介绍大意:这是实现了日本政府25年来的宿愿。这次小泉首相借口“9・11事件”反恐怖主义,要推动日本的防卫体制修改尽早实现,以致日本政府已在今天做出了决定,并向国会提交了这个法案。)

贺:那么,提交国会正式审议和这一法案正式生效还需要什么程序呢?

孙:今天4月17日提交法案,6月审议……(会议画面配介绍)

贺:那么,目前日本各界对这一法案是什么态度呢?(日本各界游行画面配介绍)孙宝印,谢谢!

专家访谈:日本“有事法制”

导:去年10月日本国会通过反恐三法案的时候,在国内外特别是日本周边国家就招来了强烈批评。而这次“有事法制”的三项法案为日本扩大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我们请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王新生教授来谈一谈有关的问题。

贺:王教授,你好,欢迎参与我们的节目。(原文:首先您能否解释一下“有事法制”的含义?)我们想请您解释一下“有事法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含义是什么?

王:(要点:实质为“战时体制”——1.日本首相的权力扩大了,可不通过国会、内阁会议发布命令;2.自卫的范围扩大了;3.战时处罚违令者力度加大,扩大了对“有事”的解释。)

贺:(原文:日本为什么要一步步地扩大军事行动?您认为这前后六项法案与“和平宪法”是否抵触?)那这几项法案与“和平宪法”的精神有没有抵触?

王:完全抵触……

贺:如果这几个法案能够通过的话,那会对地区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王:……

贺:好,谢谢您。三、专家访谈

专家访谈,是借用主持人节目形式的一种新闻深度报道方式。每逢重大新闻发生、新政策出台、针对当前社会上人们的关心与不解,为使受众对有关背景、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而特请有关专家来演播室回答新闻主播代表广大观众向他(有时是1人,有时是几人)提出的相关问题。这种专家访谈一般时间不长,内容单一,以专家讲解为主。

如美国攻击伊拉克时,为了使观众更好的了解战情,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以及国内多家电视台都请了不少军事专家来到演播室,为观众分析战争进程、军事力量对比、武器特点、地形地貌等专业知识,使人们对整个战况有更清楚的了解。同样,在之后的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又有不少医疗专家、医学研究人员被请进演播室,为惊慌失措的人们答疑解惑,给了人们防止“非典”的方法和战胜“非典”的信心。毫无疑问,正是凭借各业专家的权威性和知识性开掘了新闻的深度,也丰富了媒体服务于受众的手段。

如果说,电话连线、视窗对接是就某一重大新闻进行及时、连续的报道,那么,专家访谈则是围绕这一内容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提供给受众更多的相关信息,引导视听,加深认识。

例如,(俄美会晤)

导:与以往的俄美首脑峰会相似,这次普京和布什的第五次会晤也在亲热的笑声中开始。那么,笑声之外,俄美关系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对国际局势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今天我们请来清华大学战略研究所的楚树龙教授,讨论一下有关的问题。楚老师,您好。

1.据说俄美首脑今天签署的新核裁军条约虽然只是(原文:短短)薄薄的三页纸,但双方却非常重视,您(原文:认为)觉得他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谈话)

2.美国认为使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您认为是这样吗?(原文:俄美签署核裁军新条约,是否像美国认为的是使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谈话)

3.(打断、接话重复对方专家尾句切入提问)那“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是不是意味着俄美关系有了根本的变化?(谈话)

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在这一专家访谈中,新闻主播很好地引导(利用有效提问)在场专家谈了有关问题,给出重要信息,为我们答疑解惑,同时,她还将文字化语言变为口语化提问,运用娴熟的主持技巧“适时打断”,从对方谈话中适当切入、有机提问,使人感到谈话双方是在同一位置,他们在平等、认真地探讨一个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因而,对新闻主播产生一种信任感,感到她虽不如专家,却比自己略高一筹,又不张扬夺戏,而是在替自己向专家请教,所提问题精炼、清楚,真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是否看到电话连线、视窗对接、专家访谈有几点要旨:

1.广义备稿丰富、深厚。(表现在政策、背景、知识方面)

2.运用谈话语体。(有与播报新闻的语体转换)

3.具备主持能力、记者功力。(是复合型人才)

实践永远走在理论前面,在前不久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与“抗非典”的两大战役中,演播室对话起到异乎寻常的作用,也提出了新的专业课题,对此,有的实践者将它称为“新闻同步直播”。因为,在这种直播中我们看到不同以往的工作状况。在这里,除去电话连线、视窗对接、专家访谈以外,同时,还有新闻播报、同步画面解说、同声传译(凤凰卫视的新闻主播都能做到自己同声传译,目前,央视还需借助现场专家)、与观众的互动(接听热线电话、汇集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代受众向专家提问)等,可以说,在这里将新闻报道的所有手段,无论是快捷的,还是深度的都用上了。显而易见,这里,新闻主播在传播信道中,不仅是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传者:他从连线、视窗、专家、受众等处即时得到各种相关信息,又及时解读、判断、编码、发出,形成一个互动的、多时空、多角度的立体信息网络;这里,新闻主播的交流也不是单项的、单一的,而是多项的、多样的:既有与连线、视窗的一线记者、受众的直接交流,也有与镜头前观众的想象交流,还有与演播室专家的面对面交流;这里,新闻主播的工作方式,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既有新闻播报、现场解说,也有连线、视窗对话、热线接听,还有专家访谈等;这里,新闻主播的语言样态也呈现丰富性,语体多样:有播报、讲、说、议、谈话等多种样态。因而,新闻主播应结合现场工作需要,对自己的心态、语言做及时、相应的转换,并做到得心应手,功力到位。

第六节 电视新闻播音提示

一、新闻播音也需情感

前面我们对电视新闻播音的口播、电视新闻片配音及演播室对话进行了探讨。要做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并不容易,既要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准,更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用心、动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

比如,1998年8月14日晚,《新闻联播》中播出了江泽民总书记发布的嘉奖令,授予空军某部高炮连指导员高建成烈士“抗洪救灾英雄”的光荣称号。随后,电视中播放了高建成烈士英雄事迹的片子,接着,播出了本台评论。我们看到那位女新闻播音员动情了,眼中涌起了泪水,但她牢记自己的职责,没让眼泪掉下来,继续不失风度、饱含深情地将评论播完,给人以极大的震撼,与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共鸣。事后笔者问这位女播音员当时“是不是动情了”,她讲“是的”。那天播出前才给她这篇急稿,而且稿上还有不少处漏字。而她在播这篇评论前,通过播音台前的小监视器看了关于高建成烈士的新闻片,当她看到记者下午4点还采访了烈士,然而几个小时之后他却为救战士、为抗洪救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她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当她播这篇评论时心想:“这样的人就应当表彰”。因而,她播得非常投入。其实,那几天她们工作的演播室正在搬家,她是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中播出的。稿件急,播出环境有变,可以说,播出基础并不好,然而,她却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播出任务。据这位女播音员讲,她当时根本没有想什么稿子的问题与工作环境的问题,她说她全身心地进入到有关的内容之中,内心被感动了,心里感觉很到位,思维很活跃,播得很投入也很顺利,连稿件中的问题也可以适当弥补。她还特别讲:“不要以为播新闻就不要动感情,有了感情,才能播得很投入、顺畅。”

从此事例中,我们看到情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到遵循电视新闻播音创作规律与特点,即电视新闻口播同电视新闻片的相互参照、衔接的重要作用。

情感在电视新闻播音中还有着另外的意义。据一些电视新闻播音员讲,他们刚从事电视新闻播音工作时,由于要兼顾几个方面,心里很乱,根本进不去稿件内容,也就越发紧张、易错,从而失去自信心。后来,在有经验的播音员指点下,他懂得了播音时进入内容和投入情感形成态度是关键。照此去做,的确情况有所改观,克服了紧张心理,也播得顺畅了,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原因在于,新闻性稿件的语言、内容概括力强,不似专题类或文艺性稿件那样语言、内容具体、细致,易于启动人的内心。因而,在播新闻性稿件时,只有从思想认识的高度出发,专心于具体的新闻内容,产生自然、充实的情感态度,伴随以活跃的思维,才会消除紧张心理,表达顺畅,不易出错,当然也就有了良好的心态,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

总之,情感在电视新闻播音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有情感的播音,才会是有感觉、有灵魂、有内涵的播音;反之,则仅是机械、僵化、零碎的词语排列,缺少主旨和感受,因而,也就缺乏与人的心灵沟通。同时,进入所播内容、掀动内心情感,也会使播音顺利进行,消除紧张心理,形成自信。当然,在电视新闻播音中,不进入所播内容,游离于具体内容,情感也就无从谈起。二、具备两重基本功

要想做好电视新闻播音工作就离不开基本功,这是众所周知的。不能因为电视新闻播音快于广播新闻播音,就忽视其基本功,事实证明,“一快遮不了百丑”。

基本功的第一层面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同样要有较好的吐字发声和表达技巧。

基本功的第二个层面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要有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处理的两重基本功。

从某种角度讲,电视新闻播音要比广播新闻播音复杂。原因在于,电视新闻播音不仅要能口播,也要能为新闻片配音,合理运用体态语等。因而要有多重专业基本功,再遵循电视新闻播音规律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电视新闻播音形态的播出规律与特点,方可胜任本职工作。

有一事例可给予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某著名电视新闻播音员讲,在中央召开重要会议要他们播会议公报和代表、委员名单时,他们都感到力不从心,字立不住,语速慢不下来,气也托不住,播音很费劲。因为平时播电视新闻,尤其是为电视新闻片栩音,语速都很快,按电视新闻播音表达规律,如前所讲,有的停顿、重音就可以不停顿、不强调了。而在此却不然,由于语速放慢、力度加强和内容的需要,停顿与重音的处理都如同广播新闻播音的处理,该停的都要停,只是时间不能长;该强调的都要强调,只是把握程度。如果表达处理基本功不过硬,在此不知如何断句、该不该停顿、如何强调和如何处理为好,那就会错误百出、播不清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新闻播音员必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两套本领,以广播新闻播音为基础,并深知电视新闻的表达规律和具备电视新闻播音的表达能力,一旦需要能力可及。惟此,方可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三、多样化与适应性

我们的新闻节目(尤指新闻消息类)正进行着不断改革与探索,呈现出多姿多采的局面,不但节目内容与报道方式更贴近人民,播音形式也更加丰富多采。

例如,在新闻的播报方式中,目前,既有常规的播音员播报,也有新闻主播和新闻主持。所谓新闻主播,是指由一人(一对男女播)或两人(两对男女播)专门播报一个固定栏目或时段的新闻,但并不以主持人自称,所播内容,主播者或参与编采、或不参与编采。

随着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丰富多样,电视新闻播音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除去以往的播读、播报、播讲新闻外,又有了说新闻样式;除去新闻播报的新闻语体外,又增加了电话采访、视窗对接、专家对话的谈话语体;以及现场报道或演播室主持中,时而播报、时而对话、时而访谈的不同语言样式和语体的转换与交融。

这就要求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或主播具备多种新闻播音技巧:不但会传统意义上的播报新闻,也会不受新闻语体制约而稍加改造的说新闻;不但掌握各种不同的语言样式和语体,还可以随节目内容需要而自如转换。

在此需要指出,所谓“说新闻”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生活中的口语化和根本脱离新闻语体制约的家常聊天儿式播法。目前,有的电视台、某些人进行了类似聊天儿似的说新闻,甚至加些不着边际的调侃内容,使播音偏离了新闻语体。虽然主张这种尝试的编辑、播音员的创作初衷是好的,是想在枯燥的新闻播音中加些生动与趣味,以加强与受众的沟通,显得有亲和力。但他们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即任何事物都有质的规定性,稍一过线就丧失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变成不伦不类的东西了。改革与探索是好的、有意义的,也是人们所需要和希望看到的,但一定要在质的规定范围内,在度的制约下进行。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是不可取的,是不成功的改革与探索。因此,在这里我们指的“说新闻”,应当是将新闻文体中书面化的语句变为口语化形式,内心强化交流感、解释感,形成很强的说话语感,又受一定新闻语体制约,有吐字发声基本功,有一定力度,去除随意虚词的不塌、不拖、不水的说新闻方式。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概括,叫“立着说”。这种“新闻中的说”与生活中的说是有区别的。

要全方位胜任自己的工作还要求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具有新闻编采、新闻写作、主持节目的技能和即兴报道出口成章的能力。可能有人会提出:这些是记者、主持人的工作吗?它们属电视新闻播音员的职责范畴吗?

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原因在于,从以有声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角度讲,在节目中无论是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谁在讲,都称之为播音,无论这播音是有稿还是无稿,这播音的稿件是否是自己所写,都没有什么职业的限定与特权。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培养学生的课程中之所以设置了新闻理论、新闻写作、新闻编采、节目制作等课,新闻专业的教学中也设置了吐字、发声、语言表达理论与技能课,这些都源于一个目的:拓展专业技能,干好本职工作。这也说明了播音不是一个专业的专利,编采与主持也不是哪一个专业的特权,只有从节目出发,需要什么技能就用什么技能,形成一种综合效应,才能办好节目。当前,不少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既播新闻,又自己亲自采访、写稿,现场报道更是经常。这种新闻节目的改革不正应验了这种专业理念的回归及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吗?那种记者只会写稿开不得口,播音员只能播稿不能撰稿和主持的意识是不正确的,起码是不全面的。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由此可见,电视新闻播音员在新闻节目中的现场报道和演播室对话是正常、合理的。只是我们应当理解到,这里只是借用了主持形式,电视新闻播音员仍是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播仍是主播,身份并没有改变。这种新闻节目中既有新闻播报,也有主持形态的存在,是播音与主持交叉融合的表现。这种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阻止的,是事业的需要、时代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成为复合型人才。

具体到一名电视新闻播音员,应当力求从新闻专业角度全方位增强自身素质,以适应多样化的工作需要。应当看到,现在的电视新闻播音工作绝不只是照稿播报,播音员也有将文字化的稿件润色、修改、加工为口语化,甚至加写新闻导语、串联词的权力;并且有时要完全自己拟出电话连线、视窗对接采访和与专家对话的提问、交谈提纲;现场报道更要随现场情况变化即兴进行口头报道。这都要求电视新闻播音员有稿播音要锦上添花,无稿播音似有稿,表达清楚、规范、完整、得体,专业技能全面、娴熟,具有较高的新闻专业素质,面对多样化的电视新闻播音,具有很强的适应力。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播音的多样化与适应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电视新闻播音员应具有播读、播报、播讲、说和谈话等多种语言样态的表达与灵活转换能力。

第二层,电视新闻播音员应具有新闻采访、编辑和写作能力,并有较强的即兴口语能力。

除此之外,为了适应多样化的新闻播音工作需要,电视新闻播音员还应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术。因为目前已有不少电视台从写稿、审稿到播音都实行了电脑一体化操作。四、电祝新闻播音存在的问题

电视新闻播音是个多样化的系统,因此,电视新闻播音员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专业技能、较高的新闻素质外,还要有正确的电视播音创作意识。然而,目前在电视新闻播音的学习与工作中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引起重视,加以调整。

1.电视新闻播音感不强

这种表现是,电视新闻播音中交流感不强,语速偏慢,用声偏高,讲述感欠缺,缺少体态语的规范与辅助,混同于广播新闻播音。解决的办法是,增强电视新闻播音意识,强化镜头、画面感。

2.电视新闻口播似新闻片配音

这种表现是,电视新闻口播语速偏快,用声偏低,语流起伏不够,缺乏播报感,说的成分过多,重点不够鲜明,似电视新闻片配音。解决的办法是,增强电视新闻口播意识,把握其特点,并掌握电视新闻播音各形态相应的播法和度。

3.偏离电视新闻语体感

这种表现是,将电视新闻内容尤其是考古发现、科技成果、奇闻轶事等讲述感强的内容播得似科普知识介绍等专题节目,脱离了新闻语体制约。解决的办法是,虽然稿件写得不似一般动态消息,但播音时,要不断提示自己现在是在播新闻,强化新闻播音意识,并把握住感而不入、新鲜、明快、讲究分寸的新闻播音特点。

4.电视新闻片配音欠画面感

这种表现是,在给电视新闻片配音时,语速偏慢,用声偏高,似口播与广播新闻播音;或自顾自,缺少与画面的配合感和解释感。解决的办法是,配音时,不论是无画面配音还是有画面配音,都要不断提示自己注意画面感,增强解释感,把握电视新闻片配音的表达规律。

5.播音语言样式单一、欠转换

这种表现是,在电视新闻播音中,不能依具体内容和具体播音形态适当调整、使用相应的语言样式。比如,播新闻公报类内容不会用播读式;播新闻片配音又缺少讲述感;新闻主持不会说;所有形态都用一种播音样式,甚至在现场报道和演播室主持时,用新闻播报语体来进行采访或对话;抑或语体转换不及时,使人听来语言生硬、不合体,欠真正交流感。解决的办法是,增强语体意识,掌握各种语言样式的表达基本功和电视新闻播音各形态的表达规律。同时,加强及时转换各种语体和语言样式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有意识地多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6.播电视新闻特写、综述类内容欠充分

这种表现是,在给新闻特写、综述类内容(如电视新闻特写《天安门广场》、《北京的胡同游》和电视综述《中美建交》、《远离毒品》等)电视新闻片配音时,表达欠充分。它们大多比一般新闻消息篇幅大,内容较具体,然而播音时却过于平淡、客观、规整,缺乏相应的情感和具体感。解决的办法是,明了这类形式存在的意义及与一般新闻的处理区别;明了之所以用新闻特写和电视综述的形式来表现其内容,是为了较具体、较可感地表现其内容,能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播这类内容在表达处理时虽要有度的把握,不能超出新闻播音语体和语言样式,但也要比一般新闻消息的播音多加一些情感与具体感。

以上所涉及的内容有两点需要说明:

其一,一般语言表达的语体要受稿件文体的制约,而一种语体中又可能有不止一种语言样式。例如,同是新闻语体,却可以有播读、播讲和说不同的语言样式。

其二,我们在这里说的用声偏高、偏低,或语速偏快、偏慢等,只是相对而言的,是就其电视新闻具体形态表达的一般规律而言,不是完全绝对的。例如,通常电视新闻片配音语速较炔,但播追悼会的内容还能快得起来吗?因此,应当准确理解一般规律与特殊性的关系,以及表达中对度的把握与微调。

7.电视新闻播音中播、说不当

这种表现是,有的电视新闻播音员表达中播、说不当。新闻播音是播说结合,当播则播,当说则说。除去公文类新闻用播读以外,一般以播讲为主,而离人们生活较近的内容和软性、趣味消息则以说的方式为好,显得更亲切、自然、生动、有情趣,交流感更强。但应注意是新闻语体制约下的说。此外,还应参考所播新闻在什么时段中播、内容如何、画面如何、新闻写法如何,以决定其播音方式。

电视新闻播音探讨于此,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电视新闻播音职业的美?我们的回答是:真情、敬业。许多时候,我们是用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情操、良心和情感在工作。我们不但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更要有一颗高尚的心去消化、理解时代的每一次跳动,并做出自己恰当的判断与反应。不要忘了你所播报的许多新闻是记者在一线用辛勤的汗水,甚至是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也不要忘了你所播报的许多内容是替正义声张,对邪恶进行鞭挞。你不是化好妆、坐在镜头前表演的人,你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灵魂、有思想的人,你的播音和体态语表现是内心激情的燃烧和真情的自然流露。愿我们都成为这样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吧!

思考题:

1.什么是电视新闻播音?

2.电视新闻播音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电视新闻口播?电视新闻口播的表达特征是什么?

4.电视新闻口播的基础与条件是什么?

5.什么是无提示器口播?无提示器口播的抬头技巧是什么?

6.抬头交流的内涵与位置是什么?

7.什么是有提示器口播?口播的心理分配如何?

8.什么是电视新闻片配音?怎样把握电视新闻片配音的特点?

9.电视新闻播音的多样化与适应性是什么?

10.电视新闻口播体态语的把握重点是什么?

11.演播室对话的分类是什么?怎样把握?

12.演播室对话的要旨是什么?

第二章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电视工作者们推陈出新,向观众展示了一个个最新鲜、生动、真实而又吸引人的电视节目。其中,电视新闻通过现场报道这一形式使观众能及时地掌握新闻事件的第一手信息,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和现场感,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第一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概说

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报道者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

我们知道,在广播和电视尚未出现之前,报纸用文字及图片向广大受众传播新闻信息。广播出现后,广大受众可以通过电波传来的声音来想象事件发生的现场,也就是使听觉形象化,从而把新闻事件中的现场气氛真实、准确地传达给听众。比如1949年10月1日,全中国人民通过收音机听到了天安门广场热烈的气氛以及毛泽东主席用他那湖南口音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但是,由于只能“闻其声”,多少使受众产生一些遗憾。

电子技术的发展为电视新闻报道的高时效提供了条件。眼见为实,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以把新闻事件的现场展现在受众面前,声画同步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ENG摄采同步加快了新闻采访摄录速度,电波传送,微波传递,为新闻现场事态发生进展的同步报道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它使现场报道的直播成为可能,使事件的发生与受众看到之间的时间差几乎为零。与其他报道方式相比,电视现场报道具有更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通过摄像机的记录,以及报道者的及时报道,观众被带入所要报道的事件当中去,充分享受与报道融为一体的参与感。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中,电视新闻采用现场报道的形式极为普遍,在我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已经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所热衷的一种新闻传播方式,我们可以经常在电视画面上看到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步报道,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美国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登越珠峰等等,也可以说现场报道这一形式越来越频繁地被运用到电视新闻节目中。

由于电视新闻要求利用电视这一手段将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件及时、简捷、形象地加以报道,特别是消息以“快”为特点,因此,现场报道这一形式为电视新闻工作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再结合现场直播,一改电视新闻由单一的口播新闻和图像新闻相结合的模式,令观众耳目一新,也使新闻报道的形式日渐丰富起来,同时增加了信息量,也更强化了报道的立体感,使观众一目了然。较之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现场报道则更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参与感强、现场感强等优势和特点。直播技术的运用可以说使现场报道如虎添翼,使受众在第一时间与新闻事件同步,不能不说是吸引受众的原因之一。

报道者除了在受众面前展开一幅幅真实画面外,还需要对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发生原因、事态发展、新闻背景交待清楚,不但使受众看得清楚,还要听得明白,这就要求报道者不仅要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更要有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及心理素质为基础。

以往的新闻报道大多是图像、配片,以及播音员在演播室的有稿播音,现场报道则要求报道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有声语言的报道。可以是现场播报,也可以是现场评述、现场采访等多种方式。有些同行认为现场播报不能算为现场报道,因稿件不是报道者自己写的,或中间没有播报者的即兴评述和现场采访,但是在我国的电视新闻中,现场播报这种报道方式一直存在,也许在现阶段的电视报道中还会保留下去,所以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认定它的是与非,只是作为一种报道方式介绍给大家。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特别提及与说明,即对报道者这一角色的认识。我们认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报道者,可以是记者,也可以是播音员,只要他们担负了这一任务,便是合理的报道者,这中间没有绝对划分。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的记者可以出镜进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而有一定新闻素质及各方面相关能力和素质的电视新闻播音员当然也可以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者。这种复合型人才正是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必然。

第二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节目形式的特点

1.时效性强

国外的电视现场报道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由于新的电子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作为电子技术发明的产物,其发展时间也受制于技术手段的进步,过去新闻的时效性是“TNT”即“TODAYSNEWSTODAY”,而随着新型的数字化传播系统和庞大的通讯系统的建立,电视直播具备了多机位、多角度、同步展现、同地和异地时空互动的技术能力。现在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变成“NNN”,即“NOWNEWSNOW”。与此同时,电视摄像机镜头深入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同步记录时间的流程,也使得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比如1998年2月1日、12日、18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中国报道》节目连续三次启用移动卫星可视电话,对我国第十四次南极科学考察进行了同步报道。这是中国电视界首次尝试使用移动卫星可视电话进行同步报道,在世界电视传播界亦属罕见。1998年2月12日正是农历正月十五,节目组将此次考察队队长李院生的妻子和孩子从上海请到了演播室现场,并和李院生相隔13000多公里在屏幕上见面,一起度过了一个团圆的元宵夜。节目播出后,许多观众说,在收看这个节目时自己也忍不住流下泪水。

对此,叶凤英教授说:“我不计较图像质量,我只是非常兴奋,居然我们能想到这样一个点子,运用这样的技术,在过去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搞这个报道。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它不可能像香港回归报道的图像那么清晰,但从电视新闻美学的角度出发,首先是时效的美,这是最重要的。时效美可以冲淡我对图像质量的计较,如果是晚5分钟能够看到质量好的图像,我宁可选择前者,它是真正的现场新闻报道。”“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2003年10月15日~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充分运用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相结合的报道方式,向受众展现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画面。2003年10月15日上午9∶00,“神舟”五号点火升空,与此同时,新闻频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新闻”播出;9∶01,主持人口播新华社“神舟五号点火升空”快讯;此后,口播与滚动字幕穿插报道最新消息;16日6∶23,杨利伟安全着陆;6∶37,“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别报道”开始,并在第一时间以直播方式不断播发来自内蒙古主着陆场的现场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我们看到了飞船在空中下降的镜头,第一时间播出了杨利伟从“神舟”五号舱内拍摄的太空画面,第一时间在由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回京的专机上对杨利伟进行独家专访等等。

由此可见,现场报道尤其是直播的现场报道这种形式,最能体现消息类新闻“快”的特点,由于消息类新闻还要“短”而“精”,利用这种手段可以使简短的消息更加丰满,增加了新闻的深度和真实性,事实胜于雄辩,任何语言都不能百分之百地准确描述新闻事件的过程。

2.信息量大

我们通常看到的新闻多是由记者采制回来,经过编辑后配音形成的。这种形式大多可以把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说清楚,但有时由于采制时资料不够,也会出现重复画面的现象,让观众看后多有乏味之感。而现场报道,使声音和画面同时、同步存在,它可以准确地传达现场的气氛和内容,即使是报道者的现场评说,也是报道者说到哪儿,观众就立刻看到哪儿,想到哪儿,即使是摄像机背后也能通过报道者的描述使受众了解全方位的现场。

声音和画面的有机配合使报道者可以通过语言来讲解现场发生的事实,并做一些及时的背景材料的介绍和补充,使观众对报道的内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有时报道者利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没有现场评说,而是让观众自己去通过画面感觉或捕捉现场的信息和气氛,通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问答,甚至他们当时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言语间的停顿等等,各种符号之间传递着大量的信息,这既增加了信息量,同时也达到了深化报道内容的作用。尤其在报道现场出现高潮场面时,报道者可以随机停止评述,让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现场,这使得信息量比现场评述、解说或者是录播后的语言描绘等都更具有说服力,从而使观众接受的各种信息量也越大。例如,黄河娃朱朝辉骑摩托车飞跃黄河的壮举在当时北京电视台做了现场直播。当朱朝辉飞跃刚落地,欢呼的人群便包围了他,此时没有主持人马上出来评述,足有几分钟时间人们通过摇摆不停的画面和同期声,尽情地享受着第一时间目睹新闻事实的快乐。当时电视中甚至传来了电视台工作人员“别挤了,别踩线”的声音。但这就是直播的魅力,直播带来了大量鲜活的信息。

3.参与性强

现场报道之所以能够吸引受众,除了较之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不同,还时刻强调“我在场”,“我”是事件的报道者、目击者和参与者,使“我”成为受众的代言人,从而增强了电视机前受众的参与感。

1999年在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报道中,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工作在战争最前沿,他们每天向国内发回有关南联盟的战事变化。我们看到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时而出现在被炸毁的建筑物前,时而出现在防空洞内,时而又出现在旅馆的房间里,此时,他们既是这场战争的报道者,又是这场战争的见证人,他们既报道战事,又报道当地人民的境况包括他们自己的生活情况。特别是北约轰炸了我驻南使馆后,作为中国新闻工作者,作为三位死难烈士的同行,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炮火吞没的危险,捍卫了新闻的真实。

4.现场感强

现场报道之所以能抓住观众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现场”。眼见为实,观众通过现场的图像以及报道者的介绍,评述更直接地了解到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既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又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尤其是现场报道的直播,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第一手信息,作出最直接的反应。比如,1999年5月7日北约轰炸了我驻南斯拉夫使馆后,中央电视台驻南斯拉夫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做了现场报道。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轰炸停电,我们的记者用手电筒代替灯光,图像上只能看到黑暗中报道者的脸。尽管在这种条件下,我们的记者却带来了令世界震惊的消息。在画面上我们看到被炸毁的使馆仍然火光冲天,救助人员在抢救伤员……整个画面都是现在进行时,增强了现场感,使观众身临其境,调动了观众情绪,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报道者的工作特点

1.置身于新闻报道现场

这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与电视新闻播音的不同之处,播音员可以在演播室进行播报,而作为现场报道的报道者则必须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作为报道者,既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也是目击者、参与者,因此他的报道也最具真实感和说服力。同时受众也会产生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比如水均益在报道前沿正进行战事报道时,在他身后突然传来阵阵枪声,作为新闻工作者,他立刻意识到要把这个信息告诉观众,于是他脱口而出:“各位观众,在我身后又传来了阵阵枪声……”如果报道者不在新闻现场又如何了解到这个细节呢?现在我们有一些新闻工作者错过新闻报道的发生现场后,找一个与现场很相像的场景进行补录,这不能算是现场报道,充其量算是外景报道。

2.即兴口语表达能力强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口语表达是现场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现场播报、现场评述,还是现场采访都要求报道者对新闻现场能及时、准确地给予报道,这就要求报道者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那么,对于报道者的语言表达也要有一个基本要求:如能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清楚准确,不产生歧义;思维清楚,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等。就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报道现状而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语言样式可以分为现场播报、现场评述、现场采访等。(1)现场播报

它是报道者用事先准备好的稿件,以事发现场为背景,面对摄像机对正在发生的事实或对该事件的背景进行介绍。这种报道方式多是事件性报道,报道者预先知道将要发生的事件内容,事先准备好文字材料,在事发现场作现场播报。这种报道方式的特点是自如、庄重、简炼、语言规范、脉络清晰。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报道,报道者经常用现场播报的方式来表现。如国家领导人的重要出访、重要会议的召开等新闻现场经常运用现场播报的形式进行报道。(2)现场评述

包括现场评和述两部分。二者可以分开也可以结合。

①评

即现场评论,指报道者在新闻现场针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的分析评价。现场评论在报道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同时,事件也在同步发展变化,报道者根据对事件发生的初始过程和了解的部分背景材料,迅速分析眼前的现场变化,并且及时注意事件的发展变化动向,迅速进行筛选鉴别,用最简捷的语言加以评论。可以说,评论在整个报道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他要求报道者有良好的语言概括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提炼主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挖掘主题的能力。一般来说,评论的语言要求准确、简炼,论点鲜明,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作为消息类新闻的一种,受篇幅所限,除了专题报道外,一般的现场报道要求用最短的时间,最简炼的语言,最生动的画面来报道所发生的事件,因此评述不宜过长。

②述

它指现场报道中对事件的叙述和描述。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虽然受众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听到、看到现场的境况,但对于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乃至背景或者发展状况了解并不多,这就需要通过报道者的叙述来补充,使受众对所报道事件有全方位的了解,以便作出客观的判断,使整个报道更加丰满。此外,摄像机虽然可以把画面录制下来,但表现的并不全面,报道者在现场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把摄像机没有录制到的内容用语言的描述来传达给观众,使受众的视野更加全面具体。比如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现场报道中,大量的背景材料的运用使整个报道更加充分、更加立体,增加了报道的厚度。

在叙述或描述中,报道者的语言应当既简炼,又准确、生动。此外,还需要报道者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做到眼快、脑快、嘴快。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经常是有评有述,用述来表现新闻事实,用评来分析新闻事实,这就要求报道者具有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功底,用严谨的逻辑和多角度的思维对新闻事实展开分析评论。(3)现场采访

也叫镜前采访或电视采访,他通过记者和被采访对象的语言交流提供必要的新闻背景,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发表观点见解等,因而深化了电视新闻报道内容。正如我们上面讲到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属于新闻类报道,因此,现场采访必不可少。通过采访可以充实新闻内容,挖掘新闻深度,增加信息量,可以使新闻更具真实感。采访方法与要求我们将在第四节中进行讲解。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从语言表达样式的角度看,既有复现式有稿播报,也有现场评论的即兴叙述与议论,还有一问一答极为口语化的现场采访谈话式语言样态。总之,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样化的。需要我们全面掌握,有机转化,灵活运用。

3.具备综合素质

以往播音员只要能播好新闻稿件即可,并不要求播音员直接参与到前期采访编辑工作,要求比较单一。但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报道者既要采制新闻又要进行现场报道,因此要求报道者具有文化素质、新闻素质、语言功力、政策水平等多种素养,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既能采访也能作现场报道,这是电视新闻报道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党的宣传员,新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使命。如果新闻工作者自身政治觉悟不高,就不能起到引导人、教育人、警醒人的作用。尤其在现场报道中更需要报道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能很好地在报道中把握新闻报道的导向,这是一次报道是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电视新闻工作者新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的价值取向。比如新闻主题的选择就考察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敏感性如何。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应该能随时捕捉到新闻的新鲜点,迅速找到新闻的切入点。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他要马上确定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再有就是确定从哪个角度来报道,也许有的事件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选择的角度新颖,确定的主题新鲜,就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中,更要求报道者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迅速驾驭报道现场,及时确定报道的主题及角度加以报道。这对于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尤为重要。

作为一个电视工作者,尤其是新闻工作者,每天接触到社会各种行业、各个领域、各种族群、各种事件,可以说是一个信息中心。应力求把节目制作成为外行人看得懂、内行人看出门道的上乘之作。比如我们看到有记者采访一位专家,由于对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不是很了解,所提问题也只是皮毛,专家回答起来很是轻松,但观众看起来却索然无味。尤其在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报道者如果不能及时地用最简捷、准确、有效的语言表达出主要内容,说不到“点儿”上,多少会给人留下遗憾。所以电视人、新闻人应该首先是文化人,这是基础。我们经常说电视人要成为杂家,对各个领域的知识都要了解一些,一个电视新闻人的文化素养如何都会在节目的创意、主题、深度、品位等方面体现出来。

现场报道中,需要报道者面对镜头向受众作出报道,这还需要报道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过分紧张,会导致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所云何物,或者表达缺乏条理性。我们要求报道者既不能过分紧张,也不能过于松懈,要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使大脑皮层保持兴奋,充分利用语言的编码程序,对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生动的报道。

心理素质的加强也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高,换句话说,良好的文化功底能够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缓解紧张情绪。

第三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分类与传播方式

一、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分类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可以分为事件性现场报道和非事件性现场报道两种。其中,事件性现场报道可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一般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1.事件性现场报道(1)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就是报道者在突发性事件现场面对摄像机对突然发生的事件作出及时的现场报道。由于突发性现场报道有其不可预知性,要求报道者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报道现场的能力。相比之下,一般性新闻事件和非事件性现场报道由于对新闻事件的已知性,因此准备也就更加充分,报道内容也就更加丰富。境外新闻频道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运用现场采访的手法报道全球突发性事件。CNN在全球设立了若干采访小组,利用便携式卫星地面站即时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目前已在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两亿的观众。每逢重大事件发生时,他们的记者都力争第一个到达现场,“面对面”地向观众作出最及时、最直接、最详尽的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全国广播公司(NBC)也都拥有自己的新闻台。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一台每天向大约两百家附属台传送16个小时的节目,每年向其固定客户提供大约一万个现场报道。英国BBC于1997年11月开办了24小时新闻频道,全天滚动播出世界各地新闻,通过卫星站发来的同步现场报道将新闻触角伸向全球每一个角落。

突发性事件有其不可预见性,不可能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正好有一台摄像机架在那里等待事件的发生,但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件发生的现场,并作出及时的报道是有可能的。如在上一节中,我们提到的1999年5月7日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被轰炸后,中央电视台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作出及时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在记者身后是当时大使馆被炸后的情景,火还未被完全扑灭,大家正在抢救伤员。通过记者的讲述以及对有关人员的现场采访使观众对事件的发生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同时,对现场的记录也使整个报道更加生动真实。(2)一般性事件的现场报道

它是指对可预测的事件进行现场报道。这在电视节目中最为常见。所谓可预测性事件,即提前知道将要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内容等,报道者在报道现场面对摄像机所作的现场报道。

较之突发性现场报道,一般性事件现场报道由于报道者提前知道所要发生事件的大致情况,因此,报道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甚至可以作出充分的背景材料的准备,从而使整个报道更加完整。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由于在报道前期作出了充分的采访资料、背景材料的准备,整个报道变得更加全面、丰富。当报道者在报道驻港部队进入香港时,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左右,由于报道者事前已经对驻港部队作了充分采访,使观众在看到画面的同时,通过报道者的讲述又了解了更多的背景材料,增加了报道的宽度、厚度。此外,黄河小浪底工程截流、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柯受良飞越黄河的现场报道通过与直播结合,使受众在第一时间感受到现场的气氛,并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些报道由于事先对背景材料做了准备,以及对事件发生的过程的调查了解,因此整个报道成了全方位的报道,记者采取的报道方式也很丰富多样,如现场播报、现场评述、现场采访等,使整个报道看起来形式多样,误差较小。

2.非事件性现场报道

非事件性现场报道是指针对舆论所关注的问题所引发的现场报道。比如报道者根据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做街头采访或者重要会议召开的现场报道等。二、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方式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分为直播和录播两种。

1.直播方式

它是指在现场通过转播车利用ENG设备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报道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报道、采访等情况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发射及时播出的方式。它用完全纪实的手法把现场情景边摄录边同步播出。

新闻的特性之一就是“快”,它是新闻之所以“新”的最前提条件。我们看到,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总是利用最快捷的手段,如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等来做到这个“快”,争发头条新闻、独家消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微波技术的利用,直播方式为电视工作者所广泛利用,受众可以通过现场直播与事件进入到共同进行时,这种方式极大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参与性。

此外,直播对报道者也有一定的要求:(1)直播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包括工作人员和被采访对象),作为报道者在直播前都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报道的顺利进行。(2)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报道者在报道前准备得很好,但是一站到摄像机前脑海里就一片空白,不能马上进入播出状态。因此,要做到临阵不乱,不过分紧张,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以最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报道中去。(3)对突发事件要反映迅速,应对自如。

2.录播方式

它是指播出前把整档节目按播出要求编辑录制,做成完整节目的播出带,按规定播出时间进行播放,播完后,播出带放磁带库保存。录播虽然在时效性上不如直播快,但是通过编辑整理,可以把整个新闻事件简单扼要地表现出来,直播上几个小时的新闻事件可以剪接成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新闻,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也减少了误差。

在我国,新闻节目大多采用录播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节目安全播出,误差率小,但是由于它的制作需要一个周期——采制、编辑、撰稿、配音等。虽然作出的节目很完善,但却失去了时效性,较之于直播虽然画面声音很完整,但失去了新闻的特性——新、快。电视工作者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问题,逐步改变新闻的沉闷样式,力争更多地运用现场报道的直播方式增加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第四节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要求与把握

一、报道语言标准、规范

普通话标准、语言规范是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者的最基本要求。

受众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就是广播和电视,因此,作为电视工作者应时刻肩负着传播普通话这一重要使命,无论是播音员、主持人,还是记者都要做到,只要面对话筒、面对摄像机,向受众传递语言信息就要说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记得在一次新闻报道中,报道者由于前后鼻音不分,一直把“美英”念成“美因”,使受众不禁有些迷惑,又继续听下去才明白意思。由此可见,报道者只具备新闻素质还不够,语音如果出现问题,就会使报道产生误差,同时也减色不少。此外,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大多需要报道者根据报道现场的情况。即兴组织语言进行报道,因此,要求报道者选词用语必须规范,逻辑严谨,叙事清楚,语言流畅,否则,将影响现场报道的质量。因此,语言标准、规范是现场报道的最基本要求。二、有稿播报锦上添花

张颂教授曾经说过:“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对于现场播报来说,要求播报者熟记稿件并脱稿播音,更要求现场播报能锦上添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可以用一些语言技巧来加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比如对内在语的很好把握,可以把不便表露的观点用“弦外之音”来表达,使貌似浅显的文字有着深刻的寓意。此外,要求现场报道始终具有新鲜感,报道者要随场上的环境、气氛调整自己的情绪、准确的基调、多变的节奏,报道者要有很强的对象感、正确的身份感(一般为记者身份,非播音员),畅达的语流,突现的重点,适当的音量,适度的语气,口语化的语言,运动的思维,生动质朴的表达。看似复杂的要求,但对于新闻报道者来说,如果能把握好,一定会使整个报道更加准确、生动,更能抓住电视机前观众的眼球。

现场播报,一般都事先有稿,因要面对镜头讲话,所以应将所要播报的内容背下来。熟记稿件后可以使自己状态自信,表达自如。背稿时,按照稿件逻辑去背可以既快又清楚,可以记下关键语句和词汇,不必一字不差地背。有时,可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一些虚词不必一一对应,抓主要内容。然而对于某些非常重要的内容以及经过反复推敲而定的文字,自己一点儿也不能改动。表达时应状态积极,与场上气氛相合,声情并茂。不能缺乏生气,只是想词背词,使语言死板,或带播音固定腔。

运用现场播报的方式,就是为了使转播中的语言更有光彩,有感染力,免得临时组织语言过于紧张,表达单调、苍白这恐怕也是这种报道方式能够存在的原因之一。三、现场评述清楚、适度

现场评述体现了报道者的思维、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分寸把握的能力。比如常规性事件的现场报道,要提前准备好背景资料,对素材的准备要充分一些,语言的组织也就会严密得多,条理也就更清晰。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因为有其不可预测性,直播内容也就是报道的原始材料,要求报道者时刻能控制报道局面,力争将现场情况说清楚,将最新的变化、最新的消息,用最快的速度组织好思维逻辑,行之于有声语言。如1997年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凤凰卫视的报道者孟广美在天安门广场的报道为例:我是凤凰卫视台特派记者孟广美,今天早晨我搭乘第一班飞机从香港飞到北京,我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北京的消息送到您的府上。我现在是在天安门广场的东面,今天晚上十点钟到明天早上四点钟,这里将有六个小时为迎香港回归的庆祝活动。估计今天至少有将近十万以上的群众聚集在这里。十万群众不要说在香港看不到,就是在北京也是难得一见的情景。大家看到在我的身后有一个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倒计时用的看板,大家可以看到时间已经剩下最后的5520秒了。我们也希望您在电视机前和我们度过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现在就请我们的摄像师把镜头转向广场,让我们感受一下现场热闹的气氛!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时间上要求比较紧,因此报道者不能长篇大论,要言简意赅、观点鲜明。这中间还要求对分寸的把握,不能无所顾及,凭自己的感受主观臆断,发表议论,这也体现了报道者的政策水平如何。通常面对刚发生的新闻事实,报道者要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以示引导。但有时在向观众展示新闻事实后,不一定做出什么结论,可以采取让受众自己思考的方式来完成报道。四、现场采访准确、有效

新闻采访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后面“电视节目主持艺术”中还要涉及,在这里只结合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来提出几点要求。

1.提问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

由于现场采访可能没有更多的时间准备问题,尤其是突发性事件报道,报道者准备提问的提纲可能就在赶往现场的路上形成,而且要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因此,提出的问题要马上切中新闻点,有很强的针对性,尽可能少用修饰语,简明、扼要、具体。如果提问的问题过长,会影响受众的注意力,不知到底要问什么。同时,也使被采访者抓不住重点,回答的问题也就不会那么明确。所以,问题虽短,但要有针对性,同时还要直逼报道的主题,并从普通受众的心理要求出发,“如果我是一名观众,此时此刻我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2.提问要客观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说话,因此,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的采访,也应注意提问的客观性,一般忌带主观色彩,更不应有诱导性。应当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感情色彩,二是选用的词汇。应让你的巧妙提问,引出对方有新闻价值的回答内容。

3.抓住问题,穷追不舍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如果要想挖出好新闻,一是要在提问中一针见血,按照自己的思路问下去;二是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判断被采访者的回答,抓住有价值的线索,紧追不放。比如我们电视新闻报道中用到的暗访就尤其体现了这一点。

4.采访要全面

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紧,内容紧凑,但也要采访清楚,所以提问要相对全面。有条件时尽量采访不同的当事人,这样,角度才较全面。比如凤凰卫视的主持人陈晓楠在巴格达采访时,针对伊拉克人民如何看待战争这一问题,采访了老人、中年男子、母亲、儿童,并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受众真实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心境。此外,还要注意从横向、纵向等多个角度来揭示事件的重要本质。同时,要抓住受众最关注或者最重要的问题,代他们提问。

5.要善于观察,灵活调整采访对象与问题

在现场报道中,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参与者,要不断关注事件发展的进程和周围事物的变化。在不断发生的情况中,选择新的采访对象,或派生新的问题以取得采访内容上的新突破,这要求报道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思辨能力。

现场报道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实施,要有的放矢,准确地运用现场采访这种方式,使整个报道更加完整、充实、丰满,使现场报道形式多样,同时也更具说服力。

思考题:

1.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是什么?

2.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报道的工作特点是什么?

3.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有几种语言表达样式?

4.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分类有哪些?

5.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6.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报道要求是什么?

7.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采访的要求是什么?

第三章 电视纪录片解说

电视纪录片既不同于故事片,也不同于新闻消息片,它有其自身的属性与位置。电视纪录片以真实性为原则,内涵丰富,创作多样。电视纪录片解说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与表达特点。

第一节 对电视纪录片的认识

一、真实性

电视纪录片也有人称电视专题片。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名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本质属性是什么?面对异彩纷呈的创作,学术界对此也众说纷纭,这些不同的观点集中起来有四种。

第一种,等同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二者的叫法不同,但本质属性相同。

第二种,从属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电视专题片从属于电视纪录片,或者正相反,认为电视纪录片从属于电视专题片。二者各有各的理由。

第三种,畸变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电视界的某些人为了割断电视与电影的联系生造出来的名词,它的创作有不伦不类之嫌,故以此立名。

第四种,独立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是两种不同的片子,它们在创作手段与表现形式等诸方面都不尽相同。

针对以上四种观点来看,我们赞同第一种观点——等同说。在这里,我们开宗明义地表明态度:一种片类的划分应以本质属性为准,不应以创作手段与创作形式模糊界限。除此之外,划分得宽泛些为好,有益于创作。因此,我们认为: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属于一个片种,即称电视纪录片为好。原因很简单,科学告诉我们,对一事物的界定必须以本质属性为准,并冠以正确、恰切的名称,才能使人准确地认识它。

那么,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本质属性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有关论述,在《辞海》中对纪录影片的表述是这样的:“对某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完整纪录报道的影片。纪录影片所拍摄的内容必须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事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在美国“大学电影协会”出版的《电影术语汇编》中,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又作了如下表述:“纪录影片、纪录片,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个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取材于实际生活,并且运用编辑和音响来增进其观念的发展。”从以上两种对纪录片的表述中,我们取其共质即非虚构的纪实性(电视纪录片与电影纪录片的创作同理,在此同一而论)。由此可见,真实性是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属性。

纪录片以真实性为基础与追求目标,纪录片的创作依据是具有实在性和具体性的客观现实的原生状态,不允许虚构与扮演,反之,将失去其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与追求。当然,这里所说的真实性,不包括被拍摄、纪录的那一事物的本质真实,而是指从纪实的角度而言,它是真正存在的。

纪录片并不只是对客观世界的纯粹再现,原因在于,编导在对客观现实摄录的截取环节与编辑、运思的创作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融进了编导的主体意识,形成再现基础上的表现。这正如维尔托夫、格里尔逊派世界电影大师所说的:纪录片是意识形态的工具,是对真实事物有创意的处理。维尔托夫还说,纪录片应当“出其不意地抓取生活,然后在意识形态上把它组合起来,叙述一个真理”。格里尔逊则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的对真实生活场面的处理,应利用剪接、音乐、解说等手段进行艺术的加工。这些理论与主张,就其实质即“让你看他所需要你看的东西”。因而,从这个意义上着眼,纪录片既有再现的性质,也有表现的性质。

其实,一部纪录片从创作初始到最终完成,始终融入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所以,每部纪录片都有其主题、目的。当然,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明显;有的暗含;有的通过解说使主题显露;有的则通过画面信息和定向组接形成一种启示。即使是反映自然与社会中原生形态的一段自然流程,也不无主题和目的。因为,选取、纪录这些镜头和流程本身就已经蕴含有某种特定意向了,只不过是以再现的方式来体现罢了。在这种情况下,欣赏主体往往会根据自身的观念意识、文化结构、审美情趣、个性特征等相观照,给予一定的理念提取。

比如《中华之剑》这部系列片,从画面和解说中,它集中地表现了毒品对人的毒害,以及缉毒战线上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部片子明确地融进了编导的立意:远离毒品,学习缉毒战线官兵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也可以说,这部片子对于不同的人都会有一定的启示。然而,这一切都是我们从片子的画面、声音中感到的:当我们看到那一个个因吸毒而丧生的人的可悲、可怖的尸体时;当我们看到那因毒瘾发作而痛苦扭动的身躯,听到他们的哀嚎时;当我们看到罪犯为筹集毒资而犯下的一桩桩灭绝人性的案件时;当我们看到那为了缉毒而英勇献身的一个个烈士时;当我们看到烈士的亲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烈士牺牲的地方悼念他时;当我们看到画面中缉毒战士与罪犯搏斗时;当我们从那动人的解说中听到这一个个悲壮的故事时……我们的心震撼了,我们被深深地触动了,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与共鸣。这也是编导为体现此片的立意精心摄录、选取资料、编辑创作的结果。

当然,还会有另外一种情况,即编导在生活中有所发现觉得值得记录,便将其摄录、积攒下来,或由某种自然、地域现象引起了一种兴趣,使其觉得有必要加以关注,将其记录下来。诚然,这种片子的主题、目的不甚明确,抑或是多义性的,但也都能给人以一定的启迪。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曾先后两次播出了同一内容的片子《小丫西西》,这部片子很有意思,引人感兴趣,也使人深思。第一次播此片时,记录的是两岁多的小丫,这个聪明、可爱的胖女孩很有个性,才两岁多就非要帮助妈妈拖地,总之,纪录了她的不少生活片断。两年以后,《生活空间》栏目第二次让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与我们见面。这时她已经四岁多了,鼻子上还架起了一副小眼镜,她的人生学问也见长,求知欲更强了。这天,西西不想去幼儿园,她让妈妈把她关在房间里自己玩,玩烦了就像其他孩子一样哼哼卿卿地哭鼻子。但是,从她对着摄像机发出的奇谈和后来与妈妈的对话中,我们惊叹了,她怎么会有那么多有意思的想法:她说她最讨厌人穿衣服,古时候的人都光屁股,为什么现在的人要穿衣服?她与妈妈一起看电视中播放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当王子和白天鹅跳双人舞时,她问妈妈这个男的为什么总抱着那个女的跳,他们是不是有很深的爱?她还问妈妈电视里的天鹅能不能吃?当妈妈对她讲天鹅不能吃要保护时,她马上提出自己的疑问,那为什么“烧鹅仔”店里的鹅就能吃,难道鹅不都是一样的,都有翅膀可以飞的?更有意思的是,她与妈妈去游泳池游泳,起初她用漂浮的小木板当成墓碑,问人死了为什么要立墓碑,为什么狮子、兔子死了没有墓碑?后来,她又好奇地问妈妈是怎样谈恋爱的,谁追谁?当妈妈反问她时,她肯定地说,肯定是爸爸追妈妈,因为电视中女人都被男的追。最后,当妈妈告诉她说你长大以后也会谈恋爱结婚时,她竟说:“我可不要孩子,太累。”这话简直让人不可思议,它竟出自一个4岁的小女孩之口!

这部片子播放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此片无一句解说,却使很多人看懂了,并有着自己的见解:有人说这个小女孩太聪明了,她有这么多的问题与见解;有人讲现在的小孩太不好教育了;也有人说看来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我们说,这部片子的成功在于它以生活的真实表现了社会存在,使人们对现在的孩子有所了解,明了自身的责职,进而关注与思考相关的问题。

还有一部片子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这就是由留日学生自拍的系列纪录片《在日本留学的日子》。此片拍摄历时4年(跟拍记录了66个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拍摄素材上千盘,最后编辑整理出十几集播出)。它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无论是身处逆境,屡屡受挫却屡败屡战的博士生;还是随父母来日,在日本小学的课堂上一句日语也听不懂流下泪水的小留学生;无论是因种种原因今夜无归处,流浪街头的即将毕业的学生;还是留学被骗、生活无着而走上违法营生之路的留学生,观众们都投入地关注着他们的命运。整部片子用一个个真实的细节堆积着一个个留学生艰苦拼搏的日子。

例如在《初来乍到》一集中,片子较详尽地记录了一位浙江男青年的奋斗历程:他刚到日本的第二天不知节省地去餐馆吃饭;在日语补习学校报名时,因看不懂一句日文而连表都不会填;后来他每天洗碗打工十几个小时,中间不能吃饭饿得头晕眼花、脑力迟钝,终于挨到下班狼吞虎咽地吃着剩下的饭菜,最后,菜没有了,他用白米饭再擦一擦盛菜的碗,拌点酱油吃下。为了考上日本的大学,他深夜苦读,从夜里10点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钟才睡,他那密密麻麻的日文单词本上记下了几千个必背的单词。接着,他胆战心惊地闯过一个个考试关:在密密的考生人流中我们看见了他,在紧张的考场里我们看见了他;在面试的门外我们看见了他;在揭榜的现场我们看见了他。为了害怕遭受打击,他约来了一位好友,在路上就匆匆地叮嘱对方要看尾数是9的他的考号榜上有没有。当他看到了自己的考号跃然纸上时,他闭紧眼睛用力地挥舞了一下拳头,此时,拼搏的苦与胜利的甜一同注入了他紧闭双眼、表情复杂的脸上和挥舞拳头激情的动作中。从这没有一句说教的、真实的留学生活片断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刚到日本时踌躇满志的神情和片尾他消瘦的身体和脸庞,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中。它给人的启示是巨大的:是这般吃苦何必呢?这就是留学生活?还是人就要有点精神?

我们观看这部片子时,会随着每集不同的主人公时喜时忧,紧贴主人公生活的脚步和情感的脉博,体尝着真正的生活,联想着自己,与片中人物共同感悟着平凡、多变的人生,有借鉴、有启发,也有感悟,好不痛快。这要比虚构的故事片更鲜活、更感人,也更吸引人。这就是纪录片的魅力之所在。

目前,可以说纪录片是各电视台创作的重头戏,人们关心着社会、人生,也就极为崇尚纪实的价值。

例如,21世纪的第一个禁毒日前夕,北京电视台的一位记者在昆明到北京的62次列车上偶遇乘警抓住2名人体带毒者,他立即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拍下了这长达10多个小时的缉毒全过程,摄制了《62次列车缉毒》一片。此片播出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观众们从片中第一次目睹了如何从人体内排出了大如鸡蛋的毒品,以及公安人员是如何用摆事实、讲道理,一点点攻破毒犯心理的全过程。因而,观众反映说:“每一个镜头都真实可信,比看电视剧过瘾,更重要的是很有教育意义。”可以说,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纪录片伴随左右了,因此很有研究之必要。

以上几片的创作手段与方式正体现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首先,它的内容不是虚构的,是社会生活的一段自然流程,创作人员以挑、等、抢的摄录方式完成了叙事过程。其次,片中的人物不是扮演,片中情景也不是导拍、摆拍和补拍,是在正在进行时态的特定情境中完成的真实过程。并且是图像、声音同步纪录,更增强其真实感。应当说,电视纪录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与思考的空间,并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正是由于纪录片的复原现实性,才使它在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上以生活的自然形态诉诸人的耳目,使观众在接受这些影像和声音时,凭借自己的判断力,展开积极的心理活动,作出独特的心理判断。

通过以上事例,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是一种纪实性作品,必须用真实的环境、事件、情景、真人真事等一系列自然的和社会的原生形态来反映再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或表现创作主体的一种见解与情感。

从以上的探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电视纪录片有其自身的创作属性,它不同于电影故事片或电视剧,尽管它也有情节、人物,但是,不能够虚构与扮演。那么,电视纪录片与同属真实性质的电视新闻片又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先从一个生活现象入手来探究其不同之处。一般人们在观看电视时,会很快分辨出正在播放的片子是电视纪录片,还是电视新闻片。原因何在?有人说,电视新闻片短,电视纪录片长;有人说,电视新闻片时效性强,电视纪录片时效性相对弱;还有人说,电视新闻片只是客观地再现现实,而电视纪录片是再现与表现相结合,电视纪录片有艺术性和多义性。

我们将以上诸种说法集合在一起便是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新闻片的区别所在。电视新闻片其实应为新闻消息片,它属于电视新闻范畴。新闻消息片的特点是:1.时间短,有时十几秒至几十秒即一条新闻;2.时效性强,它讲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报道出新近、甚至刚刚发生的事;3.主题单一,一般几十秒的时间,只能表现事件的一个侧面,或一个社会场景,不可能派生出其他东西;4;拍摄手段不追求艺术性,以快速记录下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中所发生的事为最高追求。它不过多追求造型、影调、镜头的运用等艺术表现手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面对故事片和新闻消息片表现出两重对应:第一重是与可虚构、扮演的故事片相对应。虽然,纪录片也有情节、事件,但那是生活舞台提供的素材,是完全真实的。虽然,纪录片中也往往有人物,有人物的喜怒哀乐,有人物的命运轨迹,但那却是现实生活中本人的真实心理及行为的直接反映,由于是第一自我,因而,当事人在他们所处的境遇中的表情、动作和反应有时比某些演员还要准确、打动人。同时,由于是真实的生活,有时纪录片中当事人的生活情节也富有戏剧性,但那却是生活的逻辑所致,绝非人为使然。真实性是纪录片与故事片的分界点。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是二者共有的,只不过,纪录片所追求的艺术性,仅在技术层面,即对造型、影调、镜头运用、音乐、解说词表现的一些处理方面。绝不能在内容层面,即情节、人物等方面来艺术化,这关乎到本质属性(即使是引用一些影像资料,也应是过去的新闻资料,而不是影视剧中的片断。不得不用时,应当打上说明性字幕,以示区别)。

第二重对应,是与同属真实性的时效性强、内容简单、主题单一、追求客观再现表现手法的新闻消息片相对应。虽然纪录片与新闻消息片都是纪实性的,以真实性为基础,但是纪录片相对新闻消息片有以下诸种不同:纪录片时间长,一部片子最短几分钟,长的几十个小时,形成多集系列片;纪录片时效性相对差,但它往往是一系列消息的总结,或表现一个事件的全貌;纪录片内容丰满,由于新闻消息片时间所限,内容简单,只能反映某一事件的一个片断,而纪录片却可以运用纪实手法,对一个事件的全过程作系统的剖析,或对社会生活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给予集中、深入的报道,既有纵向,也有横向;同时,纪录片可以表现非单一性立意;纪录片表现手法丰富,它在强调纪实手法运用的同时,也不排斥一定的艺术手法,但有一定的度与范围。可以说,纪录片是表现性与再现性、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新闻消息片属于新闻范畴,因此,它不需要追求艺术效应;而纪录片是一种展现真实场景与现实的纪实性节目形态,具有新闻与艺术双重属性,因而,它的表现手段要多于新闻消息片。

综上所述,纪录片既区别于故事片,也不同于新闻消息片,它具有自身的基本属性,真实性是其本质属性。纪录片创作的表现性,既表现于社会政治倾向,也表现在创作方式和对造型的追求上。二、综合性

纪录片是最具综合性的,它涉及的领域、内容、题材很广。大致有:人文民俗、风光旅游、人物文献、历史地理、社会面貌、经济现象、科技卫生、文化体育、中外交流以及对政治、军事等重大历史与现实问题和人文生存问题的思索与探讨。它们具有政治性、知识性、教育性、服务性与欣赏性。

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对纪录片及其分类作了如下解释:纪录片一般不受新闻性的限制,可以纪录当前的现实,也可以重现过去的历史;可以反映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揭示日常生活中不被人注意的某个侧面;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发掘题材,也可以表现自然界的风光景物、珍禽异兽等。其体裁样式,除属于新闻片范围的时事报道片和新闻杂志片外,还有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政治纪录片、人文地理纪录片、舞台纪录片、杂志片、系列纪录片等。时事报道片,通称“新闻片”。新闻纪录片电影样式之一。报道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主题单一,一般均具有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历史纪录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再现过去时期的历史事件的纪录影片。所表现的人物和事件要求保持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违反史实,不能由演员扮演。可以运用历史影片资料、历史照片、文物、遗迹或美术作品摄制。影片应具有文献价值。传记纪录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纪录历史或当代人物生平或某一方面事迹的影片。不允许以演员扮演,也不可虚构。政论纪录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运用真实形象进行论证的纪录影片。运用素材不受时间、空间和事件本身序列的限制。注重材料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做到说理清楚,论点明确。人文地理纪录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表现特定地理范围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掌故、城乡面貌。摄制时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结合。舞台纪录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运用电影艺术手段,忠实地纪录在舞台上演出的歌舞、戏剧、曲艺、杂技等。……拍摄中可对节目进行必要的选择、剪裁、删节。杂志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特点是定期出片,每片包含一个或几个主题,选材广泛,表现简练,主题鲜明,特点突出。系列纪录片,新闻纪录电影样式之一。在统一的标题下分别出片或连续出片的纪录影片。其中各部影片,可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它们之间从内容到形式应有一定的联系。纪录性艺术片(同于“艺术性纪录片”)……其创作特征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略作艺术加工拍摄而成。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故具有纪录性特点;因略有艺术加工,故又不同于一般的纪录片有故事片特征。这类影片中的角色有的由生活原型人物扮演。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看到纪录片的种类很多,创作手段也多样。而许多电视纪录片或称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与之如出一辙。但是,由于电视节目的栏目化,这点与电影有所不同,随之必然带来内容的专一性、连续性、深入性、针对性和对象的特殊性。因而,从这个角度出发,称纪录片为专题片也无可厚非。

由于电影与电视必定有些各自的特点,尤其在技术手段与播放途径方面,因而,电影纪录片与电视纪录片除创作原则相同之外,在某些方面稍有一点区别。如电影按照自身的创作将影片分为四大类,即故事片、美术片、纪录片和科技片,下属又有许多分支。而电视由于节目化、栏目化,因此将科技片也并入了纪录片即专题片类。在《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将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按不同题材内容和不同风格样式分为:风光片、风情片、人物片、科技片、记事片、政论片、系列片和微型片等等。我们认为大体可分为四类,即风情片、人物片、政论片与科教片。三、多样性

电视纪录片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使它的创作也呈现多样性,在遵循纪实性、真实性创作原则的基础上,允许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手段来进行创作。

我们有必要先来看看《中国应用电视学》中介绍的美国人比尔・尼科尔斯等所著的《纪录片的人声》中对纪录片的模式和风格的4个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一个阶段,格里尔逊式,又叫“画面加解说”方式。主张纪录片应创造性地利用现实。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表面上的权威味十足而实际上往往自以为是又脱离画面的解说”。

第二个阶段,真实电影式。主张纯粹纪录,这种片子以捕捉特定人物日常生活中未经修饰的活动为特征,用直接、坦率的影响力去保证“现实效果的增强”。这种使观众“一目了然”的风格,“让观众自己去对它们下结论,而无需任何含蓄或直率评论的帮助”。

第三个阶段,访问谈话式。这一阶段的片子“常常把直接谈话(人物或解说员直接向观众讲话)结合于访问会见之中……被拍摄的主人公、见证人、权威发言者等直接面对观众,阐述自己的见闻、见解,或加上历史背景及事件背景的评论。

第四个阶段,个人追述式。它是“使评述者的讨论混杂于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与画面内的字幕相结合”。

通过以上的概要介绍,再结合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众多的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我们可以感到几种创作方式都似曾相识。那画面加解说、以解说为主的,如政论片;那自然形态、少有解说或根本无解说的,如《生活空间》;那既有采访,又有个人尖锐、幽默、评论的,如《元元说话》;以及各成各样、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片子……

除此之外,对于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要素使用处理也多种多样:有只有画面、解说,无音乐的;有只有画面、音乐、字幕,无解说的;有只有画面、同期声,无解说、音乐的……总之,不同的片子,有不同的要素组合。

偶尔,我们还会看到《裸族最后一个大酋长》副标题为“一个男人的故事”这样鲜见的片子。这部片子是日本人拍摄的,表现处于新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达尼族人生活习俗的片子,它是通过表现大酋长梅拉梅立克的一生来展现的。值得提及的是,此片由大首长的几个儿子分别扮演了他的少年、青年,并以大首长本人贯穿全片的出场自述为主线,由现在的族人表演群众场面,向观众展示了达尼人的家庭生活、婚姻、战争等生活细节和场景,从而,使我们清楚、可感地了解了这个原始部落的生活习俗。

那么,这种表现方式还算不算纪录片?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表现的都是真实的东西,并且,片中对这种所谓扮演及以前场面的重现都事先做了声明,充其量仅是模拟,这与故事片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以假当真,而后者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一些特定的东西,为了让观众更可感而借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当然,这种方式一定要慎用,除极个别特殊需要方可使用,否则,会模糊故事片与纪录片的本质界定。这里介绍这部片子的独特创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多了解一下世界纪录片丰富多彩的创作方式,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对几个创作要素的使用情况时有不同,即使对同一种创作要素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比如对解说的处理,就有叙述讲解、议论说理、描绘抒情等不同表现样式,也有不同人称角度的处理,如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三人称交替和对话式等。

创作的多样适应不同题材、内容、种类的纪录片即专题片的需要,形成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感染力,促使欣赏主体与创作主体实现同构共识,达到审美追求。

第二节 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及解说与画面的关系

一、创作要素

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电视不同于报纸,在编码与传播过程中只有视觉符号;也不同于广播,只有听觉符号,它具有视、听两种符号并举的特点与优势,具有可视性和可听性。

从理论上讲,电视在所有传播媒介中是使用符号数量最多的媒介。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说:“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结合的产物”(所谓“能指”是指语言符号中的语音部分,“所指”是指语言符号中的语义部分)。这种关系也可以借用到电视中来。索绪尔还说:“符号,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通过对它无限的组合,传达和表示无限的意思。”符号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电视中“多种符号的协同作用,产生了其他传播媒介无法相比的大信息量的效果。”同时,“电视符号传播的多维性也使符号接受者易于准确还原信息。”电视纪录片的编导者就是利用各种视听符号将自己的创作整合于一体,以求得欣赏主体的同构。在电视纪录片中,视听符号主要源于这几个元素:画面图像、解说、音乐、音响、同期声和字幕。

1.画面图像

画面图像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基础。电视画面有其自身的语言,它除了一幅幅单个画面符号具有本身的作用外,“重要的是按一定的组合规律,经过一定的组接技巧来表现更为丰富的思想”。画面图像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感,能诉诸观众事物发展、变化、运动的视觉形象。

画面图像是视觉语言之一,与其他创作元素相比,它是电视的第一语言。正如人们所知,电视若离开听觉元素尚可视(如早期的默片电影),若没有视觉的画面图像,仅保留语言声音,那就只能是广播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一部片子的创作,其他几个要素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画面图像,它是不可或缺的第一要素。

那么,画面图像中都有什么呢?它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元素:(1)形象元素,它含有人物、景物、场面等。(2)构图元素,它含有位置、面积、角度等。(3)运动元素,它含有镜头运动方式的推、拉、摇、移、跟、升、降及航拍。(4)角度元素,它含有拍摄的平、仰、俯拍方式。(5)景别元素,它含有镜头空间的远、中、近景和特写。(6)色彩元素,它含有基调、重点、对比、和谐等。(7)光影元素,它含有光线的高、中、低调和软、硬、平淡调及其光影对比等。

从以上的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图像具有物理属性,然而它们之间的相互不同组合,可以刺激人的生理感官,表现或形成一定的心理感觉。因此,它还具有心理和生理属性,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将无形的概念变为有形的形象。画面图像是联结、沟通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心灵的主要元素。它既有形式,也有内容。

2.解说

解说,大多是为了图像而产生,一般而言,它对画面有一种依附性。但解说不是对画面图像的简单重复或直白,它是根据特定的情景和情节,对画面图像进行高度补充、丰富、渲染、点题,以增加画面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与画面配合,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在电视纪录片多样的创作中,有时,解说会成为主导,牵引画面随其而行。

解说词的体裁特征是散化、不完整、不连贯。有的有句无段,有的有段无章(少量政论片相对成章)。与画面语言相比,解说的有声语言也有其优势,它可以表现片中抽象性内容,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过去时的某些内容等。解说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重要表现手段。它不仅可以深化主题,突出画面,扩大画面容量,表达创作者的意图、倾向,而且可以弥补片子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加强观众、画面、创作者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的解说在配合画面的形象塑造、意境渲染、情感抒发、知识介绍、信息传递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音乐

音乐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多表现为背景音乐,它是为配合图像和解说而存在的。它要受画面图像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的双重制约,既不能和图像情绪矛盾,破坏声画统一,也不能与解说声音比例失调,干扰片子内容的阐述,它大多在“躲躲闪闪”中发挥着作用,但却有着不可低估的陪衬、烘托作用,它可以写意,更善于抒情,有时,根据不同片种、不同需要,音乐的地位可以提高。

音乐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又一个重要元素。音乐在一部片子中,是编导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它有时取代解说,与画面共同营造一种氛围,或与画面形象相伴,或为画面连接、过渡,以其自身素质道出画面运动的更奇妙的艺术效果。音乐是最具催动人情绪的因素之一,因而,它往往被加入到画面语言与解说语言之中,以期增强感染力:或共同揭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民族、区域的情调、风格;或表现片子的不同内容、不同情绪。音乐以它的旋律、节奏等来体现一种意境、一种情绪。音乐与片中的画面和解说完美有机结合,会给片子增色很多。

4.音响效果

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它的主要作用是营造真实的空间,使人加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并有渲染画面气氛的作用。它是表现真实的一种手段。

具体讲,音响效果之所以在一部片子中有它的一席之地,这与它的功用有很大关系。音响效果也有表意性和表情性,更重要的是写实性。音响中各种声音都具有传达一定涵义的功用,都蕴涵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力,它不仅可以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也可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情绪气氛,以至于作为人物内心状态的折射,增强艺术感染力。所以,音响不仅限于简单地传达空间信息,它还具备一定的表现力和象征性,并可独立于视觉画面以外,显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因而,音响效果具有独立性、联想性和相对于有形、有限画面的无限、不具体的扩展性。同时,音响效果还可以给人带来时代感、空间感、速度感、重量感、透视感和层次感。它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不可忽视的创作要素之一。

5.同期声

同期声,它包括与拍摄画面同时而来的人物语言(即现场采访、不同场景的讲话等)和现场自然声响。同期声的运用,集中表现了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纪实、真实的本质,并为表现片子的主题、内容服务。

最具写实性的声音无疑是同期声。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使用同期声,更能增强其真实感与现场感。对于同期声的理解,目前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认识与我们的定义相同,即认为同期声应当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拍摄现场与画面图像同时收录下来的现场人声,指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语言,不包括周围的无意人声。二是与拍摄现场同时拍摄的画面图像和收录的现场人声相伴的周围环境的自然声响。另一种认识以为同期声特指拍摄现场中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现场人声,不包括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倘若从新闻消息片的角度看,第二种认识也可以,因为,它所关心的更多的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的语言内容和意义。如若从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角度着眼,则第一种认识更有实际意义。首先,从物理属性看,拍摄中的现场人声与现场自然声响同步存在,密不可分。其次,现场声响在片子创作中具有很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艺术效应。

6.字幕

字幕,是对画面语言、现场语言的补充(甚至代替解说语言),起提示说明、补充、强调作用。

字幕可以用来介绍人物身份、同期声讲话内容、片中情节进展情况与结果等,由于它的高度概括性、明晰性和独立性,使它成为迅速兴起的具有独立表意功能的创作元素。字幕的作用十分广泛,而且使用灵活、多样。它既可以与画面相伴,说明画面上的人物与事件的时间、地点;也能用精炼的语句对片中内容进行画龙点睛;还可以提供画面语言或解说语言所涉及不到的信息;或为片中人物的非普通话和外国人讲话“当翻译”。

字幕出现的形式也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字幕,有时伴随画面内容、人物语言在屏幕下方由一侧向另一侧移动;有时在屏幕的左或右上方出现;有时叠在全屏画面上,与画面形象形成层次;有时又适当地补在画面的空疏处,发挥作用,使画面和谐,具有艺术性。字幕也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视觉要素。

通过以上对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要素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到,这些要素分别隶属视觉、听觉两个符号系统,在片子的创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解说,仅占诸创作要素之一的位置。

有人认为,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几个视听元素,语言侧重表意,音乐侧重表情,音响效果侧重表真,这种区分只是相对而言的。二、解说与画面的关系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凭借的声画诸元素,在创作当中具有相关性与主导性。相关性,指每一个单独的创作元素都无法形成整体效应,必须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才可能产生应有的整体效应。主导性,指根据需要,有的元素处于主要位置上,形成创作的主导关系。

声画并举是电视媒介的优势特征,在电视纪实性作品中,画面图像和解说都是最主要的创作元素,其他元素则往往以它们为核心,适度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这个创作元素内核里,解说与画面图像的关系是我们重点探讨的内容。

众所周知,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是视听结合的产物,画面是第一位的,是片子主体。画面具有直观性、形象感,具有自身的语言,是表情达意的主要途径,它既有叙述的功能,又有抒情的功能,它可以使所要表现的内容具体、可感、生动,富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对于所叙述的人物、事件的背景和画面内容的深刻内涵,以及抽象性、概括性、人的内心等,它却无能为力或力所不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弥补这些,却正是解说作用的特点所在。看,固然是电视的本质属性,但不是它的全部属性,边看边听,方可收到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理想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时解说更能体现编导的见解与水平。就画面与解说的关系而言,画面更富有真实感、形象感和启示力,而解说则更富有概括力、深入性与指向性,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一部片子中,往往形成互存互补、相得益彰的局面。

就画面与解说的关系,以往大多认为,它们的关系只存在一种,即画面为主,解说为辅。然而,从当前众多的创作实践考察,解说并不是总处于从属地位,由于画面与解说各自的特点和相互的依存关系,以及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多样性,画面与解说的关系并没有固定模式,它们的关系大致呈现为三种状态。

1.画面为主,解说为辅

画面为主,解说为辅,指画面内容是表达的主体,画面语言更有价值。解说仅围绕画面适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处于从属地位。在此,画面是最主要的,它既是主体,也是主导。

解说与画面的这种关系是常见的。但无论是介绍说明也好,补充完善也好,解说的作用都在于说明画面,使观众这个欣赏主体对画面有一个准确、全面的理解。离开了画面,解说也就失去了形象的依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风情片便具有这一特点。不言而喻,人们观看这类片子,是为欣赏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和异域他乡的风俗、景致,解说在这里的作用并不重要,它最基本的介绍说明作用,有时甚至可以由字幕取而代之,也不影响观众的收看。因此,播这类解说时,应当后撤自己的位置,让位于画面,很好地与之配合。

2.解说为主,画面为辅

解说为主,画面为辅,指解说所反映的内容远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重要、更丰富,画面不得不将主导地位让位于解说。换言之,虽然画面的物理形态依然故我,而其意义内质却不及解说重要。在此,解说是主导。

解说与画面的这种关系也屡见不鲜。例如我们经常看到的政论片便具有这一特点。这种片子的解说大多单独表现完整、重要的内容,它们或讲清一个道理、或阐明一种见解、或表现一个主题。而画面则是对解说的衬托,这些画面往往是从各种资料中选取,有的与解说的关系并不紧密,是中性画面;也有的“为解说提供一个环境、创造一种氛围或增加一些形象感和现场感”。一般的解说词是有句无段或有段无章,而这类解说词,由于要深刻、完整地讲清一个道理、阐述一种观点或表现一个主题,因此,它大都相对完整,内涵深刻。所以,在播此类解说时,应紧紧把握其内容的完整性与深刻性,把握其解说的主导心理,解说位置靠前,表达分量加重,突现自己解说的作用。

3.解说与画面互补互换

解说与画面互补、互换,指“以画面来反映片子内容中富于形象性的部分,而以解说来反映画面不易反映或较为抽象的内容,使两者的作用都充分得以发挥,在一定时间内反映出更多的内容,使主题的阐述更加全面、充分、深刻。”在此,解说与画面互补互换,相互转换起主导作用。

解说与画面的这种关系也是大量存在的。它追求在片中充分发挥画面与解说的各自特点与长处。例如某些人物片的创作中,解说、画面有着同等地位与价值。人们只有既看到人物的形象及其行为与环境,又了解他的内心和事迹,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人。在这类片子中,从形式上看,画面与解说有时若即若离,而本质上却是互为依存、互为补充,共同表现一个内容,揭示一个主题。在播这类解说时,应当把握它与画面的多种关系和作用,当靠前就上前,当后撤就跟、让,牢牢把握互补互换的感觉。

值得提及的是,以上解说与画面的互补互换,转换主导作用有的体现在一部片子中,有时却体现在一部片子中的不同段落里,在实践中,应具体分析、具体把握,适当转换。探讨画面与解说的关系,目的是把握解说处理的分寸与心理感觉。

第三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备稿特点

一、全方位涉及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备稿,它也要遵循一般播音稿件的备稿原则:如对内容段落、层次的划分;对主题、目的的提炼和把握;对背景的了解;对重点的明了;以及对基调、风格的确定。但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备稿,毕竟不同于一般广播播音的备稿,有其自身特点。它不能仅限于对解说词本体的一方面了解,更需要透过画面信息、画面语言理解和把握编导的整体创意,形成全方位的理解与把握。这是由于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是由画面图像、解说、音乐、音响效果、同期声、字幕这些创作要素集合起来的多维空时艺术,具有综合性,形成电视语言。电视语言,又可分为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在这视、听两种语言中,解说仅为听觉语言之一,因此,囿于解说词本体不足以明确自己的创作任务与作用,必须参照其他创作要素,这是解说备稿最显著的特点。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备稿,一般应涉及三个方面、两个阶段、一个循环:

三个方面,即全片创意、解说本体、画面图像。

两个阶段,即整体把握、具体把握。

一个循环,即看解说词(每段到整体)——观画面——了解创意(形成全方位理解与把握)——再回到解说词(整体到每段)。

正如大家所知,编导在创作每一部片子时,都有其立意、风格、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段方面的构想,解说者惟有获取到这些,才可置身于一定高度,理解把握到解说任务的大背景、目的、风格、基调等,从而选用正确的表达方式和手段参与创作。

获取全片创意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直接从编导本人处获得。二是自己从画面信息、画面语言和解说词本体揣摩而来(当编导不在的情况下,也只得如此)。

对全片创意的理解与把握是解说备稿的基础,它主要来源于画面和解说这两个视听途径中。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就其本质来说是形象思维过程。因此,编导在投入创作时,总是围绕着空间(画面)和时间(声音)进行形象思维。首先,从构思、拍摄到后期制作,都离不开一个个具体的形象、画面,编导要将自己对片子的主题提炼与立意、对片子内容的结构序列、对片子的表现方式与风格的倾向、以及对片子创作手段的运用等诸种信息都一一注入到画面当中,使其成为这些信息的载体,以光影、构图、色彩、镜头运动等物理属性给予人的视觉,进而诉诸于人的心理,并结合人们认知事物的规律进行交流的“代码系统”(指具有一定意义功能的“意义代码”和表示深层涵义功能的“文化代码”),形成感性和理性认知。

然而,仅以画面往往不足以完全体现编导的创意,除对画面语言、信息的补充、丰富外,那些容易发生歧义的画面内容、抽象的道理、事件的背景、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过去时与未来时的回忆与幻想等内容,由于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纪实性、真实性的创作限定,不允许超现实表现或虚构、扮演,还必须借助于解说手段来体现,方可准确达于观众。因而,只有兼顾解说语言与画面语言的双重功能,才有助于把握编导的创意,理解片子的主题、目的,了解其表现方式的特点、风格等,形成解说的表达基点,使解说有个整体的表达趋向和处理的宏观蓝图。同时,解说者还应从全方位着眼,对其他创作要素如音乐、音响效果、同期声等的参与程度有所了解,作为参考,才能更准确、全面地把握编导创意和解说表达。

应当看到,所谓全片创意,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内容层,即片子的立意、观点;二是表达层,即片子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段、风格等。这两点构成了全片创意的内涵。此外,一部片子的创意,除了有总的意向性质,还必须落实于解说与画面关系处理的各个点,方可积累、显现全片创意。把握全片创意,这是解说备稿的关键。二、整体感关注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备稿中,了解全片创意后,还应当在这个总前提下,进一步着眼于解说词本体,加强对解说词整体与局部的理解与把握,以求得解说整体感的准确、深刻、完整。

显而易见,解说词的体裁特征是有句无段或有段无章(个别的相对成章),这是为了适应解说与画面交融、互补的需要而形成的。因而,解说语言一般不连贯、不完整、散化,如单看解说词,有时会给人以前言不搭后语之感。这是因为片子的另一部分信息存在于画面语言之中,为了与之配合及补充,解说语言不得不跳跃而行,在断断续续中发挥着自己的各种作用,除个别外,若不结合画面就不得要领或根本听不懂。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备稿过程中不看画面,仅拘泥于解说词本体,是违反解说创作原则的。

因之,解说者在准备稿件时,应当参考画面语言,了解片子的脉络结构,再与不连贯、不完整、散化的解说语言集合成一个整体来理解把握,使每一段解说之间都互有联系:或是逻辑的承接,或是内容的延续与深入,使画面语言同解说语言之间存在衔接、交融,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声有像的立体时空艺术品。在备稿过程中,有了这声画时空的立体蓝图,形成解说任务的整体感,解说便不会变得盲目、被动、无所适从地看一句念一句,语言感觉也不会零碎、不有机、没有魂、无所指,而是必然生发出解说的主动性、目的性、立体感和整体感,形成解说词虽跳跃,但解说语言表达却有机、完整、准确、有重点。同时,还体现出解说整体的目的、基调和风格,并形成基本的表达样式,如政论、抒情或幽默等不同的解说样式。

对整体感关注的理解,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解说词上下关系的整体性;二是指解说与画面语言纵向、横向关系的整体性。二者之和才构成整体感关注的完整意义。三、具体性把握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备稿过程中,有了总体趋向、整体感还不能就此止步,还必须具体落实于解说的局部对每一段解说词的理解与把握,只有这样,才有最终的落脚点。也就是说,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每一段解说词都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与作用,对每一段解说词的理解、感受与把握,关系到解说任务的具体落实与处理。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解说的作用大致有六个:

1.提示说明

提示说明是解说的最基本作用。它是对与解说词对位的画面内容进行说明讲解,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

比如《流动的历史》一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外景→内景→一个座位,如果这里没有解说,人们也许会以为这是编导让人们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的。当然,也许还会有人产生别样的想法,但听了编导在此加的一段解说词,你便会马上明白为什么编导要将镜头停留在一个座位上。解说词是:15排7号这个座位,是马克思当年读书和写作《资本论》的地方。座位下的地板上,留下了这位思想家的印迹。

多么重要的信息啊!播这类解说词,应加强解释的感觉。

2.补充丰富

补充丰富是解说的本质作用。它是将不易或不能用画面来表现的内容,通过解说补充进去使其丰富起来,从而扩大画面的内涵,使观众得到更多的信息,进而更好地理解片子。

比如《我爱国旗》一片的第五集中,有这样一组画面……几个人躺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摆出五星图案;在国外的赛场上,举重运动员用力举起手中的杠铃;手托五星红旗的中国人……这时,只看画面图像并不能使我们充分、准确地了解片中所要表现的具体内容。有了以下的相应解说词,我们才真正明白这其中深邃的内涵。

解说词是这样的: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恰逢中秋佳节。当时中英两国还没有建交,香港不能悬挂五星红旗,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就来到香港扯旗山上聚会,用自己的身体组成了五星红旗,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悦。1956年世界青年友好运动会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举重选手陈镜开在最轻量级比赛中两次试举均未成功。这时他看到,前苏联工作人员已经把一面前苏联国旗拴上了旗杆,等待宣布比赛结束升旗了。陈镜开心里一阵刺痛,决心为五星红旗再搏一次,他把杠铃加大到了133公斤,运足力气,一下子把杠铃举过了头顶,他成功了,全场掌声雷动。前苏联工作人员取下了苏联国旗,挂上了中国的五星红旗,国歌奏响,陈镜开大步走上领奖台。1984年,科学家王赣俊在登上航天飞机之前,在怀里揣上一面五星红旗,当他到达太空飞行时,他取出这面红旗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早已加入美国籍的华裔科学家,在登上太空时还是忘不了五星红旗。

有了这样的画面,有了这样的解说,我们每一位观看者能不激动万分、热血沸腾吗?!这种高度补充画面内容,丰富画面内涵,揭示画面意义的作用是何其重要!播这类解说词时应具体、可感、形象、生动,以使有限的画面拓展开来,活化其过程,增加其信息,增强其深度。解说中,应根据解说词写法,该描则描,该叙则叙,该议则议,该抒则抒。

补充丰富作用,有时还体现在补充画面以外的某些知识方面。

比如《八闽风情》一片,有一段介绍福建的“惠安女”。画面上的惠安女,头戴斗笠,裹着花头巾,脸上只剩下窄窄的一条,上身穿着露肚脐的短上衣,下身是短而肥的裤子。对此,有人风趣地说她们是“封建脑袋,民主肚”。人们看到惠安女这样的装束,难免心存疑问,她们是汉族人吗?于是编导针对观众心理,探询了民间之后,用一段解说词来回答观众们的疑问,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从而也使画面内容得到了补充。解说词是这样的:闻名遐迩的惠安女以她们奇特的装束和非凡的经历,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你不要弄错了,她们并不是少数民族。那么惠安女为什么要这样穿戴呢?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蓝色和黄色是为协调天空、沙滩和海洋的颜色。也有的说法是明代倭寇横行,惠安女与男子并肩作战,包头巾、戴斗笠是为不露真相,穿短裤是为行动利索。

这段解说词虽然没有对惠安女为什么是这样穿戴给出明确答案,但毕竟为观众提供了思维的趋向,补充了这方面的知识。播这类解说词应有较强的补充意味。

3.深化主题

深化主题是解说的重要作用。它是将编导的立意、观点直抒胸臆地表露出来,成为全片内容的主题、升华,从而更好地揭示片子的精神实质。

每部片子都有主题、立意,它是通过画面和解说来体现的。抓住这样的解说词处理好,就能起到很好的点题作用。

比如《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一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爱,是一种无形而伟大的力量,虽然不能移山填海,却有着极强的感情凝聚力。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光明,可以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一代人的品格。爱,是需要有一种牺牲精神的。因为爱是一种给予、一种奉献,而不是索取的代价与筹码。只有无私的、忘我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这种解说词便是片子的点睛之笔。是的,只有在我们的社会中,失去了父母的孤儿们,才会有幸福的今天,才能体尝到真正、无私的爱,才懂得爱的真谛。播这类解说词,应具有强调、点指之感,情感应当浓烈。

4.烘托添趣

烘托添趣(即烘托气氛、增添情趣之意)对解说起渲染作用。它可以通过解说将画面上平淡无奇的形象引发为情趣盎然的联想,或将画面中本已具有的情感意向进一步加深加浓,从而使观众更好地感受画面语言,欣赏片子。

比如《企鹅》一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在南极冰天雪地之中,两只企鹅面对面地站立着各自梳理着自己胸前的毛。编导在这无奇的画面中加了一段风趣幽默的解说词,将这两只企鹅形容为身穿燕尾眼的绅士互致问候,或似久别重逢的小夫妻亲热交谈,使观众不禁联想,顿觉好笑,感到还真有几分相像。

又如在《友谊之旅——泰、马、新三国旅游纪实》一片中,有一组镜头记录了一个叫“过人桥”的游戏,一只大象能准确地迈过等距离躺在地上的人,但这只大象走着走着,忽然不走了,它抬起一只大脚在一个躺在地上的亚洲女青年的脸上方来回晃着。再看地上的女青年,她并没有害怕,只是笑着用手向上挥打着。此时,编导加了这样一段解说词:这只大象对这位女游客发生了兴趣,以至于动手动脚。

将这本已具有情趣的视觉画面感觉,添加上听觉语言的刺激,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从而,烘托了场上气氛,也使观众欣赏片子的兴趣更浓。播这类解说词,要有极大的情趣,语言可夸张一些。

5.抒情造境

抒情造境(即抒发情感、营造意境之意)是解说的艺术点化作用。它往往用虚化的手法来表现深挚的内心情感,或以精深的点指营造高邃的艺术精神境界。

比如在大型纪录影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中,在送别周总理的日子里,成千上万的人臂戴黑纱,胸佩白花,眼含热泪,悲痛万分,迎着簌簌北风,站在街头想最后再看一眼自己的好总理。伴着这感人的场面,有这样两段解说词: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晚几时回?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这两段感情深挚的解说词,将人民对自己总理的深情用诗一样的语言烘托出来。它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又不能不感到几分象外之意,情外之境。

又如《漓江水》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诗在水影中沉浮,画在波光中隐现,曲在清流中回旋。

在这里,解说词并没有直白地去解释伴随的画面:那水中放鸭的孩子,那船上补网的渔民……而是将诗、画、曲都融入了水影、波光、清流中,造出了“漓江水太美了”的意境,流进欣赏者的心田。播这类解说词,应有深挚的情感,语言色彩浓郁,或在浓妆素裹中含有韵味。

6.连接画面

连接画面是解说的指向作用。它是帮助编导推进内容、形成结构的所在。通过解说可以将表面上互不相关的画面有目的、有机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对其形成准确的理解。

比如在《闽土神韵》一片中,上一段介绍“石桥”,下面一段该介绍“石塔”了,片中用这样一段解说词实现了二者的连接:建桥的初衷,不过是助人渡河,但后来却成为被人称赞的艺术品,这大概是建造者所始料不及的。同样有趣的是,一些本来用于某种观念的东西后来却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大概也是建造者始料不及的。福建沿海的许多石塔便是一例。

播这类解说词,要有承上启下之感。尤其要注意点准、突现上下两者的重音,才能发挥作用。

此外,有的解说词是一组画面的领起,或一组镜头的归纳。解说实现画面的连接、揭示画面间的关系,起到概括作用。播这类解说词,要有明晰的启示感和归纳感。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题材、内容、风格、形式、表现手段各不相同,形成不同的片种,解说的作用也自然各有侧重。但在大多数片子中,解说的这几种作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而,应当在解说的备稿过程中,结合全片创意和画面语言准确无误地理解每一段解说词的具体作用,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表达。

例如,看一段解说是起补充丰富作用,还是起烘托添趣作用;是为即将出现的画面作必要的铺垫,还是为已经出现的一连串画面作出小结,一段解说,是该处理成声画对位,还是声画对立;是议论、抒情还是叙述表达为好;是与全片基调同色彩,还是有所不同,这些都应细致追究,都与每段解说的具体任务作用有关,这一切在备稿阶段就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所设想,表达时才会有机合理、分寸适当。

比如,在大型系列片《让历史告诉未来》第一集的开头,画面上是春节联欢晚会上孩子们扮成的小兔正在跳迪斯科的欢乐场面。解说词是:“瑞兔,象征吉祥和顺,给兔年的中国带来欢乐。”由于解说者理解把握了这部片子的创意和解说的整体氛围(此片是对建军6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的回顾、总结与反思),因而,她一反常规没有用欢快的语调说出这段解说词,没有追求与画面情绪的表层和谐,而是结合全片基调,适当处理了这段解说词,这正是高层次的把握。因此,综观全片,如果对每部片子的每段解说词都能准确、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就会形成完美的解说整体。

综上所述,解说备稿的特点在于:全方位的涉及、循环式过程和整体氛围下的具体把握。

全方位的涉及有利于产生准确的目的性,把握解说创作的总趋向,形成解说创作的整体感。正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言:“假使你有一个清楚明了的目的,你就可以很快地获得一个清楚明了的内心状态……假使目的暧昧不定,你的内在情调也就很容易流于飘忽。目的性质是决定的因素。”如失去全方位备稿的角度,往往会背离或偏离编导创意的方向,形成错误的目的,导致不准确的表达。

循环式的备稿,有利于明晰解说创造的总任务,形成整体感中的具体把握。解说具体把握的准确、深刻与否,表现在对解说词中所蕴含的意与情的准确、深刻挖掘和受制于解说整体的全局性两方面,形成既有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又有整体意识的受制性,既有解说局部点的深入、确定性,又有解说整体面的联系、统一性。

应当说,解说的备稿,是由解说的备稿特点与一般性备稿相结合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第四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心理特征

一、心理取向多向性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元素和创作手段呈多元化,因此解说再创造的心理关注不能仅限于自身,它的心理取向不是单向性而是多向性,它的运思不是一维性而是几维性,呈现立体感。解说再创造从备稿到播出的整个过程中,解说者的心理始终是全方位运动,这有利于在片子的整体创作中把握解说这一局部的创造,使全片获得和谐完美的整体效应。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再创造存在兼顾感,即兼顾视、听两个范畴中各创作元素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具体讲,在解说时要兼顾画面语言的内容、情感色彩和镜头运动形式;兼顾音乐的起落、旋律、情调、节奏;以及兼顾音响效果、同期声的位置、内容、性质与作用等。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二度创造的心理视野上主要大量存在的是解说与画面感的关系,全片整体效应多取决于此。正确的创作途径与创作方法决定解说的准备与外化阶段都始终参考、伴随着画面感而进行。这里的画面感有两层含义:一是画面感觉,只与人的生理感官相关联;二是画面感受,它是人心理运动的反映。解说者在处理解说词时,心理始终有与画面的配合感,以此来确定、调整解说的位置与心态。解说者在体味解说词本体内涵的同时,也要体味画面的内涵、情感,甚至外化形式,形成相应的感受,求得更准确、深刻、生动、有机地解说表达。

如果从信息论理论角度来归纳,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不是编导创作编码的惟一载体、惟一传达途径(还有其他创作要素负载),它只是所有编码的一个环节、一个局部,而它的接码、译码、编码、发码的全过程中又不得独善其身,必须在心理上建构为全片整体,形成整体意识,并兼顾其他相关元素,再融入解说本体,方可准确把握自身的再编发码。因而,心理取向的多向性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心理的特征之一。二、心理调动综合化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要比一般播音创造复杂,呈现综合化。即解说感觉、感受的产生与调动不同于一般播音,只来自于自我想象和联想,是人的本体内部心理结构的诱导,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转换生成物。解说的心理调动同时兼有第一信号系统的直观刺激,主要是电视图像的客体刺激,包括与之相伴的听觉刺激,如音乐、音响效果或同期声,尤其是在解说与画面内容对位的情况下。但有时,在编导的有意处理下,解说与画面内容不对位,或画面不能给予解说者应有的直接刺激,解说者从画面中找不到可以用来唤起自身相应情绪、情感的视觉形象时,就只有凭借文字,运用想象、联想等心理过程来调动解说者主体的自身感觉,形成感受并产生相应态度情感。

例如:一部风光片,当解说词描述、赞叹一处风光如何之美时,单看文字,则需要解说者动用自身经验,想象或联想、甚至借代感情,才会引发出与解说内容相应的感觉、感受与情感。而当画面上出现与解说词内容相应的美景时,解说者便可由视觉形象直接引起心理感受,产生特定情感。这种画面直接刺激,有利于迅速、准确地引发感受,产生相应态度情感。正如笔者所感,在《凤凰涅槃》这部表现中国改革开放的系列片中的一集《科技腾飞》,为了表现过去没能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是将科研成果锁进保险柜了事的不妥做法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就这么轻轻一锁,锁住了科技人员多少甘苦、多少心血、多少热望。”当笔者看到画面上正锁保险柜的动作,得到及时的刺激,又融入自己对此问题的认识与联想,此时,便产生了特定的感受,迅速形成相应的态度情感,以致说出的语言有内涵、有情感,分寸、色彩也准确、得体。

然而,不是每一部片子中的每一个段落都是画面与解说词内容同步,呈现对位局面,形成可感性,引起直观刺激。而不同步、不对位的局面比比皆是。因此,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中,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往往共同参与创造。画面的直接刺激与依据解说词提示再造想象与联想生发出相应感觉、感受的交替、交合状态大量存在,有时二者相对独立,有时又相互融合。从这个角度看,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呈综合化,形成其心理特征之二。三、追求整全效应感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主要是由画面语言结合解说语言形成电视语言,分别作用于观众的视听感觉并由此达于观众的心灵,以求产生共鸣。换言之,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给予受众的应是整体效应,而不是局部效应,由于解说效应仅为全片整体效应的一部分,因而,解说者在解说的全过程中,心理关注不应也不能只限于解说本体。为了求得全片的整体效应,有时解说处理不得不弱化本体的创作规律与局部效应,来适应全片电视语言的整体效应。让我们来考察一下“整全效应感”的作用吧。

有一部描写某一景点今昔变迁的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画面内容主要是今天的美景与昔日的资料(中间穿插对几位有关人士的采访),画面色彩多明丽,节奏多平缓,解说词文采飞扬,有实有虚、情感深厚,可以说,每一位解说者见到这样的解说词都会心爱备至,因为它能极大地调动起解说者应有的情感,同时,对它的处理表达也会显现出解说者不凡的表达功力。于是此片的解说者便照此处理,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轻柔细腻,从解说本体来看,的确情感浓烈、变化多端,如果仅就解说表达评价,的确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然而,配上画面,结合画面语言再一看,便感觉大不相同了,解说的慷慨激昂、一览无余,使画面语言黯然失色,好似多余,它的变化多端不是与画面语言交融的结果,而是我行我素,仅以解说语言本体表达规律为基准。因而,使人看片有种解说“夺戏”、“抢位”的烦躁感。没有与画面的配合感,就没有全片整体的和谐感。原因不难理解,解说者大钟爱解说本体,大舍不得弱化解说局部效应,因而置全片整体效应于不顾。这便是丧失“整全效应感”心理的结果。

相反,在《凤凰涅槃》这部改革开放系列片《对外开放》一集中,在展示了走出文革阴影的中国大地上从南到北对外开放的一系列画面后,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啊,今日中国,全方位开放的中国。”按照一般语言表达规律来看,它的表达应当是抒情意味的。同时,这种表达也可显示解说者的表达功力。而当解说者在编导的提示下,采用相对客观的语气播出之后,结合上下内容、全片风格来看,这种处理被大家认定是正确的。因为它既是对前面一组画面内容的归纳,也是全片整体风格中有机的一点,而这,正是解说者弱化了表达自身规律,牺牲了本体局部效应,配合画面语言,适应全片创意与风格,形成“整全效应感”心理所导致的有益结果。

此外,有时,在一段画面的解说中,为了使解说与画面长度配合均匀,将解说词拆成较为零散的一个个句子,甚或一个个词组,从局部来看,它破坏了解说语言的完整性,而从全片整体着眼,却表现出与画面的匹配感,因而也就有了整体的和谐感。

以上诸种处理与表达毫无疑问来源于解说者主体的心理判断、心理选择,这与解说者的整体素质与专业修养紧密相关。同时,也是解说者整体性、结构性的完形心理所致(解说再创造的考察结果表明,在解说的准备与表达的全过程中,人的整个意识都参与了这一创造活动,不仅是人的意识中的思维一环在发挥作用)。

解说者,不仅应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好导演,也应是一位善于表现的好演员,他应当知道为什么这样处理和如何体现。尤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方面更要有较高的造诣。

据说伟大的雕塑艺术家罗丹,一次雕塑了一个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塑像,他请人来参观,人们都赞不绝口,但当罗丹听到一个人说手最好时,他立刻砍去了塑像的手,因为他知道局部好不是好,只有整体好,才是真正的好。这也正应了美学的基本原则:和谐即美。解说再创造追求“整全效应感”的意义即在于此。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整全效应感”是其心理特征之三。

心理取向的多向性、心理调动的综合化、心理结果的“整全效应感”,这些构成了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心理特征。至于一般播音的心理共质,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创造中,解说者了解了解说的创作规律与特征、了解了自己的任务与位置,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处理。解说创作的特性决定其处理不能仅着眼于本体,而应对其他几个视听元素有所兼顾,按照创作过程中的不同关系与组合,注重对其他元素的相依与参照,求得相合,最终形成和谐完美的电视作品。

一部片子若想获得成功,形成整体和谐感,解说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配合与把握:

1.与片子的立意、风格相贴切。

2.与画面的情绪气氛相和谐。

3.与镜头的运动方式、景别、场景相适应。

4.与画面的段落、位置相吻合。

5.与音乐的情绪、节奏相融合。

6.与音响效果、同期声相有机。一、与片子的立意、风格相贴切

解说的再创造,首先在于对整部片子基调、风格的把握。如前所述,解说基调的产生来源于对编导的整体创意、片子与解说词的创作风格,以及片子的主题、内容、目的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因此,解说者接到一部片子的解说任务,首先要看该片是什么内容、立意何在、运用什么手段和风格来体现的,再结合解说词的具体写法,选择出自己解说的样式、风格和人称位置,将这些融于解说的基调中。切忌理解把握不准、选择不当,与片子基调、风格相悖,导致解说创作的失误。实践证明,对解说整体基调、风格把握不当,局部表达再精细、再投入也无济于事。因为备稿的最后一步才产生基调,而我们开口表达,人们首先听的就是基调。基调中融进了诸多相关因素,基调不对,全盘皆输。

例如:有一部片子题目是《爪果飘香》,解说者一看片子的内容是表现水果的,便想当然地选用抒情方式解说,虽然表达技巧很高,却没得到此片编导的肯定,因为它偏离了编导的创作初衷。原来,这部片子是反映本地区建国以来各方面建设成就的成果系列片中的一集,是政论片,而不是风情片,抒情方式的解说有损于片子立意的落实,与整体风格不合。试想,一部政论系列片中,加进一集风情片解说,会给人什么感觉,就好似整部曲子中的不谐和音。究其原因,是解说者只看片子和解说词的内容,凭经验、想当然地处理表达,而不问片子的立意,缺乏正确的创作主导。而当这位解说者明了此片的立意,改变了轻柔甜美的抒情方式,以有力度的议论方式与整部系列片的总基调、总风格相合后,得到了编导的肯定。这说明,同样内容不同的立意,会有不同的表达基调与解说样式。

同样道理,也不应一见同类题材、样式的片子,解说方式便如法炮制,而应根据片子创作的具体情况,选取正确的解说风格和语言样式来体现。首部中国经济改革全景系列片《凤凰涅槃》的解说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解说者在编导的提示下,明确了此片是政论片,其目的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各方面的情况,它既有令人鼓舞的成绩,也存在不少需思索、探讨的问题。此片不只是肯定成绩,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回顾历史、面对现状引起思考,共同关注并投身于未来的改革开放大业。另外,此片的创作手法是新闻纪实风格,表现方式和解说词写法都朴实无华。解说者进入到这种创作氛围之中,修正了解说此类片惯用的强力度、高视点、大气势、扬多抑少的表达模式,而采用凝重、平实、内在、平视角的表达方式,与此片的内容、立意、风格相统一,呈现出一种贴切感。究其细部,虽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总体把握却得到了肯定。不少人有这样的看法:看片子不觉得解说突出的好,但也不觉得坏,好像没意识到解说的存在。这也许应当是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最高追求与最佳效应吧。好的解说表达,应是不知不觉进入片子与其他创作元素有机配合,恰当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不过、不欠,又不知不觉地退出,不突现自己,却又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解说应当有很强的适应力,不能以不变应万变,不能在不同的每部片子或每一类片子中,都使用同一种表达风格和语言样式。每一位解说者都有自己表达驾驭语言的能力和风格,有的感情丰富,擅长抒情,适合解说轻松优美的风情片或情感性强的人物片;有的则思辩力强,擅长解说富有哲理的政论片。然而,无论自己的优势如何,在遇到别种内容、风格的片子时,解说者都应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表达风格和语言样式,把握住特定基调与风格,并不断从心理上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的表达定势,去适应该片的要求。绝不能让片子来适应自己。播什么片的解说都一个味,以不变应万类,这不可能使解说对味。从某种意义上讲,抓准了解说的基调和风格,此次创作便成功了一半,因为,这实在是解说创作的关键一环。若这一环不准确时,解说者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寻找原因,看是自己对片子的立意、风格把握不准,还是表达方式与表达功力不对、不足所致,予以修正外。

简言之,解说与片子的立意、风格相贴切,表现为解说基调的正确,以及表达风格和语言样式的相适应。在具体落实中,既要避免笼统的模式套用,也要摒弃解说者个体的表达定势。二、与画面的情绪气氛相和谐

解说与画面情绪、气氛相和谐,是片子声画和谐的重要条件之一。解说语言的悲与喜、冷与热、严肃与轻松、扬与抑等各种情绪样式及语言节奏,都来源于对片子的具体内容、画面情绪气氛的理解、把握与体味。

例如:电视纪录片《中华之剑》中有这样一段极为感人的情节。同是缉毒队员的一对青年男女军人,男的叫施翔宁,女的叫孙洁,两人刚拿了结婚证,还没入洞房,孙洁去昆明学习,而施翔宁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为了抓捕罪犯,与对方一起跳进了湍急的河水中,由于当时正值汛期,几个月后才在很远的地方找到烈士的遗体,那已是一副尸骨了。孙洁当时正在昆明学习,她还想着回来时买回一些结婚用品。然而,这残酷的事实,给了她难以言传的打击,当本片的编导采访她时,面对摄像机,她又一次含泪念了那封寄托烈士无限柔情的相思信,但那却是尚未发出的遗书了。面对摄像机,她抚摸着烈士生前用过的枕巾,她说几年来她一直不洗这条枕巾,因为那上面有烈士的一根头发,有着烈士的气息,几年来,她也一直未嫁。当画面上是孙洁侧对镜头站在烈士牺牲的小河边,在深情的画面和音乐中,解说用同样感人的语调缓缓地告诉我们:“她不但无怨无悔,她还告诉我们,只要她活着,她就要在每年的中秋节和每年的9月27日来到这里,与那一群彩色的蝴蝶、与她的心上人,一同度过这一天的美好时光。”在这里,画面语言与解说语言得到了高度契合,形成一种深邃的意境,非常感人。

一般而言,解说的情绪应与画面情绪、气氛相同步即声画对位。但也有少数情况,二者不同步形成反差,这是特殊需要,是编导为追求更深层次的启示与意境而有意为之。这时,解说者就要心领神会,适当处理解说。

例如《中华之剑》中的另一段感人情节。缉毒战线的英雄们为祖国立下了大功,但为了避免遭罪犯的暗算,在组织的安排下,有的举家迁离养育自己多年的家乡,甚至隐姓埋名,就连庆功表彰会上,他们的脸也被用技术处理掩去。画面上是热烈的表彰鼓掌场面,而我们的耳畔却流淌着这样让人揪心的凝重、深挚的解说:“在结束本集的编辑时,我们的人物统计表显示,我们采访的100多名缉毒侦察员以及他们的亲属,有近80位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出现在荧屏上,而出现的,有一半人也必须做特殊的保护,我们为不能充分展示他们的业绩而感到痛苦。在这个颁奖会上,一位老侦察员笑着对我们说:‘除非我们牺牲了,人们才会真正地认识我们。’”在这里,编导用声画的情绪对立,营造出一种浓浓的意味,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

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画面的情绪气氛是解说情绪的基础,或是解说情绪的参照物,除特殊需要外,解说与画面的情绪气氛不相依,会呈现声画两张皮的局面,难以使观众从视觉与听觉两个途径中获得统一而丰富的心理刺激,集合为强烈的印象。例如,画面上是久别的亲人重逢,而解说却平淡、不紧不慢。或者画面上是异国市景闲适的气氛,而解说却快而紧,这些都难以与画面的内部情感与外部节奏相合。为此,解说者应紧跟画面情绪气氛,不断调整自己的内心感觉与之相适应,并选取恰当合体的表现方式来体现。

此外,解说情绪的准确,除了内心感觉要到位,还要外化到位,方可体现出来,使人感觉到。这就要注意解说语言色彩的性质、浓淡,语言形式的扬与抑、松与紧等,以及语言表达技巧的合理运用。应当说,解说情绪与画面情绪气氛相和谐,不能不关注内外两个环节,把握和修正两方面的问题。三、与镜头的运动方式、景别、场景相适应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画面语言是由一个个、一组组画面组合而成:它是由推、拉、摇、移、跟等不同镜头运动方式;远、中、近、特写不同景别;仰、俯不同角度;及内、外不同场景拍摄而成的,解说若想与画面感觉和谐就不能不与其形态也相适应。也就是说,只与画面的内涵感觉相符还不行,必须与其表现的外部形态即镜头的运用,甚至构图、色彩、影调等物化形态相符才行。否则,也会影响声画二者的内外和谐感与解说表达的生动感、贴切感。

试想,画面上是一个人与久别的亲人重逢激动地向对方跑去的动态跟拍镜头,而解说却是四平八稳的人物静态叙述,毫无疑问,这种解说处理与画面上的镜头运动感不相适宜,缺乏一定的人体动态冲击力,因而也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人物内在情感的迸发力。要知道,编导正是为了更有力地表现出人物这种久别重逢时的激动心情,才选用了这种具有动感的镜头运动方式。如果解说者没领悟此意图或不以画面的内容、形式相依、参照,只以一般播音意识来支配自己处理这段解说词,虽然也充满情感,但却是静态的感觉,单听解说还可以,然而一配上画面便觉极不相宜,因为它缺少一种与画面配合的动态运动感和活力。这种表达导致了视觉动态形象与听觉静态语言的分离状态,这样,不但不能从视听两个渠道双重刺激受众的感觉与心理,反而因为二者的脱节,降低了其中的视觉展现与听觉深化的渲染效应,使编导对此段落的创作动机失落,也使受众得不到完美的欣赏。

又如,为突出一座石雕像的高大,编导使用了仰拍镜头,如果解说者此时不带有一种自己也仰视的感觉来播这段介绍石雕像的解说词,就会使人感觉与镜头视角不相适应,冲淡了对这座石雕像的夸赞效果。当然,更不该在不经意中播成平视角或俯视这座石雕像的感觉。

景别不同,解说语言也应显现其不同的处理,以免造成画面景别与解说语言的距离感不相适应的局面。例如,《八闽风情》一片中介绍惠安女时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美丽的惠安女娴静中略带沉重感,天生的羞涩又微露着忧伤,也许她们承受的生活太沉重了,也许过去有关婚姻的种种陋习给前辈造成的悲剧,她们至今还难以忘怀。

伴随这段解说的画面是两个并肩而行的惠安女的大近景。这时,解说应当是音量小,用声半虚,表达内在,并给人近在眼前之感。不能相反,否则也会形成解说与画面形式的分离感。

又如,同在这部片子中介绍福建的社火时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狂欢开始,鸣锣开道,火铳助威。你看这蛇头,其实很像龙,但既然世上本没有龙,还是崇拜蛇来得比较实惠一些。长长的蛇灯给本来就已经很热闹的节日,更助了几分兴,冥冥之中,蛇灯闪烁,很显然,这种迎蛇灯的习俗是原始图腾的遗风。

与这段解说词相伴的画面有两部分,前半部是中近景,后半部是大远景。在这里,解说的处理既不能我行我素,也不能一成不变。前边可与画面相符用配合热闹场面的较大实声和欢快、幽默的语调、稍快的语速来处理,后边则可配合画面上远处黑夜中蛇灯闪烁的意境,以远远望去欣赏、品评之感用稍虚的小声和稍慢的语速来处理。这样,使解说随画面镜头的变化,而呈现一种立体的表达,不但有语速的快慢、用声的虚实,还有感觉的纵深感。这就要求解说者在解说的准备与播出时,眼中或脑海里始终有画面镜头感相伴,并时时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语言,这样可使我们的解说生动、贴合、有味道,从而,显现出解说的魅力。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解说都要随镜头、景别的每一变化而变化。这要视解说的具体作用而定。如果是与画面语言共同表现正在进行时的情节、景致等,解说应多参照画面的镜头运动方式和景别来处理。而如果是追述一个事件、情节与心理感受等,则不必同步跟随画面景别等表现形式来时时调整,这点应注意。

此外,画面上内外场景不同,解说也应兼顾其环境、氛围因素来把握自己的处理,方可入情入理,分寸得当,使解说感觉与画面感觉相适应。

例如,有一部歌颂市政建设设计人员的片子,片尾是这样两句解说词:“啊,人民不会忘记!大地不会忘记!”以此来赞颂那些为市政建设辛勤奉献的设计者们。此片的结尾是航拍的外景大地,解说自然应当处理成辽阔激情的赞颂感,以适应外景的辽阔空间感。如若同是这两句解说词,也同样在片子结尾处,而画面却被编导处理成:夜深人静,周围一片漆黑,只有这幢大楼的一排窗子还亮着灯,室内设计人员们仍在专心致志地工作着,这样处理也很有意境。这时的解说,就绝不能同于前面:用声很强,语势上扬,语言拉得很开。而应以内在、深情的赞颂感,用轻、虚、柔的声音来解说,以适应夜晚内景特定氛围的需要。殊途同归,不同的编导往往会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如果说前者编导的片尾处理具有阳刚之美,那么后者编导的片尾处理则具有阴柔之美。我们的解说也应与之相合,才能取得预想效果。

如上所述,解说者在创作的全过程中,如不看画面,缺乏依附、参照感,只单纯处理解说词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违反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创造原则的。对画面镜头的相依性与参照性是电视解说与电台播音的不同之处,也是电视解说再创造的难点与独特魅力之所在。因此,每一位欲求成功的解说者都不能只注意画面的内容、情感等内涵一面,同时,也应注重画面中的镜头运动方式、角度、景别、内外景、甚至影调、色彩等画面的外在形态一面,并受其制约。这样才能使画面内、外两方面的感觉相适应。简言之,好的解说不仅应追求与画面的内容情感相依,还要与画面的表现形式相合,产生解说与画面的高度完美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说的解说与画面形态的相合、适应,不是要求与每个镜头一一对应,事实上不可能,也没必要。但应在编导的着意表现之处,必须与之相合、与之相适应。

另外,一些科教片和政论片,根据其制作情况,有时不得不先录解说,再配画面。而解说者也应依解说内容利用想象、联想以及自己的经验处理解说,使其具有相应的形象、画面感。四、与画面的段落、位置相吻合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画面有段落、位置,解说也应与其相吻合。解说与画面的段落、位置相吻合,可使受众清楚、准确地体味片子的此处内涵,产生妙趣横生、触景生情之感。这应注意两个层次的把握。

第一层次的把握,即“宽对”,是指解说与画面大段落与小层次的吻合(大段落,即大层次)。在解说时,应当注意把握不能使本段落、本层次的内容,错位到上下临近的段落与层次内,以免发生混乱,影响解说与画面的相依与和谐。试举例说明。

例如:《八闽风情》是一部介绍闽地区习俗的风情片,其中分别介绍了土楼、悬棺、石旗杆、惠安女、社火等几个风土人情。这其中每一个内容就是一个大段落即大层次。例如,“土楼”一段,是在介绍“悬棺”之前,因此,有关“土楼”的解说词不能上移或下延,要正好与此段落的内容吻合。当然,可以探究此段落的解说是从这一段落的画面一开始就说,还是出几个画面后,等到与画面贴合的舒服之处解说再入;或是解说与结尾的画面同步结束,还是解说结束后,让画面再延续至终。这些,没有一定之规,要依解说者对片子的理解和艺术感觉来把握。

有时,在一个大段落中又可分出几个小层次。例如,“土楼”这一大段落又可分为“土楼的外形”、“土楼的建筑材料”、“土楼的实用价值”、“土楼的防卫设施”、“土楼的影响”这样几个小层次,解说时也要一一对位。

在这里,我们不妨把这种只需与大段落与小层次的对位叫做“宽对”。在“宽对”中,若遇解说词过多或过少时,可用“移点法”、“抖散法”和“变速法”夹合理处置。“移点法”是处置解说词过多或过少,以及与画面内容和谐的一种方法。例如解说时发现解说词过多或过少时,可在本段落或小层次内不影响对位清楚的前提下,将解说的入点或出点前移或后推,以与片长、画面和谐。

抖散法是处理解说词少、画面多的一种方法。即在不影响清楚的前提下,配合画面将解说词拆成一个个词组或一个个词语,以延长解说的时长,求得与画面长度相均衡。试举一例。

在《流动的历史》一片中,有一组画面是表现大英博物馆尚未开门,门外已有等候的人了,与之相伴的解说词比较少,这时解说者便可这样处理这段解说:

这样的处理,在一般播音中是绝对不可行的,因为语言表达要求句子抱团、意思完整。但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中却是可行的。原因在于,解说有画面与音乐相伴,只解说语言中间时值拉长或断开,而画面语言、音乐语言却仍在进行,就不会给观众以断碎感。这与一般播音不同,一般播音中,语言是惟一的创作元素,而在电视纪录片中解说仅是其一。

当然,使用抖散法也应注意解说的处理技巧,如处理不当,也会破坏解说自身和片子的完整性。首先,要注意心理照应感,即语止,意、情不断,待再张口是有机的连接,不是一顿一顿的碎切。其次,要注意语言外化形态的连接感,即字形、气息和语势的承接性质。在这里,字形多长形、气息多绵长、语势多呈现为波浪形,语言的停与接要符合这种语流趋势,不是平接。例如:

有了心理和语言形态的双重关照,抖散法便完全可行。

变速法,也是处置解说词过多或过少的一种方法。即在解说词过多或过少时,将解说的语速加快或者放慢,达到与画面长度均衡。这是解说中最常使用的方法。

变速法的使用应当有机、自然,并有很强的内心支撑。不能为快而快、为慢而慢,要在语言中加强内在感觉,使人觉得快得合理、慢得有味。在具体表达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语速再快,也不能平地蹦字或平推语流。应当形成波浪形语流,根据语意和情感的需要,顺势而上、顺势而下,这样,语速既快,又清楚、自然;语速再慢,也要把握好语势趋向和语尾的处理,不能气托不住了,语尾全下滑。要仔细揣摩其作用和韵味,用气托住声音,看是处理成语尾上扬式,还是平托式或下降式为好。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语速,往往多变,并比电视新闻消息片配音慢得多。二是要有过渡性语速,防止语速的突变、不自然。如根据需要语速需加快时,头要逐渐加快,尾也应逐渐放慢,与前面或后面的常规语速有机过渡。这样处理不会给人突兀之感(放慢也同样道理)。套用心理学理论,“前摄”与“后摄”反应对人刺激最深,最强烈,中间相对较弱。这种处理方式,由于有了过渡性语速,便会减少突快、突慢语速给人心理带来的不适感。当然,这是指单纯为了谋求与画面长度相合的变速,而不包括情感需要的有意为之。

解说第二层次的把握,即“严对”是指解说与片中某一具体景物和形象的严格对位与吻合。这种处理有一定难度,但处理好会给人恰到好处、妙趣横生之感。如处理不好,也会使人观之啼笑皆非。例如,一部介绍少数民族的片子,其中一段表现某民族打鼓跳舞的欢乐场景,解说词是:“……慓悍的小伙子也打起了鼓,跳起了舞……”而此时与之对位的画面上正舞着的却是又老又瘦的老头儿,后面的镜头才是小伙子。这种反差的视听对位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解说与画面的严对非常重要,解说者要精心处理。一般解说到此处时,应用眼睛的余光关注画面,在语速上做稍快或稍慢的微调,以求精确对位。

又如,《闽土神韵》一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山脚下的大型石雕像李老君更是精品,此像高五米,宽也七米有余,两眼平视,双耳垂肩,面目含笑,苍髯飞动,它慈祥地注视着数百年来从脚下走过的芸芸众生。”与之相伴的画面镜头:前面是石雕像,后面是一对青年男女游客进入画面,来到李老君石像下面仰视后离开,步出画面。设想,如若解说正说到:“……它慈祥地注视着数百年来从脚下走过的芸芸众生”时,画面上这一对游人刚好来到李老君石像下向上仰视,这就给人十分舒服的感觉,产生一种默契。假如这句解说过去了,游人才进入画面来到石像下欣赏,或是这对游人都离开石像、步出画面了,这句解说才出,都产生不了二者相合、颇具意味的贴合感。但在实践中,很难形成解说与画面的这种恰到好处的自动对位,尤其是在解说的进出点不宜改动,或解说语言不宜抖散的情况下,这就只能用“变速法”来调整自己的解说,即在临近需严格对位的景物或形象时,用加快或放慢语速来自然、有机地实现二者的严格对位。

解说再创造中,无论是“宽对”,还是“严对”,都离不开画面的入点与出点。为了便于解说者识别、记忆画面的出入点特征,在此小结几点,仅供参考。当其他条件相同或不易区别与记忆时,可注意以下各特征:

1.记景物,即记住画面中,需严格对位或解说出入点处的具体物品或景象。

2.记景别,即记住画面中,解说出入点或需严格对位处的具体景物与人物的特定景别。

3.记场景,即记住画面中,解说出入点或需严格对位的特定场景。

4.记人物,即记住画面中,解说出入点或需严格对位介绍的特定人物,可分别参考其性别、年龄以及人数特征,区别于其他人。

5.记动静,即记住画面中,解说出入点或需要严格对位处的具体景物与人物的动态与静态状况,形成标记。

6.记镜头,即记住画面中,解说出入点或需严格对位处的具体镜头运动方式及组接特点。

7.记颜色,即记住画面中,解说出入点或需严格对位处的具体景物与人物的着装、饰物等颜色特点。

8.记音乐,即在先配乐的片子中,记住解说出入点处与画面相伴的音乐的情绪、旋律和节奏的特点,以帮助记忆解说的出入点。

在此需提醒注意的是,解说者除了应记住解说出入点或需严格对位处的景物、人物等一切特点,也应记住它们前面的有关特征,解说时,可做提前量准备。对于初接触解说工作的解说者来讲,往往顾了解说就顾不了画面,有种顾此失彼的忙乱感,严重地影响了解说质量。有的单念解说词处理表达得还不错,但一对画面就心提、气浮、语言白,不敢用情、投入,总等画面,被画面牵着走,极为被动。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将解说词记熟,理解、感受到位,再看片子,对上将要解说的画面,了解其内容、节奏及镜头运动方式、景别等,心里有了底再开口解说就比较自如了。从某种角度讲,解说就像戴着镣铐跳舞,既有一定的制约,也得将该有的情感、韵味融入解说语言中,表现出来。五、与音乐的情绪、节奏相融合

音乐,有着自身的表现规律与效能,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音乐可以帮助深化主题思想、渲染情感气氛、连贯画面、解说、音响效果、同期声等,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艺术表现力、时代气息和地域色彩及氛围感。

例如,大型纪录片《望长城》的音乐苍茫、悠远,很容易将人们带入到那悠久的历史长河、广袤浩瀚的空间、深深的幽思与特定的氛围之中。大型缉毒纪录片《中华之剑》的片子,也以其雄浑刚劲和细腻、深情、多彩的音乐,有力地揭示了片子的主题思想,浓浓地渲染了那一个个感人肺腑或令人愤然的情节,配合画面和解说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它不仅很好地为片子的主题立意服务,同时也给受众带来了艺术美的享受。诚然,《望长城》与《中华之剑》等片子的成功,与音乐的作用紧密相关。

在实际工作中,极少数片子是剪辑后,先去配乐再录解说,而大多数片子则是剪辑后,先录解说再配音乐。但无论何种工作程序,为了获得全片的创作成功,解说者在工作时,除去对画面内容、情绪等因素参考外,还应对片子音乐的情绪、节奏等有所参考与设想,以获得特定的音乐感觉,在解说时选用适当的方式和技巧与之配合。

音乐以其旋律、节奏体现一种意境、一种情绪。一般而言,音乐的情绪、节奏与片子的内容情绪呈同步,把握了片子,便了解、适应了音乐的性质与感觉。例如,一般风情片的音乐多柔美、舒缓或轻快,解说随片子内容情绪而来的亲切的语气、甜美的音色、柔长的咬字、平缓的气息便可适应其音乐的特征。而一般政论片的音乐多凝重、激越恢宏,解说随片子内容情绪而来的深沉激昂的语气、饱满有力的咬字、力度较强的气息也可适应其音乐的特征。

从理论角度讲,一部片子的配乐,基点在于全片的风格与具体内容和情绪,解说的创作基点也在于此。因此,通常只要把握了片子,二者的相合便是必然的。通常,解说语言的色彩,语流的波澜起伏、气息的强弱长短、咬字的长圆、声音的刚柔等一系列变化大体都能适应音乐的情绪与节奏。

从具体着眼,解说与音乐相融合、协调,应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与音乐的配合感,二是进出音乐的画面感。

与音乐的配合感表现在三点:

一是,在未配乐先解说时,结合具体片子的风格、基调、内容、情节,以及片子类型,要对音乐的类型、情绪、节奏等有所设想,想象正确。毫无疑问,这来源于正确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

二是,始终关注解说与音乐的配合。片子中的配乐一般分为“主导性音乐”与“背景音乐”,通常纪录片即专题片中的配乐大多为背景音乐,偶有“主导性音乐”参与。解说与音乐的配合,主要与音乐的情绪、情调等内质和节奏、旋律等外在形态相融合,重在心理感觉上,解说不必退让,解说与音乐都是片子创作的要素。而相比之下,解说的创作往往重于音乐,但一定要对音乐有很强的兼顾感,这样方可产生解说、音乐与画面的和谐、合力作用。

三是,把握有无音乐的解说感觉。音乐具有较强的旋律性、起伏感,因而,有配乐时的解说,应注意加强心理上与音乐的配合感,使语言的起伏度强于无音乐时,以避免语言起伏度小,缺乏旋律和节奏感显平的局面。这并不是说,无音乐时的语言表达就没有起伏度了,而是说,有音乐的解说,语言的起伏度往往适应音乐的性质大于无音乐解说的语言起伏度,并伴随特有的音乐旋律,产生解说表达的特有味道,使人听之和谐有味。

此外,节奏快的音乐,解说不宜太拖,感觉也应积极。节奏慢的音乐,解说不宜太快,感觉也不宜太紧。反之,都会造成解说与音乐的分离、不谐调感。

在用声方面也应注意,由于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的配乐多为叙事性,声区多为中声部,因此,解说用声不宜起调过高或过低。从实践中考察,用声偏高的居多,应当明了,通常解说用声要低于新闻和评论的播音用声。用声偏高,也是解说与画面配合不贴的问题之一。另外,在解说中,男生用声不宜偏低,女生用声不宜偏高,过高、过低都会游离音乐,显得浮出或沉下。排除基调等内在因素外,男生用声偏低,吐字易不清;女生用声偏高,感觉易浮。当然,究竟用声如何,还要依具体片子的需要而定、来调整。这里只就一般规律而言。

把握进出音乐、画面感,是解说与音乐谐调的又一方面。

解说与音乐相融合,除去与具体情绪、节奏相融合外,还应把握其进出感觉与方式。一般轻柔优美的旋律,解说多柔进柔出、低进低出、缓进缓出,这样顺畅、柔和,不会给人闯进闯出、生硬隔离之感。而激越恢宏的旋律,解说有时则可硬进硬出、高进高出,以适应其旋律、节奏的性质,并不使解说淹没在音乐声中。在音乐中入解说时,应尽量避开音乐的强拍进入,以防解说与音乐相撞而不融合,听不清解说词。比较理想的解说出入感应为“接来送去感”,即解说者调整自身的心理感觉并选择适当的方式,从音乐、画面中接来相应的情绪感觉,再送出去,适应解说后下面的情绪感觉。它可以配合特定的情绪、节奏,或柔进柔出、或柔进硬出、或缓进疾出、或高进低出等等。当画面与音乐共同形成一种意境时,解说就应带着这种意境之感融进去进行表达,然后悄然离去,不破坏这种意境的延续。

由于目前大多数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制作,都是先录解说后配音乐,即便是先配音乐后录解说的,因技术原因,在解说时也很少能听到相伴的音乐。因此,在解说再创造过程中,解说者不仅要头脑中有与之相伴的画面,耳畔也要有与之相伴的音乐,以对自身心理感觉和表达处理进行微调,适应解说与音乐的融合与谐调。解说对有无配乐,以及音乐的类型、情绪、节奏等的设想与参考尤为重要。

例如,《西欧出版史话》一片中有一集介绍中国与荷兰两国图书出版交流的情况。然而,此片一开始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从当地盛名的花卉入手,解说词是这样的:荷兰,欧洲的花园,鲜花的王国,虽然已是初冬时节,仍然可以看到不少鲜花。如果说,荷兰的花卉出口每年可以获得十几亿美元收入的话,那么荷兰的书刊出口,同样也为这个低地之国带来上亿美元的收入。

与解说词相伴的画面是满眼绚丽的鲜花。由于这部片子是先录解说后配音乐,所以,解说者设想这里一定会配乐,并且是旋律优美的音乐,于是解说者便用柔和的声音、甜美的语气、起伏的语流和着心中优美舒缓的音乐旋律感解说。待片子播放时,与这段解说相伴的是优美的乐曲《玫瑰色的生活》,解说、音乐与画面非常和谐,几个创作要素融合一体,生成美感。

当然,解说者若想与音乐配合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熟悉不同类型音乐的特征,为很好地与之配合打下基础。

此外,如果后期制作是先录解说后配音乐的,解说者一方面可以自己设想,另一方面也可请教编导,看自己的想法与其是否相合,不同处及时调整。绝不能对是否配乐、配什么性质的音乐等情况全不清楚,摸着播解说,那不会有成功的解说。有时,即使片子已配了乐,因技术原因,解说时仍无法听到时,也应事先听听其配乐,使自己心中留下印象,解说时,对自己产生影响。尚无配乐的,也可问问编导要配什么音乐?听听有关音乐片断或相似性质的音乐,使自己感觉具体,增强感性。实际上,解说时与音乐的配合感,多不是直接的乐声刺激,与画面一样多为自我想象。音乐的情调、节奏等对于解说语言的处理也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八闽风情》和《闽土神韵》同是表现福建地区的风土人情,音乐当然具有民族性,并且多民乐,这两个片子的解说就应当带有民族韵味,这样才能与片子的内容、音乐相合。而《流动的历史》表现的是西欧异国的题材,音乐、画面内容与上述片子都不相同,因而,解说应当典雅,用声也应比前者略低些。总之,解说与画面的贴合,不能没有与音乐的融合感,解说不仅要与画面的情绪、位置等相合,也要与音乐的情调、节奏、情感等相合,才能构成解说与画面的真正贴合感。六、与音响效果、同期声相有机

在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中,大量存在着音响效果与同期声,解说与它们配合得是否有机也事关重要。

有人说,在视听艺术中,画面赋予声音以形态,声音回报画面以灵魂。这话很对,匈牙利的贝拉・巴拉兹在他所著的《电影美学》一书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的世界里。无论是人类还是大自然,世界上各种物象的语言都那么丰富。从海洋的喃喃自语到城市车辆的嘈杂;从车床飞转的轰鸣到秋雨敲窗的淅沥之声,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支配着我们的情感。”

音响效果具有表现性,它既可营造真实的空间环境,实现声音与画面同步的自然属性,也可发挥其暗示、开拓功能的艺术属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这点不同于同期声),它的主要作用是营造、再现一个真实的空间环境,给人以真实感,这在纪实性的纪录片即专题片中的意义与作用尤为突出。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其一定的艺术表现性。如前所述,音响效果不仅可以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也可以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或情绪气氛,以致作为人物内心状态的折射,增强艺术感染力,有表现力与象征力。

例如,《中华之剑》一片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山野的屋檐下放着一个脸盆正在接雨水,那叮咚的水滴声尤为响亮,从解说中我们了解到,这些缉毒英雄们就生活在接雨水吃的恶劣生活环境中。这水滴声,不仅具有写实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表情性与表意性。通过放大了的小水滴声,可以引动我们对英雄们的深深敬爱之情,并揭示出英雄们的崇高精神境界。音响效果的作用可见一斑。

那么,解说应当如何与音响效果相配合呢?试举一例:

中国改革开放全景系列片《凤凰涅槃》中的第一集,是反映农村改革开放所走过的道路,片首的解说词点出了农村改革的艰难起步:……鸡叫头遍,18个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民兄弟冒死在一张契约上签名画押,决定把人民公社的土地分了,包干到户联营。这些农民死也没有想到,他们长满老茧的手这么轻轻地一按,居然在一个偌大的中国按响了一片惊雷。

此时的画面是农民们正躲在屋檐下观望着落雨的天空,片子合成后此处有一串雷声。由于音响效果与音乐一样,大多在录解说之后才合进片子,因此,解说者在录解说时,就应当请教编导或自己设想:这里的音响是否应当加?如果要加是什么性质、作用?它与解说在什么位置相接?对这一切有所了解和参考,才能使自己的解说采用正确的方式与之配合。本片里,解说者看到这样的解说词和画面,应当理解到编导的创意,这串雷声不仅是画面中天象的自然声响,它更是当时中国社会氛围的写照和此举具有惊雷效应的意义所在,因而,这雷声的音响效果有着一定的象征力与表现力,实际上已超出画面本身的视觉意义。解说者如果不了解或没能设想到此处有这一声效安排,解说到此处,便会仍在此片平实风格和凝重基调的制约下来处理,解说后半部的语流不向上推进,平稳地沉在下面去播,便缺乏二者的有机性和启示力。但如果解说者了解、设想到此处创意,便会有意地使语言加强力度,语流上推,与空中炸响的雷声相合,配合有机。

因此,解说者解说时,也应将与音响效果的配合处理设计在列,表达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感觉以及用声的音高、音强、音长等,以适应二者的有机结合。

最具写实性的声音,无疑是同期声。同期声是与电视画面同步的声响,同期声丰富了画面的信息量,给予人真实感与现场感。有了同期声,可以加深受众对画面的印象和真实感,对于受众的感觉而言,没有同期声的画面就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真实。因为有时同一组画面配上不同的解说词便具有不同的意义与感觉。只有同期声是与画面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因而,它的真实性最强,同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丰富的信息量。

如前所述,同期声中既有采访的人物语言,也有现场声响。解说与同期声的配合,当注重与人物语言的衔接。如解说不参考同期声中人物语言的内容与感觉,在解说时就不知如何承接,在用声上过扬、过抑、过紧、过松、过轻、过重等,都会与同期声的配合失当。

例如,《中华之剑》一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云南某些地区80年代中期不法分子贩毒到猖狂地步,他们有不少人因此暴富,但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害,尤其是青少年吸毒成风,屡戒不成,许多家长忧心如焚。在开远市解放军化工厂的座谈会上,家长们个个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其中有一个女工讲她的孩子原来非常好,自吸毒以后变了,并屡戒不了,为了防止孩子往外跑再接触毒品,她们夫妻给孩子戴上了30公斤的脚镣并焊死,连睡觉时也不摘下。这位母亲哭着说:“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我宁愿犯法只要能救救孩子!”“没办法全厂吸毒的娃娃大多,我们只好向党中央、李鹏总理请求救救我们的孩子。”(据悉解放军化工厂139人联名上书党中央,要求中央整治开远地区的吸毒和武装贩毒问题。)片中这位母亲讲到这里,双手捂脸痛哭不已。此时,充满情感的音乐骤起,解说进入,解说者以激愤的情绪以拉开、加重、扬起的语言说出:“贩毒者们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李鹏总理收到来信以后立即批示!‘云南禁毒工作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这段解说非常贴合、有力度,与同期声、音乐浑然一体,充分显示了解说的作用。使人听之,有种解说者就是这座谈会中的一员,这里所说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拍案而起,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之感。他的情感和表达都如此准确、有力。这不能不得益于解说者非常了解片中这段同期声的内容和与之相伴的情感,心随同期声内容,积蓄了应有的情感态度,形成了恰切的衔接感。

因此,解说者面对片中一段段同期声,千万不可不看,凭想当然猜想其内容,也不能不参考同期声中的具体情绪,凭感觉而盲目处理与之相接的解说词,那样不会有上佳的解说。

例如,《凤凰涅槃》一片中《对外开放》一集的开头,编导自己别出新裁地手拿话筒在深圳火车站询问过往的旅客知不知道深圳的“圳”字是什么意思?回答说不知道,一位中年港客谦虚地向编导讨教:“你说给我听”。这时,画面上出现了一本书,一条红道顺有关的字迹划下,解说词是:“圳,一条水沟,深圳,一条深水沟。”如果解说者了解了前面同期声中的采访内容,便会顺势而下,加强一种解释感进行表达,好似替编导在回答,与前面的同期声自然承接。遗憾的是,由于录解说的时间紧,加之解说者对同期声不太重视,没有问编导这段同期声的具体内容,于是便想当然,结合当时情形,以为编导是问对方对内地改革开放以来变化的感受如何一类的内容。故解说感觉从零开始,缺少承接感和强烈的解释语气,以致解说的感觉和作用都不到位。这势必影响到编导的创构落实。

综上所述,解说要与音响效果、同期声有机配合,着重表现在对音响效果、同期声的性质、作用、内容、位置的了解与把握,并给予适当的融合方式。它体现在解说者的内心感觉和外化形式两个方面。总之,解说与片中诸创作元素的相合,目的是为获得全片和谐之感,它的获得条件是解说同其他视听元素的相依性与参照性,有了解说与他元素的主动相合,必会极大地促成全片和谐的整体感。因为解说具有能动性、变通性,具有活力。

第六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表达特征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表现的内容、题材广泛,形式丰富多样,加之解说创作的特性,这些在解说的用声和表达处理上构成了解说语言的表达特征。一、解说语言的艺术生活化

从总体上看,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具有真实性、通俗性、艺术性、哲理性和抒情性,解说品性决定其应为“艺术生活化”。为什么是“艺术生活化”而不是单纯“生活化”呢?原因是,只提生活化,容易使人感到是纯自然的,其实,我们这里要求的语言应为:自然的语言形态,却蕴含着训练有素的吐字发声和语言表达技巧。因而,解说语言不是纯自然的,实质上有很高的艺术技巧含量。它不是下意识流露,而是表达者的有意为之的处理,应当说,是艺术化与生活化的完美结合,是下意识与有意识的完美结合。

那么,解说语言的内涵如何呢?

由于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属纪实创作品性,解说品性也与之相符,因而,解说语言总体为:朴实、自然、流畅,以说为主。

从吐字发声形态上考察,解说语言非常接近自然说话形态,但却是更高层次的控制。具体表现为,一般用声音量不大,小而实,以收为主,咬字幅度适中,出字灵活、集中,不弹跳吐字,唇舌滑动多取小动程,口腔开度不过大。总之,吐字发声不夸张,是有控制的自如状态。

从语流形态方面考察,语流畅达,语势多平缓,少大起大伏,多连贯、少停顿,有明显的语流前推感。

从表达方面考察,不刻板、少雕琢、不夸张、较自如。由于解说大多有画面的相衬、相伴,有形象的展示,又多处于跟让画面的地位,因而,一般解说表达的情感不宜太浓,也不宜太扬,以免喧宾夺主,用声及表达都应适中,不宜饱和,以内在、深挚为主。需要时,也可加大语言表达幅度,充分体现语言的作用与魅力。二、解说表达技能的丰富性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内容、题材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电视飞跃发展,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发展宗旨,更焕发出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并激活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于是,大量内容、形式新颖的片子不断涌现,其解说形式也异彩纷呈:有生活、自然的对话式解说,有散文体、诗化的抒情式解说,也有思辨性、哲理性的政论式解说,以及第一人称的自述式解说和一、三人称交替的全方位解说等等,不一而足,有时,还要模拟片中人物的语言,或担任“假翻译”。创作依据的多样性,必定需要表达技能的丰富。

解说虽然以说为主,但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使用不同方式、手段创作的不同片子,或一部片子中对解说有不同的需要,往往要求解说具有讲解、朗诵、朗读和说等不同语言样式;叙述、议论、抒情、描绘的不同语体以及不同人称的身份感和语气。

有时,一部片子的开篇辞、提示语或引言,需用播读方式来播,以增强其分量感、庄重感或客观性。例如,《凤凰涅槃》一片每集的开始语,就是用播读的方式处理,它充分显示其庄重性、分量感和启示力。有时,一部片子中引用的诗词名句或情感高潮、结尾处,根据一度创作,需用朗诵方式来表现:如《我爱国旗》一片的结尾解说;有的片子,却需用真挚、柔美的抒情方式来体现,如《萌水情思》一片的解说;还有的片子,又需用耐心清楚的讲解方式来发挥作用,如《书法絮语》的解说;更有的片子则需摆脱第三者的解说角度,以一人称角度说出活生生的片中人物语言,道出其神态与心声,如《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的解说;还有用一、三人称分工合作解说的,如《幸福的红烛》一片,是表现著名音乐教师金铁林和他的那些著名歌唱家学生们的,片中的解说各有任务:一般介绍性内容由女声完成,而片中主人公金铁林的话却由男声来表现,解说形式新颖、自然、生动;更有一、三人称交替转换的解说及男女解说者充当片中某一人物的对话式解说,如《朝阳与夕阳的对话》一片的解说,片中表现了作曲家雷振邦、雷蕾父女两代人的对话。

在解说工作中,有时还需要解说者具有影视配音的基础。例如,《神奇的魅力》一片介绍了中国文化在荷兰的情况。其中一段内容是采访荷兰中文电视台两位男女主持人,由于对方是用外语讲述,因而,需要男女解说员用中文配音,不但神态、音型、气口要基本相合,使受众认可这话是出自片中人物之口,连人物的笑也要生动配出。这种配音虽然不如故事片的配音要求严格,但也应基本贴合。另外,有时片中采访,提问者与回答者的语言是外语,或是方言,都需转换为汉语普通话,也需要生动体现。凡此种种,没有丰富的表达技能,不足以胜任解说工作,必定造成一定的局限。

应当说,解说工作应具备播音和表演双重素质。原因在于,解说取其二者的感觉与丰富的技能融于一身,适应自身的创造特点,又不混同于任何一种(至多有部分交叉),而形成自身特性。因此,解说不同于一般播音,也不同于表演,但好的解说者应当具备播音员与演员的双重素质和语言功力:取播音员表达得清楚、规整和演员表达得自然、生动。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达技能,方可适应丰富多彩的解说再创造。三、解说表达样式的多重性

不同内容、类型、风格的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解说韵味、情调、吐字用声、表达方式上都存在着不少差异,可形成不同的表达样式。以一种表达样式面对各种不同片类的表达,显然不适应解说需要。若从理论角度讲,明确规定一部片子是什么类型的,该用什么表达样式,恐怕也并非科学,且行不通。因为,每部片子的创作,往往既遵从于一般创作规律,又不拘泥于此,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和创作个性。然而,就一般规律而言,从模糊思维角度出发,可划出几点,供初学者参考与借鉴。在此,大致可分为:政论片、人物片、风情片和科教片四大类五种解说样式,每种样式都存在不同的解说方式。

政论片,它往往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中的某一现象、某一观点、某一热点,作为探讨的内容。创作者有明确的观点与见解,并将此集中体现于相对完整的解说词中,画面多为相应内容的形象展示,画面图像并不全是即时拍摄的,而是引用相当数量的影视资料及图片、图表用以说明问题。解说与画面的关系多不紧密。

在这类片子中,解说词的作用大多重于画面语言和其他创作元素,解说是主导,解说充满哲理性和思辨性,有很强的逻辑力,有的还很有艺术性。解说除去对有关事实的叙述、分析以外,主要是议论。由于解说具有明理性与论述感,便形成“议论型”的解说样式。“议论型”解说样式的表达特点是:吐字多饱满、声气力度较强、用声以实声为主,节奏多凝重或高亢。根据不同风格,有的解说又需平实、相对客观、语势较平缓。播政论性片子的解说,语言感觉宜为:严肃、质朴、庄重、大方,有较强的主体感,视角有一定高度,但要把握分寸,不能语言塌或拔高调。也不宜亲切、甜美,否则,会削弱其应有的力度与分量。

人物片(不含文献、历史人物片),它往往将各行各业有代表性或有特点的人物作为反映的对象,来表现一个主题、一种立意。人物片的解说,大多通俗、生活、口语化、艺术化,形式活泼多样,除去第三人称外,还有以片中人物第一人称口气出现的;也有第一、第三人称交替出现的,即时而是叙述者的话,时而是人物自己的话,解说者既是叙述者,也是片中男女人物的代言人。

在人物片中,解说与画面多呈互补状态,解说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或介绍人物经历的背景、事件过程等。画面则对人物形象、人物活动、人物生活、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给予形象化、直观性的展示。因而,解说者一方面要把握好自己解说的角度:是第一人称的,要进入人物的主体心态,是第一、三人称交替出现的,要注意适当、及时地转换心理视角与感觉,另一方面,要抓住与画面语言的衔接、相伴的依存感。实际上人物片的制作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人物片,是纯即时性的,即反映某一人物人生的一个片断、生活的自然流程,极具人文性。其画面都是即时拍摄的,并有大量同期声相伴,画面、同期声是主体。可以说,大量信息都在画面、同期声中。解说仅在片首、片尾及中间稍作提示、说明,不加任何修饰,是完全意义上的纪实、真实性产物,即被某些人称为“纪录片”的那种。

第二类人物片,画面除了有即时性的内容以外,也动用一些影视新闻资料或图片,讲究色彩、构图、影调,以及片子结构和解说多样化的处理。创作更富于艺术性,是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即被某些人称为“专题片”的那种。

由于人物片的创作形态多样,因而,解说的表达样态也不尽相同。其中第二类人物片,以叙述、倾诉为主,因而,它的表达样式为“叙说型”。它的表达特点是:吐字、用声适中,节奏多舒缓或轻快,表达更接近生活语言,极为自然、流畅。有时,第一人称解说还需要个性化。用声以半实为主,有时需要,甚或半虚,用以倾诉个体内心,显得自然、亲切。这类人物片的解说,语言应亲切、自然、不宜过扬、刻板和过于规整。一般而言,应有很强的交流感,感情色彩较浓,处理较细。

第一类完全“即时性”的人物片,则解说感觉与处理有所不同,由于其解说只起字幕提示作用,担负的功能简单、有限,多站在冷静、旁观的角度,希望以镜头记录的生活本身来说明一切,如纪录片《在日本留学的日子》的解说处理,解说感觉多不动声色,语言多平缓、客观、恬淡,与片子的风格和解说的作用相匹配。这种解说方式,不妨称为“字幕型”。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此种创作方式和解说的片子呈发展趋势,也很受人们的青睐。许多解说者和编导便只垂爱此种方式,见解说便处理成这种样式,结果有的解说不伦不类。改变的方法只有一个:参考片子的创作方式,适合什么类型的解说方式就用什么样式的语言处理,不能凭个人的好恶感来处理解说。此外,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多种多样,不可能一种解说方式。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适应多元化创作。

风情片(包括风光片),它往往对某一地域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或风光美景等给予展现,以满足人们猎奇、欣赏与拓展视野之目的,它兼有欣赏性和知识性。风情片以展现景物的画面语言为主,解说大多处于辅助地位,仅就风土人情的背景、风光的妙趣、名胜古迹的历史与特点等,给予一定的说明、点指,或描绘、抒情和烘托。由于风情片以描绘、抒情为主,因而,它的表达样式为“抒描型”。“抒描型”的解说表达特点是:吐字柔长,用声轻美柔和,节奏也多舒缓、轻快。为了与优美、明丽的画面和音乐相融合谐调,解说应特别注重突现解说语言的音乐美,注意字音完满,有时甚或稍有夸张或拖沓,形成音韵美,好似与音乐共同形成婉蜒的旋律,产生美感。由于风情片的解说词多引名句、诗词,多比喻、对偶、排比等句式,多描绘、抒情,因而,解说语言经常呈现一种韵味感和抒情性。根据需要,风情片的解说语言大多可以有所修饰,以更加贴合画面、音乐和解说词本体创思,形成全片整体美感,体现艺术性和欣赏性。风情片的解说,应有兴致、有情趣,要细致地描绘、真挚地抒情、由衷地赞美,表达基调多扬少抑,语言多亲切、甜美、柔和、真挚。不能语言带调、基调沉、语言硬、语速快和情感冷漠,也不能情感假、语调嗲。反之,都会削弱对景的赞美和对情的抒发感。同时,应避免只注重语言的美感而放松语言清楚的倾向,或都用朗诵味来处理所有的解说。

科教片,它包括科技、卫生、文体、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与教育。这类片子往往将各种需要讲解、表现的事物和需要阐明的道理,采用动画、特技等超现实手法以及片中人物的实际操作演习,将所要涉及的事物清楚地展现出来。而大量的原理、运用等知识却需解说来讲解。因此,在这类片子中,画面与解说也是互补性的。由于科教片解说以讲解说明为主,因而,它的表达样式为“讲解型”。“讲解型”的解说表达特点是:用声平缓、语言稳实、质朴。由于科教片大多内容比较枯燥,因此,解说更需要增强其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兴味感,以使人更好地接受其内容。科教片的解说,不宜太扬、太飘、太快,要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有兴。同时,解说不需太多感情色彩,但需耐心、热情、内行。比如,解说一部教人们打太极拳的体育知识片,解说者不但要弄懂并内行、生动地介绍片中的内容,还应在语言中注入肢体感、运动感,体现其方位、动势,显示解说者的内行、有兴味。同时,也不枯燥。(除此之外,产品介绍等商业、生产片,以及军事知识片等的解说,也同样适用。)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不仅以上这几种样式,还有“明快、参与型”的体育片、“活泼、诱导型”的儿童片等多种解说样式以及各种混合型。解说样式有其基本属性,但运用时,根据一度创作需要,有时一部片子会有两种或更多语言样式混合使用,不可用一种解说样式死套。这样,往往表达不充分,因为一度创作是千姿百态的。

以上所述表明,不同片类具有基本的解说样式,不同内容、风格的片子,均有不同的解说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解说的表达具有多重性,单一性的解说样式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第七节 电视纪录片解说处理提示

前面,我们对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再创造的诸方面进行了探讨,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提示,因为解说是一项复杂、多样、细致的工作,若想做好,必须具备正确的认识,娴熟的技艺以及多样、灵活的处理能力。一、气质

电视纪录片即电视专题片解说的实践充分表明,一部片子的解说成功,与解说者本人的气质特征及创作个性有很大关系,二者相合则成功一半,相悖则失败。

有言道:文如其人。对于解说者来讲,声也如其人。所以,每部片子的编导在选择本片的解说者时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追求。因此,不管对方是演员、是电台播音员、还是电视台播音员,只要其符合自己这部片子的气质要求,都会被选作这部片子的解说者。我们也看到,不少好的纪录片解说,不是电视播音员,而是演员或电台播音员。

从总体角度考察,演员、电台播音员与电视台播音员都有自己工作带来的特征,自然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一般而言:

演员(舞台、影视演员),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一般其表达方式较灵活,语言自然、生动。但有时易抢戏、角色化、位置感不当(播人物片、风情片有一定优势)。

电台播音员,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一般语言造诣相对较高,表现力较强。但缺少画面感,播味较浓(播政论片有一定优势)。

电视台播音员,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一般表达中有画面感,但表现力欠缺,语言较平淡。由于人的职业、工作特点,对其气质的形成有一定影响,故在此提及。

以上仅就整体、一般而言,不存在绝对性。意义在于提示解说者在解说时,既看到自己工作性质的局限,又调动自身的各种潜能形成可塑性,与片子的气质要求相适应。当然,无论是演员、电台或电视台播音员,优秀者都具有兼容性和多种能力。

首先,通常编导不会将一部政论片的解说任务交给一位气质清纯、声音甜美的人去播,也大多不会将一部风情片的解说任务交给一位气质深沉、声音苍劲的人去播,除非特殊需要,而是二者互换。这是解说者本人无能为力的。

但如果在选择范围有限而你具有可塑性时,编导也会将不同片子的解说任务交给你。这时,你就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包括个性、音色,找出优势与缺点,加以定位和调整,以明确自我的承受能力,丰满或创造片中解说所需要的解说气质。

所谓“气质”,在此应指两种:解说气质和本人气质。“本人气质”,一般很少能改变;“解说气质”已经蕴含、确定于片子的创作中,能够变通,解说再创造是需要这种气质的体现。形成“解说气质”有两点:一是心理感觉,二是生理感觉。其基础是先天条件、文化素养与表达技能。相依据、参照的因素有:片子的风格、基调、题材与解说角度。

例如,《八闽风情》一片,风格是抒情性的;基调是轻缓、明丽的;解说的角度,可以想象为导游或当地的报社记者;片子的题材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