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朝—清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8 17:06:40

点击下载

作者:朱良志,姜波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写给孩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朝—清朝

写给孩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明朝—清朝试读:

前言

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记载以来的历史就有几千年。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中华文化就是我们生命之源。

中华文化是一个活的过程,从远古流到今天,它形成了一套思想、价值观念,一套思维模式,一套认识世界的方式,至今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我们的血液中一直汩汩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今天我们阅读传统文化,不仅是要了解中华文化的昨天,更重要的是深刻地了解我们自己,了解今天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的事。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读物,目的是给少年儿童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读本,因此在编纂上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史观端正,选材积极。本书以正确的历史观为导向,按照历史朝代梳理中华大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产生的重要成果,力求反映中华文化的基本面貌。选材尽量健康有益,让孩子获得积极的精神陶冶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内容丰富,故事生动。本书从中华文化典籍中精选几百个重要的断面加以讲述,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军事、哲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为了增加故事的生动性,还将一些故事进行了合理演绎,让孩子感受中华历史故事的迷人魅力。

三是语言通俗,插图精美。本书的文字表述既精要典雅,又通俗平易。为了方便小读者阅读,书中对一些字做了注音,对一些古今用语的差异做了特别说明。每则故事还配以精美的工笔画插图,让孩子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妙韵味。

希望这套书能够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

明朝

刘基借口辞官

刘基,字伯温,原来是元朝的一个小官员。由于不满元朝的政治腐败,经常写一些针砭时弊的文章,被革职回到老家青田。

朱元璋势力向南发展的时候,一次军队打到刘基老家,朱元璋请刘基做了他的谋士。在众多谋士中,刘基算是最出色的了。刘基在朱元璋消灭南方大敌陈友谅、张士诚的多次战斗中,出了许多妙计良策。朱元璋对刘基非常信任,常常把自己得到刘基比作西汉时刘邦得到了张良,如虎添翼。

刘基不仅军事上有好谋略,而且精通天文历法,对很多事情的发展趋势和结果都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见,很多人说他能掐会算。人们在评价刘基的才能的时候,总是说:“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在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当了吴王的时候,江南大旱,大地龟裂,禾苗干枯,原野一片焦黄。朱元璋很着急,就问刘基:“为什么会有这么严重的大旱,你能不能求老天下一场大雨?”

刘基说:“老天长期不下雨,是因为关在牢房里的人有冤屈。”

朱元璋以为真是老天惩罚,相信了刘基的话,并派刘基重新审查牢房里的犯人,一查,果然有不少是冤案。刘基把这一情况向朱元璋奏明后,将冤案都平反了,把抓错了的人都放了。

这事处理完毕之后,果然陡起乌云,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就哗哗下起来了。一场大透雨解了干旱,朱元璋很高兴。

其实,天能不能下雨与解决狱中冤案是毫不相干的事,刘基只不过是借此机会劝谏朱元璋平反冤案,防止错杀无辜。而天真的下起大雨也不是巧合,而是刘基懂得气象知识,预测到天要下雨。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明太祖,刘基作为第一号开国功臣,做了御史中丞。后来因严格执法,处斩了丞相李善长的一个亲信,得罪了李善长。

恰巧这一年,京城又遇上大旱。朱元璋又让刘基想办法求天下雨,刘基乘机对朱元璋说:“有两件事要能办好,天就有可能下雨。第一件,对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的家属子女给予抚恤;第二件,在修筑万里长城中死亡的工匠尸骨还暴露在田野上,要全部掩埋好。”

由于朱元璋求雨心切,就同意了刘基的要求,抚恤了将士家属,掩埋了工匠尸骨。

刘基本来预测这次也能下雨的,所以提出办好这两件事的要求。谁知这次预测不准,过了十几天,也没见下一滴雨,还是那样骄阳似火。

这一下可使朱元璋大为失望。李善长为了报复,趁机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说刘基的坏话。朱元璋非常恼火,要拿刘基问罪,吓得刘基不知所措。恰在此时,刘基的妻子病死,他就借口请假,辞官回到老家去了。后来朱元璋几次想请他回朝廷做官,并拜他为丞相,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功臣遭难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主要是他善于用人,广招人才。他手下聚集了一大批谋士战将,这些人对他忠心耿耿,屡建奇功,可以说都是开国建朝的功臣。

按理说,朱元璋做了明朝皇帝以后,对这些功臣应该论功行赏,使之各得其所。但是他却对帮助他开国的功臣一百个不放心,猜疑心越来越重。为了防止这些功臣谋反,他专门设立了一个叫“锦衣卫”的特务机构。这个机构的任务就是专门侦察和监视大臣的活动。不论大臣们在哪里有什么活动,锦衣卫都报告朱元璋,因此,朱元璋对每个大臣的一言一行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如果谁被怀疑有什么不轨行为,立即就会被打入监牢,甚至有被砍头的危险。

朱元璋对待朝廷官员极其严酷,大臣上朝的时候,稍不留意,让他看着不顺眼,就会被当场按在地上打板子,这叫“廷杖”。有的被打得皮开肉绽,有的被当场打死,使得上下官员提心吊胆过日子。每天上朝前,那些大臣总是愁眉苦脸地向家人告别,也不知上朝以后,还能不能活着回来。如果能活着回来,家里人都要高兴一番。

1380年,锦衣卫告发开国功臣、当朝丞相胡惟庸谋反,明太祖立刻把胡惟庸推出午门斩首,并灭九族。同时大加追究,要将胡惟庸的同党统统扫灭。这样一来,凡是平时跟胡惟庸来往多一些的人都受到株连,全部被杀头,然后再满门抄斩,共杀掉一万五千多人。就这样,朱元璋还不放心,又将那些被怀疑是胡惟庸同党的朝廷文武官员全部杀了,造成了骇人听闻的宫廷大屠杀,历史上称为“胡惟庸案件”。

大学士宋濂是跟随明太祖朱元璋多年的老臣,明太祖本来十分器重他,其地位不亚于刘基,后来还当过太子朱标的老师。宋濂一向小心从事,忠心耿耿,生怕有得罪明太祖的地方。尽管这样,明太祖还是对他不放心。一天,宋濂约几个朋友在自己家小聚,吃了顿便宴。第二天一上朝,明太祖就问宋濂:“宋爱卿,你昨天请了哪些朋友呀?喝酒没有?准备了哪些菜呀?”宋濂不敢隐瞒,如实回答了明太祖。明太祖夸赞说:“嗯,宋爱卿是个大忠臣,跟随我十九年了,从来没说过人家坏话,也不说假话,是个贤才呀!”

宋濂到六十八岁辞官不做,告老还乡,临走时,明太祖送他一匹锦缎,说:“好好留着,等你一百岁的时候,算我给你的祝寿衣。”

宋濂的孙子宋慎也是朝廷官员,胡惟庸案件发生后不久,有人告发宋慎是胡惟庸的同党,于是被明太祖砍了头。按照明朝的株连政策,是要满门抄斩的。此事牵连到宋濂,明太祖派兵到宋濂老家浙江金华,把宋濂抓到南京,也要把宋濂处死。

这事很快就被马皇后知道了,就去求见明太祖,为宋濂求情说:“不能杀宋濂,就是老百姓为孩子请个老师,还恭恭敬敬地对他,宋濂是皇帝家为太子请的老师,怎么能这样对待他呢?再说,宋老先生早已回到乡下了,他怎么会知道他孙子在京城里的事呢?”

明太祖听了火气更大,不听马皇后的劝解,说非杀了宋濂不可。当天,马皇后陪明太祖一道用餐,马皇后老是呆呆地坐在桌边,不吃也不喝。明太祖好生奇怪,往日从来没有这样,问马皇后是不是生病了。马皇后说:“我没生病,是因为宋老先生犯了死罪,我心里为他难过,正在为他祷告呢。”

因为马皇后跟明太祖是患难夫妻,明太祖向来都很尊重马皇后,听马皇后说得很有道理,自己也觉得感情上对不住宋濂,于是下令免了宋濂的死罪,充军到茂州。当时宋濂已经七十多岁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惊吓,再加上押往茂州一路上过度劳累,没到茂州就死了。宋濂死后,又过了十几年,又有人向明太祖告发,说老臣李善长跟胡惟庸关系密切,胡惟庸蓄意谋反,李善长都知道,却袖手旁观,不向皇上报告,犯了大逆不道罪。论功劳,李善长算是开国功臣;论关系,李善长是明太祖的亲家;论感情,明太祖最信任李善长,一直重用他,在开国封功臣的时候,明太祖曾赐给李善长两道免死铁券,就是李善长犯的罪再大也不可以处死的。这一次,明太祖却翻了脸,把已经七十多岁的李善长和他家男女老幼七十多口全部处死。

紧接着,明太祖怕胡惟庸的同党还没有肃清,又进行了一次大清查,结果凡被怀疑是胡惟庸同党的,一律满门抄斩。

此后,明太祖还是不放心那些大臣,就收回了他们的军政大权。取消了丞相职位,由皇帝直接管辖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废除掌管军队的大都督府,分设左、中、右、前、后五个都督府,分散军权。打仗的时候由皇帝直接调动军队,一切权力都集中到皇帝手中。

胡惟庸案件平静后,过了三年,锦衣卫又向明太祖告发,说大将蓝玉谋反。明太祖杀了蓝玉后,又追查蓝玉同党。这样,又有一万五千余人因受株连惨遭杀害。

至此,明朝的功臣基本被铲除了,明太祖就成了历史上出了名的专制君主之一。

朱棣篡位

明太祖朱元璋杀了许多位高权重的功臣以后,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有的藩王还建立了军队,各占一方。本想这样一来,所有政权都在朱家掌握之中,明朝的统治就可以巩固了。谁知后来,就因为封了藩王,导致藩王势力不断扩大,才引起统治者内部大乱。

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得了大病,太医把全部本领都拿出来也没治好太子的病。朱标死了以后,他的长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历朝历代,皇帝传位都是传给太子,太子一般都是皇帝的长子,谁被立为太子了,谁将来就是当然的皇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其地位也就与皇太子一样,明太祖一旦驾崩,他就是当然的皇帝。各地的藩王多数是皇太孙的叔父,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皇位将由侄儿继承,心里都直痒痒,感到不平衡。其中最恨朱允炆的要数明太祖的四儿子朱棣。朱棣长期带兵驻守北平(今北京市),屡立战功,他认为朱允炆无功、无能,将来让他继承皇位,太叫人不服了。

朱棣是个比较精明能干的皇子,比朱允炆大不了几岁。他从小就看不起朱允炆。有一次,明太祖让朱允炆对对子,考考他的学问。明太祖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想了一会儿,很快对出下联“雨打羊毛一片膻”。明太祖把脸一沉,说他对得不好,说一片膻气不受欢迎。其实,朱允炆下联对得是很工整的,只不过是他忠厚不会说奉承话罢了。正好朱棣也在旁边,见侄儿倒了霉,他倒幸灾乐祸,跑上前来向明太祖献殷勤地说:“孩儿也想对个下联。”

明太祖听了笑着说:“好哇,你说说看。”

朱棣说:“日照龙鳞万点金。”

明太祖一听,眉开眼笑,一个劲地夸奖朱棣对得好。

原来那“龙”字,自古以来就象征皇帝,朱棣对的下联不过是想讨明太祖欢心而已。从此以后,朱棣就更瞧不起朱允炆了。

朱允炆虽然忠厚老实,但还是看出来朱棣瞧不起自己,可是他却无可奈何。有一天朱允炆一个人站在东宫东角门口,长吁短叹的,他的伴读老师黄子澄路过这里,见朱允炆愁眉不展,就说:“敢问太孙是不是遇到什么为难的事情了?”朱允炆说:“我老是在想叔父们现在都是一方藩王,有的手里还有很大的兵权,将来不知怎么能管得住他们。”

黄子澄听后吃了一惊,觉得这皇太孙还真有点儿心计,随即安慰朱允炆说:“这怕什么,太孙殿下是皇朝正统,还怕藩王造反吗?”接着又向朱允炆讲了汉景帝平定七国的故事,说:“当时吴楚七国那样强大,但等到他们造反的时候,汉景帝一出兵,就把他们打垮了,正统毕竟是正统。”黄子澄一阵安慰以后,朱允炆才放下心来。

到1398年,明太祖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上了皇位,就是明惠帝,改年号为建文。朱允炆即位不久,京城里就传出一个坏消息,说几个藩王相互串联,准备造反。

明惠帝马上惊慌起来,赶忙找黄子澄来商量。他问黄子澄:“先生还记得在东角门说的话吗?”

黄子澄说:“我哪里能忘记呢!”

明惠帝说:“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黄子澄说:“请圣上放心!”

说完,黄子澄就退了出去,找到明惠帝的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商量对策。

齐泰说:“所有藩王中,要数燕王朱棣兵力最强,而且野心最大最骄傲,先从燕王下手,削减他的兵权,以后再逐个收拾其他藩王。”

黄子澄一听连忙摆手说:“这不行,燕王早有准备,稍有点儿风声,就会打草惊蛇。不如先从周王开刀,周王在开封,容易同燕王策应,如果先除掉周王,等于砍掉了燕王的一只胳膊,下一步消灭燕王也就容易多了。”

两人计议已定,就来回奏惠帝,惠帝表示赞同。找了个茬儿把周王抓到南京,削去了王位,充军到云南。之后接连削了三个藩王的王位。

燕王得到这些消息,也不敢轻举妄动。为了麻痹明惠帝,他整天装疯卖傻,胡说乱讲,有时候一连几天躺在地上不起来,人家都说他得了精神病。明惠帝听说燕王得病了,就派使臣去探望。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使臣却看到燕王蹲在火炉边上烤火,一边烤一边还叫喊着:“我冷死啦,我冷死啦……”使臣把这一情景告诉明惠帝,老实的明惠帝还真的相信燕王得病了。

黄子澄和齐泰却始终怀疑这是假的,燕王一定是装病。于是他们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眷都抓起来,同时秘密命令北平指挥使张信带兵捉拿燕王,并通知燕王府内一向忠于明惠帝的官员做内应。不料张信是燕王的亲信,把这些秘密一一报告了燕王。

张信告密以后,燕王很快就把那些做内应的官员都抓起来了,随后宣布起兵造反。燕王知道明惠帝是合法皇帝,如果公开造反,会招来众人反对,弄得不好,不仅造反不成,反而会被大家剿灭,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要帮助明惠帝讨伐奸臣黄子澄、齐泰。燕王的军队就浩浩荡荡向南开进了。

燕王长期带兵,打仗有丰富的经验,又早已暗中练兵,手下都是精兵强将。此番他起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了,明惠帝真的害怕起来,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心想燕王是冲着黄子澄和齐泰来的,撤了黄子澄、齐泰的职,兴许燕王会退兵。想不到燕王还不罢休,步步紧逼,明惠帝也只有派兵抵抗了。

1402年,明惠帝的朝廷军与燕军在湘北相遇,打得十分激烈,燕王下死命令说:“只能进,不能退。”燕军越战越勇,阻断了朝廷军的运粮通道,战了数日,朝廷军大败。

燕军仗仗取胜,很快兵临南京城下。明惠帝见情况危急,一面紧闭城门,要将士们拼死守城;一面派人同燕王议和,以割让土地、分疆而治为条件,要燕王立刻退兵。燕王拒不答应。

京城被燕军围了好几天了,守城军士已疲惫不堪,守城大将李景隆打开城门向燕军投降。燕王率军冲进城里,只见皇宫起火,浓烟滚滚,大火熊熊,赶紧派兵救火。待大火扑灭,已经有不少人被烧死了。燕王派人四下查明惠帝下落,都没找着。一个宫里人说,城门没开之前,皇上就下令焚烧皇宫,着火以后,皇上和皇后一同跳到大火里自尽了。

燕王夺了京城,安了民,就在南京登了皇位,他就是明成祖。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夺得皇位以后,一切都很顺心,唯独有一件事使他放心不下,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就是攻进南京城的时候,扑灭皇宫大火,并没有找到明惠帝的尸骸,不知明惠帝死了没有。京城里众说纷纭,有人说明惠帝根本没有跳火,在燕军进城时,趁着混乱逃走了;也有人说明惠帝现在已经做和尚了。明成祖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犯疑惑:万一明惠帝没死,在外面重新招罗人马,以朝廷的名义来讨伐他这个叛逆,该怎么办呢?他越想越害怕,为了弄个清楚,就派了几个亲信大臣到各地秘密查访,一查查了二三十年也没查到。后来,明成祖暗想明惠帝会不会逃到海外去呢?当时,我国的航海业在世界上是比较发达的。明成祖盘算,如果派人到海外去传扬我大明朝的国威,同洋人做点儿生意,顺便查访明惠帝的下落,不是一举两得吗?于是他决定派一支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主意已定,人选问题又使明成祖费了一番脑筋。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最后想到跟随着他多年的宦官郑和是他的心腹,倒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郑和本来姓马,名叫马三保,是回族人,出生在云南。他的祖上都信伊斯兰教,还到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去朝过圣。他小时候,父亲经常向他讲述一些国外的事情,因此他对外国情况也多少了解一些。由于家里比较穷,父亲总想让他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又想不出什么好的门路,就让他进燕王府做了太监。郑和又机灵又能干,很得燕王欢心,燕王赐了他一个名字叫郑和,民间却仍把他叫作三保太监,人们多数在书上见到郑和的名字,久了,却把马三保的名字给忘了。

明成祖把出使西洋的任务交给了郑和。郑和于1405年6月带着一支船队出发了。船队共六十艘大船,船长四十四丈,合一百四十六米,宽十八丈,合六十米,当时世界上也少有这样的船,共有水手、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船队从苏州刘家河出发,经福建入海,浩浩荡荡,一路向南,扬帆而去。

郑和船队经台湾海峡,过南海,首先到达占城,以后又到爪哇、旧港、苏门答腊、马六甲、古里、锡兰等国家。郑和带着许多珠宝金银,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给国王,然后赠送礼物,希望他们同大明朝进行友好往来。这些国家从未见过人那么多、船那么大的船队,又见他们对自己热情友好,并不是来威吓掠夺他们的,所以郑和到处受到热情接待。

郑和这次出使,直到第三年9月才回来。郑和回国的时候,各国国王也都纷纷派出使臣,还带着礼物跟他一道到大明朝来回访。郑和船队在出使西洋的航程中,多次遇到狂风巨浪,由于水手经验丰富,总算一路平安。最后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一件麻烦事。

旧港这个地方海盗出没,很不安全。海盗的总头子叫陈祖义,占据着一个海岛,笼络一帮海盗在这里占岛为王,专门抢劫过往商船的财物。他听说郑和的船队要打这里经过,船上有大批金银财宝,高兴得手舞足蹈。他同伙计们商量了一个策略,待郑和船队一到,表面上去迎接,瞅准机会,趁郑和不备的时候,一起动手,进行抢劫。

不料,陈祖义的这个诡计走漏了风声,被当地人施进卿知道了,他派人暗地里向郑和告了密。郑和哪里把几个小海盗放在眼里,凭着船上两万兵士,压也把海盗给压倒了,心想一定要利用这次机会,狠狠教训一下那些胡作非为的海盗。船队停靠旧港港口的时候,他叫各船散开,并命令船上兵士准备刀枪、火药,随时准备出击。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海上没有一点儿风浪,陈祖义带着海盗乘坐十条小船驶向港口,想趁郑和不备发动突然袭击。其实,陈祖义的行动早在郑和的监视之中,待他们进了包围圈之后,才命令攻击。只听郑和的坐船上轰隆一声炮响,本来散开的船,很快围拢过来,把陈祖义的贼船团团围住。郑和船上兵多势众,而且早有了准备,海盗等于笼中之鸟,败得一塌糊涂。陈祖义想逃无路,只得乖乖当了俘虏。郑和命人把陈祖义捆绑起来,押回中国。

到了京城,郑和把陈祖义交给明成祖处置。各国使臣拜见了明成祖,送上礼物,要求友好往来。明成祖接见郑和时,夸奖他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高兴得不得了。

这次郑和出使,没能查到明惠帝任何线索,明成祖确信明惠帝是死了,不需要再去查寻。但与外国交往,一方面能提高明朝的威望,另一方面又可以同外国做做生意,很有好处。因此,明成祖认为继续同外国交往很有必要,接着又一次派郑和出使西洋。郑和前后一共出使西洋七次,历史上称“郑和七次下西洋”,共与三十多个国家结成友好往来,最后一次,也是最远一次到达非洲的木骨都索,为我国的航海事业和对外友好往来开创了新纪元。

在郑和第六次出使归来的时候,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儿子朱高炽即位,就是明仁宗。不到一年,明仁宗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是八九岁的孩子明宣宗朱瞻基,祖母徐太后和三个大臣辅政。郑和七次下西洋后,大臣们认为,花费太大,国家承担不起,于是出使的事情就中断了,航海事业也就此停止。

宦官当权误国事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为了坐稳他的皇帝宝座,采用了两大防范措施,一是设立锦衣卫,监视大臣,削减他们的权力;二是不让宦官过问国事,并立了一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要后世皇帝都来遵守。谁知到明成祖即位的时候,这条规矩就不起作用了。

明成祖用武力从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以后,怕大臣们不服他的统治,特别信任那些宦官。迁都北京以后,明成祖就在东安门外设立“东厂”,东厂这个机构同明太祖的锦衣卫性质是一样的,专门探听和侦察大臣及老百姓中有没有反朝廷的言行,稍有嫌疑,马上就给予严厉的处置。明成祖让身边的亲信太监去当东厂提督,因为他怕大臣跟自己不贴心。这样,从明成祖时候起,宦官的权力就越来越大了。到明宣宗的时候,连奏章也交给宦官代笔批阅。批阅奏章的太监叫司礼监,进一步加大了宦官的权力。

有一年,皇宫里太监不够用,需要到民间去招收一批。蔚(yu)州有一个流氓,名叫王振,从小读书,几次科举考试都没有考中,在县里做了教官。后来犯了罪,按大明律条至少可以判他充军到边防,结果被人保了下来。他听说皇宫下来招收太监,就应召进宫做了太监。宫里那些太监大多不识字,唯有王振识字通文,太监们就都叫他王先生。因为他在宫里小有名声,明宣宗竟派他当了太子朱祁镇的老师。朱祁镇年幼,特别顽皮,王振就顺着他,带着他玩,想着点子,出着花样让他玩得快活。小朱祁镇特别喜欢王振。

明宣宗死后,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当了皇帝,他就是明英宗。王振作为皇帝的老师,也就当上了司礼监,替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只知道玩耍,哪里懂什么国事,因此,朝廷里的一切军政大权都集中在王振手里。朝廷的文武百官谁也不敢得罪王振,弄得不好要么被撤职,要么就是充军。那些皇亲国戚也都巴结王振,称他为“翁父”。王振的地位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了明朝第一个权力最大的宦官。

明朝初期,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落逐渐强盛起来。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三千使者到北京,向明朝进贡一些马匹以后,要明朝给他赏金。王振接见了瓦剌使者,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就减少了赏金,降低了马价。也先为他儿子向明朝求婚也遭到了王振的拒绝。也先派使者来明朝,本来就是挑衅。这样一来,也先恼羞成怒,亲自率兵进攻明朝的大同。

边关告急,朝廷召集大臣商讨对策,王振极力主张英宗亲征。其实王振是有私心的,他怕自己在蔚州的大片田产被瓦剌侵占。兵部尚书邝埜和兵部侍郎于谦,经过认真分析,认为打仗最忌讳打无准备之仗,朝廷准备不充分,皇上不能亲征。英宗也没有个主张,但他只听王振的,就按王振说的办,无论大臣们怎么劝谏,他都不理睬,决定御驾亲征。

英宗同王振、邝埜等一百多朝廷官员,率领五十万大军,匆匆忙忙赶向大同,留下郕王朱祁钰和于谦守京城。

平时,英宗就没有注意训练军队,军队纪律相当涣散。这次出兵大同思想上物质上都没准备好,加上路途遥远,路上又遇大风暴雨,只走几天,粮食就供应不上了。兵士们一路劳累,又冷又饿,叫苦连天,好不容易才挨到大同。兵士们看到城外明军兵士尸横遍野,胆战心惊。一位大臣心想凭这样低落的士气,只能是打败仗,就向英宗劝谏说不如退兵。王振听了火冒三丈,把那位大臣臭骂了一顿,罚跪一天。

明军在郊外驻扎了几天,前锋军先在大同城下与瓦剌军交战,一上阵,就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王振慌了手脚,忙下令撤兵回北京。因为大同离蔚州很近,王振心想何不借此机会到老家去走一趟,也好让老家人看看我王振今日如何威风。于是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英宗也同意了。撤兵就是要抢时间,哪能耽搁呢?真是狗头军师糊涂大王。

几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向蔚州,已经走了大约四十里了,王振忽然想到,不好,这么多兵马到了蔚州,自家的庄稼不全被糟蹋啦,那损失就大了。又赶忙下令向回走。就这样来回一折腾,时间被耽误了,瓦剌的追兵赶到,明军边战边退,一直退到土木堡。明军退到土木堡的时候,太阳刚落山。一位大臣一看这里地形不好,没有任何防御屏障,就劝英宗说:“趁天黑之前,再赶一程路,前面就是怀来城了,等进了怀来城再休息也不迟,万一瓦剌军追来了还可以防守。”王振又是大发雷霆,因为他装运财产的几千辆车子还没到,所以硬是要明军驻扎下来。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就追到土木堡了,把明军围得严严实实。英宗知道自己已成笼中之鸟,无法逃脱了,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见明军人数比自己多,硬打对瓦剌军不利,便将计就计,假装议和,停止攻击。英宗和王振一听信以为真,以为万事大吉了,下令让兵士们找水喝去。

明军被瓦剌军追赶几天,兵士们口渴得嗓子里直冒烟,但是土木堡没有水源,离土木堡十五里的地方才有条河,但已被瓦剌军占领。当天晚上,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多深也没见到一滴水,一直口渴难忍。一听英宗让他们找水喝去,阵地上就像炸开了锅,兵士们不要命地往外跑,将领们怎么也制止不住。瓦剌军早就埋伏在周围,见明军大乱,瓦剌军的伏兵从四面八方喊杀过来,抡起大刀长矛,边冲杀边喊:“投降的不杀。”明军兵士丢盔弃甲,夺路逃跑。瓦剌军紧追不舍,明军死伤无数,兵部尚书邝埜也被瓦剌军杀死。

英宗带着残余的禁军想突围,几次没能冲杀出去。王振平日趾高气扬,这时也自知狗命难逃,吓得瑟瑟发抖。禁军将领樊忠对王振的胡作非为早已恨之入骨,这时看到王振那个熊样,气愤地举起大铁锤说:“我要为天下百姓除了你这个奸贼!”一锤砸死了王振。

英宗见多次冲不出包围圈,就跳下马,盘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军轻轻松松地把英宗俘虏了。历史上称这次事件叫“土木之变”。

于谦冤死

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得惨败和英宗皇帝被俘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太后和皇后焦急不安,哭哭啼啼。国不能一日无主,她们想必须先把皇帝赎回来才是。于是从宫中内库挑选了一大批金银珍宝、绫罗绸缎,派太监暗地里送给瓦剌军。也先笑眯眯地收下了这些金银财物,可就是不肯释放明英宗。

京城里本来留下的守兵就不多,大家都怕瓦剌军打来抵挡不住,那些从土木堡逃出来的残兵,又在京城大街上窜来走去,更增加了京城人的恐惧感。

太后花了大把的金银也没把皇帝赎回来。为了使人心稳定下来,太后就下了道懿旨,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也就是代行皇帝职权,并召集大臣商量一个对付瓦剌军的良策。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都说不出个好办法。大臣徐有贞提出自己的主张说:“现在瓦剌军强大,明军兵力不如瓦剌军,又没有战斗力,如果瓦剌军杀到京城,那京城就很难守住。不如先逃到南方,暂避锋芒,待养精蓄锐,力量强大时,再做反攻的打算。”

兵部侍郎于谦听了徐有贞这番软骨头的话,气不打一处来,向太后和郕王说:“主张逃跑的人都应该杀头。京城丧失了,那还像一个国家吗?朝廷南迁,那大明朝的气势不就完了吗?历史上已有了南宋将朝廷南迁失了京城、丢了国土,最后被元兵消灭的沉痛教训了,难道还要我大明朝重蹈南宋的覆辙吗?”

太后对于谦的主张表示赞许,同时得到多数大臣的一致支持,便把守城的指挥权交给了于谦。

于谦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从小志向远大,决心以宋朝的文天祥为榜样。后来考中进士,踏上仕途。他在做地方官的时候,始终是勤政廉明,执法如山。在担任河南巡抚期间,发展生产,赈济灾荒,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很受老百姓的敬佩。在宦官王振专权的时候,朝廷腐败,贪污受贿成风,于谦却一尘不染,从不收受别人礼品。有人说:“你不愿收金银珠宝,地方土特产带点儿怕什么?”于谦笑着把两袖一摆说:“我只有两袖清风。”由于于谦刚正不阿,从来不向王振献媚讨好送礼物,得罪了王振,王振就想着法子整于谦,他自己说不出于谦的半个不是,就让他的心腹制造谎言,诬告于谦谋反,然后给于谦定罪名打入死牢。山西和河南的地方官老百姓,听说于谦遭小人谗言而被定死罪的消息,都不服,成千上万的人向英宗请愿,要求释放于谦。王振一看众怒难犯,只得把于谦放了,官复原职。

这次京城危急,于谦积极主张坚持抵抗瓦剌军的进攻,并担负起守城重任。他调整兵力部署,调兵遣将,在京城和附近各关口加强了防守兵力,整顿了军纪,清除了瓦剌军在明军中的奸细,为迎接战斗做好一切准备。一天,监国郕王上朝,大臣们吵吵嚷嚷,一致要求公布王振的罪状。朱祁钰虽是监国,毕竟不是皇帝,哪敢做这个主。大臣们见朱祁钰不宣布就不肯退朝。宦官马顺是王振的同党,他想把大臣们喝退,谁知一下激怒了众臣,一个大臣冲上去把他揪了下来,众大臣拳打脚踢,大家把对王振的气都出在马顺身上,直把马顺打死才解了心头之恨。

朱祁钰吓坏了,想躲进内宫。于谦把他拦住了,说:“王振是导致这场战争失败的罪魁祸首,因他才招来灾难,不惩办是不能消除民愤的,要想臣民安心,还是请陛下宣布王振罪行。”朱祁钰听从了于谦的意见,公布了王振罪行,抄了王家,杀了一些同党。

瓦剌首领也先把明英宗俘虏去,不想杀他,总是挟持着英宗来扰乱明朝。英宗长期不能归,朝廷没有皇帝也不是事。于是于谦同大臣们奏请太后宣布让朱祁钰正式做皇帝,把被俘虏在外的英宗改称“太上皇”。

朱祁钰这就正式登基称帝了,史称明代宗。

也先知道明朝换了新主,肯定要誓死抵抗,但他还是不甘心,就借口送还英宗,进犯京城。瓦剌军很快打到北京城外,在西直门外扎了营。于谦立刻把各路将领召集来商讨计策。大将石亨主张把城外的守军撤进城,关住城门,过些日子也先会退兵的。

于谦反对说:“这不行,也先如此骄横,如果退守城内,等于长他人威风,必须主动出击,狠狠打击敌人,打掉他的气焰。”便派各路将领分别带兵在九门外布阵,他亲自率兵驻守德胜门外。

将士全部出城,摆开阵势以后,于谦命令关闭全部城门,这等于告诉全体将士,只有拼死一战,否则是没有退路的,并下了一道军令,无论将领兵士,临阵后退和脱逃的,一律斩首。主帅决心一定,全军将士斗志高昂,士气大振。

接到朝廷命令,各地明军也陆续来到城外,这时明军已增到二十二万,声势浩大,众志成城。

也先早已急不可待了,发动几次进攻都遭到失败,明军同他连续厮杀了五天,城外的老百姓也来助战,瓦剌军惨败,死伤大半。也先连连失利,不敢蛮战,带着英宗和残兵败将慌忙撤退。于谦又用火炮轰击,瓦剌军死伤无数。保卫京城的战斗大获全胜。

于谦保卫京城有功,受到朝野上下的爱戴。明代宗也很敬重他。

也先被打败以后,看到大明王朝不是好欺负的,留着英宗也没用了,就把英宗放回了北京。

1457年,明英宗回京六七年了,一直处在太上皇的位子上,没有实权。这年,明代宗得了场大病,久治不愈。徐有贞和石亨乘机勾结宦官,带兵冲进宫里,逼着代宗退位,拥戴英宗复位。没多久,代宗就死了。

北京告急的时候,徐有贞主张逃跑,石亨主张退兵闭城,都曾遭到于谦的驳斥,早就想报复。这回英宗在他们的操纵下复位了,就在英宗跟前一个劲地说于谦坏话。明英宗对于谦在他流亡期间帮助代宗称帝,也窝着一肚子气,竟不顾于谦为保卫明朝立下的大功,给他定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罢官杀死。

京城百姓听说于谦被害,都哭得惊天动地。至今,人们还怀念着这位民族英雄。

昏君斩权宦

瓦剌部落攻击明朝以后,明朝就开始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自明英宗开始,以后的明朝皇帝大多昏庸无能,因此,朝纲不正,国力衰退,尤其是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混乱。明宪宗即位以后,权力最大的宦官是汪直,他专干陷害忠臣的勾当,不知有多少忠于朝廷的官员、百姓被他害死。

到明武宗朱厚照继承皇位,宦官专权的局面更为严重。他最信任的宦官有八个,这些人整天陪着武宗玩球打猎,领头的叫刘瑾。由于皇帝的宠信,他们依官仗势,横行霸道,被人们痛称为“八虎”。

朝廷上下官员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劝武宗除掉“八虎”。这帮家伙得到消息后,就在武宗面前又哭又闹。武宗哪里还记得大臣的劝谏,不仅不杀这“八虎”,反而把刘瑾提升为司礼监,还把另外两只“虎”安排担任东厂和西厂的提督。

刘瑾最会在武宗面前拍马逢迎。武宗贪图享乐,刘瑾每天都为武宗选美寻欢,并且专门在武宗玩得最起劲的时候,捧一大沓奏章给武宗批阅。武宗总是责怪刘瑾,把奏章推给刘瑾,说:“这些小事都要我亲自做,要你们干什么?”

有了皇帝这句话,刘瑾以后就不再把奏章送武宗批阅了。传下的圣旨,实际上都是刘瑾的“圣旨”。刘瑾斗大字不识几筐,自己又不能亲自批奏章,便把奏章带回家让亲友代批。王公大臣们都知道再重要的奏章武宗也看不到。所以,每次奏什么事情,就把副本送给刘瑾,正本送给朝廷。当时人们讽刺地说:“当朝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站皇帝。”

刘瑾也自知做的坏事太多,怕人不服他,派出大批特务刺探大臣们的行动,最后连东厂、西厂的特务本身也受到监视,因为他又另外设一个“内行厂”。这么多特务,整天抓人,凡是被他们抓去的,都被用酷刑整死了。

刘瑾不仅残酷迫害无辜,还到处敲诈勒索。地方官员进京办事不送礼,就会招来刘瑾找的麻烦。送少了还不行,一次至少两万两银子。有的官员进京如果带的银两不够,就得向富豪人家借高利贷,回去再还。

1510年,安化王朱寘谋反,明武宗派杨一清做宁夏、延绥总督,讨伐安化王,并派宦官张永做监军。杨一清在陕西做过都督,为巩固边防立过功。由于他比较刚直,从不趋附刘瑾这样的权贵,刘瑾把他视为眼中钉,就诬陷迫害他。后经大臣们的营救,武宗才免他一死,将他革职。这回武宗要利用他平定安化王叛乱,才重新起用他。

这次杨一清、张永平叛,一点儿也没费力气,他们刚到宁夏,杨一清原来的部将就已平定叛乱,俘虏了反王朱寘。杨一清、张永把朱寘押到京城交给皇帝。

杨一清知道张永是皇宫里的“八虎”之一,而且知道“八虎”之间有矛盾,特别是刘瑾得势后跟张永也有矛盾。这次杨一清要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借张永的口除掉刘瑾这个大奸贼。

一路上,杨一清故意说这次平定叛乱全仗张永的支持,把他的功劳说得大大的,张永听了乐滋滋的。然后杨一清秘密地跟张永说:“平定一个藩王的叛乱是很容易的,但朝廷内部有了祸患就不好办了。”

张永听后吃了一惊说:“你是什么意思?什么内部祸患?”

杨一清不好直说,就在手心里写了一个“瑾”字伸给张永看。

张永一看心里有数,但马上又摇摇头说:“不太好办,他每天都在皇上身边,别人接近不了他,而且他的耳目众多,有一点儿风声他就会知道的,怎么能除掉他呢?”

杨一清说:“这不要紧,皇上不是也很信任你吗?这次平叛,你立了大功,皇上一定召见你,到时候你就向皇上奏明,说因为有刘瑾做内应,与朱寘合谋,朱寘才敢谋反的。这样,皇上肯定砍刘瑾的头。”

张永拿不定主意,说:“如果皇上不信呢?”

杨一清说:“如果皇上不信,你就痛哭流涕,甚至可以说以死担保,表现你对皇上的一片忠诚,皇上是会信的。这事越快越好,迟了就怕走漏风声。”

张永对刘瑾的不满,一直只能放在心里,听杨一清这么说,心想这次一定要向皇上奏他一本。

杨一清和张永把朱寘押到北京,上报朝廷,武宗果然召见了张永。当天晚上,张永就按照杨一清说的,当武宗面揭发刘瑾与朱寘串通谋反。武宗当即叫张永带领禁军去捉拿刘瑾。刘瑾正在家里睡大觉,张永没费吹灰之力就把他捉住,关进大牢。

把刘瑾抓来后,武宗又下令抄了他的家,共抄出黄金二十四万锭,银元宝五百万锭,珠宝玉器不计其数。竟然还从他家抄出龙袍玉带、盔甲武器,正好验证了张永的揭发,武宗大为吃惊,立即将刘瑾处死。

刘瑾被处死以后,朝廷内外无不拍手称快。

杨一清用计,虽然杀了刘瑾,但明武宗的昏庸腐败是没人能改变得了的。由于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武宗观渔

明武宗是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学无术,常常听信谗言,弄得奸佞得势,忠臣遭贬,终于酿成宁王朱宸濠反叛的大祸。武宗先派江西巡抚孙燧与按察司副使许逵秘密活动,伺机铲平叛乱,没能成功,后又派佥都御史王守仁平叛。王守仁虽然年轻,但足智多谋,经过许多周折,终于平息了这场叛乱,擒获贼首朱宸濠。

王守仁擒获朱宸濠以后,立即上奏武宗,请求将反贼就地正法,以除后患。武宗没有准奏,太监张忠、安边伯许泰乘机谗毁王守仁。随后又给王守仁写了封信,说不要将朱宸濠押解到京师,现在皇上要御驾亲征,先将朱宸濠放回鄱阳湖,皇上再亲自同他交战一下,将他擒住,可以功归朝廷。可王守仁没有理睬,也没等皇上下旨,便押着朱宸濠上京城来了。谁知张忠、许泰又派人将王守仁半途截住,强迫王守仁交出朱宸濠。王守仁坚决不从,又绕道杭州想从水路押朱宸濠到京。不料到杭州又遇上太监张永,王守仁将朱宸濠交给张永,自己就回江西去了。没两天,张永就将朱宸濠押到南京,这时,武宗也到达南京。他好大喜功,先下令在城外设一个大广场,广场上竖着“威武大将军”的旗帜,然后自己穿着战袍出城,来到广场中间,命令各路军队将广场围住,再将朱宸濠放出来,去掉枷锁,叫他直直地站好,自己又亲自擂起战鼓,让众兵士一拥而上,把朱宸濠捆绑起来,算是皇上亲征的结果,然后凯旋进城。

按说宁王叛乱已经平息,贼首已交给皇上任他处置,皇上御驾亲征也该结束启驾回京了。但武宗偏偏不肯回京。实际上武宗从京城到南京只是借“亲征”的名义出来游山玩水的。一路上选美行乐,哪里还记得京师国事。自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冬到南京,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月,也不提回京师的事。经大学士杨一清婉言劝谏,才勉强起驾回京。

武宗及随从数千人从南京出发,路过扬州,到了宝应,遇一大湖,名叫泛光湖。武宗见湖面如镜,湖水清澈见底,游鱼历历可见,不禁一阵惊喜说:“好一个捕鱼的地方。”于是传旨停船。扬州知府蒋瑶听说皇上到此,赶来接驾。武宗随即下了口谕,让蒋瑶筹备渔网、渔船等捕鱼工具。蒋瑶不敢怠慢,迅速筹办齐备,呈交上来。武宗命宫人和左右侍从到湖中捕鱼,按捕鱼多少赏罚。大家划着渔船,分散到湖中,各船撒起网来。武宗治国无方,最喜欢打猎和看捕鱼。这时武宗打开舱门,坐在船上观渔,只见三三两两,收网取鱼,顿感心旷神怡。大约有半天的时间,各船都悠悠荡荡地摇回来了,大家纷纷将鱼交给武宗,武宗一一给了赏赐。忽然发现一大堆鱼中,有一条鱼有好几尺长,眼睛突出,老大的嘴巴,跟一般鱼不大一样。武宗开玩笑说:“这条鱼又大又奇特,足可以值五百两金子。”随从江彬听武宗这话心中暗喜,上次想敲蒋瑶的竹杠没敲成,窝了一肚子气,这回机会来了,于是启奏武宗:“从泛光湖里捕来的鱼应该卖给地方官。”武宗准奏。江彬得了圣旨,即将大鱼送给蒋瑶,按武宗说的价,向蒋瑶要钱。蒋瑶哪有那么多金子?没有钱只好自己来向皇帝复命。武宗问:“扬州有什么特产吗?”蒋瑶回答说:“没有什么特产。”武宗很不高兴地说:“苎麻白布,不是扬州的特产吗?”蒋瑶不敢再多说,只好领命备办五百匹细布,作为贡品献给皇帝。这么多的布,不知要超过那条鱼价钱多少倍。

武宗得了五百匹细布才下旨开船,继续向京城出发。

从扬州到达清江浦,太监张阳家张灯结彩,为武宗大摆筵席,接连热闹三天。武宗观渔的瘾又上来了,问张阳:“我路过泛光湖看捕鱼,真是痛快,清江浦是著名的水乡,想必有大湖大泽,可以捕鱼吧?”张阳回答说:“启禀皇上,这里有一个大潭,各条山涧里的水都汇流到那里,水很深,鱼头繁密,可以在那里下网捕鱼。”武宗听了非常高兴,说:“那太好了,你去准备捕鱼器具,明天我去看捕鱼。”

第二天,武宗带着侍从来到大潭边,环视四周,山峰重峦叠嶂,古木参天,群峰环抱着这个深水潭,真是景色优美,独具一格。武宗对张阳说:“这潭占地面积不算太大,很幽静,但要想在这里捕鱼,不能用大船,只能用小渔船。”张阳说:“这里就有小渔船可以取用。”武宗随即跳上大船,往潭中驶去,船行不到一里,果然看见两岸泊有许多小渔船。于是,武宗叫侍从宫人各驾渔船,四处散开张网捕鱼。武宗在大船上观看捕鱼,越看兴趣越浓,想亲自试试。张阳着急地劝谏说:“圣上不能亲自到动荡不定的大浪中去。”武宗说:“怕什么,我是威武大将军,还怕那点儿小风浪吗?”于是跃上小船,四名太监也跟随上了小船。两个太监撒网,两个太监划桨。小船渐渐荡入中流,眼见水中有一条大白鱼,翻上翻下,银鳞灿灿生光。武宗说:“这条鱼真可爱,怎么不把它捉住?”两个太监急忙撒网。这鱼也真刁滑,两个太监网来网去怎么也捉不住。武宗生气了,竟然自己从船中拿出鱼叉,亲手投向那大白鱼,不料用力太大,船猛地歪向一侧,武宗连同四名太监,扑通扑通都掉到水里去了。

皇上落水,这可不得了,幸亏划船的两个太监会游泳,他们急忙游到武宗身旁,各架起武宗的一只胳膊,将武宗举出水面。周围小渔船闻讯都赶过来了,将武宗扶上大船。另两名太监也被救了起来。武宗平生不会游泳,这次南游,整天寻花拈草,大伤元气,眼下正是寒风凛冽,落水后一惊一冻,已是气息奄奄,不省人事了。

杨廷和计除江彬

明武宗在南京接受了被俘的反王朱宸濠,以亲征凯旋的名义,降下特别旨意,命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蔡震、武定侯郭勋,祭告宗庙社稷,以示自己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黎民百姓。过了一些时日,又补了一次郊外祭祀大典,武宗亲自主祭。到了天坛,按照常规行了大礼,献爵时,武宗刚刚跪拜,只觉心慌,头晕目眩,支撑不住。侍从赶紧上前搀住他的胳膊,半天才起来。忽然哇啦一声,吐出大口鲜血。武宗感到满口的腥味,浑身发抖,大礼也就行不下去了,便委托王公大臣祭奠,草草收场,起驾回宫。

转眼到了阴历年底,家家户户放鞭炮贴春联,忙着过年了,武宗因病未愈不能起床,大臣也就免了朝贺问安了。武宗一病就是几个月,又到了春天,恰巧遇上日食,京城人都说这不是个好兆头。

从朝廷官员到京城百姓,都为皇帝久病不愈而担心。唯有江彬毫不在意,仗着过去武宗对他的宠信,更加骄横恣肆,竟假传圣旨,将“西厅”改为“威武团营”,自称兵马提督。他的属下兵士,也都狐假虎威,搜刮民财。

武宗病情日渐加重,御医精心调治,也不见效。司礼监魏彬,背地里询问御医,皇上的病能不能治好,御医只是摇头。尔后,魏彬来到内阁,对大学士杨廷和说:“皇上的病不见好转,御医已经用尽了办法,不如悬赏重金,求助于民间。”杨廷和听了,知道他话中有话,不必明说,沉吟了一会儿才说:“御医长期侍奉皇上,是有一定经验的,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总是先亲后疏,亲近的人,关系自然密切,疏远的人,是不可能有多好的关系的。我想还是亲近人靠得住。”魏彬点头。

又过了两天,武宗病情更加沉重,昏昏沉沉中,睁眼看见陈敬、苏进两个太监侍候着,就同他们说:“我已经不行了,可禀太后,请众臣商议今后国事为好。”喘息了一阵又说:“以前的朝中政事都是我的错误,与你们无干,希望你们今后小心从事,不得妄为!”陈敬、苏进遵旨通报张太后,等太后来,武宗已不能说话,淌了几滴眼泪,双脚一伸,就咽气了。武宗驾崩时年仅三十一岁。

张太后急召杨廷和商议立新皇帝事宜。杨廷和说:“江彬不想做明朝臣子,按他现在的势力,可能要谋反,如果他听说皇上驾崩,一定会扶立其他藩王,起兵造反,这是个大祸害,太后要记着点儿才好。”

太后说:“那怎么办呢?”

杨廷和说:“只有暂时保密不发丧,先选定新皇帝再说。”

太后随即又与诸位信臣商定,由宪宗孙朱厚熜继承皇位,颁诏群臣。杨廷和一面将武宗入殡,一面迎新主入宫。

当时新主未到,朝廷大事全由杨廷和一人主持。他禀明太后,要求改革弊政,太后一一照允。杨廷和就假称武宗遗旨,解散了所有威武团营,所有调来的边兵,一律给重资叫他们回去;把豹房里的僧番全部赶走;解散教坊司乐人员;遣退各地选送的妇女;停止一切不是急办的土木工程;收缴宣府行宫金库,全部归到内宫国库;京城内外皇店一律撤销。

这些措施给了江彬一个沉重的打击。他整日忙着团练的事,不知道武宗驾崩,直到奉遗诏解散团营时才大惊失色。都督李琮认为,杨廷和已对江彬起了疑心,不如起反,万一不成,也好逃到塞外去。

江彬犹豫不决,请许泰来商议,许泰也拿不定主意,说:“杨廷和他们既然这样做,想必已经做了充分准备,请提督慎重考虑。”

江彬说:“我也不做这方面打算了,但不知道杨廷和他们是什么意思。”

许泰说:“让我先去探听一下再说。”

江彬点头同意。

许泰进宫来到内阁,正好遇上杨廷和。杨廷和和颜悦色地说:“许伯爵来得正好,近来因大行皇帝突然驾崩,我们忙得不可开交,先皇遗旨解散团营,遣回边兵,多亏了你们才能办成。现在根据太后懿旨,已迎立新皇,许多国家大事需要商讨,请伯爵回去报告江提督一同来商量。”

许泰欣然答应而去。杨廷和料定他已中计,随即招魏彬、张永等秘密策划,并禀报太后,得到允准。

隔了一天,江彬带着卫士骑马来到皇宫,正要进大内哭灵,早已守候着的魏彬对江彬说:“不慌,坤宁宫刚刚落成,尚未齐备,奉太后懿旨,请到工部举行祭典,江公正好来了,真是太巧了。”江彬听了,满心欢喜,说:“太后旨意,谁敢不遵呢?”

随后,江彬换上朝服,入宫参加祭典。

祭典一结束,刚好又遇到太监张永,张永一定要留江彬饮酒,江彬再三推辞不掉,就跟张永去喝酒了。在张永办事室内入座对饮起来,刚饮几杯,忽传太后懿旨到:立即将江彬逮捕入狱。江彬扔掉酒杯,推翻案桌,撒腿就跑,跑到西安门,门已关上。慌忙转身往北跑,快到北安门,见门没关,稍松了一口气。正准备穿过城门出去,前面忽然过来一队兵马,拦住去路,一齐拥上,将他捆绑起来,江彬大声斥骂,众兵士也不理睬他。

江彬被关进大牢,许泰和太监张忠、都督李琮一点儿不知道,先后赶来,一一被拿住,关到江彬的同一个牢房中,然后命锦衣卫查抄江彬的家,共抄出金七十柜,银二千二百柜,珠宝玉器不计其数。还抄出内外奏折一百多本,都是江彬截留隐藏家中的。刑部按罪定刑,准备判他死刑,只等新皇登位,再奏请批准。

数日后,新皇已接进宫来,午时将近,举行盛典,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这就是明世宗。

明世宗即位,刑部即将江彬一案入奏,当即得到批准。从狱中提出江彬,绑赴法场,凌迟处死。李琮是江彬心腹,也受同样的刑罚,只有张忠、许泰未做最后判决,后来竟因为他们拉拢了一些上层关系,为他们说情,才免除了死罪,充军边境。

杨继盛斗严嵩

明世宗即位后,看到明朝逐渐衰落,一开始,还在政治上进行了改良,对税收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对宦官的权力加以限制,但都没有多大效果。后来明世宗竟迷信道教,在宫内设置仙坛,也就没有心思料理朝政了。一些会投机的大臣,都来迎合他信道教的心理,赢得他的信任和重用。大学士严嵩因为祭神文书写得好,获取世宗的好感,很快被提拔为内阁首辅(即宰相)。

严嵩当了首辅后,除了对世宗进行拍马奉承,还跟儿子严世蕃一起,结党营私,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干尽了坏事。许多没有血性的朝廷官员都投靠严嵩,为自己找个靠山。朝廷里的官员有三十多个是严嵩的干儿子,这些干儿子各把持一个重要部门,朝廷里的大权就都操纵在严嵩的手里了。

瓦剌部落强盛后的几十年里,北方蒙古族的鞑靼部落也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各部,对明朝构成极大的威胁。严嵩却不练兵、不备战,反而大量地贪污军饷,边防兵士受冻挨饿。鞑靼首领俺答经常带兵侵扰边境,几次打到内地,明军不战而退。俺答长驱直入,不费一兵一卒就打到北京郊外。明世宗慌忙派仇鸾为大将,保卫北京,又令各地明军速来北京增援,统归仇鸾指挥。仇鸾是严嵩的同党,严嵩怕他打了败仗以后自己不好交代,就指使仇鸾不要与鞑靼兵交战。结果,十几万明军一箭没发,坐视鞑靼人烧杀掳掠,抢走大批人口、牲畜、财物。

仇鸾不仅不抵抗,而且暗中勾结俺答,同他议和,做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事情。仇鸾的行为激起了大臣们的义愤,一致反对议和,其中最坚决的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

杨继盛是保定容城人,家里很穷。七岁时丧母,继母偏心,待他不好,很小就叫他放牛。当他每次经过村里私塾门口的时候,看到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在快快活活地念书,心里非常羡慕,就跟哥哥说:“我也要读书。”哥哥说他年纪还小,不能读书。杨继盛说:“我能放牛,怎么不能读书?”父亲见他人小志气大,就让他一边放牛,一边读书。杨继盛很聪明,进步很快,老师很喜欢他。杨继盛后来考中了进士,到京城里做了官,很多大臣都很赏识他的才能。

杨继盛是一位正直的朝廷官员,对严嵩、仇鸾的丧权辱国行为,切齿痛恨,就上奏明世宗,反对议和。他在奏章中写道:“我明朝人多地广,只要朝廷发愤图强,发展生产,选强将,练精兵,就不怕打不败鞑靼。”明世宗一开始还很赞同杨继盛的看法,后来禁不住仇鸾花言巧语地劝谏,说同鞑靼议和有多少多少好处。明世宗一点儿头脑也没有,不仅没有采纳杨继盛的建议,反而听信仇鸾谗言,把杨继盛贬职到狄道做了典史小官。

到了狄道,杨继盛还是一样信心十足。狄道是临洮的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这里的人都不识字,对外又不交流,所以这里非常贫穷落后。杨继盛第一件事就是办学校,选了一百多名青少年到学校念书。有些孩子家里没有钱,上不起学,杨继盛就把夫人的衣物和自己的马卖掉,救济他们。老百姓看杨继盛对他们这样好,都很爱戴他,尊称为“杨父”。

杨继盛遭到贬职以后,明世宗接受了仇鸾议和的主张,明朝与鞑靼停止了战争,但俺答很快就变卦了,又常来侵袭边境地区。明世宗一看同鞑靼议和明朝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没等他降罪下来,仇鸾就吓得得病死了。这时候,明世宗才想起,当初应该接受杨继盛的建议,现降了他的职,实在是委屈他了,于是又把杨继盛调回京城。

严嵩见皇上这样信任杨继盛,就想来拉拢杨继盛,杨继盛却越发痛恨严嵩。他回到京城没几天,就上奏世宗,要求惩办严嵩,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确凿的证据。他在奏章中说,严嵩十大罪状,妇孺皆知,唯有皇上一直受他的蒙骗,那是因为还有“五奸”,就是严嵩在朝廷上下的间谍、爪牙、亲戚、奴才和心腹。这些人整天来往于皇上左右,从不向皇上说真话,皇上哪里会知道这些实情呢?

杨继盛的这个奏章,足可以致严嵩死命。严嵩又气又急,跑到世宗那里,一边为自己开脱罪责,一边诬告杨继盛,说杨继盛如何如何对朝廷不忠。世宗听了大怒,第二天上朝时,把杨继盛打了一百廷杖,打入大牢。

杨继盛被打得体无完肤,腿上的肉被打开了,鲜红的肉翻过来,惨不忍睹,连狱卒看了都差点儿流泪。但杨继盛是条硬汉子,一点儿也不在乎。亲友给他送来蛇胆治疗,他却笑着说:“蛇胆用不着,我自己有胆。”

杨继盛被关了三年大牢,朝廷一直也没调查出他有什么罪证。一些大臣想营救他,严嵩也觉得没有理由再关他。可是严嵩的同党害怕把杨继盛放出来,又会跟他们过不去,就跟严嵩说:“杨继盛不杀,将来总归是我们的一条祸根。”严嵩一想杨继盛要是放出来,对自己的威胁太大了。于是下了狠心,撺掇明世宗把杨继盛处死了。

由于严嵩长期把持朝廷,各要害部门都有他的爪牙、亲信,明世宗对他也感到厌烦了。一天,明世宗请道士蓝道行扶乩(ji),就是求神仙,这位蓝道士对严嵩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深恶痛绝,就借神仙的口述说严嵩的罪状,劝世宗除掉严嵩,说这是神仙的意思。世宗相信,但下不了决心。御史邹应龙平时也最恨严嵩,得知此事后,认为应该借这个机会攻击严嵩,杀杀他的威风,一想到杨继盛为此而招来杀身之祸时,又犹豫了。想来想去,决定先从严嵩的儿子严世蕃下手,奏皇上惩办他,只要严世蕃被治罪,严嵩老狗一定会受到牵连。

主意已定,邹应龙就向世宗上了一道奏章,明世宗果然惩办了严世蕃,充军到雷州,同时勒令严嵩辞官回乡。

严世蕃及其同党根本没有到雷州充军,却偷偷溜回老家,收罗江洋大盗,勾结汉奸和倭寇,准备叛逃到日本。

御史林润得知此事,又向世宗揭发。

昏庸的明世宗看到林润的奏章,大为震惊,这才完全明白严嵩一伙瞒天过海,什么事都能做出来,便立刻派兵捉拿严世蕃及同党,一律斩头示众,并对严嵩给予削职为民的处罚。

抗倭名将戚继光

明朝经常受到外族的侵扰。明世宗在位的时候,日本的大批海盗商人经常在东南沿海骚扰。明朝的一些土豪、奸商也同这些海盗勾结,残害百姓,抢夺财物,闹得鸡犬不宁。历史上把这种海盗称为“倭寇”。

奸商汪直、徐海与海盗来往密切,在他们的勾结下,1553年,倭寇集结了几百艘海船,在浙江、江苏沿海登陆,然后分头进攻,抢劫掠夺沿海十几个城市。这些地方的官兵见了倭寇就逃,谁也不敢抵抗。

倭寇每到一城抢掠都如进了无人之地,没有一点儿阻挡,轻易得手,因此,越来越猖狂。此时,整日贪欢的明世宗也害怕起来,要严嵩设法把倭寇赶走。严嵩正感到手足无措的时候,严嵩的同党赵文华却给明世宗出了个鬼主意,说要想赶走倭寇,只有向海神祈祷。明世宗是个信神弄鬼的昏皇帝,也就信了赵文华的话,派他到浙江向东海祷告海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