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金刚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6:12:32

点击下载

作者:鸠摩罗什原译 施青石编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说金刚经

图说金刚经试读:

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金刚经》经卷

这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年)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年、月、日记载的雕版印刷品,于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全经用7张纸粘成一卷,全长16尺,高1尺。右图为卷首,印有佛教故事图,是释迦牟尼坐在莲花座上给须菩提长老说法的情景。左图为卷尾,画面上最后一行是“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可知雕刻印经的目的是出资人为父母祈福消灾。此经原藏敦煌第17窟藏经洞中,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盗骗,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现藏大英图书馆。编者序通向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传播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译介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这部经似乎跟中国人特别有缘,念经者,喜欢念《金刚经》;讲经者,喜欢讲《金刚经》;注经者,喜欢注《金刚经》。自从公元401年,鸠摩罗什法师将其翻译成汉字以来,历经各朝代,《金刚经》所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已成了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把《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并列为释儒道三家的宝典。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十分尊重《金刚经》,为其进行注疏。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与《金刚经》更是结有深厚的因缘。禅宗大德六祖惠能禅师,因在街边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激发了佛性,随后,他远赴千里之外去亲近五祖,五祖专为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是,他便豁然大悟了。本来禅宗是依据《楞伽经》修行,但自惠能大师以后,就依据《金刚经》了。《金刚经》之所以受重视,是由于中国佛教自身的特点:一是重实行,如台、贤、禅、净各宗,都注重行持,尤重于由静定思虑生发智慧的体悟;二是好简易,中国人的习性有好简洁的一面,卷帙浩繁的经论,是极难普遍流通的。鉴于这部《金刚经》既重般若的悟证,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又不繁复艰涩,恰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特别流行。《金刚经》是一切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因其探讨解脱生命困惑的大智慧,被奉为“佛门的智慧之母”。同时,不学佛的人也能够在其中获得重要的人生启迪,所以通常意义上,它也是一部人生哲理典籍。《金刚经》主张,佛法是解决心的问题。一开始先提到发“成佛”的心,然后是降伏虚妄之心,而后又是清净心,等到证入涅槃之后,心不再迷茫,连一丝丝的烦恼都没有了。助人脱苦离难,不生烦恼,这就是《金刚经》所要达到的目的。同样,这也是佛法的目的。《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我们内心中不安定的烦恼因素。“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的幸福与否。现代的心理医生解决的只能是个别人的问题,而一种千年背景的哲学思想,则能够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有识之士,已经将眼光投向了这样的经典,比如探讨《论语》与人生智慧,研究《老子》与人生幸福。而实际上,最直接针对烦恼、欲望的“心灵鸡汤”则是这部旷世经典《金刚经》。《金刚经》虽然只有五千多字,读起来也很容易上口,但要参透却很难,甚至入门都不容易。因此,千百年来无数高僧大德、国学大师都殚精竭虑,注疏详释,试图为世人开启这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金刚之门”。也正是因为阐释太多,理解殊异,导致对同一概念有诸多版本的解释,这使得许多初习《金刚经》的人常常陷于更大的迷惑,致使《金刚经》成为著名的“难读之经”。

我们编著这本书的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现代图解方式,让这部经典的要义逐一呈现出来:将烦琐叙述以图表方式简洁表述,将抽象概念以形象可视的画面展现出来,并配以相关佛教事物的精确图绘,同时辅以大量相关背景知识介绍,以使对一部佛经的阅读,变成一次生动有趣、富于智慧与启发的探索。我们衷心希望,您手上这本书能成为一扇通向人生无上智慧的方便之门。您在阅读中,有一时的精神体悟,在这个纷繁嘈杂的浮世上能获得片刻的宁静,足矣!本书阅读导航第1章 悬论:叩响《金刚经》之门《金刚经》是佛经中很殊胜的一部,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超越了一切宗教性,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千余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人研究《金刚经》,念诵《金刚经》,并因《金刚经》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在中国,《金刚经》已经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图版目录

经名中的佛法(1)

经名中的佛法(2)《金刚经》的主旨

修行的起点

人生与幸福

佛法与红尘世界《金刚经》大事记《金刚经》译本与皇权(1)《金刚经》译本与皇权(2)

中国式的《金刚经》注《金刚经》与禅宗(1)《金刚经》与禅宗(2)1 经名的分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一切佛经,取名的原则不外乎七种,以人(佛、菩萨)名为名,以佛法为名,以经义比喻的喻体为名,然后人名、法名、喻名两两组合形成三种,最后人、佛法和比喻三者结合为一种。本经以佛法和它的比喻相加而得名。

本经是典型的佛法与比喻叠加的复名,金刚是比喻,般若波罗蜜是佛法。

● 金刚——最坚、最明、最利的法宝

金刚,金中之精,最坚最利,通常指佛家的一些法宝,如金刚宝、金刚杵,是比世间的金刚石还要厉害的宝贝,它能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

世间的金刚石,有三种显著的特点:

第一,结构稳定。不容易被物理性破坏,也不会轻易发生化学反应,有坚固恒常的属性。第二,明净璀璨。通体透明,因为折射光线而熠熠生辉;表面洁净,很难被外物所污染。第三,坚硬锐利。硬度极强,能破坏金属、石材等一切固体物,而铁、石等却不能摧坏它。

本经中的“金刚”,就是以最坚固、最明净和最锐利的属性来比喻这部佛经所说的道理。

首先,以金刚比喻这部佛法特别坚固,不易被破坏。

其次,以金刚比喻佛法的智慧光芒和悟道真心的纯明不染。

最后,以金刚比喻佛法的作用锐利无比,能破种种烦恼。

● 般若——精深微妙的大智慧

般若,在梵语中是“妙智慧”的意思。

佛经中的所谓般若智慧并不同于普通的聪明,它是指能够认识道、证悟道、了脱生死烦恼、得道成佛的这个智慧,是属于道体上的根本智慧。所谓根本智慧,就是超越一般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个智慧才是般若。所以“智慧”两个字,并不能代表般若的全部含义。

大乘佛法把般若分为三类: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凡是用语言文字来说明的般若道理,称为文字般若。本质上讲,般若是离文字相的,即没有文字。但是如果不用语言文字表达,根器差一点的普通修行者就很难明白佛讲的道理了。所以,文字般若是联系佛与凡夫的媒介。

依照文字般若得来的智慧在禅定中去感知和观察,称为观照般若。观照般若就是观察真理的智慧,在禅定中持续这种观察,十几年或者几十年,最后终究会有成就的。经名中的佛法(1)经名分说

① 金刚,金刚轮宝等。也用来比喻具备坚利性质的人或佛法,如金刚三昧、金刚力士、金刚身、金刚网等。

② 般若翻译为妙智慧,即与大悲心合在一起能够彻底得解脱的菩萨智慧。

③ 波罗蜜,原意为到彼岸。此处比喻为离开生死此岸,渡过烦恼之河,到达解脱的彼岸。

④ 经就是贯穿联系的意思,一方面能使佛法久驻世间,一方面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般若的三个层次

学佛的道路,是从文字般若开始,经由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而后得到实相般若。

因为长期修行观照般若,忽然间证悟佛法实相,称为实相般若。得到实相般若,就有了一定的成就。

可见,学佛的道路,是从听闻佛法开始,经由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而后得到实相般若。

● 波罗蜜——脱离苦海到彼岸

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按佛法解释:凡夫境界是此岸;圣人境界是彼岸;河就是烦恼,包括贪嗔痴、爱恨愁等各式各样的波浪;船就是佛法;按照佛法修行就是坐船从此岸到彼岸。

到彼岸的方法归纳成六种,称为六波罗蜜,简称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般若波罗蜜是到彼岸的向导。但是,般若波罗蜜并不是孤立的,它一定与前五度波罗蜜紧紧联系在一起。若前五度修行没有般若波罗蜜,就只是普通功德。虽然修行者坚持布施、持戒、在佛前烧香供养,但因为没有般若波罗蜜,就无法得证无上菩提,也就是到不了彼岸。但如果没有前五度的修行积累,只是单独有般若波罗蜜,那么,这个修行人的福德就不够,只是空有很高的智慧,只是成就了阿罗汉的果位,从佛、菩萨的立场来看,他仍然没有到达彼岸。没有前五度修行,这个人一定是没有慈悲心,他只顾自己静修般若智慧,无形中就执著了个人“小我”的私利,是无法彻底解脱烦恼的。所以,只说般若,不讲前五度修行,不能叫金刚般若波罗蜜。

● 经——贯穿众生与佛法

经,梵语是“修多罗”,直译就是线,有贯穿、集结的意思。佛法最早被记录是用棕榈叶,由于其装帧需要用细绳一片片地贯穿起来,所以这种书籍就以线为名了。经既有线的意思,又能让人把它和圣人的著述联系起来,所以佛法著述都翻译为经。

发心修行菩萨道的人,能以如金刚般的妙慧,彻悟世间万物的本质,并依菩萨修行的六度,广行利他事业,则能到达究竟彼岸──成佛,贯穿起来就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经名中的佛法(2)乘六度到彼岸

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凡夫是此岸,诸佛是彼岸。依般若的指向,在红尘苦海中勤修六度万行,是到达彼岸的根本途径。

特别提示

① 佛经中的金刚法宝只有金刚力士才能使用,正如修持《金刚经》需要有深厚的大乘根性。

② 经名有通名和别名之分,“经”是一切佛经共有的,所以叫通名;而“金刚般若波罗蜜”则是本经所特有的,跟其他佛经不同,因此叫别名。

③ 文字般若中的“文字”,指佛所说的一切言教。不仅指书写的文字、还包括口里说的文字,甚至做手势、竖拳头都可以是文字。

④ 六波罗蜜相互统摄,每一度都在特定的角度领导其他五度,因此它们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 《金刚经》主要说什么劝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金刚经》“妙义无穷”,历代都有醉心其中的解读者。由于文化环境、历史条件以及各人的阅历、年龄、性别等不同,每个人对《金刚经》的见解,就会有所不同,正所谓见仁见智,是很自然的事。《金刚经》主要说什么呢?

从文字上说,《金刚经》就是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的一番精彩对话,主要讨论如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称“无上菩提”),即如何修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是超越自我、超越一切,甚至超越一般人既定的所谓“终极意义”的智慧,它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具备这种觉悟就是成佛。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成就无上智慧、无上大道,即发愿成佛,这也是修行大乘菩萨道的全部内容和目的。

发愿成佛用现代心理学的概念理解,就是追求终极意义。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已经开始这种追求,直到近现代还在追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宗教经验的高级阶段,向人们揭示“人类所向往的目标应当是什么”,是人类对经验世界显示出的内在和谐与秩序的坚定信仰与崇拜。这种坚定的信仰,在现代心理学看来,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佛陀说《金刚经》的目的,其实就是教导大家去追求终极意义,以获得精神上的支撑与动力,来摆脱一切烦恼。

从结构上说,《金刚经》围绕须菩提的问题,佛陀首先阐述欲发无上菩提心者需先“降伏其心”,以“离相伏心”之道,洗净四相杂念,以便树立正确的佛法知见;然后说明菩萨广行六度时应“无所住心”;最后则详细讲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平等性,即人人可以成佛。这种结构的逻辑就是依照佛所讲的文字般若,去体悟佛法的实相般若;再依照悟到的实相般若,引导众生进行内心观照;最后,再以观照的结果佐证实相般若。

这样的结构关系,旨在展示学习菩萨入世度人精神的方便之门,以劝令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金刚经》的主旨《金刚经》的主题《金刚经》所倡导的追求终极意义,超越了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自然也破除了一切因需求而导致的烦恼。《金刚经》结构分析3 修行成佛的下手处解决“心”的问题

学习佛法,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发菩提心,为修习菩萨道的根本;而“降伏其心”则又是发菩提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降伏其心”,是《金刚经》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整个大乘佛法修行的目的。

从《金刚经》的主题来看,这部佛法是要解决“心”的问题。

心是孕育一切快乐的母体,也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源。心出了问题,无边的痛苦就会接踵而来。释迦牟尼当初游四门,看见生老病死,不知道原因何在,因而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痛苦和悲悯。所以,他出家修行直到悟道的根本目的,就是在解决这个“心”的问题。最后,他发现了解开“心结”的窍门,便在菩提树下顿悟得道。经过自己多年的反复验证,佛终于把自己解决“心结”的经验总结出来,找了一个恰当的时机传授给众人,那就是这部《金刚经》。《金刚经》提出“降伏其心”,就是要降伏在我们心中造成不安的烦恼因素。说“降伏其心”,似乎很简单、很容易。但是,究竟起来,众生的心实在是很难降伏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里,总有一些欲望、希望、利益或追求,总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需要解决。特别是在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知识膨胀,欲望也跟着强烈起来,人的心也越来越难降伏。欲望是众生的本能,没有欲望,便无所谓生命。众生的心难降伏,便是由于各种欲望蠢蠢欲动造成的。

但“降伏其心”并不是强制禁欲,更不是硬性洗脑,它需要借助引导教育来完成超越一切欲望的智慧飞跃。如何降伏呢?文字般若显示,要把“心”打开,同整个宇宙通达起来,不要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相对狭隘的时空观念。人之所以产生烦恼,是因为人的感官在心中生出许多虚妄的表象,左右了人的见解、行为,所以才有诸多的烦恼。如果能以超越一切的大智慧,识破假相,通达无我,“心”自然就被降伏了。

由于这些欲望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所在,但也是修行最方便下手的地方。佛的“般若”妙法,也正是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让听经的众生有切身的体会,也容易使大家将体会来的佛法,运用到日常实践中。修行的起点心的问题

生活中,大家往往会有许多烦恼,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如因为家庭、学业、工作、感情、名利、国家或世界的变故而感到不安。因此,学佛首先要从“修心”开始。学佛即是修心4 修行与圆满《金刚经》中的人生观《金刚经》发起是缘于一句提问:如果有人下决心修行无上菩提,应当怎样修行?不修佛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修行,又为什么要修行无上菩提,还要发很大的誓愿?这就是《金刚经》中所涉及的“人生观”问题了。

当年释迦牟尼贵为俗世的王子,按常理思考应该天天幸福、快乐,为什么会出家修行呢?这牵扯到幸福的标准问题,幸福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的幸福标准取决于各人的“人生观”。释迦牟尼虽贵为王子,但看到生老病死,听见叹息哀号,自己却想不出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痛苦的情感不由得涌上心头。释迦牟尼的出家修行,也正是要立志找一个永远解脱痛苦的方法,不仅为自己,也为天下苍生。

佛经中常提的一句箴言就是“人生是苦”。佛教说苦,不是消极厌世,而是为了解脱痛苦,化苦为乐。所以佛法修行的实质,就是怎样正确对待痛苦,消除产生痛苦的根源。这一目的,释迦牟尼经过艰苦修行,终于在菩提树下证悟实现。这种大智慧境界被称为“无上菩提”,它超越所有狭隘、有限的对象,将个体生命与无限宇宙互相融通,斩除了烦恼、痛苦的根源。而《金刚经》正是佛向众生介绍修行“无上菩提”的心得。

确定了最高目标,具体的修行就有了实践原则,为了达到佛的境界,《金刚经》劝令众生学习菩萨的精神,入世普度众生。普度众生既是利益他人,也是利益自己。越是利益他人,就越否定“自我”“小我”,但同时却是对“无我”“超我”的逐步肯定。只有不断地积累这种善行,才会越来越接近圆满。“自我”“小我”是私欲横生的不安心状态,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催生烦恼;而“无我”“超我”却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一种稳定的心态,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虽然真正成佛的并不多见,但能够发愿修行“无上菩提”就足以改变人生的际遇。例如做事会渐趋专注;待人接物变得心平气和;还可以使人生不再随波逐流,在世俗的名利追求中能够主导自己、知足常乐。

总之,《金刚经》教人立志追求幸福,但对“自我”不可以执著。最简单的人生法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人生与幸福人生的幸福原理

① 越是舍弃“自我”、利益他人,积累的福德就越多。

② 当“自我”施舍到一无所有,与万物通达的时候,沉甸甸的福德就会把他推到幸福的那一端。“我”的两种状态5 佛眼中的红尘《金刚经》与世俗世界

提及佛法,多数人的反应就是“深山野刹,古卷青灯”。事实上,佛法是从世俗中来,到红尘中去,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即使僧人都生活在深山古刹,与世无争,但佛法也会穿越时空,深刻地影响着红尘男女的精神世界甚至生活态度。

佛教讲究“看破红尘”,但并不是与世隔绝,远离现实世界。释迦牟尼看不破世俗红尘的时候,心中烦恼不堪;但他老人家看破红尘的时候,就已经成佛了。佛法当然是成佛之法,即看破红尘之法,但如果离了红尘去修行佛法,那就无所谓“看破”与“看不破”了。从这个角度讲,《金刚经》其实是佛祖留给众生在红尘修行的“全攻略”。

在修行道路上,佛是过来人,所以能够站在顶峰“一览众山小”,哪里有陷阱,哪里是机关,哪一个关节最难打通,哪里可以快速升级,他都清清楚楚。对于那些希望通过逃避现实解脱痛苦的人来说,红尘是洪水猛兽,不可以靠近。但佛的亲身经历表明,红尘是不可以逃避的,也是逃避不了的,所以他在避世不通的情况下,转而向世俗红尘去求证,很快就悟到了真理。因此,佛眼里的红尘是最方便的修行场所。特别是《金刚经》,强调衣食住行都是修行的好道场,各种欲望虽然容易污染人心,不过一旦参透它们,不再执著它们,意想不到的福德、好处自然就来了。《金刚经》字字真言,是佛入红尘修行的心得,也是由佛的一段入世行乞引发的智慧,应当说它是从红尘中来。《金刚经》又提倡人们入红尘,其中的佛法也主要是针对在世俗红尘中的修行,防止了学佛众生误入“偏执”的歧途。所以,《金刚经》又是一部到红尘中修行的实践守则。

世俗红尘中学佛的居士,有很多人因为奉持《金刚经》而悟道。其实不学佛的人,如果明白了《金刚经》中的道理,也能从中得到启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悲欢离合,尤其像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愉悦的情感,有时候会让人刻骨铭心。这些是美好的,但又容易让人恋恋不舍,产生过分的贪求,甚至痴迷其中。学佛不是禁欲,所以《金刚经》不否认世间众生的欢愉,它要告诉大家的是,过分的执著会适得其反,深爱转瞬间会变成大恨,巅峰再往前一步就是万丈深渊。佛法与红尘世界佛眼看世界

佛眼中的红尘世界,不仅是烦恼之地,还是成佛必经的修行场所。佛倡导众生不要被红尘所迷,但又提出:看破红尘的最好办法是勇敢地面对它。6 《金刚经》在中国佛文化的重要流变

佛法东传,翻译的功劳是第一位的。但译经绝不是文字的简单对应,当《金刚经》以汉字版本流传的时候,它已不再专属于印度文化。我们可以把《金刚经》的源头追溯到印度古代,但它的流变更是中华文化发展的证明。

按照佛说法的顺序,《金刚经》是佛关于“般若”的第九次讲说。佛在四处说法地点讲说“般若”共十六次,后世整理了六百卷佛经。但这些佛经翻译成中文的时间却相差很远,像《金刚经》,早在唐玄奘翻译全部《大般若经》之前,就已经在汉语圈子里流传很久了。《金刚经》包含了大乘佛教般若学说的精华,其般若“性空”思想,是印度大乘佛教立世的理论基础。《金刚经》一问世,在印度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许多著名的高僧大德例如无著、世亲等人都对它作过注疏。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资料,包括原经文,都已经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衰落而失散各处,不知去向了。因此,探讨《金刚经》的流传演变,只能在体系完整的中国佛法里进行。这一观点,南怀瑾老先生也有论述:“我们研究印度的文化及历史,知道印度人不太注重时间,所以印度人没有历史观念。十七世纪以后,靠着英国以及东西方一批学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不像中国的历史,是从古老开始五千年一直下来的。所以有些人要学梵文来研究佛学,那就是一个非常滑稽的事。尤其是现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纪以后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连一本原经都找不到了。而且唐宋以后的梵文,有南印、北印、东印、西印、中印,五方梵文各自不同。我们当时翻译过来的梵文也有不同,咒语的发音也有不同,这些旧的梵文,现在影子都找不到了。所以说,一般研究梵文的佛学家,用十七世纪以后,欧洲人整理出来的梵文,追究少数留下来南传佛教的本子,想探讨整个的佛法,用孟子一句话来说:‘缘木而求鱼。’”(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八卷》,第1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佛法东传,中国文化最终接纳的是大乘佛教,作为大乘根本的《金刚经》自然受到青睐,较早地被引入中土。虽然《金刚经》的翻译可以被追溯到更早,但后人普遍认可公元402年,即十六国时,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经》是第一个中文版本。此后历经南北朝各代,直至隋唐,短短三百年间,至少有六种汉文译本问世。可见这部经典当时在中华大地的流行程度。《金刚经》进入中土的时机很好,适逢魏晋南北朝,谈玄之风日盛。中国的士人看到般若思想的“性空”理论,认为与玄学的“有无”的哲学思辨相通,所以也拿来当作玄学思想的补充。加上鸠摩罗什的高妙翻译,很有中国特色,所以《金刚经》一入中土,便跻身主流思想。由于《金刚经》既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清谈对象,又有诸多统治者在背后扶持,所以它在中土社会上的受重视程度远胜于印度。

最后一版中文译本是公元702年武则天时,由僧人义净翻译的《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此后就再也没有汉语的《金刚经》翻译了。但《金刚经》的流传并没有停止。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内部开始形成宗派,但各宗派都对《金刚经》尊奉有加,无论天台、华严还是三论都竞相习诵,并按各自宗派的义理进行阐发。例如天台宗用佛性论为《金刚经》注疏;华严宗以真如缘起论解释《金刚经》;而禅宗到六祖以后更是以《金刚经》为传法心印。

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玄宗李隆基颁布《御注金刚般若经》,把它和《诗经》《道德经》一起颁行天下,从此《金刚经》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代表性经典。

此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相互影响、渐趋融合,《金刚经》也超越宗教性,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而《金刚经》注疏也从纯粹的佛理变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大集合,动辄从释迦、迦叶一下跳到唐尧、虞舜、孔子、颜回。至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成祖朱棣编纂《御制金刚经集注》,各家对《金刚经》的注疏已不下百种。所以,讲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国学修养,不懂一点佛教常识,不读《金刚经》,是不能算是有学问的。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国。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一段真空,《金刚经》同今天的人们才有了很深的隔膜。幸而时代进步,重谈传统经典,才会有越来越多的著作来沟通《金刚经》与当代的读书人。7 译经第一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一千六百年前,曾经有位年轻的沙门发愿:只要能把真正的佛法传到东土,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为了这个誓愿,他忍辱负重,一生颠沛于兵戎与王权之间。他就是中国佛教史上最负盛名的翻译家——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提起《金刚经》,人们所指的普遍是十六国时鸠摩罗什的译本。

鸠摩罗什(公元344—413年),古西域龟兹国(今新疆疏勒)人。其父鸠摩罗炎本是印度来的僧人,后被迫还俗,娶了龟兹王的妹妹什婆。有了心爱丈夫的什婆在婚后反而一心向佛,生完第二个儿子后,就带着七岁的鸠摩罗什一同出家修行。年幼的鸠摩罗什天资聪敏,很有慧根,六万多字的《法华经》两天就可以背诵并且领会。为了专心佛法,又跟随母亲游学印度诸国,遍访名师,深究奥义。十二岁时,放弃小乘修行,转而修习大乘佛法。后回到龟兹,继续在周边各地参学、论法,进步很快,不到三十岁,已经名满西域,而且声望很快传到了中原。

● 罗什入关

虽然佛教很早就已经传入中土,但教义、佛法零零散散,不成体系,而且翻译的文字生涩难懂、歧义丛生。鸠摩罗什曾经发愿:只要能把真正的佛法传到东土,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上天有意磨炼这位年轻的法师,从公元384年,前秦苻坚兴兵请鸠摩罗什入关传法,直到公元401年,后秦姚兴再次兴兵相请,历经十七年,鸠摩罗什才被迎进长安,此时他已经五十八岁了。近二十年缠身于兵燹,这中间的磨难、屈辱,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 罗什的翻译

姚兴十分敬重鸠摩罗什,请他住进逍遥园西明阁主持译经,并甄选了慧恭、僧迁、僧睿等各地高僧八百多名,协助鸠摩罗什。至鸠摩罗什圆寂,共译出经书35部,计297卷(另说为74部,384卷)。

鸠摩罗什第一次系统地将大乘般若的“性空”理论。翻译成汉文,并且创造性地采用意译的手段,使经文易读易懂。他翻译的《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维摩经》,都是中国人喜欢诵读的。虽然后世也出现了这些佛经的其他版本,但都比不上鸠摩罗什的译本。

传说,鸠摩罗什发愿:如果我译的经没有曲解佛法的本意,那我涅槃(指火化)之后,舌头仍然不毁。如今,甘肃武威有一座舌塔,据说供奉着译经大师那不朽的舌头。8 皇权的功德帝王与《金刚经》

佛教在中华文化中,几经起落,其命运与统治力量是息息相关的。自然不必说“三武一宗”对于佛教的灾难,但追究佛法的兴旺,也会发现离不开统治力量的支持。《金刚经》能够流传至今且依然备受瞩目,历代帝王的护持和推动功不可没。《金刚经》在中国广为流传,除了翻译精妙、讲说得法,历代帝王的护持和推动也是功不可没的。后世默认流通的六种《金刚经》译本,除了一本由地方长官护法诞生,其余五本皆在帝王的直接护持下译出。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独一无二的因缘。

● 鸠摩罗什译本与苻坚、姚兴

鸠摩罗什在世之时,正值中原战乱,东晋与北方十六国纷争天下。当鸠摩罗什的名气传进中土的时候,正是前秦一统北方的强盛时期。皇帝苻坚求贤若渴,听到西域有这样的高僧,就派大将吕光率兵西征龟兹,目的只为请鸠摩罗什来中原说法传经。但是造化弄人,苻坚还没有见到鸠摩罗什就在淝水战败被部下杀了。后来姚兴占领了中原,发兵攻克凉州,终于把鸠摩罗什迎到长安。在姚兴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鸠摩罗什才开始了他的译经大业。

● 菩提流支译本和北魏宣武帝

北魏宣武帝元恪时期,全国信佛成风。宣武帝本人通达教理,对弘扬佛法更是不遗余力,他广建寺庙,招纳名僧,也成就了另一位三藏大法师菩提流支和《金刚经》的一段因缘。菩提流支,北印度人,是大乘瑜伽系佛教学者,博通经、律、论三藏,又熟悉新兴的密宗教法。北魏永平元年(公元508年)经西域来到洛阳,受到魏宣武帝的礼遇。宣武帝先是让他在皇宫太极殿主持译经,后又请他住持永宁寺,统领千余位高僧大德从事译经工作。这期间,宣武帝曾经亲临译场,充任笔录人员,给予了菩提流支等人最大的支持。菩提流支在宣武帝的支持下,共译出包括《十地经论》《金刚经》在内的经书101卷,并开辟了地论一系,成为一代宗师。

● 真谛译本和陈梁安太守王方奢

南陈的梁安太守虽然不是帝王,但也算是王权的延伸。真谛三藏是西印度优禅尼国人,从海上经由广州到达中国南方,正值南朝梁、陈更变,虽然有幸受到梁武帝的顶礼供奉,但很快遭遇兵变,被迫颠沛流离。自梁至陈,真谛在中国南方漂泊了一二十年,始终没有办法安心弘法。正当他要绝望回国的时候,南陈梁安太守王方奢及时挽留,并为其建造寺庙,筹建译场,这才开始了真谛大师的翻译事业。应王方奢的请求,真谛花了四个多月重译《金刚经》,成就了这部经典的又一个重要版本。作为发起人,梁安太守王方奢的护持和推动功不可没。《金刚经》译本与皇权(1)

● 笈多译本和隋文帝、隋炀帝父子

作为承前启后的隋朝,时间虽然很短,但对于隋唐两代的佛法兴盛却是很有贡献的。公元582年,隋文帝改建大兴善寺,广揽各地名僧,设置译场,并给予其太庙的礼制规格;公元606年,隋炀帝在洛阳上林园开设译场,同样给予极高的重视。这两大译场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宗师大德,其中包括名重一时的南印度三藏法师达摩笈多,史称笈多。笈多来华赶上了中国佛教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大宗派争相弘法,译经事业的发展也如火如荼。由于两位帝王的真心护法,笈多在短短19年里,共翻译经典40余部,《金刚经》就是其中之一。

● 玄奘译本和唐太宗

因为《西游记》的关系,唐太宗对玄奘译经的支持,恐怕是今天的读者最熟悉的因缘了。唐太宗一生戎马,其征伐武功不在印度阿育王之下,晚年身老体衰才意识到生命的渺小,于是开始悔悟一世的征战杀生罪过,转而推崇佛法,真心地支持玄奘的译经大业。唐玄奘的《金刚经》译本,就是在太宗皇帝亲自督促下完成的。据说三藏法师一晚上就把《金刚经》译成了,不过今天流传的玄奘译本是从他翻译的全部600卷《大般若经》里抽取出来的,这也是开明的唐王李世民所积下的无量福德。

● 义净译本和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很有佛缘,在当皇后的时候,就曾经捐出自己的脂粉钱两万贯资助修建龙门石窟,据说其中的卢舍那大佛就是照着她的样子塑造的。登基之后,这位旷世女皇对弘扬佛法更是不遗余力。当义净三藏于公元695年从印度满载而归的时候,武则天率洛阳各界隆重出迎,并亲自过问这些“真经”的安置和翻译工作。在如此悉心的护持下,第六版经典的中译文《金刚经》,同其他的三藏经书共56部230余卷,先后来到了世间。

此后,由于中国的佛法经典逐渐齐备,而印度本土佛教却衰落下来,所以《金刚经》再也没有出现过新的中文译本。《金刚经》译本与皇权(2)9 民间注疏的力量深入中国文化

唐代以后,翻译佛经的工作基本停止。但《金刚经》却以注疏、释论的形式,持续影响着中国文化。不知不觉间,《金刚经》已经褪去了印度文化的繁杂琐碎,甚至超越了宗教的神秘玄虚,成为中国文化中安身立命的人生指南了。

古代印度文化崇尚细腻深刻的思辨,这也是佛法精深的根源。但细腻过头就成了烦琐,不胜其烦的印度人民最终把纷繁至极的佛法抛进了历史的尘埃。佛法传到中国,却驻扎了下来,生根发芽,最后枝繁叶茂。

如果说佛法的“主根”扎进中国文化土壤离不开轰轰烈烈的译经大业,那么“根须”进一步的深入却是靠千余年来的注疏、释论。尤其是对《金刚经》的注解,从它的译本问世以来就没有停过,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因此,《金刚经》在中国的根基已经相当深了。

注经虽然不是外来文化,但早期的佛经注疏却深受印度注经的影响,纷繁复杂,前后重叠。这种状况直到僧肇写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才被改变。僧肇是鸠摩罗什的弟子,并且在鸠摩罗什来长安之前就已经是汉地著名的法师了,所以能够写出第一本中国式的《金刚经》注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他从两点上突破前人的经注,开创了具有中国风貌的新式注疏。

第一,依照中国传统的注经方式,将独立成篇的印度式经论改成了经文之间的双行夹注。这让读者一下分清了哪些是经文,哪些是注经人的发挥。而之前的注疏里经论夹杂着经文,实在很难判断哪些是佛法,哪些是注经人的解说,很容易让人把一些发挥性观点当成是佛法来信奉。从传播角度来看,这是一大改进。

第二,以中国式的理解,简化了原来纷繁玄奥的名相术语,把佛经变成了通俗易懂的人生格言。例如对“菩萨摩诃萨”的注解就是“虚心履道,谓之菩萨;旷济万物,摩诃萨也”。简洁扼要的注解,沟通了读者与佛法的关系,这也正是注疏的“疏通”目的。

唐以后,译经事业再也没有兴起,但注疏之风却日渐兴盛,不仅高僧大德,连博学的儒生都参与进来。至明朝永乐年间,成祖朱棣编成《御制金刚经集注》,已经可以在众多注疏里千挑万选,集腋成裘了。

正是凭借着中国式的注解疏通,金刚般若这种佛家智慧进到了中国人的心里,成为他们破除一切忧愁的人生法宝。中国式的《金刚经》注中国历代《金刚经》注疏举要

中国传统的注经方式为双行夹注,即正文部分以粗黑的大字形式在行线以内,而行之间所夹的空白部分以细密的小字进行阐释、解析以及评论等注疏。这是中国人常用的注解经典的方式。中国传统注经示意10 《金刚经》与禅宗从六祖开悟到《坛经》现世

禅宗自四祖后,《金刚经》逐渐取代了《楞伽经》的地位,到了六祖惠能,禅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六祖惠能依据金刚般若思想,建立起完整的禅宗修证体系,把僧人的修持转化为现实的生活实践。

自达摩祖师以来,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禅宗一脉单传,以《楞伽经》作为传教的法宝。到了五祖弘忍,情况起了变化,他创立“东山法门”,教僧俗各界信众诵读《金刚经》,禅宗从此兴盛起来,以至女皇武则天盛赞:“若论修道,更不过东山法门。”在弘忍传给六祖衣钵的时候,更是精讲《金刚经》,使得六祖惠能大彻大悟,开创了禅宗的新局面。可以说,《金刚经》是禅宗兴盛的思想根源,依据它的思想,佛教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加密切了。

● 六祖惠能大师的开悟得益于《金刚经》

六祖惠能原是岭南的一个樵夫,文化水平有限,因为卖柴路过街道,听到一户人家念“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心里觉得特别敞亮,于是就去问:“这是诵的什么经?”那人说:“是《金刚经》。”惠能又问:“经是哪里来呢?”诵经人答:“湖北有个弘忍法师,教导学佛的众生诵读《金刚经》,你要学也去找他吧。”随后,惠能千里迢迢地来到蕲州黄梅县东禅寺,参见五祖。

五祖一见面就问:“你从哪里来?”“我从岭南来。”惠能回答。“岭南是獦獠的地方,獦獠没有佛性啊!”

惠能回答说:“人有南北,佛性也有南北吗?”

从惠能的这番谈吐来看,他在第一次听到《金刚经》时已开了智慧,只是没有大彻大悟而已。所以惠能的根基是很深厚的。惠能在大街上悟道的事,作为顿悟的经典实例深得众人推崇。惠能在五祖身边劈柴、舂米过八个月,眼看五祖要传法退居了,就让众弟子各作一偈,展示一下各自在修证上的见地。惠能的偈子最终获得五祖认可,惠能也成为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在传法时,五祖又为惠能仔细讲说《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大彻大悟(见《六祖坛经·行由品》)。

从发心求法到得法,六祖的开悟始终都得益于《金刚经》。六祖后来在弘扬佛法时,念念不忘《金刚经》,他经常对听众说,持诵《金刚经》功德无量,持诵《金刚经》能见性成佛。这样一些言论,最后都被收集到了《坛经》里。《金刚经》与禅宗(1)《金刚经》在禅宗思想流变中的影响

● 《坛经》把《金刚经》推向了大众

禅宗是中国味很浓的佛教,但并没有完全背离印度佛教的理论,只是在形式上更适合向中国的普通民众传播了。禅宗在六祖之后便不再传衣钵,而改为传《坛经》了,相应的继承人也由一个变为多个。后世有人说《坛经》就是修行《金刚经》的口诀,虽然有些武断,但《坛经》的确与《金刚经》一脉相承。不同的是,《金刚经》虽然文采斐然,很合中国人的口味,但这只是针对知识分子说的,不具备六祖那样智慧的樵夫、渔民等大众就很难领受般若的好处;而《坛经》直接针对大众,语言、法理更加生活、世俗,几乎没有难懂的专业术语。例如《坛经》说:“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是众生,后念悟即是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见《六祖坛经·般若品》)这是当时的大白话,即便是今天,稍有知识的人也能看懂。

六祖之所以敢这样大胆地解释佛法,依据也是《金刚经》。佛在《金刚经》里面作了明确的示范,用日常的吃、穿、行、住来启发众人,也就是告诉大家生活即是修行,不要执着于形式。所以,六祖才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坛经》的世俗特点正是佛法入世福利众生的方便,与《金刚经》的精神一致。《坛经》直接影响到禅宗的修行实践,劈柴、挑水、做饭、扫地都成了悟道的手段,甚至打一棒子、骂一句都能刺激出佛性来。所谓“因材施教”,也就是教导大众成佛就得从大众方便的地方下手,《金刚经》中的道理一进了《坛经》,成佛就成了大家都够做到的事情了。用一句《金刚经》来概括就是:一切法,皆是佛法。《坛经》是佛法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但由于对象所限,说理要求实际和确定,不免与《金刚经》“不执著一切相”的精密思辨相冲突;但反过来说,《金刚经》并没有反对“实际和确定”,只是提醒大家不要本末倒置,把渡河的船当成对岸。

总之,《金刚经》深刻地影响了禅宗的方方面面;同时,禅宗又对《金刚经》的普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金刚经》与禅宗(2)《金刚经》的普及

鸠摩罗什以后,历经僧肇、吉藏等人的努力,《金刚经》深入了中国文化内部,但这一路线针对的是文化层次较高的文人、学者、有道高僧。而自惠能开始,《金刚经》也向普通人开放了大门,无论是砍柴、挑水,都能体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到了马祖道一、百丈怀海两位禅师那里,更是建立了一套以日常生活为修行手段的完善制度,把《金刚经》的真理传给了更广泛的人群。

名言警句

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苦口定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坛经》第2章 开场:导入说法的情境

释迦佛的一举一动,无论吃、穿、住、行、出、入、坐、卧,一切都能自然威仪,这是众比丘乃至所有学佛众生便于效仿的好榜样。扫地中可以见佛法,吃饭穿衣也能悟证真谛,可以说真理就在坐卧住行之间。在这样的日常吃穿中,能安住真心,降伏虚妄,才是真功夫。本章图版目录

佛陀说法的遗迹寻踪

佛陀平凡的一天—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佛的衣食写照—于平凡中见真知

集体修行的僧侣团队

乞食与佛法

日常行为中的六度

佛的真心示范

修行的出世与入世

禅定与修行

渐修与顿悟(1)

渐修与顿悟(2)

本章解经

如是我闻,

我听到佛这样说,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陀太子所建,给孤独长者所施之园中,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一起。

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当接近午时用餐时间,佛陀穿上袈裟,整理仪容后,庄严安详地持着钵盂,缓步入舍卫城乞食。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

他在城中依照次序乞讨完毕,便回到本来的住处。

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吃过饭后,收起僧衣和钵盂,并洗干净双足,铺开坐垫开始打坐。唐代《金刚经》卷子

自鸠摩罗什的《金刚经》译文问世以来,就迅速流传于世,至唐代更是由皇家颁行天下,《金刚经》也由此进入了印刷时代。

图为公元868年,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20世纪该经卷自敦煌莫高窟被发现后流落海外,曾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现藏大英图书馆。这也是现存最早的《金刚经》印刷品。1 从证信开始导入说法缘起的情境线索

所有佛经,为了表明自己确实是真佛法,都会在经首注明这是佛亲口所说,在何时、何地所说,有什么人见证,以取得受众的信任。这样的情境描述,后世称之为证信。

每部佛经一开头都有证信,而且内容大同小异,不过一旦把它跟正文联系起来,短短的几行字就有了强烈的指代意义。《金刚经》可以说是佛经里面最精深奥妙的一部,很多思想理论都超越了佛祖早期的说法。联系全文,原本简略空洞的证信,因为《金刚经》的深奥,恰恰成了说法缘起的关键。

首先,说时间。佛经里几乎都没有准确的时间,鸠摩罗什、玄奘等大法师们一概翻译为“一时”,很多位研究、注解《金刚经》的大师们也只说印度人没有时间概念,而不去考证一个究竟。但就是这个“一时”,最切合经题。在佛教的时间观念里,所谓“刹那见终古”,一瞬间在特定的时候会放大成百万年,而一回头百万年已经和瞬间一样灰飞烟灭了。《金刚经》的正文也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表示时间是向前的、流逝的。所以,“一时”的概念是希望众生不要执著具体的时日,直接点中了《金刚经》“不住”的主题。

其次,看地点。地点是确切的,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以下简称“祇园精舍”)。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光在此就讲了二十五年。这是佛说法的第二处专门场所,比早期的竹林精舍更具有寺庙的功能。在这里佛法不仅战胜了婆罗门教的挑衅,而且使得包括国王在内的很多信众皈依。照此再去推算时间,佛和众比丘从竹林精舍迁移到祇园精舍,并且从容出入舍卫大城乞食化缘,至少是在佛悟道说法二十年之后。在祇园精舍的二十多年里,佛法逐渐走向成熟。

再次,结合人物。此时,佛的周围聚集了一千二百五十名比丘,都已经被尊为“大比丘”,那么这个僧侣团队已经在祇园精舍有了相当程度的磨合,佛法的修行也有了大幅度的精进。所以,无论是佛、法、僧任何一宝都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只有这时候,佛才有条件讲出如此深奥的《金刚经》,须菩提也才能解悟到佛的不言之教。

综上,证信在《金刚经》上是可信的。它表明:《金刚经》是佛在说法的后期,于祇树给孤独园,当着一千多名大比丘,公开宣讲的深奥法理。这涵盖了时间、地点和人物等基本情境要素。佛陀说法的遗迹寻踪

佛一生都在恒河两岸游历说法,至今都留有遗迹。从鹿野苑到竹林精舍佛有了众多的弟子和说法的固定场所,从竹林精舍到祇园精舍佛、法、僧都走向成熟。

① 鹿野苑

佛第一次说法,最初的五名比丘皈依。佛度耶舍证悟,又得到五百名比丘,并有最早的居士和信女皈依。

② 竹林精舍

王舍城竹林精舍是佛教史上第一座供佛教徒专用的建筑物,内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更有五百楼阁,七十二讲堂,成为寺庙的前身。它是佛祖宣扬佛法的重要场所之一。

③ 祇园精舍

西北方拘萨罗国舍卫城须达多(给孤独)长者,购得祇陀王子庭园,为佛建“祇树给孤独园”,即“祇园精舍”。里面修建了七十二间讲堂,三千六百间房舍,五百间阁楼,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最大的寺院。

④ 迦毗罗卫国

迦毗罗卫国是释迦牟尼佛的故乡。后佛回乡省亲,为父说法。并且劝服如阿那律(天眼第一)、阿难(多闻第一)、提婆达多等跟随自己出家。还收获了有“持戒第一”之称的理发师优波离皈依。

⑤ 拘尸那罗

80岁,至拘尸那罗城外林中,遗诫诸弟子而涅槃。

⑥ 灵鹫山

佛涅槃后三个月,在大迦叶主持下,众比丘齐聚灵鹫山(王舍城旁)的七叶窟,由多闻第一的阿难背诵出经藏(佛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背诵律藏(戒律),经众弟子印可,将佛典经书结集成册。2 《金刚经》序曲佛祖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庄严

像交响乐的序曲一样,《金刚经》在正式说法展开前,也有一段“前奏”,这种形式在佛经的注疏里也称之为序。与大多数佛经不同,《金刚经》的“序幕”起于一段普通的日常生活。

佛与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出家的僧侣),一同住在由祇陀王子所建,给孤独长者所布施的花园(祇树给孤独园)里,修行打坐。本来平淡的日常作息,却因为出现在佛说《金刚经》之前,而显得格外有深意。

● 引子:该吃饭了

天亮以后,日中以前,这是出家人吃饭的时候。佛的戒律是每天只吃中午一餐。佛教讲,众生各有吃饭的时间,早晨是天人吃饭的时间,中午人道吃饭,下午畜生吃饭,晚上鬼道吃饭。佛采用的制度,以人道为中心,只在中午吃一餐。按佛理讲,佛本来不吃饭也可以,但他既然在世间现了肉身,就要以身作则,同众人一样按时吃饭,给大家做榜样。

出家人的饭是从众生那里乞讨来的,俗语叫作“化缘”。所以这段序的起因是到了用餐的时间,大家一起准备去化缘。

佛当然也不例外,他穿起僧伽梨(佛门礼服),端起自己的饭钵(盛饭器具),同大家一起赤脚去了化缘地—舍卫大城。

● 主题:化缘

抛开神迹不谈,单说肉身的释迦牟尼,在说《金刚经》之时,已经是信众无数了,像祇陀王子和给孤独长者这样的豪门、财主也不在少数,所以他即使不去化缘,也会有人供养。但佛祖坚持不受供养,甘愿同众比丘一道化缘,给众人传达的就是一个圣凡平等无差别的思想。

佛赤着脚步行五六里才到了舍卫大城。按照所遇到的顺序,佛挨家挨户地去化,不分贫富也无论贵贱,直到把自己的饭钵装满,就盖上盖子不再继续了。这里头也有戒律。

一是化缘要随缘。按照所遇顺序,一个一个地来,不能只去穷人家或者只去富人家。这也是讲平等。穷富本是因果造化,没有缘分深浅的差别。本来这不是戒律,但由于弟子中出现了只挑穷人化和只挑富人化两种极端的情况,佛就把这一条也定成了戒律。

二是托钵不贪多。个人的钵都是根据自己的饭量选择的,这一钵饭够你吃就不要再托,也就是说这一家供养满了就不要再托,这一家没供养满就再托第二家或第三家,一直到满了钵,这就化完了。一般情况,每天最多走七户人家。佛陀平凡的一天——日常生活中的佛法

这样一来,每天化缘就等于每天持戒。

● 举止:威仪

出家人化缘并不同于乞丐讨饭,他们是很讲究威仪的。

钵是自带的,饭满钵了,就盖上盖子,带回讲堂去吃。卫生不说,而且人格上独立,举止上也不失仪。

等回到讲堂,吃饭的时候,威仪又显出来了。世俗之人吃饭都穿便装,即使贵族也会脱下外套,更不用说那些赤膊裸背当街饮吞的市井乡民了。而佛和众比丘仍然穿着盛装僧伽梨进食,自然而然地就比随意着装要庄重。

吃完饭,要悉心整理好僧伽梨和饭钵。这时候才把大袈裟脱下来收好,按规定折叠整齐,装在衣袋里挂起来。饭钵要清洗干净,装进钵囊里挂起来。之后,佛还要把脚洗干净,因为走了十多里路,双脚沾满了泥巴,这样打坐、念经都不会安心。所以佛也作了硬性规定:饭后要洗脚。

这些程序都是戒律,佛带头严格执行,并且有专人监督。放在今天,即使最讲威仪的军队也不过如此吧。

讲平等而严格自律,佛的形象自然就能够庄严起来。众比丘看在眼里,难免会有所感悟。根基不同,感悟的深浅就不一样。但毕竟,佛的言行,触发了诸位比丘的大智慧,他们会去主动思考问题,去觉悟佛的身教。

● 尾声:即将去休息

一切收拾停当,铺开坐具,佛准备打坐了。

佛与众比丘一天只在饭后休息一会儿,其余时间除了化缘吃饭、讲经说法之外,多是结跏趺坐在蒲团上入定。所以,这个坐具也是寝具,而传到中国之后,更多是让人跪在上面当拜具。不过要注意,佛今天不是去躺着、卧着,而是打坐的姿势,也可以说,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准备修行禅定了。

本来事情已经结束了,或许大家就着坐姿就休息了,但偏偏有人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请教问题,整个讲堂的气氛也随着他们的问答为之一变,于是才有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的衣食写照—于平凡中见真知三衣

出家人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种服装。3 佛陀身边的僧侣团队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集体修行

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的僧侣团队,是佛的常随弟子,他们离开人世的妻儿、父母、家庭,并不是单纯为了在物质上乞讨于众生,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乞讨一个不生不灭的食粮,而获得彻底解脱,所以他们也被称为成佛比丘。

跟佛一起在祇园精舍修行的有一千两百五十名大比丘,他们是《金刚经》序曲里的“群众演员”,也是这次说法的主要听众。这些比丘成分很复杂,有追随他修行而又在鹿野苑被度化的五比丘;有波罗奈斯城的富家子弟耶舍和他的五十余名亲朋好友;还有拜火教的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和他们的一千名弟子以及已经名震一方的修行者舍利弗、目犍连和各自的一百名弟子。这些有资历和根器的弟子,再加上零散皈依的大德高僧,笼统地被称为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

这么多不同背景的大比丘在一起修行,难免会有摩擦、争执乃至矛盾冲突,但为了共同追求和修证的佛法真理,他们逐渐舍弃彼此恩怨,成就了和而不争的融洽局面,并且涌现了像摩诃迦叶、阿难陀(阿难)、舍利弗、须菩提、富楼那、目犍连、迦旃延、阿那律、优波离、罗睺罗等十大杰出弟子。

众比丘集体修行的和而不争,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谐调的行为作息。即坐、卧、住、行都要遵守一样的规矩,大家一齐起床,一起做早课,一起吃饭,一起休息。总之,身体的行动要保持一致,不发生冲突。(2)谦和的谈吐用语。即出家人说话要讲佛法道理,有分歧的可以互相讨论,但不能发生争执口角。(3)亲睦的交往心态。相互交往要平和友善,不能相互嫉妒、怀恨。(4)平等的戒律修持。即戒律面前人人平等。(5)一致的佛法见解。依照佛经来研究佛理,树立相互一致的佛法知见,对人解说佛法也不能相互违背。(6)均等的利益供养。佛规定出家弟子不能靠生产经营来谋生,要吃饭就向在家弟子化缘。出家弟子得了利益供养,大家要平均分配。

这种集体生活也是佛的教育手段。解决群聚生活的不便,摆脱人际关系的烦恼,对每个比丘来说,都是更为直接的修行。另一方面,从佛那里得来的无上之法,在日常的集体生活中也会得到具体的运用。集体修行的僧侣团队佛陀的十大弟子

在集体修行中涌现的十位最杰出的大比丘。僧众和修图

思想一致,遵纪守法,享受同样生活,没有特权,没有斗争,长幼有序,互助互谅,互相勉励,互相警策检讨,如果有过错,迅速改正……其实,集体修行学到的东西,足够解决一生的烦恼。4 尊严与乞讨佛家乞食制度

出家人的乞食也叫“化缘”,中文原意是教化因缘,所以众比丘们盛装去化缘,要讨的绝不仅仅是一口填饱肚皮的饭。

乞食是佛教僧人规定的谋生手段,它是为满足自己身体的基本需求而乞食于人的制度化行为。它的原始意义也很简单,一是为了自己修行方便,不用分心为了生计而去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为了众生种福方便,出家人主动送上门,居家的信众就不用辛苦地跑去寺庙布施了。所以佛家乞食与乞丐不同,他们讨斋饭的同时也是在教化因缘,因而后来就有了“化缘”一词。

在教化因缘的过程中,佛教乞食又发展出了其他的功能。

首先,能够破除行乞者的骄慢之心,对于富贵贫贱没有挑选的余地。

其次,能够破除乞食者对美味的迷恋。因为行乞得来的食物好坏都有,味道也不同,所以对食物就没法再有更多的要求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