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拓印画通览(上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8:01:12

点击下载

作者:张道一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拓印画通览(上下册)

中国拓印画通览(上下册)试读:

前言

说来也是一种缘分,上大学时听美术史课,讲到汉代,教室里挂满了画像石的拓片。由于读过鲁迅的书,朦胧地联想到“深沉雄大”的评语,看了感到很有气势,凝重,粗犷,黑白分明,铿锵有力。那时对“画像石”的概念非常模糊,也不了解“拓印”和“拓片”。听先生讲课后知道了那是刻在石头上的画,主要用于地上的祠堂和地下的墓室,拓印是后来的事。我因为想了解得更详细些,下课后赶去请教:“画像石是什么性质呢?”

老师说:“拓印下来便是一幅画。但它又是刻在石头上的,如果归类,应该属于雕刻,而这种刻石还是墓葬建筑的一部分。太复杂了,不像现在的艺术分类那么清晰,所以叫‘画像石’。”

我因为从小养成了喜欢动手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又问:“画像石的拓片可以算原作吗?拓片又是怎样锤拓的呢?”老师不耐烦了,但没有生气,只是笑着说:“你的问题太多了,将来都会知道的。拓印是一种专门的技术,那是工匠的事,我又不会拓,怎么讲得具体呢?”

为了弄清什么是画像石,我又去问一位理论老师。他说这是古代文人用的名词,现代美术是不用的。说它像绘画,却是刻在石头上;说它是雕刻,却又不像具有立体感的浮雕;而拓片似版画,却又不是印刷。真是四不像,所以有人称它为“准绘画”“准雕刻”。我接着说:“那么拓片也可以叫‘准版画’了。”他笑着说:“应该说是可以的,不过原作是石头。”绕来绕去,搅得脑子乱哄哄的,还是没有弄清楚。对于艺术的认识,究竟是理论在前还是实践为先,难道汉朝人错了吗?我们常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是在艺术上与西方的相比较,凡是不同之处,大都是说中国的“不科学”。那时候到西方留学的人还不多,曾有“镀金”“镀银”之说,诸如到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国去的叫做“镀金”,到日本去的叫做“镀银”;并且有一句话,叫做“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这么落后,不论什么都不如人家呢?这类问题,长久没有解决。后来,专门学了图案,又思考起“便宜变化”和“横断竖剖”等问题,与此无关的也就不去考虑了。现在研究起艺术学,要探讨艺术发展和创作的规律,认识自己的艺术成就和特点,须要从清理一些实际问题入手,未曾解决的问题又冒出来了。不仅是“画像石”,包括画像石之外的所有拓印画,究竟算什么呢?“画像”这个词早就产生,见于《周礼·春官·司常》:“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属,以待国事……皆画其象焉。”象与“像”通。西汉时将画像刻在石头上,用于祠堂和墓室,所以叫“画像石”,还有一种模印砖,是用模具将图像印在未干的砖坯上,烧出的效果与画像石相近,也就叫“画像砖”。那时的纸还在初创阶段,还没有用作拓印,“传拓术”是以后很久才发明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金石学”条说:“唐代以来,墨拓术(即拓印)和印刷术的发达,为金石文字的流传提供了方便条件,也促进了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换句话说,最初的拓印主要是复制文字和书法,拓印图形(图画)又晚了数百年,直到宋代才开始认识到拓印图形的优越。在照相发明之前,凡是器物和建筑上刻铸的文字和图形,拓印是唯一的复制方法,即使照相术流行之后,仍然不能完全取代拓印。现代使用拓印最多的,仍旧是研究书法和从事考古的人,将其当作金石学的重要手段。

年轻时学图案,虽然不去追究“画像石”的名称问题,但是并没有同拓印隔绝,相反地所看的“拓片”样式更多了;除了画像石、画像砖的拓片之外,还有青铜器、玉石器和民间木雕、砖雕等花纹的拓片。因为均属于二维度的平面艺术,它和图案一样(有的本身即是图案),最终都要走到装饰上来。不仅拓宽了研究拓片的范围,在认识上也逐渐深化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已是半个多世纪,我看过各式各样的拓片,不仅收集了一些拓片,并且临摹过不少。那时候没有复印机之类的工具,积累资料主要靠临摹,而临摹也确实是学习古典和民间技艺最有效的方法,等于在实践中跟着古代匠师和民间艺人走一段路,不论直路、弯路和不平坦的路以及转弯抹角都体验得很清楚,认识了处理艺术问题的一些传统方法,如果能将之与民间艺人的艺术“口诀”联系起来,将会理解得更深透。譬如云锦艺人说:“画龙有三停:脖停、腰停、尾停。”只有如此才能显出精神。又说:“龙开口,须发齿目精神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火焰宝珠衬威严。”对于这类口诀,初看起来在文字上似懂非懂,更谈不到联系实际。尤其那个“停”字,也可理解成转折或“挺”,就像书法的顿挫,奥妙无穷,实际上不仅画龙,画其他现实的动物也是如此。后来读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在“论制作楷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说明艺术的道理是相通的,并不限于锦缎。

我国古代对于造型艺术的基本方法,除了雕塑之外,大都是在二维度(平面)的基础上描绘形象,从最早的意义上讲,人们看待事物和表现方法都是一样的,即从视角的直观着手,我曾说过“五百年前是一家”。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全人类的绘画都是二维度的造型。我们汉代的画像石与古埃及的壁画,在人物造型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文艺复兴的艺术大师们如达·芬奇等,将艺术与科学并重,既从事绘画创作,又进行科学研究,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把解剖学、光学和透视原理用于绘画,在平面上解决了三维度的表现方法,使形象和构图在视角上更感立体,即所谓质感、量感、空间感。因而造型艺术的绘画等有了二维度和三维度之分。西方的现代派画家想把时间、速度和不同的角度同时画出来,出现了许多“画派”,结果令人看不懂,大众不习惯。应该指出,这种方法并非是他们的独创,由于二维度平面造型的局限性,早在1800年之前的汉画像石就试图去做,如在侧面的头部画正面的五官、将下棋的棋盘竖在两人之间、在河的断面画两岸等。经过历史的裁决,有的已成为大众的习惯,但也有的仍然难以在欣赏中顺利通过。

关于造型艺术的二维度和三维度,有人简单化地论高下是非,甚至说前者是不科学的、落后的,后者是科学的、先进的。这是很肤浅的一种看法,可以说是不懂艺术的表面认识。任何艺术,所使用的艺术语言不同,在表现上和效能上也不一样,甚至会有长短之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是普遍存在的,为什么说“杀鸡焉用牛刀”?不仅是小题大做,也太不相称了。在朱光潜先生翻译的古希腊柏拉图的《伊安篇》中,有一条注释说:希腊文中“艺术”和“技艺”是一个词,“凡是‘人为’的不是‘自然’或‘天生’的都是……作诗与做桌子、做鞋是同属一类的……近代把‘艺术’和‘技艺’分开,强分尊卑,是一个很不健康的看法”。不分开是一回事,既经分开,也不应分尊卑和高下。艺术和科技,应该说都是科学。一个是人文科学,一个是自然科学。艺术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讲实际的,通过技术解决某种实际问题;艺术科学则是通过想象说明某一问题,只是给人以启发,实际并不存在,绝不能从生理学、遗传学等的角度研究孙悟空。卓别林为了说明机器与人的关系,在传送带上扭螺帽,被卷进了机器之中,竟然又转了出来,仍然在不停地扭螺帽,是说明单一的劳动使人变成了机器,如果是真的,人在机器中早就轧成肉饼了。所以,西方人对他们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反思,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它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说明,三维度有其长处和优点,二维度也有其优点和长处。

二维度的优点和长处在哪里呢?概括性强,意象性新。因为它不是以技巧的展示作如实描写,画得惟妙惟肖,而是作诗意般的形象化。三维度的技巧训练强调写生,要固定位置,上午画的风景下午就不能继续画了,因为太阳的照射从东边转到了西边;二维度是不受这种限制的。由于二维度的平面是单一的角度,又不强调偏光,为了避免单调,并加强它的表现力,往往采用不同角度的组合,而不是成角透视。这种手法在汉代画像石中例证很多,最典型的如《泗水捞鼎图》,其构图形式有几十种之多。有人问:它是从什么角度画的呢?实际上有好几个角度,于是起了个名字,称作“装饰画”。其实,汉朝人只是为了用形象说明问题,不一定单纯为了装饰。现代农村的老年妇女剪纸,也常在侧面的老虎头上剪出两只眼睛,是因为不懂成角透视,想把视角的一只眼和观念的两只眼统一起来,也不是为了追求装饰。只有学过美术的人,因为懂得了透视学,观念在前,就像毕加索搞“立体派”,故意画出两个面,由于不合直观的习惯,又必须修饰一番,因而变成了“装饰”。真正的装饰画并非是这个样子。

我国有两个成语是耐人寻味的:一个是“依样画葫芦”,另一个是“比着葫芦画瓢”。两个成语,原意相近,但从艺术的角度看,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只是写生,强调写实,不能画视线之外的东西,可是后者所画的已不完全是葫芦,而是两个瓢了。画葫芦而为瓢,是一种“仿生式”的设计,已不是单纯的写生,其思维的目的也不一样。

鲁迅先生在评论英国比亚兹莱的画时说:“他把世上一切不一致的事物聚在一堆,以他自己的模型来使它们织成一致。”但“他的艺术是抽象的装饰;他缺乏关系性底律动。”从装饰的角度看,比亚兹莱是成功的,他是个装饰画家,但不是情节性的插图画家。所谓“关系性底律动”,主要是指人物之间的情节关系,这是一般装饰所欠缺的。

为了使艺术服务于大众,鲁迅不仅关注民间艺术,并且亲自发起了“新兴木刻运动”,指导青年版画家。1935年2月4日,他在《致李桦信》中说:“倘参酌汉代的石刻画像,明清的书籍插图,并且留心民间所赏玩的所谓‘年画’,和欧洲的新法融合起来,也许能够创出一种更好的版画。”同年9月9日,他又写信给李桦说:“我以为明木刻大有发扬,但大抵趋于超世间的,否则即有纤巧之感。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

鲁迅对汉代画像石颇有研究。早在民国初年他在教育部工作时,住在北京的绍兴会馆里,用闲暇的时间校书、抄碑,还描绘了一本《秦汉瓦当文字》。他收集了数以千计的画像石拓片,并曾计划写一本《汉画像考》,并且拟定了提纲,很遗憾由于其他原因未能实现。我之喜爱画像石,起初并非出于研究,而是被它之平面造型的艺术手法和装饰趣味所吸引。因为年轻时学图案,又自幼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好像有一种内在的情感维系着。记得在上世纪50年代之初,我在北京琉璃厂收集的第一幅拓片便是嘉祥武梁祠所刻的,是将枝干编连起来的一棵大树,树上有鸟,树下有射猎的人。清朝人称那棵树为“连理树”,也有人叫“扶桑树”,通常则称“射猎图”。当时我是为它的巧于意匠所感动,把它看作图案,在知识上没有能力辩证其内容。现在才知道,以前的称谓都错了。那是一棵“立官桂树”,是在科举制度之前的“举孝廉”时期,读书人想猎取功名,所想象出的一棵祥瑞之树。就像汉代的“摇钱树”一样,是想发财的人所祈望的。时间久远了,人们的观念已起了很大的变化,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有许多已不熟悉,所以王朝闻先生说,画像石是“难以匆匆理解的艺术”。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一种特有的魅力,研究起来是很有兴味的。

譬如说“西王母”画像,她举着一个圆形的器物,有人说她在照镜子,实际上那是只圆盘,盘中还有六个小圆圈,是她炼的“长生不死”之药。因为是平面造型,侧面的盘子表现不出盘中之物,只好将盘子竖起来。远古神话中,西王母本是个半人半兽的生杀之神,到了汉代在黄老思想的影响之下变成了为人长寿的生命之神。在她身边,常有两只玉兔为她捣药,还有一只三条腿的乌鸦和九条尾巴的狐狸,都是她的侍者。有一块画像砖,模印了一只“三足乌”在树上,树下是一条“九尾狐”相呼应,以其隐喻西王母的所在。有人说这是受了西方影响,表现的是古希腊的“伊索寓言”:乌鸦衔着一块肉,狐狸想吃,便恭维乌鸦会唱歌,乌鸦唱歌,一开口肉便掉了下来,狐狸得到了那块肉。为什么会将我国神话说成是伊索寓言呢?因为他要“条条道路通罗马”,真可谓南辕北辙、数典忘祖了。

我最初喜爱拓印画,其中另一个原因,是在技法上,因为图案学中有一种“翻白画法”与之接近,而由此所产生的“金石味”显得铿锵有力。为了体味艺术的“金石味”,我曾一度刻起图章来。图章太小,又在砖头上刻了许多装饰小品。甚至对砖石的斑驳效果也产生了兴趣。用我的话说,是尝尝它的“味道”,在品味艺术中会诱发出一些理论的思考。

对于石刻画像的思考,在我心中萦绕最久的是鲁迅所称誉的“深沉雄大”,究竟是指石刻本身呢?还是指其拓片?两者虽然同为一体,其艺术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考察画像石并作两者的比较,我除了看各地的刻石之外,还到山东沂南、邹县和江苏徐州的汉墓中进行实地观摩,那狭窄的空间,阴森森、黑洞洞,虽然满壁石刻,但既刻得浅,又看不清,有的用照相机都无济于事,实在看不出“雄大”的气势。在地面上,山东长清有一座孝堂山祠堂,是现今保存完好的汉代石刻建筑物,其他地方的祠堂早已倾圮,只能看到一块块厚重的石板。孝堂山祠堂过去误以为是祭奠郭巨的,即“二十四孝”中那个宣传孝感、因埋儿救母而得到一盆黄金的郭巨,实则不然,其很可能是当时一个“二千石”大官的祠堂。两间刻满图画的石屋,高不过2.64米,宽4.14米,进深只有2.5米。也就是说,十多平方米的地面,容不下几个人活动,在狭窄的空间里依然感觉不到“雄大”的气势。由此看来,鲁迅是看了画像石的拓片而感叹的。这说明画像石与其拓片在视觉效果上是不一样的。最明显之处,是将刻得很浅的画面,特别是所谓“线刻减地”的效果变成了纸上的黑白分明。我们知道,黑与白这两种极色,是包容所有色彩的,在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画面的凝重和深沉也由此发生,形成一种气势。

为了探讨这种黑白效果,在上世纪的80年代,我曾到嘉祥武氏祠考察并重点学习和研究了拓印的方法。武氏祠的画像石是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不能随便拓印的。在大殿之外的走廊上,散置着一些各地出土的零星石版,也不能随便拓印,但文物保管所所长在了解了我的意图之后,不但允许拓印,还亲自教我技艺。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特殊的拓印形式和方法,加以区别对待,受益颇大。

从此以后,我试验在各种不同的物质材料上拓印,譬如在旧式的木地板上拓印木纹,甚至在蒲扇上拓印蒲草的编结纹。通过这样的实践,对于原物的结构和花纹,可以了然于纸上,但原物的质感和意味也产生了变化。尤其如玉器,一块玉片的花纹拓成了拓片,是一个很美的图案,但玉质的温润不存在了。由此引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艺术的载体转换之后,其内容基本不变,但意趣起了变化,不是原物的重复,而是形式的多样。

这种现象并不是拓印画所独有的,只是因为拓印的范围很宽,揭示出了这一问题。实际上,艺术载体的转换是种普遍现象,由于称谓术语不同,没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罢了。譬如:将文学作品(如小说)搬上舞台(如话剧)、拍成电影、画成连环画,叫做“改编”;将京戏改成某种地方戏叫做“移植”;将工笔画或人像(照片)做成刺绣,叫做“仿绣”“仿真绣”;将陶瓷做成青铜器叫做“仿古铜”。一件《清明上河图》的国画手卷,分别做成了刺绣的、木雕的、陶瓷的、剪纸的、竹编的等。不论叫“改编”“移植”或“仿”,都是原作载体的转换。虽然保持了原作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但在艺术的风貌上起了很大的变化。它不是艺术创作的主流,却是艺术多样化的一个方面。

对于艺术载体的转换,拓印的方法所以突出,是因为它是可以拓印所有的平面刻画与铸造、模印的艺术。它虽然不能取代原作,却多了一种艺术的参照,对于造型艺术,几乎是半部美术史。艺术的欣赏与鉴赏是离不开比较的,可以在比较中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拓印画”概念的提出,不但基于以上的情况,实质上已带有版画的性质。鲁迅先生早在1931年《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中说:“世界上版画出现得最早的是中国,或者刻在石头上,或者刻在木版上,分布人间。后来就推广而为书籍的绣像,单张的花纸,给爱好图画的人更容易看见,一直到新的印刷术传进了中国,这才渐渐的归于消亡。”这里所指的两种“版画”,刻在木版上的即传统的木版画(复制木刻),刻在石头上的即我们所讲的拓印画(主要指画像石等)。木版画被公认为印刷的鼻祖,实际上拓印画比木版画还要早一点。

许多年来,为什么人们只称它是“拓片”“拓本”,而不称为“拓印版画”“拓印画”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被拓印的原作都是独立的,制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拓印;(二)原作的画面是正面的,不适于一般的印刷;(三)拓印的方法是将纸打湿后捶进画面的凹处,在纸的反面(即画面凸显的部分)拓墨,与一般印刷相反;(四)由于拓印的原作不是专用版,画面多不平整,捶纸既费工,拓墨亦复杂,况且拓印后纸的皱褶太多,需要托裱;(五)虽说拓印画带有版画性质,但原作难得,很多作品并非随意能够拓印到的。

以上是对拓印画的制作而言,也是拓印画难与一般印刷并列的原因,但并不因此妨碍对拓印画的欣赏与鉴赏。现代的传播方式多样,印刷普及,拓片的介绍很多,如果关注于此,不失为观摩艺术的一个很好的方面。

本书定名为《中国拓印画通览》,分上、下两编。上编为论述,分别说明版画与印刷的关系,而最早的印刷又是来自捺印的印章和拓印的拓片,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由手工技艺发展成版画艺术。下编为图版,按照历史的序列,选了600多个图例,排成了一个长队,延伸达7000年之久。从原始的陶器、玉石器、牙骨器到铜器、木器等,其中较多的还是砖石雕刻,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以后的造像碑和石刻线画,宋元的砖雕,直到近代民间的木版拓印年画,都是很有成就的。此书的目的,旨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艺术的多样化不但丰富了它的传统特色,开拓了艺术欣赏的领域,也构成了中国艺术深厚的底蕴。对于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士来说,即使它不是创作的主流,也是重要的参照,会大有益处的。2012年4月15日于南京上编·论述拓印画论第一章捺印·拓印·刷印一 从篆刻家治印谈起

印章也称图章,它是一种标记,而且历史悠久。在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章,机关单位、工商企业、社团组织等也都有各自的公章。印章的出现和流通,是公私交往的符信,只有不识字的平民没有印章,须要在凭证上画押或按手印。印章起于战国时期,秦汉时已普遍使用,多是由专门的工匠用铜铸造,也有在铜质的印坯上直接凿刻的。由于印章多是用文字刻成,在选择字体和排列上逐渐讲究起来。唐宋以来,印章逐渐被画家和书法家所重视。因为早期的印章采用篆书,多是先书(反字)后刻,所以又称做“篆刻”。篆刻遂成为一门艺术,并与书画结为不解之缘。先是“鉴藏印”进入书画,唐代之前即已出现,至唐代如唐太宗的“贞观印”、唐玄宗的“开元印”、唐相李泌的“邺侯图书刻章印”,从皇帝、大臣到文人士大夫兴起了收藏和玩赏书画的风气,鉴藏印章也应运而生。在唐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仅从鉴藏的角度写有“叙古今公私印记”一节,但对“鉴藏印”只是注意到了它的凭信作用和鉴定价值,还没有提及印章和书画结合后所产生的审美意义。

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画家、鉴赏家。他特别推崇“圈文皆细”的朱文印章。所谓“圈文”,即印章的边框和文字,强调细,是为了防止对书画的干扰和损伤。值得注意的是,米芾已能自篆印章,即按照印章的格式由自己篆写文字,也就是设计,但不能刻,须交工匠制作完成。这是文人参与治印的开始,米芾称作“填篆”,现代篆刻家叫做“篆印”。

岳珂是南宋文学家,岳飞之孙。在他所撰《宝真斋法书赞》卷十八中,载有李公麟《醉卧图诗帖》一卷,说“上有‘墨戏’一印极大,又一印曰‘神品上上’,而下著藏书家一印焉。”这段记载说明,如“墨戏”这类闲章已在宋人的书画中出现。苏轼《东坡尺牍》中载有与米芾的一封信,说他“啖冷过度,夜暴下,旦复疲甚……卧阅四印奇古,失病所在”。大概是看了四枚印章古意很美,精神怡悦,竟忘记病之所在了。

这一时期,正是“文人画”兴起之时,将诗、书、画、印融在了一起,相得益彰,篆刻(印章)成了不可缺少的内容。特别是书法条幅,在白纸墨字之间嵌着几颗朱红的印章,不仅有内容的意趣,在形式上也确实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作为真正的文人艺术,从实用性的印信到艺术的篆刻,还是到了元代,至明清才最后完成。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等),是由宋仕元的杰出书画家,宋人喜好印谱的风气也使他受到影响,他曾将前人所编的《宝章集古二编》重新编了一部《印史》,并写有一篇《印史序》。惜《印史》早佚,《印史序》因收入《松雪斋文集》而流传下来。他写道:“采其尤古雅者,凡摹得三百四十枚,且修其考证之文。集为《印史》;汉魏而下,典型质朴之意,可仿佛见之。”他不但主张“古雅”和“质朴”,并且反对以“新奇相矜”和“不遗余巧”的流俗。这种审美观的提出,正是文人艺术的内涵,及至明清两代,影响很大。(插图1)赵孟頫的元朱文印自左而右:松雪斋、赵、赵孟頫印、赵氏书印、赵氏子昂、赵、水精宫道人(插图2)吾衍的元朱文印与汉格局印元朱文印:贞白汉格局印:吾衍私印、鲁郡氏、布衣道士

但是,由于当时还没有找到合于篆刻的理想材料,多是用铜,赵孟頫只能“篆印”,而不会“篆刻”,其制作必须交给工匠雕凿。因此,他的印章仍然保留着宋人的余韵,被后人称作“元朱文”。

元代篆刻的兴起,另一个影响很大的人是吾衍。吾衍一作吾邱衍,字子行,号贞白居士。他是一个学者,知识渊博,嗜古学,通经史百家,精音律,又工篆籀书。所著《学古编》二卷,其首卷中有“三十五举”,是论述篆书和篆印的。由于当时设计印章与制作印章是分工的,吾衍也同赵孟頫一样,只能是“篆印”,受到制作的局限。但从他的印章中,可以看出,平正大方的白文,正是他们所推崇的所谓“汉印格局”。

印章的历史虽久,但由文人重视和提倡并亲自实践而为一门“篆刻”艺术,是在元代形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条件便是印章的载体。所谓“载体”,就是刻制印章的理想材料。现代设计与制作的分工,是工业生产高度机械化的结果,但在手工业时代,制作靠手艺,而手艺的随意性太强,难于规范化,水平也有高有低,过细的分工反而是不利的。对于古代的文人艺术,将小小的印章分成“篆印”与“刻印”,假别人之手进行制作,是难于完美的。因此,必须寻找适于刀刻的理想材料。于是,有人将目光从金属转移到了石头上。

元末明初的文人刘绩在《霏雪录》中记载说:“初无人以花药石刻印者,自山农(王冕)始也。山农用汉制刻图书,印甚古。江右熊(阙)巾笥所蓄颇夥,然文皆陋俗。见山农印大叹服,且曰:天马一出,万马皆喑,于是尽弃所有。”(插图3)王冕所刻印章自左而右:王冕之章、方外司马、王元章氏姬姓子孙、王元章、会稽佳山水、文王子孙

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会稽外史等。主要活动于元代后期,他不仅是著名画家,也是我国最早的能自篆自刻的文人篆刻家之一。

当文人找到了适于篆刻的石料,如鱼得水,不但从工匠手中取得了篆刻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篆印”与“篆刻”统一起来,自篆自刻,成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艺术。

元代末年,不但有书画家兼工篆刻,并且出现了专门从事治印的篆刻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赞赏。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方寸铁志》说:“吴门朱珪氏,师濮阳吴叡大小二篆,习既久,尽悟《石鼓》《峄山碑》之法。因喜为人刻印,遇茅山张外史(张雨),外史赐之名‘方寸铁’。”“方寸铁”指善于治印的刻刀,后来成了篆刻的代名词。朱珪不仅精通“汉印格局”的篆刻,并且善刻碑版乃至白描绘画,誉满江南。从当时文学家和书画家对他的称赞,可知文人圈子对篆刻喜爱的程度。(插图4)朱珪刻印金粟道人

文学家顾瑛与朱珪同里,他说:“伯盛朱隐君,余西舜草堂之高邻也。性孤洁,不佞于世,工刻画及通字说,故与之交者皆文人韵士。予偶得未央瓦于古泥中,伯盛为刻‘金粟道人’私印,因惊其篆文与制作甚似汉印。”又说:“又以赵松雪(孟頫)白描桃花马图,求勒于石,精妙绝世,大合松雪笔法,惜其不得从游于松雪之门,使矛绍之专美于今世。”

陆仁在《方寸铁铭》中写道:“娄东朱珪,字伯盛,工古籀篆文,其于六书之义,考之尤详,尝以余力刻印章,则为吴中绝艺。”又说:“张(旭)得于舞剑,庖丁得于解牛,吾知朱君得于书,而悟方寸铁之旨矣。”

元鼎《方寸铁歌赠伯盛朱隐君》:

朱盛刚劲真吴儿,法书铁画逼秦斯。

晴窗握笔俨若思,学成变法出愈奇。

铁耕代笔犹神锥,用之切玉如切泥。

陈世昌《赞方寸铁》诗:

朱生心似铁,篆刻艺称精。

应手多盘折,纤毫不重轻。

汉印规模得,秦碑出入明。

风流金石在,润色简书并。

余刃庖丁解,风斤郢匠成。

达观应自悟,赏会足平生。

趣刻无多讶,因君托姓名。

为了这个“方寸铁”,开头写起印章来。好像我在这里谈篆刻史,其实不然,但又不能回避与印章的关系。错综复杂的文脉必须理清,才能看出事物的本质。如果元朝的文人找不到那块适于治印的石头,篆刻艺术是难于发展的。

明代周应愿(字公谨)将印章的篆法、章法、刀法结合在一起来判断篆刻作品的优劣。而作为篆刻的载体,虽然有多种材料,其性质和效果是大不一样的,之所以优选出石料,是在经验中比较出来的。他在《印说·辩物》中说:“凡印,古以铜,间以玉、宝石。近以牙,间以铜。近又以青田佳石。牙文直,印之少韵,不如铜。铜文锁屑,宜铸不宜刻,刻不如佳石。石文差泽,印之有态,然不如玉。但石易工,玉难工。玉,刀不能入,须是碾,碾须是玉人,玉人不识篆,往往不得笔意,古法顿亡,所以反不如石。石,刀易入,展舒随我,小则指力,大则腕力,惟其所之,无不如意,若笔阵然,所以反胜玉。”

兜了一个大圈子,比较了印章的各种材料,最理想的选择还是石头。

各种石头的硬度不同,有的很软,容易磨损;有的坚硬,连钢刀也无法刻画。我们现在有矿物学的参考,比之古人了解矿物要方便得多,古人是无从全面了解的。1822年由德国矿物学家弗莱德奇·摩氏(Friedrich Mons,公元1773—1839年)提出了矿物相对刻画硬度的标准,称作“摩氏硬度计”。它是由十种常见的矿物组成,按其硬度,从小到大分为十级(度),为:(1)滑石,硬度1。常成片状、鳞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淡绿或白色,玻璃光泽,有滑腻感。石墨,硬度1,铁黑色。(2)石膏,硬度2。晶体成板状,白色,有时因含杂质而染成灰、黄、红等色,玻璃光泽,加热至150℃为“烧石膏”(或称“煅石膏”)。(3)方解石,硬度3。晶体常呈复三方偏三角面体及菱面体。通常无色或乳白色,如含杂质可被染成各种颜色。与此相近的石灰岩,俗称“青石”,灰色或灰白色,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并常有其他混入物。(4)萤石,硬度4。晶体呈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为致密块状。呈黄、绿、紫等色,无色的少见。有显著荧光现象。用作冶铁、冶铝的熔剂和陶瓷原料等。(5)磷灰石,硬度5。晶体为六方柱状或针状,纯者无色透明,常见者为灰白、褐黄或湖绿色等。主要用作制造磷肥等。在角闪石族矿物中的透闪石和阳起石,呈坚硬致密块状,并具刺状断口者,硬度5~6,统称为“软玉”。(6)长石,硬度6~6.5。为长石族矿物的总称。长石族矿物是分布最广的造岩矿物,见于各种岩石中,呈白色、肉红色或灰色。富含钾或钠的长石主要用于陶瓷和玻璃工业。硬玉又称“翡翠”,硬度6.5~7,一般呈翠绿色,也有呈淡黄绿色,是“辉石”族的一种。(7)石英,硬度7。晶体呈六方柱状,颜色不一。无色透明的晶体称“水晶”,乳白色的称“乳石英”,浅红色的称“蔷薇石英”,紫色的称“紫水晶”,烟黄褐色的称“烟晶”“茶晶”,黑色的称“墨晶”。(8)黄玉,硬度8。晶体呈柱状,主要为浅黄色,也有浅蓝、浅绿、浅紫、浅玫瑰等色。玻璃光泽,透明者为宝石。“金绿宝石”又称“金绿玉”,硬度8.5,常呈黄绿色,光彩变化如猫睛者称“金绿猫睛石”,为宝石。(9)刚玉,硬度9。晶体常呈桶状、柱状或锥状。透明晶体有各种色彩,蓝色透明的叫“蓝宝石”(含钛),红色透明的叫“红宝石”(含铬)。(10)金刚石,硬度10。常呈八面体晶形,晶面常鼓起成球面,纯者无色透明,用作装饰者称“钻石”。

从上可知,石头的软硬差距很大,能够用刀刻的并不多,适于刻印章的更少,基本上都在2度之内,超过1.5度刻起来就嫌硬了。刘绩在《霏雪录》中所说的王冕以“花药石”刻印,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图书,皆以铜铸,至王冕,以花蕊石刻之,今天下尽崇处州灯明石。”由此看来,诸如花药石、花蕊石、灯明石,还有“花乳石”之说,清初周亮工在《印人传》中,则说明代文彭以“灯光冻石”治印。这些不同名称的石头,产于不同地区,可能小有区别,但其硬度不会相差太大。

现在常用的印章石料主要有昌化石、青田石、寿山石等。

昌化石,因产于浙江昌化而得名,有红、黄、褐等色,而以灰白色居多,是常用的治印材料。其质略透明,如热藕粉状者称“昌化冻”;石中有鲜红斑块者为“鸡血石”,红色斑块大而石质纯净的鸡血石最名贵。

青田石。因产于浙江青田而得名。色青质莹,名为“白果冻”与“兰花冻”者较名贵,是刻印的上品。

寿山石,因产于福建福州的寿山乡而得名。呈油脂光泽,具滑腻感,硬度1~2,质地温润,受刀性好,不仅用于治印,也是雕刻工艺品的理想原料。

以石治印,不但为印章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载体,也是文人篆刻确立的重要条件,因而,“篆刻艺术”到明清两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名家辈出,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如明代的篆刻家文彭与何震并称“文何”,又加苏宣,有“鼎足而三”之称,他们都是以吴门为活动中心。何震是皖派(徽派)篆刻的首创者,邓石如是皖人,后来形成的“邓派”也称“皖派”。清代乾隆年间,篆刻家丁敬开创“浙派”,继起者有蒋仁、黄易、陈鸿寿等。在浙江嘉兴,还有被称为“鸳湖四山”的四位篆刻家,即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钱几山(善扬)、文后山(鼎)、曹山彦(世模)、孙桂山(三锡),他们同在嘉兴,嘉兴的南湖又名鸳鸯湖,而四人的名号中都有一个“山”字,故名“四山”。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杭州西湖创立的“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篆刻艺术的学术团体,首任社长为书画家、篆刻家吴昌硕。

在篆刻艺术的理论方面,周应愿(字公谨)所著《印说》可谓经典之作,为篆刻艺术竖起了一面大旗。全书分二十章,分别题为:原古、证今、正名、成文、辩物、利器、仍旧、创新、出海、得力、拟议、变化、大纲、众目、兴到、神悟、鉴赏、好事、游艺、致远。清代学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评论说:“其于官印私印之源流沿革,篆法刀法之穷神造微,言之详细而辩之精。”实际远不至此,他好像开启了艺术的大门,从理性思考到具体实践,无所不及地做了论述,尤其是对于篆刻的审美,如诗人的畅怀吟咏,通向社会的各个阶层。

执政家印,如凤池添水,鸡树落英。

将军家印,如猛狮弄毬,骏马御勒。

卿佐家印,如器列八琏,乐成六律。

学士家印,如凤书五色,马鬣三花。

内史家印,如孤凤朝阳,五龙夹日。

御史家印,如絮萦骢马,蝶绕绣衣。

督学家印,如艺海泛澜,文江翻浪。

法司家印,如绣斧凝霜,乌台列柏。

牧民家印,如五马鸣珂,双凫飞舄。

经业家印,如骅骝汗血,蚌蛤藏珠。

隐士家印,如泉石吐霞,林花吸露。

文人家印,如屈注天潢,倒流沧海。

游侠家印,如吴钩带雪,胡马流星。

登临家印,如海鸥戏水,天鸡弄风。

豪士家印,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

贫士家印,如三径孤松,五湖片月。

鉴赏家印,如骊龙吐珠,冯夷击节。

好事家印,如五陵裘马,千金少年。

僧道家印,如云中白鹿,洞里青羊。

妓女家印,如春风兰若,秋水芙蓉。(插图5)明代篆刻家刻印及印款自左而右:文彭刻、何震刻、苏宣刻、汪关刻

艺术本无大小。虽说“以小见大”,谁能在小小的方寸之内表现出大千世界,确实不易。所谓“芥子纳须弥”,非达人是不解个中三昧的。

当篆刻成为一门艺术,并为书画家不可分离时,印章的实用功能也不仅作为凭信的符号,除了姓名章、字号章、斋堂章之外,在印面上又出现了“闲章”,还有各式各样的“边款”。

所谓“闲章”,是在名章之外的各种记号,早有所谓“吉语印”,如汉代常以“大吉”“大利”“常乐”“长富”“长宜子孙”等吉语入印。又有“象形印”,或称“肖形印”,其形象有人物、鸟兽等,也多带有吉祥的意味。文人的篆刻兴起之后,有的在印章上刻成语或是诗句,以此寄兴、抒情。这类印章常盖在书画的一角,故也称“压角章”。

篆刻之“边款”,又名侧款,刻于印章印体的侧面,犹如书画之落款,这是自文人画兴起以来的习惯,主要出现于明清的石章上。短则记名、记时,长则记事、寄兴,还有在边款中刻诗或发表议论的,有的将印体的四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清代陈豫锺《澄碧珍赏》说:“刻章署款,始于石印之后。文(彭)、何(震)两家,署款之最著者,然与书丹勒碑无异。若不书而刻,乡先辈丁居士为然。其用刀之法,余闻之黄小松司马,云握刀不动,以石就锋,故成一字,其石必旋转数次。”(插图6)清代篆刻家刻印及印款自左而右:程邃刻、邓琰(石如)刻、杨澥刻、钱松刻

印章不能在手中把玩,只能钤印在书画上。按照篆刻家的习惯,每当一方新印刻好,常作“印蜕”和“拓款”。印蜕就是将刻好的印章用红色的印泥打出样子(印模),检视作品的效果。拓款的技法要复杂一些,须将拓纸敷在印款的一面,蘸少许清水使拓纸湿润,然后用坚韧的纸覆在拓纸上,用棕刷(俗称棕老虎)刷之,将拓纸压入刻字笔画的凹处,待稍干燥时,将覆纸揭去。最后用小拓包蘸墨,轻轻地在拓纸上捶打,墨要较重,捶打三四遍即可。墨重的谓之“乌金拓”,较淡者称“蝉翼拓”。(插图7)清代蒋仁“真水无香”印及印款(印款四面刻满,记录了刻印的过程和当时的心情与心得)(插图8)清代赵之谦刻印及印款(在印款中论述“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的观点)

这种“印蜕”和“拓款”流传范围不广,主要是在篆刻家之间交流观摩。除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之外,在艺术上要看印面的分朱布白,推敲构图章法,印文的笔意、疏密、屈伸、长短、挪让、承应、肥瘦等。对于拓款,从书法的角度看,字虽小,刀锋毕露,带有浓厚的金石味。从明清到现在,不但篆刻家乐此不疲,书画家也热情相待,每人都有十个、二十个的常用章。齐白石长于治印,号称“三百石印富翁”。

我们研究拓印画,为什么要从篆刻家的治印谈起呢?也是为了由此引出印章的“印蜕”和“拓款”。即说明一种艺术的形成,即使是小小的篆刻,在它的背后,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非是凭空而出,所谓根深才能叶茂。另一方面,方寸印章的“印蜕”和“拓款”,即印面的篆刻与印体的边款,却是直接通向人类印刷的鼻祖。当各种不同的印刷术在全世界普及的今天,那种祖先的古老样式并没有消失,并且以其强烈的生命力和艺术的魅力,转化成一种高雅的篆刻艺术。当人们拿着小小的印章捺印时,当篆刻家在精心拓印印章的边款时,实际上是站在一个文化的高处,重复着我们祖先的创造性的活动。凭空而出,所谓根深才能叶茂。另一方面,方寸印章的“印蜕”和“拓款”,即印面的篆刻与印体的边款,却是直接通向人类印刷的鼻祖。当各种不同的印刷术在全世界普及的今天,那种祖先的古老样式并没有消失,并且以其强烈的生命力和艺术的魅力,转化成一种高雅的篆刻艺术。当人们拿着小小的印章捺印时,当篆刻家在精心拓印印章的边款时,实际上是站在一个文化的高处,重复着我们祖先的创造性的活动。(插图9)现代篆刻家刻印及印款(1)

至此,可以说明,一种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一旦同艺术结缘,也就注入了灵魂,特别是被艺术家所掌握,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版画即是如此,表现得最为明显。

那么,在宋元之前,即文人的篆刻艺术发展之前,中国的印章是个什么样子呢?那小小的印章如何成为凸版印刷的模版呢?

下面谈印章与捺印。(插图10)现代篆刻家刻印及印款(2)二 印章与捺印

印章的历史,究竟起源于什么时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后汉书·祭祀志》说:“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这只是一种推测,没有实物可证。人们一提到古代的印章,往往会联想到皇帝的“传国玉玺”。《说文》曰:“印,执政所持信也。”“玺,王者印也,所以主土。籀文从玉。”这是汉朝人的解释,是因为秦始皇对印章的形制作了一些规定。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一般多通用“鉩”字,“鉩”是“玺”的古字。秦始皇用玉做了“传国玺”,并规定皇帝的大印称“玺”,其他人只能称印章。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全国,他用美玉制作象征王位的玉玺。从玉的选择、印面的文字、印钮的样式等,在秦始皇之后的历史中记载很多,但不一致,说明不是真实的记录,只能当作传闻。如玺的玉料,有的说是和氏之玉,有的说是蓝田之玉;文字是由丞相李斯写的大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也有的说那八个字是“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有的说玺钮琢为龙鱼凤鸟,也有的说是螭钮。嬴政期望这枚“传国玺”能传之千秋万代,没想到“大秦基业”只传到第二代就亡了,秦王子婴跪捧着玉玺献给了汉高祖刘邦。从此之后,玉玺的交接代表了国家政权的变更。《后汉书·徐璆传》(卷四十八)说:“献帝迁许……道为袁术所劫,授璆以上公之位……术不敢逼,术死军破。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李贤注引卫宏说:“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汉高祖定三秦,子婴献之,高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仍带玺绂,杜吴杀莽,不知取玺。公宾就斩莽首,并取玺。更始将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高陵,更始奉玺上赤眉。建武三年,盆子奉以上光武。孙坚从桂阳入雒讨董卓,军于城南,见井中有五色光,军人莫敢汲,坚乃浚得玺。袁术有僭盗意,乃拘坚妻求之。术得玺,举以向肘。魏武谓之曰:‘我在,不听汝乃至此。’时璆得而献之。”

这枚玉玺传来传去,不知经过了多少帝王之手,以得此为符应。据说直到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玉玺登玄武楼自焚,所谓“传国玺”的行踪才算告终。不过,后代多有伪造,真假难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清代冯云鹏等《金石索》都载有图像,也都是摹绘,有同有异,只能参考而已。

清代的统治者是满族。清军入关之前,皇太极的玉玺是用满文琢刻的,也兼用古篆。定鼎北京以后,多是左满文、右汉文,但后来也有全用汉文篆书的。据说清代皇帝的玉玺初期有些混乱,其中还有把假的秦传国玺奉为至尊。乾隆十一年,皇帝钦定了二十五玺藏于交泰殿,史称“乾隆二十五宝”。二十五宝的印文主要用“宝”字,唯有“钦文之玺”(插图11)传秦始皇“传国玺”(选自清代冯云鹏、冯云鹓辑《金石索》)用“玺”字,材质用玉;仅“大清嗣天子宝”用金,“皇帝之宝”用旃檀香木。这二十五宝的印文与用途各有不同,如“皇帝之宝”用于喜事或丧事,发布赦免罪犯或减刑的诏书;“天子之宝”用于祭祀诸神;“皇帝尊亲之宝”用于征调兵马等。虽说二十五宝各有具体用途,但平时常用的并不多,据说收贮在交泰殿里,有的从来没有移动过。乾隆皇帝将宝玺的数量定为二十五,是取义《周易》的“天数二十有五”。希望社稷江山能够传到二十五代,不像秦始皇之望千秋万代。结果秦朝只有两代,清朝十一代。(插图12)康熙御笔之宝(承德避暑山庄《康熙御制碑文》)(插图13)双龙纹玉玺古稀天子之宝(承德避暑山庄《乾隆御制碑文》)

清高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习性风雅,好大喜功,也酷爱印章。有人统计,他一生用了1800多枚“玉玺”。当然这些玉玺的绝大多数并非用于政务,而是风雅的玩物。在他退位之后,曾命玉工琢刻了一枚特大的“太上皇帝之宝”,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二十多枚“太上皇帝”玉玺。他在那枚最大的宝玺四周,还刻了一首《自题太上皇宝》的御制诗:“窗明几净西铭读,恰合随时爱景光。”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在乾隆年间,每遇到重大的国事家事,都要琢刻玉玺以为纪念。如果将这些印玺按年代先后排列起来,乾隆所经历的大事一目了然。

按照常理,以美玉治印是最理想的,不仅石质温润,而且玉以表德,所谓“君子必佩玉”。但是,玉是很硬的一种矿物,在摩氏硬度表上,不论软玉、硬玉,都在5、6度以上,金属的刀具是刻不动的。在矿物学中,透闪石或阳起石呈坚硬致密块状并具刺状断口者统称为“软玉”。硬玉即“翡翠”,是辉石族中的一种,单斜晶系,呈块状,一般为翠绿色,玻璃光泽,硬度6.5~7,严格地说还不算“宝石”,是接近宝石的一种。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不论硬玉或软玉,均赋予各种美德,所谓“以玉比德”。当年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

珉是一种似玉的美石。是不是因为玉少而贵、珉多而贱呢?孔子说:“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温柔而光润),仁也。

栗而理(缜密而有条理),知(智)也。

坚刚而不屈(坚固刚强而不变曲),义也。

廉而不刿(棱角分明而不伤人),行也。

折而不挠(即使折断,也不会弯曲),勇也。

瑕适并见(瑕疵与美好的品质一样呈现出来,率直而不隐瞒),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声音清脆响亮,传之广远,又能骤然停止),辞也。

故虽有珉之雕雕(雕饰文采),不若玉之章章(素质明显)。《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这就是所谓“玉有七德”,见于《荀子·法行》。又,《说文解字》有“玉有五德”之说,《管子》有“玉有九德”之说。总之是以美玉来比喻人的德行,成为最美之物。古代的帝王以此制作玉玺,可说是最佳选择了。

然而,玉性坚刚,是难于雕刻的。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能用最硬的金刚石和金刚砂琢、磨、洗、碾。而印章之用主要在于文字,文字是讲究笔法的,即使最高明的玉工也难以把握文字的笔势。皇帝的玉玺可以精工琢磨,但不易普及。因此,初期的印章较多的采用了铜铸和用铜坯凿刻。铜铸的印章可以翻模,在模具上刻字就方便多了。凿刻印章也称“急就章”,多用于官方急用,如军中官职的任命,其印章往往是仓促凿成。

一般认为,印章出现于先秦,大体在春秋战国之际。可是那时还没有纸,印章的文字盖在什么地方呢?(插图14)古代封泥(选自《辞海》)

先秦及秦汉的印章,多用作封发物件、简牍之用,将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而官印又象征着权力,其本身就是官位的明证。《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封泥”条说:“中国古代封缄简牍并加盖印章的泥块。也称‘泥封’‘艺泥’。春秋末出现了玺印,封泥也随之产生。盛行于秦、汉、魏、晋,至唐以后消失。中国古代在封缄公文或书信时,在简外再加一检(即刻有横向小木槽的木片),用绳索将检捆缚起来,在槽内捺上一块湿泥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打出印文。若一份文书的简较多,可把简贮放在绢囊之内,口上用绳扎住而加检封缄。从马王堆汉墓和阜阳汉墓的发掘得知,西汉时盛物的陶器或笥箧,同样可用木检封缄。汉以后因纸张逐渐代替了简牍,用封泥封文书、杂物的办法也逐渐消失。唐代的封泥,与战国秦汉的不同,在白垩泥上所留的仅是红色的印文。”(插图15)陶罐上的封泥(湖南长沙马玉堆西汉墓出土)(插图16)铜印的几种形式自左至右:套印、子母印、穿带印、六面印

在白垩泥上盖朱红色的印文,清晰显明,艳而不暴,厚重而不轻佻,确定了以后印章用朱红色钤盖的历史,当它走进书画之后,更是在艺术中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因此我们推测,由朱砂、艾绒和油料等调拌而成的“印泥”之名,也可能由此演绎而来。

在以铜铸印的时代,人们将铜印制作得小巧精美,有的穿以组绶,佩带在身。它不但是一种信物,而且成为身份的标志,甚至连那条穿印的丝带颜色也能看出级别。铜印的花样很多,有实物可证的常见者有套印、子母印、穿带印、六面印等。“套印”由大小数印套合而成,每一层就像一个无盖的小方盒,五面都能刻印。一般的套印为两三层,有的多达五六层,最小的一层为立方体,六面都能刻印。“子母印”是套印的一种。通常的子母印是一大一小两印,以兽、龟为钮,将小者套在大者腹中,可以抽出,故称“子母印”。这种印始于汉代,盛于六朝,那时的龟象征长寿,还没有现在的恶名,其恶名是在元代出现的。另外,还有一种龟钮,将小印做成龟首,可以拉出,已经不是子母,而是一般的套印了。“穿带印”亦称“两面印”。印分两面,汉代人多用作私印,一面刻姓名,一面刻字号。在印的左右两侧有通孔,可以穿带。“六面印”在早期并非是一个正方形的六面,而是在正方形之上叠一个小方形作为印鼻。侧面有孔可以穿带,顶面刻一小印。在外套的五个面刻五个印,加上小印,合称“六面印”。流行于南北朝,明清时也有在立体方形上刻“六面印”的。

古印文的字体,有古鉩篆书、秦印、汉印、回文印等。“古鉩”即“古玺”。先秦各国的文字杂乱,篆书的写法各异,有的很奇特,不易辨认,印章统称古鉩。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也统一了文字。皇帝所用的印章以玉为之,专称“玺”;官、私所用的统称“印”。至汉代,官印中始有“章”及“印章”之称。“秦印”,指战国末期到西汉早期所流行的印章。字体以小篆为主,多用白文,印面常有“日”字形或“田”字形的界格,严谨苍秀,与汉印同为后世篆刻家所取法。“汉印”,指汉代至魏晋时期的印章。小篆方正平直,章法洒脱,与秦印并为后世文人篆刻家所取法,视为楷模。“回文印”,指印面文字作回旋式排列的印章。古人排列文字,先是上下成行,然后是竖行自右而左。如小篆四字(姓某某印),分为二字一行,自右而左两行。如果是“回文印”,即分上下两行,上行是自右而左,下行是自左而右;使两行连接,转了一个弯子。这种排列的形式,主要是将双名的两个字上下连接起来,若用习惯读法,不至于分开,变成“姓印某某”了。

从印章的出现到秦汉盛期,正是汉字走向一致,演变成小篆的时期,印章上的文字也自然以此为主。后来的文人以石刻印,发展成为一门“篆刻艺术”,仍然以篆书为主。在古代,除了篆书之外,印面上还刻些什么呢?(插图17)先秦及秦汉的印面篆字自左至右:古鉩、秦印、汉印、回文印

花样很多,有九叠篆、花押印、元戳等。“九叠篆”是篆书的变体。换句话说,是专为印章的印面布局匀称而设计的。它的出现较晚,宋元时期比较流行,而以官印朱文居多。因为汉字是单字单义,笔画有多有少,多者几十画,少者只有一画,相差过于悬殊。为了将笔画简繁的文字排在一起协调匀称,便将某些笔画作方形折叠,使其均匀,布满印面,甚至有的笔画折叠数次。在古人的观念中,“九”为数之终,“九叠”,形容折叠之多。金元以来的官印多是朱文九叠篆,印面较大,印钮为直柄,高可把握,即所谓“印把子”的由来,以示权力。“花押印”是一种特殊的印信,多是花写的姓名,犹如现代的花式签名。一般没有边框,难于模仿伪造,故作为取信的凭证。花押印始于宋代,元代最流行。元代的多为竖长方形,一般上刻行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故又称“元押”。(插图18)古印印面篆书之外的文字自左至右:九叠篆、花押印、元戳(插图19)金元九叠篆印文二件元代千户印、金代副元帅印(选自清代冯云鹏、冯云鹓辑《金石索》)“元戳”即元代的“戳子”。戳子是印章的俗称,在形式上也不讲究规范,印文比较随意,有的认为元戳为花押印的一种。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印章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实用物品。既然作为信物和符号,当然是用文字,特别是我们的汉字,单字单义,一个个的汉字,笔画交错,犹如一个个抽象的几何形图案。事实正是如此,印章的创造确是以文字字体为主。但事物的发展又往往不是绝对的,有一般也会有特殊,人们的创造也不会只盯在一点上。除了“文字印”之外,还有一种“肖形印”,即由图形所表达的印章。“肖形印”也称“图形印”“象形印”,它是用形象标记的符号。由于过去的收藏者和研究者多是着重于书法篆刻,对非文字的图形不够重视,传播者少,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实际上,它的数量很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尤其在汉代,肖形印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从现代图案学的角度进行评估,可说是纹样应用的一个分支。(插图20)汉代的肖形印(三种)

也同文字印一样,肖形印虽小,每个印章不过是方寸之地,但是它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不论人物的各种活动、鸟兽的不同动态,以及神话传说、吉祥成语和几何形花纹等,不但均有所反映,且大都别具匠心,平面式的白文简练浑厚,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艺术天地。正因为幅面小,小得别致;也正因为用于标记,形象鲜明而结构完整。不难设想,在“封泥”的时代,将这些图形印在封泥上和白垩泥上,其效果一定很精彩。

有文字之印和图形之印,必然会有两者结合的文图之印,这是无需赘言的。

以上,讲了许多印章的事。包括印章的性质、特点、种类、功用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不难看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门小小的艺术和技艺,由实际需要而得以发展,同样是错综复杂,相互联系,没有一点是孤立进行的。以小观大,也可以由此认识到,一个悠久民族的文化积淀,如何构成深厚的底蕴,丰富而多样。

当人们使用印章之后,时间既久,“习惯之为常”,在相当场合“签字盖章”也就变得寻常,不感奇怪了。在文人篆刻家参与印章制作之前,制作印章者是工匠,使用印章者多是有身份的人;后者依靠前者,但前者又听命于后者。《考工记》说:“知(智)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这里所讲的“圣人”就是有智慧的创造者,“巧者”就是一种工艺的传承者。古代的工匠制作印章,是有专门的技术和工艺规程的。他们一代一代的承传,熟能生巧,使用印章的人也司空见惯。我们为什么在这里不厌其烦地谈印章呢?就因为它太普遍了,变成了一般的应用之物,却不知还有伴随着它的历史和文化。因为每个使用印章的人,都是古代手工印刷的传承者。那手中的印章便是最小的印版,手拿印版印在纸上,叫做“捺印”。一旦有人悟出了这个道理,也就是人类印刷传播的开始。“捺印”也称“戳印”。刻有姓名或官阶等的戳子用于标志,被视为信物,如果将那文字刻成记事或抒情的文句,也就是“凸版印刷”了。“肖形印”一出现就带有版画的性质,由于体积太小,只能“捺印”而不能“刷印”罢了。

清末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献和文物。这是一个密封的洞窟,外墙画上了壁画,是驻寺的道士从暴露的门缝中发现的。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其中既有雕版印刷的经卷,也有佛教内容的版画。唐代时佛教在我国已进入盛期,佛教宣传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并且开风气之先,利用雕版印刷各种佛画。先是“捺印”,刻一个印章似的小佛像,连续捺印,横竖成行,构成大幅的“千佛像”。以后所刻的佛像渐大,也复杂起来,不但有背光和莲座,并且四周衬以莲花,当然,捺印时连续的单位也明显减少了。各式各样的独幅佛画是那一时期的特色,有佛像、观音菩萨像、梵文夹杂汉文的陀罗尼经咒等,以单幅居多。在不少佛画上,不但镌有刻版者的姓名,并且刻有施舍者的姓名。据说这样施舍的木版放在寺院里,可由另外的施舍者请人刷印,以便分送给信徒,因而形成传统。(插图21)唐代捺印干佛像用小版连续捺印,唐代(公元800年左右)(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