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收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21:33:18

点击下载

作者:姚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个人的收藏

一个人的收藏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一个人的收藏作者:姚谦排版:aw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ISBN:9787549571987本书由北京理想国时代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一个人的收藏姚谦

我想,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收藏;收藏记忆、收藏情感、收藏某些与自已经历或想法对照过的东西。小时候收集邮票、书签、看过的戏票、读过的书、听过的卡带、CD,和现在储存在硬盘里的文章、影片与音乐,当然也包括重复回头看的照片:那些自己拍摄的风景与人,还有别人拍摄的你。收藏这个动作,仿佛是每个生命都戒不掉的习惯,只是表现得隐性或显性而已,因为它可以从某个角度证实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我也不例外,生活中也不刻意地收藏一些事物,因此收藏得广、随兴,没有太多主动的目的,绝大多都是跟自己的记忆与阅读有关,特别是艺术品。我应该是从1996年开始收藏与艺术相关的物件的,当时就只单纯地因为自己有着这方面长久以来的爱好与阅读,当有了一点经济能力之后,把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放在私生活领域,似乎是一种小小的自我肯定,更多的是证实自己对于世界理解的相对存在,当时并没有正式、理性、有计划地收藏艺术的概念。如今想起,艺术收藏的确是另一种成长,是在自我价值上、眼界上和人性上的挑战。特别是在当今艺术圈内中,看到许多值得尊敬的榜样,听过很多觉得可惜与扼腕的故事。

在艺术的面前,金钱的确有的时候可以帮助自己证实自己,然而金钱有的时候也会让自己失去了自己,在我收藏艺术的路上,常见这样的故事。而随着收藏的累积,我觉得更大的收获,还是因为收藏而促进了自己在知性上的阅读。也随着阅读的逐渐扩展,收藏带给我的思考范围变得更大、更丰富了。最早我是由于喜爱20世纪的艺术品,对照自己曾经读过的历史,才发现可以获得深刻与立体的体会。这让我更乐意通过艺术去理解这个世界,特别是我去不了的时代,不能深入居住观察的地方,经过艺术、文字、音乐,我可以自在地在其中悠游。后来我对于20世纪亚洲的当代艺术产生了特别的兴趣,这段西风东渐后亚洲美术产生的变化的历史,亚洲艺术家在这个东西方相互影响的年代里,以西方媒材创作的艺术品,一直是我乐此不疲的兴趣。亚洲各民族艺术家的转变过程与思考,正呼应着整个时代人思想的变迁,而我也活在这时代之中。

一直觉得艺术是诚实的历史,它能负载与我们所看过的文字历史相对更深刻的观察,这是我后来收藏艺术的最大动力与乐趣。然而当艺术收藏成了一种投资的方式时,人心与艺术之间就有了很大很大的考验。但是,无论金钱如何改变人的心与情感,我仍然相信这与艺术本身无关,这是个人的价值观与选择。当我看着艺术市场的变化,从美术馆经过画廊走到博览会、拍卖行,甚至因为利益而川流不息于艺术家工作室的人们,看着那些以艺术之名交换的情感与金钱,也曾让我困惑过。不过时间仍会证明,哪些是艺术、哪些将是过季的商品,就像印加人最终还是明白了西班牙人不是上天派来的神。而那些我以文字记录的、曾经的想法,现在重读起来,还是觉得,要感谢这世界上有太多太美好的艺术品可以安慰自己,帮助自己找到了方向、沉淀了心情。这么多年来,阅读艺术,参与艺术市场的一些活动,记下心中的感想,有些事情看明白了就释然了,有些事情看清楚了反而有了更深的情感与兴趣。

对于越来越年轻的艺术市场工作者、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我还是愿意站在欣赏的角度试着去支持,自己能力与财力有限,多数时候通过文字与大家分享心得。此刻随着十年来关于收藏所写的文字整理出版,我也有机会再回头看这十多年来自己的变化,发现这也是另外一种心灵日记,只是比过往的文字轻淡,对于艺术市场则显得更真实、更冷酷或更沉重。因为人在艺术的面前,都是一个需要成长的孩子啊!2015/7/19于Cusco, Peru辑一My Dear Art

放下现实世界的自己,走进艺术里,用另一个感官、思维和价值,自由地放开自己。随着经历的痕迹拼构出属于生命品味的艺术风貌。原来自己一点都不寂寞,因为艺术就在不远处,也在我的心里,它在我的昨日,也在我的明天……My Dear Art

忽然,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个“艺术收藏者”,这个名称让我很不习惯,每回被人如此称呼的时候,总会让我尴尬地笑着,不知如何回应。也许是这些年来固定在《典藏投资》杂志写了一些我对艺术收藏看法的关系。其实比较多的时候,我分享的是一个把艺术带回自己生活中的平常人观点,若是真的仔细来看这些分享,真是惭愧,其中没有太多严谨的学术性,也没有可以分析推算的投资前瞻性。一转眼写了那么多年了,最大的收获是与许多观点相近的人成了朋友。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喜爱把艺术放在生活里,也感受到跟我相似的喜悦,这就是物以类聚吧。

说实在话,真实的生活里不顺遂的事情大过于期待,这个想法往往都来自于自己对于生活的期待与真实的生活之间的差距,面对这些差距,我们可以在各种文化信息上的阅读与思考里得到一些纾解与安慰。所谓文化上的阅读是依每个人的渴望而定,对我来说,文学、音乐、美术以及电影是最亲近的,特别是美术,更是我从少年到现在,不凭借目的性,陪伴我最久的一个爱好了。当我开始入世地明白艺术品可以买回家之后,人生从此有了较大的改变。我开始把打动自己的艺术品搬回家,放在我的生活里。当我面对现实生活感到疲乏,感到无力或感到挫折时,总是先放下现实世界的自己,走进艺术的里面,用另一个感官、思维和价值去自由地放开自己。面对经济能力可及之内带回家的艺术品,我珍惜地认为自己只是“暂时”的保管者,此刻自己可以如此近距离去阅读它、感受它,并且延伸阅读跟它相关的文章、书本,这是我热衷不疲的事情。这也让我拥有另一个世界,去换个脑袋、换个心情,并且让我有充足的能量再回到真实的生活里。就这样,对艺术的阅读频繁得像吃饭、睡觉、呼吸般,围绕在日常生活中,如今已经很难从我的生命里拿开了。

到了中年以后,才更清晰了解到这个世界一直不停地在改变,过往你熟悉的事情,和你以为不容易改变的事物,都随着时间渐渐地与你习惯的预期想象产生差异。也许是世界改变了或是你自己也静静地变化了,过去依然凝结在过去,而现在世界与自己已经带着不同的面貌存在着和变化着。然而这些改变都应该是好的,如果你愿意用开放的心去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自己。通过自己对艺术与时代的对照,我始终相信改变是必然的。我们无需感叹,只有行动,开始启程去扩展阅读。那些陪伴在身边的艺术作品,它们如时光凝固在那里,但总有更深的意味值得你用你的生命经历去对照与阅读;同时,你在艺术的国土里不断地去寻找蕴含更新观念、更新逻辑与见解的作品,而艺术品可贵的就是通过另一个生命观看世界的感想,来挑战你或者开拓你,体会一个比凡胎之躯有限生命更大的世界。

优游艺术世界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与不可测之事,有一点像在探险吧,与一个你以为知道但是又充满着不可测的世界之间产生关系。是的,艺术是不可测的,即使是一张挂在自己家中墙上多年,来自大半个世纪前某位艺术家的创作,随着自己在生活中对着它的重复对望,以及相关的延伸阅读,最重要的是与自己生命成长历练上的对照,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它总是会随着你的演变而有不同思考的延伸;同时在收藏上也可以随着自已经历的痕迹,拼构出属于自己生命品味的艺术风貌,能对照着你生命的成长。对照实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也非常耐人寻味。每一回我发现自己面对着挂在自己家里的作品,沉浸在发呆、阅读,或者无目的的思考中,感到自己是如此自由与知足,感到自己原来一点都不寂寞,因为艺术就在不远处,也在我的心里;它在我的昨日,也在我的明天,非常亲密而忠诚地陪伴着我。

套句流行语,感恩太煽情,称艺术为亲爱的不为过,my dear art。生命的风景

在你的生命中,总有几首音乐放在心里面,偶尔想起感动依旧;在你的生命中,也许有几幅阅读过的画作,闭上眼睛仍会想起;也可能在你生命中,有几本书始终念念不忘,影响了你的生活选择,或许是几部电影;在你生命中也许有几个人与你相遇,因此念念不忘。在我们的生命中经历了无数个风景,有些已经遗忘了,有些却变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从事音乐工作那么久,我总想,如果有一个作品已经被别人的生命接纳成为他的风景,也就足够了。在我的生命之中,美术与音乐都是如此的重要,经常感动于某位音乐人的作品,某位艺术家创作的画作。

吴冠中先生一直是我所佩服的艺术家,他一生的美术创作都是来自于自己身体力行生命的经历,特别是在风景的创作上,几乎可以阅读得到,在那清雅的村屋、远山、静雪、大树、河流的画面结构中,每一笔都显示出他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探索、向往与眷恋。他对生命的热爱都诚恳地留在一笔一笔画作里。看着他描述的风景,仿佛看得到他对生命的热情,是如此沉静而有力量,经得起时光浏览,历久而弥新。纵然大都是轻描淡写的远观描绘,却更胜浓彩重笔的宣泄作态;不卖弄学术姿态亦不歌功逢迎,全以朴素的本心和艺术的本质。吴冠中先生绝对是20世纪亚洲最重要的美术大师,凭着深厚人文情怀和跨越东西方美学的新眼界与创作力,以生命的全部去创作实践,不慕虚荣财富。即使早已在国际艺术拍卖上过了千万元纪录,吴先生不为所动、俭朴自制,生前仍将手中创作捐赠给美术馆,这与近几年来艺术家急于与西方艺术中介商合作,送画去伦敦拍卖抬价是完全不同的价值观与自我认知。其一生的执着情怀与艺术上的成就,已促使得各大美术馆争相以收藏吴先生作品为荣。在艺术界吴先生作品流动更为稀少珍贵,他的艺术成就已明确在美术史上定位,这气节也让我想起了音乐界里的一位朋友——吴彤先生。

吴彤老师一直以音乐来书写着属于他的生活经历。民乐世家出身的他,有着深厚的国乐基础。大学时期叛逆,组过摇滚乐团“轮回乐团”,他那少有的嘹亮宽阔、能驾驭金属摇滚的嗓音,让当时的乐坛惊为天人,这段叛逆摇滚经验更使得吴彤对自己生命与音乐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与辽阔的认知。一次长时间闭关思考后他在一场北京大雪中出关,音乐上的跨界成了吴彤先生很重要的追求与实践——无论是中西文化上,或是音乐与美术、文学、电影等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跨界。吴彤先生精通创作,近十年来他与马友友先生和丝路乐团联手,更是致力于与国际不同音乐人做跨界音乐合作,试着让全世界听到属于他出生和成长的审美与文化,通过音乐来描述他的感想,描述他的观察和思考。

因为苏富比的邀约,我把两位吴先生各自在美术与音乐上的成就,试着做了一次跨界对话的实验,非常幸运地立即得到了许多文艺圈人士的支援。对吴冠中先生景仰已久的吴彤老师,也在重新阅读吴先生的文章与作品后,进行了一次跨界创作。《远山》一曲是吴彤先生对吴冠中先生致意的全新创作,平静而委婉易懂,东方的笙与西方的钢琴对话,全曲以吴冠中先生南方出生、北方长居、大江南北行走写生为线索,一个时代的眼光都在远观的眼界里进行,彩笔换成乐符,温柔又细腻的描写。生命的风景之中有太多细微处是值得被书写的,村屋、远山、静雪、大树、河流,以笙的笔触委婉又辽阔行进,如蜿蜒河流,生命所走过之处都是一道风景。这是一次文艺上的实验与分享,不久,《远山》一曲在音乐网站上架后再以网络的形式分享。苏富比也将在春拍图录中,特别精装吴冠中先生画作与吴彤先生音乐的限量图录,与文艺支持者分享。收藏的意义

收藏对于许多人来说,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在生命的旅程里,从喜爱、从经历、从情感出发,所有想留住之有形的或无形的情与物,通过收藏的动作,保留在自己生命往后的旅程里。是的,我们都有过收藏的念头与动作,求学时一柜子的书与唱片,记录了我少年时的记忆,这些与金钱无关,但却紧紧地联系着过去自己成长中的情感与思考。随着成长中生活上的变化,以及周遭世界、思想上的转变,收藏的意义也有了改变。

艺术收藏这个行为,对我来说启蒙得特别晚,因为在之前我总固执地以为,艺术品应该是属于创作者或属于大众的,放在美术馆的艺术品都是最美好的时代证物。我不用通过收藏却可以享有。就算一直存放在私人手中的艺术品,经过一段时日,因为足以代表时代的意义,也终将回归到公共的美术馆里。去美术馆一直是我的爱好,我在收藏上渐渐增加的认知,跟阅读展览相关的书籍有关。这样的对照可以丰富我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使其在脑海里更深刻、也更鲜活。这样的想法一直到,误闯了一场拍卖会的预展后才发生变化。我才知道,原来艺术品也可以定价,也就是说可以经过买卖行为带回家。但是,我依然相信,收藏者只是一段时间的代管者,而非拥有者。只不过是在有生之年可以近距离地观赏,不用出远门,也没有早晚时间的限制罢了。

于是我动了收藏艺术品的念头,只是没想到这样的改变,也改变了我。收藏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停地调整着艺术在我心里的定义。最早只是纯粹的喜爱那些令我爱不释手的美好作品。第一张收藏的作品,是台湾艺术家、生物学家刘奇伟先生的《斑马》,就挂在卧室墙上,面对躺在床上的我。刚收藏时常常看着看着,不忍熄灯入睡。后来读过越来越多的美术书籍,我开始思考,当第二件艺术品、第三件艺术品进入我的生活中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艺术与我的关系又是什么?随着收藏时间渐长,我就在这样的自问中,开始不断地调整自己,和调整收藏的方向。虽然在许久以前,就已经确定自己收藏的大方向是亚洲西画史,但在这么大的题目下,在有限的经费与时间里,直到现在,我依然不停地问自己这些问题。

至今我仍然觉得自己对于艺术的了解实在浅薄,然而收藏却成了一种更积极的动力,我也通过更多的各种方式的阅读与观察,来帮助自己思考。在这收藏意义随着时间、随着个人观点不停改变的时代,我相信艺术品与人群的关系是不会改变的。去美术馆

许多时候我总是建议别人多去看艺术展览,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去美术馆这件事,会因为自己的心态与准备的程度,而产生收获多寡,甚至失望而归的不同结果。因此想试着与别人分享自己去美术馆的一些经验与心得。

决定去美术馆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之前是需要准备的。首先需要想清楚这一趟去美术馆最大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决定了在哪个时间去、去哪个美术馆时,你应该已经有了一个基础的动机,可能是为了一个你想了解的展览,或是因为想去寻访自己仰慕已久的艺术作品。因此在去美术馆之前一定要先事做好准备,对于展览主题、策展人、艺术家,或是你想寻访的艺术作品,做一些事前的资料阅读,以便面对展品的时候,有更充裕的心情和理性的思考准备,如此一来才可能得到更多的阅读感受。当然先上网看清楚这美术馆的整体结构、展馆、观展的行走路径,馆中附属的配套设施等就更好了。

往往前往美术馆的路上是一段很重要的时刻,我总会把自己从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剥离,在去美术馆的路上做一番心情的洗涤和调整。许多美术馆都建立在一座城市中较具色彩的区域,因此在迈往美术馆之路前,我常常会先规划出前去的路径和方法,好把这个城市的流动风情先融入情绪里。我特别喜欢搭乘城市里的公共交通工具去美术馆,那是感受这个城市最好的方法,因为我相信这座城市能容下这些吸引我的艺术品,必然这些艺术品也或多或少地已经感染了这座城市。即使在是我非常熟悉的台北或北京。我也总是在到达美术馆的前一站或后一站下车,让自己有一段不远的步行过程。这会是一个很美好的步行体验,因为你知道你将要与可能打动你的作品相遇,它们就在这不远的美术馆里头,这会是很愉快心情的短距离行走,恰好酝酿完成观赏的心情。

到美术馆之后,我会立即展开来美术馆前做好的攻略。因为事先在网上已知美术馆此刻有哪些展览,也许是常态的收藏,也许是我要观赏的专题展览,那么到了美术馆,我立刻会把最终是的那个展览放在首要位置,再按照已经做好的功课,把整个美术馆的结构和路线图看一遍,确认好这一天在美术馆的参观、休息、阅读的途径与节奏。看完首选展览之后,再接着参观第二或第三选择时,我会注意调度,适度休息。另外看展前,千万不要省去美术馆提供的一些硬件或配合的说明资料,例如展览的说明书或是导览的耳机。另外大型的展览,美术馆可能会定时安排专家们做导览说明,所以当你到美术馆做好了时间分配和路途的计划时,可以视情况把这些可以用上的辅助,加入浏览的行动中。

在大型的美术馆里,常会有几个展览同时进行,所以你在浏览展览与展览之间,别忘了使用美术馆设立的可以休息和转换心情的空间。我非常喜欢去美术馆所提供的咖啡厅、餐厅,以及馆内贩卖书本、纪念品的小店,把这些地方当作转换心情的中途站。在美术馆喝杯咖啡或用餐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因为身边都是跟你目的一样的文雅之人。在美术馆里阅读一些跟刚刚或即将看的展览有关的书籍,也是一种身在其中、更深刻感受的阅读经验。每次我浏览了展览之后、离开美术馆之前,总会在小店里买上当天阅读过喜欢的书,以及与看过的展览有关的书籍,特别是展览图录,因为它会把看过的艺术品和策展的缘由,图文并茂、详详细细地编辑在内,这都是在离开美术馆以后,可以回味或延伸阅读的最好的工具书。在我的生活中,家中书柜里,一本本展览图录,携着那些过往的观展经验,是生命浪费在美术馆美好经验的证明,是最好的纪念,也是重复对照与重拾艺术给过我的养分的印记。也许多年以后,在阅读这些书册时,会快速回忆起当时看展的心得。

一天美术馆内的行程结束后,在依依不舍地离开前,我会在美术馆外的花园或周围的巷弄散步,做离去心情的小逗留。回味着今天美术馆里许多瞬间而来的灵感和心得,也借这个时间整理一遍,顺手记录在自己随身的记事本里。在美术馆建筑外的花园或周围散步,是结束美术馆一天行程最好的句号,千万不要忽略,不要着急地从天堂回到人间。

这些是我每次去美术馆都会做的事。一位令人安心的朋友

当林先生邀我写一篇关于施俊兆先生的文章时,我以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就满口答应下来,到了该写稿的时候,想了又想,才发现自己答应得太快了。因为要说事,是非黑白总是容易;但是要说人,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太多人与人之间的事,最美妙的还是在心传意会上,说得明明白白又白纸黑字,好像就不再是那么一回事了,我和施先生之间的友情当属如此。

我们之间既无工作利害关系,也没有人际与地缘上的联结,相识结交为友,单纯只因为我们都喜欢艺术品。我们是在相近的时间内,都染上了收藏这个毒瘾;再加上我们入门时对艺术爱好相近,总是在前后脚之间,踏入拍卖会的预展里,问过拍卖会专家相同的问题。久而久之那些分别认识我们的人,总会分别跟施先生与我提起对方,在累积了许多好奇心之后,我们终于正式认识了。说实话,我已不记得我们第一次正式见面的过程,因为时间也算久远了;但是我还是清晰记得,我们曾讨论过的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我们俩应该是从对常玉画作的讨论开始,不该说是我们俩,应该说我们仨,还有一位是施太太。我一直无法忘记,第一回在施家看着他们夫妻俩上上下下忙着挂他们收藏的常玉作品,听着施先生以自己主观的欢喜爱意,说着对这几张画的看法时,我深刻地知道对于常玉画作的欣赏,我们是有志一同的,听到施先生描述他的感想时,我从许多小地方听到了他在艺术上细微的感动,那是如此感染我。当时我们觉得爱艺术是一件多么自然的事,而艺术品给人延伸的情感是再多的钱财也买不到的。那时候的施先生是这样,现在的施先生也是这样不变。我还记得那天他描述自己对这些画作的感想时用过的句子,也还记得他联合施太太,把室内灯光调出不同的亮度,与我一起在不一样的光线下,看着常玉的蓝色花朵。虽然就是几张常玉的静物,但是经过他的导览,我像一个进入天文馆的孩子,仿佛神游在一片星空之中。

我觉得与人分享,虽然只需要少量的技巧,但却需要大量情感付出,每回与施先生讨论艺术,总觉得他都能恰恰好地让我得到满足。

这十年来我们总会隔一两个月聚一次,地点不限,但较多是在台中,有时是他邀约,有时是我主动要求。这些年来,每回当我遇见烦心的事,出门走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去台中施先生家。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出台中车站,上了施先生的车,我就有种躲开烦人世界的心安感受。可以预料接下来的时间,由他们夫妻俩安排,可以什么也不想,安安静静地愉快度过。在我记忆中,施先生总是尽可能排开事情到车站接我,在另一头施太太早已开始张罗着我们过一会儿要去的地方、吃些什么的准备,对于他们细心待我如家人般的情感,除了感谢,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回报。

当然,与施先生相处,最精彩的还是在他的收藏品前的时光。细心如他,总记得我曾流连忘返在哪几件艺术品前,也总会隔一段时日,就有心地挂在他家的墙上,等我与之再次相逢。我们从20世纪艺术出发,一直讨论到当代艺术;通过艺术我们也结交了愈来愈多好朋友。心中总是感谢着,艺术品带给我们另外的力量。也在这七八年里,我们陆续因为工作的关系,把部分工作量移到大陆,特别是我待在台湾的时间愈来愈少了,这让我们更珍惜每次聚会的时光。不管在北京在上海,只要同时间在一个城市,总会想办法见上一面、吃一顿饭。也许是见面的地点产生变化,我们开始更多地跳出台湾的观点看艺术,用更开放的态度看;这不但让我们学会用较公平的态度看待台湾以外的当代艺术,同时也能更公平地欣赏台湾艺术家。

写这篇文章前一个小时,我母亲从台湾打电话给我,说近期被一些匿名的电话恐吓骚扰,所以申请了过滤隐藏电话号码的功能,她怕把我的电话也过滤了,所以特别提醒我。其实我早有准备,因为这几年我台湾的朋友陆续都有这样的麻烦,而每回听到朋友的经历,总让只身在他乡的我对台湾又多了一丝失望;但家人还在台湾,所幸还有如施先生这般让人安心的朋友,使我仍有回家的想念。与生活共构收藏

陈泰铭先生的收藏展在东京国立美术馆展出,果然引起了艺术收藏界的广大讨论。的确,陈先生在收藏上的高度,会让许多收藏艺术品的人们,回头思考自己的收藏,我也不例外。

在陈先生的许多采访里面,他总是强调:“收藏还是要跟生活有关系,收藏是可以放入生活的艺术品,而投资并不是放在第一个考虑。”我当然同意他的想法,收藏是一种个人品味的呈现,收藏者与人分享自己的收藏心路,也是等待别人检验自己艺术品味的时候。倒不是别人的看法是重要的,毕竟收藏终究还是自己的事情,与自己的品味、自己的艺术思考有所关系。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面对世界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即使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空间里,那些差异往往也会在各自的品味上表现出来,这是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也是艺术的有趣之处。

私人的收藏往往都反映出个人的思考,思考中包含了审美观、存在感与价值观等,在大陆这一波私人收藏通过出借美术馆,或自建美术馆展出的浪潮中,媒体还是倾向告诉你这个私人收藏的艺术品是收藏家付出多少代价取得的,这往往简化了收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大型博览会举行时,媒体不断爆料了谁花了多少钱收了某位名家的作品,特别是在网络私人平台上不停地进行实时转播,这既是博览会想刺激业绩的商业操作模式,背后也反映了当事者与传播者的价值观。我相信当收藏者决定收藏一件艺术品时,除了代表着这件艺术品从此以后进入他的生活中,也连带着包含了可能的社会性解释。不过撇开了这些外在因素,当一个人迎进生活中的一件事物或艺术品,物件的世俗价格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才对。因为那物件已经存在你的生活里,所有的感受都是自己的,与别人无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艺术品价格都是在成交当下的协议,成交后此数字就不是准确的评估了,因此别人的评价与比较,那都是别人的品味与价值观,与自己无关。

能够看到别人经过了长时间累积的收藏,是一件值得感谢的事。过往我有许多机会在各个美术馆欣赏到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私人收藏展览,或是在拍卖公司一些个人收藏的拍卖项目里面,看到属于别人的收藏。了解这一位收藏者对艺术的思考,以及他的人生,这些都是我很有兴趣的事。让我佩服的收藏者们通常都有很明确的审美方向和目标。通过一次展览也许无法看到一个人收藏品味的全貌,但是还是能感受该藏家在他的收藏时光里,心里所想和行动表现。前不久,有一位意大利收藏者把他的当代收藏通过伦敦当代拍卖的一个环节释出,图录仔细地收录了这位收藏者在收藏时,如何把艺术品放在他生活空间里的照片登出,令人佩服他的品味之高。他的收藏方式让作品有了延伸的生命。这也让我回想起几年前在意大利旅行时,长青画廊的负责人安排我到两位收藏家的家里看他们的收藏。我至今难忘其中一位收藏家,把装置艺术巧妙地放在自己生活空间里,不炫耀、不矫情、不自恋。

记得在佛罗伦萨遇到一位从事红酒业的收藏者,他在其酿酒的酒窖里做了非常巧妙的安排,在放满了橡木桶的地窖之中,在那安静而低温的空间里,嗅着葡萄汁液长眠时分泌出来的气息,偌大的地窖中总会忽然看到一两件艺术品在转角或混在橡木桶群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忽然抬头看到天花板一处微微发亮,是收藏者放置的艺术家陈箴先生在威尼斯琉璃厂所创造出来的内脏系列:那近百件水晶内脏悬挂在天花板上,幽静的微光的穿越其间,突然觉得整个地窖那些安静发酵的红酒都是艺术,因为它们与地窖中所有的艺术作品正共同浸濡着时光、互相证明着生命的气息……它们都在安静地酝酿属于它们被体会的那一天。因着收藏者的思考,收藏品与生活交织出时光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如此巧妙而动人,又令人难忘。就算它在市场价值上没有高呼百颂的价码,不是美术馆中策展人千言万字的论述堆砌而成的巨作,也没有媒体挑衅的围观,但这一切都安静地在收藏者生活之中,以及偶尔有缘的,阅读者的心。

收藏者在生活中思考,而生活是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反映着具体细节与思考,也反映着那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追求和对存在价值的思考。我还是宁愿相信——收藏最大的价值并不是它在最后的市面价值,而是艺术家的创作与你思考的关系;是你和艺术品相处的时光里,它真正带给你的是什么。这才是收藏者从艺术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收藏的各自美好

近日大陆有几位长期有心于艺术收藏的人,陆续开幕了私人美术馆,供大家一窥其收藏上的心路历程,以及个人的美术品味。这一波美术馆之风,正反映了十年来大陆的经济兴起与人们视野的敞开。过往我也曾借着各国美术馆企划的私人收藏展的机会,欣赏到不同国籍、不同时代人士的私人收藏。另外也曾经通过拍卖公司一些个人收藏的拍卖项目,看到属于别人的很精彩的收藏。了解这一位收藏者在某个时代里他的思考,以及他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这一直是我很有兴趣了解的一件事,

我发觉让我佩服的收藏者,他们都有自己很明确的审美方向和目标,看似平凡的人生,也因此而显得不平凡。虽然通过一次展览只是能看到一个人的收藏品味的片段,但是你依然能感受到这位收藏者在他的收藏时光里,心里面想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波动。我曾在文章中提到过的那位,通过苏富比伦敦当代艺术拍卖中的一个环节释出藏品的意大利收藏者,纵然其中没有太多众人皆知的热门货,但是他的图录中,那些艺术品他的生活空间中呈现的照片,不仅让素昧平生的我佩服此君的品味之高,也让我对于原本不熟悉的艺术品产生了兴趣,有了了解后的触动。这完全要归功于他的收藏态度,而让作品有了延伸的生命。

私人的收藏往往反映出了一个人最深沉内在的思考,思考中包含了审美观、存在感与价值观等,只可惜私人收藏的曝光与分享,对于媒体来说最容易的介绍方式就是告诉你这个私人收藏中的艺术品,收藏者为此付出的代价,从什么地方取得的,而往往简化了收藏者与艺术品之间更值得了解的思维关系。这样的艺术新闻似乎是容易操作的,就如同开大型博览会展时,媒体只会不断爆料那位藏家花了多少银子收了某个当红艺术家的作品,然后网络上私人平台也会有意识地不停转播。其实我们都看穿了这是博览会和画廊的商业操作模式,其背后正反映了当事者与传播者的价值观。我相信当收藏者决定收藏一件艺术品时,除了代表着这件艺术品从此以后进入他的生活,当然也会连带触发其中各种社会性解释,不过撇开了这些外在因素,当一个人迎进生活中的一件事物或艺术品后,物件的世俗价格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才对,因为它已经在你的生活里,所有的感受都是你自己的,与别人无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艺术品价格都是在成交时两方当下的协定,过去了此数字就不再是准确的评估了,因此别人的评价与比较,那都是别人的品味与价值观,与自己无关。

千万不要比较,任何形式的比较除了庸俗了自己,也会损害收藏的意义。尤其在面对大陆这些年来许多私人美术馆的开张之际,收藏者在家与人分享自己的艺术收藏之外,同时也会面对别人对你艺术品味的检验。我倒不觉得别人的看法是重要的,毕竟收藏终究还是自己的事情,与自己的品味,与自己的艺术思考有关系。但是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和面对世界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即使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空间里,而那些差异往往都会在各自品味上表现出来。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即使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或者是同一件艺术品时,这也是这个世界最美妙之处了。寄蜉蝣于天地

终于进行了这辈子第一次的非洲旅行,这也是一次令人感动的旅行!

非洲那片遥远的大陆一直看似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到了以后才震撼地发觉世界上生物之间竟是如此息息相关。最让我讶异的是,当我抵达到博茨瓦纳乔贝国家公园时,眼前的景象一下子就把我给震撼住了。那是一处位于赞比西河流经的地方,宽阔的河流冲积出几何形状的河洲,因为有水源、因为有新鲜的草地,所以孕育出丰盛的动物群,和那看似复杂却又井然有序的生物链形态。而最让我惊讶的是这样的大地与动物之间形成的构图,特别在清晨与黄昏时,眼前的画面是如此的似曾相识。

忽然想起,不知是谁曾告诉过我,常玉先生在人生中最后一段时光曾去过一趟非洲旅行。那是1964年,他受到了台湾“教育部长”黄季陆先生的邀约,赠四百美金旅费来台湾任教,他先将身边四十二件画作寄往台湾历史博物馆备展,之后与友人前往非洲旅行,未料最后一刻在签证上出了一些问题而无法来台。在后来的许多资料上都没有讨论过常玉非洲行这件事情。不过他从非洲回来后,曾将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的绘画,在友人家中办了场展览。在这些晚年画作中,出现了极深沉强烈的用色,与之相对的是,画中出现的动物如斑马、长颈鹿、花豹等都极为渺小,大都呈现出孤独与微小的生存之态,在这片河洲之地上漫游着。这完全与他过往的绘画不一样,我猜想是非洲这片土地给予他的震撼之力,在和自己生命对照之后,激发出这如此不同的感想——原来我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是曾在常玉先生的绘画中看到的。

不论我这样的猜想与分析是否正确,但是日落时分当我站在这块河洲之地之上,看着大象群渡河,孤独的花豹在树上眺望着,草地与平原间三两只斑马漫步,波光粼粼的水纹与河洲上丰盛的绿草形成的大地的纹路。即使再庞大或威猛的动物,行走在其中,也如蚂蚁般为自己的生存而奔忙,每个生命都是如此的渺小。看常玉画中那离开枝头飞翔的大老鹰,俯视着大地,也都不再是想象中的那么雄赳赳气昂昂的凌空气势,每一个生命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生存是所有生物的一种本能,也形成了一种真实生命存在的力量,回过头看常玉先生最后的那些画作,用色与结构已经不再如此的抒情唯美,更多的是随着情绪思考波动而撞激出来的壮烈力量。他未曾料到生命的最后时光所绘画出的苍茫大地与渺小生命,如预言般地演绎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述说着每一个生命为自己的存在所必须付出的力气,而那些力气有股说不出来的绝美之叹。来年,常玉先生因意外而过世。

其实在三四十年代,常玉先生在他的创作里就有过野生动物的描绘,在当时,不论他画的花豹、野马,还是长颈鹿,大都是悠然自在地走在画面中心,似主角般优美地存在着。这与他最后两年所描绘的微小的动物、广阔的土地,心情完全不一样。也许是法国、英国因为长期殖民非洲,所以对非洲的较多认识,都是通过媒体的传播完成的,许多未到非洲的人们所看到的构图,都是唯美的,动物是悠然的,这也是早期常玉绘画中出现的情景。然而当他晚年到了非洲之后,有了不同的认识,在他笔下,那深沉、壮丽、大块的土地颜色,和微小几笔线条所绘成的动物形成刻意对比,生物不再是大地的主角,而是暂时的过客,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是预感,也是常态。

然而生命通过艺术所衍生出来的力量,却可以超越生命的限制而留下来。当我经历了一次非洲之行后,对于常玉先生的情感与创作,阅读出了更多的感动之处,那就是艺术的力量。任性一下,再解

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吧,在朋友的口中与网络自媒体上,渐热地流行起一句结束语:“任性一下。”所谓的结束语是:许多朋友在私人平台上,阐述自己做完的一件事,选择最后以“任性一下”做总结,为自己做的选择和完成的一件事下了一个幽默与合理化的句点。而这样的结束虽然铿锵有力,似乎也隐约透露出事件背后当事者内心的许多意思。

所有的“任性一下”,仿佛都是为了说自己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也许是被理想主义说服,也许是纵容自己冲动一次,最终选择的结果是容许自己脱离习惯和常轨一下。于是事过境迁回到平时的道路上,面对常态的自己做一个结论时,看得出心中那一点不确定,以及内心的那些忐忑与点点懊恼。其实,这正反映了大部分人的人生,不都是这样吗?常常,生活中小小的超越、小小的越界,埋下了日后可能改变人生的小苗,即使目前还没看到,但是心中却隐约地感受到了。就算改变不发生,往后的日子也总会为这一次小小的越界而咀嚼回味再三。任性似乎是为了后来的回忆而为,只是我们客观地再往下思考探索,就会看见所有的任性都有它一定的成本,也就是说当时你意识到你也许能承担冒险的成本,才有任性的念头。例如超出预算去做一趟旅行、买下一件奢侈的物品,或者超越原定的计划在拍卖行里追逐了一件超过预算的东西等。这些行动记在脸书、微信上时,给予了一个强壮的解释:“任性一下”,昭告天下、说服自己已成事实。这些任性在事发时,心中都曾挣扎过,因为最后选择了越界,与事前的计划与判断有违背。事后为了当时自己那一下费洛蒙的失控,也为了让日后自己心安,于是拿“任性一下”来原谅自己。

每回看到有人发文“任性一下”,似乎就暴露了当事者的那一点纠结;而任性的成本除了金钱以外,还有很多则来自于自信。我们的自信常常来自于顺遂,自信大涨则敢任性一下,然而顺遂又常常成为自省的绊脚石。人生中难免总有几次任性,可能是一次意外的冒险,也可能是感性一时超越了理性,若是警惕之心仍在,也就不失浪漫。怕只怕,当任性散播成为一种流行语的时候,可能会成为一种危机,让人越过检查自己有无能力承担成本的过程,直接理所当然地用任性一下的美丽包装而为之。当任性一下成了主流行为,怕会成了一个太大的力量,把原先有序的生活给打乱。

任性千万别变成众口之流行,任性应该是一个对自我有约制下的一次性浪漫,任性应该是承担得起的一次越界,也不得造成影响他人的行为。生命容许偶尔浪漫的任性,却万万容不了集体流行下的“任性一下”。无人风景

台湾版《美丽的相遇》在大陆出版,经过编辑的建议,增加了许多散落在各处多年的文章,并改名成《相遇而已》。在印刷之前,编辑交代能否写一篇序,我写着写着却写跳题了,完全不符合序的功能。因为序的文字总是要有一些与本书相关的概括性和深入浅出引导性内容,让还未进入书本里的读者有个清晰的概念。这个真是困住我了,量身订制文字真心不会,前前后后折腾了一周,始终下不了笔。总是挑衅地问自己:过往写歌总可以心中设定了某人为对象而作,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偏逢近日工作量大,应艺术座谈的邀约飞行频频,于是我只好先跳题地跑到艺术思考中为演讲稿做准备。忽然发现一个很抽象的自己的状态:在“相遇”为主题的新书里面,大部分都描述着我与某人结识或相知的过程。

认识一个人与了解一个人是有差距的,然而以人物为主题,在台湾《皇冠》杂志的专栏上写了好多年专栏以后,因为结集出版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好福气,身边居然有那么多的好人!因为他们默默地感染了我,才形成现在的我。只是在回过头要去描述一个人时,常常写着写着,人就化成了一个概念、变成了一道风景。这与我回过头看着多年来我的艺术收藏时,结果很像。有时群画挂上墙一晾,里头最多的画面常常都是“无人风景”,只有景象,而人都不在画中在画外。

一直以来收藏上关注的主题是亚洲西画史,而画的内容与题目并不是我最在意的,只是没想到随着收藏的累积,我发现在我的收藏中,无人风景以及静物占了最大部分。我不明白为什么。而在这些收藏当中,经常被我拿出来挂在墙上的画作,也常常都是静物或者无人风景。其中静物我与别人比较不一样的是,我对于“花卉”收集的并不算特别多,反而对于身边经常看到的平凡对象有较大的兴趣。也许是我想通过别人的眼睛去看看,在别人的生活和时代中,艺术家是怎么去描述一件常伴在他生活上的物件的,而这样的物件出现在我的身边时,可以与之对照,也有了更多的乐趣。

我特别喜欢一个艺术家莫兰迪(Morandi),他大半辈子都重复描绘着屋子里面那几只瓶子与碗,随着年岁改变不同的排列、不同的描绘。我特别喜欢的另外一位艺术家莫奈也是,他大部分描绘的是风景,除了印象派朦胧光影的特点外,画中也常常是没有人,晚年更是如此。而在我的收藏里面,“无人风景”似乎也特别恰当地描述了我的生活,和我希望的身处状态,也跟我这些年来在文字工作中,间接或直接的描述有了清楚的对照。这不禁也让我联想起,由于长久以来从事流行音乐,许多人对我的认识都是在写歌词或是在定位艺人的形象。现在回头想,其实当年的流行音乐的创作,常常在书写的过程中,最后也都是自己在主观地看着,忘我地书写“无人风景”。

一直以来以为打造一首歌应该是有一个对象的,把自己的想法对一个“人”倾诉,常常歌词就是在那样接近表达的行为中而完成,因为对着心中某个假设对象诉说着,歌词就容易具体地写出来。不过越私密的倾吐,越有一种忘我的神游而产生的诚实感,最终私密到对象不再具体,而成了一种意念、一道风景。也曾想象过自己写的歌,如果真要我当着某人的面唱出来、或者读出来,我做得到吗?我想我是做不到的。就如同我书写了身边那么多朋友,一个人写上许多文字,写出我对他的感动或联想,而这些看法其实我都不曾当面跟对方说过,甚至都是在事过境迁之后形成了一道风景,才有能量变成一段文字。原来音乐创作与文字创作是如此地相近,文体不同,创作的精神上却是如此相似。回过头看着我收藏的艺术品,终于明白为什么“没有人的风景”经常是最能打动我的,这也许是我个人的爱好,也许是另一种由心而生的对照吧。

如果可以,我还是愿意继续文字上的书写;如果可以,我还是很乐意把我走过每一个日子、每一段年纪心中的感想变成歌曲,与人分享。但是前提都是在面对无人风景,接近孤独的变相世界的状态下去书写。就算是描述一个人,就算是跟某个人很近距离地倾吐,但是闭上眼睛,脑子里仍旧没有具体的对方形象,而是一幅再三咀嚼的风景。孟东篱和三十岁艺术家的作品

在《典藏投资》杂志专栏里曾聊到艺术的抒情,就如同之前所说,艺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一个最好也最深入的沟通方法,通过创作者作品里的抒情让阅读者去对照或认同,这样的沟通总是比较深刻,而且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它不像是对话有局限性,它也不像行为的互动有太直接的时效性,它多了更多的可能,而这些可能来自于更多的元素。终究每个人的思想构成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史,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经历,而那些经历又延伸了许多不同的思考。我觉得人生在世最有趣的是不同思想的人们之间的沟通,通过艺术的沟通是最高级的,我至今都这么认为。

前一阵子我跟一位年轻的画廊拥有者聊天,他的画廊不大,处在台北的一个公寓里,他挑选合作的艺术家也都不是名家,这位年轻人在策划展览时的观点,让我非常欣赏。他坚持选择跟他年龄相近的艺术家合作,因为来自同一个时代,他自信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沟通。他希望自己推荐出去的艺术品都是他能够说明的,虽然对于商业画廊来说,销售画作是一个重要的事,但他认为对自己推荐作品的理解,是一种责任,于是一直这么坚持着。这些与他同时代出生的艺术家们,经过他的整理,倒让我看道另外一些风景。特别是在这一年大陆当代艺术被冲击质疑的时候,这些名气不大的艺术家们,正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位年轻画廊经营者却在逆势中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为许多刚刚开始接触艺术的人,或者曾经对大陆名牌艺术家失望的资深收藏者们,开启了一道新的门。这群70年代出生的大陆年轻艺术家们,真有着一股不一样的气质和思维。这位画廊年轻人通过自己的理解,说服了这些收藏者。我从年代的横切面、也通过这位年轻的画廊负责人的说明看这群艺术家,发觉三十出头的人对艺术的抒情就是关于生命,关于青春留下的伤痕;而优秀的艺术家在面对这个课题的时候,所呈现的创作情感是如此的迫切、如此的抒情。他们在作品中讨论了自己的定位,思考着自己的价值,有人选择燃烧,有人选择辩证,也有人选择了直觉。我很喜欢安静地听着那位年轻人说着他对作品的观后感,无论同意与否,我都看到了在艺术沟通下所产生的思考,也让那些作品更为生动有力地呈现在眼前,也因为他的说明,我可以用三十岁的心再去体会,心中有了许多感动。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贾霭力的作品,之前我对这位艺术家完全不了解,但是我对于他在作品中所提出的讨论,产生了一些好奇与兴趣。他在作品中有太多关于生命之脆弱的描述,其中掺入了他的童年回忆,和三十岁时段的任性与幽默,甚至超越了三十岁时所思考的主题,关注死亡这件事。凑巧这段时间我着迷于台湾的一位作家孟东篱的文字,孟先生是台湾一位低调的文学工作者,有一些让人佩服的翻译作品,最有名的是《湖滨散记》。孟先生以他的后半生去实践着他作品里的生活,在充满哲学的文字里,对生命做了很多不一样的思考与行动的佐证。特别是他过世前这半年的生活杂记,我反复地阅读,生出了许多感想。他说:“当我死后,我的坟墓要这样写:‘一个生活者。’不是哲学家,不是思想者、诗人或艺术家,我仅仅是一个生活者。”这样的自我认定,不都是对生命的自觉思考吗?

同时对照这群三十岁出头的艺术创作者,他们正经历着生命中间的过程,而且正在转折处。三十岁时对生命的思考,就算是片面也仍动人。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应该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巅峰,因为那正是生命的转折处,许多生命在转折时的思考常常引述出不同的结论,而这些思考都是生命苦涩的果实,通过艺术的形式分享给别人。是的,人生在世,每一个人的灵魂都禁锢于自己的肉体,许多生命的自我对话是很难通过具体的话语来沟通的,这时美术、文学、音乐就显得重要了。

我阅读着孟东篱先生的文章,看着这群三十岁出头的大陆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有了这样的思考跟触动。陌生的激荡

自从买下第一件艺术品之后,人生就陷入了同一个问题的较劲里,那就是:“如何买一件艺术品?”

艺术品无法满足生理上的需求,但是在精神上却总是有超出预期的慰藉。当我决定收藏一件艺术品之后,脑中总是不断地思考与反省着我为什么要收藏这件艺术品?下一件收藏的艺术品会是什么?日后该如何选择一件收藏品?还有我该如何去延伸及扩展自己的收藏?这些都是打从我收藏第一件艺术品之后就不停自问的问题。甚至怀疑自己像上了瘾的略带强迫症的患者。前两天,进入台北青年艺术博览会中,步行在晶华酒店每个充满艺术品的房间里,在来自亚洲各地画廊所推荐的年轻艺术家作品前,走着走着、看着看着。冷静地攫着自己那不断地被刺激、打动的心,反复交错地思考、提醒自己要沉着抵抗诱惑,就这么来来回回地走了几轮。所有的博览会都仿佛是一个市集,进去之前即使抱着纯粹浏览参观的心情,但心中总被艺术品吸引而波涛汹涌,无法自拔。一直喜欢参加年轻艺术家展览,凭着对他们的陌生,在与作品相对时放下自己习惯的阅读经验,纯粹的、好好地去享受初见的喜悦,让一个陌生人给自己带来些不一样的刺激,有种仿若艳遇的感受。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收藏,常常因为无法拒绝艺术品的诱惑,又因为了解不够,所以不停地督促自己要多阅读各方文献资料与评论,不停地游走参观美术馆与画廊的展览,并参加许多拍卖会。买不买得起无所谓,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眼力,让艺术与它俗世的金钱价格在心中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阅历多了就会发现:过于冲动地收藏一件艺术品是不负责任的;同时,过于谋算着价格与投资报酬率而决定买下一件艺术品,往往还是要掉入金钱得失中。这也造成我在决定收藏一件艺术品前,总是在天平的两端不断地摆动着——我是应该面对自己一时兴起的感动,还是再三仔细评估再作决定呢?幸好后来我学会了给自己定一套“收藏主题”计划,这也让我的收藏爱好与自己的阅读之间能有更大的互动关系。在“收藏主题”的阅读基础上决定是否收藏眼前的这件作品,常常得以避免粗率决定后可能发生的后悔。在阅读上得到乐趣之后付诸于收藏的行动,凭着两者之间的关系紧紧相扣,即使日后这件艺术品没有在市场行情上表现良好,或是未来可能的涨价空间不高,心中都不会有太多的后悔。

沿着这套逻辑往下走,经过了十多年,最近心里有了一些变化,我开始再三地提醒自己,曾经在收藏艺术上得到那么多的乐趣,艺术品又带给自己如此丰富的精神安慰,对于艺术的发展和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是不是也映该反应在自己的收藏行动中?这不仅仅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责任。我这几年来很刻意地选择参加有理论基础的年轻艺术家群展,或者参与口碑较好的博览会,刻意地关注年轻的艺术家们;不论他们的国籍、地域,纯粹地去享受和理解新时代的艺术家,让他们来带给我不同的养分,同时也适度地反馈他们。反馈的方法就是改变一点自己的收藏标准,不问它未来的价值,只想在这个时候,尽一点微薄的心力。也许因为自己这样的心意,可以让那些还未得到群众关注,或未被艺术市场肯定的新艺术家们,得到一点支持的力量。

常常就在寻访年轻艺术家作品的过程中,遇到一些跟我心境相通的人,他们也大多与我一样已是中年,热情地想要与年轻的世代有着更多的沟通。而艺术就是一条沟通的道路。我们都相信在如此心态下,对生活和这个世界的心态都会变得比较乐观。我想,即使收藏的年轻艺术家某日忽然成名了,价格飞涨,或是迟迟未受到理解而被世界所遗忘,反正到那时自己也垂垂老矣,金钱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我还可以很骄傲地庆幸,自己早已体验过一个艺术家在他年轻时曾经给过我的精神力量!这是我最近在思考如何收藏一件艺术品时,常常想到的事。说着时间故事的人

在苏花公路上,我很讶异叶子奇对于台南的情感,仅仅源自于幼年时父亲与他的一趟台南旅行。这让我很激动地回忆起,六岁时搬家到台南,下了火车已是深夜,跟在母亲身边的我睡眼惺忪,也没有了小孩子对陌生环境的兴奋感或怕生感。后来我们在火车站附近的小旅馆落脚,一见到床我就睡得不省人事了,也不理会夜里三番两次妹妹的哭闹声。

当我看清楚台南时,已是隔天阳光明媚的早晨。父亲押着家具的小货车来接我们,从台南火车站一路到后甲的精忠三村。我张大着眼睛看着小东路两旁参天的木麻黄,这是这辈子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树!而且是无数棵,一路往后退去。从此开始,我二十年在台南成长的人生揭开序幕。

想不到在叶子奇眼里的台南,也是一棵棵的树。

从他的绘画里,我先看到一件一件事物的具象写实描述,但观后心中全是抽象的时间感受。

2012年5月受张教授(叶子奇的妻)的邀请去了东华大学演讲,在花莲待了四天,至今我仍然想念着那几天的点点滴滴。居住在花莲的叶子奇夫妇都是自在的人,在他们安排的时间里,步调都是不松不紧的,有足够的时间看,有足够的时间说话,也有足够的时间自处。一切都很恰当自由,很是愉快。几天里我们在车上说话,有时叶子奇说,有时张教授说,有时他们那位像是从漫画故事里跳出来的可爱儿子,也会跟上两句。

在叶子奇的叙述里:从小时候的玉里、青少年时的花莲、青年时的台北,和住了近二十年的纽约,到了中年回花莲,这一路的故事,就像是看了部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有点距离但全是感受性的细节。

我们一路沿花东海岸开车往瑞穗的中途,叶子奇告诉我他幼年成长地玉里,正是花东峡谷的中段,经纬相对可以看着那一道长长的银河,至今仍未被光害所破坏。来自云南的母亲是如何在这陌生的峡谷里,寻找品种口味接近老家的西红柿,好烹饪出家乡味的酸。在那个年代,好像侯孝贤的电影,人们迁移到陌生的土地上,一家三代人各以不同的心情面对着这巨大的转变。叶子奇的绘画与浪漫正起源于此地。

隔天的太鲁阁之旅换成我开车,路上更专注地听他说起了纽约的生活,把一张睡旧后的床,如何用旧被子铺上还能维系着舒适的软度,继续使用。如何让上学的妻子与画室里的自己,靠几个贝果和咖啡度过一天。他淡定地说着那时候的日子,语气并不感伤,反而有着甘之如饴的生活感。后来,当他说起了炎夏与前辈夏阳先生吃起大西瓜的事,从如何切开,到如何分享,这两个同样为了艺术而来到纽约的台湾男人,虽然相隔一代岁数,却惺惺相惜成莫逆,让我听得津津有味。难怪他画里的西瓜,画得像一出有故事的戏。而让他说得兴奋的事,还是那几年靠着一张美术馆的年卡,一家子在大都会美术馆度过的时光。选星期几、几点进场最恰当,走什么路线与顺序,好分门别类地看尽各画派的画,几点该走到何处,可以找个位子坐下,因为美术馆安排的音乐会就要开始。拿出背包里出门前准备好的三明治,就是名画、美乐、精神与物质并享的一餐。说起了这些,叶子奇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所以在那时期,叶子奇的画充满了丰沛的阅读感,安贫乐道的生活反而让他有了心无旁骛的吸收力量。

那四天里,我把对于他作品的想象,一一跟真实生活中的叶子奇对上了号,心中满是感动。他说起了今年年底要作一个展,描写台南,因为台南是小时候与父亲少有的远游里唯一的记忆。加上后来丈母娘也与台南有着一些关联典故,更显得有感而发,所以一直想画台南,特别是树。我大声地要求一定要让我先睹为快。因为若以成长之处也为故乡,那我也是台南人了。他答应了我。

离开花莲前,在他的画室,叶子奇忽然想起了一家子陪我游花莲的这几天里,忽略了前一天是母亲节,于是决定以一首歌对张教授致意。他依着窗就唱起了一首新疆民歌《燕子》。这本是一首委婉的情歌,叶子奇声线厚亮,情绪婉转优雅,真是好听。唱罢,张教授和我大力鼓掌,张教授转头跟我说,那是在大学毕业后两人热恋期间,叶子奇常唱给她听的一首歌。

回台北的路上一直下着细雨,我头靠着窗,看着窗外灯火忽明忽亮的远方,心想我写了几百首情歌,夜夜钱柜里面无数人唱着,我却从来不敢面对一个人大声地唱,也从未得到过一首某人给我的歌,半生创作尽是纸上谈兵,有点白活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