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物动力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09 06:35:26

点击下载

作者:员克明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法医毒物动力学

法医毒物动力学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法医毒物动力学/贠克明编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9953-7

Ⅰ.①法… Ⅱ.①贠… Ⅲ.①法医毒理学-动力学-研究 Ⅳ.①D919.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262380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法医毒物动力学

编  著:贠克明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953-7

策划编辑:郝钜为

责任编辑:杨帆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编者简介

贠克明,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院长、书记。中国法医学会法医毒物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学会毒品和毒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刑事科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毒物分析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聘科技专家,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室能力验证专家, 《中国法医学杂志》、 《证据科学》、《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 and Medicine》编委。山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山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山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山西省诱变剂学会理事,山西省毒理学会委员。从事《法医毒理学》和《法医毒物分析》教学、科研和检案工作29年。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各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目前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课题各1项,省级项目3项。发表科研论文137篇,国际会议论文或摘要34篇,国内会议论文或摘要94篇,副主编/参编教材和专著11部。国内外首先提出“法医毒物动力学”这一法医毒物学新的分支学科,先后25次在国际(17次)和全国(8次)学术会议上,13次在国内法医学院(系)和公、检、法、司或法鉴定机构等学术单位报告“法医毒物动力学”相关研究成果。获省高校科技奖一等奖2项,省科技奖二等奖3项; 1项科研成果经鉴定为全国领先水平。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山西省青年科技奖”、“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山西省科技奉献一等奖”。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山西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工程”、“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山西省“131”领军人才工程”。序 一

贠克明教授是我国著名法医毒理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院)胡炳蔚教授和刘明俊教授的学生,1987—1990年曾师从二位先生学习《法医毒理学》和《法医毒物分析》,硕士毕业后返回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工作。20多年来,贠克明教授一直致力于体内外毒物快速检测和毒物动力学在法医毒理学中应用的研究,2007年在北京第一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学科概念,于2008年发表法医毒物动力学专论(中国法医学杂志)。《法医毒物动力学》是我国第一部法医毒物动力学的专著,是贠克明教授及其团队三十余年科研工作的总结。本书对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任务和作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毒物的体内过程、毒物动力学模型与参数、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方法、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中生物样本测定方法,综述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并且总结了贠克明研究团队中国高发率中毒毒物的法医毒物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法医毒物动力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对中毒法医学鉴定,特别是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意义重大。本书的出版将有利于法医毒物动力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对中毒法医学鉴定,尤其是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意义重大。《法医毒物动力学》将对我国法医毒物学的发展,特别是我国高发率毒物中毒的法医学鉴定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书对法医毒理学和法医病理学工作者、法医学教师、本科生和研究生均有重要参考价值。2014年8月1日Preface(序二)

Toxicokinetics refers to the clearance of a drug or xenobiotic causing harm to an organism.This often occurs through misuse of a poison or deliberate overdoses causing toxicity and even sudden death.Forensic and legal practitionerswill often require information on the fate of the poison and its impact on the body.Hence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forensic toxicokinetics is essential in any legal jurisdiction.

This book edited by Professor Dr Keming Yun of the ShanxiMedical university includes8 chapters in two parts on 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 and removal rates of poisons generally,artefactual formation and loss of some poisons,methods of study in animalmodels,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an in-depth study of 31 key poisons of relevance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getherwith interpretative issues affecting the toxicokinetics of poisons,such as post-mortem redistribution.

I commend this book to analytical and forensic toxicologists,and to clinical and forensicmedical practitioners who see victims of poisonings or who need to interpret cases involving the toxic effects of drugs and poisons,and to legal practitioners engaged in court proceedings.Given the relatively scarcity of information on this subject itwill be amuch used and sought-after resourc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LAF H.DRUMMER

HEAD,DEPARTMENTOF FORENSICMEDICINE,MONASH UNIVERSITY

HEAD,FORENSIC SCIENTIFIC SERVICES,

VICTORIAN INSTITUTE OF FORENSICMEDICINE前 言

法医毒理学的任务包括:①确定是否发生了中毒;②确定何种毒物引起中毒;③确定进入体内毒物的量;④分析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和形式;⑤推断中毒或中毒死亡方式,自杀、他杀或者意外?随着法医毒理学的发展,法医毒理学工作者面临着更多的挑战:①中毒死亡当时尸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②肇事或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③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④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⑤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和形式的确定。毒物动力学在法医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和方向。通过毒物体内代谢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保存检材和埋葬尸体中分解动力学和死后产生毒物的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这要求法医毒理学分离出新的分支学科来解决以上问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科研、教学和检案实践的体会,笔者于2007年北京第一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法医毒理学新的分支学科——法医毒物动力学的学科概念。2008年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专论,提出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后在一系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07BAK26B05、2012BAK02B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940085、81172906)、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课题(2012081053)、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课题(20130313020-2)和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资助项目课题(2014-032)的支持下,课题团队运用动物模型对我国高发率中毒毒物的法医毒物动力学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丰富了法医毒物动力学的学科内容。但新学科的提出和建立仍需要时间来验证,需要大量实验与法医检案实践进一步充实或修正,以期不断得到完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著作主要取材于课题团队的硕士学位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采用章节体的编排形式,可能存在少量重复,部分图表的标注未作统一,敬请读者谅解。

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有:喻洪江(重庆警察学院副教授、博士);高翠莲(广东警官学院教授、博士)、燕炯(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博士)、孙俊红(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博士)、张楠(山西医科大学讲师)、尉志文(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贺文艳(解放军307医院博士后)、张伟(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讲师)、(山西医科大学讲师)、张潮(重庆市公安局工程师)、张高勤(山西省公安厅工程师、博士)、王振华(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工程师)、陈朝阳(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协和医科大学博士后)、张蕾萍(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副研究员)、贾娟(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刘玲(山西省疾控中心主治医师)、任同喜(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法医师)、苏健柏(天津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副主任法医师)、曹洁(山西医科大学讲师)、李鹏旺(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刘俊芳(天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主检法医师)、刘晓霞(太原市疾控中心主治医师)、王皓玉(太原市公安局工程师)、关培英(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处主检法医师)、李鹏(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工程师)、李勇军(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主检法医师)、雷勇(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主检法医师)、刘美丽(硕士)、张凯(天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副主任法医师)、任飞(太原市公安局工程师)、王勇(重庆警察学院主检法医师)、董镧(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分局法医师)、王莉(山西医科大学讲师)、肖昆(太原市警官职业学院讲师)、李彬(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主管护士)、鞠芳芳(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分局法医师)、刘永涛(北京市公安局法医中心工程师)、王哲炎(运城市急救中心医师)、马亚兰(平顶山市公安局刑科所助理工程师)、吴苗苗(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主检法医师)、刘佳佳(山西医科大学讲师)、常明亮(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医学院讲师)、韩亮(山西医科大学讲师)、李江涛(山西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助教)、张晓飞(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师)、朱培培(山西医科大学助教)、钱玮(运城市公安局工程师)、高渊(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何文婷(山西医科大学助教)、谭晓辉(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师)、武斌(山西医科大学)和温昕娟(天津市公安局法医师)硕士;姜涛、霍立利、王文娟、赵瑛、边瑜、万东方、牛鑫、郭旭珍、武贞瑞、武珊珊、巍魏、朱斌、高一飞、王雪彦、马珂、任文斌、光永立、严鹏、李志强、孙全刚、赵爽、乔雪蕊、亢静、王莹、梁俊红、王燕、刘志国、薛少白、成季庭、张鑫、王琦、魏敏、程昱翰、胡丹、高一飞、杨静、郝少峰、汪祥云、李金、贾美娟、杨波、杨明雄、晋堃、郭建明、张静辕、刘桂涛、蒋平安、狄宗仁、吕利军、边瑜、刘涛、李菲、王娜娜、贾香龙、苏倩、王媛、荆丽红、胡青青、武婷、赵玲、耿楠、韦秋香、冯时、郑锋、郭甜甜、李晶和杨攀学士除以上人员,还有山西医科大学王玉瑾教授、安健康主任实验师和黄竹芳副教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刘耀院士、于忠山研究员、何毅研究员、王芳琳研究员、崔冠峰助理研究员、任昕昕助理研究员,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张大明教授,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法庭科学研究中心傅善林研究员的辛勤耕耘和大力协助。

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王玉瑾教授(第五章)、尉志文副教授(第二章)、贾娟副教授(第六章第一节)、曹洁讲师(第六章第一节)和王芳琳研究员(第七章第三十一节)。

本书凝聚着我们研究团队的汗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本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尉志文副教授,潘也飞、宋伟、许广武、王乐乐、赵丹玭在读硕士都做了十分具体和细致的工作。本书也有幸获得了法医学院领导和教工、山西医科大学、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公安部科信局、公安部刑侦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山西省教育厅和山西省科技厅领导及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贠克明2014年8月1日

第一篇 法医毒物动力学概论

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研究范围和任务的特殊性,中毒案件的复杂多变性、检材多样性以及分析目的不确定性,为法医毒理学任务的完成提出了许多挑战。①许多情况下毒物分析报告的毒物浓度,常因发生死后再分布或死后分解,不能客观反映中毒死亡者死亡当时体内毒物浓度。②活体情况下,由于伤者或中毒者需抢救,或肇事者为逃避责任而拖延采血时间,造成采样时活体或尸体内毒物含量已下降,如一氧化碳中毒经高压氧治疗或酒后肇事者被抢救或逃逸而事发当时未能采血,推断肇事或中毒当时体内毒物浓度也成难题。③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④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⑤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及方式的确定。近年来毒物动力学在法医学中应用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通过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保存检材和埋葬尸体中分解动力学、保存尸体中毒物产生情况的研究,为中毒死亡当时尸体内毒物浓度推断、肇事或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推断、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入体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与法医毒理学在目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作用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应用,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和笔者多年科研、教学和检案实践的体会,笔者认为将毒物动力学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研究专门分支为法医毒物动力学更为科学,也更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本篇将从法医毒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方向等方面一一做简单介绍和探讨,并根据目前国内外文献和本实验室“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成果,着重介绍法医毒物的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和毒物分解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 法医毒物动力学概述第一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的概念

法医毒物动力学(forensic toxicokinetics)是由法医毒理学(forensic toxicology)和动力学(kinetics)或法医学(forensic medicine)和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两个词组成的复合词。法医毒物动力学是用法医毒理学和毒物动力学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机体、尸体、检材或自然环境中法医毒物的动力学变化过程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法医毒物的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检材和尸体中毒物产生情况等。法医毒物动力学目的为:①提供法医毒物的毒物动力学模型、方程和参数;②提供法医毒物的死后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分解动力学、动态分布、检材和尸体中毒物产生情况的资料和数据。其任务是为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毒物动力学证据。其主要作用有:①推断中毒死亡当时尸体内毒物浓度;②推断肇事或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③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④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⑤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第二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对象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对象为法医毒物、人和其他动物或生物。法医毒物包括腐蚀性毒物、金属毒物、脑脊髓功能障碍性毒物、呼吸功能障碍性毒物、农药、杀鼠剂、有毒动物、有毒植物及细菌和真菌毒素。第三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内容

法医毒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法医毒物的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毒物分解动力学、死后毒物产生情况等。一、毒物动力学(一)毒物动力学的概念

毒物动力学(toxicokinetics)是应用药代动力学原理,探讨药物及其他外源性化学物毒性或不良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它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定量研究毒性剂量下药物在动物体内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简称ADME)的过程和特点,探讨药物毒性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从而为毒物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毒物动力学和法医毒物动力学是一种交叉关系,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内容中的毒物动力学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专指法医毒物在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二)毒物动力学模型

根据动力学原理和生理学基础将毒物动力学模型分为隔室模型、生理药(毒)物动力学模型和药(毒)动学药(毒)效学链式模型。在法医毒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为隔室模型,其中又以一室模型和二室模型多用。(三)毒物转运的速率过程

毒物通过各种染毒途径进入体内后,经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体内毒物或血毒物浓度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在毒物动力学研究中,通常将毒物在体内转运的速率过程分为一级速率过程、零级速率过程和非线性速率过程。(四)毒物动力学参数

法医毒物动力学也和毒物动力学一样通过某些动力学参数来评价或反映毒物的体内过程特征。目前常用的主要参数有:速率常数(κ)、表观分布容积(V)、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dmax达峰时间(t),半衰期(t)。速率常数有吸收速率常数(κ)、总消除max1/2a速率常数(κ)和尿药排泄速率常数(κ),其中总消除速率常数包括经肾e排泄、胆汁排泄、生物转化以及从体内消除的一切其他可能的途径。

吸收速率常数、药物峰浓度和达峰时间反映药物吸收入体的快慢,表观分布容积反映药物的分布特性,消除速率常数、半衰期衡量药物从体内消除的快慢,在法医毒物动力学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五)毒物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毒物动力学参数的主要因素有毒物本身的理化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药物相互作用及机体病理状态等。(六)毒物动力学的法医学意义

1.法医毒物动力学特性的推断

通过毒物动力学研究可获得毒物原体及其代谢物的毒物动力学方程和参数,推断其法医毒物动力学特性。如通过表观分布容积可推断毒物的死后分布和死后再分布特征。

2.肇事或中毒当时机体内毒物浓度推断

非事发当时采血者,如一氧化碳中毒经高压氧治疗后死亡或酒后肇事者经抢救或逃跑,通过毒物动力学方程和参数可推断其肇事或中毒当时体内毒物浓度。

3.服毒时间、毒物入体途径的判断

应用毒物动力学方程、根据毒物在体内分布规律及毒物原体和代谢产物的动态关系进行推断,可为法医学中死亡时间的推断提供可靠的方法。

4.服毒量和体内毒物浓度的推断

应用体内毒物浓度与服毒量关系可推断服毒量或体内毒物浓度。

5.毒物联合作用机制的研究

通过不同药(毒)物之间毒物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可解释其联合作用机制。本实验室研究显示,乙醇可加快氯胺酮在的体内消除或转化,对氯胺酮的代谢或消除有促进作用;也可加快甲基苯丙胺的吸收,并促进其代谢为苯丙胺,但对其清除过程无明显影响;福康片和洛非西定均可降低吗啡的吸收及血液中吗啡的浓度;氯胺酮和甲基苯丙胺合用可减缓彼此在体内的消除过程而增加其作用时间和吸收程度。其他学者报告乙醇也可加速乌头碱的吸收与分布。这为药毒物的联合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二、死后分布(一)死后分布概念

毒物(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便有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后从血液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distribution)。常用组织脏器中毒(药)物的含量来表示。分布反映的是活体状态下毒(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情况,为了与这种活体时毒物在机体内的分布相区别,准确反映中毒死亡当时尸体各脏器和体液中毒物含量的对比情况以及与死后再分布相对应,经一系列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我们提出了死后分布的概念。鉴于目前的学术著作中尚无一个严格的定义,笔者将中毒死亡当时毒物在尸体内的分布状态,即中毒死亡当时毒物在尸体各器官组织中的含量状态称为毒物的死后分布(postmortem distribution),用中毒死亡当时尸体组织脏器中毒物(药物)的含量来表示。由于服毒量、染毒途径和个体差异等因素不同,中毒机体可死亡于毒物动力学的不同时相,因此在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中常用毒物的动态分布,来研究染毒后不同时相机体内毒物的分布状态变化。(二)机制和影响因素

毒物死后分布其实是机体内分布过程的一个终末状态,其机制也是毒物(药)物的跨膜转运,与分布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相似——包括药(毒)物的脂溶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与血浆蛋白和组织蛋白的结合能力、药物的pKa和局部的pH、药物转运载体的数量和功能状态、特殊组织膜的屏障作用等。(三)法医学意义

1.检材采取

许多毒物分布、死后分布和动态分布规律可以成为检材采取的主要依据。除血、肝、肾、尿、脑、脾外,脑脊液、脊髓是硬膜外麻醉意外必取检材,胆汁是许多毒物中毒,如佐匹克隆、氯氮平、地西泮、阿普唑仑、吗啡的较好检材,脂肪组织和骨髓也可作为检材;但可疑氰戊菊酯、甲氰菊酯中毒时不宜取尿液为检材,可疑敌敌畏中毒时不宜取肝脏为检材。

2.死亡时相判断

不同毒物在毒物动力学不同时相各组织体液中浓度比例关系不同,利用死后分布和动态分布规律可判断死亡时相,通过尿和血中酒精浓度比值可判断采血或死亡时的毒物动力学时相进而推断饮酒或死亡时间。

3.血中毒物浓度的推断

利用死后各组织、体液毒物浓度与血毒物浓度的比例关系可推断死亡时血中毒物浓度的范围,尤其在碎尸、空难、交通事故、腐败等无法采取尸体血的特殊条件案件中更为重要。

4.入体途径推断

本研究室通过研究不同入体途径动物模型的利多卡因死后分布规律,为硬膜外麻醉意外案件法医学鉴定中利多卡因入体途径的推断提供了方向,为麻醉意外法医学判定提供了依据。

5.判断是否发生毒物的死后再分布

通过尸体中央部位血(心血,肺动、静脉血)和外周血(股动、静脉血,锁骨下动、静脉血)药(毒)物的含量比较可判断毒物是否发生了死后位置依赖的血浓度变化。三、死后再分布(一)概念

死后再分布(postmortem redistribution,PMR)即毒(药)物在尸体内浓度的改变过程,特别是心血中毒物浓度的变化。这种毒(药)物浓度随着取材部位的不同、检材收集和死亡时间间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毒(药)物浓度与部位和时间的依赖关系在法医科学中被称为死后再分布。(二)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死后再分布的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与顺浓度梯度扩散、死后血液流动、生前吸收分布不均、毒物的降解和破坏、微生物的作用以及各种毒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等有关。

死后弥散可能是毒(药)物死后再分布的主要发生机制,一般认为碱性、亲脂性毒物具有较大的表观分布容积(volume of distribution,Vd),具有较大分布容积的脂溶性毒物特别容易发生死后再分布现象;死后弥散与蓄积库的部位和弥散距离、毒(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尸体摆放姿势有很大关系,受保存温度影响较大。

死后微生物的作用使尸体细胞自溶释放溶酶体,使某些结合型的毒物变成游离型,从而导致组织和血液中毒物浓度升高。

死后血液流动可能是死后再分布的又一机制,死后由于不同体位下血液的流动以及腐败气体的产生对血液的推动作用,致使死后随时间的变化,不同部位毒物浓度有较大的差异,但也存在争议。

死后毒物的降解也可能是毒物死后再分布的机制之一。Yonemitsu证明反苯环丙胺在人体内死后时间依赖的血浓度变化与其分解有关。

本实验室研究显示,除地西泮、艾司唑仑、氯氮、氯丙嗪、氯氮平、地芬尼多、毒鼠强、曲马多、MDMA、氯胺酮、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罗帕酮、对硫磷、甲拌磷、敌敌畏等表观分布容积较大、脂溶性较强、蛋白结合率较高的毒物外,其他一些表观分布容积较小、酸性或水溶性的毒(药)物,如乙醇、苯巴比妥、异烟肼也可发生死后再分布。其他学者报告氰化物也可发生死后再分布。(三)怀疑发生毒物死后再分布的情况

在中毒案件法医学定中若非死亡当时采血检测,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发生毒物死后再分布的可能性。

1.临床治疗剂量用药患者死后血药浓度高于临床治疗浓度上限,或达中毒血浓度或致死血浓度。

2.临床治疗患者死后血药浓度高于生前监测药物浓度。

3.死后尸体内有明显的药(毒)物蓄积库,尤其胃中检出大量药(毒)物。

4.死者血中所检出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大于3L/kg。

5.呼吸道吸入或胃肠用药者解剖时有呼吸道食物反流者。

6.尸体内检出弥散性强的药物,如利多卡因或布比卡因等。(四)法医学意义

1.检材采取

了解毒物的死后再分布对中毒死亡案件检材的收集意义重大。死后再分布造成死后心血和周围血中毒物含量差别较大,一般认为周围血如股静脉血仅受到局部组织——肌肉和脂肪的影响,周围血(如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成为毒物分析的“黄金标准”,应用结扎血管采集周围静脉血进行毒物分析。但也有学者认为“黄金标准”的周围血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尸体腐败不严重时的玻璃体液和髂腰肌、高度腐败时胸膜渗出液也是比较有效的检材。Hargrovecf研究发现,结扎股动脉与未结扎股动脉时,血中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地西泮、阿普唑仑、苯海拉明、异丙嗪和氢可酮等八种药物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尸体解剖中应常规取心血、周围血(股静、动脉或锁骨下静、动脉血)玻璃体液进行毒物分析。

2.毒物分析结果的评价和使用

死后再分布现象的存在并不否认心血在毒物鉴定中的作用。超大剂量毒物中毒死亡的案例死后再分布的影响不至于改变中毒结论的评定。但对于摄入量与致死量接近的案例或怀疑用药过量而致死的案例应特别注意死后再分布的影响。因此,中毒的法医学鉴定中应同时取心血、周围血、肌肉、玻璃体液及其他组织等多种检材,进行全面定量分析和比较,以消除死后再分布的影响。四、死后弥散(一)概念

死后弥散(postmortem diffusion)是指毒物从机体内的蓄积库(reservoir),诸如胃肠道、肝脏、肺和心肌等被动扩散释放到周围组织,导致周围组织或血中毒物浓度升高的过程。死后弥散是死后再分布的一种机制,有部分学者认为它是死后再分布的主要或全部原因。(二)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

根据FICK第一定律,弥散就是被动扩散,被动扩散的速度与生物屏障两侧药物(非离子型)浓度梯度成正比。毒物的弥散作用可以在死后立即出现,毒物从机体内的蓄积库,诸如胃肠道、肝脏、肺和心肌等被动扩散释放到周围组织,导致周围组织或血管内毒物浓度升高。毒物蓄积库的形成主要有三种途径:①生前毒物的富集器官或组织,死后容易与其形成浓度梯度。②死后肠道、血管中或椎管内残留的未吸收的毒物。③濒死期误吸或胃内容的反流入肺中,使肺形成新的蓄积库。死后弥散主要决定于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生物膜完整性和蓄积库-组织毒物浓度差,同时受到生前吸收分布不均、毒物的降解和破坏、组织pH的改变、微生物的作用、蓄积库的部位和弥散距离、尸体保存温度、尸体摆放姿势、给药途径,以及各种毒物之间相互影响作用的影响。(三)法医学意义

1.死后弥散研究可正确解释死后再分布机制

本实验室研究显示地西泮、氯氮平、氯丙嗪、地芬尼多、苯巴比妥、曲马多、毒鼠强、利多卡因、普罗帕酮、异烟肼、对硫磷、甲拌磷、敌敌畏均可发生死后弥散,可正确解释其死后再分布。

2.死后弥散研究可为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提供依据

本实验室研究提示肌肉和脑组织中是否检出盐酸地芬尼多,肌肉和脑中是否检出毒鼠强,脾、颞肌、胆汁、玻璃体液中是否检出利多卡因,尿中是否检出苯巴比妥、氯氮平或氯氮平可为区别其生前服毒(药)和死后染毒(药)提供一定依据。进一步研究提示组织和体液中检出地西泮和氯氮平的代谢产物(Ⅰ、Ⅱ相)可成为区别其生前服毒(药)和死后染毒(药)的依据。五、毒物分解动力学(一)概念

毒物分解动力学(toxic decomposition kinetics)研究毒物在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动态变化过程或稳定性(stability),运用动力学理论和分析技术经数学模拟来揭示此变化过程的规律性。生物检材中毒物及其代谢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是毒物分解动力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应用生物检材中毒物分解动力学数学模型和参数,可以推测生物检材中毒物浓度的经时变化,推断中毒死亡当时尸体内毒物含量,指导选择最佳检材存放条件,正确分析和使用毒物分析结果。(二)机制和原因

毒物在生物体内代谢的机制包括氧化、还原、水解、乙酰化等生物转化过程形成代谢产物。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又可与体内的硫酸、葡糖醛酸、氨基酸或蛋白质等结合成复合体或缀合物,总称为结合物。

研究表明,毒物在尸体和生物检材中的分解机制与其体内代谢相似。生物检材中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也经过氧化、还原、水解等转化过程改变其原来的结构或化合状态,成为另一种物质,即通常所称的分解产物。代谢产物和分解产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体内代谢产物的生成是在生理情况下由各种酶催化完成的,而体外分解产物的生成是由尸体内和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催化完成的,如腐败、酸碱性环境等。两者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三)影响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保存检材中毒物的分解动力学主要受保存条件的影响,包括温度、时间、器皿类型、防腐剂和pH等。

1.温度

温度是影响保存生物检材中毒物分解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毒物在生物检材中的分解速度与保存温度相关。温度在20~35℃时,生物检材的腐败发生最快,因而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解速度也较快;检材被冷藏或冷冻时,腐败均较慢,分解亦较慢。

2.时间

对于大多数药物而言,短时间保存比长时间保存分解慢。

3.器皿类型

主要影响具有挥发性的毒物,例如乙醇和一氧化碳等。器皿类型、器皿顶空气体体积及器皿密封是否良好都会影响样本中乙醇的稳定性以及样本中HbCO饱和度。

4.防腐剂

防腐剂对生物检材中的毒物是否会产生影响,与防腐剂的种类以及毒物的种类等有关。本实验室研究证实,加入1%氟化钠可减慢血中异烟肼、曲马多、苯巴比妥、氯氮平、氯丙嗪、甲拌磷和毒鼠强等7种毒物的分解,却加快对硫磷、敌敌畏、甲胺磷、氧化乐果、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和呋喃丹等8种毒物的分解。甲醛固定可减慢肝中异烟肼、对硫磷、甲拌磷、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呋喃丹等7种毒物的分解,却加快地西泮、氯氮、艾司唑仑、氯氮平、氯丙嗪、曲马多、敌敌畏、甲胺磷、氧化乐果和毒鼠强等10种毒物的分解。其他学者认为,毒鼠强在甲醛或甲醛中有较强的稳定性,而防腐剂氟化钠或EDTA-Na的添加与否,对血液样品中CO的稳2定性并无明显影响。但甲醛则能够干扰血液中HbCO的检验,对血液中HbCO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pH

储存环境的pH对生物检材中的毒物稳定性的影响主要与毒物的化学结构有关,例如巴比妥类催眠药是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因而巴比妥类药物在强碱性条件下分解加快。苯二氮杂类药物具有碱性,其结构中的七元环在强酸中可水解开环。有机磷结构中含有酯键,强酸或强碱均能使其分解。

6.其他

湿度对毒物的分解速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法医学意义

1.法医检材存储条件选择

本实验室和其他学者有关E605、3911、DDVP、甲胺磷、氧化乐果、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毒鼠强、吗啡、氯胺酮、呋喃丹、曲马多、苯巴比妥、地西泮、氯氮、艾司唑仑、氯氮平、氯丙嗪、普罗帕酮、地芬尼多、异烟肼、利多卡因、布比卡因、普鲁卡因和甲胺磷、吗啡、丁丙诺啡、苯巴比妥、苯海索在保存检材中的分解动力学研究结果均提示,低温保存可降低大部分毒物的分解,毒物分析检材最好应-20℃冷冻保存。

2.中毒死亡当时或取材当时尸体内毒(药)物浓度推断

运用毒物分解动力学方程和参数可以推断中毒死亡当时或取材当时尸体中毒物浓度。本实验室已建立保存血和肝中E605、3911、DDVP、甲胺磷、氧化乐果、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毒鼠强、吗啡、氯胺酮、呋喃丹、曲马多、苯巴比妥、地西泮、氯氮、氯氮平、氯丙嗪、普罗帕酮、地芬尼多、异烟肼、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的分解动力学方程,取得其参数,为中毒死亡当时或取材当时尸体内毒(药)物浓度推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3.毒物检出时限的确定

埋葬尸体中毒物分解动力学的研究可以预测埋葬尸体中毒物检出时限。许多学者关于苯巴比妥、碳氧血红蛋白、氯普噻吨、地西泮、呋塞米和对硫磷(E605)的尸体发掘检出的回顾性研究,本实验室氰化物、对硫磷、甲拌磷、敌敌畏、甲胺磷、氧化乐果、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甲氰菊酯、呋喃丹、毒鼠强的埋葬尸体中毒物分解动力学实验研究已为怀疑中毒案件的尸体发掘提供了依据。六、毒物死后产生(一)概念

毒物死后产生(postmortem production of poison)是指由于腐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解,在尸体和保存检材中产生醇类、硫化氢或氰化物等生前未服用毒物的现象。(二)机制和影响因素

毒物死后产生的主要机制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解。主要受尸体和检材保存(埋藏)时间、方式、地点、温度、死亡原因和微生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三)法医学意义

在醇类、硫化氢和氰化物中毒法医学鉴定中应注意区分是生前服毒还是死后产生。第四节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方法一、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基本原则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除遵循毒物动力学基本原则外,还应注意:①法医毒物的毒物动力学研究应尽可能采用与临床应用药物或法医中毒相同的给药(中毒)途径和药物剂型,模拟实际中毒案件情况;②死后分布研究中应注意毒物动力学时相对分布规律的影响,必要时可进行动态分布研究;③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时应注意温度、剂量(浓度)等影响因素;④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研究中应使用不同模型相互印证。二、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动物)模型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动物)模型根据其研究内容可分为毒物动力学、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等。根据法医毒物动力学数据是否来源于同一个体又可分为同体模型和异体模型。根据检材来源于人或动物分为人体模型和动物模型。毒物死后弥散研究模型根据染毒时间又可分为死后染毒模型和染毒死后去胃模型。毒物分解动力学包括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根据生物检材来源可将生物检材中毒物分解动力学模型分为空白检材添加毒物分解动力学模型和染(中)毒检材毒物分解动力学模型。第五节 毒物分析方法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中主要检测毒物原体、代谢物或分解物,常用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分析法。其中色谱法最为常用,包括GC、GC/MS、HPLC、HPLC/MS、TLCS。GC/MS、HPLC/MS结合GC、HPLC较好的分离效果和MS的特异性更显示出其良好使用前景。第六节 毒物动力学常用软件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应用非线性二乘法拟合曲线,根据赤池信息判据AIC选择毒物动力学模型。常用的毒(药)物动力学软件有专业公司的Win-Nonlin、Kinetica、3p87(3p97)、PKBP-N1、BAPP和DAS,也有学者自己编写的拟合程序。第七节 研究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医毒物动力学是一门新提出的学科,其在学科研究方法和法医学应用方面都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学科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研究模型、染毒剂量、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结果使用范围等方面。一、研究(动物)模型

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中除毒物动力学研究模型比较成熟外,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保存尸体或检材中产生毒物的研究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研究动物模型。由于法医毒物动力学任务的特殊性和权威性,必须首先研究标准化的研究动物模型,制定动物模型标准才会促进学科的发展。二、染毒剂量

小剂量时许多毒物体内代谢动力学为线性过程,而大剂量时则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毒物动力学中一般所设的高、中、低剂量组,在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中应相应调整,笔者认为LD、LD、中毒量10050或治疗量是比较合适的染毒剂量。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来证明和评价。三、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毒物动力学研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数据统计和比较方法。但死后分布、动态分布、死后再分布、死后弥散、尸体、检材和自然环境中分解动力学、保存尸体或检材中产生毒物的研究结果数据往往离散度比较大,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和统计比较方法也是一个难点。四、研究结果使用范围

法医毒物动力学任务是为中毒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毒物动力学证据,而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中除个别中毒死亡案件的资料积累外,大部分资料均来自于动物实验,但如何应用到实际鉴定中、结果使用到何种范围也是法医毒物动力学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五、法医学应用

法医学应用方面主要解决以下问题:①中毒死亡当时尸体内毒物浓度推断;②活体情况下肇事或中毒当时体内毒物浓度推断;③死后腐败产生毒物与生前服毒的区别;④生前服毒与死后染毒的鉴别;⑤毒物进入机体的时间、途径和方式的确定。(贠克明)参考文献

[1]贠克明.法医毒物动力学.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23(6): 361-369

[2]Yun Keming.The introducation of forensic toxicokinetics.The Japanese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2008,62(s):61

[3]贠克明.我国高发率中毒毒物法医毒物动力学的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成果.中国法医学新进展(2009年论文集.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80

[4]贠克明.法医毒物动力学新进展-毒物代谢物法医毒物动力学研究(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K02B02-1)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法医学会,2013第二章 毒物的体内过程

外源性化学物进入机体产生效应,其间经历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称为毒物的体内过程(process of toxicant in the body),或称ADME过程,其对毒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均有很大影响。

毒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的过程,是毒物在体内量的改变过程,仅是毒物发生空间位置的迁移,统称为生物转运(biotransportation);而毒物经过酶催化后其化学结构发生改变的代谢过程,因出现了质的变化,又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其产物为代谢物(metabolite)。第一节 毒物的跨膜转运

毒物可以食物、药物、药物滥用或工业毒物等多种形式进入体内,入体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主要有胃肠道、呼吸、注射、皮肤吸收和栓剂等形式。除了注射直接入血外,毒物要想进入血液就必须通过由活细胞组成复杂的生物膜,称为跨膜转运。因此,毒物要想通过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发挥毒作用,在体内的共同规律都涉及跨生物膜转运的过程。

生物膜是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膜结构为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质双分子层,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另外,脂和膜蛋白均可以进行横向扩散(图2-1-1)。内在膜蛋白(intrinsic membrane protein)贯穿整个脂质双层,构成了膜的受体、载体和通道等;外在膜蛋白(extrinsicmembrane protein)镶嵌于膜表面,能伸缩活动,具有吞噬和胞饮功能。此外,还有带中央水相通道的内在膜蛋白,即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它可以使大小适合的离子或分子从膜的任一方向穿过膜。所有这些膜结构组成的蛋白质为毒物经过跨膜转运发挥毒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和通道。

毒物跨膜转运有多种方式,最主要的是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一、被动转运

毒物由浓度高的一侧不经载体、自由地到达浓度低的一侧,又称非载体转运(non-carrier transport)。转运的动力来自膜两侧的浓度差,浓度差越大转运动力越大,又称为顺梯度转运或下山转运。被动转运包括滤过和简单扩散。(一)滤过

直径小于膜孔水溶性的极性或非极性毒物,借助于膜两侧流体静压或渗透压而进行的跨膜转运过程,又称水溶扩散。

生物膜上具有一些亲水性孔道或间隙,这些孔道可能由嵌入脂质双分子层的蛋白质中亲水性氨基酸构成,也可能是脂质双分子层脂肪酸链在膜的流动中出现间隙而形成孔道。在流体静压或渗透压的作用下,分子大小和电荷与膜上亲水性孔道结构相适应的化学物均可随水分子通过该种孔道,进行滤过,完成生物转运过程。一般情况下,亲水性孔道可以通过分子量小于100、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如水、乙醇、尿素、乳酸等水溶性小分子和O、CO等气体分子。22图2-1-1 生物膜示意图(二)简单扩散

又称脂溶扩散(lipid diffusion),指外源性化学物从浓度高的一侧直接穿过生物膜向浓度低的一侧进行的扩散性转运,是外源性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一种转运方式。

任何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转移,直到均匀分布的现象称为扩散。一般的扩散过程中,物质分子有浓度高的部位向浓度低的部位分散,外源性化学物在体内的扩散也是由生物膜的分子浓度较高侧向浓度较低侧扩散,生物膜两侧浓度的差别称为浓度梯度。

外源性化学物经生物膜简单扩散的速度主要遵循Fick定律:R= KA(c-c)/d12

R为扩散速率,K为扩散常数,A为膜面积,(c-c)是该物质在12膜两侧的浓度梯度,d是膜的厚度,其中(c-c)即浓度梯度是最主要12的决定因素,扩散速率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成正比。

简单扩散的扩散速率除与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外,还与外源性化学物的脂溶性和解离状态有关。影响外源性化学物简单扩散最主要的理化特性就是该物质的溶解性和解离性。溶解性是指外源性化学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可以用油/水分配系数(lipid/aqueous partition coefficient)表示其脂溶性。

1.脂溶性

可用脂/水分配系数表示。该系数越大,越易溶于脂肪,转运的速率越快。

2.解离状态

解离态的极性弱,脂溶性好,容易跨膜扩散。弱有机酸、有机碱解离态或非解离态的比例,取决于其本身的解离常数pKa和体液的pH值。二、载体转运

载体转运(carrier transport)是指毒物必须与细胞膜上的相应载体结合后才能转运到膜另一侧的跨膜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一)主动转运

指毒物可以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而不依赖细胞膜两侧浓度差的跨膜转运,又称为逆梯度转运或上山转运。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的特点是:①需要载体或酶系统的参与,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由A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并对代谢毒性敏感;③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具有饱和性,当载体转运能力达到最大时有饱和现象;④不同毒物被同一载体转运时,存在竞争性抑制;⑤膜一侧的毒物转运完毕后转运即停止。(二)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又称促进扩散、协助扩散,或帮助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物质或亲水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通透酶)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进入膜内的一种运输方式。三、膜动转运

通过膜的运动而转运大分子物质,称为膜动转运(cytosis)。包括胞饮和胞吐。(一)胞饮

胞饮(pinocytosis)又称吞饮或入胞。大分子物质可通过生物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二)胞吐

胞吐(exocytosis)又称胞裂外排或出胞。大分子物质可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第二节 毒物的吸收

吸收是外来化合物经过各种途径透过机体的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毒物的吸收是指毒物自体外或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组成的屏蔽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了静脉途径入体外,其他血管外入体途径都存在吸收过程。不同入体途径毒物吸收快慢顺序不同,其顺序依次为:腹腔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体表接触(皮肤黏膜)。一、吸收途径

毒物在体内的吸收途径一般可以分为消化道吸收,注射吸收,呼吸道吸收及皮肤黏膜吸收。(一)经消化道吸收

是固态或液态毒物最常见的吸收途径,可以分为口腔、胃、小肠及直肠吸收。

1.口腔吸收

毒物经口腔黏膜吸收为被动吸收机制,唾液pH 6.2~7.2,能降低弱碱性毒物的解离度和提高弱酸性毒物的解离度,促进弱碱性毒物的吸收而不利于弱酸性毒物的吸收。除氰化物,有机磷农药等毒物可以迅速通过口腔或食管吸收外,其他毒物一般在口腔或食管吸收很少。而腐蚀性毒物,尤其是腐蚀性酸类或腐蚀性碱类中毒时,与机体接触后迅速和局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局部黏膜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对口腔或食管的腐蚀性损伤。

2.胃肠道吸收

胃肠道是外来化合物最主要的吸收途径。许多外来化合物可随同食物或饮水进入消化道并在胃肠道中吸收。一般外来化合物在胃肠道中的吸收过程,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仅有极少种类外来化合物的吸收是通过专用主动转运系统。

外来化合物在胃肠道的吸收可在任何部位进行,但主要在小肠。如饮酒后20%~25%由胃吸收,而75%~80%由小肠吸收。外来化合物在胃内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过程。由于胃液酸度极高(pH 1.0),弱有机酸类物质多以未能解离形式存在,所以容易吸收,如水杨酸;但弱有机碱类物质,在胃中离解度较高,一般不易吸收,如茶碱、地西泮和麻黄碱等。

小肠内的吸收主要也是通过简单扩散。小肠内酸碱度相对趋向中性(pH 6.6),肠腔内的pH值由十二指肠到回盲部越来越高,对弱酸性和弱碱性毒物均宜吸收,而且小肠吸收面积大,血流量丰富,药物在肠道中的存留时间长,黏膜吸收面广,缓慢蠕动增加毒物与黏膜接触机会,导致小肠是消化道毒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内化合物的解离情况与胃内也不同,例如,弱有机碱类在小肠内主要呈非离解状态,因此易被吸收。弱有机酸与此相反,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小肠中不易被吸收,但由于小肠具有极大表面积,绒毛和微绒毛可使其表面积增加600倍左右,因此小肠也可吸收相当数量的巴比妥类药物,导致口服易从肠黏膜吸收。此外,小肠黏膜细胞膜上的亲水性孔道可以通过滤过过程吸收分子量为100~200以下的水溶性小分子,还可以通过主动转运吸收外源性化合物,如铅中毒时可以利用钙载体,铊中毒时可以利用铁载体。胃肠道上皮细胞亦可通过胞饮或吞噬过程吸收一些颗粒状物质。

由胃和小肠吸收的药物都要经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二)经呼吸道吸收

肺是呼吸道中主要吸收器官,肺泡上皮细胞层极薄,而且血管丰富,所以气体、挥发性液体的蒸汽和细小的气溶胶在肺部吸收迅速完全。吸收最快的是气体、小颗粒气溶胶和脂水分配系数较高的物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