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国家: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2 11:41:27

点击下载

作者:徐浩然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民国家: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治

人民国家: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人民国家: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政治作者:徐浩然排版:Lucky Read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9-01ISBN:9787516634714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言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政治学意义上的结构功能主义……

国家治理与政治发展……

如何实现有效治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基本完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任务,一方面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形式架构,同时塑造了全体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政治发展进步,民主法治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如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说:“政治发展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结果,但它另一方面越来越成为现代化的原因”。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推动了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使中国全面融入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中,为中国在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效的战略支撑。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如何实现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如今的大转型时代,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牵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因此研究者必须深入到治理体系的结构要素中,在这个问题上结构功能主义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将结构功能主义引入中国政治研究,有助于客观认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为有效解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难题提供了技术路径。一、结构-功能视角下的政治发展

结构功能主义,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该学派从结构、功能以及二者的联系出发,探讨了有关社会系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从思想源头看,结构功能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孔德和斯宾塞。孔德认为社会学同生物学有几分相像,他将生物学中的个体有机体论和社会学中的社会有机体论对应起来,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路径选择:“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社会整体的存在和延续是一种平衡状态,从结构形式上看各组成部分尽管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但经过功能性的调节整合,就会趋于新的平衡状态。

斯宾塞对孔德的有机体论进行了改造,内涵比较丰富:一是随着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社会)规模的增长,结构也就增长,即结构会愈益复杂并且分化。二是结构的分化伴随着功能的分化,每一分化的结构为整个系统“生命”的维持承担一定的功能。三是有机体和超有机体中分化的结构和功能通过相互依赖实现整合。每一结构只有依赖其他结构才能维系其生存。四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机体和超有机体中每一分化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也就是说,有机体由细胞构成,社会由个体组成的团体构成)。所以,整体总是受其组成部分的系统过程影响。五是有机体和超有机体的机体结构在整体解体后,仍能“生存”一段时间。总之,结构会随着有机体规模的扩张而越来越分化,与此同时伴随相应的功能分化,结构与功能在分化的过程中实现了有机整合,使有机体的系统趋于稳固。后来,帕森斯在吸收斯宾塞有机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进化过程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系统单位日益分化为功能上互相依赖的模式;二是在分化的系统中,确立新的整合原则和整合机制;三是分化后的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有所提高。

政治学上的结构功能主义受社会学的影响很大。从结构的角度看,政治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是一套由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部分所构成的集合体,如政党、利益集团、立法机关等;从功能的角度看,政治系统中被结构化的部分是根据系统的“需要”建构起来的,它们在维持政治系统运转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和影响,如价值观、意识形态、主体与客体的能动性等。从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范式出发,政治发展就是一种系统的分化状态,但是这种分化不是分裂,而是朝向积极方面的再造与整合,分化的结果是为了更好地让系统适应环境,结构与功能的调适就是确立新的整合原则和机制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结构功能主义为政治发展研究提供了开放的视角,政治发展研究的议题设置不再受制于意识形态偏见,可以依据国情实际和形势变化做出切实的选择。譬如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中,许多学者都运用了现代化理论,该理论也被称为“趋同理论”,意思就是趋向相同、同质化的现代化过程—1988年古德曼在《东亚共产主义:生产驱策、合法性与改革》中就提出了趋同式观点,认为“生产驱策”(production imperative)会使亚洲的共产主义国家大幅修正其计划经济,推行资本主义,其结果是建立利益表达的渠道,进而建立自由民主的制度。这与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如出一辙,实际上是带着“有色眼镜”来观察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

如果说将结构功能主义引入政治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那么它将研究者的注意力“从政治系统显而易见的部分——利益集团、组织、立法机关、政党、选民,等等,以及它们相互关系转移到更抽象的元素集上。这些元素包括输入(需求和支持)、输出(公共政策)、转型过程以及反馈。”这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的简要概括,他与塞缪尔·亨廷顿的分析方法有些相似。亨廷顿认为:“一种政治体制首先必须能够创制政策,即由国家采取行动来促进社会和经济改革,才能成功地处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其次,“一个政治体制还应当能够成功地同化现代化所造就的获得了新的社会意识的各种社会势力。”与戴维·伊斯顿不同,塞缪尔·亨廷顿对输入和输出的诠释更加具体化。在政治发展过程中,一种政治体制要通过内生性方式(与本土政治文化没有根本性冲突)广泛吸纳公民或新兴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通过改革促进权力结构合理化,发展功能完备的组织形式,公平地配置物质性的和非物质性的资源。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进一步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他在理论上的一大贡献就是进一步区分出“显功能和潜功能”、“正功能和负功能”,同时提出了“功能选择”概念,应当关注文化因素对个体或群体的影响后果。所谓显功能,是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作用后果;所谓潜功能,是指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未被认识到的作用后果。功能有正、负之别,有助于某系统或群体的整合与内聚的是正功能,也就是积极功能;而对某系统或群体具有拆解与销蚀作用的则是负功能,即消极功能。默顿的区分方式对政治学研究有重要启示,政治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任何政治系统都可能通过改革将具有积极意义的潜功能发掘出来,而这极可能是之前没人预见到的。所以,研究政治发展问题必须关注一个重要命题,即“结构”与“能动”的关系:个体或群体被系统结构化的程度,个体或群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突破制度性约束,从而确立新的整合原则和机制,促进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调适。

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还蕴含着巨大的制度性空间,政治体制改革要拓展(而非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通过突破体制机制弊端发挥系统内诸要素积极的正向功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竞相迸发活力,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许多潜在功能会越来越多地转化为显功能,社会主义民主会展示出比之资本主义民主更大的优越性。二、以国家治理为主题的政治发展

说到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大多数人会做出以民主化为关键词的主题界定,并坚持认为这符合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逻辑。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也是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有一位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叫黎安友,他结合邓小平的讲话来论证中国与西方在民主问题上的共同看法,即民主是可以解决一些政治发展问题的,比如规范冲突、使政府更合法、改善政府质量、促进稳定。所以,20世纪80年代他提出中国改革是世界范围内朝向自由化改革趋势中的一部分。再如胡少华(Hu Shaohua)在《解释中国民主化》一书中,将中国民主变迁的逻辑概括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经济增长会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以及活跃而负责的社会经济结构。在这一环境下,更多的人会要求更多的自由和民主。斯坦福经济学家罗文(Henry Rowen)预测,如果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年均5%的增长,那么到2015年中国将会到达人均GDP 7000~8000美元的关键点,继而实现民主。

黎安友等学者所持观点的背后有一个共同关怀,即中国的政治发展与自由民主化关系密切,但这一带有偏见的前提预设偏离了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实际。他们首先从结构的角度来区分政体类型,忽视了中国政治系统内有关人民民主而非自由民主的结构性特征。中国的政治系统与西方一样,都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如果把民主视为一种价值,那么,中国的政治系统从来就没有抵触对民主价值的历史建构。1945年7月黄炎培到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谈到历朝历代都没能跳出兴亡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毛泽东当即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民主的拥护者、践行者,因此谈不上中国政治发展“能否实现民主”的伪命题。随着中国和平崛起,黎安友在后来的研究中不得不修正看法,2003年他在美国《民主杂志》上发表论文《权威主义的弹性》,提出中国这个特殊的“权威主义体制”已经证明是有弹性的(resilient)。尽管在类型学上,黎安友依然没有摆脱对社会主义体制的偏见,但“弹性论”足以说明人民民主的“潜功能”已经开始呈现在西方学者面前。

所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在历史的酝酿中本身就具有民主化的内涵,政治发展的主题不是“要不要民主的问题”,而是找准人民民主的结构形式以及功能升级的“靶点”。以民主概念来统摄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不够精准,只有从治理概念出发来提炼政治发展主题才具有广泛性。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治理概念逐渐在国际社会流行起来,成为许多政治学家思考政治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的逻辑起点。2003年福山在美国纽约伊萨卡市康奈尔大学梅森哲讲座的基础上出版《国家建构: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反思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之后背上的国家构建包袱。2006年,他出版《美国处在十字路口:民主、权力与新保守主义的遗产》,意在批评冷战时期盛行的新保守主义。从福山的写作变化看,他意识到西方在世界范围内输出自由民主已经带来许多负面效果。正像亨廷顿分析的:在非西方社会,选举可能会导致那些严重威胁到民主的政治领袖和政治团体的利益;非西方国家的选举,常常诱使政治家去提出那些最能为他们带来选票的诉求,而这些诉求往往带有种族主义、宗教教义和民族主义色彩。更荒谬的是,采行西方民主制度的非西方社会常常鼓励排外主义的和反西方的政治运动。民主成了一种地方化的、而非世界化的过程。从世界范围看,那些向自由民主过渡的国家后来都面临大量治理问题,新兴民主政府的治理绩效远远没有达到人们对自由民主制度可以“富民强国”的期待。鉴于这些情况,西方学者开始从治理的角度纠正过去“选举至上”的民主化理论。林茨与斯泰潘提出:“民主是现代国家的一种治理形式。没有国家,就不可能有现代民主。”这一论断极大地丰富了新自由主义的认识,没有自由民主并不意味着国家贫弱,在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框架之下也不是没有可能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是鲜明的,即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这一设定符合“政党-国家”的结构性特征,同时为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一条实用的操作路径,一方面明确了人民民主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也融合了民主、法治等多维治理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改革多数发生在治理领域,例如政府创新、依法治国、公共服务、行政审批、政务公开、民主决策、反腐倡廉、政府问责。这些改革项目没有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而是以善治为目的的“工具性改革”。这项改革首先是从中国共产党开始的,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两次转型,回溯整个转型过程体现了明显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分化特征:

第一次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前。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党的性质没有变,党的指导思想没有变,党的最终目标没有变;但是党的领导体制、组织结构、活动方式等发生了变化。而领导方式即党对行政权力机构的直接领导与革命时期相比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依旧是以党的一元化领导形式出现的。

第二次转型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在从领导计划经济的党向领导市场经济的党转型,继续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这次转型是在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和强调作风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党内状况和面临的任务,更加注重党政职能分开、党政关系法治化、制度化建设,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

随着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的时代变迁,中国共产党和以其为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西方国家的政党多数是换届选举的工具,只是通过阶段性地组织政府来型构“间接统治”功能;而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历史重任,因此要坚持不懈地完善(而非阶段性地)“直接统治”的功能,把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作为一项重大课题。21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认真对待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主张“把党置于分析的中心”、考察中国如何治理。裴文睿认为,中国有可能发展自己类型的民主,极有可能接近于其他亚洲国家的非自由精英型民主,而非欧美的自由民主。“发展中国家可能受益于民主的‘延迟’,当最终实现民主的时候,可以预期亚洲的民主与西方类型的民主不同:不会那么自由,更权威,强调共同利益而不是个人权利,往往由一党主导,并且几乎总是表现为集权化的官僚机构和‘强大的国家’。”美国学者沈大伟认为,中共正在合理(但不是全部)且有效地调整以应对挑战,中共从其他失败的共产主义政党、国家处吸取负面的教训,并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制度重建,维持了政治合法性与权力。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兼收并蓄的国家(eclectic state)。这些研究尽管尚未彻底摆脱意识形态偏见,但观察的角度与冷战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思考当代中国政治发展问题,必须把党的领导、人民的主体性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统一起来,否则难以形成全面的认识。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结构化进程

坚持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外部受西方列强威胁,内部腐朽、战乱频仍,在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过程中,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化的原点,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才逐渐形成,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21世纪以来,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锤炼,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已经具备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而支撑其现代性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综合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国情实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主要体现了一种“政党-人民-国家”的高度复合性特征。中国共产党秉持“三个代表”的立党之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整体融入国家政权的结构中,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同时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国而言,国家治理能力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体现。美国学者李侃如总结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成就,指出“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发展出了一种更有效、更透明、更具活力的政治体制。”而其中的奥秘,即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这是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运转起来的关键。

帕森斯将社会系统之所以存续归结为四个功能性条件:目标、适应、整合和维护。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满足了四个条件设置。从目标功能看,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特别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适应功能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积极顺应现代社会变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从整合功能看,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有效的政治输入与输出,通过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政治程序以及依法治国的执政方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越来越走向开放、兼容。从维护功能看,中国共产党力主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在经济建设方面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坚持党纪严于国法,促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统一。从各个角度看,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在结构化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功能设置都是比较完备的,这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四、促进有效治理的结构功能调适

由于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政党-人民-国家”的高度复合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相应地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政治体制改革需要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党和国家的关系看,主要是党的执政方式,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如何上升为国家意志;从党和社会的关系看,主要是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如何动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看,主要是上层建筑如何能够更好地回应民意,输出优质的公共政策。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就是要从这个三维结构出发、激活政治体制的正向功能,深入挖掘其潜在功能。概言之,结构-功能调适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根本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民主的充分体现,它最有效地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基本要求。所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另一方面尤其要强化人代会的民主功能,比如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只有广泛开展民主协商,才能大大加强社会共识,增强实现共同目标的合力,形成人人负责、依法依规、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以权利为基础,以平等为前提,以对话协商为手段,以达成共识为原则,以合法决策、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是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的重点。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

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从实践方面看,基层政府与干部通过让农民参与政治生活,既改善了干群关系,又降低了由此可能导致的政治风险;农民通过主动申诉其权益,既促进了基层政府与干部改变他们对农民的态度,又为真正捍卫自身权益获得了制度性的保障。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民主有机结合。

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极其推崇运用好的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条公理。柏拉图曾说:没有法律,人类“就和最野蛮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当坚持的基本思路是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此外,要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推进依法行政,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依据亚当·斯密的理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非划桨”,现代新公共服务理论则提出“服务而非掌舵”的主张,提出“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以及“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等新观点。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有两个重点:首先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其次是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要从整体优化的原则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辩证地分析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切实改变行政体制改革中政府越改越大的局面;坚持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根据群众的诉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为防止领导干部滥用权力,必须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主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必须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还需兼顾权力运行效力,因此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落实党的侨务政策,支持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和平统一大业。

从历史进程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取得了许多实效性成果,如废除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取消党与政府重叠的对口部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创新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初步建立公务员制度,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尽管如此,还是应该看到当前的国家治理体系与人民民主的本质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而造成这一差距的重要原因就是体制机制中的功能性缺陷。破除“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机制弊端,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结构-功能调适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总之,从结构功能主义范式出发,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围绕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进行广泛而审慎的结构-功能调适,从而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第一章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从思想到制度的发展……

从“苏联模式”到“多样性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过好群居生活,是人类生存发展、绵延不绝的基本方式。人类社会诞生之初至今,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秩序的追求。从1516年莫尔发表《乌托邦》算起,社会主义迄今已有500年历史,经过了从思想到制度、从“苏联模式”到“多样性道路”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辟代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前进的方向,近来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探索更加丰富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实践方式的认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说到底还是要建立起一套成熟、定型的国家治理体系,而科学、理性的治理方略也正反映在:执政党善于通过制度规范而不是阶级斗争来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一、社会主义从思想到制度的发展

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世界市场,从此西欧各国从事毛纺织业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那时英国生产的羊毛是最受欢迎的。与羊毛出口的剧增同步,英国国内的羊毛价格直线上升,这就直接刺激了牧羊业的收成。所以,凡是手里握有土地的贵族、地主和高级僧侣都纷纷转向羊毛业。一些权势人物的胃口越来越大,便打起自耕农土地的主意。他们用鞭子、长矛和烈火驱赶农民,拆除和烧毁农舍村庄,然后用栅栏和篱笆把大片土地圈起来,再挖上壕沟,使耕地变成了牧羊场。这一历史上著名的英国“圈地运动”,就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一个缩影。可怜那些失去土地和住宅的农民,只有流落他乡,成为“自由劳动力”,等待着资本家的血盆大口来吞噬。

托马斯·莫尔,是16世纪初英国的一位青年才俊,他26岁就被选为国会议员。面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血淋淋的事实,莫尔开始思考“理想国”的建设方案。当时许多水手和探险家在到过美洲、非洲和亚洲几个大陆之后,喜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游记,莫尔很热爱这类读物。他从描写美洲大陆的游记中发现,尚处在原始公社阶段的美洲印第安人和印度群岛土著人的生活很有意思。这些土著人过着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从来不知世界上还有“你的”、“我的”之分别。莫尔大受启发,禁不住拍案惊呼:“原来社会各种罪恶的根源竟是财产私有制度!”他渐渐相信,只有彻底废除私有制度,公平分配财富,人类才能幸福地生活。1516年,莫尔在客居法兰德斯期间,以拉丁文写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乌托邦来源于两个希腊语的词根,表达了“没有的地方”和“好地方”双重意思。在乌托邦,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们吃饭在公共食堂,连住房也是公有的。乌托邦的城市规划得很好,布局合理,建筑美观,家家都是花园洋房。

19世纪上半叶,正值工业革命兴起之际,欧洲涌现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家,他们推动空想社会主义走到顶峰。这三大空想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反映现代工人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闪光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材料。《新基督教》是圣西门最成熟的著作,他论述了实业制度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并以工人阶级代言人的身份论述了他的最终目的是工人阶级的解放。傅立叶被恩格斯誉为“自古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之一”。他在《新世界》中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竞争和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灾难,把所追求的和谐制度的基本单位称为“法郎吉”,并对由其所构成的和谐社会进行了详细描述。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直接带有试验示范的性质,他于1824年到美国购买了8万英亩土地,建立了共产主义劳动公社。欧文的主要著作是《新社会观》《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后来,他由于以全部财产在美洲进行的共产主义试验失败而变得一贫如洗,于是就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中进行了30年的活动。

尽管这些空想家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天才设想,但却无法避免其社会主义观点的虚幻和空想性质,并且无法找到承担这种变革的社会力量和现实道路。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两大发现”推动了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走向科学的历史性变革。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里昂纺织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和英国宪章运动的产生,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欧洲政治舞台,共产主义已经在欧洲被公认为一种政治力量,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当时,德国工人和手工业者成立了一个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1847年初,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并决定按他们的主张改组同盟。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国际主义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马克思和恩格斯接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已经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已经摆脱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影响,并划清了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界限,已经开始与登上了政治舞台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指导工人阶级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的理论武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了。

从19世纪70年代起,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越发突出。1870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32%,德国占13%;但是到1914年,英国占有的份额降到14%,几乎与德国相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助长了由资本输出驱动的海外殖民地争夺。于是,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形成和激化,最终酿成战争——从1914年7月29日至1918年11月11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腐朽、反动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已经陷入深刻的危机。据列宁估计,俄国到19世纪末大约有产业工人1000万人。俄国工人大多是农奴出身,从农村涌入工厂,工厂主仍然把他们视为农奴。俄国的工资仅及西欧主要工业国家的1/2到1/3,大多数工人在工厂的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由于产业工人濒临无法生存的境地,所以反抗斗争不断发生。1915年9月,罢工人数达25万;1916年最后三个月,共发生罢工328次,参加人数达26.8万;1917年1月罢工次数400次,参与人数27万。当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革命形势日趋成熟。1917年2月,俄国人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专制统治。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但是,俄国资产阶级很快窃取了“二月革命”的胜利成果,成立了以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这就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公开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的示威游行,并准备建立军事专政。4月,列宁结束长期在国外的流亡生活回到俄国,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制订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明确路线和具体计划,明确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首都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工人赤卫队和士兵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以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开始向冬宫发起攻击,深夜攻入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成员,克伦斯基逃亡,临时政府被推翻。当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已转归苏维埃。第二天,列宁在大会上作报告,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胜利,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同各种机会主义作斗争的结果。它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验证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共产党,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些国家和世界革命的面貌。1921年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面临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俄共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经验教训,果断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就是,肯定商品和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但是列宁并未对苏维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充分的论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斯大林执掌俄共最高权力,苏联陆续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苏联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为了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36年11月苏维埃召开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苏联新宪法。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苏联社会已经做到在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者又称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的制度。这就是说,我们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新宪法明确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它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建立起来。

苏联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又称为“苏联模式”。尽管目前人们对“苏联模式”的诟病颇多;但是,“苏联模式”在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下还是有其合理性的。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苏联仅仅用12年时间就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花了50年到100年时间才完成的工业化任务。此外,社会主义工业化还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了7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苏联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西方史学家因此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外部世界怀着蔑视、恐惧和羡慕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苏联发生的变化。大多数观察家意识到,改变前俄罗斯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的剧变是世界上发生的大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是对自由社会的价值和制度的挑战,并似乎表明了它作为社会和政策体系的可行性。”二、从“苏联模式”走向“多样性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是不平衡的,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明显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了停滞局面。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并逐渐形成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因为经济危机爆发使各个列强拼命瓜分殖民地、输出商品,而德国受《凡尔赛条约》限制,不能发展军备,又没有殖民地,国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39年9月至1945年9月,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了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从此开始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的苏联威望空前增长,随着苏联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了一批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亚洲一些国家受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鼓舞,也先后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这些国家相继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49年时,社会主义阵营包括苏联、波兰、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3个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工业化、发展经济和普及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苏联模式毕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形成更多地与苏联的国情相联系。所以,将这种本来就存在一些弊端的模式照搬到其他国家,很容易犯“水土不服”之疾,主要表现:①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片面强调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和农业。②在经济体制上,用行政方法管理经济,抑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③在政治上个人迷信盛行,民主集中制和社会主义法治遭到破坏。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的官僚主义、特权思想、违法乱纪、贪污腐化十分严重。④思想文化领域的教条主义。所以,20世纪50年代末,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普遍呼声。

1956年2月14日,苏联的赫鲁晓夫上台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从根本上否定斯大林,要求肃清个人崇拜在各个领域的流毒和影响。这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社会主义国家除南斯拉夫一片喝彩声外,其他国家多半是疑虑、震惊和茫然。反应最强烈的就是波兰和匈牙利。“苏共二十大”在国际上引起广泛震惊和不安,它不仅证明苏联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问题存在严重缺陷,也使苏联“神圣化的模式”在世界共产党人心目中垮掉了。此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开始进行了深入改革的探索。总体看,这些改革时断时续,时进时退,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益尝试。但是由于僵化思想的根深蒂固以及外力干涉,改革并没有最终突破“苏联模式”,而且不同的调整还引起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分歧与不合。例如1968年,捷克的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党的中央第一书记,捷共公布了推行这种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1968年春出现了改革的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为“布拉格之春”。但这却遭到苏联的猜忌与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苏联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最后联合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的改革被扼杀。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往,把社会主义改革推向了高潮。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改革观,形成了不同的结局:一个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东欧剧变;另一个是中国、越南等国家走出了各具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剧变首先在东欧国家产生,主要因为东欧国家有着不同于苏联的政治传统。除了法西斯势力与极端反苏势力之外,各国基本上都允许各种政治势力存在,各党派都有一定的活动自由,也没有剥夺剥削阶级的选举权。例如波兰,就有工人党、社会党、农民党;在罗马尼亚,有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农民阵线、国家自由党。各国建立的都不是一党制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而是多党制的几个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国家,实行公开的多党选举,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党一起组成了联合政府。在东欧剧变过程中,一般先是对形势不满的群众走上街头,对执政的共产党施加巨大压力,然后是反对派政党依靠和利用群众的情绪,将共产党赶下台。最典型的就是罗马尼亚的剧变,而且还带有突发的暴力性质。多年来,罗马尼亚人民对齐奥塞斯库总统拒绝改革、高压统治的做法深感不满,社会矛盾一触即发。1989年12月16日,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发生抗议活动,后发展成反政府示威,随后反政府示威波及全国。12月21日,齐奥塞斯库总统在首都万人大会上讲话,会后部门群众举行示威游行,同警察发生冲突造成流血事件。12月22日,示威群众占领党中央大厦,国防部长自杀,国防军倒戈,宣布支持示威群众,并同支持总统的保安部队发生激烈战斗。示威者包围总统府,齐奥塞斯库夫妇慌忙乘坐直升飞机出逃,在出逃途中被捕。22日,反对派成立救国阵线委员会,宣布接管政权,并公布十条施政纲领,其中包括实行多党制、三权分立、自由选举等。

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处于转折时期,在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条件下,其他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果断地抛弃了“苏联模式”,并开创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多样化的社会主义道路。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受到世界人民的注意。30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从第10位上升到第2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的近现代史上也是少见的。此外,越南、古巴、老挝、朝鲜4个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取得了一些改革成效。越南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革新与开放战略;古巴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了改革与开放;老挝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有原则的全面革新;朝鲜则走上了主体社会主义道路,并在21世纪逐渐开放。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例如越南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必须是一个人们生活得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加富裕,也更加平等、更加幸福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质量特征——以比资本主义具有更高发展阶段、具有许多优越性的品质而与之区别开来的特征”,所以越南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就是“民富、国强、社会公平、民主、文明”。再如朝鲜,目前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性,2001年该国派出480名经济官员和学者到中国、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对企业管理和市场经济的研究工作。此外,像古巴十分重视加强和改善民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古巴逐步减少了平均分配财富的比例,但没有改变基本的福利制度。古巴坚持向全民提供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首先是对发展医药卫生事业高度重视,继续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完善家庭医生制度;其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体育、文化娱乐和图书出版实行高补贴,一些文化、体育场所门票价格低廉,甚至免费。

恩格斯鲜明地提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和引领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从低谷中走出来。几个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将会推动人类幸福生活的实现。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评价说:“1989年之后,西方一直认为中国共产党注定也会下台。共产党执政这一事实始终对西方的中国政策产生深刻影响,的确,偏见似乎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如果不是永远的话。但是,根据中国近来的经历,我们现在应当比过去更多地将共产主义视为多元化模式: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共产党大不相同,自1978年以来,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它所展示的灵活性和实用主义与苏联共产党截然不同。”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充分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在一般意义上,制度主要是指一种稳定的、重复发生的行为模式,组织机构、规章条例、运行机制都可以视作某一制度体系内的基本要素。制度在社会变迁过程中一经形成,就是一套独立的行为系统,它有着自身的利益与价值。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几经曲折后做出的正确选择,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现实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根本上说也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平等、共享的价值理念,这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基本价值诉求。

从政治决策到经济生产、再到社会交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系列互动建立了有效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获取了崭新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互动框架,治理国家所需要的监管、吸纳、协调、表达、整合、分配等各项机能在这一框架内都具有足够的拓展空间。

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关键在于协调好经济社会生活和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问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为此提供一系列科学、规范、稳定的方式方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深入,当代中国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化。在这样背景下,政府决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牵涉层面越来越多,社会领域也随着各阶层之间的分化亟需通过“再组织化”以促进有序的整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体现出我们党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沉着,越来越讲究科学、理性的执政方略。治理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水平上,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点还是国家制度建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必须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其他的什么制度。恩格斯曾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中国元素”,它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必须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改旗易帜”或“僵化封闭”都不利于提升治理能力。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根据中国国情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另一方面也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制度化的有益经验。我们要不断促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好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从中汲取持续发展的动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