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3 00:29:24

点击下载

作者:王红相

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如是我说

如是我说试读:

杨凌有个老王(代序)

老王自号邰城王某,但这个稚号没人叫,别人叫得最多的,还是老王。每次听到这个昵称,老王心里多少有些不爽:还没怎么当小王,就已经成老王了。

杨凌是个小地方,老王也是个小人物。老王的老家离杨凌有二十多里地,是一个更小的农村。他自高中起,就在杨凌了,那时候叫杨陵,杨陵作为地名,现在也还用,所以这个小地方就有了一个名字两种写法,把外来的人搞得很糊涂,每次问起其中的缘由,杨凌人都要乐个半天。从那个时候算起来,老王在杨凌生活了整整三十年。说起来,老王绝对算是一个老杨凌,杨凌的大街小巷,都在老王的心里。

1986年的杨凌,还只是个小镇,东西只有两条街道,一条是老火车站前的小道,区政府就在这条街道,所以应该算是主街道;另一条是辅道,因为有个医院,所以也是人来人往的。南北只有一条道,现在叫西农路,那个时候,有没有名字,老王不记得了。所有的道儿上,有几盏可以数得过来的路灯,一到晚上,闪闪烁烁的,虽然不亮,在刚进了城的一个中学生眼里,已经是很美的风景了。所以,晚上他经常在街道上闲逛,并没有不安全的感觉,不像现在,有谁晚上在街上待久了,家里人就要担心。当然,那时的杨凌,还是有七拐八拐的很多道儿,连着许多的单位,老王也都记着呢。

杨凌有两所大学,据说都是全国闻名的,但却不在一个档次上,一所是“985”的本科,一所是高职的专科。这两所学校的人数,几乎要占到杨凌城区人数的一半了。一到学生放假,这里的街道就很冷清。做生意的小贩们,也有些是跟着学生的假期而休假了。所以,杨凌,很安静,空气好,环境好,老王觉得人也好。

这十多年来,杨凌爱修路,所有的路都修得宽宽的。外地人来杨凌,都不会走路了,横着走竖着走,正着走倒着走,都行。西安人开车过来,在马路上不敢开了,红灯没人,绿灯还没人,人都干什么去了?孤零零地在路上,这高档的地方不敢去,就是一碗面的事儿,犯不着花冤枉钱,左找右找,可就是找不到路边小店,远不如在西安方便,随便哪个胡同钻进去,一准儿有卖面的,还是做个西安人好。我告诉他,老王在西安的感受,其实和你在北京的感受是一样的。大概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有简单生活、清静生活、安逸生活的愿望吧?杨凌,还真就是一个这样的地儿!

杨凌很安逸,但绝不是说这里的人没事儿干,这十多年,杨凌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呢。这里是农都,后稷教民稼穑的地方,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多数人还是小农意识,日出而作,喜欢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出门上班儿;日落而息,晚上下班后和家人一起吃饭,老老少少地围在一起看个电视;10点多了,父母说,时间不早了,大家休息吧,一家人就熄灯就寝。第二天,还是这么过。日子没有太大的起伏,心情也没有太大的波动。老王觉得,这就是好日子。

现在的杨凌人,很少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都在过自己的小日子,父母也都很自觉,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尽可能地单过着,说是更喜欢待在乡下,习惯了老家的生活方式,其实,这只是一句假话,是父母考虑着孩子们的感受而说出来的违心话。中国的父母,基本上没有自己特别要坚持的生活习惯,孩子们习惯了,他们就习惯了,能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但他们,可以为了孩子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所以,老王觉得,一到晚上,每个家庭的窗帘上透出灯光的时候,也许,父母正在远远地看着呢!

无论愿不愿意,老王都不得不承认,杨凌一天天地在变化。路宽了,人没多,车却多了。每天早上上班,凡是开车的,都要提前半小时出门,二十多分钟的路程,走着去,和开车的一起到。回想起二十多年前他刚工作那会儿,真是天堂一般的日子。每周十来节课,上完了,有足够的时间在街道溜达,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多,有时候,一句话不说,就是为了吃一顿娘做的饭。

有一天,老王站在渭河桥上,西下的夕阳把漫天都染得红形形一片,河里水不多,蜿蜒地流着,往左往右,都看不见人,只有风,只有自己的呼吸与心跳。不远处,就是杨凌的高楼,他却觉得杨凌越来越远了。2016年1月2日第一部分发幽阐微《易经》的思维模式

从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开始,算起来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年轻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道德经》和《庄子》,因其文辞优美,朗朗上口,是极好的文学作品;平日里翻得最勤的,是四书,尤其是《论语》,虽然文字朴实无华,含义却是极深远的,如松柏之后凋,越嚼越有味道;对于释家的禅宗,兴趣颇浓,以诗歌而论,禅宗像极了唐诗,文字空灵,境界超拔,她的文字不是读的,而是用心体会的。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对世事的体会逐渐深入,虽然也还喜欢注重气韵的文字,却越来越多地关注了筋骨,所以更爱读《论语》了。直到最近接触到《易经》,脑子里那些不连贯的细碎体会,慢慢地连成片了。古人说《易经》是群经之首,以前只是听听,并不理解,现在真正地有了体会。《易经》是很通达的学问,对每件事情的判断有理有据,阴阳是立论的基础,时位是结论的根据。阴阳是不同性质的两种力量,分而合,合而分。阴阳的分别,是万事万物的本性,一者主导,一者配合,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阴阳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结果,互动与和谐,是一种理想的均衡,对立中有统一,统一后立刻对抗,即便是事物演进的过程,也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时与位,表面上是阴阳处于不同的位置,实质是事物在不同位置阴阳的不同作用。面对同样的事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会有完全不同的思想,在不同的位置,也会有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态度。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的人事关系,是阴阳转换的结果;事物本身在不同时间表现出来的不同性质,则是阴阳的状态。阴阳转换了,对事物的看法就会自然变化。

一个人今天可能觉得领导很开明,明天就有可能觉得他太霸道。在一段时期内,他会觉得领导的决策很英明;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有些问题;再过一段时间,甚至会觉得很可笑了。刚到一个单位,觉得能够进来就很好,所以很感恩;但过一段时间,会觉得能够被单位录用,是理所当然的,理由不外乎是自己的能力出众;再过一段时间,就一定会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工作,领导不提拔、不加薪,是对不起自己的。经验丰富的,有魄力的,可能会想着跳槽,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其实是时变了,时不同,想法就一定会不一样。

一个人是普通员工的时候,上班迟到、言论自由、无所顾忌,觉得无所谓;做了领导后,就会觉得很不好。人特别穷的时候,觉得钱越多越好;可真的钱太多了,也是会有很多麻烦的。领导做错了事情,有时候其实未必是错,可是你觉得错了,就会埋怨、批评,甚至攻击;但你做了领导,未必会比他做得更好。做儿子的时候,觉得父母是压制你的天性的;做了父母,一样会压制儿女。做学生的时候,觉得老师的学问不好,不理解学生的正常要求,公众场合谈个恋爱也要受批评;做了老师,反而会觉得当年老师的这些要求十分合理。其实是位不同,看法自然相异。所以,领导与员工,是一对矛盾。非要在不同的位置上追求和解,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古人说,时位之移人,确实是至理。明白了时位的道理,我们大可不必为不同而争执,不同是正常的,相同反而没道理了。一般人学习《易经》,总想着这个东西是用来占卜算命的,所以对算卦的程序很用心,得了一个卦,就看与之对应的解释,反而对其他的各种变化不讲究了。古人说,学易不占,重要的是观大象,得时位,仔细体会与本卦相对应的错卦、综卦和变卦的过程,就是把很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或者可能产生的结果放在一起参详,趋吉避凶,行事就不鲁莽了。

熟悉了《易经》的思维模式,就会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无论做什么事情,面对什么样的人群,出现了什么样的结果,内心都会波澜不惊。如果能够以这样的思维模式指导人生,就不会对别人的不理解、不认同,甚至是攻击产生对抗情绪;理解了对抗,人就有了宽容的心态,变得通达平和了。十五的月儿圆与不圆,都是自然;对面的人儿是敌是友,也是自然。2015年12月28日

自觉选择,没人逼她。

男左女右,男前女后,其实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概念有关。说起阴阳,这两个概念在我国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阴阳与世事万物的类比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古人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大小、长短、前后、左右等相对的概念,分别归类为阴阳,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男人性情刚烈属阳,归于左和前;女人性格温柔属阴,归于右和后,并没有歧视的意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左右、前后,只是一种次序的安排,并没有贵贱之别。

天在上,天为阳;地在下,地为阴;男在前,男为阳,女在后,女为阴。中国的先贤在构建文化秩序时,绝对没有重阳轻阴,整本《易经》都在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和谐才能衍生万物的道理。阳主动,阴主静,所以男人好动,女人好静,中国式恋爱中一定是男生要追女生;所以天总在动,而地不能动,地一动,人就受不了了。男女的左右、前后、高低是相对的,是互为因果的。只是为了表达上的方便,才有了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基本规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什么人开始,左右、前后、高下就有了贵贱的意味,而在这个秩序的形成过程中,属阳的事物变得尊贵,而属阴的事物变得相对低贱了。左为阳,右为阴,一个院落中,左边的房子就成了上房,而地位高的人,就一定要身居左位了。东为阳,西为阴,所以主人要住在东边,把房子租出去的人叫东家或者房东,而封建帝王的正室娘娘叫东宫,侧室只能叫西宫了。山南为阳,北为阴,所以人活着都喜欢住南面的房子,连帝王也要面南背北,而死后就最好躺在北面的阴坡上,战败者只好叫败北或者北面称臣了。一个宗宙里的祖宗牌位,也一定是男性祖宗放在东方或南方,而女性祖宗只能放在西方或者北方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左武右”“男左女右”等现象,都是尊左的表现,而尊左相应地有了尊贵的意思。

很多女人觉得不公平,常常把这种社会现象归之为男尊女卑。武则天颠覆男左女右的做法,其实大概也认为左与右或者前与后体现着一种尊卑。其实这只是一个误解,甚至连尊卑本身,也并没有地位上的高低之分。尊是高,或许有贵的意思,但卑是低,却绝没有低贱的含义,尊卑其实是高下的另一种表达。我们中国人说了两千多年的尊卑观念,可能多少误会了先贤的意思。文化秩序的确立,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并不是左右就一定代表着贵贱,只是一种习惯。西方文化中常说“Lady first”,讲话的开场白也是“Ladies and gentleman”,但并不见得就是女性的地位更高些。相对而言,中国文化更为坦率,只是,知道这些内涵的人越来越少了。2015年12月17日关于读书的三句话——在水利学院读书节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晚上启动“爱读书、读好书主题活动”,咱们水利学院的领导让我来讲几句关于读书的话。之所以让我来讲话,我想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因为我多少是读过几本书的,二是因为我还是个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教师。其实,自古以来,关于读书的论述很多,但大部分人感觉都在云里雾里。读书是很虚的事情,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但这话听着舒服,但实际有几人见到?读书不能给人带来当下的实际的好处,读不读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咱们南校区这个地方,学生以工科为主,工科专业的学生都实在,想的是怎样挣钱,怎样做事业的大事情,对于读书这点小事,多少有些抵触情绪。所以,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好好想了一下,到底讲些什么、怎么讲,想来想去,其实只想了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要读书。说这个道理之前,我先说个官话,官话就是冠冕堂皇地能拿出来讲给人听的话。今天晚上这里有我们水利学院的领导和老师,所以我要说我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个活动是在咱们水利学院开展的,也很高兴咱们学院的领导能给我这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如果问,这句话是不是内心想说的,我不回答,为什么呢?你们都很聪明,就套用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你懂的。为什么还要讲这句话,这是个礼貌,礼貌有时候是虚伪的,但却是必需的。更何况,我来这里讲话,确实是很高兴的,还不仅仅是因为礼貌才这样说。再往深说一点,就是个修养。修养是什么?修养就是你高兴不高兴,有些事都是要做的,而且要高高兴兴地做、尽心尽力地做,做了还不能有怨言,答应人的事情,给不给报酬都是要做的。我们见过很多随心所欲的人,只管自己痛快,不管别人的感受。比如,在饭店吃饭大声喧哗,吆三喝四;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男同学夏天上课的时候穿短裤、拖鞋,在校园里嘴上叼个烟头,张牙舞爪的;女同学在公众场合把那个眼睛描得五马六怪,把那个裙子穿得不能再短,满口粗话,标榜着自己是个女汉子,如此等等。我们都很讨厌这样的人,为什么?没修养。修养从哪里来?修养从书中来,所以我们要读书。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成大事业。如果你这一生想要有所成就,那就一定要多读书。你们是与水利专业相关的学生,以后有的是行万里路的机会,但读万卷书的机会,不是别人可以给的,一定要自己找出来。

第二句话,是要读好书。有些人读了很多书,把眼睛都读近视了,看看在座的,没戴眼镜的好像不是很多,戴眼镜的那都是读书读的。你们中间有些人可能在上中学甚至是小学的时候,有些书是父母和老师不让看的,所以就躲在被窝里,打个手电筒偷偷地读。我没有过这样的体验,所以我很佩服这样的同学。读了那么多书,好像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很多同学到大学了,还是一样没礼貌。见了老师不问好,不问好也罢,还装作不认识,不认识也没关系,还翻白眼,翻个白眼也不要紧,有些后来还记仇,不记仇的,心里也许会想,你们不就是些教书的嘛,敢批评我,考试还不让过!对于这样的人,农村有一句骂人的话,说是:“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当然,这也不完全是骂人的话,有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太亲密了,也是可以当面骂人的,而且比这还厉害。也有可能是书没读对,所以,读书,一定要有选择,地摊书、黄赌毒,披着流行元素的畅销书。虽然说,人这一辈子,短短不到百年,时间不是这样浪费就是那样浪费的,你整天上网聊天玩游戏,反正就是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这还是一种浪费。人活一世,到底该怎样浪费,实在是一个大问题,值得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好好想一想。我的建议是,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吧,读好书,读经典。我们的祖先创造了那么富有魅力的文化,都在书中写着呢,不读书,你就不知道。我们流传了两千多年的书,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检验!放着这么好的书不读,去读郭敬明等人的书?当然不是说他们的书不能读,而是他们的书,至多就是饭后的水果,吃了,能甜个嘴,不吃,也没关系的。在几百万种书中,我读的不足万分之一,是很浅陋的,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给大家推荐三本书:《论语》《道德经》《金刚经》。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有人可能要问,我读不懂怎么办?我郑重地回答你,所以你才更要读呀,读着读着,就懂了。何况,这三本书,如果你有了点生活经验,不是太难读的。

第三句话,读书要会之于心。这是个读书的方法。以前看过一个段子:夫妻两人一同去见上帝,无论男人说他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女人都说我也是,上帝感叹地说他们两个人有一个是多余的。人不能依附于别人,哪怕是你至亲的人。上帝把我们送到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读书的时候,不可能会产生和别人完全一样的思想。如果你的想法不能被人理解,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为此生气。孔子说人最大的问题不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而是自己不理解别人,所以要坚持恕道。如果碰巧你的想法被某个人理解了,那真是要谢天谢地的,知音呀!知音世所稀,要好好珍惜。如果你读经典,也能理解那些先贤圣哲的道理,并且用来指导你的为人处世,那你就是一个相当有文化的人了。我们是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所以无论你知道不知道,我们的身上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给脸上贴点金,我们都是文化人。既然是文化人,读书当然是要有主见的。别人说于丹的《论语》讲得好,你也说好,你知道为什么好吗?别人都说来杨职院上学是多么没出息,你也就说自己没前途了?你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要把六百所普通本科高校转成职业教育吗?你们的专业书籍,要读细读精读透,那是用来吃饭的工具,不好好读就找不到工作。可找到了工作,想把工作干成事业,你就还得读经典。这些书,是指导我们安身立命的,是解决我们内心冲突的经典之作,所以,读的时候不是用眼睛去看热闹,而是要用心去寻找智慧的。中国人是最有悟性的,我相信在座的也都是很有悟性的学生,只要想读书,就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三句话说完了,对你们有没有帮助,我就不知道了。谢谢大家!2017年3月31日关于阴阳五行的一点心得

关于阴阳与五行的基本理论,很早就知道一点,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半通不通地向学生讲过。今天上午偶尔看到了阴阳的篆体字,忽然对阴阳对转和五行相生相克有了一点新的认识与体会。

阴阳取义于太阳和月亮,是中国古代文明对于宇宙基本属性的归类,天地、男女、强弱关于阴阳的类推仅仅只是一种比附,是现实经验上升到抽象理论的概括,有必然性,但并不绝对。五行则是在阴阳统摄下对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解读。阴阳是大范畴,五行是小规律。基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阴阳与五行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阴阳五行的理论后来被一种颇为玄妙的命运占卜术所利用,算命的和被算命的都容易把期间的相生相克理解成定局,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人生态度。这并不符合命理理论。

我觉得,关于阴阳之间的关系,用消长比相生相克更容易让人接受。阴生阳,又克阳,反之亦然。所以,阴阳总是以对方为运动目标的,阴阳的和谐是圆满状态,这种和谐很难维持,通常是转瞬即逝。所以日无长明,黑暗如影随形;月无长圆,盈亏必是常态。从这个意义上看,事物发展之过程,远远重于结果。易是阴阳的对转,孔子是知易之人,所以说“尽人事安天命”,其人生态度,巧妙地实现了执着与洒脱的平衡。后人对于孔门经典的学习,着眼于字词章句的多,沉潜于人生态度的少,而很多知识分子,喜欢道家之飘逸也多过于儒家之通达,或者说,他们很少有人能够洞穿儒与道,就人生态度而言,它们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所不同者,道是明了之后的遁迹,所以可以激愤,而儒是明了之后的直面,所以平易。长久以来,我很难解释自己从情感上喜欢道家多一些,却总是手捧着《论语》,今天中午的偶尔阅读,使我豁然开朗。

五行的相生相克,无非就是木、火、土、金、水的“连相生”和“间相胜”,这好理解,相克中的“相乘”与“相侮”,就相应地有了些难度。如果能够在阴阳对五行的规范中理解相生相克,世间的事情就好理解多了。木,从字形上看,下面是一个“土”,上面代表破土生发出来的枝与叶,主生,是万物生发之根源,属阳,对应着春天;火,从字形上看,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主长,属阳,而且是至阳,对应着夏天;土居中,具体指我们所居之土地,引申为所处的环境,说大一点,可以借指地球。阴阳的对转均以“土”为平台,“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知道环境制约着好人变坏人,但并不明白,坏人也可以通过环境变成好人。变化是必然的,无论择不择地,土总要生金,而火必然要克金;金,不是黄金,也不是金属,代表坚固和凝固,主收,属阴,对应着万物萧瑟之秋天,却是收获的时候;水,周流不殆,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主藏,从表象上比金柔弱,为至阴,对应着漫漫长夜之冬天。五行有阴阳的属性,相克中自然会有相生的道理,只是,这种相生,是间接的相生,和易卦中的老阴变少阳,老阳变少阴的道理是一样的。金克木是常态,过度木必反克,所谓阳克阴,阴必克阳;金虽克木,同时也生木,却要通过水来实现,是间接的相生,所谓老阴变少阳。

从五行来看,命相相克的人,并不见得就一定是对方的敌人,或许正是相持相助的一种补充,重要的是,周围各种因素的配合。比如,夫命火或者水,妻命金或者火,本是相克的,不宜成家,但如果家中父母或子女刚好有巧妙的配合,就会得到一个相生相克的和谐局面,坏事反而变好事了。如果一个因素被破坏,比如说妻子对公婆不好,就会真成一个相克的局面,不好收拾了。所以,中国人的家庭中,讲究父母、夫妇和子女各安其位、互相尊敬,阴阳与五行总体上是平衡的,即便是偶尔的失衡,也会很快得到化解。作为中国人,一定要学会在动态中看问题,在动态中处理矛盾。2015年11月2日孔子四绝

最近一段时间,家里的事情颇多,细想起来,无非是些恩怨情仇。都觉得自己对,别人错。我费尽心力,左劝右说,却没有丝毫效果。清早起来,心里很多感慨,随便翻了本《论语》来看,恰巧就读到了《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忽然有了心得。

宋代的程颐这样解释这句话:“此毋字,非禁止之辞。圣人绝此四者,何用禁止。”意思是孔子完全与这四件事情无关。但是,我想,一个人,如果要到此四境,不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是万万不能的,但却不能因为难就放弃了。如果程子的话是真的,那么孔子是生而觉悟的人;生而觉悟的人,是佛,孔子就是佛祖了。孔子,或者佛祖,在到达圣境之前,都经历了许多苦难,有些,甚至关乎生死,可是,有谁会关注这些事情呢?人总是要忘掉一些事情的,而遗忘,或许正是一种选择。不管怎样,孔子或者佛祖,呈现给世人的,只是一个结果,面对这个结果的所有努力,那就是修行了。

修行,是人生必经的课程,可以在心中修,可以在事中修。年轻的时候,缘法不够,总是想快乐地活着;后来,经历的世事多了,苦恼也就来了,没想着修行,修行却在其中了。好多的误会,起源于臆想;好多的过错,发端于绝对;好多的痛苦,原因是固执;好多的偏见,局囿于自私。我们观察世界,视角不同,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内心不同,所以,修行,就是修心。所有的臆想、绝对、固执和自私,都是心魔,魔不灭,心不得清静,人也就自然无明了。

有些人,相亲相爱,因为过于关注彼此的言行举止,总想知道对方的一切,心里自然会生出控制的欲望,他或者她不在眼前,心里忽然就有了猜忌,虚幻出很多的不开心,所以要吵架。闹到最后,两个人遍体鳞伤,就像舌头和牙齿,本来是极好的,却难免要互相咬几口。有些人,看待问题,想当然绝对,他们总是说中国人没有公民意识、奴性太强,然而恰恰相反,或许批评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胡适当年是主张自由平等的大学者,被皇帝召见,不也毕恭毕敬地去了,小心谨慎地称溥仪一声皇帝吗?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的想法没错,错的全在对方,或者嘴上不说别人错了,心里却不以为然,除了自己,没有人能改变他,而他的内心,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根本就不想改变。更多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其实就是自私,自私的人,什么时候都有,只是,现在特别多。在独生子女是主流家庭结构的今天,有些孩子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他们也想考虑父母或者周围人的感受,却因为从小养成的中心意识而做错了事情,很多时候看起来是替人着想,却不知道是给自己和亲人们挖了个坑,让别人攒土埋掉,只剩下纠缠不清了。

世上的人,各人自有不同的机缘与心性,彼此或许正在观望,但不理解。有了信仰的人,觉得没有信仰日子没法过,所以看谁都一脸慈悲;而没有信仰的人,看见了有人拜佛,马上要想到卖香火可以挣钱了;西方的人觉得人应该平等自由,而中国的人却觉得集体力量大;父母说孩子不对,孩子说父母错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所以,得放下,得改变,得学着从这个山头看那个山头的风景。把内心的冲突消解了之后,再看过往,一切都是风轻云淡。

拜过菩萨的人都知道,菩萨有三十六化身,每一个都不是真身,却又都是真身,这就是《金刚经》里说的“诸相非相”。灭了菩萨的真相,才能灭了执念,也才可以烧香拜佛了,只是,拜佛的人很多,却不知道佛在哪里,佛是什么。

孔子四绝,只一句话,却说了和《心经》一样的意思,研习传统文化这么久,从来没有想过把《论语》与《心经》互相参证,想必,这是因为没有信仰的缘故吧。没有信仰的人,对于信仰的理解终究肤浅;好处也有,可以相对客观,对于各人的行为,也就都能接受了。这,或许也是修行吧。2016年3月23日马嵬有个老戏台

陕西兴平西北约十二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马嵬驿,此地有贵妃墓,每年都有很多人前来凭吊。其实这里的贵妃墓是不是真的,或者只是个衣冠冢,至今好像也没有定论。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杨贵妃是一个绝代风华的美人儿,又是当时最好的音乐舞蹈家,与唐明皇的爱情故事是人神共知的,其本身的故事就极有诱惑力了。历史真相是怎样的并不重要,富有想象力的人可以把历史当作故事来讲,听故事的人就以为是真的,也觉得应该是真的,会不会歪曲历史,没人管,但此地却大大有名了。

近年来,这里修建了一个民俗村。借着民俗旅游盛行的大风,依原来的坡势推出了错落有致的三条沟,把关中各地的小吃集中在沟里,每个小店只能坐几个人,门口挂上各种招牌。人少的时候,在这里吃个茶,品个酒,尝尝不入大雅之堂的乡间美味,确实也有些穿越盛唐的情致;但人多了,满沟的喧哗与热闹,人挤着人,做生意的老板们不用吆喝,小店里的食客早就爆满了,连貌似玉环的美女们,也顾不上优雅,面对着勾魂的小吃,眼睛里要冒出绿光了。这里是吃货的天堂。

昨天,我与几个朋友,又一次来到了马嵬驿。与其说是为了吃,不如说是为了逛。大红太阳当头暴晒,温度都快上升到30摄氏度了,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身上像钻了无数的蚯蚓,浑身燥热不安。来到驿站广场的时候,忽然吹了些风,觉得一下子到了一个清凉的世界。广场上布置了许多遮阳伞和凉椅,专门为游客提供休息。看着十分休闲的人们,我们由衷地觉得,人们现在的生活比起以前,确实是天上人间了。广场南边,是一些人造景观,以假山的造型为主,坐着看,有几分雄伟,站起来细看,就像是盆中的山水,精致或许有几分,却没了活力。

广场的最西边,借着不高的台子,建了一个小小的戏台,四根柱子撑着,房檐上挑,前额挂了一串灯笼,台上放着几张桌椅,桌椅两旁刻了一副对联,这是一个老戏台。早些年,关中大地上,每个村子都有这么个老戏台,逢年过节,或者有什么重大事情,都要在老戏台上唱几天大戏。也有些时候,农闲时节,或者晚饭过后,总有那么些戏曲爱好者,在台子上咿咿呀呀地唱上一两个小时。台下的观众,或下棋丢方,或追逐打闹,有时候甚至没有观众。有没有观众,唱戏的人并不在意,有观众,他们唱得投入;没有观众,他们一样投入,唱到动情处,泪水潸潸而下,不记得是在唱戏,觉得就在现实之中。这群唱戏的,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自乐班。那个时候,这些老戏台,几乎就是村里唯一的文化阵地了。

上次来的时候,知道这里有个戏台,但并没有细看,因为当时没人唱戏。这次,趁朋友们去看民俗文化窑洞的空隙,我溜到戏台后边的阴凉处休息,忽然听到了台子上传来熟悉而又陌生的唱腔,苍凉沙哑,唱的什么,听不清,但似乎与平日听的秦腔有所不同。于是,我走到前台细细地听,这些唱戏的人是五位老者,年龄应该在六十开外吧,其中四个戴着眼镜,我估计是此地农村老人十分喜欢的那种石头镜。那个主唱的,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双手各执一副竹板,打得很夸张,但唱得很婉转。其余弹弦、拉二胡的,倒是中规中矩,看起来相对很安静。唱戏的老者表情很丰富,完全没有表演的痕迹。我觉得他似乎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我很仔细地用手机把这些唱戏的人拍了下来,也仔细地研究了两边刻着的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果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了。

大约过了十多分钟,朋友也来听老者唱戏。朋友说,他们唱的不是秦腔。我们熟悉的秦腔,不是唱,是吼,声音激越,一唱三叹的,哭腔多,而老者却分明是在唱,也不激烈,而且唱得婉转优美。后来专门上台打听,老人说这是弦板腔。对于戏曲,我素无研究,不知道这弦板腔算不算秦腔,但我固执地认为这应该也是秦腔的一种。秦人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秦腔的历史也同样久长,号称是戏曲之祖的剧种,不应该只有一副面孔。秦人倔,情怀内敛,哭的时候旁若无人;笑的时候,也并不在意在别人眼中是否可笑了。回来专门查了资料,才知道,弦板腔又叫“板板腔”,因为主要伴奏乐器“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得名,最早是从隔帘说书的皮影戏开始的,流行于乾县、兴平一带。弦板腔皮影总是只有四个人说唱,被群众称之为“四人忙”。皮影有东路、西路之分,西路皮影叫弦板腔,而东路皮影叫阿宫腔。而秦腔居然有东西南北中五路变调,其中北路秦腔就叫作阿宫腔。这样看来,弦板腔似乎也应该是秦腔了,而不像某些人说的是另一个剧种。

从戏台离开的时候,回味着那副对联,我忽然有了四句诗:四根柱子一方台,桌椅弦索唱起来。也有悲苦也有笑,爱看不看大自在。脑子里有那位老者唱戏时的情形,也有他跷着二郎腿怡然自得的表情。无论秦腔是个什么样子,它都是秦人苦乐人生的集中体现。此地的人,三千多年的生活状态,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积淀出了骨子里的与众不同,唱腔从容而雅致,却散布于村落,念白高雅而古奥,却流落在民间,这,也许就是此地的文化吧。2015年4月27日谁在诵经

前几天写过一篇文章,说起了自己读过的三本经书:《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分别是儒、道、释的典型代表作品。一位网友留言:“千年儒释道,万代山水茶。一生儒释道,醒悟阿弥陀。读书人均从儒,四十至五十岁,悟了许多;六十岁以后就南无阿弥陀佛,四大皆空了。”从他留下来的信息,我觉得这是位长者。长者自身的体会,外人不得而知,但他显然从释道中得到了解脱,这种解脱是他人生历练后的结果。关于信仰的问题,与爱好有关,但关系不大,已经不属于争论的范畴了,可偏偏有人硬是要以某种道理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偏执。这段话让我又一次检查了自己,再听《金刚经》时,果然有了不同的体会。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喜欢道家和释家的东西,但仅仅是喜欢而已,就个人信仰层面,我并没有进入到道教或佛教的层次,也不是在家修行的居士,用某些人的话说,可能还没有觉悟。尽管做不到,我还是愿意作为一个纯纯的儒者,兼济天下的雄心确实没有,但想做点事情的念想却从没有断过。孔子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虽然这话本意是说后生可畏的,但无意间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可以成就事业在年龄上的心理底线。到了向五十岁狂奔的时候,我不得不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眼看着一天天衰老,能做点事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我的内心无比惶惑。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一个经常自省的人,工作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忽然就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了。机缘凑巧,最近我又一次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不知道是应该感谢上帝,还是应该感谢自己。事实上,我好像又回到了原点。

平时我更愿意听别人诵读《金刚经》,但自己从来没有出声地诵读过。也想找些别人诵读《道德经》的音频资料,但一直找不到。我经常听的是王菲朗诵的《金刚经》。王菲是唱歌的,声音很好听,尽管听起来没有出家的法师那种中正平和,也没有慈悲,但听的时候确实很舒服。《金刚经》长六千多字,王菲读一遍,刚好是四十分钟时间,没有一点潜心向善的耐心,是坚持不下来的。我听王菲诵经,通常是在盘腿打坐的时候,不是每次打坐都听,但偶尔听下来,竟有了不同的感受。

在刚开始打坐的时候,我听王菲诵读,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腿疼无法坚持,想用王菲的诵读化解肉体上的疼痛;二是内心的杂念如过电影一样在心里闪,我觉得需要一个助缘,《金刚经》很好,王菲也很好。开始因为腿疼,听得仔细,后来腿慢慢不疼了,经文也听得模糊了。四十分钟的调养结束后,居然奇怪为什么没有听到经文里的某一段原话呢,哦,原来是自己睡觉了。于是开始惶惑,觉得自己内心可能尚有淤堵。《金刚经》我以前读过很多遍,大体内容是熟悉的,尽管如此,王菲的诵读还是给我很多启发。后来就想通了,过于纠结听经的时候是睡觉或者是清醒,也是一种执念,顺其自然吧。这么想的时候,我居然可以不用听王菲的诵读了。心静下来,自己就是有缘人。

昨天晚上,我在办公室忙完工作,回到家里已经快晚上十点了。入睡前照例打坐,我想起了那位老者的留言,就又把王菲诵读《金刚经》的音频找出来,戴上耳机。慢慢地,我忽然觉得王菲就是我自己了,是我自己正在虔诚地诵读经文,读什么,不知道,但这个声音,确定无疑是从心底传来的,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它陪伴了我四十多年。后来躺在床上,我还是有些疑惑,内心的那个声音是否真的存在?而我,是否就是那个躲藏在内心深处的人呢?忽然就想到了庄子梦蝶的著名故事,两者何其相似!2014年12月7日谁在误读孔子?

早上读了一篇文章,罗列了孔子遗留下来的所谓“十大糟粕”。且不说支撑这些结论的论据不靠谱,单从此文立论的出发点,其实是不值得驳斥的,可还是有爱护孔子的人撰文批评了这篇文章对孔子的误读。读完两篇文章,我想的是,两千多年来,我们完全了解了孔子吗?

首先要声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孔子的崇拜者,从情感上,我更喜欢飘然世外的老子李耳,和那个梦了个蝴蝶而参透了人生的庄周。近年来,孔子的书也翻,但比以前少得多了,可会之以心的地方却越来越多。扪心自问,无论我对孔子的情绪如何,都不得不承认,他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响实在是最大的。千载之后,对话孔子,实在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流传了二千五百多年的孔子,给了我们太多想象的空间。出于政治的需要,历史上曾经把他塑造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读书人按照“德配其位”的美好想法,给了他“素王”的美誉,觉得官做得大了成就才高,好像也是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言论中附会出来的结果。孔子只想通过最高统治者推行他的德政,从来没想过达到那么高的地位,所以后来的皇权继承者也并不反对他,相反,因为他主张的政治思想切实而有效地把他推上了越来越高的位置。在另一方面,那些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的书生们,也觉得可以用他的思想拯救中国,所以不断地吹捧他。那个生于清末坚持变法的康有为甚至把他推上了“国魂”的高度。无论我们怎样对待历史,孔子都会不舍昼夜地陪着我们,如清风无语,如明月无声!

有人把孔子与封建主义画了等号,所以,孔子的思想纵有可取,却是封建思想,属于历史陈迹。我不是孔子的研究者,但我也知道,孔子是宗周的,那个时候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所谓的封建社会,至于后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有时候以孔子的思想主张治国却搞成了那个样子,好像并不是孔子的本意。无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孔子关心的重点其实并不是政治制度,而是主张“为政以德,用礼教来治是国家”,是个人层面上的“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国家层面上的德政。礼乐所在地方,行仁政,乐万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大道所在,无论这个大道在哪里,也要乘槎浮于海,虽远必至。所以,孔子没有单纯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观念,倒像是一个具有泛爱情怀的国际主义者。

也有人把孔子与等级制度画上了等号。在孔子之前,等级已经存在了,社会上充满了不平等的现象,把这个账算在他头上,实在有些委屈夫子了。孔子说了很多与等级有关的话,如果这些话中确实有为等级差异而粉饰贵贱的成分,批评他也不算过分,因为现在毕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但要命的是,后人因为要批评等级制度而顺带着批评了孔子,并且曲解了他说过的那些话,这可就太委屈他了。“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不能为自己辩解,我想,如果他能的话,怕也是不屑辩解的。非不能也,实不为也;非不为也,实不屑也!他只想让人们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中都能够各安其位,顺天应时。在他构建的体系中,确实会有等级,但这种等级只是一种治国之道,内在的支撑是“德治”或“礼治”,而不是权势,等级有高低,秩序却没有贵贱,秩序中的人也是生而平等的。

在普通人的想象中,孔子是一位不苟言笑、严肃刻板的人。这又是一个误解。以我做教师二十多年的经验,如果一位老师特别地让人尊敬,站在仰视的角度,学生给他做语录,就一定只会记下那些堂堂正正的言论。而后来的人读到这些文字,可能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我们主要是从《论语》来认识孔子的,所以,我们只是领悟了孔子性格中最主要的一面,一些细致的东西,会有意无意地被忽视。有人统计说《论语》中有六处写到孔子的笑,我读书不细,记忆深刻的只有三处。第一处是在《论语·先进》里,是写他与学生们畅谈理想的时候,有一哂一叹,笑子路的直率,赞同曾点的想法。每次我读这段,都能感受到夫子与学生的其乐融融。第二个是在《论语·阳货》里,夫子看了子游以礼乐治理武城后,笑着开了个玩笑:“割鸡焉用牛刀。”但面对学生的疑问,他赶紧承认了开玩笑的本意。这里的孔子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所以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第三处是在《论语·述而》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没有直接点出一个笑字,但燕居之乐,却是生动的呈现。除此之外,孔子也有怒,怒的是“八佾舞于庭”;也有哭,为了颜回的早逝一哭而恸。如果我们读《论语》的时候,能抱着一种平和的心态,不是奔着挑刺去的,也不是奔着崇拜去的,我们就会从中体会到更多的内容。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能也。”他没有太多的奢望得到时人的理解,更不要说后人,但后人恐怕不应该对他张牙舞爪,无事生非吧。有一些人,既无对传统文化的精深理解,也没有尊敬古人的博大胸怀,纠结于一些字词章句,半通不通地曲解了孔子的意思,多少是有些可笑的。比如有些人把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旷达,理解成了迷信的宿命,把“君子固穷”理解成了不思进取,把“民不可使知之”理解成了愚民,把“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理解成了歧视女性,这都是无中生有的好事者,如果能把书翻开结合上下文好好读读,而不是轻率地人云亦云,恐怕就会对孔子有一种不一样的认识。

纵观中外历史,对孔子的态度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无以复加的神化。包括司马迁,在他的《孔子世家》里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有人据此推算孔子的身高是221.76厘米,快赶上姚明了。还说孔父叔梁纥身长十尺,比姚明还高,这些都是很让人怀疑的。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时候会把民间的神话故事当作事实采信并写入史书。不光司马迁,后来很多历史学家都有这个习惯。细想起来,中国人的性格里多少有些玩味和调侃的成分,只是后来这种旷达被抽象成了一本正经的陈述,连真正的玩笑都像是事实了。所以西方人说中国人不懂幽默。其实,《史记》里的很多传说,比如刘邦的母亲与白龙交媾的故事,分明就是揭露刘氏自抬身世的笑话,偏偏有人就当作史实。至于孔子方顶类丘而得名,父母野合而灵异的说法,无非是神化孔子的一些小手段。直到今天,一些人还借着复兴国学的名义,无条件地把孔子说成完人,这是需要反思的事情。孔子思想传到欧洲的时候,出现了美化为完人的倾向,但因为属外来文化,所以他并不会影响人家的文化传统。我们如果还把孔子推为完人,对于我们当代的文化建设多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另一种是恶意亵渎孔子。中国近代史上有反对孔子的潮流。洪秀全太平天国时期把孔子妖魔化,固然是出于革命舆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务实作风对太平天国的上帝教是不利的。而五四前后因为思想启蒙的原因对孔子大加鞭挞,考虑到历史背景,以及反对帝制复辟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有点像西方的黑格尔们,因为他们不通中文,凭着二手的资料,对孔子缺乏正确认识,这是情有可原的事情,至少他们还承认孔子是一位圆通世事的智者。今天恶意亵渎孔子的人看起来披着历史主义的外衣,其实恰好不是历史主义的态度。2015年3月30日恋爱三态

活了三十多年,只谈过一次恋爱。在别人眼中,我或许谈过不止一次,而我却固执地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只有一次。若不是忽然童心又起,背上书包读研究生,又操着文学的旧业,我是不会再说起恋爱的。跟小朋友们交流起来,觉得很困难,静思细想,竟然理出了三种不同的恋爱观。它们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让人无奈于时间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前,我总觉着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可以平等交流的,现在却发现,人若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平心静气地接受不同见解,就已经相当不易了。我把三种恋爱观呼之为“三态”,固然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意思,却也取李渔审女人之美时“态”的意味,无论如何,恋爱是唯美的。

恋爱第一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态具有古典审美韵致。那个时候,恋爱的目的性很明确,确切地讲,它就是婚姻的第一阶段。此意之外的男女接触,无论亲密到什么程度,均不以恋爱视之。这种恋爱一般有固定的程序模式,当然这并不是谁刻意规定的,只是那时人们都认为“应当如此”,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呆板模式的形式美。不管男女在什么时候认识、生情,以至于海誓山盟,私订终身,但恋爱关系的确立却必须得由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人穿梭于双方家庭,牵线搭桥,吃上一顿丰盛而庄重的家宴。这顿饭钱通常是女方来承担,男方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至于以后男方要拿出多少迎娶彩礼,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之后,男女双双逛大街、溜公园,大家就认为他们恋爱了。现在想起来,这是有趣的,也是一种肩负着社会审美要求的恋爱。这种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破裂。因为男朋友往往在进入家庭之前就已经早早占领了女孩子的芳心,父母不认可便有许许多多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父母脸面无光、权威丧尽,只好缴械投降,所以开明的父母理智地接受了女儿的男朋友,至于后来女儿会不会嫁给他,那是女儿自己的事情,父母也不得而知。社会风气由此一变。

这一态的恋爱中,男孩子有选择的绝对自由,街头美女、校园佳丽、红粉知己,只要对了胃口(用这个词是证明色欲和食欲其实是一回事儿,都具有审美意义)的,托人堂而皇之地上门明示爱慕之心。女孩子的选择相对而言就要被动了许多,她们在心里可以无数次地描摹白马王子的英俊潇洒、倜傥多情,也可以用似看不看的眉眼儿偷偷审视熟悉不熟悉的俊男帅哥,却绝对不可以明目张胆地说出自己的心境。我的一位大学女同学,相当洒脱的一个人,她却说:“即便是爱死了一个男孩子,我也绝对不会告诉他!”因此,这一态的恋爱中,男孩子在笑,女孩子常哭。女孩子后来牵着恋人的手,心里可能却想着另外一个人,拿着恋人的优点去靠近一个幻影,结果却常常放大了缺点。所以后来结婚生子了,女人仍觉得不平,家庭里的争吵不断。男人们沉迷在得意忘形的胜利中,不满足的欲望伴随着婚姻的成功迅速膨胀,吃着山珍海味却想着五谷杂粮,得了娇美娘还想要贤妻良母,全不看自己几斤几两。当然,这男女的要求都是正常不过的,无可厚非。女人不会因为失望多了就没有希望,男人也不会因为花花肠子多了就忘了过日子。

恋爱第二态发生在90年代后期。第一态的恋爱非常稳定,在稳定中扭曲着女孩子五颜六色的美梦,也压抑着男孩子生机勃勃的冲动,自然有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男女都想着要改良进化。这个时候,有人悄悄地把恋爱和婚姻分开了,自主了恋爱的独立性。虽然也还很少有人公开声明为恋爱而恋爱,可恋爱确实像被剥光了衣服的裸体本身一样真实可赏,尽管它仍然穿着婚姻的小裤头。恋爱对婚姻的依附可能也还是出于审美的因素,不全是社会道德的强制。此风一涨,风靡一时。男孩子第一次见到女孩子时,就自然而然地拉住了她的细嫩巧手,自然而然地拥抱了她的娇柔纤腰,四目传情中,恋爱便紧锣密鼓地进行了。男孩子不再道貌岸然地假装道学,几乎能一天一首诗,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我爱你到一万年”的肉麻。女孩子不再矫揉造作地梦想虚幻,秋水顾盼地寻觅着爱的敏感,像目光炯炯的鹰从百米高空搜觅小兔子,看见了目标就被锁定,很少让他再从眼前溜走。男孩子问:“窃窃私语了一个晚上,手都不让碰一下,这也叫恋爱?”女孩子答:“推心置腹了两个小时,手你都不碰一下,可见你心里没有爱的感觉,我也并不是你的意中恋人!”这层窗户纸捅破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有过恋爱经验的人是不难想象的。

这一态的恋爱中,女人的地位提高了,绝对不是第一态中很古典地只是把美丽和感情一股脑儿交给男人去挑选,她们也开始审视起男人。女人比男人的精细让她们过上了上帝一般风光的好日子。男人的伟岸是历史的假象堆出来的,或者说,男人的美和权威是在女人睡着时的唯一形态,女人一旦睡醒,男人的形象轰然倒塌,外强中干的本质在女人的嬉笑中暴露无遗,男人变得可怜了。叽叽喳喳的女人好像是在一夜之间认识到了美丽的价值,明白了女人对于男人的价值远远高于男人对于女人的价值,于是挑三拣四地要求了男人的财产、学历、身高、外貌等等。当然很多女性是在挑得差不多的时候,心里就十分受用地投入恋爱了,用的还是小鸟依人的方式衬托着恋人的虚荣心,直至步入洞房,直至生子憔悴,直至从对男人的摆布到受男人的摆布,直至忍无可忍时露出一蹦三尺高一哭二闹摔碟子拌碗的泼悍,基本上还是会还原为第一态的结局。也有些女人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拗,挑了张三拣李四,直到挑到了百家姓里的最后一个姓也挑不出个完全让自己满意的男人,便感叹了世间的好男人都让人挑完了或者就是死完了,挑到过了三十岁,美丽快要被耗尽时,匆匆嫁人了事,仍然会还原一个普通女人的正常生活。这一态的恋爱什么时候会结束,我不知道,大概月有阴晴圆缺的时候,人也就会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恋爱第三态可能起源于世纪交替的时候。地球村让世界文明大碰撞,先进的工业文化吸引了数不清的人们的目光,商品大潮汹涌澎湃地刺激着人们的各种欲望,恋爱在物欲的压迫下无处躲藏。中国的少男少女们幸福无比,一方面享受着传统的恩惠,毫不心疼地花着父母不求回报的血汗钱花天酒地,一方面啜吸着现代西方文化的甜美,网络交友,婚前同居。恋爱彻底摆脱了婚姻的束缚而自由自在,男男女女大胆地突破了处男处女的婚姻道德底线,把恋爱和性爱结合起来。传统中婚姻是男女性爱的法律保证的观念正在一点点碎裂,婚姻虽然还是性爱的主要方式,但却不再是唯一方式。以前人们把婚前性行为视为偷吃禁果,现在的社会半遮半掩地放弃了这个词汇。艺术死于自由,大自在以后的恋爱所透出的审美价值大打折扣。只是,当女人也在寻找性感恋爱的时候,男人就变得更加虚弱不堪。男人在女人面前抬不起头似乎成了中国的普遍国情。女孩子理直气壮地呵斥着男朋友,美目倒竖、杏眼圆睁固然使男孩子如老鼠怕猫复又恋猫的卑贱心理充倒也不失为一种牺牲,但如果说这恰恰正培养了另外一种病态又当如何呢?恋爱与性爱有关;关联却并不是很大,因为她是爱情的派生,谁又能说爱情只有性爱本身?恋爱是上帝送给人世间一道光华四射的美丽花环,我们由衷地希望饮食男女都能真正地品尝恋爱的甘露琼浆。看见人们曾经恋爱、正在恋爱或即将恋爱时,上帝也会开心地微笑!2003年5月1日我从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小时候,我对于历史的了解来自于规范的历史教材。几千年的历史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铺开,几十个朝代,成百上千的帝王将相,成千上万的英雄名士,错综复杂地讲述着各种历史故事,故事里面看不见黎民苍生,看不见个人心性,所以,我觉得历史是平面的。后来,阅读了很多人物传记,接触了很多野史杂闻,我知道了即便是历史事件,呈现给后人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有大量的东西是说不清楚的,即便是所谓的说清楚,可能也会有某种态度或者情绪夹杂在里面。如果我们以人而不是以事为视角深入进去,把历史事件还原成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我们能不能看清历史背后隐藏的民族精神,能不能看清沉浮其间的个人命运?这个时候,历史逐渐呈现出立体多元的面貌。再后来,阅世渐深,读书渐杂,感悟渐多,思想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也就越来越不愿意按照别人给我设计的过程或者结局来理解历史了。

长久以来,一直有很多疑问: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物或好或坏的结局,是具体的境况造成的,抑或是个人命运有所不同?是取决于自己的自主选择,抑或是各种因素的合力?每个阅读历史的人的不同解读是出于客观的结论,抑或是因为情感好恶、个人恩怨而得出的主观结论?虚无的历史观固不可取,但偏激义愤的强求也同样无助于历史的真实。我们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即便有待完善,至少在求证历史时能够保证以史实为依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观点看似提供了多元化视角,其实只是为很多人非难历史提供了理论武器,以既往之事适现状之履,恐怕更难做到还原历史真相。

其实,关于历史的编修,历代史家均有典范。孔子是一种极致,他以德名世,为两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树立了一种标准模式。慎做春秋,微言大义,小心翼翼、惜墨如金的修史态度看起来客观公正,但其实背后也还是有褒贬的,体现在对材料的取舍与整合,可是温良恭俭的做法让后人敬仰不已,虽然活着的时候如“丧家之犬”,死后多年却成了我们的圣人,其思想与态度成为几千年的主流。司马迁也是一种极致,他以言名世,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和遭遇不幸的名士树立了又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在司马迁笔下,历史的核心是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说的全是活生生的人,十表八书,只是个补充,事件是以人物带出来的。后世每一个读《史记》的人,首先记住的是人而非事。历代研究《史记》的学者,要么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要么研究的是文学的词采,至于那一段历史中的众多人物反而不是核心了。在我看来,司马迁对于历史的最大贡献,其实还是在史实之外的,是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态度。此后的历史著作,能够被人们特别称道,或者说对于历史做出特别贡献的,寥寥无几。

既往的历史事件,无论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如果不对当下产生意义,恐怕也就失去了作为历史的价值。所以才有人不断以当今之用求历史之实。但透过许多语焉不详的描述,我们能够窥知历史的本来面目吗?我常常想,就以当下之事而论,眼见的未必真实,何况久远之前所未亲历,通过一堆文字或者所谓的证据,我们就敢断真伪?轻易就下结论的做法是不是科学的态度实在值得商榷。对很多人物,对很多事情,我没想过一定要搞清楚,而且我也认为搞不清楚。与其细琐地研究历史,还不如大度地感悟历史。我们今天看过去的历史,也许短短数年,但其间发生了多少事情,有多少即便是伟大如孔子和毛泽东也无能为力的是非曲直,我们不得而知,所以,聪明的做法,是学习历史而非评论历史,“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真正求证史实的专家听到这样的话可能会气得吐血。但对于我来说,这并无所谓。我读的历史书不多,然而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敢放胆胡言。

那么,我从历史中都学到了什么?

我从历史中学到了经世的理论。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先后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经世理论。中国的儒道法墨,都出过很多风头,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我们仍然是农业社会,当然没有人敢完全否认农业社会就一定不好,虽然工业化是当代潮流。西方的基督救世、政教合一等等在今天好像也还很有市场。民主治国,科学发展是我们治国的大趋势,但还是有很多人觉得西方做得比中国好。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未来的历史,谁把西方的那些个理论与现实都看了个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春秋的时候,我们就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积,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的见解,水土不服,生搬硬套是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