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学习很简单(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15 20:45:13

点击下载

作者:杨大宇,刘志彬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爱上学习很简单

爱上学习很简单试读:

内容简介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事实上“兴趣”这位老师却常常缺席。当代中国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缺少学习兴趣。之所以很多学生的成绩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甚至直线下降,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只是缺少对学习的兴趣罢了。

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爱上学习很简单》一书将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该书从本质层面上详细分析了阻碍学习兴趣产生的原因,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对学习产生兴趣。作者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导图”“有氧学习”“乐趣配方”等革命性的学习工具。

看完这本书,相信你想不爱上学习都难!

序言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他最著名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小主人公汤姆被姨妈罚去刷栅栏。这是一件非常令人讨厌的工作,不但很辛苦,而且很容易把衣服弄脏,但是汤姆是不敢违抗姨妈的命令的。他乖乖地拎着水桶走向栅栏。其他孩子见了纷纷起哄。他们都很清楚在汤姆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可是汤姆不甘心就这样在小伙伴的嘲笑声中完成这件令人厌烦的工作。于是他选择做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一边吹着愉快的口哨,一边刷栅栏。

一开始没有人注意在汤姆身上发生了什么。不过很快,大家发现汤姆似乎很快乐。一些好奇的孩子开始询问汤姆为什么如此高兴。汤姆漫不经心地回答因为他在刷栅栏。于是有人提出要尝试一下刷栅栏的滋味。汤姆装作很不情愿的样子和这些小伙伴讨价还价。最终,那些小伙伴都拿出自己的“宝贝玩具”和汤姆做了交换,替汤姆刷栅栏。而小汤姆呢?则轮番玩着其他孩子的玩具,并兴高采烈地看着这些孩子完成本该由自己完成的劳动。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还是念初中的时候。那时的我只是觉得汤姆很聪明,如此而已。数十年后,我已身为人师。当此时的我再次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发现这个故事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刷栅栏究竟是一件怎样的工作?是枯燥的惩罚,还是充满乐趣的游戏?在没有这个故事做铺垫的情况下,我想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选择。但是如果你仔细品味小汤姆的故事,会发现答案并不像看上去那样明显。刷栅栏这种活动本身并没有乐趣和烦恼可言,所谓的有趣和无趣实际上只是人的感受。既然是人的感受,就应该是可以改变的。小汤姆就改变了他的小伙伴的感受,让他们觉得刷栅栏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小汤姆在无意之间揭示了制造乐趣的奥秘,也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对乐趣和厌烦的成见。这让我联想到那些饱受厌学困扰的孩子。他们和被姨妈罚去刷栅栏的汤姆一样,把学习当作一件令人讨厌的、不得不做的事情。但是他们并没有汤姆幸运,可以找到一群乐在其中的小伙伴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于是,上学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成为一种不得不忍受的煎熬。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为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

当一个人自认为是在从事最痛苦的事情时,他是很难把这件事情做好的。于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怪圈:孩子越是讨厌学习,越是成绩不好;越是成绩不好,越是讨厌学习。厌学就像是一个传说中的魔咒,无论是谁,只要沾染了它,就会丧失学习和前进的欲望,并在无聊和痛苦的深渊中挣扎。

同样饱受折磨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他们的家长。身为父母,没有人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讨厌学习,在父母看来是自毁前途的行为。与此同时,这也毁了父母的希望。失望和愤怒之余,大多数父母都会选择本能地向孩子施加压力,以期望孩子能够回心转意。而事实上,这样做只能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由于压力而导致的问题很少会因为更大的压力而得到解决。

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即便曾经有过拯救厌学孩子的动机和行为,也只是暂时的。毕竟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很多个。当那些在学习上自我放弃的孩子一再用实际行动拒绝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时,等于向老师发出一个明确无疑的信号:我不想学习,不要烦我。

当其他想学习的孩子向老师求助时,老师实在没有理由放着想学习的孩子不管,而去关注那些已经自我放弃的孩子。于是,在学校里,孩子的学习表现会呈现出圣经中的“马太效应”——“穷者愈穷,富者愈富”。这种效应体现在学习上就是:爱学习的孩子会学得越来越好;而不爱学习的孩子会学得越来越糟。扭转这种不断拉大的差距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小汤姆的办法让我看到了希望。他和小朋友开的玩笑印证了兴趣是可以制造和培养的。我很感兴趣的是学习的兴趣是否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培养出来,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孩子的内心世界来改变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进而改变他们学习的行为,直到他们真的喜欢上学习?

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你们面前的这本书就是答案。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这本书中有90%的内容是写给家长的,只有与学习方法有关的部分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看。

我知道这听上去很有意思:厌学的明明是孩子,而不是家长,为什么我要把这本书写给家长,而不是直接写给孩子?

原因部分在于,那些厌学症状最严重的孩子压根没有读书的习惯。事实上,很多孩子除了漫画就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印刷品。指望他们去认真品读一本与学习有关的书几乎是不可能的。良药再好,如果不能抵达患者的口中,还是不能发挥作用。但是,如果这副良药能够交到讳疾忌医的患者家属手中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会像当事人一样情绪化地对待自己的症状。他们有足够的理智理解这服药的功能和作用,并选择合适的方式让患者服用。

我之所以把这本书写给家长,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家长本人也是引发厌学的一部分原因。有时候,正是家长本人错误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孩子的厌学。还有一些时候,当孩子处在厌学边缘的时候,家长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厌学发生之后,家长也没能采取足够有效的措施,致使孩子的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直到无法收拾。如果家长了解了应对厌学的办法,也许孩子就不会忍受厌学的折磨。

学习是上天赐给人类的最美丽、最实用的礼物。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学习:学走路、学说话、学画画、学唱歌、学创造……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不足以让我们“支配”世界,是后天的学习帮助我们做到了这一点。仔细研究过那些厌学的孩子之后,我发现即便是那些极端厌学的孩子也并不是真的排斥所有学习,他们排斥的只是学校体系中的学习。

虽然身为老师,我却并不想为现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开脱:我们这个社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厌学的孩子,至少有三成的原因与教育体系自身的特点相关。但学校教育却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必须经历的过程。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像郑渊洁一样魄力十足地自编教材在家里教孩子,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像郑渊洁一样的老爸。

既然求学之路无法逃避,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它变得快乐一点呢?如果小汤姆能够让他的小伙伴觉得刷栅栏很有趣,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呢?

祝你的孩子在学习中早日找到乐趣。是为序。杨大宇2016年4月第一章巨型机器和新型药物铃铃……”一阵急促的闹铃声把你吵醒。你睁眼看了看悬浮“铃在空中的3D全息日历:现在是公元2216年9月5日7点15分。“糟糕,今天是孩子开学的日子!”你按动了一下全智能卧床的按钮,接着,全自动洗漱设备开始帮你洗漱。5分钟后,洗漱完毕懒洋洋的你已经开始在机器人的帮助下穿衣服。同时,儿童房那边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10分钟后,你和孩子踏上了动力磁悬浮汽车,向着学校的方向疾驰而去。

来到学校,一位工作人员把你的孩子领到了一台硕大的机器面前。你知道,那是每个入学儿童都要进行的厌学倾向检测。通过检测的儿童可以直接办理入学。

正当你思索着如何处理入学后的相关事宜时,那台硕大的机器忽然发出了鸣叫声。工作人员带着一脸遗憾的表情对你说:“很抱歉,您的孩子没有通过厌学检测,他需要在治疗后入学”。听到这个消息,你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沮丧。因为你的口袋里就装着不久前买到的抗厌学新药。听朋友说这种药非常灵验,可以在瞬息之间就改变孩子厌学的状态。

在你的帮助下,孩子服了药,并跟你在学校对面的冰激凌店小坐了一会儿。30分钟后,你又带着孩子回到那台庞大的机器面前。这次的检测通过了。工作人员为你的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他将和其他孩子一样愉快地走入小学,升入中学,进入大学,并最终成为这个社会的栋梁之材。全托抗厌学新药的福,你才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很希望告诉你我们正生活在2216年,我也很希望告诉你刚才我所说的这些都是真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是2016年。也许200年之后我们真的可以发明出检测厌学倾向的机器和抵抗厌学的药物。但是眼下这些东西并不存在,没有任何一台机器可以检测出厌学的倾向,也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治疗厌学。但是厌学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无论是在2216年还是在2016年都是一样的。一、戴智的故事

一场世界大战爆发,我们可以比较确切地了解到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比如战争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人类有多少资产灰飞烟灭。一场金融危机爆发,我们也可以比较确切地了解到人类为之付出的代价:比如金融危机夺走了多少人的就业机会,多少企业为之倒闭,国民生产总值为之发生多大程度的衰退。

但是,我们很难估计出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厌学现象,让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很少有人会把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与厌学联系在一起,尽管事实往往如此;很少有人会把家庭中夫妻的矛盾归结于厌学,尽管厌学是很多家庭战争的导火索和催化剂;很少有人会把难以找到工作归结于厌学,而事实上二者的关联非常紧密;很少有人统计过,因为厌学,我们的教育系统付出了多少额外的成本,社会丧失了多少潜在的人才,家庭缺少了多少欢乐;更没有人能够统计出:我们的GDP因为厌学损失了多少,我们的基尼系数因为厌学而扩大了多少……

而对于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来说,也许上面所说的这一切都不重要。因为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比,你更关心的是你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也许你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社会因为厌学损失了多少人才,但是当你在成年之后回首往事时,也许会不无遗憾地说,“如果我当年不因为讨厌学习而放弃努力,也许我的人生不是现在的样子”。

厌学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无须费太多力气,我们就能从自己身边的人中找到这方面的案例。接下来的故事可能发生在你身边,或者你的朋友、同事身边;它可能发生在北京、上海,也可能发生在乌鲁木齐、南宁,事实上,每一天都有同样的故事发生,只是故事的主人公换了名字而已。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戴智”。他是一所中学的二年级学生。此时此刻,他正坐在学籍管理办公室的沙发上。而那个正在办公桌前奋笔疾书的人是为他办理退学手续的老师。“你想清楚了吗?”在办理退学手续的最后一个环节时,老师仍然希望奇迹能够发生。“想清楚了。”戴智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在文件上签下了他的名字。这是他在这所学校里最后一次写下自己的名字。

他的表情很平静,甚至略微有点开心的样子,貌似这不是在签署退学文件,而是填写福利彩票的领奖通知单。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戴智这般开心,起码他那在一旁暗自抽泣的母亲不是。

老师和同学永远不会忘记戴智,更不会忘记他曾经的绰号——“小诸葛”。这个绰号还是数学老师给起的,因为每次的随堂练习,戴智总是第一个报出正确答案。为了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练习,数学老师甚至私下里和戴智商量,能不能慢一点算出答案,好给其他同学一些机会。

现在,这些已经成为让戴智的父母和老师唏嘘不已的回忆。那个曾经聪明好学的戴智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极端厌学,并最终选择退学的少年。“为什么会这样?”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戴智的父母,也困扰着所有经历过厌学噩梦的学生家长。他们想不通,为什么那个聪明伶俐的宝贝会固执地毁掉自己的前途,同时也毁掉父母的梦想?为什么原本勤奋好学的孩子会视学习如死敌,千方百计地逃避?为什么一向诚实老实的孩子会为了逃课和他们玩捉迷藏?为什么他们背着书包走出家门,却没有走进学校?为什么本来买给孩子学习、查找资料的计算机会变成孩子的游戏机,成为他们逃离现实的工具,为什么当老师在前面讲课的时候,他们却在下面玩手机、睡觉、说话……

当事情演变到必须退学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思考这些问题无疑有些晚了。不过对于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来说,思考这些问题正是时候。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发现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有明显的厌学倾向,也许你觉得在戴智身上发生的事情永远不可能在你身上发生。请注意,戴智也不是一开始就痛恨学习的。他也曾经是一名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学生。但是当他的父母发现问题的存在时,已经无力回天了。

如果可以把厌学比喻成疾病的话,这种疾病在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了。由于不懂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很多父母应对子女厌学的手段不是让孩子迷途知返,而是把孩子加速推向了厌学的深渊。破解厌学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它还没有成为问题的时候,而不要等到高烧40度才去注射达菲。二、尚未引爆的炸弹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高中生中,有84.6%的学生有过不想上学的想法;有10.1%的学生经常有“不想上学的想法”。这其中每一次“不想上学的想法”都是一枚可怕的定时炸弹。你无法预测它会在什么时候被引爆。也许是孩子上课睡觉的时候,也许是孩子逃避作业的时候,也许是孩子选择逃课的时候……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每产生一次“不想上学的想法”,其对学习的投入就会减少许多。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用心理学术语讲,就是避免认知失调。而对学习投入的减少,会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确很讨厌学习,从而强化原来的想法。而新的被强化的想法会进一步导致更加消极的学习行为……

也许你已经看出,这实际上是一种恶性循环。厌学的种子一旦种下,无须浇水、施肥,就能自行开花、结果。这才是最可怕的。

与官方提供的数据相比,笔者在教学第一线进行的小样本调查中,厌学现象的比例更高。而且,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厌学并不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专利”。很多好学生,甚至是老师眼中所谓的尖子生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

作者曾接触过一位尖子生。她的成绩基本上没有离开过年级前5名,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理所当然的清华苗子。但是有一段时间,这位女生却完全不在状态:不但作业很少按时完成,而且还在上课时打瞌睡。这让一向很看好她的老师很不解。然而,在实际和她谈过之后,我才明白她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这位尖子生对我坦言,她现在每一天都在和自己斗争,都在忍受煎熬。一方面,她背负着家长和老师的期望,过高的目标和日益激烈的学习竞争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每次考试她都如临大敌,生怕那些潜在的竞争对手超过她,威胁她原来的位置。她说她非常希望“逃离学校这个令人压抑的地方”。她想过各种办法逃离学习,甚至想过通过制造交通事故迫使家长允许自己休学。但另一方面,她又不忍心让父母和老师的心血付诸东流。她知道如果她真的那样做,会有很多人非常伤心,尤其是她的父母。她的父母只是普通工人,为了让她进入这所重点学校已经花了很多钱,家里现在最大的开支都在她身上。父母几乎为她赌上了自己的一切。她输不起……所以每到学习的时候,她就会想这些问题,注意力也无法集中。有的时候连老师留没留作业都忘记了。

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生活中不在少数。基本上,厌学已经成为如今校园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热爱学习的孩子反倒成了少数另类。有一次,我在上晚课时忽然遇到电路故障,所有电灯都灭了,教室里一片漆黑。短暂的平静过后,教室里忽然爆发出一连串神经质的狂笑和起哄的声音。这时候,我听到前排有个男生说,大家不要吵,老师的课还没讲完呢。随即就有很多学生侮辱和贬损这位出言制止的同学。这证明很多学生的价值观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扭曲。而扭曲学生价值观的,无疑是长期积累的厌学情绪。

这些不断积累的厌学情绪,就像一座活火山,随时都有可能喷发。而火山一旦喷发,将会有很多人成为这座火山的牺牲品。三、像病毒一样传播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著名心理学教授,阿尔伯特·班杜拉博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进入一个摆放着玩具的房间进行绘画学习。在孩子们学习画画时,有一位成年人走进教室,对着教室角落里的一个充气娃娃大打出手,并口出恶言。这种攻击行为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当成年人走出教室后,美术老师把孩子们带出了教室,并答应让他们玩最时髦、最有趣的玩具。然而,当孩子们真正玩上这些新奇玩具后,老师又反悔了。她收回了玩具,把孩子们带到一开始学习绘画的教室,并扬长而去。

孩子们无疑十分沮丧,当他们看到教室角落里的充气娃娃时,便拿起小锤子,对这个充气娃娃进行攻击。有些孩子还对充气娃娃进行咒骂。让人吃惊的是,无论是孩子们攻击充气娃娃的方式,还是咒骂的语言,都与刚才攻击充气娃娃的成年人如出一辙。

这是一则令人触目惊心的实验。它告诉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本能,而是后天在社会中学习到的。这种学习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模仿。我们每个人都会模仿别人,尽管这种模仿常常是无意识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证明这一点。找一部录音笔或者有录音功能的MP3,把它揣在口袋里,以记录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找一位朋友,最好是嗓门比你大很多,而且很健谈的朋友。找到这个人后,你就要想尽办法不间断地与他攀谈。注意时间,大概持续15分钟左右的时候,你可以随便找一个借口终止谈话。然后打开刚才录音的录音笔或者MP3,仔细倾听你说话音量的变化。

如果你是正常讲话,没有刻意压低你的嗓音的话,我相信你在讲话后期的音量会比前期大很多。这就是社会影响的力量。

为什么很多人在对方扯着嗓门和自己喊的时候也禁不住大声吼过去,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这个社会,或者说周围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而且往往是以我们察觉不到的方式影响我们,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却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识别社会对我们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上,我们丝毫不比班杜拉实验中的幼儿园小朋友聪明。

厌学,作为一种社会性情绪,同样是可以传染的。尽管很少有厌学的孩子明目张胆地劝说其他孩子放弃学习。但仅仅是他们厌学的行为本身,就足以对周围的其他同学产生影响了。

随便走进任何一所学校,观察任何一间教室,你都能了解到厌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课堂上,只要有一对学生说闲话,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浑水摸鱼,加入唠嗑大军;只要有一个学生趴在桌子上睡觉,很快就会有人跟进;只要有一个学生拿出手机摆弄,很快就会有人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只要有一个学生拿出课外书放在膝盖上偷着看,很快就会有人低头在自己的书包里搜寻读物……

厌学,就像是病毒,可以迅速地从一个学生传染到另一个学生。对于那些“免疫力”差的同学,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其他人的厌学行为吸引过去,成为厌学行为的牺牲品。有些同学甚至在被老师批评的时候,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犯错。

当然,也有“免疫力”比较强的同学:即便班级已经乱成一锅粥,还是会有极少数同学安安静静地自己学习,不被打扰。即便旁边的学生都在唠嗑、玩手机,也还是有同学能够忍住诱惑,认真听课。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即便他们抵制住了厌学行为的侵袭,也要为之付出额外的努力,听课学习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从长期来看,不受厌学行为影响的孩子是没有的,所不同的只是影响程度的大小而已。

厌学的可怕就在这里。一开始,也许你并不是真的讨厌学习,只是在别人的影响下偶尔脱离课堂,做一些不太显眼的小动作。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这些小动作也会影响到别人,进而让整个群体的厌学倾向进一步发展。而你对学习的态度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这就像得了感冒:一开始,你可能是受害者,可一旦被传染上病毒,你就成为害人者。病毒可以凭借人们的相互传染不断强大,厌学也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对发生在身边的厌学行为提高警惕,不要做他人厌学行为的牺牲品。四、你的家幸福吗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往往是他们重要的幸福来源。很多人在单位忙活了一天,累得半死,但是回家一看到孩子,就什么烦恼都忘了。为了常常想起这种幸福,家长往往把孩子的相片随身携带:有时放在钱夹中,有时放在办公桌上,有时放在计算机桌面里。无论工作中有多少烦心事儿,只要看看这些照片,就像打了鸡血一样,重新充满了干劲儿。

这种幸福的感觉,做子女的多半是感受不到的,只有做了家长的人才能理解。

然而,孩子作为家庭幸福指数的关键因素,不仅能够给家长带来幸福,也能够给家长带来痛苦:当孩子有意和家长做对,和家长大吵大嚷时,家长会痛苦;当孩子不顾父母的阻拦,和不三不四的人交往时,家长会痛苦;当孩子不服父母管教,威胁要离家出走时,家长还会痛苦。但最让家长无法容忍的痛苦是:孩子决心要放弃学业,自毁前程。

在家长的心中,孩子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希望,孩子的未来就是自己的未来。当一个孩子决心彻底和学业说再见的时候,意味着他不但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未来,也毁掉了父母的未来。

前几天坐出租车的时候,有位的哥跟我讲,他的孩子正在念初二,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孩子因为一点琐事和他吵了起来,并以退学相威胁。的哥跟我讲,要不是当时妻子拦着,他真想一把火把出租车给点着了。因为他每天辛辛苦苦地拉活儿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好好读书,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不用像他这样辛苦地拉活儿挣钱。如果孩子真的不念书,他也就没有必要遭这个罪了。

我相信这绝对不仅仅是的哥一个人的想法。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父母承担着多少委屈和不幸,无论父母的处境有多么不如意,只要孩子幸福,他们都能忍受。但是如果孩子对学习彻底失去了兴趣,不再追求光明的未来,父母的一切努力也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而这个家庭的幸福也自然被破坏了。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常常是父母感情的融合剂。有些父母感情不是很好,矛盾很深,甚至几次考虑过离婚,但是一想到孩子,便放弃了离婚的打算。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不会因为父母的离异而倍感痛苦,父母宁愿把这份痛苦转嫁到自己身上。

可是,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日趋下滑,厌学倾向越来越明显时,他便不再是家庭幸福的融合剂,而是家庭矛盾的重要来源。孩子学习状态的不断退步很容易引发父母之间的相互指责,进而导致短促激烈的热战或是旷日持久的冷战。而这种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又会让孩子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恶化,厌学倾向继续增加……

也许你已经看明白:这是一种恶性循环。问题发展到最后,连父母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是孩子不学习引发了父母的争吵,还是父母的争吵引发了孩子不学习?

破解这一恶性循环的答案就隐藏在问题之中。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五、在学习型社会中生存

前一段,我去一家大型医院看病,发现一位医生手捧着厚厚的一摞书走进办公室。看书的大小和厚度貌似不是医学书籍,对书籍的敏感和好奇心驱使着我跟随医生走进办公室。他发现我后吓了一跳,问我找谁。我说很想知道他刚才捧着的是什么书。他听了之后笑了,把刚才拿着的书抽出一本给我看。

看过之后我也笑了。我没猜错,那本书果然不是医学书籍,封面上写着六个大字——《不抱怨的世界》。这是一本关于灵性修养和励志的书籍。可是医生买励志书干什么呢?大概是看出了我的疑问,那位大夫主动向我解释说,医院正在搞学习型社会系列活动。这本书是医院买给每一位员工的学习教材。员工不但要读书,还要写学习体会,之后还要举行一系列学习研讨会呢。

医生的回答让我颇感意外。在我的印象中,给员工买书籍,组织员工学习,都是一些外企和民营企业的管理手段。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很少做这样的事。不过从眼下这家医院的情况看,组织员工学习,已经不再是外企和民企的“专利”。

此后我与数家国企及事业单位打交道的经历,也印证了我的猜测。无论是国企、民企、外企、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在不断地组织其成员进行持续的学习。我们这个社会,已经进入终身学习的阶段了。

对于生长在古代游牧民族的部落成员来说,只要他学会骑马、放羊、打猎,就可以从这个小社会中毕业了。他在成年之前学到的绝大部分东西都不会过时。这些知识和技能会跟随他,直至他的生命终结。

对于生长在古代农耕社会的农民来说,只要他学会了基本的农业技术,知道如何种庄稼,知道如何成家立业,就算从这个小型社会中毕业了。与游牧民族的部落成员一样,他在成年之前学到的绝大部分东西也不会过时。成年之后,他基本上无须再刻意学习其他东西。

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一样。尽管我们在成年之前学习到的知识要数倍于我们的祖先,但是这些在成年之前学习到的知识,大部分都会在我们成年之后过时。当我们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需要重新学习知识才能适应这个新环境。而且,这些新学到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还会被淘汰,从而迫使我们去学习更新的知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成年人,培训、学习、再培训、再学习,已经成为生活旋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淘汰陈旧的知识,那么残酷的社会竞争必将淘汰我们。为了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而这种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正是从以往的学习经历和过程中得来的。

在学校上学时就讨厌学习的人,不大可能在进入社会后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尽管迫于生存压力,他们也会跟随着上司的要求和同事的步伐学习一些东西,但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学习都是被动的、应付式的。看看那些在公司培训课上昏昏欲睡的白领精英们,你就知道我所言非虚。

而在学校上学时就喜欢学习的人,在成年之后多半也会继续保持主动学习的习惯。他们不会把单位安排的学习任务看作负担,而是把这些学习看成是机会。这样的人,你我都曾遇到过。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不但帮助他们自身的事业发展,也带动了身边的人跟随学习。

我们中国人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话是很有道理的。从一个人在学生时代的状态,便可以大致估计出他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不要把厌学问题看成是一件小事。它不仅仅关乎孩子的学业,更关系着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要用比尔·盖茨的例子来反驳我刚才说的话。的确,比尔·盖茨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而他也的确创建了名闻天下的微软公司。但是,请不要忘记,比尔·盖茨自始至终都是热爱学习的。他在小学的时候就通读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便从哈佛退学后他也仍然在学习,只是更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而已。在学习型社会,学习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没有人能够躲避学习。第二章借我一双慧眼吧一、强扭的瓜不甜

如果孩子厌学了,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和老师的回答往往徘徊于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把厌学看成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漠然置之。另一个极端则是把厌学看成是洪水猛兽,认为孩子厌学便是堕落的开始。这两种态度都不利于厌学问题的解决。

你可以强迫孩子连续两个小时坐在椅子上;你也可以强迫孩子目不斜视地紧盯着黑板;你还可以强迫孩子不去玩手机,不去看小说,不去说闲话。但是你绝不可能强迫孩子爱上学习。

学校强调纪律,家长强调秩序,这些原本只是辅助孩子学习的手段,却被不少家长和老师当成了目的。也许在潜意识里,这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只要能够清除孩子的不良习惯,就能让孩子心无旁骛地乖乖学习。遗憾的是,他们想错了。当老师让孩子闭上嘴巴,目不斜视,笔直地坐在椅子上时,孩子也许正在神游天外。当父母让孩子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完成数小时的学习任务时,却发现孩子的笔迟迟没有动一下。

这让我想起很小的时候读过的一则笑话:古时候,有一名士兵在战场上负了伤。他的后背被敌人射中了一支箭。当他踉踉跄跄地找到大夫的时候,已经汗流浃背了。大夫看了看他背上的箭,找来了剪刀,贴着衣服把露在外面的箭杆剪了下来,然后就去忙别的事情。士兵以为大夫是在为后续的手术做准备,但等了半天都没有动静,便问大夫,说你打算什么时候给我做手术啊?大夫说,手术已经做完了。望着一脸迷惑的士兵,大夫补充了一句,我只负责剪箭杆,里面的事我不管。

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做的就是剪箭杆的事。我们都知道,如果把箭头留在肉里,置之不理的话,用不了多久,我们的皮肉就会腐烂生疮。那么,如果我们把导致学习问题的根本原因留在孩子的心里,放任自流的话,又会怎么样呢?

解决厌学问题可以有一百种方法。可是如果我们真的希望这些方法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就应该牢牢记住一个前提:不去强迫。

强迫对于改善孩子的学习状态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帮助,相反它会破坏我们所有的正面努力。这是因为它在潜意识层面上否定了孩子的价值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同时它也压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并条件反射式地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强迫让学习变成一件痛苦的、需要拿出极大毅力才能忍受的事情。无论我们在强迫孩子的时候给孩子讲多少大道理,都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心理规律:凡是强迫我们接受的东西,无论它本身好坏如何,都会被我们的潜意识当作有害的东西加以强烈抵制。

看看我们的孩子是怎么做课间操的吧。我们可以随意选择一所普通的学校,随意选择一个上学的日子,并在学校上课间操的时候走进操场。观察一下正在做课间操的孩子们。你会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至少超过一半)都是在懒洋洋地做着敷衍的动作。而这种敷衍对于那些监督课间操质量的老师来说,已经给了面子——毕竟,还有少数学生压根就没有做课间操。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做课间操对学生的好处。它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为学生的大脑提供更多的氧气。当学生把一套广播体操完整到位地做完后,会感觉神清气爽,再次进入教室的时候也会多几分精神。但学生不这样想。他们把做课间操的过程看成是不得不完成的义务,从而对其彻底失去了兴趣。

也许你会把那些不认真完成广播体操的学生看成是懒惰的、不喜欢锻炼身体的学生。但是看看他们在体育活动课上的表现,你又会否定自己的想法。那个在上午还懒洋洋地做着广播体操的学生,到了下午体育活动课的时候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在操场上不知疲惫地奔跑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运动量的大小或者运动的形式,而在于这种活动是否是出于孩子的理解和自愿。

学习和做课间操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想要让学生摆脱厌学状态,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必须放弃强迫手段,而一旦采用强迫手段,就必然会伤及孩子的学习兴趣。毫不过分地讲:

强迫是兴趣的天敌。

这句话,无论是父母,还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牢牢记住。二、态度是一切的开始

战国时期,有个叫季梁的人在路上见到了一位乘坐着豪华马车的朋友。季梁便打招呼问这位朋友要去哪里。朋友说他要向南方去。季梁听了很奇怪,因为他分明看到朋友走的方向是向北的。接着季梁便好心地提醒朋友,他现在行走的方向是北方,想要去南方应该向相反的方向走才是。想不到这位朋友对季梁的建议丝毫不在乎,说自己的马车很精良,马的奔跑能力也很强,车夫的驾驶技术非常好,自己一定能迅速到达南方。

无论是季梁还是我们都知道,季梁的朋友是到不了南方的。而且,他的马车越精良,马匹的能力越强,车夫的驾驶技术越好,他离目的地就越远。

我们先别急着嘲笑这位南辕北辙的朋友,因为很多家长本人正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上演着南辕北辙的故事:为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家长不惜花费重金并四处求人,把孩子送入最好的学校;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不至于落后,家长不惜花高价聘请家教为孩子做辅导。为了保障孩子的学习效果,家长不惜挤占自己的时间,陪着孩子去念辅导班。至于家长平时为孩子购买的大量学习资料,与前面的付出相比,简直是不值一提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理论上家长的付出应该收获相应的回报。但事实又如何呢?

那些被一厢情愿的父母送进重点学校的孩子真的感念父母的付出,发奋读书了吗?那些由家庭教师陪同学习的孩子,真的在加倍努力吗?那些进入名牌辅导班的孩子,真的改头换面地认真听课了吗?那些从书店买来的学习资料,孩子真的看过了吗?

别急着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如果你是家长,请把你的心放平和,用看待陌生人生活的方式观察一下你自己的生活,然后尽可能冷静地回忆一下每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少部分家长而言,他们也许会因为这些答案而骄傲。但更多的家长会为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感到悲哀。不是为孩子,而是为自己。也许在这些家长的心头,会萦绕着好多为什么。

为什么父母急得火上房了,孩子却一点儿也不着急?为什么父母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和牺牲,而孩子却丝毫不领情?为什么那些曾经成功辅导其他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却不能让自己孩子的成绩突飞猛进呢?为什么自己一步不落地看着孩子学习,孩子却依然在消极怠工?为什么那些买来的辅导资料,孩子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父母都会询问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孩子的态度还没有转变。

2002年执教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外籍教练米卢曾经说过一句话,这句话在中国的球迷间广为流传,那就是:心态决定一切。事实上,这句话不仅仅适合于足球场上的竞技。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人类参与的活动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

在通往学习进步的道路上,没有任何一个要素能取代态度。高智商不可以,拥有高智商的人离开良好的学习态度,照样名落孙山;良好的家庭条件也不可以,拥有极为优越的家庭条件却在学习上一塌糊涂的富家子弟比比皆是;卓越的教学条件也不可以,即便把全世界最优秀的教师都聘为你的家庭教师,也无法保证你的学习成绩一定能获得进步。

态度,只有态度,才是左右学习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其他影响学习的因素要么是态度这一因素的延伸,要么是学习进程的辅助因素。如果你曾经阅读过《画出好成绩》一书的第一章的话,相信会对此深有体会。

如果孩子的学习态度没有调整好,即便其他的学习条件都具备了,也于事无补。事实上,在没有转变好孩子的学习态度前,家长和老师越操心费力,孩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就越大,学习效率越低,学习成绩越差。那些原本应该是学习动力的因素在消极态度的影响下,统统会变成学习的阻力。

身处其中的家长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就像深陷在泥潭中的人一样:如果你不用力,泥潭自然会把你慢慢拽向潭底。可是如果你努力挣扎,你一定会更加迅速地下陷,直至被泥浆淹没。

两年前,我在长春一所重点中学进行思维导图培训时,就遭遇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在培训午休的时候找到我,并要求单独谈话。当时我正在吃午饭,但看到家长很着急的样子,便立刻离开了休息室,跟随家长来到教室外的角落。这位家长对我说,参加这次思维导图培训是她个人做出的决定,事先没有和孩子沟通。结果来参加培训的时候,孩子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整个上午,当别的孩子都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只有她的孩子一笔未动。中午吃饭的时候,孩子以回家吃饭为由离开了培训中心,不知所踪。家长打了无数个电话孩子也不接。

讲到这里,这位女家长终于控制不住情绪,失声痛哭。从她接下来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我了解到:这位家长并不富裕,她的老公由于工伤长期在家养病,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她一个人在操持。事实上,除了丈夫的一小笔赔偿金,家里的收入来源基本上就是她打零工挣到的钱。她自己身体也很不好,患有心脏病。医嘱中明确说明患者禁忌情绪波动,尤其是忧伤和愤怒。但是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这位家长已经多次心脏病突发。看到孩子如此决绝,她甚至想到过自杀。

这位家长的哭诉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虽然从事培训行业后,我一直在与家长打交道,虽然我非常熟悉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常见问题,也非常了解家长的困境。但是每当我直面家长的哭诉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共情。那种撕心裂肺的感受不仅折磨着家长,也让我如坐针毡。

有没有可能让家长不再哭泣呢?有没有可能让孩子不再痛恨学习呢?

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这也正是我写作本书的最重要的原因。三、论持久战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一时间宣扬“速胜论”的人有之,宣扬“亡国论”的人也有之。10个月后,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就了日后闻名中外的《论持久战》,对前面两种观点进行了批驳。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社会形态、战争性质及国际社会的态度,并最终指出抗日战争是漫长的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这篇纲领性的文件指引着中国的抗日战争走向胜利,并被后人列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

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篇军事著作中汲取营养。当年用来对付顽固的侵略者的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对付顽固的厌学问题。

有些老师、家长,包括学生认为,短时间内提升学习成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调整学习态度却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所以,在家长和老师与学生对话时,才会频繁地出现这样的话:“你的脑袋挺聪明的,就是不学啊!如果你能沉下心来学习,学习成绩一定能够进步的!”

事实恰恰相反。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观察,发现短时间之内提升成绩并不是什么极端困难的事情。即便是临近中考、高考的孩子,也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迅速提升成绩。反倒是扭转厌学孩子的学习态度非常困难。由于形成厌学态度的原因往往十分复杂(这一点后面我们会专门谈),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说服教育往往起不到任何效果。而外在的强制只能在老师和家长的视线之内减少厌学行为,并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厌学心理。所以,如果我们抱着只依靠一次简短的谈话就迅速解决厌学问题的想法,结果往往会失望而归。

人们常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实际上无论是疾病的发作还是治疗,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解冰山也非一日之功。没有一个孩子是在一夜之间由热爱学习变成讨厌学习的。同样,也没有一个孩子能在一夜之间由讨厌学习转变成喜欢学习。

厌学往往是多种因素长期纠结在一起的结果,解决它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像我们拆解乱线团的过程一样:你越是急于把纠结在一起的乱线解开,就越是容易制造更多的死结。忽略了解决厌学问题的长期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只能恶化事情的发展。

所以,家长和老师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寻找厌学的根源,要舍得花费一些时间专门进行厌学问题的解决,要有应对厌学情绪反复出现的心理准备。如果经过了一番折腾,孩子的厌学心理和厌学行为仍然没有扭转,不要灰心,那并不意味着厌学问题无法解决,只是你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在进行这场持久战的过程中,我们要坚信:只要找对原因,找到解决方法,任何厌学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四、被遗忘的老师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孩子入学之前,家长要负责教给孩子一切:走路、说话、社会规范、安全常识、各种知识、技能和习惯。但是孩子一入学校,貌似家长的首席地位就让给了学校里的老师。孩子似乎更在意老师的评价和指导,连家长也普遍认为自己的孩子更听老师的话,并进而得出结论:老师比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一些。

做出这样的结论是武断的。无论是经典教育理论还是现代教育思想,都没有人敢做出教师比家长更有影响力的论断。即便是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承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足以改变学校之前所作的一切工作。

身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体会到,想要扭转一个孩子的厌学状态,离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是绝对不行的。

行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相似的环境导致相似的行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不断重复相同模式的家庭环境中。因此,在这个环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会重复同样的行为,并进而得到同样的结果。

比如,一个喜欢每天收看电视剧的家长会像自动点播机一样准时坐在电视机面前。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这种行为就构成了家庭环境的一部分。而这种环境一定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反应会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着家长的行为习惯,直至孩子自己也形成一个相对应的习惯。

只要家长的习惯不改变,孩子的习惯就很难改变。即便老师在学校做再多的工作,如果不能改变家长的行为习惯,也就自然无法左右孩子在家的表现。而之前所做的工作也自然会付诸东流。

而改变家长的习惯,恰恰是学校教育最难以做到的地方。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学生家长。家长也没有义务为了学校的要求而做出任何改变。但是,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那么作为成年人,我们没有理由不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出更大的努力,甚至是做出更多的牺牲。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孩子出生之前,在我们还过着“二人世界”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是何其的潇洒!下班后想什么时候回家就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出去玩?给朋友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抬腿就出去了。不想做饭?在外面找个有情调的餐厅大快朵颐好了。

但是有了孩子之后一切都变了:下了班要按时回家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孩子大了还要按时去接他回家。回家之后要按时做饭。吃完了还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并完成学校交代给家长的一些任务。

这种行为模式的改变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但是为了孩子,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完成这一改变。

现在,各位家长,到了我们再次抉择是否为了孩子做出改变的时候了。而这次改变涉及的,不只是我们的行为,更包括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选择不改变,固然不会经历改变行为和思想的不适,但是我们的孩子会继续徘徊在厌学的迷途上。如果我们选择了改变,虽然会在短时间内经历不适,可是一旦适应,我们会为孩子摆脱厌学的困扰扫清大部分障碍。

你,会如何选择?五、看不见的敌人

厌学的表现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不听课,不完成作业,沉迷于学习以外的活动等。可如果你认为,只有这些具有明显外在行为表现的情况才算作厌学就错了。

以上这些现象是很容易被我们发现的,因此也被称为显性厌学。显性厌学虽然看上去很棘手,但实际上不难解决。起码我们不会在发现问题这个环节上耽误时间。明眼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哪个孩子正处在显性厌学的状态之中。我们不是常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吗?显性厌学便是这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相比之下,没有明显外在行为表现的隐形厌学更具危害性。

隐形厌学,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明显厌学表现的厌学。有些家长可能遭遇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学习很用功,每天都埋头于书桌,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甚至学习越努力,成绩反而越差。一旦事情演变成这样,家长往往也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

是啊!该说什么呢?人家该学的也学了,该做的也做了,成绩上不去总不能归结在贪玩、不努力上吧?大概是脑袋太笨吧?要真是这样,也就没有必要让孩子死折腾了。他能学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吧。

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会这样想,在沮丧中接受“现实”。并放弃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努力。如果事情真的这样,那就太糟糕了。事实上,孩子“拼命”学习,成绩还上不去,无非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他的“努力学习”只是在给家长做做样子,在家长看不到的地方,他一直在从事着与学习没有太大关联的活动;第二种可能,孩子是真的努力学习了,他没有故作姿态,以博得家长的认可和同情。但是,很奇怪的,他的努力就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致使他自己也很沮丧,甚至是绝望。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孩子越来越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习的料。最终,他很有可能彻底放弃努力,随波逐流。

刚才分析的第一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表现隐蔽的显性厌学,在老师和家长照顾不到的地方,这些厌学者的表现与其他显性厌学者是没有区别的。我们在这里重点分析的是第二种情况——即孩子真的努力了,却没有提升学习成绩的情况。

是什么导致了孩子的努力和回报远远不成正比呢?真的是潜力被挖尽了吗?真的是智商不行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曾经做出过类似判断的家长不要被眼前的现象蒙蔽了双眼。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厌学。只不过这种厌学既没有显性厌学那样明显的外在行为表现,也不具备显性厌学那种矛盾彰显的内在思想冲突。

很多时候,处在隐性厌学中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在厌学之中。如果你去问他对学习的看法,他甚至会给出正面、积极的回答。但是,在潜意识深处,这些孩子对自己正在努力攻克的科目不但没有什么感情和兴趣,而且是非常反感的。他们只是为了实现学习的功利性结果而逼迫自己前行罢了。来自外力的逼迫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并且也很容易被抵制。想一想你在公交车上,或是电梯里被后面的人推推搡搡的时候是什么反应吧?很少有人会在别人强加的逼迫下自然地做事。但是,如果这种强迫不是来自别人呢?如果这种强迫是来自我们自己呢?我们会不会像抵制别人的强迫一样去抵制来自自己的强迫?

答案是不会。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比较信任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同样的话,如果是别人说,我们也许难以接受,但是如果这句话是出自自己的,是来自“内心的声音”,就难以辩驳了。当一个人在自我强迫的作用下学习时,他会和那些遭受外在强迫的人一样成为受害者,且不自知。

一旦你发现自己的孩子正处在无论怎样努力也难有进步的状态时,就要小心了。因为他很有可能正处在隐形厌学的状态之中。第三章象牙塔中的病毒一段时间,国内流行了一段中医热。几乎在一夜之间,无数前自称养生大师的人在各种媒体粉墨登场,向公众讲述长寿和防病养病的秘诀。而中医养生类的书籍也是出一本火一本。某位著名养生专家的书刚上市一年多,就卖了一亿多元的码洋,很多老百姓甚至因为这位大师的劝告而改变了饮食习惯。虽然后来媒体披露这位大师并没有行医的资格,他所阐述的养生理论也有很多是错误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相信这位大师的话。即便大师的药房都倒了,可还是有很多人对大师的理论深信不疑。

与现代媒体制造出的中医大师相比,我国古代的中医大师更低调,且更名副其实。其中,有几位还被后人尊称为“神医”,华佗就是其中的一位。

早在华佗在世的时候,他便以其精湛的医术闻名天下。很多人得了疑难杂症都去找华佗救治。一天,有两个官员因为头疼发热难以忍受,先后找华佗看病。华佗问明了病情后,却开出了两个不同的药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