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复原力: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0 17:12:31

点击下载

作者:丹尼斯·穆蓝纳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挫折复原力: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

挫折复原力: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试读:

推荐序 前德国橄榄球国家队队长说在前面的话

——穆斯塔法·君格(Mustafa Güngör)

几年前,我与丹尼斯相识并通过他第一次接触到“挫折复原力”这一概念。那时,我是德国15人制橄榄球队队长,正代表德国出战15人橄榄球队甲组的淘汰赛。3天后即将进行小组赛的最后一场,与西班牙国家队进行比赛。在之前的小组赛里,我们的球队战绩不佳,几乎输掉了所有的比赛,这意味着迎战西班牙队的比赛将异常艰难。若想保住球队的赛级不被降级,我们必须得领先对手足足12分。当时的主教练鲁道夫·芬斯特(Rudolf Finsterer)尽其所能,全力支持国家队。当我们被告知,我们将和一位心理咨询师、一位退役橄榄球运动员共同训练30个小时的时候,队员们的反应各不相同——很多曾在国外和心理咨询师共事过的老队友大呼赞同,但也有略欠经验的球员直白地表达:“我们根本不需要心理学家!”我的立场其实比较中立,无论如何这都不会带来什么坏处嘛。于是,我开始对与这个心理咨询师相见有些期待,也很好奇,他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初次见面,丹尼斯用两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成功破冰,开始了这次团队活动。首先,他让我们回忆自己曾经获得最好成绩的比赛,并让我们思考,自己当时之所以能表现得那样出色,是该归功于球技、体能,还是心理状态?接下来,他又让我们回想一场糟糕透顶的比赛,并请我们说出比赛失败的原因。根据我们给出的答案显示,高达八成的球员认为成败的关键全在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

我们的教练对于“运动心理学”这一领域知之甚少,就更不用说我们这些队员了。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知道,除了自身体能、技术和作战策略之外,确实有一些因素在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负——我们和教练称之为“心理强度”或“赢家心态”,而且并非每位运动员都有这种心理特质。当然,如果运动员的体能或者技术不佳,那么即使他拥有这种心态也很难赢得高水平的比赛,反之亦然。如果一个球员,乃至整支球队都有出色的体能、技术与战略,却心理强度不佳,那么他们也无法在比赛中胜出。根据我自身的比赛经验,我清楚地知道,在橄榄球这种对速度要求极高的比赛中,有丝毫的迟疑或者闪失,没在瞬间做出正确判断,就可能会失球而让对手赢得一球。我们要像在很多其他要求速度的比赛中一样,在刹那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在我看来,心态对一场比赛胜负的决定作用至少占到了百分之五十的比例。

德国篮球教练德克·鲍尔曼(Dirk Bauermann)曾在2011年接受《南德意志报》的采访时也说过像我这样的话。德克·维尔纳·诺维茨基(Dirk Nowitzki)率领球队夺得NBA冠军时也在采访中曾清楚地讲明了这个道理。诺维茨基在七回合总决赛最后一场开始时表现得很不理想,记者在采访当时德国队的主教练鲍尔曼时向他提问,在这场关键的比赛中,诺维茨基给他留下较深的印象是什么?鲍尔曼回答说:“是诺维茨基强大的心理素质让他在经历了上半场球赛低落的表现之后耐心地等待,最终找回了自己的节奏。这并不容易,诺维茨基很沉稳,在如此强压下这绝对是了不起的能力。”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挫折复原力”,它也是本书要向你介绍的内容。这样一种心理特质,不只是关乎成败,也可以让个体在困难的情形下、在重重压力的考验下,保持沉稳、镇定,一如既往地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我经常在脑海中回想我所认识的那些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有与我并肩作战的队友,也有曾经赛场上的对手,事实确实如此。如果要说他们的共性,就是他们都能保持沉着冷静,然后逆转比赛局势,奋起直追。

无论是对于我,还是对于整个团队来说,认识到自己拥有超强的挫折复原力都是极其重要的。“否则,你们根本打不出现在的水平”,丹尼斯这样说。每一个竞技运动员都期待自己能表现得更好,所以对他们来说能够知晓有一些不同的因素——比如我们的乐观精神、对情绪的控制,或者目标的设定就能让我们有所超越,而且这些影响因素完全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那么他们一定很感兴趣。人们都期待一个特别的、甚至前所未闻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专业表现,但当他们知道,能让我们超越自己、提升挫折复原力的办法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时,也许会有些许的失望。不过,这些方法无论如何都值得一试。比如,面对一场艰难的比赛时,不该把注意力放在对手的优势和自己的短板上,而该回想自己的强项,那些自己曾有优秀表现的辉煌时刻,这样就能激发运动员正面、积极的能量。比赛时让自己只沉浸在比赛中,心无旁骛很重要。要只关注此时此刻的活动,不让自己受到任何沮丧或者骄傲自满情绪的干扰。而中场休息时间,运动员也要学会忘记比赛的压力,让自己的头脑、身心短暂的休息,这样比赛时身体和大脑都能处于最佳状态。此外,参赛的运动员也应提醒自己,输赢并不是比赛的全部意义所在,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的水平,自信满意地走下球场也一样重要。这样的心态往往能帮助球员赢得即使是最高级别的比赛。在我看来,这就是“挫折复原力”,它不仅影响着体育竞技运动,在求学、职场和生活等方面一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以上的这些也是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挫折复原力”这一主题的原因。橄榄球在德国算不上热门的体育运动,但是我在青少年时期经历的训练对我的人生有关键的影响。橄榄球就像人生的一门功课,这跟很多体育项目相似。在这其中,人们不仅学习掌握技巧,也学会了克服自身的恐惧,作为团体的一部分在艰难时刻团结一致。因此,在这样的训练下,人们也学会了如何“获得真正成功的人生”。当我有机会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提到的七个挫折复原力要素时,我发现这与我在橄榄球中所学到的知识不谋而合。在橄榄球运动中,我们要求青少年学习团队精神,帮助、支持队友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因为一词一句、一个微小的动作被判离场,最后都有可能让球队输掉比赛。我们还会培养运动员分析、解读比赛的能力,让他们准确地找出比赛居于下风或者失败的原因:球赛失利是因为裁判判罚有误,还是我还可以再争取一下,做得更好?我也是不公的受害者,是否该主动担负起输球的责任?我们想让球员更加乐观、自信,希望他们明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敢于冒险的勇气为球队带来决定性的贡献。他们要紧握的不仅是手里的球,也是自己的人生。我们也希望,年轻的球员们能为球赛和自己的人生都设立目标,用自律与自信——而非骄傲——前后一贯地坚持达成这些目标。总之,我们希望能够提升青少年的挫折复原力,让他们在未来不仅成为优秀的新生代球员,也成长为幸福、成功的成年人。

后来,我们在和西班牙那场比赛中发挥得很好,在赛场上几乎追上了悬殊的比分差距,甚至在比赛接近尾声时小有领先,但最终还是以微弱的差距落败并降级。而后,丹尼斯出任了由我担任队长的德国国家七人橄榄球队(奥运会赛制)心理辅导教练一职。2011年,得益于丹尼斯对我们在挫折复原力方面的指导与训练,在海德堡举行的橄榄球比赛中我们戏剧性地逆转获胜,最终出乎意料地重新晋级欧洲国家杯第一级别联赛。到了2012年,我们已经具备相当高度的专业水准,并在一级联赛中稳定地保住了席位。

你即将在这本书中读到的内容也许并不全是新知识,但是这些心理学知识却会让你在面对竞技比赛和生活问题时拥有一个全新的策略与方向感。这也是这本书除了带给你有趣的知识外,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那么,就请大家跟随本书的作者,踏上这场有趣且有益的“挫折复原力”学习之旅吧!

前言 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由

坦白来说,当我站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看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时,我真实地体会到了这个国家所带给人民的幸福感。或者,我们可以夸张地说,现在西方国家的公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我们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即使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获得教育的机会;我们有完好的医疗保障系统,即使处于艰难的生活境况,也能获得保障;我们有更多的职业选择,即使辞掉一份工作也能很快再就业。一切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对这样的生活和环境感到满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勤勤恳恳,他们认真生活。我原以为日子会这样长久地幸福下去,社会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人们会越幸福和满足,但事实是,人们慢慢忘却了自己的初心,他们关心的不再是生活的美好,而是物质的不足。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邻居的新车、同事的升职、新出的手机和昂贵的奢侈品上,这些原本用来消遣和娱乐的工具渐渐成了我们生活的“主人”。

我们虽然过着优越的生活,但是大部分人都患上了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再比如,抑郁。国家虽然为人民创造了成功的外在条件,但是幸福的内核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寻。其实我们几乎拥有所有需要的东西,这些东西足以让我们满怀希望地面对未来。但现实是,我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忧郁,越来越无望。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在他的著作《占有还是存在》(Haben oder Sein)中,针对当下社会有着这样的论断:“我们这些现代人总是高度关注‘占有’的东西,到后来才发现,人生除了占有,还是‘存在’的过程。”

提到人的“存在”,可能你会像我一样,马上想到笛卡尔的名句“我思故我在”。请允许我稍微偏离笛卡尔的这句思辨的名言,我想讨论的是现代心理学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思考的方式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存在状态。如果有人正身陷困境,暂时无法改变现状,那么他会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并且以这样的心态去生活,去和身边的人相处。久而久之,困境不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与之相反,有些人在相似的境遇下能快速重整他的生活,自我激励,变困境为机遇。美国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对此深有感悟,他曾说:“无论你认为自己行还是不行,都是对的。”无数现实的例子可以向我们证明,这些不同的态度与个体实际经历的境况或者受到命运的考验并无关系,关键在你自己。

为何在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中会出现上述这样的深刻矛盾的现象?又为何近几十年我们明明努力创造了各种外在条件来让自己感受幸福和成功,然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很多学者用现代社会的“复杂与动力”来解释这一切,我以往同大部分人一样,对这个观点表示绝对的认同,但有了更多的人生经历以后,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认为,并不是现代社会的“复杂与动力”让我们倍感压力,而是那些人们过去从未获得过的高度自由让我们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初心。

怎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在所有机会和大门都向人们敞开,个体的失败只能归因于我们自身没有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做到最好,再也没有对妇女的压制、企业内的专制结构、大规模的社会性歧视或者战争这样的外在因素能够让我们推卸责任。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所说的那样:“人类最后的自由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对待事物的态度。”与上述那些不公正的对待相比,“自由”这一概念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更丰富的维度。

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能如此自由地打造和决定自己人生的幸福或是不幸。相应地,人们也要进一步拓展自我、树立全新的自我意识。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康拉德·劳伦兹(Konrad Lorenz)如是说:“从猿猴到人类的演化阶段,这就是现在的我们。”

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人觉得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足以获得幸福,而且能抵御那些媒体与外在环境所宣扬的价值观对个人的冲击。人们应关注生命的充实多于关注效益,就像德国心理学教授沃尔夫冈·罗特(Wolfgang Roth)所说的那样:“要拯救人类世界,已不再是人类思考和行动的效益问题,而是要更多地关注生命的充实。不依赖于当下社会主流的消费文化,我们想要实现自我(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然而,当我们带着满满的勇气和乐观,坚定地在生活给予的千百万种可能中选定了一条自己的路,这样的自我意识也并不保证你的选择没有错误的风险。

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Epiktet)早在近2000年前就提出过这样的哲学观点:“影响人们的不是那些事物本身,而是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因此,许多人会把这种自由看成沉重的负担,而非人生的机遇。甚至也有不在少数的人,想要重回那个选择较少的时代。那样的时代虽然少有选择的机会,但生活至少有明确的方向。也许你脑中偶尔也会闪过这样的念头,但是我真的不希望你长期抱着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生活。

当今的年轻人怎样才能知道哪一条路才是适合自己的呢?是不是该理所当然地按照外界每天给我灌输的模式,去走一条大多数人都选择的路?媒体每天不停地向我们狂轰乱炸,指挥着年轻人要这样要那样,才能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在这样的引导下,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不是那些投身于服务公众的人物,而是像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脸书(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以及各大上市公司董事长这些上了杂志封面朝你微笑的企业家。

我们总是盲目地追逐,模仿这些成功的企业家,被他们的法拉利跑车、私人飞机和昂贵的定制西装迷得炫目。然后,直到某一刻,我们才发现这条路行不通。我们忽略了内心深处的某些诉求,或者发现自己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到最后,已经失去了对自己、对生活的控制,又或许我们已精疲力尽。在这一时刻忽然发现这条路自己已无法再继续下去,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为何要这样做,以后又要朝哪个方向前行。这里有一些我作为心理咨询师常遇到的案例:他们深感挫败,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些甚至像四脚朝天动弹不得的甲虫,再或者装死以自保,逃避现实。这无尽的选择自由让他们彻底屈服,不再为自己做任何尝试和努力。有些人甚至因为无法在众多保险政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就选择置自己于无养老保险的险境中。这些人经常是自己所遭遇的不幸的塑造者,却并不自知,而这一切都不会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难免隐藏错误的风险。选择越多,错误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样的规律也许就解释了为何全世界有千百万男女依旧保持单身。他们并不是没有选择的机会,而正是因为选择的机会太多,自身总期望着完美先生或者完美小姐就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他们。但在几十年之前,这样多的婚配机会是没有的,过多选择的自由也与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相悖。

试问,这种困境要如何解决?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我们能迫使时光倒流吗?还是该限制选择的可能性与选择的自由?依我看,这些都行不通。活在当下,我们必须学习面对和处理好这种自由,视它为一种契机,让自己找到全新的、不一样的自我意识。“挫折复原力”在这样的现代社会中正好可以发挥强大的助益,因为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显示出许多优秀的心理特质,他们能带着坚定的信心、从容淡定,有强大的自我意识、勇气、仁爱之心,能高度一致并自律地迎接现代生活带来的挑战。这些人不会盲目乐观地相信自己可以达成所有目标,而是平实地相信挫折与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这些事物不会摧毁他们的自我意识,而是不断提供学习和进步可能的源泉,会引导他们下次换种方式做得更好。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与他人交流、取经,辨识出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什么是他们的优势。有了这些经验做基础,他们便可以减少失败的可能,选择一条可以让他们得到“真正成功”的道路。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当他们暮年回首往事时,能对自己说:“你所做到的这些,真的很棒!”

请允许我在这里大胆预言,由凯伦·莱维奇(Karen Reivich)博士和安德鲁·莎特(Andrew Shatté)博士提出的挫折复原值(Resilience Quotient,RQ)将会在未来数年内与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情商(Emotional Quotient,EQ)一样重要。RQ不仅对个体很重要,对于企业来说也意义重大。许多企业和机构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能够对自我充分负责的员工,企业内部为了增强员工的主动性,也在遵循这样的培训目标。全球化给我们每个个体和企业所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风险与威胁。它让某些企业能够快速开拓新市场,也让一些企业在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境遇。只有那些具备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企业才能积极地利用市场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下面,我要提出我的第二个大胆预言,“挫折复原力”这一主题很快就将不只局限于员工心理健康辅导这一初期范围,而是被更广泛地应用在招聘和员工能力拓展领域,同时影响企业文化。这是为什么?因为一个具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员工,肯定也拥有高度的自我意识,那么他就不会像一个高度依赖于上级指示或夸奖的员工那样轻易地被别人左右。

这本书的第一个特色,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了解“挫折复原力”。为了让这本书更易被理解与接受,我几乎在这里放弃了科学研究的写作方式。

这本书的第二个特色,就是以知名人士作为阐释和讲解“挫折复原力”的案例,在这些人身上至少具备一到两个,甚至全部挫折复原力的优秀特质。当然,我也并不完全认识所有这些大人物,对他们的了解大多还是来自他们的传记和新闻资料。但是,也请你不要认为我是何等的天真,竟然能仅仅用传记资料来证明挫折复原力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者,我本身重视通则性的研究方法,即以多个案例的实证作为基础,以实验作为检验来确认最后假设有效性的研究方法;同时,我也知道个别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详细观察某个个案并思考:如果某人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成功或者做出这样的反应,为何我不能?而且我的处境比他还要更好一些。在此,我想特别引用维克多·弗兰克尔教授的一段话:“有几个人用他们的行动证明,集中营的遭遇可以剥夺被关押者的很多东西,唯独一样无法被剥夺——人类最后的自由,就是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弗兰克尔教授是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他在集中营虽然经历了惨绝人寰的苦难,却依旧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气度。

本书得以撰稿成型,还要得益于美国“挫折适应学习系统”(Frustration Adaptive Learning Systems)机构以及我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和无数的心理辅导训练经验已经证明,“挫折复原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切实提升的。这些结论当然不只来自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基于数十年来挫折复原力领域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比如神经生物学、高疗效的认知行为疗法(Effectiv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以及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ational emotional behavior therapy)。

你或许会在本书中发现一些乍看很简单或者索然无味的内容,请你放心,结果并非这样!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安·玛斯滕(Ann Masten)教授曾在德国《明镜周刊》精彩并贴切地描述“挫折复原力”:“挫折复原力最让人惊奇的,就是看似很‘平常’的能力。思考、欢笑、期望、行动、求助、接受帮助以及赋予生活意义,这些能力看似平常,但可惜这看似平常的能力并不那么容易。”01 抵达凤凰城

2009年7月,我和我工作室的合作伙伴莱侯德·布莱斯(Reinhold Presiss)一起搭乘飞机,历经14个小时长途跋涉的飞行,前往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而这期间我们还因为转机在达拉斯的午夜时分等候了三个小时,我们抵达时的疲惫程度不难想象。我当时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在这样一座炙烤的高温之城,我会被“挫折复原力”这一主题深深吸引。我的伙伴,莱侯德,最初是他想到要与美国开发“挫折适应学习系统”的机构建立合作。这家机构在企业心理咨询方面非常有名,也处于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莱侯德在一开始就对合作满心热情,充满了期待。我清楚地知道,他对这套训练方法如此关注,绝不仅仅是出于商人敏锐的职业嗅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我在这样的一次尝试中也看到了拓展工作室咨询服务客源的机会,也许这次合作会让我借助这一新的主题在德国企业员工以及组织架构发展咨询领域找到自己的定位。

此前,我们已与“挫折适应学习系统”的两位负责人——迪安·M.贝克尔(Dean M.Becker)、安德鲁·莎特博士约定好,于抵达的第二天在酒店做初次碰面。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们将向我们介绍“挫折复原力”这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训练方法。我那时真是既兴奋又忐忑,因为首先我的英语真的该好好提高一下,而且我知道,这家机构的负责人安德鲁·莎特博士在国际知名的心理学教授阿朗·贝克(Aaron Beck)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团队中研究“挫折复原力”这一主题长达十年之久。作为一名认知行为治疗学领域的心理学硕士学位获得者,贝克和塞利格曼两位学者在我心中一直是当代心理学的先驱,他们所开创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当今世界所有高校中都在讲授、学习。

我知道后来安德鲁·莎特离开了大学,和迪安·M.贝克尔一起对塞利格曼先生团队创建的培训方法进行了十余年的修改,并使其充分地应用在了企业咨询与培训方面。安德鲁最初跟我说的关于“挫折复原力”的那些话,我仍记忆犹新:“丹尼斯,挫折复原力不只是一种心理训练,也不仅仅是一种培训教育。它超越了其他的技巧,决定着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是否健康,又幸福与否。”

当时,我对这话半信半疑。作为一名受到过专业教育的心理学家,我从未听说过,在德国也没有人知晓,有一种能力会使人变得幸福、健康和成功。这会不会是典型的美式营销手段?

现在,三年过去了,我不再困惑,而是对安德鲁的话深信不疑。因为,我已经在从事个人及团体挫折复原力训练的过程中亲自验证了这些话的真实性,我自身就变得比以前更健康、快乐和成功。我们几个合作伙伴之间,迪安、安德鲁、莱侯德和我,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也共同努力在美国和欧洲推广挫折复原力训练。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才有了你现在看到的这本书。

我很期待你能在这本书中学习到一些心理学专业知识,也了解到挫折适应学习系统的知识信息。本书的第三章“获得真正成功的基本条件”和第四章“提升你的挫折复原力——值得一试的10种技巧”等章节将不断提到挫折适应学习系统培训方式与运用的经验。此外,由凯伦·莱维奇博士和安德鲁·莎特博士合著的《适应力因素》(The Resilience Factor)一书为我在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在此,我要特别感谢贝克尔和安德鲁给予我的信任和将我们紧密联结的这份亲密友谊。我还要对我的同事莱侯德表达谢意,感谢他以超群的眼光,如此超前地看到了隐藏在人类内心世界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挫折复原力”。02 最黑暗的心理风暴

请你认真地这样想象一个场景,你正自己孤身一人站在一艘帆船上。作为一位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船员,你曾许多次成功地避开过海上猛烈的风暴。几个小时前,你遭遇了一场最恐怖的惊涛骇浪:9~10级的飓风、8米高的巨浪,夜幕降临了,一切都是冰冷的,好几次差点翻了船。在这黑暗的、冰冷的,情况恶劣并且危险时时会降临的大海上,你完全失去了方向。此时的你已疲惫不堪,身体完全筋疲力尽,因为20个小时以来你都没能合过眼。最糟糕的是,你发觉内心有一股绝望和想要放弃的念头弥漫开来。其实你早知道这种感觉会来到,因为这样的感受也曾出现在以前遇到风暴时。之前那几次你都会激励自己说:“风暴会过去的”,或者“再撑几个小时就好了”。所以直到现在,你每次都能成功地将这种绝望的感觉赶走,与困难作斗争,并且战胜它。但慢慢地,你却发现,无论如何,你的最后一丝精神力量和身体力量都在渐渐消失,绝望的感觉在你的心里蔓延。你开始对自己说一些这样的话:“也许我早就劳累过度了”,“都怪自己”,“都是自己太草率了,现在遭到报应了吧”。或者,“就这样吧”。除了绝望,恐惧也向你袭来。现在,若想将这一波波围绕着你,并且在你心中生了根的恐慌压制下去的话,你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但是形势严峻,一切努力看起来都已经没有希望了。

忽然,你抬头仰望,一开始你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忽然看到在两股巨浪之间,靠近海岸线的那边有一束光。你想看个清楚,并等待下一波海浪把你推向高处,好再一次观望到这束光。事实上,你发现这束温暖的光正是由几海里开外的一座灯塔照射出来的,这束光可以指引你到下一个安全的港口。你感觉你的精神又振作了起来,你再也感觉不到劳累,无尽的活力在你身体中迸发出来,绝望和恐惧突然被希望、乐观和动力所取代。你不知道这股力量从何而来,但你知道,最多一个小时之后,你就能到达那座安全的港湾!03 黑暗风暴中的灯塔

维克多·弗兰克尔和他传奇的一生,对于许多正面临着心理上的黑暗风暴的人来说就像是这座灯塔。弗兰克尔是一名犹太裔临床心理学教授。1942年,他与他的妻子、父母一同被纳粹逮捕并且被送往特列钦集中营。1943年,他的父亲在那里过世,他的母亲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中惨遭杀害,他的妻子则死于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维克多·弗兰克尔独自一人经历了特列钦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达豪集中营的迫害,最后终于在1945年4月27日被美军解救了出来。在被解救出不久之后,他就在把他在集中营的遭遇撰写成书——《无论如何都要对生活说Yes!一位心理学家的集中营经历》。弗兰克尔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写完了这本书,最终这本书在全球畅销并被翻译成26种语言,其中在美国发行的译本标题为《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当时的销售量达到了九百万册。

弗兰克尔的这本书以及他个人的经历是最让人惊叹的挫折复原力的例证:人类的精神和意志竟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这种精神和心理上的强韧,在弗兰克尔对于自己以及其他一些少数的幸存者能够幸免于难的原因分析中也得到特别的彰显。

弗兰克尔在书中提到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幸存原因,并不是人性的韧性,而是幸运。如果人们再一次仔细观看关于他的报道,人们就会发现,除了幸运女神的眷顾,幸存下来的许多人也显示出具有很强的挫折复原力的特征。因此,他描述的这样一些人,因拥有远大目标力争活下去,而有更大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他曾在集中营里下定决心,被释放后要把当时的经历以及获得的经验详细地讲述给他的学生听。他也曾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过一个场景,一个他能够为他现在所受的痛苦赋予意义的场景。对于其他人来说,他们期盼有朝一日与家人团聚的场面,这样,现在的痛苦就没有白挨,他们也就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弗兰克尔在书中形象地指出,正是那些有着不现实的目标的人才更会面临死去的危险。弗兰克尔也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描述了1944年圣诞节至新年期间的那次大量被关押者的死亡。那时许多人定下了目标,希望在圣诞时能够重新回到家里。这个目标确实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力量并加强了他们存活下去的愿望。但是,当他们意识到残忍的真相时,他们最后还残余的那一丝丝力量就被生生夺走了。

弗兰克尔还在自己身上发现了另一种“心理策略”,就是让自己退回到自身内心世界中。在那里,他能够感受到已不在人世的妻子的爱与温暖。在那里,他就如同和家人仍然在一起一样。这些章节是整本书中最感人的一些段落。弗兰克尔还发现,那些保有现实乐观心态的被关押者拥有更大的幸存可能,即使这乐观心态只是当他们发现汤里有一小块土豆,也能为第二天带来一些积极的情绪。一天晚上,弗兰克尔与一起被关押的人聊天,在聊天中他将他的这种想法传达给了其他人。所有在集中营里的被关押者,不只是他,都知道那些大喊着“我的生活已经没什么盼头了”的人能活下去的概率真的很小。

弗兰克尔所提出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就是,人们总能够或多或少地在自身处境中发现活下去的意义,没有哪种局面会不给人一丝希望。曾亲历集中营生活的弗兰克尔最有资格将这样的体会传播给别人,这样的一个认知也一直伴随着弗兰克尔漫长、成功并且富有意义的余生。而且,这种认知在其几乎所有关于人生意义的书中都得以体现。在他极其有效的心理疗法中,如意识治疗中也可以看得到这种认识的影子。对于弗兰克尔来说,他将这种处境看作一种实验并且成功地找到了意义。作为一位科学家,弗兰克尔获得了在极端情况下体验并研究人类行为的机会。在他的书中,他再一次描写了与一位共同被关押者的对话。这位被关押者认为,他自己确定要承受所有的痛苦,这样他的家人和后代就再也不需要承受了。通过这种认识他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意义,并且再一次获得力量去承受这一切。弗兰克尔将这种认识称作“带着尊严承受痛苦”,也将其看作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维克多·弗兰克尔引用了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Fjodor Michailowitsch Dostojewski)的一句话,它再贴切不过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

弗兰克尔也意识到,在集中营里,即使人们受到那些最不人道的伤害,还是会有一些人保卫着自己最后的一份尊严。这份尊严保护着他们,没有人能够从他们那儿夺取这最后一份尊严,即内心最后的自由。弗兰克尔也从这个观点发展出他很著名的论断——“人类最后的自由,就是在已给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

人们可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讲述其他几百万被关押者的故事,也可以让被关押者向人们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是如何克服这种极度绝望的心理,他们又是如何摆脱这种处境并最终战胜了它。他们也许能够说明,人类自身蕴含了多么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能力是一个具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所具备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同时,它也体现了一个人如何在历尽挫折之后,在未知的情况下或者面对巨大压力时,尽可能地积极、乐观并且目标明确地生活下去的能力。

在此,我想请你再考虑一下,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人也曾经成功地克服过这样一种艰难的处境,他是如何渡过这个难关?或许更直截了当一些:你自己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艰难的时期,它又激发了你身体里哪一种潜在的能力,使你成功渡过难关呢?这只是能让你发现自己挫折复原力的第一步,在未来的生活中,希望你能够更加有意识地将其与你所追求的目标相结合。04 真正成功人士的隐藏素质

也许你买这本书是因为被书的副标题所吸引——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也许你会想:挫折复原力?还从来没听过,但如果这意味着还从来没有人了解的某些能力能让我更加成功,为什么不呢?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用事业和金钱来衡量成功与否的社会当中。一个成功人士应该拥有许多金钱、一位迷人的伴侣,身边围绕着豪车、定制家具、苹果产品等诸如此类的高档所有物,并且会去一座花销极其昂贵的海岛度假,如毛里求斯或者塞舌尔群岛。如果这就是你所追求的成功,并且你也是为此而选择购买这本书的话,我只能说,这本书会对你有所启发,但绝不会成为你赚钱的工具书。

现在,我想打断一下你的思绪。我原本想把这本书的副标题定为“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是经过慎重的思考,我觉得“成功者都具备的隐藏素质”更符合文章想要表达的内涵。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当你去翻阅语源学词典时,“成功”这个词条的解释就是:关于一个有目的性的行为或者一件事(所追求)的结果。也就是说,通常来讲这个概念描述的是一个动作完成时预期达到的结果。就比如我们想要在一家知名企业谋得一席,就要申请应聘这个职位,通过人事审核并且得到了这份工作,这代表我们获得了成功。在德语中,“成功”(Erfolg)这个名词和动词“实现”(erfolgen)的来源一致。另外,我们在英语和法语中也发现了“success”和“succès”这两个名词与其动词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可以说明,成功就是我们所做的某件事的结果。我们平常人抑或是那些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给自己立下目标,并且都会采取一种积极和正确的行动方式以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获悉,人们为了达到目标所做的努力与成功所获得的正面价值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很少有人会把彩票中奖也看作一个人的成功。我们虽然有中彩票这样的愿望和目标,并且为了达到目标付出了相应的努力(只有参与购买彩票,才能获胜),但是,即使是选中了那几个幸运数字,实现了愿望也并不是因为你努力了,而是因为你幸运。所以这样的人只能被称为幸运儿,而不能被形容为成功人士。这与一个来自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的足球运动员们10∶0踢赢一个第四级别联赛球队成员们的情况一样,他一定不会像3∶0踢赢一个同样来自甲级联赛的成员们那么高兴。毕竟双方球队此时面对的挑战与付出的努力都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那么我写上面这些话,就是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在你像如今大多数人那样开启征途之前,我想请你扪心自问,你是想要“获得成功”,还是“想要一个成功的人生”呢?

两者看似差别不大,这其中的差别实际却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当人们的职业生涯即将结束时他们会注意到,虽然他们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但是却感觉并没有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原因可能是,他们并没有把心思放在照顾家庭上,也并没有找到生活的乐趣。或者,他们不断地损害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而那些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却常感到他们就如被鞭策一般,一直工作,不肯停下脚步。又或者是那些事业已经非常成功,然而却能够找到比他更胜一筹的人,这样的人他们永远深陷在一种不满足感中:“女友生日我送了她一枚价值十几万元的戒指。”“真的吗?我可是送了我妻子一架属于她自己的私人喷气式飞机呢。”

但是,千万不要误解我。我本身也是一个好胜心非常强的人,事业上的成功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可同时我也知道,那些极度看中事业成功的人,往往会在人到中年时感到精力耗尽、精神萎靡甚至患上抑郁症。为了让自己脱离这样的泥沼,他们也许会暂停自己的工作去做冥想,或者去寺院寻求心灵的平和与清净。因为他们已经丢失了努力获取成功的目标。

金钱并不一定让人幸福,但也一定不会让人不快乐。这其中的道理与“事业成功”是一样的。两者都是重要的社会因素,它们不仅对我们的幸福舒适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更是证明了一个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谱写了如此成功的人生篇章。就是这样,没错,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快乐的源泉。但是,它也是我们为什么不幸福的原因。特别是当我们不知道,更确切地说,是当我们不清楚或未曾想清楚,自己究竟要什么的时候。

在许多人看来,那些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能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同时做到事业与生活双丰收。其实,他们是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生活机制和态度获得成功的。他们不断地在给自己立下新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但这又绝不是被动的、被鞭策的,而是因为新的目标实实在在地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并且让他们在自己所做的工作中找到了意义。此外,他们在家庭、朋友和兴趣爱好上也投入了许多,这些工作之外的事情为他们在挑战中注入更强有力的能量,让他们更有信心地去接受挑战。此外,他们也懂得让他们高速运作的大脑从日常的繁杂中脱离出来,哪怕是开个几分钟的“小差”,休息一下。在取得成就后,他们也能有意识地享受成功,自我赞赏、骄傲并且为取得的成就心怀感激。01 挫折复原力,你当然拥有

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拥有挫折复原力并且有能力独自应对挫折,只有很小一部分人会在经历严重创伤之后精神紊乱,需要来自外界,比如顾问或者心理学家的帮助。这也许要归咎于人类的进化,我们那不太具有挫折复原力的祖先们经历自然选择后被淘汰。因为他们不具备经历挫折后重新站起来的能力,而只是沮丧地呆坐在那里。所以,你不要再怀疑自己是否拥有挫折复原力,而是要问自己的挫折复原力有多强,并且在什么处境下你的这种能力能被更好地激发出来。研究表明,人的挫折复原力会因为他的经历不同而发生变化。比方说,当一个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许多重大的挫折,那么就算他拥有强大的挫折复原力,这种能力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受到限制。同样,也会有一些人,在面对工作时拥有非凡的挫折复原力,然而他们却在处理私人问题时感到困难。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这种与情境相关的挫折复原力。当你想要继续提升你自己的挫折复原力时,有一点很重要,你要清楚,在哪些情境下,你较高的挫折复原力会助你一臂之力。02 以海绵为例

请你想象,自己手里正握着一块海绵,或者更好的办法是,你的手边就有一块儿海绵,然后,你立刻将它拿起来。海绵可能是干的或者是湿的,这无所谓。现在你将它紧紧握在手中,将它捏得越小越好。接着,你可以将它扔在地上踩,再将它往墙上扔,你也可以对着它大骂。然后,你重新审视下这块海绵,你可以确认,它在刚刚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形状,但是现在,在经历了你的那些揉捏踩踏后,这块海绵看起来还是像原来一样。挫折复原力的概念,就如这个海绵的例子一样,都源自物理学,它描述了一种物体在受力之后恢复原样的能力。对于人类而言,这种能力就是人们在处于压力状态下、经历磨难后以及面对未知时,是否能够很快重新振作起来、集中精力、乐观面对,并且是否能够在一个极度艰难的处境中找到积极的、正面的意义的能力。你将在本书接下来的内容中了解到,挫折复原力这个概念的意义远比它表面上看起来的定义要丰富、深远得多。

常有人问我,那些具有非凡挫折复原力的人是否情感麻木。或者他们会问,书中这个海绵的例子是否能作为一个很好的类比,因为拥有坚韧品质的人不可能如海绵那般感知麻木。恰恰相反:就如海绵被外力挤压所变形一样,那些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也会接收负面的情绪,比如恐惧、悲伤或愧疚,从而变得“扭曲”,但是接下来他们会比其他人更快地找到方法来恢复积极正面的情绪。

在我看来,德国国家足球队运动员托马斯·穆勒(Thomas Müller),就是一个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典型人物。在《法兰克福汇报》2010年12月刊登的一次采访中,穆勒被记者问及他的强项是什么时,他回答说:“身为一名职业球员,整场比赛从第一分钟到最后第九十分钟我都拼尽全力……我最大的强项就是只要没取得胜利,我就不会放弃。我会一直尝试,就算我要射门十五次,但只要有一次成功,那比分就会锁定在1∶0。”

毫无疑问,托马斯·穆勒的速度与球技都是一流的,但他并没有将其视作他最大的强项。他认为,他不会在挫折面前失去战斗的勇气,并且一直寻找机会突破的能力才是他最大的强项,这也就是所谓的挫折复原力。在2010年世界杯上,穆勒虽然还是一名年轻的、未谙世事的国家队球员,但最终抱得了世界杯金靴奖。我不能不负责地说他的成功全是因为挫折复原力,但至少这个例子向我们揭示了这其中必然的某种联系。让我们再次回忆2012年的欧冠杯,德国败于意大利的那场半决赛。也许你还记得那个场景,穆勒坐在替补席上,将头深埋在毛巾里,颤抖着大声恸哭。这里可以证明前文所提到的一个观点:与人们普遍的刻板印象不同,具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往往很敏感并且懂得释放情绪。正是这点能够令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重新整装出发。

因此,我总是要求参加球队培训的队员们思考,他们认识的人当中哪些是拥有强大的挫折复原力以及心理抗压能力的。这些成员在刚开始时往往对挫折复原力背后的含义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一个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什么表现,这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这类人在没有受到挫折或压力的挑战时,我们又要如何去辨识出他们呢?我向身边的很多人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而最后,我得到了几乎一样的答案,它们很好地说明了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辨认出这些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

* 他们焕发着乐观、自信的光彩。

* 他们判断力强,并且随时准备着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

* 他们从总体看来很稳定并坚持自我。

* 他们很镇定。

* 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在眼前,并且坚持不懈、严于律己地追随着自己的目标。

* 他们可以与别人感同身受,并且可以保留自己既定的想法,倾听别人。

* 他们有幽默感,接受本是生活一部分的那些阴暗面。

你觉得以上内容哪些有道理呢?你自己又具备哪些特质呢?03 挫折复原力的研究之始

挫折复原力这个概念是借由美国心理学家艾美·维尔纳(Emmy Werner)的一项研究被广泛了解的。在长达超过40年的时间里,维尔纳一直致力于观察1955年在美国夏威夷群岛之一——考艾岛上出生的698名儿童,她先后进行了六项调查。这位心理学家尤其关注这其中201位弱势儿童的发展,他们从出生起就遭遇到了较高的成长风险,比如父母贫穷、分娩并发症、父母教育水平低下或者家庭不和谐。糟糕的是,大约三分之二的儿童长大后都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变得消极,这201名儿童中的129名都早在10岁时就表现出了严重的行为或学习障碍,18岁之前就触犯过法律或者早孕。令人欣慰的是,仍有三分之一的儿童,在没有研究者的干涉条件下长大,成了幸福成功并且乐观的成年人。在研究的最后一次调查时,也就是在他们40岁时,他们就拥有了丰富多样的人生计划。这项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两项重要因素:(1)在相同的环境下成长的个体,可能会由于特殊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获得截然不同的发展。(2)挫折复原力和其他因素相比,比如智力,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进一步提高。在这项研究结束之后,那些成长遭受风险的研究对象接受了特殊的训练,因此他们更好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切身的经历来确认挫折复原力的力量,那些经历也会再一次向我们证明,通过特殊的培训和指导,许多研究对象的挫折复原力将得到提升,从而令他们获得成功和幸福。为此,我们传授人们方法与技巧,这在英语中被称为“skills”,这些方法对于形成挫折复原力的七个要素有着积极的影响,而这七个要素便是成就一个有坚韧毅力的人的重要特质。04 七大挫折复原力要素

七大挫折复原力要素是由美国研究者,凯伦·莱维奇博士和安德鲁·莎特博士在他们的《适应力因素》一书中率先提出的。他们的研究结果依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多年的研究和许多其他研究小组的工作成果得出,也建立在两人十多年来进行培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上。在德语国家,这些因素被称之为“挫折复原力的七大支柱”。为了不让那些早就熟知这七个因素的读者们误解,我想在这里特别强调,虽然莱维奇和莎特的话一直被人所引用,但这七个因素经常会以一种完全错误的方式被描述,比如:接受或脱离受害者角色,或者重视人际关系。虽然从表面上来看,那些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的确能够很快接受挫折,很少将自己视为受害者,并且也会从其他人身上寻求支持,但是这些只是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基于莱维奇和莎特所提出的七个挫折复原力要素,而非要素本身。

莱维奇和莎特认为,那些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因自身具有的性格价值表现,也就是下文要提到的七种要素,而特别出众。人们可以根据挫折适应学习系统中所总结出的挫折复原力要素量表(Resilience Factor Inventory,RFI)来衡量自己,并通过特殊的训练方法和练习不断提升个体的挫折复原力。

七种挫折复原力要素是:

要素一:情绪掌控力

要素二:冲动控制力

要素三:原因分析力

要素四:同理心

要素五:现实乐观主义

要素六:目标明确性

要素七:自我效能信念

你会在各种科研文献中发现人们对这七种要素的表述方式略有不同,但其本质相同。这七项要素到底涉及哪些内容呢?挫折复原力要素之一:情绪掌控力

情绪掌控力这个要素,在挫折复原力的概念中似乎有着最重要的意义。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情况,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比如,孩子不停地哭闹,那么父母就整夜不得安眠,更糟糕的是,宝宝可能连第二天的整个上午也哭闹不停。这时,父母肯定感到火冒三丈,但是却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怒火。母亲可能选择深呼吸几口气,并且再一次劝自己说,一定是孩子牙疼,所以才哭闹不止。这种同理心帮助她能够更好地包容孩子的哭闹。又比如,一位电话服务中心的员工,总是要应对那些对服务不满意的顾客来电抱怨,每天早晨他都伴着闹铃声起床,然而却提不起兴趣去上班。但是当他想到那些在热线上等待着的顾客们,或者想到今天是星期五,周末就能和女友去一家棒极了的酒店度假时,他就感受到了积极的情绪,心态也正面了起来。请你再想象一下,你正驾车快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另外一辆车子变道行驶,迫使你不得不紧急刹车。你肯定气恼得不行,恨不得立马对着那人大声叫骂。但是你还是尽力控制住了自己,并且说道:“嘿,拜托,这高速公路不是你一个人的。”就这样,原本的怒气也就烟消云散了。我想,这样的类似的例子,我们可以举出几千个,这足以说明情绪掌控力对人们调节自我情绪的作用。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在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能够将工作做好,也无法在社会上与他人和谐相处。

但是,也请你们注意!掌控自己的情绪是我们必须做的,即便如此,这和压抑自己的情感没有丝毫关系。如果人们一直压抑自己的情感,最后终将失去控制。正如高压锅原理一样,如果人们随时都克制着情感,最终它们总会找到出口爆发。对情绪的掌控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通过对这种负面的,我们也称之为非挫折复原力的情绪的掌控,从而真正地感受到积极的情绪的影响。就比如上文中所提到的母亲,她真正地感受到了对于孩子的宽容与怜爱。如果当时她所考虑的并不是孩子的健康与平安,那么也许她的怒气不会消去。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情绪的定调会导致负面情绪。就比如说那位热线电话中心的接线员,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一直感到沮丧、不满,但是接电话时,他却一直保持微笑。这就会使他内心的压力倍增并产生许多荷尔蒙问题。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了许多个月或者是许多年,那么人们也可能因此生病。唯一改变自己的机会,就是试图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或者是将自己的情绪往积极的方面引导。

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跳出上述的个案情况,全面地观察一个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我们就会意识到这种能力有多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在生活中有极大地想要让自己幸福快乐的意愿,当他们在遭遇某种情况时,他们会迅速采取正确的措施,从而改善自己的情绪。他们非常明白,快乐与幸福感也是一种情绪。

另外六个形成挫折复原力的要素,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采取正确的措施,使自己脱离负面情绪并且重新摆正心态。一般来说,调整情绪这种能力被人们理解为十分具有技术含量的特质。生活的意义就是对于幸福的追求,而且幸福是一种感受,大部分都无关物质。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情绪掌控力对人们的重要影响。挫折复原力要素之二:冲动控制力

大家或许还记得,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法国国家队对战意大利国家队。法国名将齐内丁·齐达内(Zinédine Zidane)因被对手马尔科·马特拉齐(Materazzi)恶语侮辱,不仅回骂还用光头顶撞了马特拉齐的胸部。显然,齐达内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冲动。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他这样的行为表现让自己完全偏离了原本计划的胜利目标,他本应以这场决赛的胜利给自己的足球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也许你是赞成他的这种行为,“做得对!终于有个人敢不受窝囊气!”事实上你自己也希望能那样洒脱一回,但是现实中的你,总是不得已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担任运动心理咨询师时,我曾询问过许多职业运动员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我可以向你保证一件事,没有一位运动员对于这种行为表示理解。许多人表示:“我也许会在更衣室对他发火,但在赛场上不会,因为那样的话我们也许因此输了比赛,齐达内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懂得有效地控制情绪和冲动,尤其是在压力环境下。这种能力不仅让我们在强烈冲动的情况下受益,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冲动控制力和情绪掌控力,并不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可以互画等号。冲动控制力也可以被翻译成大家熟知却并不喜闻乐见的“自律”。因为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对于集中注意力非常在行,他们能专注于完成一个任务,并且永远不会因为其他的事情、想法或者人而分心。另外,他们还坚持不懈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达成一个圆满的结果,从而使自己感到满意或者自豪。你是否碰到过这种情况,快要下班时你想要关闭你的邮箱,但是你看见还有三封待处理的邮件,而你却完全不记得这几封邮件了。或者,你在下班的时候感到沮丧,因为你感觉这一天你什么都没做或者没把任务完成。

因此,冲动控制力在我们的工作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我们委身于一些并不太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工作,而这种情况往往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常态。我们总是容易受到一些日常事物的影响,比如你刚开始读一封新收到的邮件,这边电话却响了,你得马上去接电话,而同事在一旁邀你一起喝茶,你好像也很久没有刷过微博或者查看微信上的信息了。现代社会让我们分心的可能性太多了,是的,从未这样多过。我们的世界比以往更互联网化,也更加繁复。许多研究者认为,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就是这些令我们头疼并且精疲力竭。而我认为: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并不是这种复杂情况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种情况所选用的方式方法。弗雷德蒙德·马利克(Fredmund Malik)教授是当代管理学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自己撰写的《管理、成就、生活》(Führen,Leisten,Leben)一书中提出了如下非常具挑衅意味但却非常贴切的观点:“所有常被提及的伴随着高强度工作和职业压力而产生的现象,如压力、急躁和忙碌,健康的损害和家庭争吵都要归咎于错误的工作方式。人们不会轻易因为繁琐的工作而生病,那只会让人们觉得劳累。职场人士生病主要是由于工作缺乏效率、意义和成果。”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有意识地处理社会的“复杂性”,适当地放下我们的手机,并且尽力将任务真正做好。拥有强大挫折复原力的人不需要特意去学习这些,因为他们早就拥有这种能力,并且因此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挫折复原力要素之三:原因分析力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或者类似的经历,你尝试着推开一扇门,却总是没能成功推开它。你当时是不是觉得很愤怒,甚至咒骂那愚蠢的门,就算事实上是门卡住了,你也还是照样在骂它。后来有一次,你又来到了这扇门前,偶然间随意拉动了它,这扇门就轻易打开了。事实上,这就曾是我真实的经历。

我在慕尼黑的住所的地下室的木门就是这样的一扇门。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我都一直尝试将这扇木门往里拉,并且拉出了一个豁口,我就将我的纸箱和一切人们常堆在地下室的物品往里塞。我一边堆东西,一边骂着那个想出这个愚蠢房屋结构的人。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去地下室,他想将一些东西存放在我那儿,他就凭直觉将门一推,门就突然开了。你可以想象得到,我当时会是多么的惊讶,你也可以想象在这种场景下,我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想法,我是如何吃惊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